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地理科学

时间:2023-03-01 16:21:44

导语:在地理科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地理科学

第1篇

1、地理科学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是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人与地理的关系的专业。

2、地理科学专业可以分两个大类,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地理学。该专业要求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还要了解相近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3、主干课程:

地图与遥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乡规划、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学论、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地理;科学素养;能力培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69-0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地理作为当代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也要着眼于地理科学素养培养。因此,探讨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理科学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学生由学习、训练、实践而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意识、情感等智能要素的综合反映。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部分。地理科学素养是地理素养的最重要的构件,所谓地理科学素养是学生由学习、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以及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有机要素的综合反映。大致可以概括为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方法和过程、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1)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知识是基础,比如地理概念、现象、分布、过程以及成因、特征、规律等内容。地理技能是关键,包括提出问题、收集问题、整理问题、分析问题及回答问题等技能。地理能力是在地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2)地理方法和过程。主要是指能够发现地理问题,设计探究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得到解决方案,运用适当的方法表达见解、交流体会、反思成效的过程。这些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激发他们积极去探究自然环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起到奠基作用。(3)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认识上体会地理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逐步感受地理学的自然美。在情感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并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关心周围环境和地域变化,做到时刻关注人地关系。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资源、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迷信权威,尊重自然。对所处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责任感,成为具有地理科学素养的、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影响培养地理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

(1)教育主体。在影响培养地理科学素养诸多因素中,教育主体因素是最重要的。比如教师的知识广博程度、理论水平、教学艺术以及敬业程度,学生的性别、年龄、认知水平、学习经验以及意志情感等因素。(2)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时忽视了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影响了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改变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过程,改变评价与管理模式。(3)学习方式。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学生由原来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对地理知识、规律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转变成为积极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关键。(4)评价方式。地理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点,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目标多元化和手段多样化,既关心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又侧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学生成为地理评价中的主体,这更有利于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5)课程资源。地理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地图、资料、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地理教学资源,完善地理教学。

三、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策略

(1)教师的讲授是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的基础。地理教学是让学生懂得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和其他的动物、植物共同享用自然环境。学生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自然环境就会和人类和谐共同发展;倘若人类不遵守自然的发展规律,良好和谐的自然环境就会消失,自然灾害就会接踵而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剖析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等环境与发展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2)“活动”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教材中的“活动”内容,要结合实际,紧扣“本地”具体情况,将学生身边的“地理”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学习城市的规划时,可让学生讨论本地工厂企业的布局是否合理,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技能,又拓展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视野”,使学生研究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得到提高。(3)运用丰富多样的课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地理“课堂”要扩大化,校园、野外、社会、家庭、网络都可作为地理课堂。在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下,教学活动不再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师生平等互动、生生互助合作,学生从以往的个体为主转向个体与小组相结合。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和愉悦情怀。(4)开展第二课堂,促进科学素养的养成。实践证明,学生应参加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比如生产布局、环境污染等社会调查,这对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束语

总之,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学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出发,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地理思考能力和地理科学意识,努力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

【摘 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具有一双“地理眼”,树立一种“人地观”,描绘一幅“脑中图”,勤于实践“走四方”等地理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需要兴趣、理解、意志和积累的地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概括、综合及创新等地理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地理科学素质。

【关键词】兴趣;习惯;方法;能力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科学知识不如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地理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广泛性和实践性,为一般学生所畏难。所以培养中学生地理科学素质即主动学习地理的兴趣、习惯、方法、能力等显得尤为重要。

1. 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然而大部分高中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较为淡薄,如何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情趣,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

(1)产生兴趣。 首先应使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课堂又是地理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地理教师应注重课堂上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

如讲海水的盐度时,可这样深情并茂地导入新课:“不知你是否见过浩瀚的大海,是否在海滩上寻觅海贝,尽情玩耍。这时你用手掬起一把海水,仔细品尝海水的味道。你会发觉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那么,为什么海水又苦又咸呢?”接着按教材内容往下讲,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已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2)保持兴趣。 学生产生兴趣后,地理教师应设法保持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在课堂中善于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巧借古诗词、民谣、谚语、故事、漫画等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另外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多设计体验、参与类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得到很好的保持。如在学完一个专题后,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个小组,然后采用“幸运五十二”和“开心词典”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竞赛。当然也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保持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3)发展兴趣。 在保持地理学习兴趣的同时地理教师还应注重发展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如拟问设疑、推理设疑、故事设疑、图象设疑、情景设疑、假设设疑、综合设疑等等深化地理学习兴趣。也可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或寒暑假,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社会调查或实地考查,发展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勤于实践“走四方”的能力。

2. 培养地理学习习惯 要将兴趣持久,就要“习惯成自然”,既能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地理,也能在课外主动巩固知识,完成作业,还能在生活中收集,观察、体会中学习地理。

其实要想获得良好的学习结果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谓习惯是个人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它是在较长时期内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该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习惯。

(1)培养“地理眼”。 地理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探寻和感知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将地理理论与地理实际相联系,在生活中能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去发现世界、了解世界。

如讲到“人口的变化”就应教会学生主动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民工潮”现象,寻找出相关的地理理论知识的支持。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2)树立“人地观”。 地理教师不仅要学生掌握有关环境中的地理知识,而且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理论来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正确观念,自觉地从“人地相关性”的角度关切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了解、评价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进而树立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如讲到“农业生产”就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联系有关自然环境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因地制宜,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各种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

(3)描绘 “脑中图”。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图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这样,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自如,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地理教师要培养学生习惯于运用地图这种地理语言工具,从读图、用图、画图到进行无图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4)实践“走四方”。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学生不仅要学好基本概念、原理,还应该在教师的引领下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地理教育实践中可将生活实际中有价值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问题,引进地理教学中,关注实事、拓展空间。比如东南亚海啸、亚洲金融危机等都是我们地理教学第一时间的素材。地理教师要有计划的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野外考察,培养学生能将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相联系,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创新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地理学习方法 (1)兴趣是前提。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是什么学科,兴趣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因为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才会积极思考。兴趣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对地理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兴趣。“态度决定一切”。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可以摸索、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具体学习方法。

(2)理解是关键。 地理学的知识,即使是地理事实和现象,大多也是可以通过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来记住的。而关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需要理解。学习地理跟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也要多问“为什么”。有了起码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才能学好知识。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有些学生只是问题太多、怕麻烦、怕思考、怕问老师、羞于问同学,而没有深究下去。

(3)意志是保证。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好地理的保证。也许有些学生在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较弱一些,但完全可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弥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而“迎难而进”和“畏难而退”对于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别人能行的,我也行。”这句话,应该当做一个无条件的信念而深藏在自己心里。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过“从前的我” 。

(4)积累是成功。 平时勤看地图,对著名的高原、山脉、丘陵、平原、盆地,河流、湖泊、海洋、岛屿、海峡、城市、矿藏资源、交通线(铁路、航道等)、气候类型、陆地自然带等等地理事物的分布要熟悉,慢慢形成所谓的“脑中图”。 遵循学习和记忆的基本规律,学习必须靠平时心平气和地坚持,不能靠一时冲动而虎头蛇尾、断断续续,否则前功尽弃。有平时的积累就一定能成功。

4. 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能力。物理学家LAUE有句名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已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这里“所剩下来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指的科学素质中的学习能力。“人们在细节被淡忘之后仍然应该有记忆的知识、洞察力和技巧”。这种主动学习的求知能力才是我们老师孜孜以求的让学生受用一辈子的东西。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能力,地理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1)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语言”,是地理教材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看图、学会用图。鉴此,教师在教学时重视教材中的每一幅地图,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收集、展示于教学相关的地图,从不同角度、方位去挖掘,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的能力。

如对“地球公转图”的教学时,教师通过转换公转方向、地轴方向、“二分日”与“近远日点”的位置区分等角度帮助学生读图和理解公转的相关内容。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十分注重图文结合与图文转化。指导学生做到“左书右图”,将课本的文字系统内容与图像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地理图像构建空间概念,把握地理规律,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如在进行高一“城市化”教学内容时,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绘制成图表、将图象转化成表格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城市化知识、概括城市化特征。

(2)概括能力。 在日常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庞杂,有时虽然能知道或记住一些地理知识,但对其知识体系缺乏了解或把握不住。比如关于农作物有的学生只能罗列一些蔬菜、水果的名字,不知道农作物的含义,也不能进行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类。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以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①“先见森林,后见树木”,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应重视绪论课或开篇的教学,给学生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包括地理学习的内容构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位置和联系研究,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和途径等。此外,当学习到某一专题时,教师也应注意首先从整体上让学生进行把握。

如学习区域地理时让学生明确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区域特征:何地、何物、何种状况、方向如何。

②帮助学生处理“地 理”,提高概括道理原理的能力。 这是指帮助学生处理好将众多的地理事实材料(如地名、分布状况等)总结归纳,上升到地理基本原理(如地理概念、分布规律等)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帮助学生认识某一地区的地理事实材料,掌握地理事物的演变和分布状况,以形成具体的地理表象,对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等获得感性认识。其次,在学生有了丰富的地理表象的基础上,进一步用运地图、借助模型等通过具体分析、比较帮助学生探究和发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规律。通过“地 理”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形成一定程度的地理概括能力。

③“画图总结”,加强地理示意图、模式图等地图教学。凡是思维都需要载体,在地理教学中,形象思维的物质载体主要是图象语言(地图)。我们在学习掌握地理知识时,一般是一个要素接着一个要素进行的,这样就有必要在一定时候进行、归纳和概括,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知识。这时利用示意图、模式图等地理联系图表的教学就可以收到较好效果。

(3)综合能力。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黄秉维教授指出:“地理学传统上是联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长期以来,地理科学既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成分,也要研究非自然成分的人文现象,同时研究自然与人文关系。这是地理学区别于其它科学的显著特点,也是其优势所在。这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兼容并蓄的特性,决定了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显得重要。

例如:在讲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中的某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时可以播放东北林区的影片,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位置,并分析讨论森林的变化会导致环境整体性变化的因果关系,得出森林破坏――地表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冲刷加剧――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的结论,在分析讨论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 如果把知识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考察,它是“流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而且都是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被创造出来和被理解的,是人们在某一阶段的认识成果。知识需要得到不断的检验、发展和更新,我们教学所传授的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也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创新。由此可知,教学价值不在于给学生现成的东西,而在于给学生不断创新的起点,使所教知识由静态、封闭的框架体系转向动态、开放的结构,由注重知识的积累转向更多地关注知识的质的提升,让创造赋予它新的生命。

第4篇

一、及时复习,重复记忆

如何记得又快又准,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其实,克服遗忘、加强记忆的最好办法,就是重复,这也是由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当天学过的内容当天复习,一周至10天左右再复习一遍,两个月内再复习一遍,这对巩固记忆非常有效。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不是也正好和老师、学校安排的单元检测、期中或期末考试的周期是相吻合、相一致的。

二、调动感官,增强记忆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由多种感官(眼看、耳听、口诵、手写、脑想)参加的学习活动,其记忆效果最好。这些感官是眼、耳、口、手、脑。在学习中,应当尽可能多地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和做一做并将其结合在一起就是有效的记忆方法。

例如,在读图时,不仅仅是观察地图,还可以根据需要用彩色笔进行勾画涂抹。

在“非洲气候带分布图”上就可以将热带沙漠气候区用红笔涂色,将热带草原气候区用黄笔涂色,将热带雨林气候区用绿笔涂色等。又如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将>1600毫米、1600~800毫米、800~400毫米、400~200毫米和200~50毫米的不同降水的区域涂上不同的颜色,那么关于非洲气候分布特征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知识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这样记忆肯定是深刻的。

三、适当联想,趣味记忆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除了进行重复记忆、感观记忆之外,还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联想、理解增强记忆。

在学习中国政区图,记忆我国省区轮廓时,同学们可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形象地记忆,把黑龙江形象地看成一只美丽的天鹅,广东像一头大象的头部,而台湾省又像一叶正在驶向祖国怀抱的小舟……等等,这样记忆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此外,在学习地理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来学习和领会知识,加强记忆。例如:对于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电视、画报中不同肤色人们的观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说出他们的肤色、头发、面部等特征。其它的象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主要原因、人口增长过快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等内容,我们不要去死记,而是依据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去理解地记忆。

四、把握联系,理解记忆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就决定了地理知识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只要我们理解了知识之间的这种联系,并把握住这些联系,纵然知识是千头万绪,我们也会记忆的一清二楚。相反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一方面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一方面也容易丢三拉四,背了后面忘记了前面。地理学科知识纷繁复杂,千条万绪。学会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对于我们学好地理具有很大的益处。

例如:关于日本,课本介绍的内容是很多的,这么多的知识单凭机械记忆是不行的,应当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但这些丰富而纷杂的内容之间具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联系进行记忆呢?电视机前的同学可以和我一起试一试。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位于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这种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的气候是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海洋性的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加上国土狭小,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使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山地和丘陵地区分布着广阔的森林;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但利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的条件,大量地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大量的工业品需要出口,所以工业集中分布在多优良港湾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群岛国家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日本的渔业发达。象这样是不是好记一些了呢?

第5篇

一、构建“一纵三横”野外实践教学模式

白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纵三横”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图1),以期充分挖掘各实习基地的科学内涵,指导各年级学生的地理野外实习。“一纵”是时间上:大一主要进行以认知为主的地理认识实习,大二开始是以学生野外技能调查训练为主的综合自然地理实习,大三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研究能力为目的的区域地理实习,大四进行为期10周的毕业论文写作,四年中穿插学生的自主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三横”是空间上:在三级不同的实践平台上实施学生野外技能的培养。

这种实习模式涵盖地理科学专业低、 中、高年级的不同层次学生。实习内容包括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充分利用实习地丰富的资源,挖掘实习基地的深刻科学内涵。野外实习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科学而合理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

二、 搭建“以线串点、以点托面”三级野外实习基地

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是组织野外教学工作,稳定实习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保证。白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结合教学计划,建立远近结合、功能不同的分等级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三级梯度野外实习基地如图2所示。

地理野外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构建出满足不同需要的三级野外实习基地,分别是秦皇岛的点状一维实习、阿尔山的线状二维实习和白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三维面状实习。这三级野外实习基地,体现“盆地—平原—高原”、从海到陆、“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地理景观立体实践教学特征。

第一级实习基地——秦皇岛石门寨。石门寨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实习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高山包围,属暧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侯,受海洋气温的调节。将石门寨作为“点”实习基地兼顾地理要素的完整性。其优势为:第一,在柳江盆地不大的区域范围内出现较为典型和完整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内容,被誉为“地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自然博物馆”,方便实习路线和内容的安排;第二,采矿和旅游开发对柳江盆地的地质遗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可在此考察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第三,参观不同旅游景点,观察认识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第四,交通方便,登山便捷,学生食、宿、行较为方便和安全。该基地设有实习路线8条,实习内容主要是水文、地质、地貌、工矿企业、旅游地理、港口建设、城市结构等专项知识的认知实习,实习方式以“徒步考察、定点观测”为主。地理认知学习对低年级学生地理科学的兴趣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强化了课堂教学中难以描述的地理要素,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级实习基地——阿尔山。阿尔山市位于东北部,地处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被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蒙古四大草原所环抱。阿尔山市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拔高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全年主要受东南海洋暖湿气流与西北干寒气流影响,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处于大陆型高山气候区,地方小气候特征明显。阿尔山在山地气候、火山地质构造、地貌、生物地理、土壤地理、生态旅游景观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将阿尔山作为“线”实习基地,主要是把不同地理要素串联起来,在“点”实习基础上,使学生从点扩展到线,整体上理解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地貌等各自然要素的分异、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对自然要素的开发利用和影响,旨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从知识认知上升到理论实践。以阿尔山为第二级实习基地,主要强调对野外调查技能的培训,提高动手能力,传授地理野外考察的工作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地理资料的获取方法,加深对地理科学知识的理解。

第三级实习基地——白城市。将白城市区域作为“面”实习基地有其地域优势,也符合白城师范学院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白城市地处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地带,属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土地退化问题严重,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在该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植被群落丰富,有较明显的土壤带谱,水文现象和水系形成及变化有独特规律,各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密切,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特色明显。“面”(区域)实习是一种探索与研究型实习,它在“点”与“线”实习的基础上进行。实习内容以“区域地理综合研究”为目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方法,在对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区域的自然地理综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同时对实习区域的工业、农业、商贸、交通、旅游业做访问调查,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区域(城市)规划等进行评价,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使其深入了解地理学在区域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实习以三、四年级学生为宜,结合毕业论文选题进行。实习过程的设置覆盖整个白城市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全方位,在全面认识基础上找出某个研究课题,作为学生深入研究的对象,为完成毕业论好基础,同时了解和认识白城市区域地理特征规律,锻炼学生对某地区“区域地理综合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三、改革野外实践教学方式与评价机制

改变“由因导果”平铺直叙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取“由果溯因”的探究式和互动式教学方式,在实习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讨论问题。为避免出现“灌输式”实习教学过程,每到一个实习地点,指导教师首先简单介绍基本内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考察,之后展开讨论和回答相应的问题。在撰写野外实习报告时,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写出一份实习报告,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经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研究,最后完成一份满意的答卷。通过这种互动学习方式,会让学生的互动能力有很大提高。

野外实习成绩科学而有效的评定,是提高学生实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过去野外实习成绩的考核大多是通过评定学生的实习报告,这种考核办法以偏概全,难以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实习成绩的评定流于形式。

科学的实习成绩评定应根据野外实习特点,遵循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现场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与合作精神、野外观察与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综合考核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第6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61所高校设置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专业,158所高校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简称“规划”)专业。开设的院校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也有农林类院校和建筑、工程类院校,还有理工院校、财经院校等。大部分高校的gis专业由地理学、测绘科学、地质学等学科转化而来,而规划专业主要由地理学相关专业转化而来的,它们都是地理科学类下的二级学科。由于受传统的办学背景的影响,多数本专业课程体系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人才市场需求以及国家创新体系之间存在矛盾,各个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存在课程体系不合理,理论和实践环节脱节、教学与培养目标相背离、宽而不专等问题。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课程是学生所需要的,这是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各有特色,这就决定各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等方面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否则无法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专业人才。目前,大部分高校均按专业招生、培养,也有部分院校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而地理科学类专业还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计划。本文试图根据高校的特色和地理科学类专业本身的特点,结合本校近5年来的实践,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设置进行一些研究,以期促进地理科学类专业人培养。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重基础、重能力、重创新、‘淡化专业方向已是大势所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人才成为必然。

地理科学类专业采用重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地理学专业基础、城乡规划及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符合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要求,适应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机构需要的专门人才。具体而言,gis专业合格本科毕业生能够胜任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与地理信息产业有关的技术应用与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具备较好的科研潜质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可通过推荐免试或考试录取为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资源管理等相关应用领域宽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合到规划、国土、环保、城建、旅游、房地产等部门工作,或到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教育既不同于职业教育,也不同于研究生教育。它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职业定向性比较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要在社会相应领域从事与自己专业知识相关的职业活动,为社会服务。本科阶段的实习,既要求学生实习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更要比较熟练地掌握从事专业活动的基本技能,还要为将来研究生阶段和继续学习打下较好的研究基础。因此,在目前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的设置要和职业需要尽量缩小差距,以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课程体系构建的根本目的是向学生提供一套比较完整的符合专业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突出地理学的大背景,也更需要加强相关主干学科的专业知识、专业应用技术与技能,注重综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增强适应性的基本思路,培养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应是培养目标和促进培养目标的充分体现:(2)既要考虑地理科学这个大背景,又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这两个专业特点以及发展需求;(3)应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并为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4)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5)应考虑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6)必须加强实践课程的分量,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地理n-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及特点

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开放性的知识与技能的概念组合体系。其系统结构的形成不仅要使所包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应用课等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还必须正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前者是课程体系内各门具体课程的相互联系,称为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后者是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即为课程体系的外部环境。环境制约着系统,系统要适应环境:功能决定于结构,结构要适应功能。这二者的相互作用称为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见图1)。

建立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要求在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1)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2)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上建设与相应科技发展、社会需求相适应,功能最优、体系先进、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

2.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构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分段式和个性化培养。按照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统筹的原则,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四位一体”的结构化课程体系。

构建系列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科类型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强调大类培养,构建基础性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宽口径发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设置专业发展课程,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统一。根据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和社会现实需求,设置个性化课程,注重学生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还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和实际,辅修双学位,拓展知识面。

可以实施“1.5+1.5+1”分段式培养。前1.5年前主要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核心课程,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大类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中间1.5年主要开设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必修课程,突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生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最后1年主要开设专业发展选修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突出学生的多样化培养和特长发展。

转贴于

要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课程教学是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专业课程实习实践、课程野外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社会实践等。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利用学校教学实验基地,社会实践则需要建立社会实习基地,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基于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笔者提出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见图2)。该构建方案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发展课程群、选修课程群和专业实践课程群5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又包括若干课程类。

3.课程设置

根据前述课程体系建设依据和原则,结合本校实践,笔者提出高等地理科学类非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具体方案(见下表)。

4.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的特点

(1)突出地理科学类专业综合性的特点。上述课程设置突出了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的特点。地理科学类专业牵涉面广,主要涉及地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同时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紧密联系。为此,本课程体系除涉及公共课和数学基础外,涉及自然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等有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地理学的主要学科构成、基础知识等有一个比较综合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充分考虑各自的专业特性以及发展需求。虽然gis专业和规划专业均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但它们又各有特点。gis专业具有比较明显的技术性特点,对计算机技术等有较高的要求;而规划专业又与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紧密联系。因此,该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专业发展需要。

(3)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方案非常重视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在修完相应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兴趣和将来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应用课程。

(4)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该课程体系除了与相应理论课程相衔接的实践课程,还设置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测量、地图、遥感、gis以及综合实践课程。

第7篇

关键词: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295-02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已经由规模的扩张开始转向以内涵建设为主,注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设。2007年初,教育部、财政部分别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教育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正式开始实施以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为目的的质量工程。为贯彻教育部文件和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德州学院确定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走以内涵建设为主的教育模式。近期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中心,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德州学院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德州学院地理系自2002年开始本科招生,至今有八年历史,首届本科生考研率达50%,其余学生均已就业,通过与用人单位联系、与兄弟院校交流、与毕业生座谈等方式对我校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进行调查,了解到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学习范围过于宽泛,占用学时过多。一方面课程层次、相互联系不清晰,学习效果往往容易流于肤浅,针对性不强;另一方面过于偏重知识学习,缺乏针对培养学生素质的课程,致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合理,技能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不够。(2)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在进入研究机构后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够,影响专业提高速度和高度。(3)应用型课程设置偏少,针对社会需要的地理特色课程缺乏,学生就业面比较狭窄,就业后缺少专长。就地理教育而言,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比重低,课程不配套,实践类课程少,导致学生就业后适应能力不高。

二、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一)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引导培养方案的总体方向,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服务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目标取决于社会需求、学科功能、学科发展方向和学校实际水平与特点。

1.社会需求――具有一定技术专长,专业基础宽,发展后劲强的专业人才。社会发展是地理科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以人类环境、人地关系和区域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就市场需求的时序变化看市场经济对地理科学人才的需求变化很快,新的需求不断出现,就业领域也在不断变化 [1]。因此,从适应市场需求角度来看,对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来说,既要适应职业类别变化,也要适应同一职业不断变化的工作内容。为满足社会需求,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本科人才的模式应是在共同地理基础上的一定的专,培养就业中长期适应能力较强又具有现实市场需求的劳动者。

2.学科功能――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地理学的功能可概括为“认知”、“ 实用”、“修身”几个层次 [2]。“认知”功能即发现和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的功能,其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研究型人才;“实用”功能指地理学在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中可发挥独特的作用,实用功能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如为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水利、城市、旅游、测绘、公共管理乃至军事、海洋等管理机构和企业、学校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修身”指提高大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资源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空间感与地方感。就专业人才培养来说主要强调认知功能和实用功能,人才培养目标是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3.学科发展方向――研究日趋复杂性、多样性和综合性,本科教育应具有较宽基础。地理科学同其他学科一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地理学从过去单纯培养理论研究与师资,发展到广泛的应用与技术领域。从文、理结合发展到文、理、工、技相结合。在层次上,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共同发展的格局。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中的自然、经济、人文诸现象的空间格局、发展变化规律,相互影响及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人地关系的学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日趋复杂,其空间格局、相互影响日趋多样性,人地关系也日趋高度综合性。因此,地理学今后发展的特点,是日趋复杂性、多样性和综合性 [3]。这种学科发展要求本科教育应具有较宽基础。

4.学校实际水平和特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教学型学校的教学特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和为地方服务的适用特点。德州学院属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在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办学历史较短,教育资源短缺,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又加上刚刚跨上本科层次,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立符合自身定位、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是生存、发展的关键 [4]。德州学院具有教学型学校的教学特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和为地方服务的适用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应充分体现这三个特点。

(二)德州学院地理专业人才培养分流机制研究

综合分析地理学科人才需求特点、专业功能层次和学科发展方向,结合德州学院实际,确定人才培养方向的分流机制,把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划分了三个方向:基础研究型、应用型和复合型。

1.基础研究型――基础研究型人才是为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法、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社会各个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和创新工作的研究型人才服务的 [5]。就德州学院地理系而言本科阶段主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素养较高,具有较强科研发展潜力的基础性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理论学习为主,进行地理全面训练,为此类学生考研深造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

2.应用型――应用型人才是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的人才 [6]。与致力于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为目标的研究型人才不同,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就师范背景下新上本科的德州学院地理系而言,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管理、教育需要,专业特点突出、技术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3.复合型――复合型人才就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知识运用能力强、有科学创新精神、通晓国际惯例、具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语言文化交流能力的人,即一专多能的人 [7]。

(三)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来完成,教学过程是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科学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随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更新而更新课程设置,这涉及到专业课程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是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改革的重点。

实现德州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是课程设置中处理好“基础”与“专长”的关系,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基础”主要是指打牢和拓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加强进一步深造的潜力;“专长”主要是使学生有较为独到的学识和技艺、专业本领、才能。具体而言地理学基础理论和地理学方法方面的课程应相对稳定并需要加强,而专业课程要有针对性、多样化。

必修课决定学生专业基础和素质,选修课体现特色,在选修课基础上应重视选修课的设置。课程设置中把反映学科前沿、细化专业方向的课程列入选修课,以保证教学内容既科学先进,又专业特色鲜明。必修课和选修课二者有机结合的课程设置,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此外根据本学科综合性强、社会实践性强的特点,聘请社会相关领域的科研与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开设讲座、报告或选修课,丰富学生知识,了解学科应用领域。

过去,在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都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在买方市场的就业形势下,用人单位不仅仅看应聘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还要考查是否具有完成岗位职责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改变原来知识本位的学历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已成为本科教育改革的共识。地理科学本身就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注重实践活动、重视学生课外和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市场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需求。除教学过程中必须完成相应的实验、实习环节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场所和条件,鼓励学生采用调查、实验、模拟、分析等方法对环境进行观察和研究,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生产、社会等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受社会欢迎的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周尚哲,李吉均,王恩涌.地理科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0,(3):39-42.

[2]蔡运龙.地理学人才结构与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0,(9):17-19.

[3]王恩涌.关于高校地理教育改革的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9):55-58.

[4]季桂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构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9):19-28.

[5]张成武,王道坤.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4):

103-105.

第8篇

一、学生学习兴趣化

一个优秀教师,必然是一个善于使学生对自己课程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如广泛搜集、积累以备教学用的各种素材性课程资源,生动的故事,各种有趣的问题,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愿学”“乐学”。如笔者在讲“常见天气系统”时,从以下材料引入:播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天气预报背景音乐,学生对此音乐比较熟悉;播放天气预报节目视频;播放各地各种天气现象下的景象。学生从这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中体验到了学习地理科目的乐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指出刚刚观看的视频中所介绍的天气现象类型。本课借助情境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最优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正因为如此,运用情感功能来优化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如在讲“地质构造”内容时,笔者制订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和特点,学会判读地质构造的类型,理解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在设定目标时需贴近课标要求,避免盲目的急功近利思想,让学生感受到试验对地理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深度和自我提升探究能力,学会用发现的眼光去获得科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地理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做出相关的个人决策。笔者认为,要使地理教学生活化,科学地寻找“结合点”至关重要。如笔者在进行校本课程“潮汐与人类生活”内容教学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地球上会有潮汐现象发生?为什么月初、月中和月末潮汐比较大,其他时间相对较小?可以说,这种紧扣社会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既能促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化抽象为具体,又能让学生看得见、有话说、感受得到,从而轻松地对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进行记忆、理解。

四、发挥学生主体化

新课改特别强调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究。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知识的主人”,而不是机器,学生是具有青春活力的“生命体”。地理课堂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的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讨、自己体验。如笔者在讲“气候”基础知识内容时,先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完成预发的导学案,一定时间后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完成导学案的情况。这样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五、学习能力创新化

第9篇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教材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了人地关系。列举了大量事例,尤其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求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认识问题,通过教学过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要树立起一种观念: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为此,广大地理教师应努力加强环境教育,力求将环境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通过环境教育不仅使学生增加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使地理科学在联系经济和生产实际中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更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环境教育的进行,学生会自然懂得:地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与社会的生产实践密切相关,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环境教育给地理科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历史性文件,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与速度,而且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1993年中国政府结合国情实际,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一个按照国际规范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至此,可持续发展在政策规划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有理论作基础,理论使政策的根基稳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地理学的参与,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必然会进一步给地理学带来发展的机遇。

环境教育并不等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因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有联系的两个问题,尽管二者联系相当密切。与可持续发展比较,环境教育强调了协调人地关系,但缺少突出发展的思想,尤其缺少突出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常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际仍是将人作为一方,将资源和环境作为地的一方,是人地协调问题,或者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或平衡。从地理学看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发展为目的,使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或者说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这与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第15届会议确定的“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相一致。这是地理科学理论和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新课题。可持续发展,具有它独特的涉及面广的特性和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与优先事项是发展,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的主题,它是人类生存和进步所必需的,也是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的物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脱离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要实行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具有和谐性,进而保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具有公平性。包括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以及当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公平性。只顾自己或局部利益即不公平,也不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还具有持久性,它不是局限在某一时段,更不是短期行为,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依靠科学进步促进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动态的、适当的平稳过程找到连接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的最佳机制,这个最佳机制能支撑国民经济系统持续、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必须公众参与,必须实行全民战略,全民动员一起“迎接我们共同的未来”。学生是未来时代的主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尤显得意义深远。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来实现:

一是在教材中突出可持续发展主线。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应自始至终沿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动态机制、影响意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例如:说明人口时应十分明确“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1994年联合国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突出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会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地球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会跨越区域和时界。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人口与资源要达到互动平衡发展,是全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联系到中国有12亿人口,要认清人口与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以此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首要考虑因素。

二是在地理第二课堂和地理调查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内容。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推选代表发言,直接参加到活动中,结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效果会更好。在地理野外参观、访问、观察、调查中,组织学生参观了解生态农业模式,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例如:珠江三角洲有基塘农业模式;海南岛有多层多年生热带经济植物群落模式;江南地区有稻田水旱轮作系统模式和低洼地的深沟高床生产系统模式;“三北”风沙地区的防护林网系统模式;北京南郊的大兴县有试验性生态农业模式;以及各种充分利用废物、废料的食物链系统模式等等,都是可持续农业的形式或雏型。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参观调查,使学生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感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