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公共图书馆安全

时间:2022-02-18 04:24:13

导语:在公共图书馆安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公共图书馆安全

第1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安全防卫事故防范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安全防卫工作是各行各业、各部门工作的首要任务。高校图书馆是保存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广大师生进行学习、从事科研的文化信息中心,因此安全防卫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首要课题,也应是图书馆界同仁值得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安防现状与安全防卫工作做如下初浅的研讨。

1加强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的必要性与意义

高校图书馆藏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如笔者所在的图书馆共有纸质文献400余万册;宋代以来的各类古籍20余万册。引进电子图书150余万册;中外文文献数据库40余种;自建“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湖湘文化数据库”、“文化素养视频资源数据库”、“学科导航数据库”①等。这些文献信息资源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是国家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由此可见,加强安全防卫是保证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传承人类文明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承载着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史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正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每天有无数的师生涌入图书馆查阅科研和学习资料,进出频繁。因此,做好安全防卫工作,是来馆读者人身财物安全的需要,也是维护图书馆正常工作次序的需要。

2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的主要内容

总体而言,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就是保卫图书馆国家财产的安全;保护来馆读者的人身与财物安全;维护馆内正常工作秩序;保证馆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防止火灾的发生

图书馆大部分纸质文献信息资料都属于易燃物品,因此防火是馆内安全防卫工作的首要任务。图书馆的火灾隐患主要有电路老化,造成短路引起火灾;馆内吸烟,乱丢烟蒂引起火灾;馆内使用取暖器,手机充电,空调等电器,这些电器如不正确使用,使其长时间工作而不及时关停就会酿成火灾,危害安全。

2.2 防止盗窃行为的发生

图书馆馆藏资料均为珍贵文献信息资料,特别是古籍文献资料价值连城,是我们重点保护的对象。一旦发生偷盗,其损失将无法弥补。另外,保护读者的财物安全,也是图书馆应尽的责任。但是,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手机、书包被偷的现象时有发生,读者遭受了经济损

失,也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形象。

2.3 防止水患的危害

常言道,”水火无情”对图书馆而言,水灾隐患主要是古旧建筑墙体渗水;天花板漏水;供水水管老化破裂;排水管;排水沟堵塞引起室内进水,危及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安全。文献资料一旦被水

浸泡就会腐烂,霉变.其损失无可估量,无法弥补。

2.4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

高校图书馆已经成为读者众多的公共场所,难免产生矛盾而诱发事故,如同学之间的积怨会引起矛盾,男女恋爱会引起矛盾,读者抢占坐位会引起矛盾,矛盾冲突,就会引发事故,轻则吵架,扰乱阅览次序,重则打架斗殴,引发危及生命的刑事案件。怎样软化矛盾,化解矛盾,及时做好矛盾双方的思想教育工作,防范事故的发生,是安全防卫工作的重要内容。

3当前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存在的隐患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大招生,大学生在校人数逐年增多,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持续高涨,使得高校图书馆读者人数显著增加。阅览室、自习室天天座无虚席。图书馆显然成为了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可以自由出入的工作和学习的公共场所。读者人数多管理难度大,这给图书馆的安全防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就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具体情况而言,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存在着以下几方面安全隐患。

1)对安全防卫工作重视不够,安防设备设施投入太少,无法适应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的要求。如部分高校图书馆防盗监控设备年久老化,图象模糊不清,监控方位受到限制,真正遇到盗窃案件,防盗监控系统只是摆设,对破案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

2)对图书馆读者进行安全防卫教育的力度不够,一年一度的新生入馆教育,只偏重于图书馆馆藏的布局;文献查询与检索知识;借还书流程及基本方法。很少对新生读者进行过安全防卫知识教育。

3)图书馆安全防卫制度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执行制度不严格,日常安全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比如,仍有不自觉读者在图书馆走廊或厕所内吸烟的现象,阅览室内读者不按规定使用充电器;职工不按规定使用电烤炉,空调长时间运行不关机等,这些现象是引发火灾的根源。图书馆应严格控制,严格管理。

4)读者安全意思薄弱,对自己随身所带财物不能妥善保管。使小偷有可乘之机。于是经常有读者丢失书包、钱包、证件、手机等现象的发生。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读者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热情,严重影响着图书馆的工作与声誉。给图书馆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5)读者抢占座位现象严重,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发生过考研学生为抢占座位而挤破玻璃,挤烂大门的现象,一旦大门倒下会压伤学生;玻璃掉下会刺伤学生;有的学生为枪占座位而发生争吵,引发纠纷,这些现象如不及时制止与调解,将危及读者的人生安全。

6)图书馆周边环境,校园环境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据有关媒体报导: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在读医学研究生王洋中毒身亡;4月17日,南昌航空大学一研究生男生宿舍发现一具男性尸体;4月17日江苏沙洲职业工学院发生一起命案,受害人脖子中了两刀;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宿舍楼内,住同一宿舍的同学为点小事起争执,一方冲动之下,持刀相向,最终使同学伤重身亡;⑧5月6日,武汉高校男生,在图书馆开水房内向两名女生水杯内投放催眠药物,使一男一女两名同学昏厥,该男生交代,下药就是为偷窃女生财务。⑨根据以上案情,图书馆应提高警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7)缺乏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有效应急预案,图书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及某种刑事案件,怎样处置这些突发事件,怎样引导众多的读者疏散和逃生,我们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措施,也缺乏这方面的应急演练。

4搞好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对策与措施

4.1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熟话说“未雨绸缪”,“一切防患于未然”。就是说我们应该把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完全消除,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居安思危,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玄。将事故防范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4.2 健全安全防卫工作的各项制度

熟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图书馆的安全防卫工作依靠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一切工作都应按照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制度的要求进行,使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制度化。同时,督促全馆职工和读者严格遵守制度。如门卫制度、用火管理制度、用电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门卫制度应禁止空岗离岗现象,严格按照持证入馆规定,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图书馆。图书馆各办公室应严格禁止用火,必须用火的办公室应严格审批,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各部室阅览室严禁使用容易引发火灾的手机充电器、电动车充电器等,制订空调、电脑开关管理制度,上下班检查制度。开水房安全管理制度,厕所、洗手间用水制度,做到人离关水,倡导节约用水。

4.3 改进安装先进的安防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安防设备为安全防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高校图书馆有的安防设备已使用多年,已陈旧老化,必须及时检修或更换。如防盗监控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烟感报警系统,墙式消防栓,移动灭火器等都应定期维护或更换。我们应加大安防设备的投入,安装先进的安防设备,使人防技防有效配合,使我们的安防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4.4 加强读者安全知识教育

高校图书馆读者多数为高校学生,其特点是年轻、活泼、好动、社会经历少、自主能力不强、对自己的人身财物安全不重视,安全意识淡薄。因此,对读者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增强读者安全保卫意识,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改进以往新生入馆教育内容,增加人生安全,财务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笔者认为,在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时,应邀请公安、消防等部门的专家对新生进行安全防卫知识教育,给新生传授安全防卫常识和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这不仅是有益于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的工作,也是能使学生受益终身的必修之课。

4.5 加强保安队伍建设

保安是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的主要力量,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保安工作的需求,保安人员必须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主人翁精神,组织纪律性强,善于吃苦耐劳,坚守守卫的岗位,酷暑严寒无所畏惧,努力学习新知识与新技术,不断提高安防技能。为全校师生读者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4.6 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事件是我们很难预料的,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是我们难以预料的。因此,预先制定某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置措施很有必要。如火灾,地震,盗窃案件,刑事案件乃至命案。此类事件一旦发生,我们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怎样作出快速应急反应,怎样引导读者逃生,使读者迅速脱险,怎样进行快速救援。只要我们早有防备,就会指挥有方,临危不乱,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参考文献

/sitecom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

石文生.信息时代图书馆安全工作的现转状和思考.法制度社会.2011.11

尹存喜.浅谈国家图书馆安全保卫工作的创新.现代服务.2011.12

刘忠祥.孙玉宁.津图学刊.2002.4

哈森. 浅论公共图书馆安全保卫工作.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5

程显静.高校图书馆安全工作浅议.科技创新导报.2009.25

党焕珍.对高校图书馆安全工作的思考.行政管理.2010.11

/20130419/n373228824shtml

第2篇

>> 浅谈公共图书馆视障信息无障碍服务的建设 公共图书馆转型初探 残疾人高校图书馆无障碍环境建设研究 浅说公共公共图书馆环境建设的几个问题 公共图书馆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建设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环境建设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探讨 浅析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个新问题 墨尔本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环保建设初探 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问题初探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初探 公共图书馆幼儿阅览室建设初探 公共图书馆的多元服务空间建设初探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初探 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之初探 免费开放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 日本公共图书馆评估初探 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初探 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服务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吉家凡.试论图书馆的无障碍环境[EB/OL].[2009-11-19]..

[3]硕博网.图书馆服务五原则[EB/OL].[2008-12-03]..

[4]周吉.定位于弱势群体的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8,(10).

[5]范并思.建设一个信息公平与信息保障的制度――纪念中国近代图书馆百年[J].图书馆,2004,(2).

[6]《解读残疾人保障法:权益保障措将有力》[EB/OL].[2008-12-23]..

[7][8][10][11]刘磊,杨枫.我国公共图书馆盲人服务体系发展构想[J].图书与情报,2006,(4).

[9]胶东在线.残联与图书馆“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室”开馆[EB/OL].[2005-06-16]..

第3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管理;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09-01

前言:新时期科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应该更加的丰富,但是在传统图书管理管理模式下,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如通借通还制度不完善,以及图书馆管理工作服务理念差等。提升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是一项重点任务,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 公共图书馆管理现状

(一) 通借通还程度低,数字化程度不高

在科技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现代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化,但是,在实际读者借书管理应用中,其相关的规则依然不完善。以图书管理的通借通还制度为例,公共图书馆的借书制度难以实现“公共化”,也就是说,其借书管理不能实现全城共享。在一个城市中的两个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书籍,通借通还不能实现,在地理上的限制为读者造成困扰。由此可见,现代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程度不高信息服务存在单一性[1]。

(二) 高层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尚未开发

公共图书馆一直将“用户第一,服务至上”作为管理服务的理念,但是在实际的信息服务工作中,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大部分图书馆的作用是以藏书为主,公共图书馆真正的服务理念则是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书籍,推动社会知识传播。以用为主才是其管理的宗旨,但是图书馆在管理上不能秉持这一原则。图书馆几乎没有从读者角度考虑问题,难以开展高层次的网络知识服务。

二、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对策

(一) 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

“以藏为主”是传统图书馆的特点,随着科学服务技术不断发展,图书馆的外部信息环境,以及内环境正在向着科技化发展。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系统正向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目标转变,尽最大可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知识的主动服务。科技不断发展,要想在图书馆中实现数字化信息服务管理,就要充分引用远程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形成馆与馆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国际化联网。将图书馆与近、远程用户以及各大信息服务中心和树木检索系统连接为一体。用户在广域网上也能对馆藏数字化资源进行访问,在网络化技术的支持下,加快信息资源的建设,将文献信息实施开放存取,从更广角度实现资源共享[2]。

(二) 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引入法律保护机制

《信息网络传播劝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建立,对于公共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能够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并不是针对专门的社会图书馆资源而设立,在某些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国图书馆要想实现资源共享建设,需要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立法,并且尽快明确与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相关规定。在制定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之后,需要加强组织的领导,从多角度实现了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建设[3]。

(三) 提升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职业素质

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中需要实现资源共享,首先,需要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方面入手分析,大部分人认为在公共图书馆中,不需要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他们的工作难度不大。其实不然,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公共图书馆建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读者的信息保护为例,读者通过书籍搜索进行图书馆资源数据库中,在书籍信息浏览中会留下读者个人信息,如果数据库资源被恶意病毒攻击,将会对图书馆资源带来安全威胁,同时读者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由此可见,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之重要。促进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需要提升图书馆人员的素质,对其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四) 建立“读书―捐书-分享―休闲”一体化空间

随着社会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单一的读书看报时间比较少,公共图书馆只是为人们提供书籍资料以及看书空间,而与人们生活相关的部分比较少。换言之,公共图书馆与人们的生活相隔离,新时期对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应该关注读者内心感受,与其生活实际相结合,在为其提供知识的同时,帮助读者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因此,基于这样的公共图书馆创新理念,在公共图书馆现有设施基础上,建立“读书―捐书一分享―休闲”一体化空间,是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4]。

音乐人高晓松在北京就组建这样的一个公共图书馆――“杂书馆”,该图书馆收藏了百万本经典书籍、杂志、鼓书、书信、教材等资料,通过网上预约的形式,每天免费对外开放500位读者名额,为读者免费提供水果与饮品、以及优雅的读书空间,在杂书馆中还有书友交流空间。在该图书馆的序言中是这样介绍的:“以史为鉴,无非再添几分偏见;以梦为马,最终去了别家后院。不如大雪之后,清茶一杯,杂志两卷,闻见时光掠过土地与民生,不绝如缕。”该种模式是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公共图书馆管理与一身的管理模式,在传统是图书馆基础上进行改良,为现代图书管理管理带来新鲜血液。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社会不断进步,对公共图书管理提出较高的要求。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其数字化水平不高,并且与人们的生活相分离,其社会职能不能及时凸显。因此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进行创新,在本文中提出了以下对策: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提升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引入法律保护机制,以及建立“读书―捐书-分享―休闲”一体化空间等。

参考文献

[1] 程亚男,许晓霞,徐欣禄,王世伟.“十一五”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回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04:70-86.

[2] 王岩玮.公共图书馆新时期战略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第4篇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内容

(一)确立了公共图书馆“公益、基本、均等、便捷”的发展定位

相关规范对公共图书馆的界定不再局限于由政府投资兴建,但只有坚持“公益性”服务才能称之为“公共图书馆”。相关规范认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特征就是“向社会公众开放”,同时在总则中指出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应当免费。

相关规范指出: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发展目标即为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架构,“惠及全民”是重要建设原则之一,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包括所有公众。应当注重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并努力满足残疾人、老年人、进城务工者、农村和偏远地区公众等的特殊需求。”这些都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对普遍均等服务的表述思想相一致的。

(二)实现由办馆规模向办馆效能的重要思想转变

相关规范在重视公共图书馆基础建设的同时,更加强调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效能,通过“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改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条件,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和管理效益。”简单地说,公共图书馆工作的最高目标就是“提高服务效能”,最终社会目标就是“保障公众文化权益”,这也是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安排的基本要求。

(三)将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纳入正式业务规范

相关规范在主张全面、均等、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追求下,将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正式纳入公共图书馆重要工作内容范畴。第一,多个术语表达了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术语部分中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区域服务人口数”和“文献提供”几个术语以前多处在研究理解阶段,学界至今没有给出较为明确的、统一的概念表述。第二,在服务设施设备上提出的现代网络信息设施设备要求相关规范指出:“各级政府应支持图书馆配备与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信息技术设备。”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设施设备有规定,在方便公众获得现代信息服务的同时,也提升了公共图书馆通过网络延伸信息服务的能力,从而扩大服务涉及的区域范围。第三,在服务方式上强化了馆外服务相关规范。在第六部分“服务效能”中提到的“流动服务”、“总分馆服务”与“远程化服务”等馆外服务纳入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通过总分馆服务和流动服务将图书馆服务向社区、村镇等延伸,扩大图书馆服务范围;通过远程服务努力突破时空限制、让更多公众更为便利地享受图书馆服务。

二、免费服务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现状

我国虽然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公共性质的图书馆,但是该性质的图书馆虽然具有公共性,但是依然不能提高很多人的阅读欲望,为了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很多公共图书馆都实行了免费服务的政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该政策实施之后,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接下来,笔者就详细的介绍一下:

第一,公共图书馆之所以要实行免费服务的政策,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但是随着该政策实施程度越来越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某些经济落后的地方,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满足图书馆日常的开销,只能通过削减服务人员来节省开支,其服务质量自然有所下降,这一问题如果长期存在下去,不仅不能实现提高人们文化素质、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的目的,严重者还有面临着经营困难,最终关门的危险。

第二,自从公共图书馆实施该政策之后,来图书馆阅读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图书馆的利用效率也越来越高,但是也正是因为人数的增加,使得图书馆的书籍破损严重,卫生质量有所下降,增加了图书馆管理难度,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图书馆日常运营的开支。

第三,正是因为该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使用效率,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尤其在节假日期间,图书馆的使用空间甚至出现不足的现象,有些读者甚至坐在地上,这给管理人员的管理、借阅登记等都增加了难度,使得图书馆不得不增加管理人员,这又增加了管理的开支。

第四,随着读者的增加,图书馆的各类书籍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再加之,图书馆的书籍借阅量不断增加,其周转周期越来越长,这样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

第五,随着书籍借阅量的增加,书籍的破损程度越来越深,有些书籍甚至不能进行阅读,所以图书馆必须增加成本以更换书籍,另外,有些读者借阅书籍之后忘记归还,这给图书馆又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增加了运营成本。

第六,因为图书馆对该项政策宣传不到位,有些读者并不知道这项政策,因此这项政策对于这类读者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有些读者认为只要进入图书馆中,所有的政策都是免费的,有些读者复印资料之后没有交钱就出去了,有些读者甚至在图书馆中买东西都不给钱,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免费服务是有一定范围的,为了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营,有些项目并不免费。因此在实施该项政策时,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并且解释清楚免费的范围。

三、提高免费服务条件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措施

(一)加大公共图书馆经费的投资力度

免费服务的前提是公共图书馆能够正常的运营下去,如果公共图书馆没有能力实施这项政策,而又相应号召实施了这项政策,其最终的结果就是降低了服务质量,因此为了扩大实施这项政策的公共图书馆的范围,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经费,保证公共图书馆在免费服务的前提下,能够正常的运营下去。比如,为公共图书馆多添置一些桌子、椅子,更方便读者阅读;也可以建立公共图书馆的网络检索系统,更方便读者找出自己需要的书籍;也可以定期举行相应的座谈讲座,讲座的内容可以多方面,以此来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

(二)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

免费服务不代表服务质量的下降,这项政策要想真正的得到人们的认可,服务质量是重要的前提。免费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整体文化素质,如果因为服务质量的问题,而影响这一目标的实现,这对公共图书馆来说,将是非常重要的损失,其形象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很多的公共图书馆都可以借助这一机会对图书馆内部管理进行有效的调整,优化服务质量,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利用效率。要想真正的提高服务质量,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进行服务质量的管理:

首先,提高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服务意识,无论是免费服务,还是有偿服务,其服务质量都应该是始终如一,所以在实施该项政策之前,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对员工进行服务意识的培训,让他们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并设立惩罚措施,一旦有读者投诉就要给予相应的惩罚,培训的目的就是让其有一定的心里准备,等到政策实施之后,无论是公共管理人员,还是员工都会有意识的提高服务质量。

其次,合理安排人员值班。实施该政策之后,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会越来越多,为了不降低服务质量,管理人员应该合理安排人员值班,保证值班人员的充足,并且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合理的调整人员,就是要做到每位员工工作量不提高,又要做到服务质量不变。管理人员在安排工作时,也应该顾及到员工的合法权益,不能让其有不满或者其他消极情绪,这会影响服务质量。

最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激励员工认真服务,公共图书馆可以定期进行考核,考核优秀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不合格者就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自觉的提高服务质量。

(三)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科学管理是保证公共图书馆一切政策得以实施的关键,科学管理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制定科学的制度、科学的人员配置、科学的处理安全问题等。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证读者的利益,使其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所以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很重要。

(四)对服务环境做出相应的要求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公共文化场所,人员集聚性强且流动性较大,空气混浊,传染性病毒细菌密度相对也较大。此外,图书馆大量纸质文献和现代化设备都会产生细菌和辐射。文献信息和利用设备的共享共用给细菌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图书馆馆员和读者长期驻留在图书馆会给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保持灯光充足合适、保持通风的空气质量优良是对公共图书馆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我国《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和《图书馆、博物馆、关术馆、展览卫生标准))(GB9669-1996)对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布局、温度、湿度、采光、空气质量给予了具体的指标要求,同时还对公共图书馆的安全消防等提供了要求,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和维修的重要遵照依据。

(五)提高人们对图书馆免费开放的认识

公共图书馆所推行的免费服务并不是绝对的,它有一个限定的范围,公共图书馆大部分服务都是免费的,但也有不免费的项目,比如打印服务、妇婴服务、过期归还书籍的滞纳金等,这些收费项目是为了防止一部分读者利用免费服务方面的缺陷对公共财产进行个人占有与破坏,影响大众阅读的顺利进行,使读者阅读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了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图书馆应进行大量的宣传活动,可通过报纸、周刊、宣传栏或者亲自向大众进行宣传,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更广泛更具体地了解免费开放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群众进行借阅,才能让图书馆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六)完善服务效能指标

开架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方式,也是方便读者、提高文献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一个图书馆馆藏资源开架服务比例的高低既反映着图书馆服务意识,也是评价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文献利用率是评价馆藏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对“重藏轻用”传统办馆观念的重要突破,对此应作统一规定,以改变我国图书馆目前文献利用率普遍不高的现状,切实提高图书馆服务效能。

第5篇

关键词:新时期;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8.272

引言:经济建设获得的成果不断增多,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在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则越来越迫切。公共图书馆为社会提供免费信息服务,是大众获得精神享受和知识学习机会的重要场所,优质的读者服务工作是公共图书馆获得长远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与运营管理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提升自身的读者服务能力,体现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创设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

1分析读者需求,提供人性化服务

分析读者需求是我们给读者提供针对性图书服务的基础,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不断推广应用,移动终端成为我们介入公共图书馆借阅文献活动的主要途径,公共图书馆依托新技术建立了信息化服务平台,能够给读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图书服务,其中包括功能阅读室、阅读推广平台等方面的建设,提高了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1]。互联网时代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显然不能满足于传统的工作模式,更应该体现出互联网的交互性与开放性特征,建立能够横跨时间、地域、空间的读者交流平台,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服务信息接收者,这也为我们了解读者需求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基于大数据技术我们可以尝试统计读者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层次、工作性质、文献需求等信息内容,了解不同群体的读者需求,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服务,如分析读者的历史阅读数据,获悉读者的阅读喜好,在公众号中针对性推送文献信息。

2打造特色馆藏,提高文献服务质量

文献服务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馆藏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发展之本,因此打造特色馆藏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是吸引读者的最佳方式。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的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面向所有市民提供非专业图书和公共信息,作为各类文献资料收藏的大型机构,打造特色馆藏资源,一方面需要我们提高纸质文献资源的收集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强化建设数字化馆藏资源,地方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本地的社会发展史建设特色馆藏资源,形成自身独特的文献资源优势。此外,馆藏资源建设过程中也要树立开放心态,与各大文献资料库进行资源共享,比如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提升资源更新速度,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2]。

3提高图书阅读指导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图书阅读指导可以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意识、扩大图书馆宣传范围、提升图书资源利用率……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过程中,不要忽视图书阅读指导工作,比如以4.23世界读书日、5月读书服务宣传周、全民阅读月为契机,开展读者服务活动;配合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与卫生教育工作,向学校师生推荐图书;针对不同阅读喜好、年龄层次、学历水平的读者,综合分析资料后给他们提供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比如,建立图书阅览表,给读者推荐好书;举办图书读后感竞赛,鼓励读者分享阅读感受;举办知识讲座,介绍馆藏资源情况以及图书分类和检索知识,激发读者参与阅读的意识。

4加强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第6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网络化;资源建设;信息资源

一、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发展趋势

1、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人类已步入“信息爆炸”的2l世纪,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先导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由于现代印刷出版物数量的快速增加(每年约10万种新版图书),图书馆因受到书库面积及购书经费等条件限制,不可能将所有新版图书收集齐全,从而满足不了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获得文献信息的需求。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优势,为广大读者提供深层次、多功能的信息服务,是时代赋予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任。所谓数字化,简单地说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为这些数据建立起适当的组织运行模式,把它们转变为二进制代码(0,1),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的过程。而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实际上是指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存储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图书馆文献组织技术的基础上,将馆藏书刊目录和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实现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信息传输光缆化、支持网络多元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2、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化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化是指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后,借助计算机来处理信息,实现多媒体化,进而依靠大型数据库、新型检索技术、搜索引擎等存储和传播文献资源,用网络技术、组件技术等保证文献资源的充分共享,使无数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从计算机中获取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源。由此可见,数字化是实现公共图书馆网络化的前提,而网络化则是对数字化效应的乘数放大。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共同引领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未来。

3、公共图书馆数字化与网络化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构成要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基本基础设施,如计算机、基础网络等;具有一定规模并且在内容和主题上相对独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制造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如网络设备和通讯技术等;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软件系统如信息的获取与创建、存储与管理、访问与查询等;图书馆员的服务工作,如提供咨询等。但不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如何发展,网络结构怎样复杂,知识和信息载体形式如何变化,图书馆存贮、传播、提供、利用知识与信息这一功能是不会改变的,为广大读者服务永远是公共图书馆的天职。

二、公共图书馆数字化与网络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问题当前,大多公共图书馆没有建立起成熟完善的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等技术及建立其上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环境不完善,主干网络宽带也不够宽,网上通讯速度太慢,除一些大城市外,站点时常中断,网络设施普及还不够,虽然很多公共图书馆建成了电子文献阅览室,但普遍规模较小,只有少数开通Internet信息服务,多数没有开发电子文献阅览室管理软件,电子文献普遍缺乏。

2、重复建设问题我国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十分重视。早在1997年,原国家计委就批准立项了“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在政府的积极领导和倡导下,几年来我国各系统、各单位的数字化建设发展很快。但是,由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还缺乏一个全国性的宏观规划,处于各自独立,相对分散的状况。因此,公共图书馆数字化与网络化在相当的范围和层次上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

3、标准化与规范化问题公共图书馆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也是信息资源库群的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直接影响到数据库创作质量、查询服务效果及网上资源共享。目前,公共图书馆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各系统、各单位分别负责拟定的各自的建设标准,各馆组织建设的数字资源库在结构、检索界面、检索语言、专业词汇、组织方式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不能联网共享,无法实现网络化和资源共享。

4、信息保存与安全问题数字信息保存的目的是保证用户对数字信息的目前及长期的检索需要。数字信息保存的内容不仅包括了一开始就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文献,还包括由传统形式文献转化为数字形式的文献。相比传统载体,数字文献的载体容易变质,易遭受灾难性损失,对存贮环境的要求较高且使用寿命较短,一旦保存的数字信息丢失,那么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文明成果将永远地消失。一旦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其后果和责任不堪设想。同时,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增强,而目前,计算机网络很不稳定,数字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局域网,同时它又是Internet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的隐患、自然灾害造成的威胁、人为或偶然事故构成的威胁、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威胁等一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都直接决定着数字化与网络化后的公共图书馆的安全。

三、公共图书馆数字化与网络化发展的对策探讨

1、资金来源多元化及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鉴于公共财政的资金支持有限,各公共图书馆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手段改变当前建设资金来源单一化的局面,多渠道募集资金,如可以通过向部分企业职工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来获取企业的资金支持,从而缓解公共图书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问题。

第7篇

摘要:文章从分析“互联网+”给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带来的变化入手,对“互联网+”思维驱动下的馆员专业素养与信息服务趋势不匹配及信息服务技术尚未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两大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三个方面构建了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融合体系,最后提出了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融合的发展方向。

所谓“互联网+”,其实就是指传统行业以自身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方面的优化整合作用,创造出与以往不同的经济发展新态势。传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均为单向输出,而“互联网+”思维注重理念方面的创新,其主要特征是连接一切,这就意味着“互联网+”思维驱动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将凭借互联网平台实现双向交流,并依托该平台整合优秀观念和先进技术,以主动把握、积极适应用户的信息需求。

1.“互联网+”给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带来的变化

“互联网+”给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带来了划时代的改变:①“互联网+”对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相容性。伴随数字通信设备的日益更新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融入公共图书馆各种类型的服务中,形成“互联网+资源建设”“互联网+素养教育”“互联网+参考咨询”等不同服务形式,有助于推动公共图书馆各种传统信息服务踏上数字化进程。②“互联网+”对用户具有聚合性。图书馆用户涉及范围广、类型多样化,因其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并且具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导致他们的信息需求也存在差异性。而公共图书馆依托互联网平台把具备各种差异的用户聚合在一起,形成具备较大规模以及较强交互行为的信息交流圈和资源共享体,使其彼此间的信息交流没有阻碍、资源共享不存在阻塞,真正实现了互联网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深度融合,从而达到了群体性信息应用规模聚合效果。③“互联网+”对用户具有吸引性。当下数字通信设备已经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公共图书馆依托互联网平台,采取有效的数字技术,把信息资源存储在不同的数字载体之中,一旦数字通信设备与这些数字载体之间的距离缩小至一定范围,关于获取数字载体内信息资源的相关链接就会出现在数字通信设备上,用户只需轻轻点击就可以查询相关信息。这种高效、便捷的信息查询渠道对如今的图书馆用户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2.“互联网+”思维驱动下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融合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在“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融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服务思维从被动转为主动,馆藏资源类型已呈现强烈的数字化特征,服务形式更倾向于网络化、数字化,服务空间有了新拓展,用户需求个性化特征明显等。由此可以看出,在“互联网+”思维驱动下的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的融合,实质上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来更新用户和公共图书馆之间滞后的资源交互方式,使其反应速度加强、灵动性增加、有效性提升,为用户提供更贴心、优质的智能服务,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破与立”。在“破c立”的过程中肯定还会存在一定困难,但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优势依然是势不可挡的。

2.1馆员专业素养与信息服务趋势不匹配

目前,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趋势是为用户提供更贴心、优质的智能服务,因此要求馆员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指导用户利用信息资源,这就要求馆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但目前多数图书馆员尚未符合这一要求,再加上很多馆员还存在观念滞后、知识老化、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这就与当前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趋势不匹配,导致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差、资源利用率低,无法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阻碍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步伐。这对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馆员要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先进的服务理念、高尚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能力,才能够满足用户越来越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尽量为馆员提供各种培训机会,以实现馆员专业素养的提升。首先,公共图书馆依据本馆实情,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制度和发展措施,为馆员培训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公共图书馆通过外引内培,引进高素养的优秀人才,优化馆员队伍,通过学历进修、学术研讨、项目研究等多种途径为馆员提供关于图情业务知识、网络技术、管理技巧等的各种长、中、短期培训机会,以促进馆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再次,公共图书馆鼓励馆员开展多元化自学,聚合各种能够促进馆员自学效果的因素,为馆员创建自学环境,协助馆员掌握适合自身的自学方法,促进馆员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最后,公共图书馆以QQ、NSN、微信等多种形式来创建馆员交互平台,强化馆员彼此间的交互行为,宣传馆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信息,为馆员提供有效的学习机会。

2.2信息服务技术尚未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互联网+”要求公共图书馆建设一套由上至下、可以为用户提供“泛在化”服务的开放式技术支撑系统。当下多数公共图书馆已普遍应用互联网,并且具有集成管理系统和云共享服务系统,但现有的基础性网络设施还是无法满足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全面化、开放化要求,距离信息系统统一化尚有一段距离,并且在数据整合、数据保护、用户隐私安全等方面存在不足。鉴于此,公共图书馆要建设统一的技术支撑系统,主要应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①把处于同一区域或多个区域的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集合管理连接起来。通过EBI(芯片)、Code recognition technology(图像式条码识别技术)等把纸质资源转变为数字资源,实现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的紧密融合,并实现同一区域跨馆开放式连接。②重视定时研究挖掘大型数据内涵,适时优化整合系统服务类型,拓展服务领域,让用户能够享受到更为专业、贴身、优质的信息服务。③加强信息系统里馆员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行为,实现彼此问的“泛在化”交流。④加强数字安全技术,如:数据备份与软件更新、密码防护、杀毒软件、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防火墙技术、漏洞扫描与检测、法律法规的完善等。

3.“互联网+”思维驱动下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融合体系的构建

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因此在资源建设中一定要保持馆藏资源建设的持续性和信息服务的创新性,这是“互联网+”思维驱动下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密切融合的有效保障,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体系构建(见图1)。

3.1资源开发“特色化”及服务内容“专业化”

“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存储方式已有了较大转变,不同类型的载体信息资源互为补充的建设趋势已逐渐形成,信息资源增长速度飞快;同时,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学识的用户的信息需求也各不相同,具备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浅挖掘、粗加工的信息处理方式早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公共图书馆对信息资源实施深挖掘、精加工,自然能够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但也很容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损失大批量的初始资源,信息资源有效性会有所降低。鉴于此,公共图书馆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特色化”开发:①依据本馆现有的特色资源,及时为用户提供题名索引、主题词索引以及内容索引等,并将其加入网络平台,让用户可以及时掌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整体情况,并且为用户集中查找某一主题信息资源节约时间。②整合本馆不同类型的特色资源,分专题进行集中编制,让用户在庞大的信息资源里获取更有针对性的资源,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③依据本馆资源建设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引进特色数据库、专题数据库,优化馆藏资源结构,进一步满足用户的专业需求。在“互联网+”环境中,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是在不断向前推进的,通过其发展脉络(见图2)可以看出,“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趋向于“专业化”,这正好与资源开发的“特色化”相吻合。

3.2资源传输“多元化”及服务形式“个性化”

随着“互联网+”环境的推进,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发展为公共图书馆带来了良好的建设契机和广泛的发展空间,同时为公共图书馆实施个性化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信息资源传输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①馆内传输。即信息资源的传输局限于图书馆内部,提供图书信息、专题栏目、远程教育、学术讲座、图书展览等不同信息资源的检索服务。②馆外传输。即以远程访问的形式,通过网络平台来获取信息资源。

馆外传输是当下最重要的资源传输方式,对此公共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以下个性化的服务:①建设网络咨询平台,实施专题咨询服务。②通过QQ、NSN、微信等多种渠道开展问题解答。③开展数字信息导航服务,帮助用户更有效地获取信息。④建设交互平台,实现馆员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问的相互交流。资源传输的“多元化”和服务形式的“个性化”,能够与原文传输、馆际共享相关联,为用户呈现“一站式”服务。

3.3资源建设“区域化”及服务内涵“泛在化”

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趋向于规模化、专业化,数字资源的快速发展与高昂的经费支出之间出现了不平衡,很多公共图书馆经费不足,仅凭借馆内自身资源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因此资源建设走“区域化”道路势在必行。同一区域内的公共图书馆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优化整合,甚至衍生出新的信息产品,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聚合共性资源构建专题资源库,形成资源整体优势,有效应对“互联网+”环境中的用户需求,通过区域合作、馆际合作等方式拓宽服务范围。资源建设的共享共建,让公共图书馆实现了服务的“泛在化”,用户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可以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4.“互联网+”思维驱动下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融合的发展方向

4.1资源共享

“互联网+”环境中的公共图书馆将依托网络平台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其范围将逐渐扩大,由少数图书馆之间的共享拓展为一个区域甚至是全国、全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资源共享;由馆际资源共享拓展为公共图书馆与其他行业、其他领域之间的资源共享,最终实现跨专业、跨地域、跨行业、类型多样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因此,资源共享成为“互联网+”思维驱动下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融合的基本条件。

4.2媒体融合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遍使用,用户的阅读载体有了较大的转变,电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的移动设备越来越受用户青睐。图书馆可以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获取信息服务;并且还可以建设手机图书馆、Tv图书馆、网上图书馆,让用户享受到更为全面、周到的信息服务。因此,媒体融合成为“互联网+”思维驱动下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融合的重要手段。

4.3智慧转型

“互联网+”在公共图书馆中的一大作用就是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僵局,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流动,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互联网+”环境里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并不是把图书馆原本的管理观念、管理形式等直接搬上网络,也不是把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单数据化,而是对整个服务系统进行重组创新。这就需要依托网络平台,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拓展服务内涵,延伸服务空间,从而使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朝着主动、专业、个性、智能的智慧化服务方向转型。

第8篇

最近?啄辏?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发展壮大过程中,信息化逐渐应用到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极大的提升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新时期,读者阅读行为和习惯已悄然发生改变,信息化对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具备的收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等功能,实现科学管理图书馆,实现图书馆管理的网络化和共享化,最终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涵盖了图书馆管理系统改革、管理技术水平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等多方面内容,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在信息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需要及时转变过去传统的管理理念,从图书馆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有效的图书馆管理办法,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图书馆信息共享。最近几年,烟台市福山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图书馆积极加强云馆系统建设,圆满完成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任务。云馆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区域内所有图书馆资源共享,使全区读者能够随时随地的登录系统,访问图书馆,查询、预借图书。通过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借阅读者时间,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有更多的时间为读者提供更加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促进图书馆更好发展。尽管最近几年,烟台市福山区图书馆进一步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但是工作人员对系统认知能力不足,再加上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使得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图书馆的良好发展。面对这种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信息化对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化服务。

二、信息化对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分析

1.对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产生的影响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更加突出,能够更好的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提升图书馆发展能力和服务质量。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都是采用人工手段开展管理,工作效率不高,读者服务质量较差,不能很好的发挥出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而在应用了信息技术之后,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技术开展管理服务工作,节省更多时间为读者提供服务,再配合使用科学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信息化不断加深发展,公共图书馆信息化进程中还会建设数字化数据库系统,更好承担社会文化服务的社会责任,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

2.对公共图书馆管理方式产生的影响

传统公共图书馆管理方式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人工手段进行管理,严重影响到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公共图书馆应用信息技术之后,可以在管理系统中引入互联网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分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从而帮助图书馆制定更加合理的管理措施,最终提升服务的管理服务职能。此外,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逐渐向着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趋势发展,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吸引更多读者到图书馆阅读,提升公共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地位,营造良好的形象。

3.对公共图书馆管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转变工作理念。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在信息技术引导之下,图书馆管理队伍的各项工作能够切实得到改善,工作形式和工作理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如果公共图书馆不能够及时调整管理理念,将会严重影响到未来图书馆的发展。信息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应该紧跟时展进程,为不同读者群体提供完善的读者服务,确保读者服务质量,提高读者服务的满意率。

三、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对策分析

1.构建网络化平台,提高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效率

网络化平台是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实现必须依靠网络技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图书文献资源的信息化,因此,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必须要建设高效的网络化服务平台,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就要求公共图书馆摒弃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建设总馆管理为中心,分馆主要负责信息检索和读者认证,在科学完善的网络服务体系下,确保读者和图书馆的信息化安全,为广大读者提供针对性的读者服务。此外,在信息化模式下,公共图书馆还要积极建设科学的文献检索保障机制,以数字化图书文献为依托,为广大读者提供针对性的文献服务,确保读者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让读者获得高质量的图书文献服务。

2.强化信息资源建设,提高公共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地区的文献中心,其主要职能就是为广大读者提供针对性的文献服务。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公共图书馆必须重视自身信息资源建设。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守适用性、合作共享和特色化的原则,针对不同读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进一步拓展公共图书馆现有文献资源,加强馆际之间的合作共享,结合本馆特色和自身特色,积极建设符合本馆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在进行信息资源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公共图书馆内部现存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应用扫描技术、打印技术实现现有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并进一步建设数字检索平台,最终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9篇

摘要:[HTK]文章主要针对信息化时代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的创新举措展开探讨,简述了公共图书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少儿阅读服务的意义,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创新举措,以期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6-0133-02

[FQ(3*2\.172mm,ZX-W]

[KH*3D]

收稿日期:2015-05-15

作者简介:[HTK]黄英勇(1974―),珠海市图书馆助理馆员。[FQ)][HT]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内外的公共图书馆对少儿阅读服务愈加重视。而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少儿阅读服务成为目前公共图书馆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BT3]1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

[3]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整个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工作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出现以存储系统以及数字资源等共同组成的文献信息保障系统。该系统同时还包括各种信息处理设备及信息化网络,新型信息保障系统的形成促使读者在信息获取方式,以及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上出现了新的变化。

公共图书馆在少儿阅读服务方面应借助于新型服务业态,依托新的价值取向对服务工作实施有效指导,针对学校教育无法涉及的方面进行科学补充,以便促进传统的少儿学习观念发生改变。然而,现阶段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还无法达到这一目的。

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公共图书馆就必须努力迎接各种外来挑战,积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方法,尽可能实现对少儿阅读服务的创新,以便向广大少儿读者提供更为全面和完善的信息资源,在激烈的信息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KH+4mmD]

2信息化技术影响下的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内容分析[HT][KH+4mmD]

2.1借助WEB技术加速文献资源传递速度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应用上越来越广泛,网络信息化技术开始在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得到有效应用。针对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建设及传递,尤其是针对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领域,网络技术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读者需要借助计算机完善对图书馆网络服务器的访问,WEB服务器接受读者请求后,借助中心交换机实现对不同业务服务器的请求,业务服务器负责对相关请求进行处理,之后由中心数据库负责开展数据检索工作,同时将检索所得的结果返回到业务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中,WEB服务器针对返回的各种数据实施编译处理,然后由IE负责将其转变为文字、图片或者音像等形态,传递至读者计算机,通过这种方式,完成读者访问公共图书馆相关少儿文献资料的总体流程。借助以上操作方法,少儿读者能够做到在家中便捷地访问各种丰富的图书馆信息资料,此外,这种访问方式还能够大幅度提高少儿读者在阅读上的安全性。

要想以WEB形式实现对少儿信息资源的有效访问,公共图书馆首先应建立一个少儿数字资源服务网站。该网站借助AS技术、S技术以及NET动态网页技术等进行制作,构建一个以WEB为基础的应用程序,提高程序应用的简易性和便捷性。在借助动态网页技术对相关网页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全部程序操作均需要依托WEB服务器端,经网络渠道传递给少儿读者端的信息是一个直接的结果,能够有效降低读者端对于网络浏览器的要求,尽量缩短读者端的访问时间,促进少儿阅读数字资源的过程更为简易化,提高少儿读者的阅读兴趣。

2.2在少儿文献资源建设中充分应用数字影像技术及存储技术

过去,公共图书馆资源在发展建设中容易因各种传统服务条件带来很大局限性,少儿馆藏文献无法实现对全部少儿读者的全面开放。针对少儿文献资料的载体,通常以印刷型文献较为常见。近年来,我国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影像技术以及信息存储技术在公共图书馆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依托以上技术,可以促进图书馆内少儿文献不断数字化,形成不同格式的电子文献。此外,借助Flash技术,还能够实现对少儿文献的仿真处理,再现其原貌,保证少儿能够借助计算机及网络系统顺利阅读到各种图书信息资源。

数字影像技术通常指的是借助数码相机以及扫描仪等针对少儿文献实施拍摄,进行扫描,仅为获取电子影像,避免传统的静电复印方法及热扫描等方法在应用中对少儿文献造成损坏。数字影像技术的应用能够有利于推动少儿文献逐步走向全文数字化:借助专业仪器对各种少儿文献书页开展原文图像扫描,之后再借助OCR技术,选择电子光学设备针对纸质页面上的不同字符实施监测,选择亮暗模式来针对其具体形状进行明确,利用扫描仪对字符形状进行最终确定,再依靠字符识别方法实现从形状到计算机文本的顺利转换。

针对数字影像技术处理完成的少儿文献资源,不但要将其存储在固定设备中,而且需要对其顺利进行传递,向广大少儿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在我国,针对少儿文献信息的存储通常包括五种方式:第一种是借助普通光盘以及磁带进行信息存储;第二种是利用机器手光盘库以及机器手磁带库实现对相关信息的存储;第三种是借助大型磁盘阵列存储系统,又称光纤硬盘存储来完成信息存储;第四种是借助SCSI硬盘进行资源存储,最后一种是采用异地冗灾备份存储方法。第一种和第二种在存储操作上十分简单,能够容纳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其访问效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第三、第四、第五种能够有效提高少儿读者的访问速度。

2.3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少儿阅读服务的多样化和数字化

在网络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公共图书馆的封闭性环境开始被打破,其信息空间逐渐变得宽广。现代的公共图书馆通常将读者作为中心,综合分析读者的具体需求,科学提供各种服务类型以及服务模式,针对广大读者提供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以成都图书馆为例,其少儿读者服务在数字化水平很高,能够实现数字资源的开放,实现网上预约及续借等。在数字化技术高度发展的环境中,公共图书馆能够针对广大少儿读者提供多样化、便捷化的阅读服务,能够反映政府部门对广大少儿读者的人文关怀,促进公共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KH+4mmD]

3依托信息化技术,不断拓展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服务空间[HT][KH+4mmD]

[4]3.1借助VN技术科学构建馆外分馆以及图书流通点

[3]VN即Virtual rivate Networks,指的是虚拟专用网络,该技术具备很高的安全性,能够针对相关方位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及加密技术等进行科学整合,构建图书馆通信渠道并实现对该渠道的有效完善,通过加密机制实现有效管理,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业务系统能够顺利运行。VN需要借助IS来实现在互联网上的科学搭建,与过去的专用网络相比,这种方式能够大大减少资金投入,同时还能减少各种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量,科学利用VN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有关信息的安全性,还可促进图书馆在技术方面的资金耗费。

要构建VN系统,首先必须保证中心馆、分馆以及流通点实现与互联网的有效连接,相关的分馆及流通点可以涵盖学校及少儿活动中心等各种少儿聚集的区域。借助高带宽光纤宽带以及互联网的有效连接,中心馆能够针对相关分馆以及流通点进行服务提供,提高网络服务效率和质量,而分馆以及流通点的少儿用户能够借助ADS实现与互联网的相互连接,ADSL在传输效率上相对较高,维护起来较为简便,能够为公共图书馆节省大量的费用投入,促进投入成本的减少。一般情况下中心馆服务器会选择WindowsServer系统,配置双网卡,包括互联网连接网卡,以及内部网网卡,两种网卡均需要设置各自的I地址,之后再针对VN进行科学设置。

完成VN构建后,能够制造一个保密性良好的图书馆内部网络环境。借助这种内部网络,不同分馆及流通点能够实现互通有无,提供资源共享率。中心馆能够针对内部环境中不同资源实施有效整合,提高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有利于构建特色化的少儿数字资源。

3.2借助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提高少儿图书资源的共享性

各级图书馆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占据中心地位,图书馆能够借助“共享工程”实现对不同基层服务点,以及各种卫星资源、各种宽带网络等有效共享资源,扩大公共图书馆的影响范围,针对本馆的少儿数字资源进行有效铺设,促进图书馆自身经营管理成本的减少,同时促进各种平台资源容量不断走向丰富化,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借助网上联合参考咨询系统,促进少儿读者服务范围的拓宽

借助网上联合参考咨询系统,能够实现对少儿读者的有效服务,能够克服传统资源服务中易受时间及空间因素影响的缺点,能够促进图书馆服务范围的有效拓展,保证能够正常联网的区域实现咨询服务的有效传递。借助联合参考咨询,可以改变传统咨询服务相对单一的局面,提高图书信息资源的共享度,并针对人力资源进行共享。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减少经费支出,促进咨询服务水平的提升,而且能够提高不同合作图书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借助联合参考咨询系统,可以实现少儿文献馆际互借,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扩大互借范围,提高馆际互借相关少儿文献的质量。

[BT3]4结语

[2] 在网络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今天,公共图书馆要想促进少儿读者阅读服务的质量,就必须科学分析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现状,综合应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对相关图书服务内容进行创新,促进图书服务空间实现拓展,推动公共图书馆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HTK]

[1][ZK(#]刘惠.借助家庭教育网站 创新少儿阅读推广服务.图书馆界,2013(3):78-80.

[2][3]蒋恩智.基于公共图书馆的少儿阅读活动组织与开展研究. 图书馆杂志,2014(12):73-76.

[3][4]臧会珍.如何有效发挥图书馆在少儿阅读推广中的作用.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12):134-135.

[4]孙成珂.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的重要力量.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10):33-35.

[5]许蕴茹.公共图书馆与少儿阅读推广.图书馆学刊,2014(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