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两小儿辩日教案

时间:2023-02-28 15:33:35

导语:在两小儿辩日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两小儿辩日教案

第1篇

星期三的上午,深秋的太阳泛着暖融融的光,校园里的露出灿烂的笑容。那一度不曾张扬的绿叶,秋风拂过,它们便尽情地伸展着自己的身躯,让人顿觉精神倍爽,充满了活力。

我怀着满心的欢愉,带着精心准备的教案及课本走进了课堂,心里充满自信地走上讲台。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颐和园’,”我将课题板书在黑板上,高声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几个字吗?”绝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认识”,并大声读出“颐和园”。正当我要说出“同学们,你们读得很好!”的时候,一位胆大且较调皮的学生说:“老师,我不认识。”“唉,怎么就你一个人不认识呢?难道你没有用心去预习吗?”正当我准备进一步追问这个我认为大胆而又叛逆的学生时,“老师,你的字写错了,我才不认识的”,那位同学站起来,眼睛注视我黑板上的字,眼里那认真及专注而又带着自信的眼神,猛然之间让我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待我用疑惑的眼光望去,再翻开书本认真比对。天啊!我错了,我犯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错误,竟然把“臣”写成了“巨”,随即我在慌乱、羞愧中及时纠正了我的错误,并真诚对那位同学说“同学,谢谢你!谢谢你给我指出了错误,如果不是你的指出,我将把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下去,也许会到永远。”

是啊!一个人有错误不要紧,怕的就是发现了错误而不改正错误。在漫漫的人生长河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记得韩愈说过这样一句话:“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知识的海洋永无止境,每个人只能是不断地追求,不断完善自己。作为教师应当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俗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教师也只有在敞开自己胸襟的环境中,学生也才会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可以说儿童的想象力是多变的,是丰富多彩的,有时甚至会超过大人正常的思维及想象力,一种超乎自然的想象力,会让我们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我们也会在不经意的过程中发现儿童智慧的火花,而学生也只有在这种乐于接受错误意见的环境中,才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思维。学生才敢想,敢问,才不会泯灭智慧。作为圣人的孔子也会在“两小儿辩日”中也不能决也。有这样一则故事:几位专家正在研究在新型的材料上用什么笔来写字,一个小学生说用铅笔,这一提醒则启发了专家们的思维,最后研制出了一种新的产品。所以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我们不但要不断地学习,更重要是多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诚恳地接受别人给我们指出的错误,才会让我们得到进步,得到发展。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要感谢给我们指出错误的人。能为我们真诚指出错误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只有这样的朋友他不想让你再犯错误,希望你能很快清醒地知道自己的错误,并及时作出认真的分析、评判,最后改正。不会让你留下一个永远的错误,不会给你留下一个永恒的人生遗憾。我如是对学生说。

在校园寂静的小路上,回想着这一切,是如此令我感动,感动着有一群真诚、坦然的孩子。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笑容,他们那强烈的求知欲,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我心里默默地问着自己,我将给孩子们什么呢?

第2篇

关键词:解决;制造;角;圆柱体;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090-0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众所周知,学科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性特点。因而,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会相继涌现出诸多矛盾,有些矛盾会使一线教师甚至于教研员都深感困惑。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数学学科特点与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有时会演绎为教师与教材内容处理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笔者想引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历和体会,运用唯物论的观点进行一点剖析,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一、教师要善于解决矛盾

不言而喻,辨证法强调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联系、运动发展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而,上述中的矛盾其实质就表现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矛盾。

1.角的初步认识。一位教师执教《角的初步认识》。上课伊始,教师要求学生在课本插图中寻找角。待其他学生相继找完角后,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回答:“树叶上也有角!”这句话无疑给了正在上课的教师当头一棒,因为在他的教案设计中并未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况且,凭他以往的经验,树叶上没有角,但又不知该从何解释。为了让课能继续下去,他反问学生:“树叶上有角吗?”(带着埋怨的眼神)。当这位学生已经是“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时,本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探究性时,教师却避而不谈。不谈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位教师在此知识点上本身就存在模糊状态。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关于角的区分说法不一。为啥,因为在平时生活中有牛角、羊角之说。如果把这些角应用到数学中,用角的概念来衡定、判断它们时 ,却又不属角的范畴。角字在字典中解释为:①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②形状象角的,如菱角、皂角。③几何学上称自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成的形状。④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⑤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多用于地名。表面看来,又是一种模糊解释。而仔细琢磨,如果用辨证的思维来审视,①②④⑤解释中蕴含着一个像字,也即是说某些东西像角,并不等于是角,只不过为人们平时对像角事物的一种惯用表述而已。试想,如果该教师当时在考虑教学内容科学性、新颖性、先进性的同时,又考虑到学生的思想性之后,先让学生说出理由,再让学生把树叶的边缘用线条描摹出来,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此一来,树叶上有没有角自有定论了。

2.圆柱体的初步认识。两年前,笔者在上《圆柱体的初步认识》时,有学生认为属于圆柱,并且理由相当充分:“如果有一根管子,由近向远看,管子越长,后面部分看起来就很小。”我与学生争执不下,没办法的办法只有强加。可事后发现,原来的做法是多么的武断和无知。因为,列宁曾经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想知感觉的。因此,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制约,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不总是和教师的讲解完全一致,师生双方在教材内容的理解上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受美术学科的影响,要想转化为间接经验并非易事。当初如果能用“本质深藏在事物内部,要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则是表面的,外露的,能为我们的感觉直接感知”这种哲学思想来抽象概括圆柱的基本特征――上下有两个同等的圆,学生肯定就不会那么“固执”了。

3.比。比在生活中和书本上的表现迥然不同。比如在比赛中经常会出现1:0这类现象,而在书本上却被完全否定。这也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存在着脱节的矛盾假象。“重新确立直接经验的价值,建构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在字典一词中有如下解释①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②比的基本性质是相际的关系。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教师学习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个性特征,乃是他们对学生指挥发展个人承担的义务达到的何种程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教师是否施展了必要的努力。为此,仔细分析,前种解释比赛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当双方对比关系讲,也可当数是多少差别讲。而后种解释应是两个数相比较,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即比的后项不能为零。因此,两者不能同意而论。

二、教师要善于制造矛盾

第3篇

课堂上:从“要我学”到“我爱学”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触动教师,没有让教师自觉自愿地参与进来,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教师带着“我要干”的心态,才能真正做到专业的自主发展。就拿我们现在所运用的“三勤四环节教学法”为例。刚开始的时候它并不被老师们认可,提到这种方法大家甚至很讨厌。老师们不按这四个环节上课,不能认同每天提着电脑来上班的做法,主要是觉得开开关关、安装起来比较麻烦。但实践与时间一致证明,“三勤四环节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真正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价值。

上一届的学生真是没有“福气”。那时老师们运用“三勤四环节教学法”还不够熟练,班里也没有安装电子白板,上一节课还得专门到多媒体教室,有时会有好几个老师争一个教室。我记得有一次给学生讲《假如》一课,课前想让学生对马良这个人物形象有所了解,于是专门上网找到《神笔马良》这个动画片,但不巧多媒体教室被“占领”,我只能在班里给学生动嘴讲讲。讲到马良画什么都能变成活的、讲到给财主画金山这些很精彩的环节时,学生竟然面无表情,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听不明白。现在我们每个班都安装上了电子白板,当多媒体展示马良画什么都能变成活的时,学生感受到了马良画笔的神奇,甚至期待自己也有一只这样的神笔;看到船翻了,财主被淹死的时候,学生就热烈鼓掌……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技术强于语言表达,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还有一次我给上届的学生讲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有学生提出问题:“太阳到底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我让学生回家查资料解决。第二天,我反馈这个问题的答案足足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效率太低。现在再讲这篇课文,当场就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

像这样的例子在语文课堂中经常可见,学生确实比以前学得专心、主动了,老师的教学任务也能保证堂堂清、天天清,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生命课堂。

听课中:从“要我听”到“我要听”

听课是学校教师相互学习的一种教研形式,授课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件制作、过渡、评价常常是教师们借鉴学习的有效方式。可时间一长,次数一多,我们就有些懈怠,将听课视为完成任务。尤其是当举行“空讲”或是“说课”比赛时,总是带着“完成听课任务”的想法硬着头皮去听。

每位“空讲”或是“说课”的老师拿个稿子,单靠一张嘴吧嗒吧嗒地说上十几分钟,听着听着真想打瞌睡。可现在不一样了,老师们现在说课一个个就像播音员一样,将所有要说的内容做成课件,与白板有机融合在一起,效果非常好,总能带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

就以《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这节说课为例谈谈我的感受吧!听王老师的这节课,没有负担,只有享受,不像说课,就像演讲。他让小火车带我们走进快乐之旅,用课件出示“教材所处的地位、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设计层次清晰、一目了然;教学的重点是――让我们体会燕子、蜜蜂、青蛙会用劳动创造快乐;教学难点是――波斯猫怎样才能找到快乐?最后在《劳动最光荣》的歌曲中结束本课,让学生懂得“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快乐”的道理。

还有韩老师的《孔子学琴》、纪老师的《范仲淹的故事》、姬老师的《奇异的植物世界》等都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真希望能多听几次这样的课。

评课时:从“要我说”到“我要说”

听课之后就该评课了。过去评课大家都不愿意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最主要的是因为教师手中没教材,稍不留心就不知道讲到哪儿了。现在不用再担心这个问题了。讲课的老师早就有所准备,把要讲的课文、重点语句做成课件,利用白板可圈、可画、可写;有的字不理解意思、不知道怎么读,打开字典功能一查,比当场查字典都快。如今,实物投影仪可以展示大家的学习成果,再加上老师采用“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思路清晰,因此,大家都争着评课,而且分析都很到位。老师们在评课中深入思考、交流,在这样的互相启迪中深思、顿悟和成长。

反思:从“要我问”到“我要问”

上课是为了实践自己的理想,听课、评课也只是相互交流想法、借鉴学习优秀经验和观点的一个途径,教师真正的成长来源于发现并能够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惑。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经常主动反思。以前我们也曾反思自己教学的得失,但无论是写在教案本上还是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总渴望能有专家或同行对自己的反思做出评价,但这个途径一直没找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