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5 11:06:24
导语:在资料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将地质资料集群化,钻孔数字化,实现了三维地质可视化,开发了一系列地质信息产品,已形成了地质信息产品产业链。自2004年起,上海市政府与国土资源部合作,投资4000万元,建成上海市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进行了软件开发。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正在应用这套系统开展了城市地质调查和城市地质资料的集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三维可视化服务。2009年—2012年,山东省开展了山东省焦家式金矿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与产业化工作,应用了矿山储量计算软件管理服务系统对矿山储量进行了计算,为矿山增储和远景勘查提供了技术服务。目前全国许多矿山都应用了这类系统对矿山储量进行了动态管理。近几年,湖北省建立了矿政管理一张图系统平台,实现了储量、矿业权、地质灾害的实时平台管理,使矿业权审批、储量动态监管等工作方便、快捷和可视化,这套系统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建立了全省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减灾防灾上。湖北省地质资料馆已初步建立电子浏览借阅系统。通过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更好地促进了地质资料汇交。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应用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系统,对全省主要矿区地质资料进行了系统集群。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查询系统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提供了地质资料信息。
2地级市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建立的意义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中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是国家的宝贵信息财富。地质资料信息蕴藏着巨大的利用价值:一是地质资料的科学价值,对于教学、生产、科研、科普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地质资料信息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通过综合研究和开发,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多个领域,促进区域性经济可持续发展。黄石市是中国重要的铁、铜、水泥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依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黄石市从一个江边小镇,逐步发展成为生机勃勃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多年的地质勘查、矿产开发和城市建设,形成了丰富的地质、矿产、物化探、水文、工程、环境、市政建设、科研等地质资料,形成了海量的数据。但这些资料、数据和信息分散、数字化程度极低,只有通过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的集成、建库,才能更好快捷地实现地质资料三维可视化服务。黄石市城区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的初步建立,是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对于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也是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系统对资料、数据与信息的集成,可减少地质工作的重复投入,降低地质工作投入的风险。城市地质钻孔的集成与可视化,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湖北省黄石市是一个矿业城市,在全国具有代表性,通过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更好更快地实现对地质资料的平台管理,也更好更快地为社会提供地质资料信息的优质服务,对于全国地级市和矿业城市的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是地质资料管理向市县延伸的有效管理办法之一。
3系统设计
3.1设计思路
系统总体体现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基本理念,突出了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服务的三大功能。
3.2设计原则
系统应具有单易操作、实用快捷、安全可靠、兼容扩容等特征。(1)整个系统初步将工程地质三维建模体系和矿山地质三维建模体系整合到了一个统一的系统中。(2)系统基本满足黄石市城区各方面的需要。这些需要主要有:城市规划与发展需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需求、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环境监测需求、矿政管理服务需求、城市转型需求等。根据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目标和任务,设计、建设好地级市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地级市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由功能系统、分类系统和支撑系统三部分组成。
4系统构成与功能
4.1系统构成
黄石市城区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主要分为资料服务、矿政服务、城市建设服务和系统维护四个子系统(图1),体现出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主要工作和职能,每个部分都具有数据组织、数据录入、数据检查、数据维护、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编辑等功能.
4.2系统功能系统主要有数据录入、导出、储存等功能。
4.2.1数据录入导入用户可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库、数据表格式,进行数据录入。通过系统功能可将录入好的数据导入到系统中自动建库。也可将标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建立地质三维模型。
4.2.2数据储存在地质资料、地质数据、图形、数据库分类的基础上,系统对它们实现有序管理。对这些海量的地质资料和地质数据进行分类储存和有序管理。提供检索与浏览服务。
4.2.3数据更新功能用户根据需要,可进行数据增加和数据删除。系统可对数据进行及时更新,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实用性。
4.2.4图形编辑管理系统对各种地质图实现分类分层管理。用户可对地质图进行矢量化编辑。
4.2.5自动生成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系统可自动生成数据表、矢量化图、新的数据库、三维地质模型等。
4.2.6纠错系统对录入的数据和导入的数据可进行自动质量检查与对错检查,可进行数据间逻辑检查,在一定的条件下删除错误的数据,自动纠正错误数据。也可显示错误数据信息,提示信息化管理人员纠正错误数据。
4.2.7输出功能对资料、数据、图表等可进行打印、复制。
4.2.8兼容功能系统可兼容其他的地质资料信息化系统与数据库。还具有二次开发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功能设置。
4.2.9显示显示系统、功能、数据库、模型、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等。模型是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利用软件对标准数据库进行操作而成,实际上是对标准数据库的三维动态集成。模型主要由地质钻孔生成。通过对标准数据库的集成,形成一张三维可视化的综合地质图,集成所有的地质资料信息与成果,这是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的最重要成果。
4.3数据库
4.3.1原始数据库是收集到的各种地质资料与数据。不加任何修改,保持其原有性质。
4.3.2标准数据库是指系统进行常规分析评价、三维建模所使用的基础数据的集合,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区域地质数据、水文地质数据、工程地质数据、矿产资源数据、地质灾害数据、地球物理数据、地球化学数据、矿产勘查数据、矿产开发数据等,按数据类型分有矢量图形、属性数据表、栅格数据、影像数据、文本数据。
4.3.3成果数据库是指系统生成的各类成果资料的数据集合,包括有关专业的成果图件、三维模型分析结果,按数据类型分有矢量图形、三维空间数据、数据表、图片数据、视频数据等。该层次的数据允许进行编辑修改。
5系统管理
数据管理与维护主要涉及数据导(录)入与显示、数据编辑、数据管理、质量控制、数据转换、元数据管理和数据输出。
5.1系统进入双击“黄石市城区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图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图2)
5.2数据录入建库进入系统界面后,系统视窗左上方有地质资料管理、矿政管理服务、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系统设置等栏目,第个栏目中有一些菜单和操作工具(图3)。可打开录入界面,按照录入格式录入数据。系统视窗左边有图形数据树,下设一些下拉菜单。打开栏目和数据树,可查询地质资料、数据和图表,按条件可以进行搜索、统计列表和打印输出。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是城市建设的两大部分。可根据菜单栏中地灾查询工具对地质灾害点进行查询,可以查询到点位坐标和各灾害点的基本信息。操作菜单栏中三维建模工具,可建立地质钻孔三维模型,实现模型的一系列功能。系统支持对数据库中所有数据表的录入,实现了数据库中数据的实时更新功能(图4)。
6系统应用
服务系统服务主要有地质资料借阅与复制服务、矿政管理服务、城市建设服务、地质资料信息的共享等。下面以电子一体化服务为例说明系统的服务功能。6.1电子一体化服务目录菜单查询:在资料检索初始界面,所有的地质资料目录信息会显示在检索结果中,用户可以在这个界面查看所有地质资料的基本信息,如资料编号、地质资料名称、作者和关键词。根据需要打出地质资料借阅清单(图5)。查询地质资料摘要:若用户想对地质资料信息进行更详细的了解,在目录清单中选择一条记录,可以通过双击鼠标的方式查询资料的详细信息,如查看资料编号为DZ093的地质资料信息,从地质资料编号到内容简介和关键词,内容清楚(图6)。图6目录详细信息查询Fig.6Detailedinformationofdirectoryretrievalsystem电子浏览:在目录详细信息查询的基础上,在电子浏览字段对应的信息中记录了地质资料的存放路径,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双击的方式打开相应的地质资料进行浏览(图7)。图7地质资料内容Fig.7Geologicaldatacontent6.2地下三维空间开发选择工程地质钻孔和矿区地质钻孔录入、导入标准数据库,建立铁山矿区地质三维建型。选定一条路线,查看沿线地质体、地层、岩性等(图8)。此外系统还设计出了地级市地质资料借阅与复制管理流程、矿政服务等功能。
7结语
本桥位于瀑布沟电站库区顺河桥,位于大渡河东南岸。本桥上部结构采用8×30m预应力砼T梁,下部结构采用半幅双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柱式桥台及重力式桥台、桩基础和明挖扩大基础。桥墩桩基和泸沽岸桥台桩基根据地质情况采用摩擦桩,施工时根据桩长和地质情况可采用挖孔桩。
2内业资料组成(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原始记录的收集归档)
2.1施工准备阶段
(1)图纸会审:工程开工前必须组织图纸会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学习、审核并做图纸会审记录。(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上报主管技术负责人或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审核批准,施工过程中对工艺变更和施工措施较大变更时,应有变更审批手续。(3)工程项目划分。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附录A对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单元划分,是对该项目过程施工的一个总纲,经监理部批准(报建设单位备案)后各参建单位遵照执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均按照划分表对施工部位进行质量监控及管理,并作为自检内业资料形成的主要框架,确保自检资料的完整性。本项目划分一个单位工程,四个分部工程(基础及下部结构、上部构造T梁预制与安装、总体、桥面系和附属工程、防护工程),每墩台为一个子分部,若干分项工程,涉及子分部采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表J-5工程汇总表进行子分部汇总。(4)导线复测:勘测现场后进行导线复测,复测完成后提交复测报告、成果资料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查复核,审批后方可按照施工。本阶段的测量工作尤为重要,工程的正确与否,对每项工程的首道工序测量来说,其责任尤显重大,稍有疏忽往往给工程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所以对每一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工序必须进行测量自检,确保100%的检测(5)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出厂质量证明和试(检)验报告: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必须合格,应有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内容包括厂别、品种、标号、生产日期和试验编号);使用前必须进行自检,无自检资质的应抽检送有资质的试验检测单位进行复检;试验单要有试验结论。需采取技术处理措施的,应满足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并经有关技术负责人和经监理工程所批准后(有批准手续)方可投入工程建设中使用。(6)开工报告:前序工作完成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报告,申请开工。分项工程开工,在分项工程开工7天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批准后才能开工。
2.2施工阶段原始记录
(1)往来文件、会议纪要:包括文件体、函体、会议纪要、监理指令等,一般只需归档涉及工程类文件,按照文件内容进行归档,如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程技术管理等。如涉及本项目费用的文件管理文件也要归档?,因为管理性文件涉及到审计和竣工决算,与各项目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一定要认真收集和整理,保证文件的完整性,为竣工决算和审计工作提供依据。(2)安全及文明施工文件:包括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各类人员证件;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成操作归程;安全技术措施、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计划及总结、安全生产检查及整改记录、安全费用生产投入台帐等;安全施工日志等(3)进度控制文件:上报的年、阶段、月计划或调整计划、进度计划保证措施,施工月报,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月报表,施工各阶段工作总结,按填报日期归档。(4)费用支付文件:工程计量支付报表按照计量周期归档,包括中间计量表。(5)施工日志:施工日志应当根据单位工程分类,时间先后顺序归档(6)工程声(像)资料: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阶段的重大活动的录音、录像及照片,如招投标仪式,开工典礼、通车典礼等活动;征地拆迁过程中的录音、录像及照片;记录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录音、录像及照片;反映工程质量、施工工艺等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施工时的照片或录像;反映重大变更的照片或录像等。(7)工程质量控制及施工工序原始记录资料。按施工程序排列,单位、分部、分项工程以经过监理批准的划分为准,评定方法及使用表格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要求进行。对工程质量验收资料整理、归档的思路为:由分项到分部,再到单位工程,每个分项工程中资料的排列顺序为根据工序自检资料在先,试验检测资料次之。
例如:扩大基础
(1)开工报告及附件:工程开工申请单(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施工技术方案报验单;施工放样报验单(桥涵施工测量放样原始记录、高程检测记录、计算表);施工图纸;建筑材料报验单;进场机械设备报验单;标准试验报告;分项工程月进度计划。(2)工序报验资料及附件①基坑:桥涵基坑现场检测记录表;基坑分项工程关键工序交验单;高程检测记录、计算表;地基承载力检验报告(触探仪法);工程照片(隐蔽工程所需的声像资料和现场收放记录)。②模板:模板、支架及拱架安装检查记录表;高程检测记录、计算表。③基础砼:扩大基础现场质量检验表;扩大基础分项工程关键工序交验单;混凝土浇筑申请报告单;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高程检测记录、计算表;试验检查报告。(3)分项工程报验资料及附件:扩大基础(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扩大基础外观鉴定检查记录表;扩大基础质量保证资料检查记录表;分项工程中间交工验收申请批复单;分项工程中间交工证书例如:桩基础(1)开工报告及附件(同上)(2)工序报验资料及附件①钻(挖)孔桩成孔:钻孔记录表;钻(挖)孔桩桩位检查记录表;测量检测记录、计算表;工程照片(隐蔽工程所需的声像资料和现场收放记录);钻(挖)孔桩钢筋骨架检查记录表。②钢筋安装:钢筋安装现场质量检验表;钢筋加工及安装分项工程关键工序交验单。③钻孔桩灌注:钻孔灌注桩现场质量检验表;钻孔桩终孔后灌注混凝土前现场检查记录表;混凝土浇筑申请报告单;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现场记录表;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高程检测记录、计算表;试验检查报告;桩基分项工程关键工序交验单。(3)分项工程报验资料及附件:桩基钢筋加工及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桩基钢筋加工及安装外观鉴定检查记录表;钻孔灌注桩(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钻孔灌注桩外观鉴定检查记录表;桩基质量保证资料检查记录表;分项工程中间交工验收申请批复单;分项工程中间交工证书。以上是施工过程中原始记录需主要收集内容,在施工期间,内业管理人员应建立相应的内业资料管理情况台帐,保证内业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做到边施工、边整理,达到工程完成竣工资料初步形成。
3结束语
在竣工验收阶段,部分施工企业只注重验收过程是否合格,却忽视施工各项资料的时间、内容是否填写完整、施工技术资料与监理审批资料的对应等,更忽视工程的竣工备案工作,导致在对工程的后期资料查阅时,漏洞百出、自相矛盾。
2、资料管理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
很多施工单位只注重现场施工人员的能力培养,却忽视了对资料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一个优秀的工程,不仅需要工程技术和施工人员去发挥能力和责任心,也需要资料管理人员付出艰苦的努力,只有在企业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打造出一个合格的市政工程。
3、提升市政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
3.1建立并健全资料的管理制度
工程的项目管理部门,要在工程的建设初期根据国家及行业标准,再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用于该工程的资料管理细则,例如《资料员职责》、《技术书籍借阅制度》、《内业资料的收集范围和工作细则》等,并明确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对应承担的工程资料的责任。同时,监理和管理单位,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竣工资料需求的样本和表格,来作为各参建单位整理资料的参考和依据,以此保证资料格式的统一性。市政工程建设的内业资料得到有序管理,才能确保最终归档的施工技术文件内容上的准确、规范和齐全,确保原材料的使用真实可靠。
3.2项目资料管理要贯穿于工程的始与终
在工程立项时,工程单位就要建立资料管理部门并安排资料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对工程项目各阶段的施工技术资料、竣工资料的整理、收集和归档,此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以确保内业资料真实性和有效性。另外,资料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对工程的建设与其资料的整理工作要保持同步,不得出现先施工后整理的行为。1)编写和整理的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要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或统一规定的格式填写,项目内容齐全、记录完整、真实且准确、书写字迹要清晰。2)采用的原材料、构配件等的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等)要及时送检。涉及需要抽检试验的,要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复试,在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3)在与施工同步的施工管理、试验报告及质量检验资料等记录填写完成后,要由参与现场施工的质检人员和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3.3确保竣工验收资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市政工程在进行竣工验收时,项目的资料管理人员要与工程的管理部门和监理部门紧密配合,保证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确保竣工验收资料能够在工程项目的决算阶段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3.4认真做好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工作并及时立卷和移交
工程的所有检验批、分项工程等的资料要按照规范的要求填写,并检查资料中是否存在书写错误、报漏等情况。竣工图要及时进行整理,并注意检查竣工图中的结构变更,是否有变更注释、洽商编号、竣工图章等。竣工资料的组卷和移交要以单位工程为基础,并根据当地市政设施工程档案的编制要求组卷成册,复印所需的套数后,将原件移交至档案馆,复印件交于合同单位。
3.5加强对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
工程的项目管理单位要加强对资料管理人员的知识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对内业资料管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原始资料的签证方法、竣工资料的整理与编制等内容的培训。同时,资料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学习和掌握工程建设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努力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与业务能力,保证优秀的工程具有优秀的档案资料。
4、结束语
1.1图书资料载体形式多样化传统图书资料载体大多是以纸质为主体,这也是社会资料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但目前来看,以纸质为资料信息载体在对其保护上有较高的要求,因纸质的风化、残缺等导致历史资料信息的丢失是我国历史文化遗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今将图书资料信息的载体趋向于信息化、数字化,使信息资料的储存达到多方式保存,这无疑是对信息资料保存的最保险方式。图书资料的多元化储存使的资料信息储存由传统向现代化媒体形式改变,使得图书资料信息管理模式更趋向去人们所期望的方向。
1.2图书资料管理趋于自动化图书资料实现数字化管理后,则会大大降低在图书资料管理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更趋向于自动化而非人工化,其具体表现在人们对图书资料信息知识获取的便捷性和图书资料管理的安全性。图书资料自动化管理后,人们可实现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下随意对数字化管理下的图书资料信息进行阅览获取,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下对信息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有纯粹的人工管理下的图书资料,在一定程度下加大了有图书资料保存的风险性,不少另有其心的人利用人工管理的漏洞实行对图书资料信息的非法侵入,导致信息资源的损失。因此,加快图书资料管理的自动化管理无论对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便捷性还是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老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1.3图书资料管理标准化当实现图书资料数字化管理后,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图书资料管理趋于标准化,即图书资料管理形成一个标准化体系,而图书资料管理实现数字化建设则在于完善这个体系,在完善这个标准化体系后,会使图书资料的管理有了一个制度,这个制度使得图书资料管理变得井井有条,假设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该体制则会迅速找出这些问题并处理掉,这也是提高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2当前图书资料数字化管理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2.1图书资料数字化管理不够标准统一在图书资料数字化管理过程中不提倡展现个性化,而提倡标准化、统一化。其原因在于图书资料管理是服务于所有读者,其面对的人群也是不尽相同的,要想以每个人的需求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制定则不太现实,例如,图书馆里的书籍检索系统,不少图书馆的图书信息检索系统不够明朗,操作过于繁琐,与图书检索标准流程有着出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部分人对信息资料的获取。另一方面,图书阅读软件的多样性导致读者对下载图书阅读困难度增大。各式各样的阅读软件使得某一些书籍必须通过特定的阅读软件才能够阅读,因此,极大程度上阻碍了读者对信息资料获取的自由性。
2.2图书资料数字化建设人员职业素养不高由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普遍年龄较高,因而在所接受的现代化科技信息量较少,在这个信息时代,要使其完全适应图书资料的数字化管理,难免有些不适应,加之图书资料数字化建设的相关专业知识欠缺,导致不能给予图书资料数字化建设贡献,甚至阻碍图书资料数字化建设的脚步。
3加强完善图书资料数字化建设
3.1加强图书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图书资料数据库是图书资料管理数字化的核心,其也是对图书资料管理数字化的一种表现。将传统的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信息化,其主要体现在将纸质文本信息输送到指定的资料信息数据库中进行编制,使其“只进不出”,实现无限容纳。数据库可以随时向外界提供以往存入的任何信息,可以快速便捷的从信息海洋中准确的定位出你所要寻找的信息。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技术资料;问题与对策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通过图纸、文字、声像等方式完整记录的资料称为工程技术资料,具有参考、凭证、依据的作用。不仅能反映出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还能从侧面反映出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在实际施工建筑中,经常会因技术资料的不完整性、不真实性等,影响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
一、 建筑工程项目技术资料管理方面所存在问题与不足
1.工程技术资料“失真”,缺乏真实性。真实性,可以说是技术资料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特质,是整个资料管理的灵魂所在。虚假的、不合理的工程资料,不仅毫无利用价值,而且会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带来麻烦。现阶段,我国对原材料的取样以及取样方式等等做了科学、明确的规定与要求。但是,建筑工程试验队伍水平不齐、大都缺乏专业的培训,因而,在样本取样方面缺乏科学性与全面性。部分建筑工程出现编造、敷衍技术资料的情况,在交工之前或者迎检之前,通过编造、复制等形式,制作虚假的、无使用价值的资料,彻底失去了工程技术资料应有的意义,失去了控制工程质量的作用,对工程项目的补修、扩建等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例如,张店宏达铝制品厂开发的远景花园55号住宅楼竣工后没过多久出现质量问题,回来追溯资料,发现资料造假与实际不符。
2.项目竣工图纸不符合标准要求。在实际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意外因素、设计考虑不全面等多种因素的存在,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变更。甚至,有的建筑项目变更内容与设计图纸出现很大差距。所以说,准确、科学的提交竣工图纸,是技术资料管理的重点。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缺乏对技术管理资料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人员素质影响资金缺乏,往往缺乏科学性与严肃性,造成竣工图纸的不科学、不规范,资料存档保管出现问题,为将来工程项目的修缮等带来极大困难。例如,淄博沃尔德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的某项建筑,擅自改变设计,未按施工图纸施工,导致竣工核算以及建筑质量问题重重。
3.技术资料管理缺乏规范性、完整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已经明确制定了工程资料管理的规范与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建筑实施过程中,部分建筑单位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编制,非耐久性书写、复写材料等情况非常普遍。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工程企业缺乏对资料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资料管理人员敷衍了事、缺乏按一定的科学态度与专业技能。另外,工程资料片面性比较大、资料不完整,以偏概全时有发生。比如,对于“高分子防水地下工程”,需要同时做好基层隐检、防水卷材隐检,保证隐检内容的全面、真实。但是,经常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出现局部施工延后情况。很多单位为了保证资料在部位、时间上的整洁与延续,不直接编制资料或直接删除该部分资料。这样会导致资料的不完整性,无法真实的反应技术状况以及工程质量。例如,在2011年,市建委通报的关于技术资料造假文件中,山东天业建工有限公司,淄博文德监理公司出现屋面防水材料报告造假,对项目建设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4.工程资料管理人员的问题。工程资料的编制管理需要多方面人员的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包括项目经理、试验员、质检员、技术员、工程师以及编制人员等等。但是,在具体的工程资料管理过程中,往往是资料管理人员自己“凭感觉”编制,缺少与他人的交流、沟通,无法做到与项目施工的平行编制,技术资料缺乏统一性与系统性。
5.签字制度落实不严格。工程资料的签字,是一项非常认真、非常严肃的问题,签字即代表责任。在具体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代签现象,且代签现象较为严重。应有多人分别签字的项目,往往由一人统一代签;监理人员不同意签字,部分资料管理员为了迎接交工或质量检查,直接代签。
6.资料利用率有待提高。现阶段来说,建筑资料的利用率非常低,在出现问题时,很少去查阅资料,而是找施工人员、工程师。使得资料管理虚有其名,无法真正发挥应用作用。一方面是因为部分人员图“省事”,缺乏严谨性、科学性;一方面是因为资料自身的系统性差,比较繁琐,存在错误。
二、 如何更好的解决建筑工程项目技术资料管理的不足
1.全面提高对技术资料必要性与重要性认识。建筑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对施工人员、建筑单位以及建立单位进行全方面教育与培训,全面提高技术资料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建筑单位“负责人”概念,提高对技术资料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经费、人员、设备等基础配备。对技术人员、工程师、试验员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资料的填写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专职资料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2.进一步完善资料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资料管理的责任制,这是开展技术资料管理的制度保障。所以说,在资料管理方面,应该积极建立目标责任制。项目经理向工程部门负责,技术人员直接向项目经理负责,资料员直接向技术员负责,同时,也要严格建筑现场其他方面的责任制度。通过一级一级的明确责任,在提高责任意识的同时,保障技术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3.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深入一线。管理工程技术资料是一项综合性要求极高的工作,需要涉及多方面的内容,需要技术与管理的融合。工资资料来源于整个项目工程,所以说,要想做好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必须要求管理人员深入一线,熟悉图纸内容、熟悉现场施工,积极参与到一线施工中去。将技术资料按照合同要求以及归档标准,进行妥善保管,从根本上保证技术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4.强化签字制度的规范性。全面提高业主单位、质量监督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责任意识,加强对项目质量检要性的认识,在加大质量检查力度的同时,强化技术资料的管理检查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技术资料进行预验收。归档验收时,严格执行签字制度,若发现代签情况,直接予以否决,保证资料的严谨性与真实性。5.进一步发挥技术资料应有的价值。进行技术资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发挥技术资料应有的价值,为工程项目的改造与修缮提供资料指导。只有真实、科学、完整的技术资料,才能够发挥重要指导作用。因此,资料管理人员需要重视资料管理的完整性与科学性,真正发挥其应用作用,步入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资料管理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技术资料管理方面所存在问题与不足以及技术资料的重要性开始入手分析,从五个方面:全面提高对技术资料必要性与重要性认识,进一步完善资料管理责任制,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深入一线,强化签字制度的规范性,进一步发挥技术资料应有的价值,详细论述了如何更好的解决建筑工程项目技术资料管理的不足,促进建筑项目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强,赵海娟,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改进意见[J].科技资讯,2011(24).
关键词:内业资料;监督性
公路工程资料是反映工程实体最终成果的重要性文件,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施工,竣、交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人把在室外完成的工程称为“外业”,而把室内完成的工作称为“内业”。内业资料常被人误认为是内部资料工作,其实它和工程的“外业”息息相关。公路工程内业资料是一种以文字、图像等手段记录公路施工工程所形成的一系列文件的组合。它将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以一种被施工双方都认可的形式记录下来,从理论上将它能够完整地记录下整个工程。内业资料反映了绿化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和责任,能够真实地再现施工时的情况,从而找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所在。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许多人都认为内业资料无足轻重,对工程而言没有什么重要的,这种观点是对内业资料的一种误解。由于公路工程资料基本上不涉及工程资金周转,所以没有引起工程负责人足够的重视。但随着工程施工的进一步规范和施工要求的日益严格,内业资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工程施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工程资料是公路工程竣工档案目录中必须整理归档的资料之一
国务院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七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第十六条对工程竣工验收规定“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工程项目竣工报告;②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名单;③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记录;④设计变更通知单,技术变更核实单;⑤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调查和处理资料;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施工日志;⑦竣工图;⑧质量检验评定资料。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50328—2001)规定,建设工程档案的质量必须满足6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工程文件内容及深度符合国家有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二是工程文件的内容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三是工程文件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四是工程文件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五是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规格为A4幅面,图纸采用国家标准图幅;六是建设工程竣工图必须加盖竣工图章、设计单位出图专用章、注册建筑(结构)设计师章、施工图设计审查章。等等这些都集中说明建设工程档案资料在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说明收集、编制符合规范要求的档案资料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说明档案工作是一项利在当今,功在千秋,为人民对历史负责的伟大工程。
2工程资料的连贯性,它贯穿于工程的始终
工程内业资料是贯穿施工过程的真实记录,就拿一个公路土方工程来说,开工报告表示工程已经开始,土方隐蔽工程验收单标志着土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征地清表实验标志着工程的开始,挖填表明工程的过程,竣工报告、检验证明书表明工程的顺利完成。工程施工的每一步都牵涉到内业资料的产生,所以必须要及时地收集才能有效地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公路工程可分成三大部分:开工前、施工中、竣工后。开工前需要现场踏勘,校对地形,核实土方量,申请开工,建造临时设施。对于内业资料来说现场踏勘将会产生测量记录,校对核实有可能产生设计变更,开工报告是合法必备的手续也是资料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施工中所做的工作更为繁多,因此需要的内业资料也就更多。从土方的增减到放样、清表、施工、养护,每一个步骤都牵涉到相关的记录。内业资料应对的是:土方(量)签证单、标高复核记录、放样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土壤土质)、土石方施工记录表等一系列记录,一方面这些记录描述于工程进度情况,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对工程质量的书面监督,根据这些材料和现场进行对比,可以很好地了解施工队伍的负责程度,因而可以使施工队伍更谨慎地完成施工任务。最后的环节也最为重要,现场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竣工验收,这也是工程被建设单位所承认的关键的一步。从外观面貌到内在质量,这些都是接受检验的内容,同时应提交的是工程相对应的内业资料,也就是书面的施工记录,内业资料将成为现场情况的一种佐证。根据现行的档案编制规定,内业资料中还必须包括影像资料——即通常所说的照片。这些照片应包括反映开工前的地形地貌、施工中的隐蔽工作、各部分的接点工作以及竣工时和移交时的现场面貌,它们将提供一个直观的施工情况记录,是内业文字资料的有效补充。
3工程资料可以对现场施工起到监督作用
工程施工中每一个施工工序都能从内业资料上反映出它的时间、数量、人员、规格等特性,在这里能够很明显地看出工程是否含有缺陷,诸如缺少报告、标高高低、数量误差等等,都可以从中得出。就拿土方填筑检验单来说,首先必须由施工单位提供验收的桩号、结构(厚度)、数量、压实情况,然后会同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进行抽样检查,检查的情况和结果就记录在土方填筑检验单上,施工单位由此可以对自己的施工质量状况和尚未注意到的问题进行纠正,如压实度不够、标高未达到等等。对于项目负责人来说,就可以较清楚地知道问题的所在。
4工程资料为工程信息查询提供依据
有了工程内业资料的跟踪,项目负责人不用再凭着零星的材料和自己的记忆来对整个工程的节点进行控制。在及时搜集的情况下,有关工程的各工序相关细节就都存在于工程内业资料中,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如数量不符、质量差异)就可以凭借资料记录追查到其中的原因,也方便了项目负责人对工程的管理。尤其在工程发生分包情况下,在项目结算方面更见内业资料的功效。湖南省凤凰县堤溪大桥发生坍塌惨剧,在对此事故的调查中,大家从各类报纸上可以看到,国务院事故调查领导小组首先采取的一项措施是:封存大桥项目所有资料以及工程监理资料待查。从这项措施中我们不难看出工程档案资料是何等的重要。
5工程内业资料可以作为今后工程施工的一种借鉴
1.文档资料信息化管理工作措施。在文档资料信息化管理工作方面,企业应采取投入专项资金、开发实施文档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培养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文档资料信息化管理标准规范等措施,对文档资料的生成、发放、接收、处理、归档、保管和利用的全过程实施信息化管理,消除文档资料资源信息孤岛,使相关文档资料和信息数据共享,逐步实现从文件数据生成到归档全寿命周期控制的文档资料数字化管理,更好地满足飞机科研生产的需要。
2.文档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架构。针对飞机数字化设计、制造和管理的新特点,企业应研制开发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文档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文档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文档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可采用SQLServer,开发工具采用Powerbuild和ASP技术,数据处理为C/S模式,前端浏览为B/S结构;硬件基于千兆光纤主干网、桌面百兆园区网,配置高速交换机、高性能服务器、微机工作站和档案数字化加工及其它支撑设备。
3.文档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完成开发的文档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能实现如下功能: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满足文档资料的综合管理要求,提高文档资料整理、编目、立卷和归档管理水平,相关数据实时到局域网上供相关人员利用。建立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单机质量档案等数据库,以文档资料的接收、登记、分发、传阅、处理、归档为重点,强化数据源基础管理,逐步缩小纸质文件的产生和发放范围,对文件有效性控制和档案资料的快速检索提供便利,提高文档资料的接收、分发、处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针对科研生产中形成的工程技术资料数据实行电子化管理,建立丰富的档案资源信息库,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通过局域网实现文档资料的实时,提高工作效率及其利用水平,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要求。
对处于流转形成过程中的工程技术资料图纸进行从数据录入、版本控制、分发路线制定、有效性验证,以及网络分发、接收、传阅处理、查询归档、信息反馈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按照路线分工,将文档资料从网上以点对点的方式直接发放到相关单位,减少纸质文件的流转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集成档案、文献、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实现科技情报文献和文档资料一体化管理,建立文档资料纸质载体与数字化载体、缩微载体“三位一体”的存储和利用模式,逐步实现文档资料的资源数字化和管理信息化。
二、文档资料信息化管理发展方向
医用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实现医疗器械的标准化管理。在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主数据贯穿始终,是后续卫生材料管理的基础,一般涉及到卫生材料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价格主数据等。
(一)卫生材料信息标准化标准化编码是实施信息化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意义。医用卫生材料的标准化编码,不仅应用在生产、购进、质量验收、储存、出库、发放及应用等环节,而且对正规化管理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此外标准化编码还可以提高职能部门的质量监督,起着产品身份证的作用。因此,通过统一分类编码,可从制度上建立起一套对产品质量全程跟踪和追究的模式。规范卫生材料主数据编码规则,明晰界定物资的分类原则,既要符合医院财务统计需要,又要适应实物管理需要,更要考虑国家、军队等相关部门的审计要求。在医用器材的分类中,要参照《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局令第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118-1999《全国卫生行业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总后勤部医用耗材的分类标准等分类的规则和方法。同时要对卫生材料编码的长度进行统一,便于使用和查询。通常卫生材料可以细分为五类进行编码,即普通耗材、特殊耗材、器械、试剂和杂品。
(二)供应商信息标准化供应商主数据是采购业务的基础数据,记录供应商基本信息,如公司名称、地址、联系人、付款条件等。对供应商信息进行标准化编码,需统一供应商的编码格式,定义供应商分类原则,统一定义长度,满足系统管理要求,供应商资质文档也应纳入系统管理。供应商信息的标准化编码,不但有利于卫生材料的统一管理,使其工作流程化、系统化,同时也能够严格控制供应商的资质,确保该类物资的安全性、有效性,避免医疗纠纷隐患。
(三)价格信息标准化价格主数据记录了供应商的历史供货信息,包含价格条款、供货方式、交货期、结算方式等。它既是供应商评估的有力依据,也是指导采购工作的重要参考。为了加强价格管理,可建立一套价格工具记录管理采购价格信息,以反映卫生材料价格变化趋势,同时从系统层面加强对采购价格的监控,特别是首次卫生材料采购。此外,要严格规范价格主数据的申报、创建、修改、使用以及有效时间,以确保价格信息的标准化和统一化。
二、卫生材料流程闭环管理数字化
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可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概括而言,一是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其是实现医院全成本核算的业务基础,有助于建立全要素、全过程核算体系;二是可从财务预算控制、采购审批控制、库存成本等角度实现业务过程的可控性,从院科两级实现业务数据透明可视;三是可实现核算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为院长决策系统提供全面的决策依据。此外,在供应链方面可形成从采购计划供应商采购订单验货单应付账款卫生材料请领单费用计价财务支付的全流程闭环式可控管理体系。卫生材料管理过程涵盖计划、审核、采购(入库)、出库、消耗、报废(退换)、盘点等环节,其应包括的模块及功能流程详见表1。
三、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实效
医用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步骤实施,其具体流程、工作要点及实施效果概述如下:
(一)库存清查盘点通过库存盘点,将卫生材料的价值、库存、出库量、购入时间、使用年限、规格型号、存放地点、管理人员等信息梳理清楚,为数字化管理的实施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重新建账,设定基数在物资库存盘点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符合数字化管理流程的账目,同时摒弃历史账目中的诸多安全隐患,如账目不清、账物不符、权责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
(三)创建卫生材料主数据库和供应商主数据库通过卫生材料主数据标准化的编码管理,可以实现卫生材料的统一分类、统一管理,提高收费、消耗、库存和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建立统一的供应商主数据库,实现从供应商的资质准入、维护到供应商评估等有效的监管,最大可能地保障医院的利益。
(四)实施流程管理,配套管理制度实现从科室需求、计划采购到患者消耗的全供应链管理,从而更好地改进质量和保障效能,优化流程,有效堵漏管理缺口。
(五)库存物资结构策略调整进行库存的全面控制,加快库存的流通、减少库存占用和资金占用,尽可能达到零库存的要求。
(六)职能划分,明确职责通过“全院总账——卫生材料库——临床库房”的三级管理,使得各个科室的职能划分明确,责任清晰,极大提高卫生材料管理的安全性。
(七)优化管理流程、服务流程、使用流程设计通过各级流程的最优化设计,能够使得各卫生材料各级管理便捷,流程合理,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与护理。方法70例冠心病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加强用药前后的护理,观察药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及心电图改变有明显好转,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好,且较安全。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冠脉综合征;护理
近年来,低分子肝素作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规范治疗的一部分,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1,2]。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包括正确的注射方法、病情观察、疗效判断、不良反应等。我科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期间配合积极的健康教育和人性化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择2004年6月~2004年12月住院患者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42~74岁,平均56.4岁。患者用药前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均在正常范围,无严重的凝血障碍,近期无活动性出血、手术或外伤史。
1.2方法
70例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扩冠、调脂、阿司匹林抗凝等)的基础上,给予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次/12h,7~10天为一疗程,共注射1140例次。腹部皮下注射方法:选择脐周围U状区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形成隆起的皱褶,右手持注射器紧贴皮肤,垂直进针,抽吸无回血,缓慢注射完毕,以原进针角度快速拔针。
1.3观察指标
通过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观察以下指标:(1)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及持续时间。(2)心电图ST-T改变。(3)有无猝死及心脏事件的发生。(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5)出血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2.1疗效
住院期间所有病例均未发生猝死及其他严重的心脏事件,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表1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略)
2.2不良反应
62例次注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淤斑;5例次注射局部有皮下硬结,并伴有压痛感;1例次注射部位针眼处出血;4例患者皮肤黏膜出现淤斑;2例患者大便潜血阳性;2例患者有牙龈出血;未发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出血现象,未出现过敏反应。
3护理
3.1注射前护理
询问患者近期有无手术外伤史、消化道溃疡等,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联系。低分子肝素费用高,腹部皮下注射部位特殊,患者易产生疑虑和紧张情绪。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讲解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效果及腹部皮下注射的必要性。腹部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3],使药物发挥更好的作用。腹壁脐周皮下脂肪层较厚,组织疏松,对药物吸收渗透作用好,同时不易误入肌层引起出血[4]。大部分患者听了我们的讲述,非常乐于接受此项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3.2注射时护理
操作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感受,尽可能少暴露患者,同时观察上次注射部位的情况。注射时容易忽视的问题:(1)一次性预灌制剂(法安明、速碧林、海普宁)注射前不排气,第一确保药液使用完全,剂量准确,保证药效;第二可以有效减少注射部位出现淤斑。研究表明:针尖及针柄外附着药液,注射时随针头带入针眼刺激皮肤,可致针眼处血管出血,形成皮肤淤斑[5]。同样道理,如果不是一次性预灌制剂,例如:临床上常用的博普青,需用1ml注射器和针头吸尽安瓿内药液,再吸入约0.07ml空气,并将空气全部弹至活塞端,注射完毕注射器内少量空气进入针头腔内,起封堵药液外流的作用,这样不使药液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避免了拔针时残余药液对组织的刺激[5],减少局部淤斑。因为注射器的及针头内残留量为0.07~0.08ml[6],因此,这样做是安全的。(2)操作轻稳,避免用力过猛,损伤毛细血管,保证垂直进针,垂直拔针,减少组织损伤。(3)注射完毕,不用干棉签按压,以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损伤,引起血管壁破裂出血[7]。临床观察,按压力度越大,时间越长,出血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点应与患者其他部位注射、输液、抽血后延长按压时间相区别。(4)左右交替,严格执行12h注射1次,以保证药效的持续稳定,因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后2~5h达到药效高峰,8~12h抗Xa因子活性下降[8]。
3.3注射后护理
操作后嘱患者避免热敷,按摩注射部位,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教会患者重视并进行自我监护,包括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倾向,注意观察尿液、大便颜色,发现问题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的主诉,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心理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药效,分析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及特点,观察心绞痛发作的程度和次数以及心电图ST-T改变,给患者高度的信任及安全感。
4讨论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比较其抗凝血因子Xa活性增强,而抗凝血因子Ⅱa活性减弱,理论上引起出血的危险性明显下降。临床上无需相应的实验室检测,易放松对可能发生的出血合并症的警惕性,忽视对患者的临床观察。本研究中,共有8例(11.4%)患者出现注射部位以外的出血,均出现在用药后7~9天。提醒护理人员在用药期间及每次注射前均应详细检查患者的局部情况,询问患者尿液、大便颜色、有无牙龈出血等情况,及早发现出血征象。注射部位出血共68例次(5.96%),主要是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对药物的性能不熟悉,或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起。2例患出现注射部位较大面积淤血和皮下硬结是由于患者腹胀时,按揉、热敷腹部引起出血,提醒护理人员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宣教工作,使患者明白各项要求的意义,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3例患者出现皮下硬结,是由于患者消瘦,注射时误入肌层引起。提醒我们要加强全员培训,提高护理操作技术。然而,低分子肝素为抗凝药,损伤小血管后易引起出血,临床上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偶尔可见注射部位出血现象,考虑为注射时损伤小血管所致,嘱患者不要紧张,并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常因注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引起患者的紧张、不满,甚至投诉,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我科改进了注射方法,提出了防范出血的措施,并严密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及时给患者讲解有
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得到了患者的信任和支持,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710-725.
2BraunwaldE,AntmanEM,BeasleyJW,etal.ACC/AHA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unstableanginaandnon-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Circulation,2000,102:1193-1209.
3吴怀英,刘玉英,雷长英.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及部位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53.
4刘世岭,赵清华,曾荣华,等.低分子肝素钙并发皮下出血4例临床观察与护理.航空航天医药,2003,14(3):177-178.
5程立,梅瑞杰.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探讨.中原医刊,2003,30(21):60.
6李凌彦,冀鸿霞,李艳华.避免皮下注射小剂量药液残留法.护理研究,200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