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精神科检查报告

时间:2022-03-27 14:30:16

导语:在精神科检查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精神科检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Alzheimer Diseasei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in Hebei Province.Li Keqing, Jiang Qinpu, Cui Lijun, et al. The MentalHealth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 Baoding 071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dementia, especiallyAlzheimer disease (AD) in residents aged 65 years or over in the urban and rura l areas in Hebei Province. Methods From Oct.2004 to Mar.2005, S tratified multi-stage cl uster randomization was used to identify 2 158 subjects ≥65 years of age in Heb ei Province. A total of 2 158 elderly were interviewed. The participant aged wasinterviewed face to face with 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for scre ening, and diagnosised with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 rder. 4th ed.(DSM-Ⅳ). Results The overall current rate of deme ntia was 10.25%.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dementia was obviously higher in womenthan in men(P0.05). Accom panied with the lower education level, the prevalence goes up. The overall preva lence of Alzheimer's dementia was higher than the vascular dementia(7.81%, 2.46 %. P

【Key words】 Alzheimer disease; Epidemiology; Investigation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年性痴呆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1] 。据统计 ,目前我国已有1.29亿人口超过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0.15%,从而使我国提 前成为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痴呆是老年期常见的脑器质性综合征,致残程度高,给家庭和社 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进一步了解老年痴呆的患病情况,较客观和全面的掌握河北省重点精 神疾病的患病率及其特点和规律,我们于2004年底在全省范围内对23个县区共2158例65岁 以上老人进行了老年性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患病情况及其对策作初步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3年底河北省总人口为6769万[2],参照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 查的研究设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3]。以2003年底人口数为基准, 对河北省23个县区共2158人年 龄在65岁以上(1939年10月1日以前出生者)的老年人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使用河北 省公安部门提供的电子版户籍登记系统。具体按行政村(居委会)户数多少顺序编号,分65 岁~、70岁~、75岁~3个年龄组,分别进行随机抽样。这样保证了样本在各乡镇中的覆盖面 ,也修正了因不同年龄组的人口基数不同所致的样本数偏差。抽取结果样本数为2158人,实 际访视计2126人,失访者计32人,失访率1.48%,实访样本和抽样的年龄、性别分布基本相 当。在2126名被测者中,诊断痴呆218例,其中女性125例(57.3%),男性93例(42.7%);平均年 龄74.58±6.10岁;正规教育年限1.76±2.69年;从未结婚4例(1.8%),已婚127例 (58.3%) ,再婚3例(1.4%),丧偶84例(38.5%);居住方式:独居40例 (18.3%),集体宿舍1例(0.5%) ,与亲属同住177例(81.2%);职业:农民/渔民151例(69.3%),离退休/病退30例(13.8%), 无业/失业4例(1.8%),家庭妇女33例(15.1%);医疗来源:自费198例90.8%),公费医疗8例( 3.7%),医保11例(5.0%),其他1例(0.5%);居住地:城市41例(18.8%),农村177例(81. 2%)。

1.2 方法 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和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4]为本次调查老年痴 呆的筛选工具,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5] 。在流调开始前 对所有参加流调的医生护士进行了为期4周的培训,诊断的平均ICC达到0.96。现场调查采 用入户单独面谈的方式进行。

1.3 资料统计 调查资料在EPI Data下采用双人双重录入数据,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

2 结 果

2.1 不同年龄段老年痴呆的患病率 见表1。

2.2 与痴呆患病率的有关因素 见表2。

从表2中发现,痴呆的粗患病率与年龄、婚姻及许多社会人口学因素有关。性别:男女患病 率分别为8. 45%,12.18%,有显著差别(P<0.01);文化程度:文盲组、小学组和初中及以上组的患病率分别为13.47%,8.28%,4.74%,初中 或以上组基数较小,但文盲组患病率明显为高(P<0.01);婚烟状况:丧偶者患病率高于已婚且配偶健在者(11.70%,9.46%);未婚者患病率最高 (14.81%),因例数较少,较难肯定;家庭结构:以独居者最高为10.50%,其次为同配偶 子女居住者10.21%,居住集体宿舍者最低9.09%,但例数较少;居住地:城乡总的患病情况比较,农村高于城市(10.68%,8.76%),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3 城乡、性别之间痴呆的类别比较 在218例痴呆患者中,其中AD 166例,VD 52例,AD明显高于VD,有显著性差异(P <0.01) ;农村AD 134例,VD 43例;城市AD 32例,VD 9例。农村和城市比较,痴呆类别无显著性差 异(P>0.05),女性AD 98例,VD 27例;男性AD 68例,VD 57例,男女之 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2.4 不同性别之间年龄、读书时间痴呆患病情况比较 见表4。从表4中发现,女性患病年龄低于男性,但统计学结果无差异(P=0.759), 而读书时间女性明显少于男性,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0),MMSE总分女 性低于男性,统计学结果无差异(P=0.113)。

2.5 影响因素 通过12个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痴呆的危险因素有读书年限0 ~6年(OR=8.343),收入0~5000元(OR=3.081),农民/渔民(OR=9.697),离退休/病退 (OR=21.118),无业/失业(OR=8.122),学生/家庭妇女(OR=25.081)。保护性因素有 汉族(OR=0.59),男性(OR=0.729)。

3 讨 论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加,与老年相关疾病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自 八十年代起在中国已有许多关于老年痴呆的研究报告。北京1986年报告[5],在城 市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重度痴呆患病率1.28%,65岁及以上1.82%。上海报告[6]60岁及以 上痴呆患病率为3.46%(1990)和4.21%(1993)。国内另有报道60岁以上为0.86%~7.05%,65岁 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为5.99%[7-11]。本次调查发现65岁以上痴呆的患病率10.25%,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7.87%。 对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患病率,国内外的报道因地区差异患病率高低也不相同,在欧美 AD为主要痴呆类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AD的患病率高于VD,有显著性差异,与欧美的报道相 符[12];而农村地区和城区未发现有差异性。国内有许多研究认为,性别对AD和VD 的患病率有一定的影响,但仍是意见不一,如高至胜等[13-17]报道,女性患病率 高于男性。而陈湛 [18]报道,AD无性别差异,VD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本调查显示,AD和VD的患病率未 发现有性别差异。有关痴呆的危险因素,我们调查发现男性是痴呆的保护性因素,而文盲和受教育程度低及无 固定职业者是危险因素,与大量国内外调查结果相仿。调查发现,痴呆患者女性文化程度明 显低于男性。上海5年随访(1987~1992)报告[19],年平均发病0.91%(轻、中、重度 ),教育程度对痴呆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文盲为危险因素,这与我们的结果一致。随着国 家老龄化的趋势,阿尔茨海默病(AD)及其它老年痴呆患者的绝对人数增加,已构成国家主 要的社会问题和保健内容。随着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日趋增高,老龄人脑健康问题也受到社会的关注。老年期痴呆严重危 害老年人的健康,对日益老龄化的社会,希望社会及家庭加倍关爱老年痴呆的患者,需要提 供更多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张明园.从流行病学的观点看中国痴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9

[2]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经济年鉴2 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栗克清,崔泽,崔利军,等.河北省精神障碍的现况调查.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1 :36-40

[4]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1-165

[5]美国精神病学会(庞天鉴).DSM-Ⅳ分类与诊断标准,2001

[6]陈昌惠,张维熙,沈渔村,等.精神分裂症流行学调查资料分析.中华神经精神科 杂志,1986,19(2):73-76

[7]高之旭,刘福根,方壅生,等.城市、城镇、农村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的研究.中华 神经精神科杂志,1993,26(4):209-212

[8]张明园,瞿光亚,王征宇,等.痴呆和Alzheimer病的患病率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 990,70(8):424-428

[9]王道,卜时明.上海县老年性痴呆现状调查.上海精神医学,1995,新7(2):76-78

[10]沈渔村,李永彤,李格,等.Alzheimer性痴呆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华神 经精神科杂志,1992,25(5):284-287

[11]张新凯,何燕玲,张明园,等.老年期痴呆及Alzheimer病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初探 .上海精神医学,1998,新10(增刊):9-12

[12]Jorm AF, Hemderson AS. The prevalence of dementia: aquantitative in tegration of the literature. Acta Psychiatr Scand, 1987,76:465

[13]高至胜,盛小奇,单飞豹.湖南省长沙市老年期痴呆流行病学调查.湖南医学,19 94,11:195

[14]余金龙,冯容妹,方少心,等.广东省沿海地区农村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调查.中 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4:30

[15]吕书臣,余海民,陈勇华,等.海岛居民老年痴呆流行病学调查.舟山医学,1997, 25:1

[16]朱紫青,陈建新,张明园,等.痴呆和Alzheimer病患病率的5年纵向研究.上海精 神医学,1998,10:6

[17]唐牟尼,郭杨波,向孟泽,等.农村老年期痴呆和Alzheimer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9,9:20

[18]陈湛,张梁,来月霞,等.新疆石河子城区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流行病学 调查.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1998,5:44

第2篇

抑郁发病大多“正当年”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挫折和失败,很多人都会经历失业、离婚、失去心爱的人,或其他各种痛苦。常常我们最梦寐以求的东西,它再也不存在了,常常我们最爱的人,再也不能回到我们身边。每当这些时刻来临的时候,我们都会体验到悲伤、痛苦、甚至绝望。通常,由这些明确现实事件引起的抑郁和悲伤,是正常的、短暂的,有的甚至有利于个体的成长。但是,有些人的抑郁症状并没有十分明确、合理的外部诱因;另外一些人,虽然在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些负性生活事件,但是,他们的抑郁症状持续得很久,远远超过了一般人对这些事件的情绪反应,而且抑郁症状日趋恶化,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是这样,那么很可能,他们患了当今世界第一大心理疾病――抑郁症。

公开资料显示,抑郁症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约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抑郁的体验,其终生患病率为6.1%-9.5%,女性高于男性。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中青年的发病率在逐渐升高,更应引起注意。由于抑郁症的发病年龄绝大多数处于工作年龄段,严重的抑郁症中有15%自杀而死,位居各类心理和精神障碍之首,号称“第一心理杀手”。

抑郁源自身边的“狼”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同一窝生下的两只健壮羊羔,安排在相同的条件下生活,有草吃,有水喝,还有活动的场所。惟一不同的是,一只羊羔的身边拴了一只狼,而另一只羊羔却看不到那只狼。

生活在狼身边的小羊,从早到晚都要生活在大灰狼的威胁下,本能地处于惊吓和恐惧之中,不思饮食,不敢睡觉。就这样,一天天逐渐瘦弱,没有经过多久就抑郁而死。而另一只小羊羔,由于身边没有狼的威胁,没有恐惧的心理,所以,在草地上吃呀,跑呀,跳呀,日子一直过得很滋润、很快活。

伯克利加州大学健康经济专业教授胡太伟针对中国抑郁症患者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自杀者多是由于抑郁,比农村的自杀死亡率高得多”。根据他引证的调查,抑郁症高发人群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三高”、“三低”。“三高”即高收入、高文化、高职位,“这些人往往把人生目标定得太大,总想干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而心理承受能力又没那么高。”胡太伟分析说。而“三低”则是指低收入、低职位、低文化阶层,他们容易对生活产生不满从而导致抑郁。

由此可以看出,压力和由于缺乏安全感所带来的生存恐惧,就是我们身边干扰我们的“狼”,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都市白领和企业高管成为抑郁症的“重灾区”。有资料显示,抑郁症主要爆发于经济发达地区,以城市人口居多,京沪穗三大城市占全国抗抑郁药品市场总量的63.28%。

【Tips1:】

能力强的人更易抑郁

思想活跃、自信好强的青春期男孩,以及外表光鲜、但压力巨大的职场精英人士,喜欢将自己的“弱点”隐藏起来,更容易受到抑郁的困扰。表现为:微笑型抑郁,表面平静,内心痛苦;激越型抑郁,虚张声势,危险行事;疑病型抑郁,头痛心慌,实际身体却没有器质性的病变。

【Tips2:】

“范进中举”也能导致抑郁

一般而言,负性生活事件如离婚、亲人去世等,都是常见的抑郁症诱因。但正性生活事件,比如升职、买房等,也有可能导致抑郁,心理学上将其称为升迁性抑郁。这种情况类似范进中举。这类病人在期盼中沉溺太久,就算如愿以偿,他们容易产生一种不确定心态,质疑真实性,又担心好坏事等,最终酿成心病。

不自知的“炸弹”更可怕

自杀倾向是抑郁症患者的典型症状,资料显示,15%抑郁症患者自杀“即遂”,由此不难看出抑郁症的可怕。与高发病率和自杀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0%的抑郁症患者都意识不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很大一部分抑郁症病人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被医生和患者本人发现。

29岁的小王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医院的“常客”,他的主要症状是经常感到胃不舒服。每次出现胃不舒服,他就去医院检查。小王自己估算了一下,他平均每个月都会做一次胃镜,但持续两年也查不出毛病,仍然不舒服。结果最后在一次很偶然的情况下,医生略有无奈的随口说了一句“不如看看精神科吧”,结果经过检测,原本还对看精神科有抵触情绪的小王被诊断为抑郁症。其实,像小王这样的病人在综合医院的门诊中能占到20%-30%。有的人天天去看病,就像女同志逛超市一样,结果最后很多是患抑郁症或焦虑症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在15个国家调查发现,到综合医院内科就诊的抑郁症病人,医生的平均识别率为55.6%。就是说,病人到综合医院看病,只有一半多一点的病人能被诊断为抑郁症。在我国,情况更不容乐观,即使在医疗水平比较发达、市民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上海,这个识别率也仅为21%,其中能够得到治疗的只有10%。这种不自知的隐匿性更增加了这个可怕疾病的危险性。

【Tips:】

哪些人群容易患抑郁症

1、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孕妇或产后女性易患抑郁症。

2、长期孤独又不善于调节的空巢老人。

3、癌症患者长时间患病,容易得抑郁症。患上癌症后容易产生绝望悲观情绪,进而患上抑郁症。而抑郁症会降低免疫力,从而使病情更加恶化。

4、35岁-50岁之间的青壮年,这部分人工作和生活压力比较大,患抑郁症的比例较高。

5、那些有现患或曾患抑郁症者的亲属,由于遗传或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患严重抑郁症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群的2倍。

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

“我抑郁了”这句话很长一段时间曾成为网络流行语,这虽然有调侃玩笑的成分,但也不能否认确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中国网民健康状况白皮书》首次针对中国网民健康状况进行的综合性公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网民自称有心理问题,七成网民自称抑郁。

千万不要被这个数字吓到,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偶尔出现抑郁情绪很正常,但绝不等于抑郁症。正常情况下,人在出现抑郁情绪多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而病理性的抑郁症通常无缘无故地产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或者情绪表现与事情大小不成正比,小题大做。正常的情绪变化是有一定时限性的,人们通常在短时内出现抑郁情绪,但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就能够恢复心理平稳。而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常持续存在,严重时,不经过治疗无法自行恢复,症状还有可能逐渐恶化。

正常的抑郁情绪不应超过两周

精神病学规定,正常的抑郁情绪不应超过两周,若超过一个月,甚至持续数月或半年以上,则可以诊断为抑郁症。此外,抑郁症患者症状有明显的生物节律性变化,表现为晨重晚轻的变化规律。很多患者会出现晨起时心境特别恶劣,痛苦不堪,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念头。过了下午3-4点,心境慢慢好转,到了傍晚,似乎感觉没有症状出现了,次日清晨再度陷入绝望当中。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下,人们常将“忧郁症”和抑郁症混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没有“忧郁症”,只有抑郁症。所谓的“忧郁症”类似于我们前面提到的抑郁情绪,是突发性的,受特定环境和事情的刺激,而突然出现心理崩溃,是短暂且具有一次性免疫力,也就是说这次你挺过去了,那么下次就不会被同样的事物所击溃。但是抑郁症则是一种长期生理问题得不到解决产生的病症。

男人的“隐藏式抑郁症”

从表面数据看,抑郁症似乎经常被视为女性化疾病,但现实生活中,其实有不少男人被抑郁所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发现,有些男性抑郁症患者并不像女性患者一样以“绵羊型”退缩症状表现为主,而是“豺狼虎豹型”。虽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女性抑郁症患者约为男性的两倍,却已有不少精神医学专家分析,或许女性患者真的比男性多,但也可能是男人不愿承认、不愿出面求助,导致表面上的数字较少而已。

研究男人抑郁症多年的治疗师李尔在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中提出,大约近7成男性抑郁症患者未被诊断出来,男人惯以其它行为掩饰,李尔称之为“隐藏式抑郁症”。非典型抑郁症状男性抑郁症和女性最大的不同在于,男人非常容易生气,经常以酒精、药物滥用掩盖抑郁情绪。除了易怒、酗酒、药瘾之外,有的人会以工作狂、一点小刺激就抓狂、摔东西、狂赌、冲动行为为特征,如开快车,这些症状表面上看是男子气概的表现,其实是患者以此使自己、家人或医生受到蒙蔽,更有甚者,许多家庭暴力问题也与抑郁症有关,潜在患者隐藏在社会各角落。

堆积出来的“闷烧锅效应”

一般女性比较愿意通过和好朋友聊天诉苦解郁,而男人即使聚众聊天,话题也多与工作、国家大事有关。累积久了,情绪堆在心底,形同“闷烧锅效应”。精神科专家指出,情绪闷烧到一定程度就得找出口宣泄,否则就会引发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生理疾病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心脏血管等疾病,心理问题就是可能患上抑郁症,严重的会出现暴力倾向和精神异常。有一位先生,是别人眼中认为的好丈夫、好爸爸,全家人的开心果。有段时间,家人发现他变得不爱搞笑,不爱说话,而且失眠,开始以为他得了重感冒,不以为然。直到有一次他喝了酒,情绪失控,大呼小叫说自己好累、想死,用头去撞墙、咬舌头,企图自杀时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住进了精神病房。经过诊断分析治疗,医生逐渐掌握病因:他平常有苦不说,自认是一家之主,应该顶住这片天。没想到会被钱难倒、债务纠纷连环扣,情况日渐恶化,无助又不敢求助,不想家人担忧,只好往内心压抑,本想借喝酒缓解,但到最后郁闷却如火山般爆发。

医生认为,男人受传统价值观束缚,被要求坚毅、强壮,扛起社会家庭责任,成就取向很高,总希望扮演保护者角色。别说找人倾吐了,即使身体发出警讯,胸闷、胃痛、失眠,也视若无睹,生怕被当成弱者、懦夫,有损颜面。

【Tips:】

男女抑郁的不同根源

1、对于男性来说,工作压力过大,更容易导致他们患上抑郁症;如果家庭生活妨碍了他们的工作和事业,容易导致他们患上抑郁症。

2、对于女性来说,如果觉得工作没有得到上司的赏识、或是自己的努力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如果工作和事业耽误了她们对家庭的照顾,更容易让女性抑郁、苦恼。

良好家庭关系可防抑郁症

张女士最近特别关心抑郁症的问题。丈夫五六年前患了抑郁症,治疗之后没有明显的抑郁反应了,但整个人一直有些不振作。最近她发现11岁的儿子好像也有抑郁倾向:不爱说话、成绩好但很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不敢展示自己、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张女士越想越不明白,为什么成绩优秀的儿子会如此没自信,是遗传了丈夫的抑郁症吗?

据研究显示,抑郁症遗传的概率为40%,但专家解释说,虽然抑郁症会遗传,但没有重大事件的刺激,孩子和父母一般不会同时患上抑郁症。像张女士儿子这样的情况,需要心理医生诊断,才能确定是不是抑郁症。另外研究也发现,女孩受父母抑郁症影响,要比男孩大一些。家有女儿的抑郁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令我们不得不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孩子。目前还没有技术可以检测出,抑郁症究竟通过什么方式遗传,但最值得关注的一种情况是,父母的抑郁症本身是因家庭关系不合而起,长期不和睦的气氛,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和抑郁有关的习惯――自卑、消极、很难高兴起来。

避免孩子遭受刺激而患抑郁症,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最好的保护。尤其下面这些情况,是父母应该尽量避免的。比如,长期在孩子面前吵架、喜欢向孩子诉苦、经常给他讲一些悲观的想法。和谐乐观的家庭氛围,将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得抑郁症的可能也随之降低。

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

近日,武汉一名知名博导被患抑郁症的妻子用刀杀死在家中。这对年过半百的夫妻平日关系甚好,丈夫也知道妻子患有抑郁症,妻子有几次想自杀都被他解救了,没想到,最终他却被妻子杀害了……

中国每年有超过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属于高自杀率的国家,而抑郁症患者杀害至亲属于扩大性自杀。那么家人患抑郁症了,作为身边人,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要留意信号。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分为核心症状、躯体症状、伴随症状。表现为――

情绪方面: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轻度时表现为闷闷不乐,无愉,凡事缺乏兴趣。严重的会悲观绝望,感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行为方面:大脑反应变迟钝,记忆力、注意力减退,学习或者工作能力下降,犹豫不决,缺乏动力,什么也不想干。自我评价降低,将所有的过错归咎于自己,产生无用感、无希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自责自罪,严重时可出现罪恶妄想,反复出现消极观念或者行为;

躯体症状:体重减轻或者增加(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5%),经常失眠或睡眠过多,减退、月经紊乱、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还会有头痛、胸闷等症状,但做相关检查却发现没有大的问题。

如身边有人出现抑郁症征兆,赶紧就医。在药物或者心理干预的治疗下,抑郁症的治愈率非常高,这样也能避免不少家庭或者社会悲剧发生。但需要提醒的是,抑郁症患者情绪的突然戏剧性改善,有时给家人一个假象,其实可能是患者已决定通过并采用“自杀”这种方式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向亲人做一个最后的告别。

【Tips:】

抑郁症状自我调节

1、对自己宽厚,别为难自己,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

2、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工作节奏,例如吃、喝、拉、撒、睡等生活中无法省略的生理活动。

第3篇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 Erik Olsson与Clark 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照顾他们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of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由此事件而得名。研究者发现这种综合征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德国女郎妮古拉25岁,是斯图加特南部莫西根的儿科医生。当她与自己的瑞士女向导一起去哥斯达黎加度假时,被一伙手持冲锋枪的劫匪绑架了。然而75天后,正当德国人准备庆祝她的获释时,报纸却公布了妮古拉与绑匪维加双双坠入爱河的故事。对此,妮古拉承认了全部事实。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初看起来是一种特殊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和出现,与环境、社会、政治、文化各种因素都有一定关系,但人的生物学特性和心理因素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女人的所想所为,偏离了正常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是一种变态心理,一般“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女人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心理变态。

首先是“变态人格”,又称为人格异常或人格障碍。一般是从儿童时期的人格缺陷发展而来,在青少年时逐渐形成,表现类型繁多。其中一种“悖德型人格障碍”近年备受人们关注,特点是其行为与整个社会规范相违背,忽视社会道德规范,甚至有情绪。这种人对自己的行为从不深思熟虑,不考虑后果,也无内疚感,不知汲取教训,总是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另外可能有性心理障碍,也是变态心理的一种类型。绑匪的粗野、、蹂躏或是其他特点也许正好满足了那些具有特殊好者的苛求。

此外可能还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还有多种类型和表现,所以才把这种现象称为“综合征”。

还有心理学家分析则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如以人质为例,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第1,切实感觉到生命受到威胁,只是让人感觉到,至于是不是要发生不一定。然后相信这个施暴的人随时会这么做,是毫不犹豫。

第2,这个施暴的人一定会给人施以小恩小惠,这是最关键的条件。如在人面临各种绝望的情况下给水喝。

第3,除了他给所控制的信息和思想,任何其它信息都不让人得到,完全隔离了。

第4,让人感到无路可逃。

人质为什么在最后的性命关头帮匪徒逃命呢?心理学家认为: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托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治疗“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仅限于心理治疗,更要依靠社会环境、法制、道德文化教育等综合力量,才会获得实效。

多重人格

有这样一种人,在他们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格,他们在表现自己不同的人格时连写字的笔迹,甚至脑电波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一个人身上出现的两种或多种人格就等于是两个或多个具有各自思想和行为方式的独立的人。这种现象叫多重人格,是一种心因性身份的障碍,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

国外曾报道一例患多重人格的女性病例,患者名南希。她一身兼具三个人格,除最常出现的人格“南希”外,又有“凯蒂”和“丽莲”两个人格。“南希”胆小怕事。常感焦虑和抑郁,生活中依赖性很强。“凯蒂”对“南希”和“丽莲”一无所知,似乎在一个“黑暗的地方”生活。而“丽莲”则表现得颇为狡猾、迷人和世故;“她”对“南希”的一切了如指掌;对“凯蒂”的行为也稍有了解。后在治疗中通过催眠诱导发现,“凯蒂”是从南希14岁的人格中分裂出来的,因为那一年她看到了母亲的不轨行为,于是拿起刀子杀死了母亲。其实当时她有杀母冲动,并无真正砍杀行为。但在“凯蒂”人格中,她一直以为她杀了自己的母亲。“丽莲”是南希生第二个孩子时分裂出来的人格。那一年南希的父母告诉她,他们看见南希的丈夫在路上吻了一个女人。这个消息令南希大为震怒,使她再度达到几欲杀人的程度――于是便又分裂出“丽莲”人格,以处理这种犯罪冲动。

有关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特征;尚有不同的智商和视力;更甚者,有的对同一种药物竟也有不同的反应。而尤具戏剧性的是,有些人格还可相互交换意见,并合作进行各项活动。

过去认为,多重人格在人群中的比率是非常低的。但近年的发现表明,多重人格其实并非那么少见。平均来说,患者的转换身份数量接近15个。在分离性身份障碍中,女性与男性的患病比例约是9:1。但这些数据大多来源于个案研究,而非大样本的调查研究。障碍大多数情况下始于童年,一般在4岁左右。通常,障碍的形成是在7岁之前。一旦形成,如果未经治疗,障碍会持续终生。

从一种人格向另一种的转变,开始时通常很突然,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其后,一般仅在遇到巨大的或应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发泄等治疗时,才发生转换。

多重人格往往由情感创伤引发,特别以童年期的精神创伤为多见。大多数调查报告指出,在分离性身份障碍个案中,童年创伤的比例非常高。有心理专家调查了100个个案,结果发现97%的病人有过明显的创伤经历,通常是性或身体的虐待。68%的病人报告说有过。还有人分析了97个个案,95%的病人报告说有过身体和性的虐待。这些虐待包括被活埋,被火柴、冒着热气的铁器、剃刀片或者玻璃所折磨。但并不是所有的创伤都是由待导致的。虐待期间或过后的社会支持缺乏也和障碍的形成有关。最后一项有关428名青少年的研究证实,高达33%~50%的分离障碍可归于杂乱、无支持感的家庭环境,其余则与个人经历和人格因素有关。其治疗方法,有格式塔疗法、精神分析法、支持疗法等。但所有疗法都离不开家人、朋友、同事等人长期而耐心的配合。

选择性缄默症

六岁的洋洋自从开始上学就慢慢不说话了,特别是在学校里。爸爸妈妈为此非常着急,经过多方打听,来到儿童心理咨询门诊部。

经了解,孩子在有这个现象之前,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正常。他在学校不说话而在家中说话,一般不与大人说话,而是与同龄儿童或熟悉的人讲话。在学校,有时用手势、点头、摇手等躯体语言进行交流,有时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孩子从小就有害羞、退缩等表现,在家中很顺从。听完家长的描述,心理专家认为洋洋很可能患有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经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在某些社交场合保持沉默无语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不是语言障碍。这类患儿的发音器官、听觉器官都无器质性损害,智力发育也无异常。

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少见疾病,1994年美国心理学会推测的临床选择性缄默症患儿不足儿童总数的1%,他们对选择性缄默症做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率在0.2%到2.0%之间,绝大多数患儿持续一年以上,一些研究显示女孩选择性缄默症患者稍多于男孩,比例为2:1。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选择性缄默症虽比较少见,但患儿绝对数也很大。且随着社会压力增加、社会矛盾增多、社会流动性加大、家庭问题和家庭矛盾增多,引发选择性缄默症的因素增多,国内选择性缄默症患儿不但存在,还有增多趋势。

选择性缄默症一般无脑器质性原因。目前认为,是因精神因素作用于具有某些人格特征的儿童而产生的,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1.病前具有性格特征

患儿病前往往具有敏感、胆小、害羞、孤僻、脆弱、依赖等性格特征,患儿的父母常有人格异常和精神障碍。

2.发育成熟延迟

患儿虽然已经获得语言功能,但开始说话的时间比正常儿童要明显延迟,且常常伴有其他语言问题。还常伴有功能性遗尿、功能性遗粪等其他发育,其中部分患儿的脑电图表现为不成熟脑电图及其他异常变化。

3.心理社会因素

患儿早年常有情感创伤的经历,如家庭矛盾冲突、父母关系不和、父母分居离异、父母虐待儿童、家庭环境突变等,有些患儿就是在家庭环境变迁或一次明显的精神刺激后发病。

对于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准确诊断相当困难,需要一个全面的检查评估,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心理检查、听力检查、社会交流能力检查、学习能力检查、语言和言语检查以及各种相关的客观检查。目前,美国有关专家认为有5个临床特征可作为诊断依据――

1.在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不能”说话,而在另外一些环境说话正常。

2.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3.无言语障碍,没有因为说外语(或不同方言)引起的言语问题。

4.由于入学或改变学校、搬迁或社会交往等影响到患儿的生活。

5.没有患诸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智力发育迟缓或其他发育障碍等发育或心理疾病。

由于儿童选择性缄默症会影响患儿的人际关系、合作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因此一经发现就应及早进行治疗――

1. 避免给予精神刺激

要尽量避免给患儿各种精神刺激,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开朗豁达的性格。

2.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或家人不要关系紧张,给患儿提供一个融洽的家庭环境,减少对患儿的粗暴呵斥,经常鼓励患儿主动与别人交流,包括眼神、手势、躯体姿势、言语等,但不强迫患儿说话。

3.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

解除患儿的心理矛盾,鼓励参加集体活动,以逐渐消除对陌生人和新环境的紧张情绪。搞一些家庭游戏,邀请小朋友和老师来家中做客,同患儿一起做游戏,让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同他们进行交流。来访的小朋友由陌生到熟悉,由少到多,最终使患儿在幼儿园接触到的人都是自己熟悉的人,而忽略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4.转移紧张情绪

当患儿沉默不语时,不要过分注意,要避免采取强迫使患儿开口的方式,以免使紧张情绪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反抗心理”。可以采取转移的方法,如陪伴患儿一起做亲子游戏,一起外出游玩,从而分散患儿的紧张情绪。

5.采取行为矫正治疗

以阳性强化疗法效果最好。即在情绪松弛的情况下,当患儿刚张开口讲话时,及时给予鼓励;也可以用患儿最喜欢、最需要的东西作为奖励,让患儿继续说话。

6. 采取药物治疗

对一些症状较重的患儿,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类药物,如百忧解、左洛复等。同时服用小剂量安定类药物。大部分患儿可在门诊治疗,但对一些因家庭环境不良而发病的患儿,最好住院治疗,改变患儿的生活环境疗效会更好。

本症预后较好,经过治疗大多数可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部分患儿可能发展为慢性过程,可持续到青少年时期,但很少持续到成人时期。父母有人格障碍的患儿预后较差。

躯体变形障碍症

英国纽卡斯尔市25岁女孩谢丽尔・戴维森有一头秀丽的长发、大大的眼睛和漂亮的酒窝,任何人见了谢丽尔都会将她归结为“美女”的类型,可是令人无法相信的是,在谢丽尔本人的眼中,她却总认为自己是个“丑八怪”,她认为自己鼻子太大、颊骨太高,由于害怕别人讥笑她的“丑陋容貌”,她经常躲在家中,害怕出门。尽管她长得如花似玉、相貌秀美,可她却总以为自己是个“丑八怪”。原来,谢丽尔患有一种罕见的心理疾病――躯体变形障碍症,在心理专家的治疗下,她终于渐渐克服了这一“心理癌症”,开始相信自己真的是个美丽的女孩。

躯体变形障碍症是指身体外表并不存在缺陷或仅仅是轻微缺陷,而患者想像自己有缺陷,或是将轻微的缺陷夸大,并由此产生心理痛苦的心理病症。研究表明,躯体变形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7%~1.9%,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常发生于青春期,有的甚至发生于儿童期。该疾患可能表现为慢性过程,自发病到患者去看医生,症状会持续10~20年。

躯体变形障碍症的临床特征:

1、抱怨“缺陷”。大多数躯体变形障碍病人抱怨面部的瑕疵,如皱纹、斑点、疤痕、面型不对称或比例失调、面部毛发生长过度等。其中牙齿、头发和皮肤是青春期患者主要的关注点。此外,身体任何部位都可以成为该症病人的关注点。病人的主诉通常是特殊的,而且往往是非常含糊或很难让人理解。如“我的牙齿是扭曲的”或“我的鼻子是滑稽和卷曲的”等。

2、频繁观察自己。该症病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频繁对镜观察自己,几乎每天都要花上几个小时来观察,而且很难控制这种行为。有些病人因无法减轻痛苦而尽量回避照镜子。

3、关注别人的评价。病人常会将自己身体“丑陋”的部分与他人比较,或是不断地询问他人关于自身某个部位是否正常的问题,以期得到“这些部位是正常的”保证。

4、掩饰自身“缺陷”。因担心别人对自己“缺陷”部位的议论,病人会使用一切手段伪装他们的“缺陷”,如利用化妆品或手、头发、服饰或其他东西来掩饰“缺陷”。有些病人强迫性地用手指或器械挖自己的皮肤,试图去除微小的瑕疵,或是让皮肤变得更完美。

5、社会功能受影响。该症可导致病人多方面的痛苦和损害。病人会在重复行为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会避免社会交往。严重的病人会丧失能力,从而导致失业、退学、闭锁家中,甚至由于痛苦不堪而出现自杀或伤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求美之心日益增强,在众多的求美者中不乏精神心理障碍者。作为一种较普遍的精神疾患,大多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病症所在,也很少去看精神科医生,往往求助于整形外科、口腔科、皮肤科的医生。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医生对此症知之甚少,病人很少能得到正确的诊断,更得不到合理的治疗。错误的治疗会造成患者更大的痛苦,促使精神病、自杀行为的发生,甚至引起法律诉讼或针对医生的暴力行为。治疗躯体变形障碍需要去精神专科医院,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有许多病例证明抗抑郁药治疗有效。有研究提示,该症可能为强迫症的躯体表达,认知行为治疗可能是很有希望的心理治疗方法。

有些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想方设法地想排除应激而让自己尽量正常。然而,有些人却受到了症状的严重影响,变得与社会隔离,不去上学或工作,甚至有些极端的病人不愿意离开家,因为他们惧怕因为自己的外形而让自己尴尬难堪。让患者去某些地方如海滩、美容院、商场或是让他们为自己的容貌而感到焦虑的地方则尤为困难。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通常会为他们的问题而感到郁闷不已,这种消极影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社会交往问题非常普遍,许多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缺朋少友,回避约会或其他的社会活动,甚至因为他们的症状而导致离婚。

当前躯体变形障碍症的病因未明,存在诸多假说,但是若要解释症状尚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极有可能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多重作用导致躯体变形障碍症发生。也有可能心理因素比如童年遭受过多的讥讽嘲笑,或是家庭成员和同龄人过于注重外表,或是创伤,比如待,会是症状表现的风险因素。不恰当的媒体信息会加重原本就易受伤害的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的病情。

很多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一生中的某段时间会伴发抑郁,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的家族成员也呈抑郁高发。躯体变形障碍症和抑郁的特征是低自尊,感觉受排斥,过于敏感,有时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甚至在不伴有抑郁的情况下,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也考虑过自杀。躯体变形障碍症也和其他疾病呈共病现象。强迫症、进食障碍、焦虑症是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常见的伴发疾病。一些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还有药物或酒精滥用。

躯体变形障碍症患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以试图掩盖自己意识到的“缺陷”,比如化妆,整饬发型,或是向皮肤科医生、整形外科医生或其他的卫生保健机构寻求价格高昂的治疗。如果医生认为“缺陷”尚没有到需要改变的程度,躯体变形障碍症患者会转而求助其他的医生以便及时地能为他们施行手术或治疗。他们经常会对手术的效果表示不满,或对身体的另一部位变得“有兴趣”起来,甚至认为手术简直是糟糕透顶,使“缺陷”更加严重,从而产生新的外表体验观念。有些患者,在绝望之余,甚至试图自施手术。好像大多数患者都不能达到治疗满意,越发的厌恶自己的容貌而结束生命。

由于病人不愿意暴露症状,所以病情可能被长期忽视。本病和一般的人们注重外表是有区别的,它耗费大量时间,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造成功能障碍。

对躯体变形障碍症有关疗效的研究很少。有研究显示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如氯丙咪嗪,氟西汀可能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