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1:50
导语:在师范生实习工作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严格遵守公司章制度
在学校里学习生活,虽然有一些校园纪律在约束自己的行为,但相对于在公司里工作,还是非常懒散和不受控制的。因为这校园纪律大都是警告性质的,不会对自己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在公司里工作,在方方面面都有详细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就像高压电线一样,如果触犯它们,就会受到惩罚,这些影响可能会对你以后的发展带来很坏的影响。同时,要成为一个非常职业、非常有素质的职业者,必须积极地去面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刻苦的来把工作做好,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工作做的完美。而作为一个职业者,认真负责、积极进取的态度会是自己发奋工作的原动力。所以,要成功地进行实习,必须首先树立去认真负责、刻苦、积极进取的职业操守,像一个真正的职业者一样要求自己。
2、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少说
我们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态度不好,就算自己有知识基础也不会把工作做好,我刚到这个岗位工作,根本不清楚该做些什么,并且这和我在学校读的专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刚开始我觉得很头痛,可经过工作过程中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终于在短短几天里对工作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慢慢的自己也可以完成相关的工作了,光用嘴巴去说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今后不管干什么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少埋怨
有的人会觉得公司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同事也不好相处工作也不如愿,经常埋怨,这样只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情绪,不但做不好工作,还增加了自己的压力,所以,我们应该少埋怨,要看到公司好的一面,对存在的问题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去埋怨,这样才能保持工作的激情。
4、虚心学习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碰到很多问题,有的是我们懂得的,也有很多是我们不懂的,不懂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向同事或领导请教,当别人教我们知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虚心的接受,不要认为自己懂得一点鸡毛蒜皮就飘飘然。
5、错不可怕,就怕一错再错
实习目的及意义:向来看病村民讲解基本医疗卫生常识,使之明白养成爱护身体健康,“有病早投医”的习惯的重要意义。向部分来就医的病人介绍农村合作医疗对老百姓的重要性,劝说没有加入合作医疗的病人尽早加入合作医疗。通过此次农村卫生院的实习,锻炼自己课堂书本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尽己所能为病人排忧解难。
实习单位概况:此卫生院是成立于XX年的一家私人卫生院,位于村里比较热闹的中心十字路口处,医生是XX年毕业医科大学一对夫妻。卫生院医疗设备简单,主要是治疗村民常见病,如发烧、腹痛、外伤等简单病症。卫生院有里外两间,外屋诊断而且作为药房卖药,里屋有病床两张,可做打针输液以及临时住院用。
实习内容:经过与卫生院医生的协商之后,在医生的同意允许下,我此次实习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己上网广泛搜罗各种医疗卫生常识,并记录下来整理好,借村卫生院这个平台向村民宣传讲解日常基本卫生常识。借此使村民了解学习基本卫生知识以及基本自救常识。
(二)随医生出诊,详细了解病人家庭生活状况(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病人),经访谈听取村民声音,掌握第一手资料,收藏起来以备将来需要,有条件时可向相关部门反映事实情况。
一、教学管理理念
在,从领导阶层到一位普通的科任老师,都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进行学校的管理,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一个课程改革的示范学校,一个教育实验基地。这所学校鼓励着老师做各种研究,各种改革。每个班主任都有着自己的管理经验与管理宗旨。有了这种思想的自由,自然这里也就充满着探索与尝试,从而有所创造与进步。在我实习的班集体中,班主任对他的学生说:“我要让你们成为学习型的管理者,也是管理型的学习者。”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我感到这里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良苦用心。他们关心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从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出发,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二、教学理念
在实习期间,工作报告借着录课的机会,我听了很多的市级,校级的公开棵,还有理科实验班的课。在这些课堂上,让我看到教学改革正在悄然进行,有意识的老师正在努力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的创造也逐步成为教师追求的教学效果。其次,这里的老师也都在适应着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使得课堂更加生动,资源更加丰富,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也就更多。尽管,这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推广仍然有很长的路,但似乎也并不遥远,相信,这股改革的浪潮会给教育领域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实际工作经验
在上面,是我在这所学校感受最深刻,也是认为最有意义的收获。实际工作经验上,由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也获取了许多。
在班主任工作上,我认识到了一个老师的表率作用是很大的,学生时刻看老师,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从自己严格要求,并影响感染学生。这就要求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必须是贴心的,也是带有希望的。实习期间,班主任李老师教给了我许多的班级管理经验。我想这些经验是宝贵的,更为宝贵的是老师的主动精神。在他的言谈中,看出一个老师对于班级管理的深度认识。所以我想:一个好的班主任不应只是从学习上给学生帮助,而是从一种“管理”的角度上去让班级受益,让班级体的每个成员成长。
教学工作上,由于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与合作伙伴一同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尝试。尽管,有的时候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但也获取了很多的教学经验。在上了6节课后,我深刻体会到了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性格特征的重要性。一个老师在上课时,论文参考一定要围绕着“学生能否学得更好,能否真正掌握方法”的主题,而不是从怎么上好我的一堂课出发。可见,一个优秀的老师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正确的教学理念……这次的实习,让我从实践中去思考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对于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刚出慕尼黑机场,已是当地时间早晨3点多钟。罗伯特・科赫学校的十多位学生在副校长瓦格纳夫人的带领下,早已举着大幅欢迎牌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他们向我们赠送了印有我们各自姓名的面包,并在机场合影留念。第二天,当地的报纸就报道了我们到访的消息,并配发了合影照。根据安排,我们师生分别住到德国学生家中。每一个德国家庭对于我们的到来都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德国朋友的好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德期间,我们五位教师共听了约70余节课,有数学、英语、物理、科学、美术、体育等,还参观了罗伯特・科赫学校的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德国教师在当地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大多教两门相近的课,如数学和物理、历史与地理等。德国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课堂的纪律不是太讲究的,只要是围绕课堂探究的,教师一般是不拘小节的。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非常随意。学生可以随意吃东西、说笑,但他们的课堂真正做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在课堂上,德国的教学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重视理解和领悟。例如英语课,中国的英语课背单词,讲究语法,而德国则是要求学生用其他的单词解释新单词,并用教材以外的单词来复述本课的主要内容。体育课则是教师示范结束后,学生跟着做,整整一节课,师生从头至尾一起进行活动,不像中国的体育课往往是放羊式的。德国学校往往没有大操场,但由于对体育课的重视,其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好于中国学生。化学与物理课上,德国学生大多是强调实验,通过实验操作来理解和感受,其动手能力远非中国学生可比,实验课在物理与化学学科中是占很大比重的。德国学校的课堂允许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或许因为过于幼稚而引起哄堂大笑,但大家没有丝毫的嘲笑和讥讽,提问者也没有丝毫胆怯、畏缩或者放弃的意思,探究的氛围贯穿在整个课堂。
德国学生善于交流,能主动与中国师生打招呼。学生对于学校及政府的规章制度是严格执行的,比如学校规定不能在校园里吸烟,满十八岁的学生可以在校门口周围吸烟,但绝不在学校里面吸烟。德国学生爱护公共财产,学校的走廊中到处是画或鱼缸等装饰物,但保管完好。据学校教师讲,建校四十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公物被随意破坏的现象。体育课结束后,学生均会主动把活动器材小心收好。整个学校的环境非常整洁,没有乱扔垃圾的现象。学生的学业负担较轻,他们基本没有课外辅导用书,作业也很少。他们的书包大多很小,一般在下午两点就放学了。
短短的半个月很快过去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却是永久的。现将访学期间和德国教师、学生交流及访学后的一些随想作一梳理,以期对我们的基础教育能起到借“他山之石”的作用。
德国的教育体制值得研究
德国的教育体制是为让学生通过学习增长见识,而不是为了拼前途。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轻松而且广泛,学校更注重学生的能力、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目标是健康成长、享受快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进入中学后学习课程大幅增加,通常学生要上德语、数学、英语、拉丁语、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宗教、历史、音乐和体育等课程。德国中学没有期中和期末考试,也没有统一的中考和高考。教师根据每学期4次闭卷课堂书面作业成绩、平时课堂提问和测验的综合水平评定得出学生的学期成绩。
德国的中等教育是典型的分轨制教育,“二战”以后基本形成了由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完全中学和综合高中构成的中学教育体系,其职业教育模式堪称世界典范。这种分流大体是两条轨道:一条是“小学――文理中学――大学”,德国同行称之为是一条“学术性”的道路,培养从事科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才;另一条是“小学――初级中学或实科中学――职业学校(包括高职)”,这是一条职业类型的道路。在德国,小孩6岁可以进小学,小学6年毕业后(个别联邦州为4年),学生根据自己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和成绩分别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成绩好的进入文理中学(相当于中国的初高中一贯制重点中学),高中会考通过者,可以直接就读大学。成绩略差的学生进入普通中学,毕业后大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少数经过补习,通过专门考试后,可就读应用技术大学。
德国教育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战略规划和教育制度的顶层设计,从全局和长远的国家发展利益出发,从个体成长的整体连续性考量,建立完整且相互沟通协调的高中教育体系;适应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分层设计、分类办学、多元发展、各具特色的高中教育基本格局;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增加选择性,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德国的教育体制及高中教育的变革,能为我国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提供启迪。教育最核心的价值就是促进每一个人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对年轻一代个体成长的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应该成为我国高中教育多样化改革的一个基本走向。这是我们这次赴德访学交流后的一个最为深刻的感受!
德国的教师职业令人羡慕
在近半个月与德国教师的零距离接触中,我们感受到德国教师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德国成为教师的门槛高,要通过一系列的认证考试。二是教师的授课任务重,一般要教授两门不同的课程,一周课程量要在20节以上。德国把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序列,不断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德国教师的工资收入也是比较高的,其报酬比雇员的平均工资高1.5~2倍。加之整个社会的福利事业做得比较好,所以德国教师的幸福指数比较高,真正使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理想职业。
在德国,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入职、管理、考核,也值得中国学习。德国教师教育十分注重教师的全程培养,包括三个阶段:修业阶段、实习阶段和职后培训阶段。德国大部分州要求申请入学者必须参加职业性向测试,测试申请者具不具备当教师的潜质,有没有可塑性,这是“全程育师”的首要环节。德国教师教育的“修业阶段”和“实习阶段”是“全程育师”的中间环节,目的是把热爱教育事业的学生培育成合格的教师,师范生必须经过两次严格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才能成为正式教师。职后培训是“全程育师”的最后一个环节,事关教师专业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在职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从时代、社会吸取营养,学习最新知识。
德国政府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四年一次的综合评价。完全中学、实科中学教师的评价者主要是学校校长,四年一次为每个教师作出翔实的考核报告。国民小学、主体中学教师的评价以督学为主,校长参与配合。对教师的评价客观、公正,必须与教师本人见面并签字存档备查。督学的任务是到校听课,为每个教师建立一份“教师工作报告表”。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分管的班级及学生情况,所承担的工作量等;二是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工作态度等。教师的评定结果分为7个等级, 1级最好。而我国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方法虽较多,但缺乏统一规范的评价体系,操作起来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有些学校在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时,往往以教师所教或管的班级学生年度考试排名或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德国的教育方式可供借鉴
德国的课堂氛围是比较轻松的,对纪律的要求几乎没有,但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和能力培养却是相当重视的,而且是实实在在于课堂中随时体现的。中国目前的中学课堂则是填鸭式的、灌输式的,侧重于理论教育,因此两国学生走上社会后的表现将是完全不同的。德国的教育内容不仅有属于阳光式教育,还有结合社会现实的阴暗面教育,学校会让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德国学生重视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以此为参照来调整、充实自己,并且最终还要提交研究报告。而且,学生对社会实践是十分重视的,没有家长替代或弄虚作假的,我们走在大街上就遇到要求配合填写调查问卷表的小学生,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较早地了解社会,熟悉社会,不像有些中国学生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就因不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及复杂多变而深感痛苦。
在德国,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比较轻的,一般学生在30~40分钟内就可以做完一门主课的作业。学生参加数学考试可以带计算器,参加物理考试可以带物理公式手册。德国学生家长都认为,与其让孩子花大量时间去背死的条文,不如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懂得如何可以随时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如何运用这些信息。高中毕业考试的四门科目是由学生在规定课程内自己选定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强项,使自己的毕业考试成绩达到最佳水平。
德国学生表面上没有中国学生作业多,也没有多大的考试压力,其实他们学习的内在压力也是较大的。因为,德国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进行讨论,学生要完成老师出的题,课后的阅读量也是较大的。学生要应对课堂探究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专题报告等作业,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学会收集资料,培养自己归纳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些都需课后花真功夫。
德国学生的体质健康强壮
中国每一所中学均有一个很大的操场,而德国的中学操场很小甚至没有,但德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中国学生,原因何在?中国学生在一天中的活动时间很少,除了吃饭、睡觉外,均在学习、做作业,而德国学生一天中的活动量是相当大的,他们的体育活动课也是相当严肃认真的。放学后,大多数学生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活动。在德国人的育人观念中,孩子生长在什么年龄段,就应该做与这个年龄段相应的事,超前学习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有时间,应该参加体育锻炼,学生在长身体阶段,必须要有强壮的体魄。因此,在课余生活中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孩子锻炼身体,作业要给体育锻炼让路,这在德国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周末的郊外随处可见骑车的学生、成年人以及年岁较大的老人。
德国中小学的现行教学管理体制真正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体现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上。德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相对来说身心比较健康,知识面比较广泛,能力比较全面,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都比较强。当然,所有这些与德国的基本国情是密切相关的,但无疑对我国强国梦的实现会有启发意义。德国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及发展策略的“火光”在一定程度上会照亮有志于优化中国基础教育架构的探索者前行的征程。只要我们潜下心来,立足国情,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取得累累硕果。
贡和法: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政治特级教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劳动模范、无锡市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被聘为江苏省政治教学研究会理事、无锡市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无锡市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这种分流大体是两条轨道:一条是“小学――文理中学――大学”,德国同行称之为是一条“学术性”的道路,它培养从事科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才;另一条是“小学――初级中学或实科中学――职业学校(包括高职)”,这是一条职业类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