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护理质量分析

时间:2022-10-08 10:37:12

导语:在护理质量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护理质量分析

第1篇

【关键词】 慢性疾病;社区护理;管理;质量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6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59-02

当前,我社区人口数量很多,并分散不均匀,慢性病患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其文化程度偏低,因此在收集患者的资料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还会增加随访的费用,并且我社区的医疗水平和医护人员数量整体不足。然而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体护士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坚持“以服务社区居民为本”,全心全意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旨在给社区居民最好的康复护理和生活照料,还对患者做日常的心理护理工作。在随后的访问中,社区居民对我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了高度的评价,取得了居民的高度信任。对此,我社区服务站并未松懈,继续加强护理的管理工作,让居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好处。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社区卫生服务站在2009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共接收护理了3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段在53岁-72岁,平均年龄为65.3岁,他们的病情程度几乎相同。这32例老年患者之间都接收过医院的专门治疗,现在出院后,由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其实行护理工作。

1.2 护理方法

1.2.1 血压监测 我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星期三都组织专门的护士,在社区服务站门口开设血压监测点,并通知患者定期来测血压,以便了解病情的具体情况,对于行动不便或者家庭居住较远的患者,我服务站也组织护理人员去患者家中上门检查。

1.2.2 血糖监测 我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每个星期五上午对患者进行免费的血糖常规检查,对于未到服务站检查的患者,通过联系后,择日统一检查。

1.2.3 指导服药 老年人记忆力差,很容易忘记服药或不准时服药,现在的药物有很多品种,药品的使用方法、服药时间也辨别不清,这就会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情况。我服务站就组织护士,频繁地给患者打电话,告诉他们一些药品的知识和常识,并且在患者的药品外包装盒上用不同的颜色做标记,让患者以分辨颜色来区分药品,这样方便省时,不容易出错。

1.2.4 指导患者做运动 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加快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以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科学合理的指导患者做运动,比如:散步、舞蹈、打太极拳、简单的球类、健美操等等。运动强度保持中等稍偏下,因为患者合并高血压,就不适宜剧烈运动,防止使病情加重。

1.2.5 开展疾病知识宣传大会 定期在社区活动中心广场开始疾病知识宣传大会,透彻地给患者解析糖尿病和高血压,让他们对疾病有更充分地认识,还要宣传疾病康复的知识,让他们学会自己护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快疾病康复进程。此外,还大力宣传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对疾病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1.3 护理效果判断标准 患者疾病的康复情况和患者对本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 结 果

在经过1年的护理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可随访。其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6.87%,由次可以看出,32例患者对本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护理工作有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这给了我站护理人员最大的信心和高度的信任,护理人员既帮助居民告别了疾病的痛苦,也提升了本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整体水平和声誉。这得益于本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了较好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

3 讨 论

社区护理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以人群作为主体。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服务对象也不仅仅是单个的病人以及其家庭,而是社区中的整个人群,包括健康人群、患病人群和高危人群。社区护理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预防疾病、减少并发症和残障,以延长社区居民的寿命和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广,且护理对象繁多,需要经常深入到社区和患者家庭中单独进行护理工作。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善于认识、分析和处理各种健康问题,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敬业精神。

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去参加知识讲座和专业知识培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对护理的认识程度和对居民的责任心。对于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要及时指正纠正。并定期对患者的满意度和意见调查,以便随时调整护理工作方式。此外,政府部门还应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待遇,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加大社区护理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社区护理的工作中来。还要完善社区护理的各项管理制度,运用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在护士和患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使整个护理工作顺利地进行。

总之,社区护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整体医疗水平,只有努力做好社区护理工作,才能使居民真正享受到国家的医疗改革政策中的益处。政府部门要加大扶持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居民的健康为中心,提高社区的医疗水平,使老百姓拥有健康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庄华.关于社区护理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0,(02).

[2] 夏同霞,晏永慧,杨艳.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08).

第2篇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症 生命质量 护理对策

【Abstract】 Object: 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 (AN) was compared to published norms for the general Chinese people. Methods: 49 AN outpatients or in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the Self-rated medical outcomes study SF-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 Results: The averag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AN patients was worse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people. Conclusions: AN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anorexia nervosa (AN); Quality Of Life (QOF); nursing strategies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是一种以体重明显减轻、闭经、体像障碍和极端追求瘦为特征的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的体重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或者Quetelet体重指数为l7.5或更低[1,2]。本文对AN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49名AN患者。入组标准:①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AN诊断标准,且为主要诊断;②既往无精神疾病史,无精神疾病家族史;③文化程度:小学以上;④年龄≥13岁。其中男性5例,女性44例,年龄13~ 27岁,平均年龄为(17.9±3.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2±2.5)年,平均发病年龄为(16.1±2.1)岁,其中17岁以前发病者29例(59.2%),17岁及以后发病者20例(40.8%)。病程3~180个月,平均病程为(23.3±7.5)月。平均身高(162.7±6.3)mm,平均体重(41.5±6.8)kg,平均体重指数BMI(15.6±2.3)kg/m2。对照组为中国普通人群的常模[3]。

1.2 方法

1.2.1 自制调查表:包括编号、姓名、性别、职业、婚姻、文化程度、身高、体重、起病年龄、总病程、起病诱因、目前诊断、治疗情况(种类、疗效)等,均由研究小组成员在入组当天询问患者后填写。

1.2.2 生命质量评定:采用SF-36量表[4],评价AN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包括生理健康(前四个维度)和精神健康(第五到第八个维度)两个方面的8个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另外尚有一个条目为自评健康变化(HT),不进行统计分析。其计分方法是根据各条目不同的权重,计算分量表中各条目积分之和,得到分量表的粗积分,将粗积分转换为0到100的标准分。分数越高,表明该方面的功能状况越好,生命质量越高。测得的结果与适用于中国普通人群的常模进行对照。

1.3 统计分析:使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资料分析,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AN患者SF-36 量表各维度分数与中国常模比较 AN组SF-36量表分值与正常人群相比,在RP、GH、SF、RE和MH维度分数均低于普通人群,而且均有显著意义(P <0.01)。 (见表1)

表1 AN患者SF-36 量表各维度分数与中国常模比较

3 护理对策

3.1制定整体护理计划 神经性厌食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设计护理治疗模式对疾病的疗效及预后极为重要。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在心理疏导和常规心理护理的同时采用生物反馈、音乐放松综合性治疗和护理[5]。随着病情逐渐好转,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如跳绳、打扑克牌、唱歌、韵律操、室内游戏、外出散步等,逐渐增加患者活动量,以分散患者注意力,调节不良情绪。

3.2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住院时不配合治疗,95%患者出现对立情绪。因此,我们针对患者的年龄、心理特征、发育特点首先开展心理护理。支持性心理护理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患者入院后,护士要主动热情接待,并与其谈心,态度要亲切和蔼,语言热情诚恳,使其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以便深刻的了解其内心世界,以对症施护[6]。有计划地向患者介绍正常的生长发育、健康营养、标准体重知识及营养缺乏对生长发育的危害等。同时,积极创造陪护和探视条件,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取得信任与配合。

3.3 加强针对性饮食护理,逐渐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由于患者长时间厌食,其胃纳降低,对患者进食品种及量均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循序渐进的食疗计划。对患者进食的改善给予及时鼓励,逐步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7]。入院初期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少量多餐易消化的食物,使其逐渐适应。对于不吃的患者给予耐心劝说,但不能强迫喂饭,以免增加精神刺激。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也很重要。督导患者按时作息,定时进餐,采取共同进餐,专人看护的方式。吃饭时有意识地避免谈论与体重有关的话题,而多谈论患者喜欢的话题来分散其注意力。进餐后一段时间仍需密切观察病人,防止其诱发呕吐。注意食谱的搭配,不可随意吃零食,尤其在进食间隔期间不可吃过多糖果,以免影响正常食欲。

3.4体重护理 给患者讲解饮食与营养对人体的作用与重要性,告知患者不同年龄和身高都有所需的最低体重标准,体霞过重或过轻都属异常情况;每天必须摄人足够的热能和营养素,过分节食可导致营养不良,给躯体功能造成各种损害,对闭经患者讲解闭经对以后生育的影响。定时测量体重,即每天起床后排空膀胱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绘制体重曲线。患者重新进食时体重不宜增加过快,每周增加1.0kg为宜,以免增加患者心理负担[8]。

3.5基础护理 对严重营养不良,导致电解质紊乱及脱水的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和对症护理,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积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解释睡眠的重要性,劝其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量,适量运动以增加体质量,对失眠患者必要时睡前给予安眠药以取得成效。有些患者依从性将发给的药物藏起来或扔掉,所以服药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给药时应仔细观察,确认患者将药服下后再离开。此外对于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还需防止患者将药物积累而顿服自杀[9]。

3.6 建立家庭支持系统 告知家属支持在治疗中的重要性,为帮助患者戒除不良的饮食习惯,安排家属参与制订治疗计划并监督患者进食情况。做好患者父母的健康指导在为患者做好治疗护理的同时选择时机向其父母介绍正确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随时注意纠正患者的不良个性,对患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可过分迁就,也不可采取粗暴的方式给予拒绝,以免激惹患者情绪,出现过激行为。指导父母在患者出院后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让父母扮演既是长辈又是朋友的角色,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合理搭配饮食,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10]。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媒体开放等影响,AN在我国正呈现增多的趋势[11]。AN患者的生命质量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关注。

AN患者的不良进食习惯和不良营养状况常常引发各种医学并发症,对身体造成危害乃至危及生命,其死亡率高达20%[1]。进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它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受损,从而使患者的生命质量下降[12,13]。由于AN复杂的病因和治疗上的困难,通常病程迁延,预后差。较长的病程将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躯体并发病,更多的社会心理功能受损,也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上应该加强包括心理、生活护理,实施整体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是非常关键的措施。

参 考 文 献

[1]Tamburrino MB,McGinnis RA.Anorexia nervosa[J].Panminerva Med,2002;44(4):301—311.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王红妹,李鲁,沈毅.中文版SF-36量表用于杭州市区居民生命质量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

[4]李鲁, 王红妹,沈毅. SF一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2

[5]潘红芬. 神经性厌食症11例临床与护理[J]. 上海医学, 2007

第3篇

【关键词】 质量控制小组;护理记录单;效果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quality control team writing in investigate the the nursing records of quality control,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record a single writing.Methods perfect quality control panel system,well-developed writing nursing records standards,assessment standards,hospital-wide nursing training,through self-examination,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of nursing combined proposed nursing records exist in a single writing process problem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easures.Result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control groups,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record single-writing,writing defect rate decreased(P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team single-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nursing records

作者单位:655700云南省师宗县人民医院内科(马卫芬),

护理部(周国芬)

护理记录单分为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是医疗病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的原始记载[1],更是对危重患者治疗、抢救过程及护理活动的重要记录,具有法律效应。护理记录书写内容是否准确、及时、客观、真实,将直接影响医师诊疗效果及抢救治疗方案,也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标志之一。为适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患者有权复印护理记录”的要求,避免由于护理记录不完善引起的医疗纠纷[2],我院护理部建立了完善质量控制小组体系,对全院各科室的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设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为了保证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加大护理部管理力度,我院于2009年1月成立了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成员由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已取得主管护师职称,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的人员组成,包括护士长1名,责任组长1名,责任护士2~4名。

1.2 质量控制小组的职责 责任护士每日对所负责床位的患者的护理记录单进行记录(包括眉栏、记录日期、时间、医嘱执行的情况、生命体征监测情况、入量、出量、按护理级别巡视患者记录时间、病情,包括患者的主诉、症状、体征、重要检查数据,患者的精神、饮食、睡眠、排泄、皮肤、药物反应以及各种管道是否通畅等),护理措施和实施效果,并做好自我书写质量的检查。责任组长每日对该科的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和危重患者护理单进行检查,主要内容包括:记录的内容是否客观、准确、完整、具体到分钟、秒;统计出入量是否准确;患者接受特殊检查、治疗用药、手术前后应有相应内容的记录; 护理措施落实记录是否完整,是否连惯;病情观察是否突出重点,是否体现动态变化(如主诉、生命体征、皮肤、饮食排泄、用药反应等异常情况);抢救危重患者时医护记录时间、内容是否一致;有无涂改痕迹、字迹是否潦草等。护士长每日对新入院、危重、抢救、手术患者的护理记录进行检查;每周对所有在架病历中的护理记录进行抽查,患者出院后对病历进行终末检查,在质控护士一栏签字后归档。

1.3 制定书写标准和考核标准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院护理记录单书写的管理,确保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护理部根据《云南省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手册》中的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要求 制定了书写标准,考核标准。定期组织全院护士学习规范化标准,考试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深入病房督促护士严格按照标准书写护理记录,对全院的护理记录采取随机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将自查和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在护士长会议上进行反馈,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将每个科室存在的问题形成书面材料下发各科护士长,要求护士长认真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方法,以书面形式上交到护理部,以便督导有针对性地检查措施是否落实,问题是否整改。

1.4 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12月568份归档病历为对照组,其中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368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200份,2009年5月至8月684份归档病历为实验组,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484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200份,两组资料均为住院一周以上 。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护理记录单缺陷发生率比较(例,%)

项目份数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份数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实验组48476(15.70)20036(18.0)

对照组368187(50.81)20098(47.0)

χ2值120.77943.138

P值

2 效果

2.1 质量控制小组的成立,提高了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明显降低了书写缺陷率(见表2)。

2.2 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实施护理质量控制,重新审视了护士观察记录的职责和目的,将无形的病情观察工作转换为有形的内容和标准[3],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及书写护理记录时,能从法律的角度思考问题及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同时也促进护理人员学习和钻研护理业务技术,提高护理记录的合格率。

2.3 加强了医护沟通与合作 护士掌握了客观、及时记录的具体方法和内容,能够早期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准确报告医生,得到医生的重视,为抢救和治疗赢得时间,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表2

护理记录单缺陷分布比效(例,%)

项目实验组(n=684)对照组(n=568)χ2P值

无特殊检查记录86(12.57)342(60.21)313.003

出入量统计错误14(2.04)95(16.72)84.120

观察记录不客观、不真实59(8.62)189(33.27)118.691

观察记录缺乏连续性,未显示动态变化62(9.06)234(41.79)172.032

病情变化无记录、叙述混乱,重点不突出58(8.47)178(31.33)210.387

病情与措施不符,缺乏效果评价78(11.40)206(36.26)109.386

医护记录不一致23(3.36)78(13.70)32.881

字迹潦草,涂、改、刮、粘现象25(3.65)286(50.35)362.443

记录与级别护理不符38(5.55)134(23.59)85.180

未按要求做好时间记录48(7.01)165(29.04)106.687

3 讨论

3.1 增强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 全面质量与持续质量改进,使护士长把质量第一的思想贯穿于护理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护士长的日常工作必须根据质量控制标准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对下发的质量标准进行自查自控,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主动寻找潜在的质量问题。总结制定改进措施,变被动为主动,避免以往应对检查而搞突击的现象。同时,通过护理质量控制的检查评比,及时在护士长会议上公布评比结果,将各科固有优势和差距都展示出来。客观公正地评价及应用竞争机制,激发了护士,增强了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进一步推动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提高。

3.2 提高了护士的观察、记录水平 通过质控护士的检查、指导、培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即培养了低年资、缺乏经验的年轻护士,又规范了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要求,提高了护士的书写记录水平。

3.3 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全面提高 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护理记录质量的全程监控,起到了环节质量控制的目的,加强检查、督促、层层把关是保证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关键,形成自控、互控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为护理记录的正确书写、有效监督提供了系统、全面和可操作的方法[4]。通过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护理长不仅要对每份病历进行质量控制,还要把握不同患者在住院不同阶段的质量控制重点,并且及时总结及评价。护理记录质量控制方法促使护士努力学习,掌握书写方法,提高书写水平。同时,通过护士长的导向作用,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督促其勤观察病情,只有在观察病情的基础上写出的护理记录才能达到真实、客观、及时、准确、完整的标准。护士长对护理记录的质量控制,不能停留在记录本身,还要检查实际的护理效果与记录的相符性,因此,可以督促护士自觉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护理,发现和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及时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当缺陷发生时及时补救,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促进了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全面提高。

护理质量控制的重点是进行过程质量控制,护士是质量控制的基础,要求每个人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尽责的工作局面。

参 考 文 献

[1] 张琳,张淑英.护理记录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分析.护理研究,2004,18(4):649.

[2] 涂勤.护理记录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护理管理杂志,2004,4(7):50-51.

第4篇

儿科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护理质量是关系儿童是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由于儿童本身在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的限制,给儿科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样的现状更加要求护理人员有更加专业化的护理能力,以提高儿科护理的质量。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以及调查研究等方法,分析影响儿科护理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提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

儿科;护理质量;硬性因素;对策分析

儿科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儿童正处于生产发育的过程中,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均处于基础性阶段,尤其是对于患儿而言,对父母的依赖性以及对医院环境的排斥心理都容易使他们对医护人员存在着不配合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难以开展工作,尤其是现代社会家长对儿童的过度疼爱,使得他们容易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护理人员产生冲突,激化医患矛盾。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1影响儿科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

1.1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态度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护理人员而言,较强的职业道德可以使他们在护理工作中热爱本职工作,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对护理工作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有详细的了解,熟悉护理工作的流程。但是,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有些护理人员由于长期从事同一的工作,难免产生疲惫心理,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着急上火的患者家属,护理人员更是力不从心,不仅要搞好护理工作,还要做好家属的“出气筒”,这难免会使得一些护理人员感到委屈,直接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容易激化护患矛盾,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2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作为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懂得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在护理工作中,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护理人员要能够做出及时地反应和解决措施。而面对家属的各种问题,护理人员得有较强的耐心和责任感,以消除家属的疑虑。但是,在实际的儿科护理过程中,有些护理人员存在着业务不熟,专业技术不强,护理工作不能做到轻、快、准。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对患儿的观察不够细致,对病情的变化没有及时掌握,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护理人员,由于经验不足,更容易导致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从而严重影响了儿科护理工作的质量。

1.3相关的环境设置以及硬件设施

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医院,一个舒适的环境对于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儿科护理的工作中,保持环境的安静、干净、整洁,保持合理的温度和适度,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

2提高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的策略

以上,笔者认真分析了影响儿科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在儿科护理的工作中,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力水平,服务态度以及医院的环境卫生等都是影响儿科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护理人员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以提高儿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呢?

2.1强化儿科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都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作为医疗单位,应当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树立护理人员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确保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面对每一名患者,都能够耐心地对待,不能因为职业疲惫而忽略患者的合理化需求,不能因为倦怠而无视生命。护理人员应当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尊重和关爱每一名患者,懂得换位思考,对患者家属的一些过激行为能够及时地缓解,减少护患矛盾,为患儿极其家属提供一个满意的护理环境,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2.2不断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患儿绝大部分年龄尚小,如果护理人员凶巴巴的,难免会增加患儿的恐惧感。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当不断改善自己的服务态度,做到和蔼可亲,用幼儿园老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对待患儿,增加患儿和护理人员之间的信任感,使患儿懂得配合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3强化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

沟通是建立友谊的桥梁。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强化和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一方面,护理人员要让家属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减少家属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和家属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让患者家属了解护理工作的不易,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使护患关系沿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在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沟通交流的神态、语气,用最具亲和力的言语,化解家属心中的疑虑,化解护患矛盾,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2.4建立良好的监督评价制度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医院应当建立良好的监督评价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确保护理人员的工作有序进行。例如,医院可以建立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机制,每一名患者对相应的护理人员均有评价的权利,医院对患者的评价做出统计,对满意度较低的护理人员予以一定的处罚,对满意度高的护理人员予以一定的奖励,督促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以最好的状态、最好的服务态度面对患者,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总而言之,儿科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服务态度等都是影响儿科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能力和护理水平。本文针对影响儿科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和探讨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策略。

作者:周久钰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

第5篇

关键词:护理质量管理督导;护理质量管理;改进;效果

护理质量管理指的是按照护理质量形成的规律和过程,对护理质量要素进行计划、协调、组织以及控制,从而保证护理服务能够达到患者的要求[1]。相关的研究认为,护理服务的质量能够对医院的医疗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产生直接影响,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2,3]。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使护理骨干所具备的管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0月开始,我院将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应用在了护理质量管理当中,将护理质量满意度作为观察组。收集我院各个科室护理人员共73例,其中,男2例,女71例;年龄在19岁~40岁,平均年龄为(28.2±3.1)岁。其中有34例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下,有32例从事护理工作5~10年,7例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10年以上。73例护理人员当中有68例为初级职称,5例为中级职称。文化程度:11名护理人员为本科毕业,其余62例护理人员为大专毕业。

护理质量管理督导任职资格:从事护理工作时间高于10年,护理管理经验高于5年,具有优秀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方法 具体的护理质量管理督导措施如下:

1.2.1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定期举行培训,对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护理质量管理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并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对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检查和考核,从而增加护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的认识。

1.2.2重视基础护理的管理和督导 制定基础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实施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护理质量进行定期或随机的工作质量检查,从而保证护理管理的质量。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还应及时找出管理和督导实施标准中存在的问题,经统计总结后进行归纳,以书面形式上交督导办公室。

1.2.3防范护理服务中的缺陷和问题 通过会议讨论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由护理人员和督导管理者共同商讨这些问题或缺陷出现的原因,同时制定改善措施,并及时实施,防范护理服务中的缺陷和问题。

1.2.4护理服务质量改进的措施制定 督导管理者定期对高危、频发以及潜在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排查,如果在排查的过程中发现了护理管理中的不足,应及时对其进行针对性整改,同时协助护士长不断完善和健全交接班等相关制度,并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针对性修订,从而避免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并规范相关的管理工作,保证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3评价指标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包括了基础护理、压疮管理、安全用药管理、患者身份识别和沟通、文件书写、护理服务满意度等内容,由本院自制,各项满分均为100分,由随机抽取的患者和主治医师进行匿名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字2和t值进行检验,差异性用P值进行判定,P值小于0.05表示本次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值大于0.05代表无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和观察发现,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压疮管理、安全用药管理、患者身份识别和沟通、文件书写、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3讨论

护理质量不但会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会影响医院的公众形象,因此必须重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4]。本研究结果证实,应用后的基础护理、压疮管理、安全用药管理、患者身份识别和沟通、文件书写、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应用前,P均

另一方面,护理质量管理督导能够使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因为在督导中应用了现代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从而实现了监控工作的优化和完善,提高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而通过规范化的培训和会议讨论,使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6]。更重要的是,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加强了对一线临床的直接管理,并充分强化了"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综上所述,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督导,能够夯实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和护理服务中的能动性,从而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松茂.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5,11(31):266-267.

[2]白煜峡,杨松兰,郭璇,等.护理质量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3,24(15):62-64.

[3]田梓蓉,李越,赵美燕,等.护理质量台账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36(02):251-253.

[4]吴莉萍.督导组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1(08):8-10.

第6篇

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市万州区404100

【摘 要】目的:对应用分层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服务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对照组的护理服务进行管理;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对研究组的护理服务进行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住院治疗期间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分层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服务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分层管理;护理服务;效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在我国广大住院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1]。本次对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应用分层管理模式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3.6±1.2)岁;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发病至住院时间1-13天,平均发病时间(4.1±0.6)天;研究组患者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3.8±1.1)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发病至住院时间1-12天,平均发病时间(4.3±0.5)天。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对照组的护理服务进行管理,基本内容包括:

(1)常规病房巡视。

(2)常规执行医嘱。

(3)统一模式心理干预。

(4)统一模式饮食配置。

(5)统一模式健康宣教。

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对研究组的护理服务进行管理,主要内容为: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将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划分为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4个层级。护士长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需要根据护理部的具体要求和所在科室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服务计划;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对科室内的复杂护理技术进行学习,并鼓励在实践中不断的合理创新,大力开展新的护理服务业务;对实际护理服务工作中发现的一些不足进行及时的总结,并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护理组长主要负责对科室内接诊一些病情危重的患者实施护理,执行高技术的护理和具有高风险的护理项目;负责组织和执行二级、三级护理查房,二级查房工作应该每天进行1次,三级查房工作应该每个星期进行1次;负责对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行管培训及教学;对科室患者进行巡视,负责与医内其他人员进行沟通。责任护士在护理组长指导下负责执行医嘱,观察患者的病情,记录护理工作。助理护士在责任护士指导下负责低技术要求的一些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实施[2]。

1.3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出院的当天对护理管理工作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不记名打分问卷调查,100分为满分。80分以上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其余为基本满意[3]。问卷具体内容包括:

(1)护理服务态度20分。

(2)医嘱落实及时性20分。

(3)护理服务操作娴熟程度20分。

(4)解答相关问题专业程度20分。

(5)突况处置效果20分。

1.4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对住院治疗期间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护理服务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2结果

2.1对住院治疗期间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对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感到满意,21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1.6%;研究组中有25例患者对分层护理管理模式感到满意,12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7.4%。

2.2护理服务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有4例出现不良事件,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

3讨论

目前护理人员的实际临床护理服务工作已经不再单纯的局限于一些治疗性的操作方面,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层面的护理,也已经成为决定护理服务的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能够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有效管理,使护理的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4]。

在护理服务管理工作中实施分层级管理,可以对相关科室内的人力资源、工作量、护理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控,切实保证每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都能够各司其职、尽其所能,不断的学习护理服务的相关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技术和自身的沟通协调技能,通过高级责任护士对存在问题进行评估,可以有效实施预见性护理,并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措施,而作为下级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提供方便条件,以保证各项护理措施都能够真正的落实到位。临床护理服务工作能够保证责任到人,使护理人员与广大患者之间更加熟悉,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显著增强,以便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更好的与相关护理人员配合[5]。

参考文献

[1]周书义.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18.

[2]王东禹,李佳慧,姜楠.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与护理管理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66.

[3]常永红,毕玉美,邓亚玲,等.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795.

第7篇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大别山南麓,属长江流域,县域内中部长河及其支流基本覆盖全县河网体系。围绕基本农田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其间。有小型水库91座,塘坝13381处,拦河堰1400处,小型灌区配套工程多座。

1、太湖县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太湖县一些建设年代久远的小型水利工程,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重建轻管的现象,或建设管理过程中,建设管理尚缺规范的条件下,质量缺陷较多,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控制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县水利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中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措施:

工程建设质量分工负责。按照“法人负责、监理控制、施工保证和政府监督”的原则。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规范开展工程质量管理,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

注重科技进步和质量管理。在小型水利工程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较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

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充分利用竞争,择优选择信用好、施工质量技术力量强的施工队伍进入到工程建设中。为工程质量提供组织保障。

2、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常见的问题

2.1、技术力量单薄。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业务培训机会少,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2.2、技来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既当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2.3、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2.4、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和检测手段。

3、几点建议

3.1、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县或乡镇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

3.2、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小型工程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质量管理决不能困小而不为。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抓好质量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用技术、经济、管理、组织的手段制约建设各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的目的。

3.3、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首先,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第三,加强竣工检测,把竣工检测结合到实施过程中来。

3.4、加强科学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工程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建立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健全水利工程管理规章制度,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规范有序的良性运行轨道。

第8篇

[关键词] 临床路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a)-0117-02

The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 in improving medical quality

HU Xiao-ling

The Fourth Hospital of Changsha City in 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role of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 in improving medical quality. Methods 230 patients in internal medicine-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2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120 cases were taken with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management model,the control group of 110 cases were taken with routine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 Results The clinical nursing work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as 94.2%,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83.6%.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 (P < 0.01).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for understanding disease and various kinds of treatment program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1).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 (P < 0.01).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for treatment nursing,make patients'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deep,and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It has an importan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are in medical institution.

[Key words] The clinical path management;Medical quality;The quality of life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护理模式,是目前我国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由医院各相关部门或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制订的医疗护理服务程序。该程序针对特定的疾病或手术,制订出有顺序、有时间性和最恰当的临床服务计划,以加快患者康复,减少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持续的高质量服务品质[1]。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主要涉及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计划。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入院时诊断,住院中的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2-3]。本研究通过对实施和未实施临床路径的两组患者在医疗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本院持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7~12月心内科住院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9~78岁,男性145例,女性8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11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类别和文化教育背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管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临床护理路径组

1.2.1.1 准备阶段 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科室在执行前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征求专家意见,客观收集各种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信息,然后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根据医院病房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保证临床护理路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根据收集的资料等制定某种疾病的基本框架,然后再与涉及的科室等进行商讨、修改,最终确定临床路径表格。其中表格的内容包括:病情的诊断、入选的注意事项、住院检查项目、用药情况、手术治疗方案、饮食情况、病情监控以及出院宣教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4]。在患者入院时给患者发放表格,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使临床路径表格更具有人性化。

1.2.1.2 实施阶段 护理人员熟悉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内容,对患者详细解释整个住院过程所需要进行的各种临床检查,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案。临床路径表记录好患者每天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治疗等。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适合患者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方案及护理内容的讲解,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对治疗过程和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做好各种心理准备和生活准备等。针对患者及家属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耐心解释,尽量让患者理解并配合各种治疗、检查及护理工作,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因病情的改变或检验结果等与预先制订的临床路径表出现差异。要记录好各种的差异情况,并且做好差异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路径表来实施相关的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更加具有计划性和预见性等[5]。定期对患者的临床路径档案与具体实施的相关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差异。对于非临床治疗需要上的差异改变也要及时进行修正,避免影响整个临床路径的效果,并且要及时提醒主治医师和相关的责任护士等,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1.2.2 常规的护理模式组

常规护理组按照各种疾病的护理常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基础护理、辅以必要的心理护理等措施,协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前以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患者对治疗住院期间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疾病治疗和各项检查的了解程度等,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得到的临床结果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1。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2%,对照组为8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患者对疾病和各种治疗项目了解程度方面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表1)。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是通过制订一系列周密的治疗护理计划来实现的,使护理工作更为规范、完善,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并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等,临床护理路径中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使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采取更加灵活的护理措施,使护理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减少了临床工作的盲目性和重复等现象,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6]。同时,临床护理路径采用明确的表格将患者所应得到的护理项目一一列出,使患者能充分了解自身的情况及即将实施的医疗内容,患者在充分认识自身疾病的基础上,更主动地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来,知道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出院等,使患者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使患者受到了尊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本次研究我们体会到,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是关键。由于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是负责监督临床路径实施的主要人员[7],因此,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专业知识水平。通过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等,来满足临床路径管理实施的基本要求。

临床护理路径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科室具体情况以及患者本身的临床需要,来制订相关具有科学性的一系列的临床护理路径计划。灵活处理各种不同疾病,不同患者的需求,使临床路径管理更加具有人性化[8]。

由于护理工作是住院患者治疗的一部分,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必须得到医师、医技及后勤人员的共同配合。另外,职能部门及时有效地监督管理是护理临床路径开展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护理新模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有责任心、专业素质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体现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方立珍.临床路径—全新的临床服务模式[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4.

[2] 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1.

[3] 袁剑云,英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8.

[4] 戴翠红.临床护理路径在前列腺良性增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0):17-18.

[5] 李莉.临床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15-17.

[6] 陈立,陈殿红,杨潇然,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新农合单病种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97-99.

[7] 谭明天,吴进军,邓兵.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评估[J].现代医院,2005,5(2):108-110.

第9篇

[关键词]护理带教 影响因素 对策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护生未来的职业素质和临床能力。如何做好护理带教工作,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培养适合时展的实用型人才,已成为临床教学面临的共同问题。选择2011年本院护理实习生50名、带教老师5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临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1年度护理实习生50名、带教老师50名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实习生中专生38人,大专生12人,年龄18~22岁;带教老师中专学历35人,大专学历15人,年龄25~34岁。问卷是根据临床教学过程中对带教老师及护生的要求并结合相关的参考内容设计的。分满意(4分)、较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1分)四个等级进行评分。对带教老师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风范、知识水平、临床技能。其中有12名学生参与了对大专学历老师的评价,23名学生参与了对中专学历老师的评价。老师对学生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无菌观念、基础理论、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其中有9名老师参与了对大专学生的评价,有24名老师参与了对中专学生的评价。

二、结果(见表1~表2)

三、分析

(一)带教老师方面

1.带教方式陈旧。从表1可以看出,实习生对低学历带教老师带教方法满意度仅为63.04%。 年长的护士大多学历层次低,创新能力差,缺乏带教知识培训及更新,带教观念陈旧,使带教方式无法适应新的教育模式,带教过程中只注重传授操作技能,疏于强化理论知识与整体护理模式教育,使学生只会机械操作,理论知识相对较差,不能满足护生的学习需要。

2.带教态度不端正。从表1可以看出,实习生对各层次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满意度偏低。带教老师在带教实习护生的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双重的任务造成带教老师有时忽略临床带教工作[1]。主要表现在对护生的指导、讲解少,或嫌学生操作慢,担心护生出错,只让护生跑腿打杂,如:测生命体征、拔针、取药等基础工作,使护生失去锻炼的机会,理论与实践脱节。

(二)实习生方面

1.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从表2可以看出,带教老师对各层次实习生的学习态度满意度偏低。大部分带教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精神,可能与目前社会风气有关,加之家庭条件相对优越,有混文凭、熬日子的心理倾向。

2.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从表2可以看出,带教老师对实习生沟通能力的满意度偏低。其中,对中专学历学生沟通能力的满意度仅为62.5%,基础知识的满意度为61.46%。中专护生的基础文化多为初中水平,理解医学基础护理知识、专业知识的程度有限,使她们在面对不同文化层次、经济、家庭条件、社会地位、信仰背景的病人进行沟通时拘谨、语言生硬或少言寡语,使病人产生不信任感[2]。

四、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提高带教老师的专业素质。注重带教老师业务知识及带教能力的培养,让她们参加各种学习班,以扩充业务知识。鼓励并支持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以激励其不断加强学习,增加现代护理新知识,以便提高带教水平。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带教老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带好护生的关键。带教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护生的榜样,其言行对护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带教老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优良的言行去带动和影响护生,强化护生对本专业性质的认识,从平凡的工作中去体会护理工作的深刻内涵。让护生改变实习态度,热爱自己的专业,自觉地学习。

(二)完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

1.成立由护理部-护士长-带教秘书-带教老师组成的教学管理体系,并进行层层质控。

2.采用多维评价,全面评价教学质量。每科室结束发调查表调查学生对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情况的评价,实习期间和实习结束后,召开护生和教学秘书座谈会,广泛征求学生和老师对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教学。

(三)改革临床教学方法

将“以临床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技术,将护理程序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培养和提高批评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3]。主要的教学方法有:个案分析法、教学查房、疑难护理病历讨论、角色扮演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法。

(四)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和工作主动性

掌握学生心理和思想动态,端正学习态度,提倡“启发—探讨—实践”的带教方式。用情感带教,关心、帮助护生,尊重、鼓励护生,激发其学习热情。护理带教操作,应事先讲解操作步骤,在患者面前尽量用手势和目光。学生操作失败时,老师应及时向患者致歉,不要在患者面前责备学生,学生操作成功后及时给予鼓励,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培养护生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大多数患者对护生产生怀疑和抗拒感。临床带教首先要教育护生着装整洁,举止文雅,端庄大方,给患者以稳重、利落的美好形象,从而乐意接受护生的护理。在工作中要求护生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沟通能力,使患者信得过,护理操作的机会自然增多,操作技能也将随之提高。

小结:临床带教,既是对护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给带教老师一个再学习、锻炼和提高的机会。通过带教,老师的专业知识、授课能力及技术操作都得到了提高,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宏,石丽玲.影响胡生在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的因素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52

[2]何红英,杨超前,兰桂平.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2,16(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