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

时间:2023-02-28 15:33:43

导语:在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笔者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方面,具体综述如下。

一、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自己从事有收入的工作)”的状态。就业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的身体和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准备阶段、劳动力的实际使用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力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用能力的再生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二、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统计报告,2009~2010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10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 2011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角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在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成了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从多方面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优惠政策保障不足、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欠缺、普遍收入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人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生盲目择业。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薪资等。柳小玲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方面多视角予以帮助,例如,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面向市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立法工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入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人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用竞争情报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海萍等提出大学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学术本位,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田一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在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等方面的技巧,且就业创业指导应从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业与创业政策及技巧指导阶段。

3.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大用工需求,规范招工行为,改革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可选用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边文霞提出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即大学生的学习行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读写算”基础学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华珍等认为,大学生应当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大的贡献,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文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很少,今后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和立项。

第二,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文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大多数文献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剖析,未进行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工”,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手段、程序等。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戚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招生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4(1)

[7]肖文海等.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高教,2012(2)

[10]孟芳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

[11]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6(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

[14]柳小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5]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2

[16]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用竞争情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9]田一.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8(4)

[20]李雄等.我国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保障研究.政治与社会,2010(5)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就业力 就业质量

[作者简介]贾丹(1972- ),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吉林 四平 13600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098-01

一、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力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指大学生的工作收入高低、工作环境优劣、专业对口情况以及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等内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已经可以找到一份工作,解决基本生存问题,但从他们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工作兴趣等方面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质量并不高。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持编写的《2011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指出,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总体上仍处在较低水平。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比较,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更令人担忧。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56%,高职高专为63%。同时,高职大学生离职现象频繁,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有34%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为24%,高职高专为44%。

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的缺失。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大学生在基本的工作能力基础上,“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是大学生适应社会、成功就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性能力。就业能力强的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发展机会相对多,就业空间大,从而工作满意程度高,容易实现自身价值;就业能力不足则会导致就业质量低下,进而影响生活质量。

二、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的成因及表现

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缺失,主要受大学生自身努力以及学校的教育模式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下文主要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的成因及表现。

1.职业定位模糊。现在一些高职大学生职业方向模糊,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为什么学,心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更不要说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了。因为没有职业的方向性,不懂得为胜任未来的工作而学习,到了就业时就会手忙脚乱,即使遇到一些心仪的岗位,也没有能力把握。

2.就业观念相对滞后。在就业观念方面,受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观念以及现实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大多数高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的期望值偏高,导致就业观念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互脱节,从而失去自己的就业优势。

3.专业素养薄弱。专业素养是大学生就业力的基础,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重要标准。高职大学生处于专科水平,与本科学生相比,在校系统学习学习时间短,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相对狭窄,加之一些高职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兴趣不浓,并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缺少知识拓展能力,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尴尬在所难免。

4.实践能力不强。由于我国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实践设施不完备,实习条件不完善,高职大学生对实践能力重视不够等原因,造成了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理论尚可,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有效需求与高校人才的无效供给之间的矛盾,也造成了我国各行业高级技工短缺的局面。

5.人文素养缺乏。人文素养是指大学生获得工作、融入社会的最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在这方面,一些高职大学毕业生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责任意识淡漠,缺乏与人分享和奉献的精神。还有一些大学生虽然在的知识、技能和工作业绩等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在与人相处方面,特别是在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很欠缺,很难形成竞争合力。

三、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1.从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角度来看。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认识自己,了解职业世界。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认为,在同等条件下,人和环境的适配性将会增加个体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认识自己是成功就业、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前提。认识自己,应该清楚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长,要有明确的自我职业意识,确定自己独特的职业发展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此外,大学生还需了解职业世界,包括了解社会职业状况,行业结构与分类,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性质、任务、资格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掌握的信息充分,谁就能够掌握主动权,谁就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并获得职场快乐及个人发展。第二,更新就业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一旦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念,就会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努力把个人的选择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将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理想同国家、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选择适合自身的成才成功道路。第三,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决定就业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潜质。因此,大学生要注意职业品行的修炼,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乐观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走进职场,成就事业。

2.从学校承担的教育责任来看。在新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要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一,深化课程改革,为高职大学生成功就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从客观上讲,大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除了自身主观努力不够之外,也与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有关。一些专业的设置陈旧滞后,课程开设不够合理,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工作,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根据用人单位的实践需求,合理配置教材,优化更新教育内容,精选专业理论知识。第二,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课程体系,为高职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价值导向。就大部分毕业生来说,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能够胜任什么工作,处于一种就业迷茫状态。高职院校应专门开设职业指导、就业与创业等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充分准备。第三,重视社会实践,为高职大学生成功就业培养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职业取向是培养生产、管理、经营第一线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要求毕业生拥有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能够发现和解决实践操作中的技术故障,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此,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实践教学,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通过校企合作、大学生见习基地、社区服务等形式,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第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为高职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精神动力。高等职业院校应以素质拓展教育为途径,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高职院校可通过校园文化、勤工助学、公益活动等方式形成一种文化的气息、励志的氛围,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为高职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精神动力。第五,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高职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高等职业院校要大力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氛围,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教育、创新比赛等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业的信心,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胡珊.谈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j].传承,2010(6).

[2]李颖.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等探索,2005(2).

第3篇

关键词: 麦可思数据 就业价值取向 对策建议

一、基于麦可思数据①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和特点

通过对麦可思从2010届到2015届,南京晓庄学院学生就业五年的大数据跟踪,我们共分析了本校14647名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通过对就业情况多维度的统计分析,了解本校学生就业率情况、就业去向与专业相关度情况、月收入水平情况、就业去向和分布情况,通过以上数据梳理,重点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及特点。

1.就业随经济发展呈有规律起伏,就业价值观是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按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博士提出的定律,国家经济好坏对大学生就业率有着直接影响。经济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更多高素质就业者,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导致就业岗位数增加,理论上说必将对就业率的提升有所帮助。反之,经济增长速度变慢或者呈负增长,导致社会各行业就业率下降。

图1 南京晓庄学院非失业率统计表(2009―2015年)

通过近几年对本校大学生非失业率统计表的对比,从大趋势上看,就业率总体上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不断攀升,呈上行趋势。但追究细节,并不尽然。从图1中发现,我校2009年和2010年两年的就业率都处于低位,究其原因是2009年经济危机,社会整体经济状况不佳,整体失业率提高,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给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明显。2010年以后,经济状况开始回暖,2011年~2013年这三年的就业率处于高位稳定。有一点值得一提,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但2013年的就业率不降反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明社会经济状况、就业环境只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方面,而大学生面对困难及时调整自我,其中就业价值观的转变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同样,2015年江苏省毕业生人数激增1.1万,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校大学生就业率不降反升,充分说明毕业生认清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态,转变观念的结果。

另外,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包括就业制度在内的在不同经济社会形态下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变化。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学生就业“统包分配”,过渡到市场经济下的双向选择阶,毕业生就业时有了一些灵活性的选择空间,个人价值和经济利益被看重,就业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再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大众化形成,市场经济影响下的价值观变化已经渗透到就业价值观之中,价值观更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因此,就业率呈现出来的特点就是总体上就业率随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但就业价值观对就业状况有重要的影响。

2.就业意向趋向于务实,就业目标多元化。

所谓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指毕业生作为知识的使用者,能够判断自己的工作是否用到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因此,问卷中是由毕业生回答自己的受雇全职工作是否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子是受雇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分母是受雇全职工作(包括与专业相关及无关)的毕业生人数③。

图2 南京晓庄学院就业去向与专业相关度百分比柱状图(2009年~2015年)

通过图2,我们可以看到前面几年,工作去向与专业相关度的百分比总体呈下行趋势。但在2010年时,就业去向与专业相关度突然降低很多。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因为2009年经济危机,社会总体经济情况不好,导致就业难,毕业生慌不衤罚以“先找到一份工作再说”为前提,放弃等待专业对口的工作。

而总体下行趋势说明,越来越多大学生愿意选择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图标反映出的价值取向的特点说明,大学生就业意向趋向于务实,就业目标更加多元化。毕业生就业目标趋于现实主义,更加理性务实,同时,基于社会生活成本的增加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学生将追求经济利益作为择业时的主要标准,他们越来越少关注专业相关,更多的是在现实中关注个人利益的实现(即哪个工作有前途又有“钱途”就选哪个),以及关注是否符合个人兴趣及特长(高考选择专业时很多是由家长选择,并非个人兴趣所在)。而社会需要与贡献则是毕业生最不为重视的因素。

但是在2015年,我校专业相关度数据转为上升。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狠抓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学分制体系中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初见成效。专业建设和专业素养的养成教育有一定成果。

3.就业的功利主义色彩渐浓,薪水总体呈上升趋势。

在这个统计表中,月收入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月度现金收入。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指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实际每月工作收入的平均值④。

图3 南京晓庄学院月收入平均值统计表(2009年~2015年)

图4 南京晓庄学院月收入分布图(2010年-2013年)

从上面图3中可以看出,本校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平均值呈逐年递增状态,说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说明毕业生维持日常生活所需的生活成本日益增高。结合图4月收入分布图不难发现,2010年薪水主要集中在1500~2000元这一档,2011年薪水集中区域上浮至2000~3000元档,到了2012年集中在2500~3000元档。到了2013年,薪水集中区域仍然保持在2500~3000元的水平,同时,薪水在3500~4000档的比例高达16.2%,为历年最高。

尽管本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不断增长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因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但薪资水平并不能完全替代就业质量,反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功利主义色彩日渐浓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更加务实理性,特别是在工作选择标准上,主要标准以经济报酬和社会地位为主。一方面是基于社会生活成本的增加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以成败论英雄,以金钱多少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价值观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体现。有研究表明,多数学生认为薪酬待遇是比较重要的因素,部分学生受到社会、家庭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把收入看做择业的第一标准,从而将自己的择业范围只局限于高收入的行业。在这样的心态下工作,即使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社会地位及人际交往等方面也会遭遇一定的挫折⑤。

4.就业观趋于理性,就业去向更多元。

图5 南京晓庄学院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2010年-2013年)

图6 南京晓庄学院2015届毕业生去向分布⑥

根据麦可思统计的近四年的数据结合图6中2015届就业去向数据,不难发现特点之一是大学生毕业半年去向仍以受雇全职或受雇半职工作为主;而比例占据第二位的毕业去向是读研和留学。一方面说明毕业生对严峻就业形势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希望通过考研、出国留学等方式缓解就业难。另一方面反映出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为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及时就业。

特点之二是创业人数总体比例偏少。尽管目前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目前大学生的整体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全社会鼓励创业、扶持创业的环境及氛围还需要进一步形成,高校创业教育重视和投入程度不够,学生创业实战能力不强等。

图7 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类型分布图

图8 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⑦

另外,在受雇工作的毕业生群体中,通过图7图8可以看到,毕业生中在一般企业工作的占了近八成,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就业人数占将近一半,说明我校毕业生的定位比较准确,能够认清就业形势,不盲目迷信大企业,就业观趋于理性。排在第二位的是政府及科研机构及其他事业单位。统计近四年中基本比例都在21%~22%之间,只有2013年突然上涨至27%。究其原因,主要是2013年“史上最难就业季”,毕业生认清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扎堆考公务员、村官和事业单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稳定且有一定收入保障的工作。

二、对策建议

1.要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一是优化创新创业课程结构,通过邀请创业成功者或者企业家进行授课、在实践中增加实践环节等方式,向成功企业家学习,是学习创业的捷径,创业精神需要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的培养。二是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举办创业模拟比赛、创业孵化园、成功校友论坛等,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创新实践、勇于创业,吸引各大高校校友聚合抱团合作创业。三是调节国家政策,政策的调节给大学生创业提供减免费用、放宽经营场所限制等益处,提供创业资助政策及各种实践的机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性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值得学习借鉴。如黄淮学院提出,首先提倡以应用技术开发和转化为依托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创业不再只是简单的开个门店、培训机构中介、物流快递点等这些普通的营销形式,而是提倡指导学生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定位的高品质创业,其别注重应用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其次以创新教育为主,提出岗位创新和自主创业并重。最后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和转型发展。创新是创业的灵魂,该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更提出岗位创新的新概念,在已有工作中发挥创新精神。学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即利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

2.要建立多渠道就业观念。

高校在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同时,更加要鼓励新型灵活的就业方式。现在“90后”毕业生中出现的一种值得借鉴和引导的方式――隐性就业。这种隐性就业的方式相对灵活,常见方式有开网店、全职做家教开补习小班等,他们的工作不再限于毕业后投奔企事业单位,方向也不再限于考研、考公务员。这些“90后”“隐族”们能够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目的是自由和快乐。尽管有专家认为,“隐性就业”是当前大学生应对就业难的权宜之计。但笔者作为一线就业指导人员,认为可以对毕业生的“隐性就业”加以引导和帮助。例如,引导开补习班的、当私教的,在积累几年经验后自主创业,扩展其业务规模;再如将网店、网络等工作发展壮大,使之形成新兴职业。在引导就业的同时,提醒同学们不能以隐性就业为最终目标,关键是引导和帮助他们将这类“隐性的”、不稳定的就业逐步发展成“显性的”、长久的就业模式。在当前社会市场能提供的岗位很少的情况下,以此正价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办法。

3.提升就业指导理念,将就业指导教育融入其他课程中。

数据分析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功利化倾向日益凸显。完善就业指导方式,提升就业理念则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重中之重。将就业指导教育融入其他课程中就是很好的方式之一。如利用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平台,将事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融入其中。专业课老师可以在课程中谈及本专业未来就业方向,该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未来就业竞争中的作用。这个专业毕业后能干什么,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工作前景如何,增强就业与专业相关度,强化专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就业质量。再如,在思修课中可以谈及就业中的爱岗敬业、业道德、操守、基本职业素养等。因为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毕业生的爱岗敬业远比专业技能更重要。

4.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理想信念及价值观教育。

对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教育,最直接的一定是就业指导课堂。在就业指导课上不仅谈及就业形势严峻,如何应对就业的方法、面试求职技巧,更要谈梦想、谈理想和让学生明白不仅仅是为了钱和生存而工作,更要找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的方向。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再结合自己的能力和拥有的资源进行职业选择。而不是教学生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功利主义价值为上,引导学生找工作时,不以薪水高低作为取舍工作的唯一标准、首要标准,注重工作中个人的收获与成长,重视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培训等软实力,将眼光放长远。

注释:

①本文数据2009~2013年引用的是南京晓庄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麦可思数据调查2010届―2013届)。2014年数据缺失,2015年引用的是南京晓庄学院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5年)(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编制).

②麦可思对全体毕业生邮箱发送问卷进行调查,所得数据为被调查邮箱数。被调查邮箱数=有效邮箱数-退订邮箱数,有效邮箱数=初步清理后的有效邮箱数-调查中发现的错误邮箱数.

③2012届南京晓庄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④2013届南京晓庄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⑤刘润泽,本科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况研究――以金融学专业为例,中国集体经济,2015(30),160-161.

⑥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5年),14.

⑦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5年),27.

参考文献:

[1]南京晓庄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1年―2013年).

[2]南京晓庄学院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5年).

[3]吴蔚.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探究.思想理论教育,2014(02):91-94.

[4]李阳.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

[5]沈东华.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2):123-125.

[6]黄俊会.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3):67-68.

第4篇

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陲,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新疆人口总数的60%以上。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逐年加剧,女大学生尤其是新疆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就业问题研究领域刻不容缓的课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随着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来临。同全国就业形势一样,新疆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也日趋严峻,尤其是女性就业难的趋势更加明显。根据《2005-2006:新疆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在专题报告《2005-2006年新疆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形势分析与展望》中,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作为2005年新疆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之一,并强调“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及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因此,从性别视角出发,研究新疆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有助于深化就业问题研究的内涵,厘清新疆男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影响因素,对实现两性就业权利和机会的均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偏远农牧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经济发展程度低,基础教育水平不高;尤其是少数民族女大学生都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民族习惯。从实际情况来看,她们在性别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不知道该如何认识、评价和实现女性的价值,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好自己的性别角色。同时,新疆高校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机制和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教育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就从客观上制约了部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且呈现出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因此,做好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教育工作,对于提高本地区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推进女性人才工程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二、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结构和制度层面的影响。由于社会转型和体制的转换、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大学生供大于求等背景因素,女性面临就业难题充分显现。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可以看到:劳动市场分为初级劳动市场和次级劳动市场,两者在工资、待遇、稳定性,特别是工作要求上都存在巨大差异。由于每个风格的市场同样依据人力资本理论运行,所以导致教育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男性大量被选入工资待遇较好的初级劳动市场,而女性则更多的拥挤在次级劳动市场。从互动理论的角度看:从日常生活的互动交往出发,把性别作为交往的前提条件,认为受性别刻板化的影响,两性之间形成制度化的不平等,而造成和维持不平等的原因是社会现有的体制。

2.传统文化中性别差异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女性处于附属地位”、“女性是弱势群体”等思想长期存在,在少数民族中尤为明显。因此,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往往也处于弱势。同样,女性主义理论也对此给予了不同角度的说明,把女性就业的障碍性因素归结为传统性别规范、就业的性别角色分工以及制度上的性别歧视等。市场体制下男女两性的不同角色期待影响到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决策行为,还决定了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职业选择。

3.用人单位基于利润考虑的影响。用人单位通常会认为女性除参加生产劳动外,还要从事大部分的家务劳动、承担生育与养育责任,这就造成用人单位或雇主出于工作效率、利润的考虑在选择雇员时自然会偏重于男性。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男女生活方式的差异造成了男女人力资本投资量的差异,雇主会更愿意选择男性劳动者以节省成本。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受传统观念影响,导致在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既定思维中处于就业竞争的相对弱势。4.女性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与男性相比,女性大学生由于在成就动机以及实践能力上都表现出整体劣势,以至于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也有学者对这一提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智力因素方面男女无优劣之分,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则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生涯自我效能理论就认为在某种情况下,青年期的女性(尤其是女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不像男性那样自信,对自己个人效能缺乏强烈的期许,不能配合自己的能力来行事,此外女性也少有机会去表现成功的事业行为。在生涯过程中,所得到的鼓励比男性得到的鼓励要少得多。女性对生涯和工作的重视与否,取决于她们对解放的性别角色的价值观。

三、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培养工作。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严峻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就业更加困难。因此,从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不同性别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存在差异这一客观现实问题。尤其是高校,应要求学生工作部以女大学生就业成才为目标,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一起开展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女性与职业、形势与政策等教育,重点加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践技能等方面教育和引导,突出实效、注重实践,不断推进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教育。

2.以“四自”教育为核心强化综合素质教育。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自我价值意识薄弱等问题,邀请妇女问题专家、优秀女学者、企业家和其他成功人士,到学校为女大学生们讲授女性关注的热点问题。增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女性角色的认识和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女性成功人士以她们的成功体会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做报告,增强她们的成就意识。以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听取和了解女专家、女大学生对女性成长成才的看法;通过女性心理及求职等讲座,突出解决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就业心理和职业观念等各方面的问题。要求少数民族女大学生除了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简称“四自”),更要学会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实现。

3.通过各种渠道强化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合格的知识素质、专业素质,更强调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应鼓励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到基层,到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区情”,发现自己的不足,缩短自己与社会的距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了解社会对女性人才的要求,让自己的认知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正确把握在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的规律。尤其是,通过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参与社会一线的实际工作,让她们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增强热爱劳动的品质,树立在社会各行业就业或创业的信心。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她们将所学知识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其实践能力。

4.加强在校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针对女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遇到的困惑,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要采取集中讲课和专题讲座相结合,以系统教学与开展有益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育》等课程,辅之以“立志成才,走向成功”为主题的各类讲座,讲清女性成才的路径、入职后转换角色及环境适应等问题。通过组织“走进成功女性”学习活动等专题教育,让女大学生亲身感受女性成功人士的创业历程和魅力,引导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同时,鼓励她们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就业招聘会、“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活动,从女性视角理解就业对于女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大学期间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从而实现自我职业的主动规划,为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第5篇

【关键词】 就业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辩证关系 实践路径

一、大学生就业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爱国”奉献思想薄弱;大学毕业生普遍关注沿海、稳定收入高,单位福利待遇好的工作,不愿意去往西部地区和非一二线城市,这不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对于人才的需求,再加上人力资源的非有效合理配置,导致西部及边贫地区人才紧缺而沿海城市人才过于饱和的恶性循环。

第二,就业态度消极,“ 敬业”素质欠佳;据调查得得知,大学生毕业去向越来越多种多样,考研深造,出国留学、考公务员等,越来越多的“95后”年轻人对待就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奉献精神,不考虑自身的素质,过于重视发展前景,不愿意到最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和自身优势的缺乏人才的岗位去,更兼频繁跳槽和辞职,态度消极且毫无敬业意识。

第三,“诚信”意识薄弱,理想现实脱节;伪造假证,杜撰社会实践活动经历和学生干部经历,随意毁约,诚信意识越发淡泊。在校期间较少接触社会,造成了就业观念过于理想化,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常用“我以为”模式来解决,这些不良的就业现象显然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违背。

(二)、大学生就业误区存在的原因

第一,陈旧的就业观念以及过高就业期望值;忽视对道德品质的培养,易造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受“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等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过于执着党政机关。据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的《201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希望去西部就业的大学生比例仅为4.78%;还有一些大学生不了解就业形势,对待就业过于乐观,产生过高的职业期望,容易在求职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

第二,缺乏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学校对就业指导内涵理解不够全面,高校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正确定位、职业技能和心理引导等方面仍需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仍然比重偏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未真正融入到大学就业观教育;显性课堂教育和隐性思想引导以及毕业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系仍然没有深入到毕业生的就业体系当中;

第三,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以及用人偏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影响,大学生过分注重功效与实惠,关注待遇与发展机会,集体主义和奉献主义精神被忽视。其次存在用人偏见,某些用人单位非“211”、“985”不招,造成了人才浪费。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认为女大学生承压能力差,性格软弱,面临结婚生育的问题,影响工作。这些都使本就严峻的就业供求关系更加恶劣,人才市场雪上加霜。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 融入学校课程指导、立足职业发展规划

以思政课为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辅,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马克思说:“人是自然傩浴⑸缁崾粜院途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身体力行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激励学生自发接受并形成科学认知,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将之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能充实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其次,建立隐性渗透,利用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引导学生关注就业、了解职业发展,开展讲座、文化活动,以非课堂式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通过社会实践,逐步理性确立个人的理想信念。

(二)、贯穿国家机制保障,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开展措施鼓励学生基层就业,增加中小企业就业优势;高校应尊重学生的就业需求,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双向结合,是更加行之有效的针对大学生就业的鼓励机制。完善就业市场法律,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创建社会环境大和谐。将诚信教育列入重要一环,充分挖掘个人层面的精神内涵以及对于就业观的启示,充分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促进社会积极导向、激发学生职业热情

在引导大学生就业时,社会应当发挥积极导向作用,着力指出正面事例的宣传导向作用,强化权力制约机制,形成社会的良好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为我国公民所应该遵守的价值准则,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求职者都应自发传播“社会的正能量”,互相监督遵守,并“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个人价值目标为引导,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明确职业定位,在实践中磨练就业心态,以宽阔的心态面对职业面对职业挫折,发展“干一行、爱一行”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 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EB/OL]. http:///uploads/20170106/20170106141646_96573.pdf,2016-12 .

[2]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6.

第6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大学生;就业能力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造成就业竞争异常激烈。面对数量众多的大学生,用人单位日趋理性,不再唯“文凭”是瞻,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渐渐褪去昔日“天子骄子”的光环,仅仅依靠文凭的优势已很难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学生就业能力逐渐成为制约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大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是高校面临的重大考验,同时也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校企合作,高校与企业共同承担大学生培养的责任,合理运用高校和企业两个不同领域的资源,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长效机制,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一)就业能力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于“就业能力”的定义及对其内涵的描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就业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修正,越来越多与就业相关的因素被纳入考量范围。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已经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1]

帕特里克·鲍里洛特认为:“一切有利于劳动者进入企业或继续留在企业的因素,都是就业能力的组成部分”[2]

从以上两个对就业能力的定义可以看出,就业能力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技能,就业能力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凡是能够促进劳动者获得工作并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因素,都应该纳入“就业能力”的考量范围。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将就业能力分为5个类别和16项技能:基本胜任力(读、写、算),沟通能力(听、说),适应能力(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群体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影响能力(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等)。由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的定义可以看出,“就业能力”应该是一个能够体现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能力群,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人品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我国理论界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有的国内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实践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的能够实现个人职业追求、满足职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3],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方面。具体地说,就业能力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这类能力不仅是大学毕业生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也是大学生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保障。

专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这类能力是大学生在经过大学系统的学习后所获得的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等能力,这一类能力使大学生自身与其他同类竞争者形成区分度,保持独特性,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大学生在就业后能够在岗位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麦可思研究院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1届毕业生中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这项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刚毕业时未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存在一个尴尬的错位:一方面,大学生在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历后,在求职过程中却因为专业不对口、人岗不匹配等原因屡屡受挫;另一方面,企业在面对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求职大军时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企业为节约用人成本,缩短培训周期,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当前的高校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在毕业后并不具备立即与岗位匹配的就业能力,在入职时遭遇能力瓶颈。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知识结构不合理: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企业对专业知识的敏感性越来越高,而且,由于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企业对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也趋向综合化。受当前我国高校培养方式所限,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具有滞后性,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

实践能力不足:在现行的高校培养方式中,以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主,大部分高校只在大四开展为期两到四个月不等的实习,而这些实习时间短,形式化严重,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有限。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显示,2011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约有50%的人认为高校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实践能力亟待增强。

创新能力不足:在科技飞跃发展的新时代,用人单位越来越渴求创新性人才,有调查指出,“65%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与之形成反差的是,“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4],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及就业后更好地进行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业观念滞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过渡,与之相应的,就业市场对于大学生也有了新的定位,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和就业选择等方面亦应该随之发生变化。但是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及其家长的就业期待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大学生自我定位不符合市场需求,就业观念滞后,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校企合作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意义

正如上文所说,当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每年以庞大的数量激增,加入到求职和就业大军中。这些毕业生中的大部分人似乎并不具备达到用人单位需求的就业能力,他们在进入用人单位以后仍需要进行培训才能真正进入劳动者角色。这在无形中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重复消耗和浪费,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难度。如何有效地加强教学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是当前高校必须重视的难题,也是全社会必须参与其中、群策群力的公共性问题。作为大学生劳动力资源的消费者,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参与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环节中。学校和企业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两个不同领域的丰富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工作部门、行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其方式是通过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的结合,使学生直接参与相关工作,具备适应职业技术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以适应社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5]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渐暴露出不可忽略的弊端,如上文所说,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当今社会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符合社会用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高校除了传授文化、专业知识外,还要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锻炼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校企合作被视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从学校角度来说,一方面有利于学校加强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学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市场的用人需求适时地调整课程设置中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就业观;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丰富的资源,建立教育实习基地,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就业培训机会的同时,也能以企业为就业平台,为大学生创造丰富的就业机会。

校企合作,从企业角度来说,学校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优势,具有相对稳定的可以转化为企业实习生甚至员工的学生资源,另外由于学校师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通过与企业合作,企业可以邀请教师与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参与技术革新,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于此同时,企业可以依托自身具备的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及文化底蕴,吸引优秀的学生成为企业潜在的未来员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校企合作,从大学生角度说,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得到了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学习平台。学生在大学课堂中可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同时通过参与校园内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或者通过竞选学生干部等途径,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使自身的基本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大学生通过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可以深入企业,在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验证在书本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大学生在参与校企合作的项目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锻炼自身的基本能力,提高适应环境、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对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校企合作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外的经验表明,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我国校企合作目前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尽管校企合作从长远上说可以为高校、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实现大学生、高校和企业的“三赢”局面。但有研究表明,在目前阶段,高校和企业的参与度和热情都不高,校企合作被简单地理解为企业到高校招实习生,双方的合作缺乏广度和深度。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校受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限,缺乏大刀阔斧改革的决心,因而在引进企业参与教学改革方面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缺乏法律的硬性规定和支持,企业作为大学生人才资源的消费者,没有主动承担起培养大学生的责任。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目光,没有看到校企合作将会带来的巨大利益,因而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把校企合作等同于到高校接收廉价的实习生,歪曲了校企合作的本意。

针对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笔者认为,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意义,我国应该学习外国的一些经验,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硬性规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充分利用企业拥有的资源,加强大学生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高校必须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改革以配合校企合作的需要,真正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水平作为教学目标,不断地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地进行专业和课程设计

高校不能固守原有的课程体系,而应该切实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密切留意就业市场动态,合理地设计专业和课程,及时地根据市场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

大学毕业生最终要流向市场,进入企业,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校把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文化引进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及早地适应企业的氛围,这有利于学生摆正心态,合理定位,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在入职后的适应能力,缩短大学生在进入企业后的再培训周期。

(三)加强基于市场需求的师资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理论水平较高,而实践操作水平稍有欠缺。缺乏市场历练的专职教师,纵使理论水平再高,也难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因此,高校的师资建设应该适应市场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职人员作为师资队伍的一部分,或者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加强实践操作水平。只有加强基于市场需求的师资建设,才能够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际劳工局.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Z].国际劳工大会第92届会议,2004.

[2] 帕特丽夏.威奈尔特.卑瑞卿译.就业能力:从理论到实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41-49.

[3] 董美娟.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2,(8).

第7篇

关键词: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力资源开发;高校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

美国职业指导的奠基人帕森斯(Parsons)1909年首次提出“职业指导”(vocationalguidanee),并定义为基于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前提下,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与社会工作机会相匹配的过程。40年代初,罗杰斯(Rogers)将咨询定义为指导对方正确认识自己,使之内外协调并形成新的自我概念(的过程)。50年代罗伊(Roe)通过访谈和测验杰出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生活史及其人格特征,得出养育方式和早期经历影响个人追求的职业类型,金兹伯格(Gin~berg)以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职业决策是贯穿一生的、基于自己喜爱的职业与可获得机会之间的最佳结合;萨帕(Super)通过跨国性实验研究认为,职业指导是引导人们不断反复适应职业(的活动),他们以发展的观点、注重个体差异和特质,强调个人生涯知识、技能及观念的培养,完成了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career counseling)”的转变。

大学生就业指导(vocationalcounselingforcollegegraduates)以职业指导理论为基础,是指在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规范下,为大学生提供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系统辅导和服务,以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系列活动。

1.大学生就业指导具备人力资源开发的一般属性

(1)人力资源开发主体和客体的一般性。人力资源开发(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的开发主体为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家庭或个人,客体包括有劳动能力的所有国民。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是教育部、省市政府大学生就业中心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即政府和事业单位;其客体是大学生――这一国民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

(2)人力资源开发内容的一般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包括生理、精神、知识、技能等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涉及到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念、劳动意识等精神层面,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知识层面,公共关系、求职技巧等技能层面的提高。

(3)人力资源开发类型的一般性。人力资源开发可分为宏观和微观的开发。教育部、省市政府大学生就业中心通过制定法律、规章制度,采取一些教育和培训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属于宏观的人力资源开发;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咨询和培训、个人生涯设计等促进个人的发展,属于微观人力资源开发的范畴。

(4)人力资源开发作用的一般性。人力资源开发能给个人带来更高的收入和非经济收益,也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大学生就业指导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就业及就业质量,进而影响收入及其工作地区、城乡和社会地位阶层分布。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会影响整个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失业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也不利于社会稳定。

2.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1)人力资源开发客体的特殊性。经过十五、六年的正规教育,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知识文化水平,在整个劳动大军中属于优势群体。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起点较高,这与在职培训以及下岗员工的再就业培训相区别。

(2)人力资源开发内容的特殊性。大学生就业指导能促进大学生思想、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但这种提高集中体现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增长,即在求职时充分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水平,是展示、并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一种能力。

(3)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特殊性。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一般分为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终身学习。从形式上看,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属于正规教育的范畴;从内容上看,大学生就业指导偏重于技能培养,这与在职培训有些相似。

(4)人力资源开发类型的特殊性。按开发任务,人力资源开发可分为生成型、挖掘型、使用型和充电型。大学生尚未进入劳动力市场,因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具有初始性开发性质、生成型开发特征。同时,在大学学习中也接受了一定的生产原理和技能训练,就业指导则使大学生所学的知识更贴近就业的需要,因而具备挖掘型开发的属性。如果大学生参加过某些实验、实习,或做过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即他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已经经过劳动实践的检验,这时,接受大学生就业指导就具有“充电”性质。因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同时具有多种人力资源开发类型的复合特征。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弱化

1.就业指导的经费投入不足

尽管教育部专项发文要求加大就业指导的经费投入,但不少高校的拨款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就业指导人员、设备和场地等经费不足,机构不完整,设施不健全,不能为毕业生提供全面、高质的就业服务。

2.就业指导的人员短缺、素质不高

有些高校只在学生处加挂了块牌子,根本没有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据统计,2002年全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多在1:700以上,而发达国家的多在1:200左右。工作人员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无暇顾及深入研究、全面指导、开展个性化服务。另外,大多数就业指导专职人员是从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转过来的。前者一般对就业政策、法规比较了解,但缺乏教育学、经济学等知识,同时,行政管理意识突出、服务职能欠缺;后者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实际指导工作体验,都无法提供针对性很强的就业指导服务。

3.就业指导的职能不全

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局限于政策宣传、信息、生源统计、档案整理核查、户口和档案派发等工作。忽视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忽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职业能力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安全教育。

4.就业指导的时间不足

就业指导工作从属于教学活动,教育部规定11月20日为校园招聘的“解禁日”。高校就业指导活动一般安排在大学最后一年或者最后一个学期。但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可能在此之前已经展开,而这时的就业指导只能是“突击性任务”。

5.就业指导的方法单一乏味

就业指导教材大多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一般采用“灌输式”教学,案例分析不足,教学效果很差。就业动员会、形势报告会、指导讲座等都是面对全体毕业生的,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性的专门咨询和指导。另外,也较乏对心理测量、职业兴趣、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络等现代化指导手段的利用。

从抽样调查结果看,当前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与学校提供的帮助非常不对称。根据2002年东华大学的调研,81%的学生表示“非常渴望成才”、“成才意识比较强烈”;68%的对高校目前就业指导工作不满意。2003年北京地区本科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表明,68.4%的不是很了解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对就业指导工作不满意的占21.7%。

三、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

1.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要将就业指导工作摆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就业指导中心应参与高校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决策,并强化就业指导中心的信息、咨询、指导、中介等服务职能。

2.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机构与设施建设

(1)加强就业指导人员建设。各院系成立就业指导小组,并发挥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形成校、院、班有机结合的三级就业指导服务组织体系,按一定的师生比保证专职工作人员的数量。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使其掌握一定的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具有较强的调研分析、组织协调、咨询指导能力;

(2)加强就业信息网建设。加强市场调研,系统地收集与整理大学生就业相关制度和政策信息;收集与整理社会职业需求信息和全国各专业毕业生情况信息;收集与整理毕业生学习、社会实践及奖励等个人信息。

(3)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建设,纳入整个教学计划。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编写就业指导教材。在“了解社会”的课程部分,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对应的职业资格特点等;在“了解自己”部分,强调兴趣、个性的作用,培养良好的情商;在“人职匹配”部分,引导大学生在相关职业群中选择合适的职业。

3.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运作机制

(1)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第一,全员式就业指导模式。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上海交大“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经验值得借鉴。第二,全程式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要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一年级结合新生人校的联谊会、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树立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并通过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职业理想和择业观。二年级开展个性心理和职业适应性测试,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特长等,确定择业的目标范围;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水平的全面提高。三年级邀请用人单位来校讲座,组织学生去就业基地实习,增加工作经历与体验,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四年级开展求职技能技巧、礼仪、心理调适、签约注意事项等内容的训练,让大学生学会包装和推销自己。第三,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大学生就业指导不能仅仅提供技术性、操作层面的服务;还要提供高质量、具有长远性意义的服务。根据毕业生情况,实行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第8篇

关键词:教育模式;就业指导;校企合作;自主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075-03

2011年,我们有幸参加了国家教育部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团队最终获得了国家三等奖。这次参赛经历,使我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样也引发了我们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模式和大学生就业若干问题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家不断扩大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毕业人数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做一个初步了解,从高等教育模式分析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进而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理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下面将从大学生的就业人数、就业率、专业对口情况等方面来分析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就业人数连年攀升

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随后,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2011年大学生毕业人数继续攀升,达660万,再创新高。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是让连年增加的毕业生面临更严峻的就业形势。

(二)就业比例下降

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从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看,就业将是一个长期存在并且艰巨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生也会从精英向大众发展,每年我国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寻找工作。根据《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1年,大学生就业率分别为85.5%,86.6%,76.1%,69.1%,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就业率的逐年下降,势必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负担。

(三)就业地区分布不均衡

从地区来看,我国中西部虽然对大学生有较大的需求,但由于条件艰苦,很难招到毕业生。根据《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我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仍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占26.0%;泛渤海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占24.5%;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占23.1%。中西部地区就业比例低,尤其需要人才的西部生态经济区只占到0.06%,分布极不均衡。

(四)专业难对口

由于就业难度大,很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已经不再重视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更多的人丢掉了所学的专业去追求考取工作轻松、收入较高的国家公务员职位,这样也导致了上百人竞争同一岗位的不正常状况。因为就业难度大,专业不对口等问题,造成了许多大学生从事了自己根本不喜欢的行业,工作既不顺心,压力也大,工资以及福利待遇也与自己心中所期望的有很大差距,也造成国家对大学生培养成本的提高和浪费。

二、高校教育模式的弊端

(一)学历通胀

由于高等院校的扩招,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文凭贬值,加之专业调整滞后,带来了就业市场供求的结构性失衡。高校扩招,虽大大提高了国民素质,但是盲目的扩招又会造成大学生表面上的“冗余”,无疑加重了大学生就业负担。在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所以,我国才会出现矛盾的两个方面:人才紧缺与相对过剩,还有就是社会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社会的需求达不到高校教育扩招的要求,也为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提供了假象。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已经是人满为患,是过剩了,相反一些中小企业、艰苦偏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

(二)专业结构设置不规范

高校的专业设置、体系结构、教学水平等滞后于社会发

展,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主动调整,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另外,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知识灌输,缺乏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懂理论,不懂创新,只会背书,没有技术,这些高分低能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加之许多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导致一些毕业生知识面窄,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较弱,普遍缺乏社会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在实际的教学中,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了解不足、不能够很好定位就业指导在大学教育中的重心地位。就业指导报告也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对大学生必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以及体系性的理论指示教导,造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佳,从客观上也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如课程规划不合理,就业指导仅是针对毕业班学生,非毕业班则很少重视,实际表明,就业指导需要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只对毕业生实施就业指导收效不明显,且这样的就业指导既不科学也不系统;就业指导方法过于陈旧,只是一味地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没有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乃至个体的差异性,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就业指导教材杂乱也是一方面原因。

(四)实践经验不足

大多数高校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塑造,不重视对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不懂怎样灵活运用于工作中已成为普遍情况。一些学校也打算通过开办社会实践操作课,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因为安排的时间、机会不足,或没有合适的岗位,也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无疑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只能是不切实际。大家都知道,符合企业的人才经常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收益绩效的人,一个仅有理论知识而没动手能力的人多数企业是不接纳的。

三、采取恰当措施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1.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下,不付诸行动,只等国家或高校提供就业岗位或用人单位招聘是错误的。一成不变的就业观念,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也渐渐磨灭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根据市场实际状况及时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尝试自主创业。

第9篇

【关键词】就业形势;就业指导;创业意识

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客观存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健全。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从“统一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和高校都面临着挑战。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90年代末开始的大学扩招造成大学生毕业过剩,再加上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难度。

一、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

(一)政府加强统筹规划,宏观调控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基础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应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再次,政府需要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予以特殊优惠。最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积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大学生“就业优先”的思想,工作重心从以前的就业管理转变到就业服务上来,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减轻了大学生的精神压力,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宽松、公平的环境。

(二)受高等教育弊端影响的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

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第三,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因此高校改革应该依据不同专业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招生目标。

(三)用人单位招聘制度的变化成为吸纳毕业生的重要渠道

大部分用人单位更多的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并采用“校企合作”这样一种环境,无疑将给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主动介入加强就业指导,解决就业难问题

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高校的教育和指导也应该是广泛的,将就业指导和教育结合起来,不仅为毕业生传递信息,起到“媒介”作用,还要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就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经常性地开展宣讲活动。

1.教育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2.加强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为提高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搭建平台。

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人才需求和市场就业更好地相结合,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竞争能力,有利于拓展企业识人、选人的渠道和途径,通过在企业中开展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工作,使企业和大学生之间能够建立便捷、 相互沟通的桥梁,使高校毕业生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及其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3.完善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服务

首先,学校和社会通过网络、电话、邮寄等多种沟通方式相结合,使信息畅通无阻,保证大学生以很快的速度得到适合自己的就业信息。其次,进行教育、教学等制度的多方面改革创新,实行“校企合作”制度,规范就业市场,实现各种就业渠道相互贯通、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见习、实行、参观考察、提供模拟招聘会和面试机会。第三,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控能力、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训,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训,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必须将授课、讲座、报告、讨论、调查走访、咨询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创造新的指导形式,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实效。

其次,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认清楚形势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通过对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专业水平、思想表现、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调查了解,掌握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社会对专业需求的趋势,这些信息不仅是就业指导的良好素材,而且可以作为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参考和决策依据。

最后,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训》课程等,让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对自己的专业、自身情况、自主创业意识有一定的认识和积累。在课堂教学的同时, 还可结合专业特点,召开专题报告会, 如邀请优秀校友、相关行业企业家到学校作报告,为学生创造增加感性认识的机会,对大学生的就业也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综述:当代大学生要正视现实社会的严峻性和挑战性,强化竞争意识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创业意识,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即努力让自己成为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邹云龙、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张远,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若干思考[J].教育艺术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