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3:42
导语:在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本课属设计应用范畴。重点是继续探讨教师课堂示范的有效性。有趣的吊饰通过有趣的吊饰的设计制作,有趣的吊饰让学生在想一想、画一画,做—做中进行制作活动;使学生在动脑与动手中进行学习活动,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收集资料,并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展示自己的资料;通过课前设想把教师课堂示范有效性这一教学辅助手段放在制作环节中,教师采取示范吊饰的全过程制作方法,示范吊饰具体装饰细节制作方法,及针对个别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而有针对性示范制作。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引导学生更好更直观了解吊饰的制作方法。从而突破本课重难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这样使学生可以更深刻的掌握制作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设计制作热情。
通过拼贴游戏的方法简化复杂的造型过程,让低年级的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造型设计。组织学生“物以致用”美化教室,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有趣的吊饰。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目标、用彩色纸材,采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练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与动脑结合,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的方法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情感与态度目标、举行用吊饰美化教室的活动,使得“物以致用”同时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三、重难点:
1、重点: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
2、难点: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激发学生美化生活。
四、教学用具:
教师:教师示范制作的吊饰,民间饰物及其图片、彩色纸、剪刀,胶水有趣的吊饰。
学生:画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设计:
1、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吊饰和民间饰物及其图片。
2、学生介绍展示收集的民间饰物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启发学生设计思路。
设计制作
1、通过教师示范吊饰的全过程制作方法,示范吊饰具体装饰细节制作方法,及针对个别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而有针对性示范制作。而更好引导学生制作并请学生总结方法。
2、可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并请学生作方法介绍。
20分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启发学生有创新设计思维,使学生掌握各种制作方法。
美化教室
分小组,分小组地进行,并评讲布置效果。
10分钟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欣赏民间饰物和图片,引入本课。
2,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民间饰物资料,并用简短的语言作介绍。重点介绍造型和色彩。
3、教师小结学生的介绍并总结民间饰物;造型夸张、简洁、色彩鲜艳。
(二)进入新课:教师示范用组合拼贴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设计制作。并展示吊饰作品。
1、教师表扬资料展示充分的学生,并鼓励学生设计夸张简洁的造型
2,教师以一福字吊饰的造型为例,具体制作吊饰的全过程并提议讨论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细节。
3、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请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造型,并说一说制作的过程,教师一边完善、一边示范装饰部分的细节制作。最后请学生试着总结制作方法:
1)构思形象
2)用画、剪、折、撕等方法得到基本图形。
3)组合拼贴造型。
(三)学生设计制作:鼓励学生开展思路设计各种造型的作品,贴成一串,成小吊饰。教师随机检查修改并重点有针对性的示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最后展示学生作品以激发别的学生设计制作思路及热情。
(四)进行美化教室的活动
1、组织学生分小组布置美化分配的场地,要求小组协作。
2、学生评价所布置效果,教师小结,评出优胜组
(五)延伸教育:
首先应该确定的是,美术课不是小学课程的主要科目,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艺术、放松身心,所以这样的课程并不需要非常严肃的进行,相反,它需要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小学美术课程包括很多内容,绘画、剪纸、作品欣赏都是其中的内容,教师应当根据课堂内容来进行课前准备和教学设计,但是一切都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出来,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将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所以对于美术教师来说,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必须拥有的,同时应该注意语言修养,用生动优美且精炼的语言来进行课堂教学。
语言时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在美术课堂上,面对一幅名画,可能学生看不懂这幅画的意思,这时就需要教师来对这幅画进行讲解,这就非常考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艺术了,如果教师的能力优秀,那么学生可以很快了解这幅画的意境,课程就可以继续往下进行,如果教师能力普通,那么学生到时也会是一头雾水,并不了解那些名作的意义,教师为此所做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二、美术课堂教学语言设计艺术的要求
1.使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对艺术进行阐述
教育无法离开艺术、无法离开美。美术课程基本理念、性质和价值在《美术课程标准》中都有着明晰的规定,其中包括“强调愉悦性”、“关注文化与生活”、“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抒感,表达艺术与创意”、“让学生在文化情景中认知美术”等,这些目标的实现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必须因场景的不同展开灵活的教学方法,语言的组织应当做到有序、生动、形象,并且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调节自己的语调,时而舒缓悠扬,时而抑扬顿挫,形成动听的语境与优美的节奏。如果美术教师可以这样对课程进行讲解,那么课堂就会变化为艺术殿堂,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进行学习,不知不觉便会融入到课堂之中,比如对作品进行赏析是,配合与之相应的背景音乐,用适合的语言对作品进行描述,营造文化氛围与艺术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2.使用风趣、易懂的语言营造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中低年级的学生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他们的精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一点,除了采取特殊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之外,还应该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无论教学环节再丰富还是教学方式再巧妙,最终都学要靠教学语言来进行实现,所以教师应该将幽默的语言与课程中的教学形象、知识以及教师对课程的间接巧妙结合起来,让原本复杂的教学形象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状态来进行学习,例如在教授剪纸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剪纸的纪录片,在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是要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感到快乐。
3.使用规范、精炼的语言传授课程
有关教育思想的体现有很多种,教学语言是其中最为直接的,因为它是最基础、最广泛的信息载体,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应该是对课本一味的重?停?也不是脱离课本、无边无际的闲谈,而是应该用最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课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语言要合乎逻辑,又要精炼准确,只有这样对美术知识的传授才能实现,学生才能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美术创作。
4.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措辞,不能打击孩子的信心
教师在美术课上,既要注意对美术知识的传授,也要注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所以在评价学生时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其他因素而看高或看轻某位学生,评价学生时语言也要注意,对学生应当以鼓励为主,不能打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
三、美术教师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设计艺术
1.加强自身的学习,让自己拥有深厚的艺术素养与文化修养。
学习是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提高个人能力与修养境界的必备能力,教师决定着中国新一代人的素质,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让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让学习成为生活习惯,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多读书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名家名作、名言警句,还是与教育有关的著作,甚至是报刊杂志,都应该静下心来自己阅读,做到以书为友,书中总会有你想要的东西和你不知道的东西。
2.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
在教学中,为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让自己所说的每句话都可以发挥出作用,教师应该养成以下几种习惯。
首先,教师在每节课进行之前都应该写教案,在研究教材与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想课程的内容与进程,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其次,课程结束后需要认真进行总结,想想有哪些想要的没有讲出来?哪些语言表达的不生动、不具体?哪些环节的语言设计的比较好?善于反思,下次才可以做的更好。
再次,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讲座、课程、甚至是电视、广播都可以成为教师利用的资源,从别人的话语中吸取经验,把他人的东西变化成自己的东西。
最后,乐于同他人进行交流,所谓“三人同行有我师”,别人的经验可能正是你说欠缺的,应该虚心求教,把自己的课程教到最好。
关键词:小学教育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环境中,幻灯投影“只见其像,不闻其声”,录音机“”但闻其声,不见其形,录像电视固然声像俱全,但在应用过程中却必须购置相对昂贵的专业设备并配以相应的技术人员。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三机一幕”(教师机-学生机-投影机-幕布)的优势,图文声像并茂地呈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然而,若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从教学系统化设计的角度进行前期的课件准备与规划。
1.激发兴趣,提高参与的效度
在多媒体教学情境下,教育信息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就意味着强烈认知兴趣,进而转化为求知欲望。如:讲到位置、圆等章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往往只是浅层次的表面,也从未留心观察。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再现生活情境。比如,讲到《位置》时,为了让学生能用数来标识情境中物体的位置,课件制作中首先呈现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图所示:
2.呈现过程,易于学生学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曾指出:小学生处于儿童思维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相较于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而言,虽然已有了逻辑的适当应用,但具体运算思维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的表象,仍然要以具体表象为支柱”,“不是一个完善的整体结构”,“是零散的”。
根据小学生的这一思维发展特点,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要着重关注具体形象的支持,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解构”,化整为零,化繁为简,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如:“圆的认识”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如何教学生用圆规画圆,利用Flas展示圆规画圆的整个过程。章节开始,首先呈现给学生一根火柴的顺时针旋转,红色的火柴头画出一个圆形轨迹,感知到圆是如何形成的。设计课堂提问环节,“想一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圆形事物,是不是能比老师课件中提到的更多更好。接着,“画一画”――动手尝试,怎样能画出一个规范的圆形。课件展示硬币、瓶盖、碗等只能画出相同半径的圆,怎样能画出你想要的任意大小的圆呢?以图片展示的方式,呈现出利用圆规画圆中的关键步骤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揭示规律,拓展思维的深度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演过程是章节的重点、难点。单凭言语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圆形与长方形的关系,课堂的板书演示又费事费时。多媒体课件的展现简洁明了,圆的8等份拼接为近似于长方形的不规则图形;16等份已形成接行四边形的图形;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做一做”――做中学,边做边思考,按照课件的演示过程亲自动手拼一拼,验证是否果真如课件中所示,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揭示规律的同时,引领学生进行规律的证明或证伪,拓展更深入的思考,使知识点真正得以理解和掌握。
4.及时反馈,增强学习有效性
技术支持下的教学与学习过程能够给予高质量的、可参与的学习体验,通过信息反馈可以把一节课中的重点内容集中在一起,让学生对该节知识掌握情况做一次自检,有助于学习问题的指导与矫正。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时,更应当注重习题环节的设计,对于学习者的答案进行及时反馈:正确时“言语鼓励”;错误时提供线索,启发进一步思考;“练一练”环节的最后,生成该模块的“错题集锦”,供学习者再一次练习,巩固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学方法;运用
美术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中的必修课,其目标在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鉴赏力、创作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小学美术教育就需要关注全体学生的需要,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然而,由于中小学生处于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无论是在思维能力、智力水平、审美能力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即使是相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审美能力上也有着极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就应当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同时,教师应当尽可能的让学生正确的认识美术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美术教学中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一、尊重和热爱学生,以自然的教态亲近学生
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在教学中往往将学生看成是教师的附属品,强调师道尊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西方教育理念的传入,教师开始转变对传统师生关系的认识,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来看待。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当关心和热爱学生,亲切自然的亲近学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喜爱美术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美术教学中文化情境的创设
新课程要求,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除了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外,还需要利用美术学科涉及面广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应当注重创设文化情境,利用美术与人文、自然学科的关系,将美术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或是与政治、历史相联系,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注重良好美术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
新课程强调中小学美术教学不仅是直接教授学生美术创作和欣赏的知识与技巧,更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并通过个人和集体学习的方式来学会运用美术工具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出美术课堂所独有的特色和作用。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可以积极的利用现代多样的科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情景教学。以小学阶段的《熊猫的彩色照片》课程为例,教师就可以大胆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用iPad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首先,教师可以以熊猫要去照相馆拍摄彩色照片的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的转移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可以设计给熊猫穿衣服的游戏,让学生充分利用iPad中的相关设计软件来学习衣服的颜色搭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调动课堂的学习范围,创造了比较真实的教学情境。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作品的交流和展示,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就感。通过这样独特的教学模式,展现出了美术教学独特的艺术魅力,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四、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传统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往往局限在教室的方寸之地,教授的内容也只是围绕着美术教材,学习的作品也是书本中的图片,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相脱离,不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只是机械、被动的模仿教材中的作品,不能够认识到作品所体现的本质内涵,学生创造出的作品也因此缺乏应有的生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需要超越教材的限制,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取美术教学和创作的素材,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例如,在进行素描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自己作为临摹的对象让学生临摹,而不是简单的临摹课本中没有生气的图片。通过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学生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作品,也才能够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五、拓展美术教学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当积极的扩展美术教学的空间,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对学生自我创作的限制和规定,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掌握学习和创作上的主动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例如可以采用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作为培养中小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发挥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当灵活的设计和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丽霞.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2]辛欣.培养中小学生创造力的美术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呈现方式;设计方案
现如今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而科学技术的进步
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农作物产量的提升,还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小学的数学课堂中是教学改革的必然,但是如何正确发挥多媒体对小学数学课堂的促进作用,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多媒体教学方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教学相对于其他的教学来说,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那便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当枯燥。但是,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可以有较多的相关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兴趣,而这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我们能够吸收较多的网络资源,从中选择对于我们的教学有利的资源加以利用,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能够利用网络上的资源,这对于教师教学方式的一些改进具有一定的借鉴
意义。
二、小学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的原则
1.信息呈现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丰富的资源就是多媒体一个显著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教师的教学都是有意义的,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能够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选择对于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的资源。同时信息呈现具有针对性,还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根据我们的教学进度,有规律、有步骤地逐渐向学生呈现出我们的信息,而不是无目标的一种呈现。同时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是具有一定特点的,而这都是需要我们教师进行仔细观察的,比如说,低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差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力,而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呈现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不要过多地呈现,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我们就可以一次性地呈现较多的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教师对于信息的呈现具有一定的控制权
虽然说,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以及教师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这并不是说,教师退而求其次,相反的,教师在信息的呈现时应该具有一定的主动权,能够控制住整堂课程的节奏,而不是说,由多媒体中的信息来控制而彻底地丧失了对于数学课堂的引导作用。所以说,在小学数学的多媒体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多媒体放在一个辅助的角度上,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多媒体,甚至丧失了教师的作用。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完善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但是面对纷繁的网络资源,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选择对于学生有利的资源,同时采用较为适当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是每一个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研究的。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网络资源进行探索,逐渐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学习的道路。
民间美术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艺术形态,是民族情感、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的艺术表现,体现着民族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同时,民间美术有着大众性特征。民间美术与宫廷美术、宗教艺术等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有着鲜明的生活性与实用性,是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是劳动人民发自内心的情感需求与生活愿望。此外,民间美术有着鲜明的地域性。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风俗人情,从而形成不同性格特点与审美习惯,如北方地区有着粗犷、豪迈、直接的艺术风格,南方地区有着含蓄、柔和、细腻、精巧的艺术特点。最后,民间美术具有独特性特征。在色彩运用、材料使用、艺术造型等方面,民间美术有许多独特之处,如木雕、青瓷等建筑设计艺术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格,年画、风筝、脸谱等多选用随处可见的材料。
二、将民间美术引入高校设计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是民族审美观念、精神气质、思维方式的独特展现,有着悠久的历史、浓重的乡土文化色彩和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对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有着深刻影响。民间美术的题材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主要有陶瓷、染织、剪纸、雕刻、刺绣、民居装饰等,它与美术学、民俗学、教育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1]民间美术是经过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较为稳定的本土艺术形式,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包容性,民间美术强调删繁就简,注重夸张、象征、寓意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主张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这与现代艺术的强化视觉主体、注重视觉冲击力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而将民间美术引入高校课堂则能使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得到传承与发扬。
(二)有助于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民间美术有着造型夸张、装饰性强、人情味浓重等特点,这些都是劳动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现代设计是一门集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它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有着浓重民族风味的平面设计作品往往最能打动人心。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虽然现代设计与民间美术产生于不同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但它们都是社会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着相同的设计目的与审美理念,如刺绣、剪纸、雕刻等可以为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现代设计中人们依赖于互联网、设计软件、电脑特技等设计出色彩艳丽、纷乱复杂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往往缺少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不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而将民间美术融入现代设计之中则能增加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因而,应将民间美术融入高校设计教学之中。
(三)有助于高校设计教学的繁荣发展。民间美术与高校设计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对高校设计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将民间美术引入高校美术教学是顺应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必然选择。[2]在高校设计教学中,有人认为民间美术是过时的、落后的艺术形式,不适应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需要,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民间美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艺术风格,对现代平面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现代设计教学是开放的、全方位的教学体系,在学习西方设计艺术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应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不断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应将民间美术中的造型规律、美学思想、艺术风格等融入高校设计教学之中。在高校设计教育中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即片面注重形式的模仿,忽略了民间美术的艺术真谛。许多美术院校都开设了现代设计专业,并请国外学者给学生讲授现代设计理念,反而忽视了我国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我国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的设计人才,而不是专业的艺术家,因而设计专业涉及的课程非常广泛,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手工艺术,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应将民间美术融入高校设计教学之中。
三、民间美术在高校设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高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复合型的艺术人才,将民间美术引入高校设计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概括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而,应将民间美术融入高校设计教育之中,将民间美术和现代设计有机结合起来。
(一)民间美术造型在高校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在长期发展中,民间美术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这些艺术符号与当地的艺术技巧、艺术材料等有着密切联系,并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与时代风貌,如泥玩具、蜡染、土布印染、陶瓷、漆器、嫁衣、绣花鞋垫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散发着浓重的乡土气息,鱼纹、凤纹、涡纹等传统符号有着鲜明的时代风貌。[3]同时,图形符号与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有着密切联系,是这些文化形式的外在表现,这些特殊的图形符号可以使欣赏者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感。在高校设计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资源,能够使设计形象变得更加简洁、集中,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民族传统文化,设计出有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在教学中可以开设民间美术欣赏课,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样式,探索民间艺术的设计风格;还可以将风格多样的民间美术运用于教学之中,通过总结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丰富学生的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民间美术风格在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民间美术是人的审美情趣与自然万物的巧妙结合,有着朴实、单纯的审美精神,体现出一种亲切活泼的人情味。民间美术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理想与人生愿望,有着鲜明的象征意味,如鸳鸯戏水寓意着夫妻恩爱,桃子、仙鹤、乌龟等象征着长寿,石榴代表着多子,牡丹象征着富贵……这种寓意的表达方式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感,并被广泛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之中。[4]如韩美林设计的奥运福娃就使用了中国传统纹样和民间雕版处理手法,表达出中国人民积极进取、和睦友善的精神;2008年奥运会火炬中使用的祥云图案,有社会和谐的象征意味。在高校设计教学中,应将这些民间美术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用之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应挖掘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质,应将民间图案的精神内涵、文化情感融入作品之中,借助民间美术的设计理念设计出有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
(三)民间美术色彩在高校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色彩是民间美术中重要的艺术语言,民间年画中就有“粉靠绿,人品细;红靠黄,亮晃晃”的俗语。我国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运用有着鲜明的区域特点,西北地区的民间美术的色彩浓重,常用大红、深蓝、深黑等色彩进行搭配,陕西的泥玩就使用蓝与橙、绿与红等强烈对比的色彩;而贵州、云南等地的蜡染多使用天蓝、浅白等浅色调,展现一种朴素、淡雅的柔和美。在现代装饰设计中,应继承与发展民间美术色彩的夸张性、装饰性,推进设计教学的民族化进程。在高校设计教学中,应继承与发扬民间美术的色彩风格,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手段让学生感知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运用,推进色彩运用的民族化。
本课剪纸故事是融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为人物,表现形式是非对称性的独立纹样。剪纸故事要求学生大胆地直接剪出人物外形,用刀刻划出人物细节,并将剪、刻完成的人物形象经组合粘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剪纸故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剪纸的形式,表达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情和了解的故事,借以抒发内在蕴涵的情感,同时通过对剪纸这种独特形式的学习来和民族艺术更为贴近。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08课 剪纸故事
本课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08课 剪纸故事采用了大量的学生作业,都是学生课堂即兴所作,内容表现出儿童的生活和情感。对学生来说,更具有亲近感。这些剪纸人物造型大胆简练,对于美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很具启示性。
教材中安排了制作步骤、小提示,可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教材中还呈现了一组人物所用的道具,学生在制作相关人物时可以用这些道具来搭配,借助于道具所体现的工具特点将有助于确认表现剪纸人物的身份。
学习屋中选用了民间剪纸作品《老鼠上灯台》。学习屋的内容旨在激发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兴趣,可让学生由此出发,在课后利用互联网及图书馆的资源,深入对剪纸艺术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思路
本课学习内容为剪纸人物,不但要剪出人物的造型,还要能在此基础上挑选合适的人物经组合构成新的画面并编辑成有趣的小故事。
本课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随意剪出人物的外形,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应该让学生抛开对称规则,依靠视觉平衡和对人物形态比例的基本了解,按自己的意愿剪,尽量做到自然、流畅。
人物内部挖剪也有较大难度,可改剪为刻,用刻刀加工细部,可获得剪刀无法比拟的优势。启发学生用刻刀(或裁纸刀)进行剪影的刻划,如刻出人物的五官、服装上的花纹图案等。学生可能首次使用刻刀,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刻纸小训练,如:在其他纸上练习刻画直线和弧线。让学生能了解和适应刻刀工具,做到刻得干净利落,随心所欲。并提醒学生使用刻刀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在剪刻出两三个人物后,让学生根据所剪刻人物的动态神情,将这些人物之间进行联想和组合构图,还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剪背景、道具,编成一个故事。组成故事画面,是人物剪纸的延伸。贴好后,对大家说一说这个故事,学生一般都饶有兴趣地用这种方法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也可让两个学生合作,将两人所剪的人物组合在一张画面上,再根据画面所构成的效果编故事,两人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个故事。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丰富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在评价过程中,可对学生的剪纸人物作业和学生所编的故事进行双重评价,评价应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初始阶段、深入阶段和终结阶段,教师可对学生积极尝试剪制的学习热情加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在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和个性,看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像和个性成分。
本课教学流程可大致作出如下安排:
示范引路,创意先行——自主表现,剪出外形——了解特征,刻划细节——构思画面,合作组织——互动评议,叙说故事。
四、教学选择
本课所要使用的学具如剪刀、胶水、彩色纸等,比较容易准备。在条件较差的地方也可以选用单色纸完成作业,应予注意的是所剪作业用纸应与背景衬底用纸有一定的层次区分,以便画面形象变得鲜明饱满。
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教学时量限制,可以一人单独完成剪纸故事的作业,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由两个人共同完成一幅剪纸故事的作业,还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编制作业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应提示学生随手剪的时候注意手随心动,心中应想着要表现的人物的动态和特征。可以从头,也可以从脚,或者是自己想开始的任何部位开始剪。
2.剪完人物外形之后再剪刻出人物的细节,例如:眼睛、发型、衣服的花纹等等。让学生尝试用刻刀,要使用垫板。教师示范刻刀的用法,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可以用对折后剪的方法,也可以用剪刀凿穿后剪的方法。
3.粘贴可以采用局部点粘,即在剪出人物的适当部位,涂少量胶水即可,但要注意贴得平整、洁净。
六、教学资料
剪纸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人曰》诗: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就是写此。段成式《酉阳杂俎》说: “立春日,3:大夫之家,剪纸为小幡,或悬干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剪纸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还蕴涵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现在已发现的最早剪纸实物是南北朝墓葬中的动物花卉团花。早期的剪纸跟道家祭祀神祖、招魂祭灵有关,例如杜甫诗中就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明确记载。今日苗族仍有年节剪鬼神之形象贴-牛栏或门上的巫术习俗。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要 合理恰当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至关重要的途径。练习是要有针对性的,要全面权衡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要坚决杜绝题海战术与单一的机械训练。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的过程中,通过新型的多媒体教学的辅助,精心揣摩练习设计,有利于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数学练习;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1-0057-02
教学练习的设计和布置,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对练习的完成情况亦是对教学效果的有效反映。因此,教师对习题的设置要用心、精心,意识到练习的重要性。随着新课改精神的不断贯彻和落实,对教学效果的高标准、严要求体现在教学的各个层面,也逐渐扩展到每课时的练习环节。在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指引下,教师要将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贯彻到练习的设置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教学效果的高效性。下面笔者就如何有效设计练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原则
1.1 设计要联系实际
在实际训练中强化理解。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而小学数学内容的设置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就非常紧密。因此,教师在布置练习时,要以实际应用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全面应用于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例如,在完成“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授课后,笔者安排了习题:“我们班打算本周末将教室四周墙壁及棚顶贴上壁纸,现预计每张壁纸用1.5平米,同学们计算一下需要多少张壁纸?”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其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计算方法。笔者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独立完成对教室的测量和计算。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以及实际应用能力,而且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源于实际生活的深刻内涵。
1.2 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
引导学生领悟知识的本质要义。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做综合知识训练时,往往不能很熟练地将各部分知识整合到一起。做综合应用问题时,有很多学生无从下手,这便反映了学生没有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以及对新旧知识没有进行很好的串联。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从各个知识点进行击破,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在每一大章知识讲解结束之后,笔者都会针对最近一阶段的学习设计相应的练习。比如:在学习乘除法时,笔者就多准备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练习;在学习完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形表面积时,笔者就多准备一些图形面积的计算练习;并且在学期末的综合复习前,也会选出每章节重点的例题进行针对练习,帮助学生在学习完知识点后进行巩固记忆,避免学前忘后的事情发生。
1.3 练习设计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针对小学生贪玩儿好动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智趣练习或数学游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例如,在完成“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后,笔者设置“手拉手,丢手绢”的游戏:根据每个学生的序号,进行相加减,然后将手绢丢给下一位同学,计算出错的同学就要为大家表演节目。
针对低年级学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趣味的练习或游戏,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便不会分散,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设计一些在课前几分钟进行的简短易行的趣味练习,这样一是可以调动学生对本节数学课的学习兴趣,二是可以对之前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简短的回忆,对提升学生数学能力有很大帮助。
2 多媒体教学辅助下,如何设计小学数学练习
2.1 开放课堂练习
很多教师平时很少设计开放型、发散思维型习题,经常将练习集中于学生学过的知识,几乎都是只有唯一答案的,这样的练习思维空间很小,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在设置复习阶段练习时,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强化,又要注重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和开发,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王老师买18支相同的彩笔,共付269元;如果王老师还想再多买22支相同的彩笔,她一共有600元钱,够吗?这样变换了以往应用题的出题模式,出题也不再是教师的口述或者板书,而是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借助于多媒体,教师可以上网搜集更多符合学生需求的练习内容,并且不需要打印或者板书,直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放映给学生,而且可以进行反复练习。如前文中提到的针对性练习原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实现。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自主练习,比如一些数学练习软件和练习题库等,都可以为学生的数学练习提供一个平台,让其自主选择时间进行数学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与兴趣。
2.2 师生互教互学
例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图像和声音技术设计了“转转盘”游戏,使学生抢答6×6、6×4、6×2等乘法,每次回答正确,都有个阿凡提来揭示答案,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具有趣味性。进而,笔者引导学生说一说与6有关的生活现象。这样学生视角和思维拓展了,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其实就在身边。这样互动的教学中,学生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可以放松身心,激活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而且笔者还自主设计了一些数学练习的多媒体课件,将一些生动的卡通形象穿插在练习中。这样以一种学生愿意接受的形式来进行数学练习,可以将学生的兴趣与数学学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数学科目的热爱。并且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练习,大大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以前不经常问问题的学生,现在变得十分活跃。笔者认为,回答学生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数学练习,让学生练习对问题的理解与消化能力。
2.3 练习设计生活化
小学生善于解决模仿型的练习,而对于实践型、开放型的练习则独立完成的能力较欠缺。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在练习的设置中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建立成数学模型,进而以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教学正方形周长时,运用多媒体的图像技术,在正方形上等距植树,让学生计算一下可以种多少树?将内部等距种满树需要多少树苗?以身边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是单一的数学知识和运算能力,也提高了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对于课后的一些趣味练习,有些教师往往只是公布一下答案就敷衍了事,笔者则认为这些练习恰好是引导学生热爱数学的媒介,只是传统的练习模式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借助多媒体练习模式,就可以根据课后练习的内容,绘制图像或者制作一个简短的Flas,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笔者则在一边给予其适当引导与鼓励。这样,学生在完成练习后,会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增加对数学这个相对枯燥的科目的热爱,同时对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3 多媒体辅助下进行数学练习的要点
多媒体教学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当也会背离运用的初衷。所以,需要掌握好这个度,掌握好练习要点,不要让学生的兴趣被多媒体所吸引,要让其将兴趣转移到数学练习中来。同时要控制学生课堂上的活跃度,不要致使场面失控。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练习,是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改进的。
关键词:电脑美术设计专业;中职学校;教学改革
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是顺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一个新兴专业,是艺术设计理论、技艺与电脑操作技术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中职学校电脑美术设计应根据教学要求及市场需求,对专业建设和教学不断进行调整、完善、充实、改革、提高。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通过五年来一线教育的实践,结合本校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多年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经验,本文对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要求及方法、内容作一些探讨。中等职业学校电脑美术设计课程应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及方法不断进行调整与提高。
一、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紧密的专业,以从事艺术设计的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室内外装饰、广告业、平面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印刷业、艺术摄影及各种商业宣传、社会宣传以及部分互联网与影视行业的专业需要。针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和学生今后从事职业活动的需要,把“宽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瞄准市场导向,立足专业发展,及时地调整课程,对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改革、创新。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是一个紧跟时代变化的专业,在教学上,无现成的程式可依。因此,专业教师首先要熟悉本专业的相关行业形势,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及时把握行业发展的动向。还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更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学术研究水平和设计、动手能力,在教学上要不断推行新方法,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根据专业需求完善教学设施,创造良好的实训环境
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1.学校可以和当地一些信誉较好、设备先进、管理经营好、员工素质高的一些企业达成协议,建立实训基地。然后选取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分层次、分阶段实习。这样就建立起校内与校外,相互衔接、相互帮助、相互补充的状况。学校可以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专业素质高的员工,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学生经过实地的训练,会对在学校内学到的知识更加了解,并且对于以后的工作环境与市场更加的熟悉。例如,将一些学习室内装修或者设计专业的课堂直接由教室转移到工地去,将学习平面广告的学生拉到广告制作现场,并安排学生对建筑装修及广告公司进行市场调研等,所有这些,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2.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信息外,还要使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市场前景,对于行业的技能标准等有所认识,从而让他们有目标地加强训练。教师可以配合国家相关部门的职业鉴定,为学生考取相关职业等级证书创造条件。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行业协会活动和邀请行业协会专家、企业家讲课,拓宽了学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