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五年级美术教案

时间:2022-12-21 12:34:19

导语:在五年级美术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五年级美术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藏书票和藏书印的发展和功能、特点及作用。

2.

学习制作一枚藏书票或藏书印。

3.

通过欣赏、绘画、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欣赏、讨论了解藏书票和藏书印的意义与作用,自己动手制作一件藏书票或藏书印。

难点:藏书票和藏书印的版面设计。

教学准备:

彩纸、彩笔、剪刀、胶棒、有关藏书票和藏书印的资料、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搜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藏书票和藏书印的资料。

一、导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上一节课我们为自己喜欢的书籍画了插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藏书票和藏书印》。

: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藏书票的资料?

预设:藏书票是图书收藏者用以表明书籍持有的标记之一,一般贴或印在书的扉页上。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使学生了解藏书票和藏书印的发展历史。通过谈话引入,使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

二、新授

:藏书票是谁最早发明的?

学生介绍藏书票。

:原来藏书票和同学们一样这么有爱心。你们还搜集了哪些藏书印的资料?

学生介绍藏书印的资料。

师:看来大家对藏书票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拿出桌面上为大家准备的图片,小组观察、讨论、交流,图片中的藏书票和藏书印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欣赏图片,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发言。找出它们的特点和组成。

板书:藏书票和藏书印的组成:图案、文字、EX-LIBRIS

设计意图:欣赏作品,加深对藏书票和藏书印的理解。

总结:看来同学们对藏书票和藏书印的特点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下面老师课下录制了一段藏书票的制作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

2.选定要表现的主要内容。

3.绘画、涂色、写好国际通用标志。

4.修改完成。

三、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师:同学们,你们想怎样设计呢?小组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预设:我想设计一个**藏书票,我会以**为图案进行设计,并写上**藏书和EX-LIBRIS标志。

预设:我想设计一个**印,把我自己的名字刻出来,多帅啊!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在制作时能够更清楚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区别,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或制作。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课堂活动。(电脑课件)

课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动手设计制作一枚属于自己的藏书票或藏书印。

要求:1、设计时要尽量做到构图合理、图形简洁、构思新颖。

2、注意安全,保持教师环境卫生。

学生创作,教师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

四、展示、评价作品

师:小组内先自评,你可以说出你的设计意图,并说说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为什么?

再将各组作品集中起来统一展评。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作品。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组的优秀作品?谈谈你的设计想法。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其他同学对他的作品进行评价。

师总结:同学们的设计真是太有创意了,真了不起!

第2篇

一、设计理念

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接受能力,针对和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及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景、观察欣赏、思考讨论、示范演示等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趣味文字”的积极性,利用生动直观的课件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趣味文字的特点及分类。

能力目标:学习趣味文字的书写及美化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趣味文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趣味文字的分类及书写。

难点:趣味文字的书写与美化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多幅趣味文字教具

学生:水彩笔、彩铅、八开或十六开纸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部分

1、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研究“文字”

。(板书“文字”)

2、出示两个海字比较,从美术角度、欣赏角度来说一说那个好?

(黑板粘贴教具1)

(生:第二个海子好,很好看很活泼、有在大海的感觉、很有趣、很夸张很好玩、有色彩、颜色鲜艳……)

3、通过刚才的比较,这个海字比楷书的海字更有趣更形象,同学们想不想也写出这样有趣形象的字呀,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

《趣味文字》

(板书趣味两字补充完整课题)

(二)新课部分

1、

请同学们把书打到第五课《趣味文字》

,同时课件播放五课内容

2、

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趣味文字的例子,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看看在这些趣味文字中,都喜欢那一个?为什么?

(生:喜欢冰雪,因为有冰雪的真实感;喜欢学习,因为用线条把两个字连在了一起不分开;

喜欢十月金秋,因为能看到字里面的金黄的叶子;喜欢沙漠;感觉很形象;喜欢美观,感觉很调皮自然;喜欢LOVE,感觉很有立体感。)

师:(我也非常喜欢美国的罗伯特印第安纳的LOVE,很有现代雕塑的艺术感而且组合很有趣,在2002年上海举办的国际雕塑与环境艺术展上,这幅作品被公认为当代雕塑的代表作)

3、

我们再来欣赏一些趣味文字,要注意观察每个字的设计特点。

(生:夜字有夜晚的星星跟月亮更形象;雷字的雨字里面四个点换成了雷电更逼真了;雨字用飘来的乌云与雨滴添加替换很形象;晴子添加了一个太阳表示晴天;火字用了火的颜色而且还改变了每一笔画变成了火苗状;泉字下面有泉水;体育两个字都是用不少体育器械替换了笔画;算数也是用数学的器械来组合成的;)

4、欣赏了这么多的趣味文字,相信同学们对趣味文字也有了一点了解,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趣味文字的特点吧!谁来说一说。

5、学生总结(很活泼、很生动、很好玩、很有趣、很有形象感……)

师板书特点

形象

美观

生动

有趣(不同彩粉笔写)

6、

下面欣赏我写的趣味文字,大家认一认。

(黑板粘贴教具2)

7、你们觉得我写的有趣吗?这四幅表现方法都一样吗?不一样在哪?

(生:有趣,不一样,冬天的冬下面两点被雪人替换了,爱心写在了一个心型里面,坏小孩三个字组合成了一个小孩,花有立体感又被装饰了花朵跟叶子。)

8、同学们说得真好,趣味文字的有趣都是通过巧妙的构想跟变化得来的,这正是我要告诉同学们的趣味文字的四种分类。

(课件播放

笔画变化、字形变化、结构变化、形象性

9、下面老师示范冰雪这两个字的趣味文字设计,同时课件播放趣味文字书写及美化方法

(冰雪)第一步:布局定尺寸与构思

(布局就是想要写多大的字,构思非常主要,决定成功的关键,要新颖独特,由于这两天下雪,老师就选用了冰雪这两个字进行趣味设计。)

第二步:按照正确的书写方法把你要写的字用轻线条书写出来。

(书写上笔顺要对,按照语文课学习的汉字书写方法来写,用单线条确定结构骨架)

第三步:美化

(随后就要围绕好四个分类进行设计改变,改变笔画的粗细尖圆变化,字型的长扁宽圆,结构的改变组合形成新造型、形象性可以用贴近的实际物体装饰)

第四步:上色

(选择适合的颜色更能突出效果,我用的是咱们学过的冷色蓝色结合无色系白色使得画面达到了寒冷的感觉,冷意十足。)

小结:你学会了吗?

10、有想说说自己的构想的可以说一说,师再提出意见。

(师生互动:生:想用大小的鱼组合表现一个鱼字,师:构想挺好,如果再加上一些水草,海水,泡泡就会更加生动了;生:我想用水龙头滴水把水字变现出来;生:我想用朝三暮四四个字来组合成西游记沙僧的脸;)师:同学们想法都很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11、找自己喜欢的字、词或者成语设计一幅趣味文字。

12、展示作品与评价

(1)自己说构思创意。

(2)互评找出优缺点。

(3)师补充点评,评出最佳构思奖、最佳效果奖、最佳创意奖。(奖品是之前做好的课后拓展里的手工制作的趣味文字)

13、总结:这节课同学们都认识了趣味文字,也都能设计出很多有创意的作品。其实生活中的趣味文字也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细心留意都能看得到的。下面跟随老师找的这些生活中的趣味文字来结束本节课。(浏览课件的生活中的趣味文字结束本课教学)

第3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创作中人物与环境彼此呼应、和谐统一的关系。利用想象、添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设疑激趣、讨论分析来探究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学突破:通过教师演示和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

教学准备: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启发导入:

请同学们猜猜看,这几位同学在专心致志地看什么呢?

播放课件,欣赏:

看海底、看电影、看太空、看风景、看比赛……

归纳:画面的背景环境不同,表现的主题就会不同。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画面上人物与环境如何来搭配表现吧~

引出课题并板书——人物与环境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人物形象

提问:请看这对小伙伴,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一下他们正在干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2、让我们把人物放到不同的环境中来看一看吧。

观看课件,学生欣赏人物与环境的添加。

3、给人物配上背景环境后,画面上还缺些什么呢?

要改变人物服装。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

教师归纳:看来,在给人物添画环境时,不仅要结合人物的动态想象添画合理的背景,还要根据环境背景改变人物的衣装,这样画面才能和谐统一。

4、找不同:人物除了衣着、发型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

人物的方向不同。

教师演示:根据人物的方向变化引导学生构思。(玩滑板、溜冰、踢球、荡秋千、躺着、跳高……)

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为学生作业打好基础。

三、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根据老师提供的人物造型,发挥想象力,通过添加适当的背景环境,并改变服装和人物方向,让画面更丰富,更有趣!

学生艺术实践,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

学生作品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价。对画得出人意料的作品给予“特别想象力”奖,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五、板书设计:

人物与环境

演示图

演示图

第4篇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开阔思维,大胆创新、想象,其中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还可以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参考。但还需要教师一步一步进行引导:1、想象人物:根据特定人物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2、想象环境:根据人物活动想象环境。

本课是创新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部分人物动态图片,也可以采用实现将人物动态粘在作业纸上,让学生根据想象转动纸张改变动态的方法使用。

二、教学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人物造型发挥想象力,添上适当的背景,创造不同的环境使画面丰富完整。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绘画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点。

2、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热情,以及改造解构事物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的基本特点,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环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2、难点:根据特定的人物姿态,通过改变位置方向想象人物动态的变化,表现活动内容和情节,并添加适当的环境。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图画纸、彩笔、蜡笔、胶水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由米勒的油画《拾穗者》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引出课题。

(二)、探究过程

1、课件出示百变宝宝大变身。

问题:你发现了百变宝宝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学生反馈,教师小结:同一个人,因为人物的发型、服饰、道具、环境等发生变化时,画面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改变特定人物环境的兴趣。

2、课件出示一个人物动态图片。

(1)问题:你能根据这个人物的动作,猜出他在做什么吗?

(2)出示几张背景图,学生观察哪张更合适。

设计意图:根据人物动作,想象特定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3、猜一猜:这两个人在做什么?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小组探究)

(1)教师找一个学生上台表演,学生回答。

(2)幻灯片出示可能的背景图,启发学生思维。

(3)教师出示与这两个人物动作相关的画。

4、想一想:

(1)想象:(出示一个人物动作图)

他在哪里?他在做什么?用语言把你联想的情景描绘出来。

(2)思维拓展:改变人物的角度、方向或位置,启发学生的想象。

5、打开书本第27页,看看小朋友是怎么想的?你最喜欢哪幅?为什么?(幻灯出示学生作品)

6、教师示范画,学生一起添画环境。

(三)、提出作业要求:

根据自己所选的人物造型,发挥想象力,在上面添加适当的背景,让画面更丰富、更有新意;人物与环境搭配和谐美观,主题鲜明。

(四)学生动手绘画,老师巡回指导。(音乐、计时器10分钟)

(五)学生作业展示与评价。

对照要求:(1)构图完整;(2)画面有创意;(3)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进行自评或他评。

第5篇

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中国画作为美术学科中独具表现形式的民族绘画,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是中国文化、哲学、审美情趣、智慧的大综合,区别西方概念的纯绘画。那中国画继承状况如何呢?一个中国学生去国外学习美术,但外国人告诉他,真正的艺术在中国。然而现在确实学习外国的美术教育多于中国画,高考的科目全是西洋画、艺术院校的国画专业课程有的结合西方课程失去了国画特有的特点,更可怕的是有的艺术院校因国画专业就业率很低,取消了国画专业,这样大部分老师对国画不够了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国画教学是不少美术教师感到为难的课题,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画教学的过程比较繁琐,一节课40分钟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工具准备、知识传授、技能学习、乐趣的培养、体验实践、卫生……)。(2)小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较弱,对笔力、意境等一些抽象的名词不易理解,教学上颇有难度。(3)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对国画的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4)教材中对于国画课课程安排偏少、不集中,开展国画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二、小学阶段的国画课程及分析 

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阶段的国画课程有:《彩墨游戏一》(三年级上册)、《彩墨游戏二》(三年级下册)、《用彩墨画鸟》(四年级上册)、《用彩墨画鱼》(四年级上册)、《娇艳的花》(四年级上册)、《动物的脸》(四年级下册)、《山水画》(五年级上册)、《有趣的汉字》(五年级上册)、《花鸟画》(五年级上册)、《有特点的人脸》(六年级上册)、《戏曲人物》(六年级上册)、《画故事》(六年级下册)共十二课。三年级是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运用点线面来体验趣味性。四五年级是尝试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技法,表现自己对花、鸟、鱼、虫的认识与理解,体验笔墨趣味。六年级运用笔情墨趣来创作生活。 

三、选择国画为课题的理由 

1.中国画具有广阔的胸怀,能容纳百川。 

2.字如其人,我认为画也如其人,画品即人品,其人不正,其行不远,能对孩子的人格品行进行教育。 

3.符合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4.让国画成为大众教育,“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是很重要的途径,增强学生的民族感。国画的延续往往是通过一代代地传授学习得以实现的而中小学学生又是接受这种传授的主要对象。我们沿着历史发展的规律,今天做好国画教育,明天后继有人继续做国画教育工作,相信,国画艺术会在中国民族文化发展轨迹上开出继续传承、更加绚丽的花朵。 

5.我校要营造书香氛围,学生对诗歌理解水平较高。 

6.教师虽然不是国画专业毕业,但认真学习、钻研、请教,相信能胜任教学。我校专任教学副校长王立峰书法、篆刻都很在行,可以随时请教。 

四、我校的现状和实施途径 

东方实验小学是新建5年的学校,低年级学生多,高年级学生少,而且半路转来的多,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弟,基础相对弱,美术教师有4位(王锐、乌丽雅斯、孙海珍、金萍)。 

具体措施如下: 

1.先从每个班级选出约2名基础相对好的学生,在每个星期二到五第七节课进行培训,最后成为班里的“领头羊”。课程不脱离课本的意图。低年级1~2年级主要以彩墨游戏的方式接触中国画、熟悉中国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刚开始接触中国画时能感受到乐趣,对学习充满了期待,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情。主要参考对象为吴冠中的作品。3年级从儿童喜欢的简笔画入手,以简单的线条画出有趣的图像和表情,同时贯穿并应用简单的国画理论(墨色、用笔、干湿)。4~5年级以具象的为主,鸟、鱼、花、动物为主。6年级根据生活创作,可以画人与人的组合、人和环境的组合故事。 

2.每个学期定期开展国画讲座(可以由优秀的学生担任,也可以聘请知名学者)。 

3.多让孩子参观画展,多利用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提高自己,为国画作品多又质量好的学生举办个人画展,邀请全校师生及家长参观,增强学生创作的动力。 

五、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教师根据实验研究中总结的经验,编写专著、培训、撰写论文,成果展示,并将有价值的经验在全区推广。 

结题时间: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 

1.提交科研论文、撰写研究实验总结报告。 

2.提交研究实践中相关的电子成果资料,集册和个册成果展示等。 

3.出版专著地方特色初中校本课程《校园国画》及国画欣赏读本。 

4.通过活动课、课堂教学、公开课等形式,开展国画教学实践,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体系并积累优秀活动案例。整理、汇编活动案例、优秀教案及孩子的感想体会,随时随地了解各大杂志的国画比赛信息,交流、展示本校的阶段成果,为交流、提升搭建平台。 

5.收集校外美术培训班的国画作品,交流学习技法,提高思想认识,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其他学生也学到了新知识。 

6.整理各种活动照片,编辑国画课题等活动影像资料。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德

学期初,通过学习几位先进教师师德经验,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小学教师师德的重要性.回想自己在上一学期的师德表现,寻找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再对照学校提出的"十要十不要'以及"五个严禁"认真剖析、改进。我认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内培训活动及校外培训,还学习了学校提供的《教育的故事》和阅览室的《中国小学美术》丛书等,通过集体培训、听课学习、公开课实践等学习活动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闻,还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打下了基础。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不应以任何方式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和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二、勤

本学期,出全勤。

三、 能

我任教三个年级十一个班的美术课,每周共计22节课,另外还有一(5)、一(4)两个班的儿童画教学特色活动、每周二晚八点至九点的剪纸专业队。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将好的学生作品放在教室外的展示栏进行展示,不足的作品,我辅导学生完善。这样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以积累教学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因材施教。针对二年级教材内容多为手工,与我校全住校封闭式管理、材料准备困难的实际问题,我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对于我所负责的儿童画教学特色活动,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短短的两周一节课四十分钟时间完成一张作品远远不够,所以,我除了课堂内给予认真指导,有时候还利用课外看电视时间去班上辅导。在每周二的剪纸专业队课上,开学初专门去书店购买几本剪纸作品书,还查阅各网站,准备好各种剪纸范作图片资料,也进行阶段性教学、阶段性辅导、阶段性要求完成作品。

第7篇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备课与“抄写教案”几乎可以说是等同的,一直以来也是不争的事实,可谓是“约定俗成”。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要求我们教师备课思路要转变,要求教师把备课的方向由老师“怎样教”变为学生“怎样学”,备课的过程中既要预设出老师“怎样教”,更要考虑到学生“怎样学”,也就是要求我们老师做到有效备课。那什么是有效备课呢?我认为有效备课就是把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和教材资源综合而充分利用,为确实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准备活动。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就简单谈谈有效备课的方法与途径。

一、把握教材自主备课

(1)全面解读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可以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只有明确了“教什么”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新课程标准制订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我们在自主备课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教学参考书,教参中有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为我们老师提供了很有效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将教参的优秀案例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修改整合,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设计。

(2)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美术课程涉及的内容形式比较多,新课程标准将其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其实,很多课程是多个领域都可以来表现的。那么,我们美术教师在自主备课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与专业来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形式来进行,这样上课过程中也会得心应手,表现出色。比如人教版五年级的《十二生肖》这节课,教材上提供的内容比较丰富,有泥塑作品,有剪纸形式,有绘画表现。这些,为我们备课的时候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和内容,但是我们需要面面俱到吗?我认为,这时候就可以根据美术教师自己的特长,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作为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材自主备课。

(3)关注学生群体心理,找准备课起点。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师生的角色较传统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过去教师在教学中占有绝对地位,而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种角色关系的转变,就要求我们备课的时候在关注教材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的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我们在备学生的时候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也就是了解他们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新学的知识与技能和原有的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我们在备课时要清楚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哪些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等。

二、集思广益集体备课

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很多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不尽相同,这时如果能够发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其备课质量一定比个人作战能力要强。集体备课是集体智慧的碰撞。每一位任课教师结合各自备课的教学思路,发表自己对教学内容、教法的理解和意见。在集体备课时如果某位老师某一课的独立备课准备很好,她就是“中心发言人”,其他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现在很常见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其实就是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的不同看法和理解的表现形式,那么我们在集体备课中就可以采取这样的同课异构,每个教师先拿出自己对某一课的教学设计,然后大家共同交流,互相碰撞,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可以得到一个集合共同智慧的教学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

三、信息反馈多次备课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备课就是写完教案就算完成了,其实这个是把备课这个教学设计的过程简单化、片面化了。我们很多时候的备课稿也就是教案,是事先定好了即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些所谓的教学详案,连课堂上要说的话都预设好了,这样的备课不能说它不可取,但是确实也有缺陷所在,这样的备课教案是一种游离在教学过程之外的一种备课。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有新问题出现的过程,那么也就要求我们的美术教师将课堂中得到的诸多信息要素合理而有序地调整,使课前充分预设备课延伸到课后及时信息反馈再备课,从而使美术课堂走向高效课堂。例如我在教人教版四年级《色彩的对比》这个课时,课前我也进行了充分准备,查找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文字,在第一次教学中,我讲的很多,也展示了很多的图片资料,可是学生反馈给我的信息是他们对这些枯燥的知识不感兴趣。于是我及时修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二次备课。针对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的教学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他们穿的衣服上的色彩入手,让他们感受哪些颜色的衣服搭配比较好看,进而过渡到对比色的知识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容易掌握。经过多次备课调整,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了。

四、教学反思完善备课

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为了上课,课上完了,备课过程应当就结束了。实则不然,教学反思其实也是我们备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途径。教学反思可以进行“三问”:一问自己教学亮点在哪里?二问学生学习收获在哪里?三问同行改进之处在哪里?教学反思不但可以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为以后的备课提供可借鉴之处,教学反思还可以提出失败的教训,避免以后的教学重蹈覆辙。在不断的教学中找到得失,积累经验,厚积薄发,挖掘自身潜力,促进自己教学艺术的可持续提高和发展。

第8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

2011年北师大版新《语文课程标准》33页第四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其中资源包括“网络、图书馆、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和自然风光等”。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极为重要,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渠道不仅来自于信息技术、书本,还来自于生活中的一草一木!

教师就好比一方清池,唯有多“渠道”的引进“活水”才能保持者池水的“清如许”。借鉴他人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是“活水”,“借鉴的渠道”则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自己备课时,通过信息网络结合自己教学特点,学习一些名师的优秀教学设计及理念,大大地提提高了教学实效。

在研读课文时,以前采用是一问一答的形式,问多了不仅繁琐且趣味性不强,通过网络多方寻求一些名家的教案学习他们的备课理念后,再结合自己本班的学情进行整合和修改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清楚记得在教授《慈母情深》之前,自己怎么备课都觉得教案环节之间设计得很散,没有一个能统领全课的问题,通过网络接触到了王崧舟老师的教案,发现王老师只抓住了“鼻子一酸”这个词,就把全文的统领起来了。结合本班实际,我把王老师采用“慢镜头”的方式来体会“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环节改成了与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 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作对比并让学生做动作的形式来体会,学生也能快速直接地领会到原句这样倒装的好处!通过网络的力量使我们有时可以轻松走出教学中的瓶颈,找到突破口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还指出:“学校应积极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一、在校内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整和利用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好其他学科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三年级的时候学习《画杨桃》这一课时,就可以把语文教学与美术相结合,让孩子们在美术课时按《画杨桃》中设置的情景一样进行教学,那么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后一定很容易明白为什么作者会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从而更容易理解父亲的话――“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比如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第五册下册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就可以和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上学到的知识相结合,这是教师就可以把教室搬到机房来,可以布置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搜集信息或者与亲戚、朋友通过网络交流,通过亲身经历后,学生会更加容易感受信息传递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能让学生在课程资源整合中得到学习的乐趣,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这样学生就能在更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二、合理整改利用校园建设

(一)在绿化带上做文章

“学校处处皆教材”。实用的校园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应该体现学习的需要,为我们的教学而服务,为了一切孩子而服务。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牵涉到了一些城市孩子不熟悉的植物,比如:四年级的《爬山虎的脚》,五年级的《落花生》等等。作为城市的孩子,他们不知道“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不知道“花生”原来是长在土里的。怎么去体会“爬山虎”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如何做像“花生”一样实实在在的人,更谈不上理解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摇桂花雨的快乐表达深深的思乡之情。假如我们在学校种植一些四季变化明显的树木,那么孩子们在学习关于自然风景的课文时就不会问“春天在哪里了?”,他们会惊喜的发现原来春天就在校园,在自己的身边。 在《秋天的雨》里,孩子们就能更直观地明白为什么“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把红色给……”这样孩子们就真正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了,也会明白什么叫“绿树成荫”“春意盎然”等难理解的四字词语了。当你在布置关于“校园”话题的作文时,孩子们也不会觉得无话可说。

利用有限的校园环境为孩子创造无限的学习资源,是我们的目标。现在提出教师“回归教学,朴实教学,自然常态教学”,那么首先我们就要回到一个“自然”的环境――自然才是最美的。

(二)有效利用图书室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想孩子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就得广读书,要想孩子们走得更远就得多读书。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美读习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吸取养料就应该合理利用图书室,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假如图书资料缺乏,我们还可以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各自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让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三、开发利用校外基地

这么多年来,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可听到的更多的却是如“现在的孩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的抱怨声。当然这里的不如并不是指智力上的差距,而是说孩子们在“德体美劳”等方面与上代或上几代的差距。究其原因:

在孩子在物质方面优越,慢慢变成了“索取”的一代。“勤俭、礼让、”等中华民族的美德渐渐消磨得无影无踪。粮食浪费严重,对长辈的尊敬抛之脑后。也许你会说难道家长和老师没有教他们吗?我认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光靠“言传”的,“身教”更为重要。所以,我认为作为以教育研究为主的学校,就应该在社会、家庭给不出孩子更多锻炼的环境时,我们为他们创造并开发利用校外基地更显得尤为重要。

第9篇

关键词: 创造教育 小学美术 课堂作业 分层次

一、现状剖析

我从事小学一线美术教学工作已有6个年头,经历了几次教学改革,从教案到导学案,又从导学案到微课再到学讲课堂,我不断地听“名师课”,学习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小学美术课往往是把课堂作业放在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之后,学生觉得一成不变,就会导致作业质量的下降,甚至出现不完成的状况。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我们刚进行的五年级《写意蔬果》和六年级《扇面画》两课,两位美术教师的课堂上都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情景一:近半个班的孩子没有带齐国画工具,但是作业的设计必须用到这些工具,导致这些没带齐工具的孩子无所事事,影响课堂纪律。

情景二:上课过程中时不时有孩子把工具拿在手里偷偷把玩,放下一样再玩另一样。

情景三:小组讨论或合作的时候,学生们或随意聊天,或比较绘画工具,或争抢工具。

情景四: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出现寥寥几笔就停下来的状况,课后与他们交谈,部分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反映太难了,即使画出来也不好看,索性就不接着画了。程度较好的同学反映作业很快就画完了,还添加了一些效果,改得很满意。这样大的差异导致评价这一块付诸东流。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美术课,从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授课老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明确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难点,三维目标中的前两项目标实现得不错,并且能够按照目标设置合理的活动与练习作业,有的老师还能在一课时中设置两个甚至更多的活动与作业。作业方式的改变很新奇,但是随之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对学生的作业设计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感。这样的作业活动设计可以说再新颖也是徒劳,学生完不成、达不到也够不到。

静思我们面临的这些情况和问题,我想改革小学美术作业的方式迫在眉睫。

二、改变方式

偶然的机会,我仔细研究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他提到“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读到这句话,我突然有所感悟,这将能解除我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以此为突破口,改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方式恰如其分。

1.尝试体验式的作业,就像科学课里做实验一样,在美术课中穿插简单的小作业、小练习的体验,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体验度和参与度。正如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主张,认为“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在教学中,我们不一定把作业安排在教师的示范之后,也可以穿插在导入或是新授的过程中。陶行知所说的“做”实际上是要求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也就是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

2.设计分层次的递进作业。陶行知先生说:“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我们不能仅仅把作业设定为学生动手的活动,更要关注学生的思考,给他们留有足够的用脑空间,这也符合美术这一课程的性质――实践性。《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原型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等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并运用美术语言和多种媒体创造性地加以表达,解决问题。

案例:小学三年级下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彩线贴画》

我在这一课中对作业的设计分了层次,分为几步走:第一次作业设计在导入阶段,两张内容相同的装饰画,一张是普通画面,一张是皱纹纸彩线贴画,学生寻找两者的不同,目的是初步感知彩线贴画的特点(色彩明快、有立体感、造型丰富),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初识彩线贴画。第二次作业设计在新授阶段,引导学生动脑探索,我在黑板上画了简单的形状,让学生用点、线、面,用各种可以想到的盘线方法尝试拼贴,怎样做才能既美观又迅速?让学生充分体验皱纹纸这种不常用的材料,探索粘贴的技巧、色彩搭配的方法,为制作整幅贴画打好基础,做好铺垫。第三次作业设计在打开学生创作思路之后,完成一幅构图完整、色彩和谐的彩线贴画,学生在之前的基础上体验了用点、线、面装饰,互相学习了种种彩线的粘贴方法,完成作品就很得心应手了,作品的效果也让人欣喜,学生都为自己的创造感到无比自豪。这种分层递进的作业形式,难道不比我们一开始“唱独角戏式地讲”,再“大满贯式地欣赏”,最后“自说自演地示范”更有吸引力吗?我想谁也不会否认这一点,这也印证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