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时间:2023-02-28 15:31:08

导语:在水土保持施工方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第1篇

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1/50,而土壤流失总量却占到了全国的1/5!作为全国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之一,陕西省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为此,陕西省结合现阶段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制定了《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个7章58条的《条例》,囊括了规划、预防、治理、监测和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内容。与上位法相比,因其进一步补充、细化和完善了相关内容,更符合陕西省的实际,更具有操作性,对进一步推进陕西省依法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有分析说,该《条例》具有4个突出亮点――

第一,强化了政府和部门的水土保持责任。《条例》规定了政府和部门的水土保持工作职责,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证水土保持专项资金和工作经费;建立和完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责任制,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所属部门、下一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奖惩。

第二,强化了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制度。《条例》进一步明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范围和效力,强化了水土保持方案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第三,强化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手段。《条例》明确了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规定了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工作,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初步设计以及相关的备案和报告制度,明确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具体规定;落实了水土保持工作职责,夯实监督管理责任,避免了职责不清、监管缺失的问题。

第四,强化了水土保持补偿费的规定。《条例》明确了水土保持补偿费计征标准和计征方式。

有评论认为,《条例》的颁布实施,体现了陕西省社会各界对依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强烈要求,有利于水土保持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标志着陕西省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有了更为锐利的法律武器,使陕西省依法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强化了规划的重要性

《条例》比上位法增加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业园区、水电梯级开发、旅游景区等方面的规划”,而且由“征求意见”明确为“征得同意”。

《条例》规定:“坚持谁开发利用资源谁负责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和补偿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实行严格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

扩大了适用范围

《条例》对上位法的适用范围、水土保持方案编报范围进行了扩展,将适用范围规定为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水土保持活动或者从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建设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将方案编报范围明确为“涉及土石方挖填、扰动地表的生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规模较大的取土、挖砂、采石等扰动地表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

明确了宣传教育任务

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角度出发,《条例》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做好水土保持的公益性宣传,中、小学校应当将水土保持基本知识纳入教育内容。自此,新闻媒体开展水土保持公益性宣传成为法定义务,中、小学校必须开展水土保持基本知识教育,这将对陕西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明确了治理规定

《条例》明确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及坡地的开发利用和防治要求;明确了淤地坝、沟道造地等工程项目建设应当符合水土保持专项规划,工程项目设计文件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照审批权限报投资主管部门审批,并经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条例》规定: “水土流失治理应当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与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的原则,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了城镇水保的突破

《条例》明确城镇建设、改造项目必须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使城镇水土保持工作有了法律依据,可有效地控制城镇建设、改造过程中扬沙、排水管道淤积等问题,合理处置建筑垃圾和弃土(渣),防治水土流失,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条例》规定:“城镇水土保持以生态措施为主,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城镇建设、改造项目,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明确了设施管护责任

《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设施及保护范围,并依其附着的土地权属鉴定所有权;规定了对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的处罚办法。同时,根据所有权的不同类型,规定了相应的管护方式,明确了管护责任。

明确了生态补偿制度

《条例》明确了实施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补偿制度,充分体现了上位法将水土保持补偿定位为功能补偿的含义。

《条例》规定:“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金征收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省人民政府可以从用水受益地区收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金,用于江河源头区、水源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扶持绿色农业和产业发展。对因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减施或者不施化肥农药而减少收入的农户给予适当补偿。”

强化了监测工作

《条例》确立了由省水土保持监测机构负责管理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建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和监测评价体系,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监测成果质量进行评价认定;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报告。

明确了监管职责

《条例》授权省水土保持工作机构履行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土保持工作职责;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水土保持工作机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土保持工作职责;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对下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督察和水政监督检查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

第2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068-02

0引言

水土保方案中工程措施的配置工程措施是水土保持方案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的基础,在工程的生产建设和运营中若不及时采取水保工程措施或措施不得力,将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目前针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项目书是建设方作为项目立项、执行和施工内容核准的重要依据,建设方对该文件的编制能够进行严格审批申报,但是在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关于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具体方案却难以落实,这是由于建设方对水土保持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针对水土保持的治理方案及相应的水土保持治理施工方案未纳入项目建设总方案中,把没有针对水土保持治理进行文件编制,或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这直接导致了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无章可循,因此本文针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1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原则

开发建设项目根据总体布局可分为线形和点形两种类型。线形开发建设项目是指布局跨度较大,呈线状分布的公路、铁路、管道、输电线路、渠道等建设项目;点形开发建设项目是指布局相对集中,呈点状分布的矿山、电厂、水利枢纽等建设项目。

1.1 设计总则:通过主体工程分析评价,布设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做好设计。控制和减少对原地貌、地表植被和水系的扰动与损毁,采取措施尽量保护好原地表植被,在主体工程规划与总体布置上,应通过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提出减少占用水土资源、提高利用效率的意见,水土保持措施布局也应注重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主体工程设计中的开挖、排弃、堆垫的场地,应布设拦挡、护坡、截排水以及其他整治措施,在扰动区域做好表土剥离、保存及回覆利用,风沙区施工过程中还应注重保护沙地表面结皮层,防止因施工扰动加剧风蚀和风沙危害;应提出弃土(石、渣)综合利用的意见或措施,不能利用的应集中堆放在专门的存放地,即弃土(石、渣)场,不得在江河、湖泊、建成水库及河道管理范围内布设弃土(石、渣)场。弃土(石、渣)场应采取拦挡措施,应遵循“先拦后弃”的原则,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地应采取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等措施,恢复其利用功能。

1.2 设计基本原则: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预防优先的原则、生态效益优先原则、综合防治、突出重点的原则。

2工程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在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特别是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对主体工程设计的总体规划与布置范围、标准等方面评价能否控制水土流失,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并对主体工程设计中不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要提出要求或在方案中进行补充设计。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主要包括:主体工程选线(址)、建设方案及总体布局评价;弃渣场选址评价;土石料场选址评价;施工组织设计评价;综合分析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2.1 主体工程选线、建设方案及总体布局分析与评价:应对主体工程总体规划与布置的比选方案进行总体分析,特别是分析其是否存在制约因素,若存在制约因素,应提出局部或全面的否决性意见。从主体工程的选线、总体布置、施工方法与工艺、土石料场选址、弃土场选址、占地类型及面积等方面,用扰动面积、土石方量、损坏植被面积、水土流失量及危害、工程投资等指标作出水土资源占用评价、水土流失影响评价和景观评价,提出或认定推荐方案。

2.2 弃渣场比选分析与评价:从弃渣组成、弃渣量、渣场占地面积和类型、可能发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等综合分析比选确定渣场布设选址。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其选址、占地面积、取弃容量及排放方式等的合理性,对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的,应商施工组织设计专业,提出新的弃土弃渣场布设方案。

2.3 土石料场比选分析与评价:土石料因涉及工程地质与岩土力学特性相关工程设计的要求,主要由地质专业分析确定,但水土保持专业应参与工程土石料场选址,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意见。

2.4 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析与评价:从施工方法、工艺、进度及时序安排等方面分析是否存在有不利于水土保持的因素,提出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化建议;分析评价施工交通布置,对可能造成较大水土流失问题的,应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主体工程设计,分析地表径流流路变化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2.5 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项目评价:对于主体工程中被界定为不属于水土保持工程,但又同时具有水土保持作用的项目,应分析其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要求,不满足的应提出相应要求或意见,或在水土保持设计中加以补充。

3工程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3.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包括工程的永久征地、临时占地及租赁土地等建设征占地面积。如建筑物占地,施工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占地,施工道路占地,料场占地,弃渣场占地,对外交通、供水管线、通信、施工用电线路等线形工程占地;水库正常蓄水位淹没区、移民安置区等永久和临时占地面积;但移民工程在竣工验收移交地方后,不属于工程运行期的防治责任范围。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与现有工程共用部分也应列入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包括规模较小的拆迁安置和道路等专项设施迁建区,排洪泄水区下游,开挖面下边坡,道路两侧,灰渣场下风向,塌陷区,水库周边影响区,地下开采对地面的影响区,工程引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的区域等。应依据区域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和主体工程设计文件,经分析后确定,不应简单外延。以主体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等,包括水库淹没、移民规划等,特别是施工布置为依据,通过查阅设计资料,初步划定防治责任范围。进行外业调查并进一步抽查核实后最终确定。

3.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区不宜太粗或太细,以满足水土保持典型设计为宜。对于一些小型工程采取全部设计,不做典型设计的,亦可不分区。在确定防治责任范围的基础上应划分防治分区,并分区进行典型设计,计算工程量。根据野外勘测结果,在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内,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分区。

4工程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基本目标是:项目建设区的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

4.1 防治指标:土壤流失控制比,项目建设区内,容许土壤流失量与治理后的平均土壤流失强度之比。扰动土地整治率,项目建设区内扰动土地的整治面积占扰动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水土流失总治理度,项目建设区内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百分比。林草植被恢复率,项目建设区内,林草类植被面积占可恢复林草植被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适宜于恢复林草植被面积的百分比。拦渣率,项目建设区内采取措施实际拦挡的弃土量与工程弃土总量的百分比。林草覆盖率,林草类植被面积占项目建设区面积的百分比。

4.2 防治标准等级与适用范围: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等级应按项目所处水土流失防治区和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性确定。按开发建设项目所处水土流失防治区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一级标准:依法划定的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及省级重点预防保护区。②二级标准:依法划定的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

5结束语

根据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中关于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方案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但考虑到主体工程的进度安排、水土流失产生特点及各类水土保持设施施工受季节因素影响,拦挡工程须先行,护坡工程同时施工,植物措施可比主体工程略为滞后,但滞后不得超过一年,可采用分期实施、分期验收的方式,根据防治水土流失的轻重绥急,建设项目的进度安排,灵活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尽早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学伟,李景成浅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0,(7):45-46.

第3篇

关键词:S358 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流失防治

1 工程概况

S358线惠阳新圩至东莞清溪段改扩建工程起点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新圩塘吓,此处接G205线,桩号为K20+280,沿原有老路中线至约场,然后向东莞方向,基本与沙田至清溪高速公路平行,在沃背水库附近下穿博深高速公路,再接已建成的S358线东莞路段。

(1)项目建设内容

方案长11.9km,其中新圩塘吓至约场段5.5km为升级改造,约场至新圩段6.4km为新建。全段共有中小桥6座,长321m,涵洞65座。

(2)工程占地

本工程占地面积合计为48.83hm2,其中永久占地44.47hm2,临时占地4.36hm2。本工程永久占地面积44.47hm2中有原有占地6.60hm2,新增占地37.87hm2。本工程临时占地为弃渣场、表土堆放场以及施工营造区等临时占用的面积,临时用地在工程完工后恢复其原有土地性质。

(3)土石方平衡

本工程挖方总量为88.11万m3,填方总量为80.85万m3。本工程填方全部利用工程自身开挖土石方,挖方用于回填后还有7.26万m3弃渣,其中6.07万m3运往弃渣场堆放,剩余1.19万m3表土用于后期道路绿化,暂时运至表土堆放场堆放。弃渣运往弃渣场堆放。

(4)移民安置

本工程征地范围内拆迁房屋面积3250m2,其中:砖混楼房750m2,砖瓦平房2500m2。搬迁安置人口主要通过采取货币补偿、自行购买宅基地建房的方式安置。

(5)工程投资与工期安排

本工程投资估算金额为34439.7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为24837万元。本工程建设资金来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省政府按省道升级改造的标准给予补助,一部分为惠州市政府自筹,财政资金。

工程计划于2013年6月开工,2014年5月完工,工期12个月。

2 方案防治标准等级

本工程所在地属于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划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执行建设类项目二级标准。

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63.52hm2,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48.83hm2,直接影响区面积14.69hm2。本工程划分为5个一级分区:改造道路区、改线道路区、弃渣场区、表土堆放场区以及施工营造区5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4 水土流失预测

(1)根据以上分析,本工程在工程建设期,将扰动地表面积48.83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36.88hm2。

(2)工程建设完成后弃土弃渣7.26万m3。

(3)工程水土流失总量为5646.30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5313.30t。

该工程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为改线道路区和改造道路区,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69.71%和18.29%。

5 水土保持监测

5.1监测范围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本工程将监测范围划分为改造道路区、改线道路区、表土堆放场区、弃渣场和施工营造区5个监测单元。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重点监测改造道路区和改线道路区。

5.2监测点位布设

对于水土流失量的监测采用定位监测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前述水土流失预测分析的结果,本工程监测点共布设11个。

5.3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包括调查监测、地面定位观测和巡查等三种方法。

6主要水土保持措施——路基边坡防护

为将本项目打造成一条生态、环保的绿色大道,开挖边坡应注重生态环保防护,尽量采用集土木结构和环保绿化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护坡结构。

(1)填方路基

边坡高度≦5m的采用草皮护坡,边坡高度>5m的采用人字形骨架防护,每8m分一级,中间设2m宽平台,平台和坡脚分别设置平台沟和坡脚排水沟。骨架内种植花草,以绿化、美化环境。

(2)挖方路基

挖方边坡高度≤10m的路段,一般按放缓边坡处理,坡比为1:1,并挂三维植被网喷播植草防护,坡顶设置截水沟,坡脚设置排水沟。挖方边坡高度在10~19m范围时,坡面采用人字形骨架防护,坡顶设置截水沟,平台和坡脚分别设置平台排水沟和坡脚排水沟。

7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分析与评价

主体工程由于设计阶段和深度的原因,本阶段没有详细的施工方案。对于本工程施工,水保方面提出以下一些制约性要求:

(1)主体工程动工前,应剥离熟土层并集中堆放,施工结束后作为绿化或植被建设工程用土。

(2)减少地表时间,遇暴雨或大风天气应加强临时防护。雨季填筑土方时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避免产生水土流失。

(3)临时堆土(石、渣)及成品料应集中堆放,设置拦挡等措施。

(4)填方路段应在坡脚先设置临时拦挡等措施后再回填。

(5)砂、石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沿途散溢,造成水土流失。

8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本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3979.76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已列投资3677.90万元,本方案新增投资301.86万元。新增水土保持投资中:工程措施投资为28.33万元,植物措施投资7.58万元,临时措施投资为114.41万元,独立费用129.46万元,基本预备费16.79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5.29万元。

结论

本方案从水土保持角度,全面分析评价了工程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对施工产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综合分析了水土流失危害,提出了水土保持防护措施。总体上讲,本工程无明显制约性因素,通过认真实施本方案,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达到方案制定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从水土保持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第4篇

关键词:水力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

水力水电工程设计工作是水力水电工程施工的基础,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一工程工作做好,怎样将水土保持工作和水力水电设计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将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保护环境,在水利工程中加入水土保持理念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此,本文主要站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角度出发,将水土保持理念有效的融入进去,从而达到了理想的目的。

1水土保持理念的概念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采取水土保持理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土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水土出现流失的情况,致使环境产生破坏的现象,对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1.1水土保持理念的实施原则

水土保持理念在实施时有一定的原则,给予正确的指导方针。首先,要求明确实施水土保持理念的目的,在施工之前对工程环境和水土分布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预测施工期间及施工结束后会遇到的状况,提前做好预防方案,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制定不同的方案。

1.2水土保持理念的实施目的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将水土保持理念有效的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可以确保生态环境的平衡。刺猬,还对不同方案的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该环保理念的实施,可以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而起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2理念目的

水土保持理念的应用有着其自身明确的目的。通常来说水土保持理念应用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更好地考察和确认我国的水土保持区划,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之上按照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和情况来分别提出其水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方向。除此之外,水土保持理念的主要应用目的还包括了确定保持水土的主要措施和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地区与重点项目,在确认治理目标后合理进行治理所必须的步骤。另外,根据我国行业规划战略和环境保护策略来找出适合我国不同区域的农、林、牧业生产用地的比例和位里也是水土保持理念应用的重要目的之一。

3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3.1水土流失预测工作的开展

相关单位在开展施工的前期阶段,就应当对水土区域做好详细的规划,进而可以有效的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这样做也是为了将水土保持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一定会对地基以及排水系统开展开挖工作,这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水体流失的现象。因此,相关人员在施工的前期阶段,应当对破坏程度做好全面的掌握,并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减少水土流失的概率,避免成本的浪费。就废渣废屑而言,希望可以恢复到以往的模样,亦或是将有关植物种植在上面,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预防水土流失的现象。

3.2水土保持理念的实施方案

不同的区域,施工方案有所差异,但是目的均是保持水土,防止流失。比如一些盐碱地土质较为疏松,要进行土质改良,利用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防风固土。除此之外,对开挖的土充分的利用,减少外来土质的利用,再结合工程学,合理建设稳固的边坡、河道等设施。3.3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开展水利水电的施工应当对生态环境引起必要的重视,这同样也是提倡水体理念的主要途径。从客观角度出发,避免大风大雨的情况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可以从外在因素着手,减少水土流失的情况,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因此,相关单位在开展施工时,要制定合理的工作时间,提高施工水平。首先,相关人员需要对当地的具体环境有一定的认识,然后对植被进行合理的种植,将施工面积做好详细的规划,最大程度避免施工用地的过度浪费。相关人员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对设备做到规范操作,避免破坏植被。当施工全部完毕以后,就需要利用废弃的土层来做好相应的压实工作。此外,相关人员还需要将施工现场的杂物处理干净,减少环境的污染。

4水利水电工程优化设计应用

4.1弃渣场的水土防护工作

相关人员在对弃渣场进行水土防护过程中,应当采取以下几种措施:第一,在弃渣场的两边或者是排水沟附近,将堆渣做好适当的安置工作,最大程度避免占地面积的过度占用,而且将废渣进行铺平,依据工程的具体规划,而合理的选择所要种植的制备,尽可能避免水土出现流失的情况,有效降低水土流失的几率。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在对收集数据时,将废渣做好相应比例的放坡工作,然后使用浆砌骨架植草护坡的形式来整理堆渣坡面,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保护生态平衡。

4.2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用

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支流,它具备传统的建设功效,又将水流域生态与水资源的调控统一起来的工程。它的建设主要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由于水域的分布广,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在施工时会遇到各种问题,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缺少实际经验,没有可供参考的实例,最终不知如何将生态学知识很好地运用在水利工程中。二是由于生态学家和建筑工程师考虑的问题不统一,两者从不同的方向考虑问题,往往出现分歧,这是工程队往往依据建筑工程师的意愿,而忽略了生态保护,这就需要操作人员提高生态保护的意识,将水土保持理念很好地运用在水利工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利益长久化。

5探讨多种维修方案

水土保持理念的实施,还体现在维修方面。保持积极地推广先进的维修管理方案,制定综合维修的制度,极大地提升工程的维修效率,降低水土流失的几率。现今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维修工作的方案还比较少,不能适应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种类,没有制定出对应的合适维修计划,往往是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维修。单一的养护策略不能够适应实际的需求,因此,应该探讨出多种水利水电工程维修方案。6结论从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居住的同时也对保护自然引起了高度重视。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水土保持理念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将其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促使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不断提高,为营造出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而做出贡献。

作者:崔明 单位: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吴海啸.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

[2]齐继贺,姜伟华,齐继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2).

第5篇

【关键词】水库灌区;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

1. 孟西灌区工程简介

(1)1997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准在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的南岸兴建小浪底南岸引水口工程,批准的设计引水流量28.6m3/s,其中小浪底南岸灌区19.6m3/s,城市供水9m3/s,年引水总量4.23亿m3,其中灌溉引用水量1.39亿m3,为洛阳市城市供水2.84亿m3。至2002年6月,投资1.26亿元的南岸引水口工程完成,为黄河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建设提供了条件。

(2)洛阳市孟西灌区是小浪底南岸灌区建设的第一期工程,工程是从2005年起开工建设。规划发展灌溉面积6443 hm2(合9.66万亩),水源是从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的南岸引水口自流引水,经过提灌站提灌后,通过7.5公里的引水渠道,输水至孟津县城关的九泉水库。工程施工建设总干渠工程设计规划占地56亩,施工临时占地58亩,弃土弃渣占地18亩。灌区的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型提灌站一座,渡槽17座,隧洞13座,地下暗渠0.4公里,明渠51.4公里,水库加固扩建一座。工程涉及孟津的7个乡镇,55个行政村,涉及人口7.29万人,总耕地面积6987hm2(合10.48万亩),孟西灌区渠首设计引水流量2.9m3/s,可发展灌溉面积9.66万亩,为孟津县城年供水量1229万m3,同时可以缓解孟津县城的供水压力。目前总干渠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共完成总投资0.5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0.326亿元,地方配套0.234亿元。

2. 造成孟西灌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在工程施工建设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1)当地特有的水土资源环境造成的水土流失;(2)施工过程地表植被扰动造成的水土流失;(3)今后工程运行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2.1 原有资源造成的水土流失。

项目区位于豫西黄土丘陵山区,地处秦岭余脉与邙山交界地带,土地切割严重,冲沟发育,从地质结构上看,灌区上半部分为土石山区,植被覆盖差,山石风化裂隙严重。下半部分为邙山丘陵区,多为古黄河故道的沙砾卵石层,加之少部分的有较厚黄土覆盖的邙山沟壑区。区域内常年平均降雨量640mm左右,年均水土流失量为每平方公里5000~7000吨,省定的重点小流域治理项目小清河项目区就在范围之内,一直是河南省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2.2 扰动原地貌造成的水土流失。

工程区域内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由于工程施工建设,对原地形地貌和土地植被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扰动地貌减少植被面积达1882亩,致使原来的自然排水系统被打破,加上灌溉水和雨水的渗透作用,以及灌溉时产生的跑水、漏水等,都会产生局部位置的冲刷和水土流失。

2.3 工程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按照工程建设布置,孟西灌区工程具有施工线路长,施工点多、动土量大、面积广等特点。除提灌站外,主要以隧洞、渡槽和明渠为主。根据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中,渠道、隧洞及其它渠系建筑物的开挖方共计87.89万m3,而工程填筑、修筑渠堤和部分堆积及平整造地为66.4万m3,深挖方渠道和隧洞的开挖,产生的弃土和弃渣为

21.49万m3,由于开挖方远大于填方和回填渠堤的需求量,且多余的挖方一般多沿丘陵地区的自然沟堆放,不便于运送到更远处,因此引水渠道和渠系建筑物开挖的石渣堆积,除占压农田耕地和减少植被面积外,还使的表层土抗蚀能力减弱,造成原有植被的防止水土流失功能丧失,形成水土流失。而隧洞开挖的弃土弃渣,由于结构疏松、孔隙度大,也易造成水土流失。另外,工程管理区,提灌站的建设,施工区的土、石渣料,也将会产生部分水土流失。

2.4 工程运行后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工程建成运行后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1)后续管理设施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2)堆积的土渣石渣等流失源如处理不彻底造成的水土流失。(3)灌区的支、斗、农渠建设及田间工程配套造成的水土流失。

3. 当前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的原则,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绿化、美化生态环境,保障工程建设区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3.1 工程防治措施。

3.1.1 在总干渠桩号6+454m~6+834.23m和7+010.19m~7+120.19m两段共长490.23m,原设计为梯形复式断面明渠,渠深达4.6~8米,上口宽11.87~19.23m,不但占用耕地17.88亩,还由于弃渣而造成水土流失。为此,经省专家论证改为暗渠,不但节省了耕地,还避免了水土流失的产生。

3.1.2 渠道外坡填方段的边坡达到稳定要求,渠顶靠山坡侧沿渠修筑排洪槽,排除山坡洪水。对边坡开挖较高的地段应分组削坡,每级修筑小平台,平台宽1.5m左右,两级平台之间高差一般采取6m左右,升级后的边坡可有效的减轻水土流失。渠道开挖的弃土弃渣,就近充填荒沟或荒地,然后整平,上面铺土1.5m左右,在渣尾设置挡渣墙,防止产生泥石流和水土流失。

3.1.3 对隧洞开挖中的弃土弃渣,利用隧洞进出口的地形充填荒沟,用施工机械将弃渣整平,后铺土1.5m厚,在渣尾设置挡渣墙,减少水土流失。

3.1.4 对永久交通道路进行完善修整,增设陡坡地段的路面排水设施,对边坡进行护砌,防止边坡坍塌和路面冲刷。

3.2 植物防治措施。

3.2.1 对渠道外坡填方段种植草皮,坡脚每3m植一棵树。

3.2.2 站场、管理、生活区建设过程中的弃土弃渣,就近选择凹地堆放整平,种植草皮和灌木。

3.2.3 隧洞弃渣场堆积平台经土地平整后,能耕种的交还农民耕种,不适宜耕种的则改造为林业用地,造林种草,重建植被。

3.2.4 田间工程则在渠道和路旁修建防护林带,在农田边角种植防风固沙林和薪炭林等。

4. 当前还存在的问题

4.1 工程建设施工弃渣的处理。利用弃渣闸沟造地,如果渣尾挡闸墙坍塌,有可能使弃渣逐步流失到黄河或区域内的下游水库河道,给今后的防治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

4.2 原有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不彻底不完善,也可能给以后的防治水土流失带来隐患。

4.3 渠道沿岸和灌区周边,由于施工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如果植物防护和养护措施跟不上,水土流失仍有可能产生。

5. 从孟西灌区工程建设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从孟西灌区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工作中我们看到,搞好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重要任务,水利部门应该比其他单位部门更应该承担防治水土流失的重担。因此,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应该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5.1 端正思想,高度重视,正确认识水土保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二者相辅相乘,不可或缺。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处理好二者关系,高度重视灌区建设的水土保持工作,以此促进工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整统一。

5.2 团结协作,共同配合,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正常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大都具备着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特点,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利益,牵涉众多周边环境,搞好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社会效益多于经济效益的水土保持项目,离不开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同地方上的协调沟通,争取地方支持,在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利用上给予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5.3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切实加强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指导。仍以孟西灌区为例,孟西灌区项目区地理位置偏僻,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加上工程建设施工周期长,施工方案变数大,我们必须加强对工程建设中涉及水土保持的工程施工的监督指导。要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已建成的闸沟造地工程进行评估,对安全隐患提出处理意见并尽快实施。对其他弃石弃渣除了治沟造地外,可结合当地实际,作为基础材料将周边梯田小块并大块,可提高梯田的机耕能力。

在规划设计时建议尽可能避免深挖方渠道,或者将深挖方渠道改为暗渠,既能节省耕地还能减少水土流失。

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必须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需要设计变更的项目,须经水保方案编制部门对相关部分进行技术审查后,再报设计部门审查同意。

5.4 采取措施,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正常实施。

5.4.1 组织领导措施。由主要领导负责,发挥组织领导与协调作用,既要督促承包商对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也要主动协助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工作。

5.4.2 技术保证措施。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工程、水利、林业、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多种科学技术,因此要求承包商既要达到规定要求的专业技术水平,又要求监督人员,在技术服务与技术监督方面要有较高的水平,以便于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工作。

5.4.3 资金保证措施。灌区工程必须依法规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行为,将水保治理费用作为主体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纳入工程总投资中,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5.4.4 制度保证措施。建立限期防治目标责任制度;完善现场监督检查制度;完善水保方案年检制度;严格执行水土保持设施同时竣工验收制度。

5.5 广泛宣传,加强管护,确保水土保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水利工程建设大多处在人口相对密集地区,人们生产生活活动频繁,可能会给引水工程和蓄水工程以及附着水土保持工程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教育群众爱护工程周边一草一木,一水一土,坚决杜绝在工程管理范围内随意挖沙取土和倾倒杂物,保证工程能长久发挥效益。

第6篇

关键词: 质量管理 水土保持工程 工作内容 存在问题 加强措施

一、质量管理工作的内容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和评价质量规范的执行情况而确定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或薄弱环节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前应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列出工序质量管理点明细表,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从而实施质量预控。

1.施工前的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掌握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基本要求。加强对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包括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测和管理工作。全面开展质量监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度,建立和完善检验和计量手段,组织监理、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所担负的设计意图、工程特点、设备设施及其控制工艺流程和应注意的问题。开工之前必须以书面形式对乙方施工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辅以口头讲解。对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图纸深化设计、分包合作进行审查。

2.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施工单位要逐步建立并完善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创建适合本系统实际的质量管理模式,及时检查和审核施工企业提交的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加强对施工图审查后的勘察设计变更及实施情况的审核。着重于对现场施工作业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加强作业现场检查督促,及时纠正违章行为,促进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

3.竣工后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审核项目经理部施工全过程中建立的竣工资料,包括审核承包商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有关技术性文件,如有漏缺要重新检测和整理。严格按照现行建设工程项目划分标准对整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二、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

1.经费紧张。近期投资的小流域治理项目一部分项目一半的投资由地方配套,在地方财政刚性支出项目不断增多、资金较紧张的前提下,致使工程质量难以保障。

2.由于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季节性强,在开工手续不健全及部分文件不完善时出现抢工期、赶进度现象。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施工中的各种手续和程序,才使“抢工期、赶进度”行为出现,导致对某些工序不够重视。

3.水土保持工程中较大一部分是坡耕地治理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占地问题,农民对坡耕地治理以外的其他工程都非常欢迎,只是对占地不太支持,因此坡耕地治理难度较大。

三、加强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强化监管,落实责任制。负责人的重视程度是搞好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党、历史、人民群众极端负责任的精神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贯彻相关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班子、项目责任人、项目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按照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出现质量问题,不管造成问题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都要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即“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

2.严把材料进场关。凡是进入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进场前应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建筑材料报验单》、《进场设备报验单》,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和技术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由施工单位按照国家或行业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并由监理人员的复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才能够进场。注意原料的贮存条件和贮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尤其是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比较大,例如:苗木的质量必须有检疫,如水泥、堵漏灵、防水粉、防水砂浆、土工织物材料等,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办理。

3.技术资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查。施工过程中技术文件是否齐备及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工程质量是否合格是衡量企业推行项目管理水平的尺度,是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是质量检查验收的依据。因此,对于施工中工程质量的文件、资料和工程实体质量的检查就十分必要,检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经济效果如何,相关技术措施是否可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工程竣工后个别分项工程质量怎样;质量保证资料是否准确、齐全。通过经常性的质检工作,从而使施工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4.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质检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和促进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对于保证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对现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考核。在施工过程中要强化在岗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必要的培训,在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和安全操作水平的同时,促进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提高,确保安全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减少工程事故发生。

第7篇

【关键词】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所在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位于兰溪市西南部,地处兰溪、金华、龙游三县(市)交界,距兰溪市区18km。本工程污水处理厂选址于兰溪市游埠镇区东南侧郎家村地块,工程道路、管网及河道整治工程均位于游埠镇镇区和游埠工业园区范围内。污水处理厂选址于兰溪市游埠镇区东南侧郎家村地块,建设内容包括新建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生物反应池、废水调节池、生产综合用房、传达室等建(构)筑物。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总规模为1.5万t/d,分两期实施,本次设计按一期设计规模5000t/d考虑,栅格、提升泵房等设施按1.5万t/d规模建设,建设占地面积0.75hm2

二.厂区防治措施

1.厂区防治区

防治面积0.8hm2,包括厂区建构筑物、绿化区等建设区0.75hm2及工程用地周边影响区0.5hm2。

(一)工程措施

为了有效组织污水处理厂厂区排水,厂区内设置一套雨污排水体系,通过暗沟、雨水口等排水设施,共同组织厂区排水。

该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为厂区排水体系1套。

(二)植物措施

为了美化厂区,提高厂区绿色景观品味,拓宽休闲的空间,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在污水处理厂厂区绿化区通过乔、灌、草植被进行“点”、“线”、“面”布置,使厂区绿地率达30%。

另外,考虑到污水处理厂自身的特点,产生的废气主要为NH3、H2S,项目区绿化品种建议选植对氨气抗性较强的植被进行栽植,可选紫薇、夹竹桃、梧桐、龙爪柳、臭椿、山茶、桂花等,抗硫化物的植物可植侧柏、银杏、悬铃木、胡枝子、大叶黄杨、山茶、海桐、枸骨、栾树、冬青等。

该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为厂区绿化0.23hm2。

(三)临时工程

(1)厂区临时排水及沉砂措施

由于厂区场地平整后场地表层,受水力击溅及冲刷,极易造成水力侵蚀,为了有效防止场地涝水和拦截随地表径流带走的土石,必须及时做好施工期的临时排水设施和沉砂池。考虑工程场地平整后,建设场地较为平坦,可利用平整后的地形坡降,在站区周边围墙内侧设置场地临时排水沟,排水沟各转角点设置集水井,排水沟出口处设置沉砂池,每次暴雨过后,及时清理池内泥砂,沉砂晾干后用于场地回填,施工结束后对排水沟和沉砂池进行填埋。

排水沟和沉砂池的规模根据区间的汇水面积、降雨量确定,均为临时性建筑,根据《浙江省短历时暴雨》进行计算,确定其规模。

洪峰流量根据规范GB50433-2008、SL252-2000,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区间流量:

Q=0.278kiF (8-1)

式中:Q――洪峰流量(m3/S);

k――径流系数;

i――平均1h降雨强度(即Hp),mm/h;

F――集水面积,km2;

洪峰流量按2年一遇1小时降水量118.36mm设计,经过计算,厂区洪峰流量为0.1962 m3/s。

排水沟断面尺寸确定

排水沟尺寸及过水流量利用满宁公式计算:

式中:Q―流量(m3/s)

A―断面面积

n―糙率 (取0.03)

R―水力半径

J―比降

根据洪峰流量,利用满宁公式计算排水沟尺寸,各站点排水沟沟底纵坡坡降最小取1%,采用梯形断面,经过计算,排水沟尺寸深0.4m,底宽0.4m,开挖边坡1:1,满足通过流量0.25 m3/s,排水沟只开挖不衬砌,边坡拍实。

排水沟出口与沉砂池连接,沉砂池采用梯形断面,砖块砌筑,宽2.4m,长4.8m,深度取1.5m,并定期清理池内泥沙,共设置2座。同时为了分级沉淀泥砂和应急考虑,各厂区转角处设置集水井,集水井尺寸为2m×2m×2m,砖砌结构,共设置4座。

该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为土方开挖128m3,砖砌沉砂池18m3,砖砌集水井12m3。

(2)厂区建构筑物基础施工防治措施

本工程建构筑物基础施工包括区内建筑物、道路及地埋管线等基础施工。根据水土流失预测分析,建构筑物区水土流失发生于基础施工过程,因此,各站区建构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要求尽量避开大雨大风季节,注意开挖和填筑边坡的稳定性,加强对基础开挖边坡、支撑的检查。雨天施工时要做好基坑的疏干排水工作,基础浇筑完成后,应立即回填,以缩短回填土方的临时堆置时间。

同时,基础开挖施工时,在土方开挖中会遇到地表水和局部地下水,它们渗入基坑基槽后,一是地基土被水浸软容易发生塌方现象,加大原土壤的扰动,同时也降低了地基的承载力;二是对施工带来困难,影响工期。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水土保持目的,基础开挖根据地质情况,坡度控制在地质要求坡度,挖出的临时堆土堆置基坑两侧1m外,堆放高度不超过1.5m,放缓边坡至1:1.5。同时开挖中需及时排水,以保证土体在开挖过程中呈干燥状态而达到稳定的目的。

另外,本工程厂区道路路基、地埋管线管槽开挖过程,要求按地质勘察报告确定的稳定边坡开挖,确保开挖边坡稳定及施工安全,开挖的临时堆土堆置于各路槽或管槽外侧1.0m处,堆高不超过1.5m,边坡按1:1.5控制。同时地埋管线施工时,应注意挖填施工方式,建议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

(3)厂区临时堆料防治措施

工程厂区建设所需砂砾料,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需进行临时堆置,本方案要求施工过程各堆料场应结合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布置,临时堆料场的布置应满足运输方便,利用距离小的原则。同时,临时堆料场地应采取临时防护、排水措施。在堆料场周围及不同堆料之间采用砖砌墙进行分隔和拦挡,场地四周临时开挖简易排水沟,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起来,并及时维修和清理,保持其完好状态,使水流畅通不产生冲刷和淤塞,以防止降雨冲蚀,造成水土流失。堆场周围及分隔可采用宽0.3m的砖砌墙,高度可根据施工进度及临时堆砂情况进行设定,一般高度以小于1.0m为宜,如堆放高度超过砖砌墙时,超过的部分边坡控制在1:1.5以内。

该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为砖砌墙围护58m3。

(四)施工管理措施及水土保持要求

(1)厂区建设过程,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要求及时修建厂区周边围挡墙措施,施工期间对场地进行适当洒水防尘,场地内行驶车辆时速不得超过15km/h,对开出施工场地的车辆进行车轮清洗。

(2)厂区场地平整过程,应及时做好场地临时排水沟和沉砂池,有效组织施工期间的排水和沉砂措施。

(3)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期和施工时序,缩短站区场地时间,减少水土流失。

(4)厂区所需借方采用商购解决,建设单位应在合法的料场取料,并在工程招标文件中要明确料场采购要求及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内容,并与施工单位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防止施工单位随意取料。

(5)工程后期绿化覆土采用商购形式,因此要求商购时间与覆土工序相衔接,做到随运随填,避免临时堆置造成水土流失。

(6)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期产生的污泥应及时运至附近垃圾填埋场处理,严禁乱堆乱弃造成水土流失。

(7)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时序进行施工,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力求各工点施工顺利进行,并由监理单位进行建设施工全过程监理。

厂区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为:厂区排水体系1套,厂区绿化0.23hm2,土方开挖128m3,砖砌沉砂池18m3,砖砌集水井12m3,砖砌墙围护58m3,具体详见厂区防治措施工程量表。

厂区防治措施工程量表

注:表中带“*”工程量为主体已考虑的措施工程量。

以上就是对该污水处理厂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的几点简单阐述,并未对整个工程如道路管网区及河道整治区全部的阐述,如有不足欢迎同行提出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6)何建毅,吴俊红 污水处理厂项目水土流失环节及防治分析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措施、标书编制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bidding of bid documents as a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engineer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in addition to the usual technology accumulation besides, need to have certain skills and sufficient care. It would also need and economic standard, the business standard closely, to reach the goal of perfect and unified, perfect in performance the competitive power of enterprises, the bid for a solid foundatio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Measures, bid preparation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对招标文件的响应性

任何一份投标文件,不论复杂或简单,首要条件就是对招标文件的响应性,这是通过技术评审的先决条件。但是我们在编制过程中往往在技术标中过多地重视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对标书的响应性有所忽略,结果是惨痛的。因为对招标文件的不响应可能会导致废标,无法进入实质性的评审阶段,失去竞标的机会。所以在投标初始阶段就应要求所有编标人员熟读招标文件,认真领会招标人的意图,对模糊的表述和规定尽快澄清;同时指派专人将招标文件和补遗书响应性规定进行专门摘抄,在标书排版阶段仔细核对。这些内容一般包括:标书格式(包括内容、排版格式)、安全、质量、工期、设备等的强制性要求等。

2对标书编制的具体内容组织

一般来说,招标文件都会对技术标规定一个一级目录的内容,编制时基本按这些内容区组织,对于个别没有明确要求的项目,可参考此类提纲编制。

在规定的目录下如何组织是体现技术标科学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其中体现在总体施工组织、施工进度、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安全、质量、环保这几个大的方面;同时要从招标文件中去领会招标人所关心的问题所在,以便在投标文件中加以详细和重点体现。

2.1总体施工组织

总体施工组织一般包括组织机构、施工区段划分及任务安排、临时设施布置及施工平面图(包括临时工程量数量表)这几个部分。

招标文件有时规定将劳、材、机计划分开编制。若没有此项规定,在编制时可将劳、材、机计划一并放入总体施工组织计划中。此项需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施工组织机构的合理性。一般来说施工组织机构宜按一级管理机构设置,个别大型项目或招标单位有明确要求的可设立二级管理机构。管理部门的设置按工程技术、安全、质量、计划、财务、物资、环境及水土保持、综合行政等职能设置,小型项目可将安全和质量、计划和财务合并,大型复杂项目应增设工程调度中心。

2)临时设施布置的适用性。临时设施作为施工生产的主要辅助设施,其布置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肯定是标书技术性评审的主要依据。

3)劳、材、机计划。劳、材、机计划是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中比较简单的,但在整个标书中的评审分值并不少,根据招标单位公布的评分办法来看,此项一般占4%~10%之间,所以也不可忽视。劳、材、机计划的合理性与工期进度安排是息息相关的,编制计划表或直方图时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来计算,并要考虑农忙、节假日和雨季、冬季等季节性的影响,材料供应周期影响等,同时要考虑适当提前备料因素。

2.2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计划的分值比较高,占15%~20%,首先是必须严格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会有许多阶段性的工期要求,需要有里程碑计划,来满足整个项目的协调进行。这是安排施工进度的前提,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进度计划的安排。施工进度图常用横道图和网络图的形式表示,对于常规项目的投标来说,这些已经足够满足要求。但对于需要资源配置的个别要求,还需要技术人员做进一步的工作。施工进度图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形象进度图,在设计院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用较多,这里不多叙述。对于有阶段性工期要求的项目,对大型工程还必须有里程碑工期安排,在投标书中应该有清楚地体现。采用里程碑图示的方式表现,既直观又清楚。

2.3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是整个技术标的灵魂,是占用分值最大的部分,也是投标时投入技术力量最多的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施工方案要有概括性。编制时应首先将总体施工方案作

一简要概述,对拟投标段所采用的总体施工方案进行必要的陈述,要具有概括性,达到通过总体施工方案的描述让招标人领会投标人的意图,并做出相应的评价。一般篇幅不宜过长,不可长篇累牍,让人不知所云;可多采用图表的形式。

图表作为工程师的语言,在技术标中的比重应该是相当大的,应多采用。有的标书通篇都是文字表述,给人的第一感觉就不好,因为标书毕竟不是文学作品,是需要表现你对工程项目的组织、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的,而这些就必须用图表的形式加以补充说明,方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这一点在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章节中显得尤为重要。

2)施工方案要有针对性。投标项目都是针对具体的项目和标段,划分比较细,因此也要求投标的技术方案必须针对具体所投标段和项目。如果投标文件的技术方案只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大的框框,就失去针对性的特点,相应地就失去了竞争力。因此针对性是投标方案乃至整个投标文件的必要条件。

如何加强和突出投标文件的针对性,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熟悉和阅读招标文件、设计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招标人关心的问题、项目特点和难点、控制性工程的具体情况等,然后再根据这些信息去确定施工方案。

在拿到招标文件后,首先安排几天时间熟悉招标文件和设计资料,然后组织相关专业的技术专家研究制定相应的方案,包括施工技术、防护、安全、质量、进度、环保等大的原则和方案,形成技术标的总纲。切忌提笔就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随意性,避免在后期内部审查阶段修改总的方案。

3)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合理与完善。对于常规招标项目,现行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能够满足投标需要的;对于特殊项目需要查阅一些前沿科技资料,这些需要企业不断的积累。

但在施工工艺和方法的表述中切忌简单拷贝,因为这会存在两方面的问题:a.会将其他项目的信息拷贝到投标标段中,这样易导致废标;b.忽视了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这也是很关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各种施工设备、材料的不断更新,各种施工工艺也在进行着不断地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施工参数的变化,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的变化、国家及相关部门的规范标准的变化等。这些都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积累和了解,对资料进行及时更新,并及时地补充和表现到投标文件中。

另外,切忌漏项,特别是招标文件和设计资料提到的项目和需注意的问题。很多专业关心的问题也许并不是重点表现的,只是在招标文件或设计资料的个别地方提到,很容易被忽视而导致漏项,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涉及到技术标的完整性。

2.4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包括安全、质量、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等相关方面的管理,这些管理措施在技术标的分值中占用比例较高,因此不可等闲视之。

对于这些管理措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所投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和措施,包括检查、评比、申报、奖罚、整改及处理、达到的效果等,其编制顺序按管理目标、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技术和管理措施等形式来组织编制。安全、质量、工期、环保目标一般都会在招标文件中做具体的规定,此项可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不要做任何实质性的改动。

2.5与工程报价相结合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中,工期确定、资源投入、施工方法选择和让利措施等,都依赖于工程报价提供的基础数据,而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又反过来影响工程报价。当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非常规的施工方法或措施时,将导致工程费用增减,这是工程报价所必须考虑的。所以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报价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必须结合,综合平衡后做决策。尤其是业主十分关注的投标书中经济让利金额,应在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中阐述明确具体、可行的让利措施或降低成本措施及相应的数字计算,明确表达承包方让利的依据。

2.6重视踏勘现场和招标答疑

踏勘现场和招标答疑是承包商与业主在投标前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因此不仅预算人员要特别重视,以免报价漏项、错误、违背业主的意图或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且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更应认真对待,通过踏勘现场和招标答疑,了解工程的特点,掌握业主的意图,弄清疑难问题,抓住主要矛盾,使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紧密结合工程特点。

3标书整体质量

标书的整体质量除上述提到的之外,对版面的排列也是很关键的,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排版方式,表现出来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除了上述要加大图表的表现量之外,对于图表本身的质量也很关键。首先图表要美观,这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需要细心地工作。比如图表的编排,一般要紧跟图表号,图表的标题也要统一字号、位置。其次整个投标文件的图表字体、字号应该是相对统一的,不可忽大忽小,给人以凌乱的感觉,还可适当增加三维效果图示来表现总的施工方案,那样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4结语

第9篇

关键词:混凝施工工艺,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37文献标识码: A

(一)混凝土施工

⑴、做好混凝土浇注前的施工准备工作

a 混凝土浇注前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工作,对所有施工机械进行一次检查,备足、备齐各种施工用料。

b 混凝土浇注前,对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符合要求后进行浇注。

⑵、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应使用机械拌制。零小工程当坍落度大于50mm时,也可用人工拌制。拌制混凝土所用各项材料应按重量投料。采用人工拌制混凝土时,应在铁板或其他不渗水的平板上,先将水泥和砂干拌均匀,再加入石子,并徐徐加水,反复湿拌均匀。

⑶、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当运至浇筑地点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用机车运输混凝土的装载厚度不应小于40cm。

⑷、混凝土分层浇注,分层振捣,需要保持平衡受力的部位,严格对称浇注;相邻两层浇注时间间隔尽量缩短,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质量和整体强度,不形成施工缝,浇注混凝土的自由落高不超过2.0m,超过时使用串筒、溜槽等工具进行。

⑸、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为10~30S,以混凝土表面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机械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预埋件。

(二)混凝土构件养生

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养护,12h内即应覆盖和洒水,直至规定的养护时间操作时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操作时,不得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和损伤。混凝土养护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后拆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之差不超过15℃,以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当新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表面来往行人或架设上层结构用的支撑和模板等设施。

(三)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⑴ 施工前,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详细调查施工驻地、施工场地、取弃土场、施工便道、砂石料开采区域的环境概况,编制由于施工活动可能造成的施工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有关部门审批,保证施工方案将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⑵ 施工过程中采取完善的环保、水保措施,本着“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原则与工程本体同步实施,不留尾巴,不留后患。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把因施工原因产生的噪声、大气污染对现场人员及公众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保护生态和水资源环境,废水、弃碴、泥浆以及工程按规定排放、处理,完工后及时恢复植被,杜绝水土流失。生产、生活区集中布置,并对可能产生的污染种类,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生产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存放、集中处理,达到集中控制,减少污染范围之目的。把本标段建成“健康、生态、绿色、环保”达标工地。

⑶ 工程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施工现场清理,拆除废弃临时设施,多余材料及建筑垃圾清运出现场,作到工完场清。

临时占地时应考虑施工完后复耕或撒 草籽绿化。施工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不随意弃置和排放。

(4)施工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砂石废料要及时收集,运送到指定投弃地点。

(5)见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四)雨季施工措施

(1)在工程场地包括生活区和施工区(特别是水泥库)做好排水工作,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配备合适流量的水泵,用以排除地表积水和防止水泥受潮。

(2)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联系,在确保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做好雨天施工生产安排,尽量减少雨季对施工工期的影响。

(3) 对施工材料要做好防雨准备,对作业现场的电器、开关箱以及通讯线路采取必要的防雨措施,以免发生触电、漏电等安全事故。

总之,考虑到雨季、冬季的特点,合理安排工程项目,确保工程流水作业的步序总体推进,尽量减少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五)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质量检测

(1)质量保证体系

除了从人员、设备、材料、施工前准备、工程施工过程等方面进行预控外,还有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网络,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①组织保证、思想保证措施

a、经常宣传“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并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去。

b、组建一个强有力混凝土灌注工作组,选派优秀的施工骨干来组织、协调整个项目施工。

c、制定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实行机长负责制,对质量实行一票否决制。

d、由质管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

e、开工前对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负责学习设计文件,体会设计意图,确保施工中实施。

f、定期进行质量评比工作,对质量优良的机组实行奖励,对质量较差的作出批评、警告、罚款、清场等处罚措施,对不能胜任的机组人员将清除出场,并对所发生的质量事故进行总结,实行“三个放过”,以防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②质量管理网络(见质量过程控制图)

⑵安全保证体系

①安全生产管理

a、建立并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见安全管理网络图),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活动。

b 、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自的人员安全责任,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与目标管理,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c、建立安全台帐,做好施工中安全台帐的记录工作。

②安全技术措施

a、组装和拆迁机具、登高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上安全带,并有统一指挥,进入施工场地严禁穿拖鞋。

b、施工现场应配备有齐全的各类电气保护装置,并能有效地防雨、防水。所有电机应处接地状态,接地电阻不大于4Ω。雨雪天加强电气安全检查工作,确保电器防水。

c、施工操作中严格注意电压、电流等仪表,电流控制在100A以内,不得长时间超负荷运行。

d、机具移车、转向要有专人指挥,专人负责移动电缆及管线安全,严防碰撞、挤压磨伤电器。

e、现场操作人员应戴好防尘保护品,以免粉尘粘附皮肤或吸入肺内。所有操作动作要统一讯号,统一指挥,操作要相互协调。

③安全管理网络图(见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

(六)文明施工

(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确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思想,在生产过程中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

(2)注意环境卫生,对灰罐中排出的水泥灰(气)应进行处理,防止污染附近的农作物和环境。

(3)保持机械的完好率,防止机油渗漏而造成污染。

三、结语

施工单位只有在重视混凝土建筑物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符合自身建造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往后建筑的安全使用,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同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康青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J].甘肃农业,2009(6)

[2]林宇彬.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J].工程论坛,2006(5)

[3]李宏杰.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