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时间:2023-02-28 15:32:27

导语:在与秋天有关的词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第1篇

一、课前开放――观察、搜集

课前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地搜集资料,如果外书籍,报纸杂志,电视、电教材料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能更快捷、更有效地查阅到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因此,我还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搜索引擎上网搜集所要查找的资料。学生自主地查阅的信息更有价值,能使他们从小养成搜集语文资料、自主研究性学习的习惯,这种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以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第一单元的主题为“金色的秋天”,在学习《识字一》以前,学生在报纸上、课外书上搜集了很多关于秋天的词语;学习《秋天的图画》和《黄山奇石》前,孩子们通过上网找到了一些有关“秋天”和“黄山奇石”的图片,再用彩色打印机把这些美丽的图片打印出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时,孩子们通过上网查到很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习《古诗两首》前,有的孩子查阅了《唐诗三百首》,有的孩子则在家长的指导下上网搜集有关苏轼和杜牧两位诗人的背景知识介绍。

课前的观察与搜集使孩子们的预习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不再像以往那样,仅限于画出生词,弄懂课文大意,而是让孩子们置身于一个广阔的学习领域,自主选择语文学习的资源,为“课中开放――展示、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中开放――展示交流

学《识字一》时,孩子们在小组内分别展示了自己搜集的秋天的词语,有的孩子还能用自己搜集的词语描绘秋天的景色;学《秋天的图画》时,孩子们纷纷将搜集到的秋天的图片,用美丽的词句来描绘,他们还带着自己制作的头饰一边做动作一边配乐朗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瞧,一个个表演的可投入呢!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时,当老师问道:“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纷纷说出了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的讯息,他们的发现之多远远超过了教材所提供的讯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我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组内的朋友互相合作,一人当小导演,其他人分别扮演角色,带上头饰,绘声绘色地表演。小朋友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劲头可足了!

开放的课堂使孩子们充分运用所搜集的学习资源自主合作学习,它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让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三、课后开放――活动、开放

课后开放即引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语文实践活动中。学完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一》后,我对孩子们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孩子们在我的启发下分小组整理了搜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办了一期专刊,主题是“庆丰收”,这与“语文园地一”中“日积月累”的要求也是一致的。学完《秋天的图画》后,有些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落叶制成了书签,很可爱;还有些学生亲手制作了秋天的贺卡……我把孩子们的这些作品收集起来,等到教《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时,就让他们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办了一个展览。学完《黄山奇石》后,孩子模仿课文,在自己找到黄山奇石的图片旁写上一段介绍奇石的话,并继续上网搜索还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小伙伴们商量一下这次秋游到哪里去,做哪些准备,从而为“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做好准备。学完《古诗两首》后,我们利用班会时间开了一个古诗朗诵会,孩子们也都非常兴奋。

课后的活动与创新把课堂与生活连接在一起,打破了课堂校园的围墙,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发展空间。

教学上的这一大胆尝试使我和学生受益匪浅,我深深体会到要扩展语文学习空间,进行开放式教学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在坚持注重教学内容整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单元主题来进行开放式教学。

2.要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多渠道搜集资料。

3.要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主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习惯。

4.开放式教学要注意学科间沟通,帮助学生获得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

5.要注意基础与扩展的关系。在进行扩展之前,要完成好基础知识的学习。

第2篇

《秋天》是现代诗人、评论家何其芳的代表作,编排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自何其芳早期创作诗集《预言》。当年诗人在相隔不长的时间里先后写了两首以《秋天》为题的诗歌,一首写于一九三二年的六月二十三日,另一首写于同一年的九月十九日清晨。从时间上看,前一首并非写于秋天,而是盛夏,其内容正如诗中所写:“我是忆着、梦着、怀想着秋天”;后一首写于秋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令人憧憬的秋天,读后让人不免心生遐思,无限向往,现在教材所选的正是后一首,也称《秋天》(二)。

以“秋天”为题,写什么好呢?笔者认为莫过于写大自然、写郊外的乡野了,因为四季的更替会在那里留下清晰的印记,给人以直观的感触。作者似乎也深谙其中的道理,把目光投向乡野,投向农家人的生活,选取“农家”、“渔人”、“牧羊女”三个丰富而有代表性的劳动画面,以观者的身份言他人之事,用多情的眼睛表内心之感,营造了一种清净而悠远、闲适而欢快、失落且守望的既亲切又朦胧的秋天氛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在这首三节十五行的短诗里,作者蘸着丰富的情感,用轻松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三幅诗情画意的美景,意味深长。

画面感强,生活味浓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乡村秋景中三个典型的场景——幽谷农家、江面渔人、草野牧羊女,以蒙太奇般的艺术手法从不同的场地,用不同的光圈和焦距捕捉秋天的镜头,通过连续而又带有跳跃性的手法进行剪辑,从忙碌的农家到欢快的渔船,再到草野上牧羊女的情思,画面的立体感顷刻间跃然纸上,裹挟着成熟味道的秋风似乎扑面而来。为了增强画面的厚度和层次感,作者对每个场景进行了精心的布局和点缀,用“露珠、伐木声、幽谷”衬托农家人劳作居所的悠远,用“冷雾、乌桕树、白霜”丰富渔人捕鱼作业时的环境,用“蟋蟀声、枯涸见石的溪水”凸显牧羊女平静、清澈的内心世界,三个场景错落有致,有机统一,透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写出了秋天多彩的味道。

形式灵活,表达独特

《秋天》这首诗融合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和西方现代诗歌的技巧,形式上既有格律诗的整齐划一,又有现代诗歌的灵动多变。整首诗共三小节,每一节均为五句,都以“秋天……在……”的句式结尾,表现出篇章结构的一致性,而在句法上则呈现出灵活多样、摇曳多情的特点,语句的长短完全由情感表达的需要而定,节奏感强,韵律和谐。全诗不着一个主语,只在每一小节的最后点出“秋天”,一唱三吟,反复吟咏,既含蓄不泥,又凸现主题,这样的形式让“秋天”流动、鲜活起来,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我们渐渐带入它那迷人的深处。

短短十五行诗里,作者采用直陈其事的手法,娴熟地运用拟人、拟物、比喻、暗示、通感等表达技巧,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清晨满披着的露珠”、“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乌桕叶似的青鳊鱼的影子”、“芦蓬上满载着白霜”、“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这些独特的想象撩拨起读者的感官细胞,让人产生丰富、自由的联想,既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也让我们读出了自己的秋天,而这之间又有足够的包容性和回味的余地。

另外诗中有几句特别的句式值得仔细揣摩:诗的开头两句“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正常情况下是先“伐木”后“震落了露珠”,而诗人却有意颠倒顺序,造成表达上的突兀效果,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同时也为了使句式错落有致,读起来更加抑扬顿挫;第二节的第二句“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光影交错,虚实相生,表达之妙,回味无穷;第三节三四句“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这两句如果按照一般的语言习惯可以合成为“牛背上那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里的笛声何处去了?”,但如此一来,诗意就没了,也表达不出那种层进、往复的味道。

语言形象,意境丰富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考究,生动形象是其一大特点,表现之一就是诗句中用了许多情态化的修饰语,比如“满披着”、“丁丁地”、“肥硕的”、“圆圆的”、“满载着”、“轻轻”等等,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表现了秋天的神韵,传达了人的神情。“栖息”、“游戏”、“梦寐”等拟人化的词语使秋天的模样具体可感,赋予其生命的气息。

《秋天》一诗中没有社会性的意象,也看不到当时的社会和现实的印记,看到的只是静态的自然与生活的景物,如“露珠、幽谷、冷雾、芦篷、白霜、蟋蟀、笛声……”,这些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用人们熟悉的静态意象,注入其自己的情感因子,创生出一个蕴藉丰富、意味深长的秋天意境,让每个人都会在里面找到自己的那个秋天。

[我设计]

教学设想

《秋天》所在的单元主题可以概括为“四季图景”,所选的课文均出自名家之手且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精巧、富有诗情画意。课文篇目包括朱自清的《春》、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基本内容。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四季的图景依次在一个单元里集中呈现,因此感受四季的变化,所以说欣赏四季的美景理应是教材编写者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基本定位。《秋天》作为一首现代诗歌,语言优美,画面丰满,意境悠远,教学中以朗读为基本手段,以语言为基本抓手,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和意境美,在此基础上,体会秋天的味道。

教学目标

1.认读并会写文中的生字词(例如“丁丁、肥硕、鳊鱼、乌桕、芦篷、寥廓、枯涸、清洌、梦寐”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画面。

3.在把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丰富对秋天的体会。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画面。

2.在把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丰富对秋天的体会。

教学难点

1.理解“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的意蕴。

2.注意“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的朗读。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朗读品味、对话交流,联系生活体验,触发学生对诗歌意境和秋天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说秋天——秋天洒落在记忆里

以时间为引子导入新课

师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今天的日期是多少吗?

生答:10月19日。

师问:那么农历是多少呢?

学生:沉默不语

师说:老师来上课之前查了一下台历,今天是农历的九月二十三,再过几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了,这也意味着天气开始慢慢变冷了。现在我们处在什么时节啊?

生答:秋天。

师说:具体来说,现在正值深秋时节。一说到秋天,我想每个人都会对其有不同的印象和感受,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头脑风暴式的回答,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一下此刻想到的有关秋天的景物、画面或感受。(任选一个小组从前到后一个接一个地说……)

(设计意图:从现实时节切入秋天的话题,唤起学生对秋天已有的生活体验)

二、吟诵秋天——秋天在诗人的眼里

1.初读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大声朗读,每人至少读三遍。

(1)学生按要求进行自由朗读。

(2)请学生朗读,每人一小节,其他学生纠音、点评。

(3)全班齐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重点词语的读音及书写。

提示:丁丁(zhēng) 背篓(beīlǒu)肥硕(shuò)青鳊鱼(biān)乌桕(jiù)芦篷(lúpéng)寥阔(liáo)枯涸(hé)清洌(liè)梦寐(mèi)

(设计意图:解决生字词的读音,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诗歌内容,解决目标1)

2.诵读理解

要求: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有感情地诵读,诵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和感情,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感情,读出秋天的味道。

(1)学生可朗读或默读;可自主朗读或相互交流朗读的认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仔细揣摩诵读本文的感觉。

(2)请学生任选一节或一部分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尝试,读后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来读,其他同学可适当点评。

(3)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同学们可以根据教师的朗诵提出问题:你为什么这样来读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给予回答。

提示:第一小节要读出悠远、清静和喜悦的味道,体现出农家人生活环境的特点以及收获的忙碌和喜悦之情,“丁丁”作为形声词,朗读时要适当拉长(丁—丁);第二小节要读出悠闲、轻快的感觉,体现出渔人怡然自得的生活乐趣;第三小节要读出空旷、深远和怅然若失的意味,体现盛夏过后的沉寂和牧羊女内心朦胧的感觉,同时要注意“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的疑问读法。

(设计意图:在感知课文的前提下,进行有感情地诵读,用自己的理解把文中的感情给展现出来;反过来,在有感情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着力解决目标2、3)

3.品味赏析

要求: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或哪一节?抑或是你对诗中哪一部分最有感触,说说你的原因和看法。(提示:可以从“词语/句式/修辞/景物/情感”等方面着眼。)

(1)学生自我品味或互相交流学习。

(2)学生在班级进行交流学习,教师适时总结、点拨。

提示:词语方面形象、生动,运用许多情态化的修饰语,比如“满披着”、“丁丁地”、“肥硕的”、“圆圆的”、“满载着”、“轻轻”等等;句式方面有意突兀和非同寻常,如“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和“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新颖独特,别有滋味;修辞方面运用了拟人、拟物、比喻、通感等表现方式,例如“清晨满披着的露珠”、“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乌桕叶似的青鳊鱼的影子”、“芦蓬上满载着白霜”、“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增强了表达效果;景物方面选取秋天有代表性的物像,比如“露珠”、“稻香”、“瓜果”、“冷雾”、“白霜”、“蟋蟀声”等,突出秋天的特点;在情感方面传达出一种清净而悠远、闲适而欢快、失落且守望的既亲切又朦胧的秋天氛围,味醇意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品味鉴赏诗歌的能力,加深对本诗的理解,继续解决目标2、3)

三、描绘秋天——秋天徜徉在你我心间

要求:请用你的学习收获和体验重新感受“秋天”,借用诗歌的写作手法,写一句或一小节充满诗意的有关“秋天”的文字。

(1)学生构思写作。

(2)课堂交流学习,同学及教师进行评点。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解决目标3,照应导入。)

四.寻找秋天——走进秋天,感受自然

课后作业:

1.读读、写写课文出现的生字词。

2.背诵全诗。

3.寻找秋天的踪迹。

第3篇

但在日常的看图作文教学中,二年级孩子的写话现状不容乐观,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是“流水账”式的表述,就是杂乱无章的幻想,缺乏主题和重点,这样,将会直接影响三年级的命题作文。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找出阻碍二年级学生写话的原因,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写话的兴趣,使其初步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为学生踏上成功的写作之路做好准备。

面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几句话或一段话,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那如何写好看图作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训练:

一、看

看图是写话的基础,但是二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学写话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工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图时是这样做的:(1)整体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这幅图的内容是什么?或谁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2)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叙述图意。看图和观察客观事物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如方位或空间顺序观察,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由内到外;按主次观察,可以先主后次;按事物发展先后顺序观察,可先怎么样,再怎么样。观察后引导学生叙述图意,然后,再根据画面引导学生联想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等,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整体,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以二年级上册练习2里的写话《秋天来了》为例。教师先让小朋友仔细观察图,说说看到了什么样的景物(、稻子、苹果、大雁),再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图画上的景物学生基本认识,他们会产生亲切感,说起来也争先恐后。

二、想

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的学生在观察后,还是把作文写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象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重视了“想想”这一环节。

“想想”,一是指想一想老师提出的问题该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想象是重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启迪、开拓思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想象力的培养。

1.看图想象,即用贴近儿童生活的形象、直观的图画,启发学生开展合理的想象。

2.看图编童话故事。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看图编故事要从“异”字着手,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说话时,要力避“鹦鹉学舌”,要鼓励学生与他人想得不同、说得不同。

以《秋天来了》为例:教师可指导学生第二次看图,说一说看到这些景物想起了哪些词语?学生便可以想到:金黄、红彤彤、五颜六色、成群结队等有关秋天景物的词语。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力,不要局限于单一的词语,让孩子畅所欲言。

三、说

低年级学生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或重复啰嗦,有时还带有语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1)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2)要有基本内容,不要丢掉重点。(3)鼓励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处的学生,表扬他们说得细、说得好。在说写训练中,要求学生准确、有中心、有条理地看图,启发学生大胆思维、想象、发言(表达),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每次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兴趣盎然,劲头越来越高。在说话课上,我经常这样对他们说:“谁能和大家说得不一样?”“哪个同学比刚才那个同学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些?”以此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说话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表达,心情愉快。有时看单幅图说话,学生可以说出十多个不相同的开头,有的学生还有自己的创见。在说的基础上再指导写,就容易多了。

二年级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而且跳跃性很大,因此,他们表达事物时常常杂乱无章,所以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时,要教会他们按顺序、分层次,一部分一部分地看,教他们看“细”、看“全”、看“深”。在观察中除了训练他们有序地看,还要训练他们有根据地想,有条理地说。

总之,说话训练要有层次地进行,要大面积练习,图意清楚的先让班里语文成绩、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说,随后大面积展开。这时,还要重点指导和帮助中、差等生,最后安排同桌对说,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好语句来表达图意。

以《秋天来了》为例:教师指导学生第三次看图,说一说,把句子变长。

秋天,树上挂满了(什么)。

秋天,树上挂满了(什么样的)苹果。

秋天,(什么样的)树上挂满了( )。

秋天,(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树上挂满了( )。

然后请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同桌之间像这样也来玩一玩一句话的游戏。这样,学生就把各种景物描述得很生动了。

四、写

1.写具体

低年级写话是为高年级写作打基础的。因此,在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中,就要教学生把握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景物的特点和景物之间的联系,把话写具体。

2.写生动

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具备了写完整话的能力,其观察、想象能力都有了发展提高。这时,就要在写具体如下工夫指导学生重点写景物的特点和事情的主要情节,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使画面上的景物和人物活起来。

3.提醒写话格式与坐姿

以《秋天来了》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四次看图。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64-02

阅读教学要立足文本,找准切入点,然后理成一条线,抓好几个点,从点上深入,在面上延伸,层层推进,逐步提升。做到这样的“线、点、面”的有机结合,切实在一节课40分钟内让学生有所收获,就是一节好课。

一、找准切入口,理清一条线

上得好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由一条思维主线贯穿整堂课,然后再以品味、朗读、欣赏、想象、模仿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深入文本,在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整堂课井然有序,水到渠成。所以,教学主线的设计至关重要,有了主线就使课堂教学有了总体框架,不至于零散孤立。主线的设计就是要找准教学的切入口,找到一个沟通教与学的通道,顺着这一通道,教学不断向纵深推进,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如《西门豹》这篇课文讲的是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的故事,课文围绕破除迷信来写,破除前调查研究,破除时假戏真做,破除后兴修水利,这是文章的思路,围绕这个思路,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办法好吗?你从哪个句子感受到这个办法好?划出有关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学生顺着这些问题去读有关的段落,带动全篇的学习,较好地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情感也被调动起来了。这样就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启迪学生的思维,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新的知识点上,较好地沟通了教与学的关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找准语言品味点,从点上深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不必词词讲,句句问,应当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评词语的妙用,体会其表达效果。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除了找到课文的主线之外,更为关键的就是找准语言训练点,从点上深入,让学生切实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如《秋天的雨》一课,抓住“五彩缤纷”这个词语,让学生品味。

师: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秋天会有哪些颜色呢?用横线划出来。

学生读课文后划下有关的词语。

师:这么多的颜色,文中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生:五彩缤纷。

师:还有哪些词语也是用来形容颜色多的?

生:五颜六色、五彩斑斓、绚丽多彩。

师:这些词语可以互相替换吗?为什么?

师:你们把词语放进句子里读读,四人小组合作商量看行不行。

生讨论。

师: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来看“缤纷”这两个字,是绞丝旁,和丝线有关,飘动的丝带,所以这个词除了写颜色多,还带有一种动感的美,而五颜六色没有。请你们再读第二自然段,看哪些句子既写出了颜色美,又写出了动感的美。

生找句子。

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描写“五彩缤纷”的句子。“五彩缤纷”是文中的关键词语,教师紧紧抓住它,环环相扣,让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但老师不满足于此,在充分想象中,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生活进行链接,引领学生先由课文抽象地理解词语,再由词语回到文本之中,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三、在面上延伸

理清思路,品味语言,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两个步骤,但阅读教学要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为学生构建阅读教学的广阔天地,还要在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品味语言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拓展,把这些“点”组成一个面。教师在分析讲解时做一做“减法”,在探究拓展时做一做“加法”,实现阅读教学的优质高效。

(一)理解有度

老师们比较关注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文本,尊重学生阅读意愿,但是有时候学生的多元解读出现了偏读、浅读、误读的现象。因此,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多元化的感悟,应该有老师的介入和干预,进行必要的指导,对学生的阅读施加积极的影响。教师抛出的问题放出去要有收,要围绕主线开展教学的活动,使阅读朝着一定的目标行进,使正在成长的学生把握好文本解读的合理性,把阅读引向深入。

如《画家与牧童》一课,品味几个句子后要回到“戴嵩的著名”去理解:为什么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是因为他著名。为什么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描淡写?他画画技艺高,是个著名的画家。这些理解是在主线下的,没有超出课文的范畴。这和框住学生的思维不一样,老师应该把握好个性化阅读的合理性,心中要有课文的主旨,既要把握课文的主旋律,又要让学生懂得欣赏课文的内涵。

(二)有效拓展

进行拓展延伸,若让学生天马行空,学生学得肤浅;过于繁琐,学生学得散乱。为此,拓展补充资料应回应主线,升华学生的情感。如《生命 生命》一课,一位老师这样进行拓展。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到底怎么样才能算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呢?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出示杏林子照片),看着这张照片,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是一个乐观的人,是一个很幸福的人……

(课件出示杏林子的成就以及杏林子变形的双手。)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讨论。

师:你们说对了,这是一双因病而畸形的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就是本文作者的手。杏林子12岁就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12岁患病到61岁去世,整整50年时间里,她腿不能动,腰不能转,臂不能抬,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50年!

师(出示成就):但她凭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50年的时间里,她用这双手写下了四十多本著作,有小说,有散文,有影视评论,有影视剧本。这么多的著作是这样写的:腿上架着一块木板,颤巍巍地用两个指头夹着笔写字,每写一笔就像举重一样,一字一痛,但她凭借顽强的毅力让自己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生讨论。

师:杏林子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令我们震惊,就让我们带着这份震惊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话。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韵文 识字教学

使用整齐的韵语,是张志公先生总结出的传统识字教学经验之一。韵文将原本孤立的汉字组成词,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气韵流畅,朗朗上口。

基于此,苏教版小学语文创造性地在教材中加入了词串识字。词串识字教学不能脱离一个“韵”字,如何指导孩子读出围绕中心组织起来的词串的韵律美,感悟与词语相对应事物的韵味,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1》时,有了深切的体会。

一、图片之美,艺术熏陶

在语文中,美到处存在。而它在教学中的实现,并不是靠教师教授就有用,这得靠学生主动去接受美的熏陶。课文图画所特有的属性决定了它在小学生审美情趣的陶冶、审美能力的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又往往和课文从形式、内容、意境上构成一种美的氛围,学生可通过图文互动,如看图说话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识字1》全课12个词语,分成4组,围绕“金秋”,介绍了秋天的景物,表现了秋天景色的美好。第一组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介绍荷塘里的主要植物,第三组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像这样富有画面感的词语,理解它们不能光从字面来理解,更应该放在一定的意境中来体会。所以在教学的开始,我利用有关“金秋田野”的图片,为孩子们营造了成熟、丰收、喜悦的秋天氛围,充分感受金秋的田野给他们带来的欢快。这些课文图画给孩子在了解词语意思的同时,也使他们更能体会到词语背后富舍的无穷韵味。此时,孩子们已经沉浸于水乡的青山绿水,沉醉于水乡的如诗如画。

二、词语之美,表达灵动

古人识字多用韵文。这是因为韵文讲究格律,甚至大多数要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子结尾,这使其读起来鲜明、生动,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韵文的这个特点使得低年段的孩子接受韵文的语言比接受普通语言更为容易,更感兴趣。辽宁有一位小学校长,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进行韵文识字实验,结果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相当于三四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可以说,韵文识字是成熟的经验。

在《识字1》中,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对词串进行了整体的朗读,教师这时进行适当点拔“孩子们,你们看,词语和词语之间不仅要有停顿,第一、二、四行最后一个词语读音之间还有更奇妙的联系呢!你们发现了吗?”孩子们带着这样的阅读期待再一次返回到文本中,很快就会发现这三行词语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相同的。发现了词语和词语之间的联系,孩子们会觉得更有趣,也更能体会中华语言特有的灵动美,故而读起来更有节奏感,更押韵。

三、吟诵之美,品味文本

朱自清先生说:“乍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细嚼一番,便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又有“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吟诵的好处和魅力。吟诵是在反复诵读中,使孩子更深的回味文本,感受韵律,领悟语言的艺术,咀嚼语言的韵味,从而感受中华语言的魅力,达到语文熏陶感染的目的。感受之余,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从生物学上讲,吟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把语言的感情、气质深深留在读者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使孩子去感知文中的精彩之笔和感人情境,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

本课中,在用图片让孩子感受情境美、用词语之押韵让孩子感受语言美之后,通过“孩子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水乡怎么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孩子会带着充分的理解和感受再次品读词串。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孩子的个性朗读也都会产生不一样的美。“孩子们,让我们跟着这位同学再去看看她心目中的水乡吧!”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吟诵,水乡宁静淡雅、生机勃勃的滋味怎不会从口角流出?

四、阅读想象,表达之美

新课标要求在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的前提下,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把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等方面融合在一起进行全面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贯彻这个理念?从哪里切入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呢?回顾教学中的种种尝试,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正如刘勰认为“文之思也,其神远也。寂然凝虑,思接于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想象既能愉悦人的身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又给人们的继续学习带来不竭的动力。

第6篇

关键词:创设情境;追溯字源;执简御繁

识字是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内容。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上来看,集中识字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何改变集中识字教学枯燥、乏味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掌握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

近年来,笔者以课例为载体,探寻有趣、有效的集中识字教学策略。

策略一:创设情境,感受汉字的意境美、音韵美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独有的一种识字类型,它常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将几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排列成行,再配以相应的图画。教学时可将目标定位在“借助词串、图画所营造的语境,唤醒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帮助学生了解词义,识记汉字的同时,感受汉字的意境美、音韵美。”

如,执教二年级上册的《识字1》,笔者依托“秋游水乡”的情境,用随韵文识字的方式,将识字的趣味与金秋水乡的美景有效融合,让学生“识”之有味,乐在其中!

【课堂呈现】

第一环节为“回味春夏,走入秋天”,课堂上教师通过描述性的语言,引领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关于夏天的词串,再过渡到秋天,引出“秋”和“金秋”的教学。

第二环节为“读词成串,走入水乡”,这是本课的主体。四组词串,四段描述性的语言创设了一个“秋游水乡”的情境。如“金秋时节,老师去水乡游玩了一番。我们金坛就是水乡。这天,我起了个大早,来到湖边,哇,我忍不住按响了照相机的快门……”学生就这样跟着老师在游水乡的情境中看图、说话、学字、读词。

课尾的“总结回味”环节,教师紧抓韵文特点,让孩子们填字成诗。孩子们兴致盎然,一首《秋游水乡》的小诗应运而生“金秋烟波游水乡,芦苇菱藕满荷塘,夕阳归舟飘渔歌,枫叶灯火洒月光。”

策略二:追溯字源,汲取汉字的源头活水

“看图会意识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集中识字的又一大表现形式,这里的会意是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来让学生体会字义,领会象形字和会意字的造字规律。教学此类识字教材,侧重引导学生追本溯源,让识字浸润文化气息,指导学生结合象形、会意造字规律识记生字,形成此类识字的方法结构,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如,执教二年级下册《识字7》,笔者从“趣”字入手,注重了识字过程中“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对“礻”字源的追溯以及对“神、福、祖”等字义的理解层层推进。

【课堂精彩片段】

师:上课开始我们来做个游戏,看图片猜故事。(出示后羿射日、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图片)

我们把这些跟神仙有关的故事都叫做――神话。

(指名读词。)

师:注意,“神”是前鼻音。“神话”故事里自然少不了神仙。你都知道哪些神?要求,名字里必须要有“神”字。

生:二郎神、土地神、财神、门神、灶神……

师:这些神都是几千年来人类想象出来的。远古时期的人们眼里的神又是什么呢?听一段关于神的小知识吧。

师:看,这就是原始人供拜的石头。像哪个字?(示)示跟神仙有关,作为部首,便成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礻”,你看连神仙脸上的五官都想象成了“示”的样子。可见“礻”和什么有关?

生:“礻”跟神仙有关。

师:让我们一起来书空“礻”。不管什么神,在人们心中都具有巨大的力量,我们就用“神”来表示高超的、非同一般的,具有超人的能力。如,力气不是一般的大,叫――神力;医术特别高超,叫――神医……

师:其实从同学们认真上课的表现中,也让老师看到了跟神有关的词语,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我们上课听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策略三:执简御繁,走进识字的自由空间

据统计,形声字在汉字中占80%以上,让学生掌握形声字的规律,也是识字教学中的一种“执简御繁”之法。教学此类识字教材,重在让学生明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来自主识字。

二年级上册《识字8》就是典型的“形声字归类识字”,在“包”字形声字的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到图中和儿歌中去找带有“包”的朋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例如:“饱”一字的教学。

师:(出示“饱”认读)饱字是什么偏旁?

生:食字旁。

师:为什么是这个偏旁?

生:因为这个字跟食物有关,吃食物吃饱了。

师:“饱”字就藏在书上的这幅图中。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1:我从小鱼上找出来,小鱼吃饱了,肚子鼓鼓的。

师:是呀,吃得饱饱的。这就叫一饱口福。小鱼吃饱了又到池塘里玩了一圈,看到很多美丽的景色,这就叫一饱――眼福。

生2:我从荷花上也找到了“饱”,花朵开得很饱满。

师:真了不起,看,这是豆荚(出示图片)你看到什么了?

生:豆荚鼓鼓的。

生:第二个很饱满。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坐得多端正啊,个个精神饱满。谁来读一读?

第7篇

1. 作业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能量的调节剂,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把听、说、读、写与唱、画、游戏、参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让作业富有趣味、吸引力。

例如,学习了《秋天的图画》后,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寻找秋天。可以静下心来听听秋天树叶飞舞的声音,可以把印象最深的秋天景色画下来;可以说一说有关秋天的小片段;也可以用树叶粘贴一幅画。最后,学生将自己的成果与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个个兴趣盎然。

2. 作业要有科学性 作业的科学性应该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盲目的追求数量,特别像一些生字词语,让学生抄几十遍。这样的效果不仅不大,反而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养成不良的作业习惯。语文作业的布置应从学生身心的健康角度出发,以发展学生的潜能为目的,正确调整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的关系,使学生听说读写看做的能力均衡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语文作业科学地布置的新途径也是必要的。

比如,我教学了《登鹳雀楼》这首古诗后,布置学生回去搜集王之涣的古诗,准备评选出班级的“古诗大王”。这样,学生不仅积累了更多的古诗,还顺利地进行了知识的迁移,突出了语文要求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名家名篇的学科性。

3. 作业要有层次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设计家庭作业时要有层次性。一方面,教师可以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然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布置相同的作业,然后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布置抄写作业:会写的字可以不写,不会的字一个写三遍,第一遍要写正确,第二遍要写好,第三遍要写得又快又好。

给学生选择作业内容,作业形式自由,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创作空间,鼓励他们主动地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4. 作业的综合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来自语文实践。”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让学生多与生活联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乐趣。可以有以下几种丰富的形式:

(1)做一做。做一做,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语文作业与科学实践相结合,以思维的可显性促进理解的科学性。学完《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我布置学生回家做小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看看水升高了没有。这样,学生复习了课文知识,拓展了对事物的认识。

第8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活动;探索;课堂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学生最喜爱的放松手段就是听音乐。根据平时的观察和调查,大多数学生喜欢听轻音乐、Jazz、摇滚、西方古典音乐等,对革命歌曲、革命音乐不太喜欢。而欣赏音乐与喜欢音乐、喜欢唱和听也是两码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教学生学会几首歌,而忽视欣赏音乐,更将音乐欣赏活动课置之不理,很少开设音乐欣赏课,即开设活动课,学生也是正襟危坐,致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创新力成为音乐教学的瓶颈。

下面笔者以《金色的秋天》为例,谈谈让初中音乐欣赏“活”动课活起来的几点做法。

一、活动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意义

音乐这门课程,因其学科的特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虽然学生喜欢,但喜欢的是音乐给人轻松的感觉,使人亢奋的一面,而对于音乐的美的感悟,属于欣赏的范畴,欣赏音乐和喜欢音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层次相差悬殊甚大,没有可比性。喜欢是欣赏的前提,音乐欣赏是音乐各个领域学习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欣赏力,喜欢音乐也只是暂时的,欣赏能力越高,喜欢的程度才会越高,学生也才会真正懂音乐、爱音乐、享受音乐,感受音乐之美,才会陶醉于音乐中。

二、让音乐欣赏活动课“活”起来的策略

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决定了音乐活动的关键在于“听”。因此,音乐欣赏活动课活起来的关键在于听的活动的开展,应以听为主设计活动。

1.激发兴趣,促其欲动

在音乐教学中,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而指导的关键是兴趣的激发。如开展音乐游戏,就是不错的选择。让学生创新歌曲的演唱形式,如变换声调和唱腔,变化歌词等,通过变调、变腔、变词等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示自己创新的一面。

2.以曲引曲――促其意动

《金色的秋天》,毋庸置疑,主题是描绘秋天的壮美和丰收景象。在课堂之初,如果直接播放《四季――秋》等音乐,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对于《金色的秋天》所描绘的主要景色,也会显得没有生机和活力,体会不出那种景象和意象。

继而给出《四季――秋》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体会和想象这首音乐所描写的秋应该是怎样的景象。

3.师生互动――促其真动

(1)新课导入

导入环节,足以看出教师的教学功力。有的教师走进教室,铺平直叙――今天我们欣赏《金色的秋》。这样的导入,其效果如何无需多言。而你能用合适的词语描述秋天吗?你心目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画一画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用画笔画出秋天的美,整个课堂便会其乐融融。

在《四季――秋》《西风的话》中,通过描述、画出秋天的美,而感受秋收的喜悦、赏荷的高雅、旷远的天空、一望无际的稻田、激情燃烧的红叶、狩猎动物的悲哀、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景象,还是描写到秋的凋零、面对严冬的即将来临等,实现音乐和实际生活的有机融合,而这个融合就通过音乐的欣赏和感受而达到完美与统一。

在这个基础上,想象《四季――秋》的主题,预测这个音乐的特点,自主探讨、相互交流这个音乐所表现出来的风格。这样,也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更使学生动起来。

(2)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让学生在欣赏《四季――秋》的同时,重点指出《四季――秋》的三个乐章的主题片段和情景动画,分别讨论看到的是什么样的音乐情境,让学生伴随音乐朗读每一个乐章的附诗。

(3)从分析标题入手

音乐欣赏活动的开展,首先让学生明白活动的主题,而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欣赏的标题显然非常重要。如欣赏《金色的秋天》,与之相似体裁的歌曲还有儿歌《小燕子》、周旋的《四季歌》、周杰伦的《富士山下》等,通过这些与四季有关的歌曲的演唱和欣赏,调动学生动起来的积极性。

4.从分析乐器着手

《四季》是小提琴独奏曲,而四季的不同季节,所表达的作者的心声不同。春天春风吹拂般的温暖――竖琴;夏天,热情充满活力,使用的事定音鼓;而秋天,一般是清冷而不失醇厚,可谓丰华秋实,乐器以大提琴为主……

《四季――秋》的欣赏时,以《楼台会》中的大小提琴的交相缠绵,如泣如诉,互诉爱慕之情的特点而感悟乐器的使用之妙。在熟悉的旋律中,乐器使用的探讨使学生兴致高涨。在对比,讨论中,构建轻松、愉快、会学的课堂氛围。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没有欣赏能力,音乐的学习、音乐的创造也是无稽之谈。音乐欣赏以欣赏活动为基点,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动起来,在活动中提高欣赏能力,在音乐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某一内容前的真实状态或对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分析的过程。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的其他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还是选择教学策略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如果说有效教学需从有效的教学设计开始,那么有效的教学设计就应该从有效的学情分析开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合适的选择,全面深入地认识学生,搞好学情分析。

一、在诊断中明确学情

学情分析重在分析,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罗列或陈述学生的基本情况上。教师要结合了解到的学生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面看内在,深入剖析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要像医术高明的医生那样,善于从学生身上诊断、分析其发展状况,像开处方一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假设,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让学习成为学生快乐的旅程。

如我在教学《秋天的雨》(人教三年级上册)之前,在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了解到以下学情:学生认识的字有柿、菠、裳等,学生觉得难读的字词有衣裳、钥匙、扇等,学生觉得难写的字是爽、紧。

读了课文,学生已经理解的词语有:钥匙、柿子、清凉、火热、丰收、邮票等。学生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停留在表面,抓不住最主要的信息进行归纳,他们写的仅是“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等句子。

关于“我最喜欢的内容”,学生摘录的都是一些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学生不懂的地方我整理了一下,发现大致如下:五彩缤纷、频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是怎么把秋天的大门打开的?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首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根据了解到的学情,我对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柿、菠、裳等字,因为这些字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多,在超市、服装店等地方常常可以看到。

2.学生认为衣裳、钥匙、扇等字难读,是因为衣裳、钥匙是轻声词,扇是多音字,一时不容易记住。

3.学生认为爽字难写,是因为对这个字的构字方法还不清楚,觉得紧字难写是因为这个字容易多写一撇而成为错字。

4.学生已经掌握词意的词语大多是一些名词,来自于生活,平时的使用频率较高。

5.学生整体把握文意时停留在表面,原因之一是和课后的第二题“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有关;原因之二是读不懂句子的意思。

6.学生喜欢的优美的句子,恰好是他们读不懂的句子。本文想象奇特,句式多样,非常富有情趣。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跟孩子的日常用语大不相同,他们对这些比较陌生,不能读懂文字的背后的意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对这样艺术化的描写有一定的感受能力。这个点既是学生的困惑点,又是兴趣点。所以根据三年级孩子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试着初步教学生去赏析句子,体会语言之美,积累语言。

在研究诊断学情的基础上,我结合教材的特点,很快便确定了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有的放矢,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通过诊断学情,教师可以了解学情,教学可以围绕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等展开,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学情分析得越透彻,诊断得越准确,课堂生成就越在预设当中,就越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课堂中关注学情

学情分析还是一个开放、多元且需要动态调整的过程。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结构、个体经验、技能方法等的关注,是一种较为静态的分析方式,一旦开展教学,就变成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的分析,是一种动态的把握。因此,教师要把原来对学生起点的分析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关注起始学情,更要关注动态发展的学情。我们看看在下面的案例中教师是如何把握学情生成的动态资源,灵活使用文本、顺学而导的。

在讨论《将相和》(人教五年级下册)中蔺相如的勇敢机智时,一位学生说:“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假意说这块璧上有点小的毛病要指给秦王看,就把璧骗回来了。”一个“骗”字,尽管容易被人忽视,但却是不可小看的错误。于是教师便抓住这一点,让大家讨论:“和氏璧是蔺相如‘骗’回来的吗?请从原文中找找根据。”学生细读课文后纷纷发表了看法:

学生1:不能说是“骗”回来的,因为这块璧原来就是赵国的。

学生2:蔺相如是用妙计把璧要回来的,我觉得这里正体现了蔺相如的机智过人。

学生3:蔺相如拿到璧后,还对秦王说:“你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不仅机智过人,而且十分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