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就业总结

时间:2023-02-28 15:33:21

导语:在大学生就业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就业总结

第1篇

中来。使我们跨过了由学校进入社会的门槛,让我们溶入到了联英人才这个大集体当中去,成为其中的一员。令我感到高兴的是办公室全体人员十分团结,对于工作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热情。这也证明了我们对于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对于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一个充分的体现。根据这次实习,我做出以下工作总结

在思想方面:刚出学校的时我对自己充满自信,对工作要求也非常高,在几次找工作失败后,我变得心灰意冷,对自己也有所封闭。来到联英以后,通过各位老师的帮助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使我懂得了好高务远是不对的,还是要踏踏实实的走路,寻找自身不足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改进才是最重要的。

在学习上:在联英的时光,我更客观的认识了自己,知道了自己在诸多方面都有所欠缺这些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联英让我保持了一颗诚实和上进的心,在工作和学习中勇于挑战自身弱点,踏踏实实,不断进取。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就业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困难,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的因素。高校不仅仅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需要肩负起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课程设置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课程设置的内容及课时的安排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具备的能力等等都是从课程中进行学习的。因此,高校的课程设置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高校就业指导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高校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就业观,进而不断学习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人才,找到适合学生自身的工作。

(二)用人单位的影响。用人单位是学生未来的工作场所,其对大学生就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用人单位存在错误的人才选拔理念,认为人才的学历越高能力就越强,所以很多岗位的学历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可能会使得企业错过很多能力较高的人才;第二,企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影响。企业在发展快速的阶段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在发展平稳期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少,这些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三)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毕业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毕业生专业能力方面的影响,在学习期间是否掌握企业要求的专业知识,是否能够符合企业及用人单位的要求,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毕业生其他综合素质方面的影响,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团队意识、职业道德素质等,都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影响。

二、国内外大学生服务体系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仅是我国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在其他国家(地区)中大学生依然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所以,很多国家(地区)都开始构建大学生服务体系,经过本文的总结和分析,认为这些服务体系的特点如下:

(一)美国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美国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业指导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始终,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到更为全面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对于学生进行不同的就业指导,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全面和具体;第二,就业指导的支持力度较大,美国的很多高校都认为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非常重要,并且加强了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设,例如:很多高校建设了就业指导基地,并且为学生安排了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德国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与美国相比,德国大学生服务体系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政府为主导。德国政府比较重视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因此在建立大学生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例如:政府制定完善的就业政策,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同时,积极主导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更好地解决高校的人才输送问题;第二,大学生服务体系更加具有信息化的特点。主要是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及信息社会等相关的背景,从而使得大学生服务体系能够方便地建立起高校、企业、大学生之间的信息通道,使得各方能够方便地获取信息,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日本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日本大学生服务体系也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构建的,但是除了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就业指导机构更好地贴近高等院校的自身特点。例如:在日本,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有着不同的就业指导体系,相关的教学内容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都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第二,就业指导工作是从小学开始的。所以可以说日本的大学生服务体系比较完善,而且就业指导的开展形式比较多样,能够使得大学生适应不同的工作。

(四)香港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香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区,在推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其服务体系也有着显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服务体系的参与人员比较广泛,不仅包括高校、政府、大学生等,还包括企业人员、学生家长、专家学者等,从而能够通过各方的共同参与,更好地完善大学生服务体系;第二,注重对大学生服务体系的宣传工作,使得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且积极配合政府或者高校的相关政策,为完善大学生服务体系提供条件。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大学生依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在其他国家中存在,国内外的高校通过建设大学生服务体系,为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提供相关的服务。本文对这些服务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启示,进而总结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肩负着发展国家各项事业的重任,所以政府必须要充分重视起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中,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需要完善相关的就业政策,积极引导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不断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地交流,使得高校能够全面地把握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从而制定更加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目前很多大学生都选择创业代替就业,而创业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所以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更好地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第三,进一步规范人才市场的相关行为,营造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就业环境,从而更好地建立起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使得学生和企业能够处于更加平等的位置。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引导者,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才能够更好地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并且提供相关的服务。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应该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可以为企业推荐更加适合的人才,并且对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取得企业的信任,并且愿意与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第二,不断优化人才的培养方式,更好地面向企业和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完善,从而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符合企业的需求;第三,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成立专门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工作,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另外,需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地分析,让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更好地享受相关的政策和支持,从而能够不断促进自身的就业。

四、小结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很多高校都需要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高校不仅仅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且高校作为社会重要的人才培育机构,也必须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与其他单位一起做好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相信,在高校、政府和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苏薇.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在“新常态”下的构建[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

[2]王茹.对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3.

[3]刘宏波,柯锦泉,吴小玲等.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J].经济师,2016.12.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现状;对策研究

众所周知,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能否顺利地进入工作岗位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前途,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繁荣与和谐。所以,本文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精准扶贫发展的现状及其今后的改进策略,对于指导今后的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现状

当前,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帮助大学生迅速实现从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转换,很多高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精准帮扶工作,但是,从目前来看,还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首先,精准帮扶难度大。根据教育部的官方数据,2016年全国大学生毕业总人数达到900万,在这庞大的就业基数面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次,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效果有待提升。精准帮扶主要是从大学生自身的家庭情况、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出发,来实施量身定做的帮扶计划,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在人员配置、岗位设置方面还无法做到满足更多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要求。这就在客观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效果。最后,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队伍有待完善。做好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是一个科学的过程,不仅需要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精准帮扶指导经验,还要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就业信息搜索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一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理论合格,但是实践经验不足,所以,综上可知,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还面临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对策分析

上述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中存在的不足,例如,精准帮扶难度大,精准帮扶效果有待提升,精准帮扶教师队伍综合素养有待强化。本文从这些不足出发,总结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今后提升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对策。首先,明确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目标。无论是精准帮扶还是专业指导,其最终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就好业,为了进一步提高今后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效果,高校可以采取目标责任制管理,将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指标落实到每一个就业帮扶老师身上,责任到人。对于完成就业精准帮扶目标的老师,予以积极的肯定与奖励。当然,对于表现不佳的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督促与改进。通过这种目标责任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广大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由于某些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工作不积极而对大学生精准帮扶效果的影响。其次,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工作。目前,我国正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在就业精准帮扶的过程当中,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对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咨询建议。

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和扭转一些大学生所存在的“等、靠、要”的消极的就业思想,相应的就业精准扶贫工作才会得到更加有效的开展。另外,当前,我国正在流行“慢就业”思想,这一思想主要提倡大学生不要盲目地急于求职,应该给自己一段时间去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从而更好地作出职业规划。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也可以结合慢就业思想,根据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来实施必要的引导和培训,为大学生今后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最后,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综合素养。指导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它需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不断在素养层面进行综合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开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岗位培训的方式,来强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一方面,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尤其是就业指导专家以经验交流的方式来拓宽就业指导人员精准帮扶的视野和思路。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在精准帮扶的过程当中也可以根据精准帮扶的效果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在工作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所获得的有利经验。通过这种外在的强化与内在的提升,今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才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三、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实施现状,指出其在就业帮扶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其今后的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的改进思路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大学生就业的精准帮扶理论研究及具体实践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承业.为“90后”大学生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就业信息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心理。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持续增长,按照GDP增长的百分比来算,毕业生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GDP增长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加之各种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1]。其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亟待就业的大学生人数持续上升。伴随高校每年应届毕业的人数不断上升时,往届毕业生的人数也在不断积聚,所以等待就业的大学生人数仍在持续上升。

二是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首先表现在区域就业不平衡,相对来说,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而中西部的就业岗位则相对较少[2];其次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就业差异很大。

三是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相对被动。多数大学生因为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选择就业岗位时犹豫不决或者草率决定,当然这也与就业单位的强势地位有一定关系。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自卑心理。多数大学生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能很好的正视自己,形成弱势心理。

二是焦虑心理。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处理人际关系不够成熟以及对目标不能实现感到沮丧,对现实和未来表现出担心和忧虑。

三是攀比心理。由于每个大学生最后选择的职业不同,致使在同学之间容易产生社会比较,导致心理失衡。

四是挫折心理。有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导致情绪波动比较大,产生一定程度的挫败感。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1、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应该构建公正、规范、合理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制定良好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市场的信息体系,调节就业岗位分配不平衡的局面,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平台[4];2、用人单位需要积开展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校园招聘活动,与高校联合,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促使大学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3、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需要建立完备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促使辅导员在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说发挥辅导员在职业指导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作用[5]。

(二)努力提升自身能力。

1、强化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活动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2、提高专业水平。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广泛阅读和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水平。

转贴于

3、培育个人品德。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培育良好的个人品德。

4、锻炼沟通能力。大学生应通过学习一些沟通技巧,进行适当的沟通训练来提高沟通水平。

5、提升组织能力。目前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大学生个体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组织各类活动,并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组织能力。

(三)择业前积极心理调适。

1、自我转化。当发现不良情绪很难控制时,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2、自我宣泄。当挫折带来焦虑和紧张时,最简单的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莫过于“宣泄”。但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一定要适度。

3、自我反省。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冷静对待,控制心境,摆脱干扰,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放松训练。如果在择业过程中遇到不良心理反应,可在有关心理工作人员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训练。

5、理性情绪。要设法将人的非理性观念转化为理性观念。消除不正确的想法,毕业生要分析自己有哪些消极情绪,从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相应的非理性观念,有效加以纠正,并推动自己向理性观念转化。

参考文献:

[1]申倩倩。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5)。

[2]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3]金怡,姚本先。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与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第6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就业;人才培养;能力

1就业能力概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就业能力”和“电子商务”的定义各有不同“。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伊始的英国,被定义为“可雇佣性”,也就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随着市场不断进步和变革,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也不仅仅停留在浅层次和小范围的研究,而是更加注重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并且就业能力研究方向主要是集中在高校的就业课程,以及职场培训等问题上。国外学者富盖特(Fugate)对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1];布朗(Brown)提出,就业能力是找到并保持不同就业的相对机会[2];英国工业联合会(CBI)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为适应雇主或顾客的变化的需要而具备的资格或竞争能力,以及在工作中释放激情和潜力的能力[3];Hillage和Pollard将就业能力定义为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需要获取新的就业机会时所需要的能力[4]。国内学者也对就业能力的定义进行了探讨,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5]。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对就业能力有不同的定义,本文认为“,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总和。

2电子商务大学生目前就业存在的问题

2.1学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的需求不对等

目前社会上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的需求量很大,就业岗位空缺,但是实际现象是电商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出现就业难的状况。据新华社报道,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仅为20%。电商专业的大学生不是自己想干什么而是能干什么。

2.2大量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步入其他行业

毕业后大量电子商务大学生步入其他行业,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一些比较稳定而且待遇比较好的工作,比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

2.3大学生对于自己以后的就业目标盲目

目标岗位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应该具备什么能力、需要哪些证书,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6]。

3大学生结业能力结构分析

基于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利用搜集文献的方法对电子商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因素、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因素的分析: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从而得到就业能力的评价体系,找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美国劳工部就业技能调查委员会曾提出,新世纪就业人员应当具备三大基础和五大能力。三大基础分别是能力基础、素质基础、思维基础;五大能力是资源确定、组织、规划与分配能力,处理人际关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对复杂相互关系认知并系统运作的能力,能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工作的能力[7]。国内学者张琛麟等认为就业能力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的储备能力,即大学生拥有某项专业技能并能够运用这些技能的能力;二是实践能力,即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动手能力;三是心理情感技能,即大学生在生活与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管理情绪的能力,以及乐观对待所遇见的挫折,及时调整心态的能力[8]。综上可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因素有多种,本文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后认为电子商务大学生就业能力由三要素构成:一是基础能力:学习能力、忠诚意识、诚信意识;二是专业技能:如PS技能、外语能力、宣传策划能力、计算机能力、编辑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营销能力、驾驶能力等;三是思维能力:对一个事物或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反应和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方法及结构模型的分析

国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Fugate等构建的三维度的心理—社会性就业能力模型,包括个体适应性社会和人力资本、职业生涯识别[9];Yorke和Knight提出的USEM模型,包括理解能力、技能、自我效能、元认知四个维度[10];Pool和Sewell构建的“就业能力的关键构成要素”(CareerEDGE)模型,就业能力由高层的自尊、自信和自我效能与底层的职业发展学习、工作生活经验、专业知识技能、通用技能和情商构成[11]。在国内,杨旭华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维度模型,并形成“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量表,用于“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测量[12]。肖云等通过因子分析法采取问卷调查和配额抽样方法,对重庆市8所高校和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找到了3个公共因子[13]。刘奎颖等从企业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并总结归纳出构成就业能力的7个因子,分别为团队协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人的品质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知识能力、领导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14]。

5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建议

5.1注重大学生能力培养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自身是关键主体[15]。从定义看,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加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寻求解决就业的方法,注意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培养自身主动学习探索的积极性。5.2加强教师就业能力提升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电子商务本来就是个新兴专业,作为专业老师,不仅要学习书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深入实践企业和公司学习;老师也要改变教学方法,提倡“以赛代教”“、以赛代练”。学校应该通过企业选聘、企业实践、挂职锻炼、高校招聘、社会服务等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电子商务技能大赛是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技能竞赛促进学生学习,更好地培养专业技能,同时帮助学生主动开阔眼界,培养形成创新思路,提升创业技能,增进创业成功的信心[16]。

5.3建立就业能力培养体系

学校应坚持与时俱进,在课程的选择和安排时要与实际紧密结合,要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能找到并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教学模式,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做到进一步的改进,教育教学模式要能真正适应本学校本专业学生,和社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能够真正得到检验,在实践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地对课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到活学活用,不断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转化能力[17]。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结构,通过对毕业生调研所显示的具体数据和社会市场需求导向修订教材,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学生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使学生所具有的能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使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适应社会需要[18]。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寒暑假时到相关工作岗位进行本专业实习,或者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见习活动,建立学校内部就业信息交流平台[19]。要建立健全以学校为主导,以学院为主体的学科联盟就业工作机制,从制度层面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20]。建设高水平的电子商务实验室,学校教学要能体现出理论和实践之间充分结合。理论不应该是空洞的,要能真实地加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实操能力。实验室能提供更好的平台,将产品实物以及操作流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实验层面。

5.4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学校和社会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在校内创业园区真实运作电子商务企业模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及相关工作岗位流程和职责,充分了解和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创业,可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校企合作能够将高校和企业中的优质资源进行结合,充分做到“产学结合”。在高校中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加强“校企合作”,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导。将校内外一切资源充分利用,使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加深。在理论教学之外,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和创业孵化园区的建设,为学生增加实训机会,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除在校企合作中开展的实践活动外,校企之间可以进行研究和探索出学生在实践项目中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学生在哪一环节或者哪些能力上还有欠缺,共同探讨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设置的目标,有针对地和更加实用地进行教学内容,去掉教学中空泛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高校学生就业能力[21]。

5.5把握就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关系

大学生在注重就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该注意综合素养的培养,不能一味地注重就业能力,忽视综合素养。综合素养是就业的基础,要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掌握好一个尺度。

作者:李向阳 唐光海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5]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6]朱艳艳,蓬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0).

[8]张琛麟,崔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科技教育,2015(21).

[12]杨旭华.“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2).

[13]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毕业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J].高教探索,2007(6).

[14]刘奎颖,郄丽娜,黄春萍.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及其与就业满意度关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12).

[15]薛荣生,眭国荣,徐源.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9).

[16]孟娟娜.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5(04).

[17]阮灵杰,费江波.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调查报告[J].创新教育,2015(21).

[18]孟晓红,何伟峰,王秋红.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5(4).

[19]罗小涛.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的缺失与治理[J].中国成人教育,2015(4).

第7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就业 困难 措施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我国经济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际,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科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科学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表现形式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工作。具体到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实际情况,科学、全面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和原因。

高校大规模扩张,使得我国毕业生数量激增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之间互相矛盾。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2003为210万,到了2010年则达到630万。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但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量与高校毕业生数量存在很大差距,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尤其是美国的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十分突出。人力资源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但目前大学毕业生在质量和素质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当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地域性差距拉大,在发达地区以及东南部沿海城市大学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而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及基层却出现求才若渴的现象。“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地方一套房”的就业心态,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向发达地区及东南部沿海城市集中,导致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但中西部地区及基层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十分凸显。大学生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现象并存,岗位冷热严重不均。随着我国教育成本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教育回报愿望越来越强烈。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而部分毕业生及家长的就业观念还没转变,对到基层、民营企业和非公企业单位就业心存顾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收入水平与中心城市相比差别较大,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不高与招聘单位职位不匹配问题显著。招聘单位在招聘时较注重大学毕业生个体能力的全方位成熟,不仅是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也要求应聘者表现出一定的应变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自我认知及认知他人能力等等。这就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涉猎更多的知识,培养社会技能,提高自身竞争力。有些高校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设置专业、盲目招生,在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严重脱离市场,导致许多大学生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社会适应性弱,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不高,与用人单位的职位要求有很大差距,最终影响自身就业。

把握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表面原因又要看到深层原因,既要看到主要原因又要看到次要原因。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从表面上看是高校连年扩招带来的直接结果,实际上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现象,其背后有许多复杂的内外部因素。我们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理性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次原因。

世界经济形势与我国经济结构变化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基本原因。2009年特殊的经济形势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持续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使得我国劳动力需求大量缩减,新增劳动力又在急剧上升,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整个就业形势凸显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尚不健全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从目前情况看,毕业生就业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着靠关系择业或性别歧视问题。我国现有的人事制度仍然影响着毕业生就业分配。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各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体制。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只掌握教育政策和毕业生资源,而没有就业政策制定、企业需求管理和社会保障服务等与毕业生就业密切相关的权力;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拥有这些权力,却又对毕业生就业不负主要责任。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需要把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与就业分配制度等紧密结合起来。

高等教育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人才的全面发展,而当前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大多在综合能力上欠缺,专业素质也不过硬。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及课程内容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课程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部分高校存在着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现象。按照高等教育规律要求,高校在招生时应进行必要的人才市场预测,但现实是我国教育体制仍然没有实现市场化,政府对学校控制和限制较大,学校办学自较小,缺乏对专业的调整权,无法根据市场需要去培养人才。

用人单位在选聘大学生毕业生时存在重经验轻知识现象,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很多用人单位和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这就导致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唯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掏粪工还要求本科学历等。

毕业生就业观念不能及时转变和就业期望值过高使得有业不就现象突出。大学生毕业时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等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措施及建议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稳定,要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投入,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政府应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安排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层次结构、专业布局;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培养各级技能型人才;把市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型人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高校层面来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目前许多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认识不到位,造成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不够深、不够广,给将来的求职带来障碍。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要与专业教育结合,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发展现状、专业前景分析等专业教育活动,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竞争能力。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230-01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跟普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正在不断上涨,而我国经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有所缓减,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问题,如果说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对本身工作技能掌握度的要求,那么就业满意度就是大学生是否能因为本身的技能和相关素质能力而获得相应工作岗位的可能性。两者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

对于如何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跟就业满意度,我国学者都在不同的方面做出过探讨,偏重点也是各有不同,在不同的研究文献基础上,还有现实中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环境跟就业情况出发,由对招聘企业的调查来确定我国大学生当前的就业能力维度,并在一定的框架里面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跟就业满意度的关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分析

对于“就业能力”的概念,到现在国内外的学者都没有统一的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就业能力不仅仅是一种对于岗位而言的特定能力,而是一种“为满足雇主和客户不断变化的要求,从而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大学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跟综合素质的吸收而成为能够为社会所需要的,能够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的一种本领。

尽管学者的论点都各有不同,但是也都指出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该具备有灵活性和适应性,是通过对知识的不断学习跟对素质的开发而积累形成,能够实现就业,维持就业,实现自我价值跟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能力。而通过对我国的企业的调查,总结出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维度能概括为几个部分:个人的素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知识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跟自我控制的能力。

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要在大学期间就着手,而改变的出发点要根据现在企业对大学生能力期望值,这样才是有效的改变方式。从上面可以看出企业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期望有六点,而总结的话能够用三点来概括,分别是知识维度、能力维度、素质维度。

二、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分析

相比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满意度的定位相对清晰,有人提出一条公式,认为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可以认为是期望减去实际感受。大学生一般从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有本身的技能掌握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产生期望,而随着在社会中的观察和面试中逐渐深入的了解,则影响到自己对职业的期望,在自己的期望跟实际感受相比较而形成了满意度。

一般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有三个重要的因素:1.毕业生对自己职业的期望;2.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3.毕业生职业期望的比较。因此,改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下手,例如使大学生对于职业的期望有所改变,或者用人单位改善大学生工作的环境和待遇,都会改变就业满意度。

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不高的因素归咎起来有三点原因:1.社会原因,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不断地创新高,而我国的经济结构开始转化为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而能够大量吸纳就业人才的,如第三产业等因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而发展缓慢,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几率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2.学校原因,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学校也不能免于影响,致使专业的设置不尽合理,而且片面追求就业率,在功利化倾向越发严重的情况下,甚至用各种手段逼迫大学生要在毕业前找到工作,这样虽然使得就业率太高,但是就业满意率却因此不断下滑。3.个人原因,毕业生从大学出来之后不能很快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于是在面对工作选择的时候自信不足,盲目就业,导致“跳槽”现象严重,不单给自己也给用人单位带来麻烦,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三、就业能力跟就业满意度之间的关联

在调查中,学者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满意率有以下三点要求:职业发展前景、工资福利、工作的稳定性。而要维持就业满意率就要有相对的就业能力作为支撑,就业满意率的三者表现对于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经调查研究指出,从发展前景来看,个人素质能力,创新能力还有专业知识能力的作用比较突出。从工资福利来看,对个人素质能力,团队协作还有领导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从工作的稳定来看,则个人素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的贡献率较高。

因大学生对于自己工作要求的角度不同,那么对于就业满意度的影响也就有所偏重,只有认识到自己对于就业满意的要求,才能在相应的方面进行加强巩固,毕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互相渗透的。

【参考文献】

[1]顾倩.大学生就业能力维度和培育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10.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

前言:在近几年的国家发展中,由于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录取工作的推进,大学生的数量大量的增长,表面上培养了大量人才,实际上很多人根本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后续的学习也没有按照预期来开展。在就业方面,很多大学生的心态非常不正确,出现了好高骛远的情况;在创业方面,大学生所拥有的能力并不合格,本身又没有良好的思维和渠道,所以创业难度较大。此时,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学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和对策来处理,否则将会导致今后的工作遇到更多的阻碍。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难

    在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业问题首先摆放在众多的大学生眼前。从社会上的整体情况来看,“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不断严重化,即便很多大学生从大三、大二就开始寻找工作,依然无法在毕业时增添较多的竞争力,而后续的挑战将会接踵而来,促使很多大学生无法有效的面对。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的毕业人数在逐年的增加,甚至是成倍的增长。企业在选择大学生时,会从学历、能力、个人心态等多个方面来考核,面对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互相之间能够达成“合作”意象的数量非常少。此时,很多企业直接与技术学校、高职院校、中职院校合作,从最开始就培养自己想要的人才,大学生则成为了忽视的群体[1]。第二,经济形势紧张。我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值得肯定,可是在经济的形势上并不特别放松。现下的社会物价高涨,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来讲,大学生都对薪资具有一定的要求,而企业不可能在最开始就给予较高的薪资,这种供需矛盾,直接促使很多大学生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最终演变为赋闲在家、啃老族等现象。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

    除了就业问题以外,大学生的创业现状也得不到正确的对待。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中,虽然对大学生创业非常的推崇,但是由于各项因素的影响较多,因此大学生的创业并不符合预期,有很多的问题都集中的暴露出来。第一,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足。国家在转变的过程中,希望很多的大学生在创业上更加努力,推动社会发展。但是,在很多的大学院校当中,创业教育要么体现在理论上,要么根本没有任何的体现,而在毕业以后,又对大学生提出了创业的要求,这种矛盾冲突的情况,将会对日后的大学生群体发展,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2]。第二,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较低。从某种程度上来分析,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完全脱离家庭的经济支持,因此即便要进行创业,也需要家庭资助才能完成,这就涉及到了很多的问题,包括家庭观念的冲突、创业项目的选择、个人发展的规划等等。除此之外,一旦创业失败,不仅浪费了时间,还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失,以至于很多大学生宁可选择安稳的工作,也不会去冒风险来创业。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对策

(一)创业教育、就业教育并重

    在现阶段的发展之中,大学生就业创业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点影响因素,在该方面不能出现任何的缺失现象。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需要在教育手段上实施彻底的革新,最重要的在于,必须将创业教育、就业教育并重执行。第一,在创业教育上,应该让大学生对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不是天马行空的现象。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现下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无论是在资质上,还是在能力上,都表现一般,应该从最基础的创业开始执行,而不是总是将一些国内的名人作为案例对比,这很容易让大学生误入歧途[3]。第二,在就业教育上,必须从大一阶段就开始,同时要加强实践方面的教育,不要总是通过“就业指导理论课”来完成,这其中并没有对大学生有所帮助。第三,学校应适当的邀请往届成功毕业生回校,为新晋毕业生提供指导,包括高薪毕业生、创业毕业生等等,他们经过社会的历练与磨合,自身的感受能够与新晋大学生形成共鸣,所以在教育效果上会更加的显著。

(二)加强多元化人才培养

    经过长久的讨论与分析,认为在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解决上,应该对人才的培养保持多元化。以往,每个专业的大学生,其在培养的过程中都是应用传统的方法来实现,并没有太多的顾及到学生自身的想法,以至于整体上的成就非常不理想。日后,必须在多元化人才培养上持续的努力[4]。第一,创业型人才。第二,研究型人才。第三,应用型人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在进入到校园以后,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虽然拥有较高的自由,但也意味着面对更多的无形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师资力量,以至于自身出现了严重的浪费时光现象,而在毕业时,又面临着创业和就业的难题。建议在今后的问题解决中,需要不断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总是放任大学生不管,应该在思想上、技能上、实践上给予较多的指导,同时让其对社会工作充分了解,减少个人的错误想法和主观臆断[5]。新形势下,选拔和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是当务之急。

总结: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展开讨论,从已经得到的成绩来看,很多地方的教育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整体上的工作符合预期,各方面的成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未造成严重的问题。日后,各个院校应该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上开展深入的研究,让大学生对就业和创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多多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地方所给予大学生就业创业必要的帮助,营造相应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蔚娅,盖世洲,郝志功. 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服务体系的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2,21:78-79.

[2]蔡雄彪,文轶. 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的思考[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0:46-4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