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各科复习计划

时间:2023-03-01 16:23:22

导语:在各科复习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IT;服务外包人才;课程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41-03

作者简介:姜灵敏,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与服务外包;钟瑞琼,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与服务外包。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国际化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编号:2011TJK137)的研究成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现代服务业及高端制造业研发环节转移为特征的世界经济新一轮产业转移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向前发展,大力发展国际化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实力的新一轮竞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适应对外开放、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许多城市和地区都把服务外包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1]然而,从国际主要的IT服务外包转移方的需求来看,中国目前的人力资源对于IT服务外包产业的适用性水平很低。例如,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理论教学与社会需要脱节,软件人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职业素质和工程实践技能、外语应用能力较低等。[2]企业无法招聘到大量合格的IT服务外包人才,制约了中国IT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招聘单位普遍反映当前的大学生沟通能力弱、动手能力弱、合作意识差,无法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2009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指出:“高校要根据服务外包产业涉及专业的特点,采取灵活措施,按照国际先进技术和全球化的理念,探索多种模式培养服务外包人才。”[3]2012年中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IT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中,缺乏可使用的人才列在第二位。[4]在高校人才培养不对口、适用人才大量缺失的背景下,急需高校创新国际化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以缓解这一日益突出的人才供需矛盾。[2]

一、国际化IT服务外包课程体系建设

事实上,建设国际化IT服务外包课程体系把所有学生都拉到国外去学习、或全部课程都聘请境外教师并不太现实。首先,我们有必要界定什么是“国际化”,是不是走出国门才是国际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给出了如下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国际化注重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是实质而不是表象。世界500强中的IT企业,如Microsoft、Cisco、Oracle、IBM、汇丰软件等都是跨国企业,它们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运作模式、服务对象、作业流程都是全球化、国际化的,不管学生到这些企业的哪一个国家的分公司学习、实习、开发项目,都是处于国际化的氛围之中。因此,我们建设国际化IT服务外包课程体系更多的应该是立足于本土的国际型大公司、大企业。

IT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要着眼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理念上,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出发点,根据全球IT服务外包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格局,发挥学校的特色与优势,走校企联合办学的道路,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IT服务外包人才。IT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改革的核心就是要突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不仅注重个人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包括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

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市场需求和“国际化”为导向,加强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合作,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外语优势突出且计算机专业技能扎实的,外向型国际化的,能服务于大型跨国企业的国际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和管理人才,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可以说是培养人才质量高与低的核心点。[5]为此,我们提出“嵌入”式、“定制”式、“项目”式三种国际化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创新课程体系。

二、“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

人的能力可细分为三类:基本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基本能力存在于一切职业中,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具有普遍适用性;行业通用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行业或者相近工作领域的、存在一定共性的能力;职业特定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具体岗位上的能力。基本能力是行业通用能力的基础,行业通用能力又是职业特定能力的基础,这三种能力之间的关系呈金字塔结构。在大学教育中,往往通过基础课、通识课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通过专业课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通过选修课培养学生的职业特定能力。所谓“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就业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特定要求,将企业所需要的一些知识和技术嵌入到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中,让学生根据兴趣、需求选修。

需要重视的是,要实现真正的嵌入就一定要有整合的意识,运用整合的原则,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具有实用性的基础上还应具备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也就是说,嵌入式的教学模式在实现专业课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该将培养学生完成课程所需的特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其教学目标。

课程的整合(嵌入)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大型企业应用需求为主导的“嵌入”模式。如IBM在全球的大、中、小型机市场占有很大份额,而服务支持又是其主要业务,随着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和中国人力资源优势,IBM公司每年需要从中国补充大量外语基础好的IT计算机服务外包人才。这可以采用以企业应用需求为主导的“嵌入”模式,即把以IBM机器系统为核心的课程AIX、Windows(IBM机器)、DB2、Web sphere等打包成一个模块作为选修课程嵌入到教学计划中,以供有志学习IBM机器相关课程参与IBM服务支持的学生选修。同时,由于IBM机器的市场占有率,也提高了学习这些课程的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这种校企对接、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课程体系,使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而实现学业与就业的无缝连接,可以达到面向就业、源于岗位、强化实践、注重实施的目的,有助于学生顺利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转换。

“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另一种方案是以行业证书为导向。现在IT类专业大学生在学期间主要参加的课外考试有: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IT认证证书考试。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不同的考试课程打包嵌入教学计划的选修课程体系中。从企业的需求来看,IT专业技术认证是比较受欢迎的。

IT专业技术认证是进入IT行业的“敲门砖”。由国际著名IT企业颁发的职业证书,是具有某种专业IT技能的证明,为国际承认并通用。这些国际著名IT企业有:Microsoft、Cisco、Oracle、Sun、IBM、Novell、H3C、Intel、Lotus、Adobe、Sybase、HP等。如思科认证考试分为CCNA、CCNP、CCIE三种模式,成阶梯形。而思科认证证书是国际公认的资格证书,也是持证者能力的标识,具有通用性。因此,可以把思科认证课程打包成一个模块嵌入到教学计划中,该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组网技术1、P2P技术、网络攻防技术、计算机组网技术2四门课程,让学生根据考试等级和兴趣选修。如选修前三门具备参加CCNA、CCNP考试的能力,再选修计算机组网技术2就可以参加CCIE的考试。

三、“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根据IT服务外包企业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的岗位需求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企业双方根据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要求、数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校企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IT服务外包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汇丰软件、IBM等大型企业也有着迫切的主观需求。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也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根据IT服务外包企业的需要,将学生集中到公司的培训部进行培训,也可以在学校进行培训。对于没有培训机构的IT公司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与学院联合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根据公司发展和业务需要而定,师资可以是学院的教师、企业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第三方培训机构的教师。培训在学校进行,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室、实验室及办公场地),软件环境由第三方培训机构建设。培训时间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安排,为1~3个月左右,学习内容除必要的理论知识补充外,主要讲授企业文化、职业素养与职业目标、目标与计划、沟通技巧、团队合作、面试&礼仪、压力管理、项目实战等,培训完成后即可参加公司各项目组实习。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另一种方案是在同一年级学生中根据IT服务外包企业的需要选拔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定制班,这种定制班通常在三年级开始,是一种“虚拟班”(即不打乱原来班的建制),只是在上IT企业指定的课程时这些学生才在一起上课(像选修课一样),这些定制班课程计划由企业根据发展需要与学校一起制订,根据内容和要求置换相应数量的专业选修课学分,任课的教师同样也可以是学院的教师、企业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第三方培训机构的教师。

在“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下,负责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教师可以由企业的工程师和经理担任,也可以是学校派出教师深入企业掌握岗位技能后回校从事教学工作,还可根据需要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学校的教师,为了能适应“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必须到相关的服务外包企业挂职半年以上。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力成本是印度的二分之一,是日本和新加坡的四分之一。人力成本的节约为我国承接国际离岸外包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许多跨国大型IT企业在我国设置服务机构的原因之一。“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学校到服务外包工作岗位的过渡,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采用“定制式”模式的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社会资源,解决了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经济性。

四、“项目”式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更加有利于促进协同创新教育、合作办学的高等学校育人新模式,大学期间,鼓励学生实践创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参加项目开发、培训等实践教育和实战培训,实施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

1.组织各类实践活动,搭建学生创新平台。创建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和教学资源为社会服务的互动新机制,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创新。除了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课程设计等方面做有效的管理,对学生课后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应该做有效的指导。采用的指导方法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掌握的知识水平,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获取更多实践经验。

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可引导学生组织成立相关协会,如信息安全协会、网络协会、软件协会、硬件协会、数学建模协会等。这些协会由学生自我管理,成员接收与各类活动的组织自发完成。引导学生通过协会开展各类内部交流活动,共同提高知识水平,定期开展如硬件维修、操作系统维护、电脑课程义教、信息技术普及等对外活动,创造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机会,提高学生专业相关应用能力。

学校可在内部开展各类竞赛,如Flash大赛、网页制作大赛、程序设计大赛、创新项目申报大赛,等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竞赛,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这是一种生动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书籍,可以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2.项目驱动的多元化毕业实习模式。毕业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实习走向社会,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以下三种方式是强化国际化氛围,提高毕业实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1)将国际化公司项目引入校园,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实习。公司的项目经理或工程师带项目来,把学生组织成若干项目小组,并实施公司化管理与运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高效、经济、深受学生欢迎的实习方式。

(2)从大学四年一期开始,根据IT公司业务需求,将学生派遣到IT公司实习,参与实际的项目团队,一个项目经理或项目工程师带一个或多个学生,在此过程中,除了计算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外,还可根据项目内容等实际情况,由公司的项目经理(或工程师)给出成绩并置换相应的选修课程学分。

(3)取得相应的学术成果可以认定为完成毕业实习,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例如,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竞赛,并获得相关证书;参加省级及以上学会(协会)举办的竞赛,并获相关证书;参加国际知名公司(如Microsoft、Cisco、Oracle、IBM等)举办的竞赛,并获相关证书;获得国际知名企业技术资格认证证书;获得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省级以上的奖励等;承担纵向、横向项目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出版专著或在核心期刊等。

3.项目驱动的开放式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工作作风及实际能力、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学生到国际知名IT企业(如Microsoft、Cisco、IBM、汇丰软件等)实习,参与公司项目团队从事设计、开发等工作,可以所参加的项目或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作为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采取双导师制,由学院的教师和公司的项目经理或工程师共同指导。在公司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指导由项目经理或工程师完成,项目必须完成或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经理或工程师对毕业设计的过程负责,学校的教师负责毕业论文的指导及开题、答辩等工作。

与Microsoft、Cisco、IBM、汇丰软件等国际化IT公司合作办学,共同制订教学和课程内容,选修课程及毕业实习与公司的项目开发、实训、实习进行灵活的时间安排和对应的学分置换,实现与学校教学计划的无缝对接,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就业的“零距离”,是一条立足于本土的培养高质量国际化IT服务外包人才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庞鸿藻.应用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2]陈伟,李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1).

[3]余立新,储节旺.高等学校培养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9).

第2篇

关键词:经济法课程教学;财经类专业;体系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03-02

《经济法》是本科院校经济、金融、财政、会计、工商管理、税务等财经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培养“懂经济、通法律、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能否真正实现,但目前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与实现这一目标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考核等方面都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一、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现状

1.课程内容多,涉及面非常宽泛。在财经类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中,其“经济法”不同于法学专业所讲的“规范和保障国家干预经济之法”,而采用的是大经济法的概念,泛指“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说泛指“与经济有关的法律规范”,所以在经济法教材中至少包括了合同法、企业法、证券法、破产法、票据法、竞争法、银行法、财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从部门法角度讲,经济法课程的内容横跨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等部门法,其学习内容的宽泛由此可见一斑。

2.教学时间少,任务重。虽然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学习内容非常庞杂,但课时很少,一般为32学时,少数专业是48个学时。在很短时间内,既要让学生掌握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中与经济有关的主要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范,又要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灵活运用,任务很重,困难也很大。

3.教学对象的法学基础知识薄弱。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经济法之前,法学课程仅学习过《法学通论》(或《法律基础与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法学通论》的教材安排虽然包括了法学类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只能是有选择性地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讲授,而与经济法课程相关的一些前提性法律知识,学生掌握得并不牢靠,甚至根本没有学习过。比如合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的学习都要以民事法律基本知识为基础,但学生对民事主体、民事权利义务、民事行为、物权、债权等知识掌握得很有限,而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责任等知识是学习理解产品质量监管、金融监管与调控、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的基础,可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们甚至没有接触过这些知识。

二、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虽然很多学校对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懂经济、通法律、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但在观念上,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意识到经济法课程是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没有意识到经济法课程教学是财经类专业学生“通法律”的重要途径。因而,在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上存在或多或少的模糊认识,尤其是有意无意地把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与法学专业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混同起来,以为是在培养法学人才,结果导致课程教学中主要沿习了法学专业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而不能适应培养财经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其次,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经济法课程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一些重要的经济法律制度,如合同法律制度、企业法律制度、竞争法律制度等,与财经类不同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紧密联系,都应该学习。再者,教学方法比较陈旧。长期以来,经济法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听记背的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解释概念,注释条文,归纳原理,这一方法原本所适用的教学对象是系统学习过法学基本理论的法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法学基本理论课程的财经类专业学生而言未必合适。最后,考核设计不够科学。经济法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从鼓励和强制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的经济法律知识角度而言,考试是必要的,但在设计考试题目时,教师往往忘记了考核对象不是法学专业的学生,而是没有系统掌握基本法学理论知识的财经类专业学生,从而过多设计了解释题、论述题、法条阐释题。这种题目重理论轻技能,对非法学专业学生而言是不合适的,也与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目标乃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

三、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体系化改革措施

1.重视《经济法》课程教学,明确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经济法课程为财经类专业学生开设,教学人员来自于法学专业教师,在经济学、管理学类众多课程中,经济法是“外来户”,在法学专业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中,经济法又是针对非专业对象的。这就会导致两头不重视,学生认为经济法是非核心课程,通过考试就“万岁”;对教师来讲,为非法学专业学生讲授经济法律基本知识,也不必太过用心。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经济法课程的不受重视也就可想而知。为此,教师从思想上高度认同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是必要和必须的。这种重要性的认同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乃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是联系在一起的。目前,“懂经济、通法律、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很多学校已经得到明确确立,所谓“通法律”,仅靠《法学通论》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经济法课程是其中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且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人们普遍认识到“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背景下,要求财经类专业学生懂法律已经是国家经济建设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具体而言,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应从以下方面定位:首先,掌握基本的经济法律知识,培养经济法律意识。通过经济法的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法律知识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真正对法律具有尊崇信仰之感。

2.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材。法学教师集体编写一本经济法教材,在知识水平上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要舍得花时间花功夫去精心准备。此外,教材编写还要注意几个技术问题:第一,“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不能把相关法律制度全部纳入教材中,只能选取一些重要的、基本的、与财经类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内容,而其他的一些内容最好痛下决心割舍掉。否则,一本包罗万象、五花八门的教材,不仅重点不突出,而且也会让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无所适从。第二,教材编写风格要统一。由于经济法教材一般是多位教师共同编写,不同的人写作风格不一样,有的喜爱简明,有的喜好繁琐,这就要求做好组织工作,风格要大致一样,在内容上要前后一致。第三,在平衡理论分析与制度介绍的关系时,不要过分追求一些纯理论问题,特别是法学专业经济法学课程中的一些基本理论没有必要在这里加以详细介绍,而要将大量篇幅留给对基本制度的分析和介绍,要突出应用性。

3.教学内容安排要统一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经济法课程包括的内容多,涉及的范围广,即使为学生提供一本风格简明的教材,仍然不可能在有限时间内把教材都讲完,因此,需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定教师讲授的内容与学生自学的内容。一般来说,合同法律制度、企业法律制度、竞争法律制度等是市场经济活动最基础的法律制度,与财经类不同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紧密联系,可以统一起来,确定为必讲的部分。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本班、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灵活掌握要重点讲授的内容,比如金融专业可以增加证券法、保险法、银行法,财税专业可以补充票据法、会计法和审计法,但鉴于专业核心课中已经有《中国税制》这样一门课程,在经济法课程中就可以不再重复讲授税法的内容。

4.课堂教学要生动,重点是要掌握好案例教学法。由于财经类专业学生没有系统学习相关法学课程,法律基础知识比较缺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些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就会受到限制,通过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不能很好实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安排好案例教学,既让学生通过实例深入理解相关知识要点,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精选案例。案例的收集和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一个好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或者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选择这类案例,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更多的思考。此外,要尽量选择本地的案例,选择新近发生的案例。一般来说,人们普遍在心理上认为,本地发生的事情与自己联系更紧密,新近发生的事情会更有新鲜感,会引起学生们更高程度的关注。还有,在具体操作中,案例的难易程度要适当。案例太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案例中涉及的法律关系过于复杂,脱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实际,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反而会降低兴趣。第二,案例运用与知识讲授要配合恰当。案例教学是为解释、理解和运用法学理论、法律知识服务的,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案例的导入方式。第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归纳总结。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逐步采用设问、提问、反问、暗示、悬念、提示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同时还要注意及时调控讨论的方向和节奏,掌握主动权。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都要做一些点评,把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对隐藏在案例背后的规律性和必然性予以总结阐释,以引导学生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达到深入理解并能实际运用相关知识的目的。

5.考核内容的设计要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目前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对非法学专业学生来讲,提交论文、考查、口试都不太合适,考试这种方式本身是比较合理的。问题是,在设计考试题目时,教师往往忘记了考核对象不是法学专业的学生,而是没有系统掌握基本法学理论知识的财经类专业学生,从而设计了论述题、法条阐释题这类明显偏重理论的题目。其实,这种沿袭法学专业做法的考核题目设计,也与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目标乃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因此,教师在设计考核内容时,要重基础知识,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彭金冶.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9,(9).

第3篇

像小王这样的高三学生不少。他们之所以语文成绩不理想,可能主要是因为思想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要想提高语文成绩,需要走出以下误区。

弃芝麻。得西瓜

有的高三学生认为,语文能力是长期积累感悟而形成的,非一朝一夕所能提高。在他们眼里,语文简直就是芝麻,其他容易“抓分”的科目就是西瓜。与其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复习提升幅度不大的语文。不如把时间和精力分配给容易提高成绩的其他学科。因此,很多高三学生要么只是按老师的安排复习,保证不至于淡忘就行:要么干脆放弃语文复习,连在语文课上也做其他科目的练习,遑论课外花时间学习语文。这既是对语文课程特点和语文考试命题特点不了解的片面观点,也是不明白学习心理特点而造成的Y果。

语文能力固然是经过长期积累、感悟形成的,但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语文成绩在短时间内还是可以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再者,即使全身心投入到能够“抓分”的科目之中,这些科目所提升的分数。也未必能够弥补因放弃语文复习而丢失的分数。

高三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做到突出优势科目,提升弱势科目,使各科均衡发展。无论以往语文成绩是好是差,都决不能放弃语文复习。

不知己.无计划

高三学生全面复习之前,一定要花时间充分了解自身语文学习和语文功底的现状。只有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才不至于盲目跟随老师的复习计划转,不至于盲目悲观或乐观。

了解自身语文学习和语文功底的现状,就是通过平时的各种表现,了解自己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语文阅读能力、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等的状况。

了解的途径有三:一是向了解自己的语文老师咨询,二是分析以往自己语文考试试卷的答题情况。三是分析自身记忆力的强弱、思维能力的强弱。每次考试之后,考生一定要分析试卷,因为从语文试卷的答题情况,基本可以判断出自己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缺陷。一般来说,某个知识点的错误率越高,越说明该知识点没有掌握好。

第4篇

于海: 进入高三后,我一直很努力,可第一次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特令人沮丧!第一轮复习就要开始了,各科老师都在强调自己学科的重要性,抢时间补课;老爸老妈的活动骤然减少,一切都围绕着我的学习运作;同学们买了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磨刀霍霍”,班级里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学习景象。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如果再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在第一轮的“战斗”中我就会失了先机。唉……

七嘴八舌

叶青: 不要叹气嘛,关键是接下来怎么做。我想踏踏实实地跟着老师就好,把高中三年的课本系统地复习一遍,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整个复习过程。

李晓明: 老兄,俺可不想这样。课本上的那些内容,早已弄得滚瓜烂熟了,俺要按照自己的复习计划来。

卫蓝: 你真酷啊!我是不敢这样的,我的英语很薄弱,得老老实实地听老师的,把该补的补回来,搞不好还得请个家教呢。听说,如果有一门课拖后腿,考重点大学的希望就会渺茫许多!

慕容笑:别担心,卫蓝。英语是我的强项,数学是你的专长,咱俩取长补短吧!

安文: 嘻嘻,我有一个小方法,请注意,是概不外传的哦。我把英语单词都做成了小卡片,放在口袋里,利用一切机会拿出来看,比如坐公交车时,还免除了坐车的无聊呢!

支招

李晓明的做法风险太大了,毕竟老师们是最有经验的,听老师的,没错!不过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些调整。

叶青的心态很好。

慕容笑的想法和安文的小技巧都有可取之处。

我也来介绍几个小措施,希望能帮助和于海一样的同学。

1. 平稳心态去学习

步入高三,学习变紧张了,考试的难度也提高了,是会有同学觉得很不适应。其实,开始的不适应是在情理之中的,考试成绩的波动变化也是很正常的。不必太紧张,把心态放平稳,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不适应的感觉就会慢慢消失,成绩自然就会有所提升。就像蚌,忍受了最初的不适应,最终才有光洁明亮的珍珠。

2. 主辅调整更合意

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可采用固定主线、调整辅线的做法。主线就是老师的复习计划,比较完整、系统;辅线是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比如有些同学觉得“函数的单调性”问题不好把握,就可多查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重点复习,并请教老师,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3. 搭好框架轻松记

首先,复习每章知识前,要提取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建立起这一章的知识框架。

其次,根据老师的讲解,做好关键词的链接模块,发现自己总结得不准确的关键词,应做记号进行重点思考。要根据课本和其他资料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课本中角角落落的地方都复习到。

第5篇

前期工作:

一、认真学习、理解目标要求

1、学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新课标和大纲制定的有关六年级的各项要求,要了如指掌:理解其中的每一项标准、尺度、重难点。

2、学习理解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要点、能力考查、阅读的项目、写作的要求、口语交际的要求,以及每一项的难易程度和新课标的关系。

3、认真钻研教学辅导材料以及教研室所印发的检测题型。理解作者的编排的意图,理解每一项知识与新课标的关系。(不得不承认,有些教参有他独到之处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二、做好思想、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一是调查学生的心理状况。我校要求毕业班老师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学生对毕业考试的看法和态度,了解他们对复习有什么要求:分析学生的心理层次,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最后阶段的学习中来。

二是调查学生的知识状况。了解学生的知识漏洞,了解学生最需要老师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难题;分析学生的知识层次,因材施教使得复习有针对性,使得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有满足感,能较好的受到学习的效果。

三、认真做好复习计划

在完成以上两项任务以后就制定复习计划,计划中包含三个方面:

1、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依据教材和卷子、对本班的学生状况都做个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2、复习时间:一般是一个半月,我将复习时间分成四个阶段,除休息日每个阶段六天左右,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的单项复习,第二阶段分类复习,第三阶段综合和模拟的测试。第四阶段是自由复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3、复习方法:我们采用的是集中复习和自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

四、召开了毕业班教师会,总结分析各科质量情况,提出下阶段要求。

五、毕业班老师加强与家长联系和家访,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下阶段工作:

1、突破每科教学的难点,把遇到一些易错知识点记下来,分析错误,及时纠正。在复习方式上有所突破。

2、加强使用复习资料的管理,有价值的资料决不放过。对知识的掌握要系统全面,不留死角,不留遗憾。

3、复习突出“五练”,这“五练”是练规范、练速度、练重点、练技巧、练能力.

4、紧密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教育,通过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5、同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要做到资源共享。

第6篇

期末考试,容不得我们有一丝迟疑、放松。期末考试,容不得我们有片刻停滞,期末考试,容不得我们有半点闪失差错!期末考试,我们必须胜利,不能在那里徘徊不定。面对期末考试,你,准备好了么?

如果你想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那么,你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考场如战场,要取得胜利,就要讲求战略战术,不能死学。

第一步,我们要做好考试前的复习:要制定一个详细合理的复习计划,要事先做好准备。期末复习是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最有效的保证,应该高度重视,不能马虎应付。增强复习的计划性,要坚持去执行,每天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简单的检查分析,落实复习计划,确保复习的质量。

接着我们要讲究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让基础知识更加扎实,要落实基本技能。在自己主动复习时,要注意回归教材,精读课本,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安排一部分课余的时间对各科基础知识进行主动复习,内容一项一项地整理、归纳,真正搞清楚,弄明白。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自己找规律、抓特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对于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要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要放过每一个疑点,不遗漏每一个重点,不忽视每一个考点。

强化能力训练,主动查漏补缺。在复习基础知识和落实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再加强能力测试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对能力测试题型存在的缺漏进行补强,弄清“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会?”,发现疑难薄弱,采取同题练习,重点突破,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以求尽善尽美。查漏补缺可以看错题集,温故知新,避免一错再错。期末复习时将自己平时归纳整理的错题集和以往的考试卷拿出来看一看,研究曾经出现的问题,了解出错的症结,以免重蹈覆辙。实践证明,考前看错题集,是一种非常便捷有效的复习方法。

考场就是战场,两强相遇勇者胜。冲刺的号角已经吹响,行动起来吧!以往辛苦将让你生活的更充实;冲刺的劳累将增添你生活的勇气;未来的成功将使你从平凡走向伟大。同学们,努力吧!是船,就要搏击风浪;是桨,就要奋勇向前;是雄鹰,就要一飞冲天!

第7篇

1、重申校规和班规,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强化学生的守时、守纪和责任意识,为创建一个良好的备考环境打下基础。为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应对初三学习,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教育。

2、严抓纪律,并做好思想工作。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多谈心,及时鼓励,让其不扰乱课堂的前提下,尽力学,不放弃。对优生会需要多关心和鼓励,调节心态,以竞争精神去拼搏,抛开一切杂念。力求:强科争优势、弱科保底线。

3、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努力形成扎实,竞争,拼搏,进取的学习风气,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4、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要求学生每天积极参与课间操的体育中考项目的训练,争取在体育中考中取得最优异的成绩。

5、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这段时期中,班主任要关心学生各科的均衡发展,引导他们不断加强薄弱学科,不要出现偏科现象。这段时期对学生来说是最宝贵的,任课老师都在争分夺秒地带领学生复习,力争使自己所教学科能考得更好。这个时候,班主任应顾全大局,同科任老师配合。监督学生多下功夫,并要求学生各科兼顾,不放弃任何一科,形成一种以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强强联手、协同作战、齐抓共管、全面提高的局面。

6、加强中下生的辅导转化工作。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这是提高全班成绩的关键所在,所以这个学期一定要抓好对中下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制定好计划,在班中全面铺开,平时尽量多下班,了解中下生的学习困难,尽可地提高中下生的学习成绩,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班总体成绩。我还计划加强与各任课教师的联系,以对学习困难者联手帮助。针对各科的特点,我要经常性地与各任课教师讨论各科的学习方法,并及时地向学生介绍,以完善其学习方法,做到“授之以渔”,教给其点石成金之术。另外,继续开展“一帮一”活动,尽量提高中下生的学习成绩。

第8篇

(一)、思想工作 1、班风、学风建设 良好的班风,学风是胜利的保证。全体师生都应高度重视班风、学风建设。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带头、榜样作用,切实搞好班风、学风建设。 良好的班风要求: 树正气,以讲政治、讲纪律、讲学习为德;以关心集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为乐;以积极向上,勤奋努力,成绩优良为荣。整个班级体班风正,显得朝气蓬勃。 良好的学风要求: 有理想,能够持之以恒的努力学习;有毅力,能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钻研学习,有方法,能抓紧时间,讲求效率,毫不懈怠地学习;有竞争,能你追我赶,人人争上游。整个班集体学习风气浓,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2、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领路人,班主任的工作直接相关一个班的班风、学风建设,至关重要。 班主任的工作做到“五要”: 班主任要深入教室、寝室、操场等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多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搞好班风 班主任要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每学期至少找每个学生谈话一次,对学生进行鼓励、鞭策和心理疏导,让学生“自知之明”。 班主任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班主任要适当组织主题班会,周末晚会等人人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调适学生的心身。(每周至少一次) 班主任要带领全班同学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每周二次,每次半小时),增强学生的体质,消除学生大脑的疲劳。 3、科任老师配合教育 全体教师均是教育工作者!科任教师在做好教学“六认真”的同时,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的状况,通过学生课堂精神状况、作业质量、考试成绩等问题的表象,分析、把握学生的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诱导;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困难,让学生精神饱满来学习,斗志昂扬去竞争。 4、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培养 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对学习的成功、人生的辉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心理培训和心理疏导。 开设心理咨询室,请大学心理学毕业的教师尹超和邵成俊作心理咨询教师。 开展“对‘逆反心理’的认识和修正策略的教育”。 开设“克服心理焦虑、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专题讲座(第五期半期后) 开设考试“应考策略”的专题讲座(“一摸”前) 开设“人际关系谈”专题讲座(第六学期初) 开设“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专题讲座(第五期半期前) 开设“如何填好高考志愿”的专题讲座。 5、学生身理的调适 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保证学生的饮食、住宿的安全和舒适。 家长为高三学生提供经济保障,适应改善高三学生的伙食 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调适身心,消除大脑疲劳。 全体教职工均应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家长座谈会: 学校要积极寻求社会、家庭对学生教育培养的支持,高三拟开三次家长座谈会。 第五期半期后家长座谈会,让家长明确对高三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特点及方法,明确子女升学应奋斗的方向,教育家长鼓励子女升大学,为子女提供精神鼓励和经济保障。 第六学期初(第五期一摸考试后)家长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抓保对象,了解学生状况,积极配合老师给学生添活力,增措施促效果。 第六学期高考填志愿前家长座谈会,指导家长明确对填高考志愿的认识,让学生填好高考志愿。

二、教学工作 思想工作的落脚点是搞好教学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搞好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完成目标任务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教学工作。

1、时间安排 整个高三年级各科在第五学期半期前结束新课,半期后进入全面系统复习阶段。 各科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余地。 为了有针对性地搞好复习教学,教师在解答近十年的高考题的基础上,在第五学期半期前解答四套“新课程”卷的高考试题。

2、做好“六认真”工作 教师要切实做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辅导、检测、评讲”六认真。 教师要有具体、规范的备课本。 要备好、上好复习课、练习课、评讲课。复习课要注重知识的条理、系统化。练习课既重知识、又重能力训练,题目的设计要有梯度。评讲课要统计采样,对错得多的题详讲,不平均分布力气,不管学生是否能做均讲一遍;对典型的错误要进行个案分析;要注意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引导,不照本宣科,这个题就是这个答案、就这样做或把重点放在运算过程式的讲评;要作“试题评讲”,对试题特点,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对试题的不足作概要介绍;对错误多的题类,要重新设计针对性训练 作业要批改,几尽力全批全改。要有错题本。做好学生错题记载,以便评讲或重新设计针对性训练。作业不能不改或很少批改、只作评讲,这样,没有针对性,无法提高效率。 辅导要落实到位,要定出“辅导对象,辅导时间,辅导内容”。加以落实,并做好“辅导对象、时间、内容、效果”记载。 检测要认真组织,严格监考,认真阅卷和评析。 要进行仿真性考试和训练,要锻炼学生的解题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计算机的准确性;特别要锻炼学生读懂题、发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努力钻研和分析题意,建立起条件和结论联系,解好综合题的能力和“韧性”。 半期考试后开始组织月考。师生均应把月考和三次模拟考试当作高考来对待进行心理素质、应考策略等全方位的锻炼。 共2页,当前第1页1

3、集体备课 发挥年级教师集体的优势,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各科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做到同科“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进度、教学策略、教学检测”五统一,确保该科全年级的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高。

4、办好“两类”辅导 为了遵循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原则,各班在狠抓基础的同时,以年级为单位,办好两类辅导班:尖子生班、中等生班。根据高考改革的方向,要达到辅导班应有的效果,实现高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辅导班应提升辅导教学的重心。 尖子生班,把他们全体作升本科大学的对象加以培养,主要培养他们解中高档综合题的能力。理科尖子生班(1——7班)由拟升本科以上的65名学生组成,此班命名为辅导一班。文科尖子生班(8——11班)由拟升本科以上的66名学生组成,此班命名为辅导二班。 中等生班,把他们全作升专一以上的对象加以培养,此班既重基础又重能力。主要培养他们解综合题的能力。理科中等生班由70人左右组成,命名为辅导三班,文科中等生班由60人左右组成,命名为辅导四班。全校本科按现状前130名,专一按前300名分类。辅导班具体安排如下: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化学 历史 生物 地理 时间 星期日晚 星期日下午 星期日下午 星期二晚 星期三晚 星期四晚 6∶20—7∶50 2∶20—3∶50 4∶00—5∶30 6∶00—7∶00 6∶00—7∶00 6∶00—7∶00 地点 辅导一班在初中部旧楼底楼第一间 辅导二班在初中部旧楼底楼第二间 辅导三班在物理实验室 辅导四班在化学实验室 教师可分工负责辅导内容,可适当复印有关辅导资料。(辅导教师按补课给待遇)

5、补拜科 确定补 拜科的对象。找对象谈话,指出其 拜的科目及其方面,分析原因;鼓励对象树立信心,确立奋斗目标;落实时间个别辅导,切实帮助。

6、增时间 学习的竞争,是时间、智力、体力、情商的竞争。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学习时间,是提高教学成绩的重要措施。 由于本年级使用新教材的过渡教材,同以往年级比,缩短了半个学期的总复习时间。因此,拟于第五学期后的寒假补课12天。 第五期半期后,通校生晚上一律上3节晚自习,于晚上9:40下课时离校回家。 中午强化学生休息睡觉,以饱满的精神来迎接下午和晚上的学习。 第五期半期后,住校生晚上从9:50至10:40加上一节晚自习。

三、教学管理 良好的管理是落实教育教学措施,超额完成升学目标任务的保证。通过管理出质量、出效益。

1、 认真填写教育局《高中毕业班工作手册》 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通过填册,来督促鞭策教师落实有关常规工作。

2、 开好调研“五会” (1)、班主任会 高三拟召开四次班主任会工作研讨会。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交流班级管理的经验,年级负责人提出对班级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2)、科任教师会 分科召开科任教师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和解决科任教师提出 的问题,指导科任教师搞好学科教学。 (3)、班科教师联系会 高三各班拟召开四次班科教师联系会,第五期半期后,一摸、二摸、三摸后。交流学生的表现情况和管理措施,协调各科间的教学;班科教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 (4)、年级学科负责人会 高三拟召开三次年级学科负责人会。 第五期初召开一次,了解各科教学进度等教学实际,对新课教学时间,年级集体备课,教辅资料的选用等提出要求。 第五学期半期后,召开一次落实各科复习计划及其相关工作措施。 第六学期初召开一次,听取各科复习进度、复习计划的修订及其相关工作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5)、学生座谈会 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收集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建议。

3、检查 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通过听课、查资料、听取学生意见等形式检查教师落实教学“六认真”的情况,完成教学计划的情况,教学质量的情况。

4、督导 通过表扬、批评等手段,督促教师勤奋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学科的调查研究,具体指导教师搞好学科复习计划。

第9篇

以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精神,遵循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学生管理制度,以“专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考研复习为重点,切实加大英语、数学学习力度。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切实提高英语、数学学习能力和时效性,协调生活学习时间。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努力成为让老师家长满意的学生。

二、工作学习目标及要求:

春秋季学期挂科率为0;重大错误发案率为0;迟到率小于10%;缺勤率小于10%;挂科补过率为100%。

1、促进同学团结,做好班级工作。

2、大力提高英语、数学学习效率。

3、继续参加课外创新设计。

4、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5、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6、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陶冶情操。

7、认真完成考研学习计划。

8、提高在班级内的综合测评排名。

9、取得部分技能、资格证书。

10、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三、具体措施:

(一)、促进同学团结,做好班级工作。

1、定期组织活动,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

2、积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3、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定期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二)、加强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1、每日进行适当强度有目的体育锻炼。每周参加一定量的户外活动。通过过去一段时间的尝试,在身体素质与精神面貌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将对此方面内容进行量化,已取得更显着效果。

2、注意及改善饮食习惯,拒绝与避免不健康饮食习惯的发生。

3、积极主动加入到同学朋友正在进行的运动项目中,与其交流并学习经验。

4、制定合理的训练运动计划,并自我监督进行量化考核。

(三)、提高学习效率,认真完成考研复习计划。

1、根据个人实际进一步分配各科学习时间。

2、养成良好作息时间,时刻保持精力充沛。

3、课上认真记录课程重难点。

4、课下进行复习,并与同学老师讨论不懂得问题,就重难点进行特殊对待练习,直至熟练掌握。一、指导思想:

以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精神,遵循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学生管理制度,以“专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考研复习为重点,切实加大英语、数学学习力度。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切实提高英语、数学学习能力和时效性,协调生活学习时间。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努力成为让老师家长满意的学生。

二、工作学习目标及要求:

春秋季学期挂科率为0;重大错误发案率为0;迟到率小于10%;缺勤率小于10%;挂科补过率为100%。

1、促进同学团结,做好班级工作。

2、大力提高英语、数学学习效率。

3、继续参加课外创新设计。

4、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5、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6、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陶冶情操。

7、认真完成考研学习计划。

8、提高在班级内的综合测评排名。

9、取得部分技能、资格证书。

10、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三、具体措施:

(一)、促进同学团结,做好班级工作。

1、定期组织活动,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

2、积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3、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定期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二)、加强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1、每日进行适当强度有目的体育锻炼。每周参加一定量的户外活动。通过过去一段时间的尝试,在身体素质与精神面貌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将对此方面内容进行量化,已取得更显着效果。

2、注意及改善饮食习惯,拒绝与避免不健康饮食习惯的发生。

3、积极主动加入到同学朋友正在进行的运动项目中,与其交流并学习经验。

4、制定合理的训练运动计划,并自我监督进行量化考核。

(三)、提高学习效率,认真完成考研复习计划。

1、根据个人实际进一步分配各科学习时间。

2、养成良好作息时间,时刻保持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