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国际数学论文

时间:2023-02-28 15:31:11

导语:在国际数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国际数学论文

第1篇

1.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改革探索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院校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授课,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也可以借鉴此方法,将各类果树的栽培管理分设成不同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动手栽培管理各类果树,从而真正熟练掌握各类果树的栽培技术。

2.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理念。

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虽借鉴了目前各类职业院校应用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但也有自身的特别之处,主要体现在教师给学生设计布置了任务后,每个任务都是既有理论知识的反复巩固,也有工作技能的师生同步实操强化训练,更有师生共同的评价与进步。特别突出的教学理念是师生同步实操工作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工友环境中,使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减少压力,从而熟练掌握果树栽培的技术方法。

二、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应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的具体过程

(一)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的任务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处处体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所以教师的主导性要首先体现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任务设计的精彩与否也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同时也要兼顾专业教学的需要、课程本身的需要、社会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综合以上,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任务设计如下。整门课程的教学知识点可以设计为一个大的综合性任务:高级技能型果树工的培养训练,教师对高级技能型果树工(即学生)培养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果树栽培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栽培管理技术的掌握,那么教师则可以根据培养训练内容要求结合校内果树品种资源及授课时间设计出若干个子任务,即:若干种南方不同类别果树的栽培管理,使学生在栽培或管理若干种果树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果树栽培的技术措施,同时将果树栽培基本知识的学习穿插于若干个子任务当中进行学习。

(二)教师教学及学生训练过程

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将课程总任务利用任务单的形式下达给学生,并向学生详细介绍整个任务完成过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二次课开始进入子任务的完成。每个子任务可设计为6学时,第1~2学时的初始内容即为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单,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根据任务单内容与要求讨论、交流本任务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对第3~4学时将要动手实操的任务工作步骤进行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讨论修正工作步骤。为加深学生对本任务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在1~2学时结束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本任务的理论知识点及3~4学时的实操工作步骤整理记录于本课程专用的工作任务记录本上规定的表格内。第3~4学时课上,教师对本任务重点要培训的工作技术方法进行实操示范后与学生同步进行工作过程操作。在师生共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随时讨论、点评、修正,直至实操工作任务完成。第3~4学时结束后,同样要求学生对实操过程记录于课程专用工作任务记录本上规定的表格内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在第5~6学时课上,师生共同对照工作任务记录本记录的理论及实操内容进行回顾、讨论、评价,并对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工作步骤进行重点讲解,最后,学生需将本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自身的不足及优势进行记录。

(三)学生考核

1.考核体系构成。

本课程学期结束后,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从整个学期完成每个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出勤情况、工作任务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工作任务实操过程、期末考核等几方面进行。其中,学生出勤情况占考核总成绩的10%,工作任务理论学习课堂表现及课下记录情况占30%,工作任务实操过程表现及课下记录情况占30%,期末理论考核占30%。

2.考核依据。

考核体系构成要素的依据为:学生考勤记录表,学生课堂表现记录表,课下的工作任务记录表,期末理论考试卷。

三、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效果

第2篇

加快数字化进程,实现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目标

针对现代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数字化需求,学校应加快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改革。通过临时招聘、严格符合等方式使现有纸质文档学生学籍尽快实现数字化学籍档案。同时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需求对软硬件系统进行完善。目前,我国普遍应用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软件较多,不同学校、不同地域教委的规定也存在差异。其造成了数字化软件系统以及信息存在不同。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国教育机构还应加快数字化档案管理软件的评测。以统一的软件使数字化信息档案更加便于管理与利用,促进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注重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组织架构的改革,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针对现代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需求,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应加快管理组织架构的改革。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特点实现管理架构的优化,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学校应对学生生源情况、档案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读学生档案管理数字化需求进行探讨。确定学籍档案工作内容及目标后,分析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组织架构需求以及人员配置需求。通过完善的基础分析与评测,确定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要求,以此为基础进行组织架构的建设以及人员的配备优化。

针对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需求进行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有别于传统纸质文件档案管理,因此,其管理体系以及管理内容也有着很大的区别。针对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需求,在学生学籍档案数字化进程中还应加快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以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需求为基础,以学生学籍管理特点进行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改变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方法以及管理重点,以数字化档案管理需求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目标的实现。另外,针对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特点,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中还应注重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以数字化档案管理需求为基础,以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特点为重点,针对原有管理制度中的不适用内容进行改革。从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入手,实现科学的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

针对现代学生学籍档案管理需求强化人员素质

针对现代学生学籍档案管理额需求,学校领导应重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并加强教职工档案意识的强化。将学生学籍档案建设与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开展持续的管理。落实人员、经费及设备,优化人员架构。针对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需求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以及计算机运用能力。根据学校所采用的数字化档案管理软件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同时,建立内部档案信息网络、强化数字化学籍档案的信息备份,以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强化学生毕业后的转档管理,保障学生学籍档案的安全

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中,学生毕业后的转档工作是档案管理中的重点与难点。学生毕业的转档时间集中、工作量大的特点。以往这个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多采用多人员参与的方式进行康,但是这样的方法极易造成档案的丢失或错乱。为了保障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质量,应积极利用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开展毕业后的转档管理。并利用不同学校间开学时间的差异进行档案转档,以此促进档案管理目标的实现。针对现代学籍档案内容需求,各院校还应加快学生学籍档案内容的丰富,针对学籍转档需求以及内容需求进行学籍档案管理。

第3篇

关键词:化学灌浆无公害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盐酸性水玻璃化学灌浆泵

1我国化学灌浆技术发展成绩

化学灌浆(ChemicalGrouting)是将一定的化学材料(无机或有机材料)配制成真溶液,用化学灌浆泵等压送设备将其灌入地层或缝隙内,使其扩散、胶凝或固化,以增加地层强度、降低地层渗透性、防止地层变形和进行混凝土建筑物裂缝修补的一项地基处理和混凝土修补技术.即化学灌浆是化学与工程相结合,应用化学科学和化学浆材解决地基和混凝土缺陷处理(加固补强、防渗堵漏),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或借以提高工程质量的一项工程技术.随着化学灌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己成为现代工程中颇具特色且不可或缺的一项先进技术

国外化学灌浆最初是适应于地基处理和采矿业发展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其可靠性得到公认并被广泛采用至今己有80年以上的历史.我国的化学灌浆技术应用与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有自已的独创.如果以1953年在佳木斯等地采用碱性水玻璃进行化学灌浆算起,也才只有50年的历史五十年来,我国在化学灌浆技术这个小领域取得了成绩[3],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化学灌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已成为我国现代工程技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国外有的常用化学灌浆浆材品种,我国基本上都已开发出来(如环氧[1]、甲凝、丙凝、丙烯酸盐、酸性和碱性水玻璃、水溶性、非水溶性和弹性聚氨酯、脲醛树脂、铬木素等)

(3)化学灌浆浆材品种开发中还有一些独创.如甲凝、弹性聚氨酯,甲氰凝和环氧—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等互穿网络灌浆材料

(4)化学灌浆设备的研制开发已基本能适应和满足国内化灌工程的要求[8].如化学灌浆泵、灌浆阻塞器、密闭配输浆装置和各种封缝材料等.

(5)化学灌浆技术已在国内水电(大坝、堤防、水库、电站)、建筑(地上、地下、人防)、交通(公路、铁路、隧道、桥梁、港口、机场)和采矿等四大部门得到推广应用

(6)化学灌浆技术应用已解决了许多工程难题,取得良好的效益.以水利为例,如三峡[4]、葛洲坝、龙羊峡、丹江口、陈村、凤滩、万安等水利枢纽都是采用化学灌浆技术解决一些工程技术难题的典型例子

(7)化学灌浆已从工程完建后的应用,发展到工程兴建前设计中就采用.如三峡化灌帷幕预计15000米,化灌加固地基预计3000米

(8)化学灌浆技术在一些方面已具国际先进水平,如青海龙羊峡大坝采用中化798环氧浆材处理G4伟晶岩劈裂带和三峡大坝采用CW环氧浆材处理F1096软弱夹层及断层破碎带的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技术均堪称国际上处理低渗透性软弱岩土地层的先进技术

(9)化学灌浆理论上也有一些突破和创新[6][7].如浆液扩散半径的计算理论、浆液湿面粘接理论、减低浆液毒性的拮抗理论、浆液吸渗理论等

(10)化学灌浆技术出版物取得丰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己出版专著十余部.包括水利学报、水利水电技术、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长江科学院院报在内的全国132家科技期刊都选登化学灌浆的研究论文.近5年选登的论文就有200余篇

以上十个方面成绩,足以说明我国化学灌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水平.此外,全国研究化学灌浆技术的工程科技人员已成立了中国水利学会化学灌浆分会,现挂靠在长江科学院.追溯到1968年,学会己举行过16次学术交流活动,出版了7部论文集,这些学术活动对推动我国化学灌浆材料的研发和化学灌浆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

2.化学灌浆技术近期发展展望

我国化学灌浆技术近期应在前50年的基础上更具活力的继续向前发展,而无公害、耐久性好、适应工程各种苛刻要求且价格低廉的化学灌浆浆材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化学灌浆技术的研究、改进和提高;化学灌浆设备、仪器生产的定型化、系列化、成套化、标准化和环保化及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等必然是其发展方向

2.1.无公害浆材的开发

(1)无毒催化剂的研制.环氧树脂浆材粘接强度高、稳定性好,因此是固结灌浆最常用的浆材.该浆材毒副作用主要来自所采用的固化剂和溶剂.在过去的近20年中,对环氧浆材胺类固化剂的降低毒性研究己取得一些成果,国内生产出商品名为T31、810、X-89、CD等毒副作用较低的一批改性胺类固化剂,对环氧浆材的推广应用起了较好作用,今后还应朝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2)无溶剂型浆材的开发.环氧树脂一般粘度都较大,制成化灌浆材一般都要添加有机溶剂,但很多有机溶剂不但气味难闻,而且具有毒副作用(如糠醛),添加后往往会产生环境问题.因此,人们在研究无毒副作用环氧固化剂的同时,也展开了无溶剂型环氧浆材的研制.无溶剂型环氧浆材的研究将得益于环氧树脂工业的发展,国内一些化工厂生产的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粘度仅为20-25mPa.s.,这对今后无溶剂环氧化灌浆材的发展开辟了较好的前景.除此之外,把丙烯酸酯等树脂开发成无溶型浆材己呈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值得努力探索

(3)水做介质的化灌浆材的研制.水做介质,不用有机溶剂,对化灌浆材的无公害化是很有益的.过去已开发了LW、HW等为数不多的水溶性聚氨酯浆材,今后对水溶性浆材应放开视野,相信在有机或无机水溶性浆材开发和应用上将会呈现出较为理想的进展

(4)某些已有浆材改造的研究.1974年,日本曾因使用抗渗性好的丙凝化灌浆材污染水质,引起饮水中毒事件而宣布禁用丙凝.之后,具有丙凝相似性能的丙烯酸盐浆材得到发展,但其主要成分丙烯酸镁仍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而科技工作者采用拮抗原理,在丙烯酸盐浆材中加入钙盐和适量的某种拮抗剂,却使其毒副作用下降到仅为丙凝的1%,成为实际无毒浆材[12].这个例子说明,我们可以探索通过对己有的某些化灌浆材进行改造,降低毒性,达到可使用标准

2.2.对工程各种苛刻要求相适应的浆材开发

(1)新型高亲润、高渗透性化灌浆材的研究.虽然目前我们已有了一些高渗性的化灌浆材,解决了不少工程难题,但所用溶剂和固化剂多半都有毒副作用,不适宜环境标准,对工程地基微细裂隙、断层破碎带和泥化夹层及混凝土微细裂隙的处理仍有探索新型高亲润、高渗透性、无毒副作用化灌浆材的必要.这很大程度取决于表面活性剂和活性稀释剂体系的研究改进

(2)弹性化灌浆材的开发.在工程伸缩缝止水和混凝土活缝、变形缝补强灌浆中需要具有弹性的化灌浆材.过去虽说也有一些开发,但必竟质量还不够高.今后除应加强对已有弹性环氧和弹性聚氨酯等浆材提高质量和消除毒副作用方面的研究外,更为重要的则是加强对能赋于环氧树脂弹性的固化剂的开发研究[11],从而适应建设工程之急需

(3)快速固结浆材的开发.这里指的是浆液粘度又低,固化物性能优异,且固化时间可控制在几十分钟或几小时以内的浆材的开发.采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或新型活性稀释剂和开发应用能促使环氧树脂快速固化的新型环氧固化剂应能解决此课题.3.耐久性浆材的开发

耐久性概念含意较广,它包括耐水、耐酸碱、耐候、耐紫外光、耐冻融和干湿循环、耐磨蚀、耐微生物作用(霉)等方面,耐久性浆材的开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1)通过对合成树脂的接枝或相嵌共聚合反应,使化灌浆材中所采用的树脂具备我们所要求的一些耐久性特性

(2)注重互穿网络复合化灌浆材的研究.如己有的MU无溶剂浆材系丙烯酸酯--聚氨酯的复合[2]、PU/EP水下化灌浆材系聚氨酯—环氧树脂的复合[10],他们都是互穿网络复合化灌浆材.由于两类树脂复合及其互穿网络结构,这就赋予他们超越任何单一树脂组份的优良性能,值得深入研究

(3)加入钠米材料对己有浆材进行改性.环氧树脂加进纳米材料改性的化灌浆材研究项目已获得水利部基金资助,从现己拿出的初步成果来看,该项研究将会提升环氧浆材包括耐久性在内的多方面性能

2.4.价格低廉的浆材开发

(1)水玻璃浆材的改性.水玻璃浆材是化学灌浆史上最早使用的化学灌浆浆材,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化学灌浆浆材之一.究其原因除该浆材具有无毒、粘度小、可灌性好等优点外浆材价格较低是个重要因素.该浆材不足处为凝胶时间调节不够稳定、凝胶强度很低和凝胶稳定性较差,金属离子易脱溶等,现多半用在临时或半永久工程中.因此今后对其改性工作应着重在提高强度和耐久性方面做研究.加入某些活性物质进行改性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2)纸浆废液的无害化浆材开发.纸浆废液做成化灌浆材价格较低.将该废液中加铬类催化剂便可制得现称为铬木素的该浆材.因铬类催化剂中六价铬离子有毒,该浆材大家不敢用.故随后开发出多种无铬催化剂的高强木素浆材,今后应对其进行提高性能研究,以便推广应用

以上四条主要集中在无公害、多用途和耐久性浆材研究、开发上,至于浆材的定型化、系列化、标准化当然是化灌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这里就不赘述

2.5.化灌技术的改进、提高和创新

已有化灌技术的总结、改进和提高研究.前已叙述了在过去的50年中,我国有包括水电等大量的建设工程应用过化学灌浆技术,有许多采用化灌解决工程难题的典型经验,其中有些已有初步总结,如复合灌浆技术等;有些则尚待总结,如化灌的密闭传输、自动记录、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技术等.不管过去有无总结,现有的化灌技术都需要从事化灌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与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改进、提高,并能有所创新

2.6.化灌设备仪器的系列化、成套化、标准化和环保化

(1)高性能化学灌浆泵的系列化、成套化和标准化.高性能化学灌浆泵是实施化灌作业的主要设备,国内有多家研究所和小企业能研制和开发,但都只能小批量生产或试生产.今后应定点、定型生产,并向产品的系列化、成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以方便推广应用化灌技术

(2)化学灌浆自记仪的研制.化学灌浆自记仪的研制可有效地避免人工记录难免出现的一些差错,将对提高隐蔽工程中的化学灌浆质量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并使化灌数据分析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化学灌浆自记仪在技术原理上与己有的水泥灌浆自记仪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已有几套研制方案,但还未见样品问世,很需要加快研制步伐,以应工程化灌监理之急需

(3)密闭式传输浆设备的研制.现己研制出的一些设备要满足环境标准要求,保证安全生产

(4)现有产品提高质量研究.国内生产的一些化学灌浆设备仪器在加工精度和质量上与国外同类型产品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会有大量改进和提高工作需要去做

2.7.化学灌浆行业标准、规程、规范的制订

化灌施工具有隐蔽性特徵,各行其道搞施工必将出现很多问题,甚至会形成工程隐患,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然而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全国性行业标准和化灌施工规程、规范,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应立即着手进行制订.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给于大力支持

第4篇

关键词: 美国文学课程 多媒体技术 教学改革

一、引论

近年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这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命力。21世纪已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教育技术时代,互联网也随之成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大宝库。多媒体形象、直观、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同时能加大课堂教学容量,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美国文学的积极性。

二、制作幻灯片介绍作家、作品信息

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中,PPT是应用广泛的创作工具软件之一,它提供了历能强大的创作工具,使教师能够快速地做出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演示文稿。它包含有100多种模板,这些模板由专家设计,教师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模板作为幻灯片的基础,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做修改,再输入演示的内容,这样会比一切都从头做起要方便容易得多,有利于简化教师的备课过程。

现代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快捷方便地搜索到相关作家、作品的英文信息和背景知识,将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课堂和教材延伸到网络的大世界,全面地引入相关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在制作美国文学的相关课件时,应当包含两个主要方面,第一是作家信息,第二是作品信息。制作作家生平相关信息的演示文稿时,应当涵盖作家的生卒年份、出生地、父母,家庭状况、教育背景、婚姻状况、社会背景、人生经历、居住地及主要观点等。了解一个作家的主要生平经历对于理解作家的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每个作家都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处的历史环境来创作作品的,作家经历和作品内容关系紧密。所以在制作课件时有关作家的介绍信息应当尽可能得丰富,尤其要突出和作品关系密切的有关经历和背景知识。在制作时,尽量保证一个页面承载一条重要信息,每个页面尽可能有个标题。比如制作海明威的生平演示文稿时,应突出他的四段婚姻,一战、西班牙内战和二战的经历,在西班牙参加斗牛节的活动和在非洲狩猎、在加勒比海钓鱼,以及在古巴的生活和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同时把他的创作嵌入其中,突出经历和作品的关系,重点展示海明威本人的硬汉形象和迷蒙一代的特征。

介绍作品时,应当包括作者的主要作品目录,代表作应当重点介绍。作品的演示文稿应当包括作品的主题、主要人物、情节、线索、风格、特色,以及有关作品的分析、评论等内容。由于信息来源多,作品内容的制作文稿应当简明扼要,抽取最重要的关键点来演示。比如介绍海明威作品时,应突出他的四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每部作品都应当介绍其故事梗概,创作背景及主题、内涵等内容。在这四部作品中又要着重介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介绍它简洁明了又意味深长的“冰山式”写作特点。

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每张都可包括的效果,文本、图象等资料。同时,利用PPT的控制功能,连接大屏幕投影仪直接演示,还可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这对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制作美国文学教学课件时,应当利用好幻灯片直观、形象的特点,在展示文字信息的同时尽可能地搜集相应的图片信息,以达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在介绍海明威时,可以在文字资料中插入他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时期的不同照片,同时,他在一战时期的军装照,受伤图,在西班牙观看斗牛的图片,非洲狩猎的图片及加勒比海钓鱼的图片等都可以被用来配合文字展示。此外,在介绍作品时,也可以插入不同版本的书本图象、插图及相关电影海报。总之,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演示文稿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充分利用网络上的音频、视频资源

利用多媒体技术除了可以展示图片和文字信息外,还可以播放音频和视频。通过多媒体的音频、视频技术,可以给学生带来听觉和视觉的盛宴,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网络是一个大宝库,利用互联网可以方便快捷地搜索并下载大量的相关电影视频或音频,加以利用,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文学课的教学效率。美国名著基本上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电影作品,利用电影可以快捷、直观、高效地介绍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熟悉与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及思想内涵、创作主旨。由于小说的篇幅一般都比较长,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完,因此课堂上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就有必要利用网络上的相关电影资源,在课堂上结合文字资料,放映关键的电影片段,这种效果会比单纯的文字讲解要好很多。实践证明,通过引入文学电影片段,课堂上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对于小说内容的掌握和文学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深入细致地掌握文学作品的精髓。学生通过电影可以快速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这有助于学生带着兴趣去研读原著,探索作品内涵。

在制作美国文学的相关课件时,可以尽可能地搜索相关作家,作品的音频、视频资源,如对作家的采访、报道,根据作品改编的电影片段,VOA或BBC上的MP3音频资源等。比如介绍Flannery O’Connor时,可以插入VOA上关于她的音频资料;介绍马克・吐温时可以利用优酷网站上的相关视频;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或《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时,可以插入相关的电影资源;介绍海明威的作品时,可以结合根据他的四大名著(《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改编的同名电影的重要片段来补充说明;介绍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时,则可以通过插入《榆树下的欲望》的电影片段来交待人物和故事情节。由于美国作家的名著大多都被改编成了电影,所以应当利用好电影资源,在制作课件时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总之,通过对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全方位立体式展示,学生可以多角度地了解作家及其作品,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中感受美国文化的魅力。

四、布置多媒体课件作业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不能仅从课堂和书本中学习,还要学会利用网络这个大课堂和大宝库来学习,把传统的课堂式学习延伸到网络中,延伸到更加广阔的天地。教师应动员学生自主学习,打破以前被动听课的模式,引导他们主动而积极地利用互联网来获取有益的知识和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动性和利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同时,学生更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让学生并教师站在平等的平台上一起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共同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和输出知识。

课前或课后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和制作PPT的作业,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来制作有关作家的简要介绍和分析、解读某部作品的演示课件。读后感也可以让学生制作成PPT文稿,以便教师检查和课堂展示。PPT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学习美国文学,而且有助于他们熟练使用软件。对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教师可以拿到课堂上进行展示,供大家来学习,交流。同时鼓励学生下载经典名著与电影,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并结合名著文本写简要的书评或影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分派任务,让每个同学都承担了解某位作家的一项任务,搜集有关这位作家的文字信息,作品信息和音频、视频信息,并在班级做演示和介绍。

五、结论

为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课堂教学应当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视、听、说”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转变。掌握多媒体技术,在美国文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好PPT演示文稿,对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学生视野,丰富与提升学生的西方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践充分证明,在美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他们的想象能力,同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机。运用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对美国文学的兴趣,更能扩大课堂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加快教学节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美国文学和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赵文书.计算机辅助英语写作教学:手段、方法与效果[J].国外外语教学,1999,(04).

[2]赵仕凤,宋黎.发挥多媒体课件优势,改进英语教学――《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辅助英语教学探讨[J].外语界,1999,(02).

[3]冯锐.论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过程的影响[J].外语电化教学,1998,(04).

第5篇

本论文评选活动由评委会的专家学者及戏剧之家杂志社的审稿编辑通过层层筛选,从《戏剧之家》每期刊发的论文中进行评选,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点评,并对获奖论文给予表彰奖励!

以下公布2015年07(下)的获奖论文名单,并由衷地对获奖的作者表示热烈祝贺!

专家点评(合议):

一等奖:《从到英雄:时事新戏〈二十世纪新茶花〉和福州评话〈新茶花〉对“茶花女”形象的改造》

陈 瑜(华南师范大学)

清末民初的中国,正经历着中西文化激荡融合的重要转折点,各种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感官与思维。然而,西方文化在影响中国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受到时代风气的“雕琢”,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化”倾向。本文对这种“本土化”现象进行深入解读,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把握中西文化的异同以及文化融合的内在脉络。

法国作家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形象,而在清末民初,“茶花女”的形象同样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得到了全新的演绎,这一改编过程同样体现了诸多耐人寻味的“本土化”现象。本文即对这一改编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参考文献详实丰富、考据思路清晰严谨、论证精辟入理,为展示清末民初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演变,提供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范例,既形象直观又入木三分。此外,本文还揭示出这一改编过程对于中国传统伦常秩序的自觉皈依,以及对于当时民族救亡时代主题的积极响应。可以说,陈瑜老师的选题准确地抓住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时代缩影,并能够在充分解读现象的同时,深入挖掘其背后更为深层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体现了作者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经过改编,“茶花女”从一个追求爱情的,变成了助夫杀敌的“巾帼雄杰”,甚至化身为亲上战场荣立战功的“女英雄”。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言,这一改编是“奇异”的,蕴含着独特的道德意蕴、折射出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状况。实际上,“新茶花”的“新”字,即表明了改编者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意图。可以说,时事新戏《二十世纪新茶花》和福州评话《新茶花》除了女主角的身份以及爱情元素以外,几乎不见原著的影子。两次改编虽有所不同,但目的均在于宣扬男女平等、唤起国民的尚武精神,体现出当时的戏曲从业者引领时代精神的担当与情怀。而这一大胆改编深受当时观众的欢迎,更值得当今的戏曲人深思――传统戏曲要在当下获得发展,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或许不在于究竟是要坚守传统还是要迎合市场;时至今日,我们的戏曲人是否还能如先辈一样,拥有引领时代潮流的雄心与能力?在心浮气躁急于“迎合”的当下,是否应当停下来思考:也许“引领”会比“迎合”更有力量?――而这,也是陈瑜老师的论文所带给我们的另一种特别思考。

二等奖:《传统藏戏作品的戏剧冲突及其审美内涵》

刘玉丽(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养育了一方的戏剧。少数民族戏剧更是以独特的民族风情,诠释着一方民众的精神信仰、承载着当地群众对于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少数民族戏剧不仅是我国戏剧百花园中的绚丽花朵,更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活化石,其价值不容忽视。

本文以《苏吉尼玛》《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智美更登》等经典藏戏为例,以精微睿智的笔触,为我们了解藏族戏剧打开了一扇明澈的窗,更像是展开了一幅幅瑰丽而圣洁的精神画卷,其中有着藏民族以善为美的心灵世界,更有着对于生命诞生的赞颂,以及对于死亡的达观;不仅展示了藏民族独特的生命意识,而且深刻地揭示了藏戏与佛教的深厚渊源,彰显了作者在理论研究以及心灵体验上的广度与深度。这样的论文,不仅能够让读者增长见识,更可令人得到心灵上的涤荡,既有学术价值,又兼具精神高度。

二等奖:《话剧〈我爱桃花〉“戏中戏”结构分析》

潘睿杰(云南艺术学院)

话剧《我爱桃花》是著名编剧邹静之的代表作之一,十余年来常演不衰。该剧采用了“戏中戏”的创作手法,为观众呈现出一个迷离交错的时空,展现了古今如一的人类情感困惑,具有被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本文着眼于《我爱桃花》的“戏中戏”结构,通过反复深入的观看与阅读,对该剧的剧情发展脉络进行了解读,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了该剧独到的叙事结构,并恰到好处地阐明了其中的戏剧冲突所蕴含的思想张力。作者思路清晰,思想颇具深度,具备良好的学术潜力。

可以说,戏剧创作的过程,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而高明的剧作家不仅知道该“讲什么”(主题立意),更懂得该“怎么讲”(叙事技巧)。本文不仅准确把握了《我爱桃花》的主题立意,也让我们更为深入地看到了《我爱桃花》之所以成功的内在叙事思路,对于广大的戏剧创作者而言,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等奖:《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的批判与反抗精神》

赵培贝(广西大学)

在元代戏曲大家关汉卿的笔下,有着众多经典鲜活的文学形象,值得人们反复品鉴、深入解读。经典的魅力在于其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不仅指向现实,也指向未来,因而是常读常新的。

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关汉卿的《救风尘》也一直得到了不同的解读。赵培贝的论文从《救风尘》的创作背景、角色选择、批判与反抗精神等角度入手,对剧作中的人物形象有着准确的把握,对关汉卿的创作主旨也有着较为深入的解读。文章将赵盼儿定位为“普通人物当中的‘英豪’”,对赵盼儿作为普通底层女性的英雄气概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在字里行间更流露出对于关汉卿“刚毅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的响应,体现出论文作者较为敏锐的艺术鉴赏力,以及相对扎实的学术功底。

第6篇

为落实纲要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国外语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深化高等学校外语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学习技能,帮助学生实现专业学习,拓展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拟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和《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等机构,联合举办第10届全国教育技术与大学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主要包括四大议题:

一、大学外语课程及教学改革

1.大学外语课程设置研究

2.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

3.大学外语教材研发与网络平台资源建设

4.大学外语教学与测试

二、外语资源建设与教师发展研究

1.“三多”语境下外语学习资源建设

2.“三多”语境下外语教师发展研究

3.“三多”语境下学术信息技术素养和多元识读能力研究

4.外语教育技术研发与应用

三、电子语境下的语言学研究

1.网络语言学研究

2.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四、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

1.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理论探索——理论基础、方法论、研究内容等

2.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实践——学科定位、课程定位、人才培养等

会议将特别邀请中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外语教育技术领域主要专家莅临大会做主题报告。

会议特别征求相关主题研究的参会宣读论文,优秀文论将设立特别奖项并择优推荐发表。

论文提交日期截止到2013年11月11日。论文提交邮箱:

会务信息:

1.时间:2013年11月16~20(周三-周日)

2.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成都

3,会务费:1000元/人(包含餐饮、资料、专家费用以及部分考察费用)

4.承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

5.主办单位: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详情请发邮件至或参阅http:///news.php“学术会议”栏目会议具体通知)

第10届全国教育技术与大学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第7篇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统计与分析的方法对我系教师数学研究论文所附引文进行统计与分析,旨在友映数学文献引文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系的特点,分析其吸收文献的习惯、规律与能力,以及我系数学文献的供求情况,并从侧面了解我系的科研进程,从而为定量研究数学文献的积累与服务提供某些数字依据。

一、论文与引文数量统计与分析

本文统计的论文是我系教师自1981年至1993年13年间发表的论文。在这13年里,我系教师共发表数学论文237篇,其中有40篇由于所载期刊未能找到,所以只对其中197篇数学论文所附的引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197篇论文共附引文945条(其中有17篇未附引文,占8.6%,附引文最多的达52条),平均每篇论文引文量4.8条,这个数字和国际数学论文平均引文量11.7条相比无疑是太低了,就是和国内的核心数学期刊1987年发表的数学论文平均引文量9.04条相比也是过低。这说明我系教师平均吸收文献的广博程度较低,其原因是科研人员掌握情报理论不够,文献检索能力低造成的园此,今后一个时期内,重要的伐务是提高我系广大教师利用情报的能力和文献检索技能。

表1我系教师数学:

从“表1”可以看出:我系教师的论文量是逐步增长的,这说明我系的科研成果不断增大。

二、引文语种统计分析

考察引文语种分布情况,可以分析出科学研究工作与其他国家的交流程度,以及科学研究工作者掌握和利用不同语种文献的能力。为了进行对比分析,笔者对我系教师数学论文所附的945条引文的语种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的结果与美国《数学评论》1987年收录的文献语种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这是因为该刊为世界三大数学文献之一,收录数学文献范围较广,且被评文献学术水平较高,因而其语种分布基本上可以反映世界上数学文献分布状祝。统计结果见“表2”(徘在22页)。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系教师引用英文文献最多,与《数学评论》语种分布一致,这一点是比较合理的。这说明我系教师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而且大部分精通英语。其次是中文文献被引用较多,这主要:黝卫团为中文是我们的母语,用起来比较方便,另一个原因是中文文献周期较短,情报传建较悔但对俄文文献引用却太少,仅占2.2%,而美国《数学评论》的俄文数学文献收集量仅次子英文文献收集量,居第二位。我们知道,前苏联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业文数学文献的收藏很受许多国家的重视,就是我国俄文数学文献的收藏也很可观。为什么我系教师引用俄文文献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语言障碍所经,现在的青年教师全部是学的英语,而他们是我系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另外一个原因是,我系资料室每年订的外文期刊有95%以上是英语的,俄文数学杂志仅几种,这无疑是一大损失,今后应加强俄语的学习和文献的收藏。

三、引文文献类型统计与分析

我们将文献类型分为期刊、图书和其他(包括内部资料、会议论文等)三大类型,从中分析出数学文献源的主要载体。统计的结果是:945条引文分别分布在期刊上的549条、分布在图书上的357条,其他39条引文分布在内部资料和会议论文上。三种文献载体所占比重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1)期刊是我系教师数学论文引文的主要载体,占58.1%,这主要是因为期刊作为文献载体具有既快又新的特点,这也符合世界范围内文献载体期刊大约占总文献源三分之二的特点。(2)图书是我系数学文献源第二大载体,占l邝略强。书本作为文献载体虽然没有期刊快新的特点,但书本上的文献内容一般比较专深,系统全面,观点成熟。(3)内部资料占一定的比例,但比例不大。内部资料内容更较新颖,专业针对性较强,它包含了大量可贵的“零次文献”,是专业图书馆、资料室皮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由于内部资料的观点尚不成熟,未得到公认,且检索较难,所以目前发表的科研论文中一般引用较少,这一点有碍于及时了解某些科学领域中新的发展动向和某些研究成果的首次交流与探讨。

由于期刊文献被引用较多,在此对其具体被引用情况专做一次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被引用的549条期刊引文共涉及中、外文杂志95种,其中有84种可以在我系资料室查到(占88.4%),这说明我系资料室皮藏状况良好。另外,据统计有25种杂志被利用频数较高,其中中文12种,英文13种。这25种杂志共载引文303条,占期刊引文总数的55.2%。因此,这25种杂志是我系的核心期刊,资料室应注意收藏、积累和管理,以及这些期刊所载情报信息的传递工作。

12种中文期科是:(1)科学通报,(2)数学学报,(3)数学进展,(4)数学研究与评论;(5)应用数学,(6)数学的实践与认识,(7)应用数学和力学;(8)数学年刊,(9)应用数学学报;(10)计算数学,(11)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2)力学学报。13种外文期刊是:(i)J.Math.Anal。Appl。(2)FuzzySetsSyste(3)J。Fun-et.Anal.(4)Proe.Amer.Math,Soe,(5)J.Math,Soe,Japan(6)M尽th、Ann.(7)Bull.A犯er.Math.Soe.(8)PaeifieJ.Math.(9)BUSEFAL(10)Proe.LondonMath.Soe.(11)Trans.Amer.Math.Soe.(12)LinearAlgebraAPPI.(13)Amer.Math。Monthly。

四、自引率统计与分析

论文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中出现了作者本人的文献,这种现象叫自引。著名科学家都有其连续积累的科学成果,他们的研究方面往往是持续稳定的,因此他们必然也要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成果。在一定意义上讲,自引频率大正是有成就的科学家撰写论文的重要而突出的特征。

在我系教师所发表的197篇数学论文中,出现自引现象的有87篇,其中以模糊数学专业方向自引率最高,这说明我系教师在模糊数学研究方面有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五、引文年代统计与分析

分析引文年代分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学文献的老化及其使用寿命。图书资料人员掌握文献自正式产生到被利用这一过程中时间上的规律,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和保证重点文献的收藏。

“表4”是我系教师数学论文引文被引年代分布情况一览表。为了便于观察引文年代的变化情况,我们把我系教师发表的数学论文分为两部分,即1981~1988年、1989~1993年两个阶段。由“表4”可以看出:(1)80年代和70年代的期刊是我系教师利用的重点,引文共422条,占期刊引文总数549的76.86%;〔2)从60年代到90年代共有引文531条,占期刊引文总数的96.72%,60年代以前的引文仅18条,只占3.27%,(3)从表中可以看出,80年代的外文引文载体主要是70年代的外文期刊,进入90年代后,外文引文载体则是80年代的外文期刊,而中文引文载体则是以本年代的中文期刊为主,这和世界公认的外文文献半衰期为10年、中文文献半衰期为6年几乎一致。

六、结论

(一)从我系教师数学情况表中可以看出,我系的科研成果在逐年增多,因此对于数学文献的需求量亦会随之增大,作为数学情报资料工作者应充分估计到这个趋势。

(二)平均引文率低,说明我系教师吸收文献的能力低,所以增强广大教师的情报意识,提高文献检索与利用能力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提高我系教师俄文文献的吸收能力,克服利用外文文献的单一性。

(四)我系数学论文引文源以期刊为主,应当注重期刊的积累,特别是25种核心期刊的积累。

第8篇

〔关键词〕论文耦合 著者耦合 核心期刊 CNKI 文献计量学

〔分类号〕G350

Bibliographic Coupling Analysis of 6 Core Journal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hu Zhengyong Jia Konghan Jia Yuwen Dong Yan

Management School of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116029

〔Abstract〕Based on bibliometrics methods and the data of CNKI,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6 Chinese core journal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2005, including paper coupling, author coupling, coupling intensity, coupling ratio, the paper of most coupling, so as to provide a reliable and objective criter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se 6 core journals. It also discloses som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es.

〔Keywords〕paper couplingauthor couplingcore journalsCNKIbibliometrics

论文耦合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开斯勒(Kessler)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这个定义是以论文本身为基础的,即以被引证文献为耦合链把某些引证论文联接起来,从而体现引证论文之间的相互关系[1]。论文耦合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技文献之间的潜在规律,对研究情报学、图书馆学、文献学,以至科学学和预测学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几十年来,论文耦合的研究始终因其独特之处吸引着不少学者,而且其理论和方法还在进一步完善和深入,但总体而言,我国对论文耦合现象还未全面进行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更鲜有所见。

因此,下本文通过统计CNKI的数据,对2005年国内6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的论文耦合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与比较,以期得出一些重要的有益结论。

1统计数量说明与引文基本情况

笔者基于CNKI的统计数据,对其中收录的2005年出版的《大学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和《情报资料工作》这6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为统计源,提取其中的4 235篇引文作为统计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与CNKI搜索引擎生成的数据,对样本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统计分析。来源期刊中的“动态”、“通知”、“简讯”等消息性文章不计入统计中。在此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文统计结果全部基于CNKI收录与生成的引文数据,与6种期刊的印刷版本中的原始数据有一定的误差(见表1)。

从表1 可以看出,2005年6种来源期刊的论文引文率为76.78%,低于2004年6种来源期刊的论文引文率96.12%[2]。这种误差的原因主要是CNKI在论文录入时有引文漏录或CNKI系统本身的缺陷造成的,但本文只对具有引文的论文进行耦合比较,不影响结果。

2统计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2.16种来源期刊论文耦合比率

本文通过期刊某段时期论文耦合的篇数占全部具有引文的论文量的比率来反映6种来源期刊的耦合情况,以进行定量的比较。根据CNKI所录的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在内的所有期刊论文耦合比率,统计2005年6种期刊论文与6种期刊2005年以前收录的论文耦合比率及2005年6种期刊的论文耦合比率(见表2)。

《情报学报》和《中国图书馆学报》与其他学科期刊或论文的耦合率最大,分别是6 955%和6 987%,这说明这两刊的研究范围最为宽泛,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更加频繁、渗透更加深入。同时也可看出其余来源期刊与其他学科的论文耦合比率也很高,相差不大,这说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的著者知识面比较开阔,易于采纳其他学科的新思维、新方法,善于借鉴和引进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特别与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管理科学等密切结合,产生了相当多的科研成果,使本学科的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大大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2005年以前发表的论文与2005年发表的论文耦合比率最高的是《中国图书馆学报》与《图书情报工作》,其次是《情报资料工作》和《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和《大学图书馆学报》却比较低,这说明《中国图书馆学报》和《图书情报工作》的论文具有比较高的时间上的科研延续性,论文的某种属性较大,相关性较高,包括论文的主题、引证的数据、资料或背景较为相近或具有延续性。相反,《情报学报》与《大学图书馆学报》的耦合率很低则说明其论文的延续性较低,但开创性较高,研究方向比较开阔与宽泛,创新性强。《情报理论与实践》与《情报资料工作》则位于上面两者之间。

在2005年发表的论文中,耦合比率的顺序是《图书情报工作》、《情报资料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从中可以看出前几种刊物的耦合比率都相差不多,唯独《大学图书馆学报》的耦合比率比较低,这可能与《大学图书馆学报》本身的引文率相对比较低有关。据统计,《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引文率在几种刊物中一直是比较低的。例如,2004年6种期刊的论文引文率依次是:《情报学报》100%、《情报资料工作》99.32%、《情报理论与实践》98.39%、《图书情报工作》97.32%、《中国图书馆学报》96.03%、《大学图书馆学报》82.31%[2]。论文引文率高说明借鉴能力强,反过来论文引文率低也可能是原创性高,当然,这种引文率低也是相对的,《大学图书馆学报》的绝对引文率也是很高的。

从6种来源期刊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论文耦合比率差不多,但相比之下,情报学的论文耦合比率要高一些,特别是在与其他学科的论文耦合上,这说明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联系略强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自身发展演变要快于图书馆学。

2.2耦合强度比较分析

论文耦合强度指被引证的论文的数量的多少,反映了引证论文之间的相关度,耦合强度越大,则引证论文之间的相关度越大。著者耦合强度指被引证的著者数量,揭示了一种学科专业人员在结构成分组成上的相关度,耦合强度越大,则引证著者之间的相关性越高。根据CNKI提供的数据,本文统计出了6种来源期刊2005年刊登的论文的论文耦合强度和著者耦合强度(见表3)。

上。6种期刊中论文与著者平均耦合强度最高的是《情报学报》(1.37),从中不难看出情报学的论文耦合强度要高于图书馆学的论文耦合强度,说明情报学的论文的相关性要高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者相关度要大于图书馆学,被引证的论文与著者的数量多,也反映了情报学的研究更宽泛一些,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更强一些。

2.3论文耦合最大分析

期刊中每篇论文与其他论文耦合所形成的相关网络大小是不一样的,对期刊中与其他论文耦合最多的论文进行定性分析,可以看出期刊论文的某些相关属性,为包括文献规律在内的文献研究提供分析基础。

从表4中可以看出,2005年6种来源期刊中与其他学科期刊中的论文耦合量最大的是《情报学报》第1期的论文《基于粗糙集加权的文本分类方法研究》(590篇),作者是胡清华,谢宗霞,于达仁;其次是《中国图书馆学报》第2期的论文《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述评(1995-2004)》(558篇),作者是吴慰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6种来源期刊中这两篇论文所形成的相关网络最大,与其他学科或论文的交叉渗透最深,涉及面最广,是2005年图书情报学最为重要的论文之一,其作者也是图书情报学比较优秀的学者,对这个相关网络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图书馆学情报学所涉及的范围。

6种来源期刊2005年的论文与2005年以前的论文耦合量最大的是《图书情报工作》第5期的论文《竞争知识与竞争知识管理――关于情报与情报学本质的探讨》(26篇),作者是龚蛟腾;其次是《中国图书馆学报》第2期的论文《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述评(1995-2004)》,作者是吴慰慈。可以看出,这两篇论文在各自期刊中的传承性较强,与以前的论文形成的相关网络最大。对这些相关网络进行研究,可以分析出各自期刊论文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变迁情况,对图书馆情报学的未来发展能做出某种科学上的预测。

6种来源期刊2005年的论文耦合最大的是《图书情报工作》第10期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的缺憾及思考》(7篇),作者是陆刚,其次是《情报理论与实践》第3期的《论情报学的科学发展观》,作者是向英明。这反映了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情报学的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在2005年的论文中具有最大相关网络,某种程度上反映了2005年图情学研究的最大热点。

2.4耦合强度最大分析

对期刊中耦合强度最大的论文与著者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期刊中联系最为紧密的论文和著者,能为学科中的论文检索与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方便,可以组成相关著者群,为进行学术交流建立通讯网提供线索。从表5中可以看出,《图书情报工作》、《情报学报》、《情报资料工作》的最大耦合强度都为4,《中国图书馆学报》与《情报理论与实践》的最大耦合强度为2,《大学图书馆学报》中凡是有耦合关系的论文耦合强度均为1,因此可以分析出,图书馆学情报学2005年联系最为紧密的是表中耦合强度最大的几篇论文,他们反映出2005年图书情报学研究最为一致的主题。例如《图书情报工作》2005年第7期的论文《当代图书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及应用研究取向》就与第5期的论文《图书馆学的科学化与合理性》有很强的相关性,两篇论文应该结合起来研究。表5中论文的作者可以建立必要的通讯网,加强之间的学术交流,读者在阅读本主题的论文时,可以集合起来阅读,收益会更大,同时,也可为学科专业课题提供定题检索的途径,提高查准率和查全率。

参考文献:

第9篇

两年前,小金成了待业青年。孩子在家待业,父母操心劳神,母亲满可以在单位吃午饭,却经常匆匆忙忙地跑回家里,为的是看看儿子在家都干了些什么。

宏业理解父母的心情,也为自己的前途忧虑。怎么办呢,混吗?不!待业虽然是痛苦的,但为学习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小金决定,把这段大好时光全部用在学习上,学习英文,练习英文打字。

小金过去有点英文底子,又从家里翻出一台又旧又破的英文打字机,于是,这个倔强的小伙子除了吃饭和睡觉外,就整天同英文和打字机为伍了。他规定自己每天打出五十页英文,从不例外。一次,父亲外出半月后刚回到家,他就递上七百五十页的作业,请父亲检查。他渴望着有一天用自己掌握的本领为四化服务。

党的三中全会,给待业青年带来了福音。是呵,自己能想法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非要依赖国家呢?自谋职业,总比在家坐吃山空好,全家人统一了意见。父亲不惜借债,为儿子买了一台进口的英文打字机。小金高高兴兴地领来了营业执照,成为哈尔滨市的一家个体户。

开业四个月了,他不但一分钱没挣,反而每月要从父母那并不充裕的收入中拿出五元交管理费。小金愁眉不展地来到工商局,想打退堂鼓。听完他的陈诉,局里的同志乐了:“你呀!既不宣传,又不了解情况,成天坐在家里还有活干?偌大个哈尔滨,要让人找到你这间通过一段漆黑的走廊才能见到的小屋,岂是易事!”心有灵犀一点通。经工商局的同志这么一点拨,小金豁然了。经过努力,南岗区政府在繁华的闹市批给他一个地号盖房开设服务部;市银行大直街办事处给他贷款一千元;省外文书店拿出部分外文书刊让他代销……

“宏业外文资料综合服务部”的招牌一亮出,他不再愁没事干,而是忙得脚打后脑勺了。一天,黑龙江大学的两名科技人员急匆匆地送来厚厚一叠数学论文,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出来。这是一份出席国际会议的论文,寄晚了,就将被取消参加会议的资格。他们曾找了几家大专院校的打字室,都表示爱莫能助。小金二话没说,毅然接过论文。他心急如火,从早到晚,从午夜到天明,坐在打字机前没挪过窝儿。哒哒哒哒……整整响了三天两夜啊!对于外语基础并不雄厚的小金来说,就是从头至尾读一遍这篇论文都不容易,可他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打出来了。当两位科技人员接过整洁清晰的打字稿,看着这个不满二十岁的小青年疲惫的脸色,非要给超出规定五倍的钱不可,小金谢绝了,只按规定收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