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时间:2023-02-28 15:31:34

导语: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1篇

[关键词]《周易》;和谐社会;自强不息;振民育德;忧患意识;节俭节制

古老的《周易》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人生智慧等诸多领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它所提出的基本思想、理论原则以及许多观点经过儒家长期的挖掘、阐发与完善,形成了内容丰富、理论深邃的学术体系。因此,作为当代的学人努力探寻其中蕴含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价值的理论原则、思想素材等等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同时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锐意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凝心聚力,共同参与,大力发扬刚健有为、积极进取、锐意改革的精气神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源头活水。乾卦的象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3君子效法天道刚健运行,自强不息。该卦九三爻辞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1]5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俱反省,虽然处境艰难,但终究没有灾难。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千头万绪,艰巨浩繁,在其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障碍,可谓是任重道远,缺乏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是不可想象的,全体社会成员亟需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精神的支撑,任何懒惰、松懈情绪,或者走捷径的企图,都会危及到这一宏伟事业。《周易》乾卦的主旨为当代人们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要件。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彻底革除那些阻碍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以至于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等。《周易》高度赞扬了变革的伟大意义。革卦的彖辞说:“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革之时,大矣哉。”[1]264王侯能施行文明政教,民众自然喜悦拥戴,因而他的道德称得上是伟大、完美、贞正。除旧布新,改革得当,隐伏的灾祸就会消除。天地变革时令而成四季之气象。顺时变革,就能使天地常新,显示出伟大的作用。《系辞》把不断创造、产生新事物视为天地之大德。它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1]354适时变革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1]366“变通者,趋时者也。”[1]37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374人们处于困境之时就要想到变通,变通可以顺达,顺达就能够长久。对此,东汉末陆绩解释为:“阴穷则变为阳,阳穷则变为阴,天之道也。庖牺作网罟,教民取禽兽,以充民食。民众兽少其道穷,则神农教播殖以变之。此穷变之大要也。‘穷则变,变则通’,与天始终,故‘可久’。民得其用,故无所不利也。”[2]623《系辞》是在阐述上古时期人类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时为了生存而不断地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方法,以增强生存适应能力。因此,变革的本质与目的始终就是为了改良工具,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上述论断表明,变革符合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和谐,顺民心,合民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人类社会发展史也充分证明变革是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金钥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根据的基本原理,社会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应、不协调的环节与方面,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3]82-83。发展不停步,改革无竟时。始终抓住改革这个牛鼻子,不懈怠,不放弃,保持定力,才能使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以改革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加强道德教育,德化民心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程

《周易》十分重视道德建设,为此作了大量的论述。小畜卦象辞说:“君子以懿文德。”[1]57君子当推行美好德教。蛊卦象辞说:“君子以振民育德。”[1]103君子应当振救民众,施行德教。临卦象辞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1]108君子君临天下,教化民众,覃思极虑,保容万民,德业无疆。由此看来,对民众施行德教,德化人心是君子的重要职责,要义无反顾地强力推进。坎卦象辞还要求“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1]158君子崇尚德行,学习教化人民的方法。咸卦彖辞也认为:“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1]167圣人以其高尚德行感化人心,因而天下和平。进行道德教化,首先需要君子、圣人等引领时代的精英们为广大民众以身示范,同时运用恰当的方法。人们不难看出,在《周易》各卦的彖辞、象辞中出现最多的就是以君子作为道德楷模而进行论说的。君子、圣人进德修业,勤于实践,以完美的品德感化万民,使他们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能够促进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王友三先生指出,中国文化关注的是人。“中国古人思考的是用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就是‘道’来改变天下、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安顿生命、培育人格。……‘明心性’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儒道佛三家共同的价值取向。”[4]毫无疑问,这样重视塑造人的美好心性的文化对于达到社会和谐是极其有利的。《周易》对道德规范的的论述也非常全面。例如,“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1]8;“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1]9;“君子正也。”[1]78“君子以遏恶扬善”[1]83等等,几乎涵盖了中华民族所有的优良传统美德。君子引导全体社会成员修养这些美德不仅有利于升华个人的道德境界,完善自身,也有利于构建诚信友爱、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们相互以仁爱待人,忠厚容人,谦敬礼人,正派做人,和而不同,弘扬正气,抑制邪恶,凝聚正能量,使得整个社会充满和谐,进一步讲也有利于正确处理好不同民族、种族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重视道德教化、改造人心,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一贯秉承的优秀传统。孔老夫子曾论述过德教的重大作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5]24他认为,只有道德教化才能深入人心,使得人们主动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管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管子•牧民》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认为“四维张则君令行……守国之度,在饰四维”[6]2,“四维不张,国乃灭亡。”[6]3《管子•权修》提出道德教化的方法和路径是从细微之处抓起,这是极具价值的观点。它说:“欲民之正,则微邪不可不禁也。微邪者,大邪之所生也。……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微邪,治之本也”[6]56道德教化无小事,56从“小事”做起,这是治国的根本。古代先贤们的这些精辟话语足以值得当代人们的认真思考、借鉴。

三、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定的精神品质与恒久的定力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保证

用革命导师恩格斯的话来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各种合力作用的结果[7]478-479。这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总会受到有意识的人的影响,人的意志、思维方式等等或多或少地会对社会历史产生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尤其是统治者的思想品质、处事方法,以及阶级局限性等等总会以各种方式影响社会历史进程,这是人类社会领域与自然领域的重要区别。笔者的意思是,能否比较快地实现社会和谐与人们是否具有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精神品质与恒久的定力有关。更直接地讲,实现社会和谐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始终牢固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定的精神品质与恒久的定力。舍此,构建和谐社会只能是空谈。对于忧患意识,《周易》有较为系统的论述。讼卦象辞说:“君子以作事谋始。”[1]42君子在谋事之初必须慎之又慎。震卦象辞说:“君子以恐惧修省。”[1]276唐人孔颖达疏曰:“君子恒自战战兢兢,不敢懈惰,今见天之怒,畏雷之威,弥自修身省察己过”[8]287。卦象辞说:“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1]340君子有备于无患之时,防范于未然之际。清人陈梦雷说:“思其患而豫防,则相为用而不相为害。以此推之天下事,莫不皆然也。”[9]236子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1]381吉凶的最初迹象总是能预先显现出来。人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常常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保证事业万古长青的法宝。人们如果认真地研究《周易》就会不难发现,其实《周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带有浓厚的忧患意识。譬如,《系辞》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1]384-386孔子在《系辞》中道出了他的心迹:“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1]380无独有偶,道家始祖老子的忧患意识也很鲜明。例如,“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慎终如始。则无败事。”[10]296这说明这些圣哲先賢都非常重视忧患意识对于治国理政的意义与作用。忧患意识是先哲们对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反思、总结和提炼而形成的高超智慧,凝炼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科学思维方式,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它要求人们谋事缜密,高瞻远瞩,善于发现一些带有苗头性与倾向性的问题,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谋事之初必须慎之又慎,对存在的各种风险要保持足够的警觉,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制定多种预案。在事业发展过程中要保持定力,毫不松懈,慎终如始;要有担当精神,胸怀使命感,责任感,具有“吾日三省吾身”的高度自觉性,积极修身,砥砺品性,勇于改过,心存敬畏,胸有戒尺,兢兢业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得意忘形,不放纵贪欲;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11]。毋庸置疑,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可或缺的思想保证。

四、坚持和弘扬节德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

节卦彖辞说:“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1]324天地有节度而寒来暑往,形成四时节气。国家有节度而制定了君子教庶民,庶民养君子的社会规则。君子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不可以骄奢逸暴殄天物,不可以残暴伤害人民。对于节卦前人多有评说,值得细细品味。唐人李鼎祚转引郑玄的话说“空府藏则伤财,力役繁则害民。二者,奢泰之所致。故‘节以制度’,则无伤财害民之事矣。”[2]506-507陈梦雷说:(本卦)“极言节道。天地四时,自然之节。圣人则因其自然者,立制度以节之。……财不至于匮乏,民不苦于诛求。”[9]225这些评议说明“节”有节俭、节约、节制、调节、节度(“天地节而四时成”含有自然规律之意)等等的含义。节俭,节约,主要讲的是人类对物质资源的利用问题。它要求人类不能放望,挥霍浪费,而是要控制欲望的冲动,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合理消费,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节约劳动成果,尽可能地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为后人留下适宜的自然环境和较为充裕的发展资源。我国历代圣贤都非常崇尚节俭美德,信奉“成由勤俭败由奢”的真理。节制与节度的含义相近,是上述意义的延伸,它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守规则、符合规范,自觉地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只有如此,整个社会才能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张锡勤先生认为:“所谓节制,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对利益、欲望、情感等进行控制、调节,使之合理得当。”[12]儒家特别强调用“礼”来节制、规范与引导人类的活动,这有利于社稷的稳固和长治久安。子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1]349荀子进一步指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13]17“礼者,人道之极也.”[11]400荀爽认为:“夫寒热晦明,所以为岁;尊卑奢俭,所以为礼:故以晦明寒暑之气,尊卑侈约之礼为其节也。”[14]696守礼,体现了人的品德修养,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自觉遵守礼节就能够互让互谅,友爱相处,进而维护社会秩序有条不紊,不至于出现大量的违法犯罪行为。其实,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佛教也高度重视用教义教规来约束、规范教徒的言行,使之纳入到社会良性运行的轨道之中。当然,在当代社会中,守礼不仅体现为自觉遵守礼节、礼仪规范,更大程度上应体现为讲程序,守规矩,懂规范,讲文明,树新风,与人相处要注意方式、方法,行为举止温文儒雅,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等等。另外,节制还含有适度的意思。人们的行为有所节制就是指主动限定在适度的范围之内,适度而不过度正是节制的目的和要求。人们主动地节制自身行为,遇事不过度、不极端,这是和谐思维的表现,有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概括地讲,人类的节制、节俭是客观规律的要求与体现,与全人类的长远和根本利益相一致。人类自觉修养和践行节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五、重视民意、凝聚民心、汇集民力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举措

屯卦初九爻辞说:“以贵下贱,大得民也。”[1]26君子在困难时期能以尊贵身份而屈居卑下,因而大得民心。君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与民众打成一片,紧密团结在一起,尤其是身处困境,更应该卧薪尝胆,与民休戚与共,从民众中汲取无穷的力量,这样才能够克服困难,渡过险滩,迎来事业的光辉前景。师卦象辞说:“君子以容民畜众。”[1]47君子应效法大地的宽厚美德,像大地包容水一样,收容、畜养大众。观卦象辞说:“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1]113先王巡视邦国,观察民情,因应民众习俗而施行教化。这里讲的是,君子、先王要经常观察民情,体恤民众,亲近民众,团结民众,顺应民众而施行教化。孔颖达疏同人卦辞曰:“‘同人’,谓和同于人。‘于野,亨’者,野是广远之处,借其野名,喻其广远,言和同于人,必须宽广,无所不同。用心无私,处非近狭,远至于野,乃得亨进,故云‘同人于野,亨’。与人同心,足以涉难,故曰‘利涉大川’也。”[8]102同人卦彖辞说:“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1]77-78该卦有文明刚健之象,九二阳爻居上卦中位,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互相应和,说明君子光明正大,秉性中和,以正道为准则,体察天下的隐衷,统一人民的意志。该卦象辞发挥道:“天与火,同人。”[1]78该卦象征君王上情下达,臣民下情上达,君臣意志和同。陈梦雷解说:(同人卦)“有以天同人,以君同人之义,故曰‘同人’。……同人取其大公,不欲其狭小。大公至正,乃可以有为。”[9]64同人就是上下一心,和谐相处之义,所以说“与人同者,物必归焉”[1]406与人和谐,万物必来归顺,事业大有所成。同人卦的主旨就是君子应以宽广无私的胸怀与天下民众和同,上下一心,和谐相处,足以排除万难,使得事业大有所成。用现代话语说,重民意,顺民心,聚民智、汇民力是保证事业成功的根本。这一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途中,无论形势怎样变化,各种矛盾多么错综复杂,社会价值观念如何异彩纷呈,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理念是保证尽早建成和谐社会的前提。能否顺应民心、凝聚民心、汇集民力共同奋斗的关键在“君子”,应该主要是指现实社会中的领导阶层。领导者要心怀大公,与民同甘共苦,不能狭隘偏私,才能赢得民心,统一人民的意志,从而形成无坚不摧的巨大合力。《周易》所确立的思想原则除了上述内容以外,还包括了诸多方面。它也关注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文言》所讲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1]13-14要求人类的活动要顺天应时,利于万物生长繁育,其意十分明确。王充闾先生认为:“《周易》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凡事要有节制(包括节俭、节约、节欲),不可过度开发,肆意掠夺,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不可挥霍无度,暴殄天物。这也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一个重要原则。”[15]它的和谐思维贯穿于全书的始终,对于当今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等方面的关系都有很好的启迪。

六、结语

《周易》的产生年代尽管距今已很久远,但是,它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其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理论原则与当代仍有相通之处,人们仍然能够从中感悟到真理的脉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前无古人的宏伟大业,需要多方努力,多措并举,持之以恒。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动员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参与,共建共享。领导者要大公无私,率先垂范,担当起历史重任,与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上下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就能汇聚成无坚不摧的伟力,实现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全体民众有理想,有追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心齐,泰山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力,要破除一切不和谐、不协调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以及不合理的等级特权等等,没有一种锐意改革、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的精气神是不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心组织,认真实施。要求社会全体成员有主人翁意识、规则意识、大局观念,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规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规矩,有节制,重诚信的良好习惯,从思想深处来一场彻底的变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坦途。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交织融合,机遇与风险并存,机会与挑战同在。对此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不可被胜利冲昏头脑。越是事业取得进步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头脑清醒,要把不利因素估计得充分一些,宁可把困难估计得大一些,这样才能做好各种应对之策,拥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做到有备无患,积极主动,不至于遇事手忙脚乱,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徐子宏.周易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版,1991:3.

[2][唐]李鼎祚.周易集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623.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83.

[4]王友三.中国文化关注的是人[N].人民日报,2015.7.8.7

[5]杨树达.论语疏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版,2007:24.

[6]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2.

[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8—479.

[8][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287.

[9][清]陈梦雷.周易浅述[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236.

[10]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修订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296.

[11]王文艺宋辉.论<尚书>的忧患意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6).

[12]张锡勤.节制是良好品德[N].人民日报,2015.11.16.7

[13]蒋南华等.荀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版,1995:17.

[1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696.

第2篇

哲学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整体和部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对立关系来看,整体和部分是互相区别的,不能混淆,对于确定的联系和范围而言,二者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客观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整体不能同时是部分,部分也不能同时又是整体。第一,二者的内涵和数量不同,不应把事物及其过程与构成它的部分等同起来。整体大,部分小,但整体力量不一定等于部分力量的总和。第二,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由于整体功能是以部分之间的结构为基础的,部分组成的整体的结构是否合理、有序,就直接影响着整体功能的发挥程度。整体和部分又是统一的。首先,二者互相依赖,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不可分割。整体只要肯定它所包含的部分,才是确定的整体,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的功能。其次,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性作用。再次,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的。总书记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和法治是确定维护国家整体与公民、单位、部门等部分地位权利义务和关系的根本制度。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只有人民这亿万个部分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力,树立主人翁意识,才能调动其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协调好人民内部矛盾和关系。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而宪法和法律又是确认和维护国家整体与公民、单位、部门等部分及其地位、利益关系的最有利的保障。广大人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事务依法进行,才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用制度和法律确认人民民主的地位,规范人们的活动,实现公民、单位和部门的生产生活乃至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追求公平和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和谐,因为公平和正义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基本准则,也是国家整体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道义源泉。在进行各项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国家,只有遵循公平和正义的原则,才能取得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各阶层的共识和认同,才能使出台的政策和措施获得广泛的拥护和支持,从而得以顺利地实施。在调节各阶层的不同利益和矛盾中,只有遵循公平和正义的原则,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才能取得不同利益群众的广泛接纳和支持,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实现国家整体的稳定、繁荣和富强。在实现国家整体目标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和正义的原则,才能使社会各个阶层公平合作、竞相发展,以实现国家的复兴。

社会生活正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民族和国家的生存之基。总书记指出:“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只有使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以诚相待、以信相守、和谐相处,才能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共同维护、推进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在关键时刻,“舍小家,保大家”心甘情愿地牺牲部分的利益,保全集体、国家的整体利益。尔虞我诈,充满仇恨与邪恶,势必造成国家和民族的混乱和倒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与和谐的基础和条件,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总书记指出:“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只有让社会中最活跃的处于主体地位部分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有让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要素和资源的活力得以合理利用,环境条件得以控制和改善,新的知识、思想、文化得以不断地形成和与创造,只有让社会生产运行方式和机制所具有的活力,能够实现社会系统的自我延续、调控和更新,并不断发挥其功能,才能共同保证和推动国家整体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安定有序是人类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需要以后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总书记指出:“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只有在健全的社会管理机制上,建立起合理有序的社会整体,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保障各个社会利益群体协调合作,共同发展,保障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才能更好地加快社会主义整体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在这里,健全的社会机制和完善的社会管理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如果没有健全的社会机制和完善的社会管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各个利益群体不能协调,社会资源和财富得不到合理利用,都会干扰社会主义事业,阻碍国家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第3篇

1、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是办事公道、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家庭美德的具体规范是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4、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关键词:孔子;微博;和谐社会;思想渊源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24-02

一、从孔子“微博”中透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

(一) “君子和而不同”——“和”思想

孔子是“和”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前人“和”、“同”理论的积淀基础之上,在其“微博”中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的经典话语,他认为和谐的本质是“和而不同”。“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本质的,深层的,“同”是具体的,表象的。“和而不同”,其本质就是在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面上的相同与一致。“君子所见略同”,我们耳熟能详,其实追其根源,正是人们的内心见解一致,而表面上却未必相同。

当今时代,孔子“微博”的“和”思想是我们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标志性的价值符号,体现了我们华夏文明的突出特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仁者爱人”——“仁”思想

“仁”字在孔子“微博”中出现109次。其弟子樊迟向他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的回答是“爱人”(《论语·颜渊》)。其实“爱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而后“推己及人”,爱所有人,爱整个社会。如果整个社会都施行“仁政”,那么社会的和谐就会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可见,孔子的“仁”思想充分体现了古代统治阶级与百姓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也暗含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必要性,一个仁爱的社会是我们古往今来的不懈追求。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保证,孔子“微博”中的“仁”思想,恰恰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蕴含着恒久的生命力,它超越了历史的,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为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克己复礼”——“礼”思想

孔子主张对社会实行礼治。当弟子颜渊问仁时,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又问,孔子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生活在礼仪被普遍破坏而得不到遵守的年代,因此,呼吁人们要实践“礼”的要求,践行“礼”的规范,从而创造和谐、安定的理想社会。

孔子“微博”的“克己复礼”对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国就被国际上誉为“礼仪之邦”,但面对当前道德的滑坡,诚信的缺失等现象,作为龙的传人的我们,对目前的“礼仪之荒”应该感到悲哀和心痛。这对于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孔子“微博”的 “礼”思想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对于今天我们社会秩序的维护,人民生活的安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推进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思想

“中庸”也是孔子“微博”中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微博”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阐明了“过”与“不及”两种极端,说明治理百姓的有效方法是中庸之道。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贯彻“中庸”思想,掌握温和之道,对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推进整个社会的全面文明和进步,具有深远的指导价值。

二、孔子“微博”中透视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外延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人与自然的和谐

孔子“微博”中强调:“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孔子主张天地与人的和谐相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人类应该尊重自然,服从自然发展的规律,认识自然,保护自然。自然是我们人类的伙伴,为我们提供生存必不可少的各种资源,为我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物质条件,可以说,没有自然就没有我们人类,自然与人类是一个统一体。

孔子“微博”中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环境形势严峻,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孔子“微博”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对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人与社会的和谐

孔子“微博”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第九》),也就是说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不要主观臆断,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孔子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他的“微博“中还主张“君子衿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说不结党营私,不与他人争执,不搞小团体,始终保持与他人的和谐。这些都表明孔子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孔子“微博”中有关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充分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孔子“微博”的这一思想,仍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建设和谐社会,除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需要我们全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正常开展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人与人和谐相处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安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个人身心的和谐

孔子“微博”有关个人身心和谐的论述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强调自省。孔子强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里仁第四》。第二,强调自律。孔子主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第十五》。第三,强调诚信。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第二》第四,强调学习。孔子主张“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十七》)

孔子“微博”中关于个人身心和谐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一直追求的“中庸平和”的意境在个人心理的反映。孔子眼中的君子,就是能在其内心达到一种中庸和谐的状态,并拥有自省、自律、诚信、理性、学习等品质,真正达到个人身心的和谐的人。这样的思想对当代处在和谐社会中的人仍不失启迪意义,他要求我们每个人要注重自身本能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注重自身素质的修养和提高。可见,个人身心的和谐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核心。

第5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为了学习贯彻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组织了一组阐述这些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的文章,陆续在本栏目刊登。

最近,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让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就是要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确保社会的稳定团结;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说到底,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社会。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还要求实行法治。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社会的无序化与无序状态。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法治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是法律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人们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因此,也可以说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是民主法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和谐与否的最终决定性因素。只有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和最终利益的社会,才具有最深刻的群众基础。只有在人民支持和参与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民主是和谐社会得以长期维持与维护的根本保证,是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与理想目标。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手段和途径。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能够获得及时解决的社会。在法治社会,法律为社会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则。严格地遵守法制,社会矛盾和冲突就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或者减少,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减少矛盾,而且还在于可以有效地解决矛盾,使已经产生的纷争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从减少矛盾和解决矛盾这个意义上讲,法治就是达成和维系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与路径。

同志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就是要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让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民主法治是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需要以民主法治为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第6篇

树立全局意识。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工作放在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中去考虑,把质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支持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放在为地方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全身心的投入到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大潮中去;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标准化、计量为基础”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质量兴市(县)、名牌兴企”战略,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为地方政府排忧解难,成为政府的得力助手,成为企业、百姓的贴心人。

干实事、敢干事、干成事。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企业生产,百姓生活的主要任务,把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企业和百姓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办实事的内容,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切忌说起来天花乱坠,做起来一筹莫展。

严格执法,勇于监督。在执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依法办案、依法行政,坚持从严执法、违法必究;坚持长效的监督机制,加大对制假售假违法分子的打击力度;切实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这两项关系人民群众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工作;在工作中要有不畏强权,不畏恶势力、不徇私情、依法办案的勇气和决心。要树立坚定的“质监为民、执法为民”观念和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高于一切,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把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上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搞好综合管理,善于协调各方面力量。质监部门在实施综合管理过程中有些工作并非单独可以完成,如:在打假工作中须要工商、公安、法院、物价等部门配合;在标准化建设方面须要农业、企业、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部门配合;在质量管理工作中须要相关科室相互配合,须要有关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整体合力,才能达到法律规定的效果。等等这一切说明协调不仅是质监部门的一项重要责任也是对质监部门执政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每名质监工作者工作水平、工作成效的检验。

务实创新,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质监部门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因地制宜的抓住重点,抓住热点,抓住新现象,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整合有效资源,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强化行业自律,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质监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权力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要严格按照质量技术监督行风建设“八严禁”和执法人员“十不准”规定,加强自身建设,杜绝“三乱”、“四乱”及“冷、横、硬”现象的发生,坚持自重、自醒、自警、自励,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要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淡泊名利,克已奉公,始终保持“质量卫士”的良好形象。

构建和谐质监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走群众路线。走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总旨是为人民服务的,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我们在工作中要着力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抓好政务公开,坚持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有要公开的原则。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公开,置于阳光之下,群众众目之前,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方便群众办事,也有利于群众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二是着力抓好民主评议行风这个机会,使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得到解决,进一步维护和提高质监部门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三是着力抓好群众投诉问题的查办,坚决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当前,12365质量投诉网络已经建成起用,我们要利用好质量投诉网络,建立快速受理、查办机制,坚持受理热情,查办及时,结果满意的原则,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方便群众。

第7篇

大家好!我是来自滑坡路小学六(4)班的肖瑶,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 “向奥运健儿学习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8年8月8日是我们中华儿女每个人都期待的日子,因为我们都想在那天看到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的身影,看到奥运健儿们为我们中国争光。可是谁又知晓他们平时训练中的辛酸与痛苦呢?就比如说我们中国体操世界冠军第一人——李小鹏,李小鹏已超过“体操王子”李宁的记录,勇夺15个金牌了(加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每次体操比赛的奖台上总少不了他的身影,看起来是风光无限,但是他在训练时却流了无数滴汗水,无数滴鲜血,这些,观众却并没有看到,看到的只有他的成功。这些苦,这些累也只有他一个人承受,这可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呀!也有人问李小鹏:“练了这么多年的体操,受了这么多的伤,你觉得苦不苦呀?”小鹏笑答道:“练到这种程度,我已经不觉得苦了,这是我取得好成绩所应付出的代价!”真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所以,我们看奥运会不只是看奥运健儿们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也是从中学习他们这种不屈不挠,奋勇拼搏,团结一心的精神。

奥运会已经拉开了序幕,各国的来宾也来到了中国,我们也要抓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给外国嘉宾一个好印象,给中国一个新面貌。

向奥运健儿学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追求,一起行动吧!中国加油,奥运加油!

第8篇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中庸》传统的和谐思想在安邦治国、维持社会关系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今天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古代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意蕴深远,而《中庸》中就包含着这种和谐思想。重新审视《中庸》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积极发掘这一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古时的“和谐”,“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则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如:《说文解字》曰:“和,即相应也”。《国语·郑语》记载:西周太史史伯与郑桓公谈论“兴衰之道”,云,周幽王必将衰败,西周将要灭亡。而其“必弊”的原因是“去和取同”。在史伯看来,“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里强调了事物是多种因素的集合,它们相互依赖、协调而组成新的事物,达到和谐的效果。所以,“和谐”内在地包含着多样性、差异性、矛盾和冲突,但最终会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协调。同时,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一种声音无法揍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一种味道如何做出令人回味的佳肴,惟有和谐共处,才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也就是“同则不继”[1]。

《中庸》从“中庸”这两字就已体现了古代的和谐思想。“中庸”包括“中”和“庸”两方面的含义。朱熹解释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之不及之名。”(《中庸章句》)用现代哲学来解释,“中”是事物矛盾双方处于相对的平衡与和谐状态。郑玄注《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句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论语集注.雍也》)可见,“庸”为“常”,“中庸”之道就是“中常”之道,也就是说“中”道乃是事物的常道。[2]

“中庸”为“中常”之道,不是折衷主义,“中庸”指的是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矛盾的对立统一的一种和谐状态,折衷主义只是把不同质的现象或理论无原则的、机械的结合在一起。儒家讲“允执厥中”,指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使事物正常和谐的发展。《中庸》又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又有朱熹《集注》:“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可见“中”是随事物变化而变化,“中庸”最终是要实现和谐发展的状态。[3]

朱熹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德焉,则终身受用之,有不能尽者矣。”可见,《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更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中,是天下万物的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人如果把中和的道理推而极之,那么,天地一切按照规律和谐发展,万物也就各自和谐发展。[4]《中庸》提出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使事物和谐发展,这种思想后来影响深远,对人的发展及构成社会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要求做到和谐发展以维系古代社会和谐发展,《中庸》这一和谐思想在当代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1.《中庸》安邦治国的和谐思想

《中庸》中有:“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其道,即议礼、制度、考文之事也。天地者,道也。鬼神者,造化之迹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主要考察历史,顺应民意,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治理国家,制定规章制度,促使国家社会各个方面和谐发展,这样才能受民众爱戴。在当时就有为了国家的发展,就要尊重客观规律实行各种规章制度,使国家上下得到和谐发展的思想。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就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在古代《中庸》虽然提出了和谐发展的思想,但由于受阶级限制,要实现各方面积极的和谐发展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才可以成为现实。

2.《中庸》社会关系的和谐思想

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社会关系,如:夫妇、父子、兄弟、朋友、上下级。儒家高度肯定了这些关系,“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些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维持社会稳定,促使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所以孔子提倡真正的君子与他人和谐相处,不随流俗转移。“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宜尔妻孥。’子曰:‘父母其顺矣乎!’”这句话中将妻子儿女感情和睦的和谐关系比喻像弹琴瑟一样和谐,兄弟感情投合,其乐融融,这种和谐的关系使家庭和谐发展。“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即智慧、仁爱和勇敢是天下人都应该有的品德,用来实行的那就是“诚”。孔子非常赞赏这种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关系,在他的著作中有很多地方体现了这种社会关系和谐的思想。这一传统的社会关系和谐思想使中国虽然是泱泱大国却以礼仪之邦而闻名。所以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党把这一思想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即提出“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3.《中庸》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是我国古代传统的重要思想,在《中庸》中也可以看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能完全实行他的天性,能尽他自己的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天地万物的本性;能尽知天地万物的本性,就可以促进天地间万物的化育,能促使天地间万物化育,就可以与天地相合。[5]这一和谐思想在今天体现了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我们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提出要和谐发展,《中庸》天人合一这和谐思想要求注重价值理性,这对于矫正工业社会天人对立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片面强调自己是大自然的主人,打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使这种关系日趋恶化,使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为了遏止科技理性的过度膨胀,借鉴《中庸》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出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我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就明确提出“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综上所述,《中庸》体现了我国古代为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发展所提出的和谐思想,受到时代阶级的限制,很多和谐思想不能成为现实,但在今天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中庸》的传统和谐思想对我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存俭,鲍宇.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理论学刊,2005(8):113.

〔2〕雷庆翼.“中”“中和”“中庸”平议〔J〕.孔子研究,2000(4):11.

〔3〕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出版社,2004:68,81.

第9篇

论文摘要:壮族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和谐”理念,这是壮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潜在优势资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此种资源的所在和价值,进而利用其为广西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服务。

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传统文化是这种产物的历史积淀,它不仅是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外在标志和民族内部相互认同的内在依据,而且是民族群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为人们认识和重视。有人已将文化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软实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文化力”的概念。[1](P34)如何发掘和撷取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速本国或本民族的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一种潮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前我国国家建设的时代主题,是包括广大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面临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即拟以壮族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揭示其所包含的“和谐”理念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弘扬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一、壮族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和谐”理念

所谓“和谐”,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它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不是普遍性的统一,而是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它可以用于形容和描述不同系统或整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状态。具体地说,“和谐”就是指存在差别的各种因素可以相互协调地联系在一起。它有两层含义:一是组成一个整体或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二是这些存在着明显差别的各个成分可以非常协调的整合在一起,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人类对“和谐”现象和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各异,对“和谐”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壮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其数千年来世代居住在高温多雨、植被繁茂、虫豕横行的岭南地区,在这里迁徙流布,繁衍生息,从而对当地的各种自然、社会现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认识,并摸索和总结出了一系列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特点的生产、生活之道,创造出了内涵丰富、特点显著的民族传统文化,壮族也因此发展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在壮族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普遍存在着一种“和谐”理念,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和谐”理念是壮族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一。

首先,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表现在其对自身及其所处的世界的认识上,即世界观上。一个民族对人类起源和天地万物形成的认识,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民族的生产、生活及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壮族对于人类起源及天地万物形成的认识,集中反映在其民间广泛流传的布洛陀神话传说中。大量的调查资料显示,布洛陀是壮族民间普遍认同的“造物之主”和“始祖之神”。之所以认定其为“造物之主”,是因为他有如下功劳:⑴使天地分开,人居其中;⑵创造世间万物,制定动植物的生长规则;⑶教人类开田造地,种五谷杂粮;⑷教人类驯化动物,饲养畜禽;⑸教人类建房造屋,安居乐业;⑹教人类求雨取火,灌溉煮食,等等。[2](P37-44)所以认定他是“始祖之神”,是因为在流传民间的《布洛陀经诗·造人》篇中说:祖神布洛陀,飞来天下做主……第七放下人,人还没有长全……布洛陀传令授印给四脚王来到地上造人,造了手又造脚,用茅草来烧,捏泥巴做头和颈,造出新人笑盈盈,男人嘴边放胡髯,女人胸前放双奶,造出后生和老人,造出大人和小孩,从此天下有人烟,天下处处人繁衍。[3](P116)布洛陀造出世间万物后,教育人类要与它们和睦相处,各循其道,否则于人不利。流传在田阳壮族民间的一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这一主旨:从前有一个“王”,因其田地经常被野猪、黄猄等野兽践踏,“王”便放出猎狗驱赶、咬杀野兽。许多野兽被咬死,“王”便拿兽肉来作盘中餐。过了三年,野兽全跑光了,“王”却得了重病,久治不愈,灾难不断。“王”便去问祖神布洛陀。布洛陀告诉他,一切皆因他滥杀、滥食野兽而至。“王”按照布洛陀的指点,备牲品请布麽来喃经解煞,请兽禽归巢,从而使果子狸回到树洞,黄猄回到茅草地,戴帽鸟回归树巢,羚羊回到草地,野猪回归山坡。从此,各种野兽各得其所,人与野兽相安无事,“王”的病不治自愈,家业又重新兴旺起来。[3](P240)

在壮族的传统世界观中,除相信布洛陀创造了人与万物及人与万物必须和睦相处外,还相信人与某些事物相通,即物我合一。如壮人认为人与花就存在着生存形态的相互变换关系——壮族信俗认为,人是花婆神花园里的花朵,男的是红花,女的是白花(也有说男是白花,女是红花),所有婴儿皆由花婆神赐花而生。孩子病了,只要祈求花婆浇水除虫即可康复。人死后又回到花婆的花园中去。故在壮家有供奉花婆神以求生育和护佑孩子的习俗。[3](P237)这种对人的“花-人-花”的生命循环的认识,反映出壮族世界观中“世界是物质的,人离不开自然,离不开生活资源”的朴素唯物主义成分,折射出壮族对人的生存与物质的关系的认识。

其次,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表现在其哲学思想上。壮族哲学思想中有一条重要的认识主线,即“天人合一”。按照我国传统的儒家哲学理论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天是自然的天,人是自然的人,天虽不是人,人虽不是天,但同属于自然,二者具有相通相合之处。人是生活在自然的天之中的,必须受自然的天的规律所约束,必须遵照自然的规律而生活。认识自然是认识自然规律,利用、改造自然不过是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4]壮族“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大致与此雷同。历史上,壮族地区曾盛行自然崇拜,日月星辰、树木鸟兽都曾是壮族先民崇拜的图腾。他们认为,鸟兽虫鱼、花草树木都和人一样,有公母雌雄之分,有自己的思想和喜怒哀乐,能够行走、说话。壮族民间故事《太阳月亮和星星》就说太阳是个男的,月亮是个女的,他们与人一样生活在天上,后来结合在一起,成了夫妻,并生下了许多孩子,就是星星。在这里,太阳、月亮、星星都被人格化了。太阳是壮族民间最重要的崇拜对象之一,在壮族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存文物——铜鼓和花山崖壁画中都有许多反映壮族太阳崇拜的内容。在红水河流域,铜鼓有公母之分,逢年过节敲打铜鼓时必须公母相配,阴阳结合,否则被视为不吉。[4]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壮族“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再次,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还反映在其居住、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中。其中,以壮族民居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理念最具代表性。

壮族民居从聚落、房屋选址到聚落布局、房屋的内外构造等各个环节均十分重视“风水”。所谓“风水”,顾名思义,就是观风察水,就是选择“风”“水”俱佳、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地方。风水学最初发端于中原汉族地区,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迎合了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存在的渴望生活富裕安康和避凶趋吉的心理,因而产生之后即四处传播。壮族地区是我国最早受汉族风水学说影响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大致在秦汉时期中央封建王朝统一岭南地区以后,风水文化即开始渐次在壮族先民社会中传播、渗透。由于壮族的农耕民族秉性与风水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所要求的以农为本和普遍存在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信仰观念的社会基础十分吻合,因而风水学说在壮族地区的传播相对较快,至明清时期,风水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已“广泛而深入”地为壮族民众所接受和吸收,有的还被注入了新的内容。[5](P236-240)“负阴抱阳”“喜东南厌西北”“背山面水”“水可荫地脉、滋万物"”等风水学说在壮族房屋建造中被普遍遵守,奉为定律。[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壮族聚落十分注重树木与风水的关系,认为“村乡之有树,犹如人之有衣,稀薄则怯寒,过厚则苦热,此中道理,阴阳务要冲和”,凡分布在平峒边上的聚落,因后山较矮或背对山坳,两侧的地势较为平旷,人们就在村寨的后面植树为屏,以挡住或减弱强风对村落建筑的吹袭,填补“后龙”之空缺。若依山而建的村寨,则普遍对后山实行封山育林,严禁砍伐,有的还建有山神庙,从精神上进行约束。若村寨较大,在村寨之中,往往保留有数棵大树,浓荫如盖,这些大树亦被认为关乎村寨风水,是神树,不能攀折损毁。[6]远观壮族村落,往往树木掩映,错落有致,充满生机与活力。所以,壮族在建聚落、造房屋过程中所追求的“风水”,其主观目的虽然具有一定的神秘文化色彩,但在客观上却起到了顺应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功效,具有一定的合理与科学成分。

在人际交往中,壮族社会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注重礼仪往来,节多礼多,亲朋之间,逢年过节或寿诞喜丧,都要互相往来,互致问候;二是敬重老人,日常生活起居,行路安座,议事决断,等等,必须礼让老人或先听老人的意见;三是注重结交朋友,民间普遍有“打同年”“结老庚”的习俗,或由当事人自己结交,或由父母代办,一经结交,即往来不辍。这些特点交互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二、 族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产生的根源

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类和他们的文化体系以及整个物质环境,是作为一个生态体系存在的。[7]这就是说,文化既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环境生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民族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必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根由。壮族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的存在,亦非无穴来风,同样有其产生的特殊背景。

众所周知,壮族是一个典型的稻作农耕民族。考古资料显示:“早在距今9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西瓯骆越(学界公认的壮族祖先——编者注)的先民就已开始了稻作农业,从而证明壮族是生活在广西这块土地上的古老的稻作民族”[8](P10)。有学者通过对古汉语“稻”“田”等字的音、意在今壮侗语言中的留存情况以及与壮族地区大量存在的以“那”字冠首的地名在地理分布上的联系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壮族先民是最先发明农业、最先栽培水稻的民族之一”[9](P9)。时至今日,农业仍然是壮族地区、特别是壮族农村群众最主要的生业形式。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认识理论,悠久的农业生产史对壮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农耕……是壮族传统文化所有内容和特征的根源和基础,是壮族文化的‘内核’”[9]。壮族传统文化中的 “和谐”理念即主要源自农耕。

农耕民族不同于游牧或工业民族。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所言“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侯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地”[10](P2)。相对固定区域内的生产、生活,使民族内部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与之对应的认识。在壮族地区,村寨的分布以及村寨内的姓氏住户比较固定,民族成员之间十分稔熟。长期的共处和频繁的交往,使壮族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壮族是我国最热情好客的民族之一,汉文史籍中屡有关于壮人好客的记载,如明代的邝露在《赤雅》卷上说:“人至其家,不问饭否,辄具牲醴,饮啖,久敬不衰”;清人闵叙在《越述》中也说“(客)至,则鸡黍礼待甚殷”。壮族民间有谚语云“千金难买客登门,杀牛难得亲友来”。所有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壮族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一方面促进了乡里之间、邻里之间以及亲朋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在壮族民间,一家遇有婚丧寿诞、插播收割、建房入火等类大事,亲朋邻里往往会主动前来帮忙,出物出力,不计回报,可谓互助成风;另一方面则培养了壮族民众的好积公德之心,在连接壮族村寨的乡道上,经常可以见到供行人休息或躲雨的亭阁凳椅、解渴消暑的“公德井”、在岔路口给人指引方向的“将军箭”、便于行人跨溪越沟的“阴功桥”[11]……这些都充分说明壮族社会的文明之风、和谐之气。

稻作农耕不仅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拉近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由于长期侍弄庄稼,与土地和各种动植物打交道,壮族群众获得了比游牧、游耕以及渔猎民族更多、更直接、更深入地观察和认识各种动植物生长规律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机会。他们很早就认识到了水对稻作生产的特殊重要意义,从而对其信俗观念中认为能够呼风唤雨的青蛙(壮族俗称“蚂”)加以顶礼膜拜;他们知道各种植物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因而对村寨前后和农田周围的树木往往禁止乱砍滥伐;他们对各种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原理有所意识,因而先天地对各种动物存在一种宽容、包纳的心理,不嗜乱捕滥猎;壮族民间有许多关于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的故事、传说,如《百鸟衣》、《蛇郎》、《螺蛳姑娘》、《鹩哥》等等。这些都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对大自然认识和经验的总结。

正因为壮族基于悠久的稻作农耕历史形成的对人际之间、人与各种动植物之间关系的特殊认识,铸就了壮族民族心理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即宽容。壮族是我国最具宽容性的民族之一,这种宽容性不仅表现在壮族文化对异族文化的接纳吸收和发展创新上,还表现在其对大自然的开发强调和谐平衡的依存关系。[11]而宽容民族心理又成为壮族传统文化“和谐”理念藉以产生的深层文化渊源。

三、弘扬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为广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壮族是广西的自治主体民族,世代居住在以两广为腹地的岭南地区,壮族人口约占广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因而,壮族传统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对广西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今天广西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样可以起到独特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驱力和凝聚力,文化是国家之心,民族之魂,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如何满足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显得日益重要”。[12](P46,127)具体到在广西这样的民族自治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该特别注意发挥作为自治主体民族的壮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必须大力弘扬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为广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第一,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认识上是相通的,都认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必须和谐相处,各安其所,各遂其生。[13](P1)唯有如此,天地万物方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人类不能为追求“一己”之利而片面强化对大自然的索取,任何为谋求单方面的利益而过渡采伐自然资源的行为都必将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最终危及人类自身。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认识是一种本能的或谓初级的,后者的认识则是一种理性的或谓高级的。所以,在壮族地区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谓顺民心,合民意。换言之,壮族地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比其他地区更为优越的人文历史背景。

第二,广西是我国民族关系最融洽、社会秩序最安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这种局面的形成与作为自治主体民族的壮族长期信奉的“和谐”理念密切相关,与壮族民众特有的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的宽容心理密切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融洽的民族关系和安定的社会秩序。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融洽的民族关系和安定的社会秩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具体体现,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弘扬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巩固和发展广西民族团结、社会秩序安定的大好局面,对壮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宣传和弘扬优良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精神,促进民族振兴和繁荣。“和谐”理念是壮族传统文化中突出的与现代可持续发展认识理论相吻合的元素,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稻作生产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是壮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建设壮族地区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而且有助于增强壮族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改善壮族民众的精神风貌,进而提高壮民族的整体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富强.让文化成为资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黄桂秋.壮族麽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覃乃昌.布洛陀寻踪[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4]陈家柳.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J],广西民族研究,2000,(3).

[5]覃彩銮.壮族干栏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

[6]黄恩厚,覃彩銮.试论壮侗民族民居文化中的科学因素[J].广西民族研究,2002,(3).

[7](美)尤金·N·科恩,爱德华·埃姆斯.文化人类学基础[M].李富强编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8]覃乃昌.壮族稻作农业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

[9]李富强.“蛮荒”稻香——壮族农耕文化[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8.

[10].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11]韦顺莉.论壮族的宽容文化心理之表现[J].广西民族研究,2002,(3).

[12]肖锦华,洪向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25个理论热点[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