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城镇建设论文

时间:2023-03-01 16:23:15

导语:在小城镇建设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城镇建设论文

第1篇

乡镇位于宾川县东南部,金沙江南岸的干热河谷地带,国土面积196.50km2,在册耕地面积1334.67hm2,是一农业乡镇。辖6个村委会、64个自然村77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总人口2.35万人,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1304万元,同比增长18.5%;财税收入完成313万元,为县下达任务数的104%;农民人均纯收入6194元,同比增长17.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79万元,同比增长30%。乡镇地形自成一坝,坝区狭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650m,多年平均降雨量500mm,平均气温16.7℃,平均有效日照2179.4h,无霜期294天,属中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具有“干燥、炎热、少雨”的特点。由于降雨稀少,水资源匮乏,十年九旱,为了生存发展,乡镇人民群众不断修建水利工程,改善用水条件,营造宜居环境。经2012年水利普查,乔甸境内水利工程数量为:中型水库1件,小1型水库2件、小2型水库24件和小塘坝159件,窖池2600件,小泵站11件,小机电井3605件,人畜饮水47件,输水干渠50.7km。水利工程设施的数量和建设投入居全县之首,管理工作较为繁重,开展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老工程隐患多。老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属边规划、边设计、边建设的“三边”工程,质量先天不足,普遍存在带病运行,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工程不配套、不完善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隐患较多。

2)在建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多。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是百年大计,必须遵循质量第一的原则。乡镇在建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问题仍然不少,不利于今后的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①前期工作不充分,设计质量不高,占地、拆迁及补偿困难大,施工时变更较多。②施工企业出借资质,或隐性分包,多数现场施工单位为委托或挂靠单位,人员业务素质差,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不能落实各项建设质量保障措施。③施工企业过于追求利益,忽视工程内在质量,出现偷工减料。④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成“兼理”,工作不到位,不负责,监管不力。⑤质量监督力度小,出现质量缺陷后,责任追究不到位,处罚措施可操作性不强;⑥检测措施落后、不科学,过多依赖经验和个人判断,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

3)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通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仍有不少问题:①管理较为随意,不认真,群众参与少,缺乏长效理机制。②实行租赁、承包、拍卖后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只注重经营管理,不重视工程管理,不履行合同义务甚至违约。

4)安全管理工作难。群众防灾避险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发现安全隐患报告不及时,处理不彻底,存在溺水,涵洞、井管缺氧窒息及落井事故,存在超安全水位蓄水及水体污染等隐患,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难度。

5)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多属于准公益性,投资大,效益不明显,资金整合困难,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投资、投劳不足,发展极为缓慢。

3改进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建议及对策

3.1整合资金、加大建设投入

3.1.1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做好新建工程及老工程除险加固工作。

3.1.2要与时俱进,抓住各种机遇,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实施一批以机械化、专业化施工为主的骨干水利工程,促进乡镇水利化建设步伐。

3.1.3要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田水利冬春修建设。

3.1.4要积极鼓励和倡导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种措施加大建设力度,争取更多资金投入,有效消除质量隐患,延长运行年限,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灌溉效益、防洪效益及养殖、供水、旅游等效益。

3.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3.2.1继续深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权责模糊、主体缺位问题。

3.2.2合理确定水价,严格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办发[2005]170号)及云南省水价改革的有关规定。

3.2.3加强工程管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水平,以顺应时代要求和服务需要。

3.3加强在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乡镇年年建设水利工程,从不间断,在建设过程中,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科学组织,克服重建轻管的思想,树立管大于建的意识,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3.3.1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采取不同的建设方式促进质量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在建设时,让群众全过程参与,谁的积极性高支持谁、扶持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程建设时,首先发放移民意愿调查表,由广大移民提出建设需求,在逐级审批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时,要明确分工,细化责任,严格按照批准下达的项目实施计划,不随意更改调整,工程建成后实行定岗、定员强化管理。县水务局为实施主体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乡镇要积极主动,密切配合,为工程建设营造安全稳定施工环境。

3.3.2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①要加强建筑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②要落实项目法人职责。③要精心勘察设计,提高设计质量。④对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从严要求。⑤规范监理管理,通过招标选择合适的监理单位,加强对监理持证上岗的监管,解决少数监理人员素质差,监控能力不强,难于胜任监理任务的问题。

3.3.3加强质量监督管理。让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建设领域腐败行为,使工程建设环境更加风清气正。

3.4加大安全检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要管好用好,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效益,长期造福于民,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深入村组,加大宣传,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切实提高群众安全生产知识,提高避险、防灾,救灾能力,加强安全度汛工作,加强水库塘坝水体防污治污力度,共建水利工程运行好环境,共享水利安全管理好成果。

4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交通规划;小城镇;道路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我国已经进入加速城镇化建设的阶段,城镇化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城市快速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在城乡结合部位出现了融合建制镇和集镇的小型城市---小城镇。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小城镇即为较小的城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层次。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普及,小城镇也将逐渐涌现。作为城镇配套机构和乡村集镇的特殊区域,小城镇的规划也越发受到重视。其中,道路交通规划也被列入硬性规划。基于城镇道路交通理论基础之上的道路交通,在小城镇中受到制约,只有采取因地制宜,才能确保道路交通规划符合小城镇发展,才能保证小城镇道路交通安全。

二.小城镇道路交通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小城镇道路交通的特点。

(1)以路兴商的公路布局效应。

在小城镇中,一般都是从较为集中的农村或规模稍大的集镇发展而来,在传统思想中,由于受到“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在公路两侧,都分布着大量的建筑物,包括民居或商用房。在一般的小城镇中,较为常见的就是一条主干公路从镇中心穿过,而在其他区域基本上不存在一条像样的支线公路。这就导致集中路段车辆拥堵,分散路段没有合理利用。

(2)交通工具类型多,慢速车辆比例大,步行行人多。

在一般小城镇道路上,交通工具较为常见的是中型客车、小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等机动车辆,还包括三轮车、自行车、平板车等非机动车辆,部分道路内有卡车和拖挂车通行。这些车辆类型不一,长度不齐,其速度更是相差甚远。在道路交通中,慢速车辆经常会导致交通的拥堵,同时这部分车辆又是在交通工具中所在比例较大的部分。在小城镇中,部分居民或采用骑行自行车外出或步行外出,由于道路结构的约束,经常会在车流中穿行,这对道路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

(3)车流变化大。

在小城镇中,节假日期间经常出现交通工具剧增,而在夜晚又人烟稀少;在一天内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车流量都不尽相同。在上下班期间,容易造成人流和车流集中,出现拥堵的情况。

(4)入城交通和过境交通量增大。

在小城镇逐步发展中,为了加快保持和城市同步化的进度,通常是将靠近城市的道路修筑的较为完善,便于加快同城镇的交通运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小城镇逐步繁荣之后,小城镇也在逐渐分担着过境中专运输的重任,这导致了过境车辆增加,给小城镇的过境道路带来了过多的车流量。

2.小城镇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

(1)道路两侧违章建筑多。

在道路两侧,多位受到“修路致富”思想的影响,其多半为经商用建筑物。由于缺乏管理,在道路两侧不乏很多随意搭建的临时建筑物或占道经营的摊位。加上小城镇中缺少停车场,车辆经常被随意停放在路边,占用车行道和人行横道,这给本来就不宽裕的道路造成了通行不畅。同时由于路边占道经营和搭建房屋,在房屋前的人行横道基本上被从业者利用起来做经商推销用,这样就导致了行人占据车行道,而造成拥堵或带来安全隐患。

(2)交通管理落后,缺乏设施。

在小城镇道路中,交通标志和指挥信号等基本设施较少,很多路口基本上都是要“左看右望再通过”,一旦出现车流量增大的情况,就会造成道路受阻,交通繁忙。在车行道中,还有部分骑行摩托车或自行车的涌入,难免都会发生磕磕碰碰,威胁交通安全。在车辆量较为集中的地方,即使有红绿灯存在,但由于监管不力,时常会有冲撞红灯的情况。

(3)集中路口较拥堵,车流受阻越多通行越不畅。

在车流量较为集中的路口,一旦出现拥堵的现象,就会堵塞更多的车辆。车辆通行互不相让,更有甚者会鸣笛抗议,导致周围驾驶人员出现集体拥堵现象。加上路面标志线路缺乏,更难明确责任,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交通的缓解。

(4)镇区交通内外不协调。

在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爱面子”和各自为政的现象,对主干线交通加以重视,而忽略了车流较少的支线路段;对入城路线加以整改,忽视了镇区支线交通。

三.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满通运输的基本要求。

小城镇道路交通其基本职责是完成交通运输任务,这也是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在道路系统中,要主次分明,对交通量大、人流量多的区域应注意采取措施保持通畅,并在一定区域内设置集散人流和车流的地方。对交通量较小的支线,要保持经济合理性。

2.满足道路网规划的走向要求。

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在选择线路布置时,要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结合地形地貌、水文条件以及路边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因素,在满足道路行车技术要求基础之上,尽量保持道路网的平直,为行车和路基施工、排水等创造条件,同时要尽可能减少土石方工程,避免造成资金投入过大。在小城镇街道中心线的纵坡要尽量保持与道路两侧的建筑线方向一致,以利于地面水的汇集和排除。在考虑主干道走向时,尽量沿汇水沟纵坡,这样便于埋设排水管和排水工程。在确定道路走向时,要满足道路红线规划要求,要因地制宜,不能过分强调道路的平直,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工程量和投入资金额度。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尤其要注意尽量避免房屋拆迁。在进行交叉路口设置时,要设置多方案进行分析确定,选择最佳方案,同时将交叉路口设置在开阔地,周围建筑要尽量远离路口。在确定方案后,要进行实地打桩(路界桩)分析,以满足小城镇建设需要,同时要符合道路性质和功能要求。

3.满足居住环境和景观要求。

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要考虑道路可能给居民带来的噪声污染和尾气污染。通过合理确定道路网密度,增加交通主干道和建筑直接的消声距离,严禁拖拉机进入、控制货车进入居住区,对过境道路规划在小城镇外部,在街道较宽的位置增设防护绿地吸收噪声和污染等等措施,尽量减少道路交通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交通规划作为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内容之一,要保证符合小城镇建设总体目标。对小城镇内的风景点和景观,对原有的不能破坏,对新建或预计建设的,要提供道路通行。

4.满足持续发展要求。

在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中,要有前瞻性目光,在立足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要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需求。规划设计更要保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通过对小城镇性质、地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规模等等因素进行研究规划,贯彻近期为主,中期和远期为辅的结合方针。

四.结束语。

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要以小城镇发展为依据,在立足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要考虑长期的发展。道路交通规划既要满足现状需求,又要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加强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对提升小城镇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向锋,Dong Xiangfeng快速城镇化地区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探讨——以常熟市梅李镇为例[期刊论文] 《小城镇建设》 2007年10期

[2] 张聪林,朱霞,ZHANG Conglin,Zhu Xia 小城镇交通规划问题与对策探讨

[期刊论文] 《小城镇建设》 2005年1期

[3] 朱兆芳,Zhu Zhaofang 对小城镇道路交通设计的思考[期刊论文] 《城市交通》 ISTIC 2008年1期

[4] 陈牧 我国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优化基础[期刊论文] 《公路与汽运》 2006年1期

第3篇

【关键词】城管部门;小城镇建设;城镇管理

一、目前城管部门在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由于我国城市化建设起步较晚,城管部门在小城镇建设管理中的经验不足,在日常的城镇管理中存在大量的问题。

(一)城镇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城镇管理工作难度、复杂度也越来越高,城管部门在日常管理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管理观念意识落后

在城管部门日常管理过程中,管理意识薄弱,管理团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执法人员过于安于现状,不愿意进行体制创新。

2、城管部门管理过于集中

城管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往往对管理职责认识不足,管理方式缺乏人性化,管理团队较高的小农思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执法工作。同时,由于城管部门权利过于集中,对城市管理思想过于滞后,管理模式老套,这严重影响了城管部门的城市管理能力。

3、对市容重要性认识不足

城管部门对市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执法思路过于老套、单一,对执法方法缺乏必要的探讨,执法能力不强。

(二)城管体制不够健全

城管部门的工作极其复杂,涉及面广,涉及到到城市建设、商品交易、公共秩序、城市卫生、城市安全、城市市容等多个方面,工作难度大、强度高。为有效提高城管部门的工作质量,通常将城管部门分为多个小部门,以便于对不同项目的科学管理。然而,由于城管部门分支较多,职能方面出现了交叉现象,这给城管部门的正常管理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在面对交叉问题时,城管部门相互的推卸责任,从而严重影响了执法部门的形象,降低了执法部门的信誉度和威慑力,这对城镇管理极其不利,会影响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由于城管体制的不健全,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常常延用往年的条例,这些老旧的法规难以适应当前的城镇管理需求,从而严重制约了城管部门的管理水平。

(三)城管部门的执法环境过严

由于我国城管部门整体的人员素质过低,在执法过程中常常执法过于严格,不够人性化。城管部门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疏通道路、维护城市环境,工作的主要对象是非法经营、占道经营以及乱搭乱建等。在城管人员进行城镇管理时,常常暴力执法,强拆强拉、强抢强推,管理执法方式及其暴力,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反对,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与理解,执法人员常常在执法时受到社会群体的攻击。这些现象使得城镇管理难以到位,严重降低了城管部门的管理水平。

二、有效提高城管部门管理能力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城镇管理体系

针对我国城管部门管理体系滞后的问题,要求城管部门要加强对城镇管理制度的创新,制定科学的城镇管理体系。科学的城镇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城管部门的管理水平,确保城管部门的全方位管理。近期,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杜绝管理就是收费这一现象,改变执法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各城管部门在执法重要严格按照这一要求进行执法。

(二)改善执法程序

针对我国城管部门执法过严的情况,要求城管部门要改善执法程序,加强工作程序的创新。在城镇管理过程中,要制定科学的处罚制度,尽量简化处罚程序,提高执法效率,尽量做到科学执法。在执法过程中,要注重对违法人员的思想教育,加强对违规人员的口头教育,尽量避免司法处罚,不断提高社会整体的人员素质,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在进行财物没收时,要与物主签署一份财物声明,执法部门还要做好对财物的保管工作,需要归还的扣押物品要及时进行物品退换,并对损毁的物资进行市价赔偿,不断提高执法的人性化,从而为树立良好的城管形象奠定基础。

(三)加大城管部门的执法队伍建设

在城管部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提高执法能力,加大城管部门的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提高执法队伍的人性化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对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培训,加强城管部门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熟识度,不断提高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加强对执法队伍的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城管部门执法人员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文明执法能力,进而实现人性化执法,树立良好的城管形象。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管部门的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城管人员的综合培养,不断创新管理形式,提高管理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创新城镇管理的规章、条例,不断更新管理内容,与时俱进,提高城镇管理部门的管理技能,进而有效促进城镇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谷红涛.城管部门在小城镇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J].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2009(09)

第4篇

论文摘要:结合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就发展动力、基础设施的配置和逆向城镇化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思考,继而提出了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以求在城镇化进程中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003年4月,砀山县政府聘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砀山县城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了修编,现该规划已经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但对规划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1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安徽省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砀山县又位于安徽省最北端,该地区小城镇发展呈现出滞后于其他地区的明显特征。

1.1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砀山县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增长后劲不足;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质量和效益都不太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深加工业发展不足,优势资源转换不多;企业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大企业、龙头企业少,只能依靠中小企业维持着经济发展;地方财力十分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城镇和升级产业。简单地说,砀山走的是一条农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农业弱质性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农副产品特别是水果市场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一发展的低效性已经暴露出来;同时,随着周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这一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1.2要素资源短缺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尚处在原始的资金、技术积累的阶段,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由于发展相对落后,砀山的要素资源积累能力低。2003年,砀山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位居全省61个县市第46位;人均财政收入不足百元,位居全省倒数第5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2194元,仅是安徽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才、技术短缺。全县工业企业中,科技工作人员不足百人,其中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只有1O多人。产业结构的表面合理性掩盖了产业结构深层次的不合理。按当年价计算的砀山县的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由1995年的54.7:25.4;19.9调整到2003年的45.7:22.6z31.7符合世界模型的一般规律,有其合理性。但深层次地看,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带来深层次的质量提高,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较长、附加值较高的对工业经济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制造业比重过低,仅为19.78。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技术基础薄弱,主要为由第一产业延伸出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的层次和效益低下,主要是个体经营的小规模服务业,功能局限于每月传统的固定时日的简单集市贸易,辐射范围也仅是城镇附近的乡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呈现出要素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低度的特征。

1.3城镇化水平低下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开发强度偏低,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也较小。2003年底,砀山县城市化水平约为20.6,远低于全省水平。由于产业、技术与人才的集聚度不够,小城镇功能薄弱,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较弱目前由于砀城小城镇核心度低,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较松散,呈现小城镇与乡村发展相对均衡及城镇体系结构等级弱化的特征。因此,小城镇发展带有明显的农村集镇特征,仍处在缓慢的城镇化积累的初期阶段。另外,由于教育支出不足,小城镇中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质与量的低下。

2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不足

2.1中心城市经济薄弱

区域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表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内的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如果中心城市竞争力强将有利于其集聚周边的要素资源,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经济及产业腹地,一旦其要素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否则,缺少中心城市辐射,区域经济就有可能被临近的城市所覆盖蚕食、分割。

2.2推动发展的动力不足

砀城小城镇发展不仅内部动力不足,外部动力也相当匮乏。尽管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有政策上的倾斜,每年有定期相应扶贫款的财力支持。但是由于小城镇发展尚未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这些资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足以使经济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一方面,尽管经济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小城镇的发展仍然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与技术的推动。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区域经济中经济同构现象严重,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往往限制在少数技术含量低、有资源利用优势的项目上,造成乡镇企业的发展缺乏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推动力。

2.3基础设施的制约

城镇物质空间环境作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容量与空间。而目前经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巨大缺口是制约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以交通设施水平发展为例,在砀山县范围内无一条高速公路通过。而作为刚起步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对对外交通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落后的交通状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2.4逆向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是经济,而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工业发展普遍力度不足。工业企业的低层次组织不仅使小城镇对周遍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力缺乏吸纳力,甚至小城镇中的一部分居民也亦工亦农,呈现不彻底的城镇化的倾向口]。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向周边乡村地区的经济辐射还相当肤浅,城镇化的推动力也十分有限。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呈现出一种逆向趋势,砀山县由于经济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流人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他们每年带回的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在集镇中买地建房,发展个体经营的服务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人才与资金在推动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3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措施

3.1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02年的39左右,比世界平均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快一倍多,但是目前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方面测算,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由此将创造大量的新兴城镇市场,给城镇经济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小城镇首要的基本职能是为农村非农业经济活动提供场所,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挖掘经济发展的潜能,以此为可能出现的跳跃式发展做好准备。

对于砀城,它首先缺乏明确的投资项目和吸引力,无论是乡、镇的或县的决策者,对其未来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缺乏具体的设想,并且认为发展的困难和阻力都相当大。因此,在规划中将小城镇发展条件划为三个层次:(1)优先建设县域中心城市,使之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县域城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重点发展中心镇。选择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镇,逐渐培育为新的中心镇,使中心镇成为所在辐射区域的产业、经济的核心,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3)合理发展一般镇,因地制宜撤并乡镇,引导一般城镇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3.2基础设施的选择性建设

由于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往往受到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瓶颈的制约,因而在城镇化初期全面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网络是不现实的。鉴于有限的投资能力,只能对基础设施的各项缺口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度作出分析评价,着重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区域中宏观基础设施骨架的构建,以使小城镇在未来发展中保有进一步完善细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的可能。:

在砀城县域规划中,县域交通网的规划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和建设时序上相互协调,并适当超前;建设与城镇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干道;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拉动经济发展。近期拓宽与连霍高速相联接的101省道;远期与周边地区相协商,建成与商毫、连霍、京福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快速干道。

3.3城镇体系的合理规划

经济落后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的松散及小城镇间孤立、单向的经济联系不利于城镇化的进程。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政策要求将小城镇建设纳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加强小城镇在村镇地域的经济、技术、政治、人口、信息等的集聚。因此,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首先需要培育自身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发展特色产业,谋求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使在区域中拥有多向经济联系。恰当的职能分工和产业互补有助于区域小城镇化进程,也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区域环境。

砀山县域城镇体系发展可分两步走。

近期: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并重,通过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强化,把砀城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小城市,提升其县域城镇体系的首位度,使县域中心镇的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

第5篇

关键词 小城镇 结构体系 方案选用

前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城镇居民的住宅需求量日渐增大。在小城镇住宅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小城镇新型墙材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远远落后于住宅建设本身的发展。本文介绍小城镇墙材结构体系的定义和特点、小城镇现有的墙材结构体系的现状、小城镇未来墙材结构体系的发展。

1 小城镇住宅墙材结构体系的定义和特点

1.1小城镇墙材结构体系的定义

当前我国小城镇墙材结构要适应小城镇居民住宅形式功能的变化,满足小城镇居民不同经济收入水平的需要和建筑节能的要求,同时要积极发展利用当地资源,采用低能耗、高强度、可产业化生产和替代粘土砖的并能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墙体建筑材料。

1.2小城镇住宅墙材结构体系特点

可持续性、绿色和环保的特点

小城镇墙材结构体系应具有可持续性、绿色和环保的特点,墙材结构体系除了具有普通的坚固耐用等基本特点外,还应有以下特点:

1.2.1节约土地:墙体材料的生产不能毁坏农田。

1.2.2节约资源:尽可能的少使用或不使用天然资源,而大量使用工业、农业的废弃物作为原材料。

1.2.3节约能源:生产的墙材具有很好的热工性能,减少建筑物的使用能耗。

1.2.4保护环境:生产过程中不排放有害气体,对人体不产生危害。

1.2.5功能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不但表现在材料利用的可持续性,更表现在墙材功能的可持续性上。要求墙材要有良好的防火、绝热、抗震、隔音等性能,以满足小城镇居民对住宅的要求。

2 河南地区小城镇住宅墙材结构体系现状

本文就小城镇墙材结构体系方面主要就住宅功能、开发类型、房屋类型构成比例、粘土砖住宅的比例、住宅层数、住宅成本、新型墙体材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其中结构体系主要有:

2.1单一的一层砖木结构

住宅功能以纯居住为主;居住与农业结合,每家都有小院,种植一些植物,可以供自家平常食用;商住结合的形式也存在,但数量较少。大部分80年代之后建设的住宅均采用砖砌体结构。

2.2“北京平”

这种住宅形式是从砖木结构到砖混结构过渡中产生的一种形式。(平面形式规整,多做到两进三开间或四开间。与前者相同,南向布置卧室,北向布置厨房、仓库。在七十年代后期至今都在普遍沿用。所谓“北京平”不一定是从北京学来的形式,而是一种从众心理的反应。构造方面在传统民居中,使用里生外熟的形式,即外面砌240mm的砖墙,里面用粘土混合麦秸在抹120mm厚,室内再刷大白灰,总的墙厚在370mm,有的地方可能更厚,比如在梁下,一般都做到540mm厚。

2.3二层独立式住宅

这种住宅是居民学习城市别墅所建造的住宅。这种住宅为有限的宅基地上的居住条件的改善提供了前提条件。外立面贴瓷砖饰面,南向有出挑的阳台,一层的客厅与二层的卧室实现了动静分离。构造方面在新建住宅中,材料一般实心粘土砖,370墙一般都是里面240+保温层(苯板)+外面120砖墙,里外加抹灰。

2.4多层住宅

这时期的住宅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由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兴建的封闭小区从形式上来说,它更接近于城市住宅。区别,尤其是大户型的房屋,已经普遍被城镇居民接受。

3 小城镇住宅墙材结构体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从前期开发来看,自建住宅占了很大的比重,达到52.67%。由于缺少专业的技术保障,必然存在着施工质量差、建筑结构体系落后等缺点。

从建筑结构体系来看,小城镇中绝大多数选用粘土砖砌体结构,使用粘土砖的住宅达到89%,在小城镇推进替代粘土砖的建筑体系,仍任重道远。但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混凝土结构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

4 小城镇住宅新型墙体材料研究

新型砖类墙材-黄河淤泥砖

黄河淤泥将是砌体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生产原料,是一种潜在价值很大的宝贵资源,不耗用土地同时为黄河清淤,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4.1符合国家墙改政策且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

黄河淤泥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仅对我国“禁实”政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我国黄河淤泥综合利用和墙体材料改革起到示范和技术导向作用。

4.2有利于节能、环保

黄河淤泥是自然废料在河道中大量淤积,不仅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还直接威胁着黄河岸边人民的生命财产问题。

4.3有利于建材、建筑工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的制砖业,不但产品单一,而且质量也不理想。黄河淤泥砖厂的建设,实现了“五个转化”,即:产品由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化;重型产品向轻型化转化;制砖由毁田向造田、利废、保护环境转化;小块实心砖向大块空心砖转化;质量由普通型向高档型转化。这对于实现墙体材料的升级换代,提升建材工业的总体水平和保证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5 小城镇住宅墙材结构体系发展分析

砌体结构体系

由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统称为砌体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是以前也是目前小城镇住宅中用的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

5.1砌体结构有很好的应用基础

小城镇建设当中常见的砌体结构主要有:配筋砌体、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砖石木结构等几种类型。

5.2砌体结构的优势和展望

砌体结构总的优点是:原料来源广泛,易于就地取材,价格便宜;施工技术设备要求不高,适应性强;耐火性和耐久性强;隔音、保温、隔声性能好;建成后不需要维护;同时,采用砖、石建造的房屋既美观又舒适。此外,砌体结构的施工设备和方法较简单,能较好地连续施工,还可大量节约木材、钢材以及水泥,造价较低。

5.3结语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比较,基于目前我国的生产发展水平,砌体结构作为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

结语

我国是一个能源相对缺乏,土地资源不足的国家。因此砌体墙体材料在今后必须加强研究和推广的力度,而新型砌体墙体材料本身能节约能源,节省土地,综合利用黄河淤泥,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创造了条件。新型砌体墙体材料发展的重点和主导产品是:以发展轻质、高强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并以空心砌块为主导产品。在确定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作为我国新型砌体墙体材料发展主导产品的同时,也要大力利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农作物秸秆砌块。

当前,我国已经推广应用的新型墙材品种很多,在小城镇建设中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中,应该根据当地生产新型墙材的资源制定生产哪种墙材,也应该考虑到新型墙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到节能环保,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目标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杨,小城镇住宅设计初探,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06

2 赵红垒,黄河淤泥多孔砖砌体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数值分析,2006,06

3 张建新、刘雁,钢结构技术应用于农村住宅的建筑设计研究,扬州大学学报,2004,05

第6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规划;小城镇;问题;价值

1 引言

小城镇,泛指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也包括依法建立的建制镇和农村集镇,它既处于中国城镇体系的最低层次,又与乡村有着紧密联系,是连接城乡的纽带,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是建设好小城镇的关键所在,好的生态景观是成功的一半。做好小城镇发展规划,确保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大城市的景观开发也已基本成型。而小城镇则像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也许,年轻人,年轻的景观设计师们一展拳脚,实现胸中抱负的地方,正是这些亟待规划与创新的小城镇!

2 小城镇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是界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城乡的过渡体,是城市的缓冲带,乡村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它具有相当于景观边缘的效应[1]。小城镇既是城镇体系的最基本单元同城市有着很大的关联同时又是周围乡村地域的中心比城市保留更多的乡村性,因此小城镇尤其具有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景观特性。

原生自然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个性,并构成了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下一些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把原来水草丛生的城市河道整治成为光洁照人的水泥驳岸,花巨资动拆迁建设物种单一的城市大草坪,式地把非本土化的异地大树“搬进城”。充满野趣的湿地变成了光鲜的池塘和喷泉;自由生长的灌木被连根拔起,转而被换成修剪整齐的装饰植物;乡土的野草则被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的常绿外来草坪所替代……那些曾经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景色最后只能变成回忆。

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日渐重视,而对于城市中的原生态景观却少有保护,政府往往是花费相当大的精力来营建人工景观,却对自然存在的生态机制视而不见。城市中这些自然景观的生态系统被破坏,最终土地失去了自我调节能力,变成了没有生命的土地。我们总是过于依赖“灰色”基础设施,试图靠人工系统来调节城市生态,解决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交通、排水等等,这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实际上是牺牲了自然本身的服务系统。

3 原生态在小城镇景观规划中的价值

原生态的景观规划与众多追求新奇、爆炸效应或气派、辉煌效果的风格截然不同,更多的是让我们感觉到质朴、亲切。它基于对纷繁现状的批判、审视和思考,从解决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环境、自然和文化中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将之介入到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探索之中。

3.1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美学价值

原生态之所以是美的,其根本在于由自然物构成的景观可以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则是超越物质的。它的美学意义,可以用李白的两句诗说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相较于其他景观形态,亲切自然的原生态景观更容易获得使用者的共鸣与认同,从而达到超越物质的浪漫境界[2]。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之美”反映了真实的人地关系,给予人们文化的归属感以及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在王向荣的“济南园博园的设计师园——快乐田园”项目中,诠释了花园并非展示和观赏的对象,而是空间的花园、过程的花园和诗意的花园的思想。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枯荣都是花园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每个生命阶段具有不同的魅力。在这里,人们建造、梳理、采摘、播种,体验春华秋实、四季之美,回归已经忽视、遗忘的花园的朴素的本质,原生态的乡村农事的乐趣带给人们快乐的田园感受[3]。

3.2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价值

“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主张“原生态”的景观设计师们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人与地、环境、资源的一系列危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生态的日益破坏与恶化。原生态的设计理念正是致力于保护现存自然要素,和积极的生态重建。

原生态景观设计注重自然生态演替且地带性特征明晰,利用“自然潜在植被”,即在所有的演替系列中没有人为干扰,而在现有气候与土壤条件下(包括那些人为创造的条件下)能够建立起来的植被类型[4],强调植被建设中以群落为单位,尽可能把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因地制宜的配置在群落之中,达到种群间的相互协调和群落与环境的协调,使植物群落结构合理。

3.3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社会价值

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在景观规划中这种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景观规划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王澍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超越了传统的校园景观,其核心理念为回归乡土,并让自然做工,王澍将之诗意地描述为“返乡之路”,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留,体现了乡土景观和地方文脉的保留与延续,王澍利用的江南旧瓦片就是一个典型的符号,在这个项目中,超过700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被从浙江全省的拆房现场回收到象山新校园,重新演绎了中国本土可持续的建造传统[5]。

3.4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经济价值

原生态对于城市景观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降低管养成本、增值城市资产、提升城市形象这几个方面。一些移植或进口的异国植物或热带植物除价格不菲之外,还消耗大量的养护成本与水资源,而一棵古树动辄上万几十万,存活率却只有50 %。原生态绿化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和自我维护的特性,减少了人们对于系统的外力影响需要,大大降低了城市景观的维护管养费用。

4 小城镇原生态景观规划的保护性发展

对于城市原生态景观的保护性发展一方面是要尊重场地本身的特点,遵循其自然的生态格局和生长形态,另一方面是要对其进行有机的更新,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现实价值。“原生态”设计师立足于“足下文化”与自然之美,主张环境主义及生态恢复,并通过新的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

4.1 尊重场地与地域性

对于城市原生态景观的保护,首先是要尊重场地的特殊性和地域性。尊重是对它原本自然面貌的尊重,一方面是尽量依照原始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另一方面是对原始植被和生物群进行完整保留[6]。一方面也要注意保留场地上的历史遗迹,将新时代的印记与历史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特色,延续城市文脉。保留、再利用和再生场地中的一切景观元素和材料,并使他们发挥新的实用与审美功能,像茂盛的野草和生锈的机器,都代表着场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特征,是新设计产生的基础。

秦皇岛汤河红飘带案例展示了城市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如何利用原有场地资源,用最少的设计,来创造一个真正节约的城市绿地,为当代城市居民提供最多最好的生态服务,同时,让场地发生巨大的变化。设计师用一条“绿荫里的红飘带”——一条顺着汤河河流廊道而建的红色玻璃钢“长凳”,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的同时,用最节约的方式,把城乡结合部一处河岸变成了美丽的城市休憩地,使公园成为一个受人工干预最少的城市公共空间,尊重场地现状即尊重了场地的历史。四周植物都是原有的,野草与场地的自然过程的保留,使公园的维护达到最少。

4.2 对生态与环境的照应

当前城市建设出路只有一条: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在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判别和保护城市的生态底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底线保障了城市基本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应作为城市规划的根本前提和城市建设不可逾越的刚性界限。将自然请回城市,是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在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觉醒的今天,生态城市逐渐成为中国一些城市的建设目标,其内涵就是让自然回归城市。兼顾城市中树木花草的生态多样性,不仅在视觉上更加美观,更能营造美的意境,而且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对人的身心健康更加有利[7]。

4.3 体现对人的关怀

原生态的景观规划意在构建一个亲切宜人的环境,满足每个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关照普通人的空间体验,而摈弃对纪念性、展示性的追求,是日常的、寻常的景观。现代景观规划理论强调规划的基点是以人为本,在更高层次上能主动的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不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小城镇的建设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建设的好坏取决于对人愉悦的程度。因此小城镇景观规划应本着“以人为本”,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考虑人的尺度和心理要求,将人的活动性和舒适性作为景观规划的出发点,注重保护和发掘当地的人文景观及风土人情,将人的活动融入到设计中,营造舒适、充满人情味的小城镇景观[8]。

国外一些城市如土耳其安卡拉、韩国汉城、美国伊萨卡(Ithaca)等,均与荒野或原生态的森林相连。伊萨卡周边湖泊碧波荡漾,野鸭成群,孩子们在湖边轻松游戏,是国内城市难以见到的。香港有令全球城市羡慕的郊野公园。香港的土地利用中百分之四十用于郊野公园,百分之二十四用于建设。香港郊野公园建筑风格朴实,设施非常简单。公园道路除一两条车行道外,其他主要是简单原生态的石阶路。郊野公园的桌椅、烧烤炉、凉亭、露营地和远足小径帮助香港市民享受了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并且享受这些游憩活动都是免费的。

目前国内城市周边已经很难找到原生态的荒野,但一些尚不发达的地区、有待于开发的边远城市,可尽量避免重蹈现有城市建设的覆辙,或尽量保留现有荒野与城市相连,或通过退耕还林等手段修复城市周边自然,还是可以办得到的。

4.4 现代艺术的融入

原有场地的“设计”毕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讲,这些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加以提炼。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将原有场地与现代环境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结合,使新景观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在自然与乡土的本色上,跳动着当代人的舞步。

依然是秦皇岛汤河红飘带案例,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上,引人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需要,用最少的干预,获得都市人对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在这里,低碳设计与低碳美学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达。

上述四个方面的结合,使小城镇新景观彰显出其现代中国的特色和“原生态之美”,在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维持了最优的城市景观风貌,使小城镇景观风貌不仅是视觉“美”的,同时是“健康”的与“有内涵”的。

5 结语

城市化发展,城镇建设这场风暴打破了小城镇昔日的宁静、悠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营建的独特的,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日益受到威胁。原生态是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之一,也是解决现有城市景观设计中种种问题的方法之一。原生态注重以“恢复”、“再现”原始自然状态的思路,来优化小城镇景观,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景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要认识到实现原生态的小城镇景观规划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紧密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用发展的眼光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指导景观规划,确保小城镇景观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联侦.小城镇发展规划中景观规划初探[J].小城镇建设,2003(12),20-21.

[2] 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王慧.中国当代“原生态”景观设计美学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03.

[4] 赵奕.原生态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价值与运用[D].硕士学位论文,江南大学,2007.

[5] 孔祥伟.论过去十年中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探索[J].景观设计学,2008,(2).

[6] 袁也.对于城市中原生态景观的保护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第7篇

关键词:小城镇;户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住宅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生活的载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居住观念有所转变,对居住条件的认识与要求都在不断地提高,住宅不再只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人们对住宅的舒适性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户型设计的合理性与舒适度有着直接关系。户型是住宅的灵魂,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组织,将能够提供给居住者健康、满足的生活空间。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农村居民点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居民点,基本主体是建制镇。因此可以说小城镇具有城乡复合二元性的特点。一方面它远离大、中城市,但又具备城市的基本社会功能:教育、医疗、行政等机构和基础设施,拥有乡镇、私营企业等生产部门以及餐饮、娱乐、零售等社会服务部门;另一方面它面积小而且人口较少,社区人口密度较城市低,不具备大中城市的规模,周边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方便参与到小城镇的生产生活中去,甚至生活在小城镇中。小城镇的居民与农村居民生活区域交织在一起,它是一种城镇与农村的混合性社区。

基于小城镇的城乡复合二元性;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及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和城镇居民成分的多样性,原有的传统居住模式与现代化的冲突日益明显,怎样在小城镇住宅新户型的研究上有所突破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矛盾冲突

1、住宅户型年代久远

我国小城镇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了大量的住房,很多都是企事业单位的单位住宅楼。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房屋面积不大,通常为两房两厅70—80㎡的格局,一梯两户的板式结构。室内平面布局上也没有很注重房间的功能性划分,两个卧室连在一起,进去里面的卧室必须从外面的卧室经过,没有独立的空间划分,而且南北不够通透,如图1所示。这些住宿楼普遍户型单一,一个单位的人都有着一样的结构布局。而且年代久远,这些住宅也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了。

2、住宅需求量小、更新慢

小城镇外来人口少,居住分散,较少流动,生活方式单调、枯燥,生活节奏慢,工作的稳定和交际圈的固定使得很多人在一个地方一住就是几十年;再者,小城镇整体面积相对于人口密度来讲较小,而如火如荼的城镇建设急需着大量的空间,满足了城镇建设与人民工作生活需要的其他功能后,并没有更多充裕的土地面积用来进行居民住宅的建设,这就导致了小城镇保留着大量的上世纪80年代的住宅建筑。

3、商品房户型设计缺乏深度

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有限,招商引资工作也没有发展得很成熟,从而能从事房产建设的开发商不是很多,同时一些开发商片面追求商品房的经济性,过于强调成本,舍不得在规划设计方面进行投入,导致规划设计缺乏深度。90年代以后,集资房和小型商品房开始出现,面积大概在90—100㎡,多为三房两厅的户型,如图2所示,这种布局设计有诸多不适:1、客厅和卧室位于总平面的前半部分,这样把比较私密和安静的卧室空间与公用的客厅放在一起,家里若是有客人来到,起居不是很方便,而且客厅的电视吵闹也对房间产生影响;2、厨卫和餐厅却位于靠里边的位置,特别是卫生间,远离卧室,主人晚上起夜不方便,家里来客人要进到房子最里面如厕也显拘束。

4、地方道德观念和传统习俗对户型的影响

在小城镇中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主要地位,因此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有自己的想法。通过调查访问,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小城镇居民对住房的理想面积是120-150㎡,4房2厅。相较于单元式的住宅小区,大部分的城镇居民对有天有地的自建房更情有独衷。特别是老人都希望与子女一起或分开就近居住,所以住宅面积要大,房间要多,能与子孙同住,这是很多居民对住宅的基本要求。

这样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兴起居民买地自己建楼,大多为3

—6层的多层建筑,底下几层用来出租,留顶上一层自己住家。这类户型结构因为结合商用,开间进深都较大,房间间数多,面积在150—180㎡左右,适合多代同堂的家庭。但是这类住宅过于讲究面积的宽敞,房间大却不实用,如图3所示,客厅面积很大,但是客厅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四面都是门,很多面积都浪费掉了。而且面积过大,对于普通家庭的清洁打理也是件辛苦的事情。

5、家庭结构逐渐改变

小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局限性,导致人们的购房能力普遍较低,有关调查显示,至少有75%的小城镇居民没有购买新房的能力,而很多人耗费多年积蓄也只承担得了小户型住宅的价格。而且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城镇人口比以往要相对减少,居民的家庭结构也逐渐由以往的多代同堂变成独家独户的小型规模家庭,以一对夫妇和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为多。目前的核心家庭中,基本都是独身子女家庭,小孩长大外出读书或者就业之后,家中只剩夫妻两人的家庭也将越来越多。而且小城镇经济、技术、文化落后,社会意识保守导致有较多赋闲在家的家庭主妇及老人。如此看来,小城镇将来的家庭构成将越来越简单,即大多数家庭为核心家庭,这种家庭结构将取代传统的多代同堂的传统模式,老人将就近居住,这给住户的户型设计及室内空间设计划分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小城镇的新建住宅户型设计将更多的倾向二合一的一种模式,即老人和成家子女可以同住一个楼层的隔壁户,两个户型可以合并成一个面积更大的户型,也可以保持独立的两个户型。户型设计为两梯四户,两室两厅和一室两厅两种户型,考虑居民收入水平及家庭结构变化,产品定位以70—90㎡户型为主。如图所示,图4为两户独立,一户为两房两厅,适合成家后的子女居住;一户为一房一厅,适合老年夫妇居住。两个户型彼此独立又方便照应,功能空间齐全,彼此的家居生活不会受到对方影响,避免了因为代沟及生活方式不同产生的家庭矛盾;图5为两户合并型,从户型上看还是具有两户的特征,厨房、卫生间、卧室等功能空间齐全,原来的两房两厅可以改造成小三房或者舒适两房,原来的一房一厅则可以保持原来的功用,不过客厅餐厅将作为两户公用的空间,就这意味着一房一厅的老人房更多的用来作为家人活动娱乐就餐的空间,有利于加强三代人之前的交流,增加与老人相处的时间,提高家庭幸福指数;而属于子女的两房两厅则更多用来休息和工作,厨房相对来说功能性会弱很多。这种户型结构虽然为合并的一户,但是又有相对独立的空间,适合子女工作繁忙,需要老人辅助照顾的家庭。

小城镇的多样性决定了小城镇的住宅设计不能同一而论,设计师需要对小城镇人们的生活进行深入研究,对人们的水平和要求了解,才能做出能满足人们的适用性要求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斌 许岚.小城镇居民住房利益变迁中的“阶层融合”趋势[J].中南大学报,2006(2)

第8篇

[论文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提出了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构建城乡产业发展平台、确定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产业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统筹城乡;产业融合;产业枢纽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发展状态而提出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消极影响的日益显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地要求城乡统筹,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因为,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与农业、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两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目前城乡产业分离的现状、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方面,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所以,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乡相关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

产业融合,是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出现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预示着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标志着一种新兴的产业经济革命的开始,并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革。产业融合为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途径。通过城乡产业融合,能够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变革,突破城乡产业分立限制,打破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塑造出新型横向结构,产生边缘、交叉产业,促生新的产业领域,产生新的经济式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聚集并释放出城乡产业内部所具有的潜力,拓展城乡产业的利润空间,可以解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结构雷同的现象,形成合理的城乡产业分工体系。

(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城市和农村被作为两个独立的板块,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一方面,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两者形成明显反差。另一方面,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度不高,城市对农村起不到应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产业的相互融合、分工协作、互促共进,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一体化发展。

(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脆弱,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二是工业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低,竞争力不强;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实行城乡联动,统筹城乡相关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加强农业还是提高工业或发展服务业,都不可能仅靠城市或农村就能单独完成。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思路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要以现代农业理念破解农业难题,以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城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具体措施为以下四点。

1.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从而营造出新的就业空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3.城乡产业融合会使城乡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可以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统一的分配格局,使经济要素在城乡产业间进行统筹整合,并以产业链条为主导在区域经济范围内集中配置,使城市产业资本持续投入农业和农村产业,使区域经济资源综合发挥效益,做到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本不足问题。

4.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的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二)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城市化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方式要求的产物,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须以产业作为依托,产业转移也必然要推动承接地的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市场网络和组织体系。只有根据产业发展来给城市定位、建设城市,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才能使城市充满活力。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紧密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构筑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功能将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这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产业、人口的集聚趋势和土地、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把握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关系中,要把单纯依赖开发区(园区)发展制造业的思路,调整到依靠城市工业功能区和专业镇发展工业、促进产业集聚上来。

(三)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枢纽,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

1.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农副产品加工业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农副产品加工产品的用途在不断增加,所应用的行业和领域不断扩展,它的发展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有力地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机器制造业为农副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设备,使其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消化过剩的产能。因此,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产业融合的天然属性。

2.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多样性,可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的同构性。各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本地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的等次、程度、种类,形成自己的最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利用“资源就在手头”这一天然要素的禀赋,大大节省成本。比如,农副产品具有数量大、份量重、易腐烂等性质,在原料产地就地加工,可以减少损耗和运输费用。

第9篇

【关键词】城镇化;金融支持效应;建议

一、引言

党的十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而城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各种城镇化机制转换和实现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和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内含着一种互动机制, 金融发展可以通过储蓄向投资转化、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等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以通过生产要素集聚, 扩大市场规模, 促使市场主导型资本形成机制的建立, 从而相应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基于此,本文拟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及其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需求结构演变

在城镇化进程中,金融的第一个特殊性质在于金融服务的异质性,这是工业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的根本出发点。首先,城镇化是一种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就中国而言,体现为土地、劳动力和资金要素的重新组合,这就需要金融资源配置发挥预调甚至引领作用。其次,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一个风险和收益并存的过程,我们可以观察到比较成功的结构调整,也可以看到受要素禀赋和自然条件约束下的艰难转型,这些风险最终都可能落实为金融风险,因此,农村金融更多地需要准确的金融资源配置而不是数量上的增长。第三,城镇化伴随的是持续且规模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其中蕴涵着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巨大潜在需求,也意味着金融在体制、机制和业务发展上存在较大的空白。综合起来看,金融体制的最大问题不在于覆盖面的空白和业务总量不足,而在于依托静态金融发展逻辑而形成的真正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现有农村金融服务种类的严重不足,由此造成了较大的发展缺陷。

(一)城镇化进程中对金融资源配置的自发性倾斜

如果我们深入观察农村经济发展和演变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发现农村金融的覆盖面问题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障碍。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截至2006年末,全国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共计111302个,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56%;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各项存款余额8.5万亿元,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26%;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贷款余额4.8万亿元,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21%;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各类农户贷款余额1万亿元,有8700多万户农民获得贷款支持。从结构看,城乡金融在表面上存在较大“失衡”:一是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人均金融网点的资源占有率低。二是金融服务资源难以延伸到乡镇一级的农村地区。三是乡镇的金融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竞争。

但上述失衡并不一定就是一个不良现象,恰恰相反,城乡金融资源配比上的不平衡是任何市场经济国家或新兴市场都必然面临的客观现象。更进一步看,金融资源配置往往具有引导其他要素流动的预调作用,所谓“失衡”本身是中国经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必要金融推动力。按照农村人口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计算,到2010年左右,我国的城市人口占比将超过农村人口,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三七开的基本比例将不复存在。如果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那么,我们对失衡的担心就略显多余:第一,这种失衡本身就体现为一种预调性的金融资源配置,金融网点和金融资源向小城镇集中本身体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第二,在传统农业区向小城镇过渡并最终完成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原有农村金融机构自然会按照商业化和市场化原则演变为城镇金融。而当前的覆盖面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服务需求结构演变

正是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中国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但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关注主要仍集中于信贷资金投入总量的增长上,因此,尽管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在农村金融层面上的思考都提到了包括农村信贷、农业保险等广义农村金融服务,而在事实上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用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和涉农贷款总量作为衡量农村金融发达程度的标志。这就随之产生了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由于信贷投入成为支农绩效的体现,则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资源往往被作为公共产品而被过度使用。第二,与扶贫开发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遭遇的困境类似(扶贫救济资源往往被支配者使用,在农村金融领域则体现为法人治理上的内部人控制),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存在较大的不公平性质——即使这种不公平似乎是为了追求某种效率,比如支持大农户和农村企业。第三,信贷机构高度发展,而风险管理型金融组织却持续跟不上趟,时至今日,我们的农村金融体系依然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主,但很少有人对以下问题感兴趣:农村金融的基本风险特征与城市金融到底应该存在怎样的差别?信贷机构的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有效支撑是毋庸置疑的,作为这一枚硬币的另外一面就必然是,广大的传统农户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也就很难真正得到金融支持。

就此,我们有必要从金融需求结构的动态演变中设计面向城镇化的农村金融体制。

第一,农户收入的总量和结构变化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决策变量。据相关统计,2007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农户的收入呈现结构性增长态势:一是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特别是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增长最快的收入来源。二是农产品销售收入波动较大,收入受市场因素影响显著。三是二三产业收入稳定增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户毕竟是收益主体,紧紧围绕农户收入的增长和收入结构变化实施相应的金融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应该是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把握的机遇。

第二,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可持续性意味着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我们以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为例,2007年上半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080.3元,同比增加181.3元,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但广东农户的收入结构呈现以下突出变化:一是工资性收入增速回落。二是非生产性现金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这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事实: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户必然面临从单纯依赖劳动力收入向依赖资本和土地收入演变的体制性转变过程,这意味着农村金融也必然从依附于劳动力收入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模式向依附土地和资本的抵押贷款模式转变。其中必然蕴涵着一定的商业风险和金融风险,但更多地意味着金融创新机会和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性。

三、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效应

那么,基于城镇化进程中农户收益模式的总量和结构变化结合中国的农村经济和金融现状,怎样的金融组织体系才是兼具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特征和城镇化发展内在需求,又不具备发展阻力的理想状态?我们认为,考虑到市场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农户收入结构和要素禀赋都将发生较大变迁,在商业性农村金融发展上,至少可以给出四种目前处于空白的机构形式。同时也就意味着中国有必要在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上发展符合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需要的新型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体系。

(一)主要从事汇兑等中间业务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当前,农业银行已经拥有覆盖全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络,而农村信用社也一直试图建立一个庞大的全国性体系,其出发点是在以信贷为主体的背景下,规模越大则抗风险的能力越强。事实上,在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劳动力收入是农户的主要收入形式,由于劳动力流动所衍生的汇兑业务才是目前农村金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中央银行已经在尽力推动农民工银行卡工程,但是,金融服务还远远没有覆盖与农产品异地贩运、具有个体工商户或微小企业性质的农户自我就业所引致的支付清算等领域。值得思考的是,在明清两朝,江南工商业地区多信贷类钱庄,而欠发达的“外出打工”地区(如山西和安徽等省)多汇兑类票号,这客观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因此,当前仍然以信贷机构为主的农村金融发展政策或许对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无助于中西部农业省份以及发达省份欠发达县域的农村金融发展——因为供给没有反映需求。

(二)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是主要从事创业性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

我们同样从农户收入模式中可以观察到,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户收入的主体必然从劳动力收入向土地和资本收入转型,其中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在小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农户依托潜在的企业家才能实施创业,其经济学含义是把自身的劳动力优势逐步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这就需要相应的金融服务配套。二是在城市边缘的农村全面城镇化过程中,农户依托自身拥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创业,小到收取租金,大到创办企业,这就需要金融机构根据农村经济要素禀赋的变化灵活地进行产品创新。因此,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在机理上完全不同,但我们持续按照商业银行的方式管理农村金融机构,这是值得反思的。通常,信贷机构的决策行为取决于客户的信贷记录、资本金和抵押担保状况,而农户往往不具备信贷交易得以发生的基本要件,于是我们必然面临一个困境:要么不按信贷风险管理规则办事,盲目投放信贷;要么惜贷,导致资金外流。考虑到缺乏信贷记录的资金投放特点,一些创新形式是发展担保组织,但担保机构很难在事实上形成信息优势和交易行为控制优势,反而成为不具备风险管理能力的风险承担者。因此,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可以发现,农村金融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创业性风险投资机构,这就需要不同于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比如金融机构参股农村经济组织(包括合作经济组织),更紧密地参与农村经济主体的决策,这样既可避免客户缺乏资本导致的对信贷资金的滥用,又可避免因缺乏信贷条件而遭遇融资障碍。这就要求我们的金融服务不是简单的信贷,而是创业融资,也就需要我们从法理上进行修正:如存款类机构不得参与实体经济组织股权,但创业投资机构则可以;那么,如果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吸收存款并以一定份额投资于农村经济组织,或许需要我们从非信贷机构而是综合性金融机构的角度观察农村金融体系。但是,我们现在的监管原则和法规显然还跟不上上述思考。问题在于,如果缺乏必要的风险投资管理形式,则农村信贷萎缩就是必然,同时,这也是民间融资始终在农村地区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原因,不是农村金融组织缺乏金融资源,而是其信贷管理不适应农村金融需求。

(三)主要从事产业投资的开放式信托基金

中国的城镇化模式是多样性的,同步城镇化、过度城镇化、滞后城镇化和逆城镇化并存,但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主要存在的是同步城镇化和滞后城镇化两种形式,具体表现为大中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同时存在乡村的小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一般都依托“一县一业”或“一乡一品”的发展模式,其内在含义是主导产业与城镇化互为表里。这就要求存在某些专业性的产业投资机构和风险管理模式服务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考虑的设计方案是,突破城乡金融资源画地为牢式的金融机构制度安排,以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为基础,在全省成立专门的产业投资基金,其作用在于:第一,让基金投资者(包括城市居民)真正分享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经济剩余。第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现代产业发展的金融约束。第三,通过投资基金实现专业化的风险管理。

(四)主要从事系统性信贷风险的再保险机构

即便信贷类机构依然是今后的农村金融主体,考虑到农村经济的特殊风险,必须存在一类系统性信贷风险的再保险机构,而这一机构应该是当前的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省联社管理与股东权益的冲突是一个潜在而必然的法律困境,但是省联社应该发挥一定的风险管理作用。从残留抗生素的多宝鱼事件到检测出苏丹红的禽蛋,从饲料价格上涨到猪肉价格的持续攀升,从干旱导致的歉收到水涝导致的绝收,对农户收入的冲击以及由此传递为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是一种必然,这种冲击甚至不是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承受的。此外,即使存在存款保险机制的背景,农村金融机构亦很难市场退出,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即使其可以退出,也缺乏新机构补充其地位,另一方面在于即使因降低准入门槛而出现新的信贷机构,此类机构依然没有能力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解决这一风险管理需求需要两种创新:一是基于当前农村信用社省联社体制和农村金融特有风险的考虑,我们可以设想以下的机制:一方面,县级农村金融机构变上交管理费为管理费和保险费并存的方式,省联社归集信贷保险金(而不再是呆账准备金)并承担在信贷出现系统性风险(且只能是系统性风险)时提供面向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的财务支持。另一方面,农村金融结构在提供信贷时必须附带相应的农产品价格和销售信息等服务信息,尽可能降低系统性信贷风险。当然,这种信息服务本身就是涉农金融所特有的含义。二是利用信贷衍生工具管理系统性风险。基于农业银行全面拓展县域农村金融业务的历史契机,尽可能快速发展信贷转让和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信贷衍生产品,通过农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收购原有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组合,在全国性银行间市场和证券市场转让农村信贷组合,既可拓展农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又可利用全国性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优势全面重组涉农贷款。由此可以实现农村金融风险在全国范围内的分散化。当然,上述两种模式可以并行不悖地推进。

四、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服务发展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体系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城镇化建设资金中金融机构贷款比重的提高和城镇化建设信贷资金的增加, 都将会促进城镇化率的提高;来自金融体系的信贷支持对城镇化的作用长时间存在, 对城镇化进程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基于金融体系与城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实现对城镇化建设的多渠道、全方位、高效率的资金支持成为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条件。为了更好地满足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需求, 笔者建议:

(一)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积极探索城镇建设投融资的新理念, 加快城镇建设和资源开发的市场化进程, 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参与城镇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商业化, 大力推行特许经营制度,进一步探索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渠道,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城镇化建设新机制。可以引入风险投资, 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机制来招商引资;根据需要适当地发行政府债券为城镇化建设筹集资金;对城镇现有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设施等存量资产可以考虑通过经营管理权出租、拍卖、开发升值等途径和形式回收资金、增加城市建设投入;也可以在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引导和利用民间的各种资金对城镇化建设、产业的发展进行投资。

(二)完善城镇金融服务体系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的撤并和信贷权限的上收, 在广大乡镇和小城镇地区留下了金融服务的真空,已经对城镇化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完善城镇金融服务体系已是当务之急。中央银行要在支持城镇建设上发挥导向作用, 通过窗口指导,引导相关金融机构对城镇建设进行市场挖掘, 促使其加大对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商业银行要从城镇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全局出发,解决好机构布局的问题,立足有发展潜力的城镇, 积极为城镇建设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针对商业银行的机构收缩,农村信用社应利用贴近乡镇农村的优势,扩大经营覆盖面,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为收益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低的乡镇和城镇建设项目提供融资, 真正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

(三)完善信贷管理体系

金融机构往往争相为大中城市的建设融资, 而忽视了小城镇和乡镇建设的融资需求。这种资金支持不平衡现象的直接原因是金融机构认为小城镇建设项目的风险过大、成本过高,但其根本原因是金融机构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的市场甄别能力、开发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低下, 导致对小城镇、乡镇建设项目的“惜贷”。所以,金融机构应该改革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开发面向小城镇、乡镇建设项目的灵活多样的信贷管理模式;改变目前信贷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的局面,制定配套的信贷政策,出台相应的信贷操作办法,适当放宽贷款审批权限,对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明显且发展前景广阔的城镇和乡镇给予支持;选择有一定经营规模、抵抗风险能力强、效益较好的城建项目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充分发挥其“火车头”的作用,以带动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四)规范政府与金融部门之间的关系

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就必须有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以及符合经济原则的项目方案。因此,应转变政府职能, 防止过多干涉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 以指导和协调作为主要手段, 加强诚信建设, 维护金融债权,增强金融部门放贷的信心。此外,政府应该提高管理水平,防止城镇建设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保证城镇建设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实现政府、金融机构和城镇三方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郭新明.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政策思考[J].西安金融,2004(9).

[2]伍艳.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05(2).

[3]刘荣增.苏南地区农村城镇化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江南论坛,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