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时间:2023-02-27 11:09:40

导语:在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第1篇

要使得社会主义的建设更加和谐、有序,必须有相匹配的文化作为支撑。所以群众文化的作用也正体现于此。现阶段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略显得单一,农民的创造力容易被忽略,因此不少农民的文化生活比较落后,这些滞后性也容易造成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有助于调节每个农民的个体行为方式,同时也可以保持与维系该群体认可的文化心理,可以使得农民的认同感得到强化,树立农民们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农村集体的凝聚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稳定,可以说,群众文化的开展在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可或缺的。在农民群众心中,他们认可的群众文化是经过自己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带有明显的思想价值观念,这些文化中也饱含了他们优良的传统和先进文化思想,他们不仅认可这种文化,而且善于把这种文化表达出来,所以他们也可与通过这种形式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才艺,使得自己的心灵得以愉悦,使得和谐的风气在当地形成。民众的欢笑即是社会和谐的音符。因此,在建设新农村文化中,必须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可以增强凝聚力的功能,使得群众可以更好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不和谐的“声音”,起到维护社会稳定,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的作用。

二、重塑新农村乡风文明,规范群众的道德与行为

重塑新农村乡风文明也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的要求,作为意识形态精神性的文化式样,群众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承担着规范集体成员的作用。比如在不少群众文化创作的作品中,宣扬儒家思想中忠孝节义、圣贤风范等作品占比很大,这些作品在有形无形中都承担了劝善抵恶的功能。而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农民感受到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丰富了农民们的群众文化生活,也让他们通过文化娱乐的熏陶,受到正面的道德教育、体会到文明,这样的群众文化有利于规范新时代下农民们的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行为准则、是非判断等,使得艺术性与思想性达到高度的统一,所以说,群众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一个社会教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而依据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群众文化需要在内容上不断深化、创新,让群众在自愿、自觉地条件下,恪守的社会道德与伦理规范,并把自觉地把这种道德和规范传递到更多的家庭、群众当中。

三、激发新农村文化的活力,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群众文化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产物,更是农村文化生活的主要表达形式。群众文化的开展,可以给新时代的农民更多的娱乐享受和审美情趣,而且群众文化更多的是从农民自身的内在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带有符合新时代农民的情感需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更是满足了农民们日常娱乐的需求。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力实施下,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民们对越来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他们希望可以通过交流、参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从这个角度上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突出农民群众在民间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在经过适当的支持与鼓励农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建设中来,可以帮助农民群众提升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可度、参与度与创造能力,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的热情,激发新农村文化的活力。

四、具有经济功能,促进新农村繁荣发展

国家提出要建设新农村,而这种要求更深的内涵是推动农村的整体发展,其中就包括了经济的发展。而可以积极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同样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艺术也是一种生产活动,艺术产生的作品从内在条件上说具有商品的属性”,群众文化也以艺术展现为基础的,更是适用于农民的自身需要和要求的。群众文化可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由产品到商品的质变,就可以给当代的经济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总之,如果可以在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中,把握好一个群众文化的原则,走推陈出新、贴近农民日常需求、文化特点的道路,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打好群众文化的文化战略,积极引导和开发群众对文化的创造力,培养出一批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群众文化形式,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的有效机制,把这种群众文化的优势发展成为产业优势,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繁荣发展。

五、结语

第2篇

生活社区化就是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使农民享受便捷周到的公共服务,过上城市居民一样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这是“四化”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尺度。所以,要按照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有序推进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保障能力。前进村依托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化发展,社区化管理”的理念,坚持“适度超前、整村推进、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分步实施”的原则,建成小康住宅楼18幢,385户村民全部搬迁入住。同时,配套完善了村便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体育广场、医疗卫生所、农家超市等服务设施,打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服务优质、环境宜居、便民利民、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通过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完善社区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把农村小康住宅区建设成为文化底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宜居新型社区。满足了农民生活需求,提升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二、把打造特色生态新村作为基本要求,不断美化生活环境,是“四化”村建设的保障

环境田园化就是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保护好农村原生态的田园环境和秀美风光,传承淳朴乡风,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生活环境保持田园风光,优美整洁、宜居乐业。这是“四化”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所以,要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前进村以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能源为重点,着力建设“村庄绿化、道路硬化、环境净化、街道亮化、家庭美化”的生态文明新村。大力倡导绿色生态生活理念,积极推广改厨、改厕、改圈、太阳能、沼气清洁能源、畜禽健康养殖和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等技术。配套建设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存贮、清运、填埋等处理设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顽疾,营造优美整洁、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好婆婆、好媳妇、五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三、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重要途径,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是“四化”村建设的支撑

第3篇

1.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城镇信息化是多年以来农业信息化投资的重点,而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使得基层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约有40%(全国90%)的信息资源尚未电子化,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和联网率仅为15%—20%,农村许多地区计算机拥有率68%。

2.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缺乏

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农业信息化机构设置不健全,全市13个县(市,区)农委中,仅有4个县(市,区)设置信息中心,普遍存在人员流动大、兼职等现象,技术人才严重缺失,影响了信息员队伍建设,信息资源时效性差、可利用率低,农业,信息化推进的综合能力不足。

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目前尚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大多属于单媒体产品,农业信息的加工、分析、利用及培育等发展较缓,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少,信息接收方式落后。

4.信息进村入户难

农民文化基础知识差,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另外网络成本较高,很多农民不具备购买能力,有购买能力的也多数认为对农业生产和收入的增加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二、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过渡的战略目标。目前,全国正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的认识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并加以合理的利用,不断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势必会对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进一步加强网络标准化建设,具有信息采集、存储、预测、传输、以及查询检索功能的农业信息应用软件系统,建立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以及农业实时信息机制的平台,实现农业基础信息网络的全覆盖,保证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和信息安全。

2.开发农业信息化服务业市场,需要政府、社会、劳动者多方参与,引入市场供给机制,使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本进入到农业信息化领域,建立分梯度、多层次信息市场。

3.发挥高校科技人才优势,与政府联合搭建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与政府联合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平台,提业指导、科技推广、成果展示、农民培训等综合服务,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基础,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信息整合与共享平台,构建高校全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体系。

第4篇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公共性各项群体文化娱乐活动最基本的硬件和载体,没有这些东西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前些年因为受基本场地、设施的限制,农民群众的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只能是见缝插针或者干脆只能租用其它地方来进行。得益于这几年雨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的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工程,该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在柳州市辖范围内的938个行政村当中处于领先水平,融水县辖范围内的近百个村庄目前还有一半多的没有开展此项工程。这些文化设施主要包括一栋20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文化综合楼、一个农家书屋、一个宣传长廊、7个自然都有屯水泥地的玻璃钢篮球架篮球场、一个游泳池、一个戏台,另外水电、广播电视等也早已进了苗家山寨。现在雨卜村的苗族群众再也不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找不着场地设施而发愁了,他们在农闲时间既可以举行公共活动也可以足不出户的收听广播或观赏电视(因为地处偏远只能使用卫星天线),极大地满足了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区、市、县、乡、村等各级组织的文艺队会经常下到雨卜村来进行公益性质的表演活动,使文化设施能够极大地物尽其用。雨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之所以走在前列主要的原因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上级党委政府实施的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正确决策,更重要的原因是该村是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的结对帮扶贫困点。柳钢是广西最大的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超600亿元,实力雄厚,自2003年以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派专人进驻该村担任指导员,先后无偿投入400多万元进行包括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大会战工程。有了巨额资金作为保障,苗族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义务出工出力,短短几年时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制约发展的最大因素,即交通基础设施,一条平整漂亮的柏油路建成通车极大地促进了香粉乡及雨卜村的大发展,没有柳钢这种大单位的帮扶很难想象会有今天的崭新面貌。

2.民族文化保护开发方兴未艾。

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怎样做好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放是一件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以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农民群众头脑,以提升精神文明素质为目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总要求,如果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还必须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有机融合起来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否则对民族文化来说就是一种破坏。苗族作为我国一支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自身的民族民俗文化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素有“百节之乡”的美誉。雨卜村自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来,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苗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民间民俗活动不单能够继续延续下去,而且规模和影响也越来越大,甚至一些原来已经失传或半失传的民俗又被民间艺人重新整理开发出来,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好事。一年当中的主要节庆包括苗年、闹春、斗马、斗鸡、坡会、芒嵩、红水芦笙节、春社节、黑饭节、新禾节、黄岩节、闹鱼节、拉鼓节、砍旗节、正月初三至十七的苗族系列坡会群等等不胜枚举。每到节庆的时候,苗族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大都穿上自己的服饰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例如芦笙踩堂、芦笙恋歌、背新娘、竹竿舞、拉鼓、踩脚求爱舞、扯耳朵敬酒等等,好不热闹。特别是年轻的妇女更是精心装扮,穿上金属挂饰众多的苗服非常漂亮,走起路来小心翼翼,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另外,一些苗族民间手工艺,例如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等,苗家女儿从小就开始学习制作,除了自家使用外还作为手工艺商品远销海内外。因为地处山区,而且盛产杉木,所以苗族群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前住的都是一些杆栏式建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吊脚楼,一层用来堆放杂物和圈养牲畜,上层当然就是住人。融水苗族与金秀瑶族、三江侗族等民居住宅还是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雨卜村的民族文化之所以得到一定的保护和开发,很大程度上在于与旅游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该村独特的、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与苗族风情这两大卖点再加上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使海内外的游客蜂拥而至,苗族群众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回报,自然而然地注重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3.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亮点频现。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文化自信自觉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因为整体发展落后的缘故造成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水平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这几年雨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教育文化事业确确实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亮点频现。首先是得益于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有效推进,该村的适龄儿童都能够进步村小学和乡中学接受教育,即使部分困难家庭的适龄小孩也可以得到各界人士的大力资助顺利完成学业,有的甚至还继续往上深造。其次是职业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因为该村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学好一门技能是找工作提高深入的根本保证,而职业教育为完成义务的部分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提供了一条渠道,再加上这几年国家实行免除中职生学费和提供生活补助以及奖学金的利好条件,家长们逐渐转变观念愿意送小孩去职业学校学习。还有就是免费午餐工程深得民心。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柳州市政府决定在北部融水、融安和三江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九年义务教育8万多农村学生中实施免费午餐工程,由市、县级财政各分担85%、15%,每年需投入3357万元。这项举措在广西是首创的,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免费午餐工程实施后的一年,农村回流学生明显增加,体质有了一定的提高。雨卜村现在的适龄儿童基本上不再受贫困问题而导致学业不稳问题的影响。教育文化事业的进步使雨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40岁以下人口绝大多数都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这几年每年都会了小孩考上大学,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与桂中其它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山区比较起来,雨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建设情况是不错的,如果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比较起来或者从当地群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要来看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经济发达地区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农村文化建设无论是软硬件水平都明显高出雨卜村乃至桂中地区的农村一大截,主要体现在整体化和均等化方面。比如,上海市早在2007年就开始整体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后投资10多亿元,翻建或新建村文化活动服务中心,实现了文化活动中心在村一级的全覆盖,同时培育文化团队,扶持文化节目。2008年又启动农村文化信息化建设,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店、农村信息苑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融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实行一站式服务的模式。通过完善农村电影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健全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了农村电影从“一月一场”向“一周一次”、从露天向室内、从胶片向数字的三个转变。推进文化指导员进村、进社区工程,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人力支持。开展“中外艺术家下社区”、“文化下乡”等活动,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跃在镇、村各社区,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生产、生活和文化娱乐健身方面的多种服务。笔者在雨卜村及其它农村调查发现,农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相对还是比较贫乏的,除了看电视、上网或节日文化活动,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文化活动,例如打麻将、打牌及聚众赌博等占据了他们业余生活的重要位置。平时一到晚上村里面人声鼎沸、最热闹的现象就是三五成群或十几个人围在一起赌博,寻求刺激。要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须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通过构建各种渠道把城市里面更多更丰富的文化资源输送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2.民族文化保护开发有待改进。

雨卜村作为一个具有浓郁苗族文化风情的村寨,只要把当地文化保护和开发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其它地方也有的普适性问题包括:一是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保存苗族文化的原汁原味性。最能体现苗族文化风情之一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现在商业化的味道很重,为了吸引游客来这里观光消费,一些原来本已式微或消失的民俗活动这几年又被重新发掘整理搬上台面,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原本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活动里面所承载的文化符号和意义却早已被淡化,剩下的只是一时的闹热和对金钱的追逐。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说过:“当所有一切都统整起来的时候,一切也就变得简单了。那里神话丝毫没有变形,都是有不断重复着的单一的和同一的主体构成,而仪式也是由再三重复的少数姿势组成的。不管是公众的想象,还是祭司的想象,都既无时间也无手段去提炼和转化宗教观念和宗教仪轨的原初实体,它们总是裸地表现出来,供人们检验,人们不费吹灰之力就会把它们的谜底揭开。”[3]雨卜村的商业民俗活动可以为村民带来不菲的收入,可是里面掺杂着的许多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不符的东西对于提升村民和游客的文化素质是没有多大益处的。另外,商业化的行为永远只能是短期行为,文化建设如果带有太多功利化的色彩那就会失去原本的教化功能,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悲哀。二是雨卜苗寨的民居和公共建筑也渐渐失去原来的风格。近年来,为了使少数民族山区群众住得更加安全,防止火灾隐患,政府指导和扶持各村、各寨进行了寨改、灶改工程。原来就地取材全部采用木料建造、独具少数民族山地风情的杆栏式,即吊脚楼,现在相当一部分已经面目全非,砖木混合或全部钢筋混泥土结构的房子占据了主流地位。融水当地政府为了保留苗寨民居的民族特色对于新改造的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屋顶全部采用白脊黛瓦取代原来简陋的黑瓦建筑风格。房子改造后优点当然是防火好、坚固耐用、美观漂亮、居住舒适,对于提高苗民居住质量当然是一件好事。对于普通群众的居住建筑而言,经济、适用永远是排在美观之前的,[4]但是建筑还承载着一项传承文化的功能,如果把民居风格改变了,那么伴随而来的就是原有文化的消失,而且是不可以百分之百复原的,这就是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5]包括雨卜村在内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本民族文化保护开放的矛盾关系确实是一项棘手的任务。撇开物质功利的诱惑,适当地、原汁原味地保留少部分象征民族文化的实物或许是一条可行的出路。

3.文化教育事业质量有待加强。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环境污染环境优化对策

农村城镇化,是指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参照城市先进的经济技术社会标准,在我国广大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它具体包括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多数居民要转到统一规划布局的小城镇之中。农村城镇化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载体,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导向、拉动作用是农村所不可比的,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城镇化建设,现代化社会亦把城镇化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鉴于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各地政府就逐步加大了当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力度,使得过去一度发展停滞的小城镇建设日趋活跃,到目前为止,全国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不可否认。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人们更注重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伴随着城镇化建设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以惊人的速度摆到了国人的面前。不少小城镇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存在,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日益加重,影响了农村城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对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不予以足够重视,就会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为此必须在借鉴世界各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解决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新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本文将主要从环境保护角度来探讨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优化的对策方法。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加强环保意识

人是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是城镇生态环境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人的行为对城镇功能的好坏起着支配作用。当今许多城镇问题都是由于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的,因此必须从普及和提高意识着手。目前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作用的加强,存在着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性的思想,片面地按照人类需求来改造环境,与自然对抗,违背自然规律,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历史的经验向我们警示,不能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人和自然之间应当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村城镇化建设应该体现生物圈和技术圈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二、制定城镇环境建设规划,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

城镇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经济功能,忽视城市的环境功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实践中人们对城镇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局限于眼前利益的行为,是造成城镇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根源,因此必须掌握城镇环境和生态的特点及规律,搞好近期和长远城镇环境建设规划,特别应做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防治城镇水源污染。严禁在城镇市区建设污染水源的工程项目。改变城镇能源结构,合理利用能源,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对城镇生活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尽可能使其资源化加以利用。只有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实践城镇环境的优化。

三、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财力保障机制,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小城镇是以上缴财政收入为主,自身不是一级独立财政,无法把必要的正当的环境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和计划中实施。加上小城镇自身财力不足,除了各项财政支出外,难于支持一般的环境保护工程的资金需要,所以,小城镇应当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搞好综合平衡,加强对环境项目的财政倾斜和信贷投资,创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小城镇,用足用好按规定筹集的环保费用,根据“污染者负责、开发者保护”的原则解决环境优化问题。政府着力加强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障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正常运行。四、强化政府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在协调农村城镇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环境保护提到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中来,各级政府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把握城镇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落实环境质量领导负责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具体措施是:(1)提高环境保护司法的能力,改变目前环境保护制度在农村执行率低下的局面;(2)改排污浓度限定为总量限定,以实现从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的转变,以及生产末端治理到生产过程治理的转变;(3)提高排污收费的标准,促进企业治理污染;(4)形成可再生资源利用补偿费,促进企业节约利用资源,并利用资源补偿费扶持可再生资源的培育;(5)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统计和检测体系,为农村环境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6)在科研资源配置上向研究、开发和推行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应用技术上倾斜;(7)从税收、信贷等方面对环保企业的发展给予有力的扶持。

五、协调农村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关系,实现城镇环境优化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三个:一是产量目标,二是收入目标,三是环境目标。农村城镇化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城镇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所以维持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推进的一个重要目标。

然而上述三个目标是对立统一关系,实现产量目标和收入目标就有可能损害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农村城镇化推进也有可能对农村环境造成损伤。但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任何目标之间的冲突应该依照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以处理。比如实现产量目标和收入目标对环境目标不利时,则前两个目标应服从于环境目标。当然服从环境目标并不绝对意味着缩减生产和减少收入,服从于环境目标的实质在于通过调整生产技术模式,发展生态技术,使其增加生产和收入,推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性融合在一起。

六、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

循环经济是“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反馈方式的经济增长过程,能够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和减量排放,有利于农村城镇的环境保护。一是大力推行环境无害化技术,比如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在环境无害化技术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二是调整乡镇企业生产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按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围绕主导产业,聚集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共生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高效型、生产环保型的生态工业园区。这种模式要求改变传统的区域工业布局,围绕主导产业的生产企业,配置一些能利用该企业排放物的其他企业,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企业共生组合。三是加快城镇垃圾处理产业化,加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和加工的专业化协作、企业化经营。农业为工业可提供原料,工业企业产生的废物经过加工处理返回到农业,从而形成工农业相互促进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参考文献:

[1]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徐秀英沈月琴: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1998(5):12

第6篇

基于生态理念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农村建设的规划中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生态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和成败。科学的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本身就是效率和生产力,是统筹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前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只有科学确立生态新农村建设的近景和远景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和具体标准,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确保生态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循序持续地向前推进。因此,探索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是一项战略性研究课题。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是主要工作的重点以及各种媒体、杂志的宣传基本上是集中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和村庄的环境整治、建筑风格上,治标不治本。“加快新农村建设,千万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成‘新农居’新农村在好也是农村,绝不是城市,不能只靠扒了旧房盖新房实现新农村”。

二、生态建设与建设新农村关系

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的连年增长,掩盖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农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反差显而易见,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非常强烈。“年年建新房,就是不见新农村”这是几年来农民最大的抱怨,由于过去注重于城市化,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多数村庄垃圾乱倒,污水乱排。许多农村普遍存在“垃圾处理靠洪水,污水处理靠蒸发”的现象。所以,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处置系统,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目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2005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包括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既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针对具体的考核标准,开展“四化、四改、双清、双治”活动,既四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四改(改坟、改厕、改圈、改路);双清(清理溪流垃圾,清理路道垃圾);双治(治理黄、赌、毒,治理歪风邪气)。村庄基本做到无物品乱堆,无露天粪坑,无乱张贴,房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场地平整,社会风气良好,家畜家禽圈养,庭院栽树植绿,绿化养护,创建文明的、优美的生存空间,形成人人讲卫生、讲文明、讲环境的社会氛围。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又要注重于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整治,改变农村环境面貌,也使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质量。通过村民守则公约,创建农村生态示范户,宣传生态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升农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呈现一片新农村景象。通过三年来生态示范村镇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村镇生态建设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切入点。

三、生态建设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广袤的乡村,是亿万农民的家园,直至今天,仍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同城市相比,广大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环境基础设施极不完善。要建设新农村,各地千差万别,从那里入手,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然而生态建设,从这几年创建的实践来看,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对于大多数乡镇都是迫切需要的。不管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或者是百村整治示范工程。在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上,是一致的,是异曲同工的。都以创建活动载体——农村清洁大行动开始,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一般说,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那对于有条件的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村是可行的,但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村,只能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打“生态牌”。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的过程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脚踏实地,走有特色创建之路。因村制宜营造良好的生态和区域特色生活居住环境。

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中,单单靠上级政府资金。很难有足够创建资金。只有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以主人公精神,自力更生、积极引导富裕了农民参与,多方筹措资金。

新农村建设,需要管理民主,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也需要管理民主,只要民主管理到位了,才能有序、整体推进和谐乡村的建设进程中的各项工作,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让民间组织、资金有效地参与生态示范村建设、让农村先富起来经济能人发挥出更大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并分享生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生态村镇建设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警示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了解环保、认识生态、参与生态建设。

四、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目前**没有做规划的村庄占到总调查数的72%,即使做了规划的村庄,也是不完全符合《村庄规划标准》,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有些是平房,有些是楼房,有些是普通砖瓦房,有些是砖混结构房,参差不齐。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庄卫生较差,秩序较乱,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村庄建设过程中通常没有涉及到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消防设施的安排、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畜分离等。

在对某个设区市的调查中发现,那里的市领导和建设规划部门极为重视村庄建设,已对部分村进行了规划。但是,规划者们一是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在这些规划中遗漏了关键的安全项目,没有考虑建设中心村,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类条件;二是测量底图也十分粗糙,以致不可能考虑污水对水井的影响;三是多数规划通过改变那里的地形地貌,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以致基本上丧失掉了那里的地方风格。即使这样,许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完善,如下水设施、消防设施等等,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建设生态新农村所必须的。

五、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的必要性

5.1生态理念的内涵

生态理念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其本质主要强调: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生态伦理道德观。因此,生态理念就是运用生态规律,在实践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5.2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其中,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

5.3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乃客观之必要

新农村的建设如果不结合生态理念,必将步城市发展的后尘。目前在城市,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困扰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生态理念。也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体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

六、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6.1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态新农村发展模式,是基于农村发展现状而又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一种发展战略思考,是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应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现代生态学、生态工程原理、景观生态学、生态建筑学、产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对农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态化设计,使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整体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其结构、功能最优化,能流、物流最畅通,调节、控制最自如,村庄布局合理,人口规模适中,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宜人,既有传统农村特色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农村。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

6.2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征

生态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想模式,与一般农村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以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二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三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广大区域的集合体。

七、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伟大的系统工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是调控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局。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1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影响深入而广泛,而且许多效应是无法用货币来计算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能够满足农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二是有助于在农民中间传播环境保护观念;三是有利于生态技术的推广和传播。超级秘书网

7.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用新的增长方式与新的生产体系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相互统一发展,实现环境支持系统的重新繁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便成为人类共同的必然选择。把生态新理念融入农村规划中,实现农村发展中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的目的,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目的。

7.3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种强调保护当地资源的发展形式,其对环境的正面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它负有环境保护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双重使命。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有助于培育人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加大全社会的环保力度;二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人们提高回归自然的意识,体验自然,提高和丰富生态知识;三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四是在传统农村建设中注入生态理念,能促进地区村镇布局的合理化,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动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适度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JonRodoek.Protectingecosystemsandopenspacesinurbanizingenvironment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8,(84):3—6.

[2]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43-57.

[3]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8-74.

第7篇

人们的生活、交往及经济关系的发生中心是城镇,不断的集聚人口、资金等各生产要素到城镇中,这样可以优化城镇的产业结构,推动城镇的经济发展,使城镇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推动金融业的创新改革,提升金融市场的效率,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支持条件;农村城镇化使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人口转移,金融服务因为城镇人口的增加而加大需求,金融业产生了更多的业务需求;城镇化的发展使各类信息交换更通畅,使得金融机构进行公平竞争有了必要条件。总之,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给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经济基础。

二、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方略

1.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给予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性的金融支持,它具备产业扶持及救济的性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具有商业性的金融机构信用中介的职能,它执行有偿借贷,不过它的业务对象指向明确,一般只针对农业、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有明显的政策性倾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农村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因为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回收周期长、公共性质、报酬率低等因素容易造成金融资金供应不足,所以这些农村建设需要有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来添补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短缺。

2.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在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中,商业性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网点。为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农业银行通过实践探索和总结出新时期服务“三农”的方法,已经在一些地区开展了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试点工作。目前邮储银行的定位是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广大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依靠邮政的网络优势,不断丰富金融产品,积极地拓宽营销渠道,加速完善服务功能。农村商业银行是由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扶持农村中小企业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农村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合作制的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是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上具有合作性质的正规的金融机构,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自成立之初就以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是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其分支机构差不多遍布所有的农村和乡镇,分支机构的数量众多,农村信用社如此庞大的经营机构网络为农村的金融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农村其他金融机构及小贷公司的的支持。近几年来,国家提倡放开农村金融市场,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更好服农、助农,在此背景下,村镇银行、小贷公司、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村的劳动就业率,提高农村落后地区的劳动生产力水平,符合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战略方针。

三、总结

第8篇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这一问题具有强烈的全局性。中央作出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最近几年,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如火如荼,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各地对于农村群众的文化活动都积极地进行组织开展,将新农村文化市场进行培育,且效果都较为明显。笔者对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究。

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全新涵义

广大群众通过歌舞表演等形式将自身精神层面的需求进行持续的满足,就是群众文化,其与社会文化具有较为本质的差别。民间是群众文化最为主要的来源,我国较为广袤的农村地区所形成的群众文化,具有民间特色浓厚的特点。群众文化在建构群众精神层面的同时,也是农村在发展过程当中逐渐构成的历史文化体系。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当中,群众文化当中的歌舞表演改变了以往较为被动的局面。而当前歌舞表演可以被广大群众进行有效利用,将个人精神层面的情感进行主动和积极的表达。群众在参与歌舞表演的过程当中,在对群众文化进行享受的同?r,其自身的文化情趣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升。

三、群众文化歌舞表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对乡风建设工作的开展具有帮助作用

在建设新农村工作的进程当中,最不能够忽视的就是农村地区的乡风建设工作。乡土气息浓厚和文化特征极强的地方性是我国农村地区独有的文化特点。除此之外,部分农村地区的风俗习惯也极为明显。但我们必须要了解到,在部分乡风较为原始的群众文化当中,还有赌博、和封建等恶劣因素存在,给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群众文化应该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平台,将歌舞表演作为其载体,将和谐美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在我国农村中进行构建,对我国乡村和谐文化氛围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高效地开展歌舞表演活动,将正能量带到广大群众当中,避免传统的愚昧思想给农民带来不良影响,切实地保证农民对于歌舞表演以及群众文化的体验,使得新农村建设的特征可以被农民较为深刻地理解和感悟。

(二)对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在建设新农村的工作过程当中,群众文化歌舞表演也可以带动农村地区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国农村地区相关文化部门要科学、合理且有效地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在此过程当中,还要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切实将我国农村地区旅游、教育和群众文化资源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把握新农村建设与群众文化歌舞表演之间的联系。在我国农村地区开展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当地的文化产业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构建,群众文化歌舞表演在满足农民自身对于娱乐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将农村地区的公共利益进行切实提升。但是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当中,离不开相应的市场作为其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将社会的导向作用进行高效发挥。要想将文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有所发展,就必须要持续完善和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审美能力。我国农村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也可以被社会大众进行广泛的认识和认可,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参与人数也就得到提升,对于农村地区的文化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对我国农村地区文化资源的继承和保护都有着切实的促进作用。

第9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礼堂;潮济村;元宵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随着申报热潮的逐渐退却,怎样全方位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开发利用成为摆在每一位非遗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并且要认真思考的问题。2013年年初,浙江省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列入省政府十件实事项目之一,首期将在全省范围内建成1000家文化礼堂。为此,全省各地掀起创建农村文化礼堂的热潮。村史展示、民俗传承、讲座培训、文体活动,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出现在乡间村头,遍布乡野。在当前各地纷纷创建村级文化礼堂的大背景之中,在广大农村地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应该要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相结合,把非遗保护工作融入到文化礼堂建设中,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在众多的非遗资源之中,我国的民俗活动便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资源,这些“我们的节日”不仅是属于历史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当前的文化礼堂中被“激活”,这不仅只是一次历史重现,而是一种新的意义上的保护与传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开发利用的机会。

1 潮济村元宵活动概述

“潮济元宵”是黄岩区级非遗项目,2014年2月14日,北洋镇潮济村元宵活动便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潮济村位于黄岩区中西部,处于永宁江上游,2012年被列为浙江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潮济,是历史上黄岩地区中西部的重要集镇,也是黄永古道上的水陆交通要地。潮济老街建于清末,现保留有直街、横街、上街、下街四条街道。其中直街是潮济老街最繁荣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南起三官坛,北到b江亭,以前街两边开有药店、饭店、布店、南北货店等各类商铺20余家。

元宵节当天,村里家家户户门口都贴上了大红对联,挂起了大红灯笼,把古色古香的老街装扮得喜气十足。下午1时,本村村民们在老街上办起了本地特色小吃美食展,有黄岩元宵传统小吃山粉糊(有甜有咸),在家门口现做的潮济特色小吃乌饭麻糍、以及番薯庆糕、蒸香芋、煮红薯等,还有现做的芝麻糖、薄荷糖等美味糖果。村民们走街串巷相互品尝,也吸引着游客排队购买,大饱口福。

下午6时半,潮济老街上开始热闹起来,闹元宵活动正式开始,在街道两边拥挤的人群的簇拥中,迎灯的队伍伴随着热闹锣鼓迎面而来。平水庙庙旗、高照、大锣、锣鼓、舞狮、老爷乐、老爷轿、潮济文化俱乐部队旗、吉祥物(马灯)、长号、战鼓、舞龙、舞凤、排舞、扇舞、腰鼓、小旗、锣鼓在老街巡演。其中,令人瞩目的是村民队伍,村民手中举着锄头、长斧、钉耙等农具,这些工具顶端还装饰着红灯笼。队伍的最后面,是举着彩旗或提着灯笼的小朋友们。、许多围观的村民与游客,自发加入到队伍当中去。整支迎灯队伍所到之处,礼花绽放,欢庆红火。

2 潮济村元宵活动意义

2.1 传承与创新:展示了本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潮济村的元宵灯会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展示。潮济村以前一向有元宵节闹灯的传统。据说每逢正月十四晚,潮济村就会户户挂上灯笼,还有人扎花灯,村里组织的游灯队伍会从平水庙里用老爷轿抬出平水老爷,游遍全村。现在三官坛里摆放的木雕精致的龙头,龙头高约2米,雕刻精致,威武异常,嘴巴里的龙珠是可以活动的。据说当年西乡闹灯,这个龙头曾经被评为“西乡第一”。迎灯的队伍每抬到一户,该户人家就用鞭炮炸那个插香用的石皿,传说如果有人把这个石皿炸裂,就表示老爷会进你家,保你一年平安发财交大运,所以该天晚上潮济村鞭炮不断。只是后来,经历,再后来随着几位主事的几个老人陆续去世,现在村子里无人带头,已经好些年都没有举办了。最近几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逐渐恢复。经过近几年的实践,非遗项目“潮济元宵”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已形成固定的模式,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风貌,也融入了现代文明元素加以创新。例如活动的具体内容也随着时代有所变化,例如鞭炮换成了礼花,具体的迎灯队伍也加入了排舞、腰鼓、村民农具展示等等。此外这次参加元宵活动还挖掘了本地传统饮食文化,网罗了本地特色小吃等,丰富了元宵活动,也让更多的游客有了更丰富的旅游选择,更形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味。

2.2 建设与打造:促进了本村文艺团队的发展

因为村里的元宵灯会,前几年村里也有外请表演团队的经历,不少村民萌生了组建自己的文娱队伍的想法,让自己村的元宵自己村的村民来闹,这样的想法就促使了2013年潮济村腰鼓队的诞生。潮济村本来就拥有长号队、舞狮队、排舞队,还有一些民乐方面的小队伍,再加上一支腰鼓队,就比较全面了。因为有目的、有激情,潮济腰鼓队的队员们的热情高涨,从不会到会,从打一两个动作到打一套花样,平时坚持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4年的元宵节上,成立不到一年的腰鼓队也打出了喜庆,打出了农家人的精气神。

3 关于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点展望

3.1 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丰富本村的文化内涵

物质方面是指民俗活动举办时凭借的物质载体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的专门设计的各种相关物品,如赠品、纪念品和食品等。精神方面指民俗活动期间的各项仪式、工艺、程序、传说及相关宣传报道等内涵。因此,文化礼堂举办非遗活动需要重视两者的有机融合,要求寻找非遗中典型的物质性载体进行开发利用,让这些物质载体召唤村民的情感,传承非遗的文化精神,延伸活动项目与相关物品,达到村民广泛参与的目的。实际上,通过各种载体开发利用相关物品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3.2 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现本村特色

每个村子都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有独特的地域文化意境, 这里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当地独具的文化底蕴。就潮济村而言,在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以“潮济元宵活动”为契机,加强对民俗(元宵习俗)、传统技艺(手工纳布鞋、木雕、箍桶等)、传统音乐(岩头财神锣鼓队、民乐队)、传统舞蹈(舞龙舞狮队、秧歌队、腰鼓队)、传统美术(火烙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发掘力度,以整合资源加以创新,打响文化品牌,彰显历史文化古村落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通过政府有意识的引导、鼓励,坚持办好每年一度的元宵活动,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有效地传承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