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1:07
导语:在小型超市管理系统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统;网络;条码
1综述
企业销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它的特点是信息量大,要求信息反馈迅速,对企业的经营和经济效益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它与库存管理、日常帐务管理等都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中任意环节出现漏洞都可能直接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据统计目前国内仍然存在70%以上的中小型超市的管理方式还是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其工作效率、管理方式、管理水平已远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要求,当然也有部分中小型超市应用了计算机,但他们的运营方式大多采取的是单独运营,仅仅是用计算机来代替了手工的操作并没有从根本是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上也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当他们与其他必要设备或系统连接时数据需要重复录入,数据的保密性和一致性得不到相应的保证,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也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针对目前中小型超市存在的这一现象,我们开发了一套适合中小型超市应用的销售管理系统,针对他们的现实需求与库存管理、日常帐务管理等软件以及条码打印软件及硬件设备实现了无缝的连接,并把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及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充分融汇到系统中去,从而使企业在管理水平及管理质量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大大降低企业的劳动力和职工的劳动强度,使企业的整体形象大幅度的提高。
2系统设计思想
系统的整体设计思想是建立在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中的销售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前台销售、库存管理、日常帐务管理等,实现集成化的销售管理环境,从而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杜绝了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系统整体工作流程:①客户选购完商品需前台结帐。②前台收款员根据客户所选商品条码通过条码阅读器进行扫入后针对所购买商品数量核算修改。③合计客户选购商品总金额后结帐。④计算机打印小票,明确客户所选购所有商品及其单价、数量和合计总价。⑤结算完成计算机写入销售明细,完成各方面销售报表。⑥月末可以完成整月销售报表,并根据计算机打印票据转为记帐凭证传送给财务部门来实现与销售帐务的连接。⑦根据销售情况来完成各商品库存状态,以完成与库存管理的连接。现从以下几方面来介绍该系统的设计思想。
2.1网络规划
(1)主干网设计。主干网络设计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信息流量的大小和企业投资能力,二是在满足信息流量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企业投资的同时在现代化信息不断更新的情况下能使企业原有数据信息得到保护和重用。根据这一原则,主干网络设计为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干线采用同轴电缆、光纤等方式,网络服务器采用高性能专用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采用WIN9X、WINNT等,各部门计算机通过集线器接入网络。
(2)工作站配置。工作站配置采用国内一般品牌的PC机;票据打印机为多联票据打印机;条码识别设备采用红光来完成条码识别。
2.2软件运行环境设计
(1)前、后台网络操作系统:WINNT、WIN9X中文版
(2)客户端操作系统:WIN9X
(3)数据库:SQL2000数据库
(4)软件开发工具:前台DELPHI6.0、后台POWERBULDER9.0
系统结构图如图1:3软件功能设计
根据系统设计思想,该系统具备如下一些功能:
(1)销售管理。销售管理主要包括前台各个销售点的正常销售、小票打印、查询等。
①销售小票。销售小票包括客户购买商品单价、数量、条码、客户本次购买商品价值总额、客户付款及找零情况等。
②查询功能。查询包括现有客户查询,现有商品查询等。
③统计分析功能。统计分析包括前台各个销售员销售情况统计、收款情况明细、营业情况明细及各阶段销售情况统计并形成饼式统计图更加清晰的显示在屏幕上,以便领导层完成决策分析。
(2)库存管理。库存管理主要包括入库、出库、报损、盘点及相应查询、统计、打印等管理功能。在联网状态下,入库的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主要经过网络传输到网络服务器,从而供前台销售使用;出库功能主要包括产品的出库信息、出库数量、出库价格等相应明细信息;盘点库存功能,主要根据现有销售、出库信息对现有商品数量的更正,使由于产品的丢失、损坏等现象造成库存数量不准确来更改为正确的产品准确数量。
(3)销售帐务管理。销售帐务功能主要包括前台销售帐务、正常出库帐务、阶段销售帐务等日常帐务的查询打印等。根据这些帐务报表可以对每位前台收款员的收款情况进行考核,从而使领导层无须时刻考虑对前台收款员的监控而保证每天收款情况正确无误。
(4)售结算。销售结算主要针对前台收款员,在前台收款员完成交接班前,打印出本销售员的销售情况及收款情况报表后本收款员完成交接班由下一个收款员继续进行销售收款操作,收款员在输入自己所分配编号和密码后系统自动记录此收款员的所有信息,在正确进入系统后所进行的所有销售及收款情况自动化归到此收款员所有记录下,这样相继下去,所有人员的交接班、销售结算情况及日交接汇总情况就更加清晰的显示在系统中,以减少了传统操作模式下直接进行现金交接的种种漏洞。
4系统特点
4.1数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该系统中所有数据一次性输入保证在各个子系统中正常使用,所有数据通过网络传输从而减少了数据的人工输入量,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2采取条码及数据加密技术,杜绝了传统销售管理中的漏洞
所有商品采取条码销售在条码经条码阅读器可把商品名称、商品单价等必要商品信息详细显示出来,这样杜绝了传统的以商品定价的销售模式,也杜绝了销售员随意变动价格的权限,从根本上控制了销售员的权限范围。
关键词:现代科技;超市管理;POS收银系统;网络识别系统;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重视,这使得超市在人们的心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高,而超市的合理运营以及管理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超市本身的营业还能给社会民众带来好处,毕竟超市属于商贸服务。所以对超市的管理和运营的探索也是极其重要的。近年来,不仅超市从业者对超市的运行管理模式进行探索社会的众多的企业管理者也开始对超市的运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考察。而现代科技的融入也让超市的运行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了,下面就从超市的运行管理和硬件方面详细的阐述了现代科技在商贸服务重力管理也就是超市的管理的运用。
一、我国现代超市的基本运行模式
目前我国的现代超市基本运行模式就是所有在职的人员全部由管理中心统一的进行管理,而在商品的管理方面则是由管理中心进行集中的采购、配供。而具体到经营则是有管理中心授权到超市由各超市自主的进行经营目标管理。这种超市的基本运行管理在最大的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同时避免了管理的混乱以及个超市进货的盲目性。但是这种管理运行模式的管理内容及其多而且繁杂,这对中心的管理任务过于繁重,所以在具体方面基本是采用现代科技参与的运行模式,这也使得当前的超市管理更加的简单更加的准确和安全。
二、我国现代超市采用的现代科技管理模式
我国现代超市这种最基本得商贸服务行业采用的现代科技管理模式那是超市发展的必然性。而现代科技主要采用在超市管理的以下方面,主要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也就是最重要的超市的POS收银系统,第二个就是对超市管理人员精细管理的超市网络识别系统和对超市安全负责的超市安全监控系统,下面就详细的探讨一下现代科技在这里的具体运用。
1.超市POS收银系统。现代科技在超市最重要的运用那就是超市的POS收银系统了。而具体到应用方面那就是各超市POS收银系统联网,可以实现在后台进行实时统计客单量及超市销售额,同时对超市商品的销售额按月、年进行排序,可以很好的实行商品末尾淘汰制。该收银系统具体功能也就是可以对商品资料进行详细的管理;可以设定每个员工的提成(固定提成,销售比例提成);可以对会员以及会员卡进行管理和识别;能够可以用普通打印机或条码打印机(如力象产品)打货架标签;可以使得前台对各项商品的具体促销以及具体的设置有更好的了解;可以更加方便的对商品有关的单据进行操作;能够让顾客购物的顾客显示屏;能够自动的管理钱箱;还能支持专业条码打印,支持条码电子称以及做到专业账务处理也就是对购销货商/代销货商付款管理和批发收款管理和支出记账/收入记账,即本软件附加的家庭小型记账系统。这些的实现可以使管理中心很好的对超市的经济收益以及货物进行管理,同时还能够对货物在超市的行情很好的得出一个准确的评价。这有利于超市的经营。
2.超市网络识别系统。现代科技在超市这种现代的商贸服务中心的管理运用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超市网络识别系统的运用,具体的操作就是超市的管理中心对超市的全部在职人员进行面部的采取而进行存档,而系统只能识别这种已经存档的面部,在不同区域识别的面部系统发出不同反应。所以这识别系统具体作用说来就是管理中心对超市安装网络版面部的识别考勤系统,让管理中心能够实时监控员工出勤情况。同时由于超市是一个人流量极大的地方同样也属于一个人多耳杂的地方,但是超市有些地方如货物存放地区以及超市的后场都不是顾客能够随便进出的,而要做到这种管理超市的网络面部识别系统就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在运用网络的面部识别系统可以同时做到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对超市员工的出勤以及出勤的时间进行管理和统计。第二就是对超市特定区域的管理。这种网络识别系统的运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管理中心的工作量以及最大准确程度上的控制了超市员工出勤时间的统计和最大程度上的管理了超市特定区域。
3.超市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现代科技在超市的这种现代的商贸服务中心的管理运用的第三个方面就是超市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超市的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来说是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登记5大部分组成。通过摄像机在超市的全面覆盖将超市的全面视频图像传输到控制主机再将视频信号分配到各监视器及录像设备,同时可将需要传输的语音信号同步录入到录像机内。这样使得管理中心能够集中的看到整个超市的全面场景,而做到对超市的全面监控。在此的同时能够让管理中心做到对超市的商品以及超市的工作人员和超市的顾客的行为做到全面的监控。这种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让超市这个人多场景,而做到对超市的全面监控。在此同时能够让管理中心做到对超市的商品以及超市的工作人员和超市的顾客的行为做到全面的监控。这种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让超市这个人多而耳杂的地方的安全做到最大程度上完美而使超市不受到损失。
结束语
现代科技是在不停止的进行发展,而现代的科技只有运用到实际之中才能发挥出科技的优势和作用。现代商贸服务管理是如今社会的重要部分,21世纪的商业是服务业的天堂,所以,超市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极为密切相关服务行业,其管理和运行也是社会的关注。而把现代科技和超市类服务行业的管理相结合这也是未来服务业管理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应该做好对现代科技的接触以及做好对商贸服务的了解,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和更加的简单和更加的舒适以及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秦友稳.基于VFP6.0开发的超市管理系统[J].皖西学院学报,2006(05).
[2]吴川.中小型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商场现代化,2005(25).
[3]周晶.超市管理系列谈之五 与商品销售有关的报表分析[J].信息与电脑,2005(0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许多国际大型零售连锁企业相继进入中国拓展业务。仓储式超市经营模式的创始者,总部设在德国的麦德龙(metro)将仓储式超市—这种影响世界商业发展的新型业态带入中国。它不仅给我国的流通业带来新冲击,而且也为我国商业的发展引入了新战略、新思路和新理念。这对国内零售业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麦德龙集团成立于1964年,位于当今世界500强的前50位,在国际商业企业中排名第3,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付自运制的商业连锁公司。1995年麦德龙集团旗下的荷兰公司与上海锦江集团合资成立上海锦江麦德龙集团,并于1996年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大型仓储式会员制连锁店,截至2001年上海锦江麦德龙集团已开设了15家连锁超市,其中仅上海地区就开设了4家,各卖场拥有的会员数均超过11万,营业额排名位于全国连锁业百强第九位,销售额达49.4亿元。
二、麦德龙超市的基本特点
麦德龙仓储式超市是将超市和仓储合而为一的零售业态。它省掉了传统零售企业独立的仓库和配送中心,经营中实现了快速补货,保证了超市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仓储式超市与普通超市整体策划设计方面有明显不同。
(一)营业场所选址上
麦德龙超市通常设在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的高速公路或主干道附近。这样既避免了市中心及市区的交通拥挤,又因土地价格相对便宜,减少了投资风险。同时,选址还适应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前占据区位优势。它商圈的辐射半径通常为50公里。
(二)超市建筑设计
麦德龙仓储式超市从外观看就象一个现代化的大仓库,其营业面积一般为15,000~20,000平方米。外部设有与营业面积几乎相等的停车场,内部结构比较简单,通常采用高4.5米的工业用大型货架。货架下半部分用于商品的陈列展示,与普通超市无异:而其上半部分则用于相应商品的存放,起到了仓库的作用,从而使销售和仓储合为一体。货架间距较大,便于存取货物的叉车通过,完成迅速补货的工作。
(三)商品定位
商品内容丰富,品种齐全,通常在20,000种以上,可满足客户“一站式购物”的需求。如麦德龙商品种类中食品占40%,非食品占60%。食品类商品以时令果蔬、鲜肉、鲜鱼、奶制品、冷冻品、罐头、粮食制品、饮料、甜点为主,品种相对稳定。非食品领域的商品则按季节和顾客需要定期调整,涉及范围较广不仅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办公用品,还包括小型机械工具类产品。仓储式超市摆设的绝大多数商品都是捆绑式或整箱销售,除家电类、机械类产品外很少有单件摆设展示的商品。
三、麦德龙仓储式超市的营销策略分析
仓储式超市实际上就是以零售的方式来从事批发业务。超市既是服务中心又是配送批发中心。这种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使麦德龙成为了专业客户的超级仓库。
(一)有限的目标顾客
绝大多数普通超市的目标消费群是无差异性的,即服务对象是全体普通消费者,消费者短期内的重复购买率高,但每次的购买量不大,多为临时性随机性消费行为。而仓储式超市的目标消费群比较明确,麦德龙针对“有限”客户,即只对工商领域的经营者、群体消费层实行会员制,会员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二)直邮广告促销
麦德龙超市一般不通过大众媒体进行广告宣传,而是利用直邮广告进行促销。它们向所有会员每两周邮递一份“麦德龙邮报”。邮报是一份详尽全彩页的商品目录,介绍了半个月内商品的最新价格,新增商品以及近期开展促销的商品信息。邮报不仅使会员及时了解商品信息,而且帮助企业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客户采购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三)特色化商品营销
面对零售业内竞争压力逐渐增大,麦德龙不是单纯以价格低廉吸引顾客,而是从商品入手,以独家商品、特色商品及自有品牌商品吸引顾客。在每个麦德龙卖场都有一些诸如奶酪、吉士、黄油、咖啡、咖喱粉等特有的进口商品和一些跨地域的特色商品,比如青岛麦德龙是全市最早销售泥螺、腊鸭、糯米藕等南味食品的超市。此外,麦德龙的自有品牌商品除了日常生活用品还有涉及到了五金工具等。
(四)企业套餐服务
麦德龙公司利用“顾客节”表明企业对小型工商业户的重视,重申以顾客为合作伙伴、与顾客共同发展的服务理念,从而赢得了顾客的好感和信任。2000年4月上海麦德龙举行的“顾客节”活动,推出了10份为工商业户提供具有专业水准的“套餐”——帮助他们选择最适合的商品,让它们“用最少的钱,配最全的货”;这其中有为小型装修队选配所需电动工具和手动工具提供的商品建议清单;有为小型餐饮业准备的各种套餐餐具;有为企事业单位准备的福利套餐商品建议目录,等等。
(五)销售模式
麦德龙集团旗下的零售业态有:现付自运制(cash & carry简称 c&c)商场 metro c&c、mekro c&c;大型百货商场 galeria;超大型超市折扣连锁店 real.、extra和专卖店 media/saturn praktiker。麦德龙集团在进入中国之前,对中国市场曾做过长达六年的市场调研,在对市场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最终只选择了现付自运制。现付自运制是顾客在超市内自由挑选商品,结算时只能使用现金,不能赊账或使用信用卡等,超市不向顾客提供资金帐期,购物后顾客自己将商品运回。这种模式适应了快速高效的销售需要,大大降低了超市的营运成本。
四、麦德龙仓储式超市的销售管理
麦德龙c&c营销体制在中国的成功推行应归功于其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和高度的管理信息化。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发展麦德龙自创了一套适合c&c体制的商品信息管理系统和会员信息管理系统,使内部管理成功实现了信息化。
(一)客户管理
最初,麦德龙的服务人员将会员填写的《客户登记卡》的资料输入微机,创建顾客的初始资料。会员信息管理系统自动记录顾客每一次的购买情况,根据各类客户的购买频率和消费结构,准确分析出客户需求的动态发展趋势,使麦德龙能对顾客需求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和经营策略,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需求。
麦德龙根据客户规模和购买量将客户分“abc”三类,其专门成立的“客户顾问组”,对客户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向客户(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特色咨询服务。同时,与主要的客户进行沟通,向他们提出采购建议,帮助客户降低采购成本。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麦德龙不仅拥有了大批的稳定客户,还及时掌握了市场需求动态,从而提高了商品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二) 商品管理
麦德龙的商品采购管理实行中央采购制,即连锁总部统一采购,各地连锁店无独立的采购决策权。总部统一采购后根据各连锁店的销售情况分别确定配送计划,进行统一配送。统一大批量采购既加强了总部对采购的控制,又降低了进货成本。麦德龙通过商品信息系统掌握商品进销存的全部资料,从商品的选择,订货,再订货,收货到销售,收银,每一个环节都通过电脑完成。信息系统根据历史资料,自动地预测销售,制定采购计划,产生订单,将存货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
(三)供货商管理
作为一家跨国连锁零售集团,麦德龙对供货商提品的质量和供货能力的稳定性要求很高。因此它们在与供应商建立购销关系时一般不采用常规签订书面购销合同的方式,而是按照已确立完整的交易惯例,通过一套系统的操作程序来获得质量稳定的商品,保证可靠的供应。
麦德龙有一份专门为供应商制作的《麦德龙供货商手册》,内容包括凭据、资料填写、订货、供货、价格变动、账单管理、付款等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双方当事人应予遵循的交易规则和操作程序。双方确认后,麦德龙和供货商之间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不再就单笔交易签订采购合同。通过这种规范化采购的运作,麦德龙把供应商纳入自己的管理体系,将供应商的运输系统组合成为自己的商品配送系统,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资,实现了低成本运营。
为了维护与供货商之间的伙伴关系,采购过程中麦德龙会协助供应商选择最经济的送货路线,帮助供应商利用互联网接受订单,以降低订单处理成本,并通过及时向供应商提供有关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
(四)销售计划管理
为了实现采销合一,麦德龙的销售计划是由采购部门来负责实施的。这与一般的零售企业不同,麦德龙的销售计划是按促销活动制定活动的节目,所以也被称作节目单销售计划。这种计划的制定要有相当的超前性,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统筹安排。计划成功的关键是销售计划与采购计划的一致和购销计划与供货商商品促销计划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 建模 供应链 库存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3-129-03
物流管理一直是企业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更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库存的多少以及准确程度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的影响。目前根据研究显示,这些费用目前占据企业总开销的20%到40% ,因此,物流管理是否有效和恰当,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绩效能够有很大作用。
与传统方法不同,系统动力学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 ,以计算机模拟技术为手段,用以研究项目的动态复杂行为过程的学科。系统动力学有一套建立在严密数学推导基础上的建模方法和过程,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不仅可以了解现实系统的结构特点,通过计算机仿真还可以再现系统的动态行为特点 。由于系统动力学可以进行动态系统的研究,因此其可以在物流中得到很好应用。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建立一个简单的小型超市供应链系统模型,希望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一个SD方面的参考依据。
1关键因素分析
从小型超市自身出发,有两个关键影响因素对小型超市的经营起着重要作用:一个是小型超市的库存量,缺货会造成丢掉交易机会的损失,而货物积压过多又会造成货物折旧、库存费用增加等问题;另外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就是小型超市的订货量,因为订货量影响着库存量、关系着小型超市是否能及时补充库存以满足市场需求等。
从供应商(即生产商)出发,可以找到以下四个关键影响因素:首先,生产商的生产量无疑决定着是否能满足小型超市订单,无论其是否及时,最基本的,生产商的生产量应大于或者至少等于小型超市的订货量,当然,生产商可以选择放弃部分订单,但是在本文中假定生产商会尽力满足订单。其次,生产商的受订欠付量:这是生产商已经接受了订单,但是还未及时交货的部分,这部分的大小显示了生产商满足小型超市订单的及时程度,并据此调整计划生产量。第三,生产商的计划生产量决定了生产商即将拥有的生产能力,以匹配小型超市的订货要求,这是调整生产能力的依据。最后,生产商的生产能力限制一定时间内的生产量,也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从市场出发考虑,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一是市场需求,现代“拉式”生产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品和企业的生命力。二是小型超市的销售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需求,也是小型超市决定是否订货、订多少的重要依据。
2因果关系分析
图1概要因果关系图
图上左侧显示的是小型超市的因果关系图,右侧是工厂的因果关系图,其表示当小型超市的销售量增加时,订货量将增加,商店的库存量将减少,而库存量的减少又进一步引起订货量的增加(为负作用),而商店订货量的增加又直接引起工厂受订欠付量的增加,从而导致工厂计划生产量的增加,随着计划生产量的增加,工厂会扩大其生产规模,从而带来产量以及小型超市库存量的增加。另外,工厂产量的增加又会使得工厂的受订欠付量减少。在此因果关系图中,总共有两个负反馈环路,分别是:(1)库存量―订货量―工厂受订欠付量―计划生产量―生产能力―计划生产量―生产能力―产量―库存量所构成的负反馈环路;(2)工厂受订欠付量―计划生产量―生产能力―产量―工厂受订欠付量构成的环路 。
3仿真分析
(1) 供应链系统积量流量图
图2积量流量图
(2) STEPforRS为阶跃函数的情况
设置STEPforRS的函数为STEP(20, 10)即可进行阶跃函数的实验,获取关于销售量、订货量、受订欠付量、库存量、产量、生产能力、计划生产量之间的关系波动变化有:
图3各主要因素变化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受订欠付量、库存量、销售量、订货量等在因果关系图中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变化,下面我们将以其中的库存量、生产量、销售量等做一下重点分析。
通过分析图形,我们不难看出影响库存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量和销售量,其中与生产量正相关,与销售量负相关。而影响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其与之正相关。详细分析将利用图表进行说明。
其中库存量及其影响因素的主要波动曲线如下所示:
图4库存量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波动曲线
其中红线代表的是库存量,销售量在第十周发生阶越波动后引起了,影起了库存量、生产量的变化,并在第40周时由于平均销售周期的变动又引起了新的变化,并在最后各因素趋向于稳定。在图中,可以看出库存量的变化是发生在生产量之后的,并且是几乎同步的在变化,这也说明了生产量对库存量的直接影响,是正影响。对与销售量在第十周突变后,引起库存量的减少,其对库存量有着负影响。
而对于订货量,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的变化:
图5订货量变化曲线图
从图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库存和生产量在一定程度上都产生了波动,但是订货量并没有产生类似的波动。而仅仅是随着阶跃式的变化而发生瞬时的变化(即是在第10周、第40周时的阶跃变化),然后直接回归到平缓。其原因就在于订货量是处于一个有延迟的反馈环上,受到了平均销售量、期望在途订货量、实际在途订货量、期望库存量、库存量等多方面的影响,其相互作用平抑了相关的波动。
各方的相互作用关系如下:
图6订货量及其影响因素变化曲线图
如果仔细研究这个图形的变化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订货量的变化在此模型中与期望库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变化趋势相同,而且由于受其他方面的影响,订货量的变化较期望库存量变化剧烈。
(3) STEPforRS 为随机函数的情况
设置STEPforRS的函数为RANDOM NORMAL (0,200,100,30,0)即可进行随机函数的实验,获取关于销售量、订货量、受订欠付量、库存量、产量、生产能力、计划生产量之间的关系波动变化有:
图7随机情况下各主要因素曲线变化图
仔细分析图形中的各变化曲线,可以发现各变量的变化在开始十分剧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最后都趋向于稳定。
在现实的生产经营中,针对小型超市的实际案例,我们追求的是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对于订货我们要制定最优的订货策略,才能使得库存的量保持稳定,既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经营的要求,不至于库存太多影响利润,又不至于太少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对此,我们可以调整小型超市的库存调整时间,从而利用外部单摆最大可能的满足目标。T
为此,可以通过降低订货的延迟时间,来有效降低商店库存量变化。其实不光是对库存调整时间,订货延迟等作出调整,我们也可以对平均销售时间,生产调整时间, 预计生产时间等做出修改,调整出适当的数值,从而获得最佳的订货策略。
针对具体的实际情况,企业可以在考虑增加一些其他因素,如历史数据、市场预测等以进一步提高决策的质量。另外也可以考虑缩短小型超市的订货延迟等来稳定库存量,如加强IT建设,提高快速响应的能力等。
4结语
本文建立了一个小型超市供应链的关键因素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且利用VENSIM软件进行了仿真模拟。
供应链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供应链决策的方法,能够直观的把一个企业中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找到,并迅速做出反应,采用这种方法直观并且易于理解,能够在领导决策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注释:
P Edwards,J.and Moores,T. A conflict between the use of estimating and planning tool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s[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3(2), 1994: 139
Q王其藩. 系统动力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 25-31
RG.P.Richardson, A.L.Pugh Ⅲ.. Introduction to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with DYNAMO [M]. Massachusetts: Productivity Press. 1981: 8-25.
论文摘要:连锁超市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百货业,成为现代中国商业的主流业态,而物流管理则是目前制约连锁超市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连锁超市发展的现状以及目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我国连锁超市业物流管理现代化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中国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超市最早源于西方国家的超级市场,英文supermarket,是一中可以让顾客直接面对商品进行挑选、购买、实行自我服务的开架式高级市场销售模式。这种销售模式于20世纪末传入我国,并迅速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超市作为零售业异军突起的一种销售模式使一些发展迅速且实力雄厚的超市商家开始突破地域界限占有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连锁超市应运而生。
众所周知,超市是目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最直接途径。通过邯郸本地的调查问卷发现,消费者在选择超市时主要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即价廉物美、品种齐全、交通便利。而价廉物美则是消费者选择超市的首要决定条件,即第一诱因。那么面对几近相同的进货渠道和价格折扣,如何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自己产品的成本呢?物流成为连锁超市业商家们的首选。合理的物流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商品的成本,间接地增加顾客源,提高连锁超市的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连锁超市的经营现状
自1990年12月,我国第一家超市——东莞美佳超级市场开业以来,十七年间,连锁超市已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并日益为广大消费者接受和欢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购物场所。连锁超市从最初的食品经营到日用杂货,服装和小型家电的销售,“一站式”消费模式为连锁超市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源。虽然连锁超市的经营模式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连锁超市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经营理念已获得长足发展。在2005年前30强连锁企业中,超市(包括大型超市和仓储会员店)的销售量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45.2%,店铺数增长了17.6%。在商务部公布的2006年上半年连锁企业30强的名单中,连锁超市仍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越来越多的世界零售业巨头开始介入我国的连锁超市经营,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万客隆等,必然会对我国的连锁超市业产生巨大的冲击。而与国际巨头们相比,我国的连锁超市尚处于成长阶段,还存在着规范化程度低,管理体系低下,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不高等问题。
二、我国连锁超市物流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连锁超市在物流管理方面确实做了不少工作,如构建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通过兼并和重组达到统一配送,降低了流通费用和进货成本等等。但总的来说,我国连锁超市业的物流管理水平还不高,还不能适应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的连锁超市物流管理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
物流运营成本较高。目前,我国连锁超市有自营店、加盟店和便利店几种形式,而这些店面中只有一少部分是由连锁超市总店的物流中心根据各分店面的需要和销售情况统一配货,在实际情况中,绝大部分的分店,尤其是加盟店则根据自己店内商品的流量自行进货。
这样的渠道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商品成本升高,货物配给不均衡,库存积压量加大,物流运营成本不仅无法降低,还间接转嫁到商品上。
配送率低。绝大部分连锁超市由于信息传递环节较多,易造成信息失真,配送成本增加的情况。现在有很多连锁超市还仅仅停在取货、送货的初始阶段,技术含量不高。这样低的配送率不仅造成整年装载率低,回车空驶率高、运力大量浪费,而且还影响着货物的递送速度和效率。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连锁企业的配送比例一般为80%~90%,而我国连锁超市的平均配送率只有30%~60%。
标准化、个性化服务程度低。标准化是连锁经营的重要特征之一,但现在绝大多数的超市仅仅在门面装修上做到了统一,而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装卸、搬运、运输存储上都没有统一的要求,仍然以人工操作为主。条码信息技术也只在POS系统进行了简单的运用,品类管理、销售结算几乎无标准化可言。
三、加快我国超市业的物流管理现代化发展
加强信息化管理。努力构建连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现代化的通信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预先制定货物的运送和配给方案,开设电子订货业务等等,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能够做出快速的反应。完善企业内部决策支持系统、自动补货系统、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等,尽快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提高标准化程度。不仅要在店面装潢上做到标准化,还要注意在销售、顾客服务、商品陈列上做到标准化管理,例如:商品售价、折扣促销等方面。另外,在专业部门设置和人员服务上也要做到标准化,有统一的要求,能够迅速地将总店的决策方案转变为销售执行。
改善配送措施。可以变原来的单一配送为共同配送和混合配送,这样既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货物的配送效率。同时把单纯地服务型配送变为盈利性配送,使库存实现合理化、科学化的保管。
参考文献:
[1]钱芝网.连锁超市物流优化对策探讨[J].商业时代,2005(33):11-12.
[2]李军.论大型连锁超市的物流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6(2):10-11.
[3]纪雯.中国连锁超市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6(10):59-61.
不同的连锁超市业态和经营规模条件下,生鲜区的经营方式、卖场规模和功能布局设计各不相同,而面向不同业态的超市生鲜区,其生鲜加工配送中心需要依据自身具体情况和条件考虑建设规划。
一般来讲,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连锁超市及其生鲜区的规模化经营,无论大卖场的单店经营规模,还是小型超市的连锁规模,没有生鲜规模化经营,加工配送中心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小型超市的规模化连锁:单店规模较小的便利店,其经营方式更多地表现为便民性和功能的特点,所以在无法期望产生大卖场生鲜区热烈的现场气氛和销售业绩情况下,会特别注重生鲜经营的功能性商品组合,比如方便即食商品各种组合,在日本的便利店中会根据特定的消费群,经营便当盒饭,而这部分商品组合的综合经营毛利率也相对较高。由于场地较小,所以对生鲜加工配送中心依赖性非常大,并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柔性化要求。
大型综合超市(大卖场):大型综合超市在连锁经营的初期,由于单店能够集合相当数量的生鲜品种和销量,部分生鲜制成品多在超市卖场加工解决,并以色、香、味形成了对顾客强烈的吸引力。但在同一地区逐步形成区域连锁规模的过程中,单店自营的生鲜区成本会随店铺数量的增加而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所以会现实地面临生鲜供应链管理和优化投资组合问题。
连锁生鲜超市(连锁生鲜专卖店):这种业态形式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已经有先行者开始涉足,但要等其产生市场效果,逐步成为主力业态之一还有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广州市正在进行肉菜市场超市化改造工程说明了该业态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而生鲜加工配送和完整规范的冷链系统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这样生鲜经营才能从作为连锁超市集客目的的手段,逐步成为超市经营的利润增长点。 2、投资建设方式选择
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与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定位分析直接相关的就是投资建设方式选择,连锁超市集团在逐步搭建生鲜加工配送系统时,有三条途径可以对比选择:
① 连锁超市集团筹资自建,分步投资,逐步搭建到位;
② 在整合现有供应商配送的基础上,联合供应商共同改造组建生鲜共同配送系统;
③ 选择合适的社会第三方配送系统,委托外包生鲜加工配送业务。
在投资建设方式决策过程中,需要各种方案充分论证、对比和评估,以选择显示稳妥投资方式。 3、综合规划与分步实施
在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建设规划中,要根据生鲜区整体销售能力预估和企业区域内后续发展战略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加工配送的规模定位和设备配置,并在综合规划的前提下,随着生鲜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考虑分步投资建设。
一般来讲,连锁超市的配送系统的建立会经历一个由易到难,逐步提升的过程,先建立常温物流配送体系,然后是建立一般初级产品市保鲜转配体系,最后过渡到完整的生鲜加工配送系统,这时除部分产品(如:豆制品等)还需要厂家直配外,大部分生鲜制成品如面包、主食厨房、熟食配菜等大类商品可以考虑自行生产,以获取更高的毛利。
在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投资决策过程中,还有几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4、生鲜加工方式灵活转换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加工制作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要求,但由于目前生鲜加工合作环境的不规范,使得联营方式下或者完全外采的生鲜品成本核算无标准可依。在生鲜制成品采购时,生产的批量和标准化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核算及品质,供应商的生鲜制成品往往在采购谈判过程中无以为凭,生产成本和利润空间无法掌控,完全是一个模糊概念。因此出于降低成本和标准化加工制作目的,由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自产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功能,当产品加工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逐步透明之后,完全可以将自制产品再转为由供应商加工的定牌产品,此时的采购谈判就是建立在明确地产品价格和质量标准基础上的了,这样品种加工权的回收和再次外包可以使许多不稳定的供应商关系转为稳定的供需关系。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产品早期运作一定要以利润为核心,当产品自制和外协加工方式并存时,应以自制为主,以扩大自有利润空间;当产品更新转换,或者销售旺季期间,自有加工能力不足时一般会将部分生鲜品外协加工。 5、注重自有品牌产品设计
生鲜产品除加工工艺特殊和采购渠道特殊外,一般生鲜制成品的可仿制和复制性非常大,也十分容易形成产品自身个性化和差异化特点,企业自有品牌产品设计和推广有很好发展空间,它对于企业形象宣传和扩大获利空间具有战略意义。
初级农产品或生鲜品商品化和自有品牌包装工作的关键主要会集中到三点:
① 食用性标准,例如:绿色或者有机食品标准;
② 内在质量和产品保鲜期;
③ 产地或经营者品牌标志。
具体到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运作中,一般有两种自有品牌开发方式,一是通过定牌包装,将初级产品色产品如:红富士苹果、新疆香梨等转化为自有品牌商品,把产品开发、产品特色和自有品牌有效的结合起来;二是以自产生鲜品和外包定牌生鲜产品塑造出自有品牌商品。例如:联华的20多个大类的自有品牌产品中,就有部分生鲜类产品,“阿强”蛋、大米等。 6、专业电脑管理系统支持
超市生鲜管理的难点之一是非标准生鲜品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建立连锁超市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后,超市卖场内的诸多生鲜管理难题会集中上移至生鲜加工配送中心,使得卖场生鲜管理趋于标准化,有效降低管理难度。另一方面,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又会对专业电脑管理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生鲜产品成本核算与控制,包括:毛利目标确定和分解、产品成本核算、单品管理等几个环节,提高生产加工标准化水平;二是加工配送响应速度,一般要在24小时内完成一轮配送作业,确保每天配送一次,有些小型连锁店铺因存货空间不足,或者出于保鲜销售考虑,每天两次甚至三次的配送需求都可能出现,时间性要求很高,这实际上对店铺下单订货、信息传输、订单汇总、分类反馈、订单分析、成本核算等的一系列信息处理要求高效的衔接与配合。 7、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品种结构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建立后,如何保持生鲜卖场气氛,又能有效减少现场加工环节,这需要从生产加工流程和品种结构做出合理分配。在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加工品种和加工环节选择上,一般要认真考虑几个因素:
① 品种选择标准:需要首先选择单品销售量较大、需要特殊存储条件和整理加工的生鲜产品,例如:主食厨房产品等;
② 商品经营条件:应选择支柱性的商品大类,这样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可以发挥集中储存加工能力、产品开发能力、统一配送能力;
③ 生鲜经营品种可以选择以下几个大类:
面点类:急冻面团、半成品、成品、中式面点(饺子馅和皮);
肉类制品:排酸肉(低温肉)、包装肉类、半成品调味菜;
关键词:连锁超市;物流仓储;对策
在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下,连锁店、超市这两种商业经营模式成为了我国流通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据2008年一份商业调查显示,我国限额以上连锁企业销售总额占社会总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20%。同时,随照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优化,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农村连锁超市的需求也在逐年扩大,所以有必要提高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的利用率。
1.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现状分析
在中国,农村物流仓储刚刚起步,对于仓储的功能许多物流管理者认识不足,从而导致物流仓储的功能也很难被合理利用。调查显示:对于大部分的农村物流仓储,都存在仓库功能单一、设备陈旧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等问题。
1.1农村物流仓储的形成机理与特征分析
上个世纪末,我国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设施形成与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下,农村连锁超市的仓储规模也不断壮大。这些在农村的仓储属于农用地,但与同等地段扩张的城市土地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
1.2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人工和机械化的仓储阶段
在这个阶段,物资的输送、仓储、管理、控制主要依靠人工及辅助机械实现。物料主要通过传送带、吊车、机械手来移动和搬运,用货物托盘和可移动货架储存物料,通过人工操作接卸存储设、螺旋机械制动等设备来完成运行,其实时性和直观性是明显优点。
第二阶段:自动化仓储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用到生产和分配领域。
2.农村物流仓储的现状分析
2.1 监督和管理不到位
农村物流仓储的监督和管理的不到位,将直接影响物流公司的经济效益,监督和管理的体制不完善,将造成资金的浪费。“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建立和完善监督和管理机制,就要加大该方面的投入,监督和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节约资金,避免造成浪费,现代“仓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仓库管理”,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 的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鉴于这样的定义,目前的监管体系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的仓储物流的需要。
2.2 供给策略不够科学
对于农村物流仓储业来说,没有建立健全供给中心,对于供给策略的制定缺乏科学性,有些商品集散中心离物流公司的路途比较遥远,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建立一个物流配送中心显得势在必行。另外,物流系统效率低下也是制约物流公司发展的一大因素,物流系统通常都在尚未完善的时候进行运作,效率低下时常困扰着物流公司的管理层,对于这一现状如果不能妥善改善,将制约农村物流仓储业的发展。
2.3仓库功能效率低下
对于农村仓储业来说,大部分物流企业都运用传统的模式进行管理,转变管理方式很重要。老旧的管理模式只把仓库当做储存商品的地方,找起货物来非常麻烦;这样就导致仓库功能和效率低下;而管理仓库的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一些货物不是很熟悉,有一部分的仓库管理人员得过且过,没有意识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也是仓库功能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超市工作人员对分拣、配货、包装、加工、配送功能根本就一知半解,无法提高仓库功能和效率,直接使超市的经营效率。
2.4政府没有进行干预
对农村仓储业来说,虽然如今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但是缺少政府干预,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很容易迷失方向,政府在物流公司选址、经营等方面并未给出指导意见。政府的调控对超市——特别是中小型超市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但中小超市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有些超市还认为政府的调控会阻碍超市的发展,从而采取抵制的态度。另外,挑选超市的地址一直是超市比较头疼的问题,如果所占土地是本地居民所有,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很多超市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没有寻求政府干预,从而使得矛盾升级;没有政府的调控和干预,造成中小型超市的发展滞缓。现在早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但并不是说中小型超市并不需要政府的调控和干预,适当的调控措施可以使企业往良性发展的道路上前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许多超市都是自行解决,既没有寻求政府的干预和支持,又不能妥善处理与居民的矛盾,这样就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比如超市的经营策略得不到有效实施等等。
3. 农村物流仓储问题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3.1加强监管措施
3.1.1改善物流仓储管理体制
对现行的仓储物流管理体制进行改善,建设统一的连锁超市仓储市场体系。首先应该从连锁超市组织上提高仓储管理的重要性,以保障仓储管理的有效进行,实现仓储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对于仓储的基本设施建设,要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放在首位,减少人工劳动力的投入。对于仓储地址的选择,要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减少资金不必要的浪费,如果农村连锁超市分店不按要求统一规划,则不发放仓储建设资金。
3.1.2加强对管理人才的投入
要实现仓储物流监管措施的提升,必须要依靠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专业化的团队制定管理措施,从而更快更好的实现仓储管理的有效性。在中国进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想要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尤其看重对中国市场人才的引入,因此作为国内农村连锁超市,更应该主动招揽专业人才,为占领农村市场打造专业团队。
3.2 实施有效的供给策略
3.2.1 加快农村超市配送中心建设
纵观国内农村连锁超市仓储物流的发展,大部分企业都是最近才开始重视农村市场。针对这种情况,要想在农村市场抢的先机,就必须加快农村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以后的快速发展做好铺垫。农村人口较城市而言相对分散,离商品集散地路程比较远且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货物的运输主要靠小货车及其他载货量较小的交通工具,因此也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所以建设农村超市物流仓储的基础设施是关键。首先应该从根本出发,扩大连锁超市和农村市场的配送率,提高商品的质量。同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农村销售终端,扩大主渠道的进货条件。其次,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上,超市连锁企业应该给予资金支持,统一建设标准。
3.2.2 提高物流系统效率
物流系统的效率关系到超市货物供给的及时和准确性,也关系到超市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超市的管理者需要结合超市的现状,选择合理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降低物流仓储成本,提升物流配给效率。超市的物流管理部门应当纵观全局,直接负责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运营,成为物流系统优化的主要引导者。同时,物流仓储效率的提高还要结合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部门,实现多部门的联动,才能更好的实现超市物流系统的流畅性和高效性。
3.3 完善仓库功能的多元化
在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下,传统的仓库管理指标已经无法衡量仓储企业的优劣,所以需要制定新的仓库管理标准。新标准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适应市场的变化;适合少批量、多品种、短周期商品;能够为客户提供深层次服务。注重仓库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使每个环节的信息都能够及时被管理者了解,便于管理者制定措施。同时大力提升仓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仓库的装卸及
收、发、管操作简单化,并且在仓库的功能性上,除了传统的储存、保管功能外,还应该包括:分拣、配货、包装、加工、配送功能。
3.4争取政府扶持措施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涉及到许多项目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更好的完成。在物流仓储的地址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特别是交通条件的考虑,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配合下,将地址选在交通方便的空旷地带,但在装卸货物的时候不能影响到当地的交通状况,以免引起当地百姓的埋怨。对于修建仓库占用百姓土地的问题,应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配合下,积极同百姓沟通,满足双方的要求,并给予相应的赔偿。这样的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仓储才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争取到更长远的利益。
4.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面临全面开放的销售市场,中国市场即将成为国际商业竞争的战略要地,所以率先对农村物流仓储的建设能够得到更多机遇。虽然目前我国物流仓储存在许多问题,但能够立足于自身的优势,逐步完善农村连锁仓储物流的功能、提高仓储的效率、降低物流管理成本,便能为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带来更大利润。(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中鼎.加快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5,(2):50-54.
[2]陈丽清.连锁超市拓展农村市场的营销对策[J]. 商业经济,2006,(1).
[3]时长洪.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运营策略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7,(3).
[4]普洛斯中国.中国物流(仓储)基础设施发展现状[J].物流工程管理,2008,30(10):15-21
关键词:电子商务连锁超市物流系统
连锁超市物流系统是连锁超市经营体系中物流活动所涉及的各个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由物流作业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和组织管理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涵盖了从商品采购到将商品销售给消费者的整个物流过程,具体包括商品采购、进货运输、商品储存、加工配送、门店物流以及为各环节提供配套服务的信息系统等。构建适应于电子商务环境的物流系统,是连锁超市企业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连锁超市电子商务运行模式
在连锁超市中,电子商务开展的第一个层次是超市内部的电子商务活动,主要发生在各连锁店与总部之间;第二层次是超市的外部电子商务活动,主要发生在采购及销售环节。
内部电子商务
连锁超市企业的内部电子商务是指在超市内部通过网络实现交易的数字化。连锁超市企业有许多经营网点,利用电子定货系统(EOS)、销售时点系统(POS)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各连锁店的内部订货以及配送业务进行数字化管理,是连锁超市企业内部电子商务的主要内容。连锁超市内部电子商务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外部电子商务开展的基础。
采购电子商务
连锁超市企业的采购电子商务是指超市面向供应商进行采购的电子商务活动。连锁超市的采购一般由超市总部统一进行,总部将各连锁店的订单汇总之后,通过互联网广泛的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下单,并进行网上结算。另外,总部还要保持与供应商的紧密联系,一方面对供应商的商品种类、库存情况以及生产能力等进行在线监控,保证订单的按时履行;另一方面也将所有货品的销售信息放在网上,方便相关供应商安排生产和备货。
销售电子商务
连锁超市企业的销售电子商务是指超市通过在Internet网络基础上建立电子商务网站,面向客户进行销售的电子商务活动。销售电子商务要求连锁超市企业的商务网站提供商品浏览与搜索功能、购物车功能、下单及订单的查询和取消功能、在线支付功能等。连锁超市企业在消费者下单订购并完结支付之后,通知配送中心对顾客进行直接送货。另外,连锁超市企业也可以进行网络营销,以此来促进网上销售。
电子商务下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特点
物流系统信息化程度提高
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连锁超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超市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超市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超市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适时化、超市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门店分销物流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连锁超市物流系统中,使交易各方的时空距离几乎为零,促进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结合,极大的提高了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信息化程度。
物流系统的可控性增强
电子商务环境下,借助于Internet和增殖网(VAN),在物流系统信息化的基础上,连锁超市企业建立起了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包括超市总部、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通讯网络,超市内部的通讯网络,以及与下游客户之间的通讯网络。这样,超市可以适时的获得供应商的信息,保证采购订单的按时完成,也可以适时的查询库存情况、在线订购的订单执行情况以及各连锁店的销售情况等。另外,连锁超市企业采用在线货运信息系统、卫星跟踪系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还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跟踪。总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连锁超市企业对物流配送的实时控制代替了传统的物流配送管理程序,实现了整个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实时决策,使物流系统的可控性增强。
物流系统的运作速度加快
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连锁超市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而物流配送是决定反应速度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提升超市企业的竞争力,势必要求加快超市物流系统的运作速度。在传统的物流配送管理中,由于信息交流、物流设施等的限制,完成一个配送过程的时间比较长,但这个时间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变得越来越短。首先,任何有关配送的信息和资源都会通过网络管理在几秒钟内传到有关环节,计算机系统管理使整个物流配送管理过程变得简单和容易;其次,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等物流设施的使用,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另外,围绕电子商务的开展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通过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也会提高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性能。
物流配送的服务半径放大
传统的连锁超市的各门店都有固定的商圈,业务的增长主要凭借开设新门店,相应的仓储中心或物流配送中心便直接为这些门店服务。因此,传统的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的服务半径有限,一般在几十公里以内。但由于电子商务具有跨区域的特性,故其物流活动也具有跨区域的特征,这就要求超市物流系统将散置在各地的分属不同所有者的仓库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使之成为“虚拟仓库”,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因而电子商务环境下连锁超市企业的物流配送服务半径货物集散空间都放大了。
电子商务下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建设思路
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要求超市企业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不断提高。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已经被我国连锁超市企业广泛的应用,但受人才、传统观念等一些方面的制约,整体的物流技术从软硬两方面来讲都还比较落后,尤其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并未真正的建立起来并发挥其作用。另外,我国很多连锁超市各有各的供应商和物流渠道,采购批量小,采购成本高,这种分散、低效、高耗的物流组织形式,也是制约我国超市企业发展的原因。适应于广泛开展电子商务的时代要求,我国超市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关注物流系统的建设,在不断提高物流技术的同时,真正把握供应链管理的精髓,并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选择第三方物流或组建战略联盟。
实施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以信息流和物流为纽带,将该网络上的所有节点企业整合在一起进行管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连锁超市企业作为物流的执行者和管理者,供应链思想的树立对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全球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高度分割、产品生命周期大幅缩短、顾客期望值不断攀升。随着经营规模与范围的不断扩大,进行科学的经营决策和合理的资源调度、实现销售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的匹配以及对消费者的快速响应、处理与商和供应商等贸易伙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连锁超市企业将供应链管理、物流一体化思想贯穿于整个超市的运作过程,实现供应链管理,促使超市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之间能最便捷、最快速的进行订单处理、单证交换、销售和库存等业务数据的共享等,进而帮助超市企业随时掌握各经营网点的销售情况,充分了解顾客需求,合理规划安全库存的最佳水平,合理调整企业的广告策略和价格策略,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超市企业的盈利能力。
有效客户反应(ECR)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有效途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连锁超市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推动式或拉动式的供应链管理市场策略,但都必须以客户为核心,以电子数据交换(EDI)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为基础,与贸易伙伴密切合作、共享利益、共担风险。
借助第三方物流
TPL(Thirdpartylogistics)物流关系是建立在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平均利润原则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工商关系,TPL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以及现代化的物流技术与储运设施等,能够提供安全管理、技术指导和信息反馈等多项物流系统服务。
对于大型连锁超市而言,通常物流业务量巨大,建有较为完善的物流系统和配送体系,但在某些业务方面仍然需要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产生业务合作,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半径的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在长途运输、区域仓库等方面的业务,外包的优势较为明显,故可以进行部分外包。对于中小型连锁超市企业而言,由于规模小导致物流业务量相对较小,资金有限,不适于自己建设如配送中心等一些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的服务性工程,更需要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完成物流配送任务。
从发展的战略考虑,连锁超市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时,除了能获得专业服务能力、技术和成本优势外,还可以获得战略层面的好处。首先,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其次,可以减少投资,降低风险。现代物流领域的设施、设备、信息系统等的投入是相当大的,而且由于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导致投资存在巨大的风险。而采用第三方物流,却能避免这些风险。因此,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实行物流外包将是今后连锁经营发展的趋势。虽然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的规模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超市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两者之间将不断的相互促进,从而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组建横向物流联盟
物流联盟(Logisticsallia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其目的是实现联盟参与方的“共赢”。连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长期合作会形成一种战略性的纵向物流联盟关系,这在上部分已有阐述,这部分我们主要论述连锁超市企业间横向物流联盟的组建。
以交易费用理论分析,物流联盟的建立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多变性,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从组织角度分析,联盟企业双方在相互合作组织协调交易的同时,仍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组织成员间仍存在着竞争,可以维持较高的市场效率,是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一种组织创新。
连锁超市企业可以灵活的采用物流共同化的联盟方式,包括即通过建立企业间的结合共同组建物流体系,来处理企业营运中有关物品流动的相关作业,解决单一企业对物流系统投资的不经济或低效率等问题。物流共同化具体包括物流资源利用共同化、物流设施与设备利用共同化以及物流管理共同化。物流资源是指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物流的设施及设备包括运输车辆、装卸机械、搬运设备、托盘和集装箱、仓储设备及场地等;物流管理是指商品管理、在库管理、配送管理、作业管理、成本管理等。
共同化的物流联盟方式可以使连锁超市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降低风险和运营成本,通过共同采购或配送货物以获取规模效益,并尽快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因此,组建物流联盟是连锁超市物流系统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刘联辉.超市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小型采集设备 楼宇综合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252-0447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物联网技术是继互联网、计算机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是引领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物联网技术现在还不够成熟,但它的发展势如破竹。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楼宇智能化实体和过程,能够采集其声、光、电、热、化学、力学、位置等各种所需要的信息;并通过各类可能接入的网络,进行物与物、物与人的连接,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管理、控制和识别;在楼宇智能化系统中具有广泛使用的前景。
一、基本概念
1、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的最初是叫做传感网,1999年开始出现了物联网这个概念,2005年得到普及,2009年开始了大发展。物联网就是人与物、物与物直接相互连接传递信息与控制的网络,其本质还是一种互联网。这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第二,其用户端扩展和延伸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物联网被誉为 相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有一次信息产业的浪 潮,互联网只是将计算机连接起来网络化,而物联网则是能够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连接起来形成无奇不有的庞大网络。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的准确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 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 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 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比如超市收银台所用的结账系统、各种监控系统、还有各大银行所 提供的刷卡服务和 atm 自动取款服务以及现在被广泛应用的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等。
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对传统思维的突破。过去物理设施和网络设施是分开的,机场、公路、房屋建筑物等等实体的世间万物是一路,而数据、宽带等等虚拟的“互联网”是一路。在“物联网”时代,就是将“现实的世间万物” 和 “虚拟的互联网”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网络。全球全世界的运转将会以此为基础,无论是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都将运用到物联网技术。
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和发展优势。经过了近十几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现在物联网的体系。物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主要由于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几大优势。第一,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物联网技术网技术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第二,在世界传感网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专利拥有量高;第三,我国是目前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第四,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高,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第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在中国高校的研究,当前的聚焦点在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北京邮电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协议声明,无锡市将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建设研究院,内容主要围绕传感网,涉及光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控制、多媒体、网络、软件、电子、自动化等技术领域,此外,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也同时纳入议程。
为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中心及物联网建设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保持、扩大学校在物联网研究领域的优势,2009年9月10日,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在南京邮电大学正式成立。在实验室,一些“物联网”产品已经初见雏形。此外,南邮还有系列举措推进物联网建设的研究:设立物联网专项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物联网建设的研究;启动“智慧南邮”平台建设,在校园内建设物联网示范区等。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
小型采集设备是采集数据的一种小型设备。数据采集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小型采集设备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数据采集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是一套集智能传感终端、智能控制终端、信息传递终端、用户存储管理、智能组网技术、智能服务发现技术、数据融合算法等模块与一体的复杂设备。
3、楼宇综合管理系统
近年来国内高层建筑不断兴建,它的特点是高度高、层数多、体量大。面积可达几万平方米到几十万平方米。这些建筑都是一个个庞然大物,高高的耸立在地面上,这是它的外观,而随之带来的内部的建筑设备也是大量的。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合理地使用能源,加强对建筑设备状态的监视等,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也就应运而生。
楼宇综合管理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楼宇综合管理系统是对建筑物(群)内设备与建筑环境的全面监控与管理,为建筑的使用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并通过优化设备运行与管理,降低运营费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涉及建筑的电力、照明、空调、通风、给排水、防灾、安全防范、车库管理等设备与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涉及面最广、设计任务和工程施工量最大的系统,它的设计水平和工程建设质量对智能建筑功能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
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是以实现各专业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管理、各子系统的互操作和快速响应与联动控制,以达到自动化监视与控制的目的。它追求的目标是: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模式,尽可能地减少管理人员和节约能源、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性质的多样化及复杂性和应付突发事件的发生。
根据智能建筑的特点和业主对楼宇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际功能需求,必须在智能建筑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兼容性、便利性于一体的楼宇综合管理系统。进而才能提高系统管理和维护的自动化水平和协调运行能力,真正实现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界面集成的设计目标,为智能建筑提供了高效、快捷的超值服务和管理。
二、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与其说是网络, 不如说是应用。对物联网的定义、内涵及特征的梳理让我们认识到, 物联网是一整套立体的、丰富的、适应性很强的概念体系。在推进物联网发展的时候, 需要依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出发点, 规划一条既符合科技创新规律, 又适应我国工业、信息通信业当前发展水平和一个时期的发展潜力, 并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快速建立起竞争优势的发展道路, 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物联网的总体需求。
1 物联网在智能城市中的应用
国内的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对物联网进行了应用性开发, 运用物联网技术, 上海移动已为多个行业客户度身打造了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业务管理于一体的整套无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移动目前已将超过10 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 形式多样的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显神通, 确保城市的有序运作。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车务通 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 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e物流”,将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跟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服务,大大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2 物联网在能源管理与公共事业中的应用
预计到2020 年,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由于电网系统效率低下, 发电和输电过程中浪费非常严重。现在, 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对事物有更透彻的感知和度量, 不管是安装在室内的计量器还是发电厂里的涡轮。所有这些感知和度量支持我们更好的收集信息和数据, 透过先进的分析工具产生智能洞察, 再以此实时地做出更好的决策。仪表管理技术的进步使个人和企业可以选择使用能源的方式和时间, 这就为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利于环保的能源奠定了基础。对于电力提供商而言, 智慧的电力意味着更高的电力的可靠性和电力质量, 更短的停电恢复时间, 进而实现更高生产率和对电力潜在障碍的防护, 从而更精确地预测需替换的资产设备及支出。智能电表与停电智能管理已经应用。
3 物联网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交通规划者已开始努力促成多个系统的集成, 并在各种交通类型、多个城市甚至国家或地区之间整合费用和服务。智慧的交通系统可以缩短人们的空间距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旅程时间和加速突发事件交通工具的响应速度) ,也可保护环境(如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污染、延长资产生命周期、保护古迹、景点、住宅) 。
4 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应用
物流供应链, 中国物流成本所占GDP百分比一直都高于发达国家, 这反映出供应链运营效率低下的体制性问题。仅以2006 年为例, 中国物流成本占整个GDP的18%,而日本为11%,美国为8%,欧盟仅为7%。在这18%中,运输成本总计超过55%,而存储成本达30%。法规、基础设施和运营等三大瓶颈是中国供应链低效的深层原因, 这不仅削弱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也会妨碍内部货物流以及国内需求的扩大。智慧的供应链将促使物理网络和数字网络融合, 将先进的传感器、软件及相关知识整合到系统中。智慧的供应链的价值在于我们可以从各种数据中抽取有价值的信息。包括基于地理空间或位置的信息、关于产品属性的信息、产品流程、条件、供应链关键业绩指标等, 以及数据流的速度。智慧的供应链可以满足21世纪的需求, 它可以提高效率(如动态供求均衡、预测事件检测和解决、旨在降低库存的库存水平和产品位置高度可视性) 、降低风险( 例如降低污染和召回事件的发生频率及其影响、减少产品责任保金、减少伪劣消费产品),也能减少供应链的环境保护压力(如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
5 物联网在通信行业的应用
通信行业,在“200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中国移动展出了手机支付,这就是典型的物联网概念应用。手机支付实际上主要是手机SIM 卡的更换,由普通SIM 卡更换为RFID-SIM卡,而不需要对手机进行更换。
用户在消费时,只需要将手机从接收器上轻轻一扫,就可以方便进行各种购物,以及获得详细的费用清单。中国电信一直在推介自己的全球眼技术, 其实就是远程监控的物联网应用。比如上海海关都采用中国电信的远程监控系统, 通过画面可以对货物进行通关检查, 也减少人力。中国联通日前在上海推出了公交卡手机,通过刷手机可以实现公交车票支付,这些都是典型的应用。
在“物联网”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
按照目前对物联网的需求,在近年内就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 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其它如医疗、城市建设、精细农业等也已展开应用。
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物联网,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规模性,只有具备了规模, 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一个城市有100万辆汽车,如果我们只在1万辆汽车上装上智能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智能交通系统;二是流动性,物品通常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必须保持物品在运动状态,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对话。
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状况表明, 各个行业对于物联网的需求程度不一, 侧重点更是千差万别。基于目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状况, 可以预见, 物联网正在快速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它的实际应用将分以下三个步骤实现: 实现物体的自我感知功能; 物与物之间相互联系, 交换信息; 系统通过分析物联节点的信息, 做出最优化的调整策略, 控制整个系统超优化方向做出改变。
目前物联网的发展正处起步阶段, 仍然面临技术完备性不足、产品成熟度低、成本偏高等诸多制约因素, 但目前良好的外部环境, 将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物联网。
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能够解决的问题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能够解决的问题,是针对楼宇内的各个业务系统的监控对象、运行参数等实现无线数据采集的智能楼宇数据采集。主要有:
一、布线成本高:楼宇内的布线是相当多的,不仅多而且布线也相当复杂,成本就更高了。据统计,一个工程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的费用将会应用于线路的铺设上,这对工程建设来讲是一笔相当大的费用,线路的铺设主要包括光线、双绞线、同轴电缆等;此外对于楼宇综合布线中存在的重复布线不但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也会降低安全可靠系数。
二、灵活性差:布线是在工程施工初期进行的,然而,一旦布线完成之后很难再次修改或添加。例如当初只考虑控制信号传输,可能只需要双绞线就可以了,但是随着信息数据的不断增多,双绞线的传输能力已经不能够满足大量数据的传输,这就需要对楼宇内的线路进行更新,重新布置光缆。
三、标准不统一,由于现在生产智能楼宇设备的厂家越来越多,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也参次不齐,最终会导致不同厂家的产品无法共用,然而,在具体施工时有的厂家提供的产品很好用,而有的厂家提供的产品又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将增加施工难度。
四、施工周期长,智能楼宇的布线周期长,布线时间需要一直跟踪楼宇的建设,从施工初期到施工结束;这将会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由于长时间的跟踪布线,容易使得布线出现疏漏和布线错误,这会对工程施工带来影响。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的出现就是要解决以上四个大问题,通过对楼宇内的各个业务系统的监控对象、运行参数等实现无线数据采集,来对楼宇进行综合管理。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将会得到广发的应用,它也是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以本项目的技术为基础,依托移动的无线网络,可以将应用范围扩展到多种与人类活动与环境密切相关的领域中,如环境监测、森林防火,施工安全等领域;在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所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普及。
四、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智能楼宇的理念进入我国,并逐渐影响着我国的建筑行业,使得楼宇逐渐趋于智能化,到本世纪初,随着中国各地高楼大厦的涌现,智能楼宇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和广泛使用;这就要求作为智能建筑管理的核心--楼宇综合管理系统,必须快速的发展。
传统的基于现场总线的楼宇综合管理系统存在着成本高、维护难、扩展难等不足。网线通信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具有成本低廉、方便灵活、宽带高等特点。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设备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也是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目前,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建筑公共资源上,主要包括供配电、照明、空调、冷热源、给排水、电梯自控、安防与消防、综合保安、车库管理、自动抄表等子系统。然而,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安全、便捷、舒适、节能的工作生活环境的内涵不断丰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展,将扩展到环境保护和家庭生活空间。
现阶段,我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子系统众多设备鱼龙混杂、接口和通信标准缺失、模拟系统任占主流、缺乏专业的管理系统开发商等。
1、管理子系统众多设备鱼龙混杂:
通常的楼宇自动化包含的子系统包括很多,如综合布线系统、电力供应与管理系统、照明控制与管理系统、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控制系统、给排水系统的检测与控制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消防与安防管理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等等。对这些系统进行集成、信息采集,并对每个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各管理子系统的工作流程。在这些子系统中,每种设备的类型都有可能出自不同的厂家,其产品成熟度,功能接口都无法统一,往往在对接协议的获取过程中严重影响工程商和客户的协议对接的准确性,这将会导致对接的不完整性。
2、接口与通信标准缺失:
智能楼宇的管理系统标准有很多,且每个子系统都有不少标准,但一般都是功能描述和验收类的标准,缺少接口类和子系统间的通讯标准。目前,还没有官方规定的接口标准;因为没有接口标准,就无法达到统一管理各个子系统的要求,这就严重影响智能建筑的总体运行。接口与通信标准的缺少,严重影响着楼宇的综合管理。
3、缺乏专业的管理系统开发商:
楼宇管理涉及的管理子系统比较多,这就对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管理系统需要高度抽象的框架、较强的接入能力和多样化的展示能力。目前,我国的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提供商主要有两大类:国外的专业管理系统厂家和国内的管理系统厂家,由此可见,我国要加强对小型采集设备的开发,加强对楼宇综合管理。
随着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发展与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传统的3A说法将慢慢退去,系统将趋于统一,OAS、CAS、BAS之间的界限将更加的模糊,到最后将不再有这些区分,系统集成将更加简便,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成本也将进一步下降。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不但要体现方便易用这个特性,更要体现各子系统接口的标准统一。不同的厂商按照统一的接口标准可以自由开发具体功能,例如一个用户组建了A厂商的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但该用户一年后看上了B厂商的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然而,这个用户只需要购买他所看重的那个楼控产品,打开电源,则该产品就能通过采集设备接入到现有的物联网中,正常执行其功能。
五、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详细技术内容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是一套集智能传感终端、智能控制终端、信息传递终端、用户存储管理、智能组网技术、智能服务发现技术、数据融合算法等模块与一体的复杂设备。该设备不但具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楼宇采集系统的先进性,更体现着智能楼宇系统的标准化程度,所以,该设备将成为智能楼宇采集系统中的核心。
本项目将围绕着物联网在楼宇系统的特性,并主要针对数据采集、传输、加密三个方面:一是数据采集,实现多种楼宇数据到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链接和传输;二是数据传输,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和楼宇管理中心数据服务器发送采集数据;三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1、数据采集技术
计算机处理的是数字量,而外部的信息大部分是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我们就必须把这些物理量转化成数据量传输到计算机中,因为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的数字量。然而,数据采集技术主要就是对这些物理量进行采集并处理成数字量;例如温度、压力、速度,要将这些信息送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就必须先把这些连续的物理量,进行转化,转化成数据量,导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是数据采集的核心,完成对整个采集过程的控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在楼宇通讯中,数据采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楼宇自控通讯协议符合国家相关行业的通讯标准协议,符合国家通讯标准协议是;楼宇自控通讯的先决条件,这样楼宇的信息才能正常通讯。然而,根据楼宇自控系统接口特点,采集设备与前端设备之间采用标准的Modbus、OPC或BacentIP协议,传输方式以zigbee或rfid技术为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两种传输方式可以组合使用。
2、数据传输技术
数据的传输技术,楼宇内网络硬件资源丰富,几乎覆盖到每一栋建筑,可以利用以太网或wifit等方式传输数据,可以降低数据传输成本,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因此,数据传输以太网为主。部分前端设备受环境限制,选用无线网络将采集数据上传到监管平台数据服务器。
无论采集哪种无线组网方式能减少布线、施工的工作量。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成本低:物联网技术,一般是在“物”里嵌入智能芯片,采用嵌入式处理器和存储器,就单个节点而言,硬件成本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采用开放的简化Zigbee协议栈,工作在2.4GHz免执照的ISN频段。
二、组网能力强:数据的传输技术必须支持树状、星状、网状等多种组网方式,网络的布设和展开无需依赖任何预设的网络设施,节点通过分层协议和分布式算法协调各自的行为,节点开机后就可以快速、自动地组成一个独立的网络。
三、对等网络多冗余、可靠性高:在数据传输中,所有节点地位平等,是一个对等式网络。节点可以随时加入或高开网路,任何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具有很强的抗毁性。
四、多条路由: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节点通信能力有限,覆盖范围只有几十米到上百米,节点只能与它的邻居直接通信,如果希望与其射频覆盖范围之外的节点进行通信,则需要通过中间节点进行连接。
3、数据安全性
后端管理系统采用一体化采集技术,为了保证数据在采集、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会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一、采集设备在连接至客户端,需要经过身份验证过程才可以进行采集设备注册,网络传输数据包经过高度加密,这样可以保证传输过程中数据不会被第三方所窃取,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数据中心客户端以及监管平台都具有报警的功能,这样可以对采集设备状态、采集点数据质量码进行报警。维护人员可针对报警类型进行有效的分段判断,从而快速定位故障环节,且可进行远程故障排查功能。
三、采集设备内置大容量CF卡及存储数据库,采集设备与数据中心连接断开后,可以保存至少一个月内的所有采集数据,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端的数据完整性。当采集设备与数据中心进行重新连接时,将会主动对断线期间的数据进行历史恢复,同时,支持对指定时间段历史数据人工恢复功能。
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将使楼宇智能化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由物联网这个名字就不难得出,物联网技术使得管控对象的“物”本身更加智能化,“物”的内部被植入智能芯片,使其功能发生巨大的变化,使其具备着前所未有的感知功能。这些“物”有普通的传感器智能接收信息,它会对信息进行简单的交换,而带有智能芯片的传感器可以对信息进行一定的运算处理功能,接收信息,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这在机器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任何作为“物”的对象都可以作为管控的目标,大多数都以“RFD”作为基本技术支撑,任何物、动植物、人在理论上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植入智能芯片就可以作为物联网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充分发挥物联网开放性的技术特点,传统的楼宇智能化系统是自成一体的独立式封闭式的系统,而采用物联网技术是开放式的,具有无限扩展性和联通性的特点,将物联网技术引用到智能楼宇中,这样在世界上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以与自己的物联网进行连接,实现信息交换和控制等功能。
四、使得工程建设更加简易,物联网采用互联网技术与物相连,而互联网技术已经很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技术,其底层连接方式灵活多样,然而,各家厂商的不同产品只要遵循共同的标准即可实现互联互通;最高层的应用也层出不穷,开发人员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能够开发出使终端用户享受便利的应用软件。
六、主要技术创新点分析
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还不够健全,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率。
一、作为管控对象的采集设备本身更加智能化。采集设备内都被植入智能芯片,当植入智能芯片将会使其功能发生巨大改变,会具备前所未有的感知功能。如普通的传感器能够接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变换,而带智能芯片的传感器,能够对信息进行复杂的计算处理,并自行进行一些处理动作。
二、将服务发现机制运用于智能楼宇系统中,从而使得智能楼宇系统具备了“即插即用功能实现”的接口,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智能楼宇设备接入接口,这样方便了后续功能的扩展。
三、工程建设更加简易,充分发挥物联网开放的基本特点,传统的楼宇智能化系统是自成一体的独立封闭的系统,然而,物联网是开放性的,具有无限扩展性和连通性。采用物联网这一技术,可以在世界上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的任何地点,与自己的物联网进行相连,及时实现信息交互功能。
七、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能带来的效益
根据对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的实例调查发现,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已在山西移动楼宇监控系统中进行了应用,该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将实时采集到的楼宇各业务数据传到监控平台上,实施对数据的透明监控,管理人员随时可以监测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同时可以了解所有设备的使用情况及各类报警信息的处理情况,这样讲不在需要对数据进行繁琐的统计。
(一)、经济效益:在未来几年,物联网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物联网规模将在整个产业突破一万亿人民币,而智能楼宇领域至少占据百分之二十。山西移动公司今年6月份之前已经投入300万元人民币,用于本项目的开发以及市场开拓;并计划在未来3年时间收回全部投资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应用的社会效益越来越明显,本项目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能够带动多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自动化、工程管理等专业,这样必然会增加我国的就业率,以缓解就业问题,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本项目还可以扩展到多个行业,可以提高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保证人身安全。
(三)从能源角度来看,本项目所用原料与设备均符合国家环境要求,废弃物的处理按国家统一标准执行。本着建立持续、高效、循环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进入开发及今后应用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流量,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对于成本的核算,引入电算化和内部网等电子网络工具。
(四)从环境角度来看,本项目在开发和管理中始终积极贯彻“保护环境、协调发展、遵守纪律、循环经济、污染预防、人类健康、绿色家园”的环境方针,积极进行环境保护。本项目的后期应用可能扩展到环境监测、森林防火、施工安全等多种与人类环境密切相关的领域中,一方面可以向人类反映出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人类提供优化环境的依据,物联网技术将在环境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目前物联网技术还不够十分成熟,仍处于摸索的阶段,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智能楼宇系统中采用物联网技术将是未来楼宇建设的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将得到广泛的使用和完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楼宇系统,其楼宇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得到很大的提升。物联网技术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发展迅速,而且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应用。智能楼宇在近些年来得以较快发展。物联网技术与智能楼宇的结合,必定将加快智能楼宇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物联网技术本身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马一丁.透过应用看物联网发展前景[J].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