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1:03
导语:在课程整合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前言
在不影响体育教学的情况下,结合新课程标准中新的教学理念,我在体育课中把语文、英语、多媒体等课程中与体育教学相近的部分进行整合教学,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在此抛砖引玉,谈谈初浅体会。
一、
把语文的“美感”融入体育课堂
很多语文课文内容生动、感人、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同时又能陶冶人的情操。结合这一特点以及体育教材的特性,在注重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时,将游戏与语文课文连接成面,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达到寓情、促质。
1、
通过课文题目-----激趣
低年级课文多以动物名称作为课文题目,生动、活泼,学生易读,比较适合于低年级学生特点。二年级课文《小马过河》、《小蝌蚪找妈妈》等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课文。在体育课上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孩子们喜欢的课文作为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唱游活动时让孩子们扮演上述角色,用动作表现课文里的内容。如《小马过河》,孩子们带着事先做好的头饰,有的小朋友有声有色的叙述故事,有的则扮演小马、有的扮演马妈妈、老牛、小松鼠。活动开始了,小马带着马***“凡事都要亲自试试”的嘱托上路了,前面有条湍急的小河,小马被小松鼠的言语吓呆了,这时,老牛迈着沉重的步伐走来,语重心长的话使小马又鼓足了勇气,终于过河了。“小动物”们走入了角色,入情入境。通过角色交换,孩子们都体验到了不同人物的活动,个性得以展现,达到了教育与育体的完美结合,这种活动形式非常适合低年级教学。
2、
通过课文内容------养心、育体
有些课文内容流畅、优美,可使人心情愉快,陶冶心志。而体育教学中的放松活动正需要这样的教学效果,因此可把一些适合的文章借鉴应用。如:《燕子》,它通过描写燕子的形象,进而赞美春天的美丽,运用时,孩子们朗诵着文中优美的词句----“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同时一边做着小燕子掠过河面,停歇一处的样子。学生心情愉悦,身心愉快,进而达到放松的目的。同时还重温了课文的内容,达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
二、
把英语的“时尚”带入体育课堂
双语教学已成教学中的一个“时尚”,在体育课上运用双语教学,为学生构建轻松自然的外语语言环境。往往能把体育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学习空间。
1、
创编英语动作模仿操
低年级体育教材中有律动练习,我结合学生做准备活动和身体练习时,为学生编了一套练习操,并利用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配合练习。
例:If you are happy, clap your hands;
If you are tired, shake your heads;
If you are angry, stamp your feet;
If you are sleeping, blink your eyes.
孩子们随着音乐欢快的节奏,边唱边动,一会儿拍拍手、跺跺脚,一会儿耸耸肩、扭扭腰,动作与词意相协调。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记住了英语句子,同时把身体各个部位活动开,做到锻炼与英语学习一举两得,有利于英语学习知识的储备。
2、
在游戏中加入英语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低年级学生的练习主要由游戏为主。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身体 的活动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可不失时机地加入英语游戏。如《别迷失方向》游戏时,师:Please pide into four groups and line up quickly. (师把生分成4小组并排好队),1,jump up and down ten times.2.lin on your back,touch your right footwitn your left hand; touch your left foot with your left hand; put your knees together, turn left and right ten times. T: Line up.At ease, Attention, please. Turn right.(向右转) Turn left. (向左转)Turn around.(向后转)。Go!(前进) T:Well done. Now let's do the actions. (生做向左转、向左转、向右转、向右转、向后转、向后转、前进的动作) T: Let's have a rest.
此游戏时,要求学生能听懂向左转 Turn left!向右转 Turn right! 立正 Attention!稍息 At ease,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就要能听懂每一句口令。如果输了,就要表演一个英文歌曲或带英语的节目。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都在课下积极学习英语节目。
3、
在体育教学中加入英语“汉堡包”
所谓“汉堡包”就是在汉语教学中加入英语单词或短语进行表达的 一种方式。有如我们吃的“汉堡包”。低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往往底子薄,而这种形象自然的对话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单词的理解与记忆,如:师生问好时,教师跟学生进行交流。T:“class is beginning! Good morning(afternoon) students!”S:”Good morning (afternoon) teacher”。表扬学生时常说:You are good! Very good!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反复性的语言刺激强化了学生日常英语的积累。在教师的交接中,学生不仅能学到运动知识,而且也较多的接触到了英语。
三、
把多媒体的“酷”引入体育课堂
多媒体技术是集各种信息载体,包括文字、符号、声音、图形、语言、静止及活动画面于一体的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中“超酷”的一项技术。
1、
借鉴多媒体特点------激趣、启智
多媒体信息容量大,生动形象,调用方便自如,使原来不能搬到课堂上的体育竞赛知识、生理卫生知识等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可以在课堂上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能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和注意力。如利用“篮球”多媒体游戏光盘,在竞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随意设置比赛环境,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基本战术配合意义表现出来。伴随着有声有色的动画场面,学生兴趣高涨,主动模仿练习,作出一些精彩的战术配合;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生理反应制成课件,展示运动前后血液流动、心率变化、出汗发热等生理现象的变化,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较快地掌握了教学内容,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2、
发挥多媒体功效-------启思、提质
体育运动是讲究感觉的运动项目,只有当学生对动作技能的原理了然于胸时,才能够自觉的去理解和体会教师的动作讲解而不是单纯的模仿。因此,在教授一种体育技能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解动作原理和生理基础,使学生对动作技能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在讲解短跑动作要领时,摆臂动作是授课的关键,在传统的教学中,只能通过教师的反复示范和学生的反复练习进行教学,且效果并不理想,影响了整个短跑技术的学习质量。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使学生观看到高级运动员正确的跑动姿势,明白了肌肉构造、跑步动作的生理机制,明白了在摆动过程中各关节的最佳运动角度。学生感觉能力的提高使技能课的授课质量得到质的提高。
当前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中,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组织者的教师,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整合者,缺乏自主构建意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目标,自主探究意识薄弱,从而造成课程资源割裂,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相分离。文章根据教师职业岗位需求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要求,设计能力本位模块化课程,引导师范生自觉地进行资源整合,在先做后学教学模式中激发学习需要和驱动学习目标,从而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实现教师以学导教的教学探索。
关键词:
课程模块;课程资源;课程整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教师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重点。通过“科研兴教”进而“科研兴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新时期中小学的内涵发展之路。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和教育专业化素养主要通过“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培养和毕业论文实践来实现。该课程的内容设置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发挥教师教育课程在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因而该课程的改革是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提高的必然诉求。
一、传统“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实施模式及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仍然秉承着课程和教师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与教学模式,忽略学生已有经验和学习需求,存在教师的教学与师范生的实践需求相脱节的现象。
(一)以教师和课程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忽略学生的发展需要
这种理念的支配下的教师倾向于两种课程资源的实施模式。(1)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认为课程资源即教材,按教材教,根据所选用的教材实施教学、着重强调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形成,遵循教材原有的编排顺序,不轻易打破其编排结构,除非认为教学内容的前后编排不符合课程知识逻辑顺序,进而进行顺序调整。(2)以课程资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综合运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师对来自各个方面的课程资源根据本课程特点和知识体系,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这种以教师和课程为中心的“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师在研究教材和课程资源基础上的选择,注重课程的知识体系,不是重视所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构成及教育科研能力发展需要,所培养的未来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薄弱,不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研究,不能将学习的教育科研知识直接转化成教育科研实践能力,从而造成科研能力薄弱,不能对“教”与“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研究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止步不前,更不利于未来教师的创新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孤立开展课程教学,不利于学生整体发展
传统课程的实施方式,是各个课程的教学平行开展,各不交集,各个课程教师负责独立完成本门课程,教研活动的内容仅限于互听互评,所评内容仅仅针对本门课程教师教学角度,在涉及学生学习需求满足方面,也仅限于本课程。没有从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整合角度和满足学生认知特征的角度出发,忽略学生的已有经验,不能满足学生的整体发展需要。
(三)理论学习先行,实践操作随后,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生在学习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掌握了基本研究理论和方法后,根据教师布置的习题,将理论运用于与实践,经过实践训练,最后才着手毕业论文课题的研究。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是,在理论和方法学习阶段,理论学习是服务于实践应用的,而学生没有源自于实践的活动的需要,对教师的理论教学是被动接受,学生没有任务意识,学习目的性不强;在实践训练阶段找不准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最后到了实战阶段时,最初学习的理论和技术已经在他们脑里模糊起来,第一阶段学习的知识、技能已经不留痕迹了,理论和实践是两张相脱离的皮,造成学无以致用结果。
二、新课程理念及其实施模式
针对传统课程与教学存在的弊病,新课程通过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整合各类课程资源,指向师范生的实际能力需要,将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模块化,分项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一)基于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块
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需求和自身的认知特征及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高校根据《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的要求培养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纷纷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小学教育的应用型人才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和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应用型人才要求大学生除了具备学科知识、学科教育知识、心理学知识外,还要具备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如各类调查法,善于发现教育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不仅提供“是什么”“为什么”学科陈述性知识,还提供了“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和操作技能。模块课程的特点正适合于工具性课程。
1.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块的内涵
模块化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发展需求和培养目标及将来就业的岗位需求,以应用为背景,以课程特征为基础,将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形成模块,进行模块化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是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和可能生活世界的桥梁。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CBTE(CompetenceBasedTeacherEducation)理念源于美国,CBTE是在教学的专业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中诞生的,是一种根据教师资格制度的要求而设置的教师培养和培训模式,它强调能力的训练,其最终目的是使教师获得有效的教学能力,促进中小学生学业进步。CBTE提倡改革传统的课程,开发有效的教学计划,以培养教学所需要的技能,把复杂的教学策略设计成具体的教学技能,并为技能的演示提供实践和反馈。CBTE课程模块教学是依据课程特征和课程培养目标,将本课程培养的人才目标应具备的能力划分为几个能力模块,课程依据要培养的能力,分成几个相互联系的教学模块,一个模块通常围绕一个能力,融合了课堂学习、研习、项目实践,及时将所学付诸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小学教育科研课程教学的模块化设置
按照本课程特点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应用型小学教育人才的科研能力分解为六个方面,包括:拥有科研精神,形成科研意识;具备问题意识,善于发现小学教育问题,形成研究课题;掌握研究过程,明确研究程序;能运用适宜的研究方法;掌握小学教育常用的研究类型;掌握小学教育常用的研究成果表述方法。围绕这六个能力将本课程分为六个教学模块:小学教育研究选题与设计,小学教育研究过程,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小学教育研究类型,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表述。以教育研究方法为主线,学习各个具体研究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这六块课程内容的安排从易到难,即遵循了课程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课程组织原则,又以研究方法为主线,体现了纵向组织关系。然而,并不是固定地按这个顺序施行,必要时打破原有顺序灵活调整,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需要什么就先学什么,按需教学,不是按教材和教师教学。
(二)基于学生知识经验和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设计实践项目
任何学习都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建构和内化的。学生的知识经验包括已经学习的课程和正在学习的课程及其他相关的信息资源。这些课程和信息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教师和学生是课程资源的组织者和创造者,在学科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形成促进本学科学习的有利因素。
1.小学教育科研课程资源整合的思路
根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本课程的课程资源整合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基于培养计划的课程资源整合,基于学习者同伴合作的资源整合,基于校外的课程资源整合。
(1)基于培养计划的课程资源整合
根据学生的学习经历,将课程分为已经学习和正在学习及即将学习的课程。对于培养计划中已经实施的课程,教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模块,引导学生唤醒相关的已有学习经验,这时,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启发者,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动整合者。对于与本课程并行开展的课程资源,通过教师间的合作,学生的主动建构,进行资源整合。宁德师范学院教育系当前的培养计划课程中,与本门课程并行的教育统计课程,教育统计学旨在结果统计,教科法的具体方法深入学习,是本课程不可剥离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一)两门课程的教师可以协商合作教学,互相观摩课堂教学、了解学生学习与实践进展,发现学生的真正需要,并以学生学习需要为导向,改进各自的教学。(二)在统计章节施行模块化教学,让统计学教师参与本课程教学,沟通了两门课程,做到课程资源、师资资源的整合运用。(三)整合并行的课程资源,实现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在实施本课程教学时,以本课程为主流,将与本课程同时开设的课程知识为支流,将支流纳入主流。吸纳的方法是,通过本课程的执教教师了解相关课程的进度和教学内容,给学生安排相应的任务,应用本课程的知识技能于各个相关课程,或在相关课程中,寻找本课程的学习素材、理论基础。教师合作遵循以一个教学目标为导向的原则,即促进本课程学生教育科研实践能力发展,从而进行不同课程资源整合的教师合作。教师此时作为课程资源的整合者和创造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掌握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培养计划,才能够有效地整合和构建课程资源,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联系、整合、构建课程资源,形成主动学习习惯。
(2)基于学习者同伴合作的资源整合
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具备不同的个性化知识经验,这些经验便组成丰富的、个性化的课程,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班级和学校交往,进行信息交流,相互影响,形成同伴文化,或同伴课程资源。同伴课程资源的发生有随意性、不稳定性等特点。所以,教师要通过有目地组织和引导同伴合作学习和交流,使得随意的同伴学习行为成为有目标的自觉的同伴合作资源整合。
(3)基于校外的资源整合
本课程的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指在校外教育现场所获取的实践课程资源及社会资源,包括大众传媒、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校外教育现场的实践课程资源的整合,以实习基地的教育为主导,高校辅导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以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为目标的课程资源整合。社会资源整合的主体和创造者为学生,学生通过主动接触和获取社会资源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整合成服务于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组成要素。
2.基于课程资源整合的实践项目
在课程资源模块化条件下,每个课程模块的实施都可以综合运用以上三类课程资源整合形式,每个教学模块分解为若干个下位的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模块,例如可以将“小学教育研究选题与设计”模块划分为:探索教育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探索教育问题的实践项目,该实践项目的实现主体是学生,实现基础是各种资源,实现渠道是学生自主整合各类资源,运用相关资源来发现教育问题,探索教育问题。学生可能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学习中,对“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语”感兴趣,积极关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关于教师课堂评价语与教学的关系,并自觉从已经学习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课程中寻找理论依据,从校外资源的社会资源了解当前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使用状况,以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认识,接着教师安排教育现场见习,学生在教育现场的语文课题教学观摩中,观察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使用现状,在实践中认识问题和验证假设,最后通过同伴合作探讨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研究课题。
(三)基于“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导教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流程
针对传统的先学后做教学模式,以学导教反其道行之:先做后学,学生在做中产生学的需要;先学后教,在自主探究中主动求知,在求知困惑后,教师引导、点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按需教学,学生的需要、已有经验、认知特征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指导方向。
1.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模式的理论基础
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旨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发现学习需要和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动机。心理学认为,人的活动的积极性根源于他的需要,需要是人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也是在活动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强烈的需要引发活动的动机,动机是推动人去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动力。学生学习没有动因,产生学习的盲目性,主要是没有发现内在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布置任务先行实践,学生在实践中和自习理论中必定产生困惑,产生认知上的不满足和不平衡,则形成学习需要。没有需要和动机的学习是被动和盲目的。
2.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模式的思路
学生在学习研究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与技术之前,教师布置研究课题,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观察教育现象,探索感兴趣的教育问题,并发展为研究课题。学生在观察教育现象就是在实践和在体验,在体验和实践中探索和发现的问题,所获得体验是深刻的,所发现的问题是认识深入的,然而在探索和发现问题中必定会遭遇困惑,这个困惑是因为缺乏理论素养和技术能力,困惑的初步解决方法之一是小组互助、互通有无,群策群力,方法之二是运用书本自学自助。两种方法未能解决的问题,则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这样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偾”和“悱”,在这个时候的学习与探究理论,便是教师提供及时雨,给予适时的营养,能被真正地吸收和内化。如此,学习了理论,然后运用理论再回到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理论促进实践,实践印证理论。然后再继续开展下一个实践探索和理论求知,先做后学,在做中遇困惑,困惑然后知不足,知不足,才学有针对性,才学有所成,学有所成,便跃跃欲试,则自然而然成在实践。就这样从研究课题到研究方法到成果表达的系列学习就层层推进、水到渠成了,学生成了学习和探究的主体。
3.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模式的教学流程
根据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实施理念,实践探索先行,理论和技术服务跟上,然后理论与实践并行,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设计教学流程时采用的步骤:尝试实践→理论自学→课堂学习,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评价。
三、结语
总之,课程教学改革旨在促进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各个渠道的课程资源整合,形成整体性知识,并能掌握教育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具备运用于探索教育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是在实践中开展进而不断创新发展。这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改革模式还可能遇到诸多困难,如教师间的合作问题(每位教师有预设的教学计划,不容易主动配合),以何种方式进行最佳配合,从而满足学生发展尚待探索。
作者:林丽花 邓惠明 单位:宁德师范学院教育系
[参考文献]
[1]李英,宋晓平.21世纪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启示[J].科教导刊.2010,(10).
[2]王华.关于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6).
[3]周均.美国教师教育认可标准的变革与发展[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
[4]刘华山.新编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王俊,李炜.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模块化改革[J].合肥学院学报,2013,(3).
[6]温忠鳞.教育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新课程三维目标 整合 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三维目标的实现是整合实现的过程。但纵观新课程的教学情况,三维目标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究其原因,一是对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二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实现缺乏有效的策略。而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践之间承上启下的中介,它对教学活动进行理论指导,使教师在更深远的背景中思考教学活动,同时为教学实践提供操作程序和策略。因此,本文试图探讨一下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三维目标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一)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辩证关系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是由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因此,三维目标之间存在辩证关系。
首先,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是学生经历、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形成正确学习方法的媒质;也是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载体;是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学生发展的基本条件。
其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方法,逐步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性方法的动力,它对前两个目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过程与方法是实现三维目标的桥梁与中介。通过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学生既可着眼于知识与技能是如何得到的过程,又可学会如何去获得这种知识与技能的方法;既可落实知识与技能,牢固掌握知识与技能,又可孕育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上面对新课程三维目标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知道新课程三维目标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互相融合的一个整体。所以,三维目标的实现,既不能离开知识与能力开展“空对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也不能脱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进行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而是要以知识为载体,以过程与方法为桥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始终的整合实现的过程。其中,三维目标的整合实现中过程与方法是关键,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教学中要抓住过程与方法来实现三维目标。
(二)新课程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模式探讨
以上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接着结合三维目标教学的成功实践来分析一下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模式。“平面镜成像规律”、“秋天”等成功的教学案例显示出,要整合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探究过程,通过探究来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真正掌握,通过探究过程的感悟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这里我们尝试着提出了整合三维目标的教学模式――“情境-探究感悟”教学模式。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情感的动力作用;接着,通过探究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主动建构;与此同时,通过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模式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因素: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和教学策略。下面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和教学策略四方面,对该模式展开论述:
1.教学思想。该模式主要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提出:知识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因此,“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2.教学目标。该模式的教学目标是整合地实现三维目标,通过抓过程与方法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最终使学生实现知、行、意的和谐统一发展。
3.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创设与所学内容相似的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相似情境或问题情境的创设,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缩短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探究感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与此同时,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在理科探究实验中感悟形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4.教学策略。
(1)备课阶段制定明确的目标,整合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教师要研读教材与课标,制定明确、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只有提得十分具体、明确,教师才能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妥善地组织教学过程。那么,如何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掌握科学的教学目标表述方法。一般说来,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包含行为主体(对象)、行为本身、行为情境、行为结果和行为标准五个基本要素。而学习的实质在于内在心理的变化,因此教育的真正目标不是具体的行为变化,而是内在能力或情感的变化,如理解、欣赏、热爱、尊重等,但这些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和测量。为了能间接地观察、测量这些内在心理变化,需要列举反映这些内在变化的行为样品,使这个目标具体化。所以,教学目标的表述应采用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如地理课要求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这个目标可这样表述:能说出可持续发展的大概意思;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批判现实中破坏环境的思想和行为。这里,通过说这个动作表达了学生内心对此观点的理解,就很好的反映了学生内部心理。其次,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要从整合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在目标明确之后,教师要考虑的是通过什么过程、如何进行指导,以便使学生彻底内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与掌握正确的方法,同时又要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2)课堂教学中围绕探究展开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探究教学整合达成三维目标。首先,教师要创设与所学内容相似的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常可以通过多媒体、实验、故事等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其次,形成民主化师生关系,创造融洽的课堂探究气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论及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时曾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再次,合理分组,科学探究。探究教学通常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但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前要仔细考虑小组的构成,它能影响组内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组内学生的能力、个性和擅长经验差别不大,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强项和弱项时,合作进行得最有效。维果茨基的理论支持了这一点:孩子们的看法存在矛盾,可以促进认知发展。最后,结合学科特点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科的教学中可结合理科学史及实验,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而在文科的教学中,通过探究去体验感悟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哲理,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针对三维目标,进行多元教学评价。三维目标决定了教学评价也要从多维的角度进行。一方面通过闭卷考试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在课堂交流时,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更应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如多问学生“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这样可以实现对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评价。最后通过日常观察记录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黄根初.抓住过程与方法落实好三维目标[J].上海中学数学,2007,(3):15.
[2]平面镜成像――“探究―互动”物理教学模式的运用案例[J].广西教育,2008,(1-2):90-92.
[3]孙雷,宁铁霞.便引诗情到碧宵――《秋天》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学评析[Z].“黑龙江省课程改革实验推进与培训会议”宁安现场会议报告.
[4]吴立岗,夏惠贤.现代教学论基础[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51-153.
一、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在中职学校电子及相关专业中的重要地位
c语言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在中职学校引入c语言课程,不但能使学生掌握一种基础的编程语言,还为学生发展能力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传统的电子装置,只能使用复杂的模拟电路或分立的集成电路来实现,这样的产品不仅体积大,且成本高,控制的精度也不高,适应性更差。有了单片机后,可实现很多复杂的功能。而学好单片机可让学生在电子行业内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所以,单片机课程,也常被称为“饭碗”课程。
二、中职学校“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教学方式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中“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是采用完全割离的方式进行的,一般在第二学期开设“c语言”,在第四学期开设“单片机”。
在讲授“c语言”时,通常以turboc 2.0为蓝本,除了介绍“c语言”的数据类型、控制语句、数组、指针外,还对函数、结构体甚至文件进行详细地介绍。整个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语句、语法的细节和程序设计技巧的讲授,对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讲得不够。从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更缺少学习的兴趣。
而单片机的教材中,往往以汇编语言做为编程工具,为了能正确地运用汇编语言编写单片机的程序,就要对单片机内部结构、存储器结构等知识做详细介绍。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单片机课程讲到寻址方式时,就基本上讲不下去了,后面的课程,学生只能像听天书一样被动地接受。
所以,多年来,学生怕学c语言,更怕学单片机。学过c语言课程的学生,不知道c语言的具体用途,学完后很快就忘记了。学过单片机的学生,感觉单片机内部结构难懂,汇编语言更加难掌握,学到最后,连数码管、键盘这样的最基本的程序,也无法顺利完成。因此,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上述对“c语言”与“单片机”本文由收集整理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之所以这两门课难教难学,其根本原因在于两门课教学过程的割裂。
c语言是一门较特别的高级语言,它把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句与低级语言的实用性结合起来,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可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因此既具有高级语言的功能,又有低级语言的许多功能,能够像汇编语言一样对位、字节和地址进行操作。而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硬件结构,正是学生最头疼的内容。而有了c语言这个编程工具后,单片机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同时,单片机用c语言编程,绕过了单片机中难学的内容,用c语言编程,驱动单片机装置,解决了c语言应用抽象的难题,所以,这两个课程,整合在一起教学,真可谓是“天生一对”!
四、“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整合的方法
对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整合,可提高两门课的学习效果,但整合过程中,要想达到最佳的效果,也要采用正确的方法。
首先,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一加一”式的整合,不是将两门课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相继开设,就叫“整合”,而是要以单片机课程做为“主线”,在讲授单片机课程的同时,根据编程的需要,不断地“渗透”c语言的知识。再通过观察程序驱动硬件的现象,深入体会单片机的原理。
其次,这种整合,也不必追求课时的压缩,认为既然是“整合”了,效率提高了,就应该体现在课时的减少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所以,建议两门课程,仍然保持两个学期的课时量:第一个学期,主要介绍基本知识;第二个学期,可以项目实训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一些综合性的实验,以提高对两门课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相关模块内容与问题
1.高中数学相关教学内容与问题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算法初步”在讲述算法、流程图等概念时,基本是以学生熟悉的初中数学知识为背景,如1.l小节例2给出求解方程组的算法,1.4小节讲述的“算法案例”中的案例――设计解决“韩信点兵――孙子问题”的算法等。数学课中,学生都比较熟悉这样的编排,理解课程内容、完成课后习题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要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算法思想应用到实践中,并用这种思想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似乎就缺少了一条有效沟通的途径。实践中,教师大多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少注意也很难做到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沟通,因此也很难最大化地发挥教学效果。
2.高中通用技术相关内容与问题
相对而言,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中相关模块是比较贴近实际的。例如,笔者在第一小节以“回家拿钥匙开门的过程”为例引入“流程”的概念,在以后的教学中也都是引用生活和生产实例来说明相关问题,如“流程设计举例”中以“小铁锤的加工设计”为例,“流程优化”中以“校办厂的机械设备修理流程”为例,“成本优化”中以“某配送中心的配送线路图”为例等,课后要求学生参与的综合实践题目是“可拆家具的组装”“垃圾处理工作流程的改进设计”等。学生根据平时的感官体验和生活经验能够体会到这些问题,对书本上的内容也不难理解。正是由于书上所举的例子都是来源于生产生活,而这些例子在实际生活中的流程一般是固定的,即使有改进的地方,也都是不影响大局的修修补补,所以学生很难体会到流程缺失以及在总体结构上改变流程所引起的后果。况且通用技术课在高中教学中课时有限,因而大多数教师都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知识。
3.高中信息技术相关内容与问题
在信息技术中,学生根据所达成的目的将问题转化成熟知的模型,从而确定算法,然后用某一种程序语言实现,并设计编写程序在计算机上调试运行,再进一步观察结果是否报错。学生对程序设计重要性的理解与感受大多限于计算机虚拟“游戏”的层面,而不能提升到现实应用场景中。虽然有熟悉的数学模型,有现实的背景,但是程序一发生变化,学生就容易脱离实际,不会处理,而且很多错误的程序在执行后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学生也难以预料。
以上几个学科的教学问题在引入了可在短时间内实际操作的智能机器人这一平台后,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就“流程设计”而言,要观察改变某一个流程前后的执行结果,用通用技术中的实际案例通常比较慢(有些要几天甚至几个月),信息技术和数学中相应例子的流程变化虽然快速,能在课堂上短时间内完成,但不够直观,也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学生也无法深入地掌握。而智能机器人的流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以上弊病,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程序(流程)设计的积极性和实际效果,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大力研究、探索、推广。
高中智能机器人课程内容与目标
1.智能机器人学习原理
智能机器人的学习是以解决具体问题的学习方式进行的。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成功地寻找达到目标的手段或途径,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目的。机器人由数百种零散的零件所组成,结构设计大多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在机器人组装设计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学生根据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用这些零件拼装成造型各异的机器人,拼装出来的机器人身体要灵活,探测灵敏度要高,还要结实能经得起碰撞。机器人的形状没有固定模式,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充分调动创造性思维。机器人拼装好后,学生使用机器人所选用的LOGO、Qbasic、VB、C/C++、汇编等程序语言,以及可视化的模块化编程平台进行编程,编译完成的程序可以下载到机器人相关核心处理器中。当机器人脱离计算机后,就可以根据程序指令以及周围环境的不同来行动,实现完全智能化。当然,如果机器人没有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完成预定任务,就需在计算机上修改原程序,再通过机器人下载后进行测试,直到机器人完全按要求完成任务为止,其具体原理如图1所示。
2.高中智能机器人课程目标
用计算机编写的程序可以是代码的形式也可以是框图的形式,编程就像设计流程图一样,学生易于接受,并在短时间内就能学会。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①理解机器人的本质与基本工作原理,拓展知识面,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现代社会中的伦理道德。②理解程序设计中的算法思想,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体会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③通过设计、组装具有不同功能、结构的机器人系统,了解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驱酉低场⒖刂葡低场⒏芯跸低场⑼ㄑ断低车然本结构原理。④通过竞赛、展示等活动,了解机器人的功能、应用领域、应用方法,培养团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教学内容 有效性 课程整合
以往,《PLC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是:多数的PLC教材,在编写时是按照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指令系统和基本编程应用等分成各个独立章节。编者按照结构严谨性进行编书,教者要考虑有利于学生的认知过程而开展教学。如果教者按照这种顺序进行教学,则要将全部基本指令学完,再学基本应用,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教、学、做一体”、“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结合我校的实训条件、到企业寻找典型工作任务,切实从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需求出发,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合理选用和安排教材内容,整合每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设计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出发点。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精心设计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上好第一课是实现一门课程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精心准备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楚地明白四个问题:(1)为什么要学本课程,向学生介绍与我校有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的相关工作岗位对本课程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使学生明确本课程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关系,并让学生了解真实的招聘信息,使学生知道学习本课程后对今后的工作有用。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动力;(2)本课程学什么内容,用课件呈现本课程的总体知识框架,简要介绍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及如何安排课程内容;(3)怎样学习本课程,告诉学生本课程理论、实践的课时分配、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并对本课程各个环节的学习有充分的预备度;(4)本课程的考核,向学生讲明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的考核项目及所占分值。第一节课讲清规矩后,学生才会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学习过程。
二、合理补充和设计教学内容
1.对抽象理论知识的处理
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对教材中S7―200PLC的内部元件(软继电器)的文字说明理解较困难,对教师的讲解感觉抽象,进而不能较好地掌握PLC输入、输出端子分配和编制程序。教师查阅资料,参考教材《电器及PLC控制技术》(第2版),通过增加PLC控制系统的等效电路的学习、复习交流接触器或中间继电器(硬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常开触点、常闭触点的动作特点,再结合电路的状态引导学生分析简单的PLC等效电路,变抽象知识为具体实际的电路通路与短路分析,据此,设计了《S7―200系列PLC的软继电器》课的教学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满足分层教学的需要
教学内容的多少要适量。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具体教学中,我们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知识基础好、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第二层是知识基础中等,有一定学习积极性的学生;第三层是知识基础较差、不爱学习的学生。课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四名学生为一组,每组均包括三个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教师指导小组内的分工,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任务。尤其是在刚开始的实训课上,在小组分工中,第一层学生作为程序设计员;第二层的学生作为接线员和检查员;第三层的学生作为程序输入员和操作员,为不同层次学生安排适当的学习难度和内容,使小组内的成员都获得成就感,都有提高。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逐步改变分工,那么第二、三层的学生就有胜任第一层学生所能做到的可能性。
3.补充教学内容
我们走访企业了解到:变频器及变频器与PLC的组合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控制场合。结合学校的实训条件,增加西门子440变频器的理论知识。通过书籍、网络查找西门子440变频器的实训指导书和使用手册,将变频器的理论知识整合在如下的实训项目中:变频器功能参数设置与操作;变频器外部端子控制电机正反转;变频器的外部模拟量(电压)方式的变频调速控制;基于PLC数字量方式多段速控制和基于PLC的变频器外部端子的电机正反转控制,等等。
4.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中职生的学习特点是不爱学习理论知识,对教师的讲解充耳不闻。作为教师,我们要想办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和置位复位指令的特点,结合实训条件,适宜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前准备学案,在小组合作中,在学案引领下,由学生动手实验,从中发现和归纳出置位复位指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课前,教师指导小组长合理分工,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程序输入员、接线员与记录员和调试员等,完成相应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融入职业角色。这样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深刻理解置位复位指令的使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课程教学方面,集团大力推进课程整合,促进集团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研究学科教学的衔接点与生长点,研究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最优方案,明确各学段的目标与任务,努力打造适宜学生成长的“绿色通道”,为优秀生源搭建快速成长的平台,为中等学生助力,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方法,推进自主学习。
■ 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资源,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
集团成员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同时,努力挖掘课程特色,构建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体系,既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又有个性的课程开发,做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重组。在课程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在发展基础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的培养。
集团在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中进行尝试,借助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势,优化重组形成校本化的集团课程体系,使国家教材的校本化从隐性走向显性。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展的教学资源体系;开发语言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文化品位。打造“真情语文、灵动语文、开放语文”。数学课程: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注重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思想方法的把握,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与问题提出、分析、解决的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追求“简约数学、本色数学、快乐数学”。英语课程:通过语言的习得与交际,拓宽国际视野,感受文化融合,促进国际理解教育,打造“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设立学校英语活动课程,举行“文化周”、“英语节”等主题活动,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表达思想和交际的能力,借助国际友好学校的优势与平台,组织学生异国游学,实地学习外国文化。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且再创造的水平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更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与教师的职业幸福。对国家课程的忠实执行,既体现在对精神的领悟、思想的统一和步调的一致上,也体现在根据学校的教育背景、教育文化形态、教育特色和教师的教育能力,甚至根据不同的教育追求、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和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发展速度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实施。
2012年4月18日,教育集团开展了“垂直整合、阶梯递进,共谱绿色新课堂”大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现场会的形式,研究不同学段对相关内容的能力要求及落实,力求创造九中教育集团独有的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通道。如语文学科大家研究的共同主题“科学家的故事”,分别从居里夫人、邓稼先、王选三位科学家的故事入手,渗透语文素养,体现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在价值观层面,从小学的榜样学习到初中的道德熏陶乃至高中的生涯励志,无不体现出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数学学科从分数的性质、分式的性质到分式函数的性质,从数到式,再到变量函数,体现了数学认识的客观过程,也充分凸显了数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英语学科突出了听说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以听说为切入点,尊重语言的交际功能,从不同角度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 关注区域发展,寻找教育载体,力求地方课程主题化
在基础文化课程中追求优质的同时,教育集团着力在艺术、体育、传统文化课程中追求特色。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艺术修养教育、科技教育等方面,我们作了系统的思考与设计,形成相关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创新。如金顶街二小的“小小金帆舞蹈团”在师资和课程方面已与九中本部的金帆舞蹈团相衔接。集团内部的科技俱乐部,为科技爱好者提供实践课程,鼓励他们实践创新。对于优秀学生,在上述课程的基础上,我们把部分课程进行了重构,有的内容适当提前开设,如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课程,借助有趣的理科实验,讲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尽快成长。
在小初、初高衔接方面,我们在小学高年级渗透初中学生必需的重要能力,如数学学科中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英语学科的听说能力,在初中二、三年级适当开展物理化学的课程整合等,借助集团内的优秀师资,创设学生全面发展的优良环境。
结合石景山区的区情和打造首都CRD的定位,回应社会发展和区域转型对教育的新要求,本着开发区域教育资源的原则,学校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寻求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围绕石景山区区情,将石景山区的地方教材《石景山区古迹探寻:保护文物,爱我家乡》进行分解,探索地方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各学科、各部门联合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开发丰富多彩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课程,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
以博物馆课程为例,我们发挥教育集团优势,开展“在博物馆中学习”系列,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12年期间共24个学期,参观学习20多个重要的博物馆和科技场馆,在博物馆学习中渗透学科综合教育。此外,提供给家长带孩子自主学习的场馆目录,充分发挥北京科学文化中心的优势。
■ 挖掘校本特色,凸显传统优势,打造校本课程品牌化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强势打造北京九中教育集团品牌特色,努力做到学校特色课程有创意、有新意、有深意,可执行、可借鉴、可推广,提高校本研发能力,形成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校本课程体系。集团以培养“关注健康,尊重个性,培养勇于负责、善于学习的现代公民”为宗旨,同时根据各校特点、教师特质与学生需求打造各自的亮点与特色。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37-02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为了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学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将一些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应用到教学当中。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高中物理教学发展的需要。它对转变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推动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不断的发展中,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课程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相应的进步与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1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课程整合的概述
信息技术的概念相对广泛,对于学校里的信息技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如多媒体、网络搜索、远程教育等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使其为教学提供相应的辅助作用,优化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基础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整合就是在一定的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相应的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状况和整体特点及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教师将能够辅助教学的各种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的各个阶段当中去,使信息技术手段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相融合的过程。并不是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只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结果,而是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一些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才能对整个物理教学课程和高中生的自我表现及个人发展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
2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意义
2.1 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高中物理课程相对比较抽象,高中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不易理解,而老师的讲解又很难将相关内容讲解清楚,这就给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如果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来,可以将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通过直观形象的理论构架或者模拟操作展现出来。这不仅能够让高中物理教学变得有声有色,还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相应内容,增加其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讲解光电反应的时候,如果只靠语言上的讲解不容易让高中生清晰地明白相应的内容,如果教师用信息技术中的模拟技术或者动画手段将光电反应的过程用画面呈现到学生面前,便能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2.2 有利于扩展高中物理教学的容量
高中物理教师通过充分的备课,将课堂教学内容用课件等信息技术手段展现出来。这就能够省去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板书时间,还能够使高中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所学内容的体系,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还能够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情况,进行一些课外内容的相应补充,使高中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更高效、合理和全面,不仅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课堂教学,还能够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和补充,使整个教学过程的信息量得到了增加。
2.3 有利于教师负担的相应减少
高中生的求知欲非常旺盛,他们在通过一些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中物理学习的时候便会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这不仅能够使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更加形象生动的形式学习到相应的高中物理知识,还能够让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课程讲解时更加易于学生的理解,使教师的教学压力得以减轻。与此同时,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展示,省去了很多原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的步骤,使其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知识的讲解和对学生的引导上。这也就使得教师的教学负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2.4 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对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首先,整合教学能够更好的发展高中生的思维能力。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信息技术手段培养自己的形象思维,通过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整合教学能够让高中生通过形象思维去积极的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从而推动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发展。其次,整合高中物理教学能够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探究精神和实践精神,而这些都属于科学素养,且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予以支持。此外,整合高中物理教学还能培养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使高中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
3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课程整合的现状
我国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也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了相应的实践应用,其优越性也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地凸显出来。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整合也得到了相应的开展,并在高中物理教学的相关环节实现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但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实现高效融合,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3.1 信息技术没有真正实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普及
首先,由于条件的限制,一些高中学校不能够为物理教学提供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这就使得高中物理教学没有信息技术设备可以利用。其次,一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设备的高中学校对其应用也往往仅仅局限于物理公开课或者示范课上,在其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往往没有对其进行相应使用。这种现象的出现与高中学校在信息技术设备的数量和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关系,还与高中教师的个人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有的高中教师对信息技术设备不是很了解,不能够对其进行熟练操作,有的高中教师则是觉得运用这些设备比较麻烦等。
3.2 没有准确认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整合
一些高中物理教师对信息技术设备融合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只简单认为是将计算机或者课件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来就行了。这种认识不仅比较浅显,而且也不能够很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课程的有效开展也达不到相应的作用。与此同时,高中物理教师对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整合能够为高中生带来哪些帮助和提高并没有明确的意识。这就使得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过于盲目,不能对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甚至与传统高中物理教学效果没什么差别。
3.3 没有很好地把握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教学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和高中生的相关信息素养。但在实际情况中,一些高中物理教师并不能够明确的把握这些课程整合教学的目的,从而使高中物理教学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上出现相应的偏差。另外,一些高中物理教师以为对高中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只是让高中生能够掌握上网、搜集信息等各种操作技能就行了。这种认识不仅很肤浅,而且不能对高中生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自己物理学习的能力和对物理信息的搜集和应用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
3.4 没有对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效合理运用
只有按照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和实际教学情况而采用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才能使高中物理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一些高中物理教师并没有充分到认识到这些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盲目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有的高中物理教师不管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就直接在教学过程引入这样或那样的信息技术手段;而一些高中物理教师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放在了一个特别突出的地位,完全否定传统物理教学的效果,使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产生割裂。这些现状的产生不仅不能够使信息技术手段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可能会让高中生注意力被分散开来,导致高中物理教学效果不佳。
4 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课程有效整合的措施
4.1 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作用
首先,高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信息技术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手段,对高中物理教学和高中生学习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而不能将其当成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主体。同时,信息技术除了是高中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还是高中生进行学习的相应工具,对高中生掌握一定的物理信息有着一定的帮助。此外,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课程的整合不是表面的搭配,而是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各个方面的有效融合。
4.2 加大对高中物理学科的研究,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要想与高中物理教学课程进行有机的融合,必须要对高中物理学科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行。高中教师要对高中物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教学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以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手段。与此同时,高中教师进行物理教学时,应选择一些比较适合相应教学内容的信息技术手段,不必局限于网络,也可以利用光盘、录音带等传统的技术,也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4.3 增强高中教师和高中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教师和高中生对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整合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信息素养应不断提高和完善。高中教师应积极接受相应的技术培训,以使自己能够掌握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操作方式,还能够使自己通过这些方式搜集和传授相应的物理信息。同时,高中教师也要对课程整合的相关理念和相应教学模式进行了解和掌握,以对高中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层次的整合教学。高中生是教学的主体,应不断加强其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提高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使其能够很好地适应整合后的教学模式。
4.4加大对高中物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整合后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还需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才行,加大对高中物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很有必要。高中物理信息资源的建设可以对高中物理基础知识进行相应的总结和梳理,并使其以信息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高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应用各种网络资源和其他渠道的资源对相关物理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和扩展,以使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此外,高中物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物理信息资源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
5 结语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课程的整合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推动高中物理学科不断发展和实现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现阶段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发展状况仍然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课程来说,也是如此。因此,为了使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能够进行高效的融合,还需要高中教师、高中生等各个方面的长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谢煜.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教学整合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16):170.
挖掘教材,把握整合课程资源的基本点.教材是课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资源,由于教材设置的基本理念是面对抽象性的学生,于是,教师必须依据自己所受班级的具体学生的数学现实处理教材,学会对教材的重组与整合使它更好的为我所用,敢于并善于对教材下剪刀,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资源的教育价值,使教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一个优秀老师的基本功.在整合教材时要防止两种倾向:
其一,防止无组织、无纪律地脱离标准的随心所欲偏离数学教材的现象;教材是学生和老师共享的学习材料,而且更偏重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经过许多专家对人类数学知识进行沙里淘金、精心编排,是浓缩了的数学知识精华,尊重教材、理解教材是教师整合数学课程资源的前提与基础.
其二,要防止唯教材论.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应当拓宽自己的视野,善于吸收生活中与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相关的材料,更要细心地辨别其他学科(如科学学科中偏向于数学的关系).其实,课程资源是无所不在的,一方面,教师要吃透教材,善于理清和利用教材中纵向联系,另一方面,应该扩大眼界,兼收并蓄,关注横向联系,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善于也敢于重组与整合教材,形成数学课程的开放系统.
例如,函数与方程是初中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它们的形式虽然不同,但本质上是相互连接的,有密切关系.如: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我们知道形如ax2+bx+c=0(a≠0)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而形式为y=ax2+bx+c(a≠0)是二次函数.它们在形式上几乎相同,差别只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表达式等于0,而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等于y.这种形式上的类似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格外密切,很多题型都是以此来命题.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当二次函数中的变量y取0时,二次函数就变成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可见,方程中的很多知识点可以运用在函数中,教师教学二次函数时,可以深化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又可以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二次函数的有关问题.因为函数是初中数学知识的顶峰,综合性较强,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联系已学知识.用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的关系说明y轴是抛物线y=x2的对称轴.用平移描述函数y=ax2与函数y=a(x-h)2+k图象之间的关系.这样处理既利于知新,也益于温故.对教材自身的知识关系如此整合性处理,无论是教学活动设计还是对学习材料的选择,都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了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认识函数的同时感知函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 “以生为本”,抓住整合课程资源的关键点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见解、问题、困惑都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在立足综合性、着眼实践性的同时,要重点突出数学性,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例如,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平方差公式》一节中,首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①(x+y)(x-y)= ;②(2a+3y)(2a-3y)= ;
③(5m+n)(5m-n)= ;④(4s+3x)(4s-3y)= .
教师先让学生利用整式的乘法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作为组员,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发散了思维,增强了创新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理解的交流正是整合学生思维一种最为有效的手段,通过交流,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吸收他人的长处,观照自己的短处,可以使学生达到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目的.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现实与数学现实,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增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通过提炼生活场景中的数学因素引入概念,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身边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走出闭塞的教室,回归生活,在广阔的生活空间展开数学教学.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实践活动,将课堂与课外、教材与活动、学校与社会实现有机整合.
例如教材第十八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通过生活中大量的实例(竹篱笆、推拉门、汽车防护链等)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结合实例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实际问题.再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引用古老的鸡兔同笼问题;讲到黄金矩形,介绍了优选法和生活中的美妙应用;讲到镶嵌,干脆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思索其中的奥秘.生活中的数学举不胜举.教学中要特别留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 学科互联,寻找整合学科课程资源的结合点
数学课程资源的综合化的前提是教师在教学及其设计中作出努力,发掘综合化的具体途径,以突出体现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其它学科间的联系.从多向、多维、多层的联系中寻找结合点,把“触须”伸进其他诸学科(特别是以数学知识、或数学思维为基础的科学学科)中,建立起数学通向其他学科的“互联网”,沟通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学科整合.
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和普遍适应性技术,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它的简捷与理性,使之在研究诸多客观世界现象中不可缺少.教材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大量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入,进一步促进了数学教学综合化的发展.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是对数学知识的检验.反过来,其他学科又包含着很多数学因素,为数学提供鲜活的背景与素材.要用“大课程观”的理念将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起来.跨学科学习,消除学科间的隔膜,对如何挖掘其他学科的资源,利用数学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跳出数学教数学”.
教材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板块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丰富的学习背景,多媒体课件是解决教学重难点强有力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再现,可以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律,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
例如在课件《生活中轴对称》的制作中,笔者利用网络展示了生活中大量的轴对称图形,又利用蝴蝶飞舞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将一只蝴蝶框定放大成为平面图形;在讲授多面体的展开图时,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给正方体的六个面标上字母A、B、C、D、E、F,但由于实物不透明,学生观察不方便.因此,可利用《几何画板》做个正方体,给六个面着不同颜色并标上字母且可透视,再结合实物进行教学.这一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自然,抽象于实践,创设了数学教学的良好情境,建构了较理想的学习环境,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比较自然地接受数学概念,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数学将被充实得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
又如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前两章,多处提到电阻、电压、功率、压强、杠杆等名词,如PR=U2,电压一定时,用电器输出功率是电阻的反比例函数.再如物理教学中研究F=PS时,当压力为定值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利用函数图象来表示,P与S关系一目了然.这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将促使学生更自觉地去探究知识.4 整合数学课程资源的有效性探究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是数学教学的丰富源泉.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好数学,并能拓展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学应用的问题值得研究,鼓励同学们多留心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研究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