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口腔医学专业

时间:2023-02-28 15:31:11

导语:在口腔医学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口腔医学专业

第1篇

文科生可以报考口腔医学专业。有的医学院口腔学的招生计划是有文科生的,具体要看目标高校的口腔学有没有文史类的招生计划。

口腔学专业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与预防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1840至1845年间,有些教会医院设立了牙科。通过这些医院的牙科或牙医诊所的活动,将先进的近代口腔医学理论与技术陆续传入中国,促使中国近代口腔医学有了缓慢的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128-02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不断提高,医学信息更新加速,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熟练掌握医学专业英语,已经成为我国医学学生的必备素质[1]。因此,如何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与外界交流的听说能力,从而使医学生具备更强的获取专业知识和所需信息的能力。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2],只有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介绍几种口腔医学英语教学方法,与同行们交流,希望能提高医学生学习口腔医学专业英语的兴趣和教学质量。

一、借助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医学英语的兴趣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在课堂上只重视灌输更多内容[3]。由于医学英语一般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以前“填鸭式”的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不能充分达到教学目的,要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医学英语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首先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环境,因此,教师可借助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FLASH动画、网络[4]、实体模型等,这些方法由于是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系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潜能,使抽象和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和具体,从而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学“龋齿”时,可以先插入牙齿结构图片,再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功能把由浅龋到深髓的过程演示出来,并插入专业英语词汇讲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再如我们讲授“三叉神经”相关内容时,可首先采用解剖图片逼真地呈现神经走行,让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然后用专业英语词汇讲解,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如我们从网上下载有关拔牙的一段短小的FLASH动画和英语视频材料,既能让学生听到地道的美国英语发音,又学到了拔牙各个步骤的专业英语词汇。医学英语涉及大量的专业词汇,本身也比较枯燥难懂,但是有了连续生动的画面,很多抽象难懂的东西就变得形象有趣、生动活泼。这些丰富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专业医学英语的教学显得更为灵活,强化了学生的记忆[5]。

二、病例式教学

教师可基于临床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份简单的专业医学英语临床病例,包括一些具体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如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让学生的学习身临其境。老师可首先提出一些有关病例的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使学生深度理解和加深对专业医学英语的记忆。通过病例讨论分析,教师不再是机械灌输的角色,而是一个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被机械灌输的对象,而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者,从而使教和学双方的能力都发挥出来,最后,教师通过提问或对话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去解决临床问题[6,7],这不仅锻炼了学生对专业医学英语的口头交流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责任感。

三、情景对话教学方法

第3篇

明确组长和组长助理的职责:组长抽签决定选题(教师提前拟定试讲题目,并分两次抽签决定各组试讲顺序),安排组内学生学习分工,组织讨论、解答组内遇到的问题,提名试讲人;组长助理做好组内遇到问题的汇总、讨论记录。明确试讲要点,确定试讲人:提前2周通知相应组别学生试讲内容的要点及大纲要求;提前1周确定试讲人(组长提名,组内推荐)。课上试讲和问题解答:试讲35~40分钟;教师和其他组别的同学对不清楚的内容进行提问,试讲学生进行解答(互助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综合评分:学生和老师对互助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打分,取平均分计入该组每位学生的平时成绩。

二、结果分析

在学期末,对两种教学模式下文理科学生均进行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调查,并使用SPSS17.0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1、学习效果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表1显示,教改班与对照班学习效果在文科生显示有显著差异(p<0.01),但尚不能说明自主互助学习教学模式对理科生的学习效果有差异(p>0.05)。

2、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表2显示,教改班与对照班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在文科生显示有差异(p<0.05),但尚不能说明自主互助学习教学模式对理科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有差异(p>0.05)。

3、合作意识与能力表3显示,教改班与对照班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在理科生显示有差异(p<0.05),但尚不能说明自主互助学习教学模式对文科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有差异(p>0.05)。

三、讨论

本研究显示,自主互助学习教学模式对文科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均比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好;对理科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比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好。这是由于文科生化学、生物等基础知识相对不足,传统教学模式下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有一定困难;而理科生化学、生物等基础知识相对充足,但在教学模式下容易出现懈怠,从而错失部分教学内容,学习主动性较弱。通过自主互助学习,文科生在理科生的帮助下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更加透彻;理科生在文科生的督促下学习主动性有所提高。因此,自主互助学习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在高职高专也具有可行性。

四、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第4篇

【关键词】混合教学口腔医学在线教育

【基金项目】2015年滨州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儿童口腔医学》基于网络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编号:JYKT201524)。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227-01

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的形态,在线教育模式如火如荼的发展,高等教育借助在线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线教学既有显著优势,也存在严重不足,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线教育是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催化剂。事实上,以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學深度融合的混合教学改革正在步入常态化。本研究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基础,在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的“龋病”章节的授课中采用了混合教学的方式进行,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课程特点

口腔医学课程授课包括《口腔局部解剖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儿童口腔医学》等,龋病的章节授课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口腔疾病知识基础,单纯的课堂授课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也很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我们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方法进行专业课程的授课。

二、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

混合教学模式是在多种理论指导下,运用多种教学设备和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课堂面授教学方式与在线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包括多个维度混合,有教学资源的混合、教学工具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交互方式的混合、教学方式的混合和教学评价的混合等。

基于我校口腔医学本科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我们进行了教学资源混合,学习方式混合,教学方式混合和交互方式混合四个方面的尝试。教学资源上借助网络优质课程以及教师自制课程小视频,文档图片以及相关文献;教学方式采用讨论式、病例分析、学习成果展示等。

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混合教学模式的混合要素的基础上,其中要更多考虑混合教学过程的详细设计。本课程教学过程设计为:课前网络资源结合课本及相关文本图片等资源的复合体,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前对课程有个初步的学习认识,并且上课前上交任务单完成情况报告,授课教师根据报告情况进行分析汇总,依此修改和设计课堂组织形式及内容,课堂组织形式以讨论、病例分析及成果展示汇报为主,课后学生根据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写出反思报告,或者反馈报告。每次课后进行课程评价调查。

三、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采用多方位混合式平价:需要结合学生学习考试成绩,评价反馈报告,问卷调查等。

四、讨论与反思

经过教学实践活动,口腔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虽然成绩上反映不显著,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评价效果良好,同学们普遍反映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本课程复习花费时间短,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能力提高了;但是教学对于学生成长的长期影响还缺乏跟踪调查结果。在相关报道中关于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与此教学实施结果相差不大。具体效果概括如下: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

应用混合式教学后,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主动提问和主动寻找资源的同学也略有增加。

2.学生对于教师授课的依赖性明显

应用混合教学之前,学生明显希望教师授课面面俱到,学生依赖教师的授课PPT,课后的拓展也不足;应用混合教学之后,学生们视野开阔了,对于专业知识的获取途径也有了增加,教师授课的PPT等学生明显不再依赖,更多的咨询相关的专业网站,希望老师推荐专业书籍等。

3.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混合教学授课后的测验当中发现,学生对于病例的题型应对起来得心应手,反映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比较灵活和深入,学生的分析应用知识能力有所提高。

口腔医学实施混合教学以来暴露出很多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关键点:

1.混合教学资源的选择整合要根据教学目标,同时需要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的知识储备及接受能力不同,需要尽量准备的更全面和深入,要考虑到部分同学的知识探求欲望比较高,为他们准备足够深入的学习资料或者推荐资料。

2.教学实施除了教师学生的配合之外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协调:包括教学软硬件设备、政策、网络以及完善的方案设计,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并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5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88-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和学校以新的使命和丰富的内涵,也提供了前所未有变革和挑战。在这个复杂多变和富有挑战性的时代,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是大势所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能迅速适应多元文化和能在任意平台上进行无障碍沟通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全球化作为21世纪最显著的标志,其内涵已远远超出经济的范畴,而必将引起包括研究生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变革。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际上已经开始探索各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活动。近年来,我国高校更是积极开拓与国外高校的教育合作,中外联合培养办学促进了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并加强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外联合培养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并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由于中外联合培养尚无统一的模式可循,并且根据各高校合作办学的具体情况不同,中外联合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作为生物医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其生物医学的属性,又与现代科技紧密相连。对比国外的牙学院而言,其特点是首先要进行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培训,在此基础上载进行口腔专业的培训,使得口腔医学的毕业生既有大医学的基础又有临床医学的背景,讲究得是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特点的存在,必然对口腔医学专业的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提出了不同于其他专业的要求。

本文立足于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一般模式,重点关注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优势、区别,遇到的问题以及获得的启示。

一、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内涵及目的

研究生国际中外培养模式,一般指的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根据双方或多方的人才或师资、设备优势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一种模式。这种合作的方式通常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指中、外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第二类是采取“项目”形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三类是中国教育机构没有实质性引进外国教育资源,仅以互认学分的方式与外国教育机构开展学生交流活动[1]。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部分联合培养的研究生“送出去”,即先在国内学习一段时间再送至外方院校继续深入学习,取得学分或者学位。另一部分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则是“留下来”即在国内学习,但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培养模式,并有外方教师授课。

这一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在教育领域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其主要目的如下:

1.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人才培养是学校的第一要务,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学生。因此,我们关注研究生为主要目标的方方面面的国际合作,将人才培养放在国际坐标系中思考定位,使培养出的学生具备适应国际竞争的能力,懂得国际竞争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新形势下的一代“骨干”之才。

2.中外联合培养能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加快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促进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中国教育供给的多样化,进一步满足社会重大需求,热点需求,国际化需求,力争提供高水平、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资源与服务[2]。

二、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优势和不足

在二十年来,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仍然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之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国际合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尤其是近两年来,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的国家公派项目,以及各大高校与国外著名高校的自主合作项目都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充分说明了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采用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国外的研究生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上,教师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开发其创造力和学习潜力。而且,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讨论,课堂上讨论形式将会明显增多,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国外的教材含有大量案例以及一些需要学生深入实践调查的课题,这些课题的完成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2.有利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实施,可以引进新的专业学科和原版教材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互相流动、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加快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3.有利于国际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迫切需要大量熟练掌握先进理论和专业技能、并且了解其他国家国情、法律和文化的高级人才。中外联合培养模式都是培养这种人才的有效途径[3]。

然而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目前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善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相关法律政策的滞后[4].

改革开放以来,原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就中外合作办学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中外有关管理办法规定,与1993年6月30日下发了《关于境外机构和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对中外合作教育作了充分肯定,并对合作办学的范围、类别、主体、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原则做出相应的规定。1993年下半年,原国家教委开始着手拟定《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经过一年多时间上下讨论反复修改,最后形成了《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并于1995年1月26日正式颁布实施,就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和必要性应遵循的原则、合作办学的范围、主体及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度、办学机构的领导体制、发放证书及外国文凭、学位授予等问题都作出明确的规定。从《通知》到《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都是中外合作办学出现问题后才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缺乏前瞻性和全局性。直到2003年9月1日才颁布实施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它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对于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条例》的内容多是原则性的,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与管理上随意性大,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指导。这说明我国教育的立法相对滞后,并且执法落后于立法,在实际操作中外联合培养的过程中,不断遇到中外双方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情况。

二是相关评估机构和评估体系的缺失。

由于政策和法律的落后,有关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评估方式也存在欠缺。对高等学校中的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目前只有针对“对授予境外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04年对授予境外学位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机构下发了《关于2004年对授予境外学位合作办学项目进行合格评估报送材料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合作办学单位首先提出申请,然后专家组对评估对象将采取审阅材料、结合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评估。而对于现在普遍的“2+1“、“1+1”(境内几年学习加境外几年学习,授予境外学位)模式,并没有涉及。但是,事实上,在目前的高等学校中中外合作办学授予学位的比例只是一小部分。如何对于大部分的合作办学进行审批后的后续监管、评估还是一个空白。由此可见,目前对于研究生培养中的中外联合培养工作的评估还是处于准备阶段。

三是在培养过程中的文化交流的冲突对研究生德育的影响[5]。

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相互碰撞、矛盾与融合成为必然,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更是如此。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外联合培养开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培养优秀的爱国主义人才。因此在中外联合办学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在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国外德育的优秀之处,提高我们的德育质量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照搬,应客观分析和采用。

三、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工作中的问题和启示

1.口腔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但是目前我们的联合培养多局限于理论方面,即学生在国外接受的是科研方面的培养,较少进入临床领域。但想要获得口腔医学研究的长足发展,仅仅只有受理论方面的培训的研究生是不够的,应该在与国外院校的协商中,争取更多临床项目的联合培养。

2.在中外联合培养中,语言是重要的工具也是障碍,尤其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医学而言,其相关的词汇,无论是在哪种语言中都十分复杂,这对于参与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我们依然要坚持发展口腔专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支持下,一大批掌握口腔医学国际先进理论和技术的人才将近进一步推动我国口腔医学事业。

参考文献:

[1]杨金丽,李怀祖,汪应洛.开展中外联合办学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4):41-42.

[2]殷琪,李宇红.扩大中外合作办学促进学生国际培养[J].合作与交流,2006,(2):35-36.

[3]马方来.国际联合培养学生就业优势分析[J].高校研究与评估,2007,(9):33-34.

第6篇

一、两个专业的培养及就业发展方向

(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及就业发展方向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相关专业,如口腔修复工艺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医学美学、口腔材料学等课程。理论课占总学时的1/3,实训课占2/3,主要强调“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义齿加工厂、医院义齿加工制作室等,制作各种义齿、修复体,主要工作对象为“模型”。

(二)口腔医学专业培养及就业发展方向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也学习口腔相关专业,但侧重点不同,如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解剖学、口腔病理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医学美学、口腔药物学、口腔预防医学等课程。理论课占总学时的2/3,实训课占1/3,主要强调“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基层医院、口腔诊所、口腔专科护士、口腔医师助手、口腔导诊、口腔材料销售等,主要工作对象为“病人”。

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矛盾

(一)专业认识

填报志愿时,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不甚了解,以为是学习口腔临床,将来在医院做口腔医生。进校后得知未来工作岗位是义齿加工企业,心理落差较大,专业思想不稳定。由于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不够,一些学生进校不久就申请转专业。为稳定学生情绪,学校在对学生专业认知教育失败的基础上同意了部分学生的转专业申请。我校口腔医学专业于2011年获批开办,但很快出现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集体要求转入口腔医学专业的现象。对专业认知不足也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矛盾的重要原因。

(二)就业思想

一般而言,社会对技术类岗位存在偏见。在古代“,技”被认为是下等人从事的行业,这一点从口腔技术专业受到冷落而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受到热捧的现象即可看出。到义齿加工企业被认为是到企业“打工”,是弱势群体。因此大多数本应走义齿加工方向的学生,却执意选择口腔临床方向。然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之路也不易,最大的障碍是他们不能参加卫生资格考试,无口腔执业(助理)资格证。从卫生法规来说,这属于“无证行医”,一切医疗行为需在口腔执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独立操作,也不能独立创业,必须与有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师合作,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独立性及经济收入。因而部分口腔医学技术学生选择重新参加高考,报考口腔医学专业回校重读3年,仅仅只为取得参加卫生资格考试的资格,为自己的行医之路走向正轨而不懈努力。往届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经过种种努力,仍未取得合法行医资格,虽然他们经过多年的口腔医疗临床经验,自身诊疗能力逐渐提高,但没有行业的合法认证,其中有60%仍在举步艰难地“无证行医”,25%改行,5%待业,当然也不乏10%的成功者。据可靠资料显示,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约90%需要在大城市工作。但这些毕业生存在不愿远离家乡就业的思想。我校生源主要是贵州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素有“百节之乡”的美名,几乎每个月都有2到3个民俗节日,这些成为牵动学生思乡情绪的因素。而口腔义齿加工企业大多在沿海一带发达城市,生活压力大、工作环境差等因素也使学生不愿远离家乡,宁愿低薪甚至改行就近择业。

三、就业矛盾的结果

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无证行医”,集体要求转口腔医学专业的压力之下,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于2012年停止招生,全面开办口腔医学专业。由于招生数量以及群众对两个专业认识的偏差,民众普遍认为口腔医生是光鲜的职业,社会地位高;口腔修复工是技术工人,社会地位低,导致大部分学生报考口腔医学专业,这样在未来势必会导致口腔医生过剩,而修复工短缺的局面出现。

四、解决方案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和口腔医学专业同属口腔行业,都是社会的重要行业。只有两个专业协调发展,才会使口腔行业发展壮大。为了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未来更好的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国家政策支持

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显示,口腔修复医师与口腔技师比例应达到1:2才能保证修复体质量。而从我校情况来看比例不到9:1。义齿加工企业缺乏人才,为满足企业的运转,从社会中招聘低学历非专业人士通过简单培训或“师传身教”的方式上岗,这大大降低了口腔修复质量,形成行业的恶性循环。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应规范义齿加工行业准入标准,减少非专业人士进入口腔技师行业。这样也可降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心理不平衡感:非专业人士“报到入行”,而自己大学3年才能入行;非专业人士入行早,年纪比自己小,经验比自己足,工资甚至也比自己高。同时,制定行业评价标准,同工同酬,增加行业价值感与荣誉感。

(二)社会行业岗位认知宣传与教育

我国民众对技术类岗位存在偏见,而在西方国家,技术类岗位是受到重视与尊重的,这从技术类人员的薪资就可以看出。社会要加强对技术类岗位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大众对“技术”的认同感,只有认同,才会有尊重。同时,企业也要改善技术类人员的就业环境,关心他们的生理、身心健康。

(三)学校专业建设与教育

学校应明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办学方向,人才发展方向;合理设置适应当今义齿加工行业的课程,制定相应考核方案,转变教学思想,推进“学”与“做”并行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摒弃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呆板模式,提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要加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宣传与教育,增进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择业意向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态度等,从长远角度来看,甚至影响该专业的远期发展。

(四)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第7篇

>>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本教材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PBL教学模式探索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引进国外教学理念和资源加快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索 高职院校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规划建设探索 高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高职国贸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思路探索 高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调研分析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管理研究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浅析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高职电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初探 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生厌学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卢飞跃.高职玩具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2).

[3]王学东,李贤彬,刘庆华等.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4]周建.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

第8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义齿加工;毕业生;就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83-03

自开办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以来,学校一直受到这样的问题困扰:每年数以百计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岗位,但义齿加工行业每年大量的人才需求仍然无法满足。是何原因导致大部分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没有选择到义齿加工行业就业?自2010年我们开始追踪调查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义齿加工企业和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一、现状展示

(一)义齿加工企业口腔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生不足三成

所调查的7家义齿加工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义齿制作岗位)有1334人,其中口腔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生37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8.19%,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为中小学毕业后通过短期培训或通过“师传身授”的方式学习上岗,有少数技术人员为其他专业转行经过岗前培训上岗。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资格管理混乱,行业准入制度不规范

376名口腔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生中具有国家相关机构颁发的专业资格证者345人,其中获得口腔技师资格证者7人,口腔技士资格证者8人,口腔修复工资格证者205人,牙齿模具工资格者128人。技师证及技士证因为符合义齿加工企业对从业人员资格的要求,容易得到企业的认可;而口腔修复工及牙齿模具工资格证形同一张白纸,原因是这些资格证的含金量并不高,资格认证时考核的内容并不实用,不符合企业“以技能论英雄”的要求。同时国内实施认证的与义齿加工岗位相关的工种――牙齿模具工、口腔修复工及口腔技士(师)之间的工种定位、职能要求的区分不明确。所以7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工种等级认证,企业内部承认,与工资挂钩。

(三)义齿加企业人才缺口大招工难

7家义齿加工企业人员年流动率平均达到46.5%,其中流动最大的是口腔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生,达到64.6%。加上业务的扩展,7家义齿加工企业每年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为500多人。

(四)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

自2001年开办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以来,我校共培养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858名。除了在所调查的7家企业就业的45人外,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其他义齿加工企业就业毕业生不超过10人,在义齿加工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仅占该专业毕业生总数的6.41%。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定位主要是义齿加工企业的义齿制作岗位,而从调查结果看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岗位是口腔临床治疗(52.32%)、行政事业单位(13.28%)、销售行业(22.55%),在这些岗位就业的毕业生占88.15%。愿到加工厂实习的学生少,去加工厂实习中途转向临床实习的学生较多,留在加工厂工作的毕业生在厂里工作的时间不长。这与企业招人难形成一对平行的矛盾。

对曾经在义齿加工企业工作现已经离职转行或现在仍在义齿加工企业工作但近期有转行想法的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1%的人认为在这一岗位工作前途渺茫;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一岗位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自主时间少。他们转行的原因中,家人不支持的有92%,自己不喜欢的有56%,不愿背井离乡的有85%。

二、结论和原因分析

义齿加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尤其是具有口腔技士或技师资格的高素质口腔技工人才紧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愿到义齿加工企业就业的人数少且不稳定。这个问题亟待国家相关部门、义齿加工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及企业共同协作研究对策,予以解决。

(一)义齿加工行业发展滞后于口腔临床医学

我国第一个牙医学院――华西协和大学牙医学院1917年成立至今已近百年,自我国1992年初增设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至今仅20余年,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于2004年才正式设立。目前,我国口腔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已经较为完善,但是义齿加工行业的专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较为混乱,虽有口腔技士(师)、牙齿模具工、口腔修复工的资格认证,但是工种定位和资格认证均比较混乱。

(二)社会对技术类岗位存在偏见

在古代,“技”被认为是下等人从事的行业,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受到冷落而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受热捧的现象可以看出这一思想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到义齿加工企业工作被认为是到企业“打工”,在义齿加工岗位工作的人被视为“打工者”,是弱势群体。

(三)行业管理制度不规范,企业管理制度弊端多

由于义齿加工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而国家对此行业的管理制度未完善,行业准入制度不规范,专业人员缺乏严格的执业资格管理体系,义齿的质量检测标准尚未形成,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从业人员无学历、低学历的情况相当普遍。导致不规范的义齿加工企业涌现,义齿加工质量良莠不齐,造成企业间混乱的不良竞争局面。由于企业管理人才缺乏,义齿加工成本的恶性竞争,再加上人才流动性大,使得企业在人才的培养上投入不足,员工的待遇差、工作时间过长,加班得不到补偿,各种权利得不到保障,企业文化娱乐生活单调,员工发展空间甚小,缺乏幸福感。

(四)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与专业设置规划不协调

教育部在《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明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可以到义齿加工行业的修复技工岗位及口腔临床治疗岗位就业,但国家尚无对毕业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临床治疗岗位工作的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只能同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毕业生一样参加口腔技士(技师)、牙齿模具工、口腔修复工的职业资格考试。

(五)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明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的多向性,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亦为了兼顾不同发展方向,导致了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基于临床和技工两个方向的,这让教师实施的教学活动处于尴尬之境,使得义齿加工技术人员缺乏正规、系统的口腔技师基础教育系统,缺乏规范的技术培训。

三、问题解决对策

国家相关部门应理顺口腔医学及相关专业相互关系,明确办学方向,完善办学体系,完善口腔医学相关行业的准入管理制度,加强对义齿加工企业的管理,规范义齿加工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制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临床治疗岗位的执业资格认证制度。义齿加工企业应逐步探索、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待遇,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教育行政部门应探索现实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避免教学单位为了通过评审而走形式主义路线,使教学改革成为空口号。职业院校应该实行教学去行政化,通过资格认证、行业的准入制度来引导教学的方向。职业院校应该从教学作息制度、教学内容、教材使用、教学活动形式等方面彻底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不玩文字游戏。

参考文献:

\[1\] 王蓓,杨素贞.我国与日本口腔技工教育模式比较\[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1999(3).

\[2\] 赵铱民.我国口腔修复工艺学的现状及问题浅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

\[3\] 李艳华,冯桂芝.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施――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

第9篇

【摘 要】针对口腔实训室仿头模塑料牙在口腔实训中的不足,自行研制了一套与仿头模配套使用的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应用于2012级口腔医学专业1~4班学生的实训,探讨自制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实验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45-02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基层岗位能力导向的口腔专业课程一体化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编号:604)、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的制作与运用”(编号:586)、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改课题“口腔内科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0JG05)的科研成果。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口腔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将购买的成品塑料牙模型或自制离体牙石膏模型(将拔除后的牙齿按照牙位放入阴模用石膏灌制成的模型)固定于仿真头模上进行牙体技能训练,虽能较好地模拟患者的口腔环境,缩短学生的实训操作与临床操作的差距,提高实验教学的实用性,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现有牙体模型在口腔实训中的不足

我国大多数口腔院校正在使用的成品塑料牙模型,牙齿多为实心的树脂牙,无髓腔和根管,在模型上只能进行如牙体预备、龋洞预备等简单的操作,且与真实牙齿的硬度存在很大的差别,学生对操作力度的把握不准;也不利于学生模拟临床用涡轮机进行牙体开髓、拔髓、扩管等根管内操作,严重局限了学生的技能训练项目;且模型不可重复利用,价格昂贵,增加了实验操作的成本,一般普通院校承担不起,不能推广使用。对于教学经费有限的高职高专院校,实训室虽然配有口腔临床模拟教学系统,但是很少使用,仍然喜欢采用传统的离体牙石膏模型进行各种训练。虽然离牙体是真实的,可以进行龋病预备、牙体修复预备及根管内的各种操作,但石膏缺乏弹性,不透明,不能模拟临床操作过程照X牙片,且每副石膏牙模型只能使用一次,一旦离体牙使用完毕,需要重新灌制离体牙模型,灵活性较差。

二、自制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的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湖南医药学院口腔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成品塑料牙模型和离体牙石膏模型的优点,自制了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并用于口腔专业课程一体化实践教学,大大节约了实验操作成本,也提高了口腔实践教学效果。

1.自制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

(1)材料准备。硅橡胶阴模灌制模型、石膏、烧杯、玻璃棒、调拌刀、橡皮碗、振荡器、压榨器、分离剂等;制作于牙龈及牙槽骨的PX-511透明软橡胶,制作底座的透明亚克力树脂等。

(2)离体牙模型制作。①离体牙处理。选择结构完整、形态典型的离体牙,以稀释5倍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每次5d,重复4次,再放入3%双氧水中浸泡2d后用流水冲洗,晾干,按牙位分类、备用;②将离体牙倒植入硅胶阴模。将备用的阴模、离体牙涂好分离剂,按照牙的解剖形态和牙位倒植入硅胶阴模,每副模型插入28个离体牙,其中前牙12颗,前磨牙8颗,磨牙8颗;③牙龈及牙槽骨制备。将PX-511透明软橡胶A液和B液按照10:7的比例放入真空机中约3分钟,真空后,不时搅拌A液使之脱泡5~10分钟。然后将B液导入A液中并搅拌30秒,迅速将混合液浇入插好离体牙的硅胶阴模中,在70°C下加热30分钟后,将模型从阴模中取出,获得离体牙模型;④模型底座制作。按照已做好的离体牙模型大小, 将红色蜡片烤热围在离体牙模型的外周制作底座初步模型, 并将其装入型盒中,采用装盒的方法,调拌石膏将其包埋,用石膏压榨器加压待干,30分钟后石膏凝固,然后加热型盒,开盒取出融化的塑料,即得到了底座阴模。然后将分离剂均匀涂在底座阴模上,待分离剂干后,将亚克力树脂材料按说明书上的比例调制并用玻璃板充分搅均匀,60°C水浴加热30分钟,沿玻璃棒缓慢注入底座阴模内,插入与口腔实验室仿头模配套的螺帽。最后关闭型盒,注意要用力均匀,放置在石膏压榨器上加压, 60°C下加热1小时后冷却,待亚克力树脂完全硬化后开盒,取出透明底座;⑤磨光修整离体牙模型和底座的锐利部分,完成整个离体牙模型和底座的制作。

2.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的实践应用。

(1)实验对象。将湖南医药学院2012级口腔专业1~4班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三种模型进行实践练习。实验组将自制可摘离体牙透明模型安装在仿头模上进行操作练习,对照组一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将离体牙石膏模型固定于仿头模上进行操作练习,对照组二将成品塑料牙模型安装在仿头模上进行操作练习。

(2)实践练习内容和方法。三组实验项目相同,按照基层岗位能力导向的高职口腔专业课程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将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操作循序连贯,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综合实训模块,设计成3个综合实验:① 以前牙外伤为主的疾病:按顺序依次完成上颌右中切牙 Ⅳ类洞型制备、树脂充填,然后进行根管治疗,最后进行烤瓷桩核冠的牙体预备、修复;②以磨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炎为主的疾病, 如先完成左下第一前磨牙 I或II类洞的制备充填 ,然后进行根管治疗,最后进行铸造全冠的牙体预备;③ 以牙周病为主的疾病,在整副模型上进行牙周夹板固定。

(3)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两个方面。教师对学生评价(即考核)的内容和方法,主要由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现场问答三部分构成,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及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见表1)。学生自我评价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掌握、口腔临床技能操作和素质的培养三个大的项目和10个小项目(见表2)。

(4)讨论。在本研究中,将湖南医药学院2012级口腔专业1~4班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在自制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上进行操作,对照组一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离体牙石膏模型上进行操作,对照组二在成品塑料牙模型上进行操作练习,三组开展相同的三个综合项目:以前牙外伤为主的综合实验、以磨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炎为主的综合实验和以牙周病为主的综合实验。通过教师对学生评价,发现实验组学生在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 模拟临床情景程度、 激发学生主动操作程度、医患意识的培养 、综合能力培养、现场回答方面的积极性方面,实验组学生优于传统对照组一和塑料牙操作对照组二的学生(p<0.05);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在操作原理掌握程度、 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模拟临床情景程度、激发学生主动操作程度、医患意识的培养、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好于传统模型教学和成品塑料牙教学(p<0.05)。由于自制离体牙透明模型采用软而透明的牙龈材料、完全模拟了临床牙龈的质地和颜色, 在牙体预备和牙周夹板固定等实验中,可增强学生的医患意识、大大地激发学生主动操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自制牙龈材料透明有弹性,且对X光不阻射,学生可以在直视下进行根管预备、根管充填和牙体预备实验的临床操作,随时进行X照射,及时了解根充的程度和效果,给学生增加了自我评价根管预备、根管充填、牙体预备效果的机会,促使学生针对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实验的步骤、规范性、注意事项并加以改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自制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中的离体牙在使用时可插入牙槽窝,用完后从牙槽窝中拔除,下次实验时又可重新插入新的离体牙,这样由于底座可反复使用,大大节约了实验操作的成本。

总之,自制离体牙透明模型具有很多优点,运用它进行教学,其效果优于传统模型和成品塑料牙模型教学,但也有一些缺点,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将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乃玲,等.仿真(塑钢)牙和离体牙在口腔修复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比较[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2,(10).

[2]罗化冰,王树阳.仿头模口腔修复实验教学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4).

[3]周学东,等.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5).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