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顶岗支教实习生

时间:2023-03-01 16:23:06

导语:在顶岗支教实习生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顶岗支教实习生

第1篇

自2007年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免费教育师范生(以下简称免师生)以来,部分省份随后开始试行免师生政策,2011年河北省开始试行,河北师范大学做为河北省唯一试点院校招生免师生,免师生入学伊始国家与其签订就业协议:上学时享受“两免一补”,工作后“有编有岗”。换言之,自免师生签订协议、享受权利之日起,就已经确定职业。此政策目的是利用优惠政策,吸引有志向、有能力从教的青年服务于农村基础教育,担负起推动教育改革和培养人才的重任。由于他们大多已经确定从事教师行业,所以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就成为高校培养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课堂教学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学、教学论和微格录课等高校课程培养,而班级管理能力却只能通过实践获得。基于此,在顶岗实习支教期间班级管理能力的培养就尤为重要。

为了在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中更好地提升免师生班级管理能力,我们结合自身支教和驻县管理工作切身体验,分析免师生班级管理能力缺憾并析出培养策略。

二、班级管理能力的缺憾

(一)课堂管理能力的缺憾

课堂管理是指为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建立并维持课堂秩序的师生互动过程。课堂管理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班级管理能力,它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顶岗实习支教之初,免师生无从教经验,不能迅速转变身份,处理课堂事件时,往往不能考虑学情和班情,多以“压迫”为主要手段,不懂得迂回处理技巧,导致课堂秩序更加混乱,课堂活动无法开展的尴尬局面。课堂管理能力的缺憾会让免师生在实习之初就失去自信心,有些免师生甚至会暗下决心以后不再从事教师行业,这不仅不利于高师生的培养,降低其自我效能感,而且还会影响实习学校学生的成绩,降低实习学校对免师生的认可度。

(二)沟通协调能力的缺憾

沟通协调能力是教师在工作中妥善处理好亲师、师生等各种关系,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的能力,是教师班级管理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有研究表明,教师的协调沟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免师生抵达实习学校后,不能立刻转变角色,常以学生身份处理事情。在初次自我介绍时,往往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从而导致后续工作开展不畅。在处理生生关系和亲师关系时,由于沟通能力欠佳,不能兼顾各方面关系,有时会造成生生矛盾激化,亲师关系紧张,甚至有家长主动要求校方调换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或组织学生完成学校规定任务时,不能很好地进行上传下达,易导致“学生乱、自己忙、领导催”的尴尬局面。由于协调沟通能力的缺憾,加之无太多社会经验,造成了很多工作失误,不仅不利于免师生的成长,有时还会打击其积极性,使其怀疑自身能力,甚至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三)心理教育能力的缺憾

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是班级管理能力中的条件性能力,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发展良好个性的能力。心理教育能力是班级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易被免师生乃至教师群体忽视的能力。免师生在高师院校学习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时,大多没有引起重视,从而导致理论匮乏,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更不能抓住心理教育重点,从而导致事倍功半。在疏导学生心理障碍时,不能准确判断学生心理困惑,易出现想疏导却不知症结所在,想教育却不懂培养方法的尴尬局面。心理教育能力的缺憾会使免师生力不从心,总是事倍功半,从而怀疑自己的教育辅导能力。这种能力的缺憾更不利于实习学校学生的发展,有时甚至会引发极端行为。

三、班级管理能力的培养

(一)顶岗实习支教之前:培训

在顶岗实习支教前进行岗前培训,必修在课程中加入教师教育模块,开设班级管理相关课程,课程应包括班级常规管理方法、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经验分享等内容。另外,聘请资深的班主任现身说法。一方面拓充班级管理知识,另一方面使实习生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来提前适应。

(二)顶岗实习支教前期:交接

顶岗实习支教初期需要做好交接工作,包括与原班主任工作的交接以及与上一期实习生的工作交接,实习生还要向原班主任请教该班级的班情、学情以及管理方法等,确保顶岗实习支教支教工作的流畅性和可持续性。

(三)顶岗实习支教中期:指导

顶岗中期则需要加强指导,除当地一对一师傅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外,还需增派专业指导教师对其进行网上案例指导、微信指导、巡回指导,切实提高实习生班级管理的操作力。同时,实习学校要对实习生加强教育和管理,减少实习生教育教学工作上的失误。小组长也要负起责任,加强组内自我管理体系的建设,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大家积极性。

(四)顶岗实习支教末期:监督与评价

顶岗末期则应加强对实习生的监督力度,增加驻县教师巡视次数,防止实习生出现倦怠思想。在管理评价上,也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与方法,探索建立量化评价顶岗实习支教班级管理工作的考评体系。

(五)顶岗实习支教之后:总结

最后,实习生要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并使自己的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以期改进管理方法,在日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田慧生.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朱小蔓.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一种值得重视和挖掘的教育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

[3]张敷荣,和学新.试论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2).

[4]韩曼茹,杨继平.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

[5]揭水平,马红宇,周宗奎等.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结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6]Shaver,A,&Walls,R.(1998).Effect of Title 1 parent involvement on student reading and Dmathematics achieve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3,(2),90-97.

[7]Cowan,G,Bobby,K,St.?Roseman,P&Echandia,A,(2002).Evaluation report:The Home Visit Project.(ERJC.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r No. ED 466018)

第2篇

关键词:中职生;顶岗实习;受教育权;现状;对策

当前,我国大多数职业学校已经推广实施顶岗实习,但由于利益的驱使,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相关制度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在具体实施中学生受教育权益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甚至受到侵害。本文就顶岗实习中中职生受教育权实现的状况、原因及对策作进一步论述。

一、中职生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指个体享有某种不可剥夺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宪法权利的一种,受教育权从属于社会权利,内容主要包括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参与教育活动的权利。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免费制度的逐步推进,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已经不是问题。而问题在于如何保障职业教育活动的参与权。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的要求,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一是要为中职生进行就业准备,使其形成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二是要为中职生发展奠定基础,形成较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职业教育活动参与权实现的前提在于教学活动的组织需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而这一前提的满足又主要取决于学校的经费、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软硬件的投入与使用。

二、中职生顶岗实习中受教育权实现现状

顶岗实习是指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生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实习。从权利运行角度看,学生参与顶岗实习过程是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受教育权实现的过程。因此,顶岗实习中,学生受教育权实现程度应取决于实习岗位、实习指导和实习成绩评定等方面的问题。

1.实习岗位问题

随着职业学校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人数迅速增长,以及金融危机后续效应的影响,普遍存在符合中职生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不足,岗位与专业不对口。同时,受企业生产安排和技术要求的限制,中职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单一,轮岗不足,顶岗实习内容与校内学习衔接不顺畅。此外,大部分中职校,从学生开始实习以后学校就不再安排专业理论和职业指导等课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制约,削弱了中职生未来的转岗适应能力。

2.实习指导问题

顶岗实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顶岗实习的学生既是企业的员工也是学校的学生。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是顶岗实习教学的要求,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中职校的指导教师的数量和指导能力都有待加强。在数量上,师生比远高于1∶20的比例。在指导能力上,许多指导教师是直接来源于高等院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较强,但缺乏实践技能和经验。尽管学校也聘请了实习企业人员参与指导,但多种因素制约,他们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实时指导流于形式。由此可见,大多数中职生很难在顶岗实习中获得有效的专业指导,甚至没有被指导的机会。

3.实习成绩评定问题

当前,许多中职校对顶岗实习的成绩评价主要由企业进行,辅之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学校指导教师评价。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印发给学生实习鉴定表,由学生所在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鉴定和评价。总体而言,评价主体和方式单一,评价内容重结果,轻过程,定性评价多,定量评价少,评价用语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规范性。

三、中职生顶岗实习中受教育权不能充分实现的原因分析

作为一项积极的社会权利,受教育权的实现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积极履行义务。针对上述中职生在顶岗实习中受教育权的实现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权利不能充分实现的原因在于法规政策上的瑕疵、制度安排上的缺失和社会观念上的制约。

1.法规政策上的瑕疵

从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到200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到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以及2008年底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出台的法规政策文件看,我们不难发现:一是上述法规政策文件在性质上没有明确顶岗实习中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主体权责规定上多是原则性的要求和指导性的意见;在约束效力上多为任意性规范而少有强制性规定。二是上述文件多是教育部门单独制定和颁布,而顶岗实习牵涉多个部门,却鲜有多部门联署行文,联合发文来体现齐抓共管的刚性规定。加之企业分属行业系统不受教育部门直接管辖,使得教育部门单方出台的规范文件对企业而言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2.制度安排上的缺失

这主要体现在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和活动方式缺乏规范,存在较大的随机性。(1)组织方式上,校企合作的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建立,顶岗实习极易受到企业用工需求、社会人际关系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往往比较脆弱,正常化的顶岗实习难以得到保证。(2)管理方式上,学校关于顶岗实习的基本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不到位,管理过程缺乏制度化和规范性。同时,政府部门间缺乏有效协调,合作程度不高,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发挥不充分,企业积极性不高。(3)活动方式上,较多企业、学校没有制定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纯粹按实际生产而开展。即使有实习计划的也不能有效落实,常常是实习内容缺乏系统性、实习指导缺乏针对性,实习过程缺乏规范性,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3.社会观念上的制约

职业技术教育在人们观念里仍是“次等教育”,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度远不及普通教育。企业认为自身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顶岗实习、培养技术人才都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致使企业不愿参与长时间的人才培养过程。学校认为《教育法》赋予了学校教学自,学校的教学安排可以不受约束,学生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只能接受,不能拒绝。

四、保障中职生顶岗实习中受教育权实现的措施

顶岗实习不是学校组织实施再由企事业单位配合落实单向进行的浅层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结构及其各要素之间动态平衡的深层次问题。结合上述顶岗实习阶段,中职生受教育权实现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完善现行的法规政策,强化制度上的安排以及强化职校内功,促进观念改变是保障顶岗实习中中职生受教育权实现的根本措施。

1.完善法规政策

顶岗实习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程度,即均衡校企之间利益,吸引企业持续参与到顶岗实习中,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笔者认为,首先是修改《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顶岗实习各方,尤其是企业一方的权利和义务,把顶岗实践教学与企业培训有机结合。其次是出台倾斜配套政策,如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激励企业的参与热情。最后是效仿职业技术发达国家的做法,政府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分析和实用性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和需求趋势,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促进顶岗实习工作顺利进行。通过以上法规政策的架构和完善,可以从整体上形成“立法逼迫企业做,做的好有奖励,企业做了觉得好”的三个阶段,从而形成良好的顶岗实习外部环境。

2.强化制度安排

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在于实践教学收到实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完善配套的教学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和师资培训制度,科学地进行课业组织、师资配备、教学环节管理等,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内外监督机构及监督机制。如效仿美国专门成立“国家标准委员会”、“国家职教课程中心”等,全面关注实习进度,定期抽查实施效果,并对检查后发现的问题,要求其限期改进。

3.练强职校内功

中职学校只有练好内功,才能改变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吸引企业与学校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是专业设置要与科技、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相适应,提高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校内实训配合专业课程学习,强化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教学以课程的应用性、整体性、综合性为特征,突出实际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目标,紧密结合理论实践,使学生发挥其学习主体性的作用。二是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通过开足实训教学科目,让师生专业技能在教学中相长。另一方面定期派遣教师深入工厂参加顶岗实习。三是在教学活动实施中,注重把学生当作独立的、有自身尊严与权利的同等的“人”来教育和管理,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

五、结 语

受教育权的实现程度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教育法治的重要尺度。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从受教育权实现的视角,考察中职生顶岗实习实施成效,不仅有利于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从应然走向实然,而且能促进职业教育依法治教局面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三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丁金昌,童卫军,梁耀相.基于“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8).

第3篇

关键词:师范生 师生关系 顶岗实习支教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从发生关系的形式而言,可以是由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的组织关系,也可以是情感、认知、交往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有认知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师范生的顶岗实习支教,是指在学校的组织和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生在实习学校通过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师范生占据教师岗位,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全程参与教学活动。

以下我们就探讨一下顶岗实习支教期间师生关系的特点。

一、师生呈现好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的特点

师范生的身份具有双重性,每一个人还都是未毕业的大学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一个参加顶岗实习支教的师范生都已经走上工作岗位,顶替原任课教师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履行教师职责,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从这一身份的双重性来说,师范生还无法摆脱学生固有的一些特点,因此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顶岗师范生在实习期间会受到所在顶岗实习学校学生的欢迎和喜爱,主要表现在: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课下爱与师范生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班内的一些事件;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会主动寻求师范生教师的帮助。而师范生也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积极地引导学生,力求在思想上转变学生的不合理观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二者关系融洽,沟通、交往障碍较少,使师生关系呈现好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二、教学相长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一点在顶岗实习期间体现得更加明显。

首先是学生的学。师范生来到工作岗位之后,一般都是担任本专业的课程,知识基础牢固,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在课余时间也会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最后学生获得应有的知识,获得学习和人格方面的提升。

其次是教师的教。顶岗师范生经过了大学三年的学习之后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于如何教学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急切等待着实践的验证。但师范生的理论水平还不够深入,体系还不够完善,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想象之外的困难,这就需要学生学的密切反应,从学生学的效果中找出自己的知识漏洞。学生一个疑惑的眼神、一个摇晃脑袋的动作都应看在师范生的眼里,指引着自己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除了学习方面,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美好的意志品质也影响着顶岗师范生。一般初高中生都有早起的习惯,往往是在早自习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到教室里上自习了。这种学习的劲头是顶岗师范生以前亲身经历过的,只是经过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活的安逸使自己渐渐忘却了以前的那段刻苦奋斗的历史。这种情景再现似的记忆会让师范生重拾昨日的斗劲,在顶岗实习支教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坚强乐观。

三、师生情感交融

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心的过程。对教育者来说,他们是心灵感知的输出者;对学生来说,他们是敞开心扉接受教育者心灵感知的输入者。教师教育学生的实质是师生之间心的愉快碰撞,从而实现感情的交流、融洽、升华,由情知到理知。为达到师生情感融洽,顶岗师范生必须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信赖,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教学生怎样去爱。只有这样,师生的心才会贴近、融洽。这也体现出了教育的艺术: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育目标,增强教育效果。

一个顶岗师范生若只有爱生之情,而无爱生之行,这种爱缺乏情感应有的效能性。倘若爱生之情能导致爱生之行,但却不能满足学生的某些需要,也同样无法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因此,师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应注意使自己的爱发挥其实际的效力,注意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从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平日里与学生的交流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进行教育和关爱。反过来,学生会因感受到自己被教师理解、自己的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而高兴,并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由此,师生之间的情感达到了交融的局面。

四、师生坦诚相对

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有着绝对的威严。其实,只要真诚地沟通,教师和学生也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学生在初中阶段属于青春期,思想和情绪有时候波动很大,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班主任及任课课师建立了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有时候还是会有不被理解的感觉,在思维方式和习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有些话题不能对当地教师倾诉,实习教师就成为了他们倾吐心声的选择之一。例如一些早恋问题、学习缺乏兴趣问题等。师范生也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替他分析利弊,最后进行积极的引导,师生之间达到了坦诚相对。

顶岗实习支教为师范生建起了一座通向自我、加强对师生关系认识的桥梁。师范生在实习中同时正视了自己,正视了学生及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为师范生走上教师岗位后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顶岗实习支教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师范生在以后的实践中还需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茗、王鑫,《顶岗实习支教――师范生成长的必由之路》

[2] 韩俊岩,《简议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3] 王丽霞,《当前师生关系的特点分析》

第4篇

【关键词】高职实习生;实习;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在短短几十年中,经历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随之发生急剧变化,从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迅速转变为普通应聘职位的劳动者。高职院校作为一支我国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倾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纷纷根据自身特点采取24-1或2.54-0.5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了专业社会实践环节。

然而高职学生的这段实习经历:身赴企业,远离学校,实习期时间较长,与学校暂时分离,学校老师无法自始至终与学生在一起,此时的学生作为企业一员参与社会工作,需要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从学生身份到职场人身份的迅速转变,加之社会各种因素的干扰,很可能导致学生就业心态的变化,产生各种不适应的情况,严重者可能导致实习失败、影响正常就业。面对千差万别、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明显加大。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工作者,时刻把握着学生思想动态,肩负着塑造学生完整的社会人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法制观,择业观,就业观的重要职责;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维护学生自身权益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针对处于实习阶段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却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盲点。

1.做好高职生实习前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加。这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工学结合中,要根据“大一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目标,大二进行素质拓展和职业技能提升,大三开展求职能力培训和鼓励创新”的职业导向规划 ,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全方位地加强学生职业导向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职业意识,爱岗敬业的专业精神[1]。高职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树立和谐的就业观,整合社会各方面就业资源,引导学生做好择业,就业,职业,摆脱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事业观和发展观。

首先,针对目前上海地区高职院校外地生源越来越多的情况分析,此类学生留沪工作生活,本地生源则不愿到外地工作等现实状况,辅导员应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对即将步入实习岗位的学生就业意向想了如指掌,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前期的思想指导,可以用班会,谈心,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每期一个主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当前就业形势,客观分析自身状况,摒除思想上“一心向往大城市”的诟病,合理化学生的职业目标规划。同时,给学生未来规划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提出合理建议。其次,加强高职生实习前期的心理辅导,消除学生从学生身份即将转变成职场人身份的焦虑与不安,搭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企业,老师与企业的有效沟通的平台。通过宣讲会,企业参观等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直接接触到企业,耳濡目染企业文化和职场氛围,尽早适应职场人身份。

2.辅导员要关注、跟踪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动态

参与社会实习,成为高职学生的必要阶段。但实习开始的时间,实习工作的地点、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又各不相同,再加之各个企业对于实习生的待遇等各不相同,造成例如:高职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意外险是否参保,参保费用由谁承担等机制成为空白,企业是否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企业是否在实习后留用学生,留用标准等问题日趋突显,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及时跟企业沟通了解。另一方面,即是对实习期学生的培养过程,企业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企业是否能留住人才,实现企业与实习生的有效沟通,从而保持学生工作心态的稳定,保证校企合作企业的良性发展,辅导员作为其中有效交流与沟通的重要一员,对上述问题的及时反馈,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充分调动高职辅导员赴企业,真正到学生的实习工作的一线调研,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发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性,引导其正确的就业观和社会责任感。处于职业生涯奋斗初期的大学生,往往期望值较高,自尊心和好胜心较强,很多学生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挑选或着时刻打算跳到更好的单位。在实习岗位上,一旦发现整个奋斗过程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之后,心理落差极大,造成不能踏实参与实习,无法达到提高自己实际职场经验和水平的目的。此时,若再与周围同事比较,意识到了自己涉世未深、能力不足,经验尚浅的特点,就更加容易因为自身的劣势而感到自卑。当高职生的自尊和自卑心纠结在一起,内心两股力量对抗时,就极易打破心理平衡。在这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影响下下,久而久之,会危害学生心理健康,使他们变得冷漠、暴躁和焦虑,表现出各种消极抵触情绪。据调查,目前高职学生实习期间这种不良的求职心态、工作心态很普遍。怕找工作,逃避工作阻碍着很多学生的实习就业进程。

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生,学生家庭,企业,社会的全过程全方位多层面多领域的立体式融合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在此,高职辅导员老师的作用不容小觑。首先,做好高职毕业生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争取更多家长对学校就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和配合。霍姆林斯基就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育人这一细致、复杂的任务。”[2]要做好与家长的电话、书信等方式的沟通,将学生即将参与实习的单位大致情况向家长做好介绍,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将学生表现与家长了解作对比,在家长配合下,更有的放矢的把握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动态。其次,实际奔赴企业,与学生实习单位沟通。企业文化相对于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正面灌输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企业的理念、价值观、精神等。学生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一方面提高了职业道德修养,培养责任感、进取精神以及敬业精神等;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认同企业的文化,内化为思想,从而外化为行为,最终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化[3]。通过联系学生所在企业带教师傅,HR部门的人员的反馈信息,真正了解学生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掌握我实习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适时点拨学生,同时,给学校今后的教育方向和教学重点提供第一手材料和数据,为学校的发展及学校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大家基础。再次,给实习生更加宽容的工作环境,尽量推荐其专业对口企业参与实习,这样有利于发挥其专业优势,实现企业和实习生双赢。最后高职辅导员老师要将一些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差,人际交往水平一般的学生作为实习期间的重点关注对象,定期通过班级同学,家长,单位了解其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构建全方位的高职实习生服务机制

创建水平思考的模式+垂直思考模式:

实习实训结束后,学校指导老师根据实习实训单位和学生本人所上交的有关材料进行评价,对于在实习实训中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实习生要及时表扬和肯定,在评优、评先进、入党、学业评价上给予优先考虑;对于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通过鼓励措施在实习生中树立高尚思想道德的学习榜样,鞭策措施则约束实习生的不良行为,可以普遍提高实习生的思想道德素质[4]。

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探讨影响深远,辅导员教师在搭建学生与企业沟通桥梁的同时,需要高职院校各部门全方位的支持。辅导员教师定期到访企业,可根据不同企业、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问卷调查内容,以收集第一手用人单位资料和学生真是情况,从而做出更为深入的调研报告和及时的应对方案。

参考文献

[1]张良,唐志红.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成人教育,2010(10).

[2]杨光富.重温苏霍姆林斯基.从乡村教师到著名教育家[J].上海教育,2006(7B):36.

[3]李贞.校企合作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析[J].百科论坛,2011(8):187.

第5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顶岗实习 思想教育 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是一种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等教育。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管理也成为了全新的课题,特别是电子行业的艰苦性,电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面临的问题更复杂。从思想教育工作人手,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辅导,必然成为破解这一课题的有效渠道。

1电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内涵建设

顶岗实习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现场操作技能为目的,用一个学期集中安排学生到生产性企业顶岗实习,实际工作岗位上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生产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意识、适应能力,全面提升就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电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角色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出现了诸多不适应,存在着许多新问题。

(1)学生对顶岗实习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学生认识不到顶岗实习是学校借助企业的资源,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是进入社会的必需环节。部分同学对于物质利益过于看重,对于自己前途更为看重,缺乏大局意识,缺少职业道德素质。在实习中半途而废,临阵退缩,以上这些影响了学生顶岗实习的正常进行。

(2)心理预期相对过高。学生希望到行业企业影响力强,企业文化优良,学习资源丰富,与专业培养方向相符的企业顶岗;希望企业的领导有着一定的人格魅力,尊重和爱戴员工,希望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能够实现生活费的自己自足;相当部分学生希望通过顶岗实习能够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3)心理准备不充分。学生对克服困难的准备不足。虽然大多数学校会安排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工作,强调顶岗实习生活与学校学习生活的差别,指出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但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理想化的状态,由于企业制度文化等因素,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会遭遇和工人同样付出却得到不对等待遇的体验,引发不满、牢骚甚至对立情绪。

(4)人际关系不适应。学生在学校处理的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而进人顶岗实习单位则变为领导和员工的关系、师徒关系和同事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使一部分人感到对处理人际关系不适应。这些都影响他们顺利完成实习。

(5)管理失控。有些学生因不能适应企业的生产强度和艰苦的环境,或因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借故中断实习、不辞而别或变换企业、甚而在家。而如果企业对实习生管理松散,学校与企业沟通不及时,就会造成学校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实习状况或在何处实习的管理失控状态。

3电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解决对策

观念引导行动,在当前我国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真正发挥顶岗实习的作用,切实解决电子高职学生就业困难,除国家应加大顶岗实习的政策支持力度外,实施以就业为导向,以向电子基层一线输送人才为宗旨,以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为目的,以社会环境所提供的教育条件为支撑,,以双导师制为保障,通过校内职业导师和企业实习导师对农业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全程前伸和后延的“岗前、岗中、岗后”进行思想引导、行为指导、心理疏导为主要途径的“三段”紧密衔接,“三导”相互融合的电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思想教育模式,应该是一个有效的对策。

(1)建立电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思想教育的有效主体――“双导师制”。实行“双导师制”――校内职业导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学生顶岗实习时,学校与企业协商,选派有责任心有经验的企业人士担任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校内职业导师的辅助下,主要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考勤、业务考核、实习鉴定等工作。

(2)建立跟进式教育管理的信息渠道和激励管理方式。通过校企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校企平台、互联网等传媒的作用,加强师生、生生、校企、家庭与社会的互动交流,实现有效的跟进式教育与管理。通过校企沟通,加强对学生的考核管理,针对学生的表现和业绩,对学生良好的表现与行为进行表扬肯定,对不良的行为与表现进行批评教育。

(3)实施“三段”紧密衔接“三导”相互融合的思想教育。“岗前”重点进行“思想认识引导”。 “岗中”企业和学校共同”行为指导”。“岗后”重点进行“心理疏导”。

(4)发挥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根据顶岗实习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小组组织的作用,结合实习工作与生活,通过开展优秀实习团队、优秀实习生评比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鼓励学生为自己制定奋斗目标,为学院争得荣誉。同时,要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实习期间的带头作用,做到团结学生,相互帮助。

参考文献

[1] 温景文.高职教育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6篇

一、伙伴关系的校企合作探索实践的背景和优势

随着医药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医院规模不断扩大,管理也逐步规范化、标准化,需要补充大量的技能型、实用性、高素质的医务工作人员。郑州市卫生学校作为卫生局直属的唯一一家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与十余所市属医院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办学六十多年来已为各医院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据调查,目前大多数市级医院的部门负责人都是学校的毕业生,对母校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时卫生局主管领导和兄弟医院领导对学校教育给予大力支持。因此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校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和人脉资源,利用这“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抓住校企合作的机遇,实行开门办学、破除校本位局限,院校之间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构建伙伴关系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二、伙伴关系的校企合作在顶岗实习中探索实践的必要性

顶岗实习是培养医护人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历时占学生生涯的三分之一,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占有重要作用:

1.确保学生的安全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校、家庭关注的最重要问题,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由住校全封闭管理变成自主寻找住处、自主管理自己,所以更需要家长、学校和医院的共同管理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尤其是多方合作和沟通更加重要。

2.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学习环境由学校到医院,面对的是临床带教老师,与在学校专职教师的教导方法和态度有很大不同,这期间,学生要适应新环境、新角色的变化,对于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3.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快速提升顶岗实习是在实习基地由带教教师指导,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在病人身上进行实际操作的阶段。经过顶岗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从事卫生职业应具备的责任和能力,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验和历练;

4.打通“招生-培育-就业”渠道的利器顶岗实习的环境就是学生就业的环境,经过顶岗实习,学生对就业去向有了直观认识和目标,明确职业发展目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出符合不同医疗机构的技能型医务工作者,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因此,构建“伙伴关系的校企合作模式”可密切联系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关系,尤其是顶岗实习阶段对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医务人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三、伙伴关系的校企合作在顶岗实习中的探索实践过程

(一)学校在顶岗实习管理中的探索实践

1.学校与学生家长充分沟通提前半学期召开家长会,将顶岗实习的具体工作及注意事项传达给学生家长,并向家长书面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再次强调和明确实习工作的重要性和家长需要配合协助的工作内容。

2.学校对学生做好实习前教育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前,加强教育,安排学校负责实习管理的老师和专门邀请的医院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教育,平均每个班8个学时,包括安全教育及实习纪律等方面,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3.加大班主任对学生顶岗实习各环节的管理动员班主任参与到整个顶岗实习各环节的管理工作中,从顶岗实习单位的申报、顶岗实习单位的分配、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的沟通和管理,将管理情况纳入到班主任工作考评中。

4.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行逐级管理,确保无漏洞、全覆盖。各实习教学基地由1-2名校班主任老师每月定期巡查走访。

5.加大学生安全管理力度与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的学生落实学生的住宿情况,与家长提前沟通,并签订安全协议书,以确保学生的安全等。

(二)医院在顶岗实习管理中的探索实践

1.加强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实习护生入医院实习开始即由护理部组织召开实习护生岗前培训,明确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及时间安排,主要内容有仪容仪表,劳动纪律,医院介绍,医院文化,人文素养及院感知识等,护生实习科室涵盖内外妇儿,急诊,重症科室,实习时间至少两周,重点专科四周。

2.加强对临床带教老师的管理医院根据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及工作能力制定带教老师的标准及要求,每个科室根据要求上报符合带教资格的护士名单。加强对带教老师的管理①明确责任,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感;②各带教老师对其所带教的护生负有直接管理及带教责任,在临床上实行一对一带教模式,总体原则是“放手不放眼”;③护理部定期召开实习学生会议,对学生征求意见。

3.加强对实习生的日常教学管理医院护理部根据学校实纲和学生情况制定出护生带教大纲,安排每月两次讲课,①每个带教科室根据自己专科疾病特点制定出严格的带教计划,每周除了完成护理部教学大纲中的基础知识,至少每周一次的专科知识讲座;②每个科室实习结束,科室会组织严格的出科考试;③实习结束护理部征集各科室推荐的优秀实习生,工作表现突出者作为医院招录护士时优先录用。

第7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顶岗实习;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01—01

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和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2]。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来对如何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实践,顶岗实习已列入教学计划,实行“双师”管理制度,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学习、项目实战、实习成果评定等工作,指导教师全程追踪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对顶岗实习毕业生进行实时监控,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已初见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

顶岗实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个部门的支持和协调,须得到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顶岗实习作为学院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要求它能够贯穿教学过程并直接体现在教学大纲中,同时它也要有自己的切实可操作的大纲包括全套顶岗实习操作流程,顶岗实习教学安排,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教师现场管理制度,学生现场安全实习制度,教师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日志等。

制度建设是顶岗实习的保障,完善制度建设不仅可以促进顶岗实习的规范化发展,更可以从约束机制的层面上形成规范化的内容,促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的科学化、有序化、规模化发展[1]。

二、充分融入日常教学,推动顶岗实习教育全程化

在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实现案例教学或者过程工作式教学,如在网站建设专业中,实现工作室(项目)式教学(如巨塔工作室),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教育。

根据专业教学的特色,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到企业项目实践中。在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将团队沟通训练和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每个学生有机会满足现代企业项目的生理、心理和技能的要求;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做好实施顶岗实习的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与就业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让他们清楚要做什么,怎样做,能给自己准确定位,为有效地落实实施方案和各项措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校企交流,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顶岗实习需要学校和企业相互配合,需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符合专业培养方向的能满足应届毕业生参加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不会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是想通过接收实习学生,找到适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学生在毕业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试图通过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就业单位;学校希望利用企业的真实职业环境、真实的项目实战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3]。

为此,需要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利益的共同点,注重探索校企合作长远发展机制,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下,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而高职学校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才是校企有效合作的最根本的保证。

四、提高顶岗实习岗位对口率,保证顶岗实习质量

计算机作为一个专业的同时,它更多的起到的是一个工具的作用,如果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不对口,就起不到顶岗实习的效果,所以大力开发实习基地,精心挑选实习岗位,保证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同。

近几年以来,学院领导和就业工作小组拓展各项渠道,动员全体老师和往届毕业生都参与到开发就业市场的工作中来,每年联系近百家企业,保证每个学生有两个实习岗位的选择余地,这样保证了定岗实习岗位的对口率,大大提高了顶岗实习的实习质量。

五、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保证学生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

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要走出校门,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生产实践,在实习期间学生要扮演学生和员工两种角色,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对学生而言,学校是以学生的标准进行管理,而企业是以员工的标准进行管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时候,要帮助学生从多方面调整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尽快适应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同时企业文化的熏陶,也有力于学生对企业以及社会的适应。

另外一方面不同岗位实习报酬的不同也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失衡,所以学院会派得力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学会用企业员工的意识来思考问题,并且从自己的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规范管理,保证顶岗实习的有序进行

规范管理、严格考核是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领导工作小组以分管教学院长为组长,各教研室、教学管理科、学生管理科为成员。每个专业制定一名负责顶岗实习的主管,每位专业教师联系1~2家实习企业,共同参与顶岗实习工作。

七、充分利用网络管理平台,保证顶岗实习管理全面实施

顶岗实习的学生比较分散,为了快速、及时地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全程、全面管理我们必须借助网络平台,建立顶岗实习宣传网站,开设企业文化宣传、招聘岗位介绍、企业评价、职业生涯规划、实习制度宣传、实习巡视管理、学生学校动态、毕业设计、学生论坛等栏目。

网络的便利与快捷,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密切关注实习的整个过程,及时了解顶岗实习中发生的问题。(1)学校的学生顶岗实习相关管理制度;(2)顶岗实习岗位信息,供校外实训基地或其他企业、学院管理人员岗位需求及岗位信息;(3)挑选岗位,供学生了解进行用人单位岗位信息;(4)公布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分配情况;(5)实施实习评价,供企业负责人、顶岗实习教师、顶岗实习小组组长或学生本人等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总体评价反馈;(6)搭建交流平台,建立一个学校、企业及客户等共同参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交流顶岗信息、评价管理经验、实习经验等。

八、结束语

在顶岗实习工作过程中,坚持“校企合作”,强化学校、企业、学生的职责,明确“三结合”的策略,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改善了校内实训质量,增强了学校的组织与管理水平,提升了学校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坚持“工学结合”的高职办学思路,搭建优质平台积极探索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加强顶岗实习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芳.高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初步探索[J].职教论坛,2009

第8篇

摘要:顶岗实习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重要的途径之一。高等职业院校对于即将参加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要本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帮助学生端正顶岗实习的态度,指导学生阅读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文件,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及通用健康与安全常识,尽快投入到顶岗实习中去。

关键词: 高职学生; 顶岗实习 ;思想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要求各高职院校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这就引导建立了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作为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并且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同时,我们发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变得一致了,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顶岗实习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离开学校到企业顶岗实习,呈现出与在校期间完全不同的思想特点,有对顶岗实习意义和实习岗位的不认同,也有初入职场的不适应,情绪波动很大。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高职院校,该如何加强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思想教育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一、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我们要在顶岗实习管理中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充分尊重人,相信人,努力为实习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进取、宽松的环境,以促进其在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必须始终把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关心学生的成长,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企业导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院、企业、学生和家长的四方共赢。

二、帮助学生端正顶岗实习的态度

顶岗实习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重要的途径之一。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学院(或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明确顶岗实习的目标、任务、考核要求和形式,进一步了解顶岗实习性质,认识顶岗实习课程培养的能力目标,了解与顶岗实习相关的课程,认识顶岗实习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

三、指导学生阅读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文件

指导学生阅读学习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的相关细则,了解根据国家颁布的劳动法规、安全生产法规颁布的有关条例、条令及鉴定和处理工伤事故的原则规定,以保证师生在校外实习时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让学生明确高职学院对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控制程序,以确保实习生遵守顶岗实习教学秩序;明确高职学院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协议内容及相关规定,了解学院与实习生双方的职责与义务;明确高职学院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与学分制管理的有关规定,使学生了解顶岗实习学分的规定和成绩评定的方法。

四、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

顶岗实习是一项艰巨的学习任务,在实习前,除了通过阅读相关教育政策、学院所在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安排来了解顶岗实习外,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自己即将参加顶岗实习的企业的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使自己能够在实习前就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如:实习企业的简介、规章制度、培训、入职手续的办理流程、生产产品、品牌、企业文化;通过咨询学长等途径进一步了解实习企业周边的环境,如企业周边的治安、社会环境;医院、公安派出所的地理位置、离企业和住宿的远近距离、路线;企业至住宿、市区的路线、位置等,有助于学生的心理调适。

五、了解通用健康与安全常识

第9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顶岗实习支教 存在问题 对策

2007年9月,黑河学院正式启动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黑河学院体育系第一批顶岗实习支教大学生进入孙吴县、爱辉区、五大连池、北安等25所农村中小学校进行顶岗实习支教。顶岗支教实习模式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的紧密联系,有利于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有利于基础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有利于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而且有利于推进高校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本人选择六届参加顶岗支教实习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实习过程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研究。

一、现状调查

1. 实习学校认识现状调查

对60名实习生进行调查研究,其中认为接受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支教的有23人,占38.3%:认为比较重视的有31人占51.6%:认为一般重视和不重视的分别有5人和1人,占2.3%和1.6%。说明受实习校对定岗实习支教本身认真对待,响应国家政策,对实习生以较高的重视程度,对实习生为以重任,并派专门教师指导其工作,生活中尽量满足要求,为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减轻压力。但也有极少数学校,并没有认真对待,只是迫于行政压力敷衍行事而已。

2.实习生实习工作情况调查

通过调查有53人参与体育教学,占88.3%;有7人没有参加体育教学,占11.6%。说明实习学校能够给予实习生一定教学任务,对实习生较为信任,但同时也说明实习学校教师严重存在缺乏现象,部分实习生除担任本专业课程之外还要承担一定其它学科课程。同时也有个别学校将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委任非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综合能力有一定作用,但不利于学生教学能力提高。

通过对实习生授课课题时量调查,每周12课时以上的实习生有12人占20%;每周8-10课时的实习生有25人,占总数的41.6%;每周6-8课时的实习生有18人,占总数的30%;每周5课时以下的实习生有5人,占总数的8.3%。说明大部分实习生都能够有充足课时量进行教学能力锻炼,同时也说明实习学校对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给予高度重视,实习锻炼空间较大。

通过对教学内容调查,教本专业课的有53人,占88.3%,有7人没有教本专业课,占11.6%。说明实习学校对定岗支教实习生给与专业的肯定,只有极少数实习学校没能按要求让实习生教自己所学专业科目,这种行为在顶岗实习支教中大大降低了实习生检验专业能力和提高专业素质的机会。还有部分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并没有参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而担任了非体育课程或是非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教学能力提高、教学经验积累、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产生一定不良影响,致使部分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实习过程出现流于形式现象。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参与体育赛事活动锻炼机会较多,并且通过座谈了解到,一部分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在竞赛组织与训练过程被委任关键环节工作,为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竞赛组织与训练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

3. 实习生存在能力欠缺情况调查

对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欠缺调查,主要集中在适应生活的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分别占78.3%、65%、50%;另外专业素质方面顶实习支教学生也存在一定不足现象。通过座谈了解到,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在支教活动中凭热情、敬业精神,满满的一腔热血,但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日常生活中被娇生惯养,由于独立生活能力差,在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中明显表现出生活能力不足的缺点,某种意义上说,顶岗实习支教也正是对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最好的锻炼与教育的过程。沟通能力不足在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主要表现在在与学生同事及学校领导的沟通、与指导教师沟通方面、与学生沟通方面。

4. 指导教师情况调查

通过指导教师配备情况调查显示,发现有56人有专业指导教师,占93.3%;4人没有,占6.6%。说明体育系专业指导教师认真执行了顶岗支教的相关政策,能够进行有效指导,但由于部分学校交通不便或其它原因造成指导不及时的问题。

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频率情况调查,发现有18人认为经常指导,占30%;23人认为时常指导,占38%;有15人认为是偶尔指导,占25%;没有指导教师或基本不指导的有4人,占6.6%。说明实习学校分配的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基本都能认真对待,经常指导教学授课方法,有少数指导教师可能也是形式上的有名无实,很少过问实习生事情。

5. 在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通过调查显示,在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食宿问题和安全问题,分别是53人和45人,占总人数的88.3%和75%。同时也存在指导教师问题,实习学校重视问题,教学能力问题和其他问题。但在以上问题中,有关单位都做出了积极响应,只是效果还差一点欠缺,现在困扰实习生最大的因素就是食宿问题和安全问题。

实习生实习地点以农村居多,而农村学校在安排住宿一般是民居,需要睡炕、烧火,自己做饭等问题。而实习生在这方面经验十分少,所以适应较慢。在安全方面,实习生主要女生居多,来到陌生地方生活方式大变,例如去厕所通常都是几人结伴而去难免会害怕。

二、对策研究

1.做好岗前培训,做好顶岗支教实习实施工作

因为体育系的学生接触的就是实践课和理论课俩大类,我们去支教主要是实践课,所以在岗前要重视实践课,而且学生对实践性知识的掌握较差,这一结果可能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少有会注意老师是怎么教学的,因此,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中应该增加了《实践课和观摩课》的教学,让系里老师亲自讲解现场课,而且要花一些时间多培训一段时间,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中学课堂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尽快、尽早转变角色。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有计划地开设相关课程,保证实习师范生在进行支教实习之前,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提高支教水平。为了适应教育实习改革的要求,各师范院校应在学习其他高校顶岗实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有计划地开设相关课程。一是改革课程结构体系,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突出师范性,加强学生的教育理论课的学习、教师基本功训练和人文科学素质的教育;二是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学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师范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三是在实习生上岗前应对实习基地的环境与实习硬件水平有比较具体的说明;四是做好实习生上岗前的心理教育

2. 谨慎选择,确保顶岗支教实习试点工作的有效性

为确保本次实习试点工作的有效性,学院从支教学校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联系,选择支教学校。通过与地方教育主管理部门的联系,了解中小学校教师编制、师资短缺等状况,并派专人五大连池、孙吴、北安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的教学、交通、食宿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解,主要考察学校是否需师资队伍,以及对支教学生的态度最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的几十所中学作为本次支教实习试点学校。

3. 加强对师范生的实习指导,确保顶岗支教实习工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