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时间:2022-02-18 08:57:26

导语: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第1篇

一年来,在省两委办的关怀支持下,我们高扬“三个代”重要思想的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使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攀升。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直接促进了社区各项建设,使我们****社区呈现了经济繁荣、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整洁、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可喜局面。20xx年以来,我社区获省社区建设“精品工程”、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深化认识、明确目标,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进社区建设的根本途径

一是正确分析形势,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社区是居民群众聚居的地方,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基本单位,是城市管理的细胞,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的**社区与过去的老**相比,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社区地域面积扩大,增加了3倍;二是人口增多,增长近4倍;三是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使我们的工作对象由过去的家家熟知,人人认识变为不甚了解、不太熟悉。面对这种局面,社区党委深刻认识到,要承担起发展一方、稳定一方、造福一方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抓在手上,以精神文明建设统揽和推进社区各项建设。为此,社区党委书记谭竹青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社区其它各项建设,必须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基础,并为其它各项建设注入动力,提供保障。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步骤,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社区的迫切需要。”

二是坚持“三个到位”,奠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首先是组织领导到位。几年来,我们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和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谭竹青亲自担任;副组长由2名党委副书记担任;6名居委会副主任及社区经济实体负责人、部分居恰巧表任成员,加强了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领导;其次是部署实施到位。我们按省、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内容、标准和要求,逐项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并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制,落实到各居民组、各经济实体,落实到每个人,使创建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人,没有空白点,没有死角;再次是资金投入到位,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需要。可以说,近几年是我们投入最大、实现项目最多的一年。据统计,几年来,总投入高达120万元,其中直接用于或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资金即达30万元。

二、加大社区法制建设力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建立普法宣传阵地,我们自筹资金,建立了社区法制教育画廊、社区广播站、社区图书馆等,并依托这些阵地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这些阵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居民普法宣传面达98%以上;二是建立培训教育阵地,社区成立了“业余党校”、“居民法制学校”、“市民学校”、“青少年法律教育学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学法懂法用法百题竞赛”、“学习贯彻《劳动法》知识竞赛”、“少年模拟小法院”等活动,一年来,参加培训学法的干部、居民、青少年达20xx余人次;三是建立法律服务阵地。社区成立了法律咨询室,设立开通了“148”法律服务专线,搭起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在便民求助中心法律窗口,为社区居民法律咨询提供了方便条件;四是建立法律援助阵地,市、区司法部门在我们社区设立了法律援工作平台和服务窗口,实行了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三进社区,定期在窗口开展咨询;四是坚持不懈地开展遵纪守法教育活动。我们针对社区居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实际,通过举办“爷爷奶奶学习班”、“姥姥姥爷学习班“、“年轻父母学习班”和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演讲比赛等形式,对社区干部、居民、青少年和流动人口进行生动、活泼、直观的遵纪守法教育,在社区居民中大力提介“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区做个好居民”,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文明意识、守法意识、依法维梳意识、治安防范意识和与犯罪行为做斗争的意识。

三、加大社区文化建设力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在青少年中成立了“少年百花艺术团”、“中青年合唱团”,配合学校举办“夏令营”、“科技小制作比赛”,参观旅游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校外生活。特别是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成立,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每天来参加活动的青少年络绎不绝。二是在老年人中成立了“秧歌队”、“老年合唱团”,开辟了“老年戏迷角”,经常组织各种演出活动。社区服务中心的老年活动室开放后,每天来此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老年人达近百人之多。三是建立了图书阅览、书法绘画、棋类健身3个活动 室。图书阅览室藏书2万余册,订有各类报刊、杂志40余种,每天免费开放,为社区居民读书看报、文化娱乐提供了舒适场所。四是开展节庆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每逢节日或重大纪念日,社区都组织居民文艺积极分子排练节目,举办文艺汇演、消夏晚会,知识竞赛等活动。一年来,社区自编的“****社区之歌”、“四唱计划生育好”、“退指标”、“党啊,我们永远热爱您”、“夫妻悄悄话”等一大批节目,在参加市、区和街道的文艺汇演中均获好评。

四、加大社区环境建设力度,服务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美化生活环境。一年来,在市、区市政的配合下,修了3条柏油路,铺设方砖3000平方米,种植草坪5000平方米,栽种树木1万多棵,花卉3万多株,新建起精品绿化景点3处,街心花园2个,凉亭1个,使社区环境实现了美化、绿化、彩化。

二是改善居住环境。我们组织居民开展“人人动手、美化家园”和“创文明楼院”活动,狠抓居民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垃圾袋装化,做到无乱堆乱放、无卫生死角、无落地垃圾,让楼道亮起来,让庭院美起来,为居民创造了优美、整 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是稳定社会环境。我们健全调整了以老党员的骨干的义务巡逻队、义务活动治安队,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小组等组织,形成了专兼结合的群防群治网络,使社区治安状况不断改善,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安宁,带来了安全,带来了祥和,一年来,辖区内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也级少发生,20xx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几年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是社区居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和“文明居民”,有35%的居民和家庭成为“文明居民”和“文明家庭”,其中省级“文明家庭”2户,市级“文明家庭“5户。

二是促进了社区社会秩序的持续稳定。几年来避免10多起刑事案件发生,协助公安机关抓获流窜犯4人,破获案件4起。社区呈现了计划生育无超生、无早婚早良、无上访事件、无刑事和治安案件的“四无“良好成局。

第2篇

统筹性是保证

实现统筹性,必须按规划循序渐进地开展创建活动,有规划地构建精神文明建设的格局、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再有,体现在要求的统一上。一方面对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规定共同的创建程序、验收标准;另一方面,根据不同行业工作职能的差异性,规定各行业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把一般性和特殊性要求相统一,形成科学、具体的创建要求。第三,组织统一验收,统一给予创建结果的认定。统一性,是保证创建活动高效、有序开展的必然要求。

综合协调性是实质

首先,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协调发展,构建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第二,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的地区和单位,要把环境、民主政治、经济、道德风尚等内容纳入创建要求,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第三,各级党委、政府所授予的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单一的荣誉称号,而是指三个文明的共同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的荣誉称号,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经济发展任务等一项不达标,则不能授予或取消已授予的文明单位称号。

典型性是特征

各领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必须达到两个层面的典型要求。首先在辖区行业内,与非创建单位比较,工作业绩最佳,在同行业中具有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在行业间相比较,在民主管理、人员素质、硬件设施、工作业绩等方面是比较先进的单位,在一个地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精神文明创建的过程就是一个比、学、赶的过程,是一个争当典型、塑造典型的过程,也是典型带动的过程。通过在一个地区不断地扩展典型面,不断地提高质的要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

经常性是必要条件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提高的无止境的过程,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应地也应不断更新要求,不断提高创建水平的过程。对各类文明单位称号实行任期制,就充分反映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渐进的变化特点。这就要求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要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动态管理,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复查,分年度提高要求,促进创建单位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切实克服重检查、轻自查,重创建、轻保持的倾向。

群众性是目的和归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对象是人,是人的素质。因此,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组织群众广泛地参与到活动中,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教育、提高素质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任务。为了达到目的,首先,要策划、安排好创建活动,把创建要求内化为干部群众的观念,外化为行为,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要组织群众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参与的群众愈广泛,受教育面就愈大,组织开展的创建活动愈落实,群众受教育的效果就愈好;第三,要在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集中群众的智慧,尊重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创建活动组织成放手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群众主动参与的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

第3篇

关键词:区域精神文明;区域经济;思路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诸要素中,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等要素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要素,又以其乘数效应渗透于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牵动性要素与制度性要素之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区域精神文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文化资源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文化塑造区域特色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和谐区域建设;企业文化提升区域微观基础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

一、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其特殊性

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是指一个区域范围内全部精神文明活动的总和。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同时,区域精神文明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区域性,由于各个区域在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千差万别,从而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使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其次,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中间性,这点在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区域体现得尤其明显,这一区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显著的中间性。再次,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整体性,区一级政权是国家在基层比较完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单元,它囊括了工农商业、党政军、社区、社团等经济、政治、社会实体,相对于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而言具有整体性。

二、区域精神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契合性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区域性。以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的区域性为切入点,把握区域精神文明建设与壮大区域特色经济的契合性。区域特色经济是依托区域自然、人文等资源,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地域经济,如安溪县的茶叶经济、德化县的陶瓷经济、惠安县的石雕经济和沙县的小吃经济。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壮大区域特色经济的切入点,关键在于把具有区域特性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区域经济资源,形成现实生产力。洛江区旅游传统文化资源丰富、闻名遐尔,拥有洛阳古桥、双髻山、仰恩湖、蔡襄祠、俞大猷公园、施琅将军陵园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拥有印尼风味特色餐饮、印尼舞蹈等异国文化,拥有“陈三五娘”传说、“妆糕人”等入选省级非物质遗产的地方文化,每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有其美丽而奇异的传说,尤其是双髻山宗教文化更是一绝。因此,洛江区在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区域经济上,应当认真学习安溪、德化、惠安县把传统茶文化、陶瓷文化、石雕文化转化为茶叶经济、陶瓷经济、石雕经济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沙县小吃经济遍布我省诸多城市形成规模不小的小吃经济,小吃文化居然能做得如此精彩,其成功更是令人深思。所以把握区域精神文明建设与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应该重点做好区域性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转换的文章,挖掘、整理和开发旅游文化,促其向旅游经济转换,着力构建生态旅游经济。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中间性。以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的中间性为切入点,把握区域精神文明建设与壮大区域劳务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契合性。壮大区域经济的两大途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因而,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区域经济,最重要在于为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服务。然而,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的中间性特点告诉我们,区域精神文明更多的是乡村文明和农业文明,而较少的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所以,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就必须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需要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建设上加大力度。就洛江区来说,目前主要的任务是有效提升区域民众的劳动技能和企业家的素质,因为,洛江区的基本区情之一是城郊型的农业大区,耕地资源小,人均耕地只有0.4亩左右,人地矛盾造成劳动力相对过剩。但是劳动力资源不等于人力资源,如何使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关键在于劳动技能的提升使其适应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需要。只有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并开发外出务工,才能形成区域劳务经济。因此,区域精神文明建设要把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把农民变成工人、市民当做自己的重要任务。同时要致力于提升本区域企业家素质,从而达到提升区域民营经济管理水平、壮大发展区域民营经济的目的。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以区域精神文明的整体性为切入点,把握区域精神文明建设与壮大区域开放经济的契合性。区域开放经济是指区域经济应当面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开放,即区域经济应当突破区一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取竞争优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以及入世后按WTO规则办事的要求,当前区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再搞“优惠政策”吸引力已大不如前。投资者进行投资目光转移到该区域的信誉和名气。同时,区域信誉也有助于工业、农业产品打出市场、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区域信誉与形象是区域经济的无形资源,形象就是环境,形象决定发展,于是很多地方都把形象建设摆上重要的位置,如南安市提出树立“乐于商、乐于住、乐于游”的区域形象,外省有的县提出树立“门槛最低,办事最快,服务最优,信誉最好,回报最高”的区域形象。必须指出区域形象作为一个区域的总体标志,具有识别功能,有利于提高区域的指向引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吸纳器和助推器。所以,区域形象作为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已成为发展区域开放经济的关键。因此,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区域经济,要以整体性为切入点,在树立区域形象、提高区域名气上下功夫。

三、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的形象性

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区域整体形象的体现,它主要包括深层次的区域人文精神与表层次的区域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等,是区域各个行业,各个方面精神文明的总表现,其中区域人文精神是区域形象的核心。区域形象的表层建设要在抓好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同时,着重抓好城市标志性建筑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形象的深层建设,应着重抓好区域人文精神培育。但是,区域人文精神的培育,绝不是靠几句简单的口号,开几次动员会,搞一阵风就能奏效的。在培育区域人文精神过程中,首先,要深入开展“树文明新风、建文明新城、做文明公民”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规范,形成先进的区域文化。其次,要汲取区域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且结合时代特征,树立符合区情民情富有生命力人文精神;再次,借助区域领导层和精英人士的示范倡导,区域民众的认同和参与,使区域文化长得到成长与积淀。总之,培育区域人文精神不能脱离区域的社会环境,不能脱离时代要求,就当代而言应把培育的重点放在区域社会形成创业致富、全面小康的价值追求,形成诚信友善、积极进取的行为理念上。一旦这些价值追求和生活理念变成区域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区域人文精神就建立起来了。如“爱拼才会赢”的闽南精神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4篇

__煤矿是__环能股份公司下属的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1963年建成投产,现核定生产能力190万吨/年。全矿现有职工4700余人,矿党委下设48个党支部,1046名党员。主导产品九级冶炼精煤是山西省名牌产品。近年来,__煤矿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巩固、提高、深化、拓展”和“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充实内容、持续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的中心,以“十大文明创建工程”为载体,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生产经营生机勃勃,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矿容矿貌日新月异,多种经营强势起步,矿井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员工效从1996年的4.965吨提高到现在的8.223吨;20__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407万元,经济效益在20__年创历史最好水平的基础上翻了近三番,20__年利润总额达6364万元;职工人均收入已突破3万元大关;安全生产平稳发展,创造了矿井最长安全周期;弘峰焦化一期工程顺利剪彩,山西首家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顺利上马,新世纪洗煤厂顺利投用,多经发展迈出了强劲步伐,矿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以人为本,真抓实干,形成精神文明创建新格局。

(一)抓教育,形成精神文明创建的强大力量。人是文明煤矿创建活动的主体,围绕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我们大力开展了“三观”、“三德”、“四信”教育,帮助职工明辨是非,区分善恶,懂得羞耻,明白到社会做什么、在岗位干什么、回到家中承当什么;同时在广播电视上开辟了《矿山嘹望哨》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有力推动了公民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在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中,以岗位培训为重点进行专业交叉培训,充分发挥老同志和业务骨干的传、帮、带作用,促进了人员技能素质的提高,涌现出一批“职业道德好、工作能力强、作风过硬”的青年岗位能手。

(二)抓规范,确保精神文明创建有章可循。矿党政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党政工作主要内容,与矿井生产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精神文明办公室负责制定了《__矿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细则》、《__矿精神文明建设专业组责任制和工作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抽象概念分解成具体内容,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指标分解为党员合格率、职工遵纪守法率、经营指标完成率、计划生育率等28项120条考核指标,以标准衡量工作实绩,并不断完善了动态考核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和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抓载体,促使精神文明创建整体推进。开展适应新形势、符合群众实际、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精神文明创建的有效载体,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的基础工程。我们举办了“元旦茶话会”、“七一”大型歌舞晚会、“八六”班组节大型文艺晚会,邀请了著名歌唱家、民间艺术家到矿演出,消夏系列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激发了职工的参与热情,又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职工在参与中提升了文化品味,增强了为企业发展奉献的责任心。

二、重点突破,特色鲜明,打造精神文明创建新平台。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引导人、塑造人、创环境、塑形象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点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战略点,并结合我矿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深化“十大文明工程”创建内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群众性创建网络。

一是围绕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了“形象塑造工程”、“堡垒建设工程”和“廉政建设工程”等创建活动。在全矿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比人品、比才能、比形象、比贡献”的四比竞赛和“五个十”、“特色支部”、“文明科室”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干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二是围绕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了“思想铸造工程”和“文明窗口工程”创建活动。采取不同形式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__人道德规范100条》,注重加强职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教育,极大提高了职工的文明素质。同时,在广大党员、职工中还深入开展了争当“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十佳技术能手”、“矿山十佳青年”和“十佳文明窗口”等争先创优竞赛,引导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争做振兴__的排头兵。

三、围绕文明环境创建,以建设安全、文明、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开展了“文明环境工程”、“文明楼区工程”创建活动,以及“文明楼区”、“十星级文明户”等竞赛,同时开展了创建文明学校、文明医院、文明 幼儿园的“文明校院(园)创建工程”活动和以安全社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矿区平安工程”活动,为职工家属安居乐业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矿区环境。

四是围绕科技兴矿,开展了以难题攻关、创优增效为中心的“科技挖潜工程”活动。在全国首创了综采综放混合采煤工艺,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攻克了32度大坡工作面实施综采放顶煤开采,在难抽放煤层进行瓦斯抽放等技术难题,取得明显成效。20__年,在建立地面瓦斯抽放泵站的基础上,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难题攻关,解决了低浓度瓦斯发电的难题,拓展了瓦斯综合利用的空间,实现了复杂条件下矿井的安全稳产高效。

三、固本强基,丰富内涵,推动精神文明创建上新台阶。

(一)与企业文化相结合,铸精神文明创建之魂。我们着重在6S管理试点的运行质效和推行覆盖面上下功夫,把6S管理渗透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工作中和行为上,促进了各项基础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职工行为的规范化,不仅为矿山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还使矿上整体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与环境建设相结合,塑精神文明创建之形。我们以国际安全社区试点为契机,不断扩充、丰富和完善社区安全功能,同步拓展“功能”,安全社区创建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品位有了进一步提高。新建的阅览活动中心,为单身职工开辟了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条件优越的学习文化园地;装修一新的老年活动中心,改善了退休职工的娱乐休闲环境;朝阳园、日月园的兴建,整个矿区的亮化、绿化、美化、香化,以及楼群换装工程的完成,为广大职工家属营造了一个幽雅、温馨的生活环境。

(三)与温暖工程相结合,固精神文明创建之基。职工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也是成果的享受者,只有将职工真正凝聚起来,才能切实筑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之基。我矿始终坚持“矿井发展与矿区建设双向促进”、“矿山形象与职工生活同步提高”的原则,把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76北部采区延伸,在原有两部猴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部行人助行器,减少了职工的体力消耗;对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八病”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为全矿936名女工办理了特病保险等等。

第5篇

刚才,大会表彰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军民共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翁卡同志作了全面的工作总结和部署。在此,我代表市委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战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向积极参与、热情支持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的思想保证,是一个地区发展繁荣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近年来,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努力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定位更加准确,坚持融入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服从于海西绿色腹地建设,展示了自身作为和形象;载体更加活跃,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涌现了一批典型做法和经验,得到群众认可和欢迎;合力更加集聚,各级各部门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方方面面协同运作的格局不断完善;实效更加明显,这些年我市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逐步形成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氛围,这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创业的结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动力、支撑也是分不开的。

在新的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更为突出,市第三次党代会把建设“文明**”,确定为今后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任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意识层面的工作,作用和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我们面临的“矛盾凸显期”,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意识复杂化、道德价值取向多样化有关。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推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整个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正确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以适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求。从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始终盯住一个“实”字,从**实际出发,从正在做的事情出发,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

一、虚实结合,促进和谐

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谐风气的培育,虽然表现为人的思想和社会意识,但简单的灌输教育往往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整个社会实践,做到虚实结合,虚功实做。首先,要有实在的切入点。要紧紧围绕推动发展和构建和谐两大主题,在海西绿色腹地建设中,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在“一点一线一重心”发展、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新农村建设、开展创业竞赛、改善投资环境等发展重点中,努力激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思想氛围,体现精神文明的动力和支撑作用。其次,要有实在的着力点。这个着力点要选择百姓关注的最直接、最现实、最突出的具体问题,坚持采用项目运作的方式,抓实抓深创建载体,尤其是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和军民共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参与面、增强针对性、提高融合度,根据各地各部门的特点和职能,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使创建的过程成为营造发展环境的过程,成为提高公民素质的过程。再次,要有实在的落脚点。要把能否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是否群众满意、公众认同,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衡量和评判标准。无论县市还是部门,文明建设的成效如何、是不是先进,不单要看抓文明创建的力度和效果,还要看参与全市工作大局的积极性,看完成党委、政府部署任务的主动性,两者不能形成大的反差。精神文明考评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真正反映出文明的程度。

二、好事做实,坚持为民

以人为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原则和目的。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重要方面。这些年,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力度持续加大,惠民政策持续出台,给精神文明建设拓展内涵、提升作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要更加注重面向群众,从基层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多开展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各项活动,多建设群众普遍欢迎、方便实秀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如公益性文化项目推介、农村文化解“四难”、经常性“三下乡”等,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更加注重服务群众,紧密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各部门单位的职能履行,不仅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宣传思想、先进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还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平安建设”、诚信建设、环境整治、城市管理、效能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真正在创建活动中体现服务群众、为民惠民。要更加注重帮助群众,通过城乡“互动联动”、文明共建、连片创建、村企携手等形式,推出一批群众反映较多、受惠面大的实事好事,一项一项抓好落实,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特别是关注困难群众,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扶贫帮困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总之,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教育和帮助相结合,讲道理和办实事相结合,努力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长期坚持,点滴积累

第6篇

一、基本现状

(一)思想观念不断进步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精神方面的消费逐步增多,休闲方式逐步多样化。就是在边远乡镇,也有不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坝坝文化较为火热,村级文化活动也开始发展。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

正月初七灯火节游园活动、万名群众环城长跑、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等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各文艺宣传团体创作编排的金钱板、音乐快板、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农民读书节和迎奥运、促和谐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使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入村入户,深入人心。

(三)阵地建设更臻完善

加强了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新规划建设了12个乡镇文化站,为光雾山镇铁炉坝村、元潭乡字库村、侯家乡姜家大院捐赠图书30000余册,并建立了规范的图书阅览室。加强了县内赶场老年拐棍宣传队、南江镇女子秧歌队、长赤镇腰鼓队、元潭乡唢呐龙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建设,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传统文化颇具特色

二、存在问题

我县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南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视不够,认识偏差。一些乡镇,尤其是经济和基础建设较为落后的乡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对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在干部队伍建设、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偏重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做到两者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形成了两张皮。

2、投入不足,基础薄弱。一是缺经费。目前乡村两级财政十分困难,无法筹集到资金建设文化阵地,有发展之心而无建设之力。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不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二是缺阵地。边远乡镇大多缺乏文化设施,就连一些原本已经建设起来的文化设施,也因缺乏足够的资金,没有很好的保养和管理,无法发挥作用;大部分边远乡镇没有文化站,村没有文化活动室,社没有图书阅览室,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开展。

3、队伍不力,主体缺乏。部分乡镇没有专职的宣传委员,使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使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现阶段留守在家的老年农户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晚辈读书上学,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村社文化活动室因缺乏活动主体名存实亡,使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巨大反差。

4、观念不正,陋习抬头。由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乡、村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下降,导致一些地方不良风气蔓延,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格格不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封建迷信开始抬头、办酒风盛行泛滥、赌博风越刮越烈。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错位,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热情不高。

三、对策建议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

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特别要重视边远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把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一)深化认识,做到三个到位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努力扭转两个文明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坚决克服对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观点,真正把精神文明和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资金投入到位。政府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各乡镇要着眼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立各级财政拿一点、后盾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保障农村精神为文明建设的正常开展。三是工作落实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对各级各有关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化、定量化,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定期检查,年底总评。

(二)提高素质,狠抓三个教育

围绕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核心,大力开展三个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一是思想教育。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消除固有和封闭、保守的旧意识,形成改革开放、共同致富的新意识,增强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加大对农民在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及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抵制封建迷信及的能力。逐步破除封建迷信,阻止乱建坟墓、庙宇,大操大办红、白喜事陈旧陋习,形成崇尚科学、摒弃陋习、追求文明进步的良好风尚。三是道德教育。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村规民约等为主要内容,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农民讲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讲家庭美德,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市级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城和中国旅游经济强县。

(三)优化载体,开展三项活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贵在不断创新。创新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一是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构建和谐南江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和十大孝星、十佳公婆、十佳媳妇、十佳丈夫、十大孝星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老人、尊敬老人的良好氛围,形成以德报怨、促进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努力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书、书画展览等活动,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和万村书库建设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更加可亲可信、深入民心。三是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按照标美公路进村、文明道路入户,人饮工程进村、安全饮水入户,农网改造进村、电视电话入户,环境整治进村、美化家园入户,特色产业进村、富民项目入户,科教文卫进村、文明新风入户,民主法制进村、遵纪守法入户,党的建设进村、党员帮扶入户和致富星、平安星、和睦星、科技星、计生星、卫生星的要求,深入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

第7篇

黄会林等

随着传媒产业的不断发展,影视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特别是对于6岁到18岁以下的在校未成年人而言,相对于家庭、学校教育和同伴影响,影视媒介以其特定的传播影响力对其价值观、人生观、暴力倾向等诸多方面起着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于2006年5月在北京城区、近郊区、远郊区6个区县 (西城区、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通州区、延庆县)14所中小学,面向未成年人进行了立意抽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1335份,其中小学453份、初中453份、高中429份。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并经SPSS10.0进行统计处理。以下为“影视文化对北京地区未成年人影响”调查报告的章节节选。

一、北京地区未成年人收视现状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电视是北京中小学生继书籍之后每天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介。中小学生每天接触不同媒介的时间由多到少依次为书籍、电视、上网、杂志、报纸和广播。北京地区未成年人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62.99分钟。

区别于北京常住居民将娱乐视为最主要收视目的,获得信息是北京地区中小学生收视最主要的动机,获得娱乐是第二动机。

在认为哪些因素最能导致中小学生不看或不多看电视的选择中,“学校学习压力大,作业多”是制约未成年人看电视最主要(44.0%)的原因;其次为“家长制约不让看”(17.2%)。电视节目本身制作水平的优劣,是影响未成年人不看或少看电视的第三大因素。

“动画片”和“影视剧”高居北京地区未成年人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类型前两位,其次依次为“游戏娱乐类节目”、“音乐类节目”和“体育竞赛”等。

二、北京地区未成年人眼中的电视节目

在课题组给出的九个不同维度的国内电视节目评价调查中,北京地区未成年人对电视节目平均印象分为3.20,各项指标无一达到良好水平(4分),总体在及格线上下徘徊。这表明,当前国内电视节目与未成年观众的需求已形成了极大错位。其中,北京地区未成年人对国内电视节目风格是否具有个性的评价得分最低(2.97分),处于不及格水平。

经过对选项的5分赋值,北京地区未成年人对当前国内儿童节目的总体评价为2.93分,低于及格水平。不同教育程度对国内儿童节目的评价差异显著,小学生对儿童节目的平均评价为3.57分,初中生为2.68分,高中生为2.52分。

关于儿童电视节目的类型偏好,喜欢“动画类”的最多(57.1%)。其次,喜好“益智类”(23.1%)与“竞技类”(23.0%)的未成年人在数量上难分伯仲。再次为 “从来不看”(14.5%)和喜好“谈话类”(1.4%)。

“日本”动画片是未成年人最喜爱的动画片,选答率高达66.5%。其后,依次为“中国大陆”12.7%、“欧美”8.7%、“都不喜欢”6.8%、“韩国”3.6%和中国“台湾”1.7%。

对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北京地区未成年人最喜欢了解新闻的渠道是电视(53.4%)。其次依次为互联网(14.9%)、报纸(14.1%)、书籍(5.5%)、杂志(5.0%)、家长或老师(3.5%)和广播(3.1%)。

在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是否真实的评判上,仅有14.5%的北京未成年人认为电视新闻“完全真实”,大部分未成年人认为电视新闻中含有虚假成分。

不同媒介比较中,电视(55%)亦是未成年人获得娱乐最主要的渠道,其后依次为互联网(23%)、杂志(9%)、书籍(8%)、报纸(3%)和广播(2%)。

在未成年人对影视明星最新动向态度的调查中,“比较关心”(43.2%)明星的最多。除“现在还没有”(16.4%)崇拜对象外、“影视明星”(14.0%)是继“科学家”(16.3%)之后,北京地区未成年人第二大选择最集中的崇拜对象。长大后,从事“演员、歌手或影视工作”(11.9%),也是继“白领职员”(13.6%)、“科技工作”(13.3%)之后,未成年人第三大最希望从事的理想职业。

在娱乐节目与现实关系的判定中,大多数(86.10%)未成年人认为娱乐节目与现实生活“无关”或存在一定差异,但也有少部分(13.80%)人认为娱乐节目与现实生活“基本等价,非常相关”。

作者简介: 黄会林,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北京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主任。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

肖永亮郭 晶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产业集群现象,表现出独有的产业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艺术特征、技术特征、资源特征、市场特征和管理特征,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产业园、产业区和产业基地。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经营同一种产业的企业群体通过地域关联、功能关联或目标关联,形成在地理上的集中,它既包括同一类企业集聚,也包括其上下游产业链和相关支持行业的集聚。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中小企业间彼此竞争、相互学习、模仿和产业相关联等效应,包括示范、推广和带动效应来提高产业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产业链的存在可以提高区域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降低从新产品开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必须付出的交易成本。

产业园、产业区和产业基地在概念上有所区别。一般来说,产业园相对产业区更为完整封闭,有明确的管理主体,有清楚的地域边界,经过系统的规划,有一定的入园门槛,园内各种组织功能齐全,自成一体。产业区是依靠地域或经营特色自然形成的一片开放空间,地界模糊,管理松散,行政干预少,包容度大。产业基地是指针对某一单一产品和服务集中开发的空间,它不强调产业链的完整性,一般着重孵化功能。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运作模式

埃森哲研究的业务模式认为,标准的业务模式实际包括三个部分:价值的来源(即客户)、提供的价值(即产品)、提供价值的方式(如何提供)。

在此基础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可以界定为五类定位模式:创作型文化创意园区、消费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复合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都市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原生态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创作型园区的特点是设计制作生产性的,具备研发、投资、孵化、制作、培训、交易等功能。通过传播输出文化创意产品,承接和提供服务项目来提升园区的价值。创作型一般是指产品的无形特征对产品的价值影响特别大、客户购买决策复杂。

消费型园区是指提供特色场所,通过展示、服务吸引消费群体参与消费。文化创意消费品一般是指消费者日常所大量重复购买、使用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较高的审美取向和娱乐功能。消费型园区是由客户的价值来源来决定提供价值的内容和方式。

复合型园区是创作型园区和消费型园区的混合,兼具二者的特性。

符合城市风格和迎合城市风情的都市主题的园区。价值的来源、提供的价值和提供价值的方式带有强烈的都市情调。

利用原生态的资源和环境,对某一地域实现计划性保护,根据当地特色进行文化继承和灵活创意而生产独特的产品,提供独一无二的服务。

三、园区规划方法

在园区规划过程中,要形成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需要掌握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有效提高规划效率。

首先,要形成园区战略定位,必须进行战略分析和竞争性分析。战略分析和竞争性分析常用的方法为“SWOT分析法”,通过对园区进行SWOT分析,从而提炼出与园区建设相关的生态环境中,对我们战略制定和实施起实际作用的机会和威胁;同时,总结出园区建设在某一细分市场中的强势和弱势。无论强势、弱势、机会,还是威胁,都是确定园区战略定位的基础。

另外,在对园区建设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宏观环境分析时,还可以采用“PEST分析法”,这是一种宏观环境的指向性分析法,依据于国家对未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科技的相关宏观规划与发展远景目标为基础参照,寻求发展机会与市场空间的前瞻性分析方法。

通过上述科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找到园区的战略定位,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规划。从而在基础上,找到园区适宜的运营策略以及文化内容等相关发展策略,形成园区独有的运作模式,从而顺利地在大环境中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为文化产品的后续运营提供便利条件。

作者简介:肖永亮,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北京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副主任。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张慧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有其特殊的地位,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充分发挥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作用,对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充分认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没有文化上的和谐,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社会的和谐就没有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要充分发挥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多处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把和谐文化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强调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就要紧紧围绕这一“重要任务”,始终抓住这一“根本”要求,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引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凝聚全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力量,发掘和弘扬民族的、世界的、先进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精神,形成文明和谐的思想道德生态环境,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作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更大贡献。就首都的精神文明建设而言,还要按照中央关于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要求,按照总书记关于北京的各项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着“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重点要抓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切实打牢市民文明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引导市民养成文明和谐的行为方式,营造首都庄重和谐、开放包容、文明友善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从解决群众最关心、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推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为推进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营造一流的人文奥运环境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一是要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二是要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实施“五大文明行动”,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三是要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和谐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群众生活。

要发挥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首都的精神文明建设更有其特殊的地位和职责。要充分发挥这些特有的工作优势,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营造一流奥运环境,凝聚力量,作出成绩。一是要始终坚持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管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优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坚持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成就的根本保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思想观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总体要求,积极调整工作安排,细化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实,自觉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作出更大贡献。二是进一步密切与驻京党政军机关的关系,充分发挥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独特的首都优势。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是领导和协调首都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门机构,其人员组成既有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也有驻京部队的领导。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需要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的支持和参与,也需要驻京部队的支持和参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这一独特的首都优势,积极争取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和驻京部队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献计献策献力量。三是积极挖掘首都各界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潜力和作用,充分发挥首都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优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也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要充分利用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联系和组织的一些资源优势,把和谐创建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和保护来自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首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智力优势,发挥社会学术团体的理论研究优势,最大限度地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凝聚力量,凝聚智慧,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大群众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作者简介:张慧光,女,首都精神文明办主任,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网络媒介与大众文化生活

杨春霞

回顾媒介发展的历史,每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改变的不仅仅是传播的空间和时间,还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观念以及文化传递的方式。

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从1997年的62万人发展到2007年6月底的1.62亿人,位居世界第二。北京是中国互联网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无论是各种互联网产业,还是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网民在居民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北京都位居全国城乡之首。

对大部分的中国网民而言,互联网功能已经至少拓展到四个方面:信息渠道、沟通、娱乐和生活助手功能。反映互联网信息渠道的应用主要有网络新闻和搜索引擎,新兴工具有博客;起到沟通工具作用的网络应用主要有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发挥典型娱乐工具的网络应用有网络音乐、网络影视和网络游戏。能反映互联网生活帮手的应用主要有:网上求职、网上教育、网上购物、网上旅行预定、网上银行和网上炒股等。

过去,没有一家全国性的公司能够统一处理全国各地的机票,没有一家被行政区划限制的旅行社可以把从北京、上海、广州到三亚去的旅行者统一起来向酒店和航空公司下单,但在网络时代做到了。

过去,歌手和唱片公司靠唱片的销量挣钱,电影靠卖电影票挣钱,但网络却改变甚至颠覆了娱乐业传统的赢利模式。今天,对世界三大唱片商来说,人们从网上下载付费歌曲所带来的收入已经大于销售唱片的所得。而根据电影内容改编的游戏,根据电影音乐、内容制作的铃声、彩铃已成为这一老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过去,无数的中小公司选择在繁华的街道上竖立巨幅广告牌来吸引市场的注意。而在网络时代,他们发现各大搜索引擎上的搜索排名与他们的业绩关联度更大,于是造就了一个巨大的网络搜索竞价排名市场。

网上理财 上网理财具有节省时间、操作简单、没有区域限制、理财产品种类多等优点。使得网上理财蔚然成风。从网络理财信息的渠道来源看,互联网以86.6%的比例高居榜首,而排在第二位的报纸、杂志仅为49.6%。

网上求职 是指网民通过网络寻找招聘信息和在专业招聘网站简历。根据调查,网民的求职信息来源85.1%来自互联网,而来自传统的报纸、杂志上的招聘信息则有52.6%。网民在网上搜索工作机会时,首先考虑的分类原则是行业,其次是职能、专业类别、招聘信息的日期等。这也是大部分招聘网站在分类工作机会时的分类原则。令人关注的是,有高达55.8%的人通过互联网找到过工作。

预定旅游 这里是指通过网络,定制自己旅行的交通工具、票务、起居饮食以及旅游路线的一种方式。包括:预定旅游路线,预定票务,预定酒店等。调查结果显示,出行全部依赖网上预定的网民占总数的7.4%,网上网下都有选择的占42.1%,有近半数(48.1%)的人只在网上查询,不在网上预定。网民在网上预定最多的是飞机票,高达65.2%,其次是酒店占57.5%,预定旅行团推出的旅游度假线路占30%。预定门票和餐饮的比例都在20%左右。

虚拟社区 如果将博客比喻成个人在网上的家,社区则是个人网上生活交流的小区。社区一体化趋势――网上社区与线下活动相结合成为未来网络社区演化的方向。社区一体化将网上难以变现的经济与社会价值通过网下兑现,完成了价值实现的过程。社区不断强化用户的交流体验,挖掘出淹没在信息背后的活生生的人并建立社会关系,建立趋于真实社会生活的网上生活社区空间。

居民小区网络社区化――真实社区基础上的虚拟社区具有更强的活力。居民同住在一个小区,产生高度的信任感。例如北京最有影响力的居民小区社区网“回龙观社区网”注册用户5万左右。这样的社区还很多,这种以大规模的真实社区为基础的网络社区往往具有更强的活性和粘性。

因为互联网的产生而增加了许多新的职业。还带动了新的企业文化。在传统产业中造就了一支准IT业从业人员,他们大多拥有高学历,其追求新知识、接受新思潮的主动性往往也会在职工中起到推进作用;拉近了政府、产业与社会的距离,近几年政府网、行业管理部门网、社会团体网等专业网越来越普及,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传达,对参与决策、提高民主意识,大有好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工作方式和经营理念。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诸多负面效果的产生。首先是基本文化技能的危机。读和写是一种最基本的文化技能,然而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文字只是作为看的对象而存在着,失去了它应有的读和写的内涵与意义。不知不觉中出现了想起一个很熟悉的字却写不出来的现象。其次是语言词汇的乱用、滥用。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脱离了语法规则的语言不仅会产生歧义、难以理解,而且还会像病毒病菌一样感染整个文化系统,破坏文化的正常发展。第三是网络传播还导致文化帝国主义问题。互联网上的语言之争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典型战场。经常上网的人总是会被网上海量英文信息弄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往往正是在人们的这种茫然中,英语文化的影响得以大行其道。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英语主导着因特网。网上的英文信息占整个信息的90%以上,而汉语信息尚不足1%。这显然不能反映丰富多彩和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

作者简介:杨春霞,女,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院助理研究员。

北京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优势

李春雨

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并与“汉语国际推广”一起成为备受关注的国际文化现象。在汉语国际推广中,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都市魅力的北京文化,占据着不可取代的独特地位。

一、北京是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平台

2006至2007年,在北京开展了一系列与汉语国际推广直接相关的重要活动,使北京真正成为一扇窗口,主动地向世界敞开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2006年7月,汉语国际推广北京基地正式成立,并开通了全国最大的汉语学习和展现中国文化的网站(省略);同年10月,北京又建成并正式启用了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培训基地;2007年3月 “世界汉学大会2007”在北京召开,会议的总主题为“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该次会议是在中国本土举行的最大规模、参与者最多、规格最高、收获最丰的汉学大会;同年4月孔子学院总部在北京揭牌成立,它是全球孔子学院的最高管理机构,北京成为孔子学院总部所在地,再次证明并巩固了北京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核心地位。

二、北京高校云集,在海外孔子学院建设中作用巨大

至2007年5月底,在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55所孔子学院,现有的海外孔子学院80%以上都是由国内的教育机构合作承建的,而其中由北京的高校或教育机构承办的孔子学院占近40%。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一批师资力量雄厚的京城著名高校都参与了孔子学院的合作承建。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教育环境、过硬的教学水平,为北京的教育市场与高校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参与合作承建海外孔子学院,北京高校的教育文化功能在汉语国际推广中有效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三、北京在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得天独厚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不仅拥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历史文化古迹不胜枚举,长城、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圆明园、明十三陵、各式各样的胡同和四合院……这些名扬中外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浩瀚历史最佳的见证者与讲述者。此外,云集北京的那些中国饮食文化、戏曲文化和节日文化等多种突出反映中国人审美观念、精神气质与文化心理特征的传统文化,对外国人来说也充满了吸引力。如何发挥北京文化的辐射力,向世界展示古老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汉语国际推广必须面对的课题。

四、北京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北京文化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与时俱进的。北京的什刹海、三里屯、朝阳大山子798艺术区等地现在已经成为外国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在那里有着当代中国的前卫艺术和时尚,有着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当代中国不仅有茶馆,还有酒吧;不仅有二胡,还有吉他;不仅谦逊含蓄,而且自信开放……处于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的北京,以包容的姿态担当起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文化的重任,成为中国的“文化大使”。近年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英国戏剧舞蹈节(2003)、首届国际新媒体艺术展(2004)、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2005)、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2006)、美国艺术300年展览(2007)等活动,大大促进了中国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体现出了北京文化为迈向国际化所做出的努力。

五、北京奥运是推广中国文化的难得契机

第8篇

2011年,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区为目标,以打好“六大战役”为契机,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和城乡共建,城区公共环境逐步改善,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三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区获得省级文明城区提名资格。五项基础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创城工作稳步推进。做好创城总评的动员、规划、部署、指导和督查工作,全面落实创城的组织机构、任务分解、宣传氛围、挂居包片、督促检查、点评通报、资料整理、硬件投入和城市七项管理等创城常态长效机制,解决城市建设、管理和创建问题316个,解决社区群众生产生活、人居环境问题562个,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区总评。

二是市民教育不断加强。在社区,以文明市民学校为依托,通过文明宣传母报、读本、讲座和专题授课,表扬好人好事,曝光不文明陋习,深化道德评议。开展“和谐风邻里情”系列活动、千名干部入社区、道德模范巡回展、公民道德宣传月、广场文艺晚会、爱国歌曲大家唱、“文明新风进万家”等活动,加强社会公德、市民公约、“九不”规范教育,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在单位,以学习型单位创建为载体,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法律培训、技术比武,组织志愿者社会服务实践,强化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教育,提高了各级文明单位的创建积极性和参与率。在行业,围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广泛开展“满意在***”主题教育,通过行业岗位练兵、窗口礼仪培训,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全年组织各类教育活动930多场次,宣传教育面达93%,群众对创城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普遍提高。

三是基础创建扎实有效。通过广泛组织、宣传和发动,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掀起新热潮。在文明单位创建中,注重基础创建和长效创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文明创建任务,创建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本届晋升国家级文明单位3个、省级22个、市级62个、区级108个。在文明社区创建中,充分发挥社区共建理事会作用,广泛开展“和谐风 邻里情”文明创建系列活动,通过片区共建,资源共享,全年为小区居民办好事实事226件,逐步提高了社区建设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本届文明社区21个,其中市级6个、省级2个;文明楼院509栋、文明户1.3万户。在文明行业创建中,以“满意在***”为主题,深入开展“学习白沙所,服务零距离”活动,通过行业规范管理督查、民主评议行风、文明礼仪轮训,行业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环境、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在全省39个行业公共服务文明指数测评中,平均满意率达88%。在文明村镇创建中,以培育“乡风文明”为目标,开展移风易俗和“三讲一树”活动,基本做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目前“清洁家园行动”达标村47个。深入开展“城乡结亲”和“九进农家”活动,各级文明单位共为农村办实事好事158件,帮扶资金420多万。目前,文明村创建覆盖面提高到38%,其中省级2个、国家级1个。围绕争创“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目标,逐步完善“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和“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协会”组织,深入开展“星期六体验”道德实践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得到加强。协调争取上级30万,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区关工委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我区莘口中心小学陈婷被省委文明办授予“诚实守信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四是先进典型层出不穷。通过对文明创建典型的培育、总结、宣传、推广,涌现出一批道德素质扎实、业务技能过硬、作风纪律严谨、群众信得过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好人建设”上,我区的曹阳飞宇荣获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成为全市“第一人”;在文明单位创建上,白沙派出所和闽西地质大队挤身国家级文明单位;在文明行业创建上,培育出6个省级示范窗口和33个市级示范行业;在文明村镇创建上,岩前镇晋升为国家级文明乡镇,黄砂村、楼源村保持省级文明村,莘口墟场、岩前墟场被列为市级文明示范墟场;在社会志愿服务上,我区有12位同志获市级表彰,东霞社区被列为全国志愿服务示范社区;在基层文明创建上,全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美德家庭”、“文明户”、“文明班组”、“诚信单位”达5200多个。

五是城市管理逐步加强。区委、区政府结合创城总评,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创城硬件不达标问题。一是结合江滨路、工业路拓宽改造,投入500万,重点加强街巷道路铺装、社区道路维修和小区路灯建设,进一步优化美化城区硬件环境。二是积极协调市政部门,城关大桥、***街路面破损得到全面修复。新市路和富兴路拓宽改造全面动工。三是分别投入12万、30万,改造档案馆和文化馆,目前已顺利通过国家二级馆达标验收。结合市区管理权下放,定期开展市容管理、广告管理、市场管理、工地管理、交通管理、卫生管理、治安管理、拆除搭建和文化市场管理整顿,城市八项管理逐步到位。严格执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定期督查通报,城区的文明形象得到提升。

存在问题:在2011年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区总评中,我区的成绩不尽理想,软件材料得分不够高,硬件建设问题较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基础设施置后。二是市民文明素质还不高。三是创建工作不平衡。

2012年工作打算

2012年是新一届文明创建的第一年,我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着力解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突出问题,全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 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区)创建工作。一要深化认识。要严格对照《考评体系》,明确项目责任,开展自查自纠,认真分析上届总评存在的问题,逐一整改,逐项提升,确保新一届达标升级。围绕“环境建设”,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类创建活动。二要加强领导。要在《***区“十二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建立领导、工作、管理和监督的动态长效机制。三要建管结合。要抓好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打牢文明城市(区)的创建基础,要抓好典型示范带动工作,推动面上工作的深化拓展,特别要注重解决民生实际问题。加强城市八项管理,正确处理市容与繁荣的关系,既要依法依规严格管理,又要堵疏结合科学管理,有效解决公共卫生状况差、交通秩序乱、服务管理水平低、人际关系淡漠等突出问题,提高群众的满意率、支持率和参与率。

2. 抓住核心体系,继续深化市民思想道德建设。围绕“好人建设”,重点抓好5项工作:一是组织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要把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把行动落实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上来,围绕大局抓创建,着力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档次和水平。二是认真制订《***区新一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区规划》,突出主题主线,突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任务,集思广益,发扬民主,体现优势和特色,找准难点和薄弱点,做得目标更高、要求更高,举措更实、成效更大,努力使规划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群众意愿。三是加强文明素质教育。深化以“好人在行动、好事在身边、满意在三明”为主要内容的“好人建设”系列活动,继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组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深入社区、村镇、校园、企业、机关、军营等开展巡回报告。突出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通过市民学校教育和“文明规范伴我行,争当三明好市民”、“道德评议”、志愿者服务、广场文化等活动,加强市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文明公约、“九不”规范教育,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突出“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主题,组织开始“爱国歌曲大家唱”、“唱响红歌,振兴中华”等群众性歌咏活动,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推动基层广泛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文体活动。四是加强市民教育阵地建设。围绕市民教育,建好市民学校,按照“六个有”的标准,拓展教育内涵,提高教育实效;围绕素质教育,建好六大基地,不断提高爱国、法律、科普、诚信教育水平;围绕形势政策教育,建好宣传栏、黑板报、好人榜、曝光台。五是加强未成年人教育。要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为抓手,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深入开展“星期六体验”道德实践活动,重点抓好中小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乡村少年宫建设、5个“绿色网吧”示范点改造建设、中村综合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示范点建设、4个城乡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示范点建设、免费开放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等一批办事实项目,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协会组织,深入开展净化文化环境、打击“黑网吧”和校园治安专项整治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教育和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3. 突出公共文明,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从具体事情抓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办好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好事,让群众切身感受活动带来的新成效。要立足基层,面向大众,继续开展“千名干部入社区,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办好“风风火火过大年”民族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加强宣传引导,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形成人人支持、全面推进的工作局面。要突出普及文明风尚、维护公共秩序、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城乡环境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大力推进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普及、展场赛场文明志愿服务、窗口行业服务竞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全民阅读、资源节约等重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抓好公共文明引导和“公共生活好习惯”养成教育,提高文明素质。大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进一步引导人们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安全、环保行车。进一步规范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引导企业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增强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广泛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开展“全民节约.共同行动”活动,使勤俭节约逐步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激发人们的读书热情。

4. 弘扬志愿精神,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力抓手。要加强志愿服务规范化建设,把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考评体系,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化、社会化。要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培养志愿文化,推动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要把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度地加于推进,切实做好队伍建设、培训工作和保障激励工作。扎实抓好每月志愿服务行动日、关爱空巢老人和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公共文明劝导活动,使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创城的实践者、文明的传播者。

5. 坚持共建基础,抓好文明创建。以“共创文明社区、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推动以文体、科教、卫生、法律、环保、涉台教育为重点的“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活动的深化拓展,深入推进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和谐风 邻里情”系列活动,促进人际和谐、邻里和睦。通过评选“五好家庭”、“文明楼院”,体现社区创建特色。充分发挥社区共建理事会作用,积极开展共建联建,推进文明社区创建。以“创文明行业,建和谐海西”为主题,深入开展“学习白沙所、服务零距离”活动。加强行业窗口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员工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和奉献社会、服务大众的意识。定期开展行业满意率测评和行风督查活动,强化社会监督。加强服务标准、服务承诺、服务言行、服务环境四项建设,提高群众满意率。深入推进文明科室、文明窗口、文明班组、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文明诚信私营企业、敬老模范村居和敬老模范家庭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军民共建,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为双拥模范城做贡献。加强文明单位的创建管理,积极引导各种新的经济组织、社会团体、民办结构和中介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推动创建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6. 突出乡风文明,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认真贯彻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意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广泛开展“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活动,使各种创建载体互相融合,形成合力。深化“九进农家奔小康、共建和谐新农村”活动,通过“三下乡”、“三讲一树”和“村镇文明竞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科普教育、普法宣传、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深化“城乡结亲、联谊共建、创优发展”活动,结合“联一帮二带三”工作,鼓励更多的文明单位与乡村结对共建,通过开展文明创建帮扶、困难家庭帮扶、文体活动帮扶、人才信息帮扶,培育乡风文明,服务新农村建设。深化“家园清洁行动”和“文明墟场”创建活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明村镇创建水平。

7. 加强理论研究,强化队伍建设。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水平,需要有一批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作指导。要进一步完善***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会组织,积极探索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规律、新途径、新办法,服务我区文明创建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和信息工作,积极总结宣传推广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实效的创建典型,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加强文明办队伍建设,结合乡镇街道机构改革,要求乡镇街道和省市级文明单位设立文明办,挂靠党政办,做到有专门组织机构、有专人具体负责。强化创建工作责任落实,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甘于奉献,极力打造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服务文明创建工作。

***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12年2月10日

第9篇

一、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全面推进道德建设

(一)深入开展师生道德教育

1、以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认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全社会巩固发展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2、以学习宣传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及两会精神为重点,加强学习。利用校园广播、职业教育报、校园局域网等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习宣传氛围,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成为推动学院科学发展的动力。

3、扎实推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教师法》以及与教育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

4、贯彻科学发展,解决突出问题。继续巩固扩大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转变工作作风,凝聚人心,激发干劲。坚持回头看,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集中解决。

(二)积极开展读书育人、文化育人活动

1、以红色经典和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开展以“读一本好书”为主题的读书征文、读者访谈等活动,继续实施“爱心书库工程”。

2、深入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传统民俗系列活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传统特色、地方特色的系列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二、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提升校园文化水平

1、以构建“文明校园”为目标,切实加强学院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实行人本管理,在工作中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实行依法管理,深入开展法律法规的学习活动,使广大师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

2、广泛开展“人文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教育活动。通过文明班级、文明教研室、文明个人的创建活动,把工作重心放在育人氛围的营造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师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

3、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以“迎世博、迎亚运”为主题,积极倡导文明言行、文明礼仪之风、读书学习之风、勤俭节约之风。继续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

4、搞好“6.26禁毒日”宣传活动和“世界艾滋病预防宣传日”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拒绝诱惑,远离网吧”、“远离赌博,远离不良嗜好”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育活动,积极参与反斗争;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意识。

5、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认真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搞好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表彰工作。在“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学习道德楷模,践行公民道德”演讲活动,在学院营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6、大力推进社会志愿服务,整合志愿者队伍,切实加强志愿服务宣传力度,大力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建立完善志愿服务活动的体制机制。

7、认真做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根据自治区、市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加强硬软件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加强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作,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再上台阶。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教书育人良好形象

1、深入学习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和“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主题实践活动,并在教师节将活动引向深入,把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自我行动。

2、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以实际行动促节能减排。在校园内广泛开展“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粒粮”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勤俭节约教育,使勤俭节约逐步成为师生的行为习惯。

3、引导教师向科研型、双师型教师转型。开展切合学院实际的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和教师基本功训练。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的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4、积极探索创新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式方法。通过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论文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研究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行风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确保校园安定和谐

1、加强学院管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治校。实行民主管理,政务、事务、财务公开,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

2、不断强化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健全学院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4、发挥校园警务室作用,推行校园安全责任险制度。努力构建平安、文明、健康、和谐校园,确保教育稳定平安。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教育发展氛围

1、充分发挥校内外宣传媒体的导向作用,加大正面宣传力度。

2、加强与教育局文秘科

和党办的沟通和联系,在各大媒体推广、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展现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的良好形象。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基础性工作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要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投入到位,做到有组织、有活动、有队伍、有办公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