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交易合同书

时间:2023-03-01 16:22:48

导语:在交易合同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交易合同书

第1篇

交通枢纽是多种交通方式的交叉与衔接,共同完成某一区域范围内交通转换所需设施的综合体,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交通换乘,发挥综合交通作用,提高通行效率。

研究结论:

1、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对多种交通方式有效结合,提供了思路。

2、布吉枢纽的建成对布吉、龙岗片区交通转换及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

3、综合交通枢纽对交通的分和流、串联起到了良好的中转作用。

关键词:国道改建;地铁设计;客运站;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

1、交通枢纽的形成和发展

受政治、经济、人口中心、工业区等发展的影响,反过来,交通枢纽对于地区之间的联系、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又起到促进作用。大城市、大工业中心、大型海港或河港往往形成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是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交叉与衔接之处,共同办理客货的中转、发送、到达所需的多种运输设施的综合体。由同种运输方式两条以上干线组成的枢纽为单一交通枢纽,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干线组成综合交通枢纽。枢纽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运营、组织联合运输的结合部。交通枢纽是由复杂的交通设备与建筑组成的群体,一般由车站、港口、机场和各种线路以及为完成装卸、中转、各种技术作业所需的设备等组成。形成交通枢纽的条件与因素有: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运输技术进步,经济联系的方向与规模,交通网的原有基础与发展条件,枢纽所在城市的发展条件。大城市、大工业中心及大型河、海港口往往形成交通枢纽。对交通枢纽进行专门研究是交通运输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布吉交通枢纽

结合两“纵”,连通三“纵”的深圳,作为一个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连起“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这三个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成就一个资源自由流通的大循环。其中布吉客运枢纽作为深圳地区新的客运枢纽纽带紧密连接着深圳―龙岗区交通的转换。

2006年-2009年,我有幸参与了布吉枢纽段国道205的建设,亲身体会了综合交通枢纽的形成和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3、在布吉枢纽在整个设计中,特点突出,创意鲜明,在“城市客厅”中亲近社会、体验自然

交通的“厅”――交通方式的聚集和转换

在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要求的前提下,首先确保各类交通通过城市道路方便、快捷和有序地进出枢纽中心,同时,利用客运枢纽的建设,将其作为东西人流转换的空间,引入二层步行平台,并利用步行平台作为火车站和城市轨道的换乘空间,实现人车分流,“管道化”换乘的目标。

空间的“厅”――广场、绿化等开放空间整合

在枢纽中提供一个沟通的空间――枢纽平台,这是主要活动界面,将设置一些让人们感受城市、感受文化和感受交流的公共设施和人文景观,另外,将对布吉公园和商务广场构成的开放空间节点进行改造,使其成为该片区重要的绿色景观资源,周围的商业区、办公区和居住区将共享这份难得的绿色景观。

形象的“厅”――地标性建筑、绿化系统和步行系统的交汇

绿化系统和步行系统全部引入枢纽。规划方案用枢纽步行设施联系东西片区的步行元素――布吉公园、商业步行街、商务广场和沿河步行带等城市绿化设计,形成片区绿色步道系统,将东、西片区居民的工作、购物和休闲娱乐等活动全部串联起来。此外,片区内主要道路、国道205结合布吉河沿街绿化将形成一条绿色轴带,而其他多条次干路也将形成整个绿化系统的网状基底。

4、 深圳东大门综合交通体系的心脏――布吉段设计

4.1布吉枢纽中心地位凸显

根据新一轮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以及国家铁路在深圳地区布局规划,未来深圳市的轨道客运综合布局将形成“两主一辅”的格局。布吉客运站虽作为深圳市的辅助客运枢纽,但其发挥的作用及承担的客运转换却是深圳东面乃至龙岗区的主要综合交通枢纽。

布吉客运枢纽作为深圳地区铁路辅助客运站,将增加开行长途旅客列车的能力,从而使深圳市形成比较均衡的、有一定功能分工的综合铁路运输枢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深圳地区铁路旅客车站的交通压力,进一步促进布吉片区乃至龙岗区和深圳市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响应市政府号召,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带来的积极作用,同时《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将国道205、地铁龙岗线、地铁5号线、广深铁路引入布吉铁路客运站,结合常规公交、社会车辆、出租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使其形成为综合性的客运交通枢纽,从而进一步完善深圳市整体综合交通布局,提高布吉客运枢纽的交通辐射能力,并为该地区交通综合改造与规划建设带来了机遇,更好地将布吉客运枢纽建设成为深圳市未来现代化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国道205作为整个枢纽体系中最主要的对外道路,承担了枢纽范围内主要道路的交通转换和人流集散,为枢纽的正常运转,搭建了桥梁,提供了重要服务,起到了关键作用。

4.2 布吉咽喉段设计的特点、难点

4.2.1功能多,一体化设计要求高、空间狭小、难度大

国道205在地铁龙岗线布吉客运站段是整个项目的一个重要节点、难点和亮点。该区域集4项目于一身:国道205改建工程(湖南路立交――南门墩路段)、布吉枢纽工程(包括东、西广场,铁东路、铁西路、吉华路)、地铁龙岗线工程、地铁5号线工程、既有广深铁路。西侧广深铁路、地铁并行于国道205,南侧的布吉河顺路而下,湖南路立交、东侧南门墩平交口、空中跨越的布吉高架桥,将国道东西南北中团团包围。国道内为公交车提供的一对停靠站、4个布吉枢纽的士通道出入口;2条为连接火车站与国道以东片区、5号线地铁站与西广场的地道紧紧浓缩在核腹地之中。

该枢纽段的建设使深圳市布吉核心区形成比较均衡的、有一定功能分工的综合交通枢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深圳布吉地区交通压力,进一步促进了布吉片区乃至龙岗区和深圳市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结合城市综合交通布局,形成了以公交、地铁为主要交通方式的交通体系。

项目所属位置交通网络的整体性和轨道建设的连续性,为周边土地利用优化及提高区域开发品质,提供了条件;同时更好地把握综合交通发展方向与模式,解决综合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协调的一系列问题。该区域的综合交通建设,成为了深圳市未来现代化高效、有序、安全、立体的重要枢纽中心,优化了核心区域腹地空间结构和综合交通体系,提升了城市品质。

国道205的建成,为枢纽交通储备了一个强大的综合吞吐中心,成为了枢纽内部车流、人流发散和汇集的交换站,以枢纽为中心,通过国道205湖南路立交、布吉高架桥、南门墩平交口内外结合。在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要求的前提下,首先确保了各类交通通过国道205湖南路立交沟通吉华路、铁西路、西广场以及利用国道205南门墩平交口完成国道205与铁东路、东广场交通流转换的迫切需要,同时通过合理分配国道205布吉高架段两侧侧分带及桥墩间距将布吉枢纽地下4个的士通道出入口布设于国道路中,完善了枢纽内部客流依赖国道方便、快捷、有序进出枢纽中心创造了必要条件。

国道205现状交通复杂、新建工程规模较大,涉及项目多,在湖南路立交――南门墩800米路段范围内,道路两侧拓宽受铁路、地铁、布吉河两次下穿205以及两侧雨污水管限制的情况下,完成地上、地下大量客运转换、交织、分流,人流疏散,充分实现了一体化设计精华。

该节点既有广深铁路紧邻国道205西侧延伸,南侧既有布吉河在南门墩位置设框架桥横穿国道205后折东与道路紧贴平行,在国道205中央分隔带拓宽受限制,无法满足地铁龙岗线高架墩位布设于路中的情况下,地铁利用广深铁路与国道205间仅有的11米空间距离,将地铁高架布设于国道205西侧,并在布吉枢纽段设地铁布吉客运站。建设过程中,由于地铁5号线需在南门墩位置下穿国道205后设地铁车站与地铁龙岗线布吉客运站站厅接驳,在地下空间紧张且施工难度大的情况下,通过下穿南门墩框架桥,成功实现地铁车站相接,旅客零换乘。由于湖南路立交――南门墩平交口段枢纽工程内部道路铁东路、铁西路、东西广场、的士出入口等与国道205构成了多个交叉点,完全依托于国道分和流,地面道路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转换需求,为提高该段疏解效率、完善转换系统,减少冲突点、更有利于交通组织,特新建布吉高架桥跨越该段,并在地铁由路侧向路中过渡段,采用分修方式为地铁门架墩架设腾出空间。

布吉咽喉段虽空间狭小,条件复杂,涉及到雨水、通讯、给水、污水、电力等多种管线,管线改迁多,各类项目浓缩于此。国道205在如此紧凑的空间中,将各项目有序整合,充分发挥其功能,,实现了综合交通一体化设计、施工之最。

4.2.2 打通微循环系统、区域交通渠化设计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该咽喉段设计的创新

微循环路网图

枢纽段国道205辐射范围西起既有改建的湖南路立交,向东止于与布吉枢纽铁东路衔接的南门墩平交口。从路网结构及布吉客运枢纽的地理位置上看(如上图),交通进出布吉客运枢纽有东南西北四个通道,这四个通道是客运枢纽的交通咽喉:东咽喉为布吉枢纽铁东路与国道205节点;南咽喉为国道205与湖南路、吉华路节点;西咽喉为布吉枢纽铁西路与吉华路节点;北咽喉为布吉枢纽铁西路及铁东路与中兴路节点。同时,由于南咽喉布吉联检站在国道上的设置,聚集了大量进、出关口车辆,疏解道路严重稀缺,单一的地面道路已难以满足频繁、大量的交通出行,完全依托南侧的湖南路立交转换,造成进出关车辆在湖南路立交位置拥堵不堪,为此特修建布吉高架桥缓解地面压力,提供了另一条空中快速通道。

布吉枢纽的引入,及时打通了东、西、北侧交通要道。特别是承担过境及组团交通疏解的国道205的建成,对既有湖南路立交、布吉高架的改建、地面道路平交口的渠化设计,不仅解决了道路与枢纽中心的联系,还通过在国道地面设置4个的士通道出入口一并解决了枢纽的士车辆在国道南北两侧循环的需求,为完善布吉枢纽的交通转换和分流,提供了一针强心剂,搭建了交通骨架,成为了整个项目的一个亮点。

4.2.3 快慢分离,利用空间层次巧妙化解各类交通需求集中的矛盾

为使枢纽段国道205交通顺畅通行、快速疏通、高效配合,同时满足枢纽交通分流、集散作用,国道205在该段采用双层布设。布吉高架桥自湖南路立交连续跨越百鸽路、南门墩平交口后落地,为出关、入关方向车辆打通了一条快速通道;地面道路有效串联起了枢纽范围内湖南路立交、百鸽路、吉华路、铁西路、铁东路转换交通,在国道改建中,结合布吉枢纽、地铁龙岗线、地铁5号线交通需求,考虑到进出布吉客运站转向交通量大,为减小枢纽范围各转向交通对直行交通的影响,同时盘活整个枢纽段地上、地下车流顺畅循环,特设置布吉高架桥跨越百鸽路、铁东路平交口。

枢纽段国道快慢分离,紧凑配合的设计,将复杂地交通流冲突通过立体方式得到了有效解决,并最终获得了成功,为整个综合交通的顺利实施和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5、结论

(1)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设计,对多个项目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功能

(2)考虑在有限空间范围内国道、地铁、客运站功能的不同,处理好既有工程与新建工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接口,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一体化设计的理念。

第2篇

关键词:教育理论 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在教育学史中,赫尔巴特和杜威可以称得上是两座里程碑――前者被视为传统教育理论学派的代表,而后者被视为现代教育理论学派的开拓者。一直以来,学界都无法避开二者的理论而讨论教育问题。因此可见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理论的重要性。

一、赫尔巴特与杜威之间的联系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他于1806年发表了《普通教育学》一书,促进了教育学单独成为一门学科,是传统教育理论学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杜威,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他立足于现代社会讨论教育问题,是现代教育理论学派的发起者和创始人。从教育思想和理论内容上看,赫尔巴特和杜威的理论联系十分紧密,具有一定一致性。

1.学习兴趣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培养兴趣的过程。兴趣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一方面,任何教学都要建立在学生现有兴趣的基础之上,通过激发和引导的手段,把教学渗透到学生的兴趣和欲望之中,这样才会取得最大效果。另一方面,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兴趣。只有培养了兴趣,才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也就是赫尔巴特提出的“道德培养”。杜威的教育理论中学习兴趣也占很大比重。他认为真正的兴趣可以充当学生现有能力和教育目标之间的中介。兴趣在教育中能够起到两种作用:首先能够避免将心理过程单纯地理解为一种内部的孤立状态;其次避免将教材理解为与孤立心理状态相对应的外部状态。

学习兴趣方面,赫尔巴特和杜威的理论体现出了较大的一致性。二者都非常看重激发并保持儿童学习兴趣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都提倡在确保教学目标的同时把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都认为在创设教育情境时首先要考虑到儿童兴趣。并且,都试图通过兴趣和经验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构建逻辑结构。

2.教学的德育作用

赫尔巴特在强调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是教学的德育作用。而杜威也有机地把知识教学和品德教育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之中。他更加明确地提出,要按照社会价值的标准来衡量教学活动的价值。从这些我们可以知道,在教学的德育作用方面,二者都同样注重在教学中对儿童思想品德的了解和培养。

二、赫尔巴特与杜威之间的区别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教师中心论和“老三中心”――教师、课本和课堂;而杜威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学生中心论和“新三中心”――学生、经验和活动。这种区分方式简单明了,容易理解。但是却轻易地把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理论体系划分为两大阵营,没有从根本上解释二者的区别。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讨论二者之间的区别。

1.教育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是与其道德目的一致的。他将教育目的分为两种:可能的目的――兴趣;必要的目的――道德(品性)。他的教育目的是按照未来成人设定的,而非直接针对儿童。并总结出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而杜威则认为,“生长”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这里的“生长”是机体与外部环境、内在条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不是毫无限制,任其发展的;是有具体的素质要求,而不是抽象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更为宽泛,而杜威的教育目的比较专一。

2.教学方法

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观念积极活动的过程。在这里,学习和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统觉过程,就是一个统觉团的形成过程。他把教学活动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主要阶段,称之为“四步教学法”。其中,“明了”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观念,为新旧观念结合做准备。“联合”阶段是通过统觉的作用把观念综合起来,使个别的观念形成一般的统觉团。“系统”阶段,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让学生发现更多的联合因素,从而形成一个广泛的系统。“方法”阶段,学生应通过实际的练习,把系统化的观念与知识应用到个别情况中去,以检验是否正确理解了所学知识。

杜威则认为教学过程是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究而获取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依据思维发展的阶段,杜威把教学划分为五个阶段,称之为“五步教学法”。分别为,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判断假设是否合理;通过实践验证与修改假设。

从上面我们得知,赫尔巴特和杜威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二者侧重点不一。赫尔巴特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他认为,新事物是否被接受,取决于学生的旧有观念与新事物的相关性以及学生的感受能力;杜威则特别重视教师指导下的儿童学习活动,认为学生能否获得知识取决于个人的亲身生活和实践。值得注意的是,赫尔巴特与杜威虽然关注的重点不同,但二者并不是对立的关系。

3.师生关系

赫尔巴特在书中曾形象地把人的自然本性比作一艘大船,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起到舵手的作用。他认为学生心智的成长完全依靠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刻意追求和定势指导。也就是说,教师占据主动地位,而学生是被动的。并且,在教育管理方面,赫尔巴特强调教师要对学生实行严格的纪律和管理;如有必要可采取强迫作业、威吓和惩罚等具体措施对儿童进行管理,已达到让儿童屈服权威的目的。

杜威则认为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服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的需要,以儿童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就是说,儿童占据主动地位,教师则围绕儿童组织教育措施。同时,在教育管理方面,杜威认为教师应采取民主化,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参与工作和学习,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自由的。

以上表明,赫尔巴特着重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从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主动性;教育管理方面也比较严格。而杜威的师生关系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教育管理方面也比较宽松。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这一点要注意。

三、小结

代表着传统教育理论的赫尔巴特和代表着现代教育理论的杜威,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正确地理解两种理论,对于我们学习教育学理论非常重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吕达,刘立德,邹海燕.杜威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第3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特殊儿童;融合教育

基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大众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阶段,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等方面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环节的教职工需要明确了解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存在的问题。所以,如何提出科学化的解决措施,系统化的解决融合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逐渐成为相关领域教职工的关键思考问题。

一、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概述

(一)学前特殊儿童的含义

特殊儿童,主要就是表示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异的儿童,如情绪、肢体、智力、感官或是行为障碍。不单单包括智力发展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生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从广义概念角度进行分析,出来正常儿童,还有情绪、性格、行为偏激的儿童。

(二)融合教育及实施的意义

融合教育主要将同龄的儿童与身心有缺陷的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接受教育,并为有障碍的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并不是隔离的环境,而是使其能适应正常学校的校园生活,将儿童的潜能发挥出来,为儿童的身心发展奠定稳固基础。另外,通过融合教育的方式,形成相互关怀的校园文化,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合作[1]。通常情况下,就是使得残障儿童能进入普通班级,并实现个性化的教育活动。借助这种教育模式,使得特殊儿童可以与同龄儿童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且正常的学习、生活,并且逐步为幼儿创设正常教育环境。结合儿童学习能力、优化完善的教育课程,并参与集体生活中。采用融合教育的方式,可以从根源上保障儿童基本权益,并为特殊儿童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空间,补偿儿童身体缺陷,实际权益也可以不说侵害,促进有障碍儿童的健康发展。采用设置与其他儿童互动游戏的方式,拉近儿童与教师的距离,凸显出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优化对策

(一)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习主体

为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各个领域的教育人员都需要充分尊重学习主题,并且能秉承着公正、公平的态度,开展对特殊儿童的教学活动。由于特殊儿童群体教务特殊,在教师与儿童的沟通互动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成为决定的主体。教师不仅仅要树立正确特殊儿童教育的理念,还需要保障其拥有受教育的能力,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2]。例如,对于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人员来说,其应当关注儿童的情绪、语言、行为、智力等。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阶段,提出半融合的方式,并且增强教师与儿童的沟通,明确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逐步落实科学化的教育方案。

(二)以专业知识技能为教育提供保障

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人员,在组织各项教学活动的阶段,应当提升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组织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下面以某地区学前教育机构为例,其组织了丰富的教育活动,鼓励特殊儿童参与其中,并且提出了半融合教育与全融合教育等多种方式,并且以专业知识技能为教育提供保障。采用从外部邀请特殊教育专业的专家、教师,并为融合教学活动提供关键的指导。以提升教育专业化水平为基础,开展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并为培训特殊儿童的智力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当地的幼儿园鼓励教师参与到教职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确保前期、中期、后期培训活动到位,并与专家答疑、专家指导相互融合,开展案例教学、课后反思教学等,以此提升教师的综合技能水平,有利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优化教师的教育管理语言体系

为了推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当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体系。教师的行为性语言、教师言语性引导,属于常见的教育方式。通过不断优化教师的教育管理体系,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还要更加关注言语性语言的合理运用,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与需求。例如,对于半融合特殊教育组织与全融合教育组织活动来说,教师要更关注征询类语言,避免采取直接行为指示、使用命令学生的语言。此外,教师需要提出表扬、鼓励的语言,并鼓励与肯定特殊儿童的表现[3]。另外,教师需要适当配合肢体行为语言,并提出抚摸、拥抱等行为语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并且提升学生安全感,保证特殊儿童真正融入集体环境。在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组织中,家长也需要承担重要角色。家庭应当与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并且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信息,逐步促进各项教学活动开展。

(四)家长要积极参与

对于大多数特殊儿童来说,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长。所以,在进行特殊儿童融合教育阶段,应当发挥出家长的协助作用。家长的支持属于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柱,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情感渠道。所以,促进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家校相互配合,并掌握孩子在班级中的表现,并且建立日志、周志制度。在进行多种日志记录的同时,增强与家长的积极联系与沟通。要想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就需要保证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并给予家长更多支持、关怀,增进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使得特殊儿童感受真正的关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人员应当更加注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并给予特殊儿童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使其能感受到温暖。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阶段,发挥出融合教育的优势,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只有走入特殊儿童的心理,给予其更多的关怀,才能为特殊儿童创造完整的童年,促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兆全.学前融合教育:给特殊儿童一个完整的童年[J]. 读天下(综合), 2017(021):169-169.

第4篇

第二、 先用彩笔在纸上画一个8,表示小猫的头和身体。

第三、 在8的上方画两个小三角,表示小猫的耳朵。

第四、 在小猫脸上画两个圆点,表示眼睛,在眼睛下面画一个人字,表示小猫的嘴。

第五、 在小猫嘴的两侧各画三条短线,表示小猫的胡子。

第5篇

【关键词】公路;交通运输;成本;控制措施

公路交通运输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连接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区的纽带就是公路运输,它能够很好的促进经济的增长、增加国家财政的收入,可是近年来运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我国公路运输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公路交通运输成本消耗是比较高的,想要促进我国交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就要先减少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成本,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了降低公路交通运输成本的策略。

一、基于现状,探讨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基本情况

公路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从事旅客的运送和货物的运输及其装卸就是其基本职能。它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职能,其中一方面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果并不是实物产品,而是一种用途;另一方面是旅客和被运输或者被装卸的货物不用垫付资金,除此之外,它们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公路交通运输行业是具有比较鲜明特点的,企业在对运营成本进行核算的过程中,要避免将企业内部所有运营成本都算到道路运输成本中去的情况,应该进行独立的核算,对运输成本费用精准的进行计算,保证公路交通运输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开展。

在公路运输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的运输成本增加,而货运量是影响公路企业运输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都知道,货运量和运输成本是一个反比的关系,我们每次运输过程中的货运量越大,就会降低货物的平均运输成本,从而运输成本也就会变低,反之,我们的货运量小,最终就会增加我们的运输成本。其次,运输距离也是影响企业公路运输成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远距离的运输成本总是高于近距离的运输成本。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公路交通运输的成本增加,在我国的社会生产中,经济生产和公路交通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公路交通运输能够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公路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因此,对我国公路交通运输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现阶段的一个重点问题,有关部门要对这个问题进行重视,对公路交通运输成本进行降低,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联系实际,研究降低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成本

1.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水平

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员工的素质问题,基层的管理者能够对成本的评定、报销、核算等进行决定,比如说修理费用的高低是是由修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决定的,而驾驶人员可以决定运输时间、路线、运输中油耗等成本。因此,企业可以在组织工作的过程中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培训,通过对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进行提高,来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素养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给员工们营造一个和谐、欢乐、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们能够有效的对自己的工作效率进行提高。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科学的进行成本管理,通过对员工的思想教育进行提高,来强化他们的业务水平。

2.优化运输手段,降低货物运输的成本

优化运输手段也能够有效的对公路运输的成本进行降低,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如果把目的地、收货人相同的不同类型的货物分配到同一辆车内,在规定的日期内把货物送达,能够有效的节约运输成本,比如说,现阶段比较火热的一种方式“拼车”,运输企业可以尽可能的对这种运输方式进行运用,能够很好的解决成本。其次,也可以先统计不同收人、目的地的货物,再统一运到一个分散点,再分别运输到目的地,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很好的节约运输过程中的装卸费、材料费等,对运输手段进行优化,把货物运输中的成本进行降低。

3.建立相关的制度,加强企业的运行效率

相关部门在企业交通运输的管理工作中,要对相关的项目工程进行调整,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定期的对公路交通运输的过程进行监督。在制定相关制度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根据各个部门对公路交通运输情况的反馈来进行,通过对管理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来定期的探讨交通运输活动,对公路运输工作中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发现,从而及时的做出改进计划。除此之外,有了相关的制度,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有一个遵循的规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有效的对自己的工作水平进行提高。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还能够有效的对材料进行管理,比如说运输过程中的油耗标准,按照规定,车辆出厂后的油料消耗就能够有一定的标准,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三、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进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得越来越快,可是公路运输市场的不断扩大导致了我国公路运输企业的成本增加,阻碍了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对自身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进行明确,采取科学的手段来对公路交通运输成本进行降低,研究成本、费用变化的规律,来对成本、费用的发展趋势进行掌握,有关部门还要对车辆保养的基本情况进行掌握,有效的对员工进行素质培训,全面的对公路运输的成本进行降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在一般情况下,结束通话的人是打来电话的人。但是当电话变成了东拉西扯,或是漫无边际的时候,通话人只要简单地说:"现在我没事了,巴巴拉。我非常高兴能和你通电话。我们期望能在7号那天见到你。再见。"或者其他什么得体的话。

当你的通话被打断时,通常中断电话的人应当首先再打电话。

我们通常都有被罗嗦的通话者缠上的经历,他也许是一名执着的推销员,也许是一位喜欢长篇大论的朋友。当你想尽办法中断通话,但所有的努力都失败时,你可以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首先是停顿,甚至有必要采用打断的办法,例如说:"我非常`对不起,但是我必须挂断电话。孩子哭了。"或者"约翰正等着用电话。"或者说"哇!现在有一个约会要晚了,我必须走了。"这类话。

另外一种必须迅速结束通话的场合是突然有客人来访,或者在家,或者是在办公室。当你有客人来访时,仍然长时间聊天是非常不妥的。当你知道这个电话不可能很快就结束时,你应当暂时推一推,在其后更合适的时间再打。在家你可说:"TOM刚刚来访,我过一会儿再打过来好不好?"商务人员则可以说:"现在我有一个客户,如果你能留下你的号码,我一会儿有时间时会给你打过去的。"

另一方面,如果你知道通话会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时,或者你想中止愉快的闲聊时,一个好的办法是,在你开始谈话时,对你的朋友说:"现在打电话合适吗?或"你有时间聊吗?"如果更多的人采用这种方式,对电话的无聊和打扰的抱怨就会减少许多。

第7篇

【关键词】 于於 分析 比较

根据顾颉刚主编的《尚书通检》(1982),《尚书》(根据江南书局翻刻相薹本《尚书孔传》)共用“于”字600次,用“於”12次。“於”字其中五例为叹词,七例为介词,还有一例用法出现在书序中:“将迁其君於薄姑。”覃勤的《先秦古籍字频分析》(2005)所统计的《今文尚书》33篇中,位于前十位的高频字为“惟、于、曰、不、王、有、乃、之、其、厥”,“于”用字次数居第二位。总结上文,“于”字在《尚书》中使用频率极高,而“於”字几乎不用。

李波的《史记字频研究》(2006)统计显示:“於”属于核心字区,在所有用字中排名第19位,单字的频次是4326次;“于”字属于高频字区,在《史记》单字中排126号,单字的频次是923次。从前面的数字统计来看,在《史记》中“於”的使用频率已经远远高于“于”的使用频率。

从《史记》用字分卷调查的情况来看,《五帝本纪》中,“於”挤进了频次最高的前十位,排名第九位。《夏本纪》中“于”和“於”都位于前十位,分别排第一位和第七位。这是因为《夏本纪》中引用了《夏书·禹贡》。该篇中的“于”字结构特别多,共73例,《史记》中59例沿用了“于”(下文有统计),所以只在改卷中“于”字进入了前十位。《史记》中“於”字位于前十位的篇目还有:《周本纪》,第十位;《吴太伯世家》,第七位;《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位;《孔子世家》,第九位;《三王世家》,第十位;《苏秦列传》,第十位;《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位;《春申君列传》,第九位;《范睢蔡泽列传》,第八位;《鲁仲连邹阳列传》,第四位;《儒林列传》,第十位。《史记》130卷,有十卷“於”字进入了用字频次最高的范围,约占全书卷数的7.69%。

综上所述,“于”字在《尚书》中使用占绝对优势,“于”、“於”之比为600:7。到《史记》中,“於”字的用法占据了上风,“于”、“於”之比为923:4326,“于”还没有完全退出。根据何乐士先生的研究,“于”在《左传》中出现1442次,“於”出现1764次,两者基本相等。 “於”完全取代“于”大概到了南北朝时期。根据刘光明的《严氏家训语法研究》(2006)一书,在《严氏家训》中,只用“於”字,基本上不用“于”字了。由此我们可以描写出“于”字和“於”字使用发展的轨迹:《尚书》时期,“于”字使用频率占绝对优势,基本不用“於”字;《左传》时期,“於”字使用频率崛起,“于”字和“於”字势均力敌;《史记》时期,“于”字开始衰落,“於”字逐渐占了优势;南北朝时期,“於”字几乎完全取代了“于”字。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第二册)教材中说:也有一些古书是“于”、“於”并用的,如《左传》。在这些书里,“于”、“於”是有大致分工的:如果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于”不用“於”;如果在被动句或描写句里,一般用“於”不用“于”。

《史记》中两字的使用是否也符合王力先生的界定?从《尚书》到《史记》“于”和“於”的用法是如何变化的呢?

同义语料中的“于/於”字使用情况统计

我们在此选用《史记》引《尚书》的材料与《尚书》原材料中都有“于/於”字的篇目,分别统计:①《尚书》中篇目出现的“于”字总例数;②《史记》与《尚书》可对应的例数目;③《史记》改《尚书》“于”为“於”的例数;④《史记》沿用《尚书》“于”的例数;⑤《史记》不用“于”的例数。统计情况,列为下表:

表格制作说明:

1.表头中的①~⑤数字分别对应上文所述的相应统计项目。

2.“于”字各篇的例数引用《尚书通检》。

3.《史记》可对应的例数,根据笔者所找到的《史记》引用《尚书》的材料,与《尚书》原材料中的“于”字句,逐句对比找出来的。

4.三种“于”字的使用情况,根据第三步的结果分别统计而来。

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同义语料中,《尚书》的“动词+于+名词”结构,《史记》沿用的有96例,但可对比例数的66.67%;改“于”字为“於”的,占20.14%;不用“于”的占13.12%。

同义语料中《史记》改“于”为“於”的用例分析

我们从介词“于”引进的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关系角度对改用的例子进行分析。表中的29个用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引介动作发生所在处所或动作所达到处所,共18例:

1. a. 受终于文祖。(舜典)3-126 b. 舜受终於文祖。(五帝本纪)1-22

2. a. 宾于四门。(舜典)3-126 b. 宾於四门。 (五帝本纪)1-20

3. a. 厘降二女于妫汭。(尧典)2-123 b. 舜饬下二女於妫汭。(五帝本纪)1-21

4. a. 至于岱宗。(舜典)3-127 b. 至於岱宗。(五帝本纪)1-24

5. a. 望秩于山川。(舜典)3-127 b. 望秩於山川。(五帝本纪)1-24

6. a. 流共工于幽洲。(舜典)3-128 b. 流共工於幽陵。(五帝本纪)1-28

7. a. 放驩兜于崇山。(舜典)3-128 b. 放驩兜於崇山。(五帝本纪)1-28

8. a. 窜三苗于三危。(舜典)3-128 b. 窜三苗於三危。(五帝本纪)1-28

第8篇

【关键词】美术 地方综合大学 通识教育 人文素质 人才培养

美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亦称造型艺术,是以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为核心的造型与视觉艺术门类,是古往今来人类对“视觉与造型之美”这一事物追求过程与结果之总和,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各民族、国家历史进步发展的见证。欧洲17世纪开始使用“art”这一名词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中国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②后来文学以及作为表演艺术、舞台艺术的音乐、戏剧等不再被笼统地归为同类。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一级学科“艺术学”包括: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本文所讲的“美术”主要指“美术学”内容与“设计学”部分内容。

地方综合大学具备多科性特征,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学科门类,主要开展本、研层次高等教育,多为教学型大学,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以开展学术研究为基本任务,以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建设为重要使命。当前我国大多数地方综合大学走专业教育道路,以职业领域和市场行业划分为专业设置的导向,与社会发展接轨,要求专业能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职业性,同时亦有较强的学术性。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近代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以及据此实施的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指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个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业教育有别。③通识教育的理念先驱是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相对面是专业教育,这两条思路在几百年来的教育发展历史中各领,融合分化。通识教育源于巴黎大学开创的以“七艺”为内容的高等教育,兴旺于英国“牛桥”体制的博雅教育,光大并被改组于20世纪美国的通识教育运动,当然,除了最基本的核心要素,每一次概念的变化都导致内涵与外延的变化。④专业教育(Profession Education)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做准备的高等教育。⑤

美术通识教育是指大学开展能覆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美术类课程教育,有较强的共享性,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美术史论类,如书法史、篆刻史、中外美术史、中外设计史、工艺美术史;二是美术评论与观察类,如世界现代美术、现当代美术人物及作品、年度美术双年展观察、当代工艺美术、书画艺术品投资;三是美术技法实践与创作体验类,如中国绘画、西方绘画、书法、篆刻、手工艺术。

地方综合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开展美术通识教育,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一、关于“美”的终身教育

高等教育的目的与作用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职业技能训练,在更高层次上,它还需提供精神和心灵的皈依与慰藉。⑥人的一生,工作和生活是交织在一起,无法机械地割裂开,无论从事何职业,人们皆有享受和消费“美术”的需要。想象一下丰子恺先生在其文章中说到过一位冶铁技师,放工回家,小酌一杯,以慰尘劳,最希望厅堂上挂着一幅“早春郊游图”,边品酒边欣赏,如果挂的是一幅“冶金图”,他一定会觉得非常刺眼和不舒服。

每个人心里都有艺术的种子,每个人都有享受高雅美术的权利,增加了“美术”这一内容,生命的质量将大大提升。20岁前后是人生一个关键的年龄段,大学有责任避免学子们入学划分专业后,就习惯性地认为“美术”从此与自己无关,让“美术”离自己越来越远,相反,要向学子们充分展示“美术”的魅力,让“美术”进入每个人的生命,产生碰撞与火花,从而对其一生产生正面影响。另外,大学亦有责任在全校乃至全社会范围内提倡推崇“美术”的氛围。

二、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内容

大学开展美术通识教育体现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思想,能帮助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相结合,达到知、情、意的和谐统一,从而构筑学生的健全人格。通过对美术作品、美术人物的学习,大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以及中外文化各自的独特魅力。我们当前处在一个社会发展与变革迅猛的时代,古今中外的文化、观念剧烈碰撞。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的自由和人的价值被器物和科技所绑架与规训,人类在物质丰饶的同时被异化和奴役的现象日益严重。与此同时,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世界性的科技灾难、文明冲突和环境恶化也在拷问着专业教育的偏颇和高等教育的责任。专业之上,每个人都要接受有利于心智训练、人格养成、个性发展和社会责任的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及道德培养。⑦我们还看到,在英国,约翰·亨利·纽曼(Jone Henry Newman,1801—1890)作为红衣主教和都柏林天主教大学的校长,坚定地认为大学的责任是培养绅士和自由的灵魂。⑧人格、情操、道德品质培养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美术通识教育是关乎人的人格、情操、道德品质的教育,通过美术通识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前,地方综合大学执行以专业教育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具备健全人格、高尚情操与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根据此目标,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两手都要抓,都要硬,两者不再是水火不容、完全敌对的状态,而是共同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任务。“美术”不是简单的供人们文化消遣的事物,它能使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在艺术美的意境中遨游,这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与科学研究的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是人类文明飞升的两翼,二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科学精神讲究对事物的求实与创新,坚持追求客观真理;人文精神讲究对人的关怀与尊重,坚持实现人的理想与价值。科学的进步可以丰富人文的生命内涵,而人文的提升又可以提供科学的精神支撑。⑨

美术通识教育能打通学科,使大学生获得更广阔的知识与学术视野。“美术”不仅仅是绘画技法的问题,从更广义的层面,其涵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宗教学、美学、心理学等社会人文学科,以及光学、化学、物理学、人机工程学、建筑学等理工学科。在美国人心目中,艺术与科学具有相同的元素,如灵感、建构、幻想等,而与科学相比,艺术更富于自我表现和创造力的特质。所以,在美国大学教育体制中,艺术素质培养的普遍性超过了科学素质的培养。艺术类课程成为自然科学专业学生知识储备中必不可少的部分。⑩

四、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地区美术文化氛围的重要力量

地方综合大学多为地区内最高学府或是最具地区代表性的高校,大学自身对“美术”的提倡与推崇,能对这一地区产生非常广泛与深远的文化影响。

大学开展美术通识教育有助于学子们具备较高的美学素养,进入社会工作后,无论校友们从事何职业,他们对优质美术作品和遗产具备相应的理解能力,能从一定高度认识其价值,对人文美术领域的艺术家有相应的尊重,并能将这种态度自然地渗透到地区社会文化、经济、科技发展和建设的每个角落。

沿着正确的道路传承本地区、本民族乃至全人类范围内的优秀美术文化,不仅仅是少数从事美术专业研究与创作的专业人士的责任,也应该是全社会每一代人的责任,大学在这个问题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种传承能提升全民族的综合文化素质。

(注: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美育通识课程教学探索——以美术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11TJK485)

注释:

①④⑤⑥⑦⑧孙华,郝瑜.西方大学专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理念的1000年分野[J].现代大学教育,2012(6):49—57.

②辞海[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2158.

③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555.

⑨张冀星.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9—19.

第9篇

[摘要]目的:探讨泪道浚通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护理。方法:对242例(259眼)患者进行高频泪道浚通术。结果:术后随访3~6月,治愈率为90%。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的健康指导,正确的泪道冲洗,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泪道浚通;泪道阻塞;硅胶义管;护理

泪道浚通术是一种简单、微创性泪道手术,其原理是应用高频电炭化泪道内的阻塞组织,鼻泪管内置硅胶义管可以隔离创面扩张泪道,避免粘连和挛缩,从而达到治疗泪道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等泪道疾病的目的。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我院行泪道浚通联合硅胶义管植入术242例,经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42例,男58例,女184例,年龄12-70岁。其中慢性泪囊炎169例(181眼),泪道阻塞73例(78眼)。

1.2 结果:术后随访3~6月,眼溢泪症状消失,冲洗泪道通畅,治愈率为90%。有17例硅胶管脱出,脱出主要的原因为患者过度牵拉硅胶管或者硅胶管缝合处缝线松脱,有7例未参加随访。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由于泪道阻塞患者病程长,反复治疗效果不佳,思想顾虑多,担心手术效果。因此,术前耐心向患者介绍该手术的优点,如手术损伤小,不留疤痕,恢复快,成功率高,并介绍手术的过程,配合方法及预后情况及同类手术成功例子,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术前检查:排除鼻腔狭窄、畸形、炎症和肿瘤。并排除影响手术的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液病等,高频泪道浚通术禁用于患有严重心脏病或安装有心脏起博器患者。

2.3 泪道冲洗:常规泪道冲洗,确定阻塞部位,动作应轻柔,切勿强行用力,避免损伤泪道粘膜。

3 术后护理

3.1 鼻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观察鼻腔是否出血,告知患者术后吞咽时伴少许血腥味或伴少许出血是正常的,如鼻腔出血量较多(每分钟擦拭一次),及时通知医生。本组病例有2例患者返病房后鼻腔有出血(每3-4分钟擦拭一次),予半卧位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同时用生理盐水清洁鼻周血迹,约30分钟无再出血。

3.2 用药护理:手术当天开放点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患侧鼻腔予诺通喷鼻液喷鼻,以收敛鼻黏膜,保持鼻泪管开口处引流畅通,减少流泪。喷鼻时患者取坐位,喷入鼻液后嘱患者头偏向患侧2~3分钟,使药液充分进入鼻泪管开口处,超到治疗作用。

3.3 泪道冲洗:术后采用正确的泪道冲洗十分重要,术后第一天可以冲洗,每次冲洗应尽量将泪道中的分泌物冲洗干净,并且根据分泌物的多少和冲洗的通畅程度决定冲洗的频率,为防止泪道冲洗对泪道造成损伤,尽量选择自上泪点进行冲洗,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冲洗情况选择泪小点冲洗和鼻泪管加压冲洗法。(1)泪小管冲洗法:将上睑皮肤沿着睑缘方向向颞侧牵拉,固定于上眶缘,自上泪点硅胶管与泪小管壁之间进针约3mm开始推注冲洗液,如冲洗通畅且分泌物返流则如此推注所有冲洗液。泪小管冲洗法适用于炎症轻没有分泌物的患者,(2)鼻泪管冲洗法如果按照上述泪小管冲洗法发现冲洗阻力大或伴有分泌物返流则改行鼻泪管冲洗法。按上述方法进针,至冲洗针头刚刚进入泪囊,然后将针头在内囊内向下旋转90度,与泪囊的长轴一致,向下进针至鼻泪管上口,此时开始加压推注冲洗液,随后一边退针一边推注冲洗液。鼻泪管加压冲洗法适用于泪道有炎症反应有分泌物致鼻泪管通而不畅的患者,通过开始的加压冲洗将鼻泪管处的分泌物或组织碎屑冲走,使鼻泪管恢复通畅,然后边退针边推注冲洗液,这样便可将泪囊内的分泌物或组织碎屑全部冲出,以上动作应轻柔,不可粗暴进针。否则会形成假道,导致治疗的失败。

3.4 硅胶义管护理:向患者讲解泪道手术的有关知识,在带硅胶义管期间,告知患者可以在内眦处看见硅胶管,洗脸时动作要轻柔,勿用手牵拉硅胶义管,避免碰伤手术眼。指导患者闭上双眼的情况下轻压手术眼的泪囊区,以减轻泪囊的炎症。

3.5 健康指导

3.5.1 预防感染:硅胶义管外露者注意保护义管,保持眼部周围皮肤的清洁,不用不洁的手去接触和拉扯硅胶义管,以免引起感染和硅胶义管脱出。如带管期间出现硅胶义管脱出或出现眼红畏光眼痛等症状,勿自行拔出或送还硅胶义管,而应及时回医院复诊。

3.5.2 预防感冒:避免用力打喷嚏,以防管道的松脱,不可用力擤鼻涕,防止鼻腔内分泌物误入鼻泪管引起炎症的复发。

3.5.3 定期复查:指导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继续局部用药和按时复查。一般为术后第1周、术后第3周,以后改为每3周或每4周复查一次,直至拔管。术后3-6个月,如果泪道冲洗通畅,且无分泌物返流,即可考虑拔管,如果冲洗时通而不畅或者仍有分泌物冲出,可以适当推迟拔管时间。

4 小结

泪道浚通加硅胶义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治愈率高,操作方简便,适合广泛应用,通过对该组病例的护理,我们体会到,做好术前的护理是该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硅胶义管的护理,详细的健康教育,特别是采用正确的泪道冲洗方法和判断冲洗频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出院的健康指导是远期疗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智崇,陈家祺,鼻泪管阻塞的治疗现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19:4-6

[2]张翼飞,王智崇,李辰,等,KTP激光切割和高频电灼鼻泪管重建术的临床评价,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16(8):49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