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区总结发言

时间:2023-02-27 11:09:21

导语:在社区总结发言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区总结发言

第1篇

龙岗是深圳大运会大运村、大运主场馆所在地,深圳市面积最大的行政区,下辖11个街道、131个社区,全区常住人口300多万(实际管理人口超过460万)。大运会、特区一体化给龙岗区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后大运”时期,龙岗如何进一步推进人文社区建设,深圳市文明办领导、龙岗区宣传部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不同地区的全国文明社区代表,集聚一堂,共同研讨。

研讨会由深圳市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彭建安致辞,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辑陈建、深圳市文明办副主任穆同伦作总结发言,中国人民大学社区建设研究专家、教授、博导夏建中、龙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余世猛、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作专题发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还有全国文明社区武汉百步亭社区代表、昆明市西山区永兴路社区代表以及龙岗区各街道办、各社区的代表。研讨会由人民论坛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魏爱云主持。

彭建安在致辞中强调,人文社区,就是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去“服务人、关爱人、教育人、凝聚人”。我们在建设人文社区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核心价值,一个大家都认同且能共同遵循的“一定之规”,这个“一定之规”是我们评判对错、美丑、善恶的标准和尺度,也就是我们应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个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进一步提炼、培育龙岗人的精神。这是龙岗区人文社区建设的核心。

本次研讨会围绕社区文明创建、人文进社区路径、居民素质提升等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形成了诸多共识。

第2篇

这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父亲把全家人召集到客厅。“今天,咱们开一个特殊的家庭会议,会议内容就一个:赈灾。你们都看到了,四川、湖北、甘肃等地都先后发生了地震。作为咱普通的百姓,怎样为灾区做点贡献,你们分别谈一谈吧!”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玲玲首先站了起来:“爷爷,我要把所有的零花钱都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还要给他们寄些学习用具和课外书。他们的学校毁了,书包也肯定没了,我再给他们寄个书包――爸,你明天就买啊!”

父亲拉过玲玲,地摸着她的小脑袋,“好孩子,爷爷支持你!” 母亲站起身:“老头子,我都想好了,咱家到社区集体捐1000块钱,然后全家人都去医院献血。另外我再联系几个老姐妹,在小区里组织开展‘我为震区献爱心’宣传活动,再联系小区管委会,搞个捐赠仪式,老头子,你看咋样?”

“好!有创意!”父亲的脸上像孩子一样突然绽放出了异彩。

轮到妻子了。“爸、妈,我是个医生,当前灾区缺医少药,灾民急需救治,院里要组织15名骨干医护人员赶赴灾区,我已经递交了申请,只是担心院里不批我。”

“不用担心,你是院里骨干,准批你!如果不批,爸去找你们院领导理论理论!”

“三儿,该你发言了!”父亲指了指我。

“爸,我要发挥我们新闻媒体的作用,开辟专版专栏,加大赈灾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关注灾区、支援灾区。我也想把这次抗震救灾活动作为一次总动员,激发大家的爱国心、民族情,作为新一轮‘爱我中华、振我国威’的全民教育活动。”

第3篇

关键词:高职;社区康复;教学;PBL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高专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获得该职业应具备的应用能力,"应用性"的最终目标决定"记知性"的知识质量标准。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根据专业需求,以学生实用为导向,让学生领会"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如何学习,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1 专业介绍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社区康复需求的日益增加,社区康复教育也随之快速增长。社区康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人,我国现有残疾人8296万[1],60岁以上的老年人1.16亿[2],各种慢性病人1.19亿,社区康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约在30万左右,实际工作中我国现有的康复医学人才远远不够[3],而经过专业培养的合格的专业康复技术人才极少,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开设了社区康复专业,专业就业面向城乡社区医疗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老年人和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在教育中强调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社区的专业精神[4]。

社区康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临床医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也要体现出实用性、实践性。因此,高职社区康复教育应偏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比例要高于传统医学院校,而且非不能传统医学院校精英化教育的道路。

2 PBL教学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由美国提出,源于21世纪50年代,目前已成为全世界各院校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建构主义教学改革当中"一条被广泛采用的核心思路"。PBL教学法是指以学生自学为主,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分为不同阶段的教学,通过在寻找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完成对知识的掌握[5],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范畴,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知识的整合能力、小组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等有很大帮助,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6]。鼓励自主分析;鼓励相互争论,阐述个人观点;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3 PBL教学体会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在专业课教学中不能按照医学院校教学标准来设计课程内容,通过了解学生发现,50%以上学生没有经过正规的中学课程学习,包括不少是特长生,这样在教学中又增加了难度,经过总结对比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中适当融入PBL教学,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我国现行的PBL教学,很多院校也是在LBL(Lecture-Based Learning,以授课为基础)教学基础之上进行PBL教学,借鉴其他院校教学经验,我在社区康复专业内科学教育中初步尝试PBL教学。

3.1 PBL教学前准备 首先要完成一些疾病基本知识的讲解,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有限,特别是自学能力、理解力,必须在教师带领下才会学习,开始过程是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思考的很重要的一步,选择合适的病例,设置问题的方式等等都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3.2 PBL教学过程以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一般包括:选择制作合适的案例并提出问题,社区康复的学生主要了解疾病的发病因素,常见的临床表现,如何预防以及保健,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哪些,重点是疾病的预防和病后的康复保健,所以在设置问题也是围绕COPD患者如何预防疾病的复发,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等;组内自主学习,根据问题以及之前学过COPD基本知识进行自学,找到不懂的知识点,比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怎么做,标记出来;小组间学习,组间沟通,翻阅资料,和教师讨论,这个时候要鼓励学生发言,即使错了,也不能直接否定,因为高职的学生本身心理对学习就有排斥感、恐惧感,要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维中来;总结发言、效果评价,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小组情景剧演示。简言之就是把学习的内容融于相对复杂、相对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学习和合作过程中尝试解决真实问题。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重点在于把学到的知识能应用在帮助患者康复中,而不是医学院学生学习如何诊断治疗一种疾病。在教学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到疾病的康复中,效果要远远好于老师直接传授。

3.3教师角色改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核心,而PBL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引导者、合作者,或者说教师只不过比学生更系统深入的掌握了该学科。而现实中,教师队伍明显不足,缺乏专业培训,没有合适的教学考核标准,这样对教师PBL教学是更高的挑战。

指导教师要思考每个学生怎样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最好的效果;要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要有足够的交流能力;当学生准备不充分或者偏离目标时,能引导学生继续对目标的学习;指导教师还要有合适的评价方法等。

总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学生们给予我很大支持,同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满意度显著提升,现阶段PBL教学只是初步尝试,存在学生回答问题被动;案例选择不全面;效果评价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相信随着医学教育改革,PBL教学模式的不断推广,教师不断深造,会培养出更多技术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1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12-01/2009-05-08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 中国统计,2009,03:4-10.

[3]陈卓颐,罗治安.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83-85.

[4]罗洪英.专业建设促进人才培养-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社区康复专业建设成效报告[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27-28.

第4篇

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天地宽

教学要求

1、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与他人交往,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3、了解基本的交往技能,初步掌握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2、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教学难点

1、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2、交往讲艺术。

教学方法

探讨式学习法、启发式、自主式、案例分析法

教学时数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交往伴一生

教学目标

1、懂得人生离不开交往。

2、认识如何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

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与他人交往。

教学难点

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阅读《孟杰的故事》。

二、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一、人生离不开交往

2、学生看P32图,思考:我们在学生活中能离开交往吗?结合实际说说。然后讨

论:一个人,如果离开社会交往,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3、举列说明离开交往危害人的健康成长的真实案例。如“狼孩”的故事。

4、归纳: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学会交往,广交朋友,对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5、完成P34“填一填”

6、各自发表看法,互相交流心得。

7、板书:二、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8、说一说:文中两幅图中你喜欢哪边的情景?图中人物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

9、共同归纳: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10、阅读《雁南的故事》,讨论:雁南的变化得益于什么?雁南在元旦联欢活动中获得了什么?

11、各小组发言。然后归纳: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

12、朗读萧伯纳的名言。然后完成P35填空。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做法。

13、师生共同归纳:交往中我们的朋友会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但要谨慎择友,多交益友。

14、参加“人在旅途”模拟活动。活动后请想想:

A、蒙住眼睛被人搀扶着走过障碍物时,心里有些什么感受?

B、当自己处在孤立无助的境地时,心里有什么想法?

C、想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有过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

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学生归纳总结。

五、作业。熟读课文,认识人生离不开交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教学要求

1、朋友圈的范围,“内圈”和“外圈”的不同。

2、懂得内圈向外圈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朋友圈的范围,“内圈”和“外圈”的不同

教学难点

懂得内圈如何向外圈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板书,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2、看图4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交往对象有哪些?交往范围有多大?

归纳:从范围看:家庭邻里学校社区社会

从亲近看:知心朋友一般朋友点头之交

3、阅读材料,了解内外圈的区别。认识青少年时期朋友圈的范围、性质。主要属于“内圈”,应当广朋友。

试想一想,自己的交往范围有什么变化: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将来:

二、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1、看组图,阅读材料:交往能力是衡量现代人能否适应开放社会的标准之一,。近期,专家们在对北京市一些初中、职校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中80%的学生的朋友圈子在4人左右;近70%的学生其朋友大朋友大多来自一个班级;只有30%的学生朋友圈超越了班级甚至学校的范围。然后讨论:

自己的交往圈有多大?我们可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

2、阅读小鹏和小亮的故事,然后思考并讨论:

小鹏和小亮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和自己的交往范围?自己准备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

学生回答,共同归纳:A、参加公益或社会活动,是最好的方式;B、正确使用互联网。

三、小结: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懂得多交朋友,谨慎择友,而且要不断扩大范围,通过朋友的帮助让我们成长起来。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文明交往礼为先

教学要求

1、了解文明交往的前提

2、认识交往的原则

教学重点

了解文明交往的前提

教学难点

理解交往的原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板书:文明交往礼为先一、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1、阅读材料,然后思考并讨论:

小男孩的举动为什么会让李医生的心情舒畅了好几天?

对后一位患者的行为作何评价?

对比李医生的两次经历,对我们的日常交往有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然后归纳: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语言文明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态度亲和能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

2、朗读“礼貌用语”。

二、交往礼仪三原则

1、阅读萧伯纳的故事,讨论:这个故事对我们的日常交往有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平等侍人是交往礼仪的重要原则。

学生阅读《山谷的回答》,思考:这则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师生共同归纳:尊重他人是交往礼仪的另一条重要原则。

2、阅读小材料《三国演义》,分析:周瑜不抱成见,宽容地对待程普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总结发言,归纳: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交往礼仪的重要原则之一。

3、完成P46填空,然后互相交流。

三、阅读相关链接“文明礼仪常识”。

第5篇

不仅仅华人,同样在“”这样一个专为中年人分享生活体验设立的论坛上,很多欧美中年人也纷纷发言吐槽自己的生活的焦虑:“ 步入50岁后不久,我遇到一些真正的挫折,父母中一位患了可怕的疾病,我眼睁睁地看着亲人去世却孤苦无助。杂志重组,我工作丢了,创业也遇上了麻烦,我的肩部、肘部和膝盖都开始疼,现在我54岁了,感觉自己好像从一条暗道走了出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40多岁,感觉现在的生活一成不变,工作、家庭、环境…几乎没有任何新东西。我有时候都想干脆逃到一个新地方,重新认识一个女人,或者趁着妻子不在搞点婚外情,甚至通过吸毒、滥交发泄一下...但是我又不敢。”类似的吐槽和帖子不胜枚举。

中年危机的理论最早起源于60年代。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研究员缪佩君介绍,1965年Elliott Jacques提出了中年危机(midlife crisis)的概念,用以描述进入中年期的个体,由于感到自己不再年轻并开始走向衰老而进入一个强烈的自我怀疑的阶段。目前中年危机常泛指个人进入中年期后,由于生活、工作、自我等一系列的变化与转折,开始重新评估自己,并容易由此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等一系列消极情绪,出现心理危机。

谈及对于经历中年危机人群的心理支持,她认为有效应对中年危机需要更为综合的心理服务方式。与传统心理服务相比,社区心理服务是一种拥有更为系统的视角、更为主动地应对方式、充分调动社会支持,在应对中年危机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社区心理服务是在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社区心理服务将视野扩大到人们的同伴群体、邻居、社区风气和社会规范等方面。 其中一个重要特色是充分利用已有人际资源,提供社会支持。面对压力事件,一个缺少社会支持或是独居的中年人很容易受到压力事件的消极影响。

可能我们会对很多电影或者美剧里的“互助小组”有印象,其实很多欧美国家互助小组是在一个支持小M中,成员为特定共同的,互相各种类型的帮助,面临同样困扰的人可以共同分享应对策略,彼此感受更多支持。这些小组有时会有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支持。

出生于广州的美华裔社工罗洁,分享了自己在纽约市从事社会工作师20多年来,处理中年人心理危机个案的经历。罗洁毕业于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系硕士,先后工作于纽约亚裔妇女中心、纽约市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安康一线牵”热线,。当时这是全美唯一一条专业热线,当初之所以要开这条热线,是因为纽约市心理健康协会发现华裔打进热线的人比本土美国人还要多,且每次都要花一个多小时来帮助他们,有时还要报警。

刚开通热线时,有很多中年华裔男士打来,因为他们找不到渠道来诉说心中的苦闷与忧郁,那时每天接到的电话热线都是很严重的个案,有的人患有几十年的忧郁症,有的罹患精神分裂症,各个都有自杀倾向。热线后来增加了流动危机小组服务,为罹患精神疾病又不愿吃药、看医生,且对周围人的生活带来影响的人展开上门服务。

第6篇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是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案例教学的主要依据,要求教师熟知授课知识要点,具有实践经验者尤佳。

第1步――案例准备

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案例务必紧扣教学内容,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同时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案例内容必须有明确的主题、人物和情节,设计内容应与问题相呼应。本文案例对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个体评估、问题分析、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效果评估等5个步骤,这是教学的重点和主线。考虑实践中患者个体情况千变万化,设计为开放式案例。

案例下发,将事先打印好的案例分发给每个学员。

教学案例

患者,男,35岁,IT工程师。身高175 cm,体重70 kg。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初诊血压155/110 mmHg。血压增高2年之久,曾服用复方降压片效果不明显,后改为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2次/d进行治疗,血压不稳,一直在130-145/80~100mmHg波动。

患者年轻,工作繁忙,吸烟史10年(2 d吸1包),睡眠质量差,平时缺乏体育锻炼。经常凭感觉服药,主观认为平时无不适症状不用降压药也无大碍;还认为是药三分毒,不情愿长期服用降压药,造成长期不规律服药,血压不稳定。

家族环境 父母家住沈阳,患者2006年大学毕业,一直在上海工作生活。自父亲去世后,一直和母亲生活。婚后与妻子、儿子一起生活,其妻子为其高中同学。性格偏内向,在沪亲友不多,主要是工作上的伙伴。曾尝试晨起跑步,但因工作或自身原因(不愿锻炼,嫌太累)没坚持下来,意志力不是很强。单位每年会组织体检1次,除血压偏高外,其他指标还好。

工作环境 白领、长期在办公室从事编程等,工作压力较大,周边有3位同事吸烟,平时喜欢上网,希望能通过网络了解有关高血压预防、治疗的知识。

第2步――案例讨论

分小组 一般4~6人组成1个小组,各小组成员先做自我介绍,拟定小组名称,推选发言组员。

案例呈现 案例的展示可有多种形式,包括图片、影像、声音等,可将案例制作成几张PPT,学员直接阅读或由教师朗读案例;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手段展现案例,模拟再现实际情景;也可将案例编成剧本,由学员分角色表演。丰富案例展示的形式,其目的是增强案例的生动性与可及性,提高和加深学员对案例的理解。本案例采用多媒体PPT配文字说明的方式展示。

集中讨论 可以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小组讨论时,组内每一位学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在各小组间巡视,随时给予指导,注意调动每一位组员的积极性,引导启发讨论思路。

本案例关键信息提示 患者年轻,IT工程师(白领),睡眠质量差;有吸烟嗜好,平时缺乏体育锻炼;对高血压的认识有误区;对服药的认识有误区;血压控制效果不佳。

讨论思路

了解分析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年轻白领、接受能力强),区别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综合评估。

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角度一一分析,寻找影响健康、影响血压稳定的突出问题(有不良嗜好、有认识误区、对控制血压不利)。

从防治结合的角度考虑处理方法,在患者有通过接受健康教育改变现状的愿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中的作用。

注意运用全科医学理论和健康教育技巧,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的相关要求开展工作。

第3步――案例解析及解析要点

请各小组将讨论的核心观点写在纸上贴出来,或者直接写在白板上。

各小组先出1位代表进行小结发言。教师注意掌握时间,活跃课堂氛围,掌控教学全过程。

教师解析,解析过程要注意点评学员重要观点,及时纠错和补漏。

评估

一般状况评估:男,35岁,身材匀称;IT工程师(白领),年轻气盛,但接受教育能力强。

健康状况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无其他疾病。

不良生活习惯(危险因素)评估:①睡眠质量差,原因:工作压力大,习惯于晚上编程。②吸烟,原因:提神,排遣情绪。③平时缺乏体育锻炼,原因:没有时间,缺乏意志力。

认识误区(危险因素)评估:经常凭感觉服药,主观认为平时无不适症状不用降压药也无大碍。认为是药三分毒,不情愿长期服用降压药。

家族环境评估:与妻子、儿子一起生活,性格偏内向,在沪亲友不多。朋友主要是工作上的伙伴。

工作环境评估:工作压力较大,周边有同事吸烟,平时喜欢上网。

患者期望评估:愿意接受健康教育指导,希望尽快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

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及实施

用药指导针对其对所用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的误解,在健康教育时,为其详细讲解所用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并为其提供药品说明书,满足其用药知识需求。

讲解药物治疗的作用及重要意义,嘱其不必过于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可咨询社区全科医生,寻求医生的意见与帮助;为提醒患者按时服药,与患者协商可采用一些如提示纸条之类的提醒办法。

向其说明长期、按时服药的必要性,讲解不按时服药的危害,指出“感觉血压不高没必要服药”的错误认识,帮助其重新认识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睡眠指导 为缓解工作压力,与患者协商可采取以下措施:①采用“放松疗法”,经常性做放松训练操;②嘱其自觉紧张或焦虑时,闭上眼睛,深呼吸;③寻求其妻子配合,由其进行协助与监督其每晚按时休息,良好睡眠有助于缓解丁作压力。

与患者协商采取以下措施促进睡眠:①协助其制定工作时问安排,每晚0:00以前必须睡觉。②睡之前不要喝刺激性饮料。③睡眠之前喝1杯牛奶。④睡之前泡脚。

戒烟指导 与患者协商采取以下措施缓解工作压力:①不给自己无谓的压力,面对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有所要求,但这种要求要建立在实际的、力所能及的基础上。②赞美及鼓励自己,不要遇到困难就责备自己。③采用“放松疗法”,帮助其缓解工作压力。④收听自己喜欢的音乐。⑤看幽默诙谐的小动画或短剧。⑥将所遇到的困难或不愉快写下来,写完后把纸撕掉。⑦鼓励将困难或不愉快向妻子或朋友宣泄,寻求朋友(办公室吸炯同事)或家人支持。

与患者协商采取以下措施缓解工作压力:①嚼口香糖。②喝薄荷茶。③中医自我按摩头部太阳穴。按摩方法:四指并拢先按摩上下眼睑,然后按摩的手指从眼角处向太阳穴处移动,按摩数分钟。按摩的时候最好情绪稳定、挺胸收腹,这样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

讲解吸烟的危害,鼓励并协助患者改掉吸烟习惯:①采用“目标分步”实现法,南5支/d逐渐减少至1支/d,循序渐进,逐步改掉吸烟的习惯。②选用替代疗法,如嚼口香糖。

运动指导 说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讲解不锻炼的危害,使其认识到坚持锻炼的好处,并寻求其妻子的配合与监督,克服不愿锻炼、嫌太累、没坚持下来、意志力不是很强的弱点。

协助其制定步行与慢跑相结合的运动计划,即锻炼的30 min内步行时间越来越短,慢跑时间越来越长,直至实现全程慢跑。循序渐进,填写运动锻炼计划表,以便进行自我督促。教会其进行运动强度的监测,讲解运动的注意事项。如果时间不允许时,可采取以下方式:①以步代车。②爬楼梯代替乘电梯。③办公室健康锻炼等。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愿望是否得到满足?患者血压波动范围在一段时间内(至少3个月)是否较以前稳定?

要点总结

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考虑角度要立足于维护人的整体健康,不能局限于一点或几点,注意患者各类健康信息的完整性,如个体的一般情况、生活状态、健康状况、用药情况、不良嗜好及生活方式、认识误区、患者期望等。

要熟练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中的独特作用。

要熟悉影响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熟练掌握和运用能促使服务对象有意愿改变各种不良生活方式(远离危险因素)的科学方法。

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及实施要注重寻求最简便、最经济、最实惠、最能让患者接受的办法。同时要在个体化方案的基础上推而广之,考虑群体因素,综合评估,将普遍性问题应用于群体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及社会效益。

要了解本机构其他科室协同性治疗高血压的手段和信息,如高血压患者俱乐部、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或咨询、健康管理家园、中医治未病方法等,关注患者参与情况。

第7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255-01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一个好的思品课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有高质量的、富于技巧性的提问,从而提高思品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提问要为解决“三维”目标服务

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由三个维度的目标组成,总目标必须通过分类目标来实现。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忌盲目随意、信口开河,无意识地随意提问,结果是一节课上下来,提问了什么问题连自己也不知道。因此,提问要把握教学的分类目标,即课堂提问必须根据“三维目标”来设置。当然,三个目标的提问权重不能一样,要有侧重,一般情况下,教材书上已经讲得非常明确的内容没有提问的必要。

二、提问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所在。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很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将提问当作点缀,当作装饰。不考虑提问的目的、不看提问的对象、不讲提问的效果,想问就问,好像提了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这种过于宽泛、无目的的乱问,为了提问而提问,思维指向不明,使学生犹如“雾里看花”、无所适从。如“看了这一段材料,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一内容反映了什么?”这一类问题看上去非常开放,似乎非常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回答。但实际上由于问题过于宽泛,降低了问题的针对性,降低了问题的思维发展价值,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设计的问题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材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把课中知识点以提问的形式体现出来。在提问只前教师必须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对所提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忌随意离开教学目的,节外生枝地提出一些有偏又怪的问题,更不应该突然冒出一个与教材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难题,去惩治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打乱教学的和谐节奏。

三、提问要紧扣学生实际

针对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设问。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越贴近,越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学生的兴趣就越高,注意力就特别集中,也更容易领会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广泛收集一些既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又能唤起学生关注、感兴趣的生活环境材料作为问题情境的载体,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课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关爱集体,关爱社会,保护环境等等内容,教师都可以就地取材,来个现身说法,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努力学习、不关心集体、不爱护环境的问题进行直击,在事实面前,他们会有强烈的震撼,在以后的行为中也就会自律许多。

四、提问要有层次性

问题犹如山峰,坡度太陡,无法攀登:坡度太缓,也会使人丧失攀登的兴趣。提问应设置合理的坡度,这既是考虑学生思维的特点,也是为了贯彻素质教育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提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入求知的高度。如学习九年级思品课《走科教兴国之路》,在学生阅读有关数据与资料后,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是否是科技强国呢?如何看待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2、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是什么?3、我国该如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4、是否只要有了经费的保障与法律的规定,我国目标就能实现?还需要依靠什么?人才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这几个问题,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一个问题,所有的同学都能回答;第二个问题,要从材料中归纳出,这需要一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可回答;第三、四个问题,需要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让同学们展开小组讨论,然后,推选一个同学总结发言,这就需要集体的智慧。大家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科技的创新 ――人才的创新能力――教育。通过这样的层层深入地提问,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从书本上找答案,也不是人云亦云,同时落实了教学目标,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恰如其分的提问评价

第8篇

关键词:专题研讨;研讨制度;研讨方法;研讨效果。

“园本教研”是一种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 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更是一种研究的方法。园本教研活动内容、形式、方法多种多样,具备灵活性、情境性、非线性等多种特征,而本文中所说的“专题研讨”是园本教研中经常用的一种研讨方法,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一、一五一“实”的研讨制度――实字诀

制度是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为解决问题、提高效率而产生的,能被大家认可与接受。针对我园教师研究能力弱,分析问题能力不强等问题,制定了一五一“实”制度,重点突出“实”字,旨在把研究工作做到实处。

1.“一例会”

活动以园或年级组为单位,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地点、人员,每次有固定的分管领导参加活动,保证活动的质量,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也可以随主题的需要更换、调整,在守规章的同时,让教师有章可循,灵活运用。如在以年级组为单位的专题研讨会中,需要把特色与园本课程相融合,因年级组长不能很好地把特色与课程相结合,掌不好舵,而且每个年级组都碰到同样的问题,在经过大家集体商量后,分组活动改成了全园性的活动,共同讨论遇到的问题与难点。在业务园长、教学骨干的引领、支持之下,解决了难题,明确了方向。

2.“一命题”

专题研讨“研”什么,是否具有针对性,都是命题的关键。每次一命题都需深思熟虑,把握好研究的方向,防止活动中出现随意、低效等情况,保证“命题”都是共性的且都能从幼儿园、教师、幼儿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确定。如在以年级组为单位的专题研讨活动中,主题的收集唱响“三部曲”:第一部是“民众收集”,由年级组长把教师反映的一些焦点问题提前一周收集好,并在年级组活动时上演第二部“民主商讨”,集体探讨主题,对主题进行第一轮的删选;组长把删选后的主题上报至园长室,即第三部“行政把关”,业务园长通过提醒、帮助、建议等方式,帮助组长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讨重点。“三部曲”保证活动高效、优质地开展。活动结束后,由组长把每次活动的主题汇总好,记录好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年级组互评、园长室评价的方式确保活动实实在在地开展。

3.“一主持”

专题研讨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内容丰富,而活动的成功串联对活动是否有效有着重要作用,故而对主持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做到环环相扣,又要做到由浅入深,引领大家从浅水区向深水区探究。我园每次活动的主持人都是老师自己报名,从学期初到学期结束每次的活动主持落实到个人,教师轮流主持,人人参与。教师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充分展示每个教师的特长与风采。根据活动的需要及难易程度,每次的主持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两人,在两人主持中,有一人是主讲人,另一人起到补充、辅助的作用。主讲人负责贯穿整个活动,掌控每个活动的环节,逐层深入;另一人在主讲人讲得不到位、不全面的时候进行补充、完善。

4.“一总结”

活动的过程固然重要,但仅是表面的热闹,不能深入地剖析问题的实质,研讨活动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所以在活动的最后,都少不了有效提升、总结反馈等重要环节。我们总结了三种做法:轮流式、即兴式、提升式。“轮流式”指参与活动的教师师轮流总结,长短、内容不限,最短的可以一句话,以在活动中的感悟为主要内容,说一说自己的体验之思;即兴式是指主持人在整个活动中截取每位老师的信息,整理归纳后,把活动的整体情况进行反馈,发现过程中的闪光点,帮助每位教师深刻反思;提升式是指由专人在活动前就对此专题进行深入思考,在活动最后总结发言。因为教师有了前面的深刻剖析作为铺垫,一些理论性强、富有实践意义的总结总是能给教师更深、更多的启发,比简单的说理效果更佳。

5.“一条线”

每次专题研讨活动都讲究条线作业,每周一例会每次一命题每次一主持每回一总结,形成了一条研讨专线,确保了活动的时间与质量,教师也有章可循,从刚开始的生疏、不能驾驭到最后能熟练驾驭专线。

五个一最终都落到实处,严格地制度保障、分管领导引领监督、对整个活动的评价机制等,使教师有章可循,他们尝到了专题研讨的甜头,能积极地参与到专题研讨活动上,实字诀崭露头角。

二、开拓创新的研讨方法――创字诀

1.研讨形式敢于创新

专题研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而传统的专题研讨较常以集体研讨为主,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我园积极开展小组式、茶话式、座谈式、自发式、引领式等多种研讨活动,避免了传统的研讨形式对教师造成的“研讨疲劳”。如轻松的茶话式和自发式,都是教师自发形成的研讨方式,没有任何压力,在轻松的氛围中,全园上下自然形成一股研讨的风气。

2.研讨手段精益求精

研讨的方式一改传统的简单抛接球的方式,尽量避免你问我答这种机械的问答方式,而对研讨手段进行了创新,如引领式的专题研讨活动:“常规工作大家谈”,一改以往枯燥的被动听、被动说的研讨模式,以发散辐射的方法,先由班子成员做“领头羊”,策划整个活动内容,起到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随后采用“双人主持――体验先行――幻灯为辅――小奖鼓励”的活动模式,结合“活动前教师运球(搜集问题)――活动始主持人抛球(提出问题)――活动中团队接球(分组研讨)――活动末代表投篮(分组选派代表解题)――活动终裁判判球(园长方向性的引领)”的活动方法开展教研活动。其次以“接力棒”的形式,分组承担专题研讨活动,如大班以“餐后常规”为主题,中班以“集体教学中的常规”为主题等。由年级组内成员负责活动的方案及进行,采用年级组长把关、业务园长指导的方法,确保活动及时、高效。最后在教研活动后,开展“大家来找茬”茶话式研讨,组织老师共同探讨本次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如第一次以“常规”为主题的研讨活动中发现了题目太大、内容重复、时间过长、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等问题,在第二次的研讨活动中,就及时调整了活动环节;同时又发现主持人的组合、搭配中也存在不能互补、不能完善协调的问题,到第三次研讨活动时,调整为中青搭配的方法,青年教师的“活”与中年教师的“稳”完美结合,互补互助。无论是研讨的方法还是手段,都敢于开拓创新,积极求变。

三、两全其美的研讨效果――美字诀

1.美在全面唤醒

通过这种全新的专题研讨活动,唤醒了教师的研究意识,激发了研究潜力,提高了教师研究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德国教育家鲍勒诺夫认为,“唤醒” 可以使主体的人在灵魂震颤的瞬间感受到从未体味过的内在敞亮,他因主体性空前张扬而获得一次心灵的解放。教师也在一次次的专题研究活动中释放着自己的心灵。如在刚开始进行专题研讨活动时,教师觉得自己没有这个研究能力,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做听众,但在坚持、鼓励、轻松的研讨氛围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每一位教师都是“主角”,想说就说,想问就问,教师品到了研讨活动带来的甜头。有的教师说:只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好了,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也有的教师说:原来研讨活动就像在玩体验游戏,非常轻松;更有老师说:这样的专题研讨,对我的工作带来很多新的启发,我也对自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些话语无不体现出教师的潜力正在被挖掘,教师的心灵正在被震撼,教师的内部力量正被充分“唤醒”,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个真正具有自我意识和充满生命希望的人!

2.美在全面融合

经济全球化时代,各个支点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幼儿园就像一个大家庭,幼儿、教师、家庭、社区,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而专题研讨如同一根线,把这些零散的“肢体”串联,赋予它血肉和精气,使它们之间得到了全面融合。总体看来,主要有五个融合:“文本”融合――教师一改被动、消极地去发现“书本”中的含义,生成了一个新的意义视界,教师在边学、边反思、边对照的过程中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行为,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师园”融合――教师把幼儿园当作自己的家,为幼儿园的发展操心出力,幼儿园也尽心尽力帮助每个老师快速成长;“师师”融合――教师与教师间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劲往一处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师幼”融合――教师更加注重突出幼儿的主体性,把幼儿的发展作为根本,时刻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家园”融合――家园一致,配合到位,共同促进幼儿、幼儿园的健康、快速成长。

第9篇

黄玉成,今年五十岁,祖籍中国福建省永春县,从祖父经商移居新加坡起,到他这一代,已是第三代的华裔新加坡人了。如今,会熟练使用英汉马三种语言文字的黄玉成,拥有自己的公司,为拓展业务,经常奔波于中国、美国等世界各地。不过,这次飞来北京,与公司业务无关,是他专程向祝总骧教授汇报经络锻炼情况的。说到黄先生的“经络”情结,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这件事令他终生难忘,并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受益“三一二”

1989年,而立之年的黄先生,正当事业初兴之时,却经历了一段痛苦的岁月。

就在这年,他因突感腰部疼痛,去医院查出了“尿路结石症”,遵医嘱施行了手术。可是,术后腰疼并未根除,浑身的关节也疼痛起来,再查原来又患上了“高尿酸症”,此时距离手术才刚刚两个月。黄先生说,国外有句顺口溜,叫“人可以死得,但不可病得”,即是说,人人都怕得病,尤其那种久治不愈的病。虽然说新加坡是一个创造了“东亚奇迹”的国家,有“亚州四小龙”之称,社会福利和医疗条件远远超过了许多国家。可是,处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再有钱的人,也害怕病倒在床。黄先生只好一边服药,一边坚持工作。几年下来,表面上看病痛虽然受到遏制,但始终未能根除,而且随着身体抗药性的增强,药物作用越来越小,身体状况变得越来越差。不得已他不断加大服药量,规定一天服几粒的药,他加到了几十粒,最后必须服够300粒才会管点事;一种止疼药,也由限量一次2粒,增加到一次要服14粒。医生开的处方药,已不能满足需求,他只好到处去购买,新加坡买不到,便出国去购买。饮鸩止渴式服药的后果是,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大,病情复杂而更趋严重,白血球已明显增高,终于因一次便后大量出血,黄玉成倒下了。医生说幸好胃部尚未穿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在西医看来,又别无它法,甲药不成换乙药,服药不成改开刀,按照医生要求,只有再换别的药来应付。就这样挨到2004年5月,黄玉成父亲去世,再次给了他沉重的打击。按照当地华人习俗,家父过世,作为长子的他,必须在五天举丧期间,带领八个弟、妹,在灵堂前行跪拜之礼,由于关节疼痛,实难下跪,他又怕落下“不肖”之名,便强忍疼痛跪下去,一跪下,便难以站立起来。

沉痛的教训使黄玉成知道,光靠医疗是不行的,要重获健康,唯有另辟蹊径。黄玉成毅然摆脱业务纠缠,走向海滩,加入到锻炼的人群中。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南端,常年气候温暖,加之海岸线绵长,来此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也是各种健身方法的传播之地。在柔佛海峡一边,他跟人学练“太极”,演习“外丹”,尝试过几种健身方法。后来,经一位朋友的推荐,他寻找到了从中国传来的“三一二经络锻炼法”。黄先生是个有毅力,有信念的人,久病之苦使他对健康的期求愈加迫切;久病成医,也令他对各种健身方法了如指掌。一接触到“三一二经络锻炼法”,他便产生浓厚兴趣,两周的经络锻炼,已初见成效,他随即主动减少了服药量;一个月下来,竟觉浑身充满活力,勿需服药,关节也不疼了,体检指标正常(尿酸由11.2降至6.9),体重由96公斤下降为89公斤,腰围也缩小了几寸。由此,他充满对经络的好奇与敬畏,下定决心走一条经络锻炼的强身之路。 黄先生回忆他初识“三一二”的过程后,无比深沉地对记者说:“从那时起,我反复阅读祝教授的书,坚持进行经络锻炼,由此改变了我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也改变着我的人生。”

传播“三一二”

黄玉成在短短一个月内,摆脱病痛找回健康的经历,深深感动了与他在海边一块儿健身的朋友们,纷纷向他讨教“秘方”。黄玉成告诉他们,“秘方”就是“三一二经络锻炼法”。他向人们介绍说,这是一种科学的健身方法,是一种能在较短时间内,以最低限度的身体负荷,取得满意的健身祛病效果的方法,人人可练,简便易行,只要坚持,即可见效。于是,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原来的健身方法,跟着黄玉成改练“三一二”。

为满足大家的要求,黄玉成在海滩边上和“组屋”(政府兴建的廉价供应的商品房)社区办起了“三一二经络锻炼法”辅导班,免费向社会开放,四个月内吸纳“健康会员”几百人。一次,黄玉成驱车300里到马来西亚的古城马六甲旅游时,在海边独自锻炼,跑步的人们感到好奇,问他练的什么功,黄先生向他们宣讲后,当即有位83岁的老者表示愿意向他学习。次日,那老者又召来30余人一道学练,黄先生见老人如此热心,便让他作了自己的指导员。就这样“三一二经络锻炼法”在马来西亚扎下了根。2005年元月,黄玉成带领新加坡的健身会员与马来西亚的会员们一起交流健身体会,《南洋商报》用大半个版面作了报道,加注的标题是:“三一二经络锻炼法,保健祛病靠自身”,“古城大马首站”,“健康来自锻炼”。

黄先生是一位有同情心的人。他带领大家进行经络锻炼时,自带音响设备,义务复制卡带和辅导资料。为提高锻炼成效,他还精心收集每位健身会员的个人信息,要求他们每二周要总结发表一次自己的感想和体会。黄先生说,这样做完全出于爱心和责任。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要对他们关心,如果有谁在锻炼中出现了问题,我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去他家作个别辅导。为使“三一二”更有成效地推广开来,黄玉成还从众多健身会员中挑选几个积极分子,培训成“指导员”,协助他一道开展活动。期间,黄先生还通过国际长途与北京炎黄经络中心的老师们取得联系,向他们咨询、请教。

黄玉成还是一位善于动脑,不拘陈规的人。在推广“三一二经络锻炼法”时,他从本地区特点出发,大胆而巧妙地把“经络锻炼”与音乐疗法、拍打健身和吐纳养生等相互融合,形成一套包括热身操、按摩穴位、意守丹田、腹式呼吸及两条腿为主的体育运动,变成“自己的三一二”―――更适合于南洋地区人文和自然环境的“三一二”。短短几个月,黄玉成身边的健身会员,发展到八百余人,祛病有效率达98%:一些高血压病人,血压已趋正常,有人已停服了降压药;一些糖尿病患者,症状减轻,服药量开始减少;一些睡眠障碍者,大为减轻,有的已得到根本改善;一些久病不愈者,重树战胜疾病的信心,一位80岁的老者,因大病长时间卧床,经过以按摩足三里和下蹲为主的“三一二”经络锻炼,可以轻松下地活动了,被黄先生指定担任了推广“三一二”的指导员……

如今,每天都会有数以百计的人群,迎着朝阳,在柔佛海峡边,伴随着乐声进行经络锻炼,给这个“花园国家”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发展“三一二”

黄玉成不仅从自身锻炼中找到快乐,更从周围人们的受益中分享到无穷乐趣,他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决心深入一步领会“三一二”的科学理念和操作技巧,并把它作为一项健康事业,在整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推广开来,使更多人受益。黄玉成发现经络锻炼的人群中,尚有2%成效不佳,也许属经络不敏感者。为了加强对这部分人的锻炼指导,他要当面向祝教授和经络中心的老师请教,这也是他专程来北京的目的之一。

其时,“北京炎黄经络中心”也正在为让“三一二”走向世界寻找“突破口”,黄玉成的到来, 如天赐良机,不谋而合,祝教授当即决定召开了这个有数百人参加的“三一二经络锻炼法走向世界”大会。黄先生对此颇为感慨,他尤其敬佩祝教授对健康事业的执著精神和坚定信念,敬佩祝教授的经络研究群体的高效办事能力。

“作为一名商人,您卖力推广经络锻炼法,会不会影响您公司的业务?” 面对记者的提问,黄先生表示,凡事总会有所失,亦有所得,两下相比,收获还是主要的。黄玉成说,他是位有二十年经验的管理者,熟知公司的运作程序,当他离开公司时,会交给助手来承接;他关心员工的健康,员工干起工作来会更加卖力。 黄玉成深知,如今的企业老板们,为在竞争中获胜,往往以透支健康作为代价。缘于此,他在与这些人打交道时,便现身说法启发他们多关注健康,并相机给予经络锻炼的指导。一次,他去美国定货时,便主动给老板讲说经络锻炼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老板产生好感,在安排业务时悄悄给了他不少的照顾。黄玉成不无感慨地说:“我虽然不是医生,可是我是佛教徒,我有爱心,有爱心就可以帮人治病,这就足够了。”“我辅导大家锻炼身体,资料和卡带从不收费,看来会失去些钱。可是,他们跟我锻练,好了病,身体棒棒的,从内心来感激我,信任我,我得到的岂不是更多吗?!有些人送礼给我,有的还夹带红包,我不要收,他们非要我收,我便先收下积存起来捐到寺庙中作慈善事业。”

“你进行经络锻炼的最深体会是什么?”

黄先生说,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要坚定信心,坚持锻炼,不能马虎;再就是,一定要如祝教授说的,要找到自己的“三一二”,不能一成不变。虽说人人都练那几个穴位,可是每人的体质情况不同,应有所侧重,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为标准。此外,饮食、起居、生活和心态等都要掌握好。一次,我跟朋友们相聚,高兴之余,多喝了几杯洒,多吃了些海产品,到晚上尿酸升高,痛风症又犯了。我赶紧重力拍打足三里等穴位一百多下,使经络疏通起来,总算病没有大发作,次日照常带领大家锻炼。我吸取这次的教训,除锻炼经络外,对维持健康的更多方面都注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