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1:30
导语:在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要不断加强急诊护理站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1、加深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群体意识,定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业务目标训练,培养急诊专业合格的护理人员。
2、不断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人员的法律意识。
3、推进各项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重点抓好“三基”训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1、纯熟把握常见病情的判断及抢救流程及护理要点,施行定期考核。
2、纯熟把握心肺复苏术的抢救技能。
3、纯熟伤口的处理和包扎止血技术及伤员的心理护理。
4、纯熟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及一系列操作技术及病情监测等专业技能,要求准确及时到位。
三、严格抢救室、处置室的管理,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机遇
1、纯熟把握各种仪器的运用并保证其性能良好,随时备用。
2、各类抢救药品、器械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定期消毒、维护药品基数与卡相符,严格急救药箱管理,保证院外急救的正常运用。
3、各类急救药品运用后及时清理、补充、记录,保持整齐清洁。
四、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标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及整体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护理程序,以增进或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开展整体护理,从生理上、心理上、生活上关怀体贴病人,推行人性化服务。
一、要不断加强急诊护理站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1、加深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群体意识,定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业务目标训练,培养急诊专业合格的护理人员。
2、不断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人员的法律意识。
3、推进各项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重点抓好“三基”训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1、纯熟把握常见病情的判断及抢救流程及护理要点,施行定期考核。
2、纯熟把握心肺复苏术的抢救技能。
3、纯熟伤口的处理和包扎止血技术及伤员的心理护理。
4、纯熟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及一系列操作技术及病情监测等专业技能,要求准确及时到位。
三、严格抢救室、处置室的管理,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机遇
1、纯熟把握各种仪器的运用并保证其性能良好,随时备用。
2、各类抢救药品、器械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定期消毒、维护药品基数与卡相符,严格急救药箱管理,保证院外急救的正常运用。
3、各类急救药品运用后及时清理、补充、记录,保持整齐清洁。
四、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标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及整体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护理程序,以增进或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开展整体护理,从生理上、心理上、生活上关怀体贴病人,推行人性化服务。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以我院急诊护理科人员为对象,以两年时间为限,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工作中失误率差错率变化及患者满意度变化。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提升效果明显,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对科室护理人员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工作失误,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风险管理;急诊科护理;护理管理
医院护理科所接收到的病患病情类型多样且复杂多变,在临床急诊护理中急需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但是在临床护理中,潜在着许多可能会发生的护理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实现对这种职业风险的控制,将危害降到最低,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现以我院急诊护理科人员23名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一下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以我院急诊护理科工作人员23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名,女性18名,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6.29±3.47)岁,工作年限1-12年,平均工作年限(7.18±4.64)年;其中本科及其以上学历者5人,大专16人,中专2人;主管护理4名,护师5名,护师14名。
2.方法
以2010年3月—2012年5月间为研究时间范围,在2011年4月对于急诊护理科之前工作中出现的各项失误差错进行统计,并且在患者出院后统计满意率;在2011年5月开始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教育和培训,并于2012年5月统计工作中各种失误的发生率与患者满意率,并与去年的数据进行对比(见表1),分析风险管理对于护理工作的作用。
3.风险管理措施
3.1重新修订各项护理规章制度
重新修订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修订各班护士工作职责、程序、重点,修订护理规章制度以可操作、有效性为中心,管理方面常抓不懈,出台严谨、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针对性与可行性。在工作中要要注意随时变通,合理分类汇总,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提供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一切从实际工作出发,并服务于实际工作。
3.2风险管理培训
提升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工作中,首先要让医护工作者树立风险防范的高度意识,通过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法律法规以及护理事故等典型案例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然后通过组织对护理纠纷个案的讨论与交流大会加深其认识,提供相关技能培训,多举行一些关于职业道德与精神的研讨会,组织责任与诚信的讨论,让工作人员有一个好的责任与风险意识。
3.3完善风险组织与程序建设
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明确风险管理职责,针对护理工作分析护理现状及问题,不断查找安全隐患,对共性问题防范预案、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护士长负责收集本科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及情况,识别风险所在,制定本专科措施,及时上报。护士发现问题须采取积极对策,及时上报,做好记录。管理程序建设方面,以识别风险、衡量风险、选择风险管理工具、实施风险管理与评价风险管理后果为主,针对护理工作实际需要,全面建设完整的护理风险管理体系。
3.4多制度强化风险管理
做到护理计划制有护理计划、有护理重点,制定新业务、新技术护理流程和规范;对危重患者实施重点护理;落实强化床头交接班制与护士长每天三次查房制;对护理工作实施班班评估,接班首先评估危重患者,其次是普通患者;对于患者的投诉及需求及时记录,报告给相关领导;对有潜在医疗纠纷、特殊患者、疑难危重患者,有护理并发症等,及时上报护理部,并制定相关工作计划;下班前,互相提醒有没有未完成的工作或需特殊交班的事项。
3.5规范技术培训与记录管理
规范护理技术管理,加强实施新业务、新技术准入制,严格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培训与考核。规范护理记录要从修定、完善《护理记录书写标准》开始,规范专科护理记录频次,不合格病历(护理)不出科,以护士长为出院病历检查员,设计专科护理记录表(例如深静脉置管、呼吸机、断指再植等)。
3.6规范仪器与药品管理
规范护理物品、仪器的管理,建立帐册,规范管理,设专人管理,定位放置,随时保证器械处于备用状态。对护理人员先培训后使用,制定各专科仪器操作程序卡,对于不合格仪器、设备、设施、物品,须挂不合格标志,或注明确规定。制定安全用药管理规定(二人核对;化疗药、毒麻剧限药管理;多种药滴壶入等),规范高危药品的存放——不得与其他药物混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氯化钾、3%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性药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药品储备的种类和数量由药剂科和科主任共同商定,特殊药物特殊标识管理,例如药物过敏、特殊药、毒麻剧限药等。
4.统计
对临床统计所得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你攻击分析,以P
二.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提升效果明显,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科的应用中效果较好。
三.讨论
临床护理中风险类型多样,造成这些风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检验输血、制度常规、病区管理、技术操作、设备设施、用药管理、患者护理以及院内感染等,这些环节中存在的不可控风险因素让风险伴随着护理工作,难以预测,难以防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患者病情加重、或者造成新的损害、甚至生命危险。因此,护理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在此次研究中,从规范和重新修订护理制度做起,针对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风险管理,从细节上降低潜在风险,加强对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护理技能的考核培训,从根本上杜绝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减少护理失误的发生。
此次临床研究中,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这对于日后医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树立良好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护理风险管理对科室护理人员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工作失误,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雪梅.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7):624-625.
【关键词】危机管理 急诊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301-02
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1]。
张成福[2]认为危机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1) 威胁性。危机的出现会威胁到一个社会或者组织的基本价值或者目标,当然其威胁程度视决策者的认知程度而定。(2) 不确定性。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人类的有限理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危机往往产生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状态的不确定性、影响的不确定性和危机回应的不确定性。(3) 时间的有限性。决策者对于危机情形的处理,在决策上只有有限的反应时间,决策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4) 危机的双重效果性。危机会带来各种损失,但危机也是机会和转机,如果决策者直面危机,危机可以促进制度的革新和环境的变革。
综合医院的急救中心或者急诊科是一个医院的重要窗口,急诊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决定了综合医院的社会影响力。而目前一般综合医院的急诊危机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急诊护理管理者亟待将危机管理融入急诊护理管理之中,提升了急诊护理工作的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
罗伯特・希斯[1]认为,危机管理包括管理者和主管去考虑如何减少危机情境的发生、如何做好危机管理的准备、如何规划以及如何培训员工应对危机局面、如何从危机中很快复原,包括:危机前的预防、危机前的准备、危机爆发时的应对和危机结束期的恢复,即PPRR原则。
1 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
急诊护理工作环境复杂,突发事件比较多,护理工作难度大,易出现问题。一般病情危急患者多,急诊护理工作有时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容易出现差错甚至印发医疗事故;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医疗纠纷较多,甚至急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常受到威胁,急诊科工作人员的承受的心里压力比较大,易造成医护人员难以安心工作。有的医院对急诊工作重视不够,危机管理意识薄弱,突发事件处理不当。
2 急诊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
(1)病人生活护理上引起的纠纷,包括饮食质量、排泄物清理、用物清洁、病房及厕所环境不良等原因引起的纠纷;(2)护理操作上引起的事故,包括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输血、给药、药物管理等环节上出现的问题;(3)医院对患者管理不善引起的纠纷,如病人自杀、无故离院、食物中毒、病人跌倒受伤或致残等;(4)院内感染造成的事故和纠纷等。
3 加强急诊危机管理的措施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危机爆发前对危机的预防与控制是最经济的办法,但是,事前是它总是往往被忽视[2]。究其原因是人们的危机意识的薄弱,不能居安思危,不能认识和预见到各种不确定性。因此,树立危机意识,有必要根据各种不确定性制定不同的策略,杜绝或者降低风险,形成一套危机管理体系。有了这种机制,当危机真的来临的时候,急诊护士才能做到沉着应对,急而不乱。
其实,危机与机遇并存,成功的危机管理就是要“将危机转化为获得成功的机遇”。每一次危机既可能是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良机。发现和培育这种“危”,捕获这个潜在成功的“机”。而让不良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危机管理反面典型[4]。
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健全制度,制定具体工作计划与流程包括:
(1)对医护人员进行医疗事故防范意识的调查;
(2)每月对护士以及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有关防范医疗事故的专题教育;
(3)从医疗事故的角度来分析各病房存在的问题;
(4)以院内典型护理事故为实例,在病房例会上进行讨论,找出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5)将安全护理纳入急诊科的目标管理。
(6)年底总结,剖析护理差错事故,提出防范医疗事故、差错以及纠纷的方法与对策,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护理。
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强化危机意识,重视风险意识教育,提倡敬业爱岗的自律精神[3] ,一旦发生护理事故,当事人要承担相应的民事、刑事等方面的责任,实际上,法律并不因为护士的工作辛苦而免其责任。因此,在病人权利日益受到尊重的今天,医院特别强调护理人员对病人权利和护士自己义务有正确认识,加强护士特别是急诊护士的风险意识教育。“尊重病人的知情权”要求护士执行每一项护理操作前都要向病人解释清楚,并认真做好病情观察记录,避免发生护理纠纷时护士无力举证。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注意整体意识,根据医疗护理规范,各类人员齐心协力,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
护士长采取科学管理病房的方法,在排班上尽量做到人性化管理[4],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防止和避免护士工作时间延长而造成的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同时注意新、老护士搭配。经常组织全体护士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特别是各种仪器上均将操作程序写清楚,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希斯[美].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 年1 月,第二版,P256-258
[2]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3,217,6-11
【关键词】 品管圈护理; 急诊输液; 潜在风险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4-0095-02
doi:10.14033/ki.cfmr.2016.4.052
急诊科室是医院内工作量最为繁重的科室之一,补液和建立静脉通路是急诊科最为常见的抢救方式,如何有效的降低急诊输液风险对于提高急诊科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品管圈护理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其通过相同工作性质和同一工作单元的护理人员自发组织成业务小组,运用科学方法,持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并有效减低护理风险[1]。基于此,笔者采用品管圈护理活动进行了急诊输液潜在风险预防的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急诊输液患者140例,年龄22~35岁,平均(27.8±4.3)岁,男93例,女47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其中7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急诊科输液护理,作为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品管圈护理活动进行急诊科护理,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护理活动进行临床护理,即:(1)品管圈小组建立。成立品管圈护理小组,选取护理经验丰富的2名副主任护师作为圈长,4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及9名护士作为组员,由圈长组织小组进行目标、工作计划制定,负责对小组内成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2)主题的确立。圈长可通过组织圆桌会议、头脑风暴等形式,让小组内组员结合自身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情况,每人提出至少3项研究主题,圈长对所有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筛选出出现率最高的3项主题,并通过全体小组成员协商、分析、讨论,确定本次品管圈小组活动主题为“如何有效的降低急诊输液患者产生的输液反应”。(3)原因分析。品管圈小组成员依据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对造成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输液装置是否严格执行消毒操作、取药/配药是否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输液人员的穿刺技术是否熟练[2]。(4)提出解决方案。针对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急诊输液反应的危险因素,小组成员应分析输液工作中每个环节出现的漏洞及相关责任人,依据方法、环境、物、人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在小组内开展急诊输液操作的培训班,加强小组内成员无菌操作、取药配药和穿刺操作的规范性,降低输液风险[3]。(5)实施及反馈依据“PDCA”模式进行对策实施[4]。对实施过程中成功之处进行推广、应用,不成功之处进行经验总结,圈长定期对小组内成员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记分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书面记录,小组内就存在问题的改进方法进行讨论,安排专门人员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如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继续讨论、分析,提出新的改进方法,再次执行。(6)业务水平培训。小组内部定期开展业务技能水平培训,由小组组长或科室内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定期对小组内成员进行输液技能和相关临床知识的培训,并对组内成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对于成绩优异的学员予以表扬和奖励,对于成绩较差的学员,分析学员的不足,给予针对性的帮助,从而持续性提高小组的临床服务水平。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输液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输液疼痛情况使用VAS量表进行评价,无痛:0~1分;轻度:1~3分,中度:3~6分;重度:6分以上。护理满意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标准,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或秩和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输液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输液过程中穿刺、输液及拔针过程中的疼痛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最早起源于质量管理课程和统计学课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临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以“治疗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大多数患者越来越注重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态度,为了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品管圈活动逐步运用于医学领域中[5-7]。品管圈护理活动方式通过组织院内一线医护人员对急诊输液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圆桌会议等讨论方式,集思广益,确定目前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高危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并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跟踪、反馈,从而持续性的提高输液护理服务质量,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临床输液风险,提高了输液安全性,一方面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8-9]。品管圈护理模式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定期由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有效的提高了一线护理人员(尤其是刚入院的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技能,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总之,品管圈护理方式可有效降低急诊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预防急诊输液潜在风险、提高急诊输液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琼辉,张翠云.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输液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13,28(15):66.
[2]黄雪飞,陈全景.品管圈管理在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4):450.
[3]凌秀云.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输液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5):111-112.
[4]曹美凤.应用PDCA循环降低静脉输液护理缺陷率[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8):84-85.
[5]陈巧玲,全小明.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2):143.
[6]廖梅嫣.急症输液中潜在风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159.
[7]张爱萍.护理干预减轻静脉输液疼痛感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58-59.
[8]梁美丽,谢伟红,陈雪峰,等.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输液患者亮红灯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24.
【关键词】 和谐护患关系;急诊护士;护理能力
在急诊科工作十年有余,作为急诊室医护人员的其中一员,对急诊室的护理工作的特性感受极为深刻。该科室的工作特点就是一个“急”字,就诊的重危患者大多是发病快、时间紧迫、病种复杂,需要在短时间内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地给予及时地抢救与处理,稍有延误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在迅速组织抢救的同时,需进行有效地沟通,履行告知义务,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否则极易发生纠纷,现将本科为避免护患纠纷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1必备的法律意识
每位护士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律和风险意识,定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护理工作中,必须认真执行诊疗规范、规章制度。操作常规是护士知法、懂法、守法,自觉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急诊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患者,以及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伤、多发伤,其病情变化有多种因素,因此,要求每一位护士要充分认识到急诊工作的高风险性。如对服毒者抢救后要加强风险管理,防止患者的其他自杀行为。护理人员要明确角色责任和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并将风险意识贯穿到每项操作和护理的具体工作中,防患于未然[1]。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要做到救治及时准确,从而大大降低风险因素,减少纠纷的发生。
2良好的沟通意识
急诊工作中,护士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患者,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因此,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有效地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当遇到患者或家属的误解,应把自己的委屈放在一边,继续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用行动化解患者的误解。急诊患者就诊时,家属情绪大多比较急躁,护士要认真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迅速采取救治措施,尽快解除患者的痛苦[2]。对一时难以沟通的家属先冷处理,过后进行解释,当家属明白后,纠纷也就不会发生。其实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应主动、热情、平等地去关心每一位患者,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解释,注重语言沟通和魅力,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
3积极的服务意识
急诊室的护理工作繁琐多样,节奏紧张,护理质量要求较高。护士除了完成全天正常急诊护理外,还需要有充沛的精力随时应付急危病人的抢救工作。抢救时间或长或短,有时连续24h特护,有时刚抢救完前一个病人,又要马上面临下一场紧张的战斗,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因此,急诊护士必须拥有健康的体魄,能吃苦耐劳,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此外,护士要有端庄整洁的仪表,因为急诊病人是比较特殊的护理对象,对护士的仪表态度是十分敏感的,高雅大方的仪表、端庄稳重的举止、体贴入微的言行、正确熟练的操作姿态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对病人有着明显的作用,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可以增加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和对疾病治疗的信心,能安心地接受抢救治疗,确保抢救成功率。反之,则会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影响急诊抢救的治疗效果。患者就医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护理服务是否到位,也是引起纠纷的因素之一。所以,热诚周到的护理服务礼仪,也是每位护士的职责所在,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保障之一。
4合理的管理措施
到位的急诊室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若在抢救患者时,仪器不能正常使用,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危,极易造成纠纷。因此,急救物品、器械必须时刻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对此,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数量、定期消毒检查等。护士长要经常组织分析在医疗活动中相关纠纷产生的原因,制订可行的防范对策,要求每位护士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认真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5精湛的业务技术
护士的操作技术不过硬或业务知识的缺乏,对患者病情观察缺乏预见性,也是造成纠纷的主要原因,就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热诚服务态度,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所以,科室要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计划,平时经常组织培训,定期安排急救技能训练,并进行考查。对遇到的特殊病例,及时安排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可以逐年提高全科室护士的急救技能和急救护理的整体水平[4]。所以,精湛娴熟的护理业务技术是患者安全的保障,可大大减少医患纠纷,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了保障。
急诊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还必须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要牢牢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同时要务实地采取措施,在临床长期的实践和经验中总结,并提高自身专业与人文修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一定能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宋文质,孙东东.卫生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6.
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6.
3杜艳芬,张镧心,孙权.怎样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5:5.
2011年3月开始在全院各护理单元,要求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的是加强急诊科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程化、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思想动员,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和流程,实行绩效分配的改革,调整排班模式,明确岗位职责,进行护理礼仪的培训。结果、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切实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力保障了护理安全,增进了护患关系,是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现介绍如下。
方 法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服务观念,组织全科护士多次学习“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并对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及“2011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学习、讨论、分析。组织科室护士参加医院举办的有关“创优示范工程”的动员大会及护理部举办的经验交流会;护理部组织部分护长参观学习省内各大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创优示范工程”的成功经验,培养骨干力量,促进护士逐步提高对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认识,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领会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仅是一项活动,更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次提升服务契机和改革[2]。它是卫生部重大决策部署,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使大家统一了思想,转变了服务观念,认识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调整排班模式,明确岗位职责:①弹性排班:建立以减少交接班次数、连续性上班、增加关键时间段护理人力配备为原则的排班模式。根据我科目前护理人员配备还相对不足及基层医院工作情况,对护士原有的排班模式进行调整,采取混合性排班模式,即出诊班有APN班、12小时、24小时班;非出诊班有APN班、小夜班、两头班、机动班。全科除护士长外,均参与AP及APN班,保障正常工作日各护理责任组均有组长和1~5名责任护士在位,晚夜间设双班制。高年资护士带低年资护士一起参与晚夜班值班,在抢救工作中对新上岗护士起到传、帮、带作用,也使急诊科年轻一代护士抢救专科技术得到了稳步的提高。一方面减轻低年资护士由于工作能力低、经验不足带来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减轻高年资护士在抢救、处理突发事件时担心无人巡视的压力,增强夜班护士的心理安全感[3]。同时提高晚夜班的护理工作质量。②重新设置护理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每班次有2~6人,分别为出诊班、调度班、注射班、输液班、护理班、抢救班,各班职责明确。转变原来由高年资护士担任输液及其他辅助班次的状态,以改善临床护理人力不足的现状。调整工作流程,规定所有当班人员一律要完成自己所负责的各项护理工作,然后再进行其他的工作。由非出诊A、P、N班人员全面负责统筹安排当班内的护理工作,解决患者实际的护理问题,使护士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建立切实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实行加班费分配改革,做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同工同酬。奖励先进,惩罚落后,达到激励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绩效考评注重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保证科学合理,使实际操作容易简便、实用性强。加强沟通和信息互动,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让护士明白今后的努力方向,明白考评的目标。有了绩效挂钩改革的杠杆,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服务水平就有了落实的基础。
院领导积极变化培训方式,选择合理的培训对象,院领导特邀资深礼仪讲师进行护理礼仪的培训。培训结束后,院领导要求各科护士长组织自己科室护理人员就培训内容进行再学习、总结、讨论,寻找科内护理工作不足之处,这样使护理人员明白了良好的护理礼仪可以无声地营造着完美的医疗环境,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作用。
效 果
过去,个别护士因为输液室的劳动强度大,常“为喘口气”而故意磨蹭上卫生间、增加喝水的次数和时间,但现在这种现象大为减少。
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见表1。
讨 论
通过转变认识,提高护士优质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程化、无缝隙的护理,增进了护患和谐,实现护理零投诉及纠纷的发生。通过改变工作流程与模式,护士更贴近临床、贴近患者,护士专业知识提升快。通过调整排班模式,明确岗位职责,使患者得到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满意度较前有较大的改善,同时提高了护士对自身价值的认定。落实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护士以最好的工作态度和最佳的技术水平投入工作,是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之一[4]。通过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和效益,促进医院事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而护理礼仪的培训使良好的护理礼仪能潜移默化人的心灵,人际关系将会更加和睦,护理纠纷将会逐渐减少。由此深刻体会到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改善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同时也深深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不仅仅是护士或护理部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医院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全院之力才能办好[5]。在优质服务深入开展的过程中,除了有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还需有职能科室的辅助、科室主任的支持、医疗工作的配合以及全体护士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夯实基础护理,持久深入地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斐,张佩雯.创新特色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9,24(16):13-14.
2 陈晓红.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公立医院护理工作改革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19-20.3 陈琳,刘开英.连续排班与分层级管理对心血管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61-62.
【关键词】护士;在职培训;工作计划
低年资护士指参加护理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临床经验和专科知识都较少,不能全面整体评估患者,把握护理重点[1]。而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科室,接诊对象以急、危、重为特点,同其他临床科室比较具有多病种、跨专业、病情快速多变的临床特点,因而成为潜在的医疗差错、服务纠纷高发科室[ 2]。针对这些特点,要求急诊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品质。因此,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和护理继续教育、护理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院急症科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个性化任务清单对低年资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进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我科33名低年资护士应用个性化任务清单。女性21名,男性2名,年龄19~27岁,平均(22.1±2.9)岁;学历:中专4名,大专20名,本科9名。
1.2方法
1.2.1 制定任务清单 对低年资护士新入科的第一个月进行基础知识、技术水平、沟通能力的全面评估,根据其不同学历、不同能力,制定个性化任务清单,任务清单包括时间、项目、责任人、完成时间、完成评价和备注6项内容。时间眉栏为1-6个月。项目栏是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应急意识、抢救配合、消毒隔离、礼仪沟通、护理文书等,中专护士完成抢救护理体会,专科护士尝试个案书写,本科护士完成论文书写。
1.2.2培训方法 每位被培训者拥有一位高年资的带教老师,两人共同成为项目责任人,带教老师对被培训者按任务清单安排,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并及时督促被培训者按时完成计划安排。1.2.3效果评价 通过观察、提问、考核、总结进行全面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专科护理知识及技术操作能力,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对危急情况的应变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病人满意度,医护配合等。每6个月为1个任务周期,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及时更新任务,未完成及时沟通反馈,查找原因,修订改进任务清单并组织实施,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
2.结果
3 讨论
3.1建立个性化任务清单的重要性
急诊护理行为面临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以及被动面临的偶然和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突发伤、批量伤病员的救治,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责任的行业。 面对各种情况,低年资护士由于缺乏临床经验,技术水平及沟通能力欠缺,不能及时做出最适宜的判断与抢救,易引发医疗纠纷,甚至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和预后。所以提高急症科低年资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个性化任务清单的应用,不仅巩固了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还使医护协作更加完善,护患关系更加协调。
3.2个性化任务清单的优点
低年资护士刚刚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从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因此可能会出现迷茫或是对自己要求的放松。个性化任务清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任务内容全面。护士人手一份任务清单,使护士清楚自己的培训进度,督促自己提早完成任务。培训护士由带教老师“一对一”指导,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
3.3个性化任务清单应用的注意事项
急症科繁重的工作,恶劣的工作环境,紧张复杂的人际关系 ,诸多方面的因素给急症科护士带来了强大的工作压力。为了使低年资护士尽快适应急诊室工作,消除不良情绪,个性化任务清单要根据低年资护士的学历、能力分层次制定,培训内容不宜过多,任务周期不宜过长,按时评价责任人的项目完成情况,及时更新任务,不断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下午好!
首先感谢医院给了我这一次参与竞聘的机会,我想说:面对这次的机遇与挑战,我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对我们医院的未来也充满信心。
我叫**,现年**岁,大专学历,本科即将毕业。是涉外病房护士,***年7月毕业于**护士学校,先后在本院急诊科、肾脏内科、综合病房、内分泌等科室工作过,1***年调到涉外病房至今。**年的护理工作生涯使我已成长为一名具有较扎实的护理基础理论及专科技能的年轻护师。在我所工作过的科室,无论是从科室领导、同事还是病人对我的工作都给予了肯定和好的评价。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篇。200**年9月通过院内考试选拔,参加了为期一年的脱产日语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日本语能力二级考试。
在工作中我认真负责,主动踏实、勤奋敬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主动协助护士长作好病房管理,为科室的工作出谋划策,并努力使自己成为护士长的好帮手。能正确处理好医院、科室与个人的关系,正是多年来执着不变的工作热情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使我把握住了人生的坐标。于***年连续被评为优秀或先进工作者。当然荣誉属于过去,未来正在开创,我深深地感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参加这次竞聘,我愿在求真务实中认识自己,在改革竞争中完善自我。人们说管理是门艺术,在**年的工作中,我耳闻目睹了许多管理艺术家的风范。院领导、主任,护士长你们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宽容和民主,为我们建立了相互信任,团结向上的氛围。我能成为这样的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也谢谢你们对我多年的培养。
总结我自身的情况,我认为我有条件、有能力将胜任护士长的工作。如果本次竞聘成功,我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认真履行护士长职责和义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好入院宣教与出院指导关,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2.不断加强医护,护患沟通,定期征求各方意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扬长避短。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亲情服务。
3.使科室人人都以主人翁精神参与管理。挖掘护士潜能,调动科室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鼓励护士每人每年完成1-2篇论文。定期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培养护士科研意识。
4.重点管理护理安全,杜绝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开展法律意识教育,防范安全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做到有章必循、责罚分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及时完成各种有效记录,把好护理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关。
5.培养经营意识,善于进行成本效益核算。创造科室效益的同时节约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医疗成本,保障科室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6.做到对日常工作月有计划、周有安排和日有程序,抓工作中的重要方面,解决主要矛盾,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