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异步教学法论文

时间:2023-03-01 16:21:33

导语:在异步教学法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异步教学法论文

第1篇

一、绪论

语文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好语文既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教学“各因其材”,便产生了“因材施教,,的思

想。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落实这一思想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采用 “班级授课制”以后,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变得更为迫切。国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实践和层次教学实验,都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但现在还不能说,我们语文教学已经做到了“因材施教”。自1978年吕叔湘先生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生“高分低能”以来,语文教改百花齐放,流派纷呈,活跃了语文教师思想,丰富了语文教改理论,探明了语文教改的方向,培养了一大批语文教学新秀,其功不可没。但无庸讳言,一些新教法或忽视了中差生的困难,或操作方法零碎繁琐,没有规律可循等,无法适应农村语文教学实际,在农村实际教学中的利用率并不高。至今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生 “高分低能”的现象仍在继续。笔者遵循“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学习借鉴了近二十多年来语文教改的成功经验,在长期的教改实验中,形成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构想。我们进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研究,试图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吸取前人的成果,再有所创新,构建一种比较符合农村教学实际的语文教育策略。我们明白:一切新生事物、“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最杰出的创意者总是专心于新的组合。”(摘自《学习的革命》)我们对“旧成分”的新组合,必须是系统论意义上的,“1+1>2”的组合,椒必须是教学论意义上的、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组合。我们期望这种理论上和操作方法上的“新组合”能使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育理念溶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切实,具体、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是笔者在长期的教改实践中总结的一种教学方法,自1997年下半年起,以笔者撰写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再探》《三探》作为理论假设,组织了部分教师进行实验验证。1999年10月经安徽省教育规划办公室和省教科所批准,立项为省级教育科研课题,从此开始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实验缘起

(一)语文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义务教育是年限教育,小学生免试升入初中,既不允许留级,又不允许学校分快慢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传统的“一切齐”“齐步走”的教学方法无法照顾到全体学生。要么只顾优生抛弃大多数,要么从平均情况出发,使优生不优,差生更差。因此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强烈要求改革这种教学方法。

(二)素质教育的呼唤。传统的“-•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法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教学表面上看是面向全班同学,其实只面向 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而忽视了大多数中差生,煮的是一锅“夹 生饭’。就是对“尖子”生也只是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读写听说能力,思辨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他们“高分低 能”。这种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三)农村教学改革的需要。许多新的教法因脱离了农村语文教学的 实际,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实际利用率不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 方法仍然充彻农村学校的课堂。即使有的教师想进行教改,也只是这里 学一招,那里学一式,东一榔头西一棒,浅尝辄止,很难形成气候。 “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方法,模式及相关假设都植 根于农村语文教学实际的土壤之中.本课题的实验可以使教师研究有目标,教学有模式,操作有“抓手”,评价有标准,会激发大家教改的积极性。因此开展本课题实验,是推动农村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四)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的需要。农村教师谁也不愿意常年在老经验上“原地踏步’,一生在少慢差费的圈子里“打转转”。他们非常希望通过学习、研究,实验适合农村教学实际的新教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本课题立项后,教师的实验,有领导重视,有舆论支持,有机制激励,有专人指导。他们要学习理论,研究教法,要上“实验课”、“公开课”、“示范课”,撰写研究论文,设计教学方案,参加研讨交流等,这些都会有力促进实验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实验依据

(一)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一是哲学依据。教学法是属于意识的范畴,应该符合具体学生的实际,应该是学生发展需要的产物和反映。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对充满发展潜力的学生,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他们,弄清他们各自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成绩有差异的学生,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确定异步推进的层次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之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二是教育心理学依据。各国教育家几乎一致认为学生之间存在智力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实行能力分组是发掘和培养人才的良好途径之一。他们还认为分组后,教师面对的不再是一批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而是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这样,教学就比较容易适应学生的能力和要求,就能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异步推进教学法’吸取了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形式和成功经验,又克服了分组的、个别的课外的教学形式低效的弱点,把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和课外的教学形式,优化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四阶六步’,既符合学生家长的愿望,又符合时代的要求。全面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和启发性、民主性、整体性,积极性的教育原则,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学语文》2000年第1期)。三是教学论依据。异步推进教学法落实了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落实了听说读写思全面训练的教学原则,落实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落实了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二)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国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课外的教学实验成果显著,为我们“异步推进教学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国古代私塾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早巳采取了某些照顾差异性的做法,如课堂提问,板演时,将浅显,简单、容易的问题让成绩差的做,将深奥,复杂的问题让成绩好的做等,为我们 “异步推进教学法”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农村复式班教学也为我们“异步推进教学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三)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可能的。一般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有学好语文的潜能。因为他们自小生活在母语的环境中,在与周围人接触和交往中,习得了丰富的伙伴语言,且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正如张志公先生说的那样:“学生生活在语言的海洋里,需要的是各种有关方面——报纸,广播、电视、电影。话剧等等所谓媒体散布的语文,如果不仅仅是规范化的,并且是优美的,熏也把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熏高了。”尤其是中学生,他们不仅习得了丰富的伙伴语言,同时也学到了丰富的目标语言。初中生经过小学学习,一般已掌握了2500个左右的常用字,基本上渡过了识字难关,只要教法得当,只要语文教师走近他们,关爱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只要我们善于判断学情,及时拾遗补缺,减少学生的错误积累和知识缺陷,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那么,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完全可能的。

四、实验目标

(一)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争取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教学模式,变“满堂灌”“填鸭式”为“启发式”“研讨式”,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注意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与习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使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从教材、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层次性和照顾学生差异性的原则,构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实际,既符合语文素质教育要求,又体现汉语文教学常规,既体现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学理念,又便于教师操作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基本教学模式。

(三)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青年教师的当务之急不是靠一二节课周游历国,而是形成思想,钻研理论,把教学问题想深一些,想透一些,想远一些,想实一些。惟其如此,青年教师才有发展后劲。”“有的教师为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受某些‘公开课’、 ‘表演课’舆论的误导,满足于一招一式的追求与设计,最后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教书匠”(上海陈军语)我们进行该课题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教师学习理论,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形成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五、实验措施

(一)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具有强烈的教改愿

望,当“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这一研究课题确定后,我县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表现出了巨大的教改热情,全县有近百名教师主动参与实验,并积极撰写研究论文。但为了有效地操纵实验中的各种因子,我们只确定了严桥初中、赫店初中、旭光初中、苏塘初中、三溪初中为实验学校,在无为中学、汤沟中学,六洲中学,严桥中学等学校确定了实验班。在严桥初中进行了同年级四个班级的等组实验。其中一个班用单元整体教学法,一个班用“三主四式”教学法,一个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前三者为对照班。四个班的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完全一样。教师素质基本相同,都是教学骨干,其中用单元整体教学法的老师,长期在重点班任教,是全校的骨干教师;用“三主四式”教学法的是一位教改意识很强的青年教师,经常进行全镇的“观摩教学’,是大家公认的后起之秀;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是一位语文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全镇语文界德高望重;实验班教师周可学老师在进行实验前,教学能力与他们基本上是在同一水平上。这四位教师的敬业精神都很强。实验班的实验变量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三个对照班用各自的教学方法教学。四个班的学生入学成绩、,年龄、家庭经济水平、学习能力和态度等基本相同,并用随机化抽签的力法,随朝,分派任教班级。汤沟中学为了控制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由王开东一人同时担任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教学。因为苏塘初中所有的老师都主动进行实验,实验变量相同,只能以学校为单位,以单组实验的程序设计。其他实验学校或实验班与上述三个学校的方法基本相同。

(二)控制无关变量,1,用“平衡法”使一些无关变量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的影响基本相同。如严桥初中等学校实验班与对照班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完全相同,学生数、学生成绩、智力及学习态度基本相同,教师素质相当,教师的敬业精神都很强。其无关变量的影响基本保持平衡。2、运用纳入法减少无关变量。在实验中——些无关变量是无法排除的,如进行本教法实验,教师必然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法;同时还将预习和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纳入了教学过程。因此单组实验,我们将其纳入实验之中,作为多变量实验。而在严桥初中,赫店初中和旭光初中等校,则鼓励对照班教师也重视预习和课外教学活动。这样尽量减少无关变量,有利于研究多变量的交-互作用,对处理好实验诸要素的相互关系,使各要素处于最佳结构状态之中,这对获得最优效果有特别重要意义。3、把变量变为常量。如在汤沟中学,由一个教师同时担任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教学,以控制教师教学水平产生的差异。

(三)运用“准实验,,法,鼓励非实验教师进行“原生态”试验,全‘县运用本教法的教师近百人,课题组其实只有笔者—•人负责,其他成员均为各校的实验教师,因此无法刘‘所有教师的实验实施全程、全面、有效的操纵。但又不能不让他们•。“实验”,也不能无视他们的“实验’。于是就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研讨会请他们参加,讲座请他们听,“公开课”“示范课’活动请他们听评•,研究论文鼓励他们撰写,笔者还定期深入他们课堂调研指导等.但对其实验的无关变量不作严格控制,让实验变量“回归自然”,使其“实验”基本上在“原生态”环境中进行,以了解它的适应性、生命力和效果.实验成绩以其所在乡镇或市县统考和各种竞赛成绩与其他来进行实验的,条件相当的学校或班级进行比较。这样“实验”的内在效度虽然比较差,但却为我们研究其外在效度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同时“实验”教师众多,形成了“横向重复”的格局,我们能及时从中求同寻异,比较分析,研究其“循环重复”的可能性,及时辨识其研究信度。

(四)注意实验的代表性.我们在实验点,被试的选择,实验教师的配备等环节上,确保它们在实验研究中的代表性.被确立的实验学校,除无为中学外,全部都是普通乡镇初中和普通农村完全中学,坚持在普通学校,普通敷师、普通学生。普通教材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这样不仅使实验获得普遍意义,而且为我们将实验校,班的成绩和实验范围外的校,班成绩比较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可比性。

(五)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可以用几句话采概括:“严控重点,全面铺开,点面结合,统筹安排。”“点上攻关又示范,面上伤用亦探研,理论实际结合紧,开会交流解疑团。”(详见本人撰写的“结题报告,)

六、实验成效

第2篇

论文摘要 通过试卷调查和分析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发现学生存在对英语不感兴趣、听说能力差、很少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英语等诸多问题。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本文尝试在大学英语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异步交互教学模式,即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来探索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学习环境相比,网络学习环境具有虚拟性、开放性、支持协作性和信息资源丰富性等多种特性。在网络环境下,诸多网络交互工具为英语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交流手段和技术支持。但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大多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现代教学手段辅助的课堂教学等模式,这些教学方式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格局,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没有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实现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新教学模式的产生势在必行。 

1 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为了准确了解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现状,笔者对我校09级八个班级共计269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这八个班级涉及了我校一本和二本不同专业,力求涵盖不同基础的学生,以达到调查结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调查试卷力求选题确切、简洁、针对性强,基本采用选择题形式。问卷调查共发放试卷269份,收回有效试卷260份。经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得出了各个数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在学生当中还没有普遍形成喜欢英语、学习英语的良好风气,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在自己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学不好英语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是他们对英语根本就不感兴趣。 

(2)有49.3%的学生认为“听说能力差”是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同时40.2%的学生认为时英语课堂的学习不能满足自己的英语学习需要。 

(3)有高达64.2%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是平时跟着老师学,通过网络学习英语和报辅导班的学生极少。 

(4)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相当不错,上网方便,有47.6%的学生每天上网查找信息。但是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的频率却极低,只有不到28%的学生每周累计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两个小时以上,高达11.9%的学生从来不利用网络学习英语。 

(5)高达72.2%的学生很少从网上下载英语学习资源,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没有充分的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英语资源来帮助自己来学习英语。 

(6)有37.4%和29.3%的学生希望通过网络学习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方面的能力,写作、阅读理解和不同文化间的理解能力是相对较高层次的能力,学生对这三方面的能力提高也有所需求。 

此外,学生还希望在网络学习英语方面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32.8%的学生选择希望老师“提供一些比较好的英语学习网站”,26.6%的学生选择则希望老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有助于同学们学习的资源 ”。同时,希望建立英语网络平台,如qq群,通过它实现相互沟通交流和进行在线学习和测评。 

通过调查和分析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笔者尝试异步交互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包括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2 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异步教学是湖北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黎世法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立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研究,现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异步教育学派。异步教学的教育本质观具体反映在黎世法的主要著作中,如《异步教学论》(湖北教育出版社89年6月版)、《学生学习的科学方法》(学苑出版社92年9月版)、《异步课堂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学苑出版社92年9月版)和《异步教育学》(当代中国出版社94年12月版)等(赵复查,2001)。异步教学明确指出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引导人参与社会实践的复杂性活动”(赵复查,2001)。它的“引导”本质观,为学生实现创造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提供了多途径突破的思路。 

另一方面,当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个体与信息与环境的交互(heinich et al, 2002:6)。交互式教学法又称为互动教学法或互动合作学习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特点是以师生、生生互动为桥梁,使现代课堂教学的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几大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网络,让学生主动在情景和对话中进行积极的知识构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创造性,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交互的内容必须要与学生已知的背景知识相关联,从而产生必要的联想作用,使新旧知识能够结合起来,形成互为关联的知识、能力、网络结构,强化学生的长时间记忆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harmer, 2000)。因此,本文所提到的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就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异步学习,课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和练习之后,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交互的语言实践活动。

3 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r.oxford(1997)认为成功的学习者都需要有充分的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实践与体验的机会,高质量的语言输出实践,及时高质量的对语言输出的反馈信息,以及形式多样而且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这种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教学模式就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为了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便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学期开始,每个大班70多名学生就被分为以4至5人为一组的小组,每次教学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教师还成立了qq群,利用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进一步地交流和讨论,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英语学习方法、介绍相关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回答疑难问题等。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笔者对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下面具体探讨该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3.1 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网络异步学习 

异步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异步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异步教学的实质是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黎世法,1994)。如果运用这一教育观念指导教学,教师就必须在引导上下功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引导法则。因此,教师在讲课之前,必须要对所授的知识内容了如指掌,提前向学生布置任务,利用网络的帮助,来进行课前的异步准备。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六单元精读课文题目为how to prepare for earthquakes。网络上可以找到许多地震的实例,进一步可以引申到地震的预测方法,如何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以及其它各种自然灾难,最后甚至可以引入到环境保护的主题。所以,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要把所有要准备的问题都事先列举出来,每个小组可选择感兴趣的题目,然后利用网络的帮助,自己准备五至十分钟左右的相应内容。内容形式不限,可以利用对话、展示、讲解、小品、辩论等不同形式。利用这种引导,学生们可以在业余时间里阅读大量的英语文章,同时通过他们自己对所找内容的编辑和理解,来加深对所选材料的记忆。 

3.2 师生共同评估下的课堂交互学习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中心就是“交流”。没有课堂交流,课堂教学就没有实施条件。因此,有效的课堂交流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在这种教学模式里,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课堂用以展示学生们课下的准备,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由于学生已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上学生气氛活跃,踊跃发言,少见以往无人应答的尴尬气氛,同时,大大减少了学生说英语时的焦虑情绪,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每个小组进行展示时,要求事先把题目和难词写到黑板上或用电脑来展示,以帮助其他同学的理解。展示过程中要求尽量脱稿,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学生要注重语言的流利性,同时要尽量和同学们保持交流,引发其他同学的参与热情。在展示完毕之后,还要回答同学和教师的提问。之后教师和其他小组对整个小组的表现及每个成员的表现要进行评估,记作平时分数。这种课堂交互学习使得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进行了互动,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逐步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自信心大增,进而希望在更多的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进步和能力。这就使学生形成了高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3 教师概括总结后的拓展学习 

在小组展示之后,及时、清楚、具体地进行总结和反馈是强化学生记忆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在网上或课堂上组织小结,不仅要对整个活动加以评价,还要对相关的英语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此时,通过阅读前的活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内容和相关词汇已经大致了解,对于课文的学习会比较轻松,因为学生已经把整个课文的学习贯穿到了他们的活动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提问、复述等方式指导学生分析篇章结构,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难点;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语言知识点,通过qq群向学生补充更多的文化知识、背景资料、学习策略等,并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拓展学生对某一主题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周记、阶段性测试来督促学生的课下学习。另外,教师通过网上qq群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英语学习网站,及时了解并解答学生在线英语学习所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4 结语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网络异步学习实现了语言输入,课堂上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实现了语言输出,教师的反馈和总结使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提高了学习的动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口语、听力等多方面的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趣味性、实用性和挑战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人的姿态,处于积极的思维探索中,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 

基金项目: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校级教改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异步交互学习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10-54 

 

参考文献 

[1]赵复查.论异步教学的教育本质观[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heinich r, m molenda, j d russell & s e smaldino.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harmer j. 2000. how to teach englis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第3篇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教学方法;电机与电气控制;PLC;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27-02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工业企业生产现场,电气控制系统制造公司、机电设备制造公司、机电设备、电气设备、工控设备制造公司或公司、科技开发公司,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全面发展,适应本专业相对应职业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主要岗位群定位是自动化设备安装员、自动化设备调试员、中高级维修电工等,本专业有五个主干学科:电气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都是为了岗位需要设置的专业知识。其中《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作为一门核心专业课在第四学期进行了贯穿和综合。

1自动化生产线的课程设置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有:识图绘图能力、机电安装调试维修能力、电控系统调试检修能力、自动线调试维护能力、机电设备管理能力及机电产品营销能力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前序课程有PLC技术、传感器技术、电机与控制,后序课程有机床维修等。在我们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涉及到:机械手工作原理、握机械手控制原理、机械手气动原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能力目标有:对已安装的机械手机械部件进行测量;对机械手的气路进行基本调试;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部位;检查分析、找到故障点并分析解决故障;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素质目标有严谨的职业态度、规范的操作习惯、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精神及沟通能力。

此核心课程以项目驱动教学开展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具体自动化生产线为载体,融合认知、安装、调试和检测等内容,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以自动化设备改造为工作过程,涉及电路图分析、电气图设计、程序设计、设备组装、设备运行调试、设备检测、设备维护等行动领域,设置六个学习情境:零配件拆装、传感器检测、气路检测、异步电机检测、步进电机检测、整体检测调试,分成20个任务。

项目一:供料站的安装,有机械拆装、气路拆装、电器拆装三个任务;项目二:加工站的安装,设计任务有加工站组装、光电传感器检测、限位传感器检测三个任务;项目三:装配站的安装,设计任务有装配站组装、电磁阀检测、气缸检测三个任务;项目四 :分拣站的安装,设计任务有分拣站组装、传送带的检测、异步电机的检测、变频器的检测四个任务;项目五:输送站的安装,设计任务有输送站组装、光纤传感器检测、机械手检测、步进电机的检测、溜板检测四个任务;项目六:整体运行调试,有PLC控制网络构建、程序编写、综合调试三个任务。

2自动化生产线的教学方法与评价设计

2.1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项目任务,传授项目任务相关的知识点,针对学生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进行知识点的说明。

(2)现场教学法:在符合生产要求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操作技能和维修应用能力实践,提高职业氛围,在工作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

(3)任务驱动法:将教学过程融入项目任务中,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实施,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得到知识。

(4)小组讨论法:学生每六~八人为一个小组,小组讨论分析,讨论解决,分工协作完成项目任务。

六步教学实施:明确任务、讨论分析、制定方案、检测故障、检验效果、总结分析。老师交代目标,注意观察和记录小组对现象分析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跟主题分析偏离太远的小组予以引导,让学生自行摸索,在后期对学生可能会引起事故或损坏设备和工具的异常操作给予纠正,最后老师组织小组进行故障排除工作汇报,互评,并对每组进行考核评价,再引导学生自行总结。

2.2评价设计。

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企业考核与校内项目考核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创新和思考,更督促他们到实际中去发现和改进,去寻找合适自己的项目和课题。

课程考核为:校内项目,企业,综合实训三大类。当堂课的考核有:教师考核、小组互评、小组自评;教师考核内容为五项:任务分析情况,实施方案制定,任务完成质量、分工协作精神、故障检测手段、安全操作规范、小组总结。

和很多专业课一样,多种教学方法和全面的评价方案,有效保证了教学效果。

3相关课教学

3.1电机与电气控制的教学。

本课程以发电机为主题,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厂实用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维护情景教学为主线贯穿全课程,用实物进行直观性教学,使学生感性认识强,理性认识够。

典型的教学任务有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启动、三相异步电动机长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启动控制(或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机械手控制等。

课程特色是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网络资源、闲瑕时间作为期三个月的“继电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能够根据功能要求选择个元器件的类型及其型号;了解个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把各元器件连接起来实现本课程设计的要求。设计内容和要求:两台电动机都存在重载启动的可能,任何一级传送带停止工作时,其他传送带都必须停止工作,控制线路有必要的保护环节,有故障报警装置。课程设计书要有课题介绍、题目、摘要、总体方案设计、设计目的、控制要求、设计要求、 硬件选型、主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控制电路原理图的设计、重载保护电路设计、欠压保护电路设计、总结。

3.2PLC教学。

PLC是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简称,早期是一种开关逻辑控制装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其控制核心采用微处理器,功能有了极大扩展,除了最广泛的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开关量逻辑控制外,还有过程控制,数据处理,通信联网与显示打印,PLC接口采用光电隔离,实现了PLC的内部电路与外部电路的电气隔离,减小了电磁干扰。

PLC有5种编程语言:

(1)顺序功能图(SFC)。

顺序功能图常用来编制顺序控制类程序,包含步、动作、转换三个要素。顺序功能编程法是将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分解为小的工作状态,这些状态按顺序连接组合成整体的控制程序。

(2)梯形图(LD)。

梯形图沿袭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形式,是在常用的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基础上简化了符号演变而来的,形象、直观、实用,电气技术人员容易接受,要求用带CRT屏幕显示的图形编程器才能输入图形符号,是目前用得最多的一种PLC编程语言。

(3)功能块图(FBD)。

功能图编程语言是用逻辑功能符号组成的功能块来表达命令的图形语言,与数字电路中的逻辑图一样,极易表现条件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功能。

(4)指令表(IL)。

采用经济便携的编程器将程序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就用指令表,使用的指令语句类似微机中的汇编语言。指令表程序较难阅读,其中的逻辑关系很难一眼看出,所以在设计时一般使用梯形图语言。如果使用手持式编程器,必须将梯形图转换成指令表后再写入PLC,在用户程序存储器中,指令按步序号顺序排列。

(5)结构文本(ST)是文字语言。

编程语言的学习是PLC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中间加以不同的应用实例:顺序控制电路、常闭触点输入信号的处理,使用多个定时器接力定时的时序控制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钻床刀架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LED数码管显示设计,还经常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梯形图。

增加的学习情境还常有如下任务:洗手间的冲水清洗控制、进库物品的统计、竞赛抢答器装置设计、彩灯或喷泉PLC控制;寻找数组最大值并求和运算、电热水炉温度控制等。

3.3单片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就是将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接口都集成到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用于示波器、报警系统、移动电话、彩电等日常方面,在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家用电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医用设备领域、工商,金融,科研、教育,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也都有广泛应用。

数据大都在单片机内部传送,运行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微型单片化集成了如看门狗、AD/DA等更多的其它资源。教学内容以80C51为核心讲授单片机的的引脚、存储器组织结构、典型语句,以实例应用为线索:单灯受控闪烁、P1口外接8只LED发光二极管模拟彩灯、单片机做加、减、乘、除运算等项目。各子任务都作硬件电路及工作原理分析、主程序流程图设计、源程序的编辑、编译、下载、单片机的I/O接口分配及连接。

教学采用ISP-4单片机实验开发板,可以完成大量的单片机学习、开发实验,对学习单片机有极大的帮助。该板采用在线可编程的AT89S51单片机,有程序下载功能,可将编辑、编译、调试好的单片机代码下载到AT89S51单片机中。

3.4变频器技术及应用。

变频技术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驱动电路与保护技术;掌握交-直-交变频器、交-交变频器、谐振型变频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掌握脉宽调制控制、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等先进技术;了解变频器与感应电动机组成变频调速系统、变频器与双馈电机组成调速系统、变频器与同步电动机组成变频调速系统,掌握电力电子电机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方法、运行特性等,是强电应用和现代技术推广的有力体现。

3.5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

传感器技术代替人的感观,在各种环境下应用,检测技术是一套有效的反应体系,包括信息的获得、测量方法、信号的变换、处理和显示、误差的分析以及干扰的抑制、可靠性问题等。因此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并能正确选用,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对常用检测系统有相应的分析与维护能力。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测量能提出合理的检测方案,能正确选用传感器及测量转换电路组成实用检测系统的初步能力。

教学过程进行小论文制作,让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使学生从文字处理水平提高到办公处理水平。对分节、目录、文献标识作严格要求。题目如数字显示电子称、基于霍尔传感器的转速表、单片机电子秤研究、光纤测温仪、烟雾报警器、小车寻迹设计、电熨斗自动恒温系统、电涡流探伤、电感测厚仪等。

4毕业论文指导分析

毕业论文专业联系实际,通常小型自动化系统以单片机为主,大型自动化生产线以PLC为主,系统运行动力离不开电机,观察离不开传感器,调速可用变频器,综合所学,学生的论文涉及广泛,有效教学可对应从如下方面侧重指导。

4.1立意选题。

根据实际和研究方向做好侧重和体现,如“触摸屏控制的碱液配置系统”和“两种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系统”的系统性和方向性,“车库自动门的PLC自动控制”和“测速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检测指标要求等。

4.2材料整合。

在任务要求明确的基础上,首先确定相关技术指标,对应查找并列出论文结构,一份毕业论文至少含有三到五门课的内容,对应于研究方向进行相应编排和取舍。

4.3技术处理。

所搜集图片的背景往往有水印,要去掉,图片按要求进行不同方向的剪切。图表里的文字应是五号或小五,注意表格标题要单独标出等等格式要求。流程图、梯形图的设计与表现。

多种教学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教出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系统的学习与应用创造练就出具有竞争力的学生,专业课的有效教学和毕业论文的顺利设计将显示本专业沉甸甸的含金量。

参考文献

[1]吕景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7月

[2]马玉春.《电机与电气控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3]李建新.《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9月

第4篇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产学研用;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周来秀(1969-),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蒋练军(1966-),男,湖南安化人,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湖南 益阳 41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南城市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132-02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类工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在历届电子竞赛中也少不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该课程不仅具有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1]

根据湖南城市学院“立足行业,面向基层,强化实践,突出城市主题,‘产学研用’结合,培养为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学院压缩了该课程的理论课时。但考虑到该课程的重要性,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较少的课时里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要达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此,教学组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统筹安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实验教学、理论指导实验,实验巩固理论,进而在课程设计阶段实现创新性设计。

一、面向“产学研用”,改革理论教学

1.明确知识目标,学习价值清晰

教师在理论授课时主要运用项目教学法[2]和Multisim结合的教学模式,[1]且明确每堂课的知识点中哪些内容在设计实用电路时将要运用,在具体电子系统中又将完成何种功能等,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确实学有所用。譬如计数器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时序逻辑器件,主要功能有计数、分频、定时控制、产生节拍脉冲和脉冲序列、数字运算等。在讲授计数器内容时,其功能的应用可以举大家熟悉的产品,如交通灯控制器的绿灯时间、红灯时间及黄灯时间的控制就用到了计数器的定时控制功能。又如数字钟的核心器件是计数器,其时、分、秒的累加及转换就用到了计数器的计数功能;其秒脉冲是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的高频脉冲经计数器分频后得到的,这里又用到了计数器的分频功能。

2.激发学生热情,学习高效可期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安排一两次让学生上台讲授的机会,讲授内容应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讲好的内容。如加法器内容可安排学生讲授,因为加法运算在学计算机基础时已学过,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较为熟悉,只是没有接触具体电路。在具体操作之前可以先安排自学,然后请学生上讲台把加法器的特点、逻辑功能等讲述清楚。尝试这种方法布置任务后,学生课前课后都在讨论自学内容,并且越主动的学生,其学习效果也越好。

另外,安排两至三次以学生为主导的习题课。先布置几个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作业,要求课后完成,课堂上请几位学生上台把解题思路告诉大家,这样能检验作业是否真正经过自己的思考完成,也能发现完成过程中的知识缺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多数学生希望能上台讲述解题思路。经过自学和习题研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必然形成积极互动的局面,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极大提高,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同时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

二、落实“产学研用”,强化实验教学

1.针对实际运用,优化实验内容

针对现有的实践技能培养侧重于理论验证性实验问题,在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时采用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实验模式,对于验证性实验选择在Multisim平台上完成原理电路及实验内容的仿真。而对于较复杂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则要求学生利用Multisim设计出原理电路,仿真结果正确后再进行实验。

2.设计实验陷井,体会活学活用

在设计实验项目时,有必要设计一些具有陷井特征的综合性实验,即根据设计原理设计出来的电路,在实验时其功能却实现不了的实验。如在学完计数器内容后要求学生用双时钟十进制可逆计数器通过反馈清0的方法构造一个四进制加法计数器。因该计数器的清0端CR为高电平有效,且为异步清0,故要构造四进制加法计数,理论上在Q2端用一根导线与CR直接相联就可以了。实验时用芯片74LS192的学生实验成功,而用芯片CC40192的学生实验失败。原因是反馈清0信号停留的时间太短,芯片中的触发器在动作时间上存在微小差别,使得动作慢的还没来得及清0,CR端上的清0信号就消失了。学生首先怀疑任意进制计数器构造方法的可行性,根本没联想到上理论课时提到的异步清0信号为什么要锁存,经过提示后,利用与非门二次取非来延长清0信号停留时间,最终解决了问题。又如同样用双时钟十进制可逆计数器,通过反馈置数的方法构造一个初态为8的五进制减法计数器。学生设计的电路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看出,计数器减到7(0111)时,在置数端会马上得到一个置数信号0,由于CC40192是异步置数,因此不会显示7,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输出一直显示8。为什么减不下去了呢?笔者要求学生画出状态转换图,并观察译码状态3(0011)的特点及8以后的数的特点,发现7(0111)和译码状态0011后两位相同,而学生在设计电路时只注意了译码状态,通过提示,学生修改后的电路如图2所示,最后成功实现了初态为8的五进制减法计数器功能。通过计数器这个实验,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时,应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

另外,在数电技术实验教学中,排除故障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有效途径。[3]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有些是设备或元器件的问题,有些是人为因素。当学生实验出现故障时,指导老师应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发现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

三、贯彻“产学研用”,创新课程设计

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验之后,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提高了,为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了基础。于是,在结课之后再集中两周时间进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以“产学研用”结合的形式完成该课程最后的学习环节。具体流程:第一周在学校完成,主要是确定设计方案和Multisim仿真,要求仿真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第二周在产学研实习基地制作实物。课程设计时将学生按20人一组分组,每组指派一个老师全程指导,指导老师为负责组的学生每人提供一个设计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设计要求和指标。项目一般来自生产实际和生活,是大家熟悉的产品。学生选题后,可拓展设计内容,也可以选自己更有兴趣的题目,但一般必须每人一个题目,或者相同题目有不同实现方法。另外,课程设计期间,要求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实验室上机查资料及仿真,指导老师则跟踪在相应实验室。

1.基于Multsim的电路设计过程

学生选题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并要求学生在四天之内确定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与同学和老师讨论。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由于设计经验不足,一次性成功概率不高,因而可能经历反复修改电路的情况。如果按照传统的电路设计方法,项目原理电路一画出来就进行实物的制作,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做好实物后验证时却发现电路有错,最后只得修改设计,然后又重新制作。这样不仅容易损坏元器件,浪费资源,还会耽误许多时间。且课程设计时学生多,会用到很多芯片,让学生都在实验室完成电路的设计制作与验证不现实,因学院一般可做实物的实验室有限,而能上机的实验室较多。如果借助Multisim软件(因EDA课程是下学期开课,此次课程设计不用EDA辅助设计)对设计电路先仿真,发现有错时可轻而易举地修改电路,也不需用实物,因而可节约硬件资源,缩短设计时间,提高效率。因此,课程设计过程中,方案初步确定后先用Multisim软件搭建电路,然后针对每一条设计要求和指标进行仿真,如仿真结果不正确,就在Multisim平台上修改电路。

2.制作实物及上交材料

设计电路经Multisim仿真无误后,组织学生去实习基地制作实物。在实习基地主要学习制板、练习焊接以及调试,直到实验结果正确。实物做好后,紧接着写课程设计报告,并于第二周星期五时学生上交课程设计材料:实物及课程设计报告。实物验收时,学生应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和指标进行实验。课程设计报告则按照工科论文格式书写,要求有电路原理框图、单元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介绍、总电路及工作原理介绍、仿真(或实验)结果与分析、总结及参考文献等。

四、结论

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为找到一种适合培养为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方法,以“产学研用”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应用水平的目的,对该课程理论、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科研开发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来秀,蒋练军.项目与Multisim结合,探索数字电子教学新模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25):6288-6289.

第5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工学一体化;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赵美莲(1976-),女,山西朔州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讲师;陈跃(1963-),男,江苏南通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南京211167)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76-02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掌握电力系统基本概念、基本分析和计算能力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电类专业学生从基础技术理论课程走向专业技术课程学习的知识桥梁。该课程以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故障计算和稳定分析为核心,紧密结合不断涌现的电力系统新技术,内容涉及面广多,涵盖了电机学、电路、电磁场、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知识,包含了线性方程、非线性方程、微分方程等大量数学理论推导。学生学习该课程往往感觉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面临着极大挑战,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学会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具备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授法已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需要在方法上创新模式,适应学生个性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激发学习潜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以满足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一、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意义

教与学,二者是一对辨证统一体,其行为是一种需要将刻板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实际应用有机结合的艺术活动。让学生具备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这就是“工学一体化”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学生要具备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实现其从获取知识到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提升。显然,学生上课认真听课、仔细做笔记只能做到有知识,很难做到有能力。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授之以渔,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会主动思考和深化运用,提高创新知识能力。

电类学科具有很强工程应用背景,其专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直接推动电力工程建设,因而特别强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而且要具备发现问题然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本质之一,就是要全面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开拓创新的综合素质。因此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学一体化教学,对于电类专业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二、以往的教学困境

“老师在黑板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呼呼大睡。”这是在教学调查中学生对传统课堂的形象描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主体,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在黑板上讲解教材中规定的纯理论知识,且往往是概念释义和理论算法推导,与实际应用需求脱节现象较为严重。课堂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进而渐渐产生厌学情绪,这无疑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有甚者,不少学生的学习目的相对片面,仅为应付课程考试而学,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和原理,浅浮于知识的表面理解,谈不上深入分析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很难具备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也会安排一些实验课作为课程实践环节,但这些传统的实验课常常是“走过场”。学时少且实验内容相对固定,一般都是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或指导书的步骤去按部就班地操作,简单地验证一些基本原理和现象,学生无法参与过程设计,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工学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包括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两部分,教学内容多,任务量重,教学时间安排也相对较长,如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直在深入思考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我们设计了一套“兴趣培养―理论教学―工程实践”多层级交叉融合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手段,将理论知识融于实际应用,让学生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新性地完成各类应用操作,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1.兴趣培养

虽然学生在学习“电力系统分析”之前,一般都已经学习过“电路”、“电机学”等基础课程,初步掌握了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工电器设备的基本知识,但是大多数学生对电力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生产运行缺乏整体性概念。课程伊始,如果就直接讲授教材中的各种算法和理论推导,学生往往会很难理解和接受。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在开始该门课程教学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课程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导学生建立起学习电力系统的专业兴趣,激发其专业求知欲。感性认识是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学习兴趣的一种好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1)声像教学。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过程以及电力设备结构都十分复杂,很难用黑板或语言来讲授清楚,学生抽象地听讲,很吃力,无法直观理解。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特别是对一些电网运行控制环节和设备运行状况,让学生便于理解和感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像教学,让学生一方面能够初步了解到电力系统的整体概况与生产过程,建立起对电网运行的系统感知;另一方面也能够了解到该专业的一些最新技术成果和示范工程建设,比如当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知识,建立起“我是电力人”的兴趣感和自豪感。

(2)认识实习。大多数高校在该课程教学设计上都设置了认识实习环节,并计入学分,但时间安排上不是很科学,往往都在毕业实习前。为了及时增强学生对电力系统生产及其运行设备的直接感性认识,结合课程教学需要,与当地的电力生产运行部门(生产教学基地)联系,适时组织一些现场参观的认识实习,让学生现场参观发电厂、变电站和电力调度中心,亲身感受电力系统的实际生产运行过程。

2.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往往只顾及做好笔记,抄录基本概念、理论和算法推导,难以形成独立思考行为,更谈不上活学活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人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其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2种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开放式课堂教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是针对传统教育中以“课堂为主、教材为主、教师为主”的封闭性教学弊端而提出的。通过改革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活跃主体。一方面,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即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允许学生提问,开展现场讨论。通过讨论,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柔性延拓“40分钟”课堂时间。一般高校专业课程的课时安排往往都会相隔2-3天,时间较长,为此,在每一次课堂结束时,首先将下一次课堂主要内容提炼为若干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然后在下一次上课之前,安排学生谈谈学习和思考的认知,发表自己的言论,教师做好引导工作,针对学生的发言,肯定他们说得正确的地方,也指出他们理解上的偏颇,并在接下来的课堂讲授中及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惑。

现有教材大都是收集汇编了与课程相关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成熟的技术成果,且偏重于理论阐述和算法推导,对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科技研究成果介绍甚少。为此,在教材的基础上,对讲义进行了适当的必要补充,重点内容包括电力专业最近10年来重大科技研究与重点示范工程应用成果,以及未来5-10年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让其及时了解电力系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科研成果,感悟该专业的技术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教学做法深受学生们的喜欢,既激发了他们的专业兴趣,又有效地强化了专业教育。

(2)组织课堂Seminar。课堂Seminar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陈述观点、团队合作、参与讨论及论文写作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既勤于独立思考又善于团队合作,在相互讨论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然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

具体地,我们在教学中的主要操作方法包括:结合课程重点知识的特点,开展小组内学生讨论(深入讨论)和小组间学生讨论(一般讨论);记录讨论情况,作为最终成绩评定因素,以此来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适度参与,特别是对于学生无法讨论清楚的知识点或学生回答错误的地方,应由教师回答;对于学生的讨论教师应具有“包容心”,特别是面对一些“幼稚”甚至错误的观点时,更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课后论文撰写

对课堂Seminar的教学延伸,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与电力系统专业领域相关的各类学术期刊,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和阅读能力。主要推荐的学术期刊包括IEEE Transations on Power System,CIGRE汇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等。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对一些重点知识进行深化学习和分析,撰写科技论文,表达自己学术观点,逐步培养他们的科研分析能力,这对有志于考读研究生的学生来说十分有帮助。

4.课程毕业设计

本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培养。在课堂讲授内容结束后,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电力系统基本原理转换为可应用的计算程序或软件,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深化对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让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选择诸如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有功功率控制、无功电压调节、静态/暂态稳定分析等内容,完成相应的应用程序设计,深度推进理论分析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工学一体化教学。这种综合性设计实践,学生能充分彰显个性和发挥创新才华,因而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好评。

四、考核方法

考试既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也是检查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为此,设置一种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也是教学改革中十分关键的环节之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不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定标准,将考核方式从简单获取知识量考核向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评价转移,实施一套“平时考勤+课堂讨论报告+课程论文+闭卷考试”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定的考核方法。该方法更加强调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真实测评,能有效地将应试学习转变为开放式的兴趣学习,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目的。

五、效果与总结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形成了一套“兴趣培养―理论教学―工程实践”多层级交叉融合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法,实现了将理论知识讲授融于实际应用实践的良好互动,且教学形式生动,内容丰富,解决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使得学生不但较好地掌握了电力系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且显著提升了电力工程的实践应用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雷霞.关于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2).

[2]梁小冰,黄萍,韩昆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08,(9).

[3]赵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2004,(1).

[4]谢少军,周波,刘建业,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的设置[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

第6篇

关键词:在线教学;辅导教师;教学反思;学习分析;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 06-0089-07【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6.014

引言

2011年以来,在美国顶尖大学中迅速发展起来并迅速影响世界的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模式无疑给“在线学习”这一学习形式树立了成功应用的典范,该模式证明了只有当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系统地在线实现…,特别是当辅导教师的存在以及相关系统指导活动实现时,在线学习才是有效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线学习并不是纯粹的学生自主学习,还需要充分发挥辅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线学习模式下,师生活动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尽管有同步教学活动发生,但更多时候是异步教学活动,因为异步教学更有助于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不同于课堂面授教学,辅导教师难以把握一门在线课程学习者学习开展情况的全貌。但是,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对学习过程的记录,辅导教师了解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可能的,而且基于学习过程记录开展在线教学的反思以不断改进在线教学这一做法也是必要的。一文献探讨

“教学反思”,顾名思义,反思对象就是教学过程,反思的基础是对教学过程的忠实记录。波斯纳(Poser)将教师的成长发展与其对自己经验的反思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由此可见反思对教师成长以及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的方法是多样的。王映学、赵兴奎指出教学反思的途径主要有录像反思、日记反思、从学习者角度反思、与同事及专家的交流中反思以及通过向学生征询意见反思。张大均将教师成长的途径从观摩教学、微格教学、教学决策训练和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来说明。俞国良等则将教师的反思训练列为录像反思法、对话反思法和教学反思法。从上述方法中可以看到,教学反思的基础是对教学过程的忠实记录。在“日记反思法”中,第一步就是对教学中包含问题的教学事件进行详细、忠实的描述。在“从学习者角度反思”中,第一步就是“简要记下学习发生的时间、场合、涉及的学习内容和培训(讲授或主持)人员”。在微格教学法中,则通过录像设备记录教学全过程。

在信息化网络时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实现教学过程的忠实记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各种新的网络技术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便利,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反思工具。近年来兴起的学习分析技术可以成为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反思的有力工具。学习分析技术是对学生生成的海量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以评估学生的学术进展,预测未来的表现,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对教师而言,学习分析技术可用来开展更为深入的教学分析,以便教师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在线学习中,在线学习平台详细记录了师生行为,犹如课堂教学录像。借助学习分析技术,分析师生行为记录数据,可以再现在线学习过程,使教师能够把握在线教学过程全貌,并了解每个教学环节、重要教学活动以及每个学生的种种细节,使原本模糊的印象数字化、清晰化,辅助教师反思其在教学设计、资源制作、学习引导、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

因此,本文选取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课程为样本,应用学习分析技术,具体包括话语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分析技术,统计分析与可视化、聚类、预测、关系挖掘、文本挖掘等数据挖掘方法,以及SSAS、SPSS、ucrNET、EXCEL、ICTCLAS中文分词系统等工具,从一位辅导教师的视角,开展基于学习过程记录的在线教学反思研究,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反思形式。

二 研究样本

本文选取国家开放大学主办的网络教育从业人员培训班为研究对象。该培训班依托Moodle平台开设(网址:http://),有“学生支持服务”、“在线学习辅导”和“在线课程设计”三门课,每门课的培训时间为6周,学生通过Moodle平台开展在线学习,辅导教师提供全程的在线辅导。本文具体选择“在线学习辅导”课程第五期培训班作为研究样本。

三 数据分析与培训反思

1 重温整个教学过程――师生群体平台访问行为分析

通过对平台模块访问、模块访问序列以及师生活动时间分布情况的分析,重新回顾教学过程,并对一些突出的数据表现加以解读,使原本时空分离的师生活动再度整合,还原辅导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原貌。

(1)平台模块访问总体情况

表l是该期培训过程中,师生访问Moodle平台各模块的频次统计结果。

从统计结果可知,师生最常访问的模块是“forum”,占总活动频次的近50%,说明课堂讨论是最主要的学习活动,也是这门基于讨论的探究式课程学习的突出特点。其次就是“wiki”、“resource”和“assignment”三类行为。这三类行为的频次和比例较为平均,是位列“Forum”之后的重要学习活动。在讨论的基础上,课程设计中的“wiki”其实是为了给学生协作式小组学习的机会,是除“forum”外学生之间重要的交互空间。“resource”(浏览资源)是学习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参加讨论和wiki协作学习,最终的学习成果以“assignment”(小论文、大论文)的形式呈现。这几个模块的频次和比例分配较为合理,较好地还原了教学过程。

(2)平台模块访问序列分析

我们已经了解了不同模块的访问频次,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些师生访问平台模块的路径。

这里采用Microsoft顺序分析和聚类分析算法,数据来源则是用户每天浏览课程页面产生的过程数据。笔者选取5个频繁访问模块包括forum、wiki、assignment,resource和user(course除外,因为在该模块主要发生登录行为,并没有实际的学习行为)的数据来分析模块访问序列,得到如图l所示结果。由图l可知,从user、resource、assignment、wiki四个模块跳转到forum的条件概率均比较高(分别为0.40、0.32、0.26、0.16),可见forum是一个活动中心模块,也是一个重要的活动中介模块,诸如resource、assignment、wiki等活动可以从中再次启动。而在由forum跳转到其他模块的情形中,forumresource的转换组合的发生概率是最高的,达到0.06。在发帖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再继续学习相关资源,这符合学习常规,也形成了讨论带动资源的学习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和反思。另外,resource模块对其他模块的支撑作用还表现为assignmentresource,这一条件概率达到0.13,即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要求助于资源模块,这也是符合学习常规的。

(3)不同时期各模块访问特点

接下来结合时间维度,了解不同时期平台各模块访问特点,以了解不同时期师生关注重点的变化。计算出本期培训不同周此平台模块访问频次分布情况,并绘制师生在主要学习模块的活动频次占比随时间分布的折线图,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

从图2可以看出,除高频访问模块forum外,在正式学习开始前两周及第1周,学生的访问重点user模块和resource模块反映出学生在熟悉人和内容。这启示我们,在网络课程开始之前,辅导教师可能需要提前两到三周就介入课程的学习,实时跟踪学习进程,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来进行预热,这对于后面课程学习的顺利发展和学生积极性的保持都很有帮助。进入第2周,开始主要的学习活动,主要模块则是wiki以及forum。到第3周,wiki活动达到顶峰一一第3周出现本课程第一次wiki协作式小组学习活动,所以这时达到顶峰是正常的;另外,这些学生从没有接触过基于wiki的小组写作式学习,所以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兴趣参与。到第4周,assignment活动达到顶峰。这实际上是学生提交的第3周布置的assignment(小论文),这是本课程第一次提交assignment;课程结束后的三周,assignment模块的活动逐渐增强,伴随着resource模块活动的增强,forum活动相对减弱,进入做作业(撰写大论文)的状态。

2 聚焦重点教学活动一一师生论坛交互分析

师生在论坛的讨论发言是本课程的一项重点教学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相关教学信息得以传递,各种其他教学活动得以依次展开,课程知识也在这里不断呈现,支持服务也在这里相继给出。

(1)师生交互的数量与内容

该课程讨论活动在6个学习单元分散展开,本期培训班发帖数量累计743个,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辅导教师的发帖量基本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从该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在第1周“学习指南”和第2周“第一单元:什么是在线辅导?”两周的教学中,由于是在线教学的开始阶段,辅导教师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投入相对更多的时间。从第3周开始,数据显示,辅导教师的发帖量开始有所减少,从将近50%的比例下降到40%左右。这是因为,经过前两周的学习,由于辅导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保持了较高的积极性,效果明显。从第3周开始,辅导教师有意减少了发帖的量,注意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并参与讨论,这时候学生明显上升到了讨论的主角这一角色,这说明辅导教师对于讨论的把握和控制比较成功。

(2)师生交互发帖的内容

作者采用傅骞、魏顺平等研发的术语提取算法从所发帖子中提取了约240个术语,如表3所示。这些术语的出现频次为4909次(其中辅导教师使用976次,约占20%);在481个帖子中出现(其中教师帖为204个),占帖子总数的65%。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有1/3左右的帖子没有出现任何术语。由此可见,论坛的主要功能是开展课程知识讨论,次要功能则是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鼓励学生不断参加学习。

在前10位术语中,“辅导”出现了3次,“在线(远程)”出现了4次,这比较好地体现了本课程的特点,即在线学习辅导。而排在前两位的是“辅导教师”和“电大”,这更能说明这次培训的内容和对象的特点。无一例外,本次培训的对象全部来自电大系统,所以他们对本系统是最关注的,另外他们对如何做好“辅导教师”也是最关心的,所以他们选择了这门课。从这些术语可以看出,本期的讨论比较成功,课程的设计也比较合理,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接着,作者对各单元使用的普通词汇(包括动词和名词等实词,不含虚词,不含术语)使用频次进行统计,以体现辅导教师的语言艺术和辅导特色。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十的普通词汇分别是“同学、加油、学生、谢谢、可以、学习、问题、课程、研究、讨论”。“加油”和“谢谢”这两个词的大量使用反映了辅导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情感支持。辅导教师时时刻刻不忘鼓励、支持任何一位学生的发言和进步,处处对他们的讨论表示感谢,无论发言是否精彩,无论对他们的观点是否赞同,都通过“加油”和“谢谢”表示感谢。

(3)师生交互的动态过程与静态结构

我们从师生交互发帖时间分布以及师生交互网络分析来了解师生交互的动态过程与静态结构。本培训课程设有6个单元外加大论文指导环节(实际上是7个单元),计划教学时间是6周,一个单元用时一周。理想情况下,学生应该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相应单元的活动,但事实并非如此。以每个单元的“话题讨论”为例,某个单元的话题往往要持续3周才会真正结束。各单元讨论活动随时间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

表4中带*号的数字部分是在单元规定学习时间内的发帖数量,但是每个单元在规定学习时间后,在随后的2至3周还陆续有帖子发出来。于是从第3单元开始,将会有3个单元的活动叠加在一起。出现这种叠加现象,可能较大程度上是由工学矛盾造成的。学生不能及时完成本周的学习活动,所以会往后拖延。其实,从学生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这也要求我们的在线教学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也恰恰是在第3周开始出现第一个assgignment(小论文),学生的负担开始加重。正是当“新债旧债”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出现了连锁式叠加的现象。当然,这种现象也会无形中增加辅导教师的负担。

根据辅导教师和学生发帖、回帖的关系,借助UCINET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可绘制师生交互网络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所有24个成员(包括辅导教师,如图中编号为68的正方形节点)均在一个网络中,不存在孤立的成员。

四 研究结论

第7篇

关键词:TPACK;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4-0012-06

一、引言

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改变了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教育、生活、工作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未来学生生活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将面临的是知识爆炸的社会,要学会生存,必须以一种新的人机结合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将扩展人的感觉频谱,使人脑与外脑(智能工具)合二为一。人大附中西山分校的校长舒大军曾说“今天的教育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将生活在过去。”[1]面对未来学生,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该如何培养?这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

2010年7月颁布的《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清楚地阐明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同时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布署教育信息网络。强调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要使技术与教育整合,教师是关键因素,教师必须具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近年来国外(尤其是美国)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最新发展,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设计者、实施者,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监控者。TPACK整合模式坚持Blended Learning为标志的教育思想,兼取“传递—接受”和“自主—探究”二者之所长,形成了强调“有意义的传递和教师主导下的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与学教学活动的新教学理念[2]。

我校是一所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师范生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学论的课程,这门课程是该专业师范生必修的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课程,主要是培养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过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素养,形成了一定信息技术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中我们在TPACK整合模式启发下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以期探索提升师范生TPACK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TPACK的内涵与特征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Punya Mishra和Matthew J.Koehler,从教师知识的角度出发,对技术与教学整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技术整合到教师专业知识之内的新框架——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TPACK框架如图l所示,包含三个核心知识元素:学科内容CK(Content Knowledge)、教学法PK(Pedagogical Knowledge),技术TK(Technological Knowledge),该框架建立在Shulman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基础之上,增加了技术元素(包括了传统技术和数字技术),在技术使用时注重学科内容和教学法的角色,以及考虑技术对它们产生的反作用,同时强调了三个核心元素的平等性和统一性,克服了以往把技术作为孤立、外在的中立元素来思考整合技术的教学的局限。Punya Mishra和Matthew J.Koehler强调教学过程中关注三个核心元素交互形成的新知识形态,即图1中的学科教学法知识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技术教学知识TP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技术教学内容知识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还有知识应用的情境脉络Contexts。[3] Mishra和Koehler认为,TPACK是在具体学科内容的教学策略以及具体主题之表征的情境脉络中,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三者之间交互的知识,它需要教师具备对使用技术表征概念的认识;具备以建构主义的方式使用技术教授内容的教学技术;需要知道什么使概念难学或易学,而又如何借助技术调整学生面对的问题;需要知道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识论,以及如何使用技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新的认识论或者强化已有的认识论。[4]

TPACK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师知识,具备以下特征:[2][4][5]

第一,TPACK是教师应当具备且必须具备的全新知识,具有实践性和动态发展性。它强调教师必须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改革,亲自参与设计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实施者、监控者。教师经过不断学习与反思,随着信息化教学实践经验的丰富和对自己及他人实践的系统化总结,就会获得并持续增长TPACK新知识。

第二,TPACK是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技术知识、关于学习者的知识和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的融合体,不是这几种知识的简单组合,具有知识融合性。TPACK中技术与教学是合二为一的整体,一旦把技术剥离出来,教学质量会受到损害。对TPACK的学习、应用,不能只强调技术,而是更多关注信息化环境下应具有的教学信念、知识观、教学观、教与学的理论方法。

第三,TPACK具有境脉性,是一种“结构不良”(ILL-Structured)知识,不仅包含具体的教学情境知识,而且不能脱离具体情景而孤立地被应用。TPACK要解决的问题属于“劣性问题”(Wicked Problem)。劣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只能依赖教师的认知灵活性在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技术知识的结合与交叉中去解决。

由TPACK的内涵和特征可知,这种信息化教育系统下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形态所依托的学习理论不同于传统良构知识的学习理论,学习过程中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在实践中自主建构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感知、领悟和发展TPACK复杂知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设计者,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同时在教学中为学生进行信息化教学示范。

信息技术教学论作为教学论课程,应该给未来的信息技术教师提供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决策依据,同时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就能以本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期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真正的感知和领悟。所以,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发展师范生们的TPACK知识形态,是我们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设计时考虑的核心问题。

三、TPACK视阈下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设计理论,我们从学习者分析、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学习评价几方面,以课程设计和实践设计为两条主线来对信息技术教学论的教学进行设计。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尝试中,以课程设计和实践设计为两条主线来展开教学设计。

1.学习者分析

在我校,信息技术教学论是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置的具体学科教学法,是计算机专业的师范生在大三后半学年开设的必修课程,主要是培养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计算机专业的师范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素养和信息素养,而且已经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进行学习。

从TPACK知识形态来分析,计算机专业的师范生具备了一定技术知识(TK)和学科内容知识(CK),这两部分知识有许多重叠交叉。但在学习教学论课程之前,师范生对教学的认识,局限在多年的学生经历上,这种经历可以看作未来教师的“学徒观察”。师范生经过长期的“学徒观察”容易对教学产生单纯的理解,只看到教师的外部行为,而没有对行为的思考和对理论的理解建构。我们把这种受师范生各自成长历史影响而形成的教学知识加上引号(图2中学前初始状态所示的“PK”),用来代表教学论学习前形成的“前概念”或“先前信念”。

计算机专业师范生TPACK发展历程如图2所示,从下到上的箭头方向代表TPACK各要素和综合知识形态的发展方向,粗黑色波折箭头线表示IT-TPACK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对TPACK的认知、理解、探索、应用和提升阶段。①认知:师范生认识到将技术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还不了解如何将技术和教学有效整合;②理解:师范生能够理解适当使用技术的原则和方法,对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有了理性的认识;③探索:师范生参与教学活动设计,探索如何在教与学中使用适当的技术,并在模拟教学中开始探索实践TPACK知识;④应用:师范生积极地在真实的教学实习环境中实践并发展自己的TPACK知识;⑤提升:师范生具有一定的对TPACK教学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根据TPACK要素在学习教学论前的初始状态可以看到IT-TK与IT-CK内容大部分是重叠的,但这部分内容是师范生学习形成的大学成人知识结构,还需要进行知识转换以适应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另外,PK知识相对缺乏,几乎没有与其它要素有融合部分。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理论学习过程、课程设计实践和学生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的实践,师范生应逐步学会对一般教学法、学科内容、学生特征和学习情境等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经验,最终将建构一定的IT-TPACK知识,可以直接胜任一定的教学工作。

2.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内容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课程目标是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课程内容必须围绕培养目标,遵循教与学基本原理来设计,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注意将IT-TK学习渗透于课程内容的学习任务中,逐步使师范生形成TPACK各种要素动态融合的知识。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识和理论基础、信息技术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分析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等几大部分,如图3所示。“对学科的认识和理论基础”的学习是基础知识学习,师范生应该了解学科的背景知识,学科产生的信息时代对人的信息素养的要求,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和趋势。师范生应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和新课程教学理念出发,认识到课程的知识价值——人的生存意义;认识到课程的能力价值——人的发展意义;认识到课程的和谐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意义。引导师范生从信息社会的文化变革中,感悟到信息技术课程所承载的信息文化教育意义、文化传承的载体意义、信息伦理道德建设意义,[6]进而激发师范生对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的热爱和从业的激情,修正对学科的模糊或错误认识。教与学理论学习将为师范生在后期学习中提供理论依据,学习内容包括多元智能理论、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认知主义教学设计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等。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以信息技术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为准绳来开展各项教学工作。计算机专业师范生应熟悉课程标准并关注标准的发展,要熟悉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课程开设要求、课程内容整体知识框架,不同学段对课程的不同目标要求及不同学段间如何衔接等内容。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在不同学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容各不相同,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水平上各有侧重。[7]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目标体系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构成。知识与技能代表了学习的知识内容,过程与方法代表了学习知识的认知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代表了学习知识的动力机制。三维目标反映知识不同方面,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整体学习目标。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7] 师范生应掌握从整体知识观角度去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掌握从三维目标角度去分析课程目标的方法及从“科学——技术——社会”(science-technology-society,STS)角度来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能力是师范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是让师范生学会教材分析方法、学科知识向教学内容知识的转换方法,重点在于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知识进行多元化的表征以适应不同教学对象的需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分小学、初中、高中学段选取当地学校使用的教材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知识点、难点、重点等。聘请优秀教师作教材分析的示范,并指导师范生具体进行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是让师范生对本学科教学方法进行较全面的认识。这些方法是在对传统和现代教学方法合理扬弃的基础上,联系学科教学实际总结出来的,包括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WebQuest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范例教学法、计算机游戏教学法等。每种方法的学习都有不同学段的案例分析。[8]

教学方案设计是让师范生学习课程教学设计。根据教学设计原理,师范生结合前期学习的教与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材分析方法以及教材分析成果进行教学设计,学会编写教案和学案。

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我们把教学技能理解为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操作步骤,是具体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师创设适当和适合的教育情境的复杂技能,是一种灵活、开放、具有创造性的高级技能。从当前教育研究领域公认的教学技能中选取提炼出9种课堂教学技能,即课堂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活动变化技能、课堂组织调控技能、反馈强化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9]另外,教学媒体的运用也是教师的教学技能,我们把该技能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去学习,有意识地放在教学情境中去实际演练,没有单独列出。

3.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来设计,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方法是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而灵活选取的并设计有相应的实践活动。教学主要采用传统课堂与E-learning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为支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可无线上网教室或多媒体网络教室,课堂教学技能学习设在多媒体微格教室。师范生每4到5人组成一个协作学习小组,每组基本保证至少一台笔记本电脑,可进行网上学习,如进入学习网站获取学习资源,上传作业、与教师同步或异步交流等。

课程首先学习的内容是“对学科的认识和教与学理论基础”,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及自主学习等教学法,通过视频、典型案例让师范生感悟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责任,领悟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师范生的实践活动有:师范生注册进入信息技术教学论学习网站,以学号姓名建立电子学档,用来记录、组织和管理平时的学习及成果;建立学习协作小组,每组要设计本组的LOGO和特色名称,制作演示文稿介绍本组及组员特点,在课堂上要作介绍演讲;每位师范生以教育叙事方式描述对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的认识和愿景、自己学生经历中有深刻印象的教学事件,并发到网上交流空间;每位师范生都必须写对教与学理论的学习心得,叙写自己学生经历中对应于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事件,并以协作小组为单位交流,形成学习报告或学习概念图,记录进学习档案。

第二部分内容是对“信息技术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学习,目的是让计算机专业师范生熟悉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开设要求、课程整体知识结构。教师提供有关课程标准的学习资源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网站。师范生主要通过协作探究方式学习,首先阅读课程标准,找出其中理解的关键词,对关键词的选定与理解要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协商,形成信息技术课程关键词表;然后根据教师设计的学习专题进行分任务学习,例如从教学三维目标出发分析知识模块,写出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双向细目表,各小组选取一个学段一个模块进行,并在全班展示学习成果。

基础教育教材分析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等内容实践性很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合理利用文本、光盘、网络精品课程等各种资源,注重校内学习、演练与校外实习基地见习、教育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做中学”,亲身体验教材分析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的运用,让学生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TPACK,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第一阶段,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参考当地中小学使用教材选取一套教材内容作为信息技术教材内容,指导师范生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案设计,积累和建构自己的TPACK知识,从个人、小组、全班不同层次来交流反思TPACK知识结构学习过程,每人都要形成TPACK学习电子档案。伴随认知、实践过程出现的问题,汇集成学习问题集记录在学习问题档案里,问题可通过师范生协作学习、通过混合学习方式相互交流来解决,解决方案也记录进学习问题档案里。第二阶段,聘请优秀中小学教师作课堂示范,示范内容包括对教材的分析、教学方法的研讨、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教学技能运用技巧等;组织师范生分批进入当地中小学实验基地进行观摩听课;组织师范生对比反思专家教师与自己在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材处理等各方面的不同,建构TPACK知识学习的提升档案。第三阶段,师范生要在信息化微格教室进行模拟课堂教学训练,课堂教学过程有录像,可用来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和交流,不断促进学生改进自己的教学。另外,计算机专业师范生还将有半年时间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他们将以真正的教师身份参与所在学校的教学工作,全程体验和实践教学过程,这将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4.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学习评价

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学习与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学习评价从评价主体单一的总结性考试评价改进为评价主体多元化、过程性学习评价和总结性考评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论期末笔试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测试,学生考前死记硬背理论,考后能回忆的知识所剩无几,不利于学生在平时对理论知识的认真学习。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笔试中加入主观分析和理论应用的题目,如给出一节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的原始教材内容,让学生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材分析,写出这节内容的教学活动与学生活动的设计并阐明设计的教与学理论依据。这样,将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起来,不让学生的学习停留在概念原理的记忆上,而注重对其灵活运用。

过程性评价是教改中探索的一个重点。过程性评价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应起到引导、督促、指导的作用。引导学习者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习惯;督促和激励学习者按照要求完成学业。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评价数据处理的方法,也给师范生起到示范作用,让他们学会过程性评价的运用。课程学习之初就建立了学生学习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纸质档案放有学生手工制作的教具、教学绘画等学习作品,电子档案中汇集学习活动的各种数字化成果及对这些成果的评价,评价主体有学生本人、学习同伴、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学论教师等。课程学习中每次学习活动都有具体的要求任务,学生完成的时间、完成的情况、完成的作品等都将记录进学习档案。每次学习活动结束时,学生需要填写一份TPACK量表,并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分,到课程结束时,我们将这些分数进行加权处理,获得一个过程性评价综合成绩。

另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能测评,我们采用的办法是让每位学生先准备三份教案和学案;然后聘请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作评委,当场抽取一份教案和学案,学生依据抽取的教案和学案进行20分钟课堂教学,一线教师进行现场打分,取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

我们本着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原则,整个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学业成绩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信息技术教学论成绩=(过程性评价综合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70%+课堂教学技能测评成绩×30%。这个公式的合理性还有待我们继续在教学中改进。

结束语

学界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20世纪80年代教师知识的专业化转向为特征,第二阶段以20世纪90年代学科教学知识的动态提升为特征,第三阶段以20世纪末至今的多元化、学科化研究为特征。[10] TPACK的核心是学科教学知识,当技术被广泛接受而逐步淡出为一种背景时,TPACK也将变成PCK。高校计算机专业师范生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门课程改革,但触动了教学系统的各个环节。教师和学生各自工作和学习方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从纸质文本教材演变为以文本、光盘和网络课件为资源的信息化立体教材;教学内容从抽象的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实践技能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与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转变为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变为过程性学习档案和终结性考评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这些需要教学团队持续的共同努力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支持。我们期望通过探索计算机专业师范生TPACK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未来教师培养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技术革新教育.2010年10月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2]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6):50-56.

[3]詹艺.培养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8-16.

[4]焦建利,钟洪蕊.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研究议题及其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0,(1):9-45.

[5]陈静.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9,(6):29-32.

[6]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体系化、方法论与发展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7,(3):8-13

[7]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S].

[8]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第8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74-03

一、研究问题

研究目的:探索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意义:通过课题研究全面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研究假设:中职数学的内容安排及课堂教学具体实施决定了教学的有效性。

核心概念:“教学”,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有效”,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包含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以及师生得到有效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涉及单招和中职两个方面。单招的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数学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真正理解的知识,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中职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体现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数学要为专业服务等两方面。

二、研究背景和依据

(一)研究背景

当前,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1)高校连年扩招,导致出现“普高热”,中职校生源质量下降;(2)中职校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相关素质总体不高;(3)中职校数学课程虽几经修改但问题还是不少。

课题组明确提出“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效益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推进中职校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大有效教学的力度。

(二)研究依据

1.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

2.实践依据。比较成熟的学科教学实践方法有顾泠沅青浦实验法、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黎世法异步教学、张思中十六字教学法等。近年来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预习――展示――测评”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等。

以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成功实践的经验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研究的依据和借鉴。

三、研究程序

课题组在相关部门及领导的支持下,以所在学校为研究和实验基地,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实践性研究为主旨,以两周一次的数学组活动为载体,定期进行课题研究,每次研究都有一个围绕课题的主题,并布置相应的任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及组内同伴互助,相互听课研讨、积极开展教学反思等方式,将课题研究不断向前推进。两年来,本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2012年5月顺利通过了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中期检查验收。

四、研究结论

(一)有效教学以教学内容和课堂实施的改革为基本前提

有效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一是要重视教学内容安排。课题组对中职数学的要求和现行教材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在此基础上编写了针对性的《单招数学校本教材》及《“一课一清”成考数学校本教材》,为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是要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研究。课题组认为,首先应该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出发,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然后才有可能有效地组织中职数学课堂。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该主要从数学专业化研究、数学史的引入、引入数学中的美学思想三方面来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要重视开展有效的教学各实施环节的研究。这主要是指中职数学课堂上的复习旧知、引入、新授、提问、举例、布置作业等方面。如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提问,应该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问在“似懂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有疑”之间。课堂所设计的问题要真正成为师生对话、交流和互动的平台,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目的。课堂上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和层次,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要难度适当,适合学生实际水平。如有效举例,则应遵循适应性、循序渐进原则。

(二)有效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互为促进的内在要求和机制

凭借学校着力打造课题研究、校本研修、教师培训、课程改革等平台的东风,近两年来,笔者所在学校数学教师队伍建设再上台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课题组先后有12人次参与各级各类“两课”、基本功、评优课比赛并获奖。课题研究助推课题组成员快速成熟、成“名”:课题组负责人杨艳红老师成为苏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苏州市职教数学中心组成员;季松林校长是苏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常熟市名校长;陈梅红老师是常熟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张建青、李瑞林老师是常熟市数学学科教学能手;穆丽新老师成长为校级教学能手。

(三)有效教学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向

在“有效教学”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上教师更加注重在数学课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差异得到了尊重,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班级面貌焕然一新。近两年共有3人获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三创”优秀学生荣誉证书;在2010 ―2012年的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119人获得各项等级奖(国家级、省级);在2011年江苏省成人高考中,学校录取率为81.2%,2012年江苏省成人高考,成绩也相当出色。近几年学生就业率稳居99%以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实验学校对口单招班数学高考成绩稳步提高,本科上线人数也逐年增加。在2011年江苏省竞争激烈的对口单招高考中,学校从普通中专班中抽取37名学生参加单招高考,其中4人本科上线,其余均达专科分数线。2012年对口单招高考,107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本科上线60人,其余均达专科分数线;本科达线率为56.1%,名列常熟市第一。优异的办学业绩和教育质量使学校的社会形象和信誉不断提升。

五、研究成果及影响

(一)主要研究成果

一是发表课题研究论文。课题实施以来,共有39篇课题相关研究成果或获奖,其中有29篇在各级各类期刊上。二是参与各级教学比赛。围绕课题的开展,课题组负责人杨艳红老师带领数学组成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比赛,先后有21人次参与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并获奖。杨艳红、陈梅红参加苏州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获苏州市一等奖,并获“十佳网络团队”荣誉称号;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教育技术创新与实践比赛,获全国二等奖。杨艳红、陈梅红设计的课件《指数函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分获江苏省二、三等奖,并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优秀多媒体课件评比中获三等奖。教学设计《指数函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分获苏州市二、三等奖等。三是出版教学专著。近两年,课题组负责人杨艳红老师先后参与3套省市级数学教学参考资料编写,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参考资料,在省内外获得了好评。杨艳红老师主编了《单招新学径・数学导学导练》(苏州大学出版社)、参与编写了《2013年单招复习丛书・数学》(江苏教育出版社)、参与编写了《单招直航・数学分册》(华夏出版社)等多部教材,参与了江苏省职业学校新编《数学》教材的审稿工作;殷堰工老师则是《数学》(共七册)教材的主要审稿人。四是整合教学资源。围绕课题,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课题组成员及时地将教学中的有关有效教学的点滴感想记录下来,积极撰写教学札记、教学案例及课堂实录,刻录优秀实况课等,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二)主要影响

课题开展以来,课题负责人在常熟市和苏州市开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开展五课教研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多场讲座;并先后为南京市职业学校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苏州市职业学校数学骨干教师、南京市财经学校、苏州建设交通高职校等中、高职校作了关于《聚焦课堂有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专题讲座13场。课题组内多名成员以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有效教学的相关主题为对象,不断深化研究内容,以《职业中学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调查与分析》《中职数学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等为题顺利通过研究生论文答辩,得到相关领域多名专家的肯定。部分课题组成员以数学有效教学的内容参加2010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教学设计类一等奖。

六、讨论和建议

课题研究为学校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进步和发展的平台,但教师的教学素养、人文素养仍然是制约课题深入实施的瓶颈。如何进一步促进每一位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自主地开展日常形式的教学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师成长机制,从根本意义上促进教师的发展。

(一)要围绕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精神,进一步探索高效课堂研究

充分利用学校教研组,重点围绕高效课堂、信息化和课程整合、对口单招等课题,扎实开展“五课”教研活动,切实推进中职有效数学课改模式向纵深发展。

(二)进一步探索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量化问题

尤其是对于普通中专班的学生,如何对有效性作进一步的量化和测量,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实现优质、高效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是我们长期的追求。我们将继续立足于学校实际,特别是注重对青年教师的跟踪指导,把握课改的脉搏,为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义成.由名师一节课看有效教学[J].数学教学,2011(10).

[2]赵振威.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第一分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G.波利亚.怎样解题[M].涂泓,冯秉天.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4]殷堰工.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探索,2010(1).

[5]殷堰工.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注重的三个目标[J].江苏教育,2010(4).

[6]杨艳红.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举例艺术[J].中学数学月刊,2008(11).

第9篇

    1.汶川地震中道路边坡工程震害分析       

    2.边坡工程风险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      

    3.边坡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4.基于岩体质量指标BQ的岩质边坡工程岩体分级方法     

    5.边坡工程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6.复杂岩质高边坡工程安全监测三维可视化分析      

    7.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边坡工程整体稳定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8.边坡工程中监测数据场三维云图实时动态可视化方法       

    9.突变理论在边坡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      

    10.边坡工程监测技术分析     

    11.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      

    12.基于强度折减法和容重增加法的边坡稳定分析及工程研究     

    13.深埋混凝土抗剪结构加固设计方法及其在大型边坡工程治理中的应用    

    14.光纤光栅测试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15.三维不连续变形分析理论及其在岩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16.工程边坡绿色防护机制研究      

    17.边坡工程可靠性的支持向量机估计      

    18.对边坡工程安全系数的思考     

    19.边坡工程风险评估与风险因子比率分析    

    20.边坡工程可靠性分析的最大熵方法     

    21.西南水电高陡岩石边坡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22.边坡工程失稳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       

    23.边坡工程建设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24.边坡工程耐久性研究分析    

    25.边坡工程辅助决策系统及其在万梁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26.公路边坡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    

    27.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技术研究      

    28.中国典型重大边坡工程稳定性与安全评价现状研究    

    29.边坡工程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30.边坡工程研究中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评述       

    31.边坡工程地质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及其在三峡船闸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32.GIS和数值模拟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评述    

    33.岩体边坡工程中的位移监测及分析    

    34.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评价与分析     

    35.可用于边坡工程的三种反演方法     

    36.泥化夹层对边坡工程稳定性影响及控制方法研究      

    37.风险评估方法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38.预应力锚索格构在边坡工程中的设计研究     

    39.锚杆加固机理研究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40.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边坡工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41.高等级公路中的边坡工程问题     

    42.复杂边坡工程稳定性监测及信息施工    

    43.区间分析理论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44.边坡工程中的PSA-ANFIS反演设计方法      

    45.边坡工程监测资料的稳定性判断和利用     

    46.岩石边坡工程块体系统稳定性预测、监测与控制     

    47.植被混凝土在水利边坡工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48.强降雨下元磨公路典型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     

    49.既有软质岩边坡工程检测鉴定技术研究     

    50.边坡工程变形监测系统的研究      

    51.边坡工程常用稳定性分析方法    

    52.第七届全国岩土工程实录交流会特邀报告——基坑与边坡工程综述     

    53.人工智能在矿山岩体边坡工程中应用      

    54.边坡工程稳定性耦合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     

    55.边坡工程的爆破效应分析      

    56.福州武警学院新校区边坡工程设计研究    

    57.边坡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    

    58.露天矿边坡工程系统演化过程    

    59.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在复杂地质边坡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60.水电建设中的高边坡工程    

    61.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工后稳定性评估    

    62.抗滑桩在边坡工程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63.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边坡工程力学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64.基于光纤传感的边坡工程监测技术    

    65.三维环境下边坡工程地质编录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       

    66.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的效果评价与优化设计      

    67.边坡柔性防护技术在岩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68.露采边坡工程特点与有关问题的探讨      

    69.边坡工程监测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研发及应用    

    70.港渝两地边坡工程中土钉技术的对比研究     

    71.边坡工程集成式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72.竖向加筋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73.边坡工程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       

    74.基于逆可靠度的边坡工程反演分析       

    75.基于异步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边坡工程岩体力学参数反演       

    76.论环境边坡工程的设计与防治措施      

    77.福建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工程与锚固技术     

    78.大连某档案中心基坑边坡工程支护型式研究     

    79.极端冰雪灾害对边坡工程稳定性影响分析研究    

    80.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元磨高速公路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81.边坡工程模糊可靠度研究    

    82.边坡工程中的岩石力学参数研究方法探讨      

    83.云南红层分布及其边坡工程病害分析      

    84.广义塑性理论上限法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85.锚杆抗滑桩加固边坡工程动力稳定性分析      

    86.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及应用若干问题探讨    

    87.边坡工程评价与设计计算机辅助系统     

    88.边坡工程反馈设计研究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89.露天煤矿边坡工程的发展趋势      

    90.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91.区间分析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92.边坡工程处治技术分析研究及工程应用    

    93.绿春县登天门景区边坡工程治理方案研究 优先出版    

    94.花岗岩类土质边坡工程特性及加固方法研究      

    95.边坡工程失稳灾害预警的研究     

    96.基于能量方法的岩体破坏机理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97.边坡工程加固需求度评价及其应用      

    98.基于DEA的地震作用下岩石边坡工程整体安全风险分析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