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四年级下册科学

时间:2023-03-01 16:22:16

导语:在四年级下册科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1篇

1.教学目标体现了全面、科学、灵活的原则

(1)全面: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三维目标能比较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比较适切的反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本科的相关规定,同时也体现了《大连市科学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对本科内容的具体水平的要求,做到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在片第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对崔欣老师的课进行了评析,认为崔老师定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授课中学生思维跨度较大,难以理解,提出了修改意见,这次,崔老师的目标定的就比较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符合学生的思维状况,学生掌握起来就很容易。

(2)科学:

教学目标定位较恰到好处,从崔老师的课堂:师生和谐的谈话中,学生的实验中,学生的发言中都可以看出目标确立的比较科学。

(3)灵活:

以生为本,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

除此以外,我认为通过看崔老师的课,我们可以体会到崔老师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体现教学目标的四个基本要素。即:

1明确行为主体2明确行为指向3明确行为条件4明确表现程度

老师和学生作为课堂的行为主体,其表现的程度达到了最好的境界,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学生的发言,老师深入浅出的问题设计都有明显的行为指向,效果非常好。

2.教学内容与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了科学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如:崔欣老师能够恰当地处理教材,适当的删减或补充易于学生接受的事例,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如导入环节的学生耳濡能享的小故事刻舟求剑,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眼球抓住了,然后有利用了一些易于学生接受的、学生身边的、学生熟悉的小实验,如:橡皮实验、画定义、学生正步走,老师走,眼镜走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并不是离我们很远,他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就是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第2篇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1及练习十三第1、2、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能正确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概括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师: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教材第52页例1情境图。

师:对于上面的已知信息,你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会出现上面不同的结果呢?

“豆豆的身高是0.984

m”,是测量时精确到mm得到的。

“豆豆高约0.98

m”,是保留两位小数得到的。

“豆豆高约1

m”,是保留整数得到的。

师:取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到的方法是什么?(四舍五入)

师: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1.由0.984

m是如何得到0.98

m的?它是如何取的两位小数?

把一个数保留两位小数时,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如果千分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要向百分位进1;如果千分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0.984≈0.98(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千分位上的4小于5,所以舍去。

2.“豆豆高约1

m”,这里的1

m是把0.984

m保留整数得到的结果。一个小数怎样才能保留整数呢?

一个小数,如果保留整数,就要看这个小数的十分位上的数,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0.984

m≈1

m。

3.如果0.984

m保留一位小数,结果又是什么呢?

把0.984

m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是8,大于5,就要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是9,9+1=10,接着向个位进1,个位上0+1=1,所以0984

m保留一位小数是1.0

m。

思考:后面的0可以省略不写吗?

小结: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5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再在全班交流、订正。

五、拓展提升

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后约是4.8,那么,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几?最小可能是几?

4.84

4.75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七、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十三第1、2、5、6题。

学生完成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小数的近似数(1)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结合主题图,创设了“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地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类推整数的“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和个位,加深了对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的体会。

第3篇

《古诗三首》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了两首诗和一首词。《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人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初夏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展现了儿童在菜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清平乐·村居》通过描写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刻画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家生活画面。

这三首诗词从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的角度描写了农村生活,展现了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乡村风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诗词知识,对于学习古诗词也有了一定的方法。这三首古诗词都是描写乡村景色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插图和导语代入诗的意境、画面和体悟诗境的方式,让学生感知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1.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可以先放手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尝试性学习,再请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

2.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诗词朗读的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朗读,在读中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三首诗词可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在基本疏通词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诗词中不同时间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在诗和词的形式上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读诗词时眼前浮出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读感悟和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看注释和插图,朗读背诵,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三首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乡村的生活美,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诗词,说说朗读时眼前浮现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梳理生字词,感知诗词大意。

【课时安排】

3课时

1.认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中的生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理解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一、释题导入,初读感知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大胆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诗文。

4.指名读诗,理解词语。

5.指名说出每句诗的大意。

第一句: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第二句:麦子的花一片雪白,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第三句:白天变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门前没有人走动。

第四句: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二、再读古诗,交流探究

1.读诗思考: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初夏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2.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哪些地方给了你启发?

(宁静。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出了幽静的景象。第四句写“蜻蜓蛱蝶飞”显得门前静悄悄的,以动衬静。)

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点面结合,动静相衬)

4.指导朗读: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读这首诗,体会意境。

5.尝试背诵: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

三、拓展阅读

搜集并阅读欣赏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1.认读《宿新市徐公店》中的生字,理解句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

3.联想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追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想象儿童在花丛中追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复习引入解诗题

1.看图说话。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学生背诵《小池》)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杨万里)

2.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初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3.认读“宿、店”。(注意指导学生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4.解题。你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吗?(预测学生在户外广告牌上见过“宿”,引导学生理解“宿”的意思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指住宿的客店,相当于现在的旅馆、酒店。)请你说说这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二、看图初读知大意

1.故事入诗。

那一天,杨万里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

2.了解景物。自由朗读,杨万里在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先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预测学生能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花”“黄蝶”;从图中还能想到田边小路。)

3.再读诗句,读通顺。

三、难点理解明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图,说一说。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黄蝶

(

)的树头

(

)的菜花

2.读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交流: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深”的意思;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诗中的意思就是跑。)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四、吟吟诵诵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交流诗句的大意: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路,树上叶子还没成荫。儿童追赶黄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无法找寻。)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把你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预测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色彩明艳,景色美丽;儿童天真,黄蝶活泼,生机盎然;径深人少,田园清幽)

3.配乐读诗。(播放乐曲)请学生随着音乐朗读诗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图文对照背古诗

1.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字外却包含着丰富画面。仔细体会,你能想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桌听听。(交流)

2.同桌互背古诗。

六、学习生字做诗卡

1.指导书写“宿、徐、篱、疏”。

2.制作“诗画卡”(一首诗,一幅画,制作成可随身携带的“诗画卡”)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

一径

树头 菜花——静

儿童

黄蝶

——动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亡赖、卧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清平乐·村居》。背诵课文。

3.读词,说说朗读时眼前浮现的情景,感悟词中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意境。

读词,说说朗读时眼前浮现的情景,感悟词中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意境。

一、导入新课

1.理解词,板书课题。

2.正音:乐(yuè),齐读课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

3.设疑:词中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二、初看画面,反复诵读

1.课件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

2.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翁、媪、莲、蓬、卧、剥。

3.指导朗读:

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4.指名读,其余同学看插图,一边听,一边看图想象每句话写了些什么。

三、想象画面,品悟词意

1.(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你自己能读懂哪些词语、句子?

2.生交流:

(1)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师点拨:

①古诗词的语言习惯和我们不一样。“豆”是庄稼,“锄豆”指的是给豆松土或除草。

②中儿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么样?该怎么夸他们?

③练习朗读。

(2)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师点拨:

①亡赖。

从“亡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②“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趴)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真活泼、调皮可爱)

练习说话: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子,可以自己说一说,还可以与同桌进行讨论。

④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子该怎么读出来呢?

(3)感悟景美。

师点拨:

①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想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

③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④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草真青啊!)

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青水秀的农村,真是别有一番乐趣呀。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4)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点拨:

①“翁媪”分别对应图中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什么?(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

②理解“相媚好“。

③理解“醉里吴音”。师相机讲解“吴音”,说说这老两口是怎么“醉”的?

四、生成画面,读悟结合

1.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画面。同学们自己边读这首词边感悟。

2.交流看到的画面。

五、简介作者,深悟词情

1.浏览资料幻灯片出示: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宋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一直为抗金而不懈努力,却遭受奸臣排挤,被贬到偏远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这首词就在他被贬到这里之后写的。

2.我相信,现在你们再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再读这首词。

3.交流再读后的感受。

六、丰富画面,吟唱背诵

1.师引背。

2.欣赏歌曲《清平乐·村居》

七、总结课堂,延伸课文

1.现在这和谐美好的乡村之景,就像这首词中的那条小溪,缓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直到永远。

2.出示课后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辛弃疾的其他词来读一读。

清平乐·村居

景事

第4篇

8静夜思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作业

(共5题;共26分)

1.

(4分)看拼音写词语。

zhǐ

dài

zhèng

shí

yáo

yuǎ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各”的第一笔是“一”。(

(2)“觉”中一共有四个点。(

(3)课文《一个接一个》中“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因为:“我”确实不爱上学。

3.

(3分)分类选一选

ɑi

i

zhi

u

ei

shi

wu

ou

o

iu

yi

ɑ

单韵母:________

复韵母:________

整体认读音节:________

4.

(5分)读一读,连一连。

5.

(8分)注音并组词。

尴________

________

铭________

________

泰________

________

茫________

________

二、培优作业

(共1题;共5分)

6.

(5分)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参考答案

一、基础作业

(共5题;共26分)

1-1、

2-1、

2-2、

2-3、

3-1、

4-1、

5-1、

二、培优作业

第5篇

学生姓名

家长检查签字【

老师评价

一、填空题(共40分)

1、太阳(

),白天来到;太阳(

),夜幕降临。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方向的线叫(

)。

3、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或(

),也就意味着越是(

)的时区,就越先迎来(

)。

4、(

)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

)。

5、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

)理论。他认为,(

)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6、波兰天文学家(

),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

》。他认为(

)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

7、法国有一位叫(

)的物理学家,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

)。

8、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

)形成的。

9、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

),公转的方向是(

),周期是(

)。

10、(

)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

1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

)转动,称为地球的(

),周期是(

)小时。

12、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附近,太阳升起来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

);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

)。

13、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

)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

)产生的现象。

14、从(

)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

)。

15、昼夜交替是地球(

)形成的,四季现象是地球(

)形成的。

16、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车、船、椅子外的景物会向(

)方向运动。

17、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

)。

18、傅科是(

)国的一位科学家。

19、地轴的倾斜度大约是(

)度。

20、阳光的(

)与(

)制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二、判断题(共20分)

1、(

)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2(

)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3、(

)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4、(

)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5、(

)摆具有保持摆方向不变的特点。

6、(

)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7、(

)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8(

)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9、(

)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10、(

)当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上午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

11、(

)北极星的位置就是在地轴北极的上空,所以在我们看来是一直不动的,永远在北方。

12、(

)纽约是白天时,北京是夜晚。

13、(

)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14、(

)地球上各国的新年钟声不会在同一时刻敲响。

15、(

)我们的所在地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16、(

)贝塞尔成功地测出了恒星的周年视差是0.31角秒。

17、(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保持倾斜方向不变。

18、(

)当南极中心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时,北极中心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

19、(

)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就不会有四季的变化。

20(

)地球不停地围绕地轴转动,称为地球公转。

三、选择题(共20分)

1、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

【A、头顶正上方

B、北极星

C、北斗星】

3、秋分时,太阳直射在(

)。

【A、南极

B、赤道

C、北极】

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移动。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5、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

)。

【A月亮

B北斗星

C北极星】

6、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C、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个时区。

【A、12

B、24

C、36】

9、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

【A.北京

B.成都

C.乌鲁木齐】

10、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11、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

)

【A、太阳

B、地球

C、地球自转轨道】

12、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四季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13、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

)【A《天体运行论》

B《天论》

C《八十天环游地球》】

14、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15、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A

1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16、傅科摆摆动时会发生(

)现象。

【A、加速

B、偏转

C、减速】

17、“傅科摆”可以证明(

)【A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B地球在自转

C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18、当太阳高度较小时,太阳光是倾斜的,地球上被照热的(

)

【A、面积小、温度高

B、面积大、温度低

C、面积大、温度高】

19、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C地球自转

D、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20、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

第6篇

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word,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闽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1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四年级,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指法,文本编辑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是使用新编版:四年级下册,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全部都是PowerPoint可见PowerPoint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基本的操作和操作的技巧

重难点:基本操作

三、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下发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PowerPoint。

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做一个作品。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第一课 我家住在大海边

第二课 海洋之星的自我介绍

第三课 多姿多彩的自我介绍

第四课 甜蜜的全家福

第五课 给全家福排排队

第六课 给全家福披上彩衣

第七课 啤酒花开

第八课 多彩的节日

第九课 我们一起来跳舞

第十课 直播青岛

十一课 看我七十二变

十二课 海洋之星预选赛

十三课 连线海洋之星

十四课 回溯一线牵

十五课 海洋之星总决赛

十六课 涛涛的礼物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2一、本班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2、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四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已有一定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欠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有形成,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待继续加强。

3、学生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学生的老师,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知识还是很有兴趣的,所以能够自觉主动的去探索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讲授后,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4、班中优生情况。

年级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很扎实,对于windows的基本操作比较熟练,所以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也比较快,这部分学生可以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在上机操作中可以帮助指导其他的同学,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5、班中后进生情况。

年级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差,主要是由于上课爱讲话,不认真听课所致,这部分学生同时也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要耐心引导,以达到改掉不良习惯的目的。

二、本学科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四年级上册,主要是“画图”软件的学习。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课走进电脑画室,让学生认识“画图”软件,掌握基本的操作;第二~第八课主要是通过画不同的图画来学习画图软件中各种画图工具及菜单命令的使用;第九~第十课是学生创作,学生可以利用掌握的画图工具自由创作,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画图”软件,熟悉“画图”软件界面,掌握各种画图工具的使用,能够利用所掌握的工具自主创作。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3、质量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本学科其他优秀老师的经验,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后进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本学期教学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首先认真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学要求,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

其次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3一、情况分析

1、信息技术状况

信息技术装备的改善,促进了我校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除低年级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外,中高年级已按要求开足开齐。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各部分设备名称、计算机的应用及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学会了如何开关机,认识了键盘,并学会了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知道了部分特殊键的作用,部分学生还学会了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练习画画。除此以外,所有学生都接受了计算机上机实习规则、计算机机房的清洁维护等教育,都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使我校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现特拟定信息技术课学科教学实施计划。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情: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同时对计算机充满了无知和好奇。我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四、四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四年级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教学总目标: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3、学会利用IE浏览器上网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并整理成库,学会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简单的文档。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学会初步的文字输入方法,逐步提高文字的输入速度。

三、实施计划的措施: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采用放教学录相,

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

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落实一个“行”字(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认知能力训练);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实践)。

4、加强教师业务知识和上机能力的培训

四、具体内容安排:

四年级主要学习内容:了解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利用IE浏览器上网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会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简单的文档,中文版Win98基本操作。

点: 利用IE浏览器上网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会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简单的文档

点:  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会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简单的文档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4一、本年级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将继续承担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的教学任务。经过上学期的管理,本年级的学生已基本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流程,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

2、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四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已有一定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欠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有形成,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待继续加强。

3、学生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知识还是很有兴趣的,所以能够自觉主动的去探索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讲授后,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4、班中优生情况。

年级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很扎实,对于windows的基本操作比较熟练,所以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也比较快,这部分学生可以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在上机操作中可以帮助指导其他的同学,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5、班中待优生情况。

年级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差,主要是由于上课爱讲话,不认真听课所致,这部分学生同时也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要耐心引导,以达到改掉不良习惯的目的。

二、本学科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四年级下册,主要是“windows”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实用性非常强。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windows”,能够利用所掌握的工具自主创作。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3、质量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本学科其他优秀老师的经验,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后进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本学期教学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首先认真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

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学要求,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

其次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第一周

第1课建立班级课程表

第二周

第2课编辑班级课程表

第三周

第3课美化班级课程表

第四周

第4课完善班级课程表

第五周

第1单元单元小结

第六周

第5课春季郊游邀交友

第七周

第6课聊聊春游定方案

第八周

第7课精彩瞬间群共享

第九周

第8课分享见闻用邮件

第十周

第2单元单元小结

第十一周

第9课小小蜗牛跑得快

第十二周

第10课小猫拜访好朋友

第十三周

第11课小狗参观猫咪屋

第十四周

第12课鱼儿水中自在游

第十五周

第13课海龟鱼儿水中戏

第十六周

第14课小小鼹鼠钻地道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5一、学生基本情况

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性的操作技能,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高有低,掌握水平参差不齐,这对学不利,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设计与各种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另外由于教学设备不足,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16课,分别是:认识word、word的视图与格式菜单、输入文章、插入符号、插入艺术字、编辑艺术字、插入剪贴画、文章的修改、文章的删除和移动、文字的对齐、文字的美化、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和文章、插入文本框、用word制作课表等、日历的制作、制作电子小板报、作品展示与评价。主要是文字处理方面的内容。

2、教材特点。

(1)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不强求掌握知识与操作技能; (2)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体验、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3)活动过程是学生尝试、实践的动手过程;

(4)动手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自主探究; (5)以学科整合为平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其他学科学习;(6)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印刷技术的发展;了解汉字的编码及输入法;

2、认识几种输入输出设备;

3、了解常用的字处理软件及字处理软件的发展过程;

4、通过浏览字处理软件的电子作品,感受字处理软件的制作魅力。

5、掌握打开Word文档的方法,并且会统计文档字数。

会在Word软件中改变显示比例。

6、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学会显示和隐藏工具栏;学会在Word中输入文字。

7、掌握在Word中修饰文字,美化文档的方法。

8、掌握在Word中插入表格、绘制表格的方法。

9、掌握在Word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的方法,能编辑图文并茂的文档。

10、学习设置页面的方法,能自主完成或是在同学的帮助下制作精美的电子文档,版面设计合理、美观。

11、在计算机操作中注意正确方法的指导,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12、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13、形成现阶段学生应知的信息技术理念,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用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1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善于交流的能力。

15、进行爱护公共机房设备的品德教育。

四、教学措施

1、任务驱动思想。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主体性教学,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具有积极性作用。

2、课程整合思想。

(1)与相邻学科的课程整合。 (2)与德育整合。

3、趣味性思想。

(1)语言的趣味化。 (2)内容趣味化。

4、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1)结合实例进行应用介绍。 (2)贯穿网络知识。

第7篇

一、利用插图,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科学学科中有一些抽象概念,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他们对抽象概念的认识大都是在对具体事物的操作和直观图形的观察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的。利用插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例如:教科版五年级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中第13页的插图,插图展示有:水稻、稻螟虫、蝗虫、田鼠、青蛙、小鸟、蛇、猫头鹰、黄鼠狼、老鹰、水草、虾、鱼、白鹭等。插图还展示了“水稻稻螟虫小鸟蛇老鹰”这一条食物链。如果教师让学生补充插图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并鼓励学生完善食物链,学生会发现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他们会发现自己画出的多条食物链互相交错成网状。教师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描述出“食物网”的概念。这样,就利用插图直观形象的特点,促进了学生对食物网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又如: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做一个生态瓶》一课中第14页的插图展示了生活在池塘中的生物和池塘中的非生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插图发现:池塘中的某些植物是池塘中的某些动物的食物,池塘中动物的粪便是池塘中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水生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水等,池塘中泥土、岩石是一些动物的栖身之所。学生认识到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很自然地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这样,就利用插图促进了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再如: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第40页展示“菜粉蝶的一生”的插图和“蝗虫的一生”的插图,能促进学生对“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概念的形成和理解;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47页的插图能促进学生对“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概念的形成和理解等。

二、利用插图,指导实验

在科学教材的插图中,有不少是实验性插图。这些插图是为指导学生实验而设计的,能为做实验的学生提供直观、便捷的帮助。小学生由于自然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自己做实验的盲动性很大,而通过插图来显示实验的操作过程,一目了然,避免了语言叙述的烦琐。例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中第24页的插图展示了滤纸的折叠方法以及过滤实验所需仪器和过滤实验操作方法。通过插图的直观作用,学生能学会滤纸的折叠方法,学会仪器的组装,能认识到漏斗末端要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能认识到玻璃棒的末端要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能认识到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棒,能认识到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能认识到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等。

又如: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一课中第6页的四幅插图,提供了四种连接方式,学生通过插图显示的实验操作,对实验一目了然。这四种连接方式比较典型,插图1的连接方式能使小灯泡亮,插图2的连接方式不能使小灯泡亮(短路),插图3的连接方式能使小灯泡亮,插图4的连接方式不能使小灯泡亮(断路)。学生在插图的启示下还能发现其他连接方式。

再如:三年级上册《它们吸水吗?》一课中第55~56页展示“造一张纸”的插图;五年级下册《浮力》一课中第13页展示“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的插图等。

三、利用插图,指导制作

“制作”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基本能力之一。学生通过制作,将科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同时又在实践中促进了自身理论知识的丰富。例如: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一课中第32页的几幅插图展示的是简易潜望镜的制作,插图展示了制作的材料、制作的方法和制作的过程,从插图中可以看出,盒子两对侧边上的斜线是45度角,上下两块平面镜是平行的,镜面是相对的。制作潜望镜是将光的反射科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表现。学生通过制作潜望镜能深刻认识到,只有当镜面与盒底边成45度角,两块镜面平行时,才能把物体的反射光全部反射到另一块镜子上,再全部发射到我们的眼睛中。

又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做一个指南针》一课中第78~80页的几幅插图展示了指南针的制作,插图形象、直观地告诉学生:制作指南针要有磁针,磁针要能自由转动,还可以有方位盘。第78页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摩擦钢针做磁针的方法,第79页的插图提示学生怎样检测磁针的南北极,第80页的插图展示了四种使磁针能自由转动的方法。这样,学生利用插图制作指南针并进行实验,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实践动手制作能力,另一方面加深了对指南针的科学知识的理解。

第8篇

在小学PEP教材中,学生进入四年级后,教学大纲要求背诵单词。有的学生一看到单词就害怕,特别是很长的单词;因此,在记忆单词之前,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帮助他们树立背单词的信心。我会让学生在心里默念五遍“我能记住这些单词”,这其实是运用了心理学中暗示的作用。接下来,就是要用一些好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背单词,为学生扫清学习英语道路中的拦路虎,以下就是我在课堂中经常用到的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

一、形近词记忆

“形近词”顾名思义,就是长得相似的词。在英语单词中,也会有很多像汉字中“大、天、太”这一类的形近词,通过替换单词中的某个字母,使它成为一个新词。例如:bear(熊),dear(亲爱的),hear(听);these(这些),those(那些);mouth(嘴),month(月份)等。

二、同音异形词记忆

一些具有相同的发音的单词,也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记忆,例如:see(看见),sea(海);meat(肉),meet(遇见);to(到),two(二),too(也)等。当念出一个单词时,可以把和它发音相同的单词复习一遍。

三、归类记忆

根据单元内容,把同类词放在一起记忆,例如:四年级下册的六个单元,就可以按照学校教室、班级设施;各类课程;数字;服装、鞋子;颜色;天气情况;水果;动物;蔬菜等,合并同类的方法记忆单词。

四、同(近)义词记忆

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归类记忆。如:pretty(美丽的),beautiful(漂亮的);skirt(短裙),dress(连衣裙);看、看见:look,see,watch等。

五、反义词(对应词)记忆

day白天-night夜晚 big(大的)-small(小的)

boy(男孩)-girl(女孩) hot(炎热的)-cold(寒冷的)

六、读音记忆

“读音”顾名思义,就是要根据它的发音来记忆单词;读音记忆,要求有一定的音标知识,但是在我们的课本中并没有将音标这部分内容单拿出来进行系统的讲解,只是从四年级下册Pronunciation开始涉及,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进行渗透和积累。在四年级的Read and write部分出现了26个字母的书写,每个字母还给出了包含该字母的相应单词,这时候,我们可以不仅讲字母,还可以渗透一些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因为四年级下册要讲5个元音字母,所以在讲26个字母的同时,我们可以捎带着28个辅音字母。再有就是一些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和辅音字母组合,在单词课中,我会特意把一些常见的字母组合,用红颜色的粉笔写出,例如:ea,ee,oo,ow;ch,ck,cl,pl等,并且让学生准备一个小本,把有相同字母组合且字母组合发音相同的单词总结在一起,例如:ea:/i:/ tea eat cheap;/e/ head bread 。之后,学生就可以按照单词的读音来记忆单词,例如:tea,学生知道字母t的发音是/t/,又知道ea组合发/i:/,这样学生在会读这个的情况下,也就能够准确地拼出单词;book,学生知道b发音/b/,k发音/k/,oo发音/ u/,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这个单词的拼写。以音形结合的方式来记忆单词。

当然我们是要根据单词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记忆方法:例如:小学PEP四年级下册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 Part A Let’s learn 本节课重点教授6个关于服装的单词,在讲这几个单词的时候,特意给它们编排顺序:jacket, T-shirt,shirt ,skirt,dress,sweater;首先是jacket,因为学生对于夹克衫这个单词非常熟悉,先从简单的入手;接下来是T-shirt,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T恤衫;之后由T-shirt,通过改变其中的字母引出shirt 和skirt,学生一下就记住了这3个单词;接着出示dress,因为skirt和dress又属于同类词,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记忆;最后sweater,要求学生利用“读音记忆法”来拼读记忆。在这节课中,学生很快就把这6个单词掌握了。

当然通过以上方法我们仅仅是背完单词,离记住这个单词还有一定的距离。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减慢。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之后,及时进行复习。

复习点的确定(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制定):

1.第一个记忆周期:5分钟

2.第二个记忆周期:30分钟

3.第三个记忆周期:12小时

4.第四个记忆周期:1天

5.第五个记忆周期:2天

6.第六个记忆周期:4天

7.第七个记忆周期:7天

8.第八个记忆周期:15天

第9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索情境,设置悬念,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创新思维。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能量及其形式》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瓶塞塞住装有少量冷水的试管,再加热试管,使试管内的冷水沸腾,突然瓶塞“砰”的一声,喷出几米远。这时教师发问:“是什么使得瓶塞喷出来的呢?”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一新奇的现象吸引住了,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不同的课题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故事法、生活事例法、游戏法、联系旧知法、伴随解决实际问题法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敢于提问、敢于探索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动手实验,促进创新思维

俗话说:“眼观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科学教学是以实验为主的,每个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动脑思考、分析判断。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时,引出课题后,让学生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不管学生回答正确与否,都不要急于下结论,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学生就可以在实验中进行创新,原来学生认为的难题也在实验中解决了。动手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增强了学生创新的热情和信心,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古人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就意味着创新的开始。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去探究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欢迎学生多提“为什么”,并能和他们一起去解决问题、探究知识。对敢于设想创新、标新立异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的不同见解,正确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必将点燃起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

四、合理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发现和发掘学生自由想象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异想天开的想象力。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时,启发学生想象“要是不存在摩擦力,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学生各抒己见,答案层出不穷。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将会更富有创造力,从而发展创新技能。

五、重视实践,拓展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