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0:44
导语:在消费者分析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消费者需要购买心理暗箱消费者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营销领域中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企业从市场营销活动的实践中已经逐渐认识到,营销活动的中心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只有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系列活动中才能发展自己。而要做到满足消费者或购买者不断变化的需要,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必须分析各类购买者购买行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探索和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规律,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营销目标。
然而,企业的营销部门在探索和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和形成过程的规律时,都会遇到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暗箱———五个“W”和三个“H”,即“什么”(What)、“谁”(Who)、“哪里”(Where)、“何时”(When)、“为何”(Why)和“如何”(How)、“购买多少”(Howmany)、“愿意出的价钱”(Howmuch)。由于这八个问题都存在于消费者进行购买时的心理活动中,因此被称为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暗箱。
一、“什么(What)”是消费者购买心理的起点
消费者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需要还会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有的消费者对自己的需要比较明确,企业可以通过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商品和服务;而有的消费者对自己的需要并不十分确定,企业则可以通过对自己产品的定位,告诉消费者他们的需要是什么,进而使消费者获得满足,企业得到发展。例如,消费者明确的需要是优质的产品加服务,那么在同行业的企业中谁提供了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谁就是市场的赢家。比如对于众多品牌的洗衣粉,当消费者无从选择时,“不伤手”、“无磷”洗衣粉的定位就告诉了他们的消费者,这就是“你们需要的洗衣粉”。
二、“谁(Who)”是消费者的购买角色
消费者是谁,属于哪类消费群体,指的是企业的目标顾客;而购买角色,则是研究不同的购买活动中不同人的位置和作用。消费者的购买角色有五种:提倡者、决策者、购买者、影响者、使用者,其中购买者是企业的直接目标顾客,而其他购买角色则是企业的间接目标顾客,这些间接目标顾客对于购买者的影响又会直接导致其购买行为。因此,企业所面对的消费者是很难准确定位的,只有深入研究和了解消费者角色之间的关系,才能把握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三、“哪里(Where)”和“什么时候(When)”是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地点、购买时间的选择
在哪里购买,即了解消费者在购买某类商品时的习惯,在商店、超市、商场,还是专卖店;在哪里使用,是要了解消费者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什么场所使用商品。企业只有掌握自身商品的特点,了解消费者购买商品地点选择的规律性,将自己的产品通过不同的销售渠道送达消费者能够或可能选择的消费场所;根据消费者使用的地点、场所的特征,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则更具适应性。消费者购买时间的选择,通常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节日、假日、日常购买等;不同商品、不同消费群体购买商品的时间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农民消费群体的购买。企业在对自身产品定位比较明确的基础上,掌握消费者购买时间的规律性,就能把握市场,争取主动。
四、“为什么(Why)”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动力
消费者有自身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同时,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还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偏好、影响购买行为因素的影响力都是消费者购物时的内心活动,这些内在动力受消费者的消费观、态度、兴趣、气质、性格、年龄、消费技能、生活习惯、家庭状况、职业特点、信仰以及接受信息、环境刺激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要了解弄清这个问题是比较困难的。但企业只有探明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原因与动机,才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消费者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促进企业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五、“如何(How)”、“购买多少(Howmany)”和“愿意出的价钱(Howmuch)”是消费者购买方式、购买数量的选择
消费者由于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能够选择的购买方式也是不同的,又由于所受教育程度、习惯、偏好等的差异以及对环境、信息刺激的感受力的不同,能够接受的促销方式也不同。企业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之后,不仅可以针对不同商品的用途突出商品的差异,还可以作出适当的促销决策。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者已经从过去被动消费变成了主动消费,更多的消费者已经认识到购买商品的数量与购买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对商品的价值也有自我估计、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必须了解消费者的自我意识,制定恰当的促销策略,提供更多的适宜产品,不断发现消费者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市场份额。
在市场比较狭窄时,企业的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大量的观察和了解,弄清楚消费者购买心理暗箱中的部分问题,但在扩大的市场中,产品品种、功能的增加,消费者观念的改变,消费者购买心理暗箱中的问题则更加复杂化了。企业只有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寻消费者购买心理的规律,才能针对市场的需要,促进现有产品的销售,开发新产品,拓宽服务领域,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书目:
1.兰苓主编,《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参考文献:
[1]M.Rothehild,J.Stigiitz.EquilibriumInCompetitiveInsuranceMarkets:TheEconomicsofMarketsWithImperfectInformation[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76,90(1):629-650.
[2]Akerlof.JA.Themarketforlemons:qualityuncertaintyandthemarketmechanism[J].QuarterlyJournalofEeonomies,1970,84(l):488-500.
[3]ArrowK.J.TheroleofsecuritiesintheOptimalallocationofrisk-bearing[J].ReviewofEconomicStudies,1963,31(3):91-96.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330.
[5]李玉泉.保险欺诈及其对策研究[J].法学杂志,2000,(01).
[6]刘喜华、吴育华.信息不对称与最优保险契约设计[J].中国软科学,2003,(10).
[7]王海英.保险业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J].经济师,2005,(01).
[8]孙树垒、韩伯棠、孙建全.博弈双方逆向选择问题的均衡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12).
[9]卢彦凤.保险市场逆向选择风险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8.
[10]钟明.保险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4-98.
[11]张欢.中国社会保险逆向选择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6,(02).
参考文献
[1]伍云.保险监管法视野中的被保险人权益保护—兼论我国保险监管法的完善[C].硕士论文第3-6页.
[2]李喜梅.保险消费的特点及消费者权益的自我保护[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02).
[3]张兰.新《保险法》实施在即消费者权益保护“回归正途”[J].金融时报,2009.
[4]余龙华.保险消费者保护的深圳模式[J].中国金融,2012(07).
[5]涂东阳,钱敏.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几点思考[N].中国保险报,2012.2.16.
[6]邓阳.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硕士论文第43、51页.
[7]李世玲.保险消费者六大权益需要保护.金融时报.
[8]2012年一季度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通报.中国保监会
参考文献:
[1]管建云.论保险告知义务制度的适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7).
[2]邵胡敏.浅析保险告知义务[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7).
[3]游明.论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D].兰州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1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按成教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年9月26日或XX-09-2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中国互联网经过10年的持续发展。目前在普及应用上正步入崭新的多元化应用阶段。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宽带用户、网络国际出口带宽、上网方式和途径、网络应用服务更趋多样化。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广度、信用度、依赖度正在逐步提高。随着网络提供的功能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网络应用化、生活化服务正逐步成熟。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中国互联网整体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中国地区之间互联网发展水平、普及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呈现东快、西慢,城快、村慢的特点,因此,加大对于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的研究力度,借鉴国外互联网应用的成功范例引入和普及互联网应用的先进经验是当务之急。
2.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从全国人口来看,互联网普及率还很低,仅有7.9%,与世界平均水平约14%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普及互联网,让更多人来使用互联网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第二,网上信息资源还不够丰富,质量比较好的、能反映我国优秀文化的、对广大网民有真正用处的信息还不够多。根据国信办的调查,截至XX年底,我国共有6.5亿中文网页,比XX年底差不多翻了一番,但是仅占全世界网页数量(300多亿)的2%,比例很低。因此我们需要网上有更多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健康的、有质量的、有针对性的内容。第三,目前,互联网产业虽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网络应用水平和实效(即网民的用户体验)还比较初级。在技术驱动下产生的包括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无线宽带、voip、p2p等新的应用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第四,新技术发展遭遇机遇和挑战。当前国外互联网新技术层出不穷,一直处于互联网发展的领先地位,而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因此需要更加努力,迎头赶上。
第五,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面临严峻挑战。网络文明要靠政府法制、行业自律、网民的自觉来维护,而最关键的应该是网民素质的提高。就像交通管理一样,有交通法规的限制,也有警察的监管,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司机素质的提高,否则交通事故还是无法避免的。同时,提供内容、服务的企业也应当承担其责任,实施行业自律。
3.论文提纲
我国互联网在若干领域的应用
1.互联网在政府中的应用
2.互联网在企业中的应用
3.互联网在消费群体中的应用
我国互联网应用前景
1.互联网将加速融入我们的生活
2.互联网经济逐渐产生效益
3.宽带网络建设打通互联网应用瓶颈
4.互联网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亲笔签名)
年 月 日
系部审查意见:
系部负责人: (亲笔签名)
年 月 日
你只要开题报告吧 我再上传点例文你对照下,
还有网站自己去看
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社会责任
摘 要 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三个元素组成,即企业的市场行为、监督行为、自愿行为。通过对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的分析介绍,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道德标准、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关键词 企业 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诚信、可持续成长等问题,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实践中难以回避的话题。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企业具有双重性:一是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它有经济属性;二是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组织形态,它又具有社会属性。当今社会,人本主义思潮对世界的影响日益深远,范围日益扩大。要求企业重视经营行为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也就成为理所当然。因此,企业的目标定位应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管理理念,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管理观念转变,把追求利润与对社会负责统一起来。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已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比经济效率更为重要的课题,一个比管理效率更难实现的目标。同时,也有大量的企业实践证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的赢利有一种积极的影响和巨大的好处。其中包括:提高企业声望,减少企业运作成本;提高销售率和客户回头率;更容易招募到优秀员工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减少常规性错误和事故;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增加企业赢利。所以,从根本上讲,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赢利并不是对立的,现代企业所推崇的回报大于索取的哲学原则,用双赢思想超越二元对立思维,也逐渐在改变企业的目标与标准。
扩展:范文
电子商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随之改变。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为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向传统的企业营销方式提出了新挑战。本文以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电子商务中的大学生消费的特征和心理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探讨现代企业面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的特征,应该制定怎样的营销策略以应对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以突破传统的经营思维模式的局限。
电子商务是基于国际互联网环境中的 B/S 架构开发出来的一种应用方式。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中,买卖双方可以互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务活动,可以全程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在线电子支付等商贸环节。电子商务将国际互联网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引入到商贸领域,对商业运作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被各行业广泛运用。相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优势明显,因此众多现代企业都基于 B2C 模式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而企业在制定产品最终价格时,除了考虑成本、利润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略,即定价策略中的心理因素。
在电子商务这种彼此互不见面的特殊消费环境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充满不确定性,其表现更为复杂和微妙,商家对于消费者心理状态的把握更加困难,而这种心理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经营效果和发展空间。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中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企业良好地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
改革开放使得产品种类和形式日趋多样化,消费者可挑选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市场也由最初产品匮乏的卖方市场向消费者掌握主动的买方市场转化。在消费者主导市场的时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卖方市场相比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电子商务模式中这些特点和趋势表现得更为突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追求便捷。现代社会将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对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来说,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购物模式,而传统的购物模式通常需要在规定的营业时间内到达购物场所、挑选购买产品,整个过程繁琐、复杂、耗时长,再加上往返路途上的时间,通常会消耗掉消费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上购物恰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其方便、快捷、高效、24 小时不间断服务等特征符合现代人的消费心理。
追求物美价廉。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余地变大,因而价格就成为消费者较为敏感的因素之一。互联网上的网店相对于传统商店而言,可以让消费者通过网页轻松地浏览商品、比较不同卖家的商品,更为重要的是,电子商务模式提供了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平台,这样省去了中间商环节的网上直销模式可以节省成本,最终降低产品价格,因而,电子商务模式可以满足消费者选择价廉物美产品的心理需要。
追求个性化。买方市场中消费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极为丰富,现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往往想象力丰富、喜欢展示自我个性,通常希望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独一无二,这种心理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只看商品的实用价值,而更重要的是看商品是否与众不同,是否能充分体现个体的特性,这也已成为消费者消费的一项重要指标。
追求独立思考。在消费品种类及数量急速增长的现代社会,随着消费者选择范围的扩大,消费者独立思考的意识也在加强。面对传统模式下商家的各种宣传消费者会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消费者通常会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产品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消费者会从自身分析比较的过程中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从而降低购买产品特别是贵重产品的风险感,增强购物过程中的心理满意度。
追求表现自我。电子商务购物环境中往往消费者会占据主导地位,通常消费者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到虚拟网店中浏览、对比并选择产品。在买卖双方彼此看不到对方的购物环境中,消费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想法行事,这种思想会使得消费者在电子商务购物模式中表现自我的心理体现的愈加明显。
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分析
虽然电子商务的网购模式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等诸多优势,但是目前仍有大量消费者基于对互联网环境的不信任,进而对网上消费产生怀疑,对电子商务模式敬而远之,这会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的这些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传统购物方式已深入人心。消费者在传统购物模式中已经习惯 眼看、手摸、耳听 的方式,这种方式与网上购物环境中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影音等方法了解产品是截然不同的。网购平台不能满足消费者手摸、眼看的特定心理,而习惯了传统购物模式特性的消费者往往会因此对电子商务产生怀疑和顾虑。
价格达不到消费者预期。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通常期望能够得到质量相同但价格比传统商场中低很多的产品,据统计显示,目前的网上商品仅比商场中便宜 4%- 10%,再加上网购环节中的物流、配送费用,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实际享受到的价格优惠是十分有限的。价格上达不到消费者预期会使部分消费者宁可多花时间和精力采用传统购物模式,也不愿选择电子商务模式。
配送体系效率较低。电子商务模式中有形产品的运输无法通过互联网直接实现,必须借助物流配送体系才能完成,因此,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商品的配送存在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数据显示我国仓库周转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而差错率却近乎于发达国家的三倍。低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感知,进而导致部分消费者不愿接触电子商务。
小结
电子商务为消费者带来了方便、高效、快捷的购物方式,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消费心理给企业传统的经营理念带来了新的挑战,商家必须适应消费者新的心理特征和变化,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建立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电子商务运作机制,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在电子商务运作模式下获益。
参考文献:
[1]樊春阳,葛新旗。基于消费心理学的企业营销策略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27)
[2]江霞,谌洪茂。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与营销策略优化[J].中国商贸,20XX,(4)
开展实证项目分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题,即确定“怎么开始,亦或如何开始”的问题。选题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深化认识的过程,一般而言,需要从两个层面进行考虑:首先应该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然后是在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中选题感兴趣的具体题目。显然,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前者是对拟研究问题的一个总框架或总领域的确定,后者是要明晰一个具体的、真正的研究问题。当然,研究领域的确定要依据我们所学专业,亦或结合在诸多经管类课程学习过程中,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来确定拟研究的科学领域。在对课程论文选题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重点选择我们在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给予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选择的问题一定是具体化的问题,而不是空洞泛泛、言之无物的问题。第二,明确研究范围。研究的范围可以是宏观领域,也可以从微观层面来探讨。第三,题目的选择不应太大。我们应综合考虑实证项目研究的条件和现实可能,如:个人理论水平层次、数据可获得性、完成项目或课题的人力资源、物质成本及时间条件等。作为本科生课程论文,题目不能选得过大而无重点,否则工作量太大,建议选择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小题目”。第四,数据的可获得性。数据来源是进行计量经济学建模及研究的基础,若不能获得具体的观测变量数据,将无法进行具体的计量研究。另外,选题过程中也应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如图书、报刊、电子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等。有效利用资料和文献,可避免做已有学者已做过的学术研究。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综述和评价,指出现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也可从中发现自己论文写作可能的创新。文献综述和回顾是研究论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人会将文献综述部分作为文章的引言,以保持整个课程论文结构上的连贯性。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1.模型设定。课程论文研究题目选定之后,就要考虑模型的设定和建立问题。一般来说,模型优良的判别标准有:第一,构建模型的基本准则与所得数据表现的现实相统一和一致。第二,模型构建应与经济理论一致。第三,构建的模型需要外生变量构成回归变量,且构建模型中含有明确因果关系。第四,参数应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五,模型必须具有对数据的代表性和优良的拟合性。第六,模型应具有尽可能大的包容性。最后,模型的简洁性。设定模型首先要确定模型中的变量,其选择的依据要根据研究目的,以经济理论为指导,抓住其主要影响因素和特征,同时根据研究需要,对所选变量进行取舍并加以检验,以确保避免对变量设定的误差。当变量选择好之后,就要对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进行设定,使所设定的变量间函数形式能够体现变量间的基本关系。
2.数据收集与处理。在计量经济研究中使用的数据,包括:统计年鉴数据、对外公报、实地调查数据和人为构造数据。可用于估计参数的数据主要有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面板数据和虚拟变量数据。如何取得用于实际计量的适合的样本数据,是计量经济研究成败的关键。计量经济研究中所用数据,要力求真实、可靠、完整,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所估计参数的可靠性,对明显失真的数据,应当予以剔除。收集数据工作结束后,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先处理,可进行一些初步查验与分析,这样可得到调查数据的统计特征。
三、计量经济分析
当设定的计量经济模型确定之后,就可利用所获得的数据来估计模型中的参数。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普通最小二乘法、WLS法、广义差分法、工具变量等方法估计模型中的参数。接着,还需要进行模型检验,主要从其经济意义、统计推断、模型预测等方面进行。此外还有模型诊断性检验,主要包括变量检验、残差检验和稳定性检验。模型检验不存在通行的模式,每个阶段的检验需要大量地判断和验证,不同学者使用的检验方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我们要避免在没有对模型进行更多深入分析之前就仓促地下结论,也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诊断和检验。最后,利用我们选取的统计量数值对诸多模型的优劣程度做出判断。经过检验和调整后的估计模型是符合要求的,接着就要对模型所提供的数量信息做具体的分析。根据研究目的,可能是经济预测、结构分析、政策评价或验证理论。对实证分析结果做出说明:如回归系数正负符号、大小、经济意义、检验结果解释、不同估计方法的差异性等角度。
四、课程论文范例
1.题目: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实证研究。
2.前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对农产品消费的研究也已成为目前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展了消费者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转基因食品等认知、支付意愿和购买行为的研究,且成果颇丰。区域特色农产品极具浓厚的地域特性,它们在生产后被营销到当地,会发生如何的意义?与当地消费者的互动如何?这成为了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在对郑州市240位消费者问卷调查基础上,从微观层面探讨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认知状况、需求动机和购买行为及影响因素。
3.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我们以面谈形式填写调查问卷,调查人员为高校研究生。在正式调查之前,先于2011年3~4月、6~8月进行预调查,并于2012年1~3月进行了正式、全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消费者基本情况、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认知和购买等内容,获得240份有效问卷。根据所调查数据,对消费者基本情况统计。
4.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和购买、了解渠道、购买及目的、消费者对新疆库尔勒香梨的鉴别、质量安全性和价格水平的评价。
5.计量经济分析:模型采用以下函数形式表示。Y=F(X1,X2,X3…X11)+μ式中,X1,X2,X3…X11分别表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个人月均收入、对健康的关注、对原产地的关注、销售推广介绍、亲朋好友的推荐、个人喜好、对质量安全水平的评价和对价格的评价,μ表
示随机扰动项。本研究拟采用二元逻辑斯谛(Binary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回归模型可表述为:logP(Y1)P(Y0)--=b0+b1x1+…+b11x11+μ式中,Y1为购买过新疆库尔勒香梨,Y0没有购买过新疆库尔勒香梨;b0为常数项,
6.结果分析: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本研究构建模型主要目的不在于预测,而是定量分析与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故在回归处理过程中,采用向后逐步剔除法(回归结果略)。主要研究结论:影响消费者购买主要显着性变量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对原产地关注、销售推介、个人喜好和价格水平评价等7个因素,另外可知它们的显着性水平不尽相同。结合实际调研结果(描述统计部分),进一步可知:新疆特色农产品有着较高的认知度,相比较而言,新疆库尔勒香梨和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的市场认知度有待提高;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着较高的评价,同时也认为价格较高;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需求动机存在多样性。
当前,电子商务日趋发达,只有明确的品牌定位才能抓住目标消费者的眼球,使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如B2C电子商务网站类企业。本文以韩都衣舍为例,分析淘宝电子商务店的品牌定位及其体现方式。
以韩都衣舍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品牌店的特点
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纷繁复杂,经过不断的大浪淘沙,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有规模并自成品牌体系的电子商务企业。2010年淘宝网服饰类综合人气排名第一的韩都衣舍极具品牌代表性。
表一:韩都衣舍品牌定位过程图
初期,韩都衣舍采用的是代购模式,没有自主的品牌体系,仅仅是将网店定位为“进口韩国商品”。
成长期,韩都衣舍积极探索品牌发展的道路,从韩国引进新款后聘请设计师根据中国年轻时尚人士审美标准进行二次设计和加工,塑造品牌特色。
成熟期,韩都衣舍通过不断的摸索,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自主设计、生产、销售的“研产销一体式”链条。
韩都衣舍CIS系统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认为:每一个广告都是对品牌印象的长期投资。②当今市场,已然进入形象至上的时代,对于电子商务企业,形象更显重要,因为消费者所获得的感知都是通过网络描述形成的。因此,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围绕自身的品牌定位形成一套适合企业,并在成长中不断完善的CIS系统。③
1.VI(Visual Identity)官方网页设计
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网页设计是品牌定位的一种外在和直接的体现。韩都衣舍把目标消费者定位于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士,要增加其浏览网页的兴趣,需要合理地运用图像、文字和色彩,并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季节和潮流不断更新页面图片和色彩文字。
在韩都衣舍2012迎新年页面上,其服装特辑用五张超链接的图片以动态的方式分别呈现在页面最醒目的位置。
表二: 韩都衣舍新年服装特辑页面色彩搭配分析表
可以看出,韩都衣舍在特辑里采用的色彩搭配以暖色系为主,其服装都带有一定的韩国元素,但又不是特别明显和突出,既体现了其“韩风”特性,又融入了自身独特的品牌元素,从而让自身的品牌定位通过产品并以网页包装的形式呈现在目标消费者眼前。
2.BI(Behavior Identity)企业行为识别
电子商务企业相比传统企业,其各种活动的举行和行为规范都是通过网络来传达给消费者。韩都衣舍在淘宝的淘江湖里成立了官方论坛,论坛包括韩・女郎、韩都速报、官方活动等14个板块,这些板块的版面是根据企业宣传需要、市场竞争需求设置形成的,其中最能体现韩都衣舍BI的板块为韩都速报和官方活动。
韩都速报:相当于企业信息的一个平台,里面有关于企业的各种新闻和对品牌形象的宣传信息,在此仅选取2011年12月31至2012年1月4日置顶的五篇帖子进行分析。
表三:韩都衣舍帮派论坛内容分析表
从这5篇帖子不难看出,除一则招聘信息外,其余四篇都从正面或侧面宣传了韩都衣舍的企业文化、品牌理念,表明了其对产品和消费者的态度。
官方活动:韩都衣舍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其中以线上发帖赢取韩都衣舍美衣和购物券为主,参与方式简单快捷,活动大多以节日为契机,吸引消费者参加。如圣诞节和元旦节分别开展的“圣诞狂欢节”、“寻找丢失的铃铛”、“许新年愿望,领贺岁大礼”等活动,这些活动培养了目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活动奖品更是对企业产品的一种深度宣传,而购物券则激发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
3.MI(Mind Identity)企业理念识别
MI反映出一个企业的基本价值取向及经营战略和方针。在长期的发展中,韩都衣舍形成了卓越服务、团队精神、开拓创新、阳光正直、勤勉敬业、积极成长六大核心价值观。
电子商务企业品牌定位的方法
电子商务企业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缺乏品牌定位的概念和方法,为了争夺市场,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低价战中,无暇顾及自身的品牌定位。韩都衣舍的成功可以看出,只有在品牌形象和认知度上拔得头筹,才能在电子商务领域占得先机,而品牌定位则要考虑三个方面。
1.掌握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清晰定位市场和目标消费者
不论是传统企业还是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时都必须了解掌握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清晰定位市场和目标消费者。少数资金充足的电子商务企业,可在企业成立之初就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定位自身品牌;而大多数规模较小的企业,则可根据自身的运营状况及要开拓的目标市场来逐步进行品牌定位。
2.根据市场的发展方向确定品牌个性
只有把准市场的脉动,企业才能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使企业品牌成为消费者的首要选择,从而盈利。韩都衣舍正是抓住韩流的发展趋势,确定了企业“韩风”的品牌个性。
3.打造优秀的适应企业良性发展的CIS系统
电子商务企业的VI是通过网页形式呈现出来的,网站的设计应该以用户为导向,突出人性化。合理的布局、字体和色彩的搭配、人物形象的设计可以使消费者乐于浏览网页,进而调动其购买欲。BI可以使企业的品牌形象以一种拟人化的形式呈现在消费者心中,从而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互动,MI则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品牌所依赖的基础。企业的CIS系统是在品牌定位基础上形成的,适应企业良性发展的CIS系统则是品牌长青的基石。
韩都衣舍的成功之处值得诸多电子商务企业学习,但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至今为止都没有自己专属的LOGO,产品不能像only、adidas等知名品牌一样具有识别性。
本文通过对韩都衣舍品牌定位的研究分析,得出关于电子商务企业品牌定位的方法,以期对处在发展中的电子商务企业有借鉴作用。
注释:
①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定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②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
③李宝元:《广告学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文献:
①A.J.斯雷沃斯基等著,王强译:《B-to-C电子商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菲尔・卡彭特:《E品牌――快速建立自己的因特网业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③姜艳静:《电子商务中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社科类),2004年4月
④李爱花:《我国服装电子商务的应用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社科类),2004年2月
⑤廖娟:《论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我国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利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社科类),2001年5月
论文关键词:消费者行为,农村市场,营销基点
一、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农村社会形态处于快速转型期,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的大规模流动,农村居民中的老龄化群体比重迅速增加。在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数量增加。另外还有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每年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多种自然灾害的侵扰等问题。从而增加了对人身意外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险的需求。
我国农村保险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农村保险消费者有其独特的特点,在开发农村保险市场,进行营销的过程中,应首先从农村消费者购买行为来确立保险在农村市场的营销基点。
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任何购买者的购买决策都是在一定的内在因素的促动和外在因素的激励之下而采取的,而不同特征的消费者对于外界的各种刺激和影响又会基于其特定的内在因素和决策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从而形成不同的购买取向和购买行为。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个方面。
经济因素是影响消费不可或缺的一点,家庭经济水平是取决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家庭经济水平决定消费者的购买力,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和消费档次等。
非经济因素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
1、从外部来看,主要有:消费者所处的文化环境,消费者所在的社会阶层,消费者所接触的各种社会团体(包括家庭),以及消费者在这些社会团体中的角色和地位等。
(1)文化因素:文化是人类欲望和行为的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处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宗教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和所处的社会阶层形成了一整套价值、爱好和行为的整体观念。弄清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对于研究他们的购买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2)社会因素:包括相关群体、家庭和个人在相关群体及家庭所处的角色和地位。
2、内部因素则是指消费者的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
(1)个人因素:一个人的购买行为往往受其年龄、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个性等因素的影响。
(2)心理因素包括购买动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态度与信念等等。这些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
结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因素论文格式,本文对农村保险市场进行以下分析。
三、农村市场的特点分析
(一)从农村的人口环境来看,市场潜力巨大
市场是由那些想买东西并且具有购买力的人(即潜在购买者)构成的,而且这种人越多,市场的规模就越大。
从客观的市场容量来看,根据2010年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目前中国的纯农村人口为7.2亿,若包括已经离开农村到城镇居住半年以上及县城在内的所有县以下的有农村户籍的人口仍然维持在9亿。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外流,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从年龄看,老龄化进一步明显,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缺乏照料,安全隐患多。专家预测,2010年,农村中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10%,并很快进入老龄化加速期。
根据最新的研究,2009年外出务工中国农民工大约有2.3亿至2.4亿人,80后农民工群体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万人。50,60年代生人逐渐步入老年。根据网上对“现在中国农村青年人的想法和打算”调查发现:“现在农村青年人是否和老人分家过日子”的回答否只占22%。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农村家庭规模会且正在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导致农村纯老年户不断增加。另外农村大量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迫于岗位的竞争压力,忙于工作和事业,这些人无暇顾及老父母,另外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这一切必将加大家庭的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消极赡养老人的增加。
另外根据保监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我国实现保费收入11137.3亿元。其中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33.9亿元,小额保险保费收入2.3亿元,这两者合起来占全国保费收入不到1.23%。
因此我国农村保险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农村对于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的客观需求是存在的。另外80后,90后逐渐成长为主要的劳动力,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水平逐渐提高,且在现代农村若成为劳动力,在家中就会有一定决策权。因此家庭决策结构发生变化,营销对象就应有相应的转变。
(二)农民收入水平逐渐增加,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
从1978年开始农民人均纯收入逐渐增加。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3元,比2008年4761元增加392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8年的43.7%。恩格尔系数揭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发展阶段。即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40%-50%为小康论文格式,30%-40%为富裕。因此我国目前处于小康向富裕过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进入大众消费新成长阶段,教育、医疗、旅游、文化等新型的消费支出在快速增长。这位保险销售创造出良好的经济环境。
(三)农村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1、农民保险意识没有树立起来
农村人口文化的相对落后及思想观念的陈旧和保守,保险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保险需求不高。对于大部分的农民,他们以小规模耕作或养殖以维持生活,生活比较平静,它决定了大多数农民的一种机会意识,即认为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并不是经常发生的。另外在农村,有不少的农民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在农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场。他们认为有钱才是可靠的,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而没意识到买保险养老的好处。所以要树立农民的保险意识。
2、消费需求功能性
农村市场基本上还处在比较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即比较强调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而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这种功能性特点对产品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价廉,二是实用,三是简便。
3、消费求同相互攀比,但也注重“口碑”
农民之间的消费求同和攀比心理相当突出。大多数农民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来决定自己的购买行为,而是依据他人的消费行为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他们注重个人消费在社会关系成员中的反应。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要到哪里买就都到哪里买。
但同时注重“口碑”,易极端。对产品的评价好只看重优点,坏就一文不值。在农村,农民经常集聚聊天,并有固定场所,对事物易通过口口相传,传播速度也快且远。对于产品主要是通过别人买的产品,在短期内的使用来评判。
4、农民相对比较注重人情味
农民相对比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上的联系,人情关系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熟人之间抹不开面子,不好意思拒绝其请求,会在能力范围之内答应和支持熟人的请求。
5、对保险产品不信任
保险走进农村市场之初,一些保险人和保险推销人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在农村市场上树立了不良的形象。用一位专家的总结:不该卖的人卖给了不该买的人。例如,在推销产品时,说明产品的诸多好处,而不管保险协议条款,导致农民出现问题时,找到保险公司进行理赔,但是其所发生的事件不再保险范围之列。
理赔难导致农民对保险产品的不信任。由于农民对于理赔程序的不清楚论文格式,使他们对于理赔望而却步,理赔时还要在保险公司找熟人。找熟人的过程中又要送礼,最后导致理赔成本加大,从而放弃理赔。由此保险公司给他们的印象是让他们上当受骗。农村消费者感觉受骗,他就会在集聚时宣传,导致一个村子甚至邻村引以为鉴,从而排斥这种产品。
五、保险产品在农村市场的营销基点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市场是非常庞大的,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保险产品在农村市场上的前景是非常好的,农村市场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开发。
(一)基于保险产品的特点,要加强保险销售过程的服务
保险产品的特点是产品是无形的,交易是非即时,结果不确定性的。而农民却看重眼前的实惠的利益,刚好与保险产品的特点矛盾。虽然农村市场零星而分散,售后服务的难度和成本都很高,但是必须加强保险公司销售前后及过程的服务。
例如,因为对于农民来说现今产品种类繁多,产品信息量大,把握这些信息超出了其能力。所以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帮助其购买真正符合其需要的产品,并帮其选择受益最大的产品。在承保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各种形式与其保持联系,及时告知各种与保险相关的讯息。出险后,能在第一时间送出保险公司承诺的服务,帮助他们办理理赔手续。由于农民抗风险能力差,在危难时伸出及时的手,会形成很好的口碑。其他农户在看到其利益之时,会增加他们对产品的信心,从而可以扩大市场。
(二)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商业保险的认知度仅为20%。为了增强农民对保险的认识,加大保险宣传力度,可举办保险宣传活动,在农村设立咨询点,为有意想投保或者已经投保的客户提供服务、咨询。这样既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保险业的了解,又可以消农民保险业的偏见。
由于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因此须采取多种形式长期不断地宣导。通过广播电视、村委喇叭,墙体广告论文格式,流动宣传车等向群众灌输保险知识和理念。使农民认识保险,了解保险,主动购买保险。
对于咨询点人员的选择方面,就要找对农民具有亲和力的人,并受农民信任。将此咨询点变为农民在休闲时的一个聚会闲聊的场所,让其在聊天过程中了解认识产品,并且和保险人或推销人员成为熟人,这样就有益于保险的宣传与推销。
(三)采用'量体裁衣'、'终生服务'的措施
农村消费以传统节俭型为主,加之收入水平的影响,价格往往成为购买商品时最敏感的因素,结合农村实际,根据其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推动简易人身保险的发展,开发保额较小、保费低廉、办理简便、保障型的人身保险产品。
(四)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健全农村保险市场监管机制
营销人员是体现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 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通过把好营销关口, 提高保险经营绩效, 消除社会各界对保险行业的偏见。
加强行业监管力度,督促各保险机构严格遵守保险同业自律公约,对违法违纪行为按职能范围及时做出处理,切实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加强对县域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仲伟增,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策略[J] 《商业时代》2007.8
2、王莹,农村商业保险的发展面临问题及解决措施[J]《法制与社会》 2008. 14
3、雷银生、陶静,农村保险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21
论文关键词:柠檬市场,信息不对称,货币投票,信任品,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一、引言
得益于乳制品消费在城乡市场的普及,中国乳制品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其行业的销售收入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在乳制品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乳制品出现了较多的质量问题,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如2004年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2005年的雀巢的“碘超标”,2006 年的光明山盟的“过期奶”等事件,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其中2008年的乳制品质量问题最为严重,对消费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侵害消费安全信息不对称,打乱消费秩序,使消费信心受到重挫,消费量骤降,行业内的涉案企业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乳制品行业在消费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获得快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频频出现的质量问题。比较这些乳制品质量问题,我们发现乳制品行业的产品质量问题愈演愈烈,每次事件的发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人为问题。随着政府监管力度的阶段性加强,产品质量会有所提升,但却不能阻止奶制品质量问题事件的再次发生。
2010年,随着奶制品消费信心逐步恢复,整个行业开始复苏,行业增速开始回升,但质量行业质量问题并没有圆满解决,因此有必要回过头来认真审慎的研究中国奶制品市场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对于今后整个奶制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同时,作为转型时期的中国,乳制品行业出现的问题亦在许多行业发生过,因此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可以折射出其他行业的发展,对其他行业具有一定的反省和借鉴意义。
二、中国乳制品“柠檬市场”的形成
经过对中国乳制品市场的研究发现,中国乳制品屡次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市场已逐步柠檬化,并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势。下面将分析中国乳制品市场是如何演变为“柠檬市场”。
从消费市场的供应情况来分析,中国消费市场经历了商品短缺市场到商品过剩市场的过渡。当中国处于商品短缺市场时,我们可以认为乳制品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主要掌握的国家手中信息不对称,这时处于国家严密掌控的企业不会出现较大的质量纰漏。国家将企业推向市场,减少行政干预时,行业内众多企业涌现出来,消费市场演变为商品过剩市场。市场中企业的行为更多的受到消费者“货币投票”选择的影响论文提纲怎么写。在中国,消费者用“货币投票”时,更偏爱用低廉的价格来购买商品。
国外经济学家根据商品质量信息获取的难以程度,将产品分为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搜寻品是指消费者购买之前去搜寻和寻找,且在购买之前消费者已大概知道这种产品的质量。经验品是指消费者只有在购买之后,在使用和体验过程中才能了解的产品质量。信任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之后,也很难知道其质量。按照上述分类方法,很显然乳制品属于信任品,消费者在食用后也很难获知产品质量。因此,乳制品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对所交易的商品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
当我们对乳制品视为“信任品”进行分析时,我们给出了两个假设:乳制品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和质量参差不齐。在接下来的分析中,由于乳制品行业天生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我们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设前提下,分析乳品市场的另一个假设前提——产品参差不齐是否成立。这两个假设前提也是“柠檬市场”的基本特征。我们将用这两个假设前提来判别中国乳制品市场是否柠檬化,以及柠檬深化。
根据现实交易过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当消费者无法区分产品质量,而只能将价格作为产品质量的唯一衡量标准时,消费者用“货币投票”时,往往会出现“逆向选择”,使得高品质产品企业难以得到相应回报信息不对称,而低品质企业的产品又倍受青睐,低品质产品开始逐渐驱逐高品质产品,从而促使低质量产品充斥市场。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争夺市场,其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道德风险,即生产低质产品,按相对较低的价格出售。这样在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共同努力下,乳制品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低质量产品泛滥。2004年,阜阳出现严重劣质奶粉问题,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作用的产物。当消费者频频以市场价格购买到低质乳制品时,乳制品市场逐渐开始“柠檬化”了。
随后的几年中,我们认为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时是相对理性的。与之前相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一定变化,其在购买过程中,为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伤害,基于信任的基础上选择知名品牌企业生产的乳制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蒙牛、伊利和光明等民族品牌乳制品公司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占领全国大部分市场。
一般认为,知名品牌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经济优势。为保持和宣传品牌承诺,这些企业往往需要比一般企业要多支付一定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减了其规模经济优势。在知名乳制品企业迅速扩张过程中,“货币投票”的“逆向选择”使行业内的竞争沦为低层次、同质化的价格竞争,削弱了各乳制品企业的品牌差异。理性消费者在几大品牌乳制品企业的产品中作出选择时,品牌就不会成为决策的关键因素。当品牌承诺并未给品牌商带来较多的收入,反而会带来一定成本支出时信息不对称,在面对生存压力、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下,道德风险发生,品牌产品丧失本该具有的品质,市场中高品质的品牌产品更多的滑向劣质品的深渊。这时市场中低端产品泛滥。2008年,当中国知名奶业巨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时,我们认为中国乳制品市场上大量充斥着劣质品,“柠檬市场”深化了论文提纲怎么写。
三、中国乳制品“柠檬市场”的黑洞
(一)与传统理论相悖
按照1970年,阿克洛夫的经典论文给出的结论,当一个市场中存在高质量商品被驱逐,低质量商品不断占据市场时,在如此“逆向选择”的反复循环中,这个市场将逐渐萎缩,甚至消亡。这个过程可以看做是消费者在“柠檬市场”消费过程中“货币投票”的结果,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
从中国乳制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我们发现呈现“柠檬化”的乳制品市场并没有自动消失,其市场规模反而越来越大,并从少数企业行为演变为整个行业规则,众多知名乳制品生产企业不断掉入“柠檬市场”这个黑洞。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虽彻底打破了“柠檬市场”,但这是在国家监管机构主导下完成的。中国的实际情况显然与先贤们的研究结果不符。
(二)乳制品市场柠檬深化的诱因
为什么中国的实际情况与先贤们的研究成果迥异?我们认为先贤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验品,经验品是指消费者只有在购买之后,在使用和经验过程中才能了解的产品质量。消费者在购买“经验品”,消费之后,可以明确的知道其是劣质品信息不对称,那么理性消费者就不会多次上当。我们研究的乳制品是“信任品”,消费者在购买,消费之后,或者消费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若不借助先进的检测设备不能分辨其真伪。因此,在购买乳制品时,即使是理性的消费者也不能避免多次上当。乳制品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其不断柠檬深化的原因之一。
中国“柠檬市场”未在“逆向选择”中逐渐消亡的又一原因是中国乳制品消费市场巨大,而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更偏爱 “柠檬市场”的价格,当然前提是消费者并不知道其所购买的产品是劣质品。当消费者的购买方式成为知名乳制品企业+“柠檬市场”价格时,中国的知名乳制品企业势必跌入这一黑洞。
结合中国的监管和处罚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乳制品市场呈现柠檬深化,与监管和处罚有着一定关系。我国乳制品安全带有非常强的短期行为色彩,当较大的质量问题出现后,国家通过行政干预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的处理,产品质量在短时间内得以提升。一段时间后,产品质量问题将再次出现。在处罚方面,政府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轻,违法收益大于违法成本,处罚过后部分企业依然重抄旧业。这样处罚未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2009年,部分地区又查出一些企业使用尚未销毁的“三聚氰胺”奶粉生产乳制品,就很好的说明了乳制品市场上短期强烈的监管行为和处罚结束后,质量问题再次出现。
因此,中国乳制品“柠檬市场”没有通过“逆向选择”消失,反而越来越膨胀信息不对称,可以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通过“货币投票”的理性消费者表现出对“柠檬市场”价格的极度偏爱,大量购买劣质品,使其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从而使乳制品“柠檬市场”不断深化。中国乳制品市场的监管特点则是间接造成“柠檬市场”深化的推动力。
四、破解之策
(一)消除信息不对称
1、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和实践中来解决信息不对称。从意识形态上分析,经济主体信用缺失,会影响社会心理。当失信者的失信行为没有得到足够的惩罚,而没有起到警示作用时,这会让人们产生普遍的仿效心理,从而恶化社会道德环境。这样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树立诚实守信的观念。
在实践中,产品信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就要求政府担负起提品质量信息的责任。由于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信息渠道的不顺畅和信息来源的不可靠,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搭建社会信用体系,理顺信息渠道和信息来源,从而克服市场失灵论文提纲怎么写。为此,政府有必要构建企业、个人、第三方机构和政府部门四位一体的信用体系。
2、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在消除信息不对称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中国的信用信息是存在于多个部门中,银行、工商、海关和税务等都建立了各自的信用体系,而行业协会则掌握了较多的企业生产方面的信息,这就使信息共享成为一个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若行业协会能在政府支持下,将这些信息整合,并共享和出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3、实施品牌战略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品牌是识别产品质量的重要媒介。品牌本身不会改变商品的使用功能信息不对称,但其作为一种信号机制,通过品牌承诺,可以将优质品和劣质品天然分开。品牌带给消费者传递“正的”信息,使消费者认为知名品牌即代表质优产品,使消费者对其产生信任和认同。生产者在建立和维护品牌时,要做的就是提供适合的品牌承诺,生产出符合质量的产品。这样在品牌战略下,可以尽可能的消除信息不可靠,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二)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要彻底解决乳制品行业的“柠檬市场”问题,国家需要建立一套长效监管机制,具体来说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程序。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我们对于控制乳制品质量的各个环节都有一套运行机制,关键是我们如何将这单独的运行机制整合到一套大的制度中去,作为大制度的每个环节而存在。然后大的运行制度要规律的运转起来,当出现问题时,需要将出现问题的环节放入整个大运行制度中进行考察,以便优化整个大制度。这样就可以用制度管理市场,而不是单存的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避免监管的短期行为。
参考文献:
《“柠檬市场”中的品牌战略》刘卫华《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08年12期
《“信任品”的信任危机与加强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政策建议》王威杨敏杰《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03期
论文关键词:商标翻译,翻译方法,误区分析,翻译策略,美学体现
一、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商品交流也更加广泛。在市场化过程中,品牌总是被喻为产品的黄金名片,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胜,除了要求品质优良之外,商标名的翻译妥当与否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标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涉及众多的学科和领域,如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化、法律等。与其他翻译不同的是,商标的翻译有更高的要求,它既要保留原文的精华,又要符合消费者的商标心理。因此,这就需要运用语言、营销以及美学方面的综合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可通过音译、直译、意译及音译结合的方法,同时结合商标音、形、义各方面的对等性,翻译出能够演绎内涵并兼顾消费者心理感受和文化风俗习惯的商标名。化妆品商标的翻译就是最典型的实例之一,其受众的美学特点决定了其产品译名的重要性。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女性对美的追求和渴望是她们购买商品的永动力,女用化妆品名的翻译应符合女性消费者追求高雅和美丽的心理。因此,本文选取了化妆品品牌作为样本进行更细致分析,从而更深入研究商标翻译策略。
二、化妆品品牌的翻译方法
笔者通过从超市实地调研、参考《昕薇》杂志(20010年10月号)所刊登的化妆品广告、及化妆品相关网页中收集到化妆品畅销品牌共50个商标翻译,通过这些品牌的翻译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化妆品品牌翻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译法。
(一)音译法(transliteration)
1、汉语拼音法
原名
译名
品名
产地
大宝
DABAO
护肤品
广州
隆力奇
LONGLIQI
护手霜
江苏
丹姿
DANZI
防晒霜
广州
郁美净
YUMEIJING
[关键词] 乳制品 影响因素 营销策略
一、绪论
经济收入的增长、膳食结构的改善、消费观念的转变等因素使得乳制品行业成为我国食品产业中发展最快、成长潜力巨大的行业之一。据有关社会调查显示:1995年城市居民食用乳制品的普及率为36%左右,1998年为78%左右,目前城市居民食用乳制品的普及率已达95%以上。奶粉类乳制品年增长率为11.5%,液体奶制品年增长率高达47.3%。当前,全国乳制品加工企业达2000家之多,但是除了蒙牛、伊利、光明等全国性的品牌外,中小型企业占了绝大部分。大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水平、优秀的管理、顺畅的物流等在全国范围内争夺市场份额,挤压中小企也的生存空间,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成长速度。但是由于奶源地的限制、消费者偏好性、对民族品牌的保护、个性化消费等因素的存在,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机会和有利的生存空间。
二、文献综述
James Simpson(2006)从供给的角度比较了中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乳制品的生产成本,综合比较的结果显示中国奶制品企业在产业规模、产业链结构、生产力水平方面低于日、美两国,但是由于廉价劳动力的存在,中国在奶制品生产方面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伏浩(2003)经过分析论证认为,消费者对于知名品牌和地方品牌具有较高的认可度,液态奶在目前的奶制品市场中处于主体地位,酸奶的消费比例在增加而奶粉的比例却在下降;对影响乳品消费的各种因素进行需求弹性分析发现,价格弹性对乳品消费行为的影响大于消费习惯的影响,消费习惯的影响大于收入的影响,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意识对乳制品消费具有正像影响,不同年龄段内的消费者在口味、场合、包装三个方面表现出了一致性。张明立(2002)等对我国城市居民(以哈尔滨、郑州为例)奶制品的消费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了城市居民奶制品的消费群体、消费状况、购买因素和消费偏好。他们指出产品的质量、价格、保鲜度和便利性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奶制品的主要因素。由于奶制品属于资源性产品,城市居民对奶制品的产地有一定的偏好性,更倾向于购买本地的知名品牌。陆娟(2004)等在调查了北京城区有液态奶消费习惯的消费者的基础上,对乳制品消费者品牌忠诚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消费者层面,消费者性别、年龄、收入、职业、生活态度对品牌忠诚度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消费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品牌忠诚度越低;在企业营销层面上,消费者直觉质量、品牌知名度、购买便利性和广告宣传对品牌忠诚度有显著性正向影响,销售促进对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影响是显著的,它会降低消费者的品牌忠诚,产品包装则对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没有显著影响。吕裔良(2008)指出影响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的因素是收入水平、消费习惯、乳制品价格。并运用双对数需求函数模型分析了城镇人均收入、乳制品价格指数、肉类价格指数、水产品价格指数对人均乳制品需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制品价格和肉类价格和人均收入水平对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的弹性指数分别为-1.58、-1.085和1.266[6]。许丽(2005)在对我国的奶业生产和奶类供给弹性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我国奶类生产的现状、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奶类生产在原料奶、液态奶以及干乳制品的分布就有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奶类制品结构不合理,将会向干酪和发酵奶制品的比重逐渐增加而奶粉和液态奶比重逐渐下降的方向调整;居民收入水平对奶类生产量的影响作用显著,且呈指数增长趋势。赵剑峰(2004)运用产业组织方法(SCP分析范式)、博弈论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对产业发展中的结构、绩效及各利益主体的关系、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影响奶业发展的诸环节因素。我国城乡之间乳制品消费不平衡,收入水平、乳制品价格、消费习惯是影响乳品消费的主要原因;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乳品消费场合比较一致,但消费口味存在差异;借助于品牌忠诚,企业仍然可以在同一区域市场凭借最小产品差异战略来获取利润等。
三、研究假设
1.假设模型
根据有关学者对乳制品消费状况的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了以乳制品消费为中心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式。从影响因素的各个维度设计问卷,研究各维度对乳制品消费的影响,并提出以下假设:
H1:乳制品消费影响因素模型包括产品、乳品价格、促销和购买便利性四个维度
H2:乳汁品消费影响因素模型中各维度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存在差异
2.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各维度对乳制品消费的影响,笔者于2009年4月对乳制品销售网点附近的居民消费者进行了随机抽样,抽样范围覆盖整个昆明市区。根据影响因素模型各个组成部分,问卷设计包括产品、乳制品价格、促销方式、购买的便利性和人口学统计特征5部分。量表设计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尺度计分将问题予以量化,5表示非常同意,同意程度依次递减,1表示非常不满。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530份,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490份,问卷有效率为92.45%。
3.数据分析方法
本文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设计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同时利用结构方程软件AMOS7.0中的探测性因子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方差最大旋转法提取了四类影响因子,并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借助AMOS7.0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假设模型的拟合优度。
四、乳制品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1.人口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乳制品消费者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表1)可以看出:在性别构成方面,女性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比例几乎占到了3/4,远远高于男性,这种比例差异很可能与传统的生活习惯有关。年龄构成方面,主要以18-49年龄段的中青年消费者为主,所占比例高达75.7%。在文化程度构成方面,受高中/中专/技校等相当学历(初中、大专)的人群是乳制品购买者的主力,居于主体地位。家庭月收入3000元左右的中等收入家庭是消费者是购买的主体。根据昆明市目前的人口现状,抽样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基本上代表了乳制品的消费状况。
2. 探索性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就是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抽象”的变量来表示数据的基本结构。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差最大旋转法共萃取了4个因子,通过分析命名为“产品”、“价格”、“促销”和“购买的便利性”,总解释变异量为65.60%,这说明问卷有较高的效度。同时KMO及Bartlett’s球形检验的结果也验证了因子分析的有效性。为确保量表的信度,本文采取SPSS17.0中的Alpha中的Cronbach’sα系数来进行问卷的信度分析,表中显示,各组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均在0.8以上,符合信度的判断准则,表示指标的内部一致性可以接受,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见表2)。
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本文利用AMOS7.0对抽样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目的在于验证研究已有的因素结构,只要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来验证所设定的因素结构是否可以接受即可。模型整体拟合优度各指标如下表(表3)。
表3中各项指标显示模型整体拟合优度基本满足要求标准,表明验证性因子分析是可靠的。同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还显示了模型中各路径系数,列表如下(表4)。
4.解释与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乳制品消费的四个维度中,价格维度的贡献率最大,因子荷载为0.940,这说明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时首先考虑的是价格因素。在价格维度中消费者对乳品性价比的关注要高于对价格稳定性的关注;其次是购买便利性对乳制品消费的直接效果为0.890,其中购买的时间花费、销售网点距离远近、销售人员服务效率的因子荷载以次为0.79、0.81和0.65,可知消费者在购买便利性方面尤为看重销售网点的分布;再次乳制品本身对乳品消费的贡献率为0.870,在乳制品的产品属性中消费者依然看重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其次是乳制品的质量和品牌(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地方性知名品牌);促销在营销消费者乳品消费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因子荷载为0.770,其中的销售折扣、礼品赠送、抽奖活动和销售宣传因子荷载依次为 0.70、0.63、0.62、0.58,说明消费者在促销方面更看重销售折扣这种促销方式。在影响乳制品消费的四个维度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产品性价比、价格的稳定性、消费网点的距离、产品营养价值、销售折扣等
五、营销策略讨论
针对实证研究中各维度对乳制品消费的不同影响,本文认为来思尔乳业应采取以下营销策略:
在目前的情况下,企业应将销售市场定位于本省及周边区域,利用地缘优势与其他企业进行市场竞争。在稳定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对各年龄段的消费者进行深入调查,开发适合各类人群口感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利用接近奶源地的地理优势,加强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和优化,满足消费者对乳制品保鲜度的要求。
避免与其他的乳制品企业打价格战。在不断提高乳制品质量的前提下,保持价格的稳定性,强化消费者对来思尔乳制品性价比的认可度,增强消费者物有所值的消费心理。构建高效方便的牛奶专卖店、社区超市等营销网点,降低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非货币成本的支出。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密切关注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消费量、购买频率、产品评价等信息的收集,定期进行系统的信息分析。加深与原有消费者的沟通,以期建立长期、双赢的客户关系,借助人们对民族品牌的偏好心理,培育消费者对民族乳制品品牌的忠诚度,并通过消费者的推荐行为和口碑效应,发展潜在的消费群体。
六、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文从企业的角度着重研究了影响乳制品消费的产品、价格、促销和购买便利性四个方面,但是鉴于乳制品市场的发展潜力和竞争态势,笔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给予进一步的研究。
乳制品品牌方面:乳制品消费的转换成本很低,导致消费者的品牌转换行为日趋频繁。研究表明:培养顾客对产品品牌的忠诚度可以获得该消费群体长期的产品利润,利用已有的客户关系渠道,缩短新产品的推广时间,迅速占领市场。并通过原有顾客的推荐作用以降低潜在顾客的风险意识。因此,如何识别影响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关键因素将会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供应链方面:我国现阶段的乳制品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面临着规模小、奶源地分散、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如何建立从奶农、生产加工企业、运输企业、各销售网点间畅通的货物流通,实现流通环节各企业在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的协调机制,发挥各自的优势,保证乳制品的供给是许多中小企业的难题。
参考文献:
[1]2009年我国乳制品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09(5):29-30
[2]James Simpson.China’s Dairy Industry:Current Situation and Long-Term Projections.China’s Evolvling Agriculture Economy conference.2006:57-61
[3]伏浩:中国乳品消费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40-41
[4]张明立等:我国城市居民奶制品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乳品工业,2002(3):38-41
[5]陆娟:消费者品牌忠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4(6):42-45
[6]吕裔良:基于成长期的中国乳制品产业发展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43-47
[7]许丽:中国奶类的生产与供给分析[D].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