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漆艺论文

时间:2023-02-28 15:32:50

导语:在传统漆艺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漆艺论文

第1篇

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来看,主体性意识的获得标志着两千多年西方传统哲学发展过程的真正开始。主体性原则在近代的形成和确立,则标志着传统西方哲学步人了成熟的形态,下面是浅谈对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扬弃。

尽管在西方哲学的当展中,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大多对主体性原则持批判和反思的态度,这种批判和反思在一定意义上说有其合理性,但从人类文化发展的主流来看,并不意味着传统主体性原则将被彻底否定和抛弃。相反,有着悠久传统和辉煌过去的主体性原则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矫正和新生。哲学当属现代哲学。由于它产生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沃土,与西方传统哲学有着批判继承的关系,因此,考察哲学是在如何扬弃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主体性原则,对于我们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哲学以及充分发挥哲学主体性原则的理论价值和在当代的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西方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与苏格拉底。普罗泰戈拉认为,不是外部存在物,而是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万物只有在与自我的联系中才能获得意义,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这一思想的提出,意味着传统西方哲学向一个新的思想向度——主体性向度迈进,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苏格拉底沿着主体性向度继续将传统西方哲学推向前进。他的贡献在于使哲学从面对自然转而面对人,在哲学研究对象问题上实现了革新。“认识你自己”这一名言便是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精华的体现。当然,在苏格拉底那里,主体性原则还是一个初步萌芽。主体性原则的成熟和确立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神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带来了自我意识的一次大觉醒,为主体性原则在近代的重新确立创造了条件,并推动了近代科学和哲学的崛起。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原则使得主体性原则在近代哲学中彻底扎根.也造就了笛卡尔作为西方近代哲学第一人的历史地位。德国古典哲学则使西方传统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学说真正形成和成熟。

主体性原则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哲学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在于高扬了人的精神的、自由的、能动的本质,以哲学的观念把握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其最大的缺陷则在于对主体范畴做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使得主体性原则、人的能动性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被抽象地发展了。

第2篇

【摘要】中国漆艺在20 世纪下半叶开始从民间进入高校成为一门学科至今已过半个世纪,高校漆艺教育在这半个世纪里,一直成长在各种争论里,发展的形态上面临着多极化的发展方向,导致的争论是高校艺术教育其他学科不曾有的分歧。于是在各种论文、刊物、研讨会、学术讨论中,高校漆艺教育者往往面对漆艺的前世今生的不同语境和主张而六神无主。我们就试着在这样的多重语境下,探讨高校漆艺在美术教育中的学科建设。

【关键词】高校;漆艺;学科建设

中国漆艺在20 世纪下半叶开始从民间进入高校成为一门学科至今已过半个世纪,高校漆艺教育在这半个世纪里,一直成长在各种争论里:一方面是大漆流传了7000 年璀璨瑰丽的传统工艺需要传承和保护;一方面是日用品、陈设品需要产业化的漆创意产品设计;一方面逐渐从工艺美术中抽离成为纯粹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当代漆画;一方面携各种新媒介而成长起来的漆空间,在漆艺发展的形态上面临着多极化的发展方向,导致的争论是高校艺术教育其他学科不曾有的分歧。于是在各种论文、刊物、研讨会、学术讨论中,高校漆艺教育者往往面对漆艺的前世今生的不同语境和主张而六神无主。我们就试着在这样的多重语境下,探讨高校漆艺在美术教育中的学科建设。

一、漆艺定位不明给高校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带来的误区

漆艺是以漆作为媒材千年来流传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因此一直以来我们都用“漆艺”这个词来统称所有与漆相关的艺术作品与行为。在过去这不成问题,因为漆艺就是指代的传统漆器或漆平面艺术品。但在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文化创意的快速发展,使漆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分支与形式,甚至大大地拓宽了漆艺术的外延与内涵,使之走向纯粹的绘画艺术和工业产业化的产品设计等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漆艺大大发展了,但对漆艺这个统称的新的理解没有形成,漆艺等同于传统漆器艺术的理解将我们思维绊住,给本来就“不太景气”的高校漆艺教育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漆艺术”的学科定位决定高校的漆艺研究与发展方向,以及能否培养出好的漆艺术专业人才,学生们进入专业院校后学习漆艺术的培养目标的关键在于学科定位,而学科定位不明确带来教学上的困难,学生学习的误区,哪怕是最早开设有漆艺课程的四川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各大高校都面临同样的难题。造成这样的难题事出有因。漆艺课程最早始建于工艺美术学校,因而,漆艺课程和专业自然就被划分为装饰艺术或工艺美术的学科范畴中,随着其他学科譬如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艺术设计等学科建设的逐步发展,漆艺也就连同装饰艺术、工艺美术等专业一并被划入了设计学科,这样的划分也成了近年来漆艺学科定位中最大的争议与分歧点。

二、国内高校现状

大多数高等艺术院校并没开设漆艺专业,漆艺还仅仅是一门课程,包含在设计专业之中,孤零零地存在。漆艺术是漆技法语言与器物、绘画、空间等结合而成的不同产物,而学科分类的不明确导致漆艺术在教学中的目的性也不够明确,漆艺学习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漆艺教学要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培养学生技法语言、绘画、设计等多方面的素质,而且这几方面都要达到相应的高度。但目前在很多高校的漆艺课程中,工艺、绘画与设计常常都包含在被称为“漆艺”的同一课程中进行学习而显得很混乱,出现这种原因正是因为漆艺的学科定位不明确,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认为漆艺专业毕业后无对口的行业就业,也无明确的发展前景。而师资、硬件设施不足更导致了漆艺教学模式陈旧单一且片面。

三、正视漆艺术的多元发展方向

现今,我们所说的漆艺术早已不仅仅是漆器艺术,在近几十年来,作为纯粹绘画艺术而发展起来的当代漆画,携各种新媒材而发展起来的漆空间,与新兴发展起来的陈设设计紧密结合的漆产品等漆艺术表现形式早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都日新月异,新媒材的介入也成为漆艺术生存、复兴、发展的必然道路。作为高等院校的漆艺术教育者,我们必须正视漆艺术本身具有多向度的特征。如同我们所说的动画学科早已细分成前期设计、原画、动画、后期合成、动漫周边设计、微型实景搭建、漫画、插画等各种专业,而设计也早已细分成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各种设计学科,仅仅在视觉传达设计这一专业内也细分出版式设计、VI 设计、网页设计等完全不同的各种课程和学生未来可选择的发展方向,尽管它们都基于平面设计的理论,甚至使用一样的软件制作,学习的三大构成等基础课程也如出一辙,但到专业学习阶段都有基于自身特色的完整教学体系。漆艺术也是一样,漆艺在每个方向上都有着无穷的可能性,传承与创新并存的漆器,走向纯粹走向当代的漆画艺术,与壁画、环境艺术相结合的漆空间,与创意产业、新兴的陈设设计紧密结合的漆产品的各个不同课程的完整体系,让学生明确不同漆艺术的学习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是高校漆艺学科建设必须完成的事。

四、明确绘画、工艺与设计在漆艺课程教学中的关系?漆艺术是基于使用漆作为媒介和技法进行最初的学习的,因此无论漆画、漆器或是漆空间、漆产品在最初都会将各种漆材的基本工艺作为漆艺学习的基础课程。而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问题现状,想要让教师明确绘画、工艺与设计在漆艺教学中的关系,在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时就必须将漆器、漆画、漆空间和漆产品的课程分开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未来发展规划,让学生在学习漆艺的范围内有更清楚的细分。鼓励学生将其他专业进行交叉学习,相互影响和开拓思路。譬如漆画作为纯粹的绘画艺术门类在学习的课程体系中安排更多的造型基础、画稿创作等课程;漆器的学习重视传统工艺的精妙;漆空间更多与壁画专业相互交叉,着重于对三维空间和新材料运用的艺术性研究;漆产品多与陈设设计专业互助,走产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五、结语

漆艺从民间工艺进入系统学科的时间尚短,而漆艺本身对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的要求让它在高校尚未能得到完整及严谨的学科建设,作为古老而年轻的艺术,这一学科就像漆这种媒介一样具有包容性,漆艺最好从美术教育的学科分类开始就正视自身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与已有的师资力量、软硬件设备和自身学校的发展相结合,走适合自身的学科发展道路。

注释:

*本文为四川音乐学院资助科研项目,项目名称:高校漆艺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CY2013019)。

参考文献:

[1]陈若鸥. 路在何方——高校漆艺教学畅想[J].艺苑,2014(6).

[2]张玮. 漆艺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方法研究[J]. 品牌,2014(7).

[3]林涓.“非遗”传承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双重视野下的高校漆艺教学新路径[J]. 美苑,2013(5).

第3篇

论文摘要:在各种美术思潮的冲击下,中国漆画如何正确处理好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怎样走出误区,更新观念,是我们今天要关注的问题。只有观念上的变化,才能带来作品上的创新。漆画之本在于艺术。漆画应当随时展而发展,中国漆画的出路在于不断创新。

漆画艺术领域的创新也像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正在受到各种美术新思潮的冲击。中国漆画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也呼唤创新。漆画艺术发展创新的“路”今后应该怎样走,是当今漆画艺术家必须冷静思考,也正在探索的新课题。这关系到中国现代漆画这门新兴的艺术形式能否真正成为一门纯艺术,从而被大众所承认,以及能否迅速融入到当代美术主流的行列之中的关键问题。艺术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漆画应当随时展而不断创新,只有沿着中国漆画的艺术规律创新而行,才能顺利向前发展,此外别无出路。

一、让漆画走出误区

在漆画的创作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陷入种种误区之中难以创新。中国漆画首先必须走出误区,丢掉“包袱”轻装上阵,这样才能走向创新。

误区一:把装饰风格与装饰实用艺术两个概念相混淆

在漆画创作中,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装饰风格就是装饰工艺品,甚至还有人认为就是装饰图案。错误的认识产生错误的观念。概念上的混淆会造成理论上的误区,概念的错乱会导致方向的迷失。WWw.133229.cOM把一些装饰工艺小品类漆画的表现形式,错误地当作主流创作方向,导致一些缺乏思想内涵、无时代感的“工艺类小品”漆画出现,影响了漆画向深层次的发展,使人们在观念上对漆画创作理解得简单化、幼稚化了。

误区二:轻视工艺或唯技术论

大漆是一种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艺术媒材,漆自身只是漆画的重要媒材,不是艺术。漆的材质特殊,工艺手法繁复,漆画的表现技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学习漆工艺技法,是掌握漆画语言的必要途径,是为了创造出充满激情的艺术作品,学以致用。技艺为创作构思服务,工的目的是创造艺。高超的技艺是含在漆画艺术表现的内容之中的,如果离开表现漆画艺术的内容、思想内涵,再高超的技术也只是技艺,不是艺术。许多漆画家往往陷于漆艺技法而不能自拔,这种情况成为阻碍中国漆画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

漆画是艺术和科学、绘画和工艺制作相结合的产物。漆画首先是画,其次才是漆,首先是艺术,然后才是技术,首先是思想内涵,然后才是制作技巧。漆画之本在于艺术。

漆画家一方面必须重视工艺和材料的效果,另一方面,必须重视漆画艺术的视觉感染力,漆画特殊语言所造成的力度感和绘画的视觉冲击力,必须强调漆画的审美价值及艺术性。不能简单地应用材料、突出材料,也不能滥用材料和过多地应用镶嵌工艺,给人一种近工艺远艺术之感。因此,不断提高工艺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该画种的绘画艺术性。

轻视工艺或者唯技术论都是不可取的,两者都会阻碍现代中国漆画发展和创新。

二、漆画的出路在于创新

漆画的创新取决于技法的变化与艺术风格的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些漆画家倾向于在“工艺”的环节中煞费苦心,其结果要么是局部的改良,要么是人为地嫁接其它画种的技法,难以令人满意。如只刻意在“工艺中求工艺”的框框中寻找创新,最终会使漆画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最后又走回到漆艺之中。漆画的出路在于创新,漆画的创新应体现在创新方法和表现其艺术内涵的深度上。漆画的创新除了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官刺激外,还要与观赏者的心灵沟通,达到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漆画艺术的创新也就不存在什么价值了,现代漆画艺术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

1.观念上的创新

观念上的改变是一个根本的改变,观念上的更新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技术的进步会给艺术带来巨大的冲击,也会带来观念上的冲击。人们习惯于把文化科学中最新的观念引用到艺术领域,这种新观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的变革和创新。

中国漆画要随时展而不断创新,观念上的更新比技术上的更新表现得更为强烈,新观念的产生要比技术的转变更为重要。一方面,漆画作者的观念要随时展而不断更新。漆画艺术家不应该被旧的传统观念局限和束缚,而应不断拓展自己的艺术空间,扩大漆画艺术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形成新的艺术语言与艺术观。另一方面,要敢于解放思想,突破旧有的传统观念束缚。在观念上,确立对漆画的多元化认识,各种漆画艺术风格共同发展,并在各自领域里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漆画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2.语言上的创新

漆画的语言,就是漆画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表现方法,以及表现的材料、工具等。由于传统的漆工艺技法已不能满足新兴漆画的表现需要,现代漆画在漆画家们的不断努力创新下,不断出现新技法、新工艺,同时不断地扩展漆画材料的范围。由此,逐渐形成现代漆画在技法、造型、构图、色彩、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独特的表现形式,现代漆画自身的技巧、规律和法则,也就形成了漆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特色,创立了现代漆画自身的艺术语言。

漆画是一个年轻的画种,它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艺术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同画种所使用的特殊媒材对其艺术语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漆画材料的使用和漆画技法掌握,决定了漆画艺术的特征。漆画艺术语言的产生是十分具体的,不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不付出辛勤劳动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的,任何纯理性的学习都不能代替这种实践。

掌握和运用漆画的艺术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对所采用制作材料的苛求给学习者带来了相当的困难。掌握和运用漆画的艺术语言是漆画家的特殊基本功。但也有一些作品不重视漆画的语言,不重视技法的修炼,使作品简单化。有些人不去掌握漆画的语言,在创作漆画时,以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的观念和这些画种的创作方法去创作漆画,这是不可取的,也抹杀了漆画未被充分挖掘的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成功的漆画作品是在艺术表现过程中熟练地、恰如其分地、创造性地运用漆画的艺术语言。只有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漆画的语言,才能在漆画语言上进行创新。

三、漆画当随时展

当今社会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渗入到各行各业。信息时代、数字化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新工艺的应用,迅速改变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标准。在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对现代漆画艺术的冲击下,也带来了漆画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变化。

中国漆画是在继承和发展丰富的传统漆工艺基础上,融合现代审美观念,将漆工艺技法运用到现代漆画创作之中,所创作的漆画作品与其它画种一样要求作品有一定深度,具有时代特征,反映时代脉搏。

第4篇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山水长卷缓缓展开之际,一声苍古幽远的琴音传来,那便是有三千多年历史最具民族精神的古琴音乐。在美音袅袅的背后,除了技师出色的弹奏技巧,更再现了斫琴师精深的制琴艺术。

好琴之风 天下蔚然

从中国原始氏族伏羲“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开始,商周时期,古琴已经流行于士大夫阶层,制作古琴器的要诀更是藏于时代更迭中的“秘密”。

孔子就是一位深谙琴道以致三月不知肉味的琴家,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也成为千年传颂的人文佳话;两汉魏晋,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博得卓文君芳心,以及“竹林七贤”的嵇康临刑弹奏《广陵散》而成天下绝响,到唐宋诗词无不涉及古琴;有明一代,从皇帝到士庶,好琴之风天下蔚然。1950年,国家文化部、音协、广播局联合展开全国范围内有关古琴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琴人的调查和录音。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到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古琴器的制作自古以来作为“秘密”,除了皇室需要以外,只是父子或者家族传承。历史上许多斫琴名家没有写下自己制作工艺的文字流传于世,宋代以前的文献记载只是略及皮毛的片言只语。像《碧落子斫琴法》等这些文章虽然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造琴的工艺,但也没有真正深入它的本质,只是对于制作技术的一个概括。

我们现在弹奏的古琴是唐代以来认为比较成熟的器物,而唐以前的古琴,从近现掘的墓葬实物和绘画、雕刻等艺术品相对比,是否确定还在论证当中。唐代以下,主要的款式是:伏羲式、神农式、伶官式、连珠式、仲尼式、蕉叶式、落霞式等。无论哪种款式,琴身主要由面板、底板和面底胎漆等构成,弧形的面板一般用梧桐和杉木制作,内部挖有槽腹;上下分别装有音柱,留有音梁,音梁俗称纳音;底板用杉木或者梓木制作,上下挖有长方形或圆形、椭圆形的出音空,靠琴肩的部分称为龙池,靠琴尾的部分称为凤沼;承弦的部分是岳山,龙龈和龈托,它和承露、冠角、尾托、轸子、雁足一般均由檀木、红木等制作;琴身向外的一侧镶有十三个表示音位的“徽”,大部分用蚌壳、金、玉等。琴的面底板合拢后,扎上葛、麻布,用生漆调和不同粗细的鹿角霜作为灰胎,经过多次精致打磨,测试煞音,最后用推光工艺制作黑色或者紫褐色的面漆。

斫桐为琴 金石遗音

“惟桐之材,其心虚而理疏。理疏则虚,不特其心而在体,举则轻,击则松,折则脆,抚则滑。轻、松、脆、滑谓之四善”。 ――《太古遗音》・论梧桐

“惟桐之材,其心虚而理疏。理疏则虚,不特其心而在体,举则轻,击则松,折则脆,抚则滑。轻、松、脆、滑谓之四善”。 ――《太古遗音》・论梧桐

百衲响泉 十年弦不断

“……或云其造琴,新旧桐材叩之,合律者裁而胶缀之,号‘百衲琴’,其‘响泉’、‘韵磬’弦一上十年不断,其制器可谓臻妙”。

――宋代朱长文《琴史》

唐代斫琴历史上创造了一种前代没有记载过的,而到现在也没有确证实物流传下来的古琴面板制作工艺――百衲。“衲”的原意是多次缝补的僧衣,百衲言其补丁之多,“百衲琴”就是用许多小木块拼接而成的琴器。

百衲琴据传雷氏家族也有制作,但是文献记载比较详尽的首推唐肃宗、代宗时期,累官至宰相的宗亲李勉。《旧唐书・列传》说李勉“坦率素淡,好古尚奇……妙知音律,能制琴,又多巧思”。《新唐书》又说李勉“有所自制,天下宝之。乐家传‘响泉’、‘韵磬’,勉所爱者”,可以想见其人精通音律又有独特的造琴技术。依此可知,李勉在梧桐小木块的选择上必须符合琴体不同音区而选择软硬、新旧不同的材料。譬如琴的高音部位因为声音短促,但是要追求的是将此音域的韵味增加宽长和饱满的程度,所以材质应该是选择松透的旧桐为好,而低音区本来就韵长有余音色偏沉弱,为增加音色中的骨力需要选择比较坚实的新材为好。

对于胶缀一说,并不是用胶汁粘接木块,因为胶遇水容易软化,遇热容易融解,遇寒又容易发脆,而且它的密度和梧桐的质地没有互融性。如果纯粹用生漆,则不容易很精确地将小木块合缝,所以从我个人实践,以为用生漆调和鹿角霜把小木块粘接起来比较合适。待它干燥后,粘合缝的漆灰的硬度和疏密度以及利于声音传导的特性正好和木材相匹配,加上整个琴的胎体部分用的是同一种用料,完全浑然一体。

百衲琴在物理上最大的优点是不易变形,因为面板用整块木料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比较大,经常会遇到塌腰或者上拱的毛病。百衲琴的面板由很多小块木材组成,材份短小受到自然条件和物理应力极小,所以有“弦一上十年不断”的佳妙。

宋代蔡京的儿子蔡在其笔记《铁围山丛谈》中记载“唐李勉公者号善琴,乃自聚灵材为之,曰‘百衲’琴。百衲琴流传当陵朝,亦入九禁。时天下号殊绝,独玉鹤、百衲为第一”,其又记此百衲琴因邀皇帝垂青,被当时内廷琴工“……破之,乃止八段,然胶漆俱解散,群待诏反大惧,辄鲁莽仅得和拼……然时时奏功第赏,但求金石之奏,思得山水之清音,无矣”,可知当时李勉百衲琴为当世所重而称第一,可惜因为邀功请赏者破腹而损坏。

在流传下来的古琴实物里面,还有百衲琴吗?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唐代雷氏所制作的伏羲式琴“九霄环佩”,从它的CT图上可以观测,琴面中心弦路部分依然是一块整木,侧面肩膀部分另加木条拼补,由此可见,这床古琴是材料的宽度不够用补木条的办法加宽,所以不能是真实意义上的百衲琴;上海博物馆藏“绿风天雨”蕉叶式琴,面板本来就是整材,只是在龙池、凤沼内纳音暴露的地方刻划成百衲片的形状,然后填充漆灰,无非是百衲琴的假想而已;另外故宫藏有一床名“峨眉松”的仲尼式琴,是将六角菱形的紫檀片,以包镶嵌贴的手法拼接在整块的琴胚木料上下,而琴的表面并没有按照传统制作要求加施灰漆部分,所以也只能是作为的“御赏”之琴。

从命名为“响泉”“韵磬”的百衲琴来看,说明它的音色是温润清亮而余韵绵长的,有敲金戛玉般的清脆。我在不断试验百衲制作工艺的过程中,同时认为百衲片小木块的选择也是需要用梧桐的,梧桐软硬度上的选择余地也比较大,而杉木料的软硬度相对比较均匀,同时梧桐的疏密度和鹿角霜灰胎十分地接近,更加有利于琴体的共振。

古琴音色的品评是从对比中来的,无论整块木料面板的琴或者百衲琴,在选择什么作为面板用材决定了这床琴的音色,从前人几千年的实践总结中,已经向历代斫琴人明确了这一点。

第5篇

一、当代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分析

当代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文化支柱产业,从当前发展情况看,由于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艺术品的收藏已经成为一种投资形式,从而推动了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此外,随着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再次受到重视。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传统手工艺品涉及品种十分广泛。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有8000多项传统手工艺门类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工艺美术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手工艺涉及各个门类,如陶器、瓷器、漆工(泥金、漆、雕漆、堆朱)、琥珀、珊瑚、玳瑁、贝壳、角、皮革、面花、剪纸、珐琅、琉璃、玉石、服装、刺绣、染织等。这些工艺美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凝练,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这些在生活中孕育而生的工艺美术,不但体现了一种精湛的手工技艺,也透视出人类艺术审美的发展情况,展示出一种活态文化体。这些工艺美术品蕴含着人们的造型思想、审美意识、技术能力、心理价值观念等,反映出中华民族文化世代传承发展的脉络,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资源。目前,一些高校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2稿)中,“工艺美术”被提升为“设计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足以证明高校将成为推动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工艺美术专业将成为国民教育的基础科目。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工艺美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和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将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二、高校在引领工艺美术发展中的优势

不断进步的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发生改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工艺美术品息息相关,尤其对工艺美术品在生活中的装饰需求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与时俱进,培养新型的工艺美术专门人才。高校不能局限于对传统的继承,而要与时代同步,开发和研究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人们的审美理念需求,生产和设计出更多优秀的工艺美术产品,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此外,高校教学资源多学科交叉可以解决很多工艺难题,能有效弥补传统手工作坊的设备不足等问题。高校的教学设备资源在保护工艺美术技艺方面占据优势。工艺美术专业以再生产为主要教育形式,对教学设备的要求很高。高校的实验室设备,比如特种机工艺室、传统手工艺扎染和蜡染工艺室、陶艺工作室、金属工艺创作工作室、雕刻工作室等,为工艺美术专业提供了较强的设备资源。

三、高校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引领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一些高校教师积累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手工艺方面的经验,发表相关学术著作和论文,指导学生参加工艺品设计竞赛。还有一些教师通过出国学习,开阔了专业视野,具备了较高水平的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一些地方高校与当地工艺美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地域性资源优势,邀请大师进高校教学,达到资源互补的目的。并且,高校的专业设计思想能够深入传统技艺,在不断磨合中提升了工艺美术品的审美品位。辽宁传统工艺美术历史辉煌,岫玉、抚顺琥珀、本溪剪纸、辽砚、面花、皮影,以及满族服饰文化、锡伯族文化等工艺美术门类内涵丰富,地方特色鲜明,这些传统工艺美术在为辽宁工艺美术文化发展提供源泉的同时,也展示了辽宁工艺美术历史的深层内涵。辽宁省的一些高校应立足辽宁区域资源优势,推动辽宁文化发展与繁荣,为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使这些传统工艺美术在当代重新焕发生机,为高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结语

第6篇

早在商周以前,墨就已经作为一种黑色颜料,开始用于书写。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墨是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墨块。据宋人李孝美在《墨谱》中记载:最早的墨是用漆和石粉所做。陶宗仅在《辍耕录》卷二十九中云:“上古无墨,竹挺点漆而书。中古方以石磨汁,或云是延安石液。”他们所讲的墨就是古代的“石墨”,它是最原始的墨,用天然石炭所制成,使用时从研石在砚石上磨成粉末,再渗以水融成墨汁使用。

秦汉是墨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这时出现了松烟墨。松烟墨就是用松木烧出的烟灰,再拌之以漆、胶制成,其质量远远要胜过石墨。但是这时期的墨没有制成锭,而只是作成小圆块,它不能用手直接拿着研,必须用研石压着来磨,这种小圆块的墨又叫“墨丸”。到东汉时发明了墨模,墨的形式趋于规整,从小圆块改进成墨锭,它经压模、出模等工序制成,可以直接用手拿着研磨。汉代的墨很珍贵,一般人是很难得到它的。当时已形成了全国制墨中心,即渝麋(陕西省千阳县)。

三国时,我国的制墨业进一步发展。当时西安人韦诞,工书法,善制墨,所制“仲将墨”或“韦诞墨”已被史书记载。

唐代制墨业空前兴盛,制作益精,名匠辈出,制墨中心从陕西地区扩大到山西、河北,其中以河北易州最有名。在唐末乃至历代各朝中最负胜名的制墨大师奚超,就是河北易州人。唐后期,奚超等人因避战乱迁居歙州,与其子奚廷圭以黄山松烟为原料,改进调胶、捣松等工艺,所制之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声名大作,因此得到南唐李后主赏识,赐姓李,并封李廷圭为墨务官,李廷圭墨由此扬名天下。

中国最为有名的墨是徽墨。宋徽宗宣和三年,歙州更名徽州,辖歙、休、夥、祁门、绩溪、婺源六县,制墨业形成了“家传户习”的盛况,自此,墨便统称“徽墨”。徽州成为当时中国的制墨中心,徽墨也成为了墨中之精品,誉满天下。

清代,是徽墨的又一个新时期,这时出现了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四大墨王”,并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说。曹素功早期凭借明末著名制墨家吴叔大的墨模制墨,改“玄粟斋”为“艺粟斋”,创制了“紫玉光”、“天琛”、“千秋光”、“天瑞”及集锦墨“豹囊丛赏”等名贵之墨,走上了徽墨之冠的宝座。汪近圣,原系曹素功家的墨工,后在徽州府城开设鉴古斋墨肆,其墨雕之工,装饰之巧,无不备美。汪节庵为歙派制墨业代表人物,善集锦墨。四大墨王中最后一位是胡开文,是徽墨休宁派制墨业的后起之秀。原店在休宁,乾隆四十七年在安徽海阳、屯溪两处开设墨肆,由长子、次子主事。同治三年四世孙在芜湖创设“沅记胡开文”。光绪年间五世孙胡祥均在上海开设“广户氏胡开文”。尔后,胡氏后裔又在歙县、杭州、广州等十多座城市分设墨店。至清末,胡氏墨风靡神州,行销世界,胡氏的“苍佩室墨”是其代表作。

墨之种类

以制作材料论,墨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种类。漆烟是墨之上品,乃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十余种名贵材料制成。而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等特点,更有“一点如漆、万载存真”之美誉,是书画家的必备用品。

以用途区分,墨大体可分为贡墨、文人自制墨、集锦墨与零锭墨等类别,各擅其美。据乾隆《歙县志?食货志》载,墨除供品外,可分为文人自怡、好事精鉴、市斋名世三大宗。其中贡墨与文人自制墨为歙县墨商把持,集锦墨为休宁商人所操控,而零锭墨即平民用墨则由婺源墨商掌握。由于胡开文的崛起,休宁夺取了歙商制墨的领地。

早期文人自制墨,以南唐韩熙载制“麝香月墨”与宋苏轼制“雪堂义墨”为代表。时至清代,文人自制墨达到高峰。大批文人雅士、书画名宿、社会名流纷纷将自己的情趣、爱好、追求,寄托于朝夕相伴的文房用具中,自行设计墨的款式、造型、图案,再交由指定的墨店生产。文人自制墨一种是作为赠人或自存的佳品,有上款、官衔、职务等。如:某某清玩、清赏等。而文人自用珍藏玩赏之墨。墨面不但有斋号室名,更有诗词佳句以及自己得意的书画作品、历史典故、风景名胜等题材。常署某某珍藏、家藏、藏烟、书画墨等。其形状不仅有长方形,还有古钱形、瓦当形、仿古器形、古琴形、银锭形等,不一而足,甚具情调。

从文化品位与含量角度考察,自制墨最能体现士林雅趣。文人学者、书画名流、达官士绅往往要求墨家按自己的意愿情趣订制、题铭,甚至自己亲手制作,文化主体性甚强。如为结交馈赠而制者,如曹寅制“兰台精英进呈墨”、吴守墨制“兰樵主人藏墨”等;为自用精鉴日珍藏者,如宋荦“绵津山人鉴赏”墨,梁清标“樵林书屋”墨,纪晓岚“观奕道人吟诗之墨”等,均价值连城。因是按需订制小批量生产而需要刻模,所以其烟料、花纹、做工精制周到,多因百年如石,一点如漆、宜书宜画等优势而备受青睐,成为后人苦苦寻觅的精品。

清代,文人自制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突破了前人窠臼,大大提高了墨文化的内涵和品位。题铭内容或反思历史,彻悟人生;或期许腾达,盼望长寿;或寄托情怀,自矜清高;或洁身自好,孤芳自赏;或吟风弄月,感物伤怀等等,全面反映出传统时代文人雅士的真实心态。

因墨在文人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所以多有前人专门著述传世。如宋代李孝美的《墨谱》、姚贯之的《墨经》,明代沈继孙的《墨法集要》、程君房的《程氏墨苑》、方于鲁的《方氏墨谱》、麻三衡的《墨志》;清代曹素功的《曹氏墨林》、汪近圣的《鉴古斋墨薮》;今人周绍良的《蓄墨小言》、《清墨谈丛》等,为后人全面深入了解墨史、墨趣,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墨之功用

毋庸置疑,墨的功用首在书写。届时需要研墨。步骤是先将清水滴入砚池(亦称墨海),一手执墨,便可研磨。食指要放在墨顶,拇指与中指夹在墨条的两侧,使之与砚池摩擦。开始时按压稍重,研磨时用力要轻,且既慢又匀。所谓“磨墨如病”,意指迟缓之节奏也。因快则打滑,反而不美。方式大致有三:一为垂直推拉,前后研究;二为斜角度前后或圆旋转研磨;三为不规则随意研磨。而无论那种磨法,均无须过于用力,否则无法磨出光泽。闺秀少女,最宜磨研,动作舒缓,神态怡然,诸美齐备,风雅无边。所用之水,最好是井水、泉水,要新鲜清澈。反复研磨,墨汁可成。所需墨大量,则要将磨好的墨汁移于另外容器。砚池之宿墨腐败后须清除洗净,不应加水再磨,不然徒劳无益。墨的浓度,因用途不同而稍有差异。过浓则枯涩,过淡则洇纸。中华自古“书画同源”,尤其在国画领域,有“墨分五色”之说,用不同层次的墨色即“浓、淡、干、湿、焦”来表现自然界缤纷的色彩。而五色之分,关键便在于墨之浓度。

在医学领域,墨曾长期被用作中药以疗疾。据周作人《鲁迅的故家?病》载,鲁迅之父因病吐血。“根据‘医者意也’的学说,中国相传陈墨可以止血,取其墨色可以盖过红色,于是赶紧在墨海里研起墨来,倒在茶杯里,送去给他喝。……这以后却也不再吐了。”看来还是有些效力。

从实用角度言之,墨汁的发明可谓功莫大焉。清同治四年(1865年),湖南湘乡书生谢松岱来京就读于国子监,因深感研墨受取水、砚台和温度等条件制约,又耗时不便。若需急用,难免手忙脚乱,有失大雅也。松岱经过“屡试屡误、屡误屡悟”,终于研制出可以与墨锭媲美的墨汁,墨色光洁,耐水性强,不洇纸,不褪色,幽香沁人,使用方便。于北京外城琉璃厂开店销售,并很快被使用者接受并获好评。

松岱自书楹联“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并取联首各一字,取店名为“一得阁”。“一得阁墨汁”之创,具有划时代意义,并一举名扬于天下,产品遍布神州大地及海外。作为老字号与文化品牌,“一得阁”至今仍存,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墨与文人雅士朝夕相伴,在记述历史、传播文明,抒感、承载艺术等方面助人多多,形成了完备高深的中华墨文化系列。而今,因书写方式的改变,作为我们的老友的墨,已与我们渐行渐远。但我们不会忘记它曾为中华文明做出的贡献,而认真梳理其来龙去脉,无疑也是弘扬墨德、延续墨趣的方式之一。

墨之典故

羲之吃墨

王羲之自小就开始学习书法。据说就连他平时走路,也随时用手比划着在身上练字,日子久了,连衣服都划破了。

为练得一手好字,王羲之整天都在书房里练字,甚至废寝忘食。有一次,他照例一拿起笔来,就忘了周围的一切,兴致越写越高。从早上写到晚上,又从晚上写到深夜,夫人端来了饭食,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也顾不上吃。有一个字,他写了不知多少遍了,始终不满意.于是再写。他就这么个脾气,任何一个字,甚至一笔一画,不练到自己满意的地步是不会罢休的。这样,不知不觉,迎来了雄鸡的第一声啼鸣,他这才感到,是该歇歇了,肚子的确饿了。他随手抓起一个馒头,蘸着一碟豆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因为这种吃法简便,可节省不少时间。吃着吃着,他忽然皱起了眉头。原来,他对刚才落笔的一个字不满意,觉得需要改一改,于是一边用馒头蘸着“豆酱”咀嚼着,一边继续练字。

这时,夫人又走进来劝他休息,一看,先是大吃一惊,接着“咯咯”地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羲之聚精会神地练习毛笔字,一只手抓着馒头不知不觉伸到了砚池里,沾着墨汁吃起来,显然,他是错把墨汁当成豆酱了。王夫人笑着拿来铜镜,王羲之一看,只见满嘴是乌黑的墨汁,不由得也哈哈大笑起来。

茶墨俱香

北宋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坡(苏轼),在一次斗茶比赛中得“白茶第一”。史学家司马光问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君何以爱此二物?”东坡笑而答曰:“奇茶妙墨俱香。”“于是,茶墨俱香”遂被后人传为美谈。

中国士大夫、文人画家,以茶会友,以茶论文,以茶抒怀遣兴,茶与墨(书画)从而结下不解之缘。茶道是一种意境,一种精神修养,以此融入艺术作品、赏画与品茗,相济相伴。历来画家如赵孟、唐寅、文征明等人以茶为题材,以茶道为意境,留下不少书画佳作。

近年上海国画教育家黄若舟,曾经假上海豫园湖心亭茶楼举行“茶画缘”,展出国画作品。江西画家胡定元,以《黑池飘茶香》为题,创作128幅大型茶文化组画,盖“茶”字由“艹”、“八十”、“八”所数组成。此组画在“94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期间展出。温州画家林晓丹的《品茗图》和《茶道图》引起日本、韩国、新加坡、茶人的青睐。 “95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期间,又举办“茶墨俱香书画展”,有几十位书画家的作品参展,丰富了“茶墨俱香”的内涵。

惜墨如金

惜墨如金,原是画史评论北宋山水名家李成的绘画艺术时所用的成语。李成,字咸熙,长安人。原是唐代皇室,五代时避乱于山东营丘,故又称李营丘。李成学问高深,为人磊落不凡,但仕途失意,寄情于山水之间,对权贵采取不结交的态度。一次有位姓孙的显赫人物慕名求画,李成断然拒绝,那人只能用别的方法搞到其画。当李成在其家看见挂着自己的画,便愤然拂袖而去。这在当时,被士大夫看作是人格高尚的表现。

第7篇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在世界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曾处于领先地位,对世界工艺美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今,日本及一些欧美国家已经取代了中国工艺美术的领先地位,走在世界工艺美术的前列,这一现状尤为值得深思。笔者以促进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分析当今传统工艺美术在美术本科教育中的现状,提出了一些促进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措施。 

 

一万年前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美术,从新石器时展至1911年清朝灭亡,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种类繁多、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作品,为我国在世界上赢得了“丝国”、“瓷国”、“漆国”的美誉。 [1]但令人惋惜的是,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与古代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的领先地位相比已经大相径庭。就陶瓷而言,在创意设计上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在陶艺普及教育上更是做到在每一个市、县的公民馆设立陶艺班,甚至一些普通老百姓的家里,也设有简单的陶艺家庭作坊;再就漆器而言,在漆器工艺界内谈到漆器,更多人认同日本已经成为漆器发展的领头羊。 

通过查阅多种工艺美术类书籍,笔者发现我国介绍制作工艺和制作方法的精品书籍比较缺乏,而作品鉴赏的书籍居多,导致制作传统工艺得不到较好的传承与提高。介绍传统工艺作品的书籍,尽管登载了非常多的作品图例,却没有对作品使用的原材料以及制作工艺进行详细描述,若增加对制作工艺介绍能更好的帮助读者进行传统工艺的学习。 

 

一、本科工艺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1.在我国开办美术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工艺美术教育相对与其他美术专业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综合类大学中的工艺美术本科教育发展得更加缓慢,而迅猛发展的电脑美术教育与此构成鲜明的对比。在政策上,电脑美术教育得到了国家教育机关的大力支持,同时学生个人电脑的普及也成为电脑美术推广的有利条件。以广州大学为例,所有学生宿舍都配备了电脑专用书桌和互联网接入端口,而大多数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宿舍放置了个人电脑,从他们日常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可以看出,使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对于电脑美术专业学生已不是难事,而非电脑美术专业的学生也能使用电脑辅助制作自己的艺术作品。事实上,我国本科院校工艺美术教育的普及化远远不如电脑美术教育。动手能力方面,相当一部分在读的本科大学生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使用锯子、钉锤、铁丝等工具的经验,在工艺美术课上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受伤,使部分学生对工艺品制作产生抵触心理。此外,从就业问题而言,多数学生认为如今已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觉得使用电脑进行创作设计,比手工艺品制作更适合社会需求,而电脑美术设计的就业面和薪酬更符合个人要求。因此我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因素制约。 

即使在工艺美术教育普及化程度较高的日本,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存在着手工制作传统工艺传承问题的担忧。日本工艺美术教育学者春日明夫说过:“由于我们过多沉浸于太便利的生活中,往往失去了人类把东西制作出来它本来的意义所在。”,“正是处于信息时代,我们才更有必要再重新认识人类根源性的行为中用手制作东西的重要性。”[2] 而中国有句古话“温故而知新”,通过学习我国传统工艺制品的制作过程,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培养创造型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事业。 

2.本科院校工艺美术实验室设备设施基本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授课时往往不能满足一个班的学生同时进行操作。由于实验室设备数量不足,学生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等待上,使得本来就不多的操作设备的机会进一步减少。为了增加学生动手制作机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工艺美术实验室配备充足的设备设施是很有必要的。 

3.由于多数传统工艺文化相关的书籍缺乏制作工艺说明,需要专业教师在课堂内不但要进行理论讲解,而且要多对制作工艺、原理进行说明与操作示范。若有条件,更应带领学生参观民间传统工艺作坊的作品制作过程,甚至亲身体验工艺品制作。身在工艺美术本科实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增加学生与传统工艺美术艺人的接触机会,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制作工艺的认识,更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当然,本科工艺美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传统工艺艺术家为目标,事实上,无论成为哪一门传统工艺的艺术家一般都需要5年以上的钻研时间,本科教育阶段并不足以实现这个目标,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对艺术家的了解认识,建立自己的人生观、树立艺术家的世界观、审美观,为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科工艺美术教育展望 

 

本科美术专业的学生一般都生活在校园环境内,生活往往是单一的两点一线往返于教室与宿舍之间,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多数学生对学校周边以及所在的地方区域人们的生活状况及其文化背景的了解并不多。倘若本科教育能让学生领会到从身边学起、从生活学起,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学习传统工艺,实地观察、学习,则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人群生存状况产生真实感情,从而激发艺术创作灵感,使艺术作品得到升华。即使本科教育只让学生学习到传统工艺美术一些基本技法与工艺工序,也能为学生的艺术生涯打下基础,对学生日后创造性的学习工艺美术知识与技能产生很大的帮助。只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输入到传统工艺美术领域里,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希望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能重现昔日雄风。 

 

参考文献: 

第8篇

目前,国际医学行业面临新的决策,那就是用纳米尺度发展制药业。纳米生物医学就是从动植物中提取必要的物质,然后在纳米尺度组合,最大限度发挥药效,这恰恰是我国中医的想法,随着健康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药物的要求越来越高。控制药物释放减少副作用,提高药效,发展药物定向治疗,必须凭借纳米技术。纳米粒子可使药物在人体内方便传输。用数层纳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进入人体,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尤其是以纳米磁性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靶定向药物,称为"定向导弹"。该技术是在磁性纳米微粒包覆蛋白质表面携带药物,注射到人体血管中,通过磁场导航输送到病变部位,然后释放药物。纳米粒子的尺寸小,可以在血管中自由的滚动,因此可以用检查和治疗身体各部位的病变。利用纳米系统检查和给药,避免身体健康部位受损,可以大大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因而深受人们的欢迎。

2在涂料方面的应用;

纳米材料由于其表面和结构的特殊性,具有一般材料难以获得的优异性能。借助于传统的涂层技术,再给涂料中添加纳米材料,可获得纳米复合体系涂层,实现功能的飞跃,使得传统涂层功能改性从而获得传统涂层没有的功能,如;有超硬、耐磨,抗氧化、耐热、阻燃、耐腐蚀、变色等。在涂料中加入纳米材料,可进一步提高其防护能力,实现防紫外线照射,耐大气侵害和抗降解等,在卫生用品上应用可起到杀菌保结作用。

在建材产品如玻璃中加入适宜的纳米材料,可达到减少光的透射和热估递效果,产生隔热,阻燃等效果。由于氧化物纳米微粒的颜色不同,这样可以通过复合控制涂料的颜色,克服碳黑静电屏蔽涂料只有单一颜色的单调性。纳米材料的颜色不仅限粒径而变,而具有随角度变色的效应。在汽车的装饰喷涂业中,将纳米Tio2添加在汽车、轿车的金属闪光面漆中,能使涂层产生丰富而神秘的色彩效果,从而使传统汽车面色彩多样化。

3在化工方面的应用;

化工业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在化工业中采用纳米技术,将更显示出独特畦力。在橡胶塑料等化工领域,纳米材料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如在橡胶中加入纳米Sio2,可以提高橡胶的抗紫外辐射和红外反射能力。纳米Al2O3和SiO2,加入到普通橡胶中,可以提高橡胶的耐磨性和介电特性,而且弹性也明显优于用白炭黑作填料的橡胶。塑料中添加一定的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塑料的强度和韧性,而且致密性和防水性也相应提高。最近又开发了食品包装的TiO2.纳米TiO2能够强烈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产生很强的光化学活性,可以用光催化降解工业废水中的有利污染物,具有除净度高,无二次污染,适用性广泛等优点,在环保水处理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4其他生活方面的应用:

纳米技术正在悄悄地渗透到老百姓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化纤布料制成的衣服虽然艳丽,但因摩擦容易产生静电,因而在生产时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以摆脱烦人的静电现象。不久前,关于保温被、保温衣的电视宣传,提到应用了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可使衣物防静电、变色、贮光,具有很好的保暖效果。冰箱、洗衣机等一些电器时间长了容易产生细菌,而采用了纳米材料,新设计的冰箱、洗衣机既可以抗菌,又可以除味杀菌。紫外线对人体的害处极大,有的纳米微粒却可以吸收紫外线对人体有害的部分,市场上的许多化妆品正是因为加入了纳米微粒而具备了防紫外线的功能。传统的涂料耐洗刷性差,时间不长墙壁就会变的班驳陆离,纳米技术应用之后,涂料的技术指标大大提高,外墙涂料的耐洗刷性提高很多,以前的电视、音响等家电外表一般都是黑色的,被称为黑色家电,这是因为家电外表材料中必须加入碳黑进行静电屏蔽。如今可以通过控制纳米微粒的种类,进而可控制涂料的颜色,使黑色家电变成彩色家电。

总之,在未来生活中,纳米技术将带给我们无限的舒心与时尚,使人类的生存的条件更加优越。

参考文献

[1]赵清荣:雷达与对抗[J],2001,(3):20-23。

[2]秦嵘等。宇航材料工艺[J],1997,(4):17-20。

[3]张立德,牟秀美,纳米材料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刘列,张明雪,胡连成,宇航材料工艺[J],1994,24。

论文关键词:纳米尺寸;性能

第9篇

[论文摘要]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对物质的结构研究的越来越透彻。纳米技术便由此产生了,主要对纳米材料和纳米涂料的应用加以阐述。

一、纳米的发展历史

纳米(nm)是长度单位,1纳米是10-9米(十亿分之一米),对宏观物质来说,纳米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不如,人的头发丝的直径一般为7000-8000nm,人体红细胞的直径一般为3000-5000nm,一般病毒的直径也在几十至几百纳米大小,金属的晶粒尺寸一般在微米量级;对于微观物质如原子、分子等以前用埃来表示,1埃相当于1个氢原子的直径,1纳米是10埃。一般认为纳米材料应该包括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材料的特征尺寸在1-100nm之间,二是材料此时具有区别常规尺寸材料的一些特殊物理化学特性。

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预言,人类可以用小的机器制作更小的机器,最后实现根据人类意愿逐个排列原子、制造产品,这是关于纳米科技最早的梦想。1991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碳纳米管,并发现其质量仅为同体积钢的1/6,强度却是钢的10倍,因此称之为超级纤维.这一纳米材料的发现标志人类对材料性能的发掘达到了新的高度。1999年,纳米产品的年营业额达到500亿美元。

二、纳米技术在防腐中的应用

纳米涂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一相尺寸在1~100nm;二是因为纳米相的存在而使涂料的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具有新功能。纳米涂料性能改善主要包括:第一、施工性能的改善。利用纳米粒子粒径对流变性的影响,如纳米SiO2用于建筑涂料,可防止涂料的流挂;第二、耐候性的改善。利用纳米粒子对紫外线的吸收性,如利用纳米TiO2、SiO2可制得耐候性建筑外墙涂料、汽车面漆等;第三、力学性能的改善。利用纳米粒子与树脂之间强大的界面结合力,可提高涂层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刮伤性等。纳米功能性涂料主要有抗菌涂料、界面涂料、隐身涂料、静电屏蔽涂料、隔热涂料、大气净化涂料、电绝缘涂料、磁性涂料等。

纳米技术的应用为涂料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用于涂料的纳米材料最多的是SiO2、TiO2、CaCO3、ZnO、Fe2O3等。由于纳米粒子的比表面大、表面自由能高,粒子之间极易团聚,纳米粒子的这种特性决定了纳米涂料不可能象颜料、添料与基料通过简单的混配得到。同时纳米粒子种类很多,性能各异,不是每一种纳米粒子和每一粒径范围的纳米粒子制得的涂料都能达到所期望的性能和功能,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纳米涂料。

纳米涂料虽然无毒,但由于改性技术原因,性能并不理想,加上价格太贵,难以推广;而三聚磷酸铝也因价格原因未能大量应用。国外公司如美国的Halox、Sherwin-williams、Mineralpigments、德国的Hrubach、法国的SNCZ、英国的BritishPetroleum、日本的帝国化工公司均推出了一系列无毒纳米防锈颜料,性能不错,甚至已可与铬酸盐相以前我国防锈颜料的开发整体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以红丹、铬酸盐、铁系颜料、磷酸锌等传统防锈颜料为主。红丹因其污染严重,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目前已被许多国家相继淘汰和禁止使用;磷酸锌防锈颜料虽比。我国防锈涂料业也蓬勃发展,也可以生产纳米漆。

我国自主生产的产品目前已通过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车辆检验站、机械科学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等国内多家权威机构的分析和检测,同时还经过加拿大国家涂料信息中心等国外权威机构的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目前国内外同类产品无可比拟的防锈性能和环保优势,是防锈涂料领域划时代产品,复合铁钛粉及其防锈漆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鉴定后已在多个工业领域得到应用。

三、纳米材料在涂料中应用展前景预测

据估算,全球纳米技术的年产值已达到500亿美元。目前,发达国家政府和大的企业纷纷启动了发展纳米技术和纳米计划的研究计划。美国将纳米技术视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2001年年初把纳米技术列为国家战略目标,在纳米科技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从1997年的1亿多美元增加到2001年近5亿美元,准备像微电子技术那样在这一领域独占领先地位。日本也设立了纳米材料中心,把纳米技术列入新五年科技基本计划的研究开发重点,将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与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保护等并列为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德国也把纳米材料列入21世纪科研的战略领域,全国有19家机构专门建立了纳米技术研究网。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和生存环境改善及人体健康的保障都将做出更大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将是一个纳米世纪。

由于表面纳米技术运用面广、产业化周期短、附加值高,所形成的高新技术和高技术产品、以及对传统产业和产品的改造升级,产业化市场前景极好。

在纳米功能和结构材料方面,将充分利用纳米材料的异常光学特性、电学特性、磁学特性、力学特性、敏感特性、催化与化学特性等开发高技术新产品,以及对传统材料改性;将重点突破各类纳米功能和结构材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检测技术和表征技术。多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高性能的纳米硬质合金等为化工、建材、轻工、冶金等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机遇。各类纳米材料的产业化可能形成一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将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纳米技术的应用逐渐渗透到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将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纳米技术在涂料行业的应用和发展,促使涂料更新换代,为涂料成为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开创了突破性的新纪元。

纳米涂料已被认定为北京奥运村建筑工程的专用产品,展示出该涂料在建筑领域里的应用价值。它利用独特的光催化技术对空气中有毒气体有强烈的分解,消除作用。对甲醛、氨气等有害气体有吸收和消除的功能,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新。经测试,对各种霉菌的杀抑率达99%以上,有长期的防霉防藻效果。纳米改性内墙涂料,实际上是高级的卫生型涂料,适合于家庭、医院、宾馆和学校的涂装。纳米改性外墙涂料,利用纳米材料二元协同的荷叶双疏机理,较低的表面张力,具有高强的附着力,漆膜硬度高且有韧性,优良的自洁功能,强劲的抗粉尘和抗脏物的粘附能力,疏水性极佳,容易清洗污物的性能。耐洗性大于15000次,具有良好的保光保色性能,抗紫外线能力极强。使用寿命达15年以上。颗粒径细小,能深入墙体,与墙面的硅酸盐类物质配位反应,使其牢牢结合成一体,附着力强,不起皮,不剥落,抗老化。其纳米抗冻涂料,除具备纳米型涂料各种优良性之外,可在10℃到25℃之内正常施工。突破了建筑涂料要求墙体湿度在10%以下的规定,使建筑行业施工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功效,又创造出高质量。

四、结语

由于目前应用纳米材料对涂料进行改性尚处在初级阶段,技术、工艺还不太成熟,需要探索和改进。但涂料的各种性能得到某些改进的试验结果足以证明,纳米改性涂料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好的。

参考文献:

[1]桥本和仁等[J].现代化工.1996(8):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