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美术教育论文

时间:2023-02-28 15:32:45

导语:在大学美术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美术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美术教学;民族文化意识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需要思想的时代,有学者预言,在这个世界上,登上最后领奖台的,不是经济大国、军事强国,而是有着先进思想体系的国家和民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贯彻以德治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其思想的内核。而今,商品社会、世界一体化的大潮,汹涌澎湃,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一些负面的思想观念也随之而来,甚至造成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发生扭曲,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失落的危险,或者被边缘化。经济等综合国力相对弱势的民族,其文化也相对低迷,有的已经被取代,世界文化单一、趋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研究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乃至世界,都是有益的。

民族文化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特质,是民族的“DNA”,是民族的精神皈依,很难一言以蔽之。近代的“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继承的尝试,但国贫民弱,弘扬弱势民族文化,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当下中华民族正处于腾飞的时期,国家地位持续上升,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才有了基础。有民族良知的学者都在尝试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的融合,毕竟,在严重西化的现代社会,大学美术教育的主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大家都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对饱含民族文化的美术作品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对作品中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消极的,民族的美术作品常常被学生认为已过时,或者不能理解。对于传统,我们忘却的太多了,固本正源,还是要从青年人身上下工夫。1988年,在法国召开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在会后发表的宣言里有这样一段话:“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七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所以,社会需要民族文化的回归,校园需要民族文化的回归,课堂需要民族文化的回归。

“美术学科教育的本质,概括地说就是传递美术文化与育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播和继承美术文化知识的必要手段,是一种文化存在的形式。它的内涵是培养人,其实质是将人类认识和创造的美术成果向受教育者内化,促使其身心发展,并实现其自身的社会化。因此,美术教学具有传递美术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特质的功能。

大学美术教育是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途径,一方面,美术课程的内容就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美术教育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审美观、知识结构和行为方式,而且,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存在,

一、利用传统绘画进行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

中国传统绘画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史,传统绘画本质上已经不单单是纯绘画,它是一种民族思想的载体,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这一点与西方绘画有较大的区别。传统绘画往往把精神寄寓融合到绘画中,或直抒胸臆,或隐晦表达,它的形象已不单是山川花草,而是生命的再现。传统绘画通过这种方式去表达民族的共性,是一种“绿色精神艺术”。因此在传统绘画的教学中,要围绕“文化”下功夫,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从而锤炼其品格。传统绘画中的诗情画意、禅意等精神品质是学生陶冶性灵、增长其社会责任心的教育素材。

传统绘画是传统民族文化孕育出的一种文化形态和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承载着诸多民族文化精神的符号。我们当下的美术教育体系是西方的舶来品,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传统绘画已经过时,甚至对其轻视,认为传统绘画与西画相比,是陈旧和落伍的,这当然是短视和片面的。实际上,历史怎样解读,依靠诠释者的眼光和知识结构,正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我们在熟悉中国传统绘画史的基础上,再用现代甚至后现代的美学去反观中国传统绘画,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的诸多民族文化的因素。如李唐的《采薇图》即表现伯夷、叔齐二人不与人同流合污、宁死不屈,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典范;近代罗中立的《父亲》,是皇天后土的真实写照,提醒人们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孔子的“仁”是现实中人的觉醒,也是传统绘画理念的根基。仁者爱人,由人之孝外延至国、至天下,使人而生“良心”,并由此拓展到公共秩序中。“礼”是规范,可使社会发展有序,使人的行为规范,使人文质彬彬,是治国所需。孟子的“义”是道德的一种自我完善,与今天倡导的“以德治国”不谋而合。“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画品即人品,画格的高下往往是由人品来衡量的,故欲作画先做人,绘画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化意识修养的过程。

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民族文化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积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如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联合国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可见其外延之广。其中包括了传统手工技艺,如武强年画制作技艺、衡水内画制作技艺;民间美术,如苗族银饰、河北蔚县剪纸等;杂技与竞技,如吴桥杂技、太极武术、蹴鞠等;曲艺,如山东快书、河北梆子等;传统戏剧,如昆曲、川剧、秦腔等;民间舞蹈,如弦子舞、苗族芦笙舞、傣族孔雀舞等;民间音乐,如蒙古族长调民歌、川江号子等;民俗,如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祭孔大典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原生态的,是民族文化的土壤。我们从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来看,它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中智慧的结晶,与物质文化遗产密不可分。物质文化可以受到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而非物质文化可以超越这些障碍,影响人们价值认同,培养起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集中体现,它体现了民众内在的时间化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有极强的民族认同感。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独具特色的美术文化。这些地方美术课程资源进入教材和作为教学内容,一方面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所在地区的美术文化遗产进行美术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也有着特别的意义。自然界中可用于美术教学的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也很丰富,这些作为自然美既可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也可为美术教学中写生、采风提供良好的条件,是美术教学最好的素材。而各地的自然材料,自古以来就是当地民间美术主要的材料。如柔韧的柳条、质朴的芭茅、河滩的沙石等。

在实践教学中,对于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的途径是多维的、发散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它同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围绕传统文化这根主线,搜索民族文化意识的载体。其实,在生活中,有大量这样可以开发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发现生活中的美,开发利用这此资源,对于拓展美术课程空间,丰富美术课程内容,培养民族文化意识,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潘震宙、陈昌本主编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弘扬.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