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3:44
导语:在关于春天的古诗词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对每个学段提出具体要求:一二年段学生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三四年段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五六年段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古诗诗意呢?笔者认为可以用下四种方法。
一、充分地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的。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要按“一平(― /)二平、三四仄(V\);二二一二、有节奏;遇平拉长、遇仄短;”这种平仄吟诗法将平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 jin ,如果读成平音jiDn,就会损伤音节的谐和效果。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 ── 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 “光、色、、奇、湖、宜”这几个平音要拉长,特别是“宜”要拉至三拍。这样反复地吟诵出诗词平仄押韵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完全陶醉于诗情画意中,深深地体会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创设情境
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反复冗长地讲说。”古诗的教学,讲究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诗情画意地学古诗。如何创设出符合诗意的诗境呢?一是在绘画中想像诗词情境。很多诗歌都是融情于景,诗中有画,极富绘画之美感。教学中,我们把“诗”与“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像,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从而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通过绘画,能有效地让学生体会诗中的美丽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受到美的熏陶,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更加彰显了学生的个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鉴赏古诗词的兴趣。二是在表演中再现诗词情境。很多古诗词的内容富有生活情趣,蕴含着哲理美。若引导学生尝试品味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再把它表演出来,既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张扬学生的个性,又能让学生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再现诗中的情境,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都会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三、扩展阅读
在学完一首古诗词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
1.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教师可提问: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学完白居易的《忆江南》后,教师建议学生开一个“春天吟诗会”,把自己最喜欢的诗献给春天。学生兴致盎然地背起了许多熟悉的关于春天的诗。同类题材作品的拓展,可以帮助学生对以前阅读的古诗词进行系的梳理,沟通了课堂内外的教育资源,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2.向整篇(部)著作拓展。如学习《春江花月夜》的前面四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然后引导学生去阅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其他部分。
教材分析:
《渔歌子》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古诗词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词。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近田园,热爱乡村。《渔歌子》这首词也是情趣盎然地表现了渔夫悠闲的乡村生活。作者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的《渔歌子》也是一片画意诗情。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诗词已经并非陌生。并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特别是在我们学校开展晨诵午读的活动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本学期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忆江南》也是一首词,所以学生对词的常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渔歌子》本身文字比较浅显易懂。所以,学生对于《渔歌子》的理解和体会应该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关键是老师要提供好相应的踏板。
教学目标:
1. 认识“塞、箬、笠、蓑”这四个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这三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3. 体会这首词的内容,想象画面,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自由闲适地思想感情。4. 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读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的美景和意境,体验作者宁静,悠闲的心态。
教学难点:
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悟“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内涵及原因。
教学思路: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绚丽的瑰宝,面对古诗词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典,老师没法讲,也不能讲。所以本堂课我以板画为突破点,围绕着板画开展一系列的朗读,体会,想象和练写,以画促读,以画促写,尊重学生自己的理解,通过前面的铺垫,让学生深刻理解“不须归”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
教科书、ppt课件、课堂练习纸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步骤
(一)词语导入
大屏幕出示关于春天的四字词语。
附:郁郁苍苍 桃红柳绿
莺歌燕舞 戏蝶游蜂
白鹭翩翩 桃花朵朵
流水潺潺 鳜鱼肥美
学生轻轻地读一读,谈一谈发现。
【设计意图:出示这些春天美景的词语,一是为了积累,二是为接下来的课堂练笔做好准备,三是渲染本节课处处是美的课堂氛围,奠定优美,闲适的情感基调。】
(二)出示“渔歌子”这个词牌
1. 指出“子”是读第三声,在这里是“曲”的意思。
2. 回忆词牌名的相关知识。
3. 通过“渔歌子”这三个字让学生猜测本首词的大概内容。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他们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的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自己新的知识,利用已经学过的《忆江南》的知识进行迁移,学生能更好的接受。】
(三)整体感知,通读词句
1.通读。
(1) 初读,重点在字音。
(2) 再读,读出节奏。
(3)第三次读,读出对这首词的第一印象。
2.谈感受,找景物。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对这首词的第一印象,认为这首词很美,那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向我们传递这种美的信息呢?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是学生对这首词的一个整体感知,也是从学生的“读”到老师的“画”的过渡。】
3.教师板画,学生欣赏体悟。
(1)学生回答,老师相机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景物。并引导学生用上第一环节的四字词语来描述黑板上的景物。
(2)学生一边看板画,一边再次朗读。
(3)发挥想象,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画是直观的眼睛的感受,创设这一环节是想通过耳朵和鼻子的感受让学生能更进一步身临其境,让画面更立体,让体会更深入。】
4.学生自主练写。
5.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我校在语文教学中尝试着为学生专门开设了古诗词鉴赏课。和一般的古诗词鉴赏课不同的是,不是由教师来讲课,而是由学生自己走上讲台为学生为学生讲析古诗词。各年级和各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阅读的古诗词范围和篇数,初一实验班拓展阅读的古诗词不少于10篇,非实验班不少于5篇,初二实验班不少于15篇,非实验班不少于10篇。方法是学生每学期自选课外古诗词两首,自己搜集关于作者背景以及古诗词的鉴赏资料,,自己编写教案,待老师检查过关后,利用早自习时间,走上讲台,为学生讲析古诗词。
这种做法,对学生的确形成一种很大的压力,古诗词鉴赏对教师来讲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对初一的学生?他们的古诗词鉴赏还仅仅在起步阶段,这个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十年前,我抱着试试看的的态度开始了这项实验。当我宣布了这项实施计划,起初一个班仅有一两个学生因好奇而跃跃欲试,其他的学生都望而却步,我便从班级里几个语文功底较厚的学生入手,鼓励他们参加讲课,并交给他们如何去搜集资料,如何去赏析,如何去编写教案,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努力地准备着,待老师检查指导过关后,走上了讲台,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效果相当的不错,学生讲析古诗词真的很受欢迎,其程度甚至超过了老师的授课,学生的潜力如此之大,素质之高真是让人惊讶,台下听课的学生聚精会神,并积极的配合发言,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一堂30分钟的课下来,我马上组织学生品评这节课的优缺点,同学们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态度十分的诚恳,绝大部分建议都提得很合理,讲课的同学欣然的接受,同时也为后面要讲课的同学提供了借鉴。
学生讲析古诗词,尽管暂时还没有老师讲的好,还不能全班铺开,但是这项活动中,学生确实受益匪浅。
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首先提高了他们搜集资料、筛选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他们在搜集大量的关于作者和背景资料的同时,拓宽了知识面,在编写教案时,提高了阅读、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在讲台上,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们随机应变的能力的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是他们主动学习的结果,这就是此项活动的意义,不在乎学生讲得如何,而重在参与过程中语文综合素养的的提高。
2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勇气
让学生变换角色,走上讲台当老师,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需要胆量和自信,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之下走上了讲台,他们平时上课变得爱发言了,一些学生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对语文课越来越喜欢,学生在讲完一首诗之后,期待着讲下一首诗的机会,我感受到学生学习语文的春天来到了。
3给教师提供了借鉴,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古诗词的音乐性是其艺术特色的显著表现。当代著名诗人郭小川在《谈诗》一文中指出:“在语言艺术中,诗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在古诗词教学中,选配旋律、音调、节奏与古诗词作品声调节奏变化相协调的音乐,无疑更能彰显古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与声律美,充分发挥古诗词音乐性的艺术特色,优化教学环境,使课堂变得轻松活泼,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也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记诵。
如讲解岳飞的词《满江红》,教师可以运用轮回乐队演唱的歌曲。轮回乐队粗犷而又略显沧桑的声线,声嘶力竭的深情演唱,悲凉雄浑的曲子,紧张的音韵节奏感,使学生很快理解了岳飞这个悲情人物的壮志豪情。
又如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可以搭配费玉清演唱的《一剪梅》,费玉清的歌声清澈中透着质感,旋律婉转,极具阴柔之气,和着民族乐器的演奏,在情境设置上最能激起人们的愁情幽绪,秋凉的“香残”景象和清飒氛围,借助乐曲逐渐达到衰微的秋境和幽然的情思之间的意境和谐。
再如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在深沉的忧虑中激荡着一种慷慨昂扬的激情,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在情感节奏上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明朗;曲风深沉、苍劲,蕴涵着内在的爆发力,表现了曹操志在天下、求贤若渴的心理,而凤飞飞演唱的《大江东去》在表现力上正合乎诗歌的内在节奏,设作音乐背景效果也很好。
杜牧的《江南春》,可以采用著名古筝演奏家徐涤生的作品《春涧流泉》,乐曲以丰富的古筝技法描绘了春天里深涧跌瀑、流泉轻泻的自然景色,有一种精致、空灵、淡雅的艺术感悟力。这优美流畅的旋律正合乎了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意境,活泼清新,给人以歌中有诗、歌中有画的想象空间。
古诗词的教学实例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在这里借用广东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杨重华先生关于宋词的言论:“我少时读宋词,总觉得它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一种美感。分析起来,一种是意境之美,一种是声情之美。”
台湾歌手周杰伦的《蜗牛》被收入上海市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引发了争议,很多网友发出质疑:“吟风弄月的歌曲仅仅凭借着旋律的动听,或是歌词的优美而进入课文之中,是否构成对‘爱国主义’这一神圣字眼的讽刺?”《蜗牛》似乎不能满足提出的“影响人们形成爱国思想”的要求。如果听过这首歌的人,从歌曲本身的意义去评价,都会认为这是一首不错的励志歌曲,使人上进,不畏曲折,这与初一课文开篇之作《在山的那边》在励志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山的那边》,诗意的执着!《蜗牛》的美在于它唯美的意境。蓝天、阳光、绿叶、轻轻的风,随着叶片往前飞的梦想,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自然,画面明净,清新爽朗,读来有如春风拂面,旭日照身。
《在山的那边》的美在于信念之美,一种挫折中日见深沉的感悟和信念。“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它虽然很微弱,但是它依然有自己的憧憬,自己的梦想。是“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这份单纯而执着的梦想让我们感动。
歌曲《蜗牛》也有它执著的信念。“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我有属于我的天”。这些句子在歌词中回环往复,重章叠唱,非常有力地展现了蜗牛奋斗不屈的精神。在这首歌里,蜗牛的信念成了一道风景,坚韧而不可动摇。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人也都在思考着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像蜗牛一样执著追求,无怨无悔,我们“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在综合性实践课《黄河》中,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教师可以借用新锐导演陆川的作品《可可西里》和台湾歌手郑智化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来展开。前者讲述的是可可西里一群保护藏羚羊的志愿者的故事。惨烈而警醒,后者吟唱的也是一个惨烈的人与环境、人与生命的故事。陆川对遥远藏族无人区里另一种生灵的存亡的关注和郑智化对台湾地区的生存环境的恶化的担忧,使他们的作品都具有一种悲剧性的力量,这能激发学生对于黄河现状的思考,同“保护黄河”的主题是一致的,可能采用这样的形式阅读,比我们用文字资料讲解“母亲河的忧患”来得更有震撼力。
关于花的古诗词飞花令有《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小学古诗策略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遗产的精髓,它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良好情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谈一些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指导自学,丰富积淀
古诗的韵文形式,言简意赅的文字,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小学生掌握。加强自学指导,有助于促进他们语言积累,初步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在指导朗读方面下功夫,坚持以读助讲,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意的解,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初步把握古诗词的特点,体会古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同学们在每天的晨颂、语文课前的2分钟准备时间,练习背诵古诗词或其中的名旬。这样日积月累,他们就逐渐做到出口成诵,逐步丰富了语言文字的积淀。在自习时间或语文兴趣组活动课上、有选择地摘抄一些内容浅显,文字优美,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古诗词,以此激发他们探究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领略古代文学家们独具匠心的才思、敏锐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准确地表情达意的独特风采。
二、可唱,可画,让古诗课堂情趣盎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段诗文教学,并不要求深刻地理解诗文的意思,主要是积累古诗,而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运用唱歌的形式记忆古诗、展现古诗,学生自然就有趣了。用唱的方式既合符古诗本身的特性,也融合了课堂气氛。古诗本身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枯燥无味的古诗加上快乐活泼的儿童乐曲,古诗就显得与学生距离接近了,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在教学《咏柳》一课时,我就加进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旋律,学生跟着已会的旋律歌唱,很快掌握了古诗,并且又唱又跳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对这首古诗增添了浓浓的兴趣。
古诗课堂上,不但可以唱起来,而且还可以画起来。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对古诗赐予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真理。一般来说,课文每篇中都有一幅画,借助图画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例:《静夜思》插图,通过插图学生就一目了然,诗人在晚上看着月亮睡不着觉四连故乡及亲人。这对于学生的感官是一种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易突破教学重点,是学生升华了情感。不仅如此,让学生在已有的理解上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画笔再现始终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意,结合低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自己描绘出古诗的内容和涵义,学生从中去享受那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无穷魅力。例:《咏柳》一课,低段的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出春天的柳树美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是如此美丽,诗文是如此神妙,而古诗的魅力无穷。
三、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
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诗句。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教师应抓住重点字、词,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了解大意。如自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诗,学生通过“日出”、“江花”、“江水”这几个词的理解,很快学生就能把握到:平静的江水,美丽的江边景色,使人既感到胸襟开阔,真的江山如画!课文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与作者一起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用日出的景色将画面覆盖,形成浑然一体的悠闲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认真推敲,体会诗人练字遣词的技巧。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
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我在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如:《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看,尽管只有二十八个字,却为读者展现了一副美不胜收的国画:深秋之夜,月已落,霜满天,天地一片寂静,远处几声乌啼传来,令人倍感寂寥。江岸上枫叶火红,江面上渔火点点。仔细品味,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月是落了的,霜是满天的,乌啼是深夜的,渔火是零星的,钟声是客船上听到的――画面很美,但画面中每一事物却都透着凄凉、透着寂寥!此情此景,诗人能是兴奋的吗?为什么不高兴?如果已经告诉了学生该诗是诗人落第之时、飘泊异乡之时的有感而发,诗意就更明白了。名落孙山,飘泊他乡,诗人愁啊!“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可是,二十八个字中有一字是“愁”字吗?没有,但却字字不离愁思!这就是古诗的魅力。
五、加强学生古诗文学习的评价
其一,评价主体多维化:首先是改变目前占主流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指导学生自评、互评。由于古诗文的学习还常常在课余进行,还可请家长共同参与,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交互的活动。
其二,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评价课内所学,还要评价课外的阅读;不仅评价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掌握情况,还应“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习惯、态度和方法等。
最后,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会背多少古诗文,更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关于古诗文阅读评价有这样的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近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古诗文素养的提高是建立在存量基础之上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该注重平时的、过程的评价。
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很多,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扩大知识面,多掌握各种信息,就会不断创新,从而使古诗词教学充满迷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一.依照场景素读,入境入情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碧玉般的柳树,正忙着舒展开绿丝带的长发,随着春姑娘的节奏,飘拂摇曳,翩翩起舞!看着孩子们在柳树下穿梭嬉戏。看到此情此景,我忙问:“孩子们,看到这幅画面,让我们一起来吟诵贺知章的《咏柳》,以此纪念此刻的情景吧!”孩子们眨巴着亮晶晶的大眼睛,跟着我吟诵起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看着柳枝随风舞蹈,一遍又一遍地跟着我念。不知不觉中,《咏柳》这首诗已经会背了,孩子们还跟着诗人一起走进了春天,陶醉在这春天的美景中了。
二.还原时代背景,素读文本
任何文本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教师解读文本不能忽视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心境态度。只有顺着作者的思路去细细揣摩,认真思考,慢慢咀嚼,才能读懂蕴含在文章中作者的深意,才能使阅读的体验更加丰富。
如梁晓声的《母亲》,这篇文章写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可梁晓声的母亲拿出“一元五角钱”买一本书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梁晓声第一次看到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第一次看到了母亲是如此瘦弱,而自己却要向母亲要钱。这样的一种味道就需要我们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文中母亲神态和语言的细节,通过文本素读,还原作者的写作背景才能走进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才能引导学生体会那份浓浓的慈母深情。一节课下来,学生无一不感动于“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三.学相声捧哏,素读文本
人们常说:“一朵具体的花,胜过一千种关于它的描述。”我在课堂上教到高鼎的《村居》这首诗,为了使素读更有趣味,我说:“相声有捧哏和逗哏,看老师怎么加上应答,做个捧哏的三流相声演员。请一位同学出来,你只管诵读古诗,看我怎么应答。”
一生:草长莺飞二月天。
师:好漂亮啊!
一生: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真美妙啊!
一生:儿童散学归来早。
师:来干什么呢?
一生: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原来是放风筝啊!
学生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我趁热打铁:“哪位同学愿意挑战陈老师,也来做回捧哏?其他同学一起配合。”
众生:草长莺飞二月天。
一生:真美丽啊!
众生:拂堤杨柳醉春烟。
一生:醉了啦!
众生:儿童散学归来早。
一生:放学了啊!
众生:忙趁东风放纸鸢。
一生:风筝飞得好高啊!
就这样,在捧哏形式的素读之中破解了文本的密码,让孩子们趣味盎然地把握住素读的脉搏,使古诗词素读向着“青草更青处漫溯”。
四.多元素读,入境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词平仄、音律、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上口,又特别适合素读。我们要引导学生吟咏出对诗词的感觉,回味出诗词的韵味。
如窦桂梅老师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词一般分上下阙,朗读时上、下阕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在上下阕之间喘了一口气读词)
师:古人诵读诗歌时往往还带有动作。我们加进动作再来读一读。
生:(模仿古人摇头状读词。)
师:诗词是讲究平仄的,平声就是阴平和阳平,声音要拉长;仄声就是上声和去声,声音要短促。
一、把同一作者的相同风格的诗词作比较
诗作选入教材的诗人都有较丰富的诗歌创作,同一个诗人、同一个主题风格,诗人可能用不同的诗作来表现,在教学时可选择该诗人的类似主题的不同诗篇进行比较阅读,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诗人,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解诗人某一段时间的特殊的思想状况。
如学清照的两首词《武陵春》和《醉花阴》,这两首词都表达的是作者自己对已经逝去的丈夫的深深的思念之情及自身无限的忧愁苦闷的思想感情,词中无一不透露着哀婉动人的悲切之情。但是两首词却在写作手法上略有不同:《武陵春》重在通过描写人的内心的心理活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用奇特的比拟以及假设的情景道出了词人深重的的忧愁之情,与万般美好的春天的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而《醉花阴》主要是借景抒情,借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世界,“薄雾浓云”“玉枕纱橱”“暗香盈袖”“帘卷西风”等词句无不烘托出“愁永昼”“凉初透”的秋季萧条、凄凉的氛围,塑造出词人“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的女主人公的形象。
二、把不同作家同一主题的诗词作比较
诗歌作为最具抒情特点的体裁,往往能反映出不同的主题,总体说来,古诗一般选用一些“人之常情”的题材,通常表现的是亲人请、思乡情、朋友情、古人情等。不同朝代、不同生活区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生活状况、不同性格的诗人,面对相同的主题,能唱出各具风格的歌、吟出各具特色的诗。对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家的诗作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形成对某一主题的诗歌的一种整体的认识,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块儿。
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既可扩大知识面,又可悟出某种事物所代表的具体的思想感情,还可在对比诵读中提升对诗词的感悟能力。
再如,同是送别诗,王维在《渭城曲》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是一种深情体贴的离别。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一种少年刚肠的离别。李白的景象宏阔、别情深挚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后两句看起来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又包含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远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这种通过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诗歌的比较阅读,引领学生了解不同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不同诗人的诗歌特点,形成对特定主题与特定环境的形象而又具体的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诗词的印象,加深学生对诗人的感悟。
三、把同一作者不同主题风格的诗词作比较
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化,诗人的思想感情也会随着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诗人,却有可能写有不同风格的诗作。将同一作者不同主题风格的诗作进行比较,可以体会诗人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内心世界,从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古诗词中美的意境,陶冶学生的情操。下面以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梦令》《武陵春》来进行这方面的比较: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于作者前期,豆蔻年华,与友人出游后,是一首早期的忆昔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悠闲写照。其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当时的李清照过着一种悠闲的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活泼开朗、天真纯洁的那种蓬勃的朝气。本词的意境优美,写景如画,从溪亭、日暮到荷花、鸥鹭的描写,在恬静淡雅的画面勾勒中,作者年轻时期闲适风雅的贵夫人生活,潇洒豪放的性格,也就十分鲜明地表现出来,而由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的新鲜、美丽而又迷人的艺术境界,更给读者呈现出美的境界,使人久久沉浸在一种清新愉快的感受中。
后期,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后,自己孤身一人、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依旧是一年一度不变的春景,可惜物是人非,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无穷落寞。《武陵春》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武陵春》写于宋高宗绍兴五年也就是1235年。当时正值金兵南下宋朝面临国破人亡的时期。李清照携家眷避乱到当时一个叫金华的地方,环顾四周凄凉的环境回忆自己悲惨之往事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并不是其他一般的闺情怨妇词所能比的,它是李清照中年孀居后所做的。这首词借暮春之时的景色,抒发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整首词意境丰满到位,一唱三和,非常人所能描述,继承了传统词的写作手法,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通篇采用深沉忧郁的语气,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境中流荡无所依的才女的形象。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增色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下,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根据教学实践, 谈谈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些看法。
一、用对话方式促进发展
对话是最直接和最简单的交流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的思维过程。我们通过对话进行沟通,能够了解对方的心理,并且能够广泛地、大量地吸取外界的各种信息,在不断的反馈和交换中,变成自己的方式进行理解,建立起新的思维模式,以此来获取最终的结果。
在课堂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叙述一下各自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吗?都说一说,老师会给大家进行讲解。”在问的时候,我知道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面带笑容而且字正腔圆,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学生们开始都不敢说,后来经过鼓励,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七嘴八舌,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的疑问和困感。在这个过程中,想象力是最活跃的因素,通过对话产生联想和启发,不但能产生新的问题,并能够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师生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很多的契合点,让问题变得不是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不再枯燥和难以理解。
二、利用渗透阅读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的精神营养。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生古诗词阅读材料的数量和内容上都有了要求,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不开展深入的研究,学生就不能品味到语言与内容的精彩。因此,我在课堂上利用阅读和品味以及想象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大胆地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把握诗意阅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熏陶了美好的理想和情操。
小学课本中收录的古诗都是千古美文,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地吟诵,不仅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且在朗读的时候,古诗词平仄押韵、对仗工整,让人觉得琅琅上口,不知不觉地就深深地进入诗词的意境之中,从而体味到文字的语言美。 比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这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读了一遍之后,我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场面,然后带领大家一起朗读,注重让学生体味诗中所表达的优美场景,以及声调的变换所带来的音律感。同学们都学着电视上的书童,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琅琅的读书声配上学生们童稚的面孔和声音,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来到了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之后我找了出其他关于“咏柳”的名诗名句,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各人所描绘的场面不同,所蕴含的意义也就不一样。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讲述,既扩大了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了祖国诗歌的丰富和文字语言的美妙,又在对比的诵读中提升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把自己彻底融入了诗词的意境之中。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要通过朗读来进行初步的理解。但是再美的文字,对于学生来说都只是一个符号,展现不出文字的美。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也曾经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同学们通过朗读展开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想象,使一部文学作品的美好都展露了出来,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巧用幽默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