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读书计划

时间:2023-01-06 06:56:57

导语:在初中读书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读书计划

第1篇

[关键词]进度控制;工程管理;网络进度计划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0-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也明显提高。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形势日益复杂,进度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直接影响着建筑投资效益,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计划技术也应运而生。网络计划技术是先进地专业地进度控制技术。如今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进度计划技术已经成为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的主要方法。在计算机日益普及化的大背景下加强网络进度计划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网络进度计划技术

网络进度计划技术是美国杜邦化学工业公司于1958年发明的一种专业地进度控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控制项目进度的。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进度计划方法在建筑工程管理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无论是监理方的进度控制还是承包方的进度控制都需要利用网络进度计划技术来实现。网络进度计划技术已成为当前最有效的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方法。

关键路径是网络进度计划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网络进度计划技术的控制效果主要取决于关键路径的选择。科学合理地选择关键路径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掌握这一概念。所谓关键路径主要指的是在组成网络的一系列工作中工期最长的路径。这条路径上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关键路径线路时间总和代表的是总工期。关键路线上的工作都是关键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关键路线至少有一条,实际施工中如果缩短工期,关键路线就会变成非关键路线。

2.关键线路法的作用

关键线路法在网络进度计划技术中占据重要位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关键路线法的作用。关键路线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起到不小的作用:

2.1能够为工程项目确定科学的进度计划

关键路线法的应用,首先工程管理人员就能够准确估算整个工程项目的工期。应用关键路线法估算出来的工期基本上与项目实际工期没有多大差别。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就可以按照这一估算来安排进度计划。同时网络进度计划控制技术还能够为工程项目的管理提供出准确的数据。提供准确实时的数据能够使得项目进度能够达到最优目的。通过关键路线法工程管理人员就可以知道每项活动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从而能够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各种活动进行合理分配。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在活动开始之前,工程管理人员就需要提前雇佣工人并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只有在经过了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之后才能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2.2可以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进度指南以及早期预警

应用关键路线法,可以把项目网络图贴在墙上,图中应该包含每个活动负责人以及时间进度,这样工程管理人员就能够实施查看项目信息,这样工程管理人员就能够实现对工程项目进度的实施控制,这个项目网络图实际上就起到了进度指南的作用。在实际施工中活动开始的时候要标记开始时间,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还要及时标注结束时间。及时标注是保证科学进度安排的重要措施。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通过关键路线法还能够提供早期预警。在为期6个月的项目中,第一个活动如果在计划的3周之外完成的,此时网络进度计划就会提示项目管理人员,关键路径上的每一个后续活动也将会顺延一周。通过关键路径法人们就可以准确工程进度达到变动情况,而没有关键路径法则很难对此作出科学估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键路径法能够为人们提供早期预警,对于及时调整工程工期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2.3关键路线法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处理延误情况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项目进度有延误的情况,此时关键路径法就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人员确定这种延误就是由于工作本身的特点还是活动的逻辑关系,再或者是由于资源利用率低等因素造成的。不仅能够帮助工程管理人员确定原因,同时还能够利用关键路径模型法来测试负责人提出的应急措施究竟是否可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许多不可预见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一旦出现之后能否采取正确措施及时应对就显得至关重要,此时利用关键路径模型就可以实现对应急措施的准确评估。这是关键路径法的明显优势。

2.4针对不同情况可以用不同方法来调整路线长度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情况。不同的情况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对关键路线长度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会面临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关键线路的滞后。关键路线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落后时,进度计划就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把落后的时间给抢回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此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可以把那些选择资源强度小的工作予以缩短,这样对于减少赶工费用是非常有效的。第二种情况就是关键路线提前。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关键路线的实际进度要比计划进度提前的时候,此时工程人员如果不想改变进度计划,就可以降低资源强度和费用。工程管理人员可以适当延长那些资源占用量大或者是直接费用高的关键工作。在延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演延长时间是不能超过已完成关键工作提前时间的。如果要实现工程的提前完工,工程管理人员就需要重新制定进度计划,要严格按照新进度计划来施工。

2.5利用关键路线法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通过关键路线法工程人员就可以对项目进行优化。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关键路线法能够有效削减活动成本,从而最终降低工程造价。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对关键路线法的研究。

3.加强网络进度计划技术的应用

未来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离不开网络进度计划的有效应用,网络进度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施工过程中应该实现网络进度计划技术的合理应用。为了有效达到这个目的,在今后施工中应该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网络计划的标准化

当前建筑施工管理机制还很不完善,尤其是对于网络计划的应用,制度方面还有待完善。网络进度计划是系统工程,网络进度计划涉及范围广,它涉及到了建筑工程各个方面,要想实现网络进度计划的有效应用,要想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就有必要建立统一完善的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各种管理措施的实施。对工程设计必须要进行针对性管理。要通过网络进度计划技术来使得工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频繁变更设计计划;还有就是要加强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有效监督。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通过网络进度计划技术来有效避免工期的拖延或者是过快。项目工期过快或者是拖延都不利于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3.2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网络进度计划技术是一项专业性技术。在实际工程管理过程中要想实现网络进度计划技术的有效应用首先就需要让管理人员掌握这项技术,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加强培训。在平常的工作过程中企业要重点加强网络进度计划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训,要不断提高工程管理人员自身的网络进度计划技术应用水平。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做好网络进度计划的重中之重。在今后应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3.3加强沟通,开发软件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造成工程施工周期拖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缺乏沟通。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缺乏沟通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同施工人员的沟通,管理人员必须要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制定出全面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加强沟通的同时还要做好软件开发工程。网络进度计划技术的水平与管理软件系统的性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今后施工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力度,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加强同科研高效单位的合作,通过与这些单位的合作开发出合理的网络进度计划技术通用电算程序并培养出专业的软件人才。

网络进度计划技术是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的有效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进度计划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今后应该不断加强关键路线的研究,要从上文提到的几个方面来实现网络进度计划技术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秀凤,网络计划技术优化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D].天津:天津大学,2008.

第2篇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多维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64-1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基础课,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大多是把“三大构成”连续上完,在下一学年或更高年级再安排设计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有一定的随意性。由于缺少以“多维度”为坐标轴的系统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课与课之间递进关系不强,学生知识积累不系统,思维转变不连贯,难以深入了解、实践、掌握和应用一门设计课程与方法。

设计专业课由于受到设计基础课设置影响,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有的课程内容重复,有的课程相隔太远,课与课之间相对孤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很被动,在需要针对性课题研究的时候,没有相应的教学模块,学生无法针对一个课题深入学习,教学效果和实践效果都大打折扣。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学系统对课程整合的要求,提出一种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多维度设计基础课程整合的教学思路是改革高职设计基础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的探索实践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经数年实践总结,在教学中构建了一个“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模式”,现介绍如下:

开课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内容:设计基础课《设计基础与造型训练》

授课班级:为2013级电脑艺术设计3班

课程总课时:85学时

主要教学设计:把整个课程分为造型概论、基础素描写生和创意素描、构成设计、基础知识的专业应用几个教学阶段。对于造型训练中出现的相关学习方法、操作技法等理论知识,基础知识的专业应用环节以及教学评价,主要安排数字化教学,其余的训练时间则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强调“多维视角”认知的数字化教学模式过程: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新概念新方法(技法)解说――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巡堂指导、发现问题――个别指导或集体指导――归纳”。

笔者所采用的“新模式”则把这个课程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新概念新方法(技法)解说――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采集学生问题――学生互相借鉴――继续练习――教师及时整理学生问题,补充资料,整合设计制作教学课件。”第二个环节――数字化软件实操教学,其核心内容是“变以往教学中单视角或视角不全为多视角展示学习内容,包括某个问题不同学生的解决方法和效果,以及同视角优秀作业和问题作业的解决方法和效果的同时对比展示――教学评价――继续练习”。三、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经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除了具备常规多媒体教学模式所有的特点和优越性,现归纳如下:

(一)和专业课程紧密性特点

设计基础阶段作为专业课程的铺垫,但是和专业课程又有截然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它既是专业设计的基础学习阶段,也是设计能力的基本培养阶段,多维度的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注意到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递进性。

1.关联性

上下课程有所关联,不但方便同一主题的纵向展开,在某些时候还能帮助学生设计思维的有效拓展。

2.递进性

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不但要有关联,更要有递进,才能使学生思维跟随着课程的深入在同一维度上层层渐进,从而避免因课程之间的孤立而导致每个维度上的学习流于表面、浅尝辄止。

课程内容设置的“关联性”和“递进性”体现了课程整合的本质,符合大脑学习知识的科学积累过程,能够使学生顺利有效地完成专业训练。而“维度训练”的教学思路,正是课程设置“关联性”和“递进性”的体现,将设计基础课程也按照“维度训练”的教学模块进行打包。

(二)科学性

正是因为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生学习认知的基本规律和途径,进行了合理地设计和周到的教学安排,使更多学生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体会别人的解决办法,实现了以往传统教学和常规多媒体教学无法做到的学习效果和教学任务,所以说这种教学模式更具科学性。

五、结语

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出于惰性和怕辛苦、奉献精神缺失等原因,为了便于操作或应付检查,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时,只注重做一些通过搞形式、玩技巧来哗众取宠的蜻蜓点水式的表面文章,至于实质的教学内容是否真正符合学生的需求,教师本身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理念是不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可能就不去关注了,因此学生实质问题并没有得到实在有效地解决。本文就传统多媒体教学的种种老问题,提出以“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模式”新改革。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充分发掘和展现数字化教学的最大化潜能和功效,是极具现实意义和推广意义的。

第3篇

关键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集束化护理 满意度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属于分娩期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中,患者往往会因为出血过多发生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其治疗效果,严重可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1]。本文基于此,选择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对象,对集束化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满意度进行评价,具体研究情况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80例来院中进行治疗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资料。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诊断后均符合《妇产科学》当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阴道分娩;所有患者已经签署完成了知情同意书,且已经得到医院内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情况的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拒绝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2]。随机将所有的患者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当中的患者中初产妇有26例,经产妇有14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为(31.58±4.39)岁;孕周时间在38~40周,平均孕周为(39.86±1.14)周。观察组当中的患者中初产妇有28例,经产妇有12例;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为(32.21±4.57)岁;孕周时间在38~41周,平均孕周为(39.96±1.12)周。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进行对比之后不具有统计学之上的意义(P>0.05),能够实施后续的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护理内容为: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实施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以及心率等情况,对患者进行吸氧、止血以及补液等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产后出血知识、治疗知识、注意事项等知识的讲解,对患者实施饮食干预以及用药指导,在患者治疗期间保证病房的干净程度,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护理的内容为:(1)身体护理:a.对于顺产患者必须按压其宫底推动宫缩,一手放置在患者的阴道前壁顶部位置,另一只手则放置在宫底位置,适当用力,对其进行规律性的按摩,在产妇产后24 h需要每0.5 h进行一次按压,同时低患者的子宫收缩情况进行查看,患者出血情况控制较好,24 h之后方可停止按压。对于剖宫产患者需要按压其宫底推动宫缩,一手平放在腹部且就沙袋上方稍稍施加压力,避免切口出现外翻的情况,另一只手需要放置在产妇宫底向下推,每0.5 h进行一次按压,24 h内需要按压八次。对于按压无效的患者,需要肌内注射10 U宫缩素或者是0.2 mg的麦角新碱,使用麦角新碱或者缩宫素无效的患者需要使用无菌纱布对宫腔进行填塞。b.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残留的血迹进行擦净,防止患者外阴滋生细菌进行出现感染。使用0.5%的碘伏进行擦拭,擦拭的顺序为、大、小、尿道口、阴道口、,对血迹以及分泌物进行初步的清理,之后以产妇的伤口为中心,由内向外使用尿道口、阴道口、小、大的顺序进行擦拭,多次清洗直到将其完全清洗干净。c.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观察患者的神志、阴道出血量、肢体温度以及面色等情况,完成好相关的记录,一旦患者发生异常必须马上告知医师。(2)用药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将药品作用、不良反应等内容告知患者。(3)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需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的心理情况以及身体情况进行了解,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化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安慰,及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4)生活护理:医护人员需要保证病房干净整洁,湿度保持在50%~60%,温度保持在24~26℃,以患者的情况为依据制订出详细的饮食计划,多鼓励患者进食维生素、蛋白质以及铁元素含量较高且容易消化的食物[3]。叮嘱患者腹部尽量不要用力,对伤口和子宫进行适当按摩,保持充足的睡眠。(5)出院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制订患者的饮食计划,叮嘱患者按时进行服药,保持适度运动,禁止进行盆浴。医护人员需要将产后复查时间、复查目的以及复查意义告知患者,每月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采取微信以及电话等方式对患者的心理情况以及身体状况进行了解。

1.3 观察指标

对两个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主要为产后2 h出血量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实施医院内部所进行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评估表让患者进行评估,具体可以分成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3个评价层次,护理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度和一般满意度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均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分别使用%和χ2检验方式进行表示以及检验,计量资料分别使用(±s)和t检验方式进行表示以及检验,P<0.05代表数据对比之后存在意义。2 结果2.1 两组中患者不同时间段出血量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产后2 h出血量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中数据实施对比后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患者不同时间段出血量情况对比(m L,±s)

2.2 两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中数据实施对比后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宫缩乏力是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一个主要原因,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失血性休克致使其肾衰竭、脑垂体出血性坏死,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死亡[4-5]。在面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期间,主要采取提前预防和及时治疗的治疗措施,同时对患者实施全面以及有效的护理方式,进而推动患者身体的恢复,让其能够尽早出院[6]。集束化护理措施主要指的是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期间,所实施的每一项护理措施均由临床实践所证实,能够对护理程序进行优化,对护理期间所发生的棘手问题进行解决,进而对患者护理结局进行有效改善的一种护理措施[7-8]。在集束化护理措施中,能够依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对其实施相关的止血措施,对患者的产后出血量进行降低[9]。同时还可以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针对化的心理疏导,让患者家属能够多陪伴患者,强化患者的治疗信心,提升其护理依从度,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患者存在宫缩疼痛情况时必须采取沟通、听音乐等方式对患者的疼痛敏感度进行降低,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调节[10]。

在本研究当中,共计选择80例来院中进行了治疗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资料,随机法将所有的患者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产后2 h出血量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高于观察组的患者,两组数据实施对比后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中数据实施对比后有明显差异(P<0.05)。可见,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护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期间,对其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于雪莹.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571-573.

[2]徐银利.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2):178-180.

[3]刘小芳,王春平.系统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9):1686-1687.

[4]曾江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153-154.

[5]池晓花.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护理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8):32,36.

[6]陈秀花.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9,6(5):1-2,8.

[7]李琴.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9):1718-1720.

[8]陈庆波.循证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9,5(18):163-164.

第4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对策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在办学条件相对比较薄弱的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如何?怎样切实开展好课外阅读呢?

一、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

1.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在农村初中,学校上至领导下至学生都非常看重升入省级以上重点高中,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也是让孩子考“省重点”。所以,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只要求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吃透就行,根本不支持或者不理解课外阅读。甚至部分家长还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当成“不务正业”。

2.缺少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指导。从教师和学校的角度来看,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意识日益强烈,在教学当中或多或少地开展了一些课外阅读活动。但更多的情况是,许多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不闻不问,部分甚至持反对态度。在他们的教学计划中,既没有学生的课外阅读计划,也没有学生的课外语文活动。

3.学生对课外读物选择错位。调查显示,农村初中生选择生活情趣类书籍的比例为37.9%,比选择科技、科幻类图书的比例高出12.2个百分点。男生是以科技、科幻类图书为第一选择,女生却是以童话类图书为第一选择;学习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学生都把科技、科幻类图书列为第一选择,部分学习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却把不良信息读物摆上了选择的行列。

二、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措施

1.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从这样几个方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拓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其次,利用教材后面的“名著导读”,布置阅读任务,并专门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让学生在交流中收获喜悦,体验激情。第三,教师精选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中外名篇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分组阅读,并开展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

2.制定计划,统筹安排。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必须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紧密配合,统筹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包括课外阅读的目的、要求、步骤、方式、书目等,以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是开展好课外阅读的前提。学期或年度书目的推荐,一定要根据课外阅读计划,配合教材的学习,认真审慎地选取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开列适量的清单。不能仅局限于与课文关系密切的内容,各类书籍、报刊的浏览,,应注意“杂一点”,广播、影视作品等不妨也列入一些,以利于学生的全面提高。尤其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科普读物。

3.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会读书。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首先,在课外阅读中要坚持做好摘录与随感。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其次,要学会精读与略读。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最后,要进行交流与讨论。阅读后,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也可举行课外知识竞赛。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也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充分挖掘书源,使学生有书读。一是开发图书馆。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学校要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就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的好场所。二是建立班级图书库。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三是给学生创造充足的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可翻阅课外的书报外,还可每周划出一两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如同时,我们要处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获得成功后,会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摘要:诸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与语文教育目标相距甚远。时间管理不善是导致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指导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策略是:增强时间意识,制仃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将计划付诸行动,引导反思与总结。

《教育大辞典》指明,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课外阅读具有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能扩大、巩固和加深课内所学知识,增强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多处对课外阅读要求作过描述:“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但目前诸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与语文教育目标相距甚远。天津教科院的调查显示:(1)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小学生喜欢课外1阅读的占45.5%,初中生占27.7%,高中生占17.7%,有8.2%的中小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课外书的状态;(2)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数量不超过2本书;(3)普遍对阅读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感到十分吃力,感觉费劲、费时,有的情节描写还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看。陶本一、曹建召的全国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受学习压力、家庭作业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三地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差异并不明显。每周阅读1至2个小时的学生,河北有40%,宁夏有34%,上海有44% o《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为:三年时间读260万字,每学期是40万字,每天的阅读量应是2300字,这得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每周的阅读时间必须保证3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阅读任务。2007年《广州日报》对广州市的6所中学进行了学生阅读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74.5%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可取代,但在现实中只有7.6%的学生每夭阅读课外书时间“至少1小时”;77.8%的学生“想阅读,但时间都被功课挤满”。

时间管理不善是导致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时间管理,就是指合理安排和规划阅读时间,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阅读效益。笔者的做法与经验是:增强时间意识,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将计划付诸行动,引导反思与总结。

一、“只要你愿挤.时间总还是有的”—增强时间意识

“我们每天上课、做作业、预习复习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这是许多学生的心声。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现在的学生主要把时间与精力集中在与考试直接相关的课程教材和教辅材料上。学生的“正业”就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课后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阅读课外书,开展与课外阅读的活动,不但没有时间去做,而且被看成是“不务正业”,会冲击正常的学科学习。在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高度认识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引经据典、讲故事、说道理等方式将重视课外阅读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然后,引导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任务中想方设法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阅读。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让学生懂得课外阅读不是没有时间,关键是你肯不肯去挤。

二、“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计划是课外阅读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时间管理“10/90”定律告诉我们:若你在事前花10%的时间做规划,工作开始后就可节省90%的时间。教师指导初由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首先要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教师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等因素,紧密配合课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统筹安排,制定一份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这份计划可以包括阅读目标、阅读书目、进度安排、阅读地点、阅读方式的选择以及阅读效果的预想等。阅读计划一般在每学年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订。如某位八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计划如下:

三、“一个行动胜过一千打纲领”—将计划付诸行动

将计划付诸行动是管理好时间的关键环节。制订了计划,如果不执行,就是一纸空话,正如列宁所说:“一个行动胜过一干打纲领。”许多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不喜欢阅读,相反他们可能有美好的计划,甚至有具体的打算。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学业的压力、父母的看法、人际关系问题等等,预先的计划渐渐“缩水”了,后来就干脆没了行动。由此看来,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重点在于如何有效监督执行。我的做法是:

一是指导学生将计划细分为一个个具体的步骤。如上面这位学生的阅读计划比较宏观、笼统,操作性不强,真正实施起来有难度。我指导学生进一步制订出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二是让学生记录下时间。即每次阅读开始和结束时要求学生在课本适当地方分别写下具体时间,如12点30分、12点48分。让学生通过前后对照,清楚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三是指导学生适当做笔记。“不动笔墨不看书”,事先教给学生做笔记的方法,让他在阅读时在书本上划画符号,做做批注,写写看法。这不仅有助于积累知识、促进思考、提升能力,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自我监督教育能力的方法。四是让学生请他人(老师、同学或家长)帮忙监督提醒。

第6篇

一、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为了解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笔者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三所农村初中(刘老庄中学、徐溜中学、凌桥中学)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调查。

我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96份,其中有效问卷288份。通过观察、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我发现农村初中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阅读时间偏少,阅读量不够;阅读目的不明确,主动性不强,有一味追求情节刺激的现象;阅读方法不恰当,大多数草草了事,不能有效 “输出”。

二、农村初中课外阅读存在问题原因探究

为什么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会出现上述种种情况?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因素:

1.思想陈旧,认识不足

应试教育大背景下,面对升学压力,教师不愿下力气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总盯着眼前分数,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和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提升成绩费时长,见效慢,宁愿沉浸在题海中。

2.资源匮乏,指导不够

因为种种原因,很多农村初中图书室藏书少且图书陈旧,一些新鲜的优秀读物学生没机会在图书室找到。虽然有些农村家庭生活条件已改善,但给孩子买课外书的寥寥无几。一线教师每天面对“本山卷海”,还要应付各类检查汇报,所以即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很少对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指导。

3.评价失衡,机制不全

面对“只看分数,不顾过程”的评价方式,有的老师直接印发一些详细分析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的导读材料,不让学生们读名著,只让他们死记硬背。此外,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也是影响农村初中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农村初中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

面对前文所述的种种现象及原因,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都有可为之事。但限于本文的篇幅,笔者只从教师层面来探讨开展农村初中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

1.有效选择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知识越多,他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就越容易,他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和信誉就越高,孩子们就越把他当作知识之源而被他所吸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必须先做一个真读书、爱读书的读书人,有大量的阅读实践,有丰富的阅读经验,有可人的阅读体悟,他才能成为学生的阅读榜样,才谈得上选择策略的有效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智还未成熟,不能清楚地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辨识哪些是能读的,哪些是对自己有害的。而教师在学识、阅历等方面都优于学生,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推荐和自己的经验,向学生推荐相关阅读书目。教师在确定推荐书目前,还要将所推荐的书籍读一读,这样才更有发言权,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解疑释惑。

除了教师的选择推荐,学生能自主进行有效的选择才是根本。一方面,教师要交给学生挑选书籍的基本方法,如看作者(译者)、出版社,翻阅目录、前言等;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初中的实际,还可以鼓励、帮助学生走进大书店,徜徉于大书海。去年寒假前,笔者曾布置一项社会实践作业――和家人一起逛书店,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有效质疑策略

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就是“存疑而读”, 即“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又带着问题去阅读探究。循环往复,才能将阅读纵深推进”。怎样才能做到有效质疑?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时,曾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师建议学生从人物、情节、写法等角度发现问题,也可以于矛盾处设疑。其次,学生自主阅读,自行设计问题,小组汇总后进行初步筛选,然后交给老师。最后,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评价,保留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不能打击那些所提问题不合适的同学,要保护他们的质疑精神。如有学生问“为什么这块仙石孕育出的是一只石猴,而不是其他生物?”笔者在课堂上没有讨论这个问题,但私下和他进行了交流。第二、防止目的偏差的阅读,即注意力被某个细节所左右,而忽略实质性内容。如问“如来帖子上的‘嘛呢叭咪恕是什么意思?”他的注意力被如来帖子上的字所吸引,而忽略了孙悟空被压这个情节。

3.有效课堂策略

有效课堂策略的主旨,是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上好辅助课外阅读的课,包括导读课、自读课、讨论课、展示课等。

导读课,主要解决阅读方法、阅读计划、阅读要求等细节问题,从技术层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自读课,师生共读,同期阅读,同步指导,从实践层面提高阅读效率。讨论课,按计划研讨师生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预备在展示课上使用。展示课,展示阶段性阅读收获。

4.有效评价策略

通过评价,教师不仅可以确定初中生具备怎样的阅读基础,还可以了解课外阅读的真实情况,引导课外阅读的方向,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结合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评价建议,笔者认为应进行多角度评价。

一是动机。初中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动机不尽相同,有的因为兴趣,有的想追求刺激,有的为了消磨时光,有的纯粹为考试,也有的希望提升个人能力素养。通过评价,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追求合乎价值规范的动机,减少不良动机。

二是内容和方法。评价课外阅读的内容,不仅关注书籍的内容是否适合、主题是否有益,还可以考察学生在某个时间段内课外阅读书籍的数量和范围的广度。评价课外阅读的方法,主要看初中生能否依据不同书籍类型、不同阅读目的适时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阅读兴趣 培养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阅读的量上不去,写作的质量肯定也没多高。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阅读能培养语感,增进情感,引发创造力。对于初中生而言,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助手。结合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应该坚决反对搞题海战术,引导学生建立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现在的农村学生,升入初中以后,学科增多,课业负担加重,这无形中对语文的阅读带来很大的冲击。在阅读时间减少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就不能提高。部分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更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学生认为比较好学的语文,其成绩也下降了,从而导致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

缺少广泛的阅读涉猎,既影响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语文能力的提升,也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看着学生着急,我们也不安心。借鉴先辈和同行的一些做法,我在这一方面作了许多尝试和努力。

一、积极引导,诱发农村初中学生潜在的阅读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求知欲望,才有才气和灵气。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一种愉悦感,不将课外阅读作为一种任务,不当做是作业来完成,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读书。在读书兴趣培养中,我们要积极诱发学生的内在阅读需求,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知识内容,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与阅读相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书目介绍推荐活动、读书心得体会交流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引导,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学生走进阅读,体味阅读的滋味,感受读书的快乐,唤起并提升学生的读书欲望,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教师还要以身作则,陪学生一起阅读,示范引导,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身教重于言教,一个爱读书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用自己博大的爱来融化学生干涸的心田,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张开想象的翅膀,激起情感的涟漪。

二、循序渐进,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说过语文学习首先是一种习惯。因此,我们要针对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必读篇目虽然很多,全部是名著,但学生对此阅读兴趣却不是很浓。究其原因,一是学生读书甚少,对外界尤其是国外生活内容知之甚少;二是许多作品年代久远,学生感觉离当代生活太远,就如同读鲁迅的作品一样,读不太懂,读书兴趣当然也就会大打折扣。我们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作品入手,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如《平凡的世界》《狼图腾》等,还可以向男生推荐武侠小说,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等,向女生推荐三毛作品如《撒哈拉的故事》等,先让他们读起来,先让他们有了一些阅读兴趣,为以后的读书活动的开展开一个好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选择书籍。七年级主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喜欢阅读,多读通俗易懂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八年级主要要求开始选择经典、优秀作品来细读,特别是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必读篇目;九年级的学生,应要求他们回归古典名著来精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鸿篇巨制的精巧构思。在读书活动中,教师还应让学生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及时做出总结,彼此分享阅读的乐趣和经验,最终达到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的目的。

三、积极引导,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营造农村初中浓厚的阅读氛围

城区学生,利用周末,逛逛书店,享受半天精神文化大餐,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了。这些对农村学生而言,就显得有些奢侈。结合书香校园的建设,我们应积极争创书香班集体。我们还应争取家长的理解和大力支持,积极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书目,每人为班级购一到两本书籍,积极充实班级图书架,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借阅,做到资源共享,充分满足学生的读书需要,这样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大环境影响小环境,大气候决定小气候。在争创书香班级过程中,有个别家长也参与其中,积极读书,并与学生积极交流,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起到了助推作用。这样就能逐步营造农村初中浓厚的阅读氛围。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新颖、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创设相关的阅读情境,以此来丰富阅读内容,使阅读材料形象化、趣味化、浅显化,丰富阅读内容的审美空间,给农村中学生营造一种可感可知的阅读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强化并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四、注重评价,努力强化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兴趣

第8篇

一、基于教学内容,推荐课外读物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之前,首先应当从课标着手,将阅读教学目标进行深化、拓展,再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根据相应的目标与标准为学生们推荐合适的优秀课外读物。

例如,在教学《香菱学诗》这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们粗略地阅读了一下教材课文,待学生大概了解文章内容之后,笔者便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其中的相关细节内容。如文章中对香菱作诗时的神情、动作等的描写部分,如此便引导学生们精读文章,品位文笔的妙处,最后,笔者再讲了李纨开诗社的部分内容,引发学生们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与欲望,并推荐学生们在课后阅读《红楼梦》的其他精彩章节。如此一来,课外阅读便与教材教学相关联,并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能力。

二、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培养阅读习惯

有效的课外阅读计划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学生稳步提升自身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结合阅读目标,帮助学生制订层次化、差异化的阅读计划,并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稳定、不打一丝折扣的落实计划内容。另一方面,在计划定制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渗透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课文阅读中实现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双重发展。

例如,在教学初中语文时,教师便给学生制订了这样一个阅读计划:每天至少阅读两篇《青年文摘》中的文章,并写出相应的阅读感悟;每个月至少阅读一本名著。如此一来,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量便得以提升,同时,定期、定量的阅读计划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定期的阅读习惯,长此以往,学生们不仅能够拓展自身的语文阅读面,还能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并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三、指导学生掌握技巧,提高阅读质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学生才能在课外阅读中开展有质量的阅读。这需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重点关注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某一固定思维方式来进行阅读讲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阅读分析方式,以此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例如,在讲解现代文时,先讲文章结构,再思考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或内涵,然后概括文章主旨,最后再对文章精彩例句或要点进行分析。通过先整体后部分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阅读文本内涵,如此一来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阅读技巧,更丰富了学生阅读思维,有利于课外阅读质量提高。

四、 引导学生阅读分享与交流

通过分享阅读心得,学生能够观摩他人优秀的阅读方式、阅读技巧,了解他人对阅读文本的内涵看法,通过交流阅读见解,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学生在分享中交流自己的课外阅读,提高自身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促进了良好学风形成,从而促进课外阅读教学发展。

例如,在指导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让学生在每次阅读之后便将阅读体会、心得以及阅读文本中的精彩段落等都及时记录下来,并整理成读后感,然后再将读后感上交给教师检查,并评选出优秀的读后感粘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之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定期召开学生阅读交流会,让学生们分享心得。比如有一位学生在交流会上分享了自己阅读《简爱》的一些心得与感悟:“我觉得简?爱是一位坚强而自尊自爱的女生,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从不向苦难低头,她身上的这些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同时,这位学生还朗读了《简爱》书中的精彩部分。

五、重阅读内容的输出

知识的输出能够巩固和活化知识,从而产生知识的内化效应。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接收和理解了大量的知识,如果不进行知识的输出,那么这些知识大部分会很快被遗忘,导致阅读的知识转化率很低。阅读知识的输出可以通过黑板报、读书笔记、读书分享活动等。

譬如,在推荐学生阅读《茶花女》后,我要求学生在阅读后每个人做一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是对内容的简要介绍,也可以是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或者对里面人物形象的评价。然后综合优秀的读书笔记,做一份以《茶花女》为主题的班级报纸。里面涵盖了内容简介,优秀的读后感,其中还有一个女生从玛格丽特(《茶花女》女主人公)角度写的自传,带领大家从另一个角度看《茶花女》。

第9篇

2007年度上半年红读、文体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钢要,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紧紧围绕中心发展部的工作要点,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主线,开展一系列“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教育活动,以及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为推进全区红读和文体工作搭建平台,力争在巩固中求提高,在创新中求发展。

红读部分

活动之一:书评活动

活动目标:以送经典、读经典、评经典贯穿上半年红读活动。旨在切实推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积淀文化底蕴,陶冶情操,滋养心灵。让经典走进心灵,让阅读成为习惯。

“经典走进心灵,让阅读成为习惯”活动安排:

一、送经典(3月份)

1、由上海六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秦文君、陈丹燕、周锐、刘保法、郑春华、彭懿向广大少年儿童荐书,开出少年儿童必读的经典书目。

2、各校红读老师根据书目清单购买图书,开展“经典童书进校园”活动。

3、组织区红读骨干教师听讲座——儿童文学的欣赏及如何指导少先队员写书评(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文学评论家、《文汇报》笔会主编刘绪源主讲)。

地点:市中福会少年宫六楼多功能厅(市延安西路64号)。(3月中旬)

二、读经典

各校红读指导老师组织相关教师利用阅读课及课余时间指导少先队员有针对性地阅读这些书籍,写好百字书评。

三、评经典(4月—5月)

开展百字书评大赛。

1、小学低年级组,亲子共评一本书。

2、小学高年级组,师生共评一本书。

3、初中组,独立自评一本书。

书评要求:书评篇幅不超过两百字,情感真切、语言生动活泼,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截稿时间:4月20日前

书评数量:各校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上交参赛作品各3篇。

4、区级评选时间:4月底。

5、市级评选时间:5月中旬(挑选优秀书评参加“上海市读书小明星”十名评选)。

活动之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南汇区中小学生捐书、义卖活动

一、活动目的:“捐书、义卖献真情”,旨在通过此次活动,鼓励和引导青少年身体力行,把爱撒向全社会,让爱充满人间。

二、活动要求:

1、由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红读指导教师发动学生在校内进行爱心捐书活动。

2、每所学校委派5名学生代表到规定的地点来进行捐书、义卖活动,在带队教师的组织下有序的进行活动。

3、爱心义卖款交区红+字会。

三、参赛对象:部分中、小学生

四、所捐书籍收集工作:请各学校在2007年4月下旬完成

五、捐书、义卖时间:2007年5月(具体日期另外通知)

六、捐书、义卖地点:东方电影院广场(暂定)

活动之三:红领巾读书读报知识竞赛

一、活动目的:推进中小学红读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延伸读书活动的内涵,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

二、参赛对象:小学及初中学生

三、参赛人数:每校各派3个学生作为一组参赛(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可各派一组)

四、比赛时间:2007年7月初(暑假)

五、比赛形式:开卷。参考书:《小伙伴》少先队活动版(下半月版)、《时刻准备着》杂志等(如有其他的再通知)。

六、奖项:团体奖(分小学组、中学组)

文体部分

内容:南汇区中小学生中国象棋竞赛

一、活动目的:

1、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为广大中小学生搭建展示自身特长,互相交流切磋的平台,更好地发挥一技之长。

二、活动对象及人数:全区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

每校3人组成一队(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可各3人)

三、活动时间:7月初(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