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德育导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3-02-28 15:30:33

导语:在德育导师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德育导师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新形势 辅导员 课程化 职业能力

在当前新常态与新形势背景下,辅导员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一直扮演着大学生成长指导者和领路人的重要角色,但现阶段,部分高校辅导员却出现的情况是辅导员角色边缘化、工作边缘化,状态游离,严重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凝聚力,岗位流动频繁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呢?

一、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建设背景与定义

2013年以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对学校全体辅导员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经统计分析,导致以上情况发生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目前,大部分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仍然是经验式讲授或保姆式服务,未形成系统的工作体系,因而导致辅导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时好时坏。二是辅导员在职称、职务晋升方面不太通畅,特别是晋升中级职称之后,要晋升副高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时与专职教师比较相对困难。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 24号令)规定,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特别是教育部在2014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高校辅导员作为职业化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作了明确的规定,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施搭建了平台;

所谓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指将辅导员日常开展的专项工作或常规工作用课程形式进行整合,借助学分和教分,让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进教材,工作方式进课堂,工作安排进课表,工作时间算课时,形成明确规范的工作体系。

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建设意义

一是很多高校辅导员工作未形成系统的工作体系,因而导致辅导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时好时坏。课程化体系建设,对于辅导员特别是年青辅导员在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方面具有特别的意义,能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岗位,增强职业幸福感和凝聚力。

二是经调查,全国大部分地区政府或高校在辅导员队伍职称、职务晋升方面尚未出台科学有效的政策,由于多数高校未将辅导员的思政教育或事务工作量进行课时认定,直接导致辅导员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时和教师比较出现因课时不足而影响评定,职称晋升受阻。

三是高校非常注重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培养。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探索辅导员序列职称晋升的相关途径,这些探索为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专业平台。

三、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体系实施途径

1.以教研室为核心开展课程设计

学校学工部下设思想政治与国防教育、校园文明与安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与学习能力四个新教研室,全体专职辅导员划入以上四个教研室,担任授课教师,教研室备课、教研活动等,将具体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进行开发和设计供全校专兼职辅导员参考使用。

以教研室为核心建立“十模块”教学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化实施方案和课程模块设计,由教研室牵头进行课程开发,最终形成科学化、全程化的《辅导员工作指导教程》和课件素材库,其中必修课程由教研室负责集中或分散授课,其余班会、讲座、活动等专项特色课程由相应教研室提供课件,由全校专兼职辅导员完成授课。

2. 以自然年为周期建立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施方案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施方案》将以课程模块设计为主线,把辅导员从事的具体工作整合为必修课程和专项特色课程两大类,对每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周次、教学学时或学分做具体的规定,其中必修类课程纳入集中授课安排。课程模块根据学校学生实际和学生工作规律以自然年为周期分年级、分类别、分专业具体实施。

3.以辅导员职称晋升和专业发展为依托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以辅导员职称晋升和专业发展为依托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建立主要涉及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方法三个维度。评价指标主要以辅导员工作课程模块为依据设置;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学工部、院系、学生、辅导员自身是重要的四类评价主体,具体权重依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比例关系,原则上是学生评价权重最大,辅导员自身评价权重最小。

由学校学工部负责对辅导员履行课程化职责情况进行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将由学校认定评价合格后的课时(学时),由学工部统一核算,作为辅导员学期、学年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晋级的重要课时依据;同时评价结果还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学分挂钩,根据课时核发相应课程的相应学分。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五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现状;存在问题

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社会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传播者, 是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人才类型[1]。在指导居民锻炼的过程中,社会体育指导员要严格遵循体育锻炼规律、人体生理和心理规律、儿童成长规律等基本规律,全面地了解指导对象的客观情况,不断地创新指导方法和途径,针对性地开展好指导工作。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区体育开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对社区体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

随着社会体育的蓬勃开展, 昆明市五华区的群众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愈加深刻, 越来越多的人们积极的投身到社会体育锻炼中。因此,对五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将会为群众体育及社区体育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昆明市五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等资料库搜集并阅读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件、书籍及相关文献和资料。

1.2.2 访谈法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到五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与群众体育处的王科长进行交流,了解该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相关情况,并收集到相关的资料。

1.2.3 实地调查法

通过到五华区几个健身点进行调查,了解群众体育的开展情况。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五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现状

2.1.1等级结构

五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级别组成为: 国家级13人、一级61人、二级323人、三级507人,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二级及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五华区社会体育工作的主力军,占总人数的近92%。总体来说,五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级别结构上己构成较稳定的金字塔结构。

2.1.2 指导类型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类型是指社会体育指导员采取何种指导方式,是管理型指导还是技术型指导[3]。调查发现,五华区90%左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技术型指导,10%左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管理型指导,管理者少,操作者多,这与社会分工及社会需求相适应。

2.1.3 指导项目

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的运动项目,可以反映出群众对这些项目健身价值的认可度以及这些项目在该地区的普及度[4]。调查显示:五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指导的主要项目是健身操类,柔力球及气排球等项目,既可以自娱又可以集体练习,吸引了广大民众的参与。

2.1.4 指导性质

五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进行健身指导中采取的主要是以无偿为主,以专职为主,作为社区的一名志愿者、组织者,指导群众进行锻炼。

2.1.5 指导场所

全区共有231个晨(晚)锻炼点,包括137个健身点、健身路径112条、健身房72个、篮球场13块,另外还有20℅左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没有固定的指导场所,他们有时会选择一块空地就进行指导锻炼。

2.1.6 指导人群

中老年人作为当下群众体育锻炼的主力军,他们的闲暇时间比较充裕,因此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锻炼的主要人群。当然还包括儿童、青年及不固定人群等指导对象。

2.1.7 指导动机

指导动机是直接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效率的主观因素[5]。五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兴趣爱好、社会交往、工作需要及强身健体。由此可以看出,五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担任指导工作的主要动机并非是创造经济效益,这种需求属于高等层次的需求,也是较持久和较稳定的需求。

2.2 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2.1 活动经费不足

全区共投入418.4万元(体彩公益金278.8万元,区财政投入139.6万元)。

经费大部分用于建设场地设施,由于区内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体育锻炼,导致投入活动经费不足,不能满足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锻炼的需求。

2.2.2 场地设施利用率不高

全区共有231个晨(晚)锻炼点,可看出五华区体育场地设施并不缺乏,但由于规划不够合理,利用率不高。

2.2.3 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起步晚,多数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还不了解,导致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会中的认可度不高。在五华区只在一部分社区内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

2.2.4 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数量不足,级别间比例失调

五华区总人口88.09万人,体育人口36.2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共904人,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体育人口的比例为1:400,与总人口的比例为1:974。相对而言,指导比例还是远远不够的。五华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二、三级占很大比例,国家级和一级人数很少,而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往往掌握更先进的指导技术,更能满足群众锻炼的需求。

2.2.5 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缺乏咨询与监督机构

社会体育指导员形成由体委群体处具体负责,区内体育局、街道办事处、各行业协会、体育社团共同参与的多元管理体系。由于这些机构并非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门管理机构,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只是附带管理,职权划分不明确,缺乏咨询与监督机构。

2.3 对策

2.3.1 扩大经费投入,提高合理利用率。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提高各体育场馆的开放率。

2.3.2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宣传,在街道、社区等区域大力开展系列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的讲座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2.3.3 缩小社会体育指导员级别比例差距,改进培训机制,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

2.3.4 健全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行业管理机构, 以规划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进行动态管理。(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阎守扶,李思琪,赵 立.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6(6):103-108.

[2] 马睿.对山东省社区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的研究[J].体育,2011,(4):126-127.

[3] 李翩江.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管理现状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3(4):103-104.

第3篇

班级简介:高三(2)现有生数41人,原来44人,3人未报到,2个考美术,一个考体育。班级以“天道酬勤 有恒乃成”为学习指导宗旨;以“卧薪尝胆历破茧之触痛 破釜沉舟圆六月之金梦”为班级奋斗格言;坚持引导高三学生的成人思维及养成习惯,贯彻高三的成人德育与智育教育方针。班级目标是在来年的高考上能有所突破,为2013年校庆献上一分贺礼。

班干部阵容:(见××市××中学高三(2)班班干部阵容安排公示表)。班干部要求做到如下:(1)以身作则,学习工作两不误;(2)切实完成本职工作,戒浮躁;(3)有高度集体荣誉感与责任心。

ⅱ.班级工作计划

班级管理工作,坚持计划性,规划性,加强落实班级的日常德育教育工作,将主要工作放置于学习促进上。班级的工作及学生学习尽量做到:学期有目标、月月有主题、周周有计划、天天有作为;在这些方面上,做到预测性远点、落实性强点、时效性高点、促进性大点。以下从几方面进行简单计划:

抓常规,促学习

常规是学习的前提与基本保证,没有常规,什么都无从谈起。只有树立从常规着手,树立班级正气,才能在学习上统一思想同意行动的促学习,这是一条普遍认为的规律。

学生做到遵守中学生的日常规范制度、××中学的相关德育制度及高三年段情条例,扬班级之正气。

充分调动班干部及学习委员的模范作用,通过对他们的培训引导他们去为整个班级的常规进行引导(附:高三(2)班干部培训会议记录),加强对班干部的思想上的培训提高,做到班级干部对班级事务,“统一思想齐抓共管”。

德育养成,学习为主

成立学习养成指导中心,引导优秀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不断的完善,促进中等学生的学法及成绩的提高,组织分管学习副班长、学习委员、课代表、优秀学生、学生干部组成了学习养成指导中心。

共同营造班级学习氛围,让他们为班级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计划如下:

1.努力开展好贯彻好年段制定的导师制(见:年段导师制度方案),加强与各科老师的交流,调动各个科任老师的力量,促进班级前25名学习提高,主要是从学习方法上的引导及心理辅导上去帮助这些学生;

2.配合年段开展的中等及偏科学生的辅导工作,加强对数学、物理、英语、化学等的辅导,提高中等生成绩;(见:年段辅导班学习方案),并做好学习效果的评价;

3.提高班主任的工作促进作用。以班主任为主的班级导师制,自己确定几名未被确定导师的学生,班主任亲自作为导师,加强学习引导,促进学习的提高;

创设环境 增强动力

进入高三,班级的布置相当重要,一个环境的氛围营造及布置都会潜移默化的去影响或者鼓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对学习的促进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班级布置和要求上,除了要求学生做好常规卫生工作外,加强环境对学生影响,注重班级布置的效果的提高和影响力的改变。对班级环境的布置,班主任做到为班级树目标、树宗旨、树格言等在言语上的促进。(见:高三(2)班级布置图片)

干部培养 班级希望

班干部是领导一个班级的主干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班干部的素质要进行更多的培养。

1.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队伍,尽快地让他们担任起班级的工作,使班级的工作尽快走上正轨,保证教学的正常秩序。

2.班级干部例会时间及主持,适时开班干部召会议,讨论一下这一阶段工作的呈要心得。并做好记录,计划下一阶段工作,针对班级中出现的某些情况有计划的工作。

计划前瞻 落实第一

制定班级的学期总目标,总主题,有计划的开展班级一系列工作。为此,将在以后做每个月的工作计划和每周的周计划,乃至每天的计划,计划是相对稳定的,随着学校的活动及班级的班情进行调整。(见:每周的计划安排和主题设置表)(计划详见高三(2)班班级 工作计划表)

第4篇

ⅰ.班级概况

ⅱ.班级工作思想

班级的管理工作,坚持计划性,规划性,加强落实班级的日常德育教育工作,将主要工作放置于学习促进上。班级的工作及学生学习尽量做到:学期有目标、月月有主题、周周有计划、天天有作为;在这些方面上,做到预测性远点、落实性强点、时效性高点、促进性大点。以下从几方面进行简单计划:

抓常规,促学习

常规是学习的前提与基本保证,没有常规,什么都无从谈起。只有树立从常规着手,树立班级正气,才能在学习上统一思想同意行动的促学习,这是一条普遍认为的规律。

学生做到遵守中学生的日常规范制度、内坑中学的相关德育制度及高三年段情条例,扬班级之正气。

充分调动班干部及学习委员的模范作用,通过对他们的培训引导他们去为整个班级的常规进行引导(附:高三(2)班干部培训会议记录),加强对班干部的思想上的培训提高,做到班级干部对班级事务,“统一思想齐抓共管”。

德育养成,学习为主

成立学习养成指导中心,引导优秀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不断的完善,促进中等学生的学法及成绩的提高,组织分管学习副班长、学习委员、课代表、优秀学生、学生干部组成了学习养成指导中心。

共同营造班级学习氛围,让他们为班级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计划如下:

1.努力开展好贯彻好年段制定的导师制(见:年段导师制度方案),加强与各科老师的交流,调动各个科任老师的力量,促进班级前25名学习提高,主要是从学习方法上的引导及心理辅导上去帮助这些学生;

2.配合年段开展的中等及偏科学生的辅导工作,加强对数学、物理、英语、化学等的辅导,提高中等生成绩;(见:年段辅导班学习方案),并做好学习效果的评价;

3.提高班主任的工作促进作用。以班主任为主的班级导师制,自己确定几名未被确定导师的学生,班主任亲自作为导师,加强学习引导,促进学习的提高;

创设环境 增强动力

进入高三,班级的布置相当重要,一个环境的氛围营造及布置都会潜移默化的去影响或者鼓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对学习的促进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班级布置和要求上,除了要求学生做好常规卫生工作外,加强环境对学生影响,注重班级布置的效果的提高和影响力的改变。对班级环境的布置,班主任做到为班级树目标、树宗旨、树格言等在言语上的促进。(见:高三(2)班级布置图片)

第5篇

——伍家实小中南校区2020年春季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学生德育综合评价为导向,继续全面推进少先队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以“墨香气质 香樟情怀”为我校核心价值观的育人目标,深化学校雅正德育内涵。以德育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生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主线,扎实推进德育工作。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拓宽德育空间,创建“雅正”德育特色校园,创新德育活动方式,扎实走稳中南“雅正”德育工作的特色之路。

【工作目标】

一、疫情期间不在校,隔屏坚持做德育。

充分发挥在线教学资源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育人作用,结合疫情开展好线上德育活动,加强疫情期间家庭教育指导。

二、加强德育建设设,形成德育工作新合力。

进一步落实实施“雅正”特色的德育工作,规范到岗,细致到人。

三、利用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结合学生的兴趣开设自主管理模式,不断强化德育素养自我锻造、自我管理继而发挥学生的潜能,催促学生的全面成长。

四、丰富德育活动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丰富创新我校各项德育、少先队活动,使活动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以“活动——体验——感悟——升华”的心路历程规律提高德育的实效。以活动促发展,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落实家校联动长效机制,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继续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的合力,落实“五星”家庭教育。关注留守儿童,合力推进提升我校“雅正”家庭教育力的德育品牌。

【实施策略】

一、疫情期间不在校,隔屏坚持做德育。

1.以疫情为核心,落实育人提升。

通过校级“雅正讲堂”促进疫情期间德育发展,第一期:加强防疫科学知识的推广,让学生认识冠状病毒的危害,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升公共卫生意识。第三期:结合时令节日3月5日学习雷锋精神和疫情中的雷锋们,开展学习身边的奋战一线的雷锋事迹,提高学生们的爱国、感恩德育情怀。第四期:围绕时令节日“植树节”开展线上少先队队会课。第五期:围绕疫情期间如何正确开展居家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真正让德育隔空落实。

2.携手家长,家校共育提升。

切实做好“雅正讲堂”家校平台,通过第二期:邀请爱有方教育与学校德育联手开展亲自讲座:《用国际视野看疫情》倡导健康的同时,引导学生感知疫情中爆发出的民族凝聚力,培养感恩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同时借助线上网络平台有效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3.立足网络,线上德育提升。

鼓励学生通过制作美篇、手抄报、书法作品、朗诵、视频作品等形式展示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加强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督促学生在网络学习课间落实好眼保健操和体育锻炼,通过组织体育小达人之“舒心运动”活动等形式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形成德育工作新合力。

在上学期初步建立新的德育工作机制上,强化德育工作小组管理职责,由学校全面规划、组织实施德育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及辅导员会议,明确每月德育中心工作,结合我校德育团队整体年轻化的现状,充分发挥德育导师团队及班主任主力军的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推进的新局面。

1.加强德育管理理论---管理育人提升

本学期,我校将以“理论研修”+“活动实践”等集中培训学习的方式继续大力抓好班主任理论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德育育人理论水平,根据上学期“田野观班”活动开展的情况,本学期由政教处继续对青年班主任跟踪指导,学以致用。以自主理论研修为基础,结合我校传统特色德育“雅正讲坛”开展青年班主任读书交流沙龙活动,互通读书心得体会交流管理经验。采取理论学习(每人必读一本德育工作书籍)、实践交流(读书心得分享交流会)、专题讲座(结合“雅正讲坛”进行德育导师进行专题德育成长讲座)等形式,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水平和能力。 

充分发挥德育导师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我校“青蓝工程”和“师徒结对”的传帮带模式,充分发挥德育导师的作用。德育导师团队在自己所在组内,进行青年班主任德育管理和全员老师德育教学管理进行指导。

重视副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副班主任班级管理责任意识及育人方法,规范副班主任考核标准也是本学期德育队伍建设的重点。形成切实可行的副班主任班级管理制度及考核方法,纳入学期末绩效考核中。有针对性的对副班主任进行培训学习,明确责任意识,强化德育育人根基,落实德育工作。学期末评选“优秀副班主任”。

雅正讲堂之班级管理 具体安排(以具体通知为准):

 

序号

 

时  间

 

主讲人

 

主讲内容

66期

第3周

李焱

微课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67期

 

第6周

 

许晶晶

 

我们这样做课题研究

68期

第9周

张颖

青年教师共读一本书沙龙交流活动

 

69期

 

第13周

 

张萍

 

一课三磨反馈

70期

第19周

周洁

师德师风教育

年级德育导师分配  具体安排

德育导师

帮扶教师

德育导师

帮扶教师

陈原

孙丽娟、房小芸

蔡青

唐岑、王晓彤

      郑丹

 陈思梦、田丽凤

任晓妍

尤维斯、王倩

     李金芳

杨勰、向一丹

毕巍巍

傅舒婷、

2.     立足教研渗德育--课堂育人提升

引导教师切实履行师德规范,提高“全员育人”,“时时处处事事育人”的意识。让学校的每一个学科和每一个人员意识到自己的育人任务,并切实承担自己的职责。发挥课程和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把握各学科的“德育点”,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落实德育课程。结合教科研室反思集《思想的芦苇》,切实将德育教育作为反思内容之一,围绕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疑点进行反思(结合教科室的安排,每学期至少1-2次德育方面专题教学反思)。

四月(暂定)

战疫情,教师能做什么?

“领航”先读,反思拟定为课题,撰稿

五月

“迁移”再读,反思再改教育论文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六月

“反思”三读,论文三改

课程成长,我成长

七月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让师德师风贯穿教育过程

三、提升学生德育自主管理,培养学生干部主体作用。

学生在德育素养自我锻造、自我管理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发挥学生的榜样辐射作用,和自主管理的模式,发挥学生的潜能,优化教师德育管理的赋能,减轻教师德育管理的难度。

1. 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育人提升

上学期特将原“星级中队”评价办法进行了修订,拟定了规范常规管理,争创星级中队新的《五星班级考评细则》。关注五个维度:雅正之品--文明守纪;雅正之格--身心健康;雅正之韵--学习习惯;雅正之行--责任担当;雅正之境--劳动卫生的评价,同时设置成果加分项“雅正之质”。本学期将继续完善和落实好“五星班级”的考核制度,做实、做细。有据可依,真正起到制度带动德育育人的良好循环。

具体措施如下:

(1)设置班级量化开公正,透明实时反馈班级日常常规。

(2)每周公开五星班级评分明细,反馈。

(3)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墙及红领巾广播台宣传每月评选“雅正少年”的事迹。

2. 加强学生干部管理能力培养--自主管理提升

一是重点培养中队、大队学生干部管理能力和自主组织学习能力。抓落实,培养他们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做学校的小主人,从小建立良好的主人翁意识。

二是提升培训好两支骨干队伍,即值日教师队伍与值日学生干部队伍,提高两支队伍值日工作的自觉性与检查评分等管理水平,做到定点、定时、定岗,加大督查力度。天天检查,及时记载,每天一通报,每周一评比,月月一汇总。

大队管理:由大队辅导员每月一次大队干部例会总结,大队长每周一次会议布置,反馈各部门工作过程与结果,每月一反馈一考核;形成有体有系的大队工作量化表。由大队辅导员撰写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由大队长结合学校大队部工作撰写学校大队部工作计划。纪检部负责落实日常规范动作,文艺部抓实日常及重要文体活动,劳动部夯实日巡查周检查反馈;加强每天两操的检查,强化眼操质效,落实近视防控工作。充分反馈大队部管理的自主化,增强学生管理能力和自信心。并落实好学期末工作总结,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查缺补漏。

班级管理:一是本学期各班应加强各班班级文化建设,建立中队管理文化。形成具有班级和年级管理特色的德育育人制度。二是充分发挥学生校园主人意识,激发学生自主撰稿,建立并完善红领巾广播站,让每个孩子成为校园正能量的因子。三是中队班会回归学生,每周五下午大课间均为班队会活动,大队部将班队会主题下发给班级中队长,由中队长进行队会课的开展,并制定大队干部带低年级的帮扶形式,让学生真正做主任,上好,上活,上实每周的班队会。并由执勤中队和大队干部进行每周检查,反馈。

班队会帮扶  具体安排 (学生名单具体开学后召开大会干部会议在安排)

大队干部

帮扶班级

大队干部

帮扶班级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执勤中队管理:一是进一步优化升旗仪式的程序,增强升旗仪式的仪式感,通过优化执勤中队上岗宣言及岗前培训,增强示范性和辐射性。二是增强队员统筹性、协调能力,让学生在深度参与培养自治能力。三是继续扎实检查—反馈—督查—落实过程轨迹,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养。

3.习惯教育正行为——养成教育提升   

一是在培养学生讲卫生,懂礼仪良好品行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学生讲节约、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期末采取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的方式,记入学生的成长手册。

二是常规教育进一步落到实处。在贯彻新的“五星班级评比”和“雅正少年”的基础上,再明确每月常规重点及每周常规要点。

三是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队干监督学生的卫生、礼仪、集队、纪律等,每月评进行好人好事评比,逐步让学生从"要我这样做" 转变为"我要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四、丰富德育活动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性的德育活动,能使学校德育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大力宣传"德育为先"的理念,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意识。

1.  立足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提升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主题教育;以升国旗仪式、开学、毕业典礼、入队、等传统仪式为载体,开展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以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为载体,开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将德育融入到月活动中,小活动构建育人切口。通过每月时令主题活动,健全学生人格,促进成长,让德育浸润心灵。

2.彰显德育特色--特色活动提升

通过五星班级评比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结合《雅正十大公约》进行学习,强化。通过每三周一条公约,从“文明、卫生、安全、习惯、守纪、环保、劳动”等多个维度,开展常规检查活动,结合五星班级评价细则落实考核,及时评价,反馈,完善表彰机制。每月进行五星班级亮点展示。抓典型,树标杆。

“德育问题”学生,每月周四中午进行集中交流辅导。

落实“雅正少年”评比,采取月评、学期评比公开,亮点事迹推荐(微信推送、升旗仪式表彰)等方式。增加学生自信,将雅正正能量注入校园,深入人心。

加强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力争本年度,初步建成一批高质量、高品位、独具文化特色的学校。

继续开展两静(净)课程。上学期,我校以“静能生慧一发现安静的力量,净能养心一挖掘优雅的内涵”为目标,实施“两静(净)校园”新举措,全面打造“人静身净能养心,静思勤研能生慧”的育人环境!上学期,两静课程重在全面督促监管“校园宁静、环境干净、教室安静、穿着洁净”的行为常规。本学期将继续将两静(净)课程结合五星班级考核深化落实,落地生根,将两静(净)内涵和意义深入学生德育提升中。表彰在两静(净)课程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事迹。

3.打造品牌创特色——雅正品牌提升

继续开展“雅正”特色德育活动--校园雅正讲堂,围绕寒假作业,通过PPT展示、现场演讲的方式,各班在班级评比的基础上择优进行年级评选,择优参加校级展演。

自编寒暑假作业,通过规定版块和结合时事,制定实小中南特色假期作业。通过作业让学生得到全面提升,把德育养成从校内贯穿到校外,家庭中。时时刻刻将德育教育深日人心。鉴于本学期疫情的特殊情况,本次寒假作业的选拔,展示优秀作业,及评选各项作业完成的优秀学生。将陆续以网络“雅正讲堂”的形式进行呈现。激励学生在寒假暑假都能够人心愉悦的健康成长。

继续完善提升“童年印象”艺术节,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和会场布置,庆六一“童年印象”文化节。初步方案将庆祝六一和校内社团展演相结合,校内和班内庆祝相结合,打造台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六一文艺演出。

继续强化鼓号队的训练,本学期依旧采取每周二、四早上进行训练。每月政教处将组织一次验收和考核。本学期内完成各个板块的整合,并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用鼓号队现场奏乐的方式,参与升旗仪式,增强学生们的仪式感。

继续提升校级合唱队的训练,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每周训练两次。将合唱打造成为中南的特色项目。

鉴于我校音乐教师的专业特点多余声乐专业为主,结合本区的校园文化特色。将戏曲列为德育特色项目。协同教科研室打造精品的戏曲社团,争取在区内形成独树一帜的德育特色。

继续传承“家教家风”的德育特色,将家书传承,深挖传承活动形式,开展多样性丰富的德育活动。

具体措施如下:

1.将“家书”亮点德育活动融入到不同学科教学中,语文:二年级开始学习写书信。品德课中将书信融入学生遵守“亲情孝道”中。

2. 每学期评比“最美家书”(内容设计美观,好看)“最暖家书”(内容文字写的好)“最炫家书”(内容富有创意)。

3. 每学期将家书由家庭延伸到学校在延伸到校外,扩大家书范围,可以结合疫情写给社会各界人士。

五、具体活动安排

1.抓共管聚合力——协同育人提升

开展“爱心家长志愿者护学岗”活动,各班招募2名家长,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按天轮流执勤,维持学校早晨学生到校校门口秩序。

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家庭状况,学习环境,与家长、学生促漆交流,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学习或生活上的帮助,及时疏导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困惑或障碍,给家长提供良好的家教建议,形成家校合力。

2.家长学校促发展--家庭教育提升

每学期定期与爱有方等家庭教育机构一同开展家长学校,进行家庭教育讲座。通过学校的平台提升家长的整体育人素养,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完善雅正家庭教育力机构组织,通过教育局五星家庭教育力的评选内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家庭教育力的逐步完善与提升。本学期评选出“五星家长”。            

2020年春季伍家实小中南校区政教处主题教育月活动安排表

周次

时间

内容

第一周

 

1.安排第一周值周人员;

2.制定副班主任安排表;

3.后寒假时代展评活动;

第二周

 

1. 召开大队部第一次会议;

2. 制定《国旗下讲话》安排表;

3.班级雅正讲堂;

4.部门计划;

第三周

 

1.召开班主任工作会;

2.班主任拟定工作计划;

3.启动学雷锋主题活动;

4.校级雅正讲堂;

5.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第四周

 

1.启动“雅正公约”学习;

2.学雷锋主题活动;

3.评选班级“雅正少年”

第五周

 

1.开展“安全伴我行”主题教育;

2.班主任雅正讲堂活动;

第六周

 

开展“向英雄致敬”主题班会活动;

第七周

 

1.召开大队部工作例会;

2.开展“网上祭英烈”网络祭祀活动;

第八周

 

1.开展青年班主任“读书分享”活动;

第九周

 

1.大队干部会议工作例会;

第十周

 

2.雅正少年评比;

第十一周

 

新队员队前教育;

第十二周

 

1.开展“我劳动我快乐”主题教育;

2.筹备“童年印象艺术节”系列活动;

第十三周

 

拟定“童年印象艺术节”系列活动方案;

第十四周

 

1.评优评先;

2.少先队入队规范检查(新队员队前教育);

第十五周

 

1.发展新队员;

2.开展“童年印象艺术节”系列活动;

3.表彰校级优秀中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辅导员和优秀队干部;

第十六周

 

1.召开大队部工作例会;

2.开展“爱眼护眼”主题活动;

3.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第十七周

 

各班进行生命安全、行为习惯教育;

第十八周

 

加强夏季安全教育,监督学生的文明行为;

第十九周

 

1.期末复习迎考动员;

2.少先队工作总结;

3.筹备六年级毕业典礼;

第二十周

 

1.制定第八季假期作业;

2.资料归档;

第6篇

1、考评全区所有初中、中心小学及省市级实验小学,采用平时抽查和集中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学年至少集中考评一次。其他小学由各教育中心校按此标准进行考评,并把考评结果报局备案;

2、被抽查学校的积分以集中考评与抽查得分综合积分,平时抽查和集中考评的分值各占50%。

3、考评的具体办法是:听取学校领导汇报,查看校舍、校容校貌,查阅有关档案资料,问卷调查或测试,召开师生座谈会,观察师生活动,德育信息上传、各种德育资料上报、德育工作会议出勤等。

二、奖惩办法

考核结果计入学校教育管理考评积分,并作为评选德育先进集体(学校)、个人的主要依据之一,对积分低的学校提出批评,限期整改。

三、说明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一票否决,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1)严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2)教职工有违法违纪受处理,学生有违法犯罪的;

(3)学校领导及教职工因失职造成责任事故的;

2、本考评方案从2007年3月开始执行。

3、本考评方案将根据我区的工作实际不断加以完善,并逐年修改,以便形成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推动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走向规范、深入、科学的发展之路。

贾汪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考评细则

考评内容与分值

分值

得分

积分

检查

抽查

1、按要求成立了德育处,人员到位德育工作分工明确(2′);德育工作计划、总结齐全(1′)。

3

2、能利用校会、宣传橱窗、升旗仪式和各种比赛活动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文明礼仪、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的教育。校会每月召开一次,校会议程、讲稿、照片等资料齐全(1′);有宣传橱窗,每月进行一次更换,有底稿、图片资料记载(1′);有规范的升旗仪式,有旗手、护旗手安排纪录,国旗下讲话记录(1′);各种比赛活动(每学期不少于3次)(2′).

5

3、能利用晨会、班会、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和谐相处等方面的教育。各班级晨会纪录齐全(1′);班会、主题班会(每周一次)备课齐全(2′),学校有检查、有记录(1′)。

4

4、建立班主任月考核制度,有详细的考核材料(2′);建立班主任培训和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布置工作、进行培训或经验交流,有培训材料,有会议记录(2′);班主任津贴能按时发放,无拖欠(1′);班主任手册记录齐全,学校有检查、有记录,并纳入对班主任的考核(1′)。

6

5、建立文明班级考核评比制度,有考核评比细则(1′);有每日检查记录,有周汇总,有月评比结果,有月文明班级表彰记载(2′)。

3

6、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住校生管理制度、学生文明礼仪常规、违纪学生处理办法,文明学生、校园之星评比办法,并有检查、评比、处理、表彰等过程资料记载(3′);学生仪容仪表端庄大方,男生不留长发、不染发,女生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各类饰品,举止文明、待人礼貌,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有良好的校风(2′)。

5

7、长期坚持学科德育渗透,有制度、有检查记录(1′)。开展读书活动,有必读书目,学生阅读规定图书每学期不少于2本,并建立了读书笔记(1′);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征文活动,有征文,有评比结果,有表彰材料(2′)。

4

8、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学生有心理健康教材(1′);学校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的集体心理健康讲座(1′);建有心理健康咨询室,室内的布置符合要求,各种制度齐全(1′);有心理咨询纪录;无各种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事故发生(1′)。

4

9、认真推行“全员育人责任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教职工的考核(1′);能同各工作岗位签订全员育人责任状(1′),岗位育人职责明确,制度上墙(1′);能认真实施德育导师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1′),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有辅导安排、辅导纪录(2′)。

6

10、成立了学生会、自管会等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2′);制定了自我管理章程、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明确了内部各岗位工作职责(2′);积极参与学生管理、检查和活动,能较好地开展工作(2′)。

5

11、能成立广播站、小记者团、学生社团等学生自育组织(1′);组织内部章程、目标、计划、职责健全(1′);能积极地开展各种自育活动(2′);能积极开展自育之星评比活动(1′);广播站每周播音不低于2次,每次播音的广播稿齐全(2′)。

7

12、能认真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和评价小组,制定评价实施方案(1′);能按要求做好宣传公示、评价、填写表格和资料收存工作(2′);学生成长记录袋按要求建立、保管(1′);推行学生操行评语改革,学校有具体要求,有检查记录(1′)《素质报告书》填写认真,符合要求(1′)。

6

13、重视团队建设,各种制度健全(1′),按规定发展团队员,手续齐全(1′);能按要求开展各种团队活动,资料齐全,有活动图片记载,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2′);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先进团支部(雏鹰中队)、优秀团队干部、优秀团队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活动(2′)。

6

14、能根据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结合时代要求,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2′);并将其作为教育师生的生动教材,提高校园的整体文明程度(1′)。在校园内有放大的校风、教风、学风要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内容,刻写、张挂在醒目处(1′)。校园、墙壁、室内等处张贴、悬挂伟人名人像、艺术作品、师生作品等(1′)。对办公室、教室、寝室文化氛围浓郁,有基本统一规范的要求,效果好(1′)。

6

15、重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举办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有学校讲稿、班级讲稿,有活动过程材料和图片记载(2′);有班主任家访记录(1′);有稳定的校外德育教师队伍和德育教育基地,并正常开展有关活动(1′)。

4

16、重视教师师德教育,有政治学习纪录(每学期不少于10次)(1′),能够按照《徐州市师德、师风考核办法》每学期对每一位教职工进行一次考核(1′)。学校无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教职工热爱学生,无违法犯罪行为(2′)。

4

17、农村学校能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城区学校能重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个人资料详细(1′);制度齐全(1′);能定期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有相关材料,和图片记载(2′)。

4

18、能重视德育信息上报工作,德育信息在各级报刊、杂志和网页上采用率较高(学校提供)(2′);能按要求上报各种德育材料(以局统计为准)(2′)。

4

19、开展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方案(1′);有学期工作计划、总结(1′);有创建过程性材料(2′);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区内有一定的影响(2′)。

6

20、重视德育研究和改革,积极参加区“两制”课题研究,有德育研究课题或“两制”子课题(2′);课题内容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课题成果,德育、获奖等)(2′).

4

第7篇

一、切实加强德育工作

高一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自我意识和求知欲明显提高;参政议政意识增强,但带有一定的偏激性和盲目性,这一阶段引导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着重进行人生观教育和心理教育。

(1)组织学生参加全封闭的七天军事化训练,学习军人的优秀品质。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集体意识。

(2)进行《中学生守则》教育,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

(3)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加强班集体建设,通过集体活动(如卫生和冬运会工作)创建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调查,了解21世纪对未来人才的要求。

(5)加强法制观念和安全教育,安全方面特别是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规教育。

(6)加强团支部建设和心理保健指导工作,进一步提高文明礼貌行为的水准。

二、重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掌握高中各学科内的联系,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以适应高中阶段学习任务。

(1)开展学习方法指导,请高年级学生谈学习体会《谈谈高中阶段学习的特点及方法》。

(2)召开家长座谈会,研究如何帮助子女适应高中学习生活。

(3)寻求各科老师的配合,任教老师作好各科学习方法的指导。

(4)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同时与这部份学生一起分析,探索适应他们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树立学习信心。

(5)每一次考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和学习心理咨询活动。

(6)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21世纪的有用人才。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风、班风没有在到预期目的。

(2)卫生工作只能处在学校的中等水平。

(3)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学习方法。

(4)部分学生集体主义观点淡薄,特别是在卫生劳动中表现较差。

(5)违纪学生存在如迟到、缺交作业和不配戴胸卡学生时有存在。

第8篇

1、重点:

(1)班级工作常规

(2)主题班会

2、难点:

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

二、基本思路:

根据《市初中新教师试用期培训课程方案》的要求,从新教师从事班团的工作实践和需要出发,通过示范、答问、观摩、研讨、检查等途径,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岗位需要。

三、目标

1、进一步巩固新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基本原理的了解和掌握。

2、指导新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开展班级工作,初步学会班级管理。

3、帮助新教师学会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组织与开展主题班会。

4、提供班级工作问题处理的政策支持与咨询指导,引导新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提高新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素质与修养。

四、主要内容:

1、班级工作常规(如班级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学习生活常规与班集体制度的制订与建设、卫生保健与心理卫生的指导、偶发事件的处理、“问题生”的转化、品德操行的评定等)。

2、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如了解学生技能、计划技能、领导技能、语言技能、总结技能、班队会指导技能训练等)。

3、主题班会的组织艺术(如常规工作与主题班会、工作联系与主题班会、德育和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组织渠道与具体形式、主题班会主题确定与准备及评价等)。

4、班级德育工作(如班级德育的途径与内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青春期教育方法、劳动技能教育及文体活动的开展等)。

5、学习与生活指导(如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男女同学关系的处理、升学指导等)。

6、“问题学生”的转化。

7、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

五、措施与方法:

1、以按需施教学原则,确定指导工作计划实施的具体目标,选择指导内容,增强指导的针对性。

2、开放指导组织方式,灵活地运用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综合培训等模式,提高指导的实效性。

3、执行培训的有关制度,尽好导师职责,参与校本培训工作实施,完成指导工作任务,保证指导的彻底性。

4、拓宽指导的途径。指导新教师通过教育实践、理论学习、教育科研等加强自我修养,关注指导的全面性。

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指导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工作水平,做新教师的表率,发挥指导的垂范性。

6、以人为本,积极参加业余培训和开展自我学习,加强指导模式研究,注重指导的发展性和民主性。

7、抓好指导工作的自我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落实指导工作任务,体现指导的计划性。

六、部分课程说明

(一)困难学生的转化

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产出原因,发现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和转化点,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进行转化,提高他们的应对困难学生的能力和教育能力。

3、主要内容:困难学生与人才观;困难学生的评价与干预;困难学生与教育评价手段;困难学生与家长教育;困难学生与教师心理。

4、教学建议:6学时。案例介绍,交流讨论,个别指导或专题讲座。

(二)班团活动的组织

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目: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活动课程理论,初步掌握班团活动组织的操作方法,提高组织各种活动的实际能力,适应班团活动开展的需要。

3、主要内容:晨会活动;主题班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传统节假日活动。

4、教学建议:6学时。讲授、研讨、观摩或实习。

(三)班主任常规工作

1、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处理班级常规工作和日常事务,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

3、主要内容:班级环境的布置;班级活动的计划;操行评定;伦理谈话;家访;偶发事故的处理;班干部的选拔和使用;班级总结的写作。

4、教学建议:18学时。经验介绍、专题讲授、实践反思、个别指导。考查。

七、工作安排:

1、课时安排参考:

(1)班级工作常规15课时

(2)主题班会6课时

(3)实践活动指导6课时

2、阶段重点建议:

(1)第一学期指导重点:班级工作常规指导。

第9篇

摘要: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在五年制高职校在校系二级建制的基础上,赋予系部德育管理一定的责与权,将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变为以系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以无锡地区5所五年制高职校为调研对象,进行了科学构建德育工作校系二级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校;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

基金项目: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改重点课题“积极心理学观照下整体构建五年制高职校德育体系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CZ36)

作者简介:梅亚萍,女,无锡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职业教育;钱业洪,男,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49-04

所谓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指五年制高职校在校系二级建制的基础上,赋予系部德育管理一定的责与权,将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变为以系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使系部在学校总体德育目标的指导下,拥有足够的自主权,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富有特色的德育管理实体。本次调研以无锡地区现有的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五年制高职校为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途径,重点探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科学构建,以期能够指导和推进五年制高职校德育管理工作。

一、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分析

(一)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高效开展的必要前提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无锡地区五年制高职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5所调研对象在校生规模均为4000人以上,部分学校正在与其它学校合并中,规模将超万人。要做好这种规模庞大的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一级管理体制无论是在管理力度上,还是在监控力度上都明显存在不足。因此,建立以系部管理为主体的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适应规模办学,加强有效管理的必要前提。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5所学校系部建制均已初步确立,都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齐抓共管、学生主动参与、家校密切联系、校企积极互动、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的德育管理体系,学校也有意识地逐步将部分德育管理责任落实到系部,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但是,在调研中也发现各校的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一些比较共性的显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有重复性管理现象。如日常管理检查,有些学校校系二级学生会同时检查,既造成管理资源浪费,也给系部评价考核带来资料取舍的矛盾;(2)有互相推诿无人问津的管理漏洞。如宿舍管理是高职校的重中之重,但在下放系部过程中显得困难重重。又如,跨系部发生学生矛盾时,系部在处理时会有推诿现象,不利于学生教育;(3)班主任队伍建设比较零散。各系班主任的考核评价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标准差异。如班主任培训,各系近亲繁殖简单操作,学校层面存在用几次讲座承担着全部培训任务现象,缺少实务培训,缺少交流探讨;(4)系部德育工作主体性不强,特色不突出。如一些系部德育工作因人员不足等原因,日常管理只能疲于应付职能部门的各项指令。以上不足,究其根本原因,是校系二级管理框架虽然建立,但责权还不够明确,管理重心仍未实质性下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探究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设置的科学性高效性,思考如何充分发挥系部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意识,从而达到所预期的管理效果。

(二)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构建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

“德育管理是指根据党和国家有关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德形成的规律,协调实施德育的单位与部门、部门与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德育对象之间的关系,使德育组织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使德育双主体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合理组织各种力量,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和任务的有效手段。”德育工作体系由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因素组成,五年制高职校德育管理体制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下建立的,毫无疑问隶属于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德育系列的结构建制;不同机构各自的职能、责任和权利;各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等等。可见,德育管理体制作用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规定着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的结构建制、组织机构的职能职责,使之成为德育工作体系中带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制度形态。因此,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是五年制高职校整个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做好各个德育管理单位的协调工作,才能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三)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必要保障

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肩负着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任,2012年12月20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要“着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不可能只停留在学校层面。我们在调研中发现,5所学校对于德育管理工作都十分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从三方面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各校都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管理首位,以“学生导师制”、“首遇负责制”、“党员责任区联系制”等制度构建全员德育氛围;(2)各校都在发掘校训的精神文化内核,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如“文明礼仪值周”、“青年学生论坛”、“四我五位7S活动”等来凸显全过程育人导向;(3)各校都注重指导各系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动与企业对接,在人才培养中引入企业元素,同时积极推进家委会建立,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打造全方位育人的立体德育途径网络体系。可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与人才培养要求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因此,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以专业为纽带、以就业为导向,将管理责任落实到系部,并赋予相应的职权,充分发挥系部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加大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的必要保障。

二、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分析

(一)系统的层次性原理是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理论基础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通过有层次的组织结构形式形成的具有系统功能的整体,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存在着层次性和等级性。五年制高职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德育管理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子系统,其过程始终存在着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可能简单地通过某些职能部门的管理、某些德育骨干的引领、某几门德育课程的实施或者某些时间段的主题活动来突击实现德育目标,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校系二级德育工作管理体制的整体构建,科学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功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建构和配置,以德育目标为导向,对职务、责任、权力和利益进行合理配置,以求德育管理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二)管理层次论是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直接依据

学校德育管理的组织系统是有职能层级的。有教育界专家认为,“所谓层级,是指管理的层次性与能级性的有机结合。学校管理有层级,层级管理是其教育活动得以持续、稳定、顺畅、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其管理方式一般为层次管理。”[1]行政管理学上的层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是管理范围和权限却随等级降低而变小的组织类型。

根据现代管理的层级原理,其组织系统可以分为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和基础层。[2]参与调研的5所五年制高职校,学校德育管理层级都能体现这四个层级,主要表现在: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为领导决策层,决策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方向;学生工作处、团委为管理层,组织实施德育目标、计划;系部、年级组、班级为执行层,实施检查反馈;学生中的自我管理组织为基础层,实施自我管理监控。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则把层级管理体制压缩到两个层面:(1)领导决策层面的德育管理,包括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能部门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决策和管理;(2)系部执行层面的德育管理,包括学生的自主管理。如此科学构建,既可避免管理层次过多而影响管理效能,又能明确系部的管理职责,实施有效管理。

(三)管理效益论是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目的依据

管理是追求效益的。管理学中提出“整分合”原理,指管理结构建立后,通过有效组合,互相协调,充分发挥各个部分的职能,并使整体结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根据此原理,五年制德育管理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前提就是构建科学高效的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这是因为,学校德育领导决策层主要对全校德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明确德育工作方向,制定德育工作计划。但是,由于德育实践活动主要还是在系部、年级组、班级等基层单位开展,他们才是德育活动的直接责任者。因此,五年制高职校德育管理体制的科学构建,必须充分发挥系部这一基层学生管理单位的积极性,要鼓励各系积极依据本单位本专业的具体情况,结合专业教育,借助多种途径,完成德育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提高管理绩效。

三、对于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若干建议

(一)明晰管理层级职责,科学设置实施方案

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要简政放权,即改革内部管理层次和权力分配结构,调整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权限以及系部的权限范围,促使管理重心下移。针对5所调研学校管理现状,提出如下四个建议:(1)针对重复性管理现象,建议学生处团委等职能处室要改变管理理念,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管理靠前,服务靠前,重视系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要建立对系部德育工作的科学评价制度;(2)针对互相推诿无人问津的管理漏洞,建议学校要进一步明确系部管理职责,例如,可指导各系建立宿舍自治管理分会进行宿舍管理。可把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权限下放到系部。出现跨系部的学生矛盾时,可由学生处或保卫处协调调查,但处理权仍旧归属系部;(3)针对班主任队伍建设比较零散现象,建议各系可在相关年级组内建立班主任工作团队,聘请富有经验的德育骨干担任指导青年班主任成长的德育导师,开展朋辈式培训。建议在校级层面上,学生工作处既要做好班主任考核审核工作,又可以开展班主任技艺大赛,为各系班主任展现教育智慧搭建平台,以赛促培;(4)针对系部德育工作主体性不强,特色不突出。建议改变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多注重布置任务的现状,更多地搭建交流平台,不同的德育管理单位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德育管理热点难点问题,交流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倡导“一系一品牌”,鼓励各系打造管理特色。

(二)实施目标管理,发挥考核导向作用

科学构建校系二级管理体制,目的是要充分调动系部德育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效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出重点,强化考核,实施目标管理。由此,学校的管理方式应由具体管理转变为监控管理,管理手段应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实现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转变。[3]例如,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决策层提出整体性德育计划后,各系应根据各自具体情况,以生为本,拟定出各系的德育工作计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校领导决策层的计划要注重宏观指导,不必面面俱到,要给各系的自我管理留下发挥的空间。同时,学校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既要有学校对职能部门以及系部的考评制度,还要有系部内部的考评制度,要体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管理理念,考评结果应与晋级、奖惩、岗位津贴等密切挂钩。

(三)保障德育管理经费,鼓励系部自主管理

在推行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时,应切实保障系部德育管理经费。(1)根据省厅文件要求,德育工作经费总额不少于学校总预算支出的3%,其中,德育教学与管理经费不少于学校总预算支出的1.5%,日常德育活动经费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以上标准参照《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试行)》文件精神)。建议部分日常德育活动经费可按照一定的标准配置到系部,要求各系学年初或学期初根据各系德育工作计划提出经费预算,报学校领导层核定后下拨,以保障经费使用合理规范;(2)根据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下拨班主任工作经费到系部。目前,无锡地区五年制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津贴每月达700元左右,个别学校还采用了课时补贴制度。建议职能部门加强考核指导,要求系部考核班主任工作时要科学合理地拉开级差,杜绝一刀切采取大锅饭的方式,确保考核自主权在系部,考核审核权在职能部门。

(四)指导处理好各项关系,保证德育管理合力

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使得某些权力被下放到系部后,容易出现各系以自我为中心、各自为政的失控现象。在调研中,相关学校职能部门都有此反映,值得引起学校管理者重视。参照一些高职院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建议各校在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时,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1)处理好学校与系部的关系。在学校和系部的关系上,应坚持分工协作原则。学校行使宏观管理权,系部行使微观管理权;(2)处理好学校与职能部门的关系。在学校与职能部门的关系上,应坚持适度集中和分权管理原则。学校主要负责系部建立、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确定等;各职能部门负责行使专项教育管理权,如德育工作计划制订、德育科学研究、德育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等;(3)处理好职能部门与系部的关系。在职能部门与系部的关系上,应坚持条块管理原则。职能部门应在其职责范围内行使管理权力,系部应接受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并向职能部门反馈一线信息,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应协调职能部门与各系部的关系,按照条块分割的原则进行权力分配。

总之,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整体构建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体系的必然诉求。要切实改变管理观念,根据五年制高职校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努力探索推行“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最佳模式和经验,推动五年制高职教育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锋.论高校层级管理[J].吉林教育科学,1996(3):25-26.

[2]鲁杰.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