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3:29
导语:在金融年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今年初,我们根据上级行制定的分类排队标准,结合1988年我们自己摸索出的“十分制分类排队法”,考虑国家和总行提出的支持序列,对全部商业企业进行了分类排队,并逐企业制定了“增、平、减”计划,使贷款投向投量、保压重点十分明确,为今年的调整工作赢得了主动。到年末,一类企业的贷款比重达65.9%,较年初上升4.7个百分点,二类企业达26.7%,较年初下降2.6个百分点,三类企业达7.4%,较年初下降2.1个百分点。这表明,通过贷款存量移位,贷款结构更加优化。
(二)调整好商业企业资金占用结构
长期以来,由于我市商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致使流动资金使用不当,沉淀资金较多,资金存量表现为三个不合理:一是有问题商品偏多,商品资金占用不合理;二是结算资金占用偏高,全部流动资金内在结构不合理;三是自有资金偏少,占全部流动资金的比重不合理。针对这三个不合理,我们花大气力、下苦功夫致力于现有存量结构的调整,从存量中活化资金,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推行内部银行,向管理要资金
我们在1988年搞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在全部国营商业推行了内部银行,完善了企业流动资金管理机制,减少了流动资金的跑、冒、滴、漏,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聊城市百货大搂在实行内部银行后,资金使用明显减少,而效益则大幅度增长。今年全部流动资金占用比去年增长1.5%,而购、销、利的增幅均在30%以上,资金周转加快27%。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开展内部银行,商业企业约计节约资金450万元。
2.着力开展清潜,向潜力挖资金
针对商业企业资金占用高、潜力大的问题,我们今年建议市政府召开了三次清潜工作动员大会,组成了各级挖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一系列奖罚政策,在全市掀起了一个人人重挖潜、个个来挖潜的,变银行一家的“独角戏”为银企政府的大合唱,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商业企业挖潜工作的开展。为配合好企业清欠,我们还在三季度搞了个“清欠三部曲”,派出信贷员28人次,帮助企业分市内、市外、区外三个层次清欠,清回资金317笔,581万元,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扬。
3.全力督促企业补资,向消费挤资金
为解决商业企业自有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我们除发放流动基金贷款利用利率杠杆督促企业补资外,还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引导企业学会过紧日子,变消费基金为经营资金。在我们的推动下,有7户企业把准备用于消费的285万元资金全部用于参加周转。如地区纺织品站推迟盖宿舍楼,把85万元企业留利,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今年,我们共督促商业企业补资158万元,为年计划的6倍。
由于我们开展以上工作,使我市商业企业的资金占用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全年处理各种积压商品595万元,使商品适销率由去年的85%上升至91%,压缩各种结算资金688万元,使结算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比例控制在32%以下。全年补资158万元,使自有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的比重由年初的6.5%上升至7.9%。
通过调整两个结构,促进了资金存量向好企业投入,加快了资金周转,盘活了大量资金,使一方面资金需求量大、一方面资金占用严重不合理的矛盾得以缓解。
实行商品监测,搞好商品供应
商品是否丰富、价格是否平稳,是判断市场优劣的标准。商业信贷的任务就在于及时、足量地把资金输到穴位上,支持商业部门及时组织商品供应市场,避免市场紊乱,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一)进行商品排队和监测
为保证市场供应,了解消费者对哪些商品最为敏感、最为需要,年初,我们抽出近两个月时间对300种日用消费品进行了商品排队,排出了97种畅销商品、134种平销商品和69种滞销商品,通过排队,摸清了市场状况,找到了工作着力点。为使商业部门的采购既能充足供应市场,又能防止积压,减少资金占用,我们集中对火柴、肥皂、奶粉、搪瓷用品等50种商品进行监测,设置了监测卡,每旬统一对这些商品的进、销、存、价格等方面进行监测分析,然后及时指导商业企业调整采购重点。如今年4、5月份,我们发现有不少商业部门火柴库存薄弱,市场价格混乱,及时提供资金支持百货站重点采购。仅7天,就使市场火柴充裕起来,价格回落到正常水平。
在支持商业企业经营中,我们还从大处着眼,引导企业把近期市场和远期市场结合起来,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结合起来,把企业效益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求得市场的长期稳定。如今年6月份,我市蒜苔取得大丰收,一时间蒜苔市场价格迅速下落,广大农民普遍为销路和价格发愁。我们认为,如果蒜苔价格下摆过低,肯定要刺伤菜农的积极性,明年的蔬菜市场肯定要受影响,为迅速解决问题,保持蔬菜市场的长期稳定,我们建议市政府召开了由财政、税务、各乡镇、市蔬菜公司等27家单位参加的协调会议,适时制定了保护莱农和蔬菜公司利益的政策,理顺了各方面的关系。我们及时发放贷款100万元,支持蔬莱公司存储外调蒜苔120万斤,迅速稳定了市场价格,保住了市场,为菜篮子问题消除了隐患,市政府对我们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
(二)压集体、保国营,重点支持国营零售企业
国营零售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担负着供应市场、平抑物价的艰巨任务,其经营好坏对市场关系重大;而集体企业普遍管理水平低,且多追求盈利,不承担保市场的责任。为此,我们确定了压集体、保国营、重点支持零售企业的贷款投放序列。今年在商业贷款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6户国营零售企业贷款上升175万元,而17户集体商业企业下降232万元。由于我们支限分明,使国营零售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完成购、销、利为4099万元、6788万元和179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6%、31.4%、29.8%,资金周转较去年同期加快7.5%。
重视决算审查,搞好综合反映
为使商业企业取得扎扎实实的经济效益,维护流动资金的完整无缺,我们于年末抽出专门人员对全部商业的效益进行审查,共审查出虚假利润134万元,并及时采取果断措施,督促企业调整了帐务,保证了年终决算的真实性、准确性。今年,我们还重点抓了综合反映工作,努力当好领导参谋,共写出经济活动分析、调查报告、专题总结、论文、经济信息等249篇,被有关部门转发录用的达169篇,通过写作,同志们的业务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
这家诞生于1984年的传统老企业,经历了32年的发展,海尔从一家亏损的集体企业变成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在过去的七年间,海尔的白色家电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长,2015年的最新数据是白色家电市场份额达到了9.8%。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海尔集聚了1.2亿的用户和百万级的生态圈。
如今,海尔互联网金融利用核心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达成面向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融资业务模式,根据自己30多年产业积累的上下游供销模式,积累了大量用户、经销商、品牌等资源,已经成为了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的佼佼者。
湘西试点养牛金融生态圈
海尔在过去的30年中始终在干一件事情:探索管理模式的创新,从市场链到现在的人单合一。海尔始终在迭代。回顾过去32年中,海尔的历史分为五个战略阶段。在五个战略阶段当中,海尔始终秉承的一个理念是“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跟随着时代的发展,海尔始终在调整自己的战略和组织架构。上世纪80年代海尔的聚焦点是质量,90年代聚焦的是服务,到2000年以后,海尔开始走出去。在基于时代调整战略的同时,海尔也有两方面的不变:第一是始终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企业理念不变;第二是始终探索着管理模式的创新,以激发员工的活力不变。
2012年开始,海尔进入了第五个战略阶段,时代的特点是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海尔认为企业如何适应互联网,核心是要把企业变成一个平台型的组织。海尔衍生出的三大主业板块:第一,聚焦白色家电的研发制造销售,第二,聚焦的是通路和渠道,第三,聚焦产业金融的平台。在这个过程当中,海尔始终聚焦的一点是共创共赢。
据了解,海尔经销商融资需要在银行申请贷款,手续繁杂而且周期长,资金不能及时到账,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自从海尔建立供应链以来,经销商可以从提交申请贷款申请到放款两个工作日将流程全部走完,快速、便捷地拿到所需资金。
供应链金融本质是各方协同得力的共创共赢平台。在湖南湘西,海尔金融做了一个试点。湘西是国家高端黄牛产地之一,湘西集六县一市的城市,其中六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海尔与湘西州政府联合起来把龙头企业、养殖方、保险公司等通过金融的设计串成一个整体。截至2016年3月,海尔金融覆盖了6个县、13个基地、55户。最重要的一点是解决了当地很多农民想要发家致富的问题。最成功的一家农户是由原来的6头牛,通过海尔金融手段的支持养到了36头,家庭收入也实现了增长。而对于龙头企业来说,通过共享经济的方式,让所有权和使用权、养殖权全部分离,因此生态圈得以迅速扩大,从1.6万头牛发展到1.8万头牛。通过共享金融的模式,能够降低企业成本,这是海尔做的一个基于供应链金融服务形成的一个生态圈。
从2001年海尔并购银行开始,到目前为止十五年的过程之中,海尔始终在探索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从财务公司一直衍生到后来的牌照化的金融机构。到目前为止,海尔拥有16家金融机构。在这个过程当中,海尔汇聚起了将近3万家中小企业。将此3万多家中小企业打通节点,生成供应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融资金融服务,为200多万用户提供金融支持,为将近3万家的农民提供金融的支持。
2015年海尔也做了一个蛋品的生态圈。目前中国前蛋品品牌全部在这个生态圈中,每年向中国供应的鸡蛋的数量大概是30亿枚。金融能够成为产业生态最优秀的工匠,这个工匠不仅仅是在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在机制设计层面,在金融工程的设计层面,能够使各方形成一个整体。
为了生产安全的食品,对有规模的蛋品企业最初选择自建大型养殖基地,从采购的饲料、疫苗、鸡苗,养殖环境以及养殖的过程进行充分的控制。对于养殖企业,鸡、猪、牛是重要的资产,但这些资产在银行不具备变现能力。海尔解决了他们资金的难题。蛋品企业的上游生产难度解决之后,他们面临的问题是销售。蛋品品牌企业产品 销售主要在商超。但商超往往有1.5~4.5个月的账期,导致蛋品企业卖出的产品越多,现金流越紧张。
海尔针对这一现象,推出了第三款产品即应收账款,从而解决了他们在销售环节中流动资金的问题。这样,从饲料、养殖设备、疫苗、养殖户到蛋品的龙头企业,海尔通过以金融为纽带打造了一个蛋品行业生态圈。
向2.0阶段迈进
海尔金控战略总经理刘钢在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峰会上表示:“如今海尔原来拥有的决策权、用人权、分配权统统让渡给持牌的机构。通过这样的方式所有的金融机构能够快速地发展,这是海尔供应链金融的1.0阶段,应该说在财务公司聚焦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当中,我们做了非常多的探索。”
“我们是产业出身,所以海尔在做金融的时候,更强调的是用金融的手段去支撑产业的发展。海尔从2001年入股青岛银行到目前为止这15年的时间,不断地积累自己的金融发展的优势,应该说15年的过程当中,我们积累了很重要的优势,第一是用户,第二是我们的产业。”刘钢说。
刘钢总结了海尔金融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应该是聚焦于内部的供应链金融。海尔2002年成立财务公司,到目前为止大概15年的时间,资产总额从32亿元,到去年的资产总额是688亿元,为上游的供应商提供应收保理服务,对下游的海尔的专卖店提供融资服务,对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的服务。
在中国224家财务公司当中,海尔已经连续五年保持财务公司的盈利能力排名前五位,除了电、油行业之外就是海尔的财务公司。
【关键词】国际收支平衡表;差额分析;双顺差
一、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017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8%,较2010年下降1.2个百分点。按国际收支统计计算,货物出口19038亿美元,货物进口16603亿美元,顺差2435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1828亿美元,支出2381亿美元,逆差552亿美元;收益项目收入1446亿美元,支出1565亿美元,逆差119亿美元;经常转移收入556亿美元,支出303亿美元,顺差253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11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1704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196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255亿美元。
中国的国际收支连续多年在经常账户和储备资产以外的资本和金融账户上保持顺差,即所谓的“双顺差”,其结果是以外汇储备为主要内容的储备资产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
二、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下面对基本账户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经常账户的差额分析
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顺差较2010年明显缩减。从国际收支的结构来看,我国经常项目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是货物和服务项目,占经常账户全部差额的93.3%;而货物和服务项目中,货物收支为顺差,服务收支又是逆差,这表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主要依靠实际货物的出口来获取顺差,大量创汇能力基于出口产品上,导致实物的进出口额度较大,而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较小,说明产业结构还有待于优化。除此以外,收益逆差逐年扩大,巨额的贸易顺差弥补收益逆差,使得经常账户顺差大幅下降。
(二)对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差额分析
在资本和金融账户中,顺差主要来源是外国在华的直接投资,这反映了我国吸引外资事业直接生产的政策和对外国资本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管制状况。资本与金融账户总规模扩大,其大量顺差成为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最主要因素,说明我国资本和金融市场自加入WTO以来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另外,外商直接在华投资快速增长,资本与金融帐户的巨额顺差主要源于外商直接投资,造成外国在华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严重失衡。
(三)对储备资产变动额的分析
储备资产的余额符号为负,数值为3878亿美元,意味着2011年的国际收支交易使得我国的储备资产(以外汇为主)增加了3878亿美元,这个余额是由经常账户的贷方余额、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借方余额变动而被动产生的。
(四)净误差与遗漏
经常账户余额加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减去储备资产账户余额后的数值,就是统计误差和遗漏,该表中这一数额为350亿美元。统计与误差账户中,借方表示净流出,贷方表示净流入。该表中350亿美元出现在借方,表示在净流出方面少统计了350亿美元。这样,整张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贷双方是平衡的。据统计,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额的合计为4228亿美元,有8.28%被净误差与遗漏帐户所抵消,资本外逃有所减少;91.01%形成外汇储备资产的增量,成为相对低收益的外国政府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加。
三、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分析
透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发现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说明中国政府有一定大的能力干预调整本国货币及本国外汇市场。
但是大量外汇涌入市场,仍然会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一方面,由于外汇数量的充裕,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价格有下降的趋势,人民币则逐步升值,这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总量和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当外汇向央行结算人民币时,中央银行在购入外汇的同时,需要按照汇率发出等量的人民币,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
四、总结
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中国的国际收支连续多年在经常项目和资产与金融账户上保持顺差,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依然十分严重,需要有关部门调整改善。
参考文献:
[1]国际统计学.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
[2]王月溪.解读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结构特征、形成动因、调整方向及政策建议.管理世界,2003
XX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过去的XX年中,我们公司做的一直很好,很好的顶住了金融危机的压力,在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里,我们公司还是取得了业绩不小的进步,这就尤为可贵了,所以我们公司必须要好好的总结一下,总结过去一年工作的经验,以便在来年中取得更好的进步。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财务审计部建立健全和完善落实了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由于公司的性质发生改变,要求公司的财务规章制度要进行重新修订和完善。根据市局(公司)的财务制度,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组织汇编了**集团的财务制度。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完成XX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部就财务、审计方面的工作作出总结如下:
一、审计方面的工作
1、根据市局财务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对财务审计部工作的提出要求
(1)继续巩固推行财务管理模块,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心,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在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同时,要求我们财务人员要利用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管理,每周必须下各核算的公司了解业务运行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多为经营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和建议,这一要求作为XX年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来考核。
(2)全员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财务工作的要求。
2、全面迎接国家审计
为了迎接国家审计署的全面检查,根据市局(公司)审计重点,我部门对12月31日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复查,并结合内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及时为集团公司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并对审计将涉及财务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布置。
3、财务的审计、监督岗位
我们为加强集团公司财务工作的审计和监督职能,今年面向社会招聘了四位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充实加强财务的审计、审核及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明确了四位同志的工作职责和范畴,要求尽快修订完善本部门各个财务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为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7年,一场浩浩荡荡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面对这场危机时,我们更多的是把目光投向危机爆发的根源,我们把责任归咎于金融监管不利和华尔街花样百出的金融创新品上。事实上,这些都是造成危机爆发的最直接的原因,我们通过分析这些直接的导火索有利于今后规避此种风险。但是,在探寻危机爆发的最根本原因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追踪过去十几年世界究竟在经历一种怎样的发展模式,是否发展的本身就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最终这个风险却由华尔街买单。
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借助于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2002-2007年经济的扩张始于一声巨响——美国股市泡沫2000-2001年的破灭,这次泡沫的破灭对美国家庭财富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为了最小化随之而来的持续深度的经济衰退,美国联邦储备局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在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间27次降低了联邦储备基准利率或贴现率,通过这27次调整,存款利率从6.5%下降到1.0%。这种扩张的货币政策通过刺激房地产市场,产生虚假繁荣来掩盖经济的深度衰退,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很快演化出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由于房产在居民财富中占据很大比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给居民带来的财富大大超过了2000-2002年股市衰退而带来的损失。至此,虚假繁荣开始升级。推高的非理性的房价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美联储采取持续扩张的货币政策防止美国经济陷入困境3。在美国持续的低利率背后的另一个本质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对待储备美元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在他们总结了之前几次金融危机的经验下促成的,在几次金融危机的考验下,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视储备美元为一种安全的投资方式,例如中国,储备了大量的美元外汇资产。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经常账户的盈余使他们更有能力去储备美元资产,为发展中国家对美元态度的转变提供了必要条件。上述原因使得美国拖延偿还其巨额的财政赤字成为可能,并且也无需突然的调节真实利率和汇率。同时,在低利率的环境下取得高收益愿望的驱动下,华尔街出现了繁杂的金融衍生品。很多公司的行为并不合乎规范,而他们创造出的金融工具却一直在市场参与交易,还有一些新创造的金融工具的形式过于复杂,以至于规范它们都很有困难。由此得到的结果是,政府希望倡导一种无政府干预的金融市场,然而有时却伴随着过度松懈的金融监管。其他发达国家面临着同样不利的影响,当互联网泡沫破灭,其他各国中央银行纷纷降低利率的时候,虽然他们降低利率的速度赶不上美国联邦储备局,但是他们的经济很快就能恢复如初。在很多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膨胀,有些甚至比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吹得更大。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下,加之对市场心理的把握,在短暂的2001-2002年全球经济低迷之后,美国和很多发达国家又出现了新一轮强劲的经济增长,并且是低成本的经济增长。
二、发展中国家依靠投资驱动经济增长
在2002-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同样蓬勃发展,这种发展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来自国内。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近十年中所处的经济环境——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其他环境——要好于在这之前的二十年,这主要表现为更低的通货膨胀率和持续的财政收支平衡。这些条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更快的经济增长,并且使发展中国家更有能力去抵御由目前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过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中国家发现其经济在增长的出口收入、更高的商品价格、波动的外国直接投资和更多的国外汇款的推动下呈现更快的增长。首先,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使2002-2007年的出口需求大大增加,由此,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率甚至超过了其九十年代高速经济增长的步伐45。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商品价格飞速增长既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又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出口在发展中国家GDP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29%增长到2007年的39%。第二,发展中国家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增加,这是由于投资者看准相对于这个时期在本国的成熟经济体中投资的低收益,他们可以在发展中国家获得更高的回报率。仅仅2007年这一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私人净资本就增长了2690亿,达到了1万亿。《2008年全球发展报告》指出:银行净贷款和债券流量从2002年占发展中国家GDP的零增长到了2007年的2.7%,外国直接或间接净投资流量从2002年的2.7%增长到了2007年的4.5%”。在国外工作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工资也迅速增长,2007年总量已经达到了2400亿。这些转变对于一个劳动力充足而资源短缺的国家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金融数据。以上三个金融指标的迅速增长带来了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繁荣,其主要代表国是金砖四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6。这个增长又反过来刺激了他们从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中更多的吸引投资的愿望7,而这种愿望的增强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由于投资的直接影响和吸引投资的愿望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过去的十年中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从2003年到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GDP每年增长超过五个百分点;在2006年增长率的巅峰状态接近八个百分点,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都接近或者超过五个百分点。相比较于过去的十年,1980-2000年之间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3.4%。据估计仅只投资一项就为年GDP增长贡献了四个百分点。同时,美国的市场需求是由美国的财政支持的,在大幅的国家安全开支的同时实施中央政府减税政策使美国的财政从2001年的小额盈余转变为了2003年的大幅赤字。由于低利率和低储蓄率的共同作用,美国的财政赤字造成了目前大额的经常账户赤字和对发展中国家更大的进口品需求。这创造了反哺的过程,刺激了更多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需求和发达国家资本的需求。发展中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带来了同发达国家曾经一样的脆弱性。大量的投资资本和高速经济增长促成了房地产市场泡沫,例如新兴市场普遍存在的房价虚高问题。很多资本市场也同样波动,一些市场已经到达了一种非理性繁荣的程度。在过去十年中经济高速发展的第一阶段,大概从2002到2006年,像中国,印度和越南等国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商品价格上涨被产品的低成本所抵消。尽管通货膨胀率一直增长,但这些国家并不高昂的出口产品价格使世界经济既取得了高速增长又处于适度的通货膨胀中。不过到2007年,持续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得许多经济体开始触及到其供给能力的极限。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美国双赤字——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削弱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并且导致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2012年已过去,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担任公司开发部的一名软件工程师,主要从事着JAVA项目的开发工作,这一年来我低调努力工作着,不求闪亮显眼和光芒四射,只为平静和淡定;这一年中所做的成绩如下:
一、财政局项目,本人独立负责开发会计处的三个子系统:
1、厦门市会计人员信用查询系统。
2、厦门市记账机构信用查询系统。
3、厦门市会计人员网上报备系统。
以上三个子系统上线后,方便了社会各界查验会计人员的真实信息、方便了查询合法的记账机构信息,以及方便了各单位对会计人员的报备。
二、餐饮行业项目,在团队开发项目中直接参与了豪享来餐饮有限公司总部的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项目,主要负责的系统有:
1、房屋租赁合同管理系统。
2、短信收发管理系统。
3、会员管理系统。
4、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的部分功能模块。
系统应用后,豪享来在管理全国各门店房屋租赁合同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并且及时有效提供了相应预警信息;短信收发系统方便了总部及时传递各项信息;会员系统更好的管理全国各门店的会员信息;人事系统在管理中减少工作量等。
三、金融行业项目,我参与了中国银行厦门分行,企业转账管理系统中的部分模块开发。本系统方便了企业快速实现大量和复杂的转账工作。
四、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项目,正在负责和开发的是住房货币化补贴网上申报审核系统。本项目采用了新技术,使界面更加大方美观,很大程度上改善人机交互平台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新疆);中亚五国;资本流动;特征;安全性
课题项目: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与中亚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研究》(项目编号:08BJJ005)阶段性研究成果;教育部规划项目《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问题研究》(批准号:09XJA790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特征及安全性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一、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规模
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动规模包括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入规模与资本流出规模。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将新疆与中亚五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项目贷方(流入)与借方(流出)加以整理,得出以下结果:
2000~2011年,中国(新疆)自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入总额为23,942.28万美元,其中中亚五国向中国(新疆)的资本转移为4.77万美元;中亚五国通过金融账户向中国(新疆)的资本流动为23,937.51万美元(其中中亚五国来中国(新疆)的直接投资为20,401.68万美元;其他投资为3,535.83万美元)。
1999~2011年,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出总额为26,872.38万美元,其中中国(新疆)向中亚五国的资本转移为2.1万美元;中国(新疆)通过金融账户向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动为26,870.29万美元(其中中国(新疆)向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为21,855.64万美元;其他投资为5,014.65万美元)。中国(新疆)向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出大于中亚五国向中国(新疆)的资本流入,规模为2,930.11万美元。
(一)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入规模。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入规模起始于2000年哈萨克斯坦对新疆的其他投资所引起的资本流入,从此拉开了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入大幕,其规模由2000年的1.11万美元发展到2011年的4,068.40万美元,资本流入规模在3万美元以内。2003年起,资本流入规模突破百万美元,2003~2006年资本流入规模在200万美元至600万美元以内。2007年起,资本流入规模突破千万美元,并呈现迅速急剧增加态势,2007~2011年资本流入规模在2,000万美元至8,000万美元以内,详情见图1、表1。(图1、表1)
(二)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出规模起始于1999年新疆对哈萨克斯坦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所引起的资本流出,其规模由1999年的580.76万美元发展到2011年的4,947.15万美元,期间经历了大幅度下降,大规模急剧增加的变化轨迹,2000~2002年资本流出规模由1999年的580.76万美元减少到2万美元不到,2003年资本流出规模增加到83.7万美元,2004~2007年资本流出规模突破百万美元,迅猛增加到200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2008~2011年资本流出规模突破千万美元,并呈现迅速急剧增加态势,2008~2011年资本流出规模在4,000万美元至9,000万美元,详情见图2、表2。(图2、表2)
(三)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差额。在1999~2011年13年间,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大于其资本流入的年份有7年,中国(新疆)从中亚五国资本流入大于其资本流出的年份有6年,且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远远大于资本流入的规模,为2,930.11万美元。总体而言,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中,中国(新疆)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资本流入均大于资本流出。中国(新疆)对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资本流出均大于资本流入,详情见图3、表3。(图3、表3)
二、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特征
(一)流量特征。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动规模占中国(新疆)与世界各国的资本流动规模的比重呈现流量较小的特征。中国(新疆)与世界各国的资本流动规模中仅有10%不到的资本流动是因为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动所引起的。1999~2011年中亚五国流入中国(新疆)的各项资本占世界各国流入中国(新疆)的各项资本的比重仅为4.69%,其中资本转移占0.13%、直接投资占7.68%、其他投资占3.08%。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流出的各项资本占中国(新疆)对世界各国流出的各项资本的比重为11.72%,其中资本转移占1.05%、直接投资占12.99%、其他投资占9.07%。但是,从中国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规模中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规模所占的比重来看,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动中有大约20%的资本流动是因为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所引起的。1999~2011年,中亚五国流入中国(新疆)的各项资本占中亚五国流入中国的各项资本的比重为18.92%,其中资本转移占6.9%、直接投资占25.35%、其他投资占7.69%。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流出的各项资本占中国对中亚五国流出的各项资本的比重为16.62%,其中资本转移占50.32%、直接投资占15.5%、其他投资占24.33%。(表4)
(二)流向特征。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呈现出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出大于中国(新疆)从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入的流向特征。1999~2011年,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为26,872.39万美元,中国(新疆)从中亚五国资本流入规模为23,942.28万美元,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出大于中国(新疆)从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入规模为2,930.11万美元。其中,资本账户流入规模大于流出规模,其差额为2.67万美元,表明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放弃与转移大于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放弃与转移;直接投资的流出规模大于流入规模,其差额为1,453.96万美元,表明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大于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的直接投资;其他投资的流出规模大于流入规模,其差额为1,478.82万美元,表明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的各项贷款规模大于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的各项贷款规模。造成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大于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流入规模的主要原因在于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所形成的金融账户逆差。(表5)
(三)国别特征。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流入规模最大的国家,1999~2011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流入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流入规模的比重高达72.17%,哈萨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流入主要依靠哈萨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实现的。哈萨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直接投资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直接投资的71.25%(位居第一),哈萨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其他投资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其他投资的77.54%(位居第一),哈萨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转移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转移的16.08%(位居第三)。(表6)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流入规模第二大国家,1999~2011年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流入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流入规模的比重为15.81%,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流入主要依靠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实现的。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转移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转移的52.58%,是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转移规模最大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直接投资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直接投资的15.85%(位居第二),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其他投资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其他投资的15.51%(位居第二)。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流入规模第三大国家,1999~2011年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流入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流入规模的比重为7.76%,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流入主要依靠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新疆)的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实现的。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新疆)的直接投资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直接投资的8.77%(位居第三),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新疆)的其他投资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其他投资的1.97%(位居第四),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新疆)没有发生资本转移所引起的资本流入。
土库曼斯坦是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流入规模第四大国家,1999~2011年土库曼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流入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流入规模的比重为3.53%,土库曼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流入主要依靠土库曼斯坦对中国(新疆)的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实现的。土库曼斯坦对中国(新疆)的直接投资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直接投资的4.13%(位居第四),土库曼斯坦对中国(新疆)的其他投资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其他投资的0.09%(位居第五)。土库曼斯坦对中国(新疆)没有发生资本转移所引起的资本流入。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流入规模第五大国家,1999年至2011年,塔吉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流入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流入规模的比重为0.73%,塔吉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流入主要依靠塔吉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转移和其他投资实现的。塔吉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转移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转移的31.44%(位居第二),塔吉克斯坦对中国(新疆)的其他投资占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其他投资的4.9%(位居第三)。塔吉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对对中国(新疆)进行直接投资的国家。
总之,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的资本流入国别结构依次为:哈萨克斯坦占72.17%、乌兹别克斯坦占15.81%、吉尔吉斯斯坦占7.76%、土库曼斯坦占3.53%、塔吉克斯坦占0.73%。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最大的国家,1999~2011年中国(新疆)对吉尔吉斯斯坦的资本流出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的比重高达62.79%,中国(新疆)对吉尔吉斯斯坦的资本流出主要依靠中国(新疆)对吉尔吉斯斯坦的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实现的。中国(新疆)对吉尔吉斯斯坦的直接投资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比重高达57.14%(位居第一),中国(新疆)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其他投资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其他投资的比重更是高达87.45%(位居第一),中国(新疆)对吉尔吉斯斯坦的资本转移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转移的比重为4.76%(位居第二)。(表7)
塔吉克斯坦是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第二大国,1999~2011年中国(新疆)对塔吉克斯坦的资本流出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的比重为26.78%,中国(新疆)对塔吉克斯坦的资本流出主要依靠中国(新疆)对塔吉克斯坦的直接投资实现的。中国(新疆)对塔吉克斯坦的直接投资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比重高达32.92%(位居第二),中国(新疆)对塔吉克斯坦没有进行资本转移和其他投资。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第三大国,1999~2011年中国(新疆)对哈萨克斯坦的资本流出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的比重为7.81%,中国(新疆)对哈萨克斯坦的资本流出主要依靠中国(新疆)对哈萨克斯坦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实现的。中国(新疆)对哈萨克斯坦的资本转移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转移的比重高达92.95%(位居第一),中国(新疆)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比重为7.16%(位居第三),中国(新疆)对哈萨克斯坦的其他投资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其他投资的比重为10.6%(位居第二)。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第四大国,1999~2011年中国(新疆)对乌兹别克斯坦的资本流出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的比重为2.6%,中国(新疆)对乌兹别克斯坦的资本流出主要依靠中国(新疆)对乌兹别克斯坦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实现的。中国(新疆)对乌兹别克斯坦的资本转移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转移的比重为2.38%(位居第三),中国(新疆)对乌兹别克斯坦的直接投资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比重为2.75%(位居第四),中国(新疆)对乌兹别克斯坦的其他投资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其他投资的比重为1.95%(位居第三)。
土库曼斯坦是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第五大国,1999~2011年中国(新疆)对土库曼斯坦的资本流出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的比重仅为0.02%,中国(新疆)对土库曼斯坦的资本流出主要依靠中国(新疆)对土库曼斯坦的直接投资实现的。中国(新疆)对土库曼斯坦的直接投资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比重为0.02%(位居第五),中国(新疆)对土库曼斯坦没有发生资本转移和其他投资。
总之,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的国别结构依次为吉尔吉斯斯坦占62.79%、塔吉克斯坦占26.78%、哈萨克斯坦占7.81%、乌兹别克斯坦占2.6%、土库曼斯坦占0.02%。
(四)项目特征。1999~2011年中国(新疆)从中亚五国资本流入呈现出以直接投资为主(占中国(新疆)从中亚五国资本流入的85.21%),其他投资为辅(占中国(新疆)从中亚五国资本流入的14.77%),资本转移极少(占中国(新疆)从中亚五国资本流入的0.02%),证券投资和金融衍生工具投资处于空白的投资项目结构特征。(表8)
1999~2011年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呈现出以直接投资为主(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的81.33%),其他投资为辅(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的18.66%),资本转移极少(占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的0.01%),证券投资和金融衍生工具投资处于空白的投资项目结构特征。
三、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安全性
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与金融稳定、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无数事实证明:风险性国家资本结构及国际投机资本是影响一国资本流动金融安全、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其中国际投机者利用证券及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通过交易风险——银行风险——金融市场风险机制所制造的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破坏性最强。
中国(新疆)不仅连接着中国和中亚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而且成为中国与中亚资本流动的桥梁和平台,由于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方面具有较强的同构性,因此形成了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以直接投资为主的特点。从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规模较小,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出大于资本流入,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以直接投资为主、其他投资为辅、证券及金融衍生工具投资尚处于空白的资本流动特征得出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资本流动处于安全状态的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1]新疆金融学会课题组.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互补的领域项目及金融配套资金支持的选项研究.2009.
[2]胡毅.中国新疆与中亚经济贸易.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4.
[3]段秀芳.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区位与行业选择.国际经贸探索,2010.5.
论文摘 要: 建立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首先简述国际金融中 心指标评估方法,然后通过比较上海与北京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的现状,探讨上海竞争 成为国内金融中心的优劣势。最后,文章 总结 了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约束条件。
一、前言
国际竞争的根本,在于对国际金融主导权的竞争,在于对全球资本的控制权、支配权的 争夺。拥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对一个大国的长远发展和金融安全至关重要。上海作为我国发 展国际金融中心的首选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其框架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上海通过在过 去的十多年中的建设和发展,现在已经到了可以进入跨越性发展的时期,即
如今,上海已经形成了包括 银行 间同业拆借 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 上海 证券 交易所、上海 期货 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在内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并且是我国金 融机构的最大集聚地。而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则是中央机关的所在地。
总的来说,上海与北京相比,其优势在于具有一个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此外,由于较 高的市场自由度和宽松的 环境 ,上海在吸引境内外 金融机构 以及对外开放方面也具有独特的 优势。然而,必须看到,上海在成为国内金融中心的漫长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例如,全 国各大金融机构的总部大都设在北京。再例如,全国许多城市都非常重视金融市场的建设, 要处理好与这些城市在金融活动方面的关系也并非易事。
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约束条件
基于上文的讨论与分析,可以 总结 出以下四条制约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因素。
1.金融机构集聚度不够。虽然上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地,但是与成 熟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如美国、英国、日本),上海的外国金融机构数和金融中介非银行 金融机构的数量与质量存在明显的不足。据 统计 ,英国、美国、日本在1996 年时单离岸金 融中心商业银行数就分别达:493.472.219家,其中外国银行分别为347.328.92家,远 远高于在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另外,质量上差距也较明显。在上海本地的金融咨询 机构中,目前还没有一家像麦肯锡、普华永道一样有国际影响的咨询服务机构,这种状况不 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
2.交易规模和金融产品种类不足。上海目前虽然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但是 与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较,交易的层次以及金融产品的种类仍显得单调,各金融市场间资金 缺少流动。同时,金融产品的类型不多,国际化程度不够,缺乏避险交易工具。不过,近年 来,我国已经在着力于 金融创新 ,开发新的交易品种。比如,qdii、qfii以及股指期货。
3.金融监管环境的建设与金融监管机构间关系的协调。传统意义上,主要应从三个角 度来考察金融监管环境,即监管广度、监管深度以及监管频度。然而,我们发现伦敦、纽约 在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时,并不是一味地管制,而是采取了更先进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比如, “服务优于管制”和“有所为,有所不为”。上海作为非监管总部所在地,既面临总部的监 管,又面临跨业的监管。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协调好各种监管机构间的关系,使得 监管变得更合理、更有效率。
4.缺乏国际化人才。目前上海人才国际化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缺少国际通用型 人才。一个城市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就一定需要大量的既懂得国际惯例又熟悉国内 法律 的 高级经营 管理 和金融人才。然而,上海金融行业中,高级人才与劳动 人口 的比例远远低于纽 约、伦敦、东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张泽慧.国际金融中心指标评估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 社会 科学研究,2005(1)
2. sohu财经频道——国内财经——京沪深:谁是未来的金融中心?2007.3.15
3.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出炉.国际金融报,2007.3.21
4. 张卫华.纽约是如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 经济 ,2007(2)
5. 英国金融“大爆炸”与伦敦金融城的复兴.上海证券报,2007.2.8
6. 李豫.上海离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多远.国际金融报,2007.3.1
7. 于福生.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5)
8. 项利华,杨冉.城市金融竞争力比较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6(6)
案情一:因经办人员不熟悉有关规定,在有权机关手续不全且未认真核对客户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处理而导致的串户错划纠纷。2003年年初,某法院受理一市民遗产诉讼后至某银行,要求对该市民养母的生前存款情况进行查询。因经办人员不熟悉有关规定,仅凭法院提供的存款人姓名即办理了查询,误将一名同名同姓客户的存款情况提供给了法院,法院据此将该笔存款判定由该市民继承。随后该市民持判决书来银行申请存单挂失,经办人员在没有认真核对存款人的身份与账户信息的情况下即为其办理了挂失,后存款被提前支取。银行发现错划后请求该市民退还存款未果后产生纠纷。
案情二:因未设置专人专岗,柜员在不熟悉有关规定的情况下,擅自向有权机关提供书面回复而引致的处罚。2004年年中,某法院工作人员持有关法律文书至某银行柜面,要求对一份个人定期储蓄存单中的部分款项进行扣划。因该银行未设专人负责,柜员也不熟悉有关规定,便擅自向法院出具了“暂不能受理”的书面回复。法院据此认为该银行拒不协助履行,裁定对该银行进行罚款。
案情三:因经办人员粗心大意,未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而与有权机关产生的纠纷。2004年年中,某银行在协助某法院查询、冻结某企业账户的过程中,在仅查询了账户存款余额而未对账户状况(已被其他法院冻结)进行核对的情况下,便向法院出具了查询、冻结回执,造成该企业账户被重复冻结。
上述几起案件,除个别确实是由于我国目前法律空白、政策不明朗所引起的以外,大部分案件的发生反映了金融机构在协助有权机关进行查询、冻结、扣划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比如没有严格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程序办理,未设置专人负责接待处理,业务操作权限管理不严,内部监督机制流于形式,具体经办人员不熟悉相关法律及政策规定等等。
因此,笔者基于工作实践并认真研究后认为:
一、金融机构应该明确规定协助有权机关查询、冻结、扣划的管理部门。通过对某市金融机构的调查得知,有些金融机构早已明文规定此类业务的管理部门,有些金融机构至今仍没有明确。在已明确管理部门的金融机构中,具体部门也不一样,有的放在安全保卫部门中,有的由会计核算部门负责,有的则由办公室承担。另外,有些金融机构各总行、分(支)行的具体管理部门也不统一。笔者认为,由于查询、冻结、扣划业务主要涉及会计核算、账户处理,由会计结算部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营业部门作为具体经办部门比较妥当。某金融机构就规定,总行会计核算部承担查冻扣业务归口管理职责,专人负责接待、审核、批转、登记及材料归档工作;营业部门负责实施查询、冻结、扣划等具体操作事宜。
二、金融机构应当明确管理部门在协助有权机关查询、冻结、扣划业务过程中的处理权限。根据现行有关法律规定,部分有权机关可直接至开户行(包括总行、分行或营业网点),并不需一定级别的金融机构负责人签字即可办理;而部分有权机关则必须经一定级别的金融机构负责人签字后方可至开户行办理。这既是保护储户合法利益不受非法侵犯的法定措施,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内控制度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金融机构应区别不同有权机关,遵照如下原则处理较为妥当:(一)凡是法院、公安、检察、安全、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等有权机关需要办理查询、冻结、扣划的,可直接至开户行办理。如上述机关不能确定开户行的,各接待单位如能查明的,应当告诉有权机关直接至开户行办理;各接待单位不能查明的,应当告诉有权机关查明后再来,或者到金融机构部依自身程序设定的较高级别主管部门进行查询。(二)凡区、县级(含)以上国家监察机关、审计部门、税务部门、海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证券监督管理机关、律师(或当事人)持法院调查令及其他现行法律未明确的其他国家机关至金融机构办理查冻事宜,应经金融机构确定的较高级别主管部门审核后批转开户行办理。
三、金融机构应当明确协助有权机关查询、冻结、扣划的具体流程和操作要求。笔者认为,金融机构至少应当明确接待处理程序、具体经办程序、资料归档程序等基本程序。比如接待处理程序,有权机关至金融机构进行查冻扣的,由金融机构此类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审核执法人员证件、执行公务证(介绍信)、执法通知书和相关法律文书是否齐全和真实,在执法通知书(存根联)上签章,由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将全部资料转至营业部门,由营业部门指定柜面专人办理具体手续;比如具体经办程序:由营业部门负责核对账户资料与法律文书明确的客户资料一致无误,并办理完毕后,填写“登记表”,并由经办人员和执法人员共同签字确认;再比如资料归档程序:营业部门将执法通知书(存根联)原件、上述其他法律文书或证件的复印件、“登记表”当日转交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并将上述材料归档保存。
四、金融机构经办人员在协助有权机关查询、冻结、扣划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协助查询方面:有权机关对个人进行查询时,只提供个人姓名,而不能提供身份证号码或者其他足以确定该个人存款帐户的资料(比如户口簿、地址、单位、联系电话等),根据银发[2002]1号文第11条第2款、银办函[2001]421号文规定,由于可能造成查询串户,侵犯其他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银行不予协助查询。