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1:07
导语:在社工工作汇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工作汇报
今年国家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批准市城市信用联社组建××市商业银行,这对我市的各家城市信用社来说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改制商行是我们多年宿愿,改制成功不仅会化解金融风险,还能为地方金融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广阔舞台。但在批准组建商行的同时,对全市唯一的×级城市信用社-××社的如何处置上,市银监局采取了由组建后的商行先代管、再收购的处置办法。第一批未被纳入商行系统,怎么讲对我社的干部、职工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业务的发展也非常不利。我社领导班子从分析自身的经营形势入手,就如何解开职工心中疑惑,放下包袱更加努力工作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决定在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因势利导,为我社的经营稳定、化解风险、繁荣经济、多做贡献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经二个多月的扎实工作,现已初见成效,截止到月末我社的各项存款余额达×××××万元,比年初增加××××万元,年末预计实现利润留万元,经营平稳运行,职工思想稳定。
以下是我们在转制时期做好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的一点做法。
一、因势利导,培养职工的价值观。
就进不了商行怎么办?社领导首先统一了思想认识,达成了共识: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改变现状,过上好日子,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多多吸收存款,努力清收不良贷款,增加利息收入,提高经营水平,化解金融风险。因此,一场“生存与发展”的思想“改造”拉开了帷幕。中层干部的思想分析会,全体员工的思想动员大会,一次次的大小会议,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让大家了解现实,让大家了解怎样才能生存,怎样才能发展。同时我们将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效益挂钩,只有企业效益好了,我们的收入才会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开始有了转变,逐步引导员工形成了企业的价值观。员工中形成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气氛,普遍增强了紧迫感和责任感,过去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职工,思想也转变了,都在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感动储户。员工的工作量、压力增大了,但怨言却听不见了,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
二、营造氛围,塑造员工的精神世界。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通过改造员工的思想意识形态,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支柱。在抓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我们注重营造一种氛围,明确一个方向,使员工的精神世界不空虚,工作起来有目标,有奋斗方向。我们先后在职工中提出了“客户永远是正确的”服务理念,“内抓管理强素质,外树形象拓市场”的管理方针,“客户是亲人,社里是我家”的主人翁精神,使员工的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自觉的融入进去,并在行动中加以体现。
三、强化服务,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范道德风险。
银行作为社会的一个服务窗口,企业员工的一言一行反映着企业的精神。因此,设立行为规范或规章制度是必要的,这些制度或规范在开始实施时,会对一些员工有约束,但坚持下去,员工的行为变成了习惯。在规范员工的行为表现方面,我们社先后制定了《文明服务计划》、《优质文明服务规范》及违反规定的《处罚办法》,这些制度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员工的行为表现,尤其是窗口服务质量和员工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防范道德风险和内控制度上,我们经常找重点岗位人员谈心观察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开导。同时,我们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注重各项制度的落实。
四、外树形象,增强员工的企业向心力。
俗话说:“社兴我荣、社衰我耻”。一个企业,要想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就必须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或影响,这样才会把员工牢牢地吸引在企业的周围,员工因此对企业产生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注重企业形象的树立,积极参与社会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先后与县体委举办“××杯”排球比赛,积极参与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倡导的“与希望同行,延续寒门学子的读书梦”的捐助活动,举办了“××社银企座谈会”“××社职工家属联谊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我社社会知名度,让职工真正感到做为一个城信人的自豪与荣耀。
五、丰富、活跃员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企业凝聚力。
为开创社区工会工作新局面,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广场社区工会在区总工会的指导下,努力推进社区工会工作的群众化和民主化进程,积极探索地区与基层工会双重职能,2001年在全市首先推行社区工会代表常任制,并制定了实施意见。一年来,我们积极实践,初步形成了代表常任制的工作运作机制,逐步规范了代表常任制的建设,有效推进社区工会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组织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随着改革深入,新建企业的不断注入社区,社区工会维权应站
在全体职工的立场上,体现维护的整体性,把加快组建新建企业工会,最大限度吸纳职工入会作为职工组织落实的首要维护。为此我们通过组织推进,发挥代表作用,加快组建步伐,形成了社区工会组织建设网络化。
一是通过代表巡视、联络,实现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的最大限度。⑴发动代表开展摸底调查,明确组建任务;⑵代表上门宣传《工会法》正确引导职工享受组织权利;⑶形成工作合力,体现组建实效。今年我街道新建企业注册数为265家,目前应组建数为163家,已组建工会的企业157家,组建率为96.3%;职工数为1270人,入会职工1211人,入会率95.4%,其中新建企业独立工会有13家,联合工会有9家。
二是通过代表调查研究,构筑社区工会组织网络的二级平台。⑴探索组建新建企业工会和行业联合会。根据广场社区新建企业“点多、面广、人少、开关快”的特点,采取灵活组建,成立了商贸、商务;房地产、中介、咨询;旅游、广告;外资等联合工会。同时,结合广场地区餐饮(非公企业)集中的特点,拟组建广场地区餐饮行业(非公企业)工会联合会;⑵根据地域划分,小区全面建成联合工会。通过二级平台的组织形式,避免了因为新建企业的变化而影响工会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新建企业“来建退撤”的工会组建全覆盖的长效机制。
二、民主参与机制——趋于规范
随着社区非公经济的日趋发展,社区工会的“代表、、代言”、集中代表的智慧,代表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和评议工会工作和主要领导将成为代表常任制的代表行使民的具体体现。
一是探索源头参与机制。建立起社区工会与街道行政联席会议制度,作为代表职工源头上为职工代言的形式,每年召开2次。代表们收集民意,选好议题,将职工群众的热点问题和工会工作难点问题,进行互相沟通,商议落实。如: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运作、维权;为事业干部增加重大疾病互助保障、职工疗休养;为社区职工增加互助帮困基金10万等问题都得以落实解决。初步形成了工会代表职工参与社区、企业事务管理的源头参与工作机制。
二是畅通民主管理渠道。我们通过召开代表会议,让代表们听取工会工作报告和工会主席述职,开展民主测评工会工作及工会主席业绩,来增强工会主席的责任感,增进代表们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开通代表联系热线电话、工会主席信箱和“网上谏言台”、提交书面建议等形式来采集代表们智慧,表达职工的心意。一年来实践取得较好效果。代表们对社区工会工作的满意度达90%,收到代表提交合理化建议17条,已采纳8条。如:社区工会原来只为事业干部承办35元住院补充保障,现在行政支持下增加了职工重大疾病补充保险。又如:在代表提议下,规定了月底周末下午3:00以后为工会活动日、规定了事业干部疗休养每二年一次等。
三是增强职工民主意识。基层工会组织职工积极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如德久科技、广隆物业等新建企业工会召开职工大会,让职工民主评议企业领导,表决企业改革重大决策和职工分配方案等来实现职工民利,促进公务、厂务公开,规范事务管理透明度。
三、依法维权机制——渐进有力
以私有经济为主的新建企业,如何维护好职工劳动、经济、政
治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和职工“双赢”是体现工会的维护职能,为此发挥代表专业小组作用,根据工会维护职工的整体性、维护的针对性来逐步推进。
一是注重代表调研,增强维护的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针对不同的群体、抓住不同的维权重点开展维权工作。⑴对普通职工群众将他们的劳动权和经济权作为维权重点,扩大民主参与途径,争取更多培训发展机会;⑵对困难职工群众将他们的生存权作为维权重点,千方百计地落实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⑶对白领、科技人员重点放在维护他们的自身发展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权利;⑷对“外来打工者”要维护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困难。从而,代表们为职工维权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是运用“机制”开展依法维护。针对社区不同群体职工,社区工会代表的劳动法律监督小组实践职工“两个维护”,运用工会组织维权“机制”,即:通过女职工委员会,切实保障新建企业女职工的特殊权益;通过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规范集体合同签订,目前签订集体合同有16家;通过社区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对新建企业的劳动关系进行调处;通过建立社区职工法律援助站为新建企业职工提供法律咨询近100人次。代表们以“脚勤、口勤、脑勤”深入单位,倾听职工呼声,使社区(小区)工会成了职工有话可说、有事好找、有难可帮的“娘家”。例如:振兴小区有一名私企员工,在新单位办理录用手续时,方知其劳动手册已被原来一家私企挪用,以此享用国家优惠政策,却未为其缴纳社保金,以致该员工无法在新单位正常录用,该员工无奈地找到了小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小组领导知道后,主动为他提供法律援助,使该职工讨还了公道,原企业为其补缴了社保三金,同时代表们针对一些非公企业女职工较多的特点,适时向企业提出为女职工进行妇科检查的建议,如德久、拍卖等公司得到了采纳并实施。今年夏季,社区工会会同代表开展企业高温期间防暑降温及安全生产检查,抽查12家,落实整改2家。
四、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到位
“哪里有困难职工,哪里就有工会身影”将成为工会代表肩负的职责。为此社区工会及代表以“得人心、稳人心、服人心”深入基层一线,联系职工,把社区工会的权益保障工作落到实处,构筑起以再就业和帮困服务为重点的社区工会长效保障机制。
一是社区职工互助帮困机制基本形成。⑴通过代表提议,扩大社区工会职工帮困基金来源,把基金筹集辐射到新建企业,如:波士顿咨询有限公司、新世纪拍卖有限公司、德久科技有限公司等职工积极参与,集资5100元。⑵构建了二级帮困网络。即工会组织的结对37名困难职工帮困和工会代表联系困难职工。
二是发挥组织协调,代表联络,使职工帮困落到实处。各级工会组织会同有关部门合作创立为社区职工助养帮困、助难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帮困、互助帮困等方式,通过代表专业小组(生活保障)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今年就社区工会会同企业共慰问困难职工达94人次,补助金达43700元。
五、文明建设机制——提升素质
“让工会成为职工之家,让职工之家成为温暖人心的地方”已成为社区工会和代表们的共识。为此我们以“建、创、做”为抓手,推进职工素质工程。
一是学习新《工会法》,架起依法维护的武器。我们以开展“两法二条例”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各级工会干部、代表和职工学习,近400名职工通过答卷形式了解“两法二条例”的基本内容,开展了“法律伴我行”知识竞赛,并宣传“两法二条例”进单位、进社区;17名基层工会主席通过业务培训考核,培训率达90%。代表们以《工会法》、《劳动法》为依据,,开展工作巡视、监督、维护。今年社区工会会同劳动部门开展非公企业“两法一条例”执行情况检查,抽查5家,落实整改1家。
二是开展争创活动,建温馨之家有效果。我们根据新建企业特点将工会的“建、创、做”活动延伸到一些具备创建条件的企业中,激发职工热情,参与创建。目前独立工会争创合格职工之家15家,争创面达80%,有10家成为合格职工之家。其中德久科技公司工会评为区先进职工之家;市级文明班组2个,区的文明班组有9个;同时各级工会围绕街道示范性文明社区创建,带领职工立足岗位,开展劳动竞赛,为企业“双赢”和社区经济发展出一份力。
一、2014年社保工作取得的成果
2014年,我县社会保险工作紧紧围绕年初工作计划及各项目标任务、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合理分析,细化目标任务,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
(一)、养老金发放情况:1-11月份,我县累计发放离退休人员1347人次,共计1940万元(含森工退休人员),支付39名死亡退休人员的丧葬费、抚恤金61万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确保了全县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
(二)、新增参保扩面情况:全年各险种新增参保人员达1014人/次,养老、工伤、生育各险种参保人员达7927人/次,其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3813人,工伤保险参保人员达3006人,生育保险参保达1108人;征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1641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241万元,工伤保险基金77万元,生育保险基金16万元,分别完成全年征缴目标任务的149%、186%、105%及149%。社保覆盖范围的扩大,为征收基金提供了保障,使其更多的人员享受到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工伤保险费发放情况:支付39名死亡退休人员的丧葬费、抚恤金61万元;为31位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支付工伤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亡待遇、鉴定费共计140余万元,确保了因工受伤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在发生工伤事故后能得到及时救治和足额补偿,解决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安定了民心,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生育保险费发放情况:付了5名参保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3万元,完成上解任务1.1万元,各项待遇的及时足额支付,保障了参保人员在退出生产岗位、因工受伤、死亡、生育的前提下,得到及时补偿和享受待遇的根本利益。
(五)、档案管理工作情况:认真清理了1986年成立以来至2009年长达24年的文书档案,并作好了档案的整理,归档,立卷工作,通过县档案局的验收,我局档案管理工作达省三级标准。
(六)、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根据阿坝州人民政府《研究支持和鼓励乡镇畜牧兽医站集体所有制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相关事宜的会议纪要》精神,把符合条件的12名原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纳入了社保统筹,已办理9位职工退休手续,并及时支付养老金,切实有效地解决了我县乡镇畜牧兽医站体制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了老兽医站职工的老有所养,使其能渡过幸福的晚年。
二、主要工作做法
1、围绕中心,狠抓基金征收,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一是加大征缴力度。根据市局下达的任务,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对征缴工作进行部署,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征缴工作得到组织保证。同时保证车辆,随时下企业催缴养老保险费。征缴股成员专门下到各个企业发放《10年调整缴费基数的通知》,使各企业及时了解10年的缴费情况,为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做好了前期工作;二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年初我们对清欠工作进行了部署,研究制订一些具体措施,征缴股同志有重点、有目的对欠费大户企业进行了专门走访,与法人代表进行面对面磋商,督促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随后下发《企业社会保险征缴通知书》,由征缴组人员专门上门催收。对恶意欠费和有能力不依法缴费的企业,提请劳动监察部门依法强制征收;三是进一步开展对参保企业参保人数、缴费工资基数的稽核,保证基金足额征收。
2、围绕重点,狠抓新增参保,确保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一是明确目标,成立养老保险扩面组、抽调了扩面专人,层层落实,将扩面责任细化到人,形成扩面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二是扩面工作实行按月通报制度,以便随时掌握工作进度;三是在扩面工作中,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私企、个体工商户点多线长、流动性大的特点,我们主动上门为个私业主和员工宣传养老保险政策。组织干部职工到城区繁华路段和居民集中区开展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活动,面对面接受群众咨询,散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单,既较好地宣传了国家养老保险政策,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又增强了养老保险扩面效果;四是创新工作机制,对参保单位实行上门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扩面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改变工作方式,积极实行上门服务,宣传养老保险政策法规;五是着力夯实“续保”工作。在接续工作中,继续实行灵活缴费政策,缴费手续简便,并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断保人员接续养老保险关系。
3、围绕稽核,查冒堵漏,确保基金不再流失。一是开展专项稽核,防止虚报冒领。根据省、市要求,我县开展了养老保险费专项稽核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小组。抽调具有一定业务知识和政策水平的人员,深入厂矿企业开展实地稽核;二是做好离退休人员生存认定工作,防止自然减员冒领。为加强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确保基金不被流失。对居住在本地且行动方便的,要求本人亲自携带相关证件到我局认证;对居住在异地的离退休人员,我局通过邮局将《生存认定通知书》寄给本人,要求出具本人手持一张当地新出版的当天日报的照片,经过当地社保经办机构认定并加盖公章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寄回我局。三是严把退休审批关,防止基金流失。首先是把好资格认定关。我们与劳动局建立联合审批机制,把好正常退休关口。其次是把好待遇核定关。准确核定待遇,确保公平无误。
4、改善办公硬件,使办公环境更加趋于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是社会保险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今年我局认真清理了1986年成立以来至2009年长达24年的文书档案,并作好了档案的整理,归档,立卷工作。根据达标要求,我局办公条件有限,离达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按照硬件不够软件补的原则,我局从经济投入、人员配备、设施设备装具购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落实专门人员负责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为确保本经办机构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永久性,提高档案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上半年我们筹资购置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档案管理柜,为我局档案管理上等级提够了条件,经过近两个月的辛勤工作,整理归档永久283卷,长期197卷,短期135卷,30年管理期限的193件,10年管理期限109件,通过县档案局的验收,我局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达省三级标准。档案的整理、规档,方便了查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外来办事人员提够了快捷的优质服务。
5、引导广大职工,转变服务态度,提升业务能力。社保部门面对的是参保单位和职工个体,各项政策执行的主动权常常在社保职工的手中,相对于明显处于弱势的参保职工而言,行为规范、服务至上的理念就显得尤其突出。我局积极引导大家,换位思考,尽自己的最大可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要求他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微笑服务,坚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用爱心温暖群众,用真心服务社会。
我们制作醒目的办事流程图板挂在大厅的墙上,让群众一进大厅就能知道本人的办事程序并迅速找到具体的服务窗口。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完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合并了相关办事环节,减少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时间,严格规范业务流程。只要手续和证照齐全通常能及时办理好相关的社保业务事项。我们尽一切力量创建人民最满意的社保局,不辜负人民对我们的嘱托和信任。
三、努力开创社保工作新局面
2015年,是“十二五”最后一年,在这种新形式、新任务下,我局将各项社保工作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和年度考核中,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各项工作的完成,2015年,我们将开展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方针、政策及其优越性,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影响,增强企业和职工的参保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
(二)、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工作。加大基金征收力度,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完善内部基金征收奖惩办法,充分调动全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征缴效率。
(三)、认真做好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积极筹措资金,精心组织并加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管理,使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100%、社会化发放率达100%,确保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
(四)、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把扩面工作作为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出击,求得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重点做好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和新建企业参保及改制分流人员的参保续保工作。一是加大扩面领导力度,对城区扩面进行督查,形成齐抓共管促扩面的机制。二是克难攻坚,对城镇私营企业和宾馆、发廊等服务行业逐一上门进行清查登记,做到应保尽保。三是对存在问题拒不改正的单位督促其整改,必要时提请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五)、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的运用及管理。及时修改、完善基本信息库,补充更新信息,重点清理垃圾信息,加快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确保计算机使用效率,为全省信息网络系统联网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六)、全力做好各项养老保险工作。一是做好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加大防止虚报冒领工作力度。二是完善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力争2015年档案管理评比再上等级。三是加强作风整顿,重点针对单位、个人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实效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
(七)、进一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围绕“优质高效、公开透明”的服务要求,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创建优质服务窗口的亮丽平台。
一、积极开展挂乡包村帮扶。XX市管理局、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党员干部进村户、精准扶贫大会战”的实施意见》,广泛组织动员全市各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扶贫开发新。具体工作中,一是落实和完善“三级联创”工作责任制,实行市领导挂乡、市直单位派工作组包村制度。二是实行“一组一村”或“一组多村”驻村蹲点帮扶制度。三是挂乡包村工作队成员必须驻村蹲点开展工作,与派驻单位工作脱钩,每个驻村工作队由市直单位抽调三人以上组成,由一名副科级以上或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任队长兼村组织第一书记,组织下派到每个行政村开展工作,全市共有537名干部深入农村工作第一线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四是挂乡包村工作队实行“多重管理”。五是继续实施和完善挂乡包村工作承诺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以签订承诺书的形式,继续实施挂乡包村工作承诺制,聘请市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组干部、当地群众为挂乡包村工作监督员。
二、积极做好本市扶贫服务协调工作,帮助挂点村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积极争取省、市定点扶贫单位的重视和支持,我办组织重点乡、村干部到有关定点扶贫单位走访、汇报扶贫工作。同时,积极做好省、市单位定点扶贫的协调和服务工作,从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充分发挥了定点扶贫工作组对实施村级规划、管好扶贫资金、推动扶贫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定点扶贫单位优势,帮助挂点村培育和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一年来,市里组织扶贫工作组深入全市106个村进行挂点扶贫,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共计1010万元,其中44个重点村投入了帮扶资金480万元,扶持解决基础设施项目及发展生产项目25个。其中修建村道10条59.9公里、发展扶贫支柱产业9个15000多亩。组织全市单位、部门机关、党支部、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4456户。
三、省、县(市)直单位定点包扶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搞好社区平台建设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区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与各街道、有关部门签订了《就业与再就业目标责任书》和《社会保险费扩面、征缴、清欠目标责任书》,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和具体单位,并多次召开会议检查调度。劳动保障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调指导街道、有关部门开展工作,促进了全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落实。今年4月份,区劳动保障局在市局的指导帮助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在东关街道进行了全市首期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试点。为确保社区就业工作平台顺利筹建,区劳动保障局成立了社区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社区平台建设工作一系列细则规定、制度和统计报表,为平台建设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局里组织有关人员到济南、青岛等地区学习了社区平台建设的先进经验。区政府以奎编字[2003]1号文件,确定了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的职能、人员。市劳动保障局、市就业办领导也多次到区劳动保障局、街道和社区进行工作指导。经过多方努力,成功地在东关街道进行了社区平台试点。试点结束后,在东关街道召开了全市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观摩交流会,并迅速在全区8个街道进行了试点推广。劳动保障部门为各街道统一制作了“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牌子,落实了场地和工作人员。通过积极争取,市就业办为我区各社区平台配备了微机、打印机等设备。区劳动保障局为各街道劳动保障所制定了工作人员守则、工作职能等各项工作制度,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组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和微机知识培训,努力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坚持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学习上级文件,安排部署工作。同时,印发了3万多份服务指南等宣传材料,印制了劳动保障服务指南,保证了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序进行。到4月底,全区8个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全部建成,设立了劳动保障业务咨询、职业介绍、下岗失业人员登记、退休人员管理等专门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了机构、场所、人员、经费、制度、工作六到位,达到了市里进行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受到了市区领导的一致好评。10月份,中央督察组到我市视察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情况,专门到东关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进行了视察,对我区的社区平台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发挥平台作用,力推就业工作步伐
社区平台建立后,积极依托社区平台开展工作,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一是依托平台,搞好调查摸底。充分利用社区平台的基层优势,组织平台工作人员深入到居委会,采取逐户调查的方式,进行详细地调查摸底。通过调查摸底,详细掌握社区内下岗失业职工情况,了解他们的就业愿望和意向,逐人建档立卡,输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对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用工情况进行调查,建立空岗报告制度,掌握社区岗位资源情况。二是依托平台,搞好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我们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上传下达和综合组织的作用,不断深化就业服务,加强对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和办事程序的宣传,使全社会充分了解就业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共向社区居民、失业人员发放明白纸、宣传册1万多份。同时,认真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管理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职工统一审核发放《再就业优惠证》,确保每个下岗职工都能享受到再就业优惠政策。全年,为下岗失业职工核发《再就业优惠证》2300多个,其中区属312个。区工商、税务部门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职工办理减免税费57.88万元。二是依托平台,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开展社区公益性岗位援助活动,协调社区内单位开展“奉献在社区”活动,发动社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不断开阔视野,充分发挥社区就业容量大和潜力大的优势,依托家务劳动社会化以及小区的保洁、保绿、保安等工作大力拓宽就业空间,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一大批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共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163个,其中,公益性岗位627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89人。三是依托平台,大力开展职业介绍。积极搞好岗位空缺调查,组织用人单位参加潍坊市中心劳动力市场。今年共参加潍坊市中心劳动力市场47次,有51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空缺2888个,办理求职登记3264人,有1955人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介绍优势,多渠道安置失业下岗人员。先后为882名失业下岗人员办理了招用手续。四是依托平台,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金作用,为308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98.3万元,为211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微机、服装裁剪、摩托车修理、烹饪、美容美发等9个专业的免费培训,其中120人通过培训实现再就业。开展就业前培训599人次,并全部实现就业。五是依托平台,积极搞好劳动保障事务。我们积极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搞好各项劳动保障事务。对下岗失业职工办理档案托管、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劳动保障事务,实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并减免收费,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解除后顾之忧,安心、放心的走上新的就业岗位。全年通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办理档案托管手续680人,并为其办理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
三、搞好“零失业”试点,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今年9月份,区劳动保障局会同东关街道保障所利用1个月的时间,在奎文门社区开展了“零失业社区”试点工作。工作中,采取逐户调查的方式,对奎文门社区28栋楼,1313户居民进行了全面调查,对每栋楼建立档案,对每户建立登记表,对每位下岗失业人员建立登记卡。对社区内125家各类企业进行了调查,开发就业岗位126个。同时,积极通过市、区劳动力市场推介各类就业岗位1000多个。对社区求职登记的35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多次职业介绍,承诺只要不挑不拣,保证其在48小时内就业。共介绍就业25人。对31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免费培训。试点结束后,又在潍洲路街道幸福街居委会进行了试点推广。这次试点工作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省市新闻媒体对这次试点进行了宣传,为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版权所有
一、指导思想
围绕区委、区政府对园林绿化工作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聚焦“”深入查找问题,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通过广泛的群众监督和民主评议,促进单位、部门转变工作作风,搞好政风行风建设。
二、主要内容
1、增强服务意识
加强思想教育,进一步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严格依法办事。认真学习加强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服务、怎样服好务的问题。组织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教育活动,坚决杜绝个别“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让人民群众和基层办事人员感受到机关亲民爱民的作风。把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机关年度考核,作为处室评先、人员评优的重要依据,以此鼓励先进,弘扬正气、促进工作。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抓好本部门的反腐倡廉工作,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工作,明确责任主体,细化责任内容,量化责任目标,各分管领导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绿化工程建设要推行招标项目全程跟踪,实行项目经理考核答辩、双向盲抽入围、评标回避,全面实施采购价格比选,严格落实护廉诺廉。认真对待群众举报,办公室牵头,做好来信来访的接访工作。严厉查处工作中拖拉推诿、耍部门权威,甚至索拿卡要的行为。同时设立举报电话,以期在群众的监督下从根本上提高我单位行政效率。
3、完善制度建设
严格考勤制度,干部职工外出办事要及时调整去向牌。认真执行请销假、公出制度。严格执行上下班时间,遵守机关工作制度。上班时间不得串岗、闲谈,不得在工作时间利用手机和办公电脑等玩游戏、炒股、网购等与工作无关的事务。严格执行机关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4、规范公务接待
严格规范公务接待,不超范围、超标准安排公务接待,不安排宴请。节日期间,不聚餐不吃喝,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节约办公能耗,倡导增强干部职工节约意识,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活动。减少重复打印、复印次数,注重稿纸、复印纸的再利用;不使用时及时关闭办公设备,减少待机能耗。
5、严格车辆配备及使用
规范了公务车辆管理。公务用车的配备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杜绝超编、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实行车辆定点定车加油、定点维修,实行加油登记制度,定期公布消耗和车辆维修支出。
6、抓好园林绿化建设。
(1)开展全区主次干道、街头绿地、小街巷等绿化现状调查摸底工作,认真制定全区园林绿化改造提升实施方案。通过听取人民群众投诉建议,现场查勘各类绿地破坏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提升措施。
(2)科学统筹,合理部署,调集力量完成绿化改造施工各项任务。今年,我处承建城北休闲公园、三环西路绿化、徐运新河北段两岸绿化、杨庄公园一期、道路补植工程等市、区重点绿化工程12项,按照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处将全区绿化改造任务进行有效划分,同心协力,齐头并进,保证工程按计划完工。
近年来,区供销社信息化工作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助农增收为己任,以构建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为重点,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加快全社网络化进程,推行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我社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切实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推动公共行政现代化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推进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我社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密切供销社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任兼任,副组长由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人员为小组成员,指定两名信息员负责此项工作。二是按规定及时开通了区供销社政务信息网上查询系统,并确定了系统管理员和信息员。及时录入常见问题20条,适时监控政务信息查询情况,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按程序查询问题的回复。三是加强培训教育。以普及信息技术知识为目标,积极开展信息化培训,鼓励全社工作人员自学计算机、网络等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应用技能。
(二)完善设施,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近年来,我社通过各种方式积极筹集资金,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9万元添置了信息化办公设备,主要有:传真机1部、数码照相机2部、扫描复印机2台、打印机12台,计算机12台,其中涉密机1台,建立了区供销社信息化办公平台,基本上做到领导和科室都配齐电脑,办公打字、起草文件、修改材料、上网查阅下载文件资料和信息、通知,办公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
(三)强化制度,规范信息化建设
区社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供销工作实际,及时制定了机算机设备管理制度、计算机上网制度、涉密计算机使用维护制度、网站信息报送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信息化建设的行为,为我社的信息化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严格规范上网有关规定。出台了《区供销社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细则》,并把信息化工作纳入了区供销社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中,对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要求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了信息数量、信息质量顺利完成。
(四)发挥功能,开展多元化为农服务
为了全方位宣传区供销社工作,充分展示供销工作特色,提高工作效率,我社加快了电子政务的发展速度,利用电子邮件、电子文档等科技手段处理日常信息,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做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规范化网点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现代网络建设步伐,更好的服务“三农”。
二、我社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社信息化建设近年来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全区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和本系统超常规发展的现实需要,都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农民对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认识还不足、重视不够,信息资源利用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尚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区供销社现有在职人员15人,办公已实现自动化,但尚未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三是下属分支机构硬件设施缺乏,存在“一公里”障碍,无法发挥网络优势。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区供销社系统对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促使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同时充分调动开展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加快推进我社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二是继续完善服务功能。积极争取建立区供销社信息网站,加快全系统内部局域网站建设,建立起全系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平台,方便各部门、单位为农民服务交流经验,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把供销社建设成为网络健全、覆盖城乡、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开放型、服务型行业。
三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将系统内所有经营网点纳入网上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经营网络,把孤立、分散的网点连结起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手段整合行业资源,使系统内实现信息共享,产销对接,从而使供销社的行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传统的经营服务网络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四是充分利用网上供销社的技术优势来推动行业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供销社这一平台,大力推进系统信息化建设,开拓市场,搞好产销对接,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继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紧紧抓住企业信息化这个关键,开展企业上网活动,引导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信息化带动农业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做到“三个到位”,奠定坚实工作基础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为沟通政府部门与基层群众的桥梁,上级有要求、群众有期盼、政府有责任。为此,我们把构建“职能明晰、制度健全、规范高效、覆盖城乡”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做到了“三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2012年,我们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列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市长办公会和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在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和资金投入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提高了各镇街区及相关部门的思想认识,达成了共识。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市里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府办、人社、发改、财政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各镇街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基层平台的总体规划、建设、管理和指导。
三是工作部署到位。市政府印发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从建设的目标、具体任务、时间安排、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同时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将各镇街区平台建设情况纳入对镇街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定期督查和通报,调动起了镇街区抓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人社局落实包靠责任制,成立了八个包靠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班子成员和2名科长组成,对包靠的镇街区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通过落实“三到位”,实现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领导、措施、责任“三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二、坚持“四化”并举,进行高标准建设
一是坚持工作场所和设施设备标准化。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印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规划的通知》鲁人社[2011]38号和《关于印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潍人社[2011]89号文件精神,按照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工作“六到位”标准要求,加大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在全市镇街区建设了高标准的人社服务所和社区服务站,聘用劳动保障协理员1042人。
目前,全市15个镇街区全部建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工作人员列事业编制,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13个城市社区都设有社会保障窗口,全市设有农村社区112个,包括975个行政村,聘用劳动保障协理员1042人,构筑起了较为完善的就业再就业服务网络。在人口数在9万以上的圣城、洛城、稻田、侯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工作场所面积都达到了300?O以上,档案室面积达到了40?O以上,配备了10?O以上信息屏和7台计算机。人口数在6到9万的古城、上口、田柳、台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工作场所面积都达到了200?O以上,档案室面积达到了30?O以上,配备4?O以上信息屏和5台计算机。人口数在6万以下的文家、孙集、羊口、纪台、营里、化龙、双王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工作场所面积都达到了120?O以上,档案室面积达到了20?O以上,配备了2?O以上信息屏和3台以上计算机。同时,各镇街区分别配备了1台以上触摸屏、社保卡读卡器、二代身份证读卡器、条形码扫描枪、打印机、指纹识别设备、档案柜等设备。在全市125个社区(包含975个行政村)设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由市、镇街区两级财政提供专项经费,场所面积均达到了50?O以上,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读卡器、档案柜等服务设施。
二是坚持人员队伍专业化。为每个镇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设置2个特需岗位,面向大中专毕业生进行了招聘,确保全部镇街区所都有5名以上固定的工作人员,同时为各社区站和各村确定了1-2名群众威信高、有一定会计基础的协理员,由市财政根据工作量大小统一为其每月发放100-150元补贴。同时加强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由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社保中心、仲裁院、监察大队及相关科室人员组成了8个经办流程培训小组,分别到镇街区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工作人员和社区站、村协理员进行了每期三天的专项业务培训,邀请乡镇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讲解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让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业务、丰富农村工作经验,为各项业务的准确经办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坚持工作制度流程规范化。各镇街区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统一设置就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调解仲裁和劳动监察六个服务窗口。在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站统一设置就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四个服务窗口。同时,在各级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统一建立了业务培训、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完善了就业登记、社保登记、举报受理等流程,统一服务标准,规范工作开展,为城乡居民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实现了基层公共服务规范化。
四是坚持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化。我们按照上级政策,通过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为各级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统一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电子显示屏、读卡器、档案柜等设施,安装了就业“99三版”、社会保险核心平台二版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软件,二级(县市级)劳动保障监察管理软件已全部投入使用,三级(镇街级)正在调试安装过程中。通过“劳动99”三版实现了上与市、下与各镇(街道)的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真正实现了“服务向下延伸,信息向上集中”。同时自主开发建设了就业门户网站――就业网,积极收集企业岗位信息,利用信息平台宣传就业政策,有针对性地向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各类招聘求职信息。
三、充分利用基层平台,多方式为民服务
一是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主渠道作用。加快提升人力资源市场的配置能力,按照《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市级Ⅰ类标准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人力资源市场,为城镇、农村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等各类人员和各类用人单位提供职业指导、就业推介、人才交流、社会保险、权益保障等“一站式”就业服务,坚持每周二、四、六组织固定集市和每月1场专场招聘会,满足用人单位招聘和求职人员岗位需求。2012年共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洽谈134场,其中成功举办了“市2012年新春大型招聘会”、“市中小企业专场招聘会”、2012“庆三八春风送岗位”女性专场等各类大型专场招聘会32场次,全年共计服务各类人才20万人次,较好的满足了用人单位和各类求职者的就业需求。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123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93%,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44%。我市就业工作的做法在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
二是实现农民工服务新突破。以“关爱农民工,服务促和谐”为宗旨,依托农民工服务中心(与人力资源市场合署),实现了管理服务、权益维护、文化教育、党团活动等四大服务功能。为农民工提供培训、就业、维权、保障、医疗、子女入学帮扶、娱乐等服务。农民工服务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了“倾情问民意、服务促和谐”的农民工恳谈日活动。免费发放《春风卡》、就业信息、农民工服务指南等宣传资料3200多份,与农民工进行现场恳谈,倾听农民工群体的意见。组织了“农民工宣传月”、“就业情况调查”、“春风送岗位”、“就业政策宣传月”、“清理整顿月”等专项主题活动。
一、主要工作
年初以来,乡党委、政府坚持注重实效、惠及百姓的原则,强化措施、明确目标,以健全和完善乡劳动保障体系为主线,以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为重点,积极推进劳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教育以及社会救助等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引导,讲求实效,全面促进乡劳动基业工作。一是制定了致本乡在钱人士的一封信,把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向在外创业人士推介,积极倡仪外出人员回家兴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现落户丰良星艺集团余静赣董事长创办的九江国际丰良艺术学院,安排近100人就业上岗。二是积极配合就业局搞好就业宣传,劳保所收集信息打印张贴,较好地完成了县工业园200人招工任务,另输送65名残疾人在县工业园上班。三是认真搞好就业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的调查摸底工作,通过努力,我乡没有出现无职业困难家庭。四是努力做好劳动转移培训、就业宣传、摸底登记工作,及时在各村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张贴培训信息,对有培训愿望的进行登记造册,以有转移农村劳动力400人。五是推选出就业典型,每年邀请在外创业人士来乡座谈,树典型、强宣传,在全乡形成了创业就业氛围。
(二)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保险的基本方针、政策,积极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为广大劳动者解决后顾之忧。党委、政府对社会保险工作非常重视,全乡对11个村支书、村长进行参保,企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障人数12人。
(三)积极开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培训信息和就业服务及就业前培训工作,将社会保险与就业、再就业工作紧密结合,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主动管理好外来流动就业人员,充分利用我乡的星艺集团等公司大力培训农民工帮助传授一定的技巧、技术,增强致富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