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青少年心理健康

时间:2023-02-27 11:09:25

导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家庭教育的含义是家长以社会的要求为依据,以自身获得的经验及方式对子女在知识、身体及心理上进行教育和培养,这属于社会活动的范畴。家庭教育包含有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等多种成员,然而父母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教育者,也是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指导者,父母的教育好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否有重要的影响。

(一)对青少年灌输太多知识内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绝大多数父母最普遍的意识。因而,从小就对子女进行知识学习的干预,优秀的学校、各类学习与补习班层出不穷。只有通过大量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各类技能才能成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大多数父母都秉持着这种理念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理念本身无可厚非,然而父母没有与子女进行正确交流,未能真正了解子女的性格、特长和爱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预孩子的成长与学习,从而随市场的潮流胡乱报班,最终造成子女对父母的敌对心理,进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使孩子做出一些问题行为,最后可能会演变成极大的社会问题。

(二)实践总是少于说教说教是父母对子女最多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我国这种现象尤其严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行为对子女以后的成长及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然而,一部分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采用说教形式较多,给子女灌输许多空洞的道理与理论,但很少会将这些道理用于实践,或在生活中做出的行为与父母所讲给子女听的道理不一样。这样的现象,一方面会限制青少年的思考能力,或在青少年有一定思考能力时产生逆反的心理,从而厌烦父母的说教;另一方面,会给青少年树立不好的榜样,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模仿父母的行为,养成表里不一、没有诚信的坏习惯,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三)过于干涉子女的生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只是身体在发生变化,其心理也在产生带有其性格的变化,尤其是心理的成长尤为重要。这时候青少年有自己的心事、朋友圈以及想法,父母应予以开导、理解和交流。然而,许多家长会以自己的经验过多干涉子女的心理及生活,不愿意听取或没有真正了解子女的想法。如过多干涉子女所交的朋友类型等,这类现象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不信任感、敌对心理以及较低的抗压能力等心理现象,最后会演变成结交不良的社会朋友、抽烟喝酒甚至扰乱社会安定等问题行为。

二、父母及家庭正确的干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减轻青少年心理焦虑从研究数据可以看出,许多青少年都患有一定的焦虑症状,会形成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一部分来自学校及交际圈,另一部分就是父母和家庭。父母采用不正确的干预方法去教育引导子女,间接造成其心理压力,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无法正确去排解这种心理压力,从而就演变成焦虑症状。然而父母采用温和的方式与子女进行交流,并予以理解,不难发现青少年的焦虑症状明显缓解甚至不会出现。所以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时,采取鼓励和关怀的方式不仅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还能减轻青少年的焦虑心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有助于青少年建立自信自尊现今的父母教育可分为四种,一种是过于以子女为中心,没有原则性地满足子女需求的溺爱教育,这类教育最终使子女过于自我,没有责任感且不懂得尊重与感恩,社会适应能力差,最终形成自私且偏执的心理,很容易走入歧途;另一种是对子女的要求和干预都过于严苛,只能按照父母的要求生活,这类教育使子女过于敏感和自卑,极度缺乏安全感,最终形成抑郁的心理很容易对自己造成伤害;第三种就是对子女陪伴的时间太少,彼此之间不交流只用金钱弥补,这类教育使子女过于冷漠不愿与别人交流,最终会导致偏激心理的形成,最易走上违法的道路。第四种是让子女与父母平等的交流沟通,尊重子女的隐私及想法,予以子女鼓励与支持,子女做错事后会先听取其原因及事件前后经过再给予教育和处理。这种教育方法是现今大力提倡的教育模式,不仅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拉近,还能培养孩子自信自尊和自爱、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承压能力。

(三)父母之间的关系好坏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俗话说,子女是父母爱的结晶,子女的心理健康与否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好坏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父母之间相处融洽且爱情和睦,有助于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如性格开朗外向、自信以及乐于助人等。若是父母之间感情破裂互相怀疑,甚至当面大打出手互相辱骂,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受其影响形成多疑、不相信他人以及自卑等心理。因此,父母建立一个融洽和谐的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三、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家庭

对青少年来说,家庭是他们成长的初始环境,是他们接受教育、形成人格、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各种家庭因素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青少年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父母一方有恶习、家庭经济情况、亲子关系、教养方式等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明显的影响。

1家庭结构的影响

在家庭结构方面,其中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家庭结构是否完整及家庭子女个数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关系上。

已有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离异家庭子女具有显著的差异性:(1)离异家庭子女的情绪稳定性差,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存在易愤怒、焦虑、自卑孤独、压抑、逆反粗暴、封闭及厌恶交往等个性特征,其中男生比女生表现更为突出。[1](2)非离异家庭的青少年比离异家庭的青少年更倾向于积极应对;(3)离异家庭子女的神经质症状较为突出。(4)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及适应障碍检出率较高,由于他们的自卑和封闭心理,常常造成他们的社会交往困难。(5)离异儿童应激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离异家庭儿童的应激总分、心理应激分数和生理应激都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童。[2](6)家庭结构不完整的青少年更易缺乏安全感,父母离异家庭比父母其一去世家庭的未成年人更易出现心理困扰。

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研究中,很多都报告二者在心理指标上有差异,但结论却多有分歧,尚不能达成一致。

2 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类型通过因子分析辨认为五种类型,即放任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或溺爱型和干涉型。

(1)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理解、信任,则易产生不安全感、孤独感及自卑、狭隘和敌对情绪,既阻碍了他们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导致他们成为高精神质分的个性。[3]放任型教养方式易使儿童产生任性,社会退缩等心理,降低独生子女的持久需要增长攻击需要。(2)否定型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经常惩罚、责骂,表现出过多的否认、贬低行为,易使子女情绪不稳、抑郁、焦虑、缺乏自信,从而阻碍了他们与社会人群的正常交往,导致他们成为高神经质分个性。同时可能导致独生子女具有较高的谦卑需要和攻击性需要,及较低的持久需要。(3)过分保护型可能降低独生子女的亲和需要。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不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成就需要,干涉型则可能降低独生子女的亲和需要。(4)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智能开发,否定型和放任型的教养方式会使儿童心理发育受阻,儿童易发生社会退缩、急躁、任性等非智力因素问题。(5)家庭教养方式中的否定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均与独生子女的自我接纳程度呈负相关,只有民主型家庭与儿童自我接纳程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民主型家庭可能有助于独生子女的自我接纳,或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自信心。

3 亲子关系的影响

在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中,许多研究以表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稳定和谐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不平等性、稳定性和发展性。

(1)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深。处于有口角、暴力家庭或离婚家庭的儿童,其行为问题出现率均比和睦家庭者要高很多。(2)沟通渠道的通畅是良性亲子关系建立的关键。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都从沟通开始,亲子关系也不例外。(3)亲子关系影响幼儿认知的发展。父母经验和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认知经验的发展,很多幼儿和其父母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4)亲子关系影响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父母对青少年的要求与其攻击呈正相关;父母对幼儿的情感亲密程度和青少年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与其退缩行为呈负相关。(5)亲子关系影响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低级的安全需要和归属与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将会促进儿童向更高级的需要发展,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结构。与此相反,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则是幼儿出现社交困难、暴力冲动、自私、自闭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根源。

参考文献:

[1]孟彬.张炳奎.林涛.父母婚姻状况对子女人格和不良情绪的影响[M].中国民康医学,2011,11 (21):2661-2662.

[2]陈晓.罗红格.牛春娟等.离异家庭对青少年应对方式及人际信任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88-989.

第3篇

摘 要:本文就针对二十一世纪是预防医学和自我保健医学的时代,心理健康、健康促进将成为卫生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的话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把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法,个人访谈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中了解到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活动状态,及一些心理的各种的形态,情绪倾向等等,为从事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

去年本人所在的学校一名高三女生因承受不了思想压力而服毒自杀;邻近一中学的初三男生因无端猜疑他人而跳楼,这看似特殊的事件却反映了当今青少年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关注、研究与探讨。怎样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预防心理疾病,已成为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的对象、方法及结果

研究对象:本校2500名中学生

研究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的问卷调查(发出试卷2500份,收回2516份,收回率达96.64%,表明本次调查为有效调查)。

测试结果表明: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当然,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1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01948)所定义的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健康除了身体无病外,还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及良好的社会适应。个体健康的生理和健康的心理结合在一起,对社会做出良好的适应,才会呈现出完满的健康状态。 参照世界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健全,有较强的行动自觉性、顽强性、果断性和自制力; 和谐的人际关系。

3.2当今青少年心理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智力问题

学生的智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症、学习技能障碍、智力异常、注意力涣散、厌学、创新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等。

3.2.2情绪问题

意志是有意识在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学生的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症、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与攻击性行为等。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通过问卷发现:对分数的错误看法是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的最重要的原因。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2.3意志问题

意志是有意识在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学生的意志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感情冲动时无法控制自己、经不住外界诱惑。

3.2.4人格问题

学生的人格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控力差、怯懦、自我中心]自卑、自闭、不合群、不善于合作等。

3.3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研究表明,某些遗传基因、不良的产前环境与恶劣的早期生长环境可能是导致多动症、学习技能障碍和智力异常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

3.3.1攻击性行为

心理学认为,攻击是宣泄紧张和不满的消极方式,攻击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攻击,二是转向攻击。前者是将愤怒发泄到其他的对象上。自我折磨、自我虐待或自杀也属于转向攻击,其特点是把攻击对象转向自己。老师和家长可以采用“转移注意”法,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给予较多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一些有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这样可以培养兴趣、陶冶性情达到“根治”的目的。

3.3.2逆反心理

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学生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他们的自我意识获得空前发展,但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他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怀疑或攻击别人,但又容易片面、缺乏事实根据。

3.3.3不合群现象

主要原因是父母和祖辈的溺爱缺少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机会,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第4篇

一、增强参与意识

这次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2019——2022)是我镇16个单位联合参与的,我们关工委是其中一员。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是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有十分重要的重大政治意义。开展这次行动是塑造心理健康儿童青少年成为合格建设者的需要,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少年强、则国强”,儿童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树立正确的“三观”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各单位和广大“五老”志愿者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神聚力参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通过各方面的工作,把儿童青少年培养成为一代“四有”青年。

二、推动健康行动

我镇关工委要围绕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要做以下工作:

加强心理健康宣教,镇关工委要组织老干部、老教师要深入村屯、校园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讲演,重点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进行疏导,关心他们学习、生活。对生活困难家庭我们一对一帮扶。

第5篇

关键词: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行为习惯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导致留守青少年增多。由于家庭教育不足、部分人的歧视等原因,部分留守青少年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解决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家庭教育差,行为偏差明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关爱和教导,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影响是巨大的。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的留守青少年,缺乏的正是来自父母的爱。犹如在一张白纸上写字,如果在白纸上执笔写字的人没有认真练习写字,这张白纸上怎么会出现令人赏心悦目的书法?调查显示,家庭良好教育的缺失,容易让留守青少年行为存在着明显偏差。研究表明,由于留守青少年缺乏亲人的关注,容易出现退缩或冲动、焦虑、内向孤僻、自我评价不高、性情古怪等行为障碍。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留守青少年的父母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从事的工作大多为高强度、低收入,工作时间较长,很大程度上影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因此,已经为人父母的农民工,要将子女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将对子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交流,建立维系亲情的纽带,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将孩子不健康的想法扼杀在萌芽阶段,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健康、正确的人生观。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会使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安全感,滋润孩子渴望爱的心灵。

二、社会原因影响,心理起伏较大

来到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多数从事一些较脏较累的工作,他们的子女有时可能受到一些歧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被人看不起”给部分留守青少年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让部分留守青少年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比如自卑、抑郁、敌对、孤僻。调查显示,留守青少年在敌对、心理不平衡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青少年。要解决这一类社会问题,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要歧视留守青少年,要引导和教育城市青少年正确对待留守青少年,共同关心爱护留守青少年。同时,社会应在法律、政策上关心留守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要努力消除留守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的差别,让城市青少年和留守青少年从心底互相认同。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在生活上关心留守青少年,温暖他们的内心,在学习上帮助留守青少年,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与留守青少年家长经常沟通,建议他们从心理上多多关心自己的孩子,指导与帮扶留守青少年纠正不良的心理倾向。学校要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教学方法,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使留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三、适应情况不良,产生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部分留守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留守青少年不愿与城市青少年交朋友,不合群,而且留守青少年更倾向于将失败的责任归于自我,缺乏自信,容易自暴自弃,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在学习方面,留守青少年的焦虑程度明显比城市孩子要高。这需要教师用真诚的关爱来缓解留守青少年的不适应问题,一视同仁地关心所有学生,并在学习上多多鼓励留守青少年。比如,在班级里展示留守青少年的优秀作业,让留守青少年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抑郁、孤独感较强也是适应情况不良的一种表现,许多留守青少年表示自己没有什么真心朋友,在集体活动中不敢与人交流,对人际关系敏感、紧张。多数留守青少年感到“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课堂讨论时怕自己语言不当不敢发言,课外活动时也不能很好地和伙伴们交流。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尽量让子女的生活具有稳定性,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作为学校,对于留守青少年的适应问题也要付出相应的努力,要倡导素质教育,加强专题心理健康辅导,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政府制定的相应政策也是很重要的,要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让留守青少年和城市子女有相同的待遇。这对增强留守青少年的归属感,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

四、结束语

总之,解决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刻不容缓,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避免出现管教失序状态。城市的家长要对留守青少年平等相待,学校要充分关注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政府应制定一些政策,从根本上解决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营造关爱留守青少年的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形成关爱留守青少年的工作合力,并教育留守青少年自立、自强、自律,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景欣,刘霞,申继亮.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01).

第6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结构。

分类号B848.9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既是我国方兴未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追求又是中国特色健康心理学新的重要的研究领域,有许多理论问题亟待探讨。其中界定“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相关概念”,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结构”是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前提,本文拟对此问题发表一管之见。

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与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必然涉及到与心理健康素质相关的如下概念:素质、人格、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对这些概念之间关系的辩析,可以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素质的涵义。

1.1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素质

概括地讲人的素质包含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从抽象的角度看,人(作为整体)的心理素质一经形成便是一种存在“物”(结构),其功能是中性的(不作正负或积极与不积极之分),但教育是针对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化的整体的人开展的。就个体来说,心理素质存在正性的(积极的或健康的)和负性的(消极的或不健康的)两种功能区分。心理素质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中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那些方面。我们常说的培养或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主要指的培养其心理健康素质。

1.2心理健康素质与素质

关于素质概念,从先天―后天的角度理解,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都从各自学科的性质作出了解释。生理学强调先天遗传特征,心理学强调先天和后天的交互作用,教育学则强调素质的发展性和可塑性[1]。为了进一步明确素质的含义,我们尝试从结构―功能的角度解释素质的内涵。所谓结构―功能角度,就是解释事物的内涵时,不仅要从事物的本身要素去理解,而且要从事物与其外在环境的关系去理解。

关于素质概念,传统认为是指由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经验所决定和产生的身心倾向的总称[2]。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对素质概念的频繁使用,自然引发了对素质概念的重新分析和界定。如果从素质教育角度分析,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仅是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而内化的身心沉淀,而且是学生自觉挖掘自身优势和特长,主动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恰如其分地发挥自身潜能的一种适应能力。因此,素质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内部的身心特质,即所谓的内在的心理内容,二是个体的适应能力,即所谓拟合环境的功能价值。教育实践领域对素质概念的完整理解应该是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3]。

从根本上讲,人可以解剖成生物人和社会人两个层面。作为生物人,其生物和生理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清楚区分开来;作为社会人,其行为和心理的结构与功能却很难严格区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行为和心理的内容结构也与生物和生理机构的功能密不可分,比如心理就是大脑的功能。而心理学和教育学使用素质一词,则主要是用来描述社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内容和特征。因此,此时使用素质一词解释和评价人,一方面是描述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结构内容,另一方面是解释行为和心理的功能价值。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文化素质很高,不仅指他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指他能够把自己的文化知识恰当地运用于生活及工作实践中去。可见,科学地理解素质,应强调内容结构和功能价值的整合。再来看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心理健康素质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对素质概念的结构―功能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和行为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价值的统一。

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要素,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根据其对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的作用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健康认知和健康个性两个内容。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功能价值,就是以一定的心理品质要素(健康认知要素和健康个性要素)为基础,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选择、适应和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适应能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是表现在他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中。如果一个人能够作到正确地评价和接纳自己,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同周围的人关系和谐,能够正确地认识环境并良好适应,那么就表明他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反之,则表明其心理健康素质较差[2]。

1.3心理健康素质与人格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和人格的关系,根据我们和其他同行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健全的人格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卫生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4]。在人格维度下,还可以分出认知风格、情绪调节和平衡方式、意志品质、人格动力特点、性格倾向和自我意识等次级维度。具体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5];而心理健康素质则是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体。人格的基本内涵可以用人格特质来描述,人格研究的基本任务也就是探求决定人们外显行为的内在根源性人格特质;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内涵却包含基本心理和行为结构内容与外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功能价值两个方面。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基本任务不仅要探求其心理和行为的内在依据,而且要揭示其外在的适应性的心理和行为功能。人格的基本维度在特质上是同质层面的;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成分则是根源特质与适应特征等不同层面的整合。因此,在结构层次上,心理健康素质比人格更复杂。其二,人格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稳定的个别差异,而心理健康素质则表现为内在稳定差异和外在适应、健康功能的整合。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以人格为核心内容且兼容其他心理品质而构成。

1.4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也是个体心理现象两个重要的侧面。从根本意义上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质,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心理上的完全康宁状态,在此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从心理健康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健康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素质高的人,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相反,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社会和心理功能。从心理测量和评定的角度看,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常常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的指标,比如情绪方面的测量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测量;而心理健康的测量标准也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素质的成分,比如健全的认知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正常的人格特征等[6]。我们考察心理健康素质不仅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质的内源性的基本人格层面,而且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质的体现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而达到和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层面即心理健康层面。所以至今为止的大多数研究者都把心理健康看作心理健康素质的一个重要因子。

1.5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以顺应环境、调控环境或改变环境[7]。社会适应有三种状态:一是不适应状态,既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也无法顺应环境,于是处于与环境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的状态;二是顺应状态,即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却能够顺应环境,从而保持和谐状态;三是控制状态,即个体凭借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人格潜能,可以比较恰当地调控或改变环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8]。在这里,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具有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格的优势,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达到社会适应状态,即顺应状态或控制状态;而那些心理健康素质欠佳的人,则可能无力顺应或调控社会环境而处于不适应状态。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社会适应也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综合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将心理健康素质初步定义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结构的理论构想

在探讨了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基础上,下面将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问题。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我们试图从心理健康的几种不同的标准出发,探讨为了达到这些标准一个人需要具备什么心理品质;通过对青少年心理障碍内在原因的分析,寻找他们欠缺的心理品质。尔后对这些需要的和欠缺的心理品质进行归纳,来确定心理健康素质包括的因素和维度。事实上,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是表现在他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当中。

2.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认知合理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关于认知合理性素质特性,或者说情绪智力,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从广义上看,可以把它纳入人格范畴进行探讨。美国个性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是聪慧性。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首先,人们的认知活动表现为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反映,集中表现在对问题的知觉和分析;其次,认知活动表现为对信息的加工以创造出新的信息,集中表现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认知活动表现为信息加工的行为延伸,集中表现为解决问题方案的具体实施。另外,元认知活动始终是与上述三种认知活动相伴随的一个独特的认知活动,对认知活动中的反映、创造和实践三个环节起着评估和监控作用,可以说是认知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9]。那么上述认知活动四个环节就表现了认知活动中的四种认知特性,即反映性、创造性、实践性和元认知特性[2]。

2.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个性完整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看,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特征和自我意识特征[10]。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是推动个体进行心理活动的动力成分中所表现的个体差异。个性倾向性特征包括需要、动机、人生态度、健康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卡特尔也认为心理动力成分可以看作与其它心理特征成分一样,是构成个性心理结构的重要成分,并稳定地反映在人们的典型行为倾向之中[11]。自我意识特征即自我特征,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自我的大量研究都显示,自我特征是个性结构中活跃也是核心的成分,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是个体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结合自我特征的含义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自我特征包括自我统合、自尊和责任感等。因此,个性完整性维度由个性动力特征因素、个性倾向性特征因素和自我特征因素组成。

2.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志健全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特征就是个人在意志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0]:第一,是否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如目的性、独立有主见等;第二,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如主动性、自制力等;第三,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如沉着镇定、果断勇敢等;第四,在经常的和长期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如有恒心,坚持性等。我们结合已有的心理素质中有关意志因素的界定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把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志方面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独立性,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不易受暗示,有自己的主见,包括自主意识和独立行为等。②坚持性,学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自觉组织行为,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不断地克服内外困难,直至实现目标,包括行为的持久性、对待困难的态度和反应等。③自制性,对自己行为的监控和调节,包括执行该做的行为和抑制不该有的行为两个方面。

2.4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情绪协调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情绪特征就是个体在情绪活动时,在情绪效价和情绪调控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此可以分解为情绪效价和情绪调控两个方面。所谓情绪效价就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还是经常体验到消极情绪,或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的比例。有研究表明[1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并非积极情绪的另一个极端就是消极情绪。所以,情绪效价可以分别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方面进行测量。情绪调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的控制程度和调节的灵活性能力,由此,情绪特征可以由以下两个成分构成:①情绪效价,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及其比例。②情绪调控,包括情绪控制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情绪控制又可以分为控制过多和控制不足;情绪调节性指情绪控制的自我弹性。

2.5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适应良好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适应性就是个体在基本的能力素质(认知维度)和人格潜质(个性维度)的基础上,在自己特定年龄阶段所规定的社会生活背景中,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学习、应对和防御,对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控制、理解和调适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倾向。在这里个体内在的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内在条件因素,外在特定性质的社会生活环境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外在条件因素,而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正如张大均、冯正直等所认为的,适应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表现,是最具衍生性的心理素质成分,是个体生存和发展所必要的心理素质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认为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的形成,在个体与社会生活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具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在社会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等适应过程,二是对内在心理过程的控制、理解和调适等适应过程[13]。当然,在很多情形下,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出现的。但是,在个体的社会适应过程中,根据个体心理和行为在个体自我和外在环境之间的指向性程度的差异,我们还是能够把个体的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解剖成自我定向适应性和社会定向适应性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譬如,享受孤独就是自我定向适应性,积极参与社交团体就是社会定向适应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品质系统,上述理论构想是否科学,还有待进一步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中修正、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 冯正直, 郭成, 陈旭.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 26(3): 56~62

2 林传鼎. 心理学词典. 南昌: 江西科技出版社, 1986

3 王滔.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导师: 张大均). 2002. 11~12

4 张大均.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4(1): 17~23

5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 台北: 东华书局, 1998

6 王卫. 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论. 青年研究, 1994, 6: 45

7 黄希庭.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陈建文.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结构、机制与功能.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论文. 2001. 16~18

9 冯正直, 张大均. 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 2004, 27(4): 890~895

10 伯文 L A. 人格科学. 周容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1 Cattell R B.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Baltimore: Penguin, 1965

第7篇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生活习惯都会潜移默化的对孩子产生影响。父母对孩子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培养、情绪的安抚、行为的引导都会直接影响孩子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早期的教育印象深刻,影响深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其次,家庭教育是持久的教育。孩子从出生到入学之前,接受的主要是家庭教育,这一阶段家庭教育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入学之后,孩子开始受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协同影响,而家庭教育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身的。

二、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努力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还不惜花钱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同时家长也重视孩子的特长培养,认为既拥有好的成绩、又有特长才能提升竞争力。可是家长却不够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情绪容易波动,心理状况复杂,家长本应对其心理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事实上家长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失。即使发现孩子的情绪有波动,或是出现心理问题,家长也避而不谈,要求孩子以学习为主。长久发展下去,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排解,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二)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

家长总是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经常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长整日忙于工作,认为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才是最重要的,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不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对孩子缺少关心和爱护。青少年时期正是敏感和叛逆的时期,家长的这种态度容易造成孩子自我封闭,不能很好的表达自我需求,影响孩子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心理问题不知不觉就产生了。

(三)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放任型四种类型。其中民主型是值得提倡的家庭教养方式。采取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父母,尊重孩子,关心、理解孩子,给孩子自我空间,重视沟通,创造融洽的家庭氛围。父母的这种做法能使孩子心情愉悦,情绪稳定,自尊,自信,积极进取,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个性特征,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专制型、溺爱型和放任型都属于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采取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父母,支配和控制欲强,强迫孩子按自己的安排行事,忽略孩子的意志和感受,孩子没有自由和话语权。这就造成孩子的个性发展受抑制,情绪自控力差,容易产生叛逆心理,遇事消极回避而不能积极应对。采取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分关爱和保护,事事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满足,不让孩子动手做任何家务。造成孩子行事自我、性格蛮横、缺乏独立性、责任心差等不良后果,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极大。采取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缺乏关心和交流,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不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进行矫正,这就直接导致孩子性格冷漠,行为放纵,自制力差,甚至会出现道德品质问题。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正视并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应足够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方面家长应追求成绩与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家长应摒弃“以学习为主”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心理问题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在督促孩子学习的同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应加强心里健康知识学习。有些家长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了解,又缺乏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这就必须加强学习。做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出现心理问题能及时发现,并且可以采取恰当的方式给孩子正面的引导,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家长必须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首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做到言行一致。有些家长善于对孩子灌输道理,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自己却做不到以身作则,缺乏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这样的教育既对孩子起了不好的示范,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反感情绪,从而影响孩子情绪的稳定性、认知能力的养成和正常行为的发展,对心理健康不利。其次应采取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既不应过分干预,也不应过分溺爱,更不能放任自流。最后应加强科学理论的指导。若是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困惑,家长除了应加强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学习,还应及时咨询相关教育专家。争取以最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伤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第8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整合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1-0032

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关系研究的取向就是整合研究,所以整合也泛指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结合、协调研究。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整合,才能够实现整体结构的有效发挥,并且將系统中的心理、环境和生理等因素组合协调起来,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整合理论,整理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总结出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整合研究理论依据

1.整合研究理论基础是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是目前我国心理研究教育的两个概念,在进行整合研究之前,要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义,并且分析出其具有的特点和相互之间关系。而对过度悲观的消极心态,在心理研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缺陷。西方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状态的核心是心理健康的双因素模型,在该模型中,心理健康积极指标是主观幸福感,而心理健康消极指标则是心理疾病,所以将心理健康积极指标和消极指标全部纳入到心理健康的评审范围内,从而弥补了心理疾病的单一视角。在对个体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评审的过程中只是用普通心理健康诊断,所以极难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发展。

2.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交互作用

在教学体系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最为复杂的体系之一。为了提升教育效果,提升理论基础储备,应该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交换理论,青少年的心理活动频繁、快速,经常出现毫无预兆的交换,所以将两者交融在一起,是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质。在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时,需要结合现实环境,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出发,从而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特征和频率,通过多个层面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更好的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整合工作。

二、青少年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1.考试成绩攀比与升学压力引起的焦虑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全部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优异,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有助于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无形中增加了青少年的考试压力。学生的考试水平经常会受到考试焦虑的影响,而容易产生考试失利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和家长不断向学生灌输竞争意识,仿佛青少年一出生就必须要不断战斗,所以使青少年形成严重的学习成绩攀比心理。学校、社会将青少年进行分类,并且划分出重点和一般等学校等级,从而导致师资力量不均衡,也是青少年升学压力的重要原因。

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目前,青少年在进行人际交往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从而使青少年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青少年进行社交的过程中,部分的青少年经常会保持极大的社交热情,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并且付出极大的努力,保持单纯的情感,但并非周边所有的人都会接受,所以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

2、青少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缺乏交往自信心,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环境、学习成绩等因素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另外的青少年则是因为自身性格内向敏感,过于在乎别人的反应,担心自己的社交是否会其他人带来困扰,从而形成社交障碍。

2.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引起的困惑

青春期是青少年阶段所面临改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性别特征逐步明显,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严重变化。最典型的心理反应是情绪波动剧烈,所以出现了青春叛逆反应,对家长和教师所指出的问题均抱有异议,情绪激动的主要表现是青少年无法有效克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出现情绪忽高忽低的反应,长此以往则会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伤害,消极情绪无法有效排解,从而导致焦虑、抑郁的心理长期伴随青少年左右,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三、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养成

1.青少年学习心理素质的养成

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素质,首先应该增加学生的家庭、学校的认同感,在精神上要给予青少年肯定,并且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使青少年能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其次要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帮助青少年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学习热情属于非智力学习因素,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行动,只有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才能够使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素质得到快速提高。

2.青少年健康性心理素质的养成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外界负面因素,从而影响了其内在心理,所以社会、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青少年正确的指引,理解青少年的改变,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激烈的情绪,主要是希望获得家长、教师的理解和关注,所以家长和教师要及时的肯定青少年的进步,并且鼓励青少年继续发展,使青少年能够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从而降低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3.青少年升学、就业、人际关系素质的养成

为了使青少年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青少年进行正当的社交,并且给予青少年宽容的社交环境,帮助青少年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法,在面对拒绝时要及时调整心态,避免产生负面情绪,家长和教师需要改变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不要逼迫青少年进行学习,要促进青少年的全面素质共同发展。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策略

为了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心理素质培养效果,学校应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内容。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该项研究的具体标准和方式,在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才能够寻找出关于心理健康科学研究方式,并且能够将其他学科应用到心理健康的研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涉及心理科学的方法,而且涉及教育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方法,为了达成研究目标,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相关研究方法和手段尤为必要。实践表明,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相互补充和印证,保证了研究结论的真实可靠性。

2.遵循“人在环境”的理念

在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应该秉持“人在环境”的理念,并且对传统的心理教育方式进行研究和反思。“人在环境”主要依據以下几方面:

应该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将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和心理活动,比如:人格、情绪、思维等等,所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需要依据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且通过环境来反应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能够将环境和个体的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人类是心理和生活等综合因素结合的整体,所以人类具有非生理性因素和生理因素两方面,并且两者互相影响。人类的心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等等方面,所以在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非心理问题和心理问题,同时进行研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将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素质教育要求和青少年心理发展需要等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掌握整合办法,从而有效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工作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洪英.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8):11-11. 

[2]任丽.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综合,2016(18). 

[3]李红香.基于体育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分析青少年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思路[J].运动,2017(6). 

[4]任代江.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探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5(3). 

[5]王鑫强,张大均,苏志强.简明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的修订及信效度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7,37(1):84-90. 

第9篇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动力系统。

分类号 B848.9

1问题提出

关于动力的概念有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动力是指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1,2]。动力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它包括两个要素:(1)目标;(2)针对目标的心理努力[3]。对动力的探讨往往离不开动机的研究。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种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4]。它是动力系统的核心概念,是研究动力系统的主要内容。从某种程度讲,动机是动力系统的代名词。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自上个世纪以来,动机研究一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理论观点。(1)本能论: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们开始对动物行为进行研究,试图用动物先天性的行为方式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并进行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这促使了本能论的形成。本能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士和麦独孤。弗洛伊德也是一位本能论者,但与其他本能论者不同,他更注重人心理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动力关系。(2)驱力论:20世纪30~50年代是动机问题研究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驱力论是这个时期备受关注和引起心理学家们极大兴趣的理论,它强调驱力在行为激发中的作用,并认为需要引起了有机体的内部紧张状态。几乎与驱力论同时存在的还有诱因论,它关注外在诱因,如奖惩、目标等,在行为激起中的作用,即外在刺激、强化作用是如何引发行为产生的。诱因论的主要代表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这一时期,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成为动机研究的必要补充。他先后提出了由低到高7个层次的需要理论,阐明了人类需要的满足,人类需要的类本能性以及自我实现的途径等。需要层次理论是解释人类动机的一个重要理论。(3)认知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家们由过去动机的内在起因和外在诱因逐渐转移到对人的中介认知调节因素的研究,逐渐认识到认知因素的动机作用。这一时期动机研究的主要领域是成就动机。随着认知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系列的认知动机理论,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论、韦纳的归因理论、德西的自我决定论等。认知动机研究已成为当今动机研究的主流[5~7]。

目前国内关于动机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领域,但研究结论仍然存在着较大分歧。关于动机的年龄发展特点,有研究表明四年级小学生的利他性动机较强,四、五年级的学习动机结构基本没有差异,六年级开始形成自我实现的动机[8];随着年级增加,自我效能与目标掌握成为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动力[9],高三年级学习动机最强[10]。但也有研究发现中学生的成就动机随年级升高呈减弱趋势[11],初二年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高于高二年级[12]。此外,另有研究表明农村高中生学习动机的发展水平随年级上升而提高[13]。

动力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心理健康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对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探讨、并逐渐独立思考的阶段。因此,对青少年动力系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既是青少年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也能为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深入研究、为当前教育实践提供心理学依据。已有的研究证实,目标是超越自我的,即使努力失败,也不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14~16]。为此,本研究以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探讨青少年动力系统的年级差异及特点。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来源、家庭收入、学校性质等15个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1245(48.20%)人,女性22818(51.80%)人;来自城市20569(46.70%)人,农村23494(53.30%)人;重点学校15737(35.70%)人,一般学校28326(64.30%)人;独生子女19626(44.50%)人,非独生子女24437(55.50%)人。平均年龄为15.39±2.74岁。调查对象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李虹等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3]。量表共4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制:1~4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量表包括7个维度:缺失性动机、成长性动机、知行脱节性动机缺失、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认知歪曲性动机缺失、利己性利他动机和利他性利他动机。其中缺失性动机维度有9个条目,主要反映与基本需要有关的动机;成长性动机维度有7个条目,主要反映与成长性需要有关的动机;知行脱节性动机缺失维度有5个条目,主要反映认识与行为相脱节而导致的动机缺失;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维度有7个条目,主要反映缺乏目标而导致的动机缺失;认知歪曲性动机缺失维度有4个条目,主要反映对现实的认知问题导致的动机缺失;利己性利他动机维度有8个条目,主要反映个体利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己的动机;利他性利他动机维度有2个条目,主要反映个体利他的目的是为了社会责任和他人利益的动机。各维度的条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数为维度分;动力系统总均分为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后计算出的平均数。总均分越高,说明动力系统整体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该量表的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分别为0.90和0.81、0.83、0.84、0.74、0.69、0.77、0.74,表明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均为非常满意或满意。结构效度的分析结果显示,缺失性动机、成长性动机、知行脱节性动机缺失、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认知歪曲性动机缺失、利己性利他动机及利他性利他动机与整体动力系统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0.48、0.57、0.62、0.48、0.72和0.30,动力系统与利己性利他动机维度之间的相关比较高,而与其它维度呈中等程度相关,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是可以接受的。

2.3施测及数据处理

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使用统一指导语控制情境,要求调查对象仔细阅读指导语,并按指导语要求完成整个问卷。使用SPSS 13.0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青少年动力系统整体特点

对44063名调查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动力系统的得分界于1.33~3.95之间,平均数为2.835,标准差为0.300,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829~2.844;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其中偏度系数为0.228,峰度系数为0.138(见图1)。

青少年在不同动力系统水平上的频数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有549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23(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1.2%;有1406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44(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3.2%;有42108名青少年得分在2.23~3.44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5.6%。

3.2青少年动力系统总均分的年级差异

各年级青少年在动力系统上的得分情况,见表3。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0.07,p<0.05。青少年在动力系统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LSD检验结果显示,小学五年级青少年的动力系统总均分显著高于初二、初三、高一和高三年级青少年;初一年级青少年的动力系统总均分显著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青少年;初二年级青少年的动力系统总均分分别显著低于初三和高二年级;大学阶段青少年动力系统总均分显著高于其它各年级的青少年。就动力系统总均分的年级变化趋势来看,具体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得分较高,初一年级略有上升,初二年级有所下降,之后起伏波动,高三年级得分最低,但从高三年级到大学阶段迅速上升,动力系统总均分最高。

3.3青少年动力系统各维度的年级差异

3.3.1青少年缺失性动机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在缺失性动机上的平均数为3.042,标准差为0.487,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3.029~3.054。各年级青少年在缺失性动机上的得分情况,见表4。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41.90,p<0.05。青少年在缺失性动机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LSD检验显示,小学五年级青少年的缺失性动机得分最低,明显低于其它各年级青少年;初一年级青少年的缺失性动机得分分别显著低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和大学阶段青少年;高三年级青少年的缺失性动机得分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各年级。就缺失性动机得分的年级变化趋势来看,具体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得分最低,之后逐渐上升,高三年级最高,但高三年级到大学阶段有所下降。

3.3.2青少年成长性动机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在成长性动机上的平均数为3.115,标准差为0.508,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3.102~3.129。各年级青少年在成长性动机上的得分情况,见表5。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28.23,p<0.05。青少年在成长性动机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LSD检验结果显示,小五与初一年级青少年的成长性动机得分分别显著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和大学阶段的青少年;初二、初三与大学青少年的成长性动机得分分别显著高于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青少年。就成长性动机得分的年级变化趋势来看,具体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得分较高,初一年级有所上升,之后随年级增加逐渐下降,高一年级得分最低,之后逐渐上升。

3.3.3青少年知行脱节性动机缺失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在知行脱节性动机缺失上的平均数为2.587,标准差为0.69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571~2.608。各年级青少年在知行脱节性动机缺失上的得分情况,见表6。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72.56,p<0.05。青少年在知行脱节性动机缺失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LSD检验显示,小学五年级青少年的知行脱节性动机缺失得分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年级青少年;初一与大学青少年的得分也分别显著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青少年。就知行脱节性动机缺失得分的年级变化趋势来看,具体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得分最高,之后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下降,但高三年级到大学阶段有所回升。

3.3.4青少年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在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上的平均数为2.647,标准差为0.551,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639~2.688。各年级青少年在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上的得分情况,见表7。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90.01,p<0.05。青少年在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LSD检验显示,初二年级青少年的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得分最低,明显低于其它各年级青少年;高一、高二与高三年级青少年的得分分别显著高于小五、初一、初二和初三年级青少年;而大学阶段青少年的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得分均显著高于其它各年级。就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得分的年级变化趋势来看,具体表现为除初二和高三年级有所下降,其它各年级青少年的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得分随着年级增加逐渐上升,大学阶段得分最高。

3.3.5青少年认知歪曲性动机缺失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在认知歪曲性动机缺失上的平均数为2.666,标准差为0.67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652~2.685。各年级青少年在认知歪曲性动机缺失上的得分情况,见表8。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60.52,p<0.05。青少年在认知歪曲性动机缺失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LSD检验显示,初二年级青少年的认知歪曲性动机缺失得分最低,明显低于其它各年级的青少年;高一与高三年级青少年的得分分别显著高于小五、初一、初二和初三年级的青少年;高二年级青少年的得分分别显著高于小五、初一、初二、初三、高一和高三年级的青少年;而大学阶段青少年的得分最高,均显著高于其它各年级。认知歪曲性动机缺失得分的年级变化趋势与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相似。

3.3.6青少年利己性利他动机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在利己性利他动机上的平均数为2.728,标准差为0.466,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713~2.738。各年级青少年在利己性利他动机上的得分情况,见表9。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73.03,p<0.05。青少年在利己性利他动机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LSD检验显示,初一与初二年级青少年的利己性利他动机得分分别显著高于小五、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和大学阶段的青少年;初三年级青少年的得分分别显著高于高一、高二、高三和大学阶段的青少年;高一年级青少年的得分也显著高于高二、高三和大学阶段的青少年。就利己性利他动机得分的年级变化趋势来看,具体表现为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上升,初二年级得分最高,之后随着年级的增加得分逐渐下降,高三年级得分最低,但高三年级到大学阶段有所回升。

3.3.7青少年利他性利他动机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在利他性利他动机上的平均数为2.975,标准差为0.700,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955~2.992。各年级青少年在利他性利他动机上的得分情况,见表10。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00.77,p<0.05。青少年在利他性利他动机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LSD检验显示,小学五年级青少年的利他性利他动机得分最高,均显著高于其它各年级;初一年级青少年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和大学阶段青少年;初二与初三年级青少年的得分也分别显著高于高一、高二、高三和大学阶段青少年。就利他性利他动机得分的年级变化趋势来看,各年级青少年的利他性利他动机随着年级增加而逐渐下降,大学阶段的得分最低。

4讨论

4.1青少年动力系统整体特点

本研究中,对44063名青少年动力系统总均分的频数分析发现,青少年动力系统总均分在1.33~3.95之间,有1.2%的青少年动力系统总均分较低,95.6%的青少年动力系统总均分处于中间水平,3.2%的青少年动力系统总均分较高。从整体数据分布可看出,我国青少年动力系统整体状况绝大部分属于中等偏上范畴。这说明我国青少年动力系统整体发展状况良好。

4.2青少年动力系统总均分的年级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在动力系统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从我国青少年动力系统总均分上的年级变化趋势来看,具体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动机整体水平较高,初一年级略有上升,初二年级有所下降,之后动机发展起伏波动,高三年级动机水平最低,从高三年级到大学迅速上升,动机整体水平最高。按常规推理,似乎应该随着年级的升高动机强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本研究结果却出现了中学阶段中后期的动机发展起伏波动,动机水平相对较低,而小学五年级、初一年级和大学阶段却呈相对较高的趋势。分析其原因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生活与学习相对比较简单,压力不大,自我效能感较高,其动机易受教师和家长的激发。初一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对新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对自身也有着较为积极的肯定和确认。进入初二年级以后,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巨大的生理变化通常会导致心理困惑和产生很多消极的心态,环境新鲜感的逐渐减少,学习科目的增多,沉重的学习负担和中、高考的升学压力,使得他们对自身缺乏足够的自信,从而导致他们各种动机水平不高的表现,这些方面在高三年级表现尤为突出。到了大学阶段,象牙塔般的生活是其多年来渴望和梦寐以求的,他们对大学生活和学习充满了憧憬,尽管其生活、学习环境有了较大变化,所经历各种事件有所增加,心里矛盾与心理冲突也还会不断产生,但这时他们生理和心理相对已经成熟,对自身的评价也趋于客观和现实,能够更多的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各种问题,激发他们的动机,所以其动机水平相对较强。

4.3青少年动力系统各维度的年级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青少年在动力系统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各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就缺失性动机维度来看,我国青少年表现出小学五年级得分最低,之后逐渐上升,高三最高,大学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虽已处于青春前期,但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激发其动机的诱因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行为以外获得的间接满足,如老师的表扬、家长的奖励、同学的羡慕等,还不是完全来自行为活动本身获得的满足,因此,他们在与基本性需要有关的动机上表现得相对较弱。进入中学阶段,由于正处于青春迅速发展时期,自我意识也得到不断发展,这时激发他们动机的诱因逐渐转移到行为活动本身获得满足的需要上来。到了高三年级,由于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的压力,使他们对由基本性需要引起的动机表现得相对较强,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踌躇满志。由于本次测验中所收集的大学生数据大多分布在大学一年级,其它年级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而大学生的缺失性动机特点与数据分布有关。分析原因可以认为由于高考压力的解除,使得他们的缺失性动机逐渐减弱。

本研究中,我国青少年在成长性动机维度上表现出初一年级得分最高,之后随年级增加逐渐下降,高一年级得分最低,之后逐渐上升。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初一年级学生刚升入中学,新的学习环境容易激发他们的成长性动机,相对较小学习和生活压力,加之青春期的迅速到来,使得他们更渴望获得成长性需要的满足,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自我实现动机。进入高一年级,尽管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但中考阶段强度较高的学习过程对他们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学习科目的增多,内容难度的加大,同学之间的激烈竞争,加之老师和家长更高的要求,使得他们在成长性动机上表现得相对较弱。之后随着年级的升高、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他们逐渐能够较为客观地对自我进行评价,也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使得他们的成长性动机得到逐渐增强。

5结论

(1)我国青少年的动力系统整体发展状况良好。

(2)我国青少年在动力系统总均分上的年级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得分较高,初一年级略有上升,初二年级有所下降,之后起伏波动,高三年级得分最低,但从高三年级到大学阶段迅速上升,大学阶段得分最高。

(3)我国青少年在动力系统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但在各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年级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Pinreich P R, Schunk D H.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Ea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1996

3 李虹, 商磊, 聂晶.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4(2): 101~106

4 沈德立, 阴国恩. 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5 张爱卿. 20世纪动机心理学研究的历史探索.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 2: 26~31

6 张爱卿. 20世纪动机心理研究概观. 国外社会科学. 1999, 2: 9~14

7 张爱卿. 20世纪西方动机心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19(3): 41~45

8 张敏等. 4~6年级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结构分析. 心理科学, 2005, 28(1): 183~185

9 沃建中, 李峰. 小学生的成就目标和自主性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169(1): 21~27

10 夏凌翔. 高中生学习动机的因素结构分析. 青年研究, 2000, 9: 27~32

11 张亚玲, 杨善禄. 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15(4): 35~39

12 樊洁, 梁宁建. 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年级差异研究. 心理科学, 2003, 26(5): 921~922

13 王有智. 当前农村高中生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分析. 青年研究, 1999, 12: 37~41

14 Ingram R. Self-focused attention in clinical disorders: Review and a conceptual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0, 107(2): 156~176

15 Li H. College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Vision in life and as a Coping Resource. Unpublished Ph.D. thesi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2: 108~166

16 李虹.心理健康的测量: 自尊量表和情感量表的比较.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0(2): 75~79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A STUDY OF MOTIVATION SYSTEM

Pan Yun, Shen Deli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 T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