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3:23
导语:在科学发展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教育意蕴。学者们普遍认为,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进一步说明了现代社会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更加明确了教育与整个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进而突出了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以科学发展观来重新认识教育的作用,会发现教育的职能已大为拓展。有学者指出,教育不仅仅是扩大生产资源的手段,而且是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就要求我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确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发展观,是推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有学者指出,在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体系中,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是其重要目的,协调发展是其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其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要求,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建立了一个新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关键和核心是按照教育规律发展教育。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有学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原则下,深化与素质教育相关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⑥另有学者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为本。教育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要,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树立全面、协调的教育发展观。有学者指出,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处理好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特别是处理好教育发展中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统一。⑧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四个重要的关系:一是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二是教育的区域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三是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发展的关系;四是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
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关键领域。有学者指出,应坚持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这是教育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坚持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这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把握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促进教育更加科学和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把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支柱。与此同时,在教育发展中,要树立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用发展的观念来谋划战略、规划未来;用发展的观念来解决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发展速度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必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政府转变观念和职能
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理念和原则,需要通过政策、制度和资源配置得以落实,政府无疑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学者指出,决策和管理正是发展观的反映。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政府将起关键性的作用。发展观的偏差通常与政绩观的扭曲相关联,转变政府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转变政绩观。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建立公共行政和公共财政制度,更多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保证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防范市场失灵,保证教育公平,是政府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五)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政策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政策选择的根本依据。有学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为教育政策选择奠定了价值基础。科学发展观还指明了我国教育政策选择的目的和方法,即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明确了我国教育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即协调发展。
还有学者认为,科学的教育政策作为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支柱,其本质是通过教育资源、权利、责任的合理调配,促使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科学的教育政策除其本身所具有的目的性、可操作性、规范性、理论性等一般特征外,还有前瞻性、相关性、权变性、人本性等特定的内涵。个人与社会、近期与长期、数量与质量、公平与效率,这四种关系不可分割、环环相扣,共同体现于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之中。
今天很荣幸参加全市质监系统副科级干部座谈会,现在就如何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质监服务水平来谈一谈我的观点: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质监服务意识
随着“质量兴市(县)”、“质量兴企”活动的逐步展开,质监部门的运作模式正在逐步由权力管制型向规则服务型转变。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转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全力打造服务型质监。首先,要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两者的关系。创建服务型质监,并非意味着放弃不管。而是寓有限的监督于无限的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监督,在监督中推进服务。: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质监服务模式
在当前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质监部门服务模式,一是优化服务项目。对照行政许可改革的要求,确立“不该管的一项不管,不该留的一个不留”的工作思路,对服务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尽量使现有人员、设备、技术等资源能够有效使用到优化后的服务项目上去。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按照建设服务型质监的要求,对行政许可和服务方式进行大胆创新。通过不断完善的服务大厅,将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到大厅统一办理,真正做到“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进出。三是规范服务行为。要逐步落实好政务公开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工作制度,改变过去“以我为主”的工作理念,把思想、行为和工作方式真正转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质监服务行为
规范质监服务行为是新时期质监工作的重点,我们要继续抓好以规范行业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强化服务意识为重点的正规化建设。着力从办事程序、行为规范、行风建设、窗口建设、举止着装等方面进行规范,进一步建设、完善和落实各项工作制度。
一、在深入开展
解放思想大讨论基础上梳理查找突出问题
第一阶段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使全体同志增强了发展意识,树立了发展信心,看到了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和不足。为此我们在第二阶段开始后,继续组织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大讨论活动,要求同志们进一步破除陈旧观念,开拓发展思路,寻求发展举措,完善发展机制,为认真梳理查找本单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辟了思想认识通道。领导班子三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查找问题,主要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在思想观念方面,如何解放思想、拓宽思路问题;二是在体制机制方面如何深化改革、推动创新问题;三是在服务群众方面,如何强化职能、优化服务问题;四是队伍建设方面,如何提高素质、增强能力问题。并紧紧围绕这四个主要问题,总结工作,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初步形成了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报告。
二、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全方位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
领导班子分析报告形成后,我们先后两次分别召开了全体党员干部和局中层以上干部民主生活会。要求大家本着对劳动就业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着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改革意识、政绩业绩、思路举措等方面在局内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和差距,研究分析产生主要问题的原因和根源。民主生活会上同志们畅所欲言,深层次地分析了目前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大家一致认为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受目前体制制约的客观原因,也有自身存在的主观原因。例如整体建设上缺乏科学的长远规划设计,思想观念上对为公共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论研究上学习科学发展观不够系统。实际工作中缺乏科学统筹协调,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落实保障体制,有效制度不到位等等,这些现象既是产生主要问题的原因,也是影响科学发展的羁绊,通过民主生活会,广泛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继续充实和完善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报告。
三、积极开展评议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一、规定动作到位,落实要求扎实
一是成立了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组织实施办事处的学习实践活动;二是制定了《xx街道办事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工作推进流程表》等,对学习实践活动作了全面计划和安排;三是召开了动员大会。10月30日,召开全办动员大会,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了动员部署。四是突出先进主题及时启动了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在制定《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办事处以“便民、为民、利民”为工作目标,树立了“开拓新思维、增添新活力、树立新作风”的学习实践主题,以此贯穿活动的始终,将此次学习实践活动在办事处范围内全面推开。同时,办事处就做好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是围绕“社区卫生、城区拆迁、社区建设”等方面开展调研活动;其次是加强了案件督办工作。对近期需要重点督办的上访案件明确了任务要求。
二、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特色活动
工作的主要特点:一是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在区委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部署大会后,办事处迅速召开会议组织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进行全体动员,部署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二是发动群众、广泛宣传,办事处在确定任务后,及时进行了宣传活动,通过橱窗、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活动。让广大居民群众了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的、意义。三是突出学习,深化认识。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真正把学习组织好、带起来。要求集中专题学习有专人组织,有专人辅导,有重点发言人,有座谈讨论;个人自学有计划、有内容、有标准,人人建立专用读书笔记本;开辟学习园地,将各类学习资料陈列在书刊架上,方便党员、干部自学。通过学习、讲座和辅导,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重大指导意义的认识。
四是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为强化服务提供保障。对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继续实施党政成员工作汇总制度,科室负责人周汇报制度,机关工作人员考勤制度,建立和落实定量考核、学习教育档案、述学等学习制度,完善出台了《机关考核意见》和《社区考核意见》。同时着手组织各科室将工作流程、工作职责、服务内容、办事程序上网公开,主动接受居民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五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开通热线电话、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征求意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排队,分轻重缓急的研究解决。六是联系群众,体现特色。办事处处于基层工作第一线,人员少、任务重,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根据办事处的工作特点,在方案制定和内容安排上,保证完成上级规定的“动作”以外,从实际出发,设计了一些有单位自身特色的自选“动作”,如开展“特困群众救助活动”,领导干部深入困难群众家庭发放救济金、慰问金,领导成员与特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最大限度的对特困群众进行经济、生活上的帮助;进行“三访四送活动”(访特困群众、访离退休党员、访下岗职工,送政策、送信息、送法律、送温暖),办事处将党员领导干部分成四组,深入社区,与“三访”人员交流、座谈,征求意见,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通过开展自选“动作”,使此次学习实践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有特点、有亮点、有针对性。
在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办事处积极开展了“爱民、便民、为民”活动。协助海北社区28户村民购买电动卷帘机37台,培训农民工100人,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4.4万元,积极转变种植产业结构,成立xx街道海北社区葡萄协会,增加葡萄种植面积38.6亩,现已达到217亩。为畅通干群沟通渠道,办事处在一楼入口处设立便民告示栏,将办事处需要告知和公示的内容及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张贴在醒目处,解决了群众上下楼问事咨询的问题,方便了办事群众;设立了群众热线服务电话,实现电话服务一话通;设立社区社情民意信箱,实现群众反映问题一箱通;组织包社区人员深入社区听民意、解民忧,实现群众反映问题直接通。同时,办事处在所属八个社区广泛开展了“进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解百家难、交百家友”的爱民、便民、为民服务,努力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就业、卫生、养老、救济、治安、计生、家政、外来人口与出租户管理等各类问题四十余个,在解决民生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努力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三、下一部工作安排
1、优化发展:狠抓“六大能力”(学习能力、调研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据腐能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组织纪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组织广大机关干部在思想观念、思想境界、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办事效率、廉洁自律等方面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气魄,在全办全面实现作风好、形象好、效率高的工作局面。
2、改进服务:锤炼“四种观念”,(树立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为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观念、树立理清发展思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观念、树立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干净做事、正派做人,兢兢业业为人民谋利益的观念、树立始终坚持“两个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观念),街道和各社区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各社区至少增设一个服务项目或服务实体。
3、整治环境:各社区对境内垃圾进行清理,加强日常管理和保洁,大力开展绿化美化、清除小广告、灭鼠和蚊蝇活动。加强物业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关键因素,在于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目前,一些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高,对科学发展观理解不深,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实践中有的仍然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问题,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问题,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的问题,只顾自身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问题依然存在。有的虽然认识问题解决了,但遇到了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更多的是找不到发展规律,不会转变发展方式,破解不了发展难题。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与科学发展观要求还不适应。总之,当前制约科学发展,有认识问题,体制问题,还有能力问题。三者之中,最主要的是能力问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提高了,就能转变发展理念、揭示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观念、体制问题也自然解决了。
科学实践,在于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实践是将人的价值理想转化为现实。在当代中国,这种实践活动就是科学实践。科学实践就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实践的合理性问题,即自由(实践活动)必须既合乎人的目的又合乎客观规律,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否则不但得不到自由,还会受到自然界无情的惩罚。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要根据“科学的认识”来规定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实践”。科学实践即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需要科学实践,科学实践需要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解决矛盾,在于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当前,我国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日益扩大。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党全国人民实践科学发展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做好当前的经济工作,要处理好六大关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控制通货膨胀的关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当前发展和中长期发展的关系,不仅要促进今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明后年以至更长时间的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总量和结构的关系,既要保证总量平衡,又要加快结构调整;内需和外需的关系,重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同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区、各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真正做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发展和改革的关系,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处理好这些关系,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分析检查阶段要坚持以“新理论、新思路、新作风、新形象”为载体,与“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检查评议整改建制阶段相结合,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活动相结合,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抓好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分析检查报告三个环节的工作。为确保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效,现作如下具体安排:
一、抓好三个环节
分析检查阶段重点要抓好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分析检查报告三个关键环节:
(一)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主要方式:1、分层次召开座谈会;2、发放征求意见函;3、结合“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活动征求意见建议;4、按时参加我县开展的“我为虞城科学发展献一策”和对职能部门的千人评议活动等。
时间安排:2009年5月上旬至5月中旬,15天左右。
具体要求:
1、主题要明确。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对本单位及本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范围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范围要涉及到本单位党员群众、服务对象和工作领域等各个层面。
3、内容要全面。征求意见建议不但要包括本单位在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优化环境、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内容,还要包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思想、工作、生活、廉政等方面的内容。
4、方式要灵活。结合“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活动,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个别访谈、设置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函、网上调查等多种形式征求意见,并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
5、反馈要及时。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要进行认真汇总和梳理,并及时反馈给组织和个人。
(二)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主要方式:1、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2、召开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3、确定生活会主题;4、组织开展“五对照、五查找”活动,征求意见,查找问题;5、撰写发言材料;6、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
时间安排:2009年5月中旬至5月下旬,15天左右。
具体要求:
1、确定好主题。专题民主生活会要联系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建设、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确定主题。
2、查找好问题。领导班子要着重从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方面查找问题。班子成员要着重从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法举措等方面查找问题。要组织开展“五对照、五查找”:一是对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查找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对照先进地区的新经验,认真查找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三是对照发展阶段的新变化,认真查找体制机制、政策制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四是对照党的建设的新形势,认真查找党性党风党纪、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五是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查找为民务实、清正廉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征求到的意见和查找出的问题,要认真梳理归纳,着力剖析根源,深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
3、准备好发言材料。民主生活会前,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谈心,交换看法,认真撰写发言材料,做好充分准备。
4、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要紧紧围绕会议主题,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诚布公地谈问题、找原因、提建议、吸取经验教训,自觉改进提高。开展批评可在会前个别进行,以便更好地促进问题解决和领导班子团结。
5、组织好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可与年度民主生活会合并召开,适当扩大列席人员范围,可邀请部分“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老干部列席。
6、加强指导。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和学习实践活动指导组将派人列席我单位专题民主生活会,提前介入,加强指导。专题民主生活会要做到“四不”:问题找得不准不上会,原因分析不透不上会,整改措施不实不上会,努力方向不明不上会。召开后要将班子成员发言材料、原始记录、综合材料上报县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组办公室。
(三)形成分析检查报告。
时间安排:2009年6月上旬至6月下旬,30天左右。
主要方式:1、集体研讨;2、分工撰写;3、修改完善;4、指导检查组认真审阅;5、组织群众评议等。
具体要求:
1、实事求是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讨论的成果,要充分运用警示教育活动的成果,要成分反映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情况,简明扼要的概述取得的成效,系统全面地梳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要深入分析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对本单位带来的挑战和不利影响,要充分反映本单位广大党员干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形成的共识,明确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努力方向、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
2、深刻检查分析。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起草工作。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分析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切实做到查摆问题突出客观性、剖析原因突出深刻性、明确问题突出科学性、整改落实突出可操作性,防止写成一般性的工作报告。
3、反复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开门纳谏、集思广益、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充分讨论,并以适当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努力使分析检查报告成为推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4、组织群众评议。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要采取召开座谈会或书面评议等方式,认真组织群众评议。要坚持代表性、层次性和广泛性的原则,合理确定参评人员范围,注意吸收熟悉情况、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基层单位代表和服务对象代表参加。要着重从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深不深、问题查找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改进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进行评议。要尊重党员群众的评议意见,使群众评议的过程成为上下交流、取得更广泛共识的过程。分析检查报告和群众评议结果要以适当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二、开展两项活动
紧紧围绕“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突出“落实科学发展,实现虞城新跨越”活动主题,对照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进一步树立“五大新风”、增强“六种观念”、提高“四种能力”。从机关、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分别组织开展好两项活动。
(一)深入开展争创“五好”机关、争做"五好"党员活动。
活动对象:县直机关
活动内容:要着眼于富民优先、科教优先、人才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深入开展争创“五好”机关、争做“五好”党员活动。“五好”机关即好班子、好思路、好队伍、好制度、好作风。“五好”党员即学习好、思想好、工作好、纪律好、作风好。通过开展双“五好”活动,使机关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领导能力,把中央和省、市、县委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政策落到实处。
(二)积极开展“两爱三新”活动
活动对象:国有企业
活动内容:要着眼于增强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积极开展“两爱三新”活动。“两爱三新”即爱企业、爱岗位,新观念、新目标、新贡献。通过开展“两爱三新”活动使国有企业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优化经营管理,推进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应对危机,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中加快发展、促进增长、维护稳定。
三、搞好两个结合
就是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开展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活动相结合,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等方面找准症结,积极整改,促进转变,推动发展。
(一)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使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与“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检查评议、整改建制阶段相互衔接、有机结合、共同开展,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治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奢糜、浮躁、贪占、跑要“四股歪风”,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实加强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和作风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党性真正得到强化、信念真正得到坚定、作风真正得到改进、素质真正得到提高,进而在全县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沉积了不少问题,前进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前进中的问题,只能依靠发展去破解;发展中的矛盾,只能凭借解放思想去解决,关键的关键在于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的全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既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又是发展中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现实关怀、人文精神和有序发展是其价值追求。我们要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将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治国安邦的具体政策举措和制度规范,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发展共识,应注意处理好一些重大关系,着力解决好一些重大问题,也就是如何解决好一些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要。
一、深度改革的动力问题
改革是发展的加力器,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这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成为全民的共识,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尤其是既得利益者的不断扩大,改革动力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中国社会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发展烦恼。对此,中央有清醒的认识,始终强调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但目前一些改革的现实路径往往是运动式、突击式治理的成果,往往只体现出自上而下的强势推动。例如,非典疫情带来的卫生防控体制的改革,安全事故频发带来的行政问责和安全生产领域的全面改革,三鹿奶粉事件带来乳制品全面严格监管,等等。以致一些改革走进了“危机-治理-改革-再危机-再治理-再改革”窠臼,以至社会成本,行政成本,政府公信力损失极大。这样的改革路径很有可能是产生“鼓励失败”机制的温床,很有可能使爆发危机的部门事后往往取得更多资源配置权,这种话语权往往通过所谓改革的形式予以固定。如果将这种将危机治理作为常态推进改革的方式,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革的动力只能是依靠人民,是不能以个人意志和关注点为转移,只为群众的需要而产生,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要实现人民的首创精神成为改革真正的原动力,实现人民的利益诉求真正纳入公共语境,纳入决策价值的衡量标准,就必须建立起公民正常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实现人民群众改革参与权,改革成果享有权,改革绩效评价权,这应该成为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一个先决问题。
二、公民社会有序发展问题
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国情告诉我们,讲科学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就是保持中央的权威和政令畅通,核心的作用在于引领我们前进的方向,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投身到改革开放的事业中去。保持核心的基本方法就是民主集中制。中国目前的国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尤其我们的党执政正面临公民社会的新情况,如何处理好民主与集中关系问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是对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大考验,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公民社会对公共治理具有极大的价值,这从汶川特大地震全国志愿者纷纷响应,集体动员就可得到明证。公民社会作为具有共同利益、目标和价值的共同体将有利于在制度框架内形成利益表达和有序参与政治进程,对凝聚社会共识,谋求共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以及与公民社会的相互关系,不断完善相互作用的形式,将极大丰富民主集中制的内涵和形式,其机制必将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部分,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另一个现实问题。
三、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观人本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明确,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人本,不是孤立的人的个体,而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与人的群体的相互结合,没有作为个体意义上的人的发展就谈不上人的群体的发展,没有作为人的群体的发展,绝对谈不上个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发展一定要注重效率,人的群体发展一定要兼顾公平。最近仍在深度发生的西方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就十分深刻。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分析,一个社会如果只注重个体的发展,效率可能会发挥到极致,如西方社会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但金融风险也将无限放大。一旦人的个体发展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个体与群体内在的紧张关系就将爆发,如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就以信用破产显现。群体发展的受制最终导致个人发展的受阻。在人的个体发展问题上,内在要求执政者放松管制,积极扶持;而对人的群体发展则要求执政者适时介入,裁以公平。不容忽视的是,裁决者本身也存在利益导向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决策透明,程序公开是保证公正的最好手段,正确界定权利边界是促进社会效率提高的基础保障。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各种社会形态执政者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又一现实问题。
四、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事业中来,要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去。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离不开中央和地方事权的正确划分,离不开与之相配的财税体制的深度改革。决策信息链和传导机制过长,地方政府事权不断弱化(垂直部门越来越多),各级政府责任与权力不对等,是我们值得警惕的倾向。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配置体系,落实事权和财权一致的财税体系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核心内容。除外交、国防外的公共服务应由地方政府提供。中央政府保留宏观调控、调整经济布局、避免地区封锁和为扶助区域发展不平衡转移支付竟而与之相应的配置资源的权利,其他经济社会文化事务权力应放权地方。与此相对应,财税体制改革,所得税应成为中央财政收入的主体,商品(劳务)税和财产税大部分应留给地方。这样税收划分体制不但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早日实现,也有利于在公共服务需求的源头就能获得有力的财政支撑,转变基层政府“吃饭财政”的现实。合理划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以往单纯依赖投资、外贸拉动经济增长,转而形成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有力的促进。商品(劳务)税和财产税大部留给地方,将大大激励地方政府市场流通环节的执法力度和制度创新,确保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形成,实践也一再证明,地方政府对于鼓励交易,扩大内需相对中央政府将更加富有效率。
五、建立社会价值认同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全民共识的重大战略问题。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在于将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共同思想基础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使得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取得价值认同是社会得以构建,相互得以互动,安定得以延续的客观基础。价值认同的最一般形式是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题中之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全体人民取得价值认同的基础,是焕发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精神动力。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合理利益;实现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公正;以人为本,机会均等的社会规范准则确立是实践公平正义价值的保障。在全社会形成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认同,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涉民事项改革,进行制度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六、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问题
当前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执行力不高,执政效率低下,行政成本偏高的问题。执行力提高除科学决策,加强协作,严格监督,信息沟通,绩效评估等传统路径外,更为重要的是引入精益生产,持续改善的科学发展理念。行政管理全面以服务为导向,树立品质优先理念,在管理的过程中寻找、纠正和解决问题;针对公众需求和议题提供分层次,多样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在保障程序公正的前提下,科学决策、快速决策,将服务提供时间尽量靠前。中途流转时间--决策时间减至最小;尽量节约行政成本。在服务可靠性依靠标准化保证的同时,要留下适度的适应性即行政自由裁量的空间,强调协调合作;通过绩效评估和学习进行持续性的改善。只有在行政管理中杜绝一切虚耗,杜绝一切浪费(人力、物力、时间、空间),尽可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效用的要求,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对人民的期待作出最迅速的响应,政府效能才能大大的提升,政府的执行力才能得以体现,科学发展观在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上才能落到实处。
七、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问题
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人。要始终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要做好全社会领域的人才资源规划工作,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合理的人才梯度和搭配结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创新型人才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更加重视原发性,基础性研究人才,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要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实施人才战略,干部路线是关键,近期带病提拔,官员出国滞期不归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极大的损害了党的威信,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此在树立人才难得、人才第一观念的同时,更要树立德才兼备的人才观,干部路线一要坚持群众路线,二要形成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干净干事,科学发展的干部评价体系,三是要坚持科学选人,唯才是举;实干用人,不让老实人吃亏;制度管人,确保权力得以监督,行为不至失范。只有如此,党的意志才能得以贯彻,科学发展的各项要求才能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
八、建设自主创新体系的问题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志:大家好!
我是来自市委党校的宋美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谱写党校新篇章》。
党校是,在这块宣传的主阵地上,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科学发展观。今天,当您信步走进荣成市委党校,呈现在您面前的是一个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党校,是一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党校,更是一个践行科学发展观、亲民爱民型的党校!
2008年,对每一个党校人来说,是兢兢业业,奋战拼搏的一年,也是我们辛苦付出,成果丰硕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完成了老校园的改造,真正做到了“用旧楼办新校,花少钱办大事”。置身于美丽的校园、感受着浓郁的文化底蕴,聆听着深入浅出的讲解,这何尝不是我这个初出茅庐学子的梦想啊。去年八月份,我校承担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重大课题,接到任务时,我从老教师那凝重的表情中读到了认真、负责和全心全意的付出。之后的调查研究,更是让我佩服他们的敬业、专注和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不仅成为市委市府领导决策的参考,也成为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权威性文献。当金融危机开始蔓延时,我们敏锐地感觉到社会需要理论的指导,马上组织得力人员深入调研,撰写了《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我国宏观政策调整与变化》的讲座稿,印发各部门,宣讲工作也同时起步。从那时起,在机关、在企业、在街道,在乡村,在荣成大地树起了一个信心,响起一个声音,那就是,众志成城,攻坚克难!
展望2009,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要以创新的精神抓住机遇,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创新性地开展了各项活动。
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们有着“破浪,策马加鞭”的勇气,谱写党校新篇章,我们有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我们相信,并且请全社会为我们见证,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党校人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再创佳绩,再铸辉煌!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牢牢把握好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应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首先,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其次,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三,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