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0:08
导语:在咏雪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导学案通过合理安排任务,引导学生完成预定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具有可读性和实践性,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果都有促进作用.
一、导学案概述
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真正体现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导学案导学,自始至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拿到导学案后,开始了主动学习,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老师,可以使学生自觉地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这里没有教师陈述式的讲解,完全成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将成为无目的、无方法的学习.导学案导学,从设计导学案开始,教师就处在指导位置,因为从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的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环节的设计,都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教学中教师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并根据教学环境的变化随时给予帮助和点拨.
导学案注重的是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独立钻研,或请教教师、请教同学,完成学习任务.
导学案可以实现减负,达到高效.导学案可让学生课业堂堂清,严格控制课后作业量,学生再也不用为加班加点赶作业犯愁.
二、运用导学案的目的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于课本中一些内容仅靠简单的叙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运用导学案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的、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也许通过一个提示就可以让学生顿悟,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同时也学会自主学习.
例如,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是高中教学的难点,若仅按课本的描述来设计问题,难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电子运动微观印象和掌握电子能量与排布的关系.若以课本描述为基础,设计问题,形成悬念,能够诱发学生的解疑动机.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形成清晰的认识.
三、如何运用导学案
1.教师要在课前设计出具有“磁性”的导学案
作为供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使用和课后巩固的导学案,在整个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学案的优劣直接决定学习的效果,所以要以教材为基础合理设计,既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又要夯实基础.教师作为导学案的设计者,应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的角度出发,合理设计导学案.
2.教师要充分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这样,可使学生记忆深刻,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上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一目了然, 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将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化,可以保证实验安全,节省化学药品试剂,节约能源.通过规范化的实验操作,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和学生间讨论复习所学知识,进而引出新知识点, 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对于经典例题的讲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再对解题思维、方法、技巧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虽然课堂时间有限,但也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 以便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在下课前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初中数学学生
社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教育目标的改变,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新教育背景下不仅仅要求学生知识方面的增强,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教育界也就提出了“以生教学”、“学生为主体”等教育理念.基于此,导学案以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手段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并受到良好效果,它能够在充分凸显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同时显示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进而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示到极致.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地谈一下导学案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
一、教师树立正确的导学案教学观念
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由此可见,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一个传递,而且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来掌握一定的技能,提升自我素养,进而推动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导学案作为教学手段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产物,笔者认为想要确保导学案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教师的导学案观念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即:要以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基准来构思教学计划、运用导学案来重组教与学的关系,力争变传统的的“教为中心”为“学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做好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尽可能地给予学生一定的自,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去探究知识、思考问题、从实践中增强自我技能,要充分突显学生的重要性,进而为导学案的有效运用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初中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很容易行使主动行为.导学案的教学实践也表明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导学案的顺利有效开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传统教学中,初中数学往往注重对学生成绩的追求而采取“双基”教学,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兴趣,使得大部分的初中生都认为数学是枯燥的、难学的,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知识大都源于生活,笔者在导学案教学中尝试引进课外知识以及数学故事、数学谜语等形式来诱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欲望.
例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笔者以数学家笛卡尔的故事为案例;在讲“一元二次方式求根公式”时,笔者引进一元三次方程、一元四次方程等课外知识;等等.
生活中的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如果能合理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改善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进而使学生形成自我主动学习数学的良好态度.
三、设计科学、有效的数学问题
问题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展自我能力实践的最佳手段.导学案最大的特点是“依案自学”,然而初中生对于自我学习目标的探究、设计等能力还很匮乏.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可通过设计科学、有效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提升自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笔者一般结合教材内容来选择导学案,设计科学、有效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促使教材与导学案的融合性,让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地探究教材上的相关内容,进而总结出相应的数学思想、数学学习方法.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能够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解答方法.
2.通过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正确解答简单应用题.
教学难点
掌握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2.2+3.57××1.2
1.4-+0.511.3-8.6
(+)×12(0.18+)÷97.75--
2.下面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六年级学生为灾区捐款,六年级1班捐款105元,六年级2班捐款98元.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2)学校图书馆买来150本故事书,借给五年级1班48本,还剩多少本?
(3)农具厂每天能够生产56件农具,7天能够生产多少件农具?
(4)水果店有24筐苹果,要6天卖完,平均每天要卖多少筐苹果?
(5)成绩展览会上要展出48本大字本,每张桌子上放8本,需要几张桌子?
(6)五年级有学生136人,其中是女生,女生有多少人?
二、归纳整理.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样的简单应用题.(板书:简单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例1:某工厂有男工人364人,女工91人.这个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这道题有哪几个已知条件?
问题是什么?
问题与已知条件有什么关系?
你为什么要这样回答?
教师总结:
这道题中,需要求的结果与两个已知条件直接相关.只要把两个已知数合并起来,就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这是一道简单应用题.
(二)变式练习.
1.改变问题:根据例1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你还能够提出其他问题,编成简单应用题吗?
①男工比女工多多少人?
②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倍?
③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分之几?
2.改变条件:根据上面编出的应用题和列出的算式,你能够分别调换每一道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各编成两道不同的简单应用题吗?
①某工厂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男工有364人,女工有多少人?
②某工厂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女工有91人,男工有多少人?
③某工厂有女工91人,男工比女工多273人,男工有多少人?
④某工厂女工比男工少273人,女工有91人,男工有多少人?
⑤某工厂有女工91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4倍,男工有多少人?
⑥某工厂有男工364人,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女工有多少人?
⑦某工厂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4倍,男工有364人,女工有多少人?
⑧某工厂有女工91人,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男工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通过我们的编题,你发现了简单应用题的什么特点?你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总结:从以上的编题可以看出,简单应用题都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而且问题与两个已知条件都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都是可以由已知条件经过一步计算直接求出答案.
(三)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通过例1我们已经研究了一些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下面我们再来复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出示下表)
1.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先举例说明数量关系的意义,在填出每组数量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2.根据这些数量关系式你能够各编出三道不同的应用题吗?
三、巩固反馈.
1.解答下面的应用题.解答后,再利用原题中的数量关系,编出两道与原题相连的应用题.
(1)某电视机制造厂平均每天制造电视机800台,20天能够制造电视机多少台?
(2)学校用102元买来120个练习本,平均每个练习本多少元?
2.给下面各题补充上一个条件或者问题成为一步计算应用题,再解答.
(1)一批货物,运走10.5吨,_____________.这批货物原来有多少吨?
(2)修一条长3800米的水渠,_____________.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3)白羊只数的相当于黑羊的只数,_____________.黑羊有多少只?
(4)一列火车7小时行驶420千米,_____________?
3.解答下列应用题.
(1)一种毛线,每千克的价格是66.5元,买0.5千克应付多少元?
(2)肖师傅一天共生产250个零件,经检验有225个是一级品,求一级品率.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家庭作业.
1.丰华农场种玉米120公顷,种小麦的面积是玉米的倍.种小麦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丰华农场种小麦165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小麦.种玉米多少公顷?
3.丰华农场种小麦165公顷,种小麦的面积是玉米的倍.种玉米多少公顷?
4.丰华农场种玉米120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小麦的.种小麦多少公顷?
六、板书设计
简单应用题
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例1某工厂有男工364人,女工91人.这个工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
364+91=455(人)
答:这个工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
改编:
①男工比女工多多少人?
案例教学是目前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开启学生智慧的作用。从内容上来看,案例教学法包含四点内容,分别是:背景、主题、细节和结果。其中背景是指一个事件所发生的事件、地点、主要人物以及发生的原因,通过实际事件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发学生的思考;主题是指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为后续的解决问题垫定基础;细节是指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在事件的细枝末节当中不断钻研,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是让学生明白案例教学的主要目标,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并对事件进行客观评价。案例教学法更加适用于应用实践的课程当中,强调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职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某种社会岗位的人才。就当前的人才培养情况来看,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其学历教育主要应依托为国民教育,但在实际发展中,中职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对于人才的培养。
(一)教学内容和岗位实际需求不统一
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并没有以实际岗位为出发点设置课程,而是沿用传统的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注重通用知识的传播,教学内容与岗位的实际需求不统一,联系也不够紧密。虽然近年来一些职业院校制定出一些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方案,在授课的体系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然而仍然受到很深的传统教学的影响,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无法满足部分企业岗位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
(二)教材的选择上缺乏针对性
中职教育由于更加注重岗位的实用性,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避免一些理论价值较强的。然而纵观我国职业院校的教材内容,或者与学历教育完全相同,或者直接使用地方学校的教材,忽视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与实用性需求。一些院校虽然自行编写、设计了教材,但由于其教师缺乏企业任职的经验,对于岗位的实际要求缺乏相应的了解,教材的编写也不具备普遍适用性。
(三)教学成果不够显著
在上文中讲到,目前的中职教育教学沿用传统的学历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偏重理论教学,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很多学生反映所学的知识与今后的实际岗位联系不大,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便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教学成果不够显著。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是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当思索的主要问题。
三、案例教学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案例的准备
准备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对教学效果起到关键性作用。首先应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企业的岗位众多,每一个岗位对于学生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准备案例的同时,要关注到企业的实际建设。在进行正式的案例教学之前,学校可以开展学生谈会,让学生上台讲话,讲述自己的工作目标以及对中职教育教学的要求等,便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案例。
(二)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案例分析与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需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在该环节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到案例的具体情节。在正式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让每一个观点充分融合与碰撞。必要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案例的视频与图片,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三)注重案例教学的归纳总结
在学生结束对案例的讨论后,教师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阐明案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点评,为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指明方向。在教师归纳案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后,学生要做出相应的课后反思,反思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是否正确,针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学习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结论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案教学;问题;应对方略
20世纪90年代,“学案教学”这一教学手段在一些地方的一些学校悄然兴起,由于设计新颖、效果显著的优势,随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不断效仿,在当时掀起了一股狂潮。“学案”是与“教案”相对的一个概念,学案更加侧重于告知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去学,即使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案”一词的概念依旧有争论的地方。
一、分析初中政治课学案教学应用所遭遇的问题
1.结合不够紧密
从学案教学的研究理论层面来看,学案教学已经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其自身的一些弊端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这些优秀之处仅仅只限于理论研究方面,在实际与初中政治学科结合应用的实践过程中,依旧会出现一些裂缝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学案教学的实践研究成果不够深入,二是学案教学与政治学科结合应用的经验成果资料过少,从而导致两者结合不紧密。
2.地域分布差异
就目前学案教学的分布情况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学案教学的普及度较大,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应用范畴广阔,而且反馈上来的成效也是比较令人欣喜的。但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偏远山区,学案教学的应用范畴就十分狭窄,只有个别省会城市的个别学校普遍采纳了这种教学手段,难以在短时间内反馈出具体应用成效,这样的现象对西部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十分不利于西部基础教育的开展,同时也影响了西部地区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深度。
3.应用探讨失衡
从目前收集的资料来看,学案教学已经不局限于政治学科的应用,而是在其他学科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历史等学科,在美术、音乐、体育这样所谓的“副科”中应用就很少。除此之外,关于学案教学在各类学科中的具体应用探讨文章,也是比较贫乏,针对此种情况,教育部需要增强对部分学科的重视度、关注度,从而缓解应用探讨失衡的问题。
4.实施出现偏差
学案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状况,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现象即为“习题化现象”。习题化现象指的就是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往往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归纳好的内容罗列在学案上,同时选取了较多量的检测试题来充实学案内容,使学案充当了家庭作业的另一种形式。除此之外,学案对学生的学习帮助极大,但如果每一位代课教师都布置学案的话,学生的学习任务量、作业量将会直线上升,稍有不妥便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得不偿失。
二、有效于初中政治课堂应用学案教学的具体方略
1.学案设计遵循原则
关于学案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1)生本原则。生本原则就是以学生为设计的中心,在任何时候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置,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教学中的快乐、亲和、趣味等特点,使学生渐渐爱上政治、爱上学案。(2)启发原则。启发原则要求教师在课前的情景创设、课中的提问问题、课中的问题论辩等环节都要出其不意地给学生一些惊喜与启发,让学生在了解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学会至少两种知识。(3)时间原则。时间原则对学案教学来说十分重要,这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热情等多方面内容,切记要把握好学案的完成时间和学案问题导入的时机,尽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精讲原则。精讲是针对学案内容量提出的一个原则,要求教师尽可能删除一些繁杂的东西,精简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把握教材时也有一定的方向性。(5)引导原则。引导是教师应该彰显出的一种作用,因而政治教师在学案的拟定中,务必要把握好方向,切忌出现内容有失偏颇的问题,旨在保障学生的学习方向不脱离主线。
2.学案教学要遵从教学组织程序
按照常规的学案教学组织程序,教师要经历个体备案、个案形成、课前发放、检查学案、课后交流等多个情形,也是教师要亲身参与的多项内容。学案形成的初始时期,就拿《我们的人身权利――隐私受保护》一节内容来说,教师首先得仔细钻研教材中此节内容的精髓,归纳出此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制订出教学目标,完成个人编案的过程。在基础上,教师应该添加一些学生个人的感情,或综合分析班级学生的日常表现,或询问学生对于自身隐私权利和他人隐私权利的看法,对学生的看法如样编写到学案中去,保留差异、。再者,教师也可以搜集一些现下比较火热的时政热点,如网络上各种关于明星或名人的绯闻事件,将此类事件作为一个讨论中心,事先在学案上以思考题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最终完成政治学案的编写工作。随后就是按部就班地分发学案,检查学生学案的完成情况,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学案提及到的事件,进而简要总结学生观点,解决学生疑难问题。在课堂后设计一个交流环节,其实是教师获取学生学习反馈信息的独特渠道,在交流中升华政治知识,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继续成长。
总的来说,“学案教学”的教学手段既然能够形成并成长,那么自然存在适宜其成长发展的土壤,所以初中政治教师在应用“学案教学”进行教学时,应该努力找寻到适合“学案教学”发挥成效的基础条件,随即在实践的基础上更好地解决学案教学与政治学科之间的摩擦问题,推进两者的融合、推动学案教学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严建新.高中政治课学案教学策略反思[J].教育,2010(06).
[2]何阿奉.学案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2010(09).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2(b)-078-02
儿科护理学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就是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由具体案例提升为抽象的理论。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时代的“启发式问答法”,其宗旨是强调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蕴含科学本质的范例进行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法最早被应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中,是“哈佛特色”之一,以后又被广泛运用于医学、心理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的研究和教学中。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运用,案例教学法对我国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好的教学方法。由于医学也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均很强的学科,因此,国内许多医学教育者“洋为中用”,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临床医学教育中,改变原有的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的案例,并通过各式各样的案例让学生身临各种各样的临床环境,在实际教学中去摸索、学习处理各种临床医学问题的经验,从而高效、快速地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直面教学实践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对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新世纪护理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也已初见成效,现将其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 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归纳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情境,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从中学习课程基本原理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中一个最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运用,它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方法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是案例呢?简单地说,案例是包含问题或者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广义上讲,案例教学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2 在临床教学中案例教学有特定要求
2.1 目标明确
在案例教学中,无论案例的选编及其在每一教学环节中的设计,都必须紧紧围绕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标,落实在对学生知识、能力与品质的培养上。例如:在婴幼儿肺炎的案例中,目标是掌握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所以应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来设计这个案例。
2.2 富启发性
教学中的案例必须包含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可以给读者带来某种启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力。
2.3 具真实性
教学中的案例来源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情况的记录,而不是一种“坐在椅子上空想的案例”。有的案例从表面上看十分“热闹”,但实际上并无多少知识含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当坚决摒弃。
2.4 实践性强
由于案例来自临床现实,教师往往要让学生充当案例中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以提高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亲自参加医院临床见习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是最节约时间及费用成本的“社会实践”。
2.5 综合性强
案例教学的案例比一般的举例丰富,案例的求解也较为复杂。这样,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案例教学法的课堂运用基本过程
3.1 选择案例,设置问题
首先,选择案例内容要得体,选择的案例是否切合实际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案例选用不同,教学效果可大相径庭。其次,运用案例的时机要恰当,课前要做好周密的准备,整门课中需用的案例要循序渐进,掌握层次性原则。再次,案例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学生的课前准备则在于阅读案例或预习教材,尝试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提示与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和案例,充分理解案例所描述的事实和情节,在反复思考的基础上前后联系,归纳整理,分析出案例所提供的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抓住本质,分清主次,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经过认真的自学,就会为课堂进行案例讨论与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进行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可采取课堂随机发言或专题讨论的方式。随机发言是教师简要介绍案例,学生有针对性地阐述观点。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①要循循善诱,对学生要加以适当的引导;②要切中要害,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知识点”的发掘上来;③要节省时间,指导学生以最简捷的思维路径得到正确的结论。案例教学法加强了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比拟的,实现了教学相长,即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讲授者和组织者,而且是讨论中的一员,通过交流,产生思维共振和学术共鸣。
3.3 完成案例作业
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总结,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求其在自学与讨论的基础上完成案例作业。通过书写案例作业,不仅可使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思想,而且学生作业可作为教学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
3.4 归纳讲评案例
首先,归纳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其次,对学生易出错的难点进行分析。最后,回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4 案例教学法运用的意义
4.1 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
4.2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地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4.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所描述的往往是一个实际事件,没有分析,只有事实。案例讨论的结果也可能略有差异,没有人告诉你答案,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决策者的角色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决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学校和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是个难题。案例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学生就可以自由地实现在各个临床知识与基础知识间的切换。所以,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案例教学法将临床护理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它是中职学校乃至高校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孤立的和一成不变的,案例教学法也只有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其他教学方法和谐运用,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并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杨放,张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运用案例式教学的体会[J].护理杂志,2000,17(4):2-3.
[2]朱大乔,周秀华,刘燕燕,等.问题讨论式教学在《内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70-371.
[3]唐泓源.病案教学法在中专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1,15(5):296-297.
[4]谢明祥,兑丹华,杨伟明,等.目前医学临床教学的问题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5):161-162.
案例分析是经常用到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是一个教育情景故事的教学方式,更直观的反应教学重点,案例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案例教学法是很多老师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实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财政学是一门实用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采用案例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本文主要分析案例教学方式在财政学教学中的应用,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财政学;案例教学;应用;分析
财政学是一门实用性和教育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的重心从以往知识理论的灌输转变成知识能力的培养。以往财政学的教学方式,老师作为教学的主体,采用分析和解释的方式灌输财政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有效的作用,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不能完全理解深层次的内容,使财政学学科的教学失去了意义。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是对以往教学的一种改革,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
1 财政学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财政学是高校经济类专业的重要课程,这门课程的特点在于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同时学科具有应用性和政策性都很强。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传授一些教学理论和教学内容,很少和学生互动。在学生的眼里财政学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都很强的学科,很难学好这个科目,造成在课余时间根本不会讨论关于财政学的知识。采用案例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同时也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所以说案例的教学方式在财政的教学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1案例教学能够体现财政学的理论特性
财政学是一门思维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学中需要结合大量的数量模型,。数学模型的逻辑性很强,在忽略了变量在其中的变化。也不能体现财政学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特性。对于财政学的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基础应用理论的学习,还要和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财政学的学习要结合我国国情,采用案例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和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
1.2案例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的教学方式需要从实际生活中出发,让学生找出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方式体现了学生是主体,它能迅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热情, 充分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在课堂上, 他们会高度集中注意力, 认真在案例和财政基础理论知识之间寻求答案, 并各抒已见, 踊跃发言。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只要发挥引导作用, 通过不断否定一个又一个错误, 最后形成正确的认识, 就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全面理解, 并留下深刻印象。
1.3案例的教学方式适合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
关于经济类专业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具备两个特点。一方面,需要和课堂学习联系在一起,自我学习作为辅助学习的渠道。另一方面,财政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习的实践能力,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学习财政学之间已经了解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两部分内容,具有异向学习基础。学习过程需要在掌握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学会怎样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握好知识与现实之间逻辑联系是教学的根本。从这两方面出发灌输式教学法, 从课本出发,学习课本内容,教学过程过于平淡,本身也没有吸引力,教学效果不好。采用案例的教学方式能够把问题集中到教学的重点内容上,有利于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同时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较好的教学方式。
2 案例教学方式的分析
所谓的案例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很典型的实例,能够反应一个特定时期内的问题,发展事态和演变的过程。从相关的知识角度对案例进行加工分析,能够形成教学中的案例。 老师采用案例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的分析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是向学生讲述一个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这就是所谓的案例,学生经过研究分析,总结案例中的内容。老师在其中起到一个引导学生总结的作用。案例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收获心得体会,帮助提高教学水平。
2.1案例教学的作用
案例教学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案例教学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其次,案例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把自己置身于知识问题的环境中,亲身体会问题的真理。最后,案例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深刻的理解,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也是提升综合能力的过程,是一种宏观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2案例教学方式的特点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区别,区别在于案例教学通常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体。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老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老师讲授所有学习内容,学生只是在听老师讲的内容。采用案例的教学方式需要先要自己阅读, 分析案例, 然后进行小组和班级讨论, 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讲台, 与学生一起共享讨论的控制权, 通常作为辅助人员或资源提供者处于次要地位。
1.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案例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讲解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鼓励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为了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就一定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努力寻找各种证据,才能解决案例中涉及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就是对学生讲解真实的案例,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教师会将当前法学教学与社会要求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分析当前社会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在研究案例过程中可以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与周围人做到和谐共处积极沟通,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再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
3. 加强教学互动
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充分地交流与沟通,能够发挥大家的智慧。案例教学法不但要求教师对学生讲解,而且鼓励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讲究学习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
4. 增强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法就是依据教师的指导,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在讲解理论知识过程中引入真实案例。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教学能力,增加了教学难度。其中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要求教师严密组织各个教学环节,存在着大量的不可控因素。假如选择应用的案例与实际要求不符,设计的场景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就会出现大量意想不到的情况。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1. 选择适当的案例
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法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选择案例时要考虑到下面这些因素:一案例的真实性与典型性。选择的案例应该是现阶段的、而且具一定的代表性,才能让学生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二案例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要选择那些表面简单而思考起来却具有一定难度的案例,学生才能深入思考和探索,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2. 做好准备工作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应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讲解真实案例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思维能力,所以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讨论前,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2-3 周前将教学任务布置给学生,教师在展示案例后,还要教给学生思考的办法,让学生感受到侦破一起案件不只是应用法律规定,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解法律、运用法律的能力,教给学生如何抓住案件的关键部位,鼓励学生对法院的判决进行思考,并对其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讲解当前的立法规定,和学生一起研究其合理性。利用研究案件,和学生一起感受针对相同的事实,如果应用的法律不合理,那么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同时组织各个小组进行研究,要求每个小组完成书面总结。
3. 积极组织讨论
这一环节在案例教学法起着关键性作用,决定着案例教学法的成败。一要求教师要善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将学生放在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再有,教师还需引导学生确定案例的关键部位,并展开研究和讨论,学生可以对此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辩论,可以进行争论。学生不但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要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对其进行认真思考,从面得到更加全面更加合理的认识。二教师还要善于控制教学节奏,不但要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而且还要利用学生的争论确定问题的关键点,才有利于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在应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教师还要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首先允许学生自由想像,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不要在学生表达过程中作出判断,不要否定学生的看法,不要在第一时间展示问题的答案,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防止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4. 重视点评
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见解后,教师最后作总结性讲解,对案件进行深入阐述。要求做到突出重点,简单概括,紧密结合当前学习的理论知识讲解案件的关键点,同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学术特点。在评价学生的意见时,要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思考的过程和论证材料上,对不能明确答案的,教师要明确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对其进行研究。
5. 书写案例分析报告
应用案例教学法最后要求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通过学生研究和分析案例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完成案例分析报告不是陈述各个知识点,而是以案件的关键部位为重点,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当前问题,做到理由与证据充足。
广告学作为系统研究广告理论、广告设计和制作、广告策划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性学科,具备开拓性、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科特点。广告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与社会广告实践紧密地结合。但由于课时等原因,老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把学生带到广告社会中去,于是案例教学便成为学生了解广告实践、分析广告现象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案例教学是广告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特点
案例教学法指利用案例,根据教学目的和授课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思考,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到社会实际问题,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的特点非常明显,它集教与学的积极性、趣味性、实用性、互动性、时效性于一身。
二、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广告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有很多作用。从大的方面来说,既对学生学习有作用,也对教师授课起作用。
1.案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起到的作用
(1)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市场营销专业同学普遍比较活跃好动,乐于与人打交道。如果课堂讲授只是通过传统教学方法,由教师将知识点介绍给同学们,学生往往对课堂所授内容不感兴趣,从而缺乏学习激情。而案例教学恰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比如,在讲授广告媒体时,如果只是将一些理论讲给学生听,学生肯定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将各媒体的实际应用状况及效果通过某一具体企业的做法来分析比较,学生们一定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可能有些同学对电视等传统媒体感兴趣,有些同学对互联网等
新媒体感兴趣,经过大家的畅所欲言,学生们会对各种媒体有着更感性的认识和了解。
(2)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企业广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进行广告促销无可非议。但并不是所有的广告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的。众所周知,前有秦池、爱多,后有熊猫电子等企业,都曾经是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标王,但都是不争气的标王。通过案例教学,同学们能进一步加深对广告行为自身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正确分析广告行为,为其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3)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广告学教学过程中,很多章节内容对同学们的动手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如广告主题设计、广告文案及平面策划、广告效果测定等,仅依靠课本里所提供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在讲解广告主题设计时,通过案例让同学们自己来动手做一做,同学们必然能够从中体会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学习效果也好。
(4)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广告现象、解决广告问题的能力。广告学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广告基本原理,分析广告社会现象,对广告有较全面的认识,并能解决广告问题。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如果同学们接触不到广告案例,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同样是央视黄金时段标王,宝洁公司大获全胜,同学们通过案例对比,从中可以发现很多广告现象及问题,这些知识或者说经验远远是书本上基本理论所阐述不了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同学们针对案例详细思考,更要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同学们分析广告现象、解决广告问题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2.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授课起到的作用
(1)案例教学可以丰富教师的广告实务知识,增强对广告相关工作的认识。教师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类似广告学这样的学科,对教师的实务性要求比较高。国内很多高校广告学课程教师并非广告系或广告专业毕业,对广告学的认识更多的只是理论知识。多数教师没有更好的条件深入企业广告运作中去,在授课时讲出的内容往往给人以空洞感。为了避免学生们厌学,教师必须大量补充案例知识,通过案例教学来增强对广告实务的认识。
(2)案例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深入浅出。教师在讲授广告学课程时,对涉及的相对较难的专业知识光靠理论理解显得很抽象,这时若能借助案例教学,往往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在备课时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难点问题;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案例可以很清晰地将难点内容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讲解给同学们听,课堂教学内容能真正做到深入浅出。
(3)案例教学能提升教师的教学兴趣,增强其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众所周知,人长期从事某一特定工作,会形成工作倦怠。教师也不例外。如果课堂教学只是靠书本理论来进行,不仅学生不爱听,长期如此,教师也不爱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有所学。因此,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们爱听了,教师也就更爱讲了。教师接触到活生生的案例后,讲课兴趣必将大为提高,从而,其对工作的满意度也将随之提高。
三、广告学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
1.案例选择
面对诸多的广告案例,如何选择是关键。在选择广告案例时有两个原则:一是紧密贴近广告学理论内容;二是选用在实践过程中引起过广告受众强烈反响的。如此才能确保所选择的案例同学们会感兴趣。另外,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学生们相对熟悉的企业作为案例内容,相对来说,这样的案例学生们会更感兴趣。
2.案例使用
对于所选择的案例,教师必须将其内容理解透彻,把案例广告的相关背景资料及现状都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解案例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辅以PPT将案例讲活,讲得有趣。教师要广泛收集企业案例涉及的广告资料,对诸如文案、图片等广告表现最好有一手资料(当然,这可能要花费教师大量的业余时间)。另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对案例内容进行思考、做出分析、找出结论。
3.案例学习反馈
每次课后,教师要为学生们布置思考作业,作业题目要涉及课堂上所讲到的案例企业,让同学们自己花时间通过一些渠道更多地了解案例相关内容,并要求他们做出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思考的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或下次课上发言分享。
四、举例说明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教师引导:1995年,一个来自于泰国的国际性品牌——红牛,以功能性饮料的身份夹着在当时看来颇为壮观的广告声势登陆中国。一时间,“困了累了喝红牛”这句带有明确诉求的广告语引起了人们对红牛的注意。(插入:知道红牛广告词的请举手,请某同学回答对红牛饮料的认识及看法。)那时红牛的宣传策略主要集中在市场教育的层面上,注重产品功能属性的介绍。(插入:请问同学们当时红牛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有哪些?答案是:由于当时市场上功能饮料只有红牛一个品牌,所以其在宣传品牌的同时要用最简单的广告语来告知消费者功能饮料的特点——在困了累了的时候,提神醒脑,补充体力。这句简单、明确的广告语让消费者清晰地记住了红牛的功能,也认可了红牛的功能。)红牛的宣传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红牛的距离感,认为只有“困了累了”的时候才喝红牛。“困了累了喝红牛”,这句广告词一打就是10多年,而红牛这10多年来为了这句话,市场推广费达到10多个亿。虽然红牛在中国功能性饮料这一市场上做到了第一品牌,占有中国功能性饮料70%的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虽然高,但由于这个市场的容量在中国并不是非常大(请同学们讨论这个市场为什么不够大?如何做大?)。今天,市场状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同质化的产品层出不穷,各种全新的概念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消费者变得日益麻木,一个产品想打入消费者的心里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时,消费者对一个8年来以同一副面孔不断出现在面前的知名品牌——红牛,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插入:作为消费者的同学们,你们是什么样的态度呢?)经过市场调查,表明红牛拥有一群非常忠实的消费者,他们对红牛的功能属性非常认可,“困了累了”就喝红牛;但它的消费群体无法扩大,有绝大一部分人因为对这个功能没有需要,因此坚决不喝或者基本不喝;还有一部分“游离”的机会消费者虽然知道红牛,但认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喝,另外就不能喝了。因此,这部分人群不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消费红牛。
教师总结:其实,红牛并不缺乏品牌知名度,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知名度转向美誉度,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在仔细分析了红牛的消费者构成后,广告策略首先要争取的就是红牛相当一部分的游离消费者。而消费者之所以游离是由红牛多年来的宣传策略造成的,消费者认为红牛的产品功能性太强,而在消费者心目中,功能性太强的产品一定具有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红牛首先要将阻碍消费者购买的心理障碍除去,其次,要赋予红牛一些特定的品牌含义,创造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最后,使消费者从拥有消费欲望转变为购买冲动。这样,那些游离的机会消费者就会成为忠诚消费者。后来,红牛在品牌推广方面又做了很多工作,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插入:要求同学们课后广泛收集红牛的资料,下节课请某同学做总结发言。)
通过上述案例教学,不难发现案例教学法在广告学教学中的诸多作用。教师的教学兴趣和教学效果都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及分析、解决广告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都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