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就业问题

时间:2023-02-28 15:30:28

导语: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就业问题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等职业化教育;就业政策

受传统的科举制度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迈入大学校门已经成为无数人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和人生起点,成为一名大学生便标志着成功,象征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和仕途前程无忧。但随着国家对高等院校实行扩招政策后,大学生们如今也面临着为找工作而四处碰壁的窘状。1999年,我国出于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增加消费拉动内需、满足国民的上大学意愿等原因,实行了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扩招政策推行后,大学生的人数与日俱增,伴随着的就业问题也随之凸显。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万人,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72.2%;2011年为660万人,就业率为89.9%;2012年增至680万人,就业率为90.2%;2013年则达到699万人,就业率为90.9%。然而在逐年持续增高的就业率下,2013年依然有50多万毕业生处于待业失业状态,就业形势严峻。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政策体系不健全

就业政策法规方面的建设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单位录用大学生有户口指标的限制,毕业生跨省市流动受限。一些用人单位只接受现场报名,对所招聘的毕业生进行户籍限制,要求有本省户籍,甚至只能是当地户籍,这就让高校毕业生丧失了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

招聘市场缺乏统一管理。各种招聘信息琳琅满目,一些招聘公司频繁参加各种大学毕业生招聘会,表面上看是招贤纳士,其真正目的是宣传自己,提高自身企业的知名度。社会上还存在 “内定岗位”的现象,对于只招一两个人的岗位,其实早内定好人选,却还大肆地招聘信息,这种不实情况既浪费了毕业生的时间也加大了其应聘的经济成本。

(二)就业结构整体不平衡、信息不对称

就业市场供需不均衡,求职者技能与空缺职位不匹配。由于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不畅通,供需双方观念不同,导致供求双方供需结构不相符,出现了 “有位无人”与“有人无位”并存的现象。另一方面,社会支持意识薄弱,一些企业只注重使用人才的短期行为,忽视对人才的培养,不愿为社会发展做长期投资。

企业招聘要求不人性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硬性条件,如:要求毕业生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让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们无所适从;另外以学历及院校为门槛,也让非一本院校的毕业生们望而却步。这些问题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

(三)高校职业化教育不足、校企脱节

高校欠缺对学生实践力方面的培养。我国整体教育结构存在问题,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知识而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偏向对理论知识方面的传输,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途径,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主要考察手段,而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则较少,这样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相对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就存在差距。

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专业化水平低。大学的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为学生们开设的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有限,导致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缺失。并且指导课程单一,对于在求职过程中的面试方法、技巧以及如何正确对学生自身进行就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具体呈现。

校企供需脱节。高校对专业结构的调整没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导致用人单位急需的专业性人才在高校却无人可招。 这是因为,高校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专业设置缺乏特性,职业倾向性不够。职业教育的不断忽视,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在重视程度与资源配置上差距拉大,从而使高校毕业生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专业同质化严重,热门专业的学生过剩,但市场对其需求已趋近饱和,毕业生供过于求。

(四)大学生的择业期望高于实际、就业政策认知不够

大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他们对于就业政策制度,整体认知不足,了解不全面,关注度不高。大学生们在毕业之际常常忙于奔走人才招聘市场,缺乏对相关政策的学习和领会时间。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未雨绸缪,其他人则等到快毕业了才急促地关注就业信息。调查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只有不到10%的毕业生有设计过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对于毕业后适合自己的工作、未来发展方向等没有明确的定位。

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客观评估判断,期望值过高。他们缺乏对自身客观、全面、科学的认识,尽管他们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社会实践力;而另一部分学生刚从高中的封闭式管理中解放出来,进入大学以后就完全放松自己,丧失斗志、沉迷于玩乐,因而并没有学习到真正的专业知识,社会实践技能不足,求职时自然丧失了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思想局限。他们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常常以工作性质或薪酬待遇是否从优,就业地理区域是否发达便利为基准。一部分大学生将工作目标锁定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考得编制后便从此高枕无忧,安于现状。在选择工作地区时,也体现出这一特点,大部分毕业生优先考虑在经济繁荣的一、二线大城市中发展,缺乏对自我的准确定位和对职业选择的合理认识。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一)国家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综合管理,完善就业方面的政策法规

政府应建立统一的市场秩序,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优惠的政策和条件。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下转第156页)不够健全,因此需要政府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基础上将宏观调控相结合,不断加强市场中的法制建设,规范就业市场机制,为毕业生们提供畅通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大力鼓励毕业生深入乡镇农村、边远地区发展,去基层工作,并给予相应的生活补贴和奖励等优惠待遇。同时政府可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东部发达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沿海城市促进中小城市发展为策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社会应提供良好规范的就业环境,降低对毕业生的硬性要求

用人单位应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为社会发展做长期投资的意识。其次,在招聘市场或网上提供准确的招聘信息,避免浪费毕业生求职时间,增加其应聘成本。除此外建立统一、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打破以户籍、性别等方面作为招聘的考量标准,多从道德修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工作态度、沟通协调和应变能力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和平台。

(三)高校应科学调整专业学科的设置,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大学作为人才供给方,应具有前瞻性。首先应及时调整师生比例,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另外在注重应用性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应通过自身的优势资源对未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市场情况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良好把握,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改革学校的专业设置。另一方面,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供收集就业信息服务,开设有关就业的指导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其自身的就业技能。除了对就业形势、程序及就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就业政策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之外,尽可能的针对择业的方法和面试的技巧,开展模拟面试和求职讲座,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四)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毕业生应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找准自身的定位,提高自身就业力。在毕业前期,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工作,通过招聘会及招聘网站等方式积极主动的了解就业信息,积极调整就业状态,提高就业适应能力。在选择职业时,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情况等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虑,着眼于长期效应。同时以扎实专业知识为基础,积极提高社会实践力,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竞争力,从而找到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工作,事关广大学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更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发展。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

[2] 田光辉.湖南省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构建和实施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 市场经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告别中学生活,迈进大学校门,莘莘学子满怀胜利的喜悦,充满着新奇与兴奋。美好的生活将在这里开始,事业发展将从这里起步,人生的道路将在这里跨越,人生的历程将掀开崭新的一页。但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环境,学子们也容易产生许许多多的迷惘与困惑。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珍惜大学时光,练就扎实本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这对于大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当今的社会形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WTO的加入,使竞争国际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知识全球化,这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将被社会所淘汰。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许多行业的不景气,使高校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分配形势。

一、社会调查

据中国教育部学生司信息统计,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比2003年增长68万;2005年突破340万,2006年达413万,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他们指出,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大量出现,而且这个数量在逐年上升。据悉,2001年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34万人,2002年为37万人,2003年达52万人,2004年达69万人,2005年达79万人,2006年达93万人,2007年将达124万人。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任务的艰巨性和工作的长期性,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具有超前的敏锐性和预测能力。社会瞬息万变,市场变化莫测,只有培养超前的敏锐意识,才能摸准时代的脉搏,找出市场的发展规律,预测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

第二,具有高度创造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也是企业竞争取胜的根本因素。因此努力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大学生谋求发展的根本要求。

第三,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前所未有的事业,必然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才能取得胜利,因此承担着历史重任的人才也必须是开拓进取型的人才。

第四,具有竞争与合作意识。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条件。竞争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激励机制,是我国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强大动力。竞争要求以优取胜、敢冒风险,既要有敢于胜利的胆识,也要有敢于承担失败后果的勇气。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在未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首先必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科技成果,同时要培养合作意识,懂得顾全大局和集体利益为重,学会与人共事。

第五,具有时效意识。市场经济是提高重视时效的经济运作机制,重效率、重视信息、重视时间是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保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时效意识。学习、生活要有计划,严格守时,养成高效率地工作和学习的习惯,反对懒惰、拖沓和敷衍。要树立信息意识,提高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会处理信息的知识和方法。

第六,具有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是促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引起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促进人们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同时,市场经济也必须健全与强化社会主义法制,以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受法、用法,以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用法律判断是非和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

第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把理论形态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物质产品,是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为此,大学生必须培养自己的应用和操作能力,在大学期间,不但要重视培养应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多动脑,勤动手,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八,具有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高速度、快节奏的,新形势、新问题、新困难、新机遇不断出现,呈现出瞬息万变的趋势。为适应这种情况,大学生必须培养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学会判断因形势的变化所带来的利弊得失,善于捕捉良好的机遇,胜利是再接再厉,受挫后不急不燥,面对突然变化,善于冷静分析,妥善处理。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容易造成学生理论脱离实际,大学毕业以后社会适应性较差,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多接触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应变能力。

第九,树立博才取胜的意识。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高度分化有高度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交叉学科、边缘科学不断涌现,科学家、专家之间的跨行业、跨学科的合作已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传统的单一知识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博才取胜的意识,除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多方面的爱好的技能,做到知识广博,一专多能。应具有辩清是非,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十,具有是非辨别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全球化、竞争的国际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发展进程。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改变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丰富了我们生活。同时,一些腐朽的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也在影响和侵蚀着我们青年一代,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是辨别能力,才能明辨政治方向,站稳阶级立场。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的今天,一些公司或个人为了在竞争中获得利益,为达到目的往往采用一些不正当的,带有欺骗性的行为。这些行为形式多样,手法层出不穷。如果人的思想稍有麻痹大意,不加提防,分不清那些好那些坏,那些正确那些不正确,很容易就会陷入圈套,不能自拔。

二、高校大学生现状分析

从中学进入大学,学生从一个紧张封闭的环境转入一个相对松弛和开放的环境中,由于适应环境的幅度和难度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环境,出现了种种不同的问题:(1) 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是大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受惯了父母的宠爱。进入大学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一切都得靠自己去独立生活,由于他们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不同,群体生活经验不足,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心胸狭窄的学生不快。本来他们远离父母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发生其他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2)自我优势的削弱造成心理不平衡。许多学生在中学时都是班上的尖子,进入大学后在高手如云的新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产生一种失落感。有的学生看到班上学生多才多艺、能力较强,但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又感到迷茫,相比之下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高校有许多的学生组织,有许多的社团活动,班上有各种的活动,新生对这些既新奇又困惑,满怀信心地去参加一些社团、由于缺乏经验,遭受挫折,从而陷入痛苦的自我否定的深渊。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所以大学生应该抓住机遇、培养能力,早日成才。尽快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大学生应该看到自身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不足是由于过去的依赖心理和环境造成的。上大学后,应该从头做起,虚心学习,不怕失败,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自觉主动参与集体生活,学会独立处理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还可以在辅导员、班主任指导下,学习处理生活自理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方法,要坚持从小事做起,反复实践,干中成长,另外还要注意向高年级优秀学生学习,听取他们介绍自己成长的体会和经验;学习掌握人际沟通技巧。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性格、不同习惯的同学,如何建立起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把握交往机会,学习沟通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来自于交往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态度。其次采取积极的、主动的方式与他人建立起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如果过于拘谨畏缩,缺乏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便无从谈起。再次,应掌握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培养挫折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在漫长的人生历程当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这个竞争的社会,失败和挫折常常伴随在我们的身边。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要以一种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冷静地分析问题,找出失败原因,要把失败当成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以积极的心态去总结原因,向成功的目标继续奋斗。因此,作为大学生必须要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一种乐观、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挫折。

第3篇

关键词:就业 整体素质 就业指导 教学改革

0.引言

就业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也是每个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就业选择过程中既有挑战也有新的机遇。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敢于向社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持健康的心理,以积极的态度使自己逐渐适应社会。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计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就业指导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和成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前高校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

2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2.1扩招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队伍迅速增大,用人单位有了充分选择余地,这是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扩招同就业难之间确实存在关系,中国大学生表面上看起来过剩了,但这种过剩并不是大学生总量过剩,而只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其实社会对高技能、高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还相当大。与其他国家相比,有13亿人口基数的我国高教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0%以上,像美国就在70%以上。所以把就业难的根本原因算在“扩招”身上,是不合理的。

2.2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

许多应届毕业生不断的抱怨:“企业用歧视的眼光在看待应届大学生。”对此,有企业家表示,倒不是排斥所有的应届毕业生,只是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部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不敢恭维。有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如中专生和大专生敬业;再者,有少数大学生受不得委屈,他们害怕挑战和压力,一旦受挫就缺乏自信,怨天尤人。确实这些都是应届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的原因。高校不断扩招造成生源总体水平下降与教学质量降低已逐渐形成共识,而现在在高校里有多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有多少大学生把时间浪费于恋爱游戏中等等造成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整体下降。事实上,整体素质好的学生找份好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

2.3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而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当今是高等教育客观存在的现象,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扩展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求结构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专科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近几年来,虽然高等教育也加快了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高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结果是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突出。

2.4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当

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观念问题。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结构性失业,认为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学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差距较大,换句话说依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北京、上海、深圳绝对是最具诱惑力的前三个就业地点。但是,城市再大,它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

3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缺陷

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3.1内容上单调、无针对性

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指导内容常限定于传授求职技巧、面试技巧,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完成就业率指标。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于是,现实中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出现了工作临时应付,指导内容肤浅、泛化,指导效用差,观念教育缺失等情况。

3.2缺乏专业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专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人员缺乏,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专职指导人员数量较少,不少指导人员自身已经承担了高校的其他学生工作。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二是专业机构缺乏,尽管目前我国大学的组织体制中,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事实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那么,面对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市场,与市场不相匹配的非专业化指导的效果是不好的。

3.3存在开环封闭性

就业指导应当是一个系统化的职业指导、培训、咨询与信息反馈网络。首先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没有与公共就业机构建立必要的信息交流制度,没有与治安管理部门建立起危险预警机制、危机共同处理机制,高校和不同地区招聘会的组织者也未能建立紧密的联系。这种封闭的、分割的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跨地区就业是不符的。其次,高校未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学生求职材料证明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诚信危机,给毕业生就业带来消极影响。最后,商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供需基地”在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4.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4.1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在教学活动中,大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应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使学生能通过实际的操作对本专业涉及领域的知识,加深理解,并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就提前做好准备。

4.2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培养模式

高校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由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高等学校毕业生必须适应岗位变换、更新知识和学习新技术的需要。因此,要加快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各个高校可以尝试按专业大类招生,不必一开始就细分专业,同时扩大选修课的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课程,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知识和本领,更好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4.3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建设,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正规化

首先应建立和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其次应当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与基层的院系及相关专业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在高校内部组成上下贯通的指导网络。同时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当前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专兼职人员队伍。

4.4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放性

畅通的就业渠道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低的基础。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大型供需见面会和专场招聘会,既加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又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成本,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可以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跟踪调查已就业学生,及时了解企业的具体用人需求以及历届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以掌握第一手市场需求信息和市场反馈信息。高校要借鉴国外“合作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就学期间分阶段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工作。 要用人单位提前介入培养和物色人才。

5结论

职业选择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一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以高等教育的目的为指导,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的观念,以塑造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引导调整大学生的择业心态为核心内容,坚持工作的持续性、专业性、预见性、针对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和对象的全员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 冯婧.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中国轻工教育.2006(3)

[2] 薛浩.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职业时空:综合版,2006,2 (7)

第4篇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outer suburb school,job seeking of college graduates is now an issue draw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outer suburb school.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outer suburb school on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in detail.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cooperation of enterprise and university,joint resource sharing in universities and perfecting job information which based on this is put forward.The employment work of outer suburb school should base on reality.And they should taking the university as main body.We struggle to combine universities,employers,college students together with community effectively,and making a smooth in their teaching and practicing resource information.At the same time, colleg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in order to build a economical,reasonable and high-efficiency job market about college student.

Key words:Outer suburb school;College;College student;Emoloyment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正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1],高校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对办学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和重新规划,也对高校的办学区位做出了调整――由中心向远郊调整。因此,各地均有一系列高校在远郊建立了新校区或者整体搬迁至远郊,如上海远郊大学城就有4个,远郊高校则有近30所。远郊办学,一方面给高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2],也给了大学生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但另一方面,这种办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诸多影响,使得远郊高校的大学生面临许多就业挑战与困难。

1 远郊办学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无形的左右着教育资源的分配[3],远郊的教育投入、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远不及城区高校,使远郊办学的高校大多数面临着远离城区、交通不便、地方偏僻、可用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辅修培训不便,学生个人竞争力提升的途径减少

跨校辅修、技能培训、资质证书考证等是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也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个人竞争力。对于远郊办学的高校而言,由于地处郊区且路途遥远,跨校辅修、技能培训等选择相当有限。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在整体未搬迁之前,学生要参与上海市东北片十余所高校共同举办的跨校辅修非常方便,学习文理可报读复旦大学,学习金融可选择上海财经大学。但校区整体迁至临港新城后,对身处郊区的大学生而言,跨校辅修的自由度则受到了“路途遥远”的限制,若选择市区的院校进行辅修,除了需要支付大量交通成本外,学习时间上也难以保证。

1.2 地处偏僻,学生社会化机会减少

大学四年是学生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同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前景。一般而言,社会实践、实习及兼职打工等活动能够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兼职或实习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生产,一方面能够锻炼自己,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一定劳动报酬,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参与社会生产适应社会,并了解自身的不足[4],能一举多得。但远郊高校周边的社会经济环境却难以提供足够的社会实践、实习及兼职打工的机会和岗位,而到市区兼职和实习又路途遥远,使得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之时尚未完成社会化过程,当毕业时,面临就业面试和实习时这样的社会环境时,他们就会变得手足无措。

1.3 路途遥远,企业上门招聘和宣讲次数减少

用人单位对于招聘成本往往有所考量,到远郊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明显增加,且面试组织不方便,这无形之中就大大减少了用人单位到远郊学校举办招聘的机会。校园招聘会是直接面向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专场,毕业生如果可以不用出校门就有众多的就业机会,那么每年的校园招聘会就能解决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1],这无疑是双赢的上策。一旦这种企业上门招聘和宣讲的机会减少,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相对而言也就减少了。虽然现在信息发达,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第一人才网等招聘网站越来越多,大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申请岗位。但数据显示现场招聘的效率更高,据“中国青年网”一文“网投简历是否应届生求职鸡肋”中调查显示,某公司在高校招聘会上收到1000份简历,经过筛选后,发了150个笔试通知;同时,该公司在网上收到3000至4000份简历,只通知了其中两个人参加面试,而且这两个人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因为许多的公司认为,现场招聘的“水分”远远低于网上招聘,信息不对称之处也更少,并且来现场投简历本身就证明了一种态度,一种对工作的诚意。

1.4 交通不便,就业成本增加

交通问题,远郊办学在地理环境上的不便是客观的,而用人单位、办事机构、就业市场等一般位于市区或市区周围,这对毕业生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就业(参加招聘会、投递简历、面试、实习)的成本的大幅增加。学生大四是找工作和实习的关键时期,但远郊高校大学生面临着:一方面需长途跋涉面试,面试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急剧增加,面试一次花费的时间几乎是一整天,而其中面试过程很短,大部分时间都在坐车和等车中度过,同时,长途奔波也会影响面试状态,降低获得工作的概率;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习要求中,对市区学生和远郊高校学生基本一视同仁,因此,和市区学生相比,来自远郊毕业生,需解决住宿费用的问题,交通费用及时间的问题,需要考虑课表安排的时间问题等,这无形中降低了远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就业的积极性。

在大学生就业整体形势严峻的今天,以上四个方面,无疑对远郊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实现高校整体的良好发展,应对就业挑战,身处远郊的高校和大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 远郊高校对就业工作的应对策略分析

为了尽量减少远郊办学对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高校必须正视远郊条件下特殊办学的特殊处理,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研究,通过创新合作、平台共建等方式,努力实现远郊办学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率正常化,因此高校在以下几项举措上有所作为。

2.1 校间合作,资源共享

远郊高校间应组织合作,创办一个具有远郊特色、着实解决远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型化大学城,打破长久以来的高校与高校间“相对封闭”的关系,让教学资源、图书资源、就业资源、住宿资源等得以充分共享。在教育资源方面,各个高校可建立自身优势课程和优质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相对自由跨校选课学习;在图书资源方面,高校图书馆网站上可提供兄弟院校的图书信息查阅,供学生借阅;在就业资源方面,各个高校间亦可共享已有的就业信息,同时共同拓宽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提高各高校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在住宿资源方面,高校也可利用市区的分校或其他市区院校等为毕业生提供一定的住宿资源,解决部分学生因远郊造成的交通及住宿问题。

2.2 校企合作,就业对接

与高校就业对口单位,形成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每年或每学期选取优秀学生参加企业实习,一方面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对工作的适应性,更加清楚地认清就业形势,对自己未来所处的行业有所了解,明确自己的就业兴趣和定位,避免了盲目就业的行为;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接受到真正的、生动的、丰富的企业“教学”,让所学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工作中去,可以更早的适应社会,缩短适应期,大大的提高大学生的能力。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对用人单位加强了解,可以到用人单位的各个部门进行参观,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来合理有效的培养学生。就以临港高校为例,虽离市区较远,但周围也存在许多工厂,如物流中心、机械制造加工等公司,学校可以联合类似于这些用人单位,搭建符合高校毕业生需求的优质网络和信息平台,将用人信息在区域内共享,让大学生就业流程透明化。促进学生、用人单位、学校三位一体的网络交流,可采取网上面试或者电话面试,缩短路面交通时间[5],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便利,提高就业效率。同时,也要建立配套的管理和维护机制,保证信息平台适应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2.3 打造平台,信息通畅

搭建全面、畅通的就业信息传递平台,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飞信、易班、校园网等),弥补远郊办学中的种种不足。

(1)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就业平台,及时、准确、全面的收集、整理、提取真实的就业信息,在学校就业平台对其公布。

(2)高校各学院也应加强交流沟通,共享就业资源,避免出现类似于在工程学院企业招聘“前台”、“出纳”等信息,挫伤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

(3)高校可建立毕业生信息库,将毕业生的简历资料上传,这样一来可提高毕业生简历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减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简历的猜忌等想法,供学校推荐和用人单位浏览。

3 远郊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由于地处偏远,平日大学生接触学科外知识和拓展知识的机会较少,但远郊大学生可以利用寒假、暑假等时间,用来学习知识以外的其他技能,拓宽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水平。这一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领域,但总体上大学生可以去选择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学生可利用网络,搜索网络教学资源,如网易课程等。同时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学生可利用手机客户端学习知识,如英语学习的“百词斩”等,和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等,因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语言能力和社会公德心还是比较看重。

除此之外,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努力争取实习机会,制定自己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劣势,一要合理、客观地评价自我,进而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专业教育中学校在加强综合性教育的同时,学生自身也要培养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等,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提高自身人才质量,努力成为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有针对性的加强自身职业化锻炼,如经管方面的学术可参加上海高校举办的“沙盘模拟大赛”,从仿真现实中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形成高质量的大学生人才优势,实现就业目标。二要转变就业观念,学会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社会及企业的人才缺口及岗位要求[4],认清就业形势,根据现实及时调整求职的期望值和心态,更好地抓住有限的就业机会。三要在校期间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进而融入社会。

3.2 关注招聘网站

针对企业上门招聘次数减少的现象,学生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申请,这也是求职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同时学生应当及时关注招聘会,准时到指定地方参加面试。例如对于在上海远郊的大学生可关注“大上海人才网”,上面有近两月在何时何地举办何性质的招聘会,学生可自行前往参加招聘会。

3.3 利用人际关系资源

远郊造成的交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远郊高校的大学生需尽可能利用可利用资源。学生在寒暑假或周末除了提高个人能力素质外,也可利用自己家所在地或亲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优势选择兼职,这样一来既可以有效地改善交通、住宿问题,又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社会化的能力。

3.4 把握周边实习机会

由于交通问题尤为突出,所以在远郊办学模式下,一个较近的工作或实习地点成了当前就业环境下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对于远郊的大学生,一方面应尽量把握学校周边的用人单位实习机会,对心仪的用人单位和岗位,可通过网络申请心仪职位,也可通过网络搜寻该公司HR邮箱或电话,将简历直接发送到HR邮箱(公司的HR每天会受到若干邮件,一般只会浏览前面的数条邮件,因此在向用人单位发送简历前可修改邮件时间,这样可保证简历始终在最前。)或者直接向用人单位进行电话求职来获得实习机会,这样可减少就业成本。

第5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制约因素;对策支持

女大学生就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及生活的保证。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关系到女大学生就业和成才的实现。

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意义

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时指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是缓解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根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女大学生作用的必然要求。女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深入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促使女大学生更加有效自主择业,也有利于用人单位更加合理有效的选择优秀人才为其服务并获得利益,进而有利于提高女性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提高。

二、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制约因素

从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特点来看,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因素

一是社会就业总体形势严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在逐年增加,2011年达到660万人,大学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女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重重。二是社会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我国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男权意识”根深蒂固地存在,女性只能处于辅导和从属地位,有的甚至还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三是就业市场存在性别歧视。在各种就业歧视中,对于女性的就业歧视尤为严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现象,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也难逃于此,“限男生”、“仅招男性”、“男性优先”等字眼并不鲜见。

(二)政府因素

一是相关法律责任不明确、执行力度不够。《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这一法律条文虽明确规定了男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但由于操作性不强和缺乏罚则,对就业歧视未能起到有力的遏制作用,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还是空白。二是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由于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使得生育成本需要企业自身承担,被企业认为无形中加大了成本,再加上其他因素,很多女大学生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或在录取后提出限制生育的禁期。

(三)教育因素

一是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轨。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学校的某些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众多的学校还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科学地设置专业,合理地构建人才资源配置的体系,注重理论教育而轻实践,致使很多女大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弱,不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导致就业难的境况。二是高校就业指导不足。大学生就业动机和就业期望的多样性、复杂性致使就业指导的作用在深度和广度上显得非常有限。就业指导内容存在表层性、短期性、应急性、零散性等特点,严重缺乏系统性。

(四)自身因素

一是就业观念定位不准确。有些女大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甚至过分看重“初次就业”,不愿主动调整就业期望值,就业渠道狭窄,错失了不少就业机会。二是自主创业能力不强。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整体意识不够强,主动性不够。只有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有些女大学生才会去考虑创业。当有较好的工作单位可选择时,女大学生很少选择创业,在行动上表现出谨小慎微,缺乏敢闯敢冒精神。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支持

(一)优化社会发展环境

要消除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就必须改变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和浓厚的等级观念。社会要广泛树立公平意识,消除社会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优化社会发展环境,增强社会平等就业意识。一是通过强化教育的引导作用,让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二是用人单位树立大局意识,坚持“因才选人、因才用人、唯才是举”,给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平等机会。

(二)健全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女性就业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切实保护女性就业权益涉及各行各业,必须借助于法律制度,只有通过法律实施取信于民。首先,加强就业法律、法规建设,强化法律责任;其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成立专门监督部门,加大力度,严格执法;最后,强化社会监督,真正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保驾护航。

2.完善女性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促进我国女大学生充分就业,端正其就业观念的重要举措。首先要完善女性生育保障制度,推行生育保险,将生育成本社会化;第二要建立与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要根本改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就要使女性从繁锁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学习及投入社会事务。

3.发展“就业增长型”经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机会的基础在于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服务业、金融业等女性集中的产业,不断增加女性就业岗位;第二要注重扶持中小企业,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大的就业空间

(三)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1.高校教育应与市场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女生的特点。高校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同时要充分考虑女性教育特点,开设一些适合女大学生的课程和科目,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女生特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尤其加强女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1],并且通过职业训练和工作岗位实践,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加强在校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高校要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丰富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建立就业指导与就业市场的沟通系统,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协调沟通,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率。

(四)完善和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素质

1.转变传统的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女大学生必须看清形势,客观的评价自己,除了对工作报酬的高期望,还必须认真考虑这项工作是否适合自己,量体裁衣,不盲目追求,正确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能力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在不断的社会工作实践中找到自己合理的社会定位和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2.发挥女生自身就业优势特点。《中国十大城市就业歧视现状调查》指出:相对于男性,女性的耐心、韧性在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都有超越男性的优势[2]。只要女大学生找准定位,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发挥自身的优势,调整好自我的心态,就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3.树立创业意识,拓宽就业渠道。世界各国的大学也把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置于学生教学培养系统之中,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是大势所趋。当代的女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质及能力,女大学生要善于发现自我的优势和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走自主创业之路,拓宽自身的就业渠道,转变思想,自主解决所面临的就业困境,实现顺利就业[3]。

参考文献

[1]杜静.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2).

[2]中国政法大学研究所.中国十大城市就业歧视状 况调查[EB/OL].http://.cn/blog/blog/txt/2

第6篇

关键词:过度教育;知识失业;知识贬值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70-03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中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中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

一、过度教育理论综述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1976年在《过度教育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过度教育,把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教育收益率下降,归因为过度教育,即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美国学者曾满超,亨利·列文等对过度教育理论进行了系统集成,他们认为,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之一,都应称之为过度教育:一是劳动者相对于其受教育程度经济地位下降;二是受教育者不能实现其对于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劳动者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过度教育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过度教育理论提醒人们必须关注教育与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结构等关系。

20世纪80年代初,专门对过度教育的实证研究开始出现,在Duncan和Hoffman的研究中,区分了个体实际接受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之间的差别,确定了过度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三个核心概念:过度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和教育不足。当个体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时,称为过度教育;当前者小于后者时,称为教育不足。也可以说,过度教育是教育与工作不匹配的一个方面。由此他们推出了对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测量方法,并对不匹配教育的收益率和匹配教育的收益率作了估算。后来的学者扩展了三种测量过度教育的方法,西方学者根据其测量方法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过度教育及教育不足的发生率作了估算,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着过度教育。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当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供给增加超过经济发展速度时,过度教育就发生了,依据理论基础的不同,对过度教育作出了不同的解释。首先,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在工资率的作用下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会自动达到均衡,过度教育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短期现象。其次,过度教育是由于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并不满足完全竞争的假定造成的,一些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过度教育是个体一生中一个暂时的阶段,对教育的投资仍是一种有价值的投资。第三,过度教育的存在可能与教育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之间的权衡有关,教育与工作经验、工作培训可以相互替代,或者相互补偿,认为过度教育现象可能是一个短期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的教育水平会逐渐与其工作相匹配。

筛选理论认为,教育是一个筛选装置,它标识了雇员的一些难以测量的个人特征,如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技能、动机等,这些信息帮助雇主把符合他们要求的雇员识别出来,这些信息由个体提供,个人会作更多的教育投资以此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因此,如果工作的要求不变,劳动人口的教育水平相对于工作所要求的有上升趋势。

工作竞争模型从求职者的角度分析了过度教育的原因,雇主雇佣劳动力有不确定性,大学生在求职时会对工资、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性及发展前途有一个心理价位,用人单位若不符合他们的标准,他们宁愿暂时失业,也不愿意干不理想的工作,工作岗位不同对所需人员要求也不同,作为个人,为求得较好的职位,也会投资于教育,希望额外的教育会令其有获得更好职位的机会,求职者与工作岗位的矛盾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高等教育过度的表现

自从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就业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正在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先就业后择业现象逐年增加。根据过度教育理论,过度教育导致了“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反过来“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又促使劳动者设法获取较高的教育学历以适应就业竞争的需要,“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

助长了教育的进一步扩张,二者作用的结果,形成了过度教育和“知识失业”、“知识贬值”恶性循环的局面。致使教育投资效率低下,资源配置失当。赵世奎、张彦通在中国第五届经济学年会论文中得出,中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已经高于GDP增长的速度。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而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却呈下降趋势。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来说,第三产业对于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但中国第三产业相对落后,发展程度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由此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总量的过度。高等教育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由于高等教育的产出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劳动力市场的吸纳能力,则表现出总量的过度,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在中国学术界认为结构性过度是中国过度教育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投资结构不均衡,政府往往忽视基础教育的投资,更多地投资高等教育,形成教育投资结构不均衡;第二,专业结构不均衡,大学专业设置往往滞后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造成专业设置不均衡;第三,高等教育学历层次结构不均衡,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大量增加,但高职教育相对滞后,导致这些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不高,形成了学历层次上的结构性不均衡;第四,高等教育地域结构不均衡,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达,成为知识劳动者的集聚地,而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缺乏对知识劳动者的吸引力,致使高等教育地域结构不均衡。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过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加上中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过度仍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现状及主要原因分析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资料显示,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2004年为200.8万人,2005年为325.4万人,2006年为407.6万人,2007年为487.5万人,2008年为559.4万人,平均每年增长率为21.6%,2005年增长率最大达到了27.2%。从学历层次上看,在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四个学历层次中,专科毕业生的规模增加最快,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规模也有较大增加。

根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研究机构MYCOS公司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是87.5%,2008届为85.6%,2009届为86.6.%。2008届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率比2007届降低了近两个百分点,2009届比2007届低了近0.9个百分点。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高校本专科毕业生达到531.1万人,2010年达到630万人,2011年达到758万人。资料显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8%,毕业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报告资料显示,按经济区域划分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率最高,本科生达到95%,高职高专达60%;就业率最低的是东部沿海中等发达地区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就业率均不超过7%。可见,经济发达地区更容易吸引毕业生就业。根据《2009年中国教育蓝皮书》调查指出,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最低的专业大类是法学及教育学。报告显示,2009届毕业生失业人数超过了总失业人数的30%以上,专业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到2010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0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客观因素,如经济形势,产业政策等,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基于本文所依据理论的需要,主要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大学生缺乏胜任力。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的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中国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应试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同样延伸到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中,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技能,缺乏对事物的探索与分析能力,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学生随处可见。

第二,供过于求。从上述资料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特别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专业方向、所学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中国的GDP当中,第一,第二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较少。同时,中国又以出口商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小商品为主,而这些产业并不需要这种高素质人才。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电子产业、管理业都好似第三产业的范围,而这些产业正是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大的产业。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促进就业增长,稳定就业形势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处于高失业或就业质量低下的群体中,中国高等教育过度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的产出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针对上述提出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下列建议。

第一,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大学生应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职业分析,积极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大学生还应灵活就业,树立 “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还应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第二,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论为基础,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对未来个人职业生涯做出合理的判断及规划。如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设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等,最大限度地减少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情况。

第三,政府应深化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只有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才能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资源才能优化配置,政府应考虑到全国范围内高等教育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现状和需求,合理均衡地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指标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对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进行适度政策倾斜,鼓励发达地区高校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交流与合作;适时调整高校招生的专业结构设置,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对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监测和预警,调控专业结构,使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量最大限度接近。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是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中国的高等教育不仅总量过度,更大程度上表现为结构性过度,在中国,市场已经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一方面大学生能够自主择业,就业或者不就业,去哪个单位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更多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用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劳动力供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参考文献:

[1] 闫萌.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10,(23).

[2] 孙志军.过度教育的经济学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1,(5).

[3] 张军利.过度教育理论视觉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Z].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就业;社会需求

制约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原因是学校教育的产品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和企业用人信息表达不畅的矛盾与冲突。其主要表现是:学校教育思想的转变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与学生本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的距离越来越大;社会用人需求对学生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磨合时间要求越来越短。

一、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在高等教育基本普及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必须。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在这个热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适应严重制约了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同。具体表现在:

1、教育教学模式缺乏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普及的情况下,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思路要么来源于传统的中专教育,要么来源于重点高等本科教育。在探索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模式上,很多学校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

2、学校课程授课体系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教学成果积淀。由于高等教育体系的转变过程需要紧随经济社会的变化,很多高等院校短时期的转型很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要么沿袭以前中专的办学思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要么沿袭传统大学本科的办学思路,变成研究型本科教育。尽管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但从满足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仍然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3、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从现有的高等院校的教师构成上看,主力教师基本上是八十年代恢复高考后的大学毕业生。这部分人员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合理。但是,在大学生强大的就业需求下,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需要充实、巩固和提高。尤其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在缺乏实际操作工作经验的前提下,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

4、社会需要和办学水平之间的差距。从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上看,目前社会需要的是大量合格的初级劳动者。但是从各个高等院校的招生宣传情况看,大多培养的是中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这种巨大的供需矛盾的突出表现是:一方面大量高等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学校培养和学生家长期望值之间的矛盾与反差

学校培养学生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招生生源质量。在社会仍然需要熟练劳动者的需求状态下,学校培养目标必然倾向于满足家长需要而非满足社会需要。

1、社会认识之间的差距。由于社会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一直被社会上的习惯观念所误导。在衡量人才的标准上,人们普遍倾向于那些重点大学毕业生。因此,在大多数家长的思想意识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非最佳选择。大学生的就业率明显偏低就是这种思想观念的突出表现。

2、学生家长的期望值与学生实际需要的反差。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和媒体的不正当引导,相当一部分的家长都把学生考取本科院校作为上大学的首要选择。过高的期望值导致社会舆论对高等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的难以认同。

3、学生实际需要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作为高等院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大多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犹豫期。左右学生职业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在于学校的引导和培养。在学生对于自己未来就业范围、职业取向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缺乏明确认识的前提下,很难保证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中,相当一部分的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不是面向社会需要而是面向家长需要。家长需求却受社会职业声望和社会职业价值评价的严重影响。

三、社会需求导向的大学生就业取向

大学生就业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社会劳动力素质快速提高的情况下,大学生首先需要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而是训练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不是培养学生作为初级劳动者的简单操作能力而是训练学生在熟练掌握简单技术知识前提下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需要的满足程度。解决这种矛盾,需要政府、学校、学生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1、树立一切为了就业的办学思路。虽然很多人都在提就业,但是真正在就业问题上满足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高等院校并不多。一方面,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和社会需要严重脱节,另一方面,相对多的企业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近年来,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的院校实际上还是八十年代的行业特征明显的院校。

2、转变学生就业思路和家长价值取向。转变学生就业思路大多由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落实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尽管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名义上的重要和实际执行过程的偏差;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与实践的脱节和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但是,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高校的严重关注。结合实际的就业指导教育正在逐步满足学生的需求。

3、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加大职业倾向和职业能力测评力度。职业倾向和职业能力测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职业的认知程度。由于缺乏高中时期的就业指导环节,我国学生到了大学甚至工作相当一段时间才意识到自己真正的职业兴趣所在。因此,大学中职业倾向和职业能力测评,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职业的认知程度。根据这个测评结果,学生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职业兴趣,寻找自己个性特征和未来职业兴趣的最佳结合点。

4、尽快实行分类招生,充分尊重学生选择专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在这个问题上,相当一批大学已经开始分类招生和按学科方向培养学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在这个问题上,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采用国外的培养模式,比如法国,大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单独成为一个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实行按理、工、农、医、管理、经济和人文社会科学大类招生。这个阶段,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在高等教育阶段,尽早实行一年级不分专业,按社会需求设置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模式。

5、建立与劳动部门沟通的就业市场需求机制。在目前的高等高专教育中,事实上存在着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教育部门缺乏较为准确的市场各类人才需求信息;企业作为社会运作的个体,缺乏准确的人才需求反馈渠道。这种现在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大量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类人才严重匮乏,同时却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因此,急需构建一个满足社会整体供求状况的信息沟通平台。目前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与劳动力市场主管部门协调,以改变企业、学校各自为政的信息独享局面。专业教育的实质是教给学生未来就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反映在学生学习的不同课程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告诉学生本课程和其他学科的区别与联系,本课程对未来研究和就业的关系。这种观点的实质是要求所有的任课教师将就业方向作为教学的基本思想贯穿到教学实践中。对教师的这种要求,需要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的密切结合。

第8篇

1422名经济困难学生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参加学校就业指导规划课程的占93.2%。但在“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对您的帮助多大”问题调查中,48.9%的学生选择了“无帮助或帮助不多”;45.9%的学生选择“较大帮助”;只有5.2%的学生选择“非常有帮助”。由此看来,经济困难学生主观上希望通过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获得帮助,但对其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上还不太满意。从调查中发现,有18.6%同学认为“课程内容不适用”;47.5%的同学选择“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个性化指导”;还有34.1%同学认为“教师缺乏就业指导经验”。在“希望提供哪些高校就业服务“的选择方面,46.1%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希望“提供准确有效就业信息”;21.5%的同学选择“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希望学校“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和“培训就业技巧”分别占20.8%和11.6%。

2、影响家庭困难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摆在眼前的事实,原因主要是人才市场供需错位,结构失衡、知识陈旧,学用转化率低、个人能力低,依赖性强、市场人才配置手段粗放等。相比普通大学生,影响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的除去上述原因之外,更有其自己的特点,概括起来可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具体表现为:

2.1内在原因

2.1.1自身综合素质不足,就业竞争能力低超过7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于农村和中小城镇,他们抱着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进入大学后“一心只读圣贤书”,在空闲时间,他们又不得不为生活而奔波,做兼职、勤工俭学,几乎无暇参加各种活动来充实、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社会交往、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等能力方面落后于其他同学,无法从职位竞争中脱颖而出,得不到用人单位认可。2.1.2心理素质差,碰壁后消极就业部分家庭经济困学生心理复杂,心理承受能力差,存在自卑、焦虑、胆怯等心理特点。在求职过程中,不敢、不愿意主动展现和推销自己,不能很好的把握机会,错失很多就业机会和机遇;或求职过程中,屡次碰壁后,易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和挫折感,消极就业。2.1.3就业观念复杂,自我认识不清,职业定位不准确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同时对就业准备不足。沉重的家庭经济压力促使他们更加看重工作报酬,盲目追求稳定、高收入的工作,缺乏全面准确的自我认知与对就业市场的理性认识以及整体的职业发展规划设计。

2.2外在原因

2.2.1家庭原因窘迫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特殊的成长环境,使经济困难大学生从小就背负上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同时,父母忙于养家,往往忽视了与孩子们的交流和沟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正常发展。进入大学后,大学期间的各种考证费用以及择业过程中的交通费、住宿费、通讯费、简历制作费、服装费、人才招聘会的门票费等高昂的就业成本加大了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难度。2.2.2学校原因首先,目前高校虽然普遍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但工作中往往只注重抓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工作,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重视不够,尚未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未能形成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其次,大部分高校虽针对学生中开展了就业指导与生涯规划课程,但是,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指导,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第三,受师资力量和硬件投入限制,部分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少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专门,不能及时有效疏导、排解和纠正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负性心理反应。2.2.3社会原因随着“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实施,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健全的今天,各种特权关系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较大冲击,严重影响到自主择业的公平性。再加上大量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给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3、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援助对策

3.1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建立、完善包括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基金在内经济资助体系

目前,我国各高校已经基本建立了奖、助、贷、减、免、补等多层次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但还是不能完全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求学期间学习生活问题。以广西某知名理工类学校为例,该校经济困难大学生包括助学贷款(最高6000元/人.学年)以及校内勤工助学等在内,人均受资助额度在10500元左右,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在广西区内走在前列。该校学生每学年基本开支最低为13300元,具体包括:学费4500元、住宿费1200元、教材资料费900元、基本伙食费4200元以及交通、通讯、生活用品等费用2500元。这就意味着经济困难学生每年至少还需要近3000元的经济资助。另外,等到毕业时,高昂的就业成本也给经济困难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根据调查,毕业学生求职花费高于2000元的占到28.62%,花费在1000至2000元之间的占到23.4%,其中81.4%的学生求职费用来自于家庭资助。因此,各高校要继续努力扩展学生资助经济来源,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支持力度,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同时,建立、完善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经济援助制度措施,对经济困难学生求职过程中交通、住宿、通讯、简历制作等进行资助,帮助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3.2加强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课程建设,提高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课程的实效性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学生对职业生涯缺乏合理规划和正确认识导致经济困难毕业生盲目求职,也是造就他们求职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根据调查,超过50%的学生对学校开设的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课程不是很满意。高校需要加强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课程建设,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经济困难学生个人能力、就业意向等职业生涯测评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他们规划一条适合自己的、长久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时候,更多考虑到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实效性。如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平台、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求职技巧训练等。

3.3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心理特征中存在一些不积极的负面心理。毕业时急于就业、改善自身经济状况的想法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焦虑、悲观、茫然、自卑、急躁等不良心理。高校需高度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引导。①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积极心理学原理为依据,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改善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增强他们心理调适能力。②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正确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帮助他们消除一些模糊、片面认识,正式自我,进行正确就业定位。③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把自己的实际需要与就业期望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进行职业选择。

3.4整合资源,建设完善学生职业能力培训体系,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第9篇

[关键词]社会资本 大学毕业生 就业

自1999年以来,连续4年的高校扩招,使得我国2003年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人数创造历史新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非常严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将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视为一种地位获得的过程,探讨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一、大学生社会资本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就业技能运用的社会资本,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家庭

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是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和进入大学初期的主要社会资本力量,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家庭社会资本主要是家庭中建立信任、规范、制度或责任等基础上的人际关系网络。李宏利、张雷(2005)把家庭社会资本分为家庭内的社会资本与家庭外的社会资本,家庭内的社会资本包括父母投入、父母期望、亲子间的情感支持等,而家庭外的社会资本则包括邻里监控、社会整合等。家庭是血缘关系与姻缘关系的结合体,是一个社会中最小的、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在与家庭成员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得到家族成员认可的规范,并由此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和姻缘关系基础之上的相互信任与责任。家庭的这种强烈的纽带关系,使得大学生在遭遇困难与压力时能够从家庭内所构筑起来的社会资本中寻求一种支持与宽慰;家族中除大学生以外的其他成员所拥有的社会经济地位,则是构筑家庭外社会资本的重要因素,这些成员是社会网络的结点,以他们为中心,又有许多独立于家族之外的“结点”与他们发生关系,由此就构成了一张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一关系网络的存在,对于大学生以后社会地位的确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大学生意识到这种社会资本对社会适应的作用。

2.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生活之后最重要的社会资本存量。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所在的学校,自然与同龄人接触最多。同辈群体作为参照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同辈群体中,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他们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李颖,2005)。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归属于某一群体的时候,他们才有安全感。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一般都会参加来自同一学校、同一省份或地区的高年级同学组织的校友会、老乡会,通过参与这类活动,他们可以认识不同院系、不同学力的校友或老乡,认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这就为他们开拓了另外一个相互联系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社会联系;另外,同系同学和舍友也是大学生获取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系别相同、居住地相同或相近,他们有着共同或相似的专业思维、谈论话题,这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大学生专业知识、考研、就业等信息的获取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降低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性。

3.所参加的社会实践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完全不同,大学课时比较少,课余时间比较多,大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社会实践与兼职就是大学生比较乐于参与的活动。由于在学校,大学生接触和参与的活动与社会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参与社会实践与兼职,大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获得一定的收入,而且可以接触社会上形形的个人、组织、团体,更好的了解社会,组织、团体的运作规律,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本,大学生可以在毕业之后,通过自己在社会实践或兼职中与社会上的个人、组织、团体的关系维持关系,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开辟另外一个途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的就业社会资本范围狭窄、数量少、质量差

大学生的就业社会资本范围小、数量少、利用不平衡。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关系主要来自于学校和家庭,在利用这些社会关系(社会资本)的过程中,学校社会资本的应用率高于其他社会资本的利用率,基于血缘的社会资本应用率高于其他形式的社会资本利用率。

2.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同质性较强

通过同学关系建立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由于共同体规模的限制导致了社会资本覆盖的不同以及效力的差别。某些个人或团体拥有的社会资本密度过大,必然带来社会关系不平衡,造成社会竞争不平等,社会不公平蔓延使个人与社会疏远。从而使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对周围的个人以及社会环境产生不满,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

3.过分追求社会关系网络

对社会资本的过分追求将带来一个不良影响就是产生盲目情绪而忽视最本质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导致求职者素质低下,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使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缺乏法制精神。社会资本是介于市场、企业这两种资源配置机制之间的第三种配置资源的机制;社会关系网络往往起着替代正式制度的作用,而在配置资源功能上显得尤为突出。

三、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大学生资本构建方式的分析以及对资本构建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的存量对个人学校生活的适应、今后的就业,个人的发展与地位的升迁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问题,将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更好的自我完善,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人情味很浓的国家,人际关系网络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加上现在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成熟,关系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市场的替代物,承担着劳动者与其工作岗位匹配起来的功能。弱信任关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求职信息。我们要善于通过这种关系建立自己的网络,以期更好地为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大学生就业市场在就业运作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公平的行为准则。这样有利于整个社会就业的发展。规范可以减少社会资本分布过度非均衡性的社会状况出现,减少规避制度漏洞引发的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负面效应,打破人力资源配置的垄断。以强有力的制度化、规则化建设来弱化权力组织化的操作与干预,倡导公正公平,抑制地位和关系资源的参与。

面对社会资本的消极后果,用人单位要打破各种求职壁垒,消除就业歧视和障碍,自主选才,量才适用,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进人用人机制;高校要培养学生在市场化推进进程中进入职业生涯所必须的公平理念、竞争意识、守法习惯和诚信精神,政府要加快就业市场化进程,打破就业中的地域、行业分割,消除就业壁垒,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完善社会流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机会公平。

参考文献:

[1]苗芊萍,王汉林.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学透视.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12):82-84.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