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项目管理思想

时间:2023-03-01 16:21:40

导语:在项目管理思想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项目管理思想

第1篇

【关键词】投标;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

1、传统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上主要存在的问题

投标报价阶段,施工企业中传统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编制人员的目标不明确[1]。编制人员在编制过程中只是单纯的侧重于技术管理以及各种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堆砌,追求施工效益,而忽视了管理效益,造成施工组织设计不符合招标要求或投标报价过高,影响施工企业在招投标阶段获取中标。

2)缺乏统一的管理,编制人员之间缺乏沟通[2]。不同的编制人员对同类型的施工工艺在进行编制工作的同时,作了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目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经常是技术部门的几个技术人员包揽,技术部门搞编制,生产部门管执行,出现设计与实施分离的现象,造成施工组织设计只是个形式而已,不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3)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编制深度和编制质量有待提高。在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往往照搬以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而不考虑投标项目的特点和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特殊要求,造成编制任务完成后,整体的编制质量较差。另外,由于编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质量监管制度,编制完成后质量审核偏重于形式,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质量总体水平较低[3]。

2、项目管理思想的引入

项目管理是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通过项目管理特色的组织形式,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协调、评价,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综合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优化。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项目集成管理等[4]。项目管理主要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时间、成本、质量、范围和风险的控制。

传统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项目范围管理、沟通管理和质量管理的缺失。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界定项目包含且只包含所有需要完成的工作,并对项目其他管理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以保证顺利完成项目的所有过程。科学的项目范围管理能够保证编制人员编制目标的明确和编制效率的提高。项目沟通管理能够保证项目信息及时、正确地提取、收集、传播、存储以及最终进行布置,保证项目组内部的信息流畅,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编制质量。项目质量管理将质量监管工作贯穿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全过程中,提高编制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

3、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中项目管理思想的应用

3.1运用项目范围管理的思想改变编制工作中重技术管理轻绩效的局面

将范围管理运用到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中,就是首先要明确编制工作的目标是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管理和施工效益管理,保证施工组织设计成为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施工的指导文件。其次,要清晰界定交付的编制成果的具体内容,招标文件规定的基本要求和特殊要求,保证编制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然后,在认真研究招标文件的基础上明确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中需要做些什么,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再组织相关编制人员编制范围计划,即编制范围说明和范围管理计划。范围说明是在项目参与人之间建立一个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范围共识,作为未来编制工作实施时的文档基准,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编制工作的交付成功和目标等。范围管理计划是描述对项目范围如何进行管理、项目范围怎样变化才能与项目要求相一致等问题的。

3.2运用项目沟通管理的理论提高编制工作中沟通效果

在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中,由于一些沟通障碍而造成组织成员编制工作中沟通不流畅,编制效率低下。针对编制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沟通障碍,项目经理、各职能部门经理应该采取相应的沟通管理措施,减少沟通障碍,提高信息在项目组织内部流通的通畅性。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沟通管理:1)针对不同的交流对象,确定不同的交流方式,如职能部门经理之间的沟通可以通过企业总经理组织进行,职能部门内部的沟通可以通过职能部门经理召开编制工作例会进行,不同职能部门的编制人员的沟通可以通过各职能部门组织的非正式会议进行。2)恰当的确定沟通的时机和频率,包括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进度交流会等。3)确定沟通的形式。常见的项目沟通工具包括电话、传真、电子邮件、BBS、项目管理软件和文件管理系统等,良好的项目沟通需要恰当地组合使用这些工具,为项目信息传递服务。制定良好的沟通制度,将日常沟通规范化,形成良好的沟通文化,将解决编制工作中由于沟通障碍造成的很多问题,提高编制效率和编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3运用项目质量管理的思想控制编制质量

按照项目质量管理的思想,对于编制成果的质量控制不能仅仅停留在编制成果的最后审核阶段,要将质量管理的思想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在编制工作的前期就要摒弃片面追求速度的思想,提高质量意识。在编制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项目经理监督、参与编制工作的企业职能部门经理、编制人员之间的监督体系,加强编制人员的工作职责感,争取在编制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对于编制成果的审核,要做好以下工作加强编制工作的质量管理:1)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有利于将成果的审核工作标准化,提高审核的质量和效率,其中检验标准主要包括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2)强化检测手段,建立健全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3)建立健全责任制,制定各级责任范围,实行奖罚制,发挥经济制的作用,将工作审核结果与编制人员的绩效挂钩,增强编制人员的责任感。4)自审和领导评审相结合。先自审,再由各职能部门经理负责对本部门的编制工作进行评审,通过层层把关,保证最后编制成果的质量。

4、结语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施工企业投标的重要文件,对于施工企业参与投标、获得中标具有重要作用。将项目管理的思想贯穿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中,能够解决传统编制工作中效率和质量低下等问题,保证编制工作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提高编制工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温桂馨.铁路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质量研究[J].基建优化,2006,27(4):44-46.

第2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项目管理;

桥梁工程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学中一项很重要的学科,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桥梁建设的可行性分析、招标、造价咨询、工程监理和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管理等。它能够直接反映出项目运作以及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同时也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建筑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但是目前由于我国桥梁工程项目管理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管理思想的滞后以及管理体系的不健全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以下就对我国桥梁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桥梁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

1、施工项目的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业主)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都不进行施工项目管理。

2、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项目。施工项目管理的周期也就是施工项目的生命周期,包括工程投标、签订工程项目承包合同、施工准备、施工及交工验收等。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特殊性是生产活动与市场交易活动同时进行;先有交易活动,后有产成品,买卖双方都投入生产管理,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很难分开。

3、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在一个长时间进行的有序过程之中,按阶段变化的。

4、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主要强化方法是优选项目经理、建立调度机构、配备称职的人员、建立动态的控制体系。

二、加强桥梁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就是项目最基本的管理方法,首先制定一套好的管理制度是搞好项目的最重要前提之一。同时,施工项目管理制度也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施工项目管理制度首先应是合法的,它的各项规定、基本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二是必须是行之有效的。一个施工项目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就等于没有管理。三是必须符合施工项目的实际。制度并不是越多越细越严越好,制度的制定要结合实际量力而行。

2、强化桥梁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是项目的生命,在施工中,要注重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以预防为主,对质量实行超前控制,并按照不同专业性质和管理职能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明确每个部门层次和个人的质量责任。同时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以及施工条件和要求,分别采取不同措施、进行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及验收,保证每一分项目和每个关键工序控制点的质量。具体而言:(1)材料质量的控制。要求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2)施工质量的控制。对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评比,对重点突出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发至施工单位。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带普遍性问题,要确保工程质量。(3)对检验判断准确性的控制。质量检验要选用思想好、业务精、素质高的检验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对仪具要经常校正,以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

3、强化桥梁施工成本管理。可以实行目标成本控制,依靠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实现成本目标。具体而言:(1)以预防为基础,对各分项工程项目费用进行预测分解,测出每项工程应达到的目标值并据此编制成本计划,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实现超前控制;(2)采取责任成本管理办法,建立成本保证体系及控制图;(3)控制材料消耗,根据工程进度的现场要求,重点控制钢材、水泥等,实现定额与限额管理相结合,精打细算,使材料费明显下降;(4)合理组织生产,提高工效,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做好不同工种人员的余缺调剂,节约人工费。

4、桥梁工程施工项目的人员管理。在工程的施工中,施工人员作为组成工程施工的主体单位,在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控制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工程中做好施工人员方面的管理,能够为工程的良性开展创造出坚实的基础,故此在工程的现场施工中,建筑企业应当对施工队伍做到施工资质的严格审查,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选取施工能力强、施工技术佳的队伍,投入到工程的建设施工中,从根本上做到对工程质量的保证。另外在工程的建设中,还应制定出详细的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管理体制,通过合理的管理方法措施及技能素质培训,来刺激施工人员,使其意识到自身的工作责任,全力投入到施工建设之中。其次还应做到奖惩明确,通过良好的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来促进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将施工队伍的整体技术业务水平推向更高的层次。

5、桥梁施工项目管理中的设备养护规划。设备养护、使用的科学规划对保障桥梁施工项目施工进度、降低施工综合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桥梁施工技术中对机械设备的应用原来越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的完好情况对桥梁施工进度有着很大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桥梁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部应加强对桥梁工程施工设备的规划管理。以设备租赁、设备养护、设备进场时间、设备存放地点等多方面的规划管理工作,有效保障施工用设备能够准时到位,并以良好的运行状态投入到桥梁工程的施工中。在进行设备租赁规划时,施工企业应以桥梁各环节的施工进度掌握为基础、根据各环节所用设备的不同科学的规划设备进场时间,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另外,施工单位项目管理部门还要根据设备对存放的要求科学的规划场地存放地点,并按照其要求进行存放条件的准备,有效减少和降低存放不当对设备的影响,减少设备问题对施工的影响,有效避免设备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同时,设备的科学养护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的关键,现代桥梁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部门应在工程开工前及根据施工进度规划制定科学的设备养护计划与规划,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提高养护效果与养护工作的质量,有效减少养护不及时对施工的影响,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6、注重桥梁施工项目进度管理。(1)建立现场协调会制度。可通过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一起到现场进行协调;这样一来解决施工现场的问题就会变得很容易和快捷,一方面他们之间可以相互联系和沟通,并且对工作效率也会有大幅度提高,从而也能够使进度规划合理的并得到有效的实施。(2)实行月例会制。把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安排到本次的月例会中,在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措施使月计划与工程实际进度得到强有力的比较,找出进度的差距和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分析,确保工期目标的能够按期实施。(3)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关键问题。施工中出现的的重点、难点项目,施工单位应积极加大力度去采取相关的制定措施。(4)推行目标管理。在工程的实际进展过程中,总目标可分为几个阶段性目标,针对阶段目标去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责任目标可进一步的分解到日期和到队、班、组和作业面。由此一来,工程建设形成了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的目标管理体系。

总之,加强桥梁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既不是一个环节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部门的问题。我们要动员全体参与者提高质量意识,采取经济合理的措施,加强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只有这样,桥梁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才能有效的保征。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严格管理项目的审核

1.转变项目管理理念

大多数高校固守传统的教学项目管理思想,在教学项目的改革管理上,没有系统化的指导思想,缺乏项目管理研讨内容,项目管理流于形式,缺少监督,这样难以达到高校的教学要求,改革教学管理项目的成果更难以落实。一方面,应开展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的理论宣传,推动思想上的改革进步,调动高校教师参与教学项目管理的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另一方面,高校教育项目管理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校的特点,拟定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管理项目流程,采取有效的方式措施,转变传统项目管理观念,达成高校教学项目管理改革目标。

2.优化项目管理模式

高校在教学项目管理模式上容易出现混乱、不规范的现象,需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在项目管理程序的确立上,要突出重点,学科层次要清晰划分,项目范围如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改革规划等,要明确其中的重难点;在项目管理的主题确立上, 可以改变以往书面结果上呈的方式,开展项目公开审核研讨会,在会上秉承公开公正的原则,对项目申报人的申报主题展开讨论并评估。既能充实丰富项目主题,又能对教学项目改革提出建议;在项目管理模式上,学会优化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制度建设,以合同制的新形式管理教学项目。在推广项目管理成果方面,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项目成果的展出、学习、推广活动时,应使教学项目管理真正具有实用性,落到实处。

二、规范项目管理流程

1.监督项目管理程序

在教学项目改革的攻坚阶段,高校的监督部门可以制订项目管理流程的完成计划,各部门有力监督教学项目的实施,对项目管理进行统一的规划与指导,实时了解项目管理进程并制订跟进计划书,组织有关专家对各阶段项目进行督促指导;指定各阶段项目管理负责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项目的评析与讨论,为教师之间搭建项目交流平台,促进项目管理的顺利进行。对有难度或实施困难的项目管理开展帮扶活动,努力实现各项目的有效完成。

2.鼓励多开展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活动

教学改革项目的管理要做到求真务实,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地完成项目管理任务。一方面,高校要开展教学项目改革动员会,鼓励更多的教职工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在教改项目管理上发挥个人魅力,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在教学项目改革方面储备改革基金,提高教学项目组成人员的项目管理信念与决心,完成教学项目任务,取得教学项目成果。在教学项目的管理上创新管理模式,对在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上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申报管理人员进行表彰,对取得的成绩予以鼓励,以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为典范进行大力宣传,为更多的项目管理人员做出榜样,鼓励其再创佳绩。

高校的教学发展需要合理的项目管理作支撑,系统合理的教学项目可促使高校完成教学研讨、教学改革、教学计划等战略布局。当下,在强大改革号召下,高校应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教学改革时代的到来,努力做到优化教学管理模式,严格管理项目的审核,通过改变落后项目管理观念,监督项目管理程序,推动教学项目管理工作,注重教学项目成果的实践性和推广性,推动教学项目早出成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 精细化管理 成本控制 管理内容及方法

一、 施工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施工精细化管理,就是需要对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其主要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施工精细化的概念是我们借鉴的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并且在我国逐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我们实现了由“学其形”到“领其神”,很好的将施工精细化管理应用到施工企业的管理中,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例如格力电器在2001年到2005年期间,提出“争创世界第一”的宏大目标,在管理上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秉承“做精、做大、做强”的理念,始终坚持格力电器的精品路线,拥有50多套先进检测设备、3个国家认可实验室,拥有国内最强大的研发团队,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在2005年家电年销量达到2000万台,2010年度营业总收入高达608.07亿元,成为行业领头羊。

在我国,实现施工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先要认真分析施工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然后找出企业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去完善和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从而减低企业的成本,改善企业的发展模式。

二、施工企业实现精细管理的内容、方法

施工企业只有集中企业的实力,将施工服务做到精细化,并且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要求,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施工企业要想方设法的减少各个环节的资源浪费,精细施工投入,从而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并且通过创新,形成企业的特色管理,使企业在同行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一)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使有章可循的,这需要企业严格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去精简企业的各方面开支。企业要尽量做到将施工的每个环节规范化,提出员工需要达到的要求,让员工严格依照要求去做,这样才能达到企业预期的效果。例如企业在要求各部门内部员工要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的时候,对于很多的员工来讲,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要求而已,当真正要大家去面对面交流与合作的时候,大家都会感觉到束手无策,这就是企业没有对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方式进行细化的规定,比如说可以采取规定各部门在每周五下午举行一次周总结会议的方式,向大家讲述这一周的收获和感悟等等。这样,大家就找到了具体的实施方式和方法,实现了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也使企业的管理得以落到实处。

(二)更多方面的精细化控制

施工企业的成本涉及到施工的各个环节,例如材料成本、设备使用成本和人力投入的成本,等显性成本,还有需求分析、投标、管理等等方面的隐性成本。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前,都会对工程进行严格的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从施工图纸的形成开始,按照施工工程的实物需求量、技术质量的要求标准、国家的相关规定、企业或行业的收费标准来对成本进行预测和计算,并且严格听取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建议,使企业的开支保持最低。从工程投标开始,细到标书的制作过程,我们都需要将眼光投入到整个市场,选择合适的施工合作伙伴。我们需要成立精良的施工项目队伍,选择效率高成本低的劳务队,针对机械舍不得选用和调配都需要有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和监督。在材料的采购和入库等问题上,我们要货比三家,争取有效控制企业施工成本。比如我们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要考虑到材料的价格和运输成本等等。企业是运行和维持,主要是靠人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实现人员的精细化。参与一项施工工程的人员职能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有三个层次,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如下图所示:

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就要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如技术技能型的基层管理者,需要加强施工技巧方面的培养,使施工现场的管理更加高效;而人际技能型的中层管理者,需要针对其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训练,让其有效掌握专业技术和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着,更重要的是概念技能的加强,使管理者做出更加正确果断的决策。对这些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都需要同等重视,切忌忽视了某一方,而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对工程现场的勘察和管理工作,一定要安排相关人员认真负责的做好本职工作。另外施工过程中,一些外部因素,比如说自然天气、交通故障等等也会给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精细地筹划各种预案,把风险降低到最小,防止成本的意外增加。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虚心的学习和借鉴对我们有利的国外管理思想,做到“师夷长技以自强”。施工企业应当从施工项目的从招投标到经营到后续的管理各个环节中,都要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融会贯通,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严格管理施工的各个阶段,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要做到目标明确化、职责具体化、奖惩规范化。避免管理的死角,职责分明,让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和外部沟通具有健全的结构,良好的运转。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对企业来说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努力,早日实现行业的健康、繁荣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力量。

参考文献:

[1]罗洋.精细化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 2010年

第5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技术;传统文化思想;探索

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从原西德和日本传入我国,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继实行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之后,又推行了工程监理制度,并逐步开展了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实施了建设行业注册准入制度,大大提升了建设行业工程管理的总体水平。工程项目管理对于不同的参建主体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工程项目管理总的来说就是“三管三控一协调”。具体来说,三管就是合同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信息管理;三控就是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控制;一协调就是指全面地组织协调、沟通各方关系,协调的范围可以分为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1 以人为本,做好三项管理

春秋中期,管仲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主张,强调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管仲《管子•霸言》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项目经理由于缺少对组织中人的行政处分权,要想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必须贯彻人本管理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人本管理思想,也有等级服从之约。人本管理就是要发扬民主,在参建各方主体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等级之别。

合同管理贯穿于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或终止等活动的全过程。工程项目的参建主体是由合同维系在一起的,项目组织是通过合同建立起来的组织,项目组织的运作是建立在授权的基础上的,高效管理也是要求充分授权的,项目组织是由不同部门、单位、组织的人组织起来的,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对项目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合同既体现了人的意愿,又服务于人的需要,人处于合同的最核心位置。所以,项目合同管理要想成功,必须贯彻人本管理的理念。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是围绕着建设目标而动态控制展开的,而安全则是固定资产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控制的基础。中国传统人本思想主张天地之间人为贵,在人与自然、与作为自然现象的天的关系上,体现为强调人与天地同尊,而人处于天地中心的地位,强调人为万物之灵。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为核心,控制好环境风险,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与人身安全,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和工作任务,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工程项目的共同目标为引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现代化的管理活动,更要依靠大量的信息以及对大量信息的管理,并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以人为本意味着项目组织内部各参加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在项目组织内部,项目参加各方的地位不是由其行政级别、规模、社会地位来决定的,而是由其在项目中所承担的任务决定的,项目参加各方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由于项目的运作过程是平等透明的,在项目组织内部由于信息流通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对于参加各方来说,很少存在信息的不对称,这就大大降低了由于拥有特殊信息而形成的权威,使得参加各方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对话和沟通,项目参加各方地位的平等也能促进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确保项目组织良好的运转。

2 易变不息,抓好三大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包括: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成本)控制,这三大控制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计划制定,过程控制,对诸因素进行检测、核验,对差异提出调整、纠正措施的监督管理过程。这就是我们一直要求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推广应用的动态控制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定量的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的报告系统地指导施工管理工作,这对于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古老的《易经》早就指出的“道无常居,易变不息”,说的就是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第一秒钟坐下来的时候,已经在变了,立即第二秒钟的情况又不同了.。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易变不息,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看,事物在不断发生变化,控制目标也就随时会出现偏差,我们的调控工作当然也要随之跟进,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顺势而为,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持续改进,以使项目实施达到预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是与工程项目管理所强调的动态控制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3 和而不同,搞好各方协调

沟通协调也是项目经理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参建各方既有共同的目标,又有不同的具体利益追求。儒家赞同“和为贵,和而不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他对人和的重视。人和作为企业伦理规范,积极倡导建立和谐的企业内外部运行环境,在工程项目管理上也一样,在项目内培养群体意识上发挥重要作用,造就项目内部的和谐团队精神。在项目外部关注和气生财,良性竞争公平竞争的环境,培养与政府,与项目所在社区公众建立和谐关系,在生态环境方面关注环保,关注项目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儒家文化讲究人和的管理思想在这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以我公司承建的广州市东和花园B区为例,该项目建筑面积达9.6万平方米,属于大型项目,参建主体以及政府监督管理机构投入了大量的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如何协调好各方关系,对于这个项目施工顺利进行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们一开始就是以建立和为贵的人际关系来开展工作,在工程实践中争取到了各方力量的有力支持,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4 结语

现代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技术,出现很晚,至今也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曾经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辉煌文化,传统文化至今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项目管理,一个古,一个今;一个讲抽象的文化,一个讲具体的管理技术,看似很不搭界,实际上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现实工作中,到处都存留着传统文化的影子,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智慧早已不自觉地渗透、进入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各个环节。比如说,我们在进行项目决策、选择项目时,经常会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在计划管理时,会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都是典型的儒家学说。当然,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对现代管理思想是有一定消极作用的,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崇尚权威、喜欢集权等等,我们应当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减少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项目管理的冲突,并把积极有用的部分发掘出来,把有利于工程项目实施的不自觉行为习惯转化为有效的管理活动。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在其管理上的要求也日益系统化、规范化,要求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现代化的工程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严格按照IS0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来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质量体系。不断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涉及范围广,包括工程管理的各个层次和具体的施工人员,同时,建筑工程又具有施工周期长、受外界影响因素多的特点,这也增加了项目质量管理的难度。为此,想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应以质量立信誉,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施工项目的优良品质。

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的特性和建设生产特点决定的。建筑工程及其生产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二是产品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三是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四是终检判断产品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终检判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它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点。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受设计水平、材料好坏、施工方法先进与否、技术措施是否到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工期等多因素的影响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比较多、各个工序间存在交接交叉现象,如果在施工中没有对其进行认真的质量监测管理,不能做到事先、事中和事后的质量控制,就难以发现工程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管理时,不能像其他工业产品那样,依据最终检测来确定其质量,或是把产品解体、拆卸来检查其内在的质量问题。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成因

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人为原因。人的因素主要是与工程建设相关的人员在专业技能、质量观念及工作作风方面体现出来的综合情况;材料原因。各类施工材料是否合格、是否符合各项施工标准都直接关系工程的质量;方法原因。在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期间,所采取的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流程,以及施工组织是否合理,各项安排是否科学得当,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执行原因。施工方案确定及论证后,必须严格按照方案及规章施工。同时,不能中途随意更改方案,要实现全程监督。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从宏观上讲,就必须坚持以质量为基点,全面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这就需要在建设周期内,要秉承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与工程项目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凝聚广大人员的力量和智慧,深入且全面的论证和执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紧把质量关口,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前做好工程质量的应急方案,做到全方位的保障建筑工程进行,避免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从微观上讲,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及要求,对每个分项目、流程及材料都必须达标。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与工程建设相关的监督和监理人员必须坚持科学公正的职业操守,严格把握每个关卡,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3.1、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与施工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为了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使他们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引进新的施工工艺,确保先进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制定出高规格的质量考核标准,对项目质量管理的操作流程进行明确规定,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应深刻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为了更好地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活动,或是相应的竞赛活动,以此来增强每个管理者高度的责任感和过硬的管理技术。

3.2、认真落实质量管理责任

建筑施工单位中标后,为了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按照层层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科学建立专业工程施工队、工程施工处以及项目经理部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并以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质检负责人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具体业务工作由质检处负责开展,并组建资料整理组、质量自检组、工地试验室,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工程施工处以各处处长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质量自检员负责该处的质量自检工作;专业工程施工队以各队队长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质量自检员负责该队的质量自检工作,并制定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到质量责任,层层落实并制订质量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3.3、加强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管理

施工设备和材料是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和材料,以及其他构件,均应按照相关的质量规定和设计标准进行选择。在实际管理中,应当开放市场环境,保证建筑材料的种类和供应量,确保物美价廉且质量有保证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此外,还要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认真选择。为了确保施工物资的质量,管理人员应选择适合的物资采购人员,进行择优选取,以保证采购人员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且需要他们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具有专业的知识。同时,作为市场的采购者和管理者,须要全面掌握好市场的信息,进行全面的筛选,并对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进行综合的评定,这样能够全面保证物资的质量,从而为施工建设打下坚实的质量基础。

3.4、健全质量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

要实现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目标,须要有健全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支持,为此,管理者须要制定出完善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如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以及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等,并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为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制度的基础。健全的管理制度须要将管理工作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即要重视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对于事后质量管理的控制也要注意,如组织通电试水、准备竣工验收的资料、组织好自检和初步验收等,这些都是质量管理者的工作,通过一系列的细节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建筑工程控制与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合称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在项目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供应链单位的存亡、整个建筑工程的好坏,甚至是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实际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尽可能地进行规范、科学、公正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使建设产品真正具有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环境适应性。

建筑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质量,只有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更重要的是质量一流的企业才能赢得市场,实现发展。“建新楼、心建楼”,从一个侧面说明,建筑业是一项技术工程,更是一项良心工程,一项责任工程。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程建筑,都要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行业的标准规范,企业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施工,努力提升工程质量,提升管理水平,从而推动企业 发展,推动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虽然,我国建筑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值得坚信,只要牢牢把握质量这一根本,健全法制体系,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监督检查体系,提升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劳动者的责任意识、操作技能,不断吸收国外建筑项目质量控制的好经验、好做法,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积极应用先进工艺技术,就一定能够全面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兰柱.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4,01:189.

[2]罗剑文.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管窥[J].科技创业家,2014,04:52.

[3]王洪士.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探讨[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1.

第7篇

一、扶持资金申报、使用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资金的运作,实行的是自下而上逐级上报,资金自上而下逐级审批。在整个运作过程中,从中央到省、市、县的四级项目计划和财政资金透明度相对较高,发改委作为承上启上的职能部门,承担着项目计划、申报、审批、下达、检查、验收的职能,整个项目和资金的运行都是通过账面上的“数字流动”进行管理的。这些环节毕竟经手的只是计划、指标,监管起来相对容易的多。而作为具体承担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的县(市、区)发改局,在项目呈报、资金拨付和项目建设管理监督方面涉及范围广,管理难度大,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从我们这次调研的情况看,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项目的设计不够准确、扎实,致使项目的申报与审批偏离实际,引发计划批复和实施过程中的偏差。这一问题贯穿于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评估论证、编制概预算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在调研的10个县(市、区)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申报不规范、工程预算更改、资金拨付拖延、资金用途改变、账目管理混乱等问题,个别地方由于对市场调研不充分,造成项目还未实施,企业已经倒闭的现象。如邵武拿口平荣奶牛场,**年为改善闽江重点流域水污染,拟建沼气池2100立方米,申报资金45万元,**年资金到位,但由于长富集团总公司的投资出现失误,引发下属公司资金链的断裂,加上乳业市场疲软,企业经营出现了问题,工程只建设了一半就被迫停工。

2、项目监管体系不完善。项目的监管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出现资金违规,而事后检查、整改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和后遗症。在对10个县(市、区)的项目执法监察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项目申报拼命干,资金争取一头汗,项目到手一边看”的问题,县市发改局对项目的监管意识淡薄,管理手段简单,项目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认为发改部门的职责就是争取资金,监管是纪检部门或是业务部门的事,致使项目计划和资金使用不尽合理。有的县市发改局的纪检部门对本年度有哪些项目得到了国家和省上的补助都心中无数。

3、项目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国家及省预算外资金扶持给我市民营企业的项目组织实施全过程大都是县级发改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拨付、项目实施的过程、项目质量的验收、项目效益的评价都是县发改局说了算。尽管省项目稽查处、市监察室每年都要组织检查验收,国家发改委也会不定期的进行检查验收,但由于缺乏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和竣工以后的科学评价,因此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资金使用出现的偏差难以及时纠正。往往是事过境迁才进行整改,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由于有些项目是经由业务口下达的,往往是几个部门共同组织和实施,管理主体不明确,也造成项目的责任评价无人过问。

4、项目建设周期不同步。表现在项目跟不上企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周期,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致使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评价。如对我市生猪标准化企业的补助项目,前几年,市场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殖场难以为继,纷纷倒闭改行,而去年以来,市场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养猪户经济效益倍增,大批的新型养殖场应运而生,而此时,国家才开始补助养殖户,有部分资金至今还未拨付到养殖户手中,从立项到资金投放时间太长,政策明显的滞后,与项目建设、市场的需求周期间的矛盾,贻误了行情,错过了周期,影响了当年项目建设进度和项目产出的实际效果。

二、项目资金管理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动因、外在的表现。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资金监管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体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引发的。

1、项目报告与实际情况脱节。在下达控制指标之前,项目选择投入的不确定,导致项目资金申报与资金的可投入量上的差异。从县(市、区)角度来讲,上级的项目资金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只要争来就是自己的。各县(市、区)政府对发改系统的绩效考证标准注重的也是争取到多少项目、拿到多少资金。而各级审批机关,目前还主要是依据项目报告来审批,这种情况自然就难以避免在项目编报上“做文章”,有的甚至是关系项目、人情项目。再进一步看,现在的项目计划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有什么项目由国家、省上说了算,来年干什么、干多少县级没有主动权,县市把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放在了编制任务、填报表格、争取投资规模上。即使主观愿望上想把项目报告搞的更科学、更实际点,也已是力不从心了。从各级审批机关来看,客观上也不可能把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摸清吃透。以致上下都忙得不可开交,末了还是漏洞不少。如这次我们在对建阳市清旺养殖场的一个沼气池建设项目的检查中发现,该项目上报的建设规模是800立方米,而实际承建时的施工合同只有180立方米,项目的承报单位是建阳市外资局,资金也是拨付到市外资局下属单位建阳市农业开发公司的账户上,而建设单位是建阳清旺养殖场,中间多了个环节,养殖场的经营者一直以为是建阳市外资局帮助他们建的沼气池,还不知道国家有下拨20万元的项目资金补助。如果不是深入细致地到实地查看,仅从申报资料、汇报材料和资金流水账上看是难以发现问题的。

2、项目实施与监管环节脱节。在项目的申报中,存在着程序不够规范,过程不够公开,自由裁量权在一些地方还有一定程度的存在,在项目的确定方面,缺乏科学的、规范的认证体系,个别县市民主意识不强,还有个人决策的现象,还有个别人员利用职权确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想从中牟取利益,使项目在申报环节就出现隐患,项目申报和资金使用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特别是对县级这一重要环节,现在实行的监督验收办法主要是国家抽检,而省、市两级由于人力、精力的制约也难以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许多项目自立项以来,还没有接受过国家和省里的抽验,以致一些办事人员思想上滋生了某种侥幸心理和思想上的糊涂认识,一些问题被掩盖,使政府补助资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3、扶持力度与资金需求脱节。尽管国家和省上为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但仍不能满足我市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在我市财政相对困难,民营企业普遍资金紧缺、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根本无力配套资金,资金依然存在较大缺口,扶持民营企业的资金成了阳春白雪,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享受到政策的优惠。而且,补助的数额较小,对于一些市场前景好、可行性强而又急需较大资助的项目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从调研情况看,政府扶持资金还存在扶持对象重点不突出、资助范围广、力度小的问题,所扶持的项目,主要分布在少数的农业、电子信息业、生物医药业、机械制造等行业中,虽然有重点,但是重点不够突出,没有特别突出的领域,其“火种”作用不明显。

三、加强对政府扶持民营企业项目资金监管的思考

1、认真调研立项,把好审批关。立项是开展扶持的基础,也是最大地发挥政府扶持项目资金效能的重要环节。市、县两级发改部门要吃透国家产业政策,全方位论证调研,严把项目审批关,要引导干部和群众广泛参与项目规划,要严格实行集体决策,所有的项目立项必须经过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通过,严把立项关,不搞一言堂,杜绝人情项目,确保扶持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2、实施过程公开,把好公示关。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各级发改部门要建立健全公示制度,扩大公示内容,拓宽公示领域,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要将项目的公告通过电视、报纸、政务公开栏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广而告之,使所有的经营者都能够有机会参与竞争,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步。

3、确保专款专用,把好资金关。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始终按照省、市发改部门的扶持企业项目计划按期划拨资金,杜绝随意调项、克扣资金,如有企业挂靠政府部门,必须要本着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不挪用、不截留资金。县市发改局纪检部门要对当年的每一个受扶持的企业进行逐项检查和督促,对每笔资金从进户到划拨、从使用到监督、从验收到报账,都笔笔有宗,有据可查。确保资金的准时划拨和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

第8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监理公司;转型

中图分类号:TU712

引言

2003年建设部建市[2003]30号文《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2004年又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鼓励和推动有条件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积极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指出积极推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重要措施;是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1.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的比较分析

1.1工作定位

依据建市[2003]30号文“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以下简称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业主方主要责任是监督项目管理方和决策,其余管理工作可全部或部分交给项目管理方完成,满足业主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

《建筑法》第三十二条则规定建筑工程监理只是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实施监督。

1.2业务范围

工程项目管理涉及从前期策划决策阶段到实施阶段、运营阶段的全过程,代表业主对投资、进度、质量、安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工作内容包括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建设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建设单位提供招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服务,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必须能够代表业主方统筹资源,对上述各种专业服务以及其它管理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对各种专业服务的整合与集成。

相对来说,建设监理的工作范围较狭窄,管理对象一般指施工单位,主要内容是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进行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协调有关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因此,建设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可以归纳为“三控两管一协调”,其中尤其侧重质量和安全管理。从业务范围上讲,建设工程监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法律地位和责任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只是政府提倡和鼓励的一种管理方式,根据项目规模、性质不同其实施的灵活性较大,一般情况下项目管理的内容及深度要求可在与业主签订的合同中约定,明确责任。

建设监理制属于强制执行的制度,符合《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实行监理。国家有一套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法律法规系统与之相配套,对工程监理工作的地位、权利、职责、义务和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2.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现在的状况制约了监理行业的发展

由于监理行业进入的门槛太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的监理市场鱼龙混杂且已趋近饱和,加之监理业务单一,不能引起业主的重视,使原本就不高的监理收费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低下。从而监理企业经营困难、监理人员的收入不高,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作为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也就无从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无从为业主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从而更不受重视。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监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由监理公司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转型既是自身生存的需要,也是面对技术越来越先进和复杂,规模越来越大的工程项目,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需要。

2.2业主需要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投资主体越来越多元化。然而项目规模日趋庞大,管理过程日益复杂,使得多数投资主体并不具备单独完成项目从策划到竣工交付使用的管理工作的能力。这使业主希望寻求直接人以实现业主方的全过程项目管理。

相比传统的业主方项目管理由非专业人员组成的工程指挥部来组织实施项目,“项目来了搭班子,项目完了散摊子”“一次教训,没有二次经验”,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来进行管理,更容易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实现项目管理基础资料的积累,使在前一个项目中发现的问题能在下一个项目中得以避免,少走弯路。而且,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来进行管理,还能避免或减少组建工程指挥部给业主方造成的人动,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3部分高水平监理公司具备转型项目管理公司的能力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研究,我国的工程咨询业在全方位项目管理涉及的前期策划、造价控制、设计过程管理、招标、监理、审图等细分的专业服务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逐渐成熟。甚至有些高水平企业同时具备工程咨询、建筑设计、招标、造价咨询、工程监理等多项资质。将这些专业服务统筹协调,建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体系,便可形成全过程项目管理的初步框架。

因此高水平的监理公司,尤其是具备多项资质的公司,以监理业务为核心,拓展上下游服务链,逐渐开展多阶段、多方位乃至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工作是可行的。

3监理公司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转型的策略

3.1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作为项目管理公司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1)不仅需要大批专业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而且要知识结构匹配。不仅需要工程设计类、工程施工类,还需要计价管理类、合同管理类、政策法律类,以及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2)要善于利用各种外部资源,与科研院所合作形成外部专家库,可迅速提高企业的创新、攻坚能力。3)由内部的各类专家和外部专家共同组成专家团队,为各项目提供提供技术或管理上的决策支持。

3.2与上下游企业的兼并或联合

服务链向上下游的延伸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1)吸纳其他相关人才,缓慢培育上下游业务;2)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兼并或强强联合,既能拓展业务范围,提高企业的规模和综合实力,又能充分发挥各自业务专长。

3.3建立工程信息库

准确全面的数据和信息是项目预测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建立信息库,收集各类信息(市场信息、政策动态、资源条件、技术参数、经验指标、案例等等),由专人做好跟踪、比较、分析和更新维护,并保证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快捷方便的获取信息支持。这可使得一个企业的判断决策更加准确,使项目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3.4改变工作方式方法

针对现在监理公司的工作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1)明确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2)逐渐推行标准化工作流程和标准化文件;3)以动态控制理论为指导,做好做好事前控制和动态跟踪;4)将风险管理做到实处;5)做好事后评估和知识的积累传递。

3.5重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沟通与协调

现代项目中参加单位非常多,形成了复杂的项目组织,各单位有不同的任务、目标和利益,项目中组织利益的冲突比企业中各部门的利益更为激烈和不可调和。能否使矛盾着的各个方居于统一体中,使系统结构均衡,直接关系项目的成败。据调查,在可能导致项目失败或延期的各种因素中,项目各方沟通不畅、信息延迟高居榜首。项目管理者作为各方关系的纽带,沟通与协调各方矛盾,使各方协调一致、齐心协力地工作,使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是其最重要的职责。

4.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相比于建设工程监理在业务范围及管理深度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扩展和延伸,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操作管理模式,可以根据建设单位的需求提供订单式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从某种程度上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代表了工程监理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仅仅从监理企业的角度,对在目前阶段企业如何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主要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采取对策,笔者并不鼓励所有的监理企业都立即开展范围更广、更复杂、要求更高的业务,首先做好建设监理业务范围内的工作依然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建市[2004]200号).

[2]《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

[3]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李清立.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培育与发展[J].建筑经济,2005(5):54-56.

[5]杨永卿,付立军.建设监理公司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转轨的策略[J].山西建筑,2007(12):221-222

StudyontheChangefromtheEnterprise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otheCorporationofEngineeringProjectManagement

第9篇

相关热搜: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工程

随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软件的规模和复杂度也随之增加。软件项目中一些问题也应运而生:项目无法按期完成、项目合作方的工作难以协调、用户需求经常变动、工作质量难以保证。为了避免愈来愈多的“项目黑洞”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各个软件企业都将软件项目管理引入到开发活动中来,对开发实行有效的管理。

一、软件项目引入项目管理的必要性软件项目即软件开发项目,是一个用计算机程序和相关技术文档把思想表达出来的过程。软件项目所涉及到的内容大多是无形的东西,既看不到质,也看不到量,从而使软件项目的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产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完全由个人完成一个软件项目几乎是不可能的,软件项目的开发都是以项目组为单位完成的,这必然涉及到对软件项目的管理。一个软件项目的成败,不在于其项目组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而在于是否采用合适的管理方式。好的管理方式不一定能使项目完全成功,但是一个不合适的管理模式肯定会导致软件项目的失败。

项目管理是指在一定资源如时间、资金、人力和设备等约束条件下,对一个有既定目标(质量、投资、进度)要求的任务进行计划和控制的过程。项目管理以系统的观点来对一个项目进行全程的控制,同样也可以用此来完成对软件项目的管理,而且由于软件项目的特殊性,项目管理在应用于软件项目的管理时,也会有其独特的一面。在项目管理应用于软件项目的管理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案例。

二、影响软件项目管理的关键要素

(一)可靠的软件需求

软件需求是软件项目的根本所在,需求不明确,工作就没有方向,因此影响软件项目的第一个因素就是项目要有一个可靠的需求。软件需求应当是项目有关的人员一致同意的、清楚的、完整的、详细的、可实现的和可测试的。

需求的确定,开发者应该认真听取用户的意见,并进行记录,反复和用户沟通,不能想当然地把自己的想象当作用户的需求。在确定用户需求的时候,应该尽可能从专业的角度发掘用户的潜在需求,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可能开发有价值的软件项目。一定要强调的是,在项目开始以后,应该尽最大可能不更改需求,要与用户进行很好地沟通,以确保开发工作能按照需求进行,也就是说,只有有了可靠的需求,项目开发才有基本保证。

(二)可行的项目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就是指计划。明确了项目目标,还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软件项目计划的目的是为完成软件工程和管理软件项目。制定合理的计划,它包括以下步骤:估计软件

产品规模及所需的资源,制定时间表,鉴别和评估软件风险和协商约定,而且要标志出几个阶段性的里程碑,这是极为关键的一点。对于软件企业来说,一个可行的计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一些单位,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话一“计划赶不上变化”。这种变化对某些行业来说也许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软件企业来说,却会对软件产品的保证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对计划的重视程度不够,计划过于笼统、粗糙,导致可执行性差,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必然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要想成功进行项目管理,就要对计划高度重视,周密制定,严格执行。只有严格进行计划,才能使项目管理得以成功实施。

(三)规范的操作流程

软件开发流程非常规范和系统化,其流程的可执行性很高,并且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流程是保证项目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优秀的项目成员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项目开发,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的成功。一个规范的流程可以保证不是很出色的人开发出来的,产品不至于太差,但不能保证做出精品,而一个不规范的流程很难做出好的产品。

通过流程可以实现一种规范化、流水线、工业化的软件,从而最终实现成功的项目管理。对于软件项目的每一个阶段均要做出工作计划并交有关部门监督执行,在阶段结束之后,要对该阶段的工作活动进行评价,并对后续阶段的时间、人员、资金方面的需求做出估计。每个阶段的工作成果需经项目的技术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后,方能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

(四)有效的人员沟通

软件项目的实施对人的依赖性比其他行业更为突出,它是一项知识性极强的工作,因此对人的管理相当复杂,如何加强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是软件项目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里的沟通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软件项目组开发人员与用户的沟通;另一个是软件项目组内人员的沟通。只有对用户的需求非常明确,软件项目的实施才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对用户的需求不明确,开发出的软件根本没法用,所以这样的项目在一开始就是失败的。组内人员的沟通有助于在明确了用户需求后,使得项目能按计划进展,最后才有可能完成该软件项目。

没有最好的沟通方式,只有最有效的沟通。因此沟通因人因事而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有时项目组需要和用户沟通,面谈是一种较为花时间的方式,而用户方常常以忙来说明自己没有时间,这时候可以采用电话沟通的方式,这样马上就可以得到答复。有时可以将项目进展情况用邮件的方式发给对方,使得软件开发的工作也成为用户的一种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用户的真正需求,才能使得开发出的软件真正是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而在内部的沟通形式就可以多样,如定期的项目沟通会议、项目进展文档等。

总之,只有加强沟通,才能使得软件项目顺利实施,沟通是成功软件项目管理的很重要的因素。

(五)健全的项目文档

软件项目的文档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文档作为软件产品的主要形式,集中体现了软件人员的劳动成果,没有文档就称不上软件。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软件开发人员从一开始就不注重文档的写作,尤其是当软件项目的工期又很紧张时,在没有任何文档或只有少量文档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具体的开发工作。有的写了文档,但是在开发过程中需求发生了变更,也没有及时在文档中体现出来,使得过一段时间后开发者对所开发的内容也记得不清了,当项目出现问题时,没有有效的文档可查,致使软件项目延期或失败。

软件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文档不健全,往往在项目接近尾声时为了验收才补写文档。最常见的是有系统分析与概要设计文档,但是没有详细设计文档,在程序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往往最大限度地发挥着自己高超的编程技巧,以至于在后期维护时,因为没有详细的设计文档,给项目的后期维护带来困难。

编写文档的工作量是很大的。有时会占整个项目的40%,所以文档的编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有了好的文档,会对后期的开发工作带来很多的便利。健全的文档管理是软件项目成功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软件项目管理的方法

软件项目管理有阶段化管理,量化管理和优化管理三个层面。

(―)阶段化管理

阶段化管理指的是从立项之初直到系统运行维护的全过程,将项目分成小的阶段。比如,通常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狈彳试和维护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成果验收,以及必要的监督回馈,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减少项目负责人和客户的分歧,增加项目风险的可控性。在项目负责人提交给客户的需求分析和初始报告里,就已经把每个阶段要完成的工作,可出的成果,甚至具体到有多少个界面,都能清晰的描述出来。这样,在每个阶段完成后,客户和项目负责人都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项目的进展、完成情况,以及客户对项目完成部分的满意程度。同时,也方便进行项目组成员的绩效评估。

(二)量化管理

把项目的方方面面尽可能地进行数量化,做到责任清楚。给客户做软件,时常碰到这种问题:某阶段成果A(比如说,包括A1、A2、A3等不同部分)出来了,客户看了以后,可能认为A1完全符合要求,A2根本就不对,A3虽然有毛病但改改还可用,等等。那么,这其中的问题出在哪里?责任该由谁负?责任又有多大呢?为此,必须把各种目标、投入、成果等分类量化。比如,用明确的模块或子系统表达客户需求,精确计算A1、A2、A3每部分花费人工、物力、财力等等。把各种量化指标存入数据库,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上述的问题了。而且,每个阶段都有清晰的量化管理,也非常有利于整个项目进程的推进。

(三)优化管理

优化管理就是分析项目每部分所蕴涵的知识、经验和教训,更好地发扬项目进程中的经验,吸取教训,在全公司传播有益的知识。再如前面例子,通过分析发现A1部分的领头人能力强,就可以让他以后多带几个人,使他的知识和经验更好地发挥成效。A2、A3部分为什么不成功?是客户的需求没提清楚,是理解的错误,还是有设计的问题?通过这些分析后,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项目管理。

四、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一)对需求的修改是必然的,具体细节可在以后的开发过程中填充

在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阶段,软件开发人员和项目负责人通常认为开发方与客户方在各种问题的基本轮廓上达成一致即可,具体细节可以在以后填充。理由是无论开始时多么细致,以后对需求的修改几乎是必然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需求阶段对问题的描述不够细致,导致后来预算超支或者时间进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并不少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项目需求分析阶段,双方必须全面地、尽可能细致地讨论项目的应用背景、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操作界面要求、与其他软件的接口要求,以及对项目进行评估的各种评价标准。在需求分析结束以后,双方还要建立可以直接联系的渠道,以便尽早地对需求变动进行沟通。

(二)软件项目的需求可以持续不断地改变,并且可以很容易地得以实现

在需求分析阶段,还有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认为软件项目的需求可以持续不断地改变,而且这些改变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在具体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客户方很难在需求分析阶段就能全面而准确地描述所有问题。随着开发进度的推进,往往会有一些需求的改变。现代软件工程理论也利用软件的灵活性特点通过各种方式来适应这种情况。实践表明:随着开发进度的推进,实现软件需求更改所需要的代价呈指数形式增长。假定在需求分析阶段实现需求更改要花费1倍的代价,那么,在系统设计和编码阶段,则需要花费1.5~6倍的代价;在系统测试阶段需要花费10~20倍的代价,在软件版本以后,甚至要花费60~100倍的代价。由此可见,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软件需求的改变应当尽早提出。这样才能做到既节省开销,又较容易实现。

(三)在系统详细设计阶段,必须写出所有程序的伪码

在详细设计阶段,起初为了便于代码的维护修改,要求文档工作应该做到写出所有程序的伪码。伪码的最大作用是对程序的算法流程进行描述,便于人们深入了解程序的功能和实现过程。因此,伪码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利于对程序代码的维护和修改。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做法却很难实施。为了保证项目文档和程序代码的一一对应关系,维护程序代码的同时也需要对项目文档进行维护。伪码和程序代码非常接近,对伪码进行维护,就相当于进行了加倍的程序代码维护。为了赶进度,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往往会流于形式。所以,切合实际的方式应该是对一般的程序文档做到程序流程图即可,对涉及了较复杂算法的程序才需要伪码。

(四)编码阶段是整个软件项目中最重要的阶段

在软件开发阶段,项目负责人往往认为软件程序主要由代码组成,因此编码阶段是整个软件项目中最重要的阶段,应该给予大量时间,集中主要资源。与编码阶段相比,需求分析、详细设计以及测试时间较少,容易造成测试不完全及软件上线后的先天不足,给今后的工作造成被动。如今,由于软件的规模和复杂度都较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再加上半自动化软件代码开发平台的出现,现代软件项目管理的中心已经发生了转移一不是着重编码阶段,而是着重系统总体/详细设计阶段。一般,系统总体/详细设计阶段应占整个软件开发时间的一半。这样才能充分考虑系统将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为以后的编码、测试工作争取主动。

(五)软件所有的内部测试工作应由测试人员完成

在软件测试阶段,由于在项目人员配置中设置了专门的测试人员,人们通常认为软件所有的内部测试工作应该由测试人员完成。但这种做法往往会造成测试不全面,软件交付后经常出现问题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使用“白盒法”对测试人员各方面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进行程序测试时,测试人员总是优先使用“黑盒法'狈j试没有通过才会考虑对程序代码进行“白盒法”测试。显然,这种对“白盒法,有意无意的“逃避”,对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构成了威胁。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提高对测试人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让程序员完成部分的“白盒法”测试。

(六)软件项目管理只是相关技术部门的事,与公司其他部门无关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软件项目规模大、复杂度高,而且时间要求紧迫。要想提高公司的软件项目管理水平,就需要提高公司的整体参与意识,需要公司各个部门协同作战。例如,需要会计部门协助进行项目预算、财务管理和费用控制;需要研究部门(技术委员会)指派专家协助进行各种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指导;需要后勤部门提供各种保障。

(七)开发进度滞后时,可以聘请更多的程序员加入到开发团队中,通过增加人力资源追赶开发进度

如今,在注重团队开发的时代,开发方应该根据目前的软件项目管理水平慎重考虑这个做法。如果新加入的程序员对目前软件项目的应用行业有一定了角解并且可以很快地适应开发方的项目管理方式、软件开发风格、团队协作氛围,那么“新人”的加入是有益的。否则,可能会“好心却办了坏事”。因为尽管新人的个人能力很高,但为了使其与大家一起协同工作,开发团队不得不分出人手对新人进行与项目有关的技术、业务培训。更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是,还要引导新人融入到整个开发团队中。这可能需要花费开发团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有可能使项目进度更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