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监察审计部课程培训

时间:2023-02-28 15:32:28

导语:在监察审计部课程培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监察审计部课程培训

第1篇

关键词:财经法纪;审计查证;技能;强化;提高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同时,许多社会经济安全问题也因此而牵引出来。当前,一些经济犯罪的案件变得越来越复杂,舞弊手段也更加的隐蔽,这些重大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广大社会的关注焦点。因而在当前形势下加诸对财经审计的查证方法研究分析,存在着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必然作用意义。

一、对财经法纪审计查证技能进行提高与加强的措施

当前财经法纪审计最为主要的任务即是对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进行查处,对经济犯罪的行为加强打击力度,保证经济秩序稳定正常地运行。面临这新的形势与众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对审计人员查证经济舞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提高并强化,不仅仅是一项战略理论性问题,而且还是一项丞待解决的社会实践问题。同时财经法纪审计拥有和其他经济审计同样的战略方法与战术方法。

(一)财经法纪审计的战略方法分析

财经法纪审计战略方法主要是指基本方法和一般方法,包括带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方法以及忠实于政策走群众路线的方法。此外,在财经法纪审计舞弊查证中所运用的“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三论原理也包含在战略方法内。同时战略方法是审计工作开展的具体方向所在,在财经违纪整体审计活动开展的核心所在。若是在该环节出现了偏差的话,那么必然会导致舞弊查证活动无法顺利进行,案件自然也会搁浅抑或南辕北辙。

(二)财经法纪审计的战术方法研究

所谓战术方法,具体就是指技术方法,主要内容有审阅核对法、查询法、比较分析法、顺差逆查法、详查抽查法、盘存调节法、观察法、技术鉴定法以及电算系统审计法等等。战术方法则是通过正确的战略策略引导下展开具体的实践查证,是审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这类活动,尤其是财经法纪的审计,笔者认为应当以经济学课主导下的多学科复合实践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共同展开。

(三)财经法纪查证对审计执行人员的要求

财经法纪的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舞弊查证中必须具有坚实优秀的财会技能及业务审计实践能力,属于所查证行业的精通者,只有这样方能够灵活的运用上述该类方法,具有针对性的利用各类审计方法技能达到实践查证,对相关经济账薄与凭证内的各类数据记录做出精准的判断,促使审计团队产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在查证务必方面还要求了审计人员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必须具备多方面学科的理论实践能力,熟练的掌握丰富完备的审计查证、会计核算技能,同时还要牢固具备学科专业拓展技能,以查证创新视野进行查证渠道的开拓,充分满足于舞弊查证的根本所需,避免因基本能力不足,使舞弊者钻了经济体制空当,为财经法审计带来不利情况。

二、财政法纪审计查证技能强化提升的对策及建议研究

(一)强化政策体制改革力度,促进信息公开透明化

在当前形势下,有效强化提升财经法纪舞弊的审计查证方法技能,适应解决经济纵向发展下日益复杂化严重化的财经违纪行为及经济犯罪问题势在必行。首先在政治体制方面要执行如“阳光收入”和“阳光工资”等政策条款,尤其是在官员的收入及工资待遇方面更应贯彻执行相应法例,另外还要就政府财务信息做到进一步的透明公开。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政府由以往革命型政府,逐步向着服务型及民主性政府进行转变的缘故,因此若想做到公开透明,建立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极为必要,这样不仅仅能够自政治体制方面有效的保护和监督政府干部,同时也大大的消减了运用于财经法纪审计方面的舞弊查证成本。除却该方法形式还能够从加强高校专业教学及各形式专业继续培训教育方面进行着手,其具体形式如下。

(二)强化高等学校专业会计审计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多数财经院校会计专业所培养学生,在大体上均侧重培养学生进行会计信息核实确定教育,而非重视于对舞弊问题的探究教学。因此也多未能独立开设相应的经济舞弊查证专业,就连审计专业方面也未全面开设上述所述学科。因此鉴于形式所需,能够考虑进行增设该类学科或者开设与之相呼应的选修课程。促使财经类学生,尤其是审计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既能获得较为完整的课程,尽可能将学生安置于审计系统内核检察、纪检与监察等部门岗位中实习,以此适应其在毕业之后的专业需要。或者采取以审计机关要求高效定向培养专业型人才的教育模式,令学生在毕业之后进行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以择优录用,强化审计部门的梯队人才后续力量。

(三)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所谓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即是采取在各级的审计机关部门中对从事财经法纪审计的人员,依据在岗继续教育学习的形式。由国家审计署与各地的审计机关依据现实的情况,进行组织短期的培训班或者专题讲座做出授课。也可进行外聘高校专业讲师或相关行业资深的工作人员,具有针对性的讲解各行业生产经营、运作的形式特点,就经济类和法学及心理学等学科内容作出特色培训及业务培训,自根本提升强化财经法纪审计工作人员自身舞弊查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世维.关于强化财经法纪审计人员查证技能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

第2篇

我局成立于2003年6月28日,是交通运输部直属一级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是国家海上专业救助机构之一。主要负责中国南海海域的国内外船舶、水上设施和遇险的国内外航空器及其它方面的水上人命救助。现有职工859人,其中岸基人员348人,救助船员511人(船员队伍中管理级船员96人,操作级船员123人)。下设9个机关处室、11个二级单位。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提取工资总额的1.5%-2.5%作为教育培训经费。因为经费比较紧张,财政拨款不足,我局厉行节约,采取缺什么补什么、请进来、训练与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开展职工教育培训。从2003-2011年,我局实际教育经费支出年平均91.4万元,平均占工资总额比例1.49%。

加强职工教育经费的管理

1.明确职工教育经费的开支。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包括:上岗和转岗培训;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单位批准的职工外送培训;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其他开支。职工教育经费要严格审核,严格按照开支范围列支。如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学历教育、资料费、工人技术等级鉴定培训、职称考试等项目不能在教育经费中开支。对于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从其他管理费用中支出,避免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要保证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向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倾斜。

2.明确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职工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教育;岗位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适应性培训;管理人员业务和理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职工转岗转业培训;根据需要对职工进行的各类文化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

3.切实加强职工教育管理。一是建立健全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明确教育经费的使用,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控制额度开支。为规范和加强职工教育管理工作,提高职工的素质,我局制定了《南海救助局职工教育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职责、培训内容、教育经费的使用、职工培训期间的待遇等。二是做好教育经费的预算。我局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财务实行预算管理,做好职工教育经费的预算,是职工教育经费的来源保障。三是做好年度职工教育培训计划。

根据职工的培训需求、单位年度重点工作及发展前景、教育经费预算,拟定出全局年度职工培训计划,经局领导审批后,下发到机关各处室和二级单位。没有列入计划的培训项目,严格控制,提出书面申请,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局领导批准才能实施。四是签订培训协议。对培训费用大、培训时间长的项目,建议与参培人员签订培训协议,确保培训效果。

因个人原因,导致无法完成培训任务的,培训费用由参加培训的人员负责,情节严重的,还需要承担违约责任。五是严格按照计划做好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和任课教员,选好教材,健全考勤制度,严肃考试纪律,确保培训质量。六是做好培训效果评估,获得培训项目改进信息。教师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培训技能,考核培训机构、资料实用性等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和要求,受训人的知识技能是否有所提高,对培训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培训项目,调整培训计划。七是做好培训记录,建立健全职工教育培训档案。做好培训记录,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原始台账,建立职工培训学习档案,完整记录职工学习与培训的情况。

4.完善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我局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全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接受上级审计机构和局内审计部门的审查。我局职工教育管理规定,教育经费由局财务处和人教处监督使用,需在局教育经费开支的,须事先将费用凭证经人教处审核后,行政负责人签字,方能到局财务处报销。人教处将不定期地对各单位的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核查。

第3篇

1.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就业问题专家表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从依赖物资资源投入向依赖高素质人力资源转变。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技能的提高尤为重要。

在目前的就业层面上看,加强农民工培训是减少结构性失业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农民工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部分地区企业“用工荒”,另一个是农民工就业难,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农民工大量失业或就业稳定性不足,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大量农民工缺乏职业技能,造成有些就业岗位无工可用,有些农民工却无业可就。国务院办公厅要求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就是力图解决这个矛盾,培养社会需要的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工。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对记者说,加强农民工培训同时也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推进从根本上讲需要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说,“从这个层面上看,加强农民工培训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也是为了从整体上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2.整合现有资源

认为,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了整合现有资源、分工合作、统筹兼顾,以更好地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针对农民工培训,各部门分别或联合出台了“阳光工程”“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特别培训计划”等项目,这体现了各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视,但也使得培训资源分配分散,从中央到地方,多头投入,多头管理,缺乏整体规划,在管理中容易出现漏洞,从而影响农民工培训的效果。

此次指导意见提出,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全国农民工培训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考核评估,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和各自职责,根据统一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各地具体组织实施农民工培训工作。

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教育、科技、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扶贫等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相互协作,共同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要负责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就地就近就业培训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农村初、高中毕业生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带技能转移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

3.提高企业参与度

认为,此次指导意见的另一个亮点是力争提高企业在加强农民工培训中的参与度。

“加强农民工培训只靠政府是不行的,企业参与进来,一方面可以让培训进行得更为顺利;另一方面也更加有的放矢——作为用工对象,企业对培训的目的更加明确,对培训结果的要求也更为实际。”说。

指导意见要求,企业要把农民工纳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农民工享受和其他在岗职工同等的培训待遇,并根据企业发展和用工情况,重点加强农民工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

鼓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委托所在地定点培训机构,结合岗位要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农民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选送农民工参加脱产、半脱产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推动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组织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竞赛。

4.避免重复建设

指导意见要求,要完善企业与院校联合开展培训的政府激励机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农民工培训,鼓励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的大型企业与院校联合举办产学结合的农民工培训基地,鼓励中小企业依托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在岗农民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为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举办农民工业余学校。

“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加强农民工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建议,“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来看,政府应该以购买培训服务为主的方式加强农民工培训,同时建立鉴定、考核机制。”他告诉记者:“目前包括党校在内的很多学校生源不足,完全可以利用它们的师资和场地进行农民工培训。”还建议,除了培训机构,还应建立农民工实习基地。

5.加强监督机制,设置对口专业

两位专家认为,此次指导意见特别强调了培训资金的监管问题和需求导向问题,这两点尤为重要。

指导意见提出,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培训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严肃查处虚报、套取、私分、截留、挪用培训补贴资金的单位和个人。

第4篇

关键词:新员工;入职培训;集中培训;轮岗实习;效率提升

作者简介:郑波(1987-),男,山西阳泉人,国家电网山西阳泉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山西 阳泉 045000)康健(1989-),男,河南洛阳人,国家电网陕西西安供电局,助理工程师。(陕西 西安 710032)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38-02

近十年来,国家电网的品牌效应吸纳了大量的高校优质毕业生加入电力行业。新员工的学历层次不断完善提高,绝大多数新员工都接受了全日制的大学本科教育,其中更不乏重点大学和海外归来的硕士及博士。从年龄层面来看,新员工大多都是“80后”,近一两年“90后”也开始初涉职场。一些“80后”、“90后”的企业新员工世界观和价值观常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独立,崇尚自由,兴趣广泛,情绪容易波动,但是他们可塑性很强,对工作充满热情,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他们乐观自信的同时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很快。这类新员工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过程中,往往对自身和企业的期望比较高,定位不准确,容易出现心态浮躁、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等与企业文化相背离的不良现象。

新员工是公司实现“一强三优”战略目标最重要的生力军和后备保障,因此新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就是企业最有价值的一项人力资本投资。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是企业员工管理工作的起点,也是员工实现其个人价值的第一站。如何充分运用入职培训,提高新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认同感,正确引导他们充分发掘各方面的潜能,保证新员工顺利掌握任职所必需的基础技能和安全常识,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收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新员工入职培训现状

供电企业的新员工入职培训通常由以下三方面组成:一周左右的入企教育,三至五月的国网集中培训以及若干个月的轮岗实习。

1.入企教育

入企教育通常是指新员工报到后,企业统一组织的新员工入企欢迎仪式,包括企业文化和基本情况介绍,领导见面座谈和摸底考试等等。

2.集中培训

自2008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为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依托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了国网技术学院,每年举办两期新员工集中培训班,在学院本部济南,泰山校区,长春、成都、西安、苏州四个分院及浙西、临汾、郑州、湖州、天津、太原等基地同时开展进行。目的是通过四五个月的集训,使新员工能在最短时间内融入企业,并迅速进入岗位角色,成功地从“局外人”转变为“职场人”。以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第一期新员工集中培训班为例,培训专业共有调度运行值班、自动化运维、输电线路运检、变电站运维、换流站运维、继保及自控装置运维、电气试验、变电设备检修、配电线路及设备运检、配电自动化、营销服务、营销技术、农网运行维护与检修、农网营销服务、通信运维检修、信息系统检修维护、送电线路工程等17个专业方向。培训课程按专业分别设置,课程结构为综合素质(1个月)、主营业务认知(0.5个月)、专业技能提升(2.5个月)三个模块,共约630学时。大多数任课教师都是兼职培训师,均是来自各个网省公司的专家技术人才,操作技能强,实践现场经验丰富,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职培训师搭配,可以将理论和实际非常有效地结合起来讲解,使得参培学员的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在参加新员工集中培训班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学员所学的专业与自己的岗位、研究方向、兴趣爱好不符,造成了学员参培时间和学院培训资源的双重浪费,例如来自招投标公司的学员参培的是变电站运维专业,已定营销岗位的学员参培的也是变电站运维专业,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不得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另外,由于参培学员人数众多,且来自不同的网省公司,拥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受训基础和公司要求,加之培训周期略长,学院的软硬件设施又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学员人数需求,很多新员工学员会在培训期间出现懈怠心理,应付培训任务,这不仅给学院的日常管理带来难度,也影响了整体的培训质量和形象。

3.轮岗实习

为使新员工对企业生产运营整体架构和流程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其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和后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一些供电企业改变了以往新员工一入职就分配的培养机制,对新员工开展半年至一年的轮岗实习。总的来说,该轮岗实习制度可以概括为“一个面、一条线、许多点”。“一个面”是指企业文化、当地电网概况和运行方式、各部门的生产特点、生产过程等基本面。“一条线”是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路径,遵循“理论到现场去验证、带着现场的问题去寻找理论支持”的学习模式。“许多点”是指从理论类、操作类、综合类三方面入手,在跟班实习的过程中所了解和掌握的技术点,比如心肺复苏法现场演练、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油色谱分析、杆塔的组立、电表的检定与接线、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GW4-35隔离开关检修工艺、整定计算原理、“CSC-211”保护装置原理等等。

这种轮岗实习制度很好地帮助新员工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蜕变转型,通过与不同基层专业、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工作作风的师傅同事们的交流和协作,提高了人际关系处理技能,加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另外在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实习过程中,能够帮助新员工迅速把“死”的东西变成“活”的东西,把“活”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有效提升新员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期新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的轮岗实习环节都流于形式,背离了顶层设计的良好初衷。很多的培训环节被随意删减,很多需要参与的部门领导没有时间参与,很多原定的详尽培训计划被搁置,这大大削减了新员工参与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导致新员工迟迟难以进入角色,荒废了新入职后的黄金几年,而且阻碍了公司人才强企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培训效率提升途径

针对新员工入职培训反映的实际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改进培训效率。

1.改进轮岗实习实施办法,强化激励和监督

轮岗前先定岗、缩短轮岗时间将是对现行轮岗实习制度可行的改进办法。轮岗前先定岗,有利于培养新员工的归属感,尤其是在入职培训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避免了“无人管”的状态,可以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新员工的职场心态转变也会较之以往更快,收入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另外,现行的轮岗时间为每个部门一个月,时间略长,特别精深的技能和知识在一个月内也无法完全掌握,轮岗设计的精髓实质上是大概了解部门的基本情况和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因此一个部门的时间应以一周为宜,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至两周。

此外,在新员工入职培训全过程中,必须建立相应的绩效激励和反馈跟踪机制,正确引导新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实现入职培训的闭环管理。如果没有任何监督约束惩罚办法,新员工则没有压力,入职培训将止于表面。反馈方法可包括座谈、问卷调查,就胜任力模型的要素设计相应的问卷,调研新员工的培训效果。

2.无缝引入“传、帮、带”导师Mentor制

“传、帮、带”导师Mentor制是一种来源于“师徒制”的新型培训模式,除了强调具体技能和业务的传授和讲解,还在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成家安居等诸多方面发挥作用。“传、帮、带”导师Mentor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本着组织安排和自主结对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二对一”的方式推进。每个新员工将会配备两名导师,一名导师应是认同企业文化、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管理、技术或技能人才,主要负责帮助新员工把握职场发展大方向,另一名导师应为近两年内入职的优秀员工,利用年龄相近、话题相近的优势,主要负责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企业的日常规范、生活起居及入门业务。新员工和导师Mentor结对成功后,需协商确定培养期,并签订协议,之后严格按照计划完成各阶段培养目标。协议履行期满,要对导师和新员工进行全面、客观和科学的考评,考评结果计入年度绩效,特别是对于表现优异的导师要突出对其的激励措施。

3.明确培训流程,加强培训细节设计

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标准和流程一定要事先设计,科学调研,广泛运用后正式,并确保每个基层部门的培训负责人都能认真严谨地按照流程完成既定任务。成功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一个职业心态的转变以及双方不断认识、了解和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员工的一言一行、衣着打扮都将是新员工的表率,新员工的认知将不局限于课堂,所有细微的环节都将深深地印在新员工的心中。

4.改进集中培训办法,引入班组管理模式

新员工培训地点应在满足培训硬件要求的基础上,依照“就近”的原则,组织新员工在本省或邻省参加集中培训,例如东北地区的学员可集中在长春分院培训,西北地区的学员可集中在西安分院培训,这样可有效减少培训中的文化差异和工作内容差异,利于沟通交流,在学习培训之余,学员也可照顾到送培单位和家庭的特殊事宜,例如职称评定、转正定岗、结婚生子等情况。针对学员参培专业的选定,各网省公司在报送时一是要尊重已定的岗位,二是要尊重个人意愿,特别要注意的是实施轮岗实习制度的送培单位,究竟选定什么专业还是要多做调研多做功课。从组织培训的学院单位层面来看,要完善转专业办法和制度,做好“后备保护”,确保所有学员参培的是真正学以致用的专业。

另外一个提升集训效率的可行途径是将现行的班委会设置(班长、党支书、团支书、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卫生委员)改革为班组管理模式,即:班组长、党小组组长、工会小组长、安全员、宣传员、培训员、考勤员、材料员等。另外可以考虑将现行的学管会设置改革为企业管理模式,例如可将学管会中的党团部改为党群工作部,纪检部改为监察审计部等等。总而言之,引入班组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去除本不应再有的学生气息,将有利于新员工的角色转变和职场认知。

三、结束语

供电企业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关乎着企业和员工的切身利益,通过本文提供的这些建议,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得培训效率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重阳.供电企业新员工快速成才通道探索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2-3.

[2]王云飞.论新员工的集中培训与管理[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7-49.

第5篇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教育方面的几项重点工作,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全力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刚才,教育局*局长对几项教育重点工作分别作了具体安排,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教育重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关于今年的教育工作,市、县两级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应该说,目标任务已十分明确。今天,之所以再次召开会议,专题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校舍安全、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及语言文字工作再做安排、再行部署,充分说明这几项工作的极端重要,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重中之重的角度出发,切实将几项教育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深化对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认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顺应国际高中课程改革潮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对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人才和创新人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新课程改革,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积极负责地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确保全县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二要深化对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的认识。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既是党和政府切实改善民生、推进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举措,更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前提。今年,省、市两级政府把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列入为民措办的实事之一,县政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一中迁建等8个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将其列为“十件实事”之一,向全县人民作出郑重承诺,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校舍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实施该项工程的决心信心。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对党和政府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按照时间进度要求,切实把这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基础工程抓实抓好。

三要深化对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认识。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从法律层面上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作出了明确规定,也给“两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县城镇在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农村学生逐渐减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城区入学人数日益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比重逐年增大,控辍保学的任务非常艰巨。据统计,目前全县文盲人数还有近3万人,其中农村2.6万,城镇、农村文盲率分别占7.62%和21.75%,居全市第二,扫盲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重大意义,按照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统一,突出抓好城乡扫盲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要深化对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认识。今年4月初,县上专门召开语言文字工作暨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评估动员会议,对语言文字及达标创建活动作了全面安排部署,会上,县政府与各有关乡镇、相关单位签订了责任书,要求县直各部门、有关乡镇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一定要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确保我县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评估工作顺利通过验收。为了全面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县语委办根据全县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了11期普通话培训,第一期培训已经结束,第二期培训于昨天正式开班,从报名、培训情况来看,结果不能让人满意,个别单位的主要领导思想认识依然比较模糊,认为此项工作仅仅是搞形式、走过场,在组织动员本单位干部职工自觉参与普通话培训方面重视不够、支持不力,培训人员迟到、早退现象十分突出,有的单位甚至有软抗硬磨的不良倾向,截止今天上午,仍有28个单位53名干部职工没有参加县上组织的普通话培训。开展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评估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今年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年底必须通过验收。按照市上有关文件要求,行政机关45岁以下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水平,行政领导干部和窗口服务人员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而且从目前测试程序来看,全部使用机器辨认测试程序,测试难度非常大。城区各单位、东华镇、东华街道办,特别是县语委各成员单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和达标评估工作,全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二、明确目标,抓住关键,全面推进各项教育重点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第一,关于高中课程改革。重点要强化三项措施。一要抓好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载体,大力宣传高中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努力寻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为深化新课程实验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教育局、一中、二中要把对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培训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重点,注重发挥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网络培训和教学研究,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教师“全员培训、全面培训、全程培训”的目标。二要抓好组织实施。教育局要抓紧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加强对各学校新课程实验的管理,确保各学校开齐、开足新课程实验要求的全部学科。要定期深入各学校调研,帮助学校及时发现、解决课程改革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各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新课程校本教研制度,开发富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创新并丰富新课程资源。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把规范学校办学行为、高中课改实验作为督导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项督导和随机抽查,加强高中招生管理,切实解决大班额、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社会热点问题。三要抓好协调配合。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统筹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确保责任到位、政策到位、经费到位。教育局要抓紧制定实施新课程实验规划,确保秋季学期我县2所普通高中都能开展新课程实验。人事、教育部门要在整合现有教师资源的基础上,研究新课程实施带来的新增因素,合理核定和调剂高中教师编制,及时补充教师,满足新课程实施需要。

第二,关于校舍安全工程。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要完善工程规划。教育、规划、发改等部门要把握好校舍安全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对2009年排查鉴定结果进行认真核实,进一步完善工程规划,确定合理、可行的实施进度和具体任务。工程规划要统筹兼顾,与防震减灾、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长效机制相结合。全力抓好**一中迁建工程,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早日建成投用,真正将这一惠民实事办实、办好,为加快全县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二要多方筹措资金。2010年,教育系统开建项目多、投资额度大,经费筹措任务艰巨。要严格按照“应免全免、应减全减”的原则,全面落实收费减免优惠政策,对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给予最大支持。发改、教育、财政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资金的争取和筹措力度,注重吸纳社会资金,拓宽项目筹资渠道,为各项工程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三要加大督查监管力度。建设、地震、消防等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作用,帮助建设和施工单位提出省工节本、安全高效的加固、改造方案;教育局要按照安全、捷简及抗震设防的要求,认真抓好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确保工程建设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对经鉴定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加固的校舍,按照重点设防要求,依据加固技术标准,落实加固措施;对新建校舍,坚决执行新的建设标准。监察、审计部门要对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对弄虚作假或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该曝光就曝光,该处罚的处罚,绝不能姑息迁就,确保将校舍安全工程建成人民满意工程。

第三,关于巩固提高“两基”工作。2011年,国家将对我省“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省、市要求我们要认真作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扬“两基”攻坚时期积累形成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切实把巩固提高“两基”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一要抓好“普九”工作。各乡镇和教育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加大对《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力度,坚决落实就近、划片、免试、直升制度,恢复和坚持义务教育入学通知制度、流失报告制度、控辍保学制度,健全乡保入学率、村保巩固率、校保完成率等工作机制,加大对流失学生监护人的处罚力度,依法保障学龄儿童少年入学。二要做好扫盲工作。坚持杜绝新生文盲、扫除现有文盲与使脱盲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大力开展扫盲教育活动,建立以满足扫盲对象基本学习需求为导向的长效扫盲工作机制,增强扫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高质量、高标准迎接国家抽检。继续实行政府、部门分工负责,县、乡、村、社齐抓共管的双线四级承包责任制。各乡镇要做好文盲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教育部门要制定扫盲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扫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其它有关部门要依托科技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平台,认真做好文盲人员的教育、培训、指导工作,全力支持和配合做好扫盲工作。要加强对脱盲人员的考核、认定和发证工作,确保我县文盲率持续下降。三要建好“两基”档案。完善“两基”档案是检查评价“两基”工作的重要依据,关乎着“两基”检查验收的成败。各乡镇、教育局要认真做好初中“两册十表”、小学“七册三表”和扫盲“五表九册”等相关资料的收集,确保“两基”档案分类科学、数据准确、内容清晰、管理规范。

第四,关于语言文字工作。重点要抓好四点: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对照语言文字工作目标责任书和县语委下发的各类文件,理清工作思路,及时部署安排,扎实组织实施,保质保量完成创建工作。二要尽快开展环境布置和氛围营造工作。各单位要在“五?一”节之前全面完成办公场所的环境布置,布置规格要高,内容要充实,设计要新颖,负责在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设立永久性大型宣传牌的单位要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在5月底前把宣传牌树立起来。三要全面开展社会不规范用字清理整治活动。由东华街道办牵头筹划,广泛发动机关干部职工、教师、学生,查找街道、公共场所的不规范用字,与文化局、公安局、公用局、建设局、卫生局、交通局等单位开展联合整治活动,全面清理不规范用字。四要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各单位要按照要求对本单位干部职工普通话水平再次进行摸底,将漏报人员基本情况于“五?一”节之前上报县语委办。人事局要协助县语委办搞好培训人员的清查核对工作。同时,各单位要组织参训人员按时参加培训和测试,不得缺勤、迟到和早退。对培训测试率达不到100%,测试合格率达不到80%,给全县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创建工作造成影响的单位,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关于高备考工作。距高考还有1个半月时间,已全面进入冲刺阶段,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备考一线,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备考措施,切实提高备考水平;县一中、二中和职教中心要针对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备考计划,强化训练,精心备考,积极做好学生考前心理辅导及思想疏导工作,教育引导广大考生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全力打赢这场高考攻坚战,确保我县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新的辉煌,向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全县教育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能否圆满完成,关键在于抓落实。各级各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全力推动教育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一要加强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各乡镇、各部门要尽快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完善运行机制,健全工作制度,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规划,精心组织实施,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部署到位、组织实施到位,确保每项工作抓到一线,抓到细节,抓出成效。各乡镇务必要承担起“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责任,协助教育部门做好学校布局调整、校舍安全工程、“两基”巩固提高等工作。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坚持把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加强与其它部门的衔接配合,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要加大投入,确保经费保障到位。要制定和完善扩大教育资源的政策措施,完善教育投入优先增长机制,保证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实现逐步增长,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保障。要畅通社会筹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和个人捐资助学,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教育投入格局。要进一步调整政府教育投入的支出结构,重点保障高中课程改革、校舍安全工程和“两基”巩固提高等重点工作。

三要加强督查,确保考核奖惩到位。要加大协调指导和检查督办力度,准确掌握工作进展,及时协调解决教育重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明确考核任务,落实考核责任,建立考核体系,对工作推进力度大、成效明显的乡镇、部门要及时通报表扬,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对工作抓得不紧、落实不力的,要采取现场办公、通报评比等手段督促工作落实。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科学设岗;内涵建设;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058-04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是一所以畜牧、兽医、动物药学为主,涵盖畜牧、动物医学、动物药学、食品、宠物、经贸、信息技术、园林、水产、机电等10个专业门类的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是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近年来,学院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实施岗位管理,加强内涵建设,注重人文关怀,有力地促进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学院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科学合理设岗,指导教师规划职业生涯

(一)科学设岗,以岗定酬,分级管理

我院自2006年起即在全体教师中实行了全员岗位聘用制,根据学校办学特色、行业特点、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及专业建设实际进行科学设岗。同时,将教师岗分成了以教学为主兼科研型或社会服务型、教学及科研并重型、教学及社会服务并重型以及社会服务为主兼教学型几种类型,实行高级职称教师由学院管理、其他教师由二级院(系)部管理的二级管理制度。在严格秉持人岗匹配原则基础上,学校及二级院(系)部充分考虑教师个人的综合能力、性格特点、专业特长、发展规划等,合理安排岗位甚至研究方向和任教课程,保证每位教师不仅受聘于满意的岗位,而且能愉快地工作。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在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够真正地扬长避短,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个人成就感。

近几年,随着人事制教师的增多和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实施,我院不断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针对编内、编外教师并存的情况,我院在坚持科学合理、精简效能、按需设岗原则的基础上,加大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设置总量的比例,严格执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规定。通过科学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依法办事的基础上,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切实做到既整合全校师资又凝聚编外教师人心,从而调动全校各类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教师规划职业生涯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对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它包括职业自我定位、职业目标设定、职业目标实现、职业目标反馈与修正。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减少教师职业发展的盲目性。多年来,我院针对入职满一年的教师,要求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专业需求、学校环境等,按照“自我认知、岗位认知、职业目标设定、目标实施、自我监控”五大步骤来进行自己未来5~10年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举办以“规划美好人生,共谋牧院发展”为主题的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通过自评、互评、专家点评,促进广大青年教师坚定职业教育理想信念,树立岗位成才目标,进一步挖掘自身潜能,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

实践证明,帮助教师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自身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教师清晰、全面、深入、客观地分析自我,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个性特征、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清醒认识自身优劣势,熟悉自身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典型生活方式、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自身岗位的胜任标准和对生活的影响,了解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明确未来发展目标,确立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并能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对其能够坦然接受并合理加以调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职业倦怠的产生。但应注意,在指导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帮助教师避免过高或不切实际地规划,防止理想与现实落差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完善激励考评机制

激励能够激发人的内在动机,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因此,建立并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手段。我院为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使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业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考评激励办法。在收入分配上,依据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原则,制定了相应的绩效工资制度和超工作量结算办法等。

此外,我院还出台了《教师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办法》,每学年对专任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并排序,根据考核分数的不同,从高到低按照一定比例依次确定考核等次。对考核等次为优秀者,颁发证书、全院范围内表彰并给予加发一个月岗位津贴,优先推荐晋升职称和职务聘任;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酌情处理。同时,我院还针对科研岗教师(承担专任教师1/3工作量)的考核专门出台了《科研岗教师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办法》。这样,针对不同岗位的教师考核,依据职称、教龄、工作性质、专业特点明确了不同的考核标准,做到了以人为本,各有侧重,充分调动了各个岗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院还特别注重对拔尖人才的激励,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有序的竞争氛围。比如,我院《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规定,由科产处按年度对教师所编写书籍、撰写论文、申请专利、获奖成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并给予物质奖励;每年教师节按照《优秀教师评选办法》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办法》的规定,评选并表彰院级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各10名;按照《优秀教学质量奖评比办法》的规定,每年评选出10名优秀教学质量奖获得者。为了加快拔尖科研人才的发展,学院出台了《“凤凰人才工程”培养对象遴选办法》,在全院范围内遴选出“凤凰专家”和“凤凰学者”,在科研经费上给予大力倾斜。

重视内涵建设,强化教师专业发展

高职院校教师所面临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压力是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对于学校而言,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注重内涵建设,创造条件帮助教师获得专业发展,鼓励并支持教师参与各种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消除教师工作的职业枯竭感。我院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提升教师的教科研素养

首先,在教学上给予教师组织上的支持。第一,我院通过“岗前培训项目”,对新教师进行帮助。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校园文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学基本技能等,采取以集中授课为主,学院培训、二级院(系)部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进校1~3年的教师,我院通过“师徒工程项目”为其选择1~2名校内导师进行专门辅导。对入职年限较长的教师,我院常组织他们参加校内外培训班和研讨会,使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专业带头人,我院设有专门的培养基金供其培训之用。第二,学院还定期召开不同课程的教学示范课,供相关教师观摩和学习;教研室和二级院(系)部定期开展专业(职业)技能比武和说课竞赛等活动。第三,学校还经常邀请国内知名职教专家和校外名师到校讲学,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技巧的提高。

其次,在教研和科研上帮助教师提高科研意识和水平。第一,成立机构。我院设有国家级保种场与研发机构两个,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动物流行病学中心等省级研发中心十二个、市级研发中心六个和院级研究所八个。第二,提供经费。我院每年拨出经费以供教师进行教研和科研。学院设有青年科研基金、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的教科研基金,做到人人有项目。第三,给予时间。对于博士毕业的教师和申请到省级及其以上项目的教师在其项目完成期间,将其岗位定为科研岗位,并将其教学工作量减为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保证了其科研时间。第四,提供经验分享机会。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讲授科研热点和申报项目的要点,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热情。

(二)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江苏省职称评定政策要求高职教师有相应的社会服务和专业实践经历。对此,我院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和专业实践水平。

一是组建以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的六大技术服务团队,即养鸡技术服务团队、养猪技术服务团队、水禽养殖技术服务团队、牛羊生产技术服务团队、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团队、食品加工技术服务团队。每个团队由20~30人组成,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技术服务。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服务了周边农村、养殖户和企业,而且团队成员在实践中会不断发现新的课题,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二是实行“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我院自2009年起,每年派遣5名专业教师到江苏省滨海县进行科技帮扶工作。该项工作成效突出,农民增产增收幅度较大,各项考核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的要求。上级领导尤其对我院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为滨海县建成高标准“苏姜猪”扩繁场,成功引进“苏姜猪”、“苏牧1号”白鹅等新品种表示称赞。

三是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学院为重点帮助的20个市级及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或大型养殖户各对口安排1~2名专业教师,实行常年驻企(户)挂职进行技术指导,学院负责教师技术服务期间的所有工资、差旅费等待遇,确保重点帮助对象实现增产增收。

四是实施“科技副职”支农计划。选派教师到经济发展特色村担任支部副书记、副主任等“科技副职”支农计划是泰州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学校已选派36名专业教师赴村不脱产挂职服务。学校每年设立“科技副职”服务专项经费,按相关规定给予补助。对开展“服务三农”的科研项目予以优先立项支持,各院(系)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对年终考核“优秀”的同志在全校范围予以表彰,对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同志,晋升职称时优先评聘。

此外,我院还安排青年教师作为“访问工程师”或“企业教师工作站”成员赴企业锻炼,使其熟悉生产一线,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以致用,使其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得到锻炼。

(三)促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

我国各省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均对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作了具体规定,并将其作为申报职称的基本条件之一。高职院校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不仅是自我提升的需要,也是更好地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我院专门出台了《关于教职工提高学历(学位)的若干规定》,鼓励教师在职或脱产提高学历(学位),对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学费全部报销并奖励一万元;对取得硕士学位的教师,学费报销一半并奖励五千元。其次,我院每年安排教师学习并考取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评员证书,或到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提升双师素质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能力,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提升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素养。第三,我院还出台了《关于公派出国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每年安排数十人出国或出境进修,有的是参加中短期培训班(时间十多天到半年不等),有的是长达一年的访问学者或研修生,主要学习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先进教育技术、课程开发及教师培训项目开发和管理等。通过以上举措,既缓解了教师繁重的工作负担,又促使教师积极充电,更大效率地提高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增强了教师的专业自信,避免了教师职业枯竭感的产生。

加强人文关怀,关注教师身心健康

作为大学教师,高职教师一般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本身学历和素质较高,对其不宜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否则容易引起反感或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其工作消极。因此,注重对高职教师的人文关怀和民主管理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能够避免其产生职业倦怠。我院致力于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学校的民主化管理

我院在管理上注重提高组织公平程度,增大透明度,最大限度避免了管理者的人为化和各种不公平现象,使教师的满意度得到了增强,有效降低和减少了职业倦怠的产生。第一,对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项做到公开透明。如教师的职称评定问题、干部选拔问题等均出台了专门文件并有专门程序和专门的机构监督执行,全程接受教师监督,保证教师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第二,增强教师的话语权,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如成立教代会,每年初定期召开会议对本年度的校级大事进行决议;设立校级领导接待日,每周一到周五均有一位校级领导专门接待学院的任何一位反映问题的教师。第三,实行转账制度和招标制度,做到清廉治校。我院规定,对于1000元及其以上的报销,必须实行转账;对于学校物资设备和工程等事项一律实行招投标制度,并做到纪委和监察审计部门全程跟进。第四,设立院长和书记信箱,任何教师可以就学院、本人或他人的问题写信给领导,以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

(二)关心教师身体素质

职业倦怠容易导致教师产生身体不适,如失眠、头痛、肌肉酸痛、胃溃疡和高血压等,而以上不适又会加重教师的倦怠感,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避免教师职业倦怠的前提。我院致力于增强教师体质,第一,推广工间操制度。工会于每天上午和下午组织工间操,促使教师锻炼身体,解除疲劳,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第二,组织教师定期体检。我院每年“三·八”妇女节都组织女教师进行一次妇检,每年六月组织全体教职工全面体检一次。第三,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并提供活动经费。我院工会牵头组织了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跆拳道、太极拳等十余个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并组织比赛。第四,每年秋季召开教师运动会并提供奖金。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教师的体质,而且增强了教师凝聚力,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职业倦怠本质上是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基于此,首先,我院专门成立了教师心理咨询室,聘请市人民医院的医学心理专家或省内教育心理专家定期来校作讲座或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不仅将处理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策略和技巧传授给寻求帮助的教师,还负责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测试和评估,不仅帮助教师认识职业倦怠,使他们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压力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且教给教师足够的应对之道。其次,我院每年暑假安排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参观考察,这也有助于教师放松身心,缓解职业倦怠感。第三,贯彻执行“三联系”制度。要求每名党员教师联系一名非党员教师、一名担任领导职务的教师联系一名普通教师、一名本省籍教师联系一名外省籍教师,联系人从工作、学习、生活和心理上帮助被联系人。第四,对于职业倦怠严重的教师采取领导关心慰问和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点帮扶。

总之,高职教育作为当今不可替代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凸显,而高职教师的职业定位及专业化问题也在不断为教育界所关注。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学生及家长应为教师的专业化提供强有力的系统支持,同时,高职教师应在积极的外部条件下发挥自身潜力,努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

参考文献:

[1]张俊友.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9):55-56.

[2]强晓华,王守恒.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消解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0(13):56-59.

[3]白霞.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8):45-46.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