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心电学论文

时间:2023-03-01 16:22:02

导语:在心电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心电学论文

第1篇

1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有利心理条件

1.1有良好感性知识的准备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物质及它们的运动规律,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很多关于自然界知识的图式,这为他们顺利学习物理知识,形成物理技能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学生接角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就已形成了许多前科学概念,为物理学习提供了心理准备。

1.2实验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物理学中的概念和规律,大多是在观察实验事实,了解现象、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件、综合而抽象、概括出来的,即使是新的物理学理论,也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和实验验证之后才能被确认,例如,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等人的一系列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会有电磁波出现,但是直到赫兹实验的成功,这一理论才得以证实,电磁场、电磁波才获得广泛应用,中学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这正好符合中学生好动、好奇、好学的特点,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心理条件,加以适当引导,就能促使学生在发现新奇物理现象与已有知识存在矛盾时,去探索现象的因果关系,形成学习物理的直接动机。

1.3动机作用显著,使学生感兴趣

所谓“动机”可“动因”,就是唤起学习者行为并导向一定方向的原动力,而引起动机的过程称为动机作用,这里主要指的是内部动机作用,即物理学直接与生活、生产紧密相关,能使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更感兴趣,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2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往往有畏难和惧怕心理,究其原因,不外乎下述三种:

2.1物理概念抽象、严格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结构核心,它的第一个特点是抽象,如果没有实验配合,不建立恰当的物理模型和选择正确的思维方法,概念就很难建立,如惯性概念就很难理解,它的第二个特点是具有严格的内涵和外延,如不能区分本质因素和非本质因素,就会形成错误概念。例如,力是维持运动的直觉观念,就是受到学生直觉形成的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影响而产生的。这正是正确建立惯性定律的心理障碍,再如因为物理概念多,知识信息量大,而知识信息向大脑的输入量与保持的百分率成反比,因此使诸多物理概念不易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痕迹,加上相近概念间的互相干扰,这些都易造成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为了消除上述心理障碍,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感性材料做好铺垫,降低从具体到抽象的台阶同时,还应在内容安排上,注意分散抽象概念的教学。

2.2物理知识应用的灵活多变

在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中常出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没有掌握灵活多变的手法,“灵活”,要求学生思维具有敏捷性;“多变”,要求学生能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提高应变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

2.3数学形式与物理本质的差异

数学方法的应用对物理学的发展作用巨大,数学是研究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在物理学中,相同形式的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不同的物理意义,如不能深入理解数学表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就有可能因数学形式而掩盖物质理本质,例如,振动图线和波动图线,学生往往就难以理解两者物理含义在本质上的差别,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不注意认识数学形式受具体物理条件的制约,而忙于做大量的计算性难题,就易造成乱套公式,“依样画葫芦”的思维定势。另外,学生往往因出现困难、错误学习情绪得不到及时调整,也使物理学习中“难”与“怕”的心理障碍不能及时解决。

3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3.1物理学习举了的来源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发展的,一个有掌握电子技术需要的人,可能先对收音机发生兴趣,当掌握了收音机的接收原理和装修技术后,又会对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的装修及测试仪器感兴趣,如此不断探求,就会对电子技术产生丰富而持久的兴趣,并可能逐渐成为这方面的专门人才。

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1实验操作及对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的观察,初中生在第一堂物理课上就能看到鸡蛋落杯,冷水使烧瓶中热水沸腾以及静电现象等实验,必然产生极大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从观察到的新现象中了解了更多的物理知识以及它们的实用价值,从而对实验的兴趣会更趋稳定和持久。

2对物理学史的了解,学生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了解了科学家们探索物理规律的曲折道路,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抽象思维的特点,处理物理问题的技巧,建立物理理想模型以及运用数学工具的方法等,这些都将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3来源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抽象思维的过程中,感性认识是学生兴趣之源,而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两个飞跃,便是学生兴趣的澎湃洪流,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对学习会起更持久的推动作用。

4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而且还给学生以愉快的情感体验,这必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据调查发现,在中学生最喜爱的学科的各种影响因素中,“教师讲得好”居道位。

3.2物理学习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动机产生于需要,学习动机就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一般来源于下列三方面:

1求知欲,即来源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例如,关于“光的本性”,先学双缝干涉,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继而学习光电效应,发现光还具有粒子性,从而产生了学习“光的本性”的欲望

2明确的目标,学习过程中,目标越具体越好,每堂课应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教师应围绕这个目标去创设物理情景,探索实现目标的途,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

第2篇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教学“认识键盘”时,我先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还抓住Back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删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咱们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第3篇

(一)新媒体抢占广播电视份额

广播同报纸一样,目前看来已经成为一种夕阳媒体。随着电视取代广播成为第一媒介之后,加上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持续侵占了广播本来就不多广阔的传媒市场份额。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催生了全新的、更为便捷的、信息功能整合度更强的媒体,此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媒体的进一步成熟,将会诞生越来越多的功能发达传播信息的渠道和平台。故而,广播这种孤立存在的单一媒介所能占领的市场将会大大减少。而电视这个第一媒介的地位正不断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今天新媒体新闻的即时性,交互性和超媒体性又使得电视新闻丧失了即时播报和信息容量上的优势。随着新媒体争夺对观众的注意力的和侵占广告市场,电视媒体受到新媒体变革的挑战压力越来越大。在传媒市场上的进一步挖掘和开发上,传统电视的发展潜力受限,主要源于电视媒体自身在信息传播方面所具有的特点,诸如地域局限性,时效性比新媒体滞后等,相反,新媒体的一系列特质正好补给电视媒体的这些弱点,成为人们新的兴趣点和关注点。

(二)社会对传媒人才重新定位

据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新闻类高校毕业生到传统媒体(报社、广播电视、电视台)工作的人数递减,这反映出新媒体环境下就业市场对高校新闻类的传媒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就业困难和新媒体行业诸多岗位难以胜任的双重问题使得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伴随着频道专业化的经营策略,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复合型的创新人才。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需求

(一)具有复合型媒体才能

近年来,我们的新闻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做出一些有力的尝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已经成为共识。对于新生的新媒体,瞄准市场特殊需求培养专业型的复合新闻人才,是当今新旧媒体大融合的环境之下新闻教育改革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复合型要求能够在影视传媒文化,以及在多个领域发挥重大作用的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新媒体的诞生预示着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不但要拥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相关知识,而且务必了解并且充分支配或运用一定的媒体技术知识来娴熟使用各种新媒体。

(二)具备创新能力

如何顺应数字新媒体时代的受众诉求,重新发掘自己的媒介优势,变被动为主动,走向新生,这已经成为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应该把主动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在电视新闻的理念、内容形式、管理层面、机制等要作出创新。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培养策略

(一)调整广电专业的人才的培养目标

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传媒形态层出不穷,新媒体形态不断呈现,发展和逐步成熟。这时候,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能够更新已有的知识,适应新媒体的需求,传媒人才培养需要重新定位。可是由于现在高校在新媒体即使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并且倾注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去做科研,也难免稍稍滞后于新媒体的发展,以致广大传媒专业学和接受新媒体发展的前沿知识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高校在调整广电专业的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将高校自身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传业正确定位,结合高校自身优势和市场的需求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定位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二是设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只有制定合适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专业定位目标;三是广电专业的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目前新闻传播专业就业率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市场需求供求关系失衡;四是要重视跨专业的发展趋势,引导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职业定位,只有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一个清晰的多元化定位,他们才可以符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际。

(二)创建有益于广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凸显引导功能,要创建有益于广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高校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乎时宜的重新整合。首先,创建有益于广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社会人文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教学策略上要重视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作用。最后,在课程实施上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题作用。譬如讨论式教学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案例法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新媒体的现实环境,思辨式教学塑造学生的传媒立场,国际化交流开拓学生视野,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等等都是创新性且高效的教学策略。

(三)创建有益于广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体系

第4篇

1.1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针对性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存在针对性不足的问题。电子通信专业教学通常为教师讲述电子通信知识、电子通信理论等,学生单方面进行聆听、记录,教师就学生所收获的教学成果进行单方面评价。这种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模式将学生掌握电子通信知识作为主要出发点,对学生充分理解、感悟电子通信理论不够重视,不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将来生活工作的实践中。

1.2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倡导注重学生情感、主观的体验,虽然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学生们的想象力,但终究会因为大部分教师不明确长期系统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仅仅停留在体验上,而没有学到实质性的知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认为在校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专业技能,获取一技之长。他们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凭借所学的专业技能便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职校学生通常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电子通信专业教学很难有效展开。

2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2.1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满足新课改需求

目前,我国教学领域正受到新课程改革主、客观强势的冲击。结合国内外课改经验教训不难发现,教学领域相关问题是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学生营造社会实践教学平台,是电子通信专业教学的创新策略,满足新课改需求。因此,务必要将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作为电子通信专业教学的重点工作,促进课程问题与教学问题有机融合,使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2.2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可优化低效的教学现状

虽然高职院校教师们尽全力地进行电子通信专业教学工作,但仍旧出现了教学效果不佳的局面。教学效果不佳表现为课程秩序混乱、教学目标不明确及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等。在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还是每一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面向每一位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着力于提升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效率,彰显教师的辛勤、智慧及策略。

2.3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

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从每位学生身心特征出发,让学生在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主动地思考问题,创造出自己思维方式,让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例如,在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电子通信专业教师采用竞争奖励的方式能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能有效解放学生天性,让学生思维得以开拓散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3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途径

现阶段,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中,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为了探索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务必要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结合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对电子通信专业教学进行开拓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1注重创设实验教学情境

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的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电子通信专业知识,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进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将电子通信专业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地整合,构建符合学生生活逻辑的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形成认知火花,提出灵活的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3.2全面塑造学生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中,应当重视教师、学生相互之间合作交流的学习结构,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例如,电子通信专业教师提出一个电子通信问题,让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并交换见解,让学生在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提升自身学习自信心。培养具备宏观把握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亦是开展科教新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3.3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

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对电子通信专业教学结构进行整合优化,教师要把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更深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课堂上的问题,要有自身的理解,不能只是浅显听教师的讲述。重视社会生活体验,老师要耐心引导学生发表自身的见解,通过对社会生活中问题的讨论,再次让学生回顾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的所学内容。

3.4灵活应用评价反馈机制

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中,教学评价反馈是重要内容。教学评价应当摆脱传统教学评价观念束缚,构建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师生互评等相结合的多方面综合评价标准。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本技能、身体素质,还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呈现的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技能、反馈情况进行启发性的示范与讲解,并给予“授之以渔式”的建议,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程度,从而更好地开展新的教学活动。同时,通过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总结,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反馈,最终以良性的反馈、评价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

4结语

第5篇

(一)加强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财经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

(二)是面向21世纪、面向国际发展的需要

(三)是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二、电大会计实践教学的创新设计

(一)职业情商的训练

从理论上说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通常认为20%取决于智商因素,80%取决于情商因素。从专业调查中得知:会计专业毕业生业务能力强,但不善于沟通,给人感觉死板,不利于团队合作。从影响和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情商素质的高低来看,加强职业情商的训练势在必行。

1.心态修炼未来工作状态.表现.态度.信念要积极。目前体现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应是五个主动:①主动发现问题;②主动思考问题;③主动解决问题;④主动承担责任;⑤主动承担份外之事。

2.思维方式修炼控制消极的情绪,以多向思维、反向思维、横向思维、超前思维等换位思考来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习惯修炼通过心态、思维方式、行为的修炼努力突破自己以往的心理舒适区,培养出一定压力下的积极的职业化习惯。

4.行为修炼未来良好的工作心态和思维方式都要体现在工作行为上,通过达成个人目标而推进工作单位事业的发展,实现双赢。目前锻炼的途径为:(1)学习行为要以目标为导向。(2)学习行为要以结果为导向。

(二)执业素质的训练

1.方法能力。即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学习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运用外语与掌握现代科技手段的能力

2.社会能力。即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体现在前瞻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驾驭团队能力等。对社会能力的要求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目标的明确性、行为的规范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三)专业技能的演练业务素质要从“账房先生”的传统会计转变为“创业型”的现代会计。会计是一门技能.有独特的运作程序和规则.这些规则具有一定的“刚性”.必须严格遵守,基本训练是基础,勇于创新是发展。(四)岗位专长的锻炼会计软件操作技术娴熟财税业务处理能力突出

三、电大会计实践教学的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存在问题

1.认识上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

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人们对电大会计实践教学的认识存在教学模式概念上的误解,首先表现为电大院校认为电大院校培养对象主要是在职学生,因此教学的侧重点也应该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认为学生在电大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学生的学术知识,而实践教学则围绕理论教学进行;其次学生认为自己经过多年的实践工作,其实践能力已经非常丰富了,不需要在进行实践学习了。因此电大院校在会计教学中,由于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脱节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

2.会计实践内容较多,不能全面熟练操作

目前会计实践教改与我国现代教育体制改革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电大应用的会计实践课本内容与现代会计技术发展不相符,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实践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关于会计实践课的具体开展形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平时的作业环节,比如学生对本课堂学习到的内容进行阶段小结,或者教师在理论课学习中增加几个小案例等,就是完成了实践教学;其次会计实践教学的形式还是以学生的亲自动手为主,教师的课堂讲授为辅,但是由于实践教学的目标不明确,电大院校开展的实践教学也主要让学生到一些企业、学校等部门进行简单的参观等,这样的形式化实践锻炼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基本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最后电大院校开展的实践教学具有种类繁多的科目,但是这些实践科目存在实践操作性不强的因素,因为实践性教学科目的开展不仅仅需要学校具有细致的策划,还要投入相应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但是在软硬件投入上,电大院校显然是达不到要求的。

3.会计教育的师资情况

从会计教育的师资情况来看,学历、职称、经济知识更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还没有建立一种机制来有效吸引高学历、高学识、高素质的人才从事电大会计教师职业。这种吸引力应只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在物质上,一方面工资待遇不高,另一方面,教师在外兼职约束条件太多;在精神上,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和氛围促使和激励教师更新知识,晋升职称。此外,很多专业课的师资是外聘的,而外聘师资的报酬偏低,导致很多分专业课教师很不稳定(应聘较多的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解决对策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是教学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会计教学体系中,人们在潜意识中会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分开,认为他们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必然的联系性。因此为提高实践教学在会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电大院校要跟新教学观念,要在思想层次上认识到实践教学对培养现代会计人才的意义,电大院校要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同时,电大院校也要积极宣传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增强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2.电大会计课程的具体操作

针对电大实践教学中一些环节的不便操作性因素,要积极在实践教学中推行“项目化”课程,既按照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及目的等,将实践教学内容细分为具体的、可操作的项目,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学习中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以及需要重点掌握的东西,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任务意识,提高他们的思维敏捷度。将会计课程进行细分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的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细分的项目,进行科学实施操作,比如有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有的则需要借助外部的实践操作工具进行现场教学,比如学生要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具体的会计操作步骤和实践操作应该注意的事项等。

四、结语

第6篇

论文摘要:针对电子电信类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各个教学阶段第二课堂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法,方便了指导教师从事第二课堂的指导活动;在各个教学阶段实施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我校电子电信类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学生的创新显著提高。

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之下利用业余时问进行的科研和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山东工商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从2002年开始实施第二课堂与创新学分学校文件规定,实行学分制的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第二课堂学分5分,否则不能毕业。

第二课堂与学生所学专业关系密切,学校文件只是给出了宏观的要求,不可能具体到每个学科、每个专业的实施细节就电信类专业来说,专业的理论性强,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第二课堂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了做好电信类专业的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我们按照教学过程的几个不同阶段,规定了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的内容及评价方法。

一、基础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按照规定,学生在学习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时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课程内容专题讨论、学术报告,并写出书面总结,经任课教师考核,学生可以取得1到个第二课堂学分。

在基础课学习阶段,任课教师来自于兄弟院系,他们与学生所在院系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学生所在院系无法直接给这些教师下达第二课堂活动的任务。为此,从2004年开始执行导师制度,即每个班级安排一名专业教师,负责指导该班级的第二课堂活动。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学生结合基本原理课程,完成了指导教师布置的用基本原理分析当前金融危机的题目。学生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释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图书、网络等手段了解了当前经济活动的热点问题。

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学生可开展课外专题讨论、写读书报告、组织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由教师考核每项活动可得l到2个该类学分。电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含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等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均包含1周的课程设计,且授课学时较多。因此,我们结合电路分析、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这两门课程,设置了课外讨论题目。如线性系统的时域解法综述(电路实例),通信系统频分复用方式的频域分析,系统的时域解法与变换域解法的比较等。要求写出书面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分。

学生在学习信号与系统时,还未开通信原理课。要完成通信系统的频域分析,要用到频域分析的基本原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滤波),以及通信系统的频分复用系统,后者指导教师可以做适当指导。通过这一题目,学生知道了频域分析的用途,并对后续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外,开展专题演讲活动也可作为这一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由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并在课下准备材料,制作成幻灯片(限定时间为5分钟);由指导教师组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演讲比赛,指导教师按照演讲情况进行评分。这项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材料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及演讲能力,能够在工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及方案。

三、专业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由教师组织成立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撰写文献综述、生产现状调查、研究论文、实验设计等,由教师考核,每项活动可得l到2个该类学分。在这一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技工作能力,但还不完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工作。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个项目的部分或全部工作,经历科研及开发工作的整个过程,积累科研开发工作经验。

电子设计大赛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我校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立至今,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竞赛的时间在每年的9月,我们在暑假前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学生组队参加,利用假期进行认真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准备,学习单片机的编程技术,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制版及元器件的焊接技术,以及各种传感器电路及其应用。学生拿到竞赛题目后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感慨地说,参赛过程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好多都是教材中没有的新技术。除此之外,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组合参加各种形式的电子竞赛,如“ZLG杯”ARM嵌入式系统电子设计竞赛,富士通微电子杯MB95200系列MCU竞赛等。至今,我校学生已多次获国家及山东省的奖项。

选拔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这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另一项内容。学生到课题组后,教师为学生分配一定的任务并提供适当的条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工作。例如,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LCD显示驱动子系统的开发,无线数据传输子系统的开发,这样的小题目非常适合学生去完成。学生在课题组工作,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在科研团队中的工作经验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成立技术协会,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爱好电脑的学生参加电脑技术协会,"协会是学生人数较多的协会学生一起交流电脑装机技术,系统维护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等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利用业余时间运用到为同学、教师的服务中。符合勤工俭学条件的,可以在相应部门的岗位上帮助教师做电脑维护工作,学校支付一定的报酬。另外,校外的小企业需要开发网页,大的软件公司不愿承担过小的项目,这种网页开发特别适合学生去做。通过这样的开发过程,学生的网页制作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并得到与企业打交道的经验,还得到一定的报酬。

鼓励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虽然专业培养计划中已开设单片机原理课程,但对电信类专业来说,只知道单片机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学习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开发系统品种繁多,各种单片机开发板,ARM开发系统价格仅几百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自己购买开发学习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不少学生把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四、总结

第7篇

    计算机绘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简易的操作性,使学生情有独钟,并成为儿童学电脑的必修技能。其中Windows中附带的“画图”以其简易清晰的界面深得师生的青睐,然而教师也往往对“画图”感到头痛,因为它对于不规则曲线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它的表现力实在是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作为教师却恰恰可以利用这一点,把它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典型,让学生用有限的功能来创造出奇趣的大自然。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不能灵活运用,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当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就应该培养其综合运用的能力了。对学生这种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教师工作的重点。

    记得在一次电脑绘画课上,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于是,在教学中我摸索了一些富有趣味的实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下面,我就这些实例来谈谈如何发掘电脑绘画教学中的创新因素。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这样一幅图(图1-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成了(图1-2)。这便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我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图2-1),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叉,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图2-2)。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图2-3),真是各有千秋。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生活中的物品也正如以上练习一样,只要你以创造性的眼光来看待它,使“画图”工具真正为你所用,那你一定能画好它的。接下来老师出示了一个古式的花瓶和一个碗,请同学们来画。有了以上的经验,学生很快找到了极具创造性的方法,画好了花瓶和碗(图3),有的加上了桌子、窗户、地毯等各种家具,俨然成了一幅“我爱我家”的命题创作画。当学生的创造思维萌发以后,老师所要做的就是稍加点拔和保持它的热情,然后就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创造的喜悦与快乐吧!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点燃了学生创造性的火花,克服了学生电脑绘画中的畏难情绪,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电脑的主人。

    看到这里,你也许不会再为“画图”的表现方面的局限性而头痛了吧!作为教师,你只要善于从教学中发掘出富有激发创造性的点滴,并将它有组织地付之于实践,那么你将轻松地点亮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自然千姿百态,然而,只要您以创造性的眼光来看待它、把握它,那么它将成为你笔下最美的素材!

研究性学习在新标准的理念下熠熠生辉

    “ 研究性学习”是在时代的呼唤下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和超越,它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为此,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人们早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影响,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还要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素材、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这氛围中去奔放、去创造。

    例如,在教学《小括号》一课时,在认识完“小括号”后,我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比赛,看是男同学做得快还是女同学做得快:

    男生:20+12+8 13+6+4 15+7+3

    女生:20+(12+8) 13+(6+4) 15+(7+3)

    结果肯定是女生做得又对又快。男生们急了,忙找出失败的原因,说:“老师,不公平,你给女生做的题都是可以先算出整十数,再来计算,肯定算得快了?”女生一听,也不服气地说:“那你们的题也可以先算出后面两个数的和,再来加前面的数,照样可以算得很快。”这时男同学们输得心服口服,发现了原来加上小括号可以使计算简便。说:“老师,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再让我们比一次吧。”由此可见,在课堂中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可以调节学生紧张疲劳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意识。

    再如:在教学“看钟表”一课结尾时,给学生讲故事:“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房子,里面住着一只小熊维尼。一天,小熊睡得正香,铃铃铃,铃铃铃,一阵铃声把小熊给吵醒了。小熊起身看了看钟,(教师出示一个6时20分的钟面)说了句:‘才4点多,一定是闹钟出了问题。’便把闹钟的开关放到了关的位置,又接着呼呼大睡。过了好一会儿,小熊起床一看,太阳已经照到屋里来了。于是,急急忙忙往学校跑去,到了学校,已经开始上第二节课了。你们知道小熊为什么迟到吗?”本来学生在课的后半段已经有些疲劳了,可一听到这个故事,学生的情绪高涨,非常感兴趣地讨论起来了:这个小熊可真马虎,它肯定是把表的时针和分针给看反了。由于学生的印象深刻,在做练习时,全班无一人把时针和分针看错。

    二、加强实践,拓宽思维。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向美国吸取一些好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动手实践,拓宽思维。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自始至终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课题,创设操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教学“元、角、分”时,我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买东西”,让部分学生当营业员,其他同学作顾客,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说说卖的的过程和买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在活动中掌握了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接着,教师提问,用人民币买东西大家都会,那你们知道人民币有哪些单位?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学习,马上就可得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这样,学生凭借实践活动提出的条件,通过自己的探讨、研究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深,记得牢。这种由师生共同创设的双边实践活动的氛围,学生参与程度高,全班学生智力活动的潜力得到有效的挖掘和体现,从而培养了学生展开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意识。

    三、授予方法,体验成功。

    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首先要树立信心和勇气。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不要训斥,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实现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其次,教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的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创设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长此以往,学生就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创新,这本身就是创造发明的良好开端。

    四、合作交流,与人分享。

    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也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如果此时再增进学生间的合作,就能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

    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有效率高。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一般说来,同类型的几道题,小组成员先每人做一道,然后互相交流,让人人都得到练习的机会,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整理书包时,让小组合作,按一定的分类标准拿,结果,一个小组中,有的组员拿数学书和数学作业本,有的拿语文书和语文作业本,其余拿非语、数书和作业本;还有的小组,有的拿大书大作业本,有的拿小书小作业本…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调动了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合作得以有效进行;在题目的答案多样时进行合作交流,能拓宽学生的思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这种合作氛围下进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五、联系实际,综合应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时我尽可能让学生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认识了物体和图形后,我设置学生回去观察周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状的,并想想这些物体可不可以做成其他形状,为什么。学生完成这个作业热情很高,并且得到了多种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说,冰箱的形状是长方体,也可以做成正方体的形状,但正方体的冰箱不如长方体的冰箱有优势,长方体的冰箱占地面积小,容量大。有的学生说,水杯的形状是圆柱体,如果做成其他的形状就不好拿。还有的学生说,我想设计一个球形的电视,使坐在哪一个方向的人都能清楚地看到。这项作业不但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更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在学习6和7、8和9多数的认识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6和7,8和9的数据,并制成剪贴图,上课时相互交流。学生写的写、剪的剪、画的画,不但信息量很大,而且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学习了认识钟表后,让每位学生设计安排一份寒假作息时间表,既运用所学知识,又教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第8篇

从电脑游戏的积极意义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放松学生学习的紧张压力,获得玩的享受和快乐

长期以来,许多家长、教师往往只要求自己的小孩考第一——数学第一、语文第一、小学第一、中学第一、大学第一,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心理压力更大,而电脑游戏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以获得快乐,这可能就是学生迷恋游戏的一个重要心理原因。一台电脑,一张盗版光碟,带来了无比丰富的游戏形式和游戏内容,坐在家中,按照自己的想法统领军队、操纵股市、广交朋友......等变化多端的游戏,满足了学生在紧张学习压迫下的自我成就感、新奇感和紧张剌激的心理需要。

二、电脑游戏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

现代社会的文明往往给予儿童的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个人小天地,生活中缺少同龄人中的玩伴,而此时的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旺盛时期,现在社会上开发的电脑游戏软件不但为其提供了一个、甚至于多个玩伴,而且游戏的内容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军事才能方面的(如红色警报),有经济投资方面的(大富翁系列),有侠客型的(如仙剑奇侠传),有足球(FIFA系列)的,有斗智斗勇的(帝国时代),......适当参与可以锻炼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才能,更重要的是随着游戏内容的不断变化,成败得失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犹如亲身体验,为自己的课余生活增添色彩。

三、游戏锻炼了学生灵活的应变能力

现在社会上开发的三维动画游戏,设计精巧,人物完善,事态的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随机的场景变化多种多样,因此对于游戏者本身来说要想操纵游戏,就得有清醒的头脑,灵活的键盘操作,及时的判断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要求。所以说游戏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适当地玩游戏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游戏软件的程序设计逻辑完整,学生可以直接打开游戏程序,参与游戏程序的设计和修改,可以让游戏的发展随着自己的想法去实现,体验游戏程序的无比魅力,甚至可以激励学生自己去编程开发属于自己的游戏,象我班的张文同学已不再满足于现有的游戏,已动手编制一些自己的游戏程序,虽然如他自己所说:游戏内容很弱智,但至少可以提高其自身的动手能力,培养其自身的创造意识。如教师能加以在编程方面的正确引导,也许将来可以为我国的软件开发事业培养出杰出人才也未必可知。

然而,对于以“学为天职”的学生来说,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玩游戏上,势必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以至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转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趣的游戏内容,精彩的游戏画面极大地剌激了学生的感官,很容易让其上瘾。青少年本身心理自制能力较差,玩必丧志,就我班几个常玩游戏的学生来看,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学习热情低落,甚至如张**同学,作业的完成以是否给玩游戏作为交换条件,不给玩游戏就不做作业,做多长时间作业要玩多长时间的游戏,结果导致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像徐**同学,为了达到玩游戏的目的,不遗余力想尽办法来对付家长和教师,为了有足够的时间玩游戏,欺骗家长:学校每天要补课到7:00;因为玩游戏而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却欺骗家长作业太多无法完成,给班级和学校造成极坏的影响,长期下去,势必会遏制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电脑的屏幕具有一定的电磁辐射,现代医学研究表现:长时间接触电脑,会引起神经衰弱、视力下降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疾病。经全班同学的调查表明,常玩游戏的学生视力100%偏低于较少玩游戏的同学。上文提到的张文同学,虽才读初一,但视力已达到五百多度。长时间心情紧张的端坐在电脑前,不良的端坐姿势也可能引起脊椎畸形发育,甚至“驼背”。笔者曾做过类似的试验,超过二小时端坐在电脑前,事后发现肩周疼痛,眼睛干涩,身心感到格外疲劳。

三、产生人格的缺陷

由于现在很多游戏本身内容上的不健康,加上青少年缺乏对事物辨别是否的判断能力,很容易由此而引发人格发展的不健全。我班前些时间出现的“恶性语言”传播事件就是由于少数学生模仿游戏中的人物所致,加上游戏中“英雄、美女”的不良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健康。虽然电脑游戏可以为学生带来玩伴,但毕竟只是人机对话,如长时间得不到纠正,甚至远可能引发儿童孤独症。而且网络游戏的不断完善,可能还会为学生接触黄色污染开辟一条极为方便,而家长难以发现的隐密通道。

鉴于电脑游戏的种种因素,作为家长、教师应注意到:(1)要引导学生学会控制,不会因玩游戏而荒废学业,家长应密切配合学校做好引导工作,以降低因电脑游戏而带来的负面影响;(2)遇到班上大面积谈论游戏的现象,应立刻加以制止,并正确指导学生平时言谈应朝着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增长才干的方向而努力,培养良好班风;(3)提倡学生应该玩高雅的游戏,玩应立足于有利学生动手,动脑,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的成长。

几点思考:(l)学校教师是否应该引导学生玩游戏。

(2)在教师在本身不熟悉游戏内容的情况下,应如何评价游戏本身的内容是否健康向上。

第9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语文学科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展开,以创新为重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也随之向我们走来。作为中学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当然责无旁贷。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既是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也是实践、创新的基础,因此,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着优越的条件。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学观

首先应端正思想认识,从知识灌输转向思维训练,从教师本位转向学生主体,从分数(结果)至上转向能力(过程)为重,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要将藏在学生心底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美好的心灵挖掘出来。教师一桶水的观念要更新。要开启知识的活水源头,用活水理论取代一桶水理论,教师要学会终生学习、探索,不断更新知识。教师要做专家型教师。教师不仅是教学的实践者,更应该是理论的探索者。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地位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的地位。教学方法也要不断更新,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教学犹如建构智慧的大厦,教师就是智慧大厦的脚手架。教学之始,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示范、讲解和指导等,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学生理解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教师就应该越来越多地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大胆为学生松绑,这样就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个性,实现自我创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必须要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全新的创新教育观念,善于吸纳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创新,只要教师的思维活跃了,学生才能自由大胆地发挥想象力。

二、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力求在每个环节中都有意识地体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体说来,要把握以下几点:

教学内容的开放。要求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具有层次性,广泛性,可供选择性;要向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开放,贴近学生生活。自上学期开始。我们便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定期选择一些精品时文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补充。并采取让学生先活动,后作文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这样学生有话可说,达到了作文的目的。学生既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极大调动了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可宝贵的心理品质之一,它不仅能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可能影响一个学生对终身事业的选择与目标的追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巧设导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绪之中。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品味作品,从而产生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以自己真实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关心学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爱默比尔认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的最有创造力”。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权威式的教学关系。不是让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压力下学习,而是自主地学习,教师要爱学生,允许他们在学习上有选择的机会,在教学中留有思维的空白,尊重学生的意见,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例如:在教读《荷塘月色》一文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开头一段作者提到“妻在屋里拍着润儿,”结尾时却说“妻已睡熟好久了”,为什么不写“润儿已睡熟好久了”或“妻儿已睡熟好久了”,润儿到底睡了没有?问题一出,惹得哄堂大笑。但我却首先肯定他读书认真细致,敢提问,有胆量,然后指出这个问题虽不是文章关键性所在,却很有意思,要求学生展开讨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阅读思路不断打开,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也因而加深了一层。提问的学生更是面有喜色,充满成功的欢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开放。有效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三、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新世纪是人的世纪,人的个性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语文教学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在听、说、读、写诸方面给学生个性以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学生学习过程个性色彩越鲜明,创新风格就越醒目。

第一、奠定学生创新的基础。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应当使学生善听会说、善读会写、善思会做,这是创新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

第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广泛联想。联想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式。爱因斯坦曾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开启他们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