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李清照的诗

时间:2023-02-28 15:31:20

导语:在李清照的诗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论文摘要】读李清照的词,会发现词人常以酒抒发内心的种种情思。在她毕生的词作中,反应出时超时代限制的女性特有的饮酒体验。在她的一生中,少女的天真、浪漫、任性;的闺怨、苦恼、思夫;晚年的孤寂、哀怨、无奈、思国统统寄于酒。可以说酒里有词人的情感世界,有词人的精神寄托。

李清照嗜酒,透过一首首抹不掉的酒渍词作,词人坎坷失意的一生经历便凸现于世人面前。

少女时期的天真、优雅、浪漫任性;时期的缠绵、闺怨、苦恼、思夫;晚年的孤寂、哀怨、无奈、思国的情感都寄情于酒。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酒造就了她灵敏善感的气质,是酒延续了她丰富多彩的诗词生活,甚至可以说酒为她的作品增添了无穷的光彩。在她的词《如梦令》中,看不到轻步细走,笑不露齿的大家闺秀。展现的却是小船迷航争渡的场景,鸥鹭的鸣叫盘旋,荷花的摇曳灿烂,少女酒醉颜飞红霞的娇憨。一切都关和了酒。饮酒而醉,醉而忘归,归而迷航,误入藕花深处,既而出现了“争渡,争渡”的场景。

词中的少女遣兴游玩,至醉而归,她的才华和行为都堪比男性。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李清照是如何成长为一位超越时代限制而才力华瞻的女词人的,为何她能饮酒而醉,醉酒而归?她少女时期的天真、浪漫、任性的性情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熏陶的?要解开这些谜团我们就要走进李清照的家庭。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菲,是位精通儒家经典的饱学之士,曾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做过山东郓州教授、太学录、太学正,还做过太学博士。同时,李格菲的文学造诣也很深,他的文才得到了苏轼的赏识,与其他几位苏门弟子合称“苏门后四学士”。另外,李格菲的性格刚正不阿,为官非常的廉洁。李清照的母亲,王氏,宋仁宗朝的科举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在《宋史·李格菲传记》中有载:“妻王氏,拱辰之孙女,亦善文”。一位饱读诗书的文学之士,又是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父亲和一位“亦善文”的母亲,为李清照创造了一个开明的、文学氛围浓厚的成长环境。加之,宋朝民族融合,女子的地位有所提高。可以看到李清照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已经超越了时代对一个女子的限制。

正是因为生于书香门第,又得到父母的精心培养,李清照从小就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成就了她在诗词文赋及音律上的成功。同时,在这种开放的家庭、社会环境中,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才能饮酒游玩,拥有把酒邀明月,共赏梅花的卓越风姿。

然而,在她的词作中,因欢愉之情,以酒遣兴的作品很少,更多的是以哀苦的心情写酒。无论是短暂分离的闺怨、无子的烦恼,还是死别后的思夫、孤寂,她都寄予酒,酒成了她缓和心灵痛苦的灵丹妙药。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二人志趣相谐,嗜爱古器书画,又诗词唱和,生活非常美满。据其《金石录序》中记载,她在初入夫家之后,曾同夫一起出入相国寺逛街购书;后来,在随夫屏居青州乡间时,又在“归来堂”中一起从事古籍校勘、题签和文物的考订、鉴赏工作,并完成了《金石录》这一部大型学术专著;业余则相对品茶、饮酒,甚至还玩“智力竞赛”——指堆积史书,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较胜负,为饮茶先后。

由此看来,词人陶醉于夫唱妇随的生活中,本不应该有哀苦心情。但是,为何在李清照诗词中有多缠绵、闺怨、苦恼、思夫。她怨什么呢?又为何苦恼?

事实上,这与词人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关。

一,赵明诚是一位官宦子弟,高居太守之位,有他自己的事业要干,如读书、求学、交友、处理政务、还有相应的应酬,以及一些士大夫文人必须做的事情要做,就不能陪伴着闺中的李清照。夫妇之间分离就成了常事。那习惯了和赵明诚喝茶饮酒的李清照离开丈夫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又能做些什么呢?只能把酒独饮,黯然神伤的闺怨:“酒意诗情谁与共”。

另一方面,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拥有三妻四妾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而他们在外边的寻花问柳,也并非太丢脸的举动。所以,出于对丈夫喜新厌旧,移情别恋的忧惧,闭门待在家中的妻子会滋生出自怜幽独的孤寂情怀,也就是自然的事了。当然,我们也不能贸然断定赵明诚曾有过这样的举动;也不能断定李清照一定会这样想。但,一个,独守空闺有会想些什么呢?“而在《金石录后序》中记叙赵明诚病故情况时提到过‘分香卖履’的典故(曹操临死时嘱咐,将香料分给众妾,宫女们则可做鞋子养活自己),从中或许就可以演绎出赵明诚曾有过外遇和纳过小妾的情况。”

二则,李清照终生无子嗣,在封建社会家庭这便是大逆不道。一旦赵明诚离开,我们的词人便因缺乏安全感而陷入深深的苦恼和闺怨中。

正是上述的两个原因,凡是遇到夫妇的分离,李清照就催生了思夫情愫。往往寄情于酒的词人,在这种时候更是借酒浇愁,洒脱与诗词与酒的奇妙境界。

《醉花阴》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婚后不久,夫妇两地分居,时届重九,思念之情尤其强烈,便写了首词寄给赵明诚。“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把闺房中的生活情调,特别是当日如李清照身份的女子的寂寞的感情表现的很好。香烟袅袅消磨了长昼,说明了白天的寂寞。“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说明了晚上夜间的孤独。“嫁接又重阳”点出了季节,这里有佳节重阳为反衬。这样的佳节,赵明诚不在,不能一起饮酒对诗,从早到晚都是孤寂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东篱”出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东篱就暗示着,说自己在种满的地方拿着酒杯,小口揠着酒,思念之情油然而生。“黄昏后”说的正是最寂寞的时候。可见,她独自一人在前已经很久很久了。“有暗香盈袖”隐隐之间有阵阵香气飘到衣袖中。闻到花香想起思念的人,真想与他一起共同欣赏。可思念的人不在身边,路途遥远,采花送去又办不到,惟有写下我的思念。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几句出人意外,又在人意之中。前面写的思念寂寞之情已不少,这里笔锋突转,不再直说相思怀念,却道清瘦,帘内的人也一样清瘦。

由此以往,长亭边,古道旁,安排酒宴夫妻二人把盏话别“阳关四叠,唱千千遍,泪湿罗衣脂粉满。”可该走的还是要走;“惜别分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从此以后,便是剪不断的相思,浇不透的浓愁。独守空闺时,酒是他暂时忘掉分别的寂寞和独处的闺怨。

李清照45岁时,赵明诚突犯急疾,不治身亡。为了驱除心灵的苦痛,打发苦闷的岁月,缓解浓郁的乡愁,词人更加沉醉于酒。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声声慢》。

词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引进了无尽的悲凉,表达了词人空虚迷惘、孤寂沉痛的心理状况。经历巨大的打击,往日欢乐已成梦寐,丈夫已经去世,生活已经破碎,一切已消失。如今,她要寻找什么,似乎自己也说不清,想找一个可以寄托情感的对象。但,找来找去四周冷冷清清,就连饮下的酒,其味也淡薄乏味了。

这里,酒慰藉了她的心灵,填补了她空虚迷茫孤寂的生活。同时,暮年生活的凄清落寞也在酒中浸出了况味。晚年的李清照带着对往事的追忆,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以及哀怨、无奈、思国的情思走完了她曲折坎坷的一生。

我们可以看到:在“但愿人醉不复醒”的背后,隐藏着李清照借酒浇愁的内心苦衷。她的词,前期的芳馨俊逸,后期的飞扬健举,用特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笔触感知人生和书写内心的情感世界,可以说,是酒引发了她的创作灵感,焕发了她的创作热情。

【参考文献】

[1]褚斌杰编. 李清照资料汇编[M]. 北京:中华书局, 1984年.

第2篇

我手中捧着一杯清茶,伫立在窗前,看着夕阳西坠,红艳的火烧云。思绪射向了远方,穿越了今朝繁华的都市,停留在李清照那宋词文明的宋代。

我漫步走在宋朝的大街上,忽然一个清脆亮丽的响声传了过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清新淡雅的诗词令我心头一阵喜悦,猛然想起,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有些淡淡哀伤的《一剪梅》。走近书堂,传来孩子们稚嫩、纯真的声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孩子们的声音让我联想到了你当时作诗的样子:陈旧的桌前摆放着两杯美酒,酒中稍稍带着那令人心悸的苦涩。此时,你不仅对人民感到深深的同情,也对国家的安危担忧着。醉了,碎了,你诗兴大发写下了《醉花阴》。走近一个官僚门前,一个女儿娇滴滴的走着,我不禁油然想起你的那句诗:“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两句话,三个动词,生动的写出了宦官少女的矜持与天真。

我的思绪又从遥远的诗句回到了现在。不仅因为你的诗成为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你对生活的执着与希翼,也令我折服。那时,你凭着学富五车的才气成为了当时年代的一朵奇葩,但你不被那冷落的秋风吹下枝头,依旧傲然的尽情绽放。但幸福却随着日暮渐渐闭合,相思之苦,逃亡之愁,成了你的生活主题。你凭着男儿都未有的英雄气概,屹立在生活强者的巅峰。你诗中的淡淡忧伤的背后又是何等的坚强。你从不放弃手中的笔,哪怕只有一口气在,也要用犀利的语言呼吁人们反抗金的残暴侵略,保住大宋国土江山。你的诗也曾鼓舞着多少士兵重新振作,誓死抵抗侵略者。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你只能将这些苦难离愁化作一杯淡淡的清酒,独自沉淀于腹中。你厌恶世俗的明争暗斗,淡泊名利,使你成为我一生最喜爱的典范。

第3篇

关键词:李清照;迪金森;诗歌风格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婉约派作家,以“易安体”在我国词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她一生中写过许多名作,擅长于诗词和散文,尤以其卓尔不群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诗人,“美国诗歌的开拓者”和“现代美国诗歌中其他一切传统的先驱”。她以独特的风格写下了1800多首诗歌,这些诗作被誉为“美国文艺复兴的一部分”。从诗歌创作环境、诗歌主体、诗歌艺术形式等方面入手,对二者做一番平行比较,就会发现尽管这两位世界诗坛女杰生活在不同的时空、文化背景下,但是这她们身上存在不少可以互相参照的有趣现象。在这互为参照的体系中,人们不仅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这两位女诗人各自的文化心态和创作特征,同时还将更为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东西方女性诗人在思想感情表露上的某些差异。[1]

一、诗歌创作环境比较

(一)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诗人的创作,并在诗人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虽然处在不同的国家和时代,但李清照和迪金森的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惊人的相似,即都处在一个社会剧烈变动、矛盾尖锐的时期,这些在她们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她们的作品风格都具有转变性,分为不同的时期。

李清照生活在北宋内忧外患时期,朝廷的权力争夺日益激烈,她的父亲受到排挤,使她自小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她过的还算幸福。但后来北方北方金人入侵,讲和派卑躬屈膝,不战而败。1127年靖康耻犹未雪,1129年丈夫又去世,她立刻从一个幸福女人变成了亡国之女、丧夫之妇。从1129这一时间点开始,她的诗歌风格开始转变,从天真烂漫少女的欢快变成亡国遗孀的悲痛,诗歌风格由清新欢快转入成熟哀伤。可以说李清照的前半生少年负才,没遇到什么波折,后期的创作无论风格还是内容上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变。后期李清照被迫“飘零遂与流人伍”,丧国之耻,沦落天涯之痛,让她开始了思考起国家命运和生死荣辱的问题,更深刻地认识了当时的社会,并含愤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与忧虑。郭预衡在《李清照词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一文认为李清照“在北宋亡国之前对国训一民生并不关切”而在北宋亡国之后她的作品则“代表了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阶层的情绪。”[2]

迪金森生活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当时国内各种势力相互倾轧,斗争日益激烈.各种矛盾尖锐,终于导致南北战争爆发。社会的工业化,使得社会对个人的压力剧烈膨胀。在这社会历史背景下,迪金森和李清照一样也开始思考起人生来,但是二者同中有异的地方在于,迪金森年轻时候就开始的隐居生活,导致她生活圈子狭小,她的诗歌不像李清照一样明确反映当时的社会局势,更沉醉专注于自我精神世界的思考。[3]

这一时期,在迪金森的作品《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中: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他殷勤停车接我/车厢里只有我们俩/还有“永生”同座/我们缓缓而行,他知道无需急促/我也抛开劳作和闲暇,以回报他的礼貌/我们经过学校,恰逢课间休息/孩子们正喧闹,在操场上/我们经过注目凝视的稻谷的田地/我们经过沉落的太阳/也许该说,是他经过我们而去/露水使我颤抖而且发凉/因为我的衣裳,只是薄纱/我的披肩,只是绢网/我们停在一幢屋前,这屋子/仿佛是隆起的地面/屋顶,勉强可见/屋檐,低于地面/从那时算起,已有几个世纪/却似乎短过那一天的光阴/那一天,我初次猜出/马头,朝向永恒[4]

通过对生死和永恒问题的探讨思索,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她怀疑宗教的真实性,不相信人死后会进天堂并永远地生活在那里;另一方面,她相信人死只是脱离了现实这个苦难的环境而开始另一段愉快的生活。经历社会动荡巨变时期,二者诗歌都变得基调严肃而深沉。

(二)个人经历的影响

李清照出身官宦之家,李恪非之女,这样优渥的家庭背景,令她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文化熏陶,笔下的诗歌不同于平庸之辈。后来觅得如意郎君,与赵明诚皆为秦晋之好,吟诗作对,研究金石,在爱情的滋润下,丈夫的支持中,她的诗歌创作自然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因而早期她写出很多优美的爱情诗。即使后期丈夫去世,对亡夫的思念也成为了她创作诗歌的动力之一。

迪金森的祖父是阿默斯特州学院的创始人,父亲是该镇的首席律师,她的家族在当地小有名气,她在阿默斯特附近的一所女子学校读过一年书。青年时代,阿默斯特学校的校长纳德・汉弗莱和她的父亲律师事务所任职的青年律师本明杰・牛顿,对她的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牛顿经常指导她应该读些什么书和怎样读书,启发她认识和谐和完整的自然界蕴含的美。他还经常为她宣讲加尔文派的宗教思想,使她接受了加尔文派的内视思想以及关于天性美和世界冷酷的观念。这些思想成了她生活的信条并后来形象地反映在她的全部诗作里。

除了这些以外,迪金森的诗歌创作个人经历和李清照一样,都离不开家人的宽容与理解。在迪金森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一直与父亲、兄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父亲特别宠爱她,妹妹在生活上照顾她,替她找来了爱默生、梭罗、济慈等人的著作。邻居苏珊给了迪金森许多鼓励,女仆也对艾米莉非常好,佣人马吉帮助她寄信和外界保持稳定的联系。这些都为迪金森诗歌创作提供了一个稳定环境。[5]

在爱情经历中李清照较之迪金森更为幸运一些,她年少时和赵明诚结为伉俪,琴瑟和谐。而迪金森虽然终身未嫁,但从其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她曾与几位男士有过朦胧的浪漫情愫。最权威的狄金森传记作家理查德・斯维尔记录下她一生中比较重要的爱情经历:一是与塞缪尔・鲍尔斯的没有结局的爱情;二是与比她年长18岁的洛德法官的关系。这两段爱恋虽然最后未果,但并不影响她对于爱情的憧憬和对爱情诗歌创作的热情。

虽然在迥异的人文时代背景下,但是真正的诗人是可以超越时空的,她们的诗心永远是相通的,在李清照和迪金森的爱情诗中存在很多的共同之处。如:迪金森笔下的初尝爱情甜蜜的少女形象:“我碎步急走过堂屋――我默默跨出门洞――我张望整个宇宙,一无所有――只见他的面孔。”这种羞怯又青涩的爱情描述竟然和李清照的诗歌如出一辙,“见有人来, 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6]一样是见到心上人的心跳和忐忑,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诗歌主体比较

(一)诗歌意象比较

在诗歌的创作中,二者都很注重意象的选择,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二者选择意象的类型有着明显区别。李清照一位官宦小姐,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虽然诗中也不乏慷慨豪迈的作品,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大气之情跃然纸上,但李清照诗歌还是以婉约为主,奉行中国诗歌一贯温柔敦厚的特色。在她的诗歌中,多以花、草、鸟兽、日常用品为意象,或描摹或设喻。一首首清丽的诗词在绿肥红瘦的海棠里,在人比黄花瘦的哀伤里娓娓道来,说不尽的哀思,道不尽的缠绵。这皆是由于在中国封建文化的背景下,闺房女子写诗不免婉转,意象受到局限。

而迪金森的诗歌意象则相较李清照要更具有丰富性和跳跃性,她的意象可以从太阳到梳子,从小伙到苍蝇,千变万化。如在《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的时候》里,她娴熟地同时运用明喻和暗喻,把死亡时的宁静比作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寂静,把眼睛比作是已经拧干的湿衣服。这样的描写生动形象又出人意料,表达感情直接而充沛。在刘焱的《意象,诗海航行的风帆一狄金森诗艺管窥》中,以狄金森的《井中蕴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为例,探讨了她运用意象创作的特点,即把分散的意象,揉合成环环紧扣的意象链;把静比的意象,激活成奔走的意象流,把单一的意象汇聚成多姿多彩的意象群。[7]

(二)诗歌体裁比较

李清照诗歌创作的体裁与其生活密切相关,在靖康之耻为时间分界线,在此之前她婚姻美满、生活稳定,因而诗歌体裁多为爱情诗、游记诗;在此之后,在国破家亡,身世飘零的处境下,她的诗歌体裁多呈现爱国诗歌和咏史诗。对此,在周秀怡在《李清照诗与词风格同异辨》指出:李清照受“传统的文化教育”的影响,严格遵循“诗庄词媚”、“词言倩”、“诗言志”的观点,因此她的爱国诗直接抒发了恨敌爱国的强烈感情,表现出豪放宏肆的艺术风格。[8]

迪金森,则在爱情无果的压抑情感中创作出了大量爱情体裁诗歌。本杰明对她认识自然的引导,让她在心中种下热爱自然的种子,因而在她细腻的观察下,自然诗在她笔下应运而生。青年时期植根记忆的加尔文宗教熏陶,加上长期足不出户的思考,让她对宗教和死亡有比其他人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她的诗歌呈现出李清照所没有的体裁:宗教诗和死亡诗。

三、诗歌艺术形式比较

(一)诗歌简洁洗练

李清照的诗歌因其简炼的特色,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9]这句诗之所以流传甚广,因为仅用了八个字,就言简义丰地就描摹出了在一大片肥硕碧绿叶子间绽放出一朵瘦弱鲜艳的海棠花的场景,逼真形象。

狄金森诗歌往往寄丰富于简单之中,寓深邃于清澈之里。迪金森诗的诗歌篇幅短小,多数只有两至五节,经常破格,常押所谓“半韵”(half rhyme);放弃传统的标点,多用破折号,名词多用大写(但这个习惯在当时很平常);常省略句子成分,甚至连动词也省掉;句法多倒装,有学者指这是受拉丁文词序的影响。狄金森诗中的意象、省略、凝炼、破折号以及不规则的书写、句法、韵律使其诗歌自成一体,独放异彩,在美国诗坛幻化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表达上的隐晦含蓄、诗歌主题在语言和指称等方而的不断变化,以及她诗歌标题的省略等等,形成了她诗歌的复义性、多样性和神秘性,使读者和研究者回味无穷。[10]

(二)语言质朴清新

李清照在她生活的时代,尽管欧阳修倡导的新诗新运动已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以“花间派”为主的文人骚客们写诗赋文总是注重辞藻雕饰。她则大胆而勇敢地运用平白的语言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获得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殊荣。如《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1]它用语浅显,清新流畅,入木三分地揭示出主人孤独、寂寞烦躁的心情。

十九世纪西方浪漫主义充满了雕饰铅华之风,而狄金森却用朴实的语言构筑了一个独特的“诗歌世界”。她说,“我的诗是朴素的语言”,“简单的话语”。日常口语、俗语,稍加锤炼,都被狄金森融入诗行,毫无刀痕斧迹。如诗歌:

I’m Nobody,who are you:

I’m nobody, who are you?

Are you Nobody too?

Then, there is a pair of us. [12]

(三)多用设喻和描述

在仔细参考了两位诗人诗歌中的意象中,我们惊奇地发现,两者都地运用了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比喻意象(Metaphorical Image)指作家通过可感可触的物体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如:李清照《武陵春》中的诗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3]诗人把“愁”比做实物,“载不动、许多愁”,奇妙新颖。在看狄金森在诗中用“驶向永恒之路的马车”来表达她对死亡的泰然;用“成天对着泥沼鼓噪的青蛙”来讽喻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这些意象提升了她诗歌的意境,读来使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她选用的事物往往为人们所熟悉的对象,通过诗人的参悟、表述,使这些芸芸物得不同寻常,折射出深邃的哲理。

(四)富于童趣画面感

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都善用描写对大自然的热爱,情真意切。如:在自然的描写上,两人的诗歌都有一种清新欢快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描写“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赞歌,其中作者卓尔不群的情趣和天真开朗的个性可见一斑。二者皆是用简单事物,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快乐的场面。相比较而言,迪金森在《篱笆那边》中,写到:“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14]这首诗以草莓来比喻美好事物,笔触是一个孩童天真活泼的视角,充满童趣,令人忍俊不禁。[15]

四、小结

李清照与迪金森都是文坛伟大的女诗人,尽管生活的时代和所处国家社会背景差异很大,但是她们相似的创作艺术风格令我们称奇,她们真挚美丽的情感、清新洗练的语言及精湛独到的诗艺令我们赞叹。这个论题只是一个开始,关于这两位诗人的异同之处仍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地方,对她们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是十分有意义且永远不会过时的。

参考文献:

[1]李嘉娜.迪金森与冰心比较论[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第4期

[2][8]张强.近20年李清照研究述评[J].文学遗产,2004-09-20

[3]懿丝.艾米莉・迪金森初探[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4][12][14]岳凤梅.诗意地栖居――艾米莉・迪金森诗歌研究[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09-01

[5]周建新.艾米莉・迪金森独特的生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6][9][13](宋)李清照.李清照词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07-01

[7][10]李保安.近五年来国内的迪金森研究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4-10-25

第4篇

1、用肥皂水清洗首饰。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蘸有肥皂水溶液的软毛刷轻轻刷洗,把肥皂水放在碗里,或者在水中滴几滴洗洁精,将黄金首饰浸泡在碗中15分钟,然后用软毛牙刷轻轻地清除污垢,再用软布擦干首饰,就可以恢复银饰原来的光泽。

2、用牙膏清洗。先准备一个容器,准备一支牙刷,将一些牙膏挤到容器中,然后加入几滴水搅拌,再用牙刷反复擦拭手镯,特别是细缝里,牙刷也会刷得特别干净,等待10分钟,1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银器,银因空气氧化而变黑,定期用牙膏清洗,表面的硫化物可以用牙膏去除,银饰会变成原来的颜色。

3、用白醋清洗。我们可以用家里的白醋来清洗,操作方法很简单,准备一个容器把银手镯放进去,然后倒进去一些白醋,把手镯浸在白醋里,静置半小时后,用牙刷轻轻擦拭,可以把手镯清洁干净。

4、用隔夜的茶水浸泡。把氧化的银饰浸泡在过夜茶里,浸泡时间约为12小时,取出来后用清水冲洗,这样可以去除氧化银,使首饰再次光亮。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关键词:李清照 女性 文人化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以细腻真挚的情感表现、不同凡俗的才识气度跻身男性作家的领地,本文对李清照的人格做一透视。

一.细腻真切的抒情方式

试读《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残梅的幽香熏破了词人梦返故乡,醉酒醒来,万千愁起。月色里翠帘低垂,人静夜深,“更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一次次揉搓着梅花枝上的残蕊,片片花瓣捻碎,空有余香。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着这种细微处的鲜明、生动、可感。“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才下”与“却上”间如浮云片片层层间的幻变,道出愁情的真切延续。在同一种情感里,李清照的细腻敏锐使人物的内心世界得到淋漓尽致地描绘,她的情真意切、含蓄蕴藉,她的轻灵婉转、深挚柔细,与善于表达要眇之情、凄迷之境的词体完美融合,呈现出别样的情怀和风采。

二.以“愁”为主的闺阁生活

宋词小令承晚唐五代之余绪,词风婉媚,多闺情、离愁之抒。《漱玉词》亦是以一个“愁”字贯穿始终。所不同的是,她的愁情系于闺阁,在不同的时间里,“愁”在变、“情”在迁,成为一生的写照,彰显出文人才气。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性格开朗、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爱。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而读到《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望着淡荡的春光、香炉前的袅袅残烟以及院中被春雨打湿的秋千,一股无名的寂寞和惆怅涌起心中。重九佳节,李清照写下一首《醉花阴》寄给远在异地出仕的丈夫赵明诚,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薄雾浓云的阴沉天气里,词人的忧愁哀怨如瑞香袅袅上升、绵绵不断。靖康元年起,李清照连续遭受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南渡之后,在国破家亡之痛和生活流离之苦下,她的词作里多了客居异地忆念故乡的愁思哀伤和国破家亡流离挣扎的悲愤痛楚。“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如何不念故土之一草一木,不思家国之一景一情?《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梦里取道”的萦绕长思更表达了词人深念故国情景和怀想故国旧家的感情。

三.清雅的咏花词

花是合乎女性形象美的一件事物,女性对花总有情有独钟的偏好。花在李清照的笔下风韵独特、毫无媚俗之态:“误入藕花深处”的欢乐愉悦;“人似黄花瘦”的别离相思;“情疏迹远只香留”的色淡香浓;“疏影尚风流”的孤高自傲,无不透出超凡脱俗的清香,沁人心脾,带给人美好高雅的感受。

四.“别是一家”的词学观念

自元以来,品评论词者并不少见。李清照不仅创作出了优美深挚的《漱玉词》,亦对词的发展进行总结,作《词论》,表述“词别是一家”的观点,独抒己见、自树一帜。她以绝无仅有的姿态大登词坛上殿,尽显文人风范,为词学留下一部完整而具系统性的理论史料。

《词论》中李清照史论结合、夹叙夹议,娓娓道来。“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词人于开篇明确指出了词音乐与文辞并重的特点。接着叙述了李八郎的故事,李八郎“能歌擅天下”、“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以形象的故事说明了词这种文学体裁的产生是和歌唱艺术密切相关的,强调了词以音乐感人的特殊魅力。合乐协律是李清照在其《词论》别强调的对词的要求。“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仄声韵。”论述中李清照不惜笔墨,较完整地反映了她对词的多方面要求:高雅、浑成、协律、典重、故实、铺叙,这些构成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内容。

第6篇

这句话是宋词女李易安说的上联。

李易安守寡后,多方仰慕才名或觊觎其家财而强要提亲做媒。于是,她怒而出对“寂寞寒窗空守寡”。并放言,谁能对出意境字句皆佳的下联便与她成为夫妻。

后来一位轿夫对出“远近达道过逍遥”,被世人以为好对,可惜易安已去世10年之久了。

后来有才子崔拂对道“梧桐朽枕枉相栖”,后人公认是最工整的。其中“栖”繁体字为“木妻”,全句委婉相劝,不要妄自菲薄,与“梧桐”做的“朽枕”厮守到老,也不过“枉”自悲伤。其中后两字暗含机关“相”意为“想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关键词:李清照;花卉意象;;梅花;桂花

李清照现存的四十多首词,颇多自然意象,有很多词写到花,这频频出现的意象,在她词的意象系统里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这位好与花为伴的女词人,将其杰出的人格精神及特殊时代背景下种种复杂体验都潜注于对这些花的描写之中,使她成为一个独特的“花间”女词人。

一 李清照的经历与词风特色

李清照,生活于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她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擅长书、画,尤精诗词。她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融,浑然一体。

(一)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思。李清照早期词作多是描绘少女生活和歌颂美好自然的欢乐之作。她优裕的家庭生活以及本身活泼开朗的性格,展现于世人面前的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纯真女子。

(二)甜蜜温馨的情怀。李清照与赵明诚成亲后,便沉浸在幸福之中。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李清照在《减字木兰花》中写到:“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一个沉醉在爱情的幸福与欢乐之中的新妇,在丈夫面前是多么妩媚娇憨、聪颖多情,透露出词人充满自得和自信的愉悦和欢欣。

(三)幽怨伤怀的思妇情结。李清照的词除了对少女青春易逝的悲怀之作,还有对离别的伤怀,尤其是李清照结婚之后,赵明诚要经常外出游学为宦,这就使得词人产生了绵绵的相思之情,不免借词倾吐愁情。这一时期,落花成为其词作中的一个常见意象。 “花”成为词人的情感依托,她把相思之情同对花的感悟、对生命的体验交融在一起,在浅显的话语中凝聚着深沉、细腻的情感。

(四)婉约精致的词风。李清照的词婉约、清新、忧愤、深沉。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她还善于提炼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二、李清照词中花卉意象的选取与展现

在现存李清照的词中,通篇咏花的有六首,其中直接咏梅的有三首,为《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玉楼春·红梅》《满庭芳·残梅》;直接咏“菊”的有一首,为《多丽·咏白菊》;直接咏“桂”的有二首,为《鹧鸪天·桂》和《山花子·揉破黄金万点明》。如提到梅的有: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小重山》)除了最受作者喜爱的、贯穿作者一生词作的梅花外,还有桂花、、梨花、海棠、芍药等等。这位好与花为伴的女词人把她杰出的人格精神及特殊时代背景下种种际遇的复杂体验,都潜注于对这些花的描写之中,使她成为一个独特的“花间”女性词人。

(一)李词中的梅花意象

李清照常将梅花作为抒情意象,真实地记录着她美丽凄婉的人生经历和生命情感。在《渔家傲》中,词人这样写到: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词人在歌咏傲立霜雪之中以报春信的梅内在品质的同时,又对梅花的外在形态美予以观照。这样完美的梅花真是让人怜爱,与其相比,其他的花黯然失色。写到此处,词人笔锋一转“此花不与群花比”,表面上是突出梅花的超绝品质,实质上在强调融内在品质与外在美感于一身的梅花就是自己,是傲然独放、卓然不群的花之君子。

(二)李词中的桂花意象。在众多的花中,李清照最爱桂花,虽然她对桂花着墨不多,但她对桂花赞誉足以傲视尘俗。她笔下的桂花,不仅柔美动人、内蕴丰富、亭亭玉立,有温雅的秉性,还具有人的情致,显示了桂花多面之美。其实这是她追求更高的精神志趣的写照,她像桂花一样保持着自己的那份独立,坚守着自己远离世俗,不求闻达的高尚情怀。

(三)李词中的意象。李清照写,突出了菊斗风傲霜之气,生长在秋天,使人想到“秋”者“愁”也,伤别离,寄乡愁,把乡愁因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结合起来,其中的忧愤更深。抒发的愁怀已不是往日的闺情,她的词作变早年的清丽、明快为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悼亡的情感,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

《声声慢》通过、雁、梧桐、细雨等伤感意象、秋日意象交织在一起,与词首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相衬托,一层层剥落词人失落、孤单、凄苦的心境,在这首词中,不难体会到词人在丈夫病逝后孑然一身,国破家亡,颠沛流离时的孤苦与凄凉,达到了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同时也正表现了词人高洁纯美、不同流俗的“式”的精神品格。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和她的词作,可以发现她如“花”般的心路历程。她丰富多情的内心世界外化为对花的格外关注与热爱,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与花的开谢荣枯相暗合。对花的关注与咏吟体现了李清照自身的人格,特别是特定的时令里的写照。李清照生性高洁,在生活中常以花卉为伴,如果说李清照花意象的选取是宋人审美观照的产物,那么她对梅、菊、桂等痴心的吟诵,却透视着她作为封建女性的审美情趣。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美丽的奇葩,她所创造的独特的“花”意象系列,将以永恒的魅力,感染和陶冶着后世人们的精神世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感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唐圭璋.全宋词 北京.中华书局,1965

[2] 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 北京:人民学出版社,1999

第8篇

关键词:自然美;含蓄美;音乐美;绘画美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著名女词人,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称赞李清照说:“易安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为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 [1]她的清新婉丽的词风历来为人所称道。本文试就其语言特色作一具体分析。

一、平易清新,尽显自然之美

明白如话、平易自然的词风,贯穿着李清照一生的词创作。她生性爽朗、坦率、感情真挚,坦诚的说,明白的写,无人工斧凿之痕,在宋词中独具一格。

1.口语入词,化俗为雅

李清照常常用清淡雅致的口语对景物进行简笔勾勒,在朴素中显示自己天然的魅力。例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中“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临江仙》中“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等,赵明诚评价其曰:“清丽其词,端庄其品。” [2]实为中肯。

2.精于锤炼,不着痕迹

李清照作词,看似信手拈来,实乃精心锤炼,使作品明白如话,却又婉转如珠,不见痕迹。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这“红”“瘦”二字,原来平淡无奇,李清照却变俗为雅,用此二字描写风雨之后花叶的外形,极富形象美,更写出了寂寞深闺的惜春的情怀与红颜易老的感叹,实是精于锤炼,而又不着痕迹的典范。

二、委婉深沉,尽显含蓄之美

作为名门闺秀的李清照其精神性格具有典雅的一面,她的语言竭力追求雅致委婉、含蓄深沉的风格,她的词是字字句句总关情,但字字句句却不提情,正所谓“委曲精工,含蓄无穷之意焉。” [3]

1.含蓄深沉,情藏言外

李清照词善于移情于物,借景抒情。如《醉花阴》一词,这首词上阕写寂寞之情,落笔即移情于物――如雾的香烟。次句又写室内光景:炉中香烟慢悠悠地燃着,我们可以感觉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则暗示:夫妻分别已久,平时思念,佳节更甚。但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自己的失眠――“半夜凉初透”。这里的“凉”,不只是身凉,更重要的是心凉,写得委婉含蓄,情在言外。

2.用典精巧,含而不露

李清照词语言的含蓄美也体现在用典上,通过用典使作者隐忍难吐的情怀找到得以寄托的载体。如《多丽》一词,采用赋的手法,通篇用典,在清照词中独一无二。通篇咏菊,却始终不提菊,尽得风流。李清照在《词论》中主张作词要有“故实”“典重”,讲究“富贵态”,这首词应是实践她创作理论的产物。

三、和谐流转,尽显音乐之美

李清照词声调韵律的和谐流转之美,特别体现在她运用叠字、叠句和俳句上。清人顾炎武认为“诗用叠字最难” [4]要做到“复而不厌、赜而不乱” [4]则更难,但在李清照词中,叠字几乎开篇可见,读来朗朗上口,音乐感很强。

《声声慢》中叠字的运用,是词学上成功运用双声叠韵的创格,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整首词,共九十个字,舌音、齿音字多达五十七个,开篇的七组双声叠韵词在音节、情调、气氛方面与内容紧密配合,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得到历代词学家的一致好评,“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四、浓淡相宜,尽显绘画之美

李清照作词常以画入词,以词写画。她在词汇选择上注重色彩调配,在谋篇布局上施展绘技,或白描、或工笔、或淡抹、或浓彩,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奔涌情怀。

如,《如梦令》将“溪亭、藕花、鸥鹭”串逐成画,一词一个意象,三个意象一幅画:有物有色,有景有情,好一幅色调明丽清雅的湖荷翔鸥图。她又用“回舟、误入、争渡、惊起”这样的动词,让人想象出其中的喧嚣,景、物、人、情融成一片,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虚实相生,上下远近成章,构成动荡迷离的画面,渲染了欢快愉悦的氛围。

李清照词语言的平易清新、委婉深沉、传神新奇、和谐流转、浓淡相宜等特色,代表了宋代文人词语言成就的新高度。她造语自出机杼、率真自然、典雅含蓄、讲究音乐美、蕴涵绘画美。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来捕捉心中的感觉,倾入笔端,因而奠定了词人在古代词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后世奉为“婉约词宗”(王士祯《花草蒙拾》)。这也许正是其作品盛传不衰、流风余韵绵延千载的秘密所在。

参考文献:

[1]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88.

[2]赵晓洁.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探微[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3):102.

[3]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5.

第9篇

关键词:李清照;女性意识;觉醒;独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018-01

一、充溢真与美的少女情怀

在传统社会中,女子缺少人格的独立和个性的自由,自然而然地被束缚于封建礼教之中。早年的李清照她不象一般的大家闺秀,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局限于闺房绣楼之中,而是常常走出重门深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李清照以女性独有的敏感和细致,真切、大胆地坦露了自己的内心体验和女性共有的情感,游刃有余地畅游于浓郁的文学和艺术氛围中。《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和《点绛唇》(蹴罢秋千)等,写的都是少女离开深闺的室外活动。她陶醉于游冶,寄情于山水,表现出她天真活泼、热爱自由的个性,以及她那蓬蓬勃动的青春活力。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作为一名女性,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李清照张扬的是压抑不住的青春的萌动、生命的自我冲动,和对美好的自然本性的追求。这是任何时代,任何礼教都不能束缚,也扼制不了的。当女性以自己的目光去审视生活,审视自我的时候,她们的话语形式便打破了以往男子代女子作情的局限,从而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言说的主体地位。

二、爱情中自由大胆的追求

李清照对传统的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虽然没有自觉的反叛和明确的思想主张,但她却有抒发内心呼声的胆量和渴求爱情生活的热情。“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浣溪沙》)刻画出一位活泼大胆,沉浸在爱情中的少女形象。

李清照的词以个人爱情生活为素材,坦坦荡荡地抒写了夫妻间真实、自然的情爱生活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之苦,深切动人,和谐而不造作;完全不同于男性文人笔下那些非常态的纯功利的香艳之情和伪善的欲说还休的遮掩之语。饱满真实的情感是李清照词作的生命自我形象描述的强烈个性化,也使她的词作具有了非凡的感染力。

三、融外部世界于生命意识中

社会的动荡,家庭的变故,使李清照由平静安宁走向漂泊动荡,李清照饱尝了人生的大喜大悲。她的心灵在反差强烈的刺激中变得敏感而富于悟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当权者奴颜婢膝,李清照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女子,表现出过人的胆识,敢怒敢言,赞颂项羽的气节,对当时奴性的社会发出强烈的谴责之声,表示出对政治的敏锐见解和大气的豪情,痛心疾首的呼唤民族精神的觉醒。

此时,她的创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她的一首豪放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喈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词人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驰骋丰富的想象,表露出不满人间的黑暗,憧憬天上的光明,追求美妙的幻想,寻求精神的归宿,充分体现了她对自主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她把人生价值和辅君报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把这种对现实的观照总结为三个方面:以诗词为武器,针砭时弊;培养少年爱国情怀;收集金石,补充历史不足。

四、独立的内在人格

李清照独立的人格意识和主体价值意识,使她以中国古代杰出女性的形象,自立于中华民族之林。

从李清照的咏物词中对真善美的赞赏,对自然生命的歌颂和热爱都可以解读得到她对人生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定位。王灼说:“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进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李清照是一个确确实实认识到自己在进行文学创作的人。她词中表现的真实情感,大胆夸张“闺房妇女”不知“羞畏”的生活,就是这种自觉的写照。

李清照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脱却传统社会纲常之规的惯性影响,以卓然而立的姿态与旷远的胸襟写就了一个时代的突破,她的这一突破,已不再是其个人,而是在沉寂许久的传统社会的土壤上迸发出的新生力量,它刺破了粘稠的旧时代的弊病,唤起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她就如一缕幽香,漫溢在中国的文化史上。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