时间:2023-02-27 11:09:05
导语:在感恩寄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懂得感恩,懂得帮忙,这是人的生活可贵的美好的品德!朋友们,欢愉起来吧,去付出,去感触感染,愿我们的生命更加美丽!祝福感恩节欢愉!
2.心怀一颗想念之心,春夏秋冬不凋;心怀一颗祝福之心,每时每刻不减;心怀一颗平常之心,荣辱风霜不变;心怀一颗感恩之心,天长地久祝愿,感恩节快乐。
3.心存一份感动,因为真诚;心存一份美好,因为欣赏;心存一份平和,因为宽容;心存一份幸福,因为感恩;感恩节,感恩更是一份传递。祝你感恩节快乐!
4.你是我见过最美丽的树叶,让我的森林为你凋谢;你像一首旋律让我的生命多和谐,我只能用小小声音说感谢,小到只有你能了解!感恩节快乐!
5.千言万语,表达不了我的感激之情;万语千言,说不出我心里的挂牵。感恩节至,感谢你在风雨路上与我同行,感恩节快乐,我一生的知己。
6.人生的旅途,因你而明亮,生活的道路,因你而不再迷茫,是你让我找到了飞翔的翅膀,感谢你的我最真心的朋友。感恩节快乐。
7.你可真是个大好人,要不是你的帮助我怎么会这么快就忘记忧愁,感恩节到了,送出我最真心的祝福,希望你能够开心快乐。
8.云朵妆点着天空的精彩,问候妆点着友谊的精彩,真情妆点着岁月的精彩,感谢我们多年的友情,感谢你曾经出现在我生命里。
9.从陌生人走到相识,从相识走到不离不弃的相守,经历的每一个快乐与痛苦,我都会深深铭记,那是我们爱的见证与天长地久的标志,感恩节快乐。
10.相逢于偶然,相伴是必然,历经风雨多少年;感谢你帮助,感谢你祝福,人生蹉跎多少路;感恩节祝你平安健康,永远幸福!
感恩节祝词寄语贺词精选
1.爱意犹如长流水,点点刻记在心头。成人路上唠叨多,岁月悠悠白发飘。感恩节来临雪花飞,我送妈妈鸭绒袄。祝福妈妈温暖又开心!
2.兄弟不一定合情合理,但一定知心知意;不一定形影不离,但一定心心相惜;不一定常常联络,但一定放在心头。祝感恩节快乐!祝一生快乐!
3.我能想到最开心的事,就是你每天都快快乐乐,我能想到最温暖的事,就是你每天都有爱围绕,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感谢有你一路陪伴,感恩节快乐!
4.学会感恩,与他人分享每一次成功的喜悦,感恩自己的每一次付出,感恩他人伸出的那一双双手,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里不再寒冷。
5.感恩的心中有对你的牵挂,感恩的心中有对你的关怀,感恩的心中有对天下所有人的问候,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愿天下所有人开心快乐。
6.感恩节了,向所有帮助过我和我爱的朋友们说声感谢,感谢你走进我的生命,让它完整而有意义。我愿以我有生的时光带给你无限快乐!
7.去年感恩节,我曾收到一条无比真挚的微信,可我没有好好保存,等删掉后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把这条三个字的微信发给你,那就是:谢谢你。如果一定要在这条微信上加几个字,那就是:谢谢你,感恩节快乐!
8.感谢天感谢地,感谢阳光,让我有你这样的知己。感恩节,向朋友真诚说声:谢谢,我将永远铭记珍惜友谊。感恩节快乐!
9.感谢父母的养肓,感谢爱人的关爱,感谢朋友的相伴,感谢生活中的一切,感恩节到了,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每个人,对待每件事,生活会更美好,愿你感恩节快乐。
10.有一种情思叫做想念,有一种情感叫做友谊。有一种情怀叫做温馨,有一种情绪叫做感恩。我心中的快乐,是因为有你,亲爱的朋友,感恩节快乐!
11.一直以来,都想倾诉对你的感激,是你陪我走过快乐的童年,是你让我感受人生的芳香,是你令我觉得这个感恩节更加的有意义。真心谢谢你,爆米花。
12.感恩是美丽的树叶,森林为之凋谢;感恩是含苞的花蕾,群芳为之失色;感恩是和煦的风,让冬季不再枯竭。你一直的关爱,我从心底道声谢谢。感恩节快乐!
13.感恩节到,你是我应该感谢人,谢谢你一直的陪伴与鼓励,让我在风雨面前不再退缩,谢谢你给我的快乐,让我不再忧伤;祝愿你幸福健康!开心快乐!
14.爸爸妈妈,今天是感恩节,我最需要感谢的人就是您们,谢谢您们给了我生命,并教导我成长!
15.我用十分热情,九分开心,八分浪漫,七分甜蜜,六分称心,五分如意,四分幸福,三分快乐,二分真挚,一分祝福煮了一只火鸡送给你,祝你感恩节快乐!
感恩节祝词寄语贺词精选
1.雨绵绵,雪无痕,滋润万物细无声。心无尘,情无痕,一声感谢思无声。真诚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朋友,感恩节到了,只想深深地祝福你:快乐!
2.人生如戏,感谢你陪我在一起走过这舞台;岁月如梦,感谢你陪我在这梦境创造无限精彩。感恩节快到了,真心说一句:人生有你,真好;一路相随,谢谢。
3.我的朋友,每当感恩节时总想对你说一句埋藏在心底很久的话:我对你的感谢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我对你的尊敬犹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节日快乐!
4.云感谢天,给了飞翔的空间;鱼感谢水,给了生命的源泉;鹰感谢山,给了傲视的双眼;我感谢你,给了友情的温暖。
5.你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因为你我学会了生活,因为你我懂得了付出,因为你我才知道生活是如此精彩。感恩节快乐。
6.我们终会老去,回想过往的种种,我必然会记得你。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会一生铭记你。值此感恩节来临之际,献上我的祝福。
7.感谢在这美丽的秋夜你给了我美丽的情怀,让我一想起来就能感觉到那凉爽的风像一只柔软的手轻轻地拂过脸庞,吹过脖颈,遥远的思念,遥祝感恩节快乐!
8.一颗流星,划亮了夜空;一泉溪水,汇成了小河;一抹尘埃,筑成了高山;一点关爱,心灵不再有寂寞;一句谢谢,感谢你一路陪我走过。预祝你感恩节快乐!
2、珍惜这爱情,如珍惜着宝藏,轻轻地走进这情感的圣殿,去感受每一刻美妙时光。
3、愿你们真诚的相爱之火,如初升的太阳,越久越旺;让众水也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
4、那么,让我们合上双手,闭上双眼,向上天诚心地祷告,愿天下人,铭记感恩,铭记恩情!
5、你们本就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而今共偕连理,今后更需彼此宽容、互相照顾,祝福你们!
6、选择最淡的心事,诠释坎坷的人生。
7、是他给了你恩惠,是他给了你现在,去感恩他吧!
8、真诚的爱情的结合是一切结合中最纯洁的,祝福你们
9、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
2.常回家看看,关心父母要做到;多做点家务,抱抱老婆博一笑;向朋友问好,经常联系友情牢;向生活微笑,善待自己让幸福围绕!
3.感恩节计划:常回家看看,关心父母要做到;多做点家务,抱抱老婆博一笑;向朋友问好,经常联系友情牢;向生活微笑,善待自己让幸福围绕!
4.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给了我血浓于水的手足,给了我孤独然而成熟的童年,给了我一直求学的机会。
5.感谢父母赐予我博爱生命,感谢师长给我大爱教诲,感谢爱人给我甜蜜温暖,感谢朋友给我理解支持,感谢生活给我磨练洗礼,感谢理想给我激情奋斗。感恩节,祝愿大家都快乐感恩生活幸福!
6.感谢父母让我有了血肉之躯,感谢生活让我懂得人生艰难,感谢坎坷让我懂得如何挑战,感谢朋友让我懂得友谊无价,感恩节快乐。
7.感谢亲爱的父母,帮助引导我健康成长,支持我走过青涩岁月,扶持我完成学业,在我困难的时候,是你们温暖了我的心。
8.花儿芬芳,感谢雨露的滋养;鸟儿飞翔,感谢天空的宽广;鱼儿欢畅,感谢溪水的流淌;你我成长,感谢父母的育养。爸爸、妈妈,感恩节到了,祝你们幸福安康!
9.你的生命身体都来自父母,你的喜怒哀乐来自社会和自然,你的生活来自于关心并帮助过你的人,我也依然!我们共同在感恩节为他们祝福吧!
10.热爱生活要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师爱,感恩友情,感恩关怀自己的人;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做感恩的事,当一辈子幸福的人。感恩节祝你快乐!
11.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我养我,为我担忧。儿行千里,担忧万日。感恩节到了,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愿父母永远安康
12.送礼要用心:孝心送父母,真心送爱人,爱心送子女,关心送朋友,舒心送生活,尽心送事业,热心送社会,善心送他人,开心送自己!
13.为父母按摩尽尽孝,帮亲爱的TA洗脚博一笑,给同事倒杯茶以表情谊不薄,送朋友祝福心暖有欢笑。感恩节,存感恩之心,好运福绵照耀,幸福快乐围绕!
1.感恩品质各因子总体情况
本研究所采用的量表为五点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感恩品质水平更高,为了考查学院学生感恩品质的整体情况,本调研选取各因子间均值进行了对比,从各因子均值分布情况来看,学生感恩品质总体情况良好,各因子的均值都在3以上。其中,均值最大的因子是感恩父母,最小的是亏欠感。就感恩品质的内容而言,相比之下,表现较弱的依次为报恩、记恩、施恩、亏欠感四个因子。而在感恩对象上,对于父母的感恩程度明显高于对老师的感恩。从各因子均值来看,医学生感恩品质的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但从各因子均值的分布情况可看出,识恩的均值要高于报恩、记恩、施恩的均值。这说明,学生可以感知到他人给予的恩惠,但在报恩、记恩、施恩等外在的行为与其其因在的感知并没有形成一致,还存在“重体验、轻行动”的情况。
2.感恩品质在年级上的差异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报恩、感恩父母、珍惜感、施恩四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我们发现,在四个因子上的得分,低年级与高年级之间存在较大差别,高年级明显高于低年级。首先,随着年级的增长,高年级学生的交际范围及交往深度都在不断增长,他们可能会接受更多的他人给予的恩惠,对于他人的恩惠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也更深刻。这也包括对来自父母的恩惠的感知与理解,随着成长,高年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感恩体验。此外,高年级学生离毕业、就业等关键时刻越近,心理压力也越大,会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珍惜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的恩惠。其次,高年级学生比新生更多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在自身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会得到感恩实践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这也是高年级学生在报恩、施恩两个因子上得分较高的原因之一。
二、医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各高校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对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高校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感恩教育的实施较为滞后:
首先,在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内容单一。对感恩教育还常常只是停留在理论认识的层面,不能从浅到深对道德进行认识,没有明确的针对性,没有根据学生各种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没有结合时代特征对课程本身进行完善。其次,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够丰富。感恩教育较多的还是采用老师说教的方法来进行。有些学校尝试了一些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比如组织观看感恩影片,结合医生的光辉事迹的讨论等,但还没有系统的课程设置,能够发挥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
2.感恩教育的师资素质参差不齐:
在医学院校,负责医学生感恩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几种类型,一是德育课老师,二是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三是其他专业任课老师,还有就是辅导员。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构成之中,教师的素质和学历各有差别。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方式方法简单,能结合各种学科跨专业并综合运用的教师,则更为缺少。因所受教育层次的不同,教师在自身的道德修养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部分辅导员和学生工作干部,感恩意识本来就不强,更达不到感恩教育的标准和要求。目前,在医学院中,既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同时有感恩意识,又能很好的将专业知识和道德感化结合起来的教师并不多,这对于感恩教育来说是一个较大的缺憾。
3.感恩教育制度和评估体系不足:
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自知和自觉,是行为主体的自愿选择,但任何道德规范又离不开他律。医学生学习的他律性必须运用制度规范来强化,建立完整、合理的考核评估制度,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转化为真正的医学行为,医学生的感恩教育才能尽快奏效。但一般医学院校的感恩教育缺乏常态化、制度化,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标准,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不能被很好的记录和评估,感恩教育和感恩的实施就成为一种空谈。有些医学生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实际很难做到言行合一;有些学生本来有比较高的道德内省意识,但当他们看到忘恩负义的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时,就有可能动摇原有的感恩责任意识,甚至放弃对他人的感恩。
4.感恩教育对象的伦理思想准备不足:
根据调查,很多医学生学医并非出自本意,而是因为父母看到目前医生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收入可观等,而本人并不理解学医的艰苦性,也没有做好为社会奉献个人利益的思想准备。90后的医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即使有较好的学习动机,但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些学生希望尽快独立,但是对父母却有很强的依赖性,导致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不能尽快的实施,还有不少学生的人际交往也有待提高。在社会拜金主义盛行的环境下,部分学生将金钱利益看成是奋斗的主要目标,激进功利的思想在医学生当中也有一定的市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即使努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的标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绩,以至道德培育、素质教育有时仅仅是一句口号。
三、加强医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建议
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医学人才、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使命。面对21世纪的需要,世界各国的共识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医生,才能称得上合格的医学人才。高等医学院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这是医学类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生命力和发展力的关键所在。
1.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感恩教育实效:
要推进学校感恩教育的科学化,首先就应该改变过去固有的教育模式,注重教育与学生的个体作用相结合,注重拓展学生的个人思维,从而帮助自己感恩责任意识的培养。除了过去的教学模式外,要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网络、QQ、微信微博讨论会等方式,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方式上,要优化医德教育手段与方法。感恩责任教育应重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身教“动”人。教学中应坚持以正确的医德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医德品格及思想理论塑造人,以优秀的医药卫生“先模”人物鼓舞人。采取课堂讲授、视像教学、案例分析、讲座演讲、专题讨论或辩论、带问题进行的社区医院实践及社会医学服务等双向或多向式综合型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知行统一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性。
2.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医患关系课程: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首先应该注重实习前教育。在校期间,医学生接受了感恩教育并掌握了医德理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淡忘,因此可以通过实习之前的再教育,让医学生重温医德和伦理知识,从而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其次,要在实践中强化医患沟通技巧。如通过模拟预演,使学生对医学的实践工作有更加深切的情感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此外还要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医患关系课程,将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学分。在志愿活动中得到服务对象反馈的这种感情,可以促使医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感。社会实践也为学生提供了传授知识、传播科学、传播文化,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医学生们在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进行了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感恩实践。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师资素质:
在感恩教育中,教师的力量是非常关键的。“友善的态度,善于理解和尊重学生,仁慈和宽容……”一个好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感恩教育的实施效果,要让医学生学做“真人”,首先教师自己应该是一个“真人”。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师资素质,加强医学人文课程的实践研究,对感恩教育来说至关重要。专职教师队伍是感恩教育师资中最基础的部分,加强德育专职师资的建设,是整个感恩教育师资中的基础环节。学校应采取切实措施,做好人文教育队伍的规划、教育、培训工作,关心、爱护并帮助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加强管理,形成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素质精良的人文德育专兼职教师队伍。
4.规范评估体系,保证教育教学水平:
高校重视感恩教育,就要把感恩责任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建立起一套考核医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的道德标准体系。学校对感恩教育的评估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方法,更要重视过程;既要强调终结性评估,又要强调诊断性评估,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估;既要突出评估指标的多样化,又要突出评估方法的多样化,更要重视评估主体的多样化。做到管理有人抓、研究有人搞、具体工作有人做。要分层次、分类型、多形式地开展渐进性、阶梯式的教育师资培训。要对全体干部教师开展全员通识培训,帮助广大干部教师了解感恩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教育目标,能够把感恩教育有机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此外,感恩研究还需要有效的研究工具,一份综合考虑认知成份、情感成份和行为成份,具有良好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和信度的感恩特质量表至关重要。
5.注重春风化雨,促进学生自觉实践: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东西都应该而且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一切愿望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以实现,比如知识是可以学习,才能是可以培养的,财富是可以创造的。但是有一个东西是靠我们自己努力得不到的,这个东西就是机遇。
俗话说:“愚蠢的人错失机遇,聪明的人抓住机遇”。
三国时期鼎鼎大名的蜀国丞相----诸葛亮,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草船借箭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相传赤壁之战时,东吴大将周瑜借口军中缺箭,要孔明十日内造十万支箭,而孔明却说:“直消三日便可”,并立下军令状。后来,在第三天借着大雾天气,让曹操心生疑虑,用草船从曹操那“借”得十万支箭。细想这一切,如果在周瑜给的这十天里都没有大雾,诸葛亮再英明,也怕是没有用了吧?所以说多亏这几日里有大雾这个机遇,救了他,而他也把握了这个机遇,草船借箭这一有名的历史故事才得以流传。
同样是面对机遇,可西楚霸王项羽,上天给了他那么多的机遇,他都不好好珍惜,明明可以很轻而易举的杀掉刘邦,可他都没有接受这上天给予的恩赐,以至于乌江自刎的悲剧发生了。我想这一切都得归咎于他的狂妄与自负,失去了最佳的机遇,造成了自己的灭亡。
感恩机遇,因为机遇来之不易。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以抓住机遇,也是一种能力,他会帮助你在苦苦探索中,点亮希望,照亮远方的路,让你在山穷水复中,找到了又一村。
[关键词]感恩教育 德育 根基 生活世界
一、感恩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德育方式
感恩教育作为特殊的德育方式,其目的就是在学生的心田播下感恩的种子,教育学生学会知恩感恩,培育感恩意识,体验感恩情绪,深怀感激之心,为他人着想,去关心和帮助他人。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应做到明礼诚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情同手足,爱意融融。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活着,甚至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这种情愫便是恩情。由于这种恩情的存在,人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恩情成为连结人与人的一个良好纽带。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之情。感恩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家庭、社会和谐的基础,开展感恩教育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关键环节。
二、感恩教育以生活世界为根基
要有效地开展感恩教育,必须把握和运用好感恩教育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生活世界。生活是个多义词,它既指人的生存方式、人生的存在过程,也是指人的生存背景。生活中的学生可以指生活过程中的学生,也可以指在社会生活背景之中的学生。人的感恩心的养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生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时刻都在进行之中,感恩心的养成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教化过程。所以,感恩教育过程总是内含于生活过程之中,它不可能在生活进程之外同时进行另外一个过程,人的生活世界就是感恩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根基。感恩教育在人的生活中展开,感恩教育过程就是合于德性的生活过程,在感恩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德性素质的完善。从本体论上讲,生活价值高于道德价值,生活高于道德,这是因为生活或生命在逻辑上具有在先性或独立自存性,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无道德的生活世界,但我们无法设想一个无生活的道德世界。道德价值并没有独立的存在,其整个存在和本质都是由生活规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道德还是德育,都是为了人的生活而存在的,即它们要揭示人们本来可以拥有哪一些美好的可能生活,从而有可能在将来不会完全一样地去重复过去或模仿过去,而是做新生活的开拓者和创造者。所以,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感恩教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感恩教育的科学化与人性化才能获得真正的统一。
我们之所以说生活世界是感恩教育的根基,还因为生活世界本身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它虽然在形式上似乎表现为平凡、琐碎和世俗,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却广泛地存在其中,人们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探寻和感悟到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同时,生活世界也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信念,它是构成学生的各种素材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生活世界,学生对生活、对人生及世界的真切认识便无以形成。因此,感恩教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构建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造过程中同时获得感恩心的完善,以此实现感恩教育的目的。学生既是受教育的主体,也是其日常生活的主体,其特殊的生活世界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基于此,感恩教育应该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并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里,才能使感恩教育获得真正的成功。
感恩心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感恩心的形成过程不但是一个主动的、整体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在现代德育观念和人们道德形成规律的指引下,通过感恩教育的实践操作模式,能实现感恩教育为社会生活服务、为人的生命发展服务的总旨,能促进人的基本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能力的形成,能促进人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使其成为具有感恩心及其道德素质的人。感恩即生活,人们的生活世界是感恩教育的根基,脱离生活的感恩不是真正的感恩。如果感恩与日常生活相脱离,必然造成感恩心在生活中的失落,削弱感恩心在生活中的地位,丧失感恩教育在生活中的功能。感恩教育要增强实效性,必须回归生活,把感恩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恩品德和优良的道德素质。
三、感恩教育强调德育生活化
人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根本内在地包含一种感恩意识,即只要你是人,你就应该,而且必须拥有感恩意识,因为这是人性本有的机能。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荀子・礼论》)这里的意思是说:人之所以为人,乃根基于三种因素――天地、先祖与君师。古人讲,天地生人,即天地是所有生命的根本,所谓生之本;父母乃至祖宗让一个人降生在一定的家族之中,这就是类之本;君师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给人以富足安定而有序的生活,这就是治之本。任何一个人要生活成长,都离不开这三个本。不然,他就不可能成其为人,而这三个本正是我们需要感恩的。这就决定了感恩的本质:是对人之为人的根基的礼敬。
一、感恩的层次
感恩与天地、先祖、君师之三本相关,决定了感恩有三个层次,也就决定了人格的三种境界。
就与父母、祖先的关系来说,感恩的表现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感恩的第一个层次。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并不是人额外的伦理规定,而是人之为人自身的要求。任何人一旦出生,父母与祖先就成了他天然的恩人。子女及后代需要感恩父母及祖先,与父母及祖先留给子女及后代多少财富或教给子女多少学识无关。大多数人的父母都是平庸的,并没有留给子女多少财富或学识,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感恩。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敬父母首先要呵护好自己的身体,不使其损伤生病。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说感恩父母都是假的。《论语・为政》云:“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养好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担心,就是孝,也是对父母最基本的感恩。
但现代社会讲究独立与自由,子女与父母是两个独立而自由的个体,灵魂与肉体俱无关系。“我的地盘我做主”正是这种情形的具体体现。于是,现代人暴食暴饮,挑灯夜战,甚至无节制地狂欢,虽可求得一时之欢愉,但最终必然损坏身体,甚至招致疾病。人们丝毫不觉得这是对父母的不孝,对父母恩情之亏欠。他们总以为,这是自己的事,与父母无关。殊不知,这已大错特错了。
所以,感恩的第一层次就要求现代人滋养好身体,让自己的生命一直保持在健康、快乐、阳光的状态。对于青少年来说,认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青少年精力旺盛,往往不太注意身体问题。这既是对自己健康问题的忽视,也是对父母的叛逆与违背。这正是不孝的开始,因为连对父母基本的感恩都没有做到。当然,重伦理、正婚姻以延续家族之血脉传承也是对父母的感恩。
就与君师的关系来说,感恩的表现就是尊师重道、爱国家、爱民族、爱自己的文化传统。这是感恩的第二个层次。这里包含三点:老师、国家与民族文化传统。首先,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诲与引导,这是人成为人的道义与价值上的保证。古人云“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表示老师像父母一样,也给予了人生命。前者是肉体的,后者是精神的。所以,尊师重教就是对给予我们精神生命的老师以回馈与感恩。对于青少年来说,尊师重教的具体体现就是努力学习,提升境界。这是对老师最好的感恩。现代教育倾向于传播知识与技术,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格教育。这样,学习只是为了找工作,想发财,图享受。须知,若自身精神境界没有提升,只为一己之私利发奋,学习也是对老师的辜负。所以,学意味着德慧双修,而且德行总是先于才慧的。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便可视为对老师更高层次的感恩回馈。
其次,任何一个人总是出生在一定的国家与民族之中。因此一个人需要对自己的国家与民族充满感恩之情,其具体表现就是爱自己的国家与民族,且这种爱是无条件的。冯友兰说:“一个救民族的人应该只求救他的民族,不应该问他的民族,是不是值得救。一个爱国的人,应该只爱他的国,不应该问他的国是不是值得爱。”[1]若从现实的利益上讲,国家与民族固然有值不值得爱的问题,但准确地说,没有一个国家与民族是不值得爱的,因为国家与民族赋予了每一个人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充满温情与敬意。爱国家与民族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学习与弘扬自己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就像一位母亲,孕育了她的人民。我们知道,国家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的传承,而不只是一种当下的存在。这样,爱国就意味着传承过去,把握现在,开辟未来。所有这些,如果没有文化传统的贯穿,就无法延续。由此,爱国首先意味着爱自家的文化传统。任何一个时代,如果完全割裂传统,就意味着对自身国家特性与民族传承的放弃,这是最大的不义与背叛。所以,爱国首要的即在守住自家文化的特性。一个没有文化自信与自立的人很难做到真正爱国。文化传统的赓续与承继,是维护国家与民族性的根本保证,任何人都必须为此尽一份力,感恩祖国的文化传承。
就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言,感恩表现在仁爱万物,敬畏自然。这是感恩的第三层次,也是感恩的最高层次。
俗语曰:“天地之间人为贵。”但这个“贵”字并不意味着人高居万物之上,可以随意暴殄天物,而是指人可以仁爱万物而与自然为一体。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因为吸收了万物之灵气,天地之菁华。所以,天地万物是人类最大的恩人,它们滋养着人类,才使人类历史延绵而悠久。一个真正知道感恩的人还应该上升至这个层次。
在中国文化中,一个人要真正做到“仁”,就要达到与万物融为一体。程明道曰:“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二程遗书》卷二上)这种“仁者”境界也就是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这种境界的人,既不谋取自己的私利,也超越了社会整体,他面对的是整个宇宙,在天地宇宙的立场上做事。他不但尽人伦尽人职,而且能够尽天伦尽天职;他不但事天、乐天,而且最后通于天。冯友兰说:“不但对于社会,人应该有贡献;对于宇宙,人亦有贡献。人不但应在社会中,堂堂地做一个人;亦应于宇宙间,堂堂地做一个人。” [2]
人不但要“俯不怍于人”,更要“仰不愧于天”(《孟子・尽心上》)。《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做人,必须要做到先尽己之性,然后尽人之性,最后尽物之性。尽己之性是立己,尽人之性是利他,尽物之性是爱物,达到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融为一体的境界。在这里,不但人格境界圆满完成,感恩层次亦到达最高。
孔子曰:“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上达”就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层次。人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不但感恩天地,亦必敬畏自然,决不暴殄天物。孔子曰:“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礼记・孔子闲居》)天地之间的一切自然现象,都足以令人敬畏,且使人感恩而受益匪浅,古人在此有明确的意识。故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时,非孝也。”(《礼记・祭义》)断树杀兽须按照时间遵循自然规律,正是对时序与自然万物和谐之敬畏。“孟春之月”“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礼记・月令》)告诉人们依据时令与万物之特性行事,不然,必将导致灾难。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融和季节,但兵戎有杀伐之气,二者是不协调的,故“称兵必天殃”。古人敬畏自然万物之生长,故打仗一般不选择在春天进行,而是选择在秋天。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敬畏感在现代社会日益消失,纯粹依据人类主观的愿望与功利对待自然,这样一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至。虽然这是功利心驱使,但与不知敬畏与感恩自然亦不无关系。我们要感恩自然,就应做到爱护万物、敬畏自然。
二、感恩与幸福感之关系
感恩的这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使人成为孝子,第二个层次使人成为爱国家、爱民族、爱文化传统的优秀子民,第三个层次使人成为顶天立地的合格公民。这些都是人内在的本质要求,随着层次的上升,人格境界上升,人的幸福感亦随之增加。所以,如果一个人连第一层次的感恩都做不到,他便不可能有任何幸福感;相反,若一个人做到了第三层次的感恩,他的幸福就是最圆满的。因此,感恩并不只是对感恩对象的回报,最终关涉的是自己的幸福感。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我们太过关心物质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而忽视了影响幸福感的精神因素。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谢晓东等通过心理测试实验表明:感恩意识与幸福感有极大的正相关性,而物质主义与感恩存在负相关性,物质主义得分越高的个体在感恩特质上得分越低。下面是作者得出的实验结论:
其一,物质主义者只关注自己没有的东西,并可能为之不择手段;相反,感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再认、感激和品味自己拥有的东西,即物质主义与感恩是相互阻抗的。
其二,感恩可以让个体感受到自己身边处处都有好心人,即高感恩的个体安全感较高,而高安全感又可以减少物质主义。从上面的结论可知,我们要获得幸福感,不能一味地往物质主义的路上走,而是要注重培养人的感恩意识与情怀。[3]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典故进一步来看感恩意识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声期,行乎J之野,鹿裘带索,瑟瑟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为乐者,何也?’期对曰:‘吾乐甚多,而至者三。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人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以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哉!能自宽者也。’”(《孔子家语・六本》)
荣声期“鹿裘带索”,本一贫寒之人,但之所以能常安乐而歌,乃在于其感恩而知足。他所感恩者有三:上苍让他生为人,又为男人(在古代男尊女卑时代,生为男人乃一幸事),且为一长寿之人。此三者与动植物、女人、夭折者相较,便有无限的快乐,焉能去计较其现实之贫寒与不足。
孔子评价荣声期为“能自宽者也”。“自宽”意为自我宽解,即为什么幸运总是降临到我这样的人的头上,继而对周遭怀有无限的恩情。随着感恩之情的来临,敬畏、自警、自勉之意油然而生。故“自宽”亦必含有敬畏、自警、自勉之情。在此,人们不免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像我这样的人,为什么上苍如此眷顾我?由此,敬畏之情生。为了不愧对这种眷顾,一定会自省其德,进而改过迁善。所以,具有感恩意识的人不但易有幸福感,且多倾向于自勉修德,即由感恩意识而来的幸福感必然引发其强烈的道德意识。
由强烈的道德意识可进一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即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具有感恩意识的人,他更在意的是:我是否有资格享有幸福?一旦有了这种意识与问题,人一定谦卑,他不会认为他的一切所得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是别人的恩惠、眷顾与谦让。于是,不断地进德修业,否则,自己可能将一无所有。
《论语・八佾》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是说古人射礼之时先揖让,然后登台比试箭术,比完以后下来饮酒。但不是获胜者喝庆功酒,而是获胜者给失败者斟酒,并告诉失败者:我之所以获胜并非自己箭术高明,而是你的谦让,我非常感谢你成全我,不然,我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故以敬酒相谢。这是“下而饮”之确义。
可以说,基于感恩意识,必有进德修业之实践,因为他深深感到正是别人的德行成就了自己。故具有感恩意识的人不但照亮了自己,而且温暖了别人,最后拥抱了世界。相反,一个不具感恩意识而自鸣得意的人,一定四处碰壁而看不到光明。
德国思想家舍勒在《德行的复苏》中说:“中魔似的注目自己的价值的自我骄傲者必然栖泊于黑暗和冥暗之中。他的价值世界日益暗淡,因为每看一眼价值,在他都无异于偷窃,无异于对他的自我价值的掠夺。于是他变成魔鬼和否定者!他被囚禁在自我骄傲这一牢庐之中;牢庐四壁不停地增长,使他看不到世界的明光。”[4]当他皱起眉头时,你们不是可以看见那双贪婪、嫉妒的眼睛吗?没有感恩意识,每个人在物欲追求中不满足,既而贪婪、嫉妒、仇恨,正是时代乱象的因由之一。如果我们具有感恩意识,那么,我们一定会“敢于抛开内心里自认为属于自己的一切‘权利’,敢于抛开自己的‘尊贵’、自己的‘功绩’、所有人的‘敬仰’――首先是自己的‘敬仰自我’,敢于抛开任何‘理当’享有如此幸福的要求”[4]。舍勒这段话回答了为什么具有感恩意识的人容易获得幸福感。因为具有感恩意识的人常具有谦卑之德。他总是觉得自己的德行不够,但别人或社会给予他的已经足够多了,他对于这些给予反而觉得承受不起,不配享受。于是,愈加地感恩,愈加地满足,而他处在别人为他营造的幸福感之中。一旦有了幸福感,不但进一步反过来感恩别人与社会,且心志笃定,安心工作,努力学习,滋生无尽的动力与能量。而这种无尽的动力与能量使其生命活泼、充融,生命总浸润在幸福之中,最后不断地进德修业、改过迁善。这就回答了本文开始所提到的:感恩与现实的施舍无关,而只内在地关切德性的培养。因此,由感恩意识到幸福感再到道德感,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道德感的增强,进一步提升其感恩层次,如此良性循环往复互动、螺旋上升,最后生命至于圆满境界。
感恩意识既关乎人之道德,也关乎人之最终圆满。如果说,教育使人成为人,那么,感恩教育乃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孔子曰:“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若不能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那么,等他们参加工作后,无疑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大的危险。故培养感恩意识,人人概莫能外,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因为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可塑性较强。若此时不加重视,一旦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或价值观,就很难改变了。具体如何进行感恩教育,这需要思想界与教育界多加探讨。但无论如何,我们须切记有一条基本原则:感恩决不是对感恩对象的回馈,而是成就自己,获得幸福。
感恩教育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主动去追求的。你何时获得感恩意识,幸福感就在那一刻向你靠近;多一份感恩,必然多一份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555
[2]冯友兰.贞元六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57
[3]谢晓东,张卫,喻承甫,等.青少年物质主义与幸福感的关系:感恩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3(3):638-646.
没有一个人敢否认:自己能够拥有今天各方面的成就,与自己老师的教育引导没有一点的关系。不管是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是荀子的“性恶论”,虽然观点相异,但两位大师都强调后天教育对任何一个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是因为学生的家庭出身、性格特点、智商高低等因素而决定了教育效果不同而已。至于如何培养社会有用人才,这也是作为老师的我今生探索的终极目标。
说老实话,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不算是一个好学生,表现与成绩都不尽人意。至于今天能够成为一名高中教师,这还得感谢学生时代曾经帮助过我的几位老师,是他们一步步把我引导到今天这个职业目标上来,使自己活在这个世上还为社会做了一点事情,教了几位比较出色的学生,带了几届比较出色的班级。虽然他们当初教给我的那些知识那些技能那些方法,随着岁月的流逝、职业的使然,早已一片空白;但在人生拐弯处的温暖“牵手”——对于我的正确引导,却是那么清晰。
1978年9月的金秋,正是我上学的年龄,但我对于整天绑在课堂里的情形有着一种天然的恐惧,我宁愿在清澈凉爽的小河里自由自在地戏水游泳,也不进入课堂;宁愿在浓阴密布的柿子树下逗着小蛇玩也不去上学;宁愿独自一人在田边地头的水沟里舀水抓鱼也不想背起书包……那时候,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节目是那么地丰富,加上子女众多,父母忙不过来根本无暇顾及于我,因此也不再逼我上学。为了所谓的自由,我在玩乐中耗了一年才在应该入学的第二个秋天有一次走进了学校校门,只是小学一年级我便留级了。
记得刚踏进校门,我便遇上了最凶悍的一位老师,他脸上成天绷着横肉,加上经常酗酒,以至于他整天都是红着脖子满脸酒气来到课堂,并非上课,他时常发抖的双手好像一有机会就专门来修理我们似的,而天生散漫的我自然而然成了被“阶级”的对象。就因为经常旷课,课堂捣乱,作业不做,打架斗殴,于是乎我经常被叫到他的房间里,领受他的两个专利:一是揪耳朵,二是打手掌,最后他向家长下了通牒,把我领回家去劳动便算完事。
到了1980年我10虚岁的时候,才真正读上了小学一年级,环顾周围的同学,个头和年龄都比自己小得多,这时候自己才有点危机感:是到了认真读书的时候了。而且这个学期,来了一位代课女教师,人长得高高的,圆圆的脸,让人感到舒服的是她上课时总是笑眯眯的,真让人受用!我于是告别了上课时的紧张感,变得安静认真,那些奇形怪状的拼音字母也都不在话下了,成绩自然扶摇直上,稳居第一。有一次上课我情不自禁嘲笑班长的懦弱,碰上不好管的钉子户就只会哭鼻子。没想到她当场宣布我为班长,这下子让我受宠若惊,觉得以后做什么再也不能马虎了事了。特别是拿笔写字,我都工工整整、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对待,于是我又经常被老师请到房间里去了,不过这次不是揪耳朵、打手掌,而是她耐心细致地给我讲解汉字的结构,写字的技巧,然后在作业本上大大地写上一个“优”字,在班上张贴展示。从这个一年级开始,我班级第一名的成绩一直保持到初三毕业,考上了一中;班长之职也一直当到初三,直到大学还被选为班长。
我想,她改变了我一生的力量,就是她的微笑,浅浅的笑容唤醒了我懵懂无知的心灵,引导我积极向上。潜意识中,更以微笑的激励鞭策着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享受更多更大成功的快乐。当我觉得读书很有意思之后,再难的知识也就不算什么了。
这也是如今我上课一定要尽量面带笑容的原因,不管自己的健康、自己的心情、自己的心态如何,只要一登上讲台,进入角色,自己便自然而然微笑面对学生。
只可惜她代了我们一学期的课后便远嫁他乡了,此后我再也没有见到她。时隔20年,我只记得她笑眯眯的样子,竟连她的名字也没有记下,不能不算此生一大憾事。
在求学的道路上,自己在启蒙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走上正轨之后,剩下的工作便是在成长的历程中不断地修正偏差,在优异成绩与成功体验的带领下,一步步向设定的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几位老师让我铭记,他们普通而又不平凡,他们身上的优点,像西域明净天空里的点点星星让我仰望崇敬:
小学五年级数学谢老师高效批改试卷的奋笔疾书,初二班主任邱老师担心早恋找我谈心的开诚布公,初三班主任谢老师因为我骄傲情绪滋长而公开批评的暴风骤雨,高三英语老师陈××上课时手舞足蹈洋土结合的风趣幽默,高中数学老师许××优美板书如汩汩而出的涓涓细流,高三语文老师庄××在高考入场嘱托时的语重心长,包括大学导师胡××、严××的殷殷期望……一一浮现在心头脑际,仿佛昨日春风,沁人心脾,无法释怀。
2008年4月19日《重庆晨报》有这样一则信息:“某中学初二年级五个学生(三男两女)集体离家出走,出走的原因,在校因打架和未交作业而受到老师批评,他们反而冲撞老师,回家后又与父母发生激烈的争吵,有两个小孩还与父母动粗,结果是几个小孩不谋而合离家出走闯世界……”
看了这则消息,我心潮澎湃,感慨颇多。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身感肩上压力和责任之巨大。在多年的班主任实践中发现:如今的中学生多数是家中的独苗,不懂得感恩、不知道怎样去感恩,顶撞老师,不能宽容别人,自私,不服家长的管教,离家出走,甚至打骂父母的现象时有发生……
现实表明,21世纪的中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有加强德育,帮助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之责任。中央教科所德育中心主任詹万生研究员认为:和谐德育教育开展的基本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成长规律,不要“高、大、空、远”,要“近、小、实、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悟道德,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怀着一颗探究者的心,我在班上尝试并开展了以 “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1.走近父母篇
设计思想: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越来越疏远,平时与父母交流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走近父母才能了解父母、理解父母,进而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在班会活动上,我特别邀请了几位家长到校,和同学一起上台,回答几个问题,如:对方的生日,最喜欢的食物,最喜欢的颜色,最讨厌的行为,最喜欢的休闲方式等,看一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了解程度,特别是作为子女,是否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是否懂得关心他人?主持人(班上的学生)引导全班同学课外都应多去了解父母的生日、喜好等等,要让每一位同学关心父母就要从了解他们做起。
同时,还安排了一些亲子小活动。由家长和同学们共同合作完成各类动手的活动,如:包饺子,订纽扣,你穿针我引线,你唱我跳,你演我猜,你讲我写等等。此外,由学生和家长表演各自拿手的绝活,体现出家庭的温馨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本周课外作业:爸爸或妈妈与我的一次合作)
学生感想:妈妈,您今天表现真好。你太棒了!
家长感想:感谢老师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亲子活动的平台,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融洽了与孩子间的关系。
班主任反思:亲子活动,在中国仿佛太少了。这种亲子活动是否能再延伸一点,于是我布置了“爸爸或妈妈与我的一次合作”的课外作业。这让我对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
2.了解父母篇
设计思想: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苗,享受过度宠爱和溺爱的孩子有时会养成掠夺式的生活态度,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主动去了解别人、尊重他人。我尝试着让孩子们试着去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
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详细地记下你父亲或母亲在周末做了些什么,也记下你自己干了些什么。班会时,让同学们讲一讲“周末的爸爸妈妈与自己”。进而谈谈父母的工作、爸爸妈妈的愿望……从而引导他们了解父母的辛苦、无私与关爱。活动也暴露出部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以及孩子对父母的不理解。(如:岷岷的妈妈爱打麻将,孩子不能接受妈妈玩的同时却要求他要认真学习,我感受到了学生逆反的心理,也感受到了“学生-老师-家长”之间还需要加强沟通、了解和理解。)
学生感言:原来妈妈上班是做计件的,她好累,我太不了解她了。
家长感言:孩子一下子好象懂事了很多,问起了我的生日。
班主任反思:要真正了解父母,其实很难。而渗透并引导学生把了解父母作为一种主动行为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和谐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教”的和谐。为此,我举行了《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但不失家长尊严》为主题的家长会。建议家长要做到尊重孩子人格、尊重孩子权利、学会与孩子沟通。
3.理解父母篇
设计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初期,重物质、轻精神是一种广而有之的社会现象。孩子们从小体验的是惊险与刺激,缺乏感动,让孩子们学会感动,懂得感恩!
感恩与否,跟是否感到恩惠有关,跟感动的程度有关。为此,我班搞了一台理解父母的专题班会。用配乐诗朗读《母爱伴一生》为开场白拉开了主题班会的序幕……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奶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的哭着。
……
当你13岁的时候,她建议你去把头发剪了,而你说她不懂什么是现在的时髦发型。
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了你一个月的夏令营费用,而你却整一个月没有打一个电话给她。
当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作为报答,你转身进屋把门插上了。
……
当你40岁的时候,她给你打电话,说亲戚过生日,而你回答:“妈,我很忙,没时间……”。
……
终于有一天,她去世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从来没做过的事,它们象榔头一样痛击着你的心。
你哭了……
当同学们沉浸在无限的思绪之中时,主持人让同学们联系自己谈一谈你对父母有哪些不尊重或对不起的地方?再让同学们看录相《当我出生时》,体会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与一朝分娩的痛苦。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种爱,叫“母爱”。
(本周课外作业:妈妈(爸爸),我想对您说)
学生感想:妈妈,我一定不会让你再伤心!
家长感言:孩子,怎么了?回到家,抱了我很久。
班主任反思:感动!感动于班会,感动于孩子们的泪水,感动于孩子们的纯真。有了理解,才能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才能有和谐的沟通。理解万岁!
4.尊重父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