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卫生化学论文

时间:2023-02-28 15:30:38

导语:在卫生化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卫生化学论文

第1篇

1.1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保障学生顺其自然地接受新知识,并实现新旧知识的结合,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例如复习导入,学习“钠的化合物”时,可这样设置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介绍了碱金属的代表物质———钠的相关知识,下面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钠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钠与水(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反应的现象及原因?生活中,发现以下火情,我们应该采取的最佳灭火方式为?①油锅起火;②建筑物着火;③电气火灾;④金属钠着火。那么常用来灭火的水和二氧化碳是否可以引起火灾呢?我们来试一试。

1.2注意教学模式的差异化

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接受方式均不同,高中化学教师要想学生更好地接受传授的知识,则其在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教学模式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接受方式加以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特点注意教学模式的差异化。例如,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以及NaHCO3与稀盐酸反应最终现象的异同,其教学仅适用于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模式,才能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教学过程:演示实验:气球实验;提问:你观察到怎样的现象呢?追问:为什么NaHCO3的反应更剧烈?讲述: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均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但Na2CO3经历了由正盐到酸式盐再到酸两个过程,而NaHCO3本身是酸式盐,所以只需一步就直接生成酸,故NaHCO3与盐酸反应更剧烈。但是,学习Na2CO3与NaHCO3用途时,使用、合作与讨论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才能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具体做法:第一步,要求学生从课本中找出Na2CO3与NaHCO3的用途,并完成表中内容。第二步,共同讨论厨房里,我们不小心将盛有纯碱、小苏打和食盐的瓶子弄混了,该怎样区别它们呢?

1.3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技巧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技巧。第一,使用有趣的导入或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通过引导学生有效理解教材,引导学生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第三,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渗透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第四,通过实验与观看幻灯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第五,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六,回归教材,引导学生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第七,进行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第八,真正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生产相结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化学具有复杂、多样、繁琐等特点,这决定高中化学需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进行预习,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在课堂听讲中有所侧重,促进学生提高成绩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进而达到提高成绩与自学能力的双重目的。具体做法: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与课前总结,使学生自己发现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难点与重点;然后,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着重听讲,教师着重解答疑难问题,或者教师直接指出课堂教育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围绕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等进行预习。

1.5注意师生的共同进步

高中化学教学新课程改革从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教学反思作用尤为突出,注意师生的共同进步主要从教学反思环节做起。高中化学教师在先进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借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达到总结自己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目的,通过反思与检验达到逐渐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在教学与反思中,教师要做到自我指导与自我批评,使教学更合理,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2.结语

第2篇

摘要:在实施科学化微机管理的今天,对计生档案进行合理地细化操作,是现今档案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文章结合当前的现状,从职责明化,制度细化,管理强化等方面入手,希望能同大家做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计生档案;档案管理;细化;法制意识;约束

计生档案,纵挂横联,牵扯到千家万户。在实施科学化微机管理的今天,加强计生档案的细化管理工作,对于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与微观操作,处理好工作中的突发问题与遗留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导向作用与依据作用。

计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也经历了由手工档簿到微机管理的过程,即由原始的粗劣而简单的手工报表到先进的具有科学化的电脑操作,这期间的些许酸楚与艰辛、迷惘与探索,笔者曾于二十世纪末期《中国人口报》上以《走科学化微机管理的道路》为题阐述过自己的拙见。而今,实施微机管理档案的工作已有十个年头,人们从茫然中走出迷惘,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逐渐地由不熟知、不适应变为认识到位、得心应手。各级部门领导,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也从思想的根本上认知了计生档案工作在计划生育中的重要性,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实现了计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网络化,有效地保证明人了工作的正常运转。

然而,我们也不难看到,目前的计生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诸如,在职责明化,制度细化,管理强化等方面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东西,下面就本人在几年来的管理工作中所持的一些做法归纳几点不成熟的见解,以与同行共同商榷与探索。

一、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与任务。

确保档案的及时性完整性与安全性,是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与任务,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在这方面我重点抓住了“四不”“三联”“二要”“一保证”等逐一加以落实。“四不”即确保档案不损坏,不丢失,不零散,不混乱;“三联”即联络其他乡镇,联络其他行业,联络村级基层组织,以防漏统漏报;“二要”即要工作经常化,持之以恒,要规范计生网络的基本体系;“一保证”即保证计生档案万无一失。

二、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规范约束。

档案管理工作,是人口计生工作的枢纽,建档不易,管档也十分繁杂。这就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加以规范约束。

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要保证镇处计生档案的准确无误,就要首先抓好包片计生干部与村级计生统计员等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起月考季评年累积的奖惩制度,坚持常抓不懈,紧而不松,从计生档案的收集、上报、整理、入档存档都要做到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操作规范,准确及时。同时,还要建立联络服务制度,畅通反馈渠道,镇村级的计生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与计生服务对象沟通,以取得准确的第一手计生状况资料。另外,建立收集整理建档卡的时间制度,确保每个单位当日的资料不漏收,月报之前统计好,做到上报及时,统计准确,只有这样,计生档案才能完整安全。

三、树立法制意识,强化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须有“档案重于泰山”、责任大于天的思想,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个别抽档、改档乃至毁档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根底入手,明察暗访,真抓实干,不徇情枉法,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以保持计生档案工作的纯洁性,以达到档案入档、存档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安全性。

总而言之,计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不是件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草率马虎,只有将工作方向细而又细,认真对待每一点,每一步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

摘要:目的: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方法: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待绒毛团排出后当天开始口服加味生化汤20ml,1日3次,连服3天。结果: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缩短,流血量明显减少,避免清宫。

关键词:加味生化汤;药物流产;阴道流血

药物流产(药流)因其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痛苦小等特点,备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药流术后阴道出血多,出血持续时间长等副作用一直困扰着人们,成为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自2005~2006年对90例早期妊娠者采用药流加口服加味生化汤辅助止血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同期门诊确诊为宫内妊娠的健康育龄妇女90例,均停经49天以内,年龄18岁~42岁,平均25.25±23.26岁,B超检查孕囊直径25mm,阴道清洁度正常,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90例妇女随机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产次、孕周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1.2给药方法: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早8时口服米非司酮50㎎,下午8时服25㎎,连服2天;第3天早8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绒毛团排出后当天即开始服加味生化汤20ml,1日3次,连服3天。中药加味生化汤:当归10g,桃仁10g,川芎10g,炮姜6g,甘草6g,益母草15g,川牛膝15g,丹参15g,紫草30g,三棱10g,莪术10g,黄芪15g,败酱草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服用。对照组: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的应用与研究组相同,不加用加味生化汤。

1.3观察项目:①阴道出血时间:治愈:服药后7天内血止;有效:服药后14天内血止;无效:服药后出血超过14天或需要清宫者。②阴道出血量与平时正常月经量相比较,分为少于、相当、多于。③药流效果:完全流产:用药后胚囊与绒毛排出;不全流产:用药后胚囊与绒毛未排出,B超检查宫腔内仍有孕囊。

1.4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比较:研究组治愈率80.0%,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治愈率60.0%,总有效率88.9%。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比对照组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各组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比较

组别例数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

治愈(%)有效(%)无效(%)少于相当多于

研究组4536(80.0)7(15.56)2(4.44)37(82.22)5(11.11)3(6.67)

对照组4524(53.33)10(22.22)11(24.44)26(57.78)9(20.0)10(22.22)

2.2药流效果比较:研究组均完全流产,对照组有4例不完全流产,研究组药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49天的早期妊娠的效果肯定,成功率达95%。但存在出血时间较长的不足,为减少药流后阴道流血时间,我们将加味生化汤用于药物流产。本文结果表明,49天内妊娠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加用生化汤,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较未加用生化汤明显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有蜕膜或滋养叶组织残留、滞留宫腔、排除缓慢,另外子宫内膜修复障碍及宫腔内感染或残留组织感染、机化或坏死,也是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重要原因[1]。药物流产宫内残留以往均采取传统的刮宫方法,而刮宫术由于采取宫腔内侵入性操作,同时由于极易损伤子宫内膜甚至肌层,增加了感染机会,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不易被接受。

生化汤对子宫的影响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在子宫异常增大时可使其回缩与减重;当卵巢功能低下时,又能代偿部分卵巢功能以防止子宫萎缩,并增强子宫对雌激素的敏感性[2]。加味生化汤系由生化汤加味而成,方中重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为君药;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益母草活血通经均为臣药;炮姜入血散寒、温经止痛以助药力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有养血化瘀,温经止痛之效,使恶露畅行,小腹冷痛亦愈。由此可见:加味生化汤可使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缩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校园文化;创新;和谐;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14302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枢纽,校园是文化知识汇集、人文精神荟萃的领域。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创新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所谓的和谐校园,不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是学校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

1校园文化的内涵、结构及相互关系

我们所讲的校园文化,主要偏重高等院校的高校校园文化。高校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精神面貌、思维观念、日常行为方式都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侧面反映。高校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长期的互动、交流在学校的种种层面上共同创造出本校特有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从这个概念上讲,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的过程。在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被凸显出来,校园活动中的大部分组织、策划工作都放手交给学生们来完成,高校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创新与和谐校园建设。当代高校校园内的人际关系、生活、行为方式等也为创新校园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精神环境和宽松的文化氛围。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校园文化是一个有系统、有组织的复合体。是各个组成部分互相影响、密切联系、共同构成校园文化统一的整体。校园文化由四个方面构成:第一,物质文化。高校校园里的教育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工作、高校师生的校园生活等等都属于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范畴,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显著标识,是在物质层面影响高校学生的校园生活的文化。第二,校园文化在这些物质文化的基础之上又衍生出相关的技术和行为规范,就是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高校里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广大师生在校园生活中严格遵守的,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也是推进校园文化创新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制度保障。第三是校园行文文化,也就是高校师生在学校生活中的行为方式、人际互动等层面的文化。第四是校园精神文化,这也是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一所高校的校风、校训都在校园精神文化的层面上得到体现。

校园文化这几个层面在校园生活中全方位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成长过程,构成了高校生活中的立体的文化氛围。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在校园生活中相互渗透,互有长短,对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殊文化影响力。在大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生活中呈现出明显的教育导向功能、凝聚激励功能、规范约束功能、社会化功能、娱乐保健功能对高校及其校园人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灵魂。

2以学生为主体,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保证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是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口号,绝大多数高校都积极响应,并马上行动起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以贯彻。但我们也要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不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式,也不是简单地搞一些思想教育或宣传活动就能完成的。在目前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多数高校都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过于片面地理解校园文化的概念。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教育任务,其主体是广大师生,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离不开在校大学生的参与。当前的高校文化建设中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这使得现存的校园老的文化传统也受到很大冲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最终目标都是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工作应强调育人是学校学生工作的根本,一切学生工作都要围绕育人这个中心,只有正确认识到学校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通过学生会等学生自治组织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思维比较活跃的一大群体,他们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掌握较多的文化知识,思维、观念都比较前卫、新颖,而且富有创新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青年学生身上的种种优点,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的学习成长营造出一种民主、公平的成长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个性,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长过程中难免磕磕绊绊,在他们的校园生活中也免不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也不免迷惑。所以说,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和身体成长的情况,尽早发现问题苗头,及时解决,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保证。

3“以学生为主体”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对策

3.1加强制度规范

理念的贯彻实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以学生为主体,推进校园文化创新与和谐校园建设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当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须条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有充分的制度规范做保证。在国际上一些先进的发达国家里,教育管理工作简洁高效,教育水准超一流,这些国家的教育工作无一不是实现高校管理、学生参与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而取得高效和稳定发展的。

3.2重视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反馈评价

学生评价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的有效参考。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人群,他们每天都在校园中学习、生活,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点点滴滴都看在眼里,有着细致入微的体验。学生的反馈评价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最真切、直观的评估。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学生被动反馈,即将学生作为评价的客观存在主体,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来反应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缺点,积极改进缺点,修补教育教学活动的中的管理漏洞,从而达到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目的。其二是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收集整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见和建议向校方反馈。这种方式直观、简洁,有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学生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校园建设的客观作用。

3.3大力提升教育工作者素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的新要求,加强学习,充实自己。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响应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准备把握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定位,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也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大连理工大学经过多年努力,逐渐确立起一套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辅导员培训体系,为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提供了坚强保障。通过做好做好岗前培训、坚持日常培训、开展专题培训、进行学历提升、参加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水准和人文素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教育任务,是对高校校园的思想和行为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复杂工作,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不仅是对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更是对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创新高校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内涵深,任务重,必须纳入学校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学生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各相关环节有机结合、和谐联动,要全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扩大校园文化的覆盖面,加强校园生活中的文化渗透作用,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共同发力,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充分参与高校的文化建设活动,体现出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欧阳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08):510.

第5篇

关键词:学生;寝室文化;行为习惯;重要性

现代的社会,不仅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更需要高素质的国民,高素质的国民教育要从学生抓起,这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教育指明了德育培养方向。

一、寝室文化是住校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

教育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高尚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美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但现在的农村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在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缺点:一是寝室卫生差:床上床下乱七八糟,不会打理;一片混

乱。二是个人卫生习惯、环保意识差:乱丢纸屑、

瓜皮果壳、食品包装袋;乱倒脏水;随地吐痰。三是学习行为习惯差:不会预习新课;没有时间观念,上课铃响后仍在操场上游逛;不按时作业,随心所欲;人生没有奋斗目标;得过且过混日子等等。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素养,素养铸就人生。”不好行为习惯有损学生的健康,有损学生的文明形象,降低了自己的人品,这无疑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使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我们深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寄宿制学校是学生除了学校规定和法定放假休息时间以外的所有时间原则上都将在所在的学校。寄宿制学校的寝室文化是由住校生在生活领域的相互作用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精神的产物,以及其创造过程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住校生生活、交往的最基本场所;是学生群体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住校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这个阵地的活动方式、内容,如何才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待于我们探究、归纳、总结应用。行为习惯是指出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的、高度自觉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的好与坏,是关系到学生个性品质发展,关系到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关系到促进学生其他良好行为习惯和完美人格的形成,对学生后期的发展起至关重大的作用。

二、寝室文化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好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坏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让人陷入恶习深渊,影响人一辈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体现学生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着一个学生的道德修养,初中阶段是形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如何把握好这一黄金时期,如何让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学寄宿制学校寝室文化建设有效地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变化、健康发展,值得我们一线教育者深思。

学生的生活能力、行为习惯从小父母就开始培养,经历学前班、小学的几年教育,具有初步感悟、领会行为是非的能力,慢慢地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行为习惯。进入初中,环境发生改化,社会视野逐步扩大,开始了寄宿生活,要整理床铺、收拾房间、又要参加户外活动,增大了劳动量,由于身心处于发展时期,好奇心强,加之多数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学生成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既特别关心,又十分溺爱。这样,“惰性”行为渐渐产生,思想上的“固执、任性、不听话、”,成了今天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学教育的难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课内外结合,创设适合寝室文化教育的情景、场面,培养学生的行为意识,对寄宿制学校要利用学生朝夕相处的寝室场所,形成有特色的寝室文化,传播先进思想、名人文化,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因人而教,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全方位地发展健康的思想意识。

结语:

总之,初中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里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是增长知识、接受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大,叛逆心理严重,抗挫折意识和能力极其薄弱,所以抓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6篇

蔡国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生物学和海洋生物学博士生导师。1946年1月出生于福建泉州。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生化专业,获医学硕士。蔡国平老师曾先后在湖北宜昌地区卫生学校、宜昌地区卫生防疫站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任生化教师、卫生化学技师和助理研究员。1985年6 月起,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3年派往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任职至今。先后任生命学部主任、深圳市健康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市超级水稻研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深圳研究生院海洋生物技术中心主任、深圳市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联合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北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干细胞研究联合实验室常任理事。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命学部努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强与院外科技力量的合作,发挥官产学研结合的优势,聘任姚新生、袁隆平、孔祥复、辛世文等院士为双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及美国若干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发挥双方的优势,在健康科学与技术领域,辛勤耕耘,努力创新,积极推动科学研究与应用相结合,建立若干联合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等。蔡国平教授和生命学部老师们关爱学生,重视教学工作,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蔡国平教授的科研工作,主要涉及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及健康科学与技术等领域。1)代谢性疾病的细胞分子学研究,研究糖尿病、高血脂症和血管硬化及血栓等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溶血栓系统活化的相关多肽因子;2)自身抗体与抗磷脂综合症等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3)若干纤维化疾病相关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的研究;4)骨髓基质干细胞和前脂肪细胞的分化与基因调控及其与相关疾病的研究;5)针对上述疾病的创新药物(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和纳米医学技术以及保健品的研究开发,6)海洋生物学与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7)膜和细胞生物物理学研究等。蔡国平教授在国内外发表了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0余篇。蔡国平教授还参与编写了著作4部、译著一部。蔡国平教授申请了若干专利。如《硫代磷酰化氨基酸及其甲酯在制备缓解慢性疼痛药物中的应用》、《薤白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从该植物的提取物中分离具有降血脂、控制血糖作用的有效活性分子)、《肝宁在抗肝纤维化中的新用途》专利、《Fc多肽在抗磷脂抗体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专利(重组人Fc片段,可应用于制备治疗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新药,可以成为作为免疫增强剂的人IgG免疫球蛋白的有效替代品)、《血清b2-糖蛋白I 作为促溶栓活性物质的应用及其功能肽段》专利(血清b2-糖蛋白I及其活性片段对溶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应用于制备促溶栓药物)。

蔡国平教授希望海峡两岸加强在生物科技与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与产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第7篇

巨奖引发的悲剧

19世纪初,谋求全球霸主地位的大英帝国,为了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海上新航线,设立两项巨奖,其中2万英镑奖励第一个打通西北航线的人,5000英镑奖励第一艘到达北纬89度的船只。正是这两项巨奖,酿成了北极探险史上最大一次悲剧。其中的主角是约翰・富兰克林,而悲剧的幕后推手则是铅。

1845年5月19日,富兰克林率领他的129名兄弟出航。不久便失踪了。直到1859年,利波尔德・麦克林拖克船长发现了船队的救生艇和死人骨骼。

富兰克林探险队的悲剧,像失散的拼图一样,被逐渐还原。1981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人类学家欧文・比埃蒂重新追踪当年考察线路,在威廉国王岛一个石头窝棚遗址四周,找到31块骨骼。观察后他认定,这名年轻人曾遭受过坏血病的折磨。随后的骨骼组织分析结果,更让人惊讶。这些骨骼中铅元素的含量高达228ppm(百万分之228),而同一地区的爱斯基摩人骨骼中,铅元素含量却仅为22ppm。十倍的差异引起了比埃蒂的注意,铅中毒到底从何而来呢?

原来,罐头密封包装食物(这一技术1811年才在英国取得专利,在当年被视为储存运输食品的独门秘技)是罪魁祸首,密封罐头顶盖的焊料,主要是铅锡合金,铅含量高达90%以上。使用铅做包装有致命的缺点:铅极易渗透入食物中,被人体吸收。坏血病、铅中毒、北极的酷寒、探险的艰辛,一只巨大的死亡之手,将探险队推入死亡的绝境。

现代欧洲之“痛”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含铅制品的爆炸性增长。医学认识的滞后,让铅中毒的流行势头没有任何阻挡。

1730年,西班牙马德里市则流行起地方性腹绞痛,并持续了近50年,直到1797年人们逐渐发现一些规律:这一奇诡的腹绞痛多发生在贫民区,而这些穷人多使用表面含有很厚铅釉层的容器,铅可能就是病因。与此同时,荷兰人也正被类似的腹绞痛所困扰,他们则是因为饮用从铅制屋顶和水管取得的水而中毒。

隔海相望的英国也未能幸免。18、19世纪,成为英国“痛风黄金时代”,罪魁祸首被公认为从葡萄牙进口的葡萄酒。葡萄酒中用了增加酒精含量的添加剂――白兰地,而这些白兰地大多用含铅部件的蒸馏器制造。就这样,英国人在享受葡萄酒的同时,也在被铅中毒所折磨。

罗马帝国为“铅”衰亡

铅为什么会与人类过从甚密?答案是,铅的优良特性太多,高密度、良好的抗蚀性、熔点低、柔软、易加工等特性,拥有让人无法抗拒的使用价值。

公元前5000年的伊拉克两河流域,就已出现铅块;古埃及时代,人们将铅制作为祈祷用的小塑像;特洛伊遗址就发现铅器皿,美索不达米亚的墓葬中出现过铅酒杯。公元前3000年,铅被用作交换物,在小亚细亚卡帕多基亚地区畅行无阻。公元前2000年的泰国,还出现了含铅青铜像。

在罗马,铅被用于建造供水系统,输水管道、蓄水池里铺满了铅皮。罗马人还“创新性”地把铅作为食品添加剂。他们发现,使用有铅内衬的铜壶煮葡萄酒,不但避免了铜散发的怪味,还有一种特殊的甜味:在煮沸过程中,铅与酸性果汁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醋酸铅。在无糖时代,这种醋酸铅的甜味备受罗马人推崇。有人重复过罗马的煮酒方式,发现铅浓度竟高达每升800毫克,这意味着罗马人摄取的铅严重超标,比美国环保署颁布的饮用水含铅标准高400倍。

公元60年之后的100年内,罗马贵族人数开始锐减,这也很可能是铅对生育能力的毒性作用所致。铅能侵入,引起男性总数减少、活力降低。此时的罗马对妇女饮酒重新开禁,铅导致的女性生殖机能损伤愈发严重。月经障碍、不孕、早产、流产,胎儿发育畸形甚至弱智儿渐次增多。

因而,铅中毒是罗马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含铅汽油的利益博弈

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人享用铅所带来的便利,铅则以隐秘的方式影响人的健康。时间进入20世纪,铅的潜能得以最大化爆发,那就是四乙基铅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最终引发了人类对铅中毒的关注。

早期汽油极易燃烧,常在气缸中自燃,并产生强冲击波,而使发动机震动、发响。于是汽车工业者极力寻找抗汽油爆震的物质。美国化学家托马斯・米基利发现把四乙基铅加入汽油后,发动机竟不爆缸了。1923年后,美国街头的汽车用上了四乙基铅,它在全球开始热销。此时的人们已知道铅能引起中毒,在含铅汽油面世前一年,美国公共卫生署就公开警告,含铅燃料具有高毒性。

1965年,地球化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克莱尔・帕特森点燃了反对含铅汽油的导火索。通过研究,他在论文《自然环境铅污染与人》中指出:空气和食物中含铅量大幅升高,而源头是汽车。

第8篇

[关键词]分析化学 理论课 实验课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O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104-02

一、引言

目前,在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进行过程中,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相对少,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受制于教室的限制,教师无法做演示实验。这使得原本枯燥的化学知识无法用形象生动的化学现象来表述。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只是讲解一些基本的操作,不讲解理论知识,通常讲授实验课的老师和理论课的老师不是同一人,也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做实验时对实验原理也没有深入理解,使用仪器的动作很不规范,常因操作不熟练而频繁看书,延长了实验的时间,从而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究性学习,影响了对分析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的教学已经出现了严重脱节,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进行,直接导致了学生很难掌握仪器的使用和分析方法的原理,影响了实验技能提高,也影响了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的严重脱节,造成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动手能力差。对于化学专业以及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来说,实践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切入点应放在技能训练、动手能力的培养上。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重点

解决分析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出现的脱节现象,既传授学生分析化学理论知识,也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能够更好地融合起来。打破传统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分开进行的理念,在实验室中同时进行分析化学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在教室进行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相对少,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验室中进行分析化学理论课程教学,除了便于演示实验外,还可以让学生来参与实验。它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也使得讲课更加生动和形象化。

结合各自学校和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化学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基本技能,推动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探索分析化学理论及实验课程改革的方法,以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为突破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技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具体的方案和研究措施

在实验室进行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通过自己演示化学实验和让学生当堂做实验,及时把原本枯燥的化学知识用形象生动的化学实验现象表述出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化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学会使用这门工具,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品德,使得分析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能有效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具体研究措施如下:

结合各自学校和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现阶段的教学条件,尝试在实验室进行部分理论课程的教学,讲授重点原理时演示实验。对基础差的学生,有些虽然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学得不好,但对实验现象有兴趣,可以及时地加以引导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求当堂课处理数据,分析结果,给出结果的精密度(偏差)并回答思考题。

在实验室进行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教学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设计教学方法。例如:挑选少数学习基础好、对课程有兴趣的学生随同教师一起做预示实验,由教师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使他们对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有更深的理解,能更好地掌握,然后由他们去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做好实验和学好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这种方法的实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后进学生,稳定理论课和实验课秩序,使得理论课和实验课授课质量上一个台阶。

同时以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和最常用的方法。在重视基础化学实验的同时,也要加强综合化学实验的训练,在这些实验中,没有现成的标准试样和指定的实验条件,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去思考、去验证。通过综合实验的训练,学生对分析方法、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实验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适当增加设计型实验,使学生体验到实验的开发过程就是巩固理论、扩展知识、开发智力的过程。源于日常生活的实验可以激起学生探索求真的欲望,使以往所学的知识在紧张的思维过程和巧妙的设计应用中得到升华。通过设计型实验,学生对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要领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整体思维能力、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在课上还可以按照兴趣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通过布置讨论题、小论文等形式,让学生从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具体实验、原理分析,数据处等各方面渗透分析化学知识,对于他们感兴趣的实验内容,可以与老师讨论、论证,设计出合理实验方案,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今后深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在大一上分析化学课程时就注意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培养综合能力,可以有效避免到大四做毕业论文时还不知所措的情况发生。

改革考试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后分析化学理论课的考核和实验课的考核可以合并进行。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可以采取口试、笔试、闭卷、开卷、小论文、小设计、调查报告、文献综述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在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质疑、探索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避免学生的单纯记忆,提高学生对考试的兴趣。学生也可以进行自评和互评,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既注重操作技能又注重理论知识,考核应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

四、总结与展望

在实验室进行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充分体现化学专业特色,改革了分析化学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教学。在实验室进行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得分析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能有效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它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化学知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品德,促进其就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分析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可以说在涉及化学现象的任何一种科学研究中,分析化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分析化学是一门工具学科,是21世纪人类的眼睛,学好分析化学,将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乃至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姚杰,乔洁,孙体健.七年制医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5).

[2] 邢炎华.分析化学实验过程的标准化控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5).

[3] 陈丰连,曹骋,曾元儿.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中有效数字的教学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0).

[4] 王跃.高职高专类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6(3).

[5] 刘莉,王文昌.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州化工,2013,41(4).

[6] 夏林波.重视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质量[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4).

[7] 郑兴荣,崔鑫.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化工时刊,2012,26(12).

[8] 连靠奇,牛凌梅,康维钧.分析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探讨[J].光谱实验室,2013,30(2).

第9篇

日前,为了拯救退出市场的廉价经典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出廉价药定点生产方案,首批27种带有标识的廉价药已经上市了。我们的栏目将陆续为您介绍这些老药,唤回儿时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今天它们依然活跃在我们身边,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青霉素(Penicillin),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的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药物,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发展抗菌素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正是青霉素的发现,引发了药学界寻找抗生素新药的,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时代。

100多年前,大量的人因为传染病及伤口化脓感染而悲惨地死去。因为那时人们尚未发现可以抑制病菌传染的药物。1928年英国生物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28年2月13日,弗莱明发现了一种绿色的霉菌,这种青霉菌可以杀死葡萄球菌、白喉菌、肺炎菌、炭疽菌、链状球菌,然而对伤寒菌和大肠杆菌没有作用,这种霉菌对动物无毒性。这极大地鼓舞了正急于找到一种治疗化脓性感染药物的弗莱明。他认为这可能成为一种可以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当时青霉素还无法马上用于临床治疗,因为青霉素培养液中所含的青霉素太少了,很难提取到足够数量供治疗使用。如果直接用它的培养液来治病,那一次就要注射几千甚至上万毫升,这在实际上无法办到。因此,弗莱明只好暂时停止了对青霉素的培养和研究工作。

1929年8月,弗莱明把他的发现写成,他把这种青霉菌分泌的杀菌物质称为青霉素。但是,弗莱明的论文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加上弗莱明没有提取青霉素的设备和研究经费,他只好停止了这项研究。1940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家佛罗理和德国生化学家钱恩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利用青霉菌制成了青霉素,大量生产。当时正值二战期间,青霉素的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时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雷达并列的三大发明之一。为此,弗莱明、佛罗理和钱恩一同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出来的,其钠盐的干燥粉末性状稳定,可在室温中保持数年而仍保留抗菌活性。但溶于水后极不稳定,易被酸、碱、醇、氧化剂、金属离子等分解破坏,且不耐热,在室温中放置24小时,大部分降解失效,故应临用前现配。目前,青霉素已经成为流行最广、应用最多的抗生素,在任何医院或诊所中都能买到。青霉素能杀灭各种病菌,还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炎症,尤其是传染病及化脓性炎症。

抗菌作用机制:青霉素可干扰敏感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损,菌体失去渗透保护屏障,导致细菌肿胀、变形,在自溶酶激活下,细菌破裂溶解而死亡。

适应症:注射用青霉素钠的价格不到一元,但是它仍然是许多感染的首选药物,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其中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

1 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

2 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3 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4 炭疽。

5 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6 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

7 钩端螺旋体病。

8 回归热。

9 白喉。

10 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青霉素亦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放线菌病、淋病、奋森咽峡炎、莱姆病、多杀巴斯德菌感染、鼠咬热、李斯特菌感染及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口腔、牙科、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和操作前,可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

注意事项:

1 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皮试液为每1ml含500单位青霉素,皮内注射0.1mI,经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者禁用。必须使用者脱敏后应用,应随时作好过敏反应的急救准备。

2 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青霉胺过敏,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