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3:12
导语:在高中化学生活常识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170-02
一、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从目前来看,教学的重点已经不仅仅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转向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性教学最早的提出者是杜威,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教育家施瓦布认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20世纪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教学改革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在学习过程中更应该利用学生的自身能力去学习,而教师应该用不断探究的方法来向他的学生展现科学知识”。近些年来,大多数高校已经在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并且,探究式教学在未来也会不断地发展成为教学中的主流。因此,在高中化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且这种方式应该广泛地应用于任何一个学科。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和生活化学的应用
正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化学与我们息息相关,而化学知识在自然界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高中阶段学生对化学也可以说是熟知了一部分,但对某些熟知的现象,却又不知其原因。例如,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沸腾菜汤的温度会比沸腾的水的温度高”或者“在寒冷的冬天,厨房里的水容易结冰,然而酱油一般不会结冰”。类似这样在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化学现象,学生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生活和化学的连接点,以学生们常见的、熟知的生活常识作为着手点进行探究式教学。例如上文所提到的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沸腾的菜汤比沸腾的水温高,主要是由于菜汤中含有盐等物质,导致菜汤的沸点增高,所以比沸腾的水温高。而在冬天厨房里的水结冰酱油一般不结冰,主要是因为酱油中含有盐,当NaCl的浓度为29%时,冰点最低为零下21.2摄氏度,所以酱油的冰点比0摄氏度低。因此,教师可将生活中发生的化学现象、有关事件的类型以及产生的原因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对抽象化学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也要用发现的眼睛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着手,其中包括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物品、发生的现象、有关的事件类型及产生的原因。再就是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等等。从而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较抽象化学问题的理解,从而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增加,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顺利地转移到化学知识上来。
三、探究式教育在高中化学实验的应用
在高中阶段化学仍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如果能够将探究式教育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合理巧妙地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又可加强学生对其探究真理认知。相较于传统的课本上的白纸黑字,化学实验则是更加直观地看见实验现象,比较具体,可以增强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并且化学实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另外,学生们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并进一步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开发学生们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使探究式教育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全面应用。
在一些常见的高中化学实验中,例如:3Cu+8HNO3==3Cu(NO3)2+4H2O+2NO铜片首先与稀硝酸反应,在试管底部产生无色气体一氧化氮,当气体逐渐上升与空气相遇就会逐渐变成红棕色。2NO+O2==2NO2。另外,H2+CuO=H2O+Cu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的氧化铜遇到氢气会变为红色物质,并且试管口会有液滴生成。诸如此类的化学实验,会出现明显的化学现象,则会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加感兴趣,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想要探究其中的实验原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展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展开积极思维活动,在教师的辅导下顺利地解决问题,更好地在探究式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
四、探究式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应用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只是单方面的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应该利用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创造性思维则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核心。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化学理论知识十分繁重,我们更应该运用探究式教学这种方法,使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学生感到化学的学习轻松易懂,简单易学。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总是会遇到一些抽象性的化学问题,例如化学平衡问题,这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因为化学平衡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就[CoCl4]2-+6H2O==[CO(H2O6)]2++4CL-来说,我们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将这个问题具体化,向其中加入浓盐酸蓝色就会加深,这主要是因为增大了氯离子的浓度,平衡向左边移动。这样明显的实验现象就会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总结: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和生活性紧密联系的学科,同时高中化学也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上教师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巧妙地运用探究式教育使其与课本上的知识相联系。其次,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明显缺乏,这将会阻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应试教育,而是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使其在各个化学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更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龙.探究式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宁夏教育,2009,(10):44.
[2]闫俊格.高中化学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艺术,2010,(05):12.
[3]陈巧午.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02):39-40.
[4]庞士智.无机化学课启发式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01):95-96.
【关键词】合作学习;群动力理论;组间同质
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集逻辑性、抽象性、严谨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于一身,决定了在中学化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化学课程中的许多内容可以通过合作来学习,课程中的许多精神和能力也都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积极探索合作学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效实施的研究,对于推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合作学习策略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采用的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培养个人能力同时又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二、理论依据
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群动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课堂教学工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选择性理论等,这些理论有力的支持了我大胆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
三、实施流程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分组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班额大(60多人),多少人一组才合理?二是学生如何安排,学生每月都进行座位调整,能不能保证有固定的小组座位?最后确定以6人为一小组,并给各组位置相同成员编上相同的号码,分别是1、2、3、4、5、6号,上化学课时6张书桌靠在一起,固定小组位置,化学课座位10周不变。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力求各小组的素质一致,做到“同组异质”、“组间同质”,并分配好小组学生角色,分为组长、实验记录员、鼓励员、检查员等。
2.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让学生从整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3.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自学
通过设置情景和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自学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培养其自学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4.师生合作交流
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并发现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老师再给予帮助。
5.课堂习题设计
习题设计要有梯度,适合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突出本节课的主干和重点知识,当节进行训练,及时评价,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案例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第一组和第六组表现突出,分别奖励10分,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本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有关醋的知识。
【明确目标】本节课要求大家掌握乙酸的结构、物理性质及其化学性质。
【教师演示】展示米醋,白醋和冰醋酸
【提出问题】仔细观察再结合生活常识,各小组讨论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然后展示。
【小组讨论】学生看课本,查资料,思考后,组内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各组展示讨论结果,并相互补充,正确得到乙酸的物理性质。
【模型分配】每组分配乙酸的结构模型2~3个。
【提出问题】结合模型请大家共同探讨乙酸的结构并推测乙酸的化学性质。
【教师引导】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作为一种酸,它应该具有哪些性质?
【小组活动】同学们积极回忆交流讨论,归纳总结酸的通性。各组展示讨论结果,全班同学共同得到乙酸具有酸的通性。
【引导过渡】怎样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各小组学生用石蕊、甲基橙、酚酞等多种指示剂来验证乙酸的酸性;并选择用大理石或者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做实验证明其酸性比碳酸强。
【展示结果】经过上述两个实验,第五组同学举手汇报结论:乙酸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引导过渡】大家想一想,乙酸除了具有酸性外,还会有哪些其他的性质呢?厨师在烧菜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菜的味道就变得特别香醇,更加鲜美。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实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按教材上的装置(制乙酸乙酯的装置)组装好。注意组装顺序,导管口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液面下,同时注意三种试剂混合顺序。
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
(1)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2)导管为何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3)为何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乙酸乙酯?
(4)为什么轻轻振荡后有气泡产生?
(5)如何分离得到的乙酸乙酯?
【学生活动】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观察,主动思考。然后就这几个问题进行组内互相探讨,互相交流看法。小组展示讨论结果,不足之处各组相互补充,最终得到了圆满的结论。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乙酸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这节课中大家表现都很积极,也都有收获,大家先自己总结一下,然后我们进行课堂训练。
【课堂练习及总结】略
五、思考与体会
通过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合作学习,我亲身感受到了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效果,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改“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精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真正地贯彻新课标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此外,实施合作学习时必须有度,并不是所有的课都要用合作学习,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课堂具体情况进行取舍,教师要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内在精髓,不能对合作学习的运用还停留在传统的小组讨论的层面上。同时要建立公平、合理、可行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部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高中化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94-02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自主学习提出了很多相关规定,比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等等。高中化学新教材的设置也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以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为例,教材设置了"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以及"整理与归纳"等栏目,这些都是活动性的栏目,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的教育现状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呢?
1.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
自主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化学知识和技能。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主动性。主动性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享受和愉快的体验;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生树立责任的体现是课前认真预习,课堂积极思考,课后认真反思。二是独立性。独立性是高中化学自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化学实验仅仅靠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学生独立操作与思考才能慢慢体会和领悟,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的目的。三是计划性。计划性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控、自我调整、自我指导以及自我强化。
2.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改革教学中的不利因素,也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以及主动学习的作用。首先,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它是符合高中化学新教材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对化学学科怀揣兴趣。有获得化学知识的渴求、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课程。因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愉快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其次,自主学习可以发展全体学生,符合现代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自主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后进生看到学习的希望和信心,进而达到发展全体学生的目的。再次,自主学习还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勤于思考,这就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策略
3.1 改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坚持以生为本,改变教学理念。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中心,要把教学过程看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在自主学习教学中要注意教师的行为和手段。首先,教师要灵活理解新课程标准,在运用时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进而实现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其次,要革新教学方法,同时把握基本原理与实践操作,以容易理解的方式把抽象的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在教授《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铁和铜的样品,以及装在试剂瓶中的钠。提问:钠为什么要浸在液体中? 浸泡的液体是什么?为什么不能保存在水中? 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设定实验方案,并进行试验验证:首先,将少量过氧化钠置于小试管中;其次,向小试管中倒入适量水;然后,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小试管中。最后再让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反思。再次,要全面地评价学生,公正准确的评价学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3.2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开展兴趣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可以温故知新。高中化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基础,教师可以找到初高中化学知识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借助周围学生熟悉的环境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化学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化学知识。例如,在教授《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时,教师可以展示两个教具,一个是生锈的铁棍,一个是铝盆。然后教师可以提问:铁跟铝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又是什么颜色的?它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这种颜色?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答案;另一方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探究,最终得出答案。再次,还可以用一些跟化学学科内容相联系的热点新闻或生活常识来设置情境,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被吸引。
3.3 充分利用和开发高中化学资源,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目前,高中化学教学资源及其匮乏,充分利用和开发化学资源,可以丰富课程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并开放化学实验室。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化学实验室要尽可能地向学生开放,为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其次,要加强利用各种信息化课程资源,比如图书、报刊、网络资源等等。想办法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还可以建立高中化学资源库,实现师生资源共享。再次,要充分利用社区化学资源,比如科技馆、博物馆、科研单位等等,引导学生结合化学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是社区化学资源更好地位学生服务,从社会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化学知识。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面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教师需要对自主学习有着正确的认识,起好引导与示范作用,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自主性学习的理论的特殊要求
自主性学习从狭义的角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主体建构过程,教师要认真考虑学生先前的知识经验,使要学习的科学知识落在学生可能的建构区范围之内,并与学生的经验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引起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不断丰富、发展和改造自己的理解。这个过程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为基础,要求外部环境能提供学生所必需的帮助,所要建构的知识点应是在学生理解能力的范围之内。要想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建构所学的知识,所选择的知识点应是适合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知识,是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建构获得的知识。
2.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急剧变化发展的时期,独立意识、自学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为自主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自主性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责任意识,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但高中学生尚处于发育阶段,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还未完全达到上述要求。
3.高中化学内容的特殊性
高中化学是在无数化学知识宝库中选择的最基础的、能适应时展的、代表化学基本特征的知识点,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化学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取舍,许多高深的理论无法在中学阶段介绍,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从根本上阐述,从而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使得某些知识点很难以自主性学习的方式来获得。化学知识的自主性学习,还要充分考虑学校条件、周边环境能否提供学习中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如:仪器设备、化学药品、教学工具、活动场所、家长支持等各种外部环境,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得到保证,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将很难展开。
(1)化学基本概念
在课堂教学条件下,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学习一般包含下列阶段:感知阶段、加工阶段、初步形成阶段、联想整合阶段、应用阶段。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形成本质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具体概念的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是“刺激―反应”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表述概念的词是前人已经确定了的,学生只能是接受性学习。定义概念是对事物内部关系、特征的陈述和概括的语言,是人们对事物内的某种内部实质性的涵义的表述,其学习过程是接受性学习。规则性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时对具有相同性质或结构的事物进行归类形成的概念,其概念的内涵是规则,其规则的来源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角度,这类概念往往具有典型的例证,学生容易从实例中获得结论,一般适合于自主性学习。
(2)化学基本理论
化学理论从特定的角度反映着一定范围的化学现象的规律,是化学知识的特殊的组成部分,化学理论的学习过程可以按归纳的方式进行,也可以按演绎的方式进行。按归纳的方式进行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感知阶段、归纳阶段、验证阶段、联系整合阶段、应用阶段。按演绎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演绎推理阶段、验证阶段、联系整合阶段、应用阶段。
化学理论的学习要由有关的概念、典型的事例为基础,通过严密的思维论证而得出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基本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辨别能力。因此,对于一些学生易于达到要求的较为浅显的理论,可采用自主性学习,而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不便于选取典型事例的理论,则不宜采用自主性学习。
(3)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以化学概念为基础,化学基本理论为工具,是对具体化学物质从感性知觉到理性思维的学习过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相当丰富,又具有很大的适用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在社会生活、生产、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特点使得学生很容易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实例,并能具体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使学生可以自主性地构建知识体系。
(4)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机化学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由于立体几何知识尚未学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再加上有机物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对学生学习有机物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学生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有机物,但这些物质很少直接以单一物质所具有的特征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便于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需要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地传授给学生,这部分内容,学生往往较难掌握,一般不适于自主性学习。当学生对有机物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有机物的知识点中某些规律性较强的、能应用演绎推理的方式获得相关知识的内容,则可使学生通过自主性探讨,寻找规律,掌握规律,最终实现对有机化学的掌握。
关键词: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一步步提高,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这种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应用。它本身具有的形象性、生动性及丰富性,使其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所有科学、先进的教学工具,说到底都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只有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最佳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的教学辅助手段,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课堂教学工具,合理利用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增强课堂示范效果,提高肯瑞托教学效率,为我们的高中化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往往认为化学枯燥无趣,学起来很难。这样很多学生在开始阶段就对化学产生“畏惧”。而电子白板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
学生听的兴趣不大,参与不够积极。自从学校普及了电子白板,对于这一部分知识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充分利用电子白板课件进行教学。开始部分,白板屏幕致欢迎词:――一切从零开始,一切皆有可能。此时学生们都很振奋,眼中闪烁着求知得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分三部分进行介绍。首先大量图片展示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具体例子。其次图片介绍化学是一门怎样的自然科学以及化学的发展历史。再次图片展示衣、食、行、住等都离不开化学,化学在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大量图片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最后讨论假如没有化学世界会怎样?学生讨论热情很高,我让一名学生去触摸屏幕,屏幕出现一人正在家里吃饭,然后连续按按钮“没有化学的世界”发现房子飞了,眼前的食物飞了,家里的所有家具,电视也不见了,甚至衣服也在飞走,此人满脸惊讶,感叹没有化学的世界无法生存。学生看到这里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一节课学生始终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讨论,这是以前不可能达到的教学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一旦对化学产生兴趣,就会竖立学好化学的决心,克服一切困难。
二、有利于化抽象为形象
初中化学既有抽象的理论知识,又有有趣的化学实验。比如:分子、原子、离子、化合价等概念。由于初步认识微观世界,对于学生来说单独靠课前预习,教师讲解。学习难度很大。而交互式电子白板集传统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设备的功能于一身,为学生呈现清晰,良好,动态的视觉感受,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化抽象的化学知识为具体化、形象化。不仅降低了知识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便于学生接受。
利用flas制作了时长5分钟左右的微课,在课堂上课件讲解了原子的结构,然后播放了微课视频,在视屏中既有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又有最外层电子运动的过程,既有画面又有教师的声音。既形象又生动,打破了常规教学,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同时也发现学生很兴奋,对老师也充满了敬佩。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又例如,“水的电解”这一部分,同样利用动画形式展现了水分子的分裂,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很好的为学生再现了微观世界的情形。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三、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独特性使其扩大了课堂容量。化学中既有大量的概念、实验和例题,又有一些与生活链接的知识,如“爱护水资源”这一节。内容多而繁琐,有水的利用、水的污染、如何节约用水等。“燃烧和灭火”这一部分,有灭火器的介绍,火灾中的一些自救等知识。常规教学课堂时间有限,同时对于课内和课外衔接的生活常识,学生了解的也是有限度的。尤其是乡镇中学,有的孩子家中没有电脑,即使有也不一定有时间主动去了解这些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还是靠学校,教师的介绍。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如此大容量的知识介绍给学生,电子白板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前制作课件,用课件上课就能大大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并且可以展示相关的很多图片或者视频。
一、盐类水解概念
高中盐类水解主要是针对溶液电离的弱酸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正是由于这两种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氧根以及氢离子结合,从而生成弱酸或者是弱碱.这个过程,促进了水分子的电离平衡,形成了新的动态平衡关系.在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过程中,若是弱酸阴离子则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使溶液显碱性,若是弱碱阳离子则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结合使溶液显酸性.
二、不同类型题的具体解题思路
1.盐类水解方程式
在高考中,对于盐类水解方程式的考题不会直接给出要求,而是需要做题者在解题过程中逐渐渗透对方程式的理解.第一,盐类水解平衡的离子方程式要使用可逆号.在水解结构中,由于水解程度不大,导致整个水解过程产物并不多.正是基于此,沉淀和气体并不常见,不属于双水解的反应,无论是气体还是固体沉淀,都不需要利用箭头进行集中标注.第二,在盐类平衡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盐类水解的第一步.特别要注意的是,多元弱酸和弱碱水解要分步进行,也要注意水解方程式的书写.第三,在盐类水解平衡中,要集中关注影响水解的因素.内因是}类本身的性质,而外因是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第四,在研究水解要素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水解规律,有弱(弱酸根离子、弱碱阳离子)才发生水解,越弱水解程度越大.若是温度不变,浓度减小,则水解程度会增大.若是浓度不变,温度升高,则水解程度也会增大.在盐类水解过程中,若是有意识地改变溶液的pH,则会对水解产生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2.典型例题分析
例1 在普通的泡沫灭火器结构里装备小玻璃筒,内部盛放硫酸铝饱和溶液,铁筒里放置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在使用过程中,若是倒置灭火器,这两种物质会发生混合,双水解便会喷射出白色的二氧化碳泡沫,从而达到灭火目的.那么,在铁筒中的碳酸氢钠不能被碳酸钠代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在对盐类水解进行分析和题目处理的过程中,要对水解本质提高认知,不仅要比较大小型也要对实践操作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在该反应中,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的是双水解反应,最后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以及二氧化碳气体.而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需要对两者的性质进行分析.若是产生相同量的二氧化碳,则碳酸氢钠的反应速率要高于碳酸钠,此时碳酸氢钠消耗的铝离子却没有碳酸钠多.
例2 A.水解过程达到平衡状态,但是并不是饱和状态,添加氯化铁能保证溶液达到饱和状态,且溶液酸性增强.B.有50℃和20℃的同浓度氯化铁溶液,条件相同,铁离子的水解程度在50℃时较小.C.为了抑制铁离子的水解,需要对氯化铁进行密封保存,并且添加少量盐酸.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解析:在平衡移动理论中,氯化铁溶液浓度增大,则铁离子水解程度增大,从而导致溶液酸性增强,通过推导可知A是正确的.温度升高,盐类水解程度增大,故B错误.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以及氢离子,要想抑制铁离子水解,就要向溶液中添加少量盐酸,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C正确.也就是说,在题目分析过程中,要综合处理不同的信息和题目要求,确保思虑周全.
3.考试要点
[关键词]:贫困地区 农村中学 探究式教学
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将至今仍普遍存在的被动的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方式。以新版高中化学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所编写)为例,它改变了过去那种只重视知识传授的习惯,设计了大量的科学探究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体验主动的探究学习过程。
一、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具体是指学生在概念及原理的学习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及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阅读、思考、实验、听讲、讨论等去独立的探究,自主地发现和掌握相关的原理与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使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以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以形成一套自己的概念,把“别人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探究式教学”模式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同在于,学生不再只是一味的在课堂上“听老师讲、看老师做”,而由自己来决定学习时间的分配,自己设计学习方案并自主地操作实验,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总结。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激发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途径。通过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发现自身的潜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产生对认知和求知的浓厚兴趣与强烈欲望。实践证明,通过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形成一个“兴趣――探究――兴趣”的良性循环路线,可以促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形成一个持久的兴趣,激发出学生对于化学的求知欲望。
3.根据学生的基础安排教学
由于探究式教学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学生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及合作能力来设计自己的学习方案,他们没有一套固定的公式或模式可以用来套用。适当的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但如果不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实际水平来设计,则会适得其反,使学生的自信心受挫。所以我们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必须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计探究问题,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贫困地区农村中学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探究式教学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比如实验仪器、实验药品作为支撑。特别是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学,往往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使得探究式教学难以有效进行。所以,开展探究式教学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于教学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开展探究式教学必须充分考虑科学性,而对于教学条件比较有限的贫困地区农村中学,开展探究式教学则应该充分考虑可行性。一个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再好,如果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够实行,也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1.选取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
化学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但是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捕捉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来进行探究式学习,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设计课程“怎样清除水壶的水垢”。首先要求教师查阅水垢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设计除垢的措施,整理成材料,与同学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向家长及其他人征求意见,并查阅资料及总结生活常识,自主的了解可使用食醋来去除水垢。再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去除水垢的实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知识,同时可以通过实验使学生牢固的掌握醋酸的酸性,及醋酸与碳酸酸性间相对的强弱。
2.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改造
在各级政府的关心重视下,贫困地区农村中学已经配备了基础的教学仪器设备。对于具备一定实验基础,及能够满足基本教学实验要求的贫困地区农村中学,可以通过改进课本中的实验,使其符合探究式教学的要求,让学生来探究化学的学习过程。
例如,设计课程“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实验1)在盛有5mL自来水的试管中溶解5g氯化铵,感受其温度的变化;(实验2)同样在盛有5mL自来水的试管中溶解5g生石灰,让学生感受其温度的变化。
通过学生自己的总结得出:在实验1中,其试管的温度出现降低,证明反应要吸收热量;而实验2中的试管则出现温度升高的现实,则说明该反应要放出热量。
三、贫困地区农村中学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1.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探究内容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然而,即便方法再好,也并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学校,同时由于校情的不同,教学条件的不同也限制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的内容,使学生真正的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2.必须精心的设计探究问题
精心的设计探究问题,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主动性思维,在问题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管是学校的教学条件如何,设计探究问题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要求教师要精心的设计课堂上的提问,要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课堂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围绕一个化学公式,进而引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这一反应的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都有什么;要完成这一反应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该反应在反应时有哪些现象;该反应是什么反应,其反应的还原剂、氧化剂是什么,如何表示该反应的电子得失方向与数目;该反应是一个离子反应吗,我们应该如何表示其离子反应的方程式;反应的固体质量或是其气体的体积有什么变化;如何运用实验室里的装置来实现该反应等,通过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总之,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求学校及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反思问题的学习方法,进而来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导课在教学环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导课的时间比较短,但对教学效果却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所以,导课方法和导课内容的选择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恰当的导课方法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化学课堂教学的导课方法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旧知导入、社会导入、古诗词导入、化学史导入、故事导入以及实验导入是化学教学常用的导课方法。
关键词:
化学;导课艺术;课堂教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课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如果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过程,或更准确地讲把它看作是一系列过程,一个简单的学习行为就包含起始和结束。导入技能的运用,恰如一部戏剧的“序幕”,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从而进入智力的振奋状态。
1化学课堂导入的功能
化学课堂的导入功能可分为四个方面,包括: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建立认知冲突,产生成就动机;实行目标教学,产生任务动机;衔接新旧知识,主动学习旧知识。
2化学课堂导入的类型
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对于化学课堂的导入方法既有与其他学科的相似之处,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旧知导入、社会导入、古诗词导入、化学史导入、故事导入以及实验导入等方法。
2.1旧知导入
旧知导入,本质就是引导学生去温故知新[2],通常采用做习题、提问、组织各种形式的复习等方法,为学生提供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结,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习新知识奠定良好基础的导课方法。所以,在使用这种导课方法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控制好习题的数量和难度,正确掌握复习方法。这种导入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可以收到“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效果,是一种常见而实用的方法。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一节的新课导入,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以氢气还原氧化铜这个非常典型的化学反应为代表帮助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然后再从化合价的角度来分析,从而得出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并以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例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从化合价以及电子转移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必要性。例如,“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一节的课堂导入,可以先复习初中所学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根据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同为酸性氧化物这一事实,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这样不仅方便学生记忆,更是加深了学生对二氧化硫性质的理解,而不是机械的背化学方程式。
2.2社会导入
社会导入,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或是从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从社会问题导入化学课堂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情境创设的需要,也是化学学科教学的要求。例如,在讲解“钠的重要化合物”时,从厨房中的苏打和小苏打引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讲解,其物理性质根据学生的生活常识就可以轻易总结出来,并且根据常见胃药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引入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性质,把化学与社会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胶体的化学性质”时,可以由医院肾衰竭病人的“透析”原理引入胶体的渗析;由生活中盐卤点豆腐的事实引入胶体的聚沉;由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的事实引入胶体的电泳;由早晨茂密的树林中透过一道道光柱这一事实引入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2.3古诗词导入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3]。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古诗词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领会其中隐含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并将化学教学与语文教学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利用理解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分子、原子运动时,可以利用古诗词创造意境,帮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分子运动。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等。
2.4化学史导入
教育学和心理学告诉,兴趣是智慧的大门,培养了兴趣,就打开了智慧的大门。在化学学科的发现史、发明史和发展史中,充满了动人的故事,中外史实中,妙趣横生的典故更多[4]。化学史的导入使化学课变得生动形象和富有趣味,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乙酸”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杜康的传说:相传他是山西运城人,会酿酒,他的儿子黑塔也会酿酒技术。有一次,黑塔酿酒后觉得酒糟扔了可惜,就顺手把酒糟泡在了一口大水缸里,可后来就给忘了,直到二十一日后的酉时才想起来,然后开缸后,立即就闻到一股从未闻到过的香气,尝了一口,感受更是香甜可口,于是他便把这种调味浆用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调味浆就是醋,而醋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酸。
2.5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教师可以讲述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化学故事,或展望化学领域的伟大成就,也可以讲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进而实现新课的导入。例如,在讲解“离子反应”时,可以先向学生讲“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误饮了“哑泉水”,顾名思义就是喝了“哑泉水”不能说话,后来遇高人指点,可以饮用万安溪的安乐泉水解毒。那么中毒和解毒的原理是什么呢?涉及到哪些化学知识?中毒的原因是“哑泉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铜,而硫酸铜是重金属盐使人中毒。解毒的原因是安乐泉水显碱性,即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当两种泉水混合时,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从而解毒。
2.6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是指在讲授新知之前,可以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视频观看实验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步骤等方法,调动学生的情绪状态,激发学习动机,再从学生的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5]。学生为了解决直观感知带来的问题,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实验导入是最带有化学学科知识特点的导入方法。例如,在讲“过氧化钠的性质”时,教师先提出“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但是今天来看一个实验”,然后教师演示用棉花包住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滴水生烟”实验以及用棉花包住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吹气生火”的实验。在学生的思维鼎沸状态,教师及时提出“这种神奇的物质,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过氧化钠。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学完本节课,就明白其中的原理了”。
3总结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创设“乐之”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化学学科的强大魅力。
参考文献:
[1]葛军.浅谈导课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2006(9):119-121.
[2]赵务海.化学导课例谈[J].黑河学刊,2010(7):108-109.
[3]邱斌.古典诗词在高中哲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教育,2016(19):116-117.
[4]崔执应.化学教学导课方法的研究和实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1):108-109.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学;教学反思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10-001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要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必须要做一个反思型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思考,才能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才能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既是学校校本教研中“反思、互助、引领”三大核心要素的基础,又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实践”两大知识支点的桥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教学反思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提升专业化水平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能够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使教师逐渐养成对教学对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只有教学反思才能产生教学变革,只有教学变革才能带动教学的快速发展。
1化学教学反思的现状
当前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敷衍应付:一些化学教师把写教学反思(课后记、教学随笔等)当作教学任务来完成,为应付常规检查而写反思。而这样的“反思”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其内容要么与课堂教学风马牛不相及;要么词不达意,东拉西扯;要么摘抄文稿,权当“反思”。
(2)隔靴搔痒。部分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表层化,反思不深刻,只注意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而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作深层次反思。例如“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除少数同学外,一般掌握得还可以”,“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除个别环节外,其余都实现了教学目标”,如此等等。这类“反思”不痛不痒,它只停留在发现问题(“少数学生”“个别环节”存在缺憾)这一层面上,而对产生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未作理性化的思考。
(3)等同于教学总结。有些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总结别无两样,把教学反思完全写成了教学总结,呈现出的内容是对某一个教学阶段(一个教学单元或一周)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肯定这一阶段的教学成绩,寻找不足。这类“反思”的主体成分是检讨阶段性教学的得与失,是对化学教学工作的自我评价。
2化学教学反思的内涵特征
反思一词本身含有“反省”之义,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即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本质,这是“反思”与“思考”的主要区别。换句话说,反思也就是从新角度、多层次对教学问题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的本质探索规律,获得新的发现。
2.1化学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是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化学教学活动的始终,它能够通过提高教师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师监控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它既是对过去教学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化学教学反思并不单纯是化学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化学教学过程的思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主要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状态等方面的反思。因此,其实质是是教学主体不断探究与解决化学教学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化学教学合理性,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过程。
2.2化学教学反思的特征
化学教学反思具有创造性、发展性、批判性、互动性、自主性等特征。创造性,即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化学教学,寻找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理论的支持与指导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以此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其次,化学教学反思具有发展性,即能使教师得到发展。反思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使化学教师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其中得到提升与发展。教学反思的真谛应该是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善于挑自己的刺,敢于正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突破自我、突破自我封闭,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高境界迈进。三是化学教学反思具有批判性,即能用批判的眼光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当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能用“不满”的心态,对教学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与提升。当教学反思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时,我们的反思才深刻。四是具有互动性,即教与学两方面相辅相成,仅仅有教的反思或学的反思是远远不够的,教与学的反思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化学教师的反思应建立在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等。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合作、互动,能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教师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完成化学教学任务,而是如何“更好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反思不是白费力气,而是明确指向于化学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够想出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之道,并尝试不同解决方式的结果。五是具有自主性,即用自主、自觉的态度去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而言,是一种高度自觉和自主的自我研修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工作方式。教学反思是教师职业的内需,而不仅是外来任务。教学反思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决定着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自觉地、自主地进行才有收获,靠外力作用、被动的“反思”是达不到反思目的的。
3化学教学反思的内容
化学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状态等。
3.1反思教学理念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关注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勤于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需要明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并且尝试描述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往往是教师反思的一个盲点,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时候,教师往往更多地从客观环境的角度,从外在于自身的角度进行反思,而很少对隐藏在自身内部的、支配自己教学实践的理念进行反思,进而也很少对理念指导下的实践进行反思。
3.2反思教学目标
许多化学知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化学教学内容中,并有意识地贯穿于化学教学过程,使其成为化学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反思教学目标,看其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反思自己之所以如此设定目标的原因,以及如此设定目标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其次是反思如何达成教学目标,为达到设定的目标需要进行怎样的教学设计,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如何进行教学。再则需要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就是反思实施教学后的效果问题。
3.3反思教学过程
化学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主要应考虑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要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内容方面,应反思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法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和谐的统一体。在教学方法上,要反思如何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利用化学现象、生活常识、实验现象等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创新的机会,并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学生认知方面,应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反思如何设计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才能使学生达到跳一跳、能摘到的理想状态。二是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犹如建设高楼大厦的图纸,是精品工程的第一步。反思教学设计就是要反思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扫除满堂灌、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等现象,三是反思教学现象。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产生一些教师未曾想到和意识到的突发事件,教师往往会因为这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灵感要比自己事先的设计宝贵得多。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发而至,若不及时通过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后悔莫及。此外,反思突发事件还能使教师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
3.4反思教学状态
反思教学状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反思教学中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应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二是反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是否确立,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否都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三是反思教学是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必须反思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性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和机会。
4提升化学教学的反思能力
化学教学进行深入反思,做到以研促思、以思促教,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使自身向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反思能力
只有将化学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然后再回到化学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才能使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加强理论学习是化学教师提高反思能力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和迷茫,主要也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所至。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其实质就是教师对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历经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即教师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教师学会独立思考、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4.2针对教学实践,把握反思策略
化学教学反思要“思”之有据。这里暂不谈对教学中成功之处的反思,主要谈对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或困惑的反思。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有些是个别的现象,有些则属共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四个策略”找根源。
策略之一:对教材质疑。出于稳妥,有时的教学是“照葫芦画瓢”:铺垫是教材的“复习题”,新授内容是教材的“原例题”,反馈是教材的“练习题”,巩固是复习材料的“检测题”……这在事理上本无可非议,可教学下来总感觉心里不是滋味。我们不妨对教材质一下疑:复习的知识是否有利于新知的展开?例题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反馈的练习是否具有反馈的功能?巩固的检测题是否灵活有趣?如果“没有”,就应当跳出教材用教材,将学生生活中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融入例题与习题之中,体现教学的生活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展现教学的价值观。
策略之二:与学生换位。出于责任心,有时的教学已尽了全力:该讲的讲了,该问的问了,该做的做了,该练的练了……这在常规上无可挑剔,可教学下来总感觉效果不很明显。我们不妨与学生换下位:如果我是学生会怎样?如果学生是这样,我该怎么样?是不是不该讲的也讲了,不该问的也问了,不该做的也做了,不该练的也练了?如果“是”,就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这一切,让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策略之三:与他人比较。有些化学教师的教学像“赶鸭子上架”:直观谈话、操作、演示、验证、归纳等多种手段并用。这在经验上无可厚非,可教学下来总感觉没有起色。我们不妨和他人比较一下:在学校里听一听同行的课,在刊物上看一看他人的设计,在录像中观一观名家的课例。然后反思他人的教学好在哪里?自己的教学弱在何处?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
策略之四:请名师指点。为了创新,有些化学教师追求“前沿”:创设生活的实际,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安排充足时间的实践,组织双向互动的合作……这种精神无可指责,可教学下来总感觉特色不够明显。我们不妨请名师指点一下,或邀同行听一听自己的教学,评一评得失,在“听”与“评”中“把脉”,还可请名师改一改自己的典型教案,做一做公开课展示,在“改”与“做”中“会诊”,从而使自己由“当事者迷”向“当局者清”的目标迈进。
4.3加强教育研究,撰写反思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