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9:26
导语:在中华饮食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大众文化;强势;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内容体系
一、前言
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必然带动文化形态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产生了一系列深刻而又巨大的变化。反映到文化上,就是大众文化的繁荣。大众文化一般也称之为平民文化、流行文化,是在工业生产环境下,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得以批量生产、快速传播和普及的文化产品.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畅销小说、商业电影、通俗歌曲、音像制品、电视娱乐节目、电子游戏等等。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性的消费文化,在满足我们的感官快乐、丰富和改善我们生存状态的同时,往往缺少一种高尚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深度,使得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理想、道德反思、审美判断等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核被消解。它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但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多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大众文化作用的双重性,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根据新时期教育对象思想活动的新特点,确定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好教育工作。
二、大众文化比思想政治教育强势的原因
大众文化教育功能比思想政治教育更荣誉被受教育者接受,或者说大众文化更强势。它的迅速发展强烈地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流意识中的主导性地位,其强势原因,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去解读:
(一)大众文化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人本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维护者和社会主流意识的传播者,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是无容置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规范、正统的教育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教化的,给他们灌输国家意识形态规定的主流意识、行为规范、道德观念,而这种灌输式的教化往往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人性的多样性。在整个教化过程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执行者,他们只是给受教育者灌输既定的内容,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根据内容形成自己行为处事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以此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目的,其自身的内在需求是被疏离了的,且不被尊重的,也应该说是无法选择的。因而,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单向度的,无视人性的,其教育氛围必定是压抑和死气沉沉的。我们认为,要塑造人的灵魂,就要使人的灵魂充满理性的力量,散发人性的光辉,要引导受教育者接受、理解社会中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并真正内化为自己心灵的体验。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自主地选择他认为合乎规范的行为,从而自觉地、以一贯之地遵守和实践。显而易见,遵从人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缺乏的。大众文化强调的是,大众不是消极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大众文化给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价值判断、话语选择和角色定位上都可以自主决定、各取所需的平台,使大众可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括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中找到一份轻松愉悦、缓解紧张的调剂,在肯定享乐而远离崇高的文化氛围中找到亲近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对社会大众人性的释放和对人性的尊重,大众的个性在大众文化中得到了自由发挥。充分体现了大众文化教育功能中人性的一面。
(二)大众文化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创新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教育模式,大众的思想意识、思想观念和内在需求只能限定在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意识的框架内而不能超越。大众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开放性,即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会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达而纷纭而至。它要求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大众文化的生产、制作和消费中,因而,大众的生活需求得以满足,而且给予自主、自觉基础上的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育。大众文化发展背景下的各种观念、意识,思潮的交流融合、互相激荡以及传播信息载体的发达带来的观念的迅速更新,要求并助推者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在这种情形之下,一味的圃守和坚持是徒劳无益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一改传统的固定化,程式化的教育模式,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大众文化的到来,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从而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塑人作用。
(三)大众文化相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表达方式更轻松
大众文化具有现实的娱乐与消遣特性,追求即时情感的轻松表达,以一种务实的文化精神消除了文化消费的特权,成为了多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而扩大了文化的受众群落与传播空间,活跃了文化生活,实现了文化共享。同时,大众文化使文化的发展转入了多元化和民主化的轨道,并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有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大众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商业性,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市场运作方式,制作和传播具有标准化和模式化的文化产品让社会大众来消费。这种文化产品表现方式往往过于直接、具体,追求同步、轰动的影像效应,易把因循守旧的行为模式当作自然合理的模式强加给大众。这样,大众就难以找到发挥自己想象力的空间,从而扼杀了他们的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大众在大众文化的消费过程中失去了“自我”,自己的思想意识逐渐被大众文化改变并进而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即是通过一定的传播方式,让受教育者接受特定的意识形态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信仰,使得意识形态得以延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和教育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发挥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工具性作用,对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进行塑造,使社会成员在思想意识上建立符合社会规范的基本秩序,从而形成个体价值与国家核心价值的相统一,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在社会大众思想意识中的主导地位。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对现实的理解和对思想的引导。“通过人类历史可知,任何有价值的建树、文化意义的肯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是现实理解和理想引导的结果。”当代大众文化的兴起,是我国社会生产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市场经济体系、科学技术以及相关的社会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但是,由于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娱乐性的特征使部分教育对象的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盲目追求和时尚消费的倾向,甚至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漠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主流文化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是具有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教育者要把握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引导大众文化朝着健康的文化发展。同时,也应当看到,“理论的科学性与理论自身并没有必然的、永不改变的关系,这种联系应该是辩证的。当理论符合与社会实际状况时,它就是科学的”。大众文化的兴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注重以人为本。为此,一方面,我们要以主流文化价值引导大众文化,促进大众文化主流型。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既是国家的根本意志、文化取向和价值观的反映,又是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国民的精神纽带,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在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针对大众文化领域存在的一些无序、失范现象,必须充分发挥主流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引导、规范作用,引导大众文化的创作、生产,使民众在参与、接受大众文化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主流文化的核心理念,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而予以认同,从而形成文化合力。另一方面,要借鉴大众文化多样化的内容与形式,实现主流文化大众化。任何对大众文化不屑一顾、全盘否定或者一味迎合、赞扬的做法都是有偏颇的。作为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具有理论性、抽象性、实践性、系统性等特征,要进一步增强它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只有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扎根于大众文化之中,实现主流文化的大众化,才易于被教育对象所接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树立寓教于乐的思想,在传播主流文化的过程中,积极借鉴大众文化多样化的形式,从而增强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以引导教育对象通过亲身体验、内心感受,实现在教育中娱乐、在娱乐中塑造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雷、黄金盛. 大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371-373.
关键词:吴敬梓 《儒林外史》 明末清初 婚姻文化
Marriage Culture of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in Unofficial History of the Scholars
JIANG Xiaochen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dong guangzhou 510520)
Abstract: The Unofficial History of the Scholars wrote by Wu Jingzi described the ugly scholars at that time and also shown the new traits of marriage culture. Cared much about the caste condition and wealth of each others family. Monogamy was the main marriage form and Ruzhui Marriage and Tongyang Marriage were widespread. The simplified three-step spousal. Divorce and Remarry were common.
Key Words:Wu Jingzi; Unofficial History of the Scholars;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Marriag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393-02
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制度和活动”,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在展现了一幅令人忍俊不禁的“儒林群丑图”的同时,又不自觉地描绘了明末清初的婚姻风俗,似能闻其声见其色,带人深入其境。小说中也反映出在封建王朝日趋没落的明清时代,婚姻观念、婚姻形式、婚姻程序及离婚与再嫁现象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又根据历史的具体情况发生的改变。在传统的重门第的婚姻观念之后重富贵的观念逐渐抬头,但是对女人的重视从未减弱。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为主,但迫于传承子嗣的需要,纳妾制成为一夫一妻制婚姻形式的补充;另有女方父母无子又不舍女儿远嫁而招赘女婿上门的;此外有童养婚等。不同阶层经济实力也悬殊,繁琐的婚姻程序也因中下层的不堪重负有所简化。在一个男权社会,虽有法律赋予寡妇和离婚妇女再婚的权利,但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仍限制她们追求幸福的步伐。
一、婚姻观念
明清处于中国封建王朝末期,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儒林外史》中也不自觉地体现出等级森严的婚姻中,重门第观愈演愈烈的情况,以及随着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江南地区婚姻重财气、论富贵观念比前代更明显的现象。
重门第:门当户对。“门当户对”的门第婚姻观可追溯到《国语》“大夫女女与大夫,士女女与士。”清代法律明令禁止僭越既定婚制,如违反禁令,会受到相应责罚。 “男女议婚,大率以门楣为重,亦互择人”可见重门第之风盛行程度。小说中嘉兴蘧公孙的祖父蘧佑做过知县和南昌知府。蘧公孙娶的鲁小姐的父亲是个翰林,新娘又是能中“几十个进士、状元”的才女,两家的政治地位相当,“才子佳人,一双两好”。
重富贵:论财气。婚嫁耗费钱财,古人早已意识到,《礼记・昏礼・疏》载:“纳征,纳聘财也。”明末,资本主义经济在沿海及内地的经济中心萌芽,社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使人在择偶标准上更重视对方拥有财富的多少。“婚姻不论门第,惟从目前富贵”,这使一向受人贱视的商贾之家有机会与文人士子家庭联姻,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威望。小说第二十三回,盐商万雪斋为儿子娶的媳妇是个翰林的女儿,“万家费了几千两银子”,婚礼那日“执事灯笼就摆了半街,好不热闹!”。万雪斋本是“河下万有旗程家的书童”,十八九岁上做了“小司客”(管家),后来“弄窝子”赚了四五万银子为自己赎身做起了盐商, “发起十几万来”。可是翰林家不知道他的底细,或许知道也不在乎,“几千两银子”可是一笔不小的聘礼。
重门第与重富贵是明清以来主要婚姻观念。名门望族多富贵,但是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重富贵的观念比前代更普遍,绅商联姻屡见不鲜。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商人阶层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男女婚姻,一律看重财富多寡,使女子更沦为赚取嫁妆的工具。
二、婚姻形式
婚姻形式是由“男女双方婚前关系、婚配条件、婚后居住及所有的权利、义务等”不同情况决定的。《儒林外史》中体现出清代的婚姻形式以明媒正娶的一夫一妻制为一般婚姻形式也是最主要的婚姻形式,纳妾制度是对一夫一妻制的补充。特殊的婚姻形式有入赘婚、童养婚等。
一夫一妻制为主,纳妾制为补充。从公元三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男女合葬的墓址就可以看出,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已经出现。宋代以后,一夫一妻制成为民间婚姻的一条根本原则。到了明清两代,政府法律明确规定若违反这一原则,按律杖责九十,并强制离异。在这样的背景下,纳妾又为何如此广泛?从《礼记・昏义》对“昏礼”的释义来看,传宗接代是成婚娶妻的重要目的,无子继承香火是最大的不孝,于是纳妾就找到了堂而皇之的借口。“三妻四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绍兴有这样的谚语:“做一个任教、刻一册稿、娶一个小。”可见娶妾的流行度。妾用来生产后代或满足男子的欲望,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非常低下,与女仆无异。小说第三十回,杜慎卿这位声称“和妇人隔着三间屋就闻着他臭气”的人,为了“续嗣大计,无可奈何”之下,娶戏子王留歌的姐姐王氏为妾。王氏晚上入门,夫家没有备酒席也没有宴请宾客。可见其地位之地下。
有的纳妾又是贪图风流或炫富。如小说中停妻再娶的季苇萧,他奉行的是“才子佳人,止宜及时行乐”的观点。扬州盐商宋为富的口中可知“总商人家,一年至少也要娶七八个妾”,娶妾的能力与他们的财力直接挂钩,也是显示他们富裕程度的途径之一。
妾的地位十分地下,多是买进或偷偷抬进门的,也可能像物品那样被卖出去,尤其是丈夫去世后,膝下又无儿女的妾,被卖出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小说第六回,虽已扶正的赵氏都有被领出发嫁的危险。赵氏为了丈夫严监生遗产的事与大伯严贡生争执起来,严贡生听得不耐烦道:“像这泼妇,真是小家子出身。我们乡绅人家,那有这样规矩!不要恼犯了我的性子,揪着头发,臭打一顿,登时叫媒人来,领出发嫁。”
入赘婚。入赘婚又称招赘婚、招养婚,俗称“招上门夫”、“招夫养老”。招赘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女方无子又不愿女儿出嫁,为其招婿,生儿育女,为女方延续香火;二是子死又不愿媳妇改嫁,为其招夫,抚养后代。明清社会上门入赘的男子大多家贫无力娶亲,或独身在他乡。小说第二十三回,原籍芜湖的牛蒲,招赘在安庆黄客人家。从前在老家,牛蒲的爷爷开了个小香蜡店,家里也只有一间半房子。店子转到牛蒲手上后,不善经营,不久就将店盘掉了,外出的盘缠都是偷出甘露庵的器具变卖的。辗转来到安庆,作为“戏子行头经纪”的黄客人“见他果然与老爷相与,十分敬重”于是将“第四个女儿招他做个女婿”,从此牛蒲在安东过起了快活的日子。
童养婚。把从别家抱养的作为童养媳养育,待到一定年龄后与自己的儿子“圆房”,有的地方童养媳又称“待年女”。一般被迫抱养或抱出的家庭无力提供聘礼或嫁妆,才有此举。童养媳相当于被父母卖于夫家,地位如同女婢。小说第五十三回写雏妓聘娘是个童养媳,至于她父母的家境并为提及,但等她在夫家长大后做起了。如果夫家的人怜惜她,不至于沦落风尘。
三、结婚仪式
结婚仪式是指男女结合前至正式结为夫妻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到明清时期,人们仍旧沿用周公六礼的传统,但在此基础上又根据朱子《家礼》对传统的六礼进行简化合并,将结婚仪式大致分为议婚、定婚、迎娶三个阶段。《儒林外史》中有不少关于不同阶层人物结婚仪式的描写。举办婚礼耗费钱财,不同阶层的人,贫富程度不一,像蘧家与鲁家这样的士绅阶层一般会严格地走程序,但像牛老与卜老两家这样的下层贫苦百姓,只能将程序适当简省。下文将以这两桩婚事对比为例,来说明小说中各阶段的结婚仪式对前代的继承与合理简省。
议婚阶段。这一阶段包括纳采、问名两道仪式。
纳采即男家请媒人至女家提亲,若女家同意议婚,男家再去女家求婚,并带上鲜活的礼物。之后便是问名,即男家托媒人询问女孩名字、排行、出生年月日时。男家请人合二人的八字,若八字相合,即可成婚。
鲁编修十分爱蘧公孙的才华,欲招之为婿,暗自记下公孙生辰八字,托精于风鉴的陈和甫上娄府商议婚事。虽然鲁编修早已请陈和甫将女儿与公孙的生辰八字合过“是天生一对好夫妻,年、月、日、时,无一不相合”,但还是经过了纳采问名的程序。
牛卜两家虽未郑重的委托他人为媒,但二老“爱亲做亲”,不乏诚意。第二十一回,牛卜二位老爹闲时聊天,谈到孙子辈的婚事上,考虑到两家的具体情况,不争财礼也不争b奁。牛家“写了两副红全帖:一副拜卜老爹为媒,一副拜姓贾的小亲家”表明结亲的意向,即纳采;卜家收了红全帖,把女孩子的庚贴发了过来,即问名。议婚成功。
定婚阶段。本阶段包括纳吉、纳征、请期三道仪式,也有将纳吉与问名合在一起的情况。
纳吉“谓归卜吉往告之也”,即男方把问名后占卜八字相合可以成婚的吉兆告诉女家的礼仪。公孙与鲁小姐的八字早已请陈和甫合过,“一些破绽也没有”。牛卜两家都是贫穷人家没有过多考虑这方面,将纳吉与问名合成一步,女方既然将庚贴发过来,就说明认可了这桩婚事。
纳征,又作纳徵,指男方“用皮帛以证成娶妇之礼”,即男女两家缔结婚姻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俗称“下财礼”,女方收下聘礼则双方的婚约正式成立,并受到法律的保护。聘礼随家庭情况或多或寡。蘧太守派人送“白银五百两,以为聘礼之用”,聘礼有“金银珠翠首,装蟒刻丝绸缎绫罗衣服,洋酒、果品,共是几十抬”。而牛家这边现将“囤下来的几石粮食变卖了,做了一件绿布棉袄、红布棉裙子、青布上盖、紫布裤子,共是四件暖衣;又换了四样首饰,三日前送了过去”。
请期,俗称提日子,送日头等,指男方送去聘礼后再派人将择定的结婚吉日送往女方,征求女方意见的仪式,女方对这个吉期基本无二议。娄府两公子请陈和甫择的吉期是十二月初八,并及时送去鲁府。牛老请阴阳徐先生择的吉期是十月二十七日。
迎娶阶段。此阶段进行六礼的最后一道程序“亲迎”,即迎娶新娘的仪式。这一仪式下又包含接亲、拜天地、行合卺礼、入洞房等环节。
蘧公孙赘入鲁府,省去接亲这一环节,但他们场面隆重得有些夸耀的成分。婚礼上客人有六席,奉过三遍茶又摆上酒席,又有戏班来唱戏,酒过数巡,食供两套,厨下捧上汤来,之后每席又上了两盘点心:一盘猪肉心的烧卖,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又是一大深碗索粉八宝攒汤。曲终人散,众家人掌了花烛,把蘧公孙送进新房。
卜老爹外孙女是“请了邻居家两位奶奶,把新娘掺了过来,在房里拜了花烛”。牛老只安排了两桌,一桌坐新人和两位奶奶,另一桌请卜家三父子,没能备个好席面,只得一杯水酒,饭后招待的只是一壶好茶。相对而言,牛家的婚礼显得特别简单。
至此,男女夫妻关系正式确立。结婚仪式完毕。
四、离婚与再嫁
结婚仪式是夫妻关系确立的仪式,离婚则标志这种关系的终止,再嫁又是对偶婚的继续,这两种现象在明末清初也是普遍存在的。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通过描绘这两种现象,嘲讽文人士子对女性的不负责,以及凭男权、父权对女性的束缚。
离婚。中国古代“离婚”又称“离”、“离异”或“活出离”,指配偶生存期间,依照法律规定结束婚姻关系的一种行为。在封建男权社会,离婚是丈夫的特权,而妻子无此自由。清代的法律法规也明显袒护丈夫的权力。小说第五十四回,陈和甫儿子陈思阮的丈人嫌他不顾家不养老婆,三天两头的吵,又不能将女儿退回来,陈思阮第二日便剃了做了和尚。丈人拿他没办法“叫他写了一张纸,自己带着女儿养活去了”。
再嫁。离异的妇女可以选择住娘家或改嫁。失去丈夫的寡D可以选择“守节”或再嫁。虽然清代的法律规定保护再嫁妇女的权益,但社会舆论坚决维护女子应“从一而终”的封建伦理准则,有的地方甚至存在殉夫制,还为“殉道者”建立“贞洁坊”、“烈女祠”。小说第四十八回,王玉辉的三女儿要殉夫,他觉得是“青史留名的事”,非但不阻止还大加赞同,女儿节食而死之后,他大笑“死的好,死的好”。“过了两月,上司批准下来,制主入祠,门首建坊”,入祠当天“阖县乡绅,都穿着公服,步行了送”,场面甚是壮观。
五、结束语
《儒林外史》中的婚姻风俗,既是作者吴敬梓生活体验的反应,也体现了当时的风俗民情、社会风气,照见了明末清初的婚姻文化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小说中体现出婚姻观念在传统的注重门当户对的情况下,出现侧重对方财力的新观念。婚姻形式上,虽然法律明确规定只能娶一个妾,但是“三妻四妾”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尤其是在盐商家庭,入赘婚与童养婚也比较普遍。结婚的仪式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又根据各家的经济状况或严格遵循或合理简省。法律虽然保护妇女再嫁的权力,但传统伦理观念仍旧在某些程度上限制这种权力的实现。反观明末清初的婚姻文化,也可以对比出现代婚姻文化中或文明地方或落后的地方,为现代人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清]吴敬梓.卧闲草堂评本儒林外史[M].长沙:岳麓书社, 2007.
[2]钟敬文主编,许钰,董晓萍副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钟敬文主编,萧放等.中国民俗史(明清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陈宝良,王茗.中国风俗通史明代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林永匡,袁立泽.中国风俗通史(清代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顾铭塘.《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尹薇.《儒林外史》中的婚嫁礼俗[J].人文论坛,2011年29期:168.
隐喻是思维的过程,用一种事物或领域类比
另外一种事物或领域,其主要的功能是对事物的
理解。人们常常谈论或描绘实体不存在、不可捉
摸的事物,如人的情感、抽象的概念等等,如果要
解释这些事物,需要借助于熟悉的、具体的事物,
将两者放在一起,其中一个作为解释另外一个的
工具,从而使我们对两个事物的认识发生变化。
因此,隐喻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
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自我意识属于人的思
维领域,人们虽然不能直接洞察不同文化中人的
内心世界,但是人们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隐喻系
统以及如何利用隐喻系统来推理的,以此来理解
人的自我意识。人的行为、思考、创造都是经过自
我过滤的,人们怎样了解自我,什么决定了人的自
我意识,一直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受到重视的问
题。如今的社会科学没有比研究人自身的心理状
态更为重要的事情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是多
维度、多层面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但主要的内涵包
括自我觉醒、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觉醒是指
“我是谁”的问题。当一个人照镜子时,他会对自
己的胖瘦、高矮做评判;当他分析自己的性格时,
他会对自己的诚实还是虚伪做判断,或是对自己
是属于冲动易怒型还是沉着稳定型做判断。自我
体验主要是感觉对自己的劳动、行为、成果等是否
满意,是否能够接受自己。而自我控制是对自控
能力的感受,也涉及到改变现状逐步成为一个理
想的人的问题。这三方面的综合便构成了自我的
基本概念。本文探讨的是西方文化中自我意识的
隐喻表达,从不同侧面揭示出西方文化对自我的
认识途径。
一、自我意识与镜子隐喻
人的精神追求和自我意识有别于动物的基本
特征。人能够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内心世界并
把内心世界作为存在的事物看待,这不仅是人对
于存在思维的基本表现,也是人的本质之所在。
自我的意识来自于人对自身本质的思考,即人把
自己想象成什么。
cooley(1902)提出,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依
赖于周围环境里他人的反映和评价,他人就像一
面镜子反射人的自我形象,从而影响着人的自我
意识的形成,这一观点在社会学领域近乎成了
公认的通理。社会是由相互交往的人所组成的,
人们首先要分析和判断交际对象的反应,然后才
决定如何做出回应,即人们常常是通过他人的反
应来思考自我的。人照镜子时专注自己的镜中形
象,打量着自己的发型、衣着、脸型、身材等等,因
为那虽然不是真正的自我,但人倾向于将镜中的
我当成真我。同样,人在社会交往中,十分注重自
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关注别人对自己所做的判
断,通过想象自己在别人看来是个什么样子,从而
影响着自己的情感和自我意识。人们感到自豪或
惭愧并不是因为自我在别人眼中的机械反映,而
是对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的判断所作的自我反
思,人们广泛的社会体验能够将社会关系的评价
知识投射到人的内心世界。
erving goffman(1959)认为,社会是个大舞
台,人人都在表演,以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自
我表现是自我向他人或是自己呈现出所希望的形
象。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们总是想给别人留下
印象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形象。对于一些人来
说,有意识的自我表现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随
时监控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他人的反应,然后调
整自己的表现以获得希望的效果。他们的表现是
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做出及时调整的。面对他
人这面镜子,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有时并不是
真正想法,而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而发挥的自身
调节功能,为了有助于适应新的工作、角色或人际
关系而表现出来的。人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在
工作场所,他们受到同事和上司的评价,在路上他
们被陌生人评价,即使在家庭里,子女对于父母或
是父母对子女的评价也会影响人的自尊和自信。
因此,人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别人的眼睛做判断
的,个人甚至通过某些自我表现手段来影响他人
对自己的看法,以此来获得自信和满足。
由于人对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印象的关注,这
种关注在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往往使得人们模
仿明星或其他公众人物的消费方式,以引起别人
的认同甚至羡慕。一般人虽然不能像明星那样消
费,但常常无意识的模仿明星偶像的消费行为以
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反映出消费者内心的自
恋情结。而时尚杂志和商业广告利用了人们对偶
像的崇拜,把消费大众变成了追随偶像的人,从而
进一步加深了大众的自恋情结。就像希腊神话里
的那喀索斯(narcissus)爱上自己水中的倒影而灵
魂出窍一样,人们所追求的是自己在他人心目中
的良好形象,而不是体悟自己的真实感受。自恋
情结,人皆有之,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其性格
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批评的反应感到生气和羞愧,
虽然在表面上不一定就立刻表现出来;指挥别人
为自己服务,高傲自大以夸耀自己的才能从而引
起别人的注目;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所关注的事是
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事,常常因为他人的不理解而
感到沮丧;对权力、荣誉、成功等有着不可抑制的
幻想,认为自己应当拥有别人所没有的特权,渴望
别人长期的关注和表扬;缺乏同情心而有着较强
的嫉妒心理,用博得赞扬来标志身份,获得兴奋和
满足。所有这些体现出现代消费文化下,人过分
关注自我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自我意识过分强烈
的表现。
那么,人的自我意识为什么受他人影响如此
之深,而且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呢?究其原因是
因为现代社会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分离。劳动及
其成果对于人的心理成长和成熟具有极为重要的
意义,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和障碍,从自己
劳动中获得自尊、自信和满足。但随着社会分工
的不断细化,个人对自己的劳动和产品的控制力
越来越小,个人只是社会化生产的极其微小的部
分,就像机器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其功能仅仅是
为了社会这部大机器的运转而已,个人所贡献的
力量微不足道,甚至对自己的贡献无从得知。由
于人的劳动成果对人的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
用,劳动与产品分离就成了异化的劳动,人不能从
劳动中得到满足和自信,越来越淡漠自己的劳动
产品,其结果必然要从其它方面来寻求自我意识
的确立。于是,人便通过他人这面镜子,来寻求自
我、确立自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便成了现代社会
自我意识的主要来源。
二、自我意识与符号隐喻
自我意识的镜子隐喻,一直是社会学和心理
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隐喻。然而,这一隐喻对人
的被动的自我意识作了过分强调。镜子隐喻只反
映了自我意识形成的部分原因,而人的自我意识
也依赖于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能够带来积极效
果的行为。自我意识不仅是反思的产物,更是行
为的产物。与镜子隐喻的被动自我意识不同,人
转贴于
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而认识环境、改变环境,也
认识了自我,发展了自我意识,这是更为积极的自
我意识。
人的行为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人的创造性一直
是符号互动学研究的课题。自我的符号隐喻不仅
强调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人的决定因素,同时
也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作用。人类有着
与生俱来的理解事物意义的欲望,特别是通过符
号的创造和解释来理解意义。peirce(1985)认为
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思维。人类所创造的符
号种类繁多,如词语、形象、声音等,这些符号并没
有固定不变的意义,他们的意义是人类解释的结
果,即符号的意义是符号的解释者所赋予的。
自我是一个符号。自我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
受传统道德内容限定的,也就是说,自我的符号是
被语境化了的。例如,杰克·史密斯是一位医生,
当他在医院时医生这一名称就是他的符号;他在
他女儿的眼里,他的符号变成了父亲;而在他自己
父亲的眼里,他的符号又成了儿子。有了符号人
们往往越来越远离现实世界,进入符号组成的世
界。人们不再需要和客观世界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符号来了解世界,借助于想象用符号建构世界。
广义上来说,人的每一个创造、对自然的每一个改
变,都是自己的愿望、智慧、情感力量的表达,人的
自我通过他物表达出来。
自我的符号隐喻所体现的是自我能力,是个
人改变环境的能力所带来的自我觉醒。这种自我
的符号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通过努力为自己获
得的。当然,符号隐喻的自我和镜子隐喻的自我
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重叠的:一方面,他人对我们的
赞扬往往是基于自己的劳动成就;另一方面,我们
也以他人的赞扬作为自己能力的见证。bandura
(1982)认为,人的正面自我意识与其说取决于行
为的成功,不如说取决于人对行为成功所赋予的
意义。
自我不仅是笛卡尔所谓的个人思想的存在,
自我更是社会中的存在。自我只有既包含个体又
包含社会层面才有意义,当自我作为社会符号成
为社会网络的一个环节时才能获得社会和谐。个
人是一个社会符号:它是解释者眼中的具有客观
实在的符号。符号所体现的自我不处在中心位
置,而是取决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每
个社会都有其社会结构,作为社会符号的自我只
有在社会符号体系中存在。由于人出生在一个并
不是由自己所创造和制定的社会秩序里,人不可
避免的受到社会的语言、法律、风俗的限制,即生
活在自己无权选择的社会里,所以符号的互动意
味着人的关系的互动。自我意识通过主观与客
观、自我与他人,以及人与神、人与世界、人的欲望
与道德规范的矛盾与冲突逐步形成。所以,人的
自我意识不仅存在于静思默想之中,更存在于人
实际行动里,那些克服困难赢得成功的行为对于
自我意识的形成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发挥能动作用、改变周围
环境的天性。出生不久的婴儿通过与周围环境的
互动,把自我和环境逐步分离开来,形成自我意
识。人通过行为以及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来了解自
我、证明自我。在社会组织里,人的自我意识主要
是通过工作得以发展的,人通过工作创造或改变
周围环境,也改变自我意识。这种改变环境和自
我意识的行为是主动的,而不是镜子隐喻所隐含
的被动的自我意识。fox(1971)认为人的行为所
形成的自我意识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环境
对于人的能动性的限制程度,二是个人对于环境
的控制力,三是获得多少资源能够使行为取得成
功。人只有通过自由选择,即通过自己做决定并
承担由此而来的责任才能发展和确立自我,否则
是不可能有坚强的自我意识的。
人创造和改变事物并把它们作为自我的一部
分,这似乎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信念。人类学家
们普遍认为,物质的创造者、土地的使用者、庄稼
的耕种者对他们的劳动产品具有所有权,例如,
locke(1690)将此观点作为阐明物权和政府关系
的基础,其基本逻辑是:人拥有自我,人拥有自己
的劳动,因而人拥有自己劳动的产品。人所拥有
的物质象征性地延伸了自我,人之所以想拥有物
质,是因为人有扩大自我形象的需要,人能够了解
自我的途径之一就是察看一下自己的所有,通过
所有来寻求、表达、证明、坚定自我意识(sartre.
1943)。人的所有物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巩固起
着重要的作用。人总是把所有物看成是自我的一
部分,通过所有物,人的脆弱的自我意识得到有力
的支撑。william james(1890)指出,人的自我就
是人的所有物的总和。这不仅包括人的身体和心
理能力,也包括人的衣服、房子、妻子、孩子,祖先、
朋友,以及人的名声、成就、土地、游艇、存款等
等。如果这些所有物丰富增加了,人就会感到有
成就感;而如果所有物减少或消失了,人就会感到
失落沮丧。
人的所有物虽然有时并不是自己的劳动产
品,但却是人为自己所创造的意义之所在,是自我
符号的组成部分。通过所有物,人部分的创造了
自我,将自我向周围的外部世界延伸。“我”和
“我的”有时是很难区分的,如人对待名声、孩子
等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的名声或孩子如果受到
损害,就像自己受到损害一样,会予以反击。许多
年轻人把汽车看成是自我的标志性符号,购买新
款汽车本身意味着有意义的重要事情,在他人和
自己的眼里,自己会显得更有价值,受到更多的尊
重,感觉也会更好,因而对自己的汽车百般呵护,
汽车受损就像是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受伤害一样
而感到心疼。这反映出人与所有物的关系是非常
密切的,甚至是融为一体的。所有物就像个人的
档案或博物馆,成为个人标志性的符号,通过它们
体现出个人的发展史,获得成功感,甚至获得死后
生命延续的象征意义。
三、自我意识与万物之尺度隐喻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达哥拉斯提
出,人是万物之尺度。后世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诠
释,在脱离当时的语境下有不同的理解是很自然
的。但众多的解释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即价值
是相对的,是由人的主观判断而定的。毕达哥拉
斯所说的完整的句子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
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
里的人是作为个体的人,也就是说人都是以自我
意识、看法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人以意识来衡 转贴于
量万物,以意识的秩序描述万物,则会随着主体的
不同而引起判断标准的相对性。由于人灵魂的不
确定性,人们便不知不觉地将自我变成万物的尺
度。当人不能够理解世界时,便从自身出发,通过
类比来理解世界。如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
说,普罗达哥拉斯认为,“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
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同样的风刮着,然而我们中间一个人会觉得冷,
另一个会觉得不冷。”
普罗达哥拉斯之前的哲学家倾向于把自然作
为哲学研究的唯一对象,自然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所研究的哲学问题是自然的本源,如自然是
由什么所组成的这样一类问题,并根据观察和思
考而提出种种猜想以解释自然现象。当时的哲学
家们主要致力于寻找、规定自然的本源,并陷入众
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同时,希腊民族也是一
个具有丰富神话传统的民族,神的意志在当时具
有至上的权威,普罗达哥拉斯提出“人是万物之
尺度”,显然具有反传统神学的人本主义的意味。
他在《论诸神》中这样发表了对神的看法:“至于
神,我既不能说他存在,也不能说他不存在,因为
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因素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
寿短暂”,从而对神意决定论提出了质疑。哲学
思维的逻辑发展必然要求将研究的重心从研究自
然、研究神向研究人本身的转变,以摆脱关于自然
本源和神存在与否问题的纷争而无果的局面。
普罗达哥拉斯第一次肯定了人的主体作用,
把人的意识当成判断和衡量万物的标准,人不是
从属于自然、受制于万物,人是自然的主人,也是
社会的主人。人作为主角占据了万物的中心地
位。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同时人的价值得到
了充分的肯定。在他看来,世界万物的存在无非
是人的认识的结果。世界本没有问题,世界的问
题都是人的思考的结果,人也是人本身以及人的
社会的尺度。所以,人的智慧和力量、人的自信和
希望都来源于人的自我觉醒。而社会的一切产生
于人又复归于人,社会的一切复杂的现象、形态、
特征都根源于人的存在、活动及其互动的复杂性。
人不仅具有社会历史的本体地位,而且更根本的
意义上,具有社会存在的本体性地位。
苏格拉底受普罗达哥拉斯“人是万物之尺
度”命题的启迪,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更为鲜
明的自我觉醒、自我意识的哲学命题。这是苏格
拉底对智者学派关于人的主体意识的继承和发
展。如果说智者学派把感性的人作为万物之尺
度,强调人的感觉的作用,那么苏格拉底所强调的
是发挥人的理性的作用,以理性的尺度看待和思
考一切。在苏格拉底看来,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万
物之尺度,是因为人的理性思维,而感性所认知的
东西往往只是事物的表象,是靠不住的,感性是不
能帮助人认识真理的。由理性思考而形成的自我
意识发挥着组织思想、表达感情、指挥行动的作
用,同时也有助于人记住过去、评价现在、展望未
来,使人更加能够适应世界。理性的自我意识是
衡量世界的中心,倾向于把自己作为中心思考问
题,在判断世间万物的表现时常常与自己的标准
相比较。
普罗达哥拉斯以人的感性为万物之尺度到苏
格拉底以理性为尺度认识自己,两者都是西方人
类认识史上的里程碑,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后
来的西方认识论的发展受到古希腊哲人的主体意
识论的深刻影响。如培根所提出的“认识的全部
路程从感官的原始知觉开始”,贝克莱认为的“存
在即被感知”,都受到“人是万物之尺度”的影响;
转贴于
而近代哲学家如笛卡尔的“普遍怀疑论”,斯宾诺
莎的“唯物的实体假说”,都闪烁着苏格拉底的人
的理性为万物尺度的思想光芒。
维柯(1986)认为,在原始民的意识和思维
中,人和自然是同为一体的。人是自然的崇高的
诗人。人从开化之日起,便赋予自然特殊的意义,
当自然环境非人的能力所能理解时,人便利用自
身的经验和思维来改变和创造外部世界。西方文
化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作为万物的量度,这一点尤
其体现在个体主义的观点上。西方哲学强调自我
的独立存在,强调自我在时间里的存在,而不是空
间里的存在,从而将自我从社会中抽象出来。西
方文化推崇的是自我独立的个性,而不是努力完
成他人希望的群体性格,对没有个性的盲从反感。
个人的身份是由自己的特性和目标所决定的,个
人的成就、权力、自由是最为重要的。西方文学作
品也反映了崇尚个性的传统,从荷马史诗《伊里
亚特》到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歌
颂的是个人英雄主义或是个性鲜明的人物,而不
是为了完成他人期待的人物。
四、结语
franklin(1959)认为,世界上有三种事物最为
坚硬难克:钢铁、钻石、了解自我。本文通过隐喻
来观照自我意识,以期为研究人的自我意识提供
一个新的视角。社会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镜子隐
喻,所隐含的是人通过想象他人如何评价自己而
形成自我意识,它强调了自我意识形成的被动状
态,而忽视了人的能动作用和创造性。而符号隐
喻下的自我意识意味着通过人的主动的、创造性
的行为确立自我,它所隐含的是人通过改变环境、
获得物质拥有,即从行为的经历中获得自我意识。
万物之尺度隐喻则强调了人在万事万物里的主体
地位,唯有人的思维活动,人的主观意识才起决定
性作用。所以,自我意识既是心理学、社会学的重
要研究课题,也是哲学上的重要研究课题,人只有
关键词:隋唐;西域文化;歌舞大曲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交流:
中国汉族在民间音乐史上,汉代的“相和歌”和“相和大曲”是以北方地区的音乐为主体的,到“六朝”时,则被以“吴歌”、“西曲”为代表的南方音乐为主的“清商乐”所取代。“清商乐”这一“九代之遗声”从此变成了古老汉族音乐之象征和代名词,至隋唐时期融入“九部乐”、“十部乐”的宫廷音乐之中,“清商大曲”则成为中国汉族歌舞音乐最高形式的一个发展标志。
自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以来,西域音乐便开始渊源不断地传入中原。西亚的生活习俗和音乐艺术开始风靡中原。这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南北朝时期相继由汉化的鲜卑人和鲜卑化的汉人统治,与西域更是血缘相近,地壤相接,“天竺乐”、“龟兹乐”、“康国乐”、“疏勒乐”、“安国乐”等西域歌舞几乎畅通无阻地涌入中原,风靡南北,形成了西域音乐在中原广为流行的蔚为壮观的局面,也为隋唐宫廷燕乐多民族音乐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印度佛曲也从天竺的佛教传播到了南北朝时期,由梁武帝亲制佛曲,开创了佛教音乐的华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一个最混乱的时期,这时期的音乐文化都处在一种各族文化音乐大交流、大融合的状态。一方面,汉族传统的“清商乐”承袭了各统治集团各个小朝廷、门阀士族、豪强大富家庭的饮宴娱乐中,另一方面,被叫作“胡乐”、“胡舞”的各少数民族民间又以胜利者的姿态风靡了南北两朝。如:清商乐中著名的舞蹈,《白紵舞》最初为三国孙皓时吴地的民间舞。后来,在统治阶层享乐需求下,它与佛曲相融合,后进入宫廷,盛行于六朝及隋唐。[1]宫廷中的《白紵舞》,虽然改变了最初作为民间舞蹈本来的健康,质朴的格调,罩上了些消极感伤的色彩。在魏晋南北朝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真实而深刻的展现了对生活的强烈追求。在这个基点上,《白紵舞》有它自身的意义。由于此时期常年战乱,人们心灵都已疲惫不堪,此时的玄学盛行,与其并存的还有佛学思想的传入。换个角度来讲,在人类最为悲苦的年代,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的是宗教,艺术只有很小的功能。
除了《白紵舞》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外,还有“胡乐”、“胡舞”与中原舞蹈存在着较大差异。尤其是在上层社会,喜爱胡乐、胡舞成为一时之尚。胡舞“或踊、或跃”的动势姿势特点、“醉却东倾又西倒”的痴狂情调,那样放荡纵情、无拘无束,十分符合鲜卑民族的审美理想。胡舞就是在这样一个适宜自己生长的文化气氛中不断发展,从而彻底改变了舞蹈发展的总体风貌。这种带有“阳刚之美”的风格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追求放荡不羁、超自然的时风颇为一致,形成了同时代精神律动与历史运行步伐的相协共振。这也为隋唐乐舞的空前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隋唐音乐交流:
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有的时候需要几个世纪的文化积淀。隋唐三百余年间,音乐文化的发展所以能够达到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和睦、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富裕为文化艺术的高度繁荣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创造了优越的发展条件。全民族文化素质的空前提高,使得唐朝在诗歌、建筑、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服饰、化妆、器皿制作等领域取得了全面的突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音乐大规模传入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以多民族音乐为特色的文化体制。宫廷燕乐得到高度发展,“部乐”与“部伎”的建立标志着隋唐音乐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历代宫廷音乐中具有登峰造极的划时代意义。
唐朝的歌舞音乐的形式极其丰富多样,有歌舞大曲、琴歌;有各种器乐独奏形式,如:琵琶、五弦、古筝等,而其中代表各类音乐形式最高水平的乃是“燕乐大曲”。这是继汉代“相和大曲”、魏晋“清商大曲”之后,我国歌舞大曲最具质量、规模与水平的形式,其中又是“清商大曲”、“龟兹大曲”与“西凉大曲”三种不同的风格流派。已经相当宫廷化和贵族化。《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之经典,是一部将我国歌舞伎乐推向历史顶峰的作品。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在唐朝也有较大规模的发展。民间音乐中的“曲子”有较大发展;文人音乐种的“琴乐”和“词乐”,成为文人阶层传统音乐形式和新兴音乐形式兼而有之的两大类别;佛教说唱音乐“变文”的出现,标志着佛教音乐华北的完成。唐朝对西域音乐的开放性政策,体现了唐王朝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说的就是一个“外来音乐”盛行的时代。白居易的《杨柳词》:“《六幺》、《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也是表现唐朝社会各阶层普遍喜爱音乐、歌舞成为一种时代风尚。这些都和唐朝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喜好音乐的传统和导向作用有着密切的关联。
三、 唐代《霓裳羽衣曲》:
自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原音乐和西域音乐经过百年的交融。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而这种夹杂着西域之音和中原旧乐的新风格音乐,是当时唐代歌舞音乐的主流。唐代歌舞大曲含有大量的民间音乐和西域音乐成分,风格清新活泼,生动明快。宫廷宴饮欢娱场合使用的燕乐与雅乐的仪典、教化功能相反,歌舞大曲体现的是乐舞文化的娱乐消遣功能,歌舞大曲代表了当时歌舞大曲的最高水平。
歌舞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舞蹈和歌曲,含有多段体的大型乐舞。“大曲”是隋唐时期新兴的艺术歌曲。从中亚细亚、印度、缅甸、新疆一带传入的音乐和流行于汉族地区的民间曲调,文人音乐的主要形式之一。“法曲”本来就是道家所用的一种音乐,是南北朝一来经由道教所提倡和发展起来的。玄宗崇尚道教,因而将“法曲”纳入宫廷音乐中,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一种俗乐。它源于民间,与相和歌、清商乐等有直接的关联。唐玄宗所创作的《霓裳羽衣曲》歌舞大曲的道教作品,通过乐曲、歌声、舞蹈三者层次递进和同步进行的方法及节奏节拍上强弱、刚柔、急缓、动静的幻化对比,创造出独特的形式美。《霓裳羽衣曲》有一部分内容采用的是“法曲”,是燕乐大曲中道教音乐清丽超脱色彩的一个特点。一般认为是唐玄宗在根据西凉都督杨敬述进献的印度法曲《婆罗门曲》基础上创作改编而成。这是一首具有“西凉大曲”音乐风格的作品。[2]
唐代汇聚了南北朝三百年乐舞和乐歌的资源,呈现出了中国歌、舞、乐历史上的一个光彩灿烂的音乐盛世。唐代燕乐以歌舞大曲为主体,建立在以多种民族音乐融合的多元化基础上。统治阶层对外交流的态度与喜闻乐见的大型歌舞音乐形式使燕乐著名的乐曲名声远播。创造出在我国封建社会音乐艺术水平发展的黄金时代,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不可估计的宝藏。(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音乐家;成功;天赋;志趣;人格;意志;能力;实践
0 引言
艺术家是有很多种成功标准的,但无论如何都要为社会的繁荣进步服务。音乐家的成功由诸多因素构成,本文将从人们对“成功”概念的价值期待以及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质音乐家应具备的基本因素进行探讨。
1 狭义上的成功音乐家
庄子有言:你如果是位大使,为国捐躯,成就两江和平,那你就是成功的;如果你是名将军,打胜仗就是成功,如果你是商人,能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获得利润并且回报社会,那就是成功。每个人的成功都不一样,如果你是学生,认真学习,完成学业,那就是你的成功。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音乐家的成功与否就是由是否符合本民族期待的角色标准来决定。音乐家的成功最终是要促进本民族艺术的发展。不仅如此,还应把握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为此肩负起重任,发挥出才能,用音乐实践发挥出音乐的内涵和价值,感化人们的灵魂,推动社会发展,进行音乐普及。一方面要提升自我价值和地位,就要有反映社会的有价值的作品,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不贪图名利。另一方面要实现社会价值,顾及他人,回报社会,得到人民的认可。从音乐家的内在标准看,就是要执着、坚持、求新,目标明确并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己,这就是音乐家的成功。
虽然如此,音乐家成功来源于他做出的成就,既然音乐家是用审美的形式去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那么他就应该在艺术教育上有所成就,如萧友梅在上海国立音乐院,任教务主任,他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为创立和发展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做出重要贡献。“其次,音乐家的成就还来源于有较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刻富有价值的审美作品,通过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地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培养懂美的大众,如《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最后一部大型作品,是他创作的总结。这是贝多芬规模最宏大、形象最丰富的交响乐,它充满了关于人类命运的思考,充满了人类对争取自由、从苦难到欢乐、从斗争到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念。”[1]
2 浅谈音乐家成功的因素
2.1 音乐家的天赋义秉和爱好志趣
“在音乐领域,很容易出现才能早熟。” [2] “所谓才能早熟就是各种能力地结合在个体早期就表现出来。” [2]比如莫扎特很小就会作曲、写交响乐,甚至写歌剧;譬如:郑小英小时候不断从参加小活动开始,培养能力并且从小学习各种乐器,不仅多才多艺,而且知识广博;她从小表现出很好的组织能力。很多音乐家早期都是多才多艺的,这种才能早熟并不是偶然,而是靠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教育结合得以实现的。“原因在于人有两种能力,一种是潜力,就是指所谓的天赋,它是靠遗传获得。[2]”如胎教就对音乐家的天赋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母亲在怀胎时有针对性的听一些音乐或学习演奏乐器,这对胎儿音乐感觉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如周广仁先生,母亲怀胎时学习钢琴对她有启蒙作用,其一出生就对音乐极其敏感。人还有第二种能力,就是人的现有能力,它是与后天的环境、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有关。[2]一个人的潜在能力能否转化为现有能力就要看后天的勤奋努力,所以说音乐家的成就不在于你有多大的天赋,当然有天赋只是一个前提,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很多音乐家的成功并不是靠天赋,有很多极有天赋的人由于意志不够,一生平庸无为。
音乐家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是很重要的。如果教育起步的越早,受益也越大。[2]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是在幼儿时期,智力在1到4岁会发展50%,4到8岁发展30%的智力,8到12岁发展另20%的,随后智力随年龄呈负加速变化;[2]早期教育是超常儿童形成的条件,也是人的某些能力发展的时期,如音乐能力。周广仁4岁在上海的一家德国威廉大帝学校受到很好的音乐早期教育,为以后取得巨大成就打下基础;[3]萧友梅5岁开始随父读书,早期教育很早,后来入新式私塾灌根草堂,接受传统的“四书”算术教育,同时学习英文和日文,从小就打下了较好的国学和外文基础,为他之后留学学习音乐打下基础。[4]
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你奋斗最好的目标。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想探究的活动或事物,是人们所真正关心的,所想的,是人们做某种事的精神动力。[5]不光是音乐家,任何人都要经历兴趣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有趣,是做事入门的第一步;[5]周广仁先生幼年阶段的音乐启蒙是从她遇到一位引导她兴趣的老师开始。郑小英在父母的教育下,6岁学钢琴,音乐感和舞蹈感极强的妈妈,是她最初的启蒙老师。在她练琴的时候,妈妈是常常伴随着音乐起舞,这引发了小英浓厚的音乐兴趣。 第二阶段是乐趣,是一种中级的兴趣,[5]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更加持之以恒。《心理学》一书上说:“巴埔洛夫依据两种信号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点,区分出了三种‘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第一信号系统占相对优势的――艺术型,第二信号系统占相对优势的――思维型,以及最后的中间型――两种信号系统相对平衡。艺术型的特点是直接印象的鲜明性,知觉和记忆的形象性,想象的丰富性,思维型则倾向于分析和系统化,倾向于比较概括和比较抽象的思维,但大多数人倾向于中间型。[6]而音乐家从小对乐趣的坚持,使音乐家形成了一种思维――艺术型占优势的思维,这种思维是音乐家从小长期的坚持习惯中养成,更有利于使音乐变为音乐家早期的长处,是音乐家的必备。第三阶段是一个人从乐趣转化为志趣,是一种高级的兴趣,[5]它联系着事业的志向目标。音乐家A从小极其热爱琵琶,他说他一生的热爱就是她,迷恋着琵琶事业,这就是志趣,它决定了一生的方向,是一生幸福的源泉。
2.2 音乐家积极的人格、心态与坚强的意志
音乐家之所以成家,是因为他所付出的超越了常人的范围。除了对艺术的热爱使他能够从付出的艰辛中获得快乐,除此之外,就是他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坚强意志。音乐家必须经过不断的苦练,必须勤奋才能有所成就。所谓意志是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行为中遇到难以克制的干扰和阻碍,都是音乐家所要面对的挫折,只有坚强的意志才有可能达到成功。首先,坚强的意志取决于承受挫折的能力,这种能力则由对待挫折的态度,即积极的心态决定,也取决于应对挫折的行为方法。[2]瓦尔特・辟斯顿在《对位法》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体现了一位艺术家的意志,他说:“除了知识与经验以外,我们还需要耐心、恒心,和力争成功的坚强意志。最后还要奉告的是:不论问题如何复杂,我们都要有一股不达到音乐效果的真正高标准就决不罢休的劲头,真正的考验是乐曲的音乐实效。”[6]很多音乐家都遭遇了很多困难,但是不管他们遇到任何不幸和困难,他们都体现出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毅力,体现出他们的机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都心怀希望的改变现状,创造变化,这体现出音乐家强大的逆〖HJ0.75mm〗境商。是一位爱憎分明的音乐家,遇到不公恶事,他总是挺身而出,因参加了左翼组织《自由运动大同盟》,入狱三年,服役期间,和后来成为“左联五烈士”的李柔石、何孟雄、胡左频等同狱,这些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使他受到深刻的教育,后来又因为为改善狱中伙食,他与几位难友发动了绝食斗争,虽然胜利,但因被人出卖而受到残酷折磨。在这一过程中,屡遭挫折的他,只能靠面对残酷折磨所选择的大无畏精神来支撑,这就是所谓的积极心态。
事实上在采访一位音乐家后,我体会到对于事情,无论大小都是一样,想做大事不是空口凭说,而是从小事积累,能做一件成功的事,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积极进取,任何事都难不倒。说到一位艺术家的故事,我只想告诉人们,做一件事可以成功的人,做任何事都是同一个道理,都是一个意志的过程。这位艺术家酷爱艺术,尤其热爱琵琶,因没考上大学,就上了一所水利中专学校,毕业后被分派到刘家峡水电厂,为了刘家峡一项工程能在1959年截流,作为一名技术员,在一线一连奋战7天7夜,好几次差点有生命危险,但他凭着坚强的信念,不屈不挠的苦干,解决了其他工人都畏惧的问题。终于在1959年的最后一天为祖国争分夺秒完成了重大任务,使得工程按期竣工。经历了这么多困难,他从艺了,凭着自己的琵琶技能,在艺术团担任了琵琶演员。通过兴修水利工程,他认为干什么事都一样,都需要勤奋、耐心、吃苦、钻研、思考、不屈不挠、有信心、不怕困难等精神,形成一种积极的人格特点。音乐家的成就首先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这种积极的心态和人格。
2.3 音乐家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培养
拉威尔说过:“我的目标是技术完美,因为我确知这一目标永远无法达到,所以我要求自己不断向它靠近。”[7]可见音乐家必须技术接近完美。不光是音乐家,当今社会的竞争主要是特殊能力的竞争。特殊能力指从事专业活动的能力,专家就是这种在特定领域的精英。音乐家也不例外,他们在艺术领域的专业能力是要鹤立鸡群的。格里埃尔在《作曲家的专业和青年作曲家的培养》一书中曾说过:“学习,这就是说,永远向自己提出新的任务,永远不满足于已得的成就,永远力求前进。”[7]因此,学习对于音乐家专业才能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音乐家不是音乐匠,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学问,如作曲家应该十分熟悉各国的创作音乐,了解各种创作流派,应该历史地看问题,找出每一个创作流派的本质内在的东西,不断吸取营养,因此要不断探索学习思考的。除了技术的精湛,知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有人说过:“伟大的钢琴家鲁宾什坦和李斯特有渊博的知识,他们对包括全部分支的钢琴文献进行了研究,他们知道音乐发展的每个阶段,他们之所以在音乐上有巨大的飞跃,原因就在这里,他们的伟大并不在于他们获得技术的空壳,而是由于他们掌握了知识。”知识指导人们的活动,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这是他们成功的因素之一。
音乐家和明星的区别也在这里。在采访了一些人时,他们普遍认为明星的基础文化素质偏低,不具有实效性,他们自我感觉良好,更多的是炒作和利益,不会有好的表现现代社会的作品,作品不细腻和深刻,他们的作品只顺应社会中一类人,满足人们的空虚,不具备高尚的宣传力和感染力,是一种名声的追求,并没有体现出艺术的真正价值。音乐是陶冶心灵的,作为一门艺术,有教育的功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东西。艺术家是艺术的载体,是要有学问的。这种学问小的目的是为顾及他人的,大的方面是要为人民造福的;艺术家还要有道德的。艺术本身是属于大众的,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功利为名声,要学会控制自己;所以艺术家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这种修养是建立在博览群书,融入生活和社会,勤于实践,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既有小爱,对爱情对亲人真诚的爱,又要有大爱,对生活对艺术对祖国的爱,还有非国界的爱;既要视野开阔,培养社会素养,又要热爱周围的人和事,对生活中的现象有特殊的理解,同时善于捕捉。
2.4 音乐家的音乐实践与生活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除了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外,音乐实践对于音乐家能力的形成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所谓“施用累能”就是这个道理。[2]音乐家的实践可以培养专业能力。音乐家的音乐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音乐家相应能力的高度发展。曾经听过琵琶演奏家吴玉霞的讲座,作为艺术家的她提到:她成功的一方面不仅由于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积累,及博览群书有了很高的文化修养;还因为她从小练琴十分刻苦,每天忘我的练琴及对乐曲和技术的不断思索,不管是比赛还是演出,积累了她丰富的表演经验和能力,直到中年时期,她还是一直不断实践,使她对琵琶的演奏控制能力发展得到完善,无论在音色、技术、音准、强弱、韵味,所表达的情感等对曲子的各种因素的控制能力都逐渐积累起来。
3 培养音乐家的中国文化特质
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是最世界性的。鲁迅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8]所以,走向世界的东西绝不是用模仿得来的。所以中国的音乐家必须具备中国的文化特质,具有中国民族性,才能创作出被世界所共赏的,即具有民族特色又表现出人类的共同美的作品。这就要求音乐家必须又继承中国的文化,又不断学习各国的优秀文化,不断创新。所以在形成民族性方面,不仅多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更应该开阔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抓住灵感搞创作。真正的音乐家都是在民族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积累民族特质的。同时,把世界性的也注入民族的血液里去,形成独到的艺术风格和形式。所以,音乐家必须在成长中培养坚韧的毅力和积极的人格,培养优秀的才能,开阔眼界,热爱中国文化,扎根民族特色,不仅使民族得以发扬,而且用各国之长补己之短,使世界和中国的交融,创新出新的艺术。
4 音乐家给青少年的建议
(1)不管你是想从事音乐的哪一领域,也不论你的伟大理想是什么,能力首先是做任何活动的前提,你能做什么事,你就应具有相关的能力,所以多去实践吧,除了刻苦学习知识,尤其是特殊专业知识,来指导活动,还要不断从事社会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就像音乐家,很善于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激情基于理论,表演体现学识 。
(2)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养成良好的艺术作风,有一个端正的态度,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与周围人交流生活,从生活中感悟和捕捉,不断积累创作素材,丰富内心情感世界,在平时的生活中,崇尚真善美,积累并养成良好的性格,并与社会融洽;开阔眼界,培养博大的胸怀。
(3)有一个成功人士认为他成功来源于他一生中遇到了一些好的导师,因此,多交能力好的良师益友,他们会使你跟他们一样。也要善于虚心向你的导师学习专业,按他的指导努力完善自我。
(4)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意志,要培养独立、果断、自制的良好意志品质,克服不良的意志品质,如怯懦、武断、容易受别人影响等特点。要勇于实践、敢于与挫折抗争,持之以恒,不断坚持,不言放弃、有主见、有信心等。只有在挫折中看到光明,善于控制不良情绪,受一次挫折受一次磨炼,才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百折不挠的意志。
参考文献:
[1] 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 彭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家第四卷[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4] 李岚清.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朱同.你身边的心理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6] 郭振华.文艺心理学[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7] 刘智强.音乐与人生[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8] 鲁迅.革命的时代――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ZK)〗
关键词:饮食,文化,风俗,仪式
在中国,尤其是在北方地区,人们普遍喜欢吃面食,在现在的华北和西北一带人们几乎每天都是吃面食,人们把白面做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做成不同的食品。本文是通过对山东胶州湾一带的调查了解,试图分析总结当地人为什么喜欢吃“馍馍”,并且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总结出由普通的饮食——“馍馍”,对山东胶州湾一带的饮食习惯有个总结,并且对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饮食文化并且能够延续至今,在当今的社会还得到了发扬光大,达到了很好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探讨中国饮食文化,通过全面介绍山东馒头的由来,特点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今社会人们又重新对传统的文化有了深刻反思,对传统的文化有了重新的认识,由此社会、政府及个人对此进行了发展,从中获取有益的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地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项目进行开发,并且通过一些宣传使普通大众对此有了重新的认识。本文就是要通过对山东胶州湾一带的“馍馍”进行阐述,分析,研究其中由普通的饮食所引起的文化现象。
二、胶州湾一带的人们喜欢吃“馍馍”的原因
1.自然原因。胶州湾地处山东半岛,也就是华北平原之内。本区域的农业灌溉水源不是充足,春季时候气温上升地快,水分蒸发量大,容易造成春旱,冬季气温不低,适宜种植冬小麦。所以本区域种植有大量的小麦。这种自然条件使得当地保留了大量的农田,而且至今这种农业形势保持持续的发展。
2.经济原因。本地区的人口非常多,尤其农村地区。所以本地区的人们自古就有吃“馍馍”的习惯,因为这种面食能够极大地程度上解决人们温饱的问题。另外本地区地处黄海北部,人们都有出海捕鱼的习惯,所以在出海之前当地人都会举行一些祭海的仪式,起初人们都是用一些牲口,后来才演变成用做成各式形状的“馍馍”在代替牲口。
3.社会原因。本区古代时期是战乱频繁之地,当地人们为了求得平安,就会举行祭拜仪式,因为离海近,人们对大海有一种敬畏之心,当地人喜欢出海捕鱼,想从大海中获得食物,所以就在出海之前举行一些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这种行为逐渐演化成为一种风俗习惯。论文大全。到现在,在当地农村每家每户都会在一些节日的时候做各种各样的馍馍,表达自己的心情。论文大全。
三、馍馍——从一种食物是如何变成一种风俗习惯的
馍馍,作为胶州湾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食物,在人们心中早已有了一定的地位。在当地,据笔者调查了解人们不仅仅把它当做一种食物,而是有了艺术的加工。在当地的农户家里人们会有一些木材做成刻有各式形状的磕子,然后再用面做成各式各样形状的馍馍,有些人还会在馍馍上面涂上颜色,做成各种小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种花样面塑非常有名,逢年过节或农家喜庆之时,手巧的农妇都要做些好吃中看的花样“饽饽”庆贺吉日。但手工制作花样饽饽费时费力,一般手艺很难做好。于是,人们便用梨木、莱果木雕刻出专用的模子——饽饽磕子来磕制面食。这种方法工序简便,磕出来的饽饽纹理清晰、花样好看,很受农家妇女的喜爱。论文大全。农村家庭一般都有几件或成套的“饽饽磕子”。这种磕子被民间美术家赞为一绝,后来流传国内外。这种馍馍磕子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已经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市场经济时期,人们普遍有了商品意识,有些当地人就会利用馍馍的特点作为卖点,使之形成一种商品。随着改革开放,人们对于传统的东西有了新的认识,逐步把的仪式恢复了,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地的祭海仪式又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在一些特定的日期都会举行大型的祭海仪式。随着这种活动的逐步开展,当地人们对于传统的馍馍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开始从普通的食物转变成为了一种风俗习惯。
四、传统饮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些年,胶州湾馍馍的饮食文化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也逐渐地传播到了周边地区,这种文化形式也逐渐被许多人了解认识。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兴起,政府的大量宣传,使得这种饮食文化逐步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牌,作为宣传胶州地区的很好的工具,政府通过旅游业的带动,通过高文化产业的方式,让更多的来到这里认识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使得当地的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例如:在一年一度的即墨田横祭海节上,田横镇的大馒头也“出尽风头”。祭海节上的馒头装饰有松树、鲜花,还有龙、凤等花样。当地人说,这种面塑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女人们一到祭海节就研究制作面塑的花样,不断推陈出新,从龙、凤、仙鹤等传统作品发展到熊猫、牡丹花等新花样。据悉,为了给当地人引一条致富之路,田横镇当地政府想尽办法作好馒头文章,包装、注册商标,举行馒头“选美大赛”等,田横馒头也逐渐打出了名气,成为了“香饽饽”。在山东农业商务网上,“田横馒头”也图文并茂地做了展示。
笔者通过对当地的实地走访调查了解总结出一些观点:传统文化意识的回归给传统文化的新发展的机会。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传统的文化有了新的认识,能够充分地发展传统文化的优势,使之成为发展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方法。既然现在人们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那么就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有效地宣传,很好的运作,才能使这种传统的东西合理有意义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欣然接受,并不断地发展下去,做大做强。经济的发展要依靠很好的领导,要依靠强有力的手段,要依靠不断创新的产品,同时也要依靠对于传统、特色的发掘和发展。这样经济就会与文化有机地接合,通过一个合理的平台使其达到利益最大化。
“馍馍”这种饮食文化的发展还是个开始,人们还会不断地创新,通过“馍馍”还会衍生出各式各样的文化和商业形式。通过“馍馍”的发掘和发展,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改变。
参考文献:
[1]hi.baidu.com/482530/blog/item/0f06012d3049cd34349bf7a0.html.
[2] cnr.cn/newscenter/gnxw/200903/t20090321_505278238.html.
中国广播电视网/国内新闻
[3]胡自山等编.中国饮食文化.
[4]庞毅,王敬武.饮食与文化.
[5]王仁湘.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
[6] wanbao.qingdaonews.com/html/2009-04/25/content_2095681.htm青岛晚报/北京人卖王哥庄大馒头.
关键词:隐性知识;显性化;策略研究
1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概述
1.1隐性知识含义、特征及分类
1.1.1隐性知识的含义目前,对知识分类最具权威和最流行的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GD,1996)的分类方法,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是依据知识的属性和传递的难易程度而划分的。显性知识是指通过书籍、报刊、光盘、数据库等载体,能够以语言,文学、数字、图表等清楚地表达的知识,易于编码和存储,便于传播和共享。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的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非编码型知识。
1.1.2隐性知识的特征①隐性知识的内隐性。内隐性是指隐性知识以某种潜在形式隐含于个体的意识之中,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技术、诀窍,团队默契和组织文化等形式存在,难以用文字、语言、图表等形式加以明确表达。②隐性知识的专有性。专有性是指隐性知识属体在占有上的垄断性的及运用上的专属性,表现为:一是除非通过学习和亲身实践,否则某一属体的隐性知识难以转移给另一属体;二是掌握某一隐性知识的属体转换方向去掌握另一类自己未曾拥有的隐性知识,所付成本高昂。③隐性知识的难以模仿性。隐性知识的难模仿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过程参与性、完整性和不明确性。④隐性知识具有路径依赖性。隐性知识的积累必须以一定的隐性知识存量为基础,缺乏相关的隐性知识积累,企业无从习得和吸收其它知识。企业的增量隐性知识严格依赖于企业的存量隐性知识,这就是隐性知识所表现出来的路径依赖性。
1.1.3隐性知识的分类①员工个体的隐性知识。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它也不易用语言表达,是个人长期创造和积累的结果,它存在于所有者的潜在素质中,与所有者的性格、经历、年龄、修养等因素有关。②团队层面的隐性知识。团队中的个体由于彼此紧密的互动和直接沟通,通过模仿与练习、感悟和领会,形成彼此能够会意却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③企业层面的隐性知识。根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原理,企业的隐性知识既不能脱离企业中的个体和团队的知识而独立存在,又不是个体或团队隐性知识的简单加总,其具有单个个体和团队所无法具有的知识特质。
1.2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运行机理
1.2.1员工个体之间隐性知识显性化分析对于可以显性化的隐性知识,经过挖掘、整理和总结等方式外在化后,在员工个体之间交流共享。
1.2.2员工个体与团队之间隐性知识显性化分析员工个体与团队之间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是双向进行的,有两条途径:第一,是对某些可显性化的个体隐性知识尽量显性化和编码化,通过外在化模式高效交流从而转化为团队的显性知识。第二,是对难以显性化的团队隐性知识,可通过组织学习方式便于团队对员工个体的影响和员工自己的感悟,以社会化方式流动与转化为个体隐性知识,而对其中某些可显性化的团队隐性知识尽量总结并编码化,形成员工的工作惯例和准则,这就转化为个体显性知识。
1.2.3员工个体与企业组织之间隐性知识显性化分析对于员工个体某些可显性化的隐性知识通过综合化方式,不断系统化,与企业组织拥有的多种知识有效整合,从而转化为企业组织的显性知识。
当然,在分析企业隐性知识运行机理时,其中团队与团队之间、团队与企业组织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组织也存在着隐性知识相互显化的过程,在此,我们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故此简略。本文讨论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这一论题,特指员工个体的隐性知识显化出来为企业所共享,因此,选取从员工个体角度,来探讨隐性知识显性化运行机理,做了以上三种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制约因素
2.1隐性知识客体特征的局限
2.1.1隐性知识的内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和难以规范化的各种内隐性知识,也很难用文字、语言、图表等形式加以精确表述。从而导致其在表达、收集和交流方面的困难,影响隐性知识显性化工作的开展。
2.1.2隐性知识的难以度量由于隐性知识难以定型化、结构化、编码化,很难找到具体有效的评价标准、手段、方法及工具对其进行精确的度量。隐性知识在运用过程中,受主观性影响非常大,显化出来的隐性知识成效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所有者的意识,容易导致机会主义产生,使得对其进行监督难或者说监督成本高。
2.2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环境制约
2.2.1技术环境制约技术环境是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计算机网络使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扁平化,营造了隐性知识共享的环境,共享由隐性知识显性化而形成的新的“知识资本”。但是,我国企业对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尚处在起步阶段,专门从事企业知识管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人员相当缺乏,且企业业内人士重视不够。
2.2.2企业组织方面的问题①组织结构。要有效利用隐性知识的重大作用,组织决策权的转移势必会导致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趋势。科层组织结构分工细致,从而导致整体事物的分割,将系统的工作流程分割成不同的岗位,造成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整体知识分割为若干“知识片段”;由于科层组织管理严密、内部层次必将增多,从而延长垂直的信息沟通渠道,阻碍了员工、团队和组织相互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流与传递,也阻碍了他们利用自己独特的洞察力对瞬间变化的市场信息的掌握。②组织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常规和规范往往为企业理解和处理熟悉与不熟悉的情况的方式方法定型,于是可能形成企业的思维定势,使成员的创新性思维僵化,从而抑制组织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企业知识创新的障碍。③缺乏有效的组合激励机制。企业员工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来之不易,涉及到是否愿意交流的问题,“只许激励、不可压榨”。激励机制是否合理,对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有极大的影响。我国企业尚未建立由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激励形成的高效组合激励机制,严重阻碍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顺利进行。④缺少知识主导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隐性知识流动、转化与创新有巨大的影响。我国企业内部缺少一种能促进知识流动、转化与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远未形成较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知识主导型的企业文化。⑤员工的独占心理。“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这是对拥有“绝技”的隐性知识所有者在显化知识时独占心理的描述。我国企业“知识交易”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隐性知识员工知识交易后的价值得不到保证,促使掌握隐性知识的员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3解决政策和建议
3.1政府的宏观政策
3.1.1健全隐性知识产权交易①隐性知识产权的界定。通过隐性知识产权的界定,使隐性知识所有者这一人力资本载体拥有隐性知识产权,并能自由处置其隐性知识,实现其隐性知识的供给主体由国家变为个人;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成为自主的需求主体。②构建隐性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制度。一是隐性知识价格的市场机制调节制,即由隐性知识资本市场的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来形成和调节;二是隐性知识价格由供求双方协商谈料来决定。③构建隐性知识产权市场的服务体系。首先,社会应该建立多种中介服务机构,为隐性知识这一人力资本价值的确认提供服务。其次,国家应该为企业,提供一个完善的制度框架,最后,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实行多种分配形式,为隐性知识这一人力资本价值的量化提供多种形式。④健全隐性知识产权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政府应通过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如对隐性知识投资、开发、使用、流动、交易等方面的法规和管理机制来保证隐性知识产权市场规范和高效地运行。
3.1.2加强隐性知识产权的保护构建隐性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在法律上确认隐性知识产权属于其所有者;在法律上约定公司的整体行为,建立交易主体的约束机制,减少交易双方损害对方权益的行为。提高隐性知识产权的法律地位,使隐性知识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享有同样的权力。
3.2企业的微观措施
3.2.1创建适合的“场所”和利用适合的传播方式我国企业应加快创建各种适合的“场所”,为隐性知识显性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企业可以将拥有特殊知识与能力的一些人组成各种项目小组,让他们在互动场所中彼此相互启发,将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和多维空间的“知识社区”。利用“总结”等方式对交流与转化隐性知识也具有重要帮助。
3.2.2改革与创新企业组织体制我国企业应改革与创新组织体制,尽快建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大趋势要求的团队与等级制相结合的学习型组织。既可以实现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柔性化和网络化,加快企业各种知识的交流、转化和创新,又可避免“退化的风险”。企业还应设立知识主管等知识管理人员,组建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对隐性知识实施高效的间接性管理,促进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
3.2.3建立组合激励机制企业应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采取平衡高效的组合激励措施,对那些贡献出隐性知识的个人、团体、部门进行相应物质或精神激励,来促进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通过确立知识合同来引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并给予法律或法律意义上的认可,从而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司与员工间协调共进。同时,对于创新性高、价值大的隐性知识成果,通过帮助创新员工申请知识专利的方式来保护其利益,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4营造知识主导型企业文化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远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尽快营造一个知识主导型企业文化,创造一种能促进学习、交流、转化和创新知识的良好氛围,是加快企业隐性知识流动、转化与创新的关键措施之一。
4结论
企业是一个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的知识集合,企业内部存在一个知识整体市场,在隐性知识子市场中,交易双方分别为隐性知识提供方与隐性知识需求者。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实质上就是隐性知识交易双方基于各自价值与风险上进行的博弈过程。在企业中,隐性知识作为稀缺而又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形式,要促使隐性知识显化出来,必须对隐性知识主体采取组合激励。当然,企业要真正最大程度上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还得有赖于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法律体系、文化体系等社会总体制度环境的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励隐性知识所有者显化其知识,形成知识传播、扩散、共享和创造,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进而促进整个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刨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程德俊.知识的分布与组织结构的变革[J].南开管理评论.2001.(3).
[3]李毅,熊阳武.知识管理、激励与组织学习[J].南开管理评论.2001.(3).
[4]张庆普,李志超.试论企业隐性知识管理[J].学习与探索.2002.(4).
[5]张方华,林仁方,陈劲.企业的社会资本与隐性知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6).
一、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环境
高校音乐教育的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和情操而进行的,同时也是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音乐教育水平来说,还有非常多的弊端需要去完善。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音乐课程是非常单调的,尽管内容比较多但并不具有多样化,特别是没有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性的音乐内容,以及世界上的各种地方性的音乐内容也鲜少涉及,除了一些对音乐比较有兴趣的学生之外,学生接触到的音乐知识实在是少得有限。另外,从高校的音乐课堂上经常见到的教学模式来考虑的话,依然是以老师直接的传递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致学生无法掌握音乐的内涵,因此将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我们的高校音乐教育非常迫切的需要进行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这也是新课改以后势在必行的。
二、高校中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高校的素质教育当中,进行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是社会发展大方向的需求,同时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主要要求,更加是对高校学生的负责。通常情况下,高校音乐教育中进行多元化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环境当中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进而让学生能够提高对知识的更新能力。如今音乐课已经不再单纯的是艺术领域的一项课程,它在素质教育当中需要担任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放松大脑,促进活跃的思维模式,音乐是欣赏类的学科,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沟通和模仿,更是一种活跃的精神活动,通过音乐可以表达出一些无法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的情绪。
因此,在高校当中开展一些涵盖多种文化的音乐内容的课程,非常利于培养学生认知多样性文化,让学生通过音乐课程来培养出比较好的情操,提高艺术修养,从侧面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的质量,同时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怎样在高校中开展包含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高校的音乐教育过程当中,开展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需要进行比较系统且广泛的改革的,因此在高校进行相关的音乐教育基本上是要从这样几方面入手的。
(一)完善体制,构建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
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完善相关的教育制度,特别是音乐教育方面的教育制度,以此来保护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能够顺利进行。相对的,教育学领域的学者们也要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地促进音乐教学能够开展和顺利的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音乐老师也可以将一些具有地区特色或民族特色的音乐适当的带进课堂当中,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各个地区的各种不同的音乐文化,带动学生们对音乐课的学习热情,在这基础之上再开展纯理论相关的教学活动。
(二)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水平
在具体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进行过程当中,首先需要保证音乐老师能够先了解多元文化的音乐教学意义,同时构建比较正面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授课的老师除了需要一定的纯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之外,同时还需要有非常正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能够在音乐课堂的教学当中主动积极的去学习,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比较创新的途径来获取知识,并且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个性,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高校当中进行音乐类课程的培训,不仅是需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传承文化的过程。因此发展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也是在指导学生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
(三)提高音乐的学习主动性
在高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模式,传统的教学过程只强调学习而不注重交流,这种缺少沟通和交流的学习,是比较单一且没有趣味性的。在我们进行高校的音乐教学当中,如果只是单纯的依赖我们说的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方法也是无法达到具体的教学目的的,因此我们在开展这项教学方式的过程当中,也要适当的加强音乐知识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参加更多的具有实际作用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和体会,同时也为未来的音乐教学模式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
一、模因论
模因(meme)一词首次由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提出。其将“模因”定义为“文化传承的单位,假设它是类似于粒子性基因,它在文化环境中,凭借其表现型对自身的生存和复制的影响而被自然的选择”。模因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单位,或文化模仿的单位”。模因通过复制或模仿传播,传播的载体是大脑,而传播的工具是语言。以此类推,文化负载词作为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模因”如同“基因”一样,可以复制,所以,“模因”可以通过模仿和复制来实现文化的传播。翻译活动的本质其实就是信息之间的交流传播,在中译英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可以在模因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活动,做到文化信息的保留和传递。
二、模因论视角下汉译英文化负载词英译原则
文化负载词反映了一国特有的文化,这类词是文化差异在语言层面上最直接、最明显的反映,所以,正确翻译文化负载词能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对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类文化负载词在汉译英过程中,源语文本负载着中国文化特色。在模因论视角下,作者认为汉译英文化负载词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异化策略是最主要的模因传播的手段。此策略的应用能最大限度保留汉语文化负载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文化负载词英译中,译者应尽可能采用异化策略,以保留源语文化,并让其成功输出。富含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文化负载词是模因的基本单位,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得以传播,采取异化策略是最有效的。
其次,归化策略是一种跨文化交际中可取的方法。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多文化存在于源语中,采取异化策略翻译,不仅译文晦涩难懂,而且让目的语接受者置身于摸不着头脑的境地。为了避免强烈的文化冲突,译者可以适当地运用归化策略,让译本能够更好地被目的语读者接受,这样也达到了文化信息传递的目的。
三、模因论指导下文化负载词中译英的翻译方法
从模因论视角看,文化负载词英译应遵循异化为主、辅之归化的原则,运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实现中国文化的输出和传播,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中国,从而推进跨文化交流。
(一)直译
所谓跨文化交流就是意在通过交流,让各方学习了解到另一方的特有文化,给自己的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活力。直译能够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信息,这样可以使译本更易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接受。
举例如下。
(1)少不入广。
One shouldn’t visit Kwangtung in one’s youth.
(2)鸿案相庄廿有三年。
We remained courteous to each other for twenty-three years of our married life like Liang Huang and Meng Kuang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在例(1)中,讲述的是沈复四处游览。当他来到广州的时候,看见了风景如画的广州,连连感叹,想到了古语――少不入广,这里的“广”是中国特有的一个地名,指的是现在广东一带,林语堂采取直译的方法,直接翻译了这个地名,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
在例(2)中,“鸿案相庄”是中国的古典成语,讲述的是东汉一对恩爱夫妻梁黄和孟光的故事,形容夫妻间感情笃生,林先生采取直译的方法,翻译了两者的名字,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真实形象,而且颇有一股异域的味道。
(二)直译加注
文化负载词承载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意义,直译往往不能确切地传达出来,而直译加注,可以通过加注对译本进行补充说明,交代背景、来源等,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源语文化模因,还便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
举例如下。
(3)余自以为无花不识,至此仅识十之六七,询其名,有《群芳谱》所未载者,或土音之不同欤?
I had always prided myself for knowing every variety of flower, but here I found that thirty or forty percent of the flowers were unknown to me. I asked for their names and found that some of them were never recorded in the Ch’unfangp’u (Dictionary of Flowers), perhaps accountable through the difference of dialects.
(4)黄巢至此,照为猿猴形,纵火焚之,故不复现。
Local tradition has it that this mirror could reflect one’s previous existence and that when Huangch’ao (The great bandit chief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arrived here, he saw in it his own image in tha shape of a monkey and was so infuriated that he set fire to it, so from that time on, the stone mirror has lost its occult properties.
在例(3)中《群芳谱》是很关键的一个名词,它是一本收录了很多花名的书,作者在这里直译且加注,这样让目的语读者一看就能明白。
在例(4)中“黄巢”是中国唐朝历史中的一个人物,即使译者注释得确实不准确,但是,可以体现出译者在此想保留中国文化符号,解释了这是中国的历史人物而不是其他国家的人物,让目的语读者又多了解一个中国历史人物。
(三)音译
音译是一种在目的语中采用相同或近似于源语发音的翻译方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很多汉译英中,不能找到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于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都采取了音译。如翻译“麻将”“豆腐”“风水”等时,起初都采用异化策略,分别译为“mahjong”“tofu”“fengshui”。音译不仅能给目的语增加新的词汇,还能保留原文文化的内涵,可谓两全其美。
举例如下。
(5)服余衣长一寸又半,于腰间折而缝之,外加马褂。
As my gown was found to be an inch and a half too long, she tucked it round the waist and put on a makua on top.
(6)芸曰:“非也。妾见市中卖混沌者,其担锅、灶无不备……”
Yun said:”I have seen wonton sellers in the streets who carry along a stove and a 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