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遵义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01 16:21:10

导语:在遵义心得体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遵义心得体会

第1篇

什么是遵纪守法?遵纪守法就是在不同的地方遵守不同的纪律、不同的法则,所以每个人都应该遵纪守法。作为国家公民和社会成员,人人都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我们小学生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同样应该学法、懂法、守法,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的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做遵纪守法好少年心得体会1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一切法律都必须遵照宪法规定,维护法律尊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小学生要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一提到法律,就有人会想到交警,法庭、监狱,警察,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其实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去年秋天,爸爸开车带一家人去遵义玩,在路上一辆黑色小车飞快的行驶着,说时迟,那时快,那辆车正以风驰电挚般的速度向我们冲过来,爸爸急忙把方向盘一扭,虽说躲过了这突如其来的超车,但我们家的车却被撞凹了。妈妈见那个肇事司机没有停车的意思,便拿出手机,咔嚓咔嚓照相,证据到手了,那个司机似乎知道肇事逃逸要罪加一等的法规,便把车停下来。他跑过来说:“哎呀,这是怎么回事儿?我怎么开到这条线上来了?”爸爸说,我们叫交警来处理吧!”那个司机说:“不就是凹进去一点吗?用不着那么夸张吧!要不,我给你点钱,咱们把这件事私了了。”爸爸坚持说:“现在是法制社会,私了的做法是不对的。”对方见了爸爸的态度,便打电话给交警。

一会儿交警来了,了解情况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对方负完全责任,赔偿我们的修车费,最后双方愉快的结束了这桩事故。

法律好像是大海上的船,你可以在上面自由自在的走动,但是,一旦超出了他的底线,你就会掉进大海里。

犯罪就像一根带刺的玫瑰,看起来十分诱人,但如果触碰它,他就会让你流血、流泪。无视法律,藐视法律,那些与法律抗衡的人就是自毁前程。

法律是保护神,只要你信任他,他就会保护你。

我们的建设需要法律,法律是正义之火,是文明之花。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做一个知法、懂法、遵守法律的好少年。

做遵纪守法好少年心得体会2火警电话119,消防车,快快走;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快快行;匪警电话110,警察快快向前冲;求救电话别乱打,遵纪守法好娃娃。这是一首儿歌,却告诉了小朋友们很多知识,遇到危险如何求救,也告诉了我们求救电话是不能随便乱打的,只能在有需要的时候拨打,否则就是违法行为。

我从小就听爸爸、妈妈说要学文化,要遵纪守法,那时不知什么是纪什么是法,后来上学了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法律法规的很多知识,知道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法律,那么就会乱做一团,矛盾和战争不断。法律应该是约束我们行为的一种规矩吧!我想就是因为有了法律,我们的社会才能得和平!经过我一直的观察,我的结论是正确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法律,了解法律,尊重法律。

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遵守我们国家制定的法律,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国家的法律是越来越健全了,我们儿童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有《教师法》,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有法。

前段时间经常看到或者听到有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结果孩子从窗户上掉下来摔死的事件,听妈妈说,在美国,单独把12岁以下的孩子留在家里就是犯罪,父母是要被判罪的。如果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法律,是不是这样的惨剧就能不要发生了呢?还有幼儿园老师虐待孩子的事情,拐卖儿童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希望我们大家都来学习法律,是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

刘备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是,即使坏事很小也不能去做,即使好事很小也要努力去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的是坏事虽很小,但能使人慢慢变坏,日积月累,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到时后悔也来不及。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知法,懂法,学法,守法,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做遵纪守法好少年心得体会3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做一个合格小公民。关心体贴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时候,能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和照顾,急人之急,帮人之苦,忧人之忧,救人之危,以帮助别人为快乐,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高尚行为。

助人为乐,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利益基础上的。在闻名世界的二万五千里的途中,有许多战士把仅有的粮食、药品,甚至生存的希望让给了战友,而把饥饿、苦难和死亡的威胁留给了自己。这就是因为战士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在关键时刻帮助别人,是的,古代有英雄的劫富济贫,当代有雷锋精神的出现。再看一看我们现在。我们这一代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在座的不少同学是独生子女。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虽然有着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等优点。但是也暴露出一些缺点,如自私、以个人为中心等等。要改正一个群体的缺点是不容易的事。而提倡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却可以很好地加强当代独生子女自立、合作精神,弥补自私这一缺点。我们从各个乡镇来,走到同一个学校来,走到同一个班来。我们都有共同的理想。而你助人为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走进教室,随手关门,将呼呼的寒风挡在门外。当你走过卫生角,随手捡起掉在地上的纸屑。当你经过讲台,随手将零乱的讲台整理好。当你穿过马路,扶起一位摔倒的小男孩,安慰他不要哭泣。这一些平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都是助人为乐的表现。亲爱的同学,当你身陷困难时,你是否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你肯定会的。同样,当别人身陷困难时,我们也要助人一臂之力。庆幸的事,现在我们的身边已悄悄地涌起助人为乐的热潮。

扶弱助残,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甚至有许多同学也参加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惊喜地发现,雷锋精神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我们周围蓬勃地发扬光大起来。生活本身是酸甜苦辣的。但做人的情操和理念却是自己可以牢牢把握的。亲爱的同学们,请不要再犹豫,伸出你的友爱之手,助人并且以之为乐,世界将因你而更加美丽!

做遵纪守法好少年心得体会4什么是遵纪守法?遵纪守法就是在不同的地方遵守不同的纪律、不同的法则,所以每个人都应该遵纪守法。作为国家公民和社会成员,人人都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我们小学生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同样应该学法、懂法、守法,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

在学校,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走出学校我们才能更好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当上课铃打响时,有些同学漫不经心地走进教室,这务必会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和大多数同学的正常学习;中午午休时,有些同学大声喧哗、嬉戏打闹,务必会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休息,扰乱学校的正常秩序;有些同学不听老师劝阻将零食带到学校,不仅违反了学校的规定,而且吃零食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所有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会对我们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不可轻视身边的一切小事。

从小知法、懂法、守法,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 岁。在这段时间里如果还不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带着我到莲花湖景区去游玩,一进大门,空气好清新,湛蓝湛蓝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景区里的路面被园林工人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在景区的九曲回廊上,享受着北国古莲的风姿和清新的空气。我从包中拿出一个橘子,扒开皮,顺手将橘子皮扔在了路边。桔黄色的皮孤零零地躺在路上十分刺眼,妈妈看了看橘子皮,又看了看我,本来面带笑容的脸突然消失了,她停下了脚步。我莫名其妙地盯着她,顺着妈妈的眼光看到了被我遗弃在路边的橘子皮,又看了看整洁的路面,我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忙跑过去弯下腰捡起橘子皮丢向路边的垃圾桶。妈妈的脸上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她对我说:“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乱丢垃圾,不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景区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作为一个小学生,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要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同学们,让我们做个时刻遵纪守法的好少年吧!

做遵纪守法好少年心得体会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几个简单的字眼,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恶事小就无视它相同的道理,很多认为违反法律是件小事,可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社会的一员,应该从每件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遵法守法的好少年!

曾看到几个故事:两年前,小新开始在网络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六月,小新偷了爸爸的2000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这时爸爸初给奶奶4000元的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起来。于是就想去偷奶奶的钱。某日晚上,趁爷爷奶奶睡觉了就去偷,响声惊醒了奶奶,不顾一切的小新将菜刀砍向了奶奶,奶奶倒在血泊里。小新翻来翻去也找不到那4000元,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

16岁的张某迷上了网吧,为了有钱进网吧,张某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和同伙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仅两年,就和同伙作案20多次,价值2万7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犯罪的人不止这些,想了想法治就在我们身边:很多人因为醉酒开车而死亡,有些人无视红绿灯的存在,还有一些因为骂人而打架斗殴,吸毒,这些都是犯罪行为。可是,很多都是我们青少年。我们应该行动起来,珍惜自己的生命,阻止自己做出这些伤害自己生命的事!

第2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126

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这一特性是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术学科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其他学科的教师羡慕地对笔者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笔者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教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笔者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笔者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笔者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笔者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笔者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教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教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笔者想谈谈自己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教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笔者认为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地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美术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笔者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例如:“教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予激励和支持。

第3篇

[关键词]人文素养 医学生 对策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39-01

一、调查背景

在报纸上、新闻中以及社会上会发现越来越多关于大学生各方面报道,包括学习、生活就业的报道,其中有一些正面报道,但是也有不少的负面新闻。造成此类问题的根源在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缺失。人文素养是由个人信仰、广阔的知识、为人处世、沟通能力等多种因子整合形成的内在品质,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它包括人文知识的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当今大学生对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了解不具体。据调查,只有9%的学生对人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了解,50%的学生对人文素养只有一般了解,剩余41%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对于医学生来说,他们肩负的是更为重要的责任,所以医学生的教育需要教授给医学生的不仅仅是医学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以及职业素质。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调查内容与分析

在120份问卷调查中,涉及医学院各个专业,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学生对人文素养的了解程度如何、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情况以及在他们看来对于学校需要加强人文素养方面还有什么要求等问题。根据学生的调查问卷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多数同学对于培养人文素养持积极态度

在问卷调查中,对于“你认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如何”,80%的同学认为自身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对于“你清楚人文素养的内涵吗”,70.1%的同学认为他们很清楚;对于“你是否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想法和行动”,78.4%的同学表示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并且也有行动。调查问卷表明:1.大多数同学对于是否想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有强烈的愿望,并且希望在校期间能担当班团干、学生会成员以及社团的职务,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2.高年级的同学对人文素养方面的认识比大一的同学要深刻,源于他们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服务、学习参观等活动;3.在调查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医学院学生也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二)学生对于如何提高人文素养有自身的见解

假设有一场人文科学的普及讲座,68.2%的同学对经济、文史、教育等方面感兴趣;58.2%的同学认为大学生读课外书应博览群书,提高人文素养;72%的同学认为人生的价值应体现在对国家、民族或者全人类的贡献上;对于学校如何提高人文素养的建议上,60.3%的同学认为应该提高人文课程的质量以及优化人文教育的硬件环境。根据以上调查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更多的同学希望在学校的人文课程和学校进行的人文类讲座获取更多的关于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2.希望学校更多的可以提高课程质量,使他们在课程当中获取更多的有关知识。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一)通过提高学校的人文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调查中学生认为提高学校的人文教育硬件以及人文环境对于他们的人文素养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的硬件,绿树成荫的大道和高楼和软件,各色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讲座、比赛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力。 (二)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加强人文素养的提升

开展各种主题突出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启发。例如,组织党员同学到遵义进行红色之旅,在实践中体会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活动结束后通过写心得体会让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和体会。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医疗扶贫的三下乡活动,让我校的同学用学到的临床实践知识去帮助需要的人,让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让教育循序渐进

老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老师要因人施教,指导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倡导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学风。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所以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长,引导学生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玲.林科院校学生人文社科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5,5.

[2]李艳,王宝峰,李月恩.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第4篇

摘 要 跨时空的多媒体课件使历史教学焕发勃勃生机,但在课改过程中也出现许多应用失当现象,是当前投身课改必须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学;多元互动平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115-02

1 前言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初中历史各个教学环节如能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使枯燥、乏味的传统学习方式转变为图形、文字、动漫、微视频等相结合的手段,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将会变得生动有趣,图文、声像俱佳,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究之中,也能使课堂结构得到充分优化,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学习意义的领悟,达到读史明智、启智的教学效果,从而将历史课堂提升到全新的状态。

2 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正面效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从听觉感官获取的信息,可以留下较深刻印象的部分大约有15%;从视觉感官获取的信息,可以留下较深刻印象的部分大约为25%;如果视听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可留下大约65%较清晰的部分。这就说明,多媒体技术同时对学生多种感官刺激的手段,学生接受并留下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传统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可契合学生的兴趣点 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往往会削弱学生记忆的兴趣,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阻碍。这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找到化解困窘的有效渠道,而多媒体技术就是不二的选择。如在教学“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属于远古时代,学生理解记忆需进行跨时空的想象和联想,对初中生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过这段知识的教师都很清楚,如果单靠口头讲解,学生很难全部理解并形成深刻印象。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远古时代各地居民的生活情境进行视频或PPT动画(三维动画)虚拟再现,再借助电影《人类的起源》中相关的剪辑材料,给学生创设出生动的情境(可以通过适当设计一定的情节进行铺垫或贯穿知识点),学生探究的欲望就会被一下子激发出来,教学的难度瞬间化解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之中。

多媒体技术利于学生在过程展示中加深记忆 历史知识是固定不变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刻板性,教师需设法去除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记忆的枯燥感,这样才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教学“不怕远征难”时,教材中的行军作战路线涉及知名地点名称较多(遵义―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等),学生当时能顺过来,但一离开课本就会丢三落四。笔者在进行教学时,把这条路线编辑成PPT动画:地名文字(每个地名一种颜色)在单击鼠标时自动反复闪现,地形可以点击鼠标缩放与移动,再把每个地点发生的战斗及结果链接到从电影中剪辑的短片上。这样,学生不光对整个战况形成整体性联系,还能结合动画和影视资料对作战进程形成深刻的印象,学习效果会明显增强。

多媒体技术可提升课堂互动效率 新课改要求课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必须体现这一主旨。比如在教学环节的推动过程中,要在多媒体环境下,以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小组合作等)为主要形式,尤其是合作探究、拓展训练环节,知识和能力的生成要借助选择、判断、分析、简答完成,多媒体技术为高效开展这个过程提供了支持。如课件中可以设置答案印证手段:答对了,计算机自动奖励笑脸或者献花;答错了,跳出哭脸或警示音。学生可在寓教于乐的互动中充分体验过程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这样看似枯燥乏味的知识与记忆过程,就可以富有情趣和活力,课堂的容量得以大幅增加。

3 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当的认识

作秀的东西多,实用的东西少 笔者在校内外参加研讨课和观摩课活动时,发现许多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单从技术含量上来说,很值得借鉴或效仿,确实能吸引人的眼球,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被各种花样吸引住。听完课后,笔者很在意与学生交流,询问他们的感受和体会,大多数学生很难说出在本节课学会了什么方法或技巧,更上升不到对规律性的认知上来。教师费心劳力制作的课件,其最大价值似乎要数技术手段第一,却怎么也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启迪学生智慧的闪光点。这样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价值和意义何在?

过程不成体系,目标和导向不明确 一节课听下来,给人留下的是纷繁缭乱的技术应用过程,整节课由动画或视频从头灌到尾,教师似乎是一个放映师,一张张幻灯片引领着环节的推进,学生只需按照幻灯片的顺序做设定好的事就可以了,人机互动只局限在任务的顺延上,多媒体成了唯一的教学工具,互动缺乏灵动和变数,情感体验难得一见。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课件,课堂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很模糊,形式与目的的关系出现倒置,让人遗憾之情不绝于心。

对技术应用缺乏必要的评价引导体系 课改推进到今天,现代化手段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它对促进教师思想转变、增大课堂容量、加快课堂节奏的优势作用不容质疑。但应如何合理使用现代化手段,怎样让现代化手段在具体的课堂环节中、课堂效果上、知识与能力生成上发挥作用,还缺乏相应的量化评价办法,课堂仍处于“随意用”的无序状态下,“不同学科和课型应怎么用”“不同环节该用到什么程度”,还少有人去思考。

4 对将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思考

正本清源,合理应用 要辩证地看待现代化手段,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无论多么先进,只是一种手段,这种手段是为让学生学会学习服务的。教师应立足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及学情和教学的需要,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侧重地使用,以培养学生技能、加大课堂生成量、充分提高课堂效率为宗旨。当用则用,决不可牵强附会,用它来粉饰课堂。否则,轻则会画蛇添足,重则会偏移正确的教学方向。

切忌信息超量,犯变相“满堂灌”的错误 教师需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现代化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提升对多媒体技术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决不可因自己对某项新技术感兴趣或情有独钟,就无限制地应用到课件设计中,更不可将与所学内容有关的东西一股脑儿地硬塞到课件中。如果课件中技术手段过了头,内容就成了过眼烟云,势必会导致学生应接不暇或头昏目眩,在疲于应付的状态下做成夹生饭,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要让现代化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成长进步搭建平台 课改就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人们常说: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在进行课改时,要在如何激发兴趣、化静为动、化呆板为生动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视、听、触等感官进行全方位刺激,让学生真正自觉自愿积极行动起来,然后引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寻找方法、学会发现规律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共享信息和心得体会中实现共同提高。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