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县志培训总结

时间:2023-02-28 15:33:37

导语:在县志培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县志培训总结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全面真实地记载我县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成就和经验,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治、教化、存史”功能,为我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目标任务和内容要求

(一)目标任务

为充分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历程,体现我县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人文资源和交通便捷等特色优势,本次修志的主要目标任务为:1、续修庐江县志,由县政府组织编修出版。2、编修“一镇一矿一山一校”志和交通志等,“一镇”即汤池镇志,“一矿’’即庐江矿业志,“一山”即冶父山志,“一校”即庐江中学志,以及庐江交通志等,分别由汤池镇、国土资源局、民族宗教局、庐江中学、交通局等单位牵头组织编纂出版。有条件的部门和乡、镇、村及企事业单位也应开展各类志书的纂修。力争到20*年底全部完成庐江县志续修出版、“一镇一矿一山一校”志和交通志等志书的纂修出版工作。

(二)内容要求

庐江县志续修的上限为19*年,下限为20*年,具体内容大体由下述五部分组成:1、承前简述;2、续志正文,即志书主体;3、专题记述;4、补遗和考订,对上届志书的补充和订正;5、附录和索引。县志续修字数约80—100万字。

“一镇一矿一山一校”志和交通志等为新修的专业志,上限不限,下限截止20*年。具体内容大体由下述三部分组成:1、卷首,简述历史渊源,阐发事物端倪;2、类目,即志书正文;3、附录和索引。各专业志字数控制在30万字以内。

无论是县志续修,还是“一镇一矿一山一校”志和交通志等都要做到观点正确、体例科学、结构合理、内容真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相统一。

三、方法步骤

整个修志工作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年上半年,为成立组织、宣传发动、任务分解阶段。

(一)建立健全组织,成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采取聘用和抽调相结合的办法,充实县地方志办公室修志工作人员。

(二)制定修志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修志工作动员大会,开展修志人员培训工作。

(三)拟定续志篇目大纲,按照篇目大纲内容将续修任务分解到各有关供稿部门和单位,落实目标任务责任制。

(四)承担“一镇一矿一山一校”志和交通志等纂修的部门和单位成立编纂领导组织,确定编纂人选,着手做好各自志书的篇目大纲拟定、资料搜集工作。

第二阶段,20*年下半年一20*年上半年,为编纂阶段。

(一)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县志续修的承编内容要求撰写初稿,初稿完成后,经班子集体审定,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于20*年*月底之前报县地方志办公室。

(二)承担“一镇一矿一山一校”志和交通志等纂修的部门和单位为县志续修编写资料和文稿的同时,要组织各自志书的编纂。

第三阶段,20*年下半年一20*年上半年,为总纂合成阶段。

(一)县地方志办公室根据各单位供稿内容组织县志总纂合成。

(二)“一镇一矿一山一校”志和交通志等志书实行总纂合成。

第四阶段,20*年下半年,为评议、审定、印刷出版发行阶段。

(一)开展县志评议,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审稿,报市地方志办公室审查、验收、定稿,并编制索引。

(二)“一镇一矿一山一校”志和交通志等志书,实行评议审稿,由县地方志办公室审查、验收、定稿,并编制索引。

(三)县志和“一镇一矿一山一校”志及交通志等志书,经县政府批准后,按(安徽省第二届三级志书印刷设计方案)交付印刷出版,分书版、光盘版和网络版。

(四)召开新闻会,举行志书首发式,广泛开展志书发行工作和读志用志工作。

四、保障措施

编纂志书,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多层次的一项艰巨的社会主义文化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坚持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编委会组织实施”的修志体系,做到“五到位”,即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全县修志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县地方志办公室要做好修志规划、指导、协调、总纂以及出版、发行等工作。志书严格实行主编负责制。县政府办公室要加强修志工作的督查,定期通报修志进度。凡工作不力,敷衍塞责,内容失实,供稿质量差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各乡镇要明确专人负责,县直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成立志书纂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修志编辑室,由主要负责人挂帅,分管负责人具体抓落实,抽调或聘请熟悉业务的人员,实行承编责任制,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县志续修资料和文稿工作,以及各专业志的纂修工作。

第2篇

一、学而不厌,在学习中提水平

(一)、学习理论政策,加强党性修养

结合全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同志5月12日在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展宝卫同志在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一系列中央及地方政策、文件,以及**县志等一部分反映地方情况的书籍。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增强了我对中央及地方政策的认识和了解,找准了开展具体工作的依据,提高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也对党的事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加强了党性修养。

(二)、在工作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根据展书记提出“尊重企业家,鼓励创业者”的精神,团县委开展了“企业家牵手创业青年”活动。为顺利完成这一任务,在认真筛选了三名创业青年后,我积极组织、多方联系争取得到企业老板的支持。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也遇到了有些人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但最终我成功的为***等有志创业的青年和东升机械的***等企业家搭建起了联系的平台。在这次活动中,我多次和这些创业青年们一起研究小额贷款政策,帮助他们出谋划策。类似活动的开展既让青年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让我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为青年服务的业务水平。

二、躬行不倦,在工作中增才干

(一)、细心、耐心、责任心做好党政办工作

党政办的工作虽然有章可循,但是情况多问题也多。要提高工作水平需要办公室人员付出极大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在党政办我主要负责网站管理、史志、材料打印签批及发文登记工作,同时做好党政办的日常工作。

1、网站管理

网站管理是我最近刚刚接手的一项工作。由于网站长期没人维护,信息还是07年的,更新难度大、任务重。接到这一任务以后,我努力学习摸索网站管理技术,多次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学习。办公室人员多,电脑不够用,很多时候我都是白天收集整理材料然后利用晚上的时间上传信息。

2、史志工作

史志工作虽然不用天天做、时时做,但是史志工作的每一份材料都需要字斟句酌才能完成。5月份,县史志办公室在编纂**县志的过程中需要一份03年至07年的**镇社会、经济、文化情况汇报。为完成这一任务,我先后多次到经贸办、统计站、财政所等部门核对数据,为做到材料全面详实的反应**情况,我先后几易其稿,终于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3、材料打印签批工作

为严格财政支出制度,建设节约型机关,09年以来,**镇改革材料打印制度。每一份材料打印都需要签批后方可打印。这份工作任务量大,时间要求严格,每天要打印的材料都有几十份。遇到紧急任务就要和加其他部门一起加班。但是,我从未因为加班而产生抵触情绪,对于每一位来党政办办理打印批条的人员都做到热情接待。

4、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

党政办作为窗口部门,承担着上传下达、接待来访、盖章等许多事务性的工作。在这些具体工作中我和党政办的同志一起,坚持高标准做事,低格调做人的原则,确保做好每一件小事;确保工作职能不在我的手中削弱;确保每一位来办事的人不在我的接待中受冷落。

(二)、变“独角戏”为“大联欢”做好团委工作

共青团在乡镇的工作面临着社会角色相对模糊,“弹性责任”没有边界,履行责任缺乏抓手的困境。接手团委工作以后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和许多乡镇一样**镇团委也面临着开展工作只有团委书记一人唱独角戏的尴尬状况。为打破这一尴尬,我主动和妇联、教办、劳保站、等部门联系,共同开展工作。

1、破解返乡农民工就业难题

09年以来结合团县委“企业家牵手创业青年”活动的开展,我和劳保站、经贸办等部门工作人员一起致力于破解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难题,通过多方努力共争取小额贷款30多万元,扶持***等农民工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帮助***等人在济南消防支队、山东**电源等企事业单位找到了工作。

2、加强团员青年思想教育工作

09年上半年为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我主动和学校联系,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了“我与小树共成长”、“争做文明志愿者”“感恩父亲节”等一系列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教育意义强的活动,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引起了较强反响,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3、健全团的组织建设并做好新团员的发展工作

为打破农村团组织名存实亡的现状,充分发挥到村任职大学生的力量,根据团县委的要求下,**镇任命15名大学生村官为村团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五月份,认真组织三中、二十二中进行了推优入团工作,共发展符合入团标准的团员95名。对新入团的团员青年进行了培训,组织他们进行了入团宣誓仪式。

(三)、其他工作

第3篇

一、建立队伍,明确职责。为确保文物普查工作在我县扎实有效地顺利开展,我县成立了以文化局局长为主任,原县衙博物馆老馆长同志和文化局主任科员同志为副主任的内乡县文物普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文物办,负责协调指导全县普查工作。抽调县衙博物馆、文化馆有关业务骨干组成普查队伍,并对这些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考勤。专门腾出两间办公室,安装了空调、电话,配备了办公设备。建立建全县、乡、村、组文物普查网络,各乡镇都已建立了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每个村、组也都确定了一名副职做为这次文物普查的骨干或联络员,使普查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同时,我们今年争取到县财政普查经费3万元,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加强培训,夯实基础。利用县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我们按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标准、要求,对全县各乡镇文物普查专干、文化中心主任进行培训。其次,为了便于各乡镇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把有关文物普查的文件、要求、标准、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和现已掌握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分别下发到各乡镇。同时,我们还组织有关人员对各乡镇的文物普查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

三、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由于我县的文物工作当前正处于青黄不接和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把这次文物普查工作做为我们培养人才,锻炼队伍的首要目标。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每个同志负责2-3个乡镇的普查工作,负责所分管乡镇的复查认定和新发现文物的所有文字资料,并且要求每个同志增强责任意识,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来完成。目前,全县16个乡镇的普查工作任务已全部分解到每个同志。

四、核实认定原有已知的文物点和在普查中新发现的文物点相结合。我们这次文物普查工作距上次已有20多年,这20多年正是我县经济建设大发展时期,原有的文物保护单位生存环境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我们借此普查机会,对原有的保护单位逐个进行核查认定,对新发现的文物点,要求每个同志积极搜集有关资料,一是查档案、查县志、查乡志,二是深入乡村,走访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村长和名家后代,三是寻访保存下来的石碑上,从石碑上去寻找实物证据。

第4篇

一、学习方面

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大精神,学习省州档案局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努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按照县委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要求,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依照各项工作步骤,全体干部职工撰写心得体会、自我剖析、撰写个人总结,扎扎实实地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档案发展方向,树立科学发展做好档案服务工作。不断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学习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论知识,使科学发展理论指导档案工作,为实践服务。

二、工作开展

(一)、档案工作“六项工程”建设。全年共计划达标37个单位,到目前为止已有15个单位已予以验收,已通过验收的单位有:电力公司(由州县一同验收)、县政协、卫生局、交通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环保局、农业局、发展计划局、文化局、旅游局、扶贫办、党史县志办、县委宣传部、金华镇人民政府档案室达到三星级标准,地方税务局档案室达到了四星级标准。另外一些单位档案室将在年底或下一年年初达标。

(二)、档案抢救保护。我局加大古老档案和破损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积极向省、州反映××档案待修复抢救现状、申请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积极购置档案抢救设备。今年申请到档案抢救经费5万元,共抢救濒危档案586卷,购置了打印机2台、扫描仪1台、笔记本电脑7台、数码相机1台,u盘5块等档案抢救设备,对科学有效保护馆藏档案的历史面貌和长久性,加强面上档案达标业务指导,创造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三)、档案提供利用。全年共接待查档人员679多人次,查阅案卷1200多卷(册)。其中土地祥查方面的档案利用占一半左右,有效地配合了国土资源部门的工作;婚姻档案、落实政策、工作查考、编史修志、也占近一半,查出米子坪电站档案资料及豆腐社档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应。有效地服务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部门工作。工作中,做到热情服务、细心周到、让来访来查人员不管查到与否,都能够感受到温暖,改变了机关单位脸难看的局面,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四)编制了××县档案馆建设规划。及时按照省州要求,编制了14套申报规划,争取把档案馆建设立入中央扩大内需对西部档案馆建设的补助政策。

(五)、林改档案的业务指导和检查验收。由于“林改”工作政策性强、时间长、变化大、战线长、档案多,“林改”办抽调我局局长、副局长及两个业务人员多次参加全县“林改”档案的业务跟踪指导和执法检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使“林改”档案在工作中能村村按要求及时归档、规范归档。按州“林改”检查组本文来源:文秘站提出的几项整改要求,逐条完成整改,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六)、平安创建。平安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我局一直重视平安创建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制定 档案馆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职责明确,自平安创建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违法案件,全体干部职工及家属遵纪守法,无黄、赌、毒行为,无迷信、无上访,良好的环境为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安定的工作条件,更是为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七)、做好档案保密。我局按县保密局、保密委的文件要求,成立了××县档案事业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县档案局计算机安全使用及保密管理规定等九项规定》,并印发到各科室和人员。做到人手一份,让计算机保密及安全管理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同时在计算机和u盘上标明使用者、或非,提醒干部职工严格管理资料。

(八)、信息公开和四项制度建设。档案馆是服务机构,被政府认定为信息公开的重点单位。我局自政府要求开展“四项制度”建设以来,引起重视,成立了××县档案事业局四项制度领导小组、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明确信息公开责任人、联系人、实行a\b角交换负责机制。区分信息和非,及时把各种信息在网上公开,方便群众了解档案信息,保证工作的透明度,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九)、加强电子信息化建设。有两台计算机安装了南天档案管理软件。录入了电子目录一万多条(其中馆藏目录有1200条),电子文档上千份,根据达标硬性要求向达标单位接收电子目录6万多条,部分已刻录成光盘,在档案信息化、电子化建设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十)、服务县委政府中心工作。一是积极帮助扶贫挂钩村庆华村上党课两次,下乡慰问、帮扶两次,为挂勾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献计献策。同时,下派一名工作队员参加新农村建设,积极支持其在金坪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三、20__年的工作思路:

(一)、继续加大档案馆建设的资金争取力度,千方百计推动档案馆的启动工作;

(二)、继续加强受损和不规范档案的抢救和重新整理工作,提高技术保护手段,增加档案的科学抢救含量。

(三)、进一步加大档案星级达标工作和档案业务培训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以促进全县档案《新归则》和国家档案局8号令的有效贯彻。

(四)、推动南天电子档案管理软件在全县各机关的推行。

第5篇

一、更新观念,增强老年教育的活力

服务于时代,三是树立“时代教育”观念。立足于时代。以时代的发展为导向,不断拓宽老年教育的新领域,增添老年教育的新内容,开拓老年教育的新思路,把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特征的新型老年人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标,使老年教育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了旧的招生制度,把校门向全社会老年人敞开,并在龙马、双套、大兴等村设立了三个分校,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老年人的求学愿望,使老年教育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镇、村二级网络结构,增强了老年教育队伍的活力。

旧的办学模式已暴露出许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生源问题,由于我过去抱着“老年学校,老年大学是为离退休老干部服务”观念,人为地使学校与社会隔离,致使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徘徊于校门之外,造成了重复招生,生源枯竭的危机,由于退离休干部人数有限,两届学员的结业导致重复教学内容,年年老一套,失去了吸引力,严竣的现实使我认识到要求得老年教育的生存发展,必须从更新观念入手,勇于打破禁锢我办学思想、阻碍我办学步子的条条框框,选准老年教育的立足点,准确把握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树立起新的教育观。

打破只面向离退休干部办学的旧体制,一是树立“大教育”观点。把整个社会老年人纳入老年教育的视野。发展壮大老年教育队伍,把老年大学办成社会老年人的家”使老年教育由“无源之水”转入“源远流长”新境地。

把提高老年人自身素质,二是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立足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三高”特点。增强自我服务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把老年教育真正办成适应老年人特点和需求的特色教育。

二、求实创新,增强老年教育的吸引力。

一是围绕“学用结合”,突出老年教育的实践性。老年人在生理变化上共同特征是记忆力、视力、听力等相对较差,在接受新事物上的突出特点是重经验、实用而轻理性,加之他们接受老年教育又具有“短时性”,而不适宜于从事高深持久的脑力劳动,难以接受注入式的理论教育,这就决定了我校老年教育必须突出实践性。首先,在学科内容方面我们注重贴近并直接服务于老年人的生活。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注重讲授与示范、课本与现实、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真正使学员学有所得。特别是近几年来,为突出实践性办学,我们把专业实践课作为教学的重头戏,同时,我们还大胆改革完善教育内容,赋予教育内容以更加鲜明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我们根据老年人生活实际和需要,先后开设了种植养殖、家电维修及保养使用,老年养生保健、烹饪、“老年人社会问题和政策”、“识别假币与假冒伪劣产品”、“老年人购物消费指南”等学科,由于内容贴近老年人生活,注重培养和提高老年人生活技能,增强自我服务能力,有很强的实用性、指导性、现实性,因此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欢迎。

二是围绕“学乐结合”,突出老年教育的娱乐性。我们围绕“寓教于乐”做文章,努力为老同志改善和优化学习软环境。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了文体课,内容涉及歌舞、游艺、卫生保健、书画等,并将专业课、理论课同文体课穿插安排,同时适当缩短理论学习时间,相对延长文体课时间,使学员学习生活有声有色、有张有驰、劳逸结合,有效地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次,在教学形式上,突出故事性、趣味性,如经常搞答辩、评比、研讨等,使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情趣和生机,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感染力。

三是围绕“学为结合”,突出老年教育的服务性。老年人参加学习的动机,已从求知、求乐、求健开始向奉献、实现人生价值方面转变。“学以致用,以学促为”已成为广大老年人参加学习的追求目标。实践证明,广大老年学员通过学习,所发挥作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为地方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三、学有所为,老年教育硕果累累。

但与全市兄弟乡镇相比,镇创办老年大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工作中,将以先进为榜样,扬长避短,真抓实干,努力把全镇老年大学的创办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黄圩镇的三个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贡献。

拓宽了思路,老年大学的学员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更新了观念,增长了知识和技能,增强“老有所为”本领。为家乡的三个文明建设尽心尽责作贡献。现在校的180多名学员中,有80%成为乡、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骨干。仇堆村学员于九年,带头学习多种经营知识,全村带头发展苗木,栽植果树,年均获利3000多元,自己富有了没有忘记身边的群众,95年以来,每年为周围的特困户免费提供苗木,带动下,全村有近40%贫困户先后走上了致富路,本人也先后五次受镇党委、政府的表彰;今年73岁的离休干部王加其充分发挥自己以前当干部的优势,把在老年大学里学到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民事调解等知识结合农村工作现状,1996年请人编写小剧本,和本村的几位文艺爱好者组成响水县第一支老年业余文艺宣传队,采用跑“旱船”快板书、表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顾年老体弱,带队走村串庄,宣传计划生育,破除封建迷信、反对赌博等。几年来,为乡亲们田头送戏100多场,近几年他组织的文艺宣传队还被邀请到涟水、灌南等县的部分乡镇演出,深受群众的喜爱;学员杨章元同志1997年自费去外地为纪圩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筹资4万多元;1999年,离休干部穆飞见大拐小学校舍破漏,主动捐出300元,修建校舍;黄圩居委会老年学员吴安江、高庄村学员陈东初、大兴村学员崔如林等老同志连续多年担任当地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发挥了余热。1995年以来,围绕学为结合,组织了十几名离休老干部、老退休教师、老党员,搜集整理黄圩籍烈士事迹材料,撰写革命历史回忆录,总结挖掘老年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还组织学员成立了宣讲团”关心下一代协会”老年文艺队”等组织,组织他围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党的方针政策,深入田间村头、学校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治宣传教育和慰问活动,发挥政治优势,巩固和扩大了老年教育成果,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做好新形势下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近年来,我们黄圩镇关工委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广大老同志紧紧围绕市、县关工工作中心,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科技教育,通过发动“五老搞三帮”、举办农村青年科技政治学校、大力开展扶贫助学、办好家长学校等工作,千方百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为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领导,积极创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环境。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委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近年来,我们黄圩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工程常抓不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党委工作议事日程,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会办关心下一代工作,全面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同时,党委明确一名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兼任镇关工委主任,明确村(居)关工委组织由村(居)党支部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统筹协调组织开展村级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了保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将关工委工作坚持“三纳入”、“四统一”,即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规划,纳入年终考核评比内容;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表彰,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计划、有目的定期开展关工组织骨干培训,提高其道德修养、业务素质,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充分调动和保护基层老同志的积极性,保证基层关工委工作的高效运转,我们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关心老同志,帮助老同志解决实际困难,对工作中遇到的老同志难以解决的问题,镇党委主动协调,为老同志排忧解难,特别是对镇、村(居)关工委主持日常工作的专职副主任的补贴问题,镇党委领导亲自过问,保证了关工委工作人员的报酬落实到位,从而提高了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

二、健全组织,不断壮大和优化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

从老同志实际出发,其次。做好组织工作。根据老同志的特长,分别组织老同志成立了中小学校外教育辅导队伍,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义宣讲团、法制教育报告团、转化失足青少年帮教队等,定期开展教育活动。

镇认真挖掘全镇关爱资源,动员、组织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做好关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不断充实和优化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加入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行列。按照省关工委“建设开放型关工委”要求和市、县各级关工工作要求,首先把有条件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尽可能多地动员出来。首先对全镇“五老”分布状况进行排查,特别是老科技、老政法、老教师,哪些人可以“出山”向党委分管领导作汇报,请他出面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大造老同志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光荣的社会舆论,普遍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学习“三顾茅庐”精神,登门诚请老同志“出山”同时,还以镇党委名义向“出山”老同志颁发聘书,从而增强了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至目前为止,己吸纳63名老同志投入到关工队伍中,从而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关心下一代骨干队伍。冯光红,1917年出生,就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从事教育工作,位具有近60年党龄的离休老干部,教育下一代的活教材,1995年镇关工委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为了请冯老“出山”镇党委分管副书记亲自出马,做冯老特别是其家人的思想工作,当时年近八旬的冯老住在响水县城的儿子家里颐养天年,让他参加宣传团,全镇各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虽然冯老同意“出山”但其儿子怎么说也不同意,这也难怪其家人,都己年近80老人了当然舍不得让老人再去操这份心,受这份罪,后来我又请与冯老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上门做其儿女工作,诚心感动下,冯老终于“出山”近十年来,冯老亲自编写宣讲稿,参加宣讲活动,至今累计宣讲近百场。

三、强化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

1、筹建教育基地,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

我们黄圩镇作为革命老区,曾经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都是教育青少年的生动教材,为了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用身边的革命烈士事迹教育下一代,1995年,我们组织老同志在全镇范围内宣传建碑立传育后人的重要意义,得到了全镇广大干群的热烈响应。为了核实烈士身份,补充分征集史料,我们组织老同志一边到县党史办、县志办、民政局查找历史资料,一边到全镇24个村140多个村民小组,走村串户,召开老党员、老干部、老复员军人、老农民座谈会,挖掘老人头脑中的历史记忆,寻找线索和证据。为了核实王习纯、郑友艮等烈士材料,关工委副主任杨金台先后6次去淮安、5次去连云港,走访近千位老人,召开近百次座谈会,辗转近万里,南京、上海、山东、河北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96年腊月,在调查核实湾圩村烈士刘政权事迹材料时,杨金台冒着零下十多度的严寒在射阳县几个镇村调查近1个月,白天挨家挨户找老人了解情况,晚上在灯下整理材料,由于疲劳和寒冷,杨金台的胃病复发,虽然疼起来是满头大汗,可他一刻都没有停止调查工作。通过几年的调查取证核实整理,最终确认黄圩镇共有烈士83名,在原来县志记载的59名基础上增加了24名,并对每位烈士都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档案材料,为开展对青少年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为了筹集建碑资金,镇关工委在向县民政部门和县关工委积极争取的同时,还组织老同志积极宣传动员全镇广大干群和师生为建碑伸出援助之手,在老同志的倡议下,全镇党员干部带头捐款,广大群众、师生员工纷纷解囊,在很短的时间内,镇关工委先后收到捐款6万多元,全镇先后建立了24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和1座“日军侵占黄圩罪证碑”。

建好教育基地是基础,用好教育基地才是真正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基的作用,用烈士事迹更好地教育下一代,每逢重大节日,镇、村(居)关工委老同志都要组织青少年到附近教育基地祭扫活动,各村青少年入党、入团、入队的宣誓仪式,也在教育基地举行,几年来,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己达5万多人次。为了使革命传统教育真正行之有效地开展,并深入到每个青少年的心中,1997年,镇关工委组建了一支由退休教师杨章元、陈东初等13位有一定知名度、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组成的老年巡回报告团,明确内容、制定计划,按计划到学校讲课,每周一次,不管风霜雨雪,还是严寒酷暑,报告团从未间断。去年4月7日,大风裹着黄砂,刮得人眼都睁不开,报告团的同志们仍然骑着自行车去离镇10多里的双烈小学作报告,6月下旬,老同志们冒着36摄氏度的高温到湾圩、云彩、均平、龙马等小学作报告,离休老教师陈东初,身患多种癌症,靠药物维持生命,可他一场报告都没有缺过,他说,属于我的时间己经不多,再不抓紧时间多作几场报告,一倒下去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报告团所到之处,深受师生的好评。

2、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观念。

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镇关工委积极配合学校、综治办,建立完善中小学法制学校3所,由3名优秀干警任法制副校长,由24名离退休老干部任校外辅导员,我们每学期定期组织法制报告团深入学校作法制报告,采用以案说法,剖析犯罪原因,引导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深受师生及家长的欢迎。近年来,年均向中小学生宣讲达10场,中小学生受教育率达100%,今年春学期,我们还组织2500多名中小学生举行联名向网吧告别签字仪式。为配合“建设平安黄圩,创建最安全地区”活动,我们组织老同志深入各中小学、各村(居)广泛宣传创建最安全地区的意义,组织开展“建设平安黄圩,从我做好”万人签名活动。

四、增强服务观念,坚持为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

近年来,我们黄圩镇关工委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

培训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心教育好下一代。一项系统工程,关工工作任重而道远,黄圩镇关工委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并不满足,今年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努力做到思想上贴近时代,工作上贴近中心,服务上贴近青少年实际,狠抓重点,力创特色,勇争一流,努力把我镇关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6篇

本次活动由北京科技大学校团委组织策划,拟组建18支调研实践团队,奔赴京杭大运河沿岸18个城市,开展运河历史文化、运河保护等方面的调研和宣传活动,沿河发起“保护运河,支持申遗”万人签名活动,呼吁共同保护运河。实践归来,通过作品展示、征文、论坛、撰写调研总结、汇编传说故事等方式,扩大京杭大运河在学生中的影响,携手推进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二、项目背景

京杭大运河有着千年的历史,千里的长度,集航运、灌溉、防洪工程于一体,是古代中国南北方向的内陆水上交通大动脉,工程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京杭大运河,全长2400多公里,连通了钱塘江等5大水系,河流经北京等18个市区、6省市。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线路最长的人工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所经地区地形复杂,存在洪水侵泛、水源缺乏、泥沙处理等技术问题。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工程治理规划中,融入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历代统治者把它视为“建国之本”,百计经营,其采取的洪水宣泄、节制水量、平衡水位等技术措施技艺精湛。

但遗憾的是,这么一个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在今天获得的认知和重视严重不足,已到了缺水“断奶”、污染与破坏加剧、再不加以保护就有可能消逝的危机关头。20xx年底,城市规划建筑专家郑孝燮、文物古建筑保护专家罗哲文、建筑工艺美术专家朱炳仁3人联名写信给大运河流经的18个市区的市长,呼吁联合申遗;20xx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58名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议案,使大运河再次成为全国注目的焦点。

20xx年5月12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活动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考察团将对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城市进行调查研究,考察活动行程近两千公里,是大运河历规模较大的一次全程考察。

三、项目意义

北科大学子走近运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通过与运河的零距离接触,紧跟“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以大学生的视角,采用调查、宣传等方式,利用影像、图文、签字、报道、网络等形式,与当地政府、高校、媒体合作,认识运河、宣传运河、保护运河、亲身感受运河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深入了解运河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而引起全社会对京杭大运河的关注和重视,唤起沿河人民保护运河的意识。

四、调研地点

沿河十八个城市:北京、通州(区)、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城市他们分布在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省。

五、项目内容

1.调研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文化

1)寻找与京杭大运河相关的历史文物遗址,如石碑、老建筑等,了解历史;

2)查阅县志、水利志、地名志和地方文化等相关资料,今昔对比;

3)了解运河沿线的风土人情等;

4)采访了解运河有关的地方曲艺、舞蹈、戏剧、文学、民间艺术、民间传说、民俗等非物质遗产。

2.调查京杭大运河的经济效益

1) 大运河航运情况、发挥的功能、如何体现其价值;

2) 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的来源及月用水量,各地是否有抢水,霸水、造水库等现象;

3) 大运河两岸的房地产业的发展,有无破坏运河两岸建筑风貌。

3.调研京杭大运河周围环境的现状

1) 大运河周围的植被情况;

2) 大运河里水产品饲养情况;

3) 大运河周围村庄,运河本体调查河道、堤堰、桥、闸、河道周边的情况和保护现状;

4) 运河两岸的建筑、城市景观设计,是否破坏运河景观;

5) 运河上有哪些水利设施;

4.了解当地政府对京杭大运河的保护政策

1)沿途通过对运河的考察、分析等,得出结论;对某一城市运河有无断流、河水浑浊度、垃圾等污染物倾倒入河的情况、排污口、水坝的数量等方面进行记录;

2)沿河取大运河水样;

3)当地政府所表现出的积极性:法规的制定,保护京杭大运河所采取的措施等;

4)运河航运的管理措施;

5)采访当地官员,了解管理运河的相关政策。

5.宣传保护京杭大运河重要性

1)针对沿岸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爱护运河,支持申遗”宣讲活动;

2)开展“爱护运河,支持申遗” 万人签名活动;

3)联系当地媒体、大学共同开展保护运河的宣传活动,为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创造浓厚的气氛。

六、开展形式

主要通过实地调研、沿途访谈、政府座谈、宣讲、签名等形式,与当地政府、运河管理等相关部门、高校、媒体合作开展“爱护运河,支持申遗”学子走近运河系列活动。

七、项目目标

通过各分团的实践活动,在实践结束后,举行一场“我在运河身边的日子“专题实践图片展;开展一次《运河——我想对你说》征文活动;举办“科大学子走近运河”专题论坛;汇编《运河沿河现状调查》和《运河的故事》两本成果集。最后将相关成果报送有关部门作为大运河申遗决策的依据。

希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锻炼同学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养成保环意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小事做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八、时间安排

1、前期计划安排

1)5.20-5.26:通过网络、培训会、展板等宣传方式开展分团公开招募;

2)5.26-6.12:审核报名的团队和个人资料,进行团队和个人面试,确定团队;

3)6.12-6.19:开展团队培训工作;

4)6.19-7.15:和相关单位进一步协商沟通,进一步丰富实践形式和内容;

5)7.15—9.7:各分团实地考察调研;

6)9.7-9.15:实践团队收集、整理本团实践的成果和资料;

7)9.15-10.15:举行相关总结活动,编写成果集。

2、实践过程控制

1)根据同学时间安排进行大运河的调研活动,共同走完运河全程,完成实践任务;

2)实践期间,各实践团队要及时反馈团队信息,及时撰写新闻稿,和相关媒体联系,扩大团队实践影响;

3)实践结束一周后上交实践过程中的相关材料。

3、实践后期总结

1)实践结束后,各分团认真整理分析调研成果,撰写反映调研内容的、有一定水平的调研报告;

2)举行《运河——我想对你说》征文活动;举办一场“我在运河身边的日子”专题实践图片展;开展一次《运河——我想对你说》征文活动;举办“科大学子走近运河”专题论坛;汇编《运河沿河现状调查》和《运河的故事》两本成果集。

九、调研要求

1)诚信要求:应恪守诚实守信的诚信原则,本人切实开展调研,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谨,严肃认真的开展工作。

2)礼仪要求:在工作场所与被调查对象进行交流时,语言和举止须规范庄重,注意讲文明懂礼貌;对在调研工作中给予帮助和配合的单位和个人应表示谢意;体现良好的道德风貌。

3)工作要求:根据要求完成调研内容、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分析其中数据。

4)纪律要求:注意人身安全,遵守法律法规;认真保管好调研资料,确保完整无缺。

十、组织招募

1、组织领导

学校设“京杭大运河”实践团领导小组,由校团委主要干部组成,负责该项目的前期策划招募、中期培训管理、后期数据整理分析工作。

2、调研团的招募

1)报名(符合以下条件的个人或团队可以报名)

①本人自愿按照要求开展工作,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调研活动;

② 组织能力强,诚实守信;

④ 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独立开展调研工作的能力;

⑤ 身体健康,能适应调研工作的身体素质要求;

⑥ 所组团队形式不限,人数8—10人。

2)初选

参照以下条件进行初选(具备以下一个或一个以上条件的优先选拔)

① 家庭所在地在京杭大运河沿线;

② 担任过学生干部;

④ 曾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⑤ 团队整体或个人具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独立开展企业调研工作的能力。

3)面试

由“京杭大运河”实践调研团领导小组对通过初选的团队或个人进行统一面试考核。

5)培训和模拟演练

由“京杭大运河”实践调研团领导小组聘请相关专家对招募团队或同学进行培训,并进行必要的模拟演练。

十一、资助办法

第7篇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高校在弘扬和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方面,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而高校图书馆又是典藏和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笔者以“高校馆藏资源服务地方文化”为主题,时间跨度设定为25年:“1989-2014”,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模糊”检索,结果为:“找到19条结果”。将检索条件由“主题”替换为“篇名”、“关键词”和“摘要”分别进行了3轮检索,前2个检索条件的结果为“0”,后1个检索条件的结果为“19”。通览被检出的研究论文后发现,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为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实践研究成果却很少,操作性不强。笔者以安徽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安科院)图书馆为例,对其多年来利用自身馆藏资源主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方面做了翔实的介绍,希望他们的这些做法对相关实践及研究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安徽科技学院所处的地方文化概况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需要,安科院仍然扎根于安徽省滁州市的凤阳县城,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在县城办学的本科高校。凤阳县的历史渊源深,文化积淀厚,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里,保存下来的文物古迹就有130处之多,有作为蓝图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明中都皇故城,有洪武帝的发祥地――龙兴古刹等;有被分藏于县文化馆、图书馆、龙兴古刹、档案馆、中都鼓楼、文物管理所、安科院图书馆等处的大量凤阳地域文献资源;有2006年被评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凤阳花鼓;有“蛇头、龟背、鹰嘴、鹤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独特凤凰造型的凤画;有外皮焦黄酥甜里面软嫩可口的凤阳宫廷豆腐;尤其是成为红色旅游基地的地处县城东部的小岗村(系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深厚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如何传承好、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已经成为安科院人和凤阳地方有识之士的共同思索并积极付诸实践的重大课题。

二、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转变思想,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

在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安科院图书馆人自上而下顺应形势,及时转变服务理念,彻底摒弃高校图书馆只为本校师生提供馆藏资源服务的观念,并集思广益,积极思考,探讨如何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尽其所能地为发展凤阳地方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让丰富的馆藏资源真正惠及当地群众,造福一方,实现高校馆藏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

(二)利用馆藏资源主动对接地方文化发展的需要

1.主动为发展地方文化量身定做一批馆藏资源。为适应地方文化发展和研究的需要,安科院图书馆及时采取调整馆藏资源典藏布局、成立地方文献典藏室、创建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电子资源库等一系列措施。比如,自2006年8月26日安科院成立“安徽蚌埠明文化研究会”之日起,安科院图书馆就专门抽调业务骨干,从五十多万册纸质图书中精选出三千余册有关明文化的书籍单独作为特藏书收藏于特藏书库。与此同时,图书馆人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里开辟出专门介绍明文化的特色资源数据库专栏,其中包含了明代历史概论;和明朝有关的视频、音频、声音、图像资料;明代艺术遗址古迹;明朝社会大观等一系列栏目,供校内外读者检索和使用。

2.主动对接地方文化的艺术创作。扎根于凤阳的安科院,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创作氛围。为支持凤阳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安科院图书馆多次采取为地方搭台唱戏的举措。诸如2010年4月一部由著名导演陈国星执导,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共同拍摄的关于“沈浩日记”的电影在安科院拉开了序幕,安科院不仅在吃、住、行等方面为剧组提供了必要的后勤保障,而且根据剧组拍摄需要多次提供图书馆的场地、群众演员以及大量文献资源。整个拍摄的两个月也是安科院图书馆跟踪服务的两个月;为方便凤阳地方艺术品的展示,安科院图书馆及时腾出展厅,促成了多届凤阳凤画展在安科院展出;凤阳新华书店利用安科院图书馆展厅成功举办了多次书展;支持校大学生进行地方文化艺术的不断创新也是安科院图书馆的一贯做法,图书馆为一批批大学生艺术团的学生编排形式多样的凤阳花鼓节目提供全程的馆藏资源保障服务。比如,2012年5月3日,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回声嘹亮》节目中,由安科院在校大学生表演的《火火的花鼓敲起来》和《新凤阳歌》两支舞蹈,就再次精彩地演绎了凤阳花鼓的艺术魅力[2]。这些大学生通过系统培训后,一方面,提高了他们自身的民间艺术素养,另一方面,在奔赴工作岗位后能将凤阳花鼓这门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带往各处,扩大凤阳花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

(三)面向社会开放馆藏资源

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经历了几轮本科教学评估后的安科院图书馆,馆藏资源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为了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接好地气,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安科院图书馆早在十年前就陆续向社会读者提供室内阅览、馆内复印、图书外借、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借阅证的办理与年审等一系列服务,同时配套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公布于学校图书馆网站上。安科院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跟进服务,为研究地方文化的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获取学术性文献信息资源的平台。

(四)实现了高校馆藏资源与地方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与互动

安科院图书馆紧跟形势,为建设地方文化提供了必要的文献保障,其馆藏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地方文化的建设成果也极大地丰富了安科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夏玉润、孙祥宽等一批社会读者先后无偿向安科院图书馆赠送了他们的著作。如夏玉润编著的《朱元璋与凤阳》、《小岗村与大包干》;陈怀仁,夏玉润编著的《起源:凤阳大包干实录》;陈怀仁编著的《明史论文集》、《凤阳名胜》;凤阳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凤阳古今》、《凤阳县志》;周群等编写的《凤阳大东关与卞庄》;《安徽美术丛刊》编辑部编写的《凤阳凤画》;王剑英等编著的《明中都研究》;孙祥宽编著的《凤阳名胜大观》等等。安科院图书馆馆藏资源与地方文化建设之间已形成良性的循环与互动。

第8篇

依靠独有的文化特色、优秀的开发管理、卓越的产品质量、完善的规划设计,“城市主人”项目不仅成为聊城一道靓丽的城市名片,还顺利通过国家住建部AA级性能认定,获得“中国环渤海典范楼盘成果奖”、“中国人居环境经典住宅”等称号,并从全国众多房地产项目中脱颖而出,勇夺我国房地产业最高荣誉的“广厦奖”,名声大噪,享誉神州。

定位・传承・创新

房地产项目定位必须因地制宜,预见市场供需,定位准确与否决定项目成败。城市主人“延续千年文脉,领航水城人居”的定位,尊重历史、弘扬文化,创新差异化特色,精心打造中国湖水生活典范社区。

开发伊始,公司多方论证项目定位,提炼开发理念,可谓踏破铁鞋,殚精竭虑。早于2004年底,公司召开了“文化与城市建设中的房地产开发暨城市主人项目文化定位专家研讨会”,集思广益,明确了文化地产的发展方向。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进行细致的客户群分和专家SWOT论证,最终提炼出立足地域特色,融入现代主流,把握高端,领航水城人居的开发理念。

聊城作为历史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要从浩瀚的历史资料中整理、挖掘,来探索项目独具特色的文化地产之路,策划师查阅当地的府州县志,找寻史乘碑刻,踏访遗址古迹,考察礼仪乡俗、风土民情,分析水城人家的居住习惯,从历史传承出发,挖掘水城文化渊源。项目前期设计、社区风格打造,乃至后期销售推广的文化魅力,均滥觞于早期这些深厚的工作积累。

规划上公司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四高”原则,邀请综合实力较强的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设计理念上,本着“亲水汇文,铄古铸今”的思路,着眼当代建筑前沿科学技术和建筑材料先进成就,汲取齐鲁燕赵遗韵,采撷欧非澳美风情,从人性的角度对住宅的功能性深入挖掘,打造环境优雅、建筑美观、居住宜人的高档人文社区。

单体设计上,迎合当地人“有天有地有庭院”的期盼和需求,将舒适性、文化性、生态型作为考量的关键因素,建造“心怀古典,醉心现代”的房子,比如把多层转变为私属空间更多的花园洋房,最早在当地创新这一时尚建筑楼型,引领水城人居发展模式;别墅片区内,每户都有院子,循环水系贯穿其中,具有自然的亲水性。

规划领先,有继承,有创新,将“天人合一”至上生活境界进行了最完美的诠释,为“城市主人”项目的热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素质・团队

团队的成长,员工素质的提升,需要学习,培训和管理。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只有科学、规范、严格的管理,才能打造一支执行力、凝聚力、战斗力强的团队。

“城市主人”项目践行高端文化地产打造之路,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需要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执行力、凝聚力、战斗力强的团队。文化地产的发展,需要高屋建瓴又要落到实处,离不开团队的建设,离不开团队的实践,离不开团队的成长。吃透文化地产打造的内涵,形成团队的合力,一鼓作气,既重视房地产开发程序的规范,又突出创新性的发展文化地产。

房地产开发市场竞争激烈,拼的是内功,靠的是实力,需要持续的学习充电。公司提出了“城市主人是个大学校”的口号,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团队进行辅导,开创良好的学习风气。还组织员工参加北京大学房地产培训,听取知名业内专家的授课。组织大家赴国内外楼盘考察,实地学习先进的建筑文化理念,吸纳其中宝贵的开发经验,运用到项目开发建设上来。员工在开发中边干边学,大家的专业素质和市场驾驭能力,一步步得到提高。在明确“干什么”和“怎么干”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概括出了“驾驶舱”理论:各项工作明确舵手,大家找准各自位置,履行岗位职责,齐心协力划桨,推进城市主人这座大船快速前进。

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在建章立制形成比较完备规章制度体系的同时,公司逐步探索并总结出了“一二三四”的工作管理经验,即:树立一个信念,“堂堂正正,埋头做事,争创一流,造福社会”;创新两个机制,总经理办公会决策基础上,“干的干,看的看,监督执行两条线,监督把好两头关,执行放开手脚干,同心协力做贡献”; 做到三个保证,保证工程质量,保证经济效益、保证廉洁从业;贯彻四好要求,“开发一个好项目,结交一批好朋友,培养一批好人才,塑造一个好品牌”。这些管理做法解决了企业价值观、方法论的问题,明确了项目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涵盖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在确保项目开发取得较好业绩的同时,也培养锻炼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目前,公司员工已有14人先后拿到注册会计师、策划师、纳税师、监理师、验房师等各类从业资格证书,为团队的持续发展做好了人才储备。

质量・制度・标准

质量是建筑的生命,直接关系业主的切身利益,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命运。工程施工有严格的制度,规范的标准,科学的管理,严密的监督――确保楼房品质,是项目 “三个保证”目标的第一保证。

在产品打造上,项目选择使用现代科技环保建筑材料和成熟的先进技术工艺,选择优良的施工队伍,经验丰富的监理团队和实力雄厚的建筑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为工程的高质量和高品味提供了可靠的人力和物质保证。

在工程管理上,项目严格施工流程控制,建立以总工程师为主任的质量委员会,每周定期巡检工程质量,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就地整改。在建设过程中,主动邀请当地建委监管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检查监督。公司还创新物业管理模式,在项目开工之前,就主动聘请物业公司提前介入,代表业主监督工程质量,为后期快速销售和顺利交房奠定了基础。

项目开发全程引入国家住建部A级住宅性能认定体系,也是国内目前最为权威住宅性能评定标准,经历申报、初审、中期检查、终审等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环节,住建部专家亲临项目进行指导、检查,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在适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上,都达到了国家级标准,也成为当地首批通过国家2A级住宅性能认证的社区,真正起到代言水城品质地产的样板作用。

廉洁・考验・清白

廉洁自律系于人的道德品质及其对事业的忠诚。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外界的各种诱惑,全体员工无欲则刚,心地坦然,埋头做事,历练出了一支有社会责任心、讲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管理团队。

在当今遍地搞楼房建设的中国,房地产成为最易滋生腐败的温床,各地爆出的腐败案例数不胜数。项目高管人员舍亲离家、异地创业,工作在市场前沿阵地六七年,没有过硬的素质和觉悟是难以想象的。如何确保楼房建起来,人不倒下去,让宏伟建筑和廉洁清白一同融入千年古城的文化风貌,是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上级领导多次提醒大家,廉洁从业工作“一定要抓得紧而又紧”,这是对全体员工最大关心和爱护。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堂堂正正,埋头干事”的坚强信念,是大家抵御各种金钱美女、香风毒雾诱惑的钢铁心理防线。项目坚持信念教育,逢会强调廉洁从业,长抓不懈,把信念灌输进每一位员工心灵,并真正付诸干事创业的行动。

房地产开发联系面广,人际关系复杂。项目的“四好要求”中, 公司把“交一批好朋友”的“好”字,定位到工作层面人格和品德的高度,要求员工在坚持原则、遵守纪律前提下,与政府部门、合作公司以及方方面面的有关单位处好关系,将品德高、水平高、素质高的人引以为友,长期合作,共谋发展。对个别不善之辈敬而远之,道不同不相与谋。平时大家相互砥励,严格执行廉洁纪律,发现苗头及时剪除,始终保持项目公开透明。建立健全了工程招标、比价采购、业务往来双向廉洁承诺制度和经常的财务审计制度。专门设立了廉洁账户,检举信箱,岗位警示牌,提供制度保障。与当地检察机关举办廉洁联建活动,以腐败案例进行现场警示教育,组织员工结合工作实际和亲身体验,征集廉洁从业警句格言等活动,形成了廉洁自律、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易经》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项目员工白日兢兢业业工作,夜里戒惧警省,面临着市场险恶的重重诱惑,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六年多来淡然应对四方云雾八面风,在保证效益、保证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人不出问题。当地曾曝出一起震惊全国的房地产系统官员串案,引发了一次对十多年来开发积弊的清算,公司的员工无所染著,没有牵扯。项目开发就象清澈透明的东昌湖水,洗礼和涵育了廉洁、正气、干事、向上的企业文化和团队品质。

人文・和谐・品牌

文化是房地产的属性,人类建筑倾注着文化的血液。品牌房地产是凝结着建设者汗水、智慧和品德,植根于深厚文化底蕴中,堪称精神家园的稀缺建筑物。真正的品牌总是在市场竞争中由购买者的选票来决定。

城市主人项目奉“亲水汇文,铄古铸金”的开发主题为圭臬,引入烟波浩淼的东昌湖水流经人居,汇集古今中外经典建筑的风流文采,站在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铄懿渊积,精心打造当代时尚文化地产金牌社区。楼盘展示为中式现代建筑风格,统筹兼顾实用、舒适、经济、均好、安全、私密等性能,使中国天人合一美学精髓、厚重的古城文化积淀和崭新的人文关怀创意,在社区得以一一呈现。

项目包括高层、多层、洋房、联排别墅、独栋别墅、商务楼、商铺等多种业态,设计师成功地解决了建筑空间构成法则的难题。经过规划设计精心布局,使用功能上彼此相安无扰,视觉效果上并不繁乱无序,实现了比例、色彩以及空间层次上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有位诗人说:上有天庭,下有水城,城市主人,天下闻名。这是诗人触景生情,对中国人居环境经典住宅城市主人的一声吟叹。

公司给力地产文化属性的张扬,围绕“塑造一个好品牌”唱响人文戏,组织了一系列地产推广活动。邀请省市领导、知名专家举办“城市主人”鉴宝会,各地群众踊跃参加,售楼处内外,人涌如潮,文物汇集,琳琅满目,集中展现了古城悠久的文化底蕴。组织了“城市主人杯”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比赛、“城市主人杯”全国诗文摄影大奖赛等十多次文化地产活动,出版了《激荡三十年》、《鲁西诗人――大奖赛专刊》等文集,为当地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奉献了一份厚礼。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